<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納稅評估調研報告范文

2023-09-14

納稅評估調研報告范文第1篇

評估編號 年 月 日

納稅人(公章): 法人代表簽章: 經辦人:

本表一式二份,一份納稅人留存,一份由評估單位存檔。

使用說明

一、本表《納稅評估管理辦法(試行)》的有關規定制定。

二、適用范圍:本表為納稅人自查后向稅務機關報告時使用。

三、填表說明:本表由納稅人按自查情況據實填寫。

四、本表一式二份,一份納稅人留存,一份由評估單位存檔。篇三:納稅評估自查報告(秦墩) 2010年企業所得稅評估自查報告

一、企業基本情況

平羅縣秦墩油品銷售有限公司于1998年成立,注冊資金60萬元,法定代表人丁伏祥,注冊地址,平羅縣高莊鄉北長渠村,企業登記注冊類型,私人有限公司,經營范圍,主要經營柴油、汽油。

二、1——12月份經營基本狀況

本站完成銷售收入1097202.98元,銷售成本1047264.88元,管理費44314.26元(未提折舊),商品銷售稅金及附加經營費用33700元,管理費用44314.26元,實現利潤-28551.5元。

三、1——12月份交納各類稅款情況

本交納增值稅應交1839.42元,實交1839.42元;城建稅應交18.39元,實交18.39元;教育附加應交55.18元,實交55.18元;地方教育附加應交36.78元,實交36.78元;水利基金應交768.04元,實交768.04元;因為土地使用權歸村集體所有,所以沒有交納土地使用稅、房產稅。

四、企業虧損的原因

1、近幾年國際原油價格不斷上漲,國內成品油與國際市場價位差進一步拉大,成品油價格與原油價格倒掛加劇。煉油廠出現賠本煉油,因此,煉油廠對社會加油站不批發油,

造成中間商無利潤空間。

2、由于成品油市場緊張,油品銷售無法保證正常供應,本站管理不完善,且設備陳舊、落后。

綜上所述,造成本站銷售額下降、利潤虧損增大的原因所在。

平羅縣秦墩油品銷售有限公司 二〇一一年四月十一日篇四:增值稅納稅評估自查報告 增值稅納稅評估自查報告

納稅人: 納稅人識別號: 法定代表人: 登記注冊號:

經濟性質:有限責任公司

自查所屬時間:2010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 自查涉及稅種:增值稅

自查時間:2012年7月19日至22日

一、企業基本情況

我單位主營:谷物磨制、米、面制品制造;食用植物油加工銷售;谷物豆類的購銷;兼營大米、地耳的銷售;農作物種子的批發、零售;在國稅部門申報繳納增值稅、企業所得稅,企業所得稅實行分季申報、年終匯算清繳。

公司是以小雜糧食品開發、加工為主,兼營小麥面粉和亞麻籽油加工的民營企業,是省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是省小雜糧加工工程中心,是市小雜糧技術工程研究中心,是優質綠色食品小雜糧生產基地。公司占地面積17274.3㎡,擁有資產總額3430萬元,其中固定資產2310萬元。

公司現有日產200噸小麥面粉生產線、年產6000噸雜糧掛面生產線、5000噸良谷米生產線、35000噸蕎麥米生產

納稅評估調研報告范文第2篇

[摘 要]納稅評估是稅收征管的組成部分,并在稅收征管中居核心地位。要推進我國納稅評估向縱深發展,必須加快納稅評估機構設置和完善納稅評估法制建設的配套改革。

[關鍵詞]稅收征管;納稅評估;定位;配套改革

一、納稅評估的定位

納稅評估是指稅務機關運用數據信息對比分析的方法,對納稅人和扣繳義務人(以下簡稱納稅人)納稅申報(包括減免緩抵退稅申請,下同)情況的真實性和準確性作出定性和定量的判斷,為納稅人提供自我糾錯的機會,并采取相應的征管措施,以增強稅源管理,提高稅收遵從度的管理行為??梢?,納稅評估是一種介乎于稅務管理、稅款征收與稅務稽查之間的相對獨立的管理活動,它與稅務管理、稅款征收、稅務稽查一起,共同構成稅收征管體系,并在稅收征管中居于核心地位。

(一)納稅評估不同于稅務管理

納稅評估側重于對納稅人申報真實性、準確性的分析,其工作主要涉及案頭評估、稅務約談和評估處理。分析工具一般采用“人機”結合,評估主要是根據事先掌握的信息,通過一定的數學模型和人工邏輯分析進行,稅務約談主要是引證或搞清評估中發現的疑點。它強調事前涉稅信息的充分、評估方法的科學和評估技能的過硬。因此,納稅評估不同于稅務管理涉及各種稅源管理及其紛繁復雜的納稅人管理事宜,在業務上相對單一和專業,除在評估中采用稅務約談和落實納稅評估處理結果外,評估員一般必須直接與納稅人接觸。

(二)納稅評估不同于稅務稽查

稅務稽查屬于現場檢查,主要通過查賬、詢問、現場勘查、異地調查等方式,以判斷納稅人是否存在稅收問題;稅務稽查可以涉及納稅人當年和以前年度的納稅情況,稽查期一般視案情的復雜程度而定。而納稅評估是屬于非現場檢查,主要通過案頭審計、約談納稅人等方式進行;納稅評估對象主要是申報所屬期的納稅申報,評估期限一般在下一個申報期來臨前結束。案頭審計主要是根據評估部門預先設計的評估指標和預警值等,運用計算機對納稅申報涉及的各項相關資料進行比對分析,對存在的疑點通過人工分析和約談納稅人等方式予以解釋。在評估中,評估員一般不應進行實地檢查和查看納稅人的賬冊。納稅評估中發現的疑點,通過約談仍未能解釋清楚的,應轉入稅務稽查環節,由稽查部門做進一步調查。

不賦予納稅評估實地調查權是有道理的。一是納稅評估的主要任務是評估納稅人當期申報的數據與預警值是否相符,申報資料的各項指標之間是否存在邏輯關系。在評估中,評估員若發現申報數據及其資料出現較大差異,其責任是約談納稅人并要求其作出解釋或舉證,以消除疑點。疑點若不能消除,則可判定納稅申報存在問題,進一步查核則是稽查部門的事情。其二,納稅評估作為稅源的日常管理工作,也不允許對評估中發現的問題介入過深的調查。因為納稅評估工作一般在下一申報期開始前就要結束,如果允許其對案件審計中發現的疑點實地調查,將耗用較多的評估資源。由于納稅評估期限較短,因此,即使允許實地調查,在短期內也難以發現問題,而在匆忙之中作出調查結論,恐怕也是有問題的。其三,允許納稅評估介入實地調查容易與稅務稽查相混淆。我國現行《稅收征管法》規定,稅務機關在實行納稅檢查時,具有“到納稅人的生產經營場所和貨物存放地檢查納稅人應納稅的商品、貨物或者其他財產,檢查扣繳義務人與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有關的經營情況”的職權。如果納稅評估也允許介入實地調查,就行使了納稅檢查的職權,使納稅評估與稅務稽查在某些職權上存在混淆。明確規定納稅評估不介入實地調查,可以使納稅評估和稅務稽查的職權更加清晰,分工更加明確。

(三)納稅評估在稅收征管中處于核心地位

稅收征管的基本目標在于貫徹稅收法律政策,確保稅收能夠及時足額地入庫。稅務管理涉及大量的基礎性工作,從各方面構筑有效的征管平臺,并通過執行一系列的征管制度以規范納稅人行為;而稅務稽查則通過事后檢查來判斷納稅人的稅收遵從,對各種違法行為予以處理并追繳流失的稅收??梢赃@樣說,稅務管理與稅務稽查分別通過柔性與剛性的方式對納稅人實施管理。但這一柔一剛怎樣才能有效地結合并充分發揮其作用,仍缺乏聯結點,納稅評估正好彌補了這一缺陷。納稅評估使稅務管理柔中帶剛,使稅務稽查剛中帶柔,從而使稅款征收更有保障。

1 由于納稅評估是在申報后立即展開,納稅申報中存在的問題能夠及時被發現和處理,因而能夠有效地消除納稅人對申報不實的僥幸心理,改善了稅務管理過于柔弱的一面,也給納稅人依法申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虛假申報構成一定的震懾力。

2 納稅評估的目標定位決定其具有服務的功能。在納稅評估中發現的問題一般不像稅務稽查那樣強調處罰,而是更加注重幫助納稅人識錯、糾錯,提高其正確納稅的能力。雖然納稅評估中發現的涉稅問題不能完全免責,但相對于稅務稽查而言,其免責范圍相對較廣,處罰力度也相對較小。這種相對溫和的處理方式深受納稅人的歡迎,尤其是因稅收無知而造成申報錯誤的納稅人,往往能從中獲得不少的納稅幫助,這對于構建和諧的征納關系具有重要的意義。

3 納稅評估為稅務稽查提供可靠案源,有利于稽查資源的有效運用。當然,硬性地把納稅評估作為稅務稽查前置的做法并不可取。這是因為,一是由于納稅評估本身的局限性,它不可能發現所有的涉稅問題,即使是納稅評估通過的納稅戶也不一定就沒有問題;二是所謂前置是指沒有通過納稅評估不得進人稅務稽查階段,因此,建立前置程序將限制稅務稽查的選案權,并打亂稅務稽查的具體計劃。然而,不管怎樣,納稅評估對于推動稅務稽查走向科學化、高效化的作用是不可置疑的。

可見,確立納稅評估在稅收征管的核心地位,可以使征管體系更加嚴謹,征管工作更具活力,精細化程度更高,稅收的管理與服務功能更加凸顯。而一旦把納稅評估的核心地位確立下來,我國的征管模式也將隨之發生較大的變化,弱化管理的狀況必將得到根本的改變。

二、納稅評估的配套改革

確立納稅評估在稅收征管中的核心地位,將面臨著一系列的配套改革,其中,納稅評估機構的設置和完善納稅評估的法制建設,已經成為推進我國納稅評估向縱深發展的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納稅評估的機構設置

納稅評估的專業性與基礎性特點,決定了納稅評估工作必須在相對獨立和穩定的環境下開展。建立獨立的納稅評估機構,明確納稅評估的職責,配備高素質的評估隊伍,完善對評估人員的激勵機制,是推動我國納稅評估工作向縱深發展的關鍵。在國外,大凡納稅評估搞得較好的,無不與之有關。例如,新加坡成立了獨立的評稅部門,并分別設有稅務處理部、納稅人服務部、公司服務部、納稅人審計部和稅務調查部,各部門職能界定明確,各司其職。法國設有專門的稅務審計機構,分為中央級、大區級和地區級,其內部審計則以各級稅務局的管轄范圍為界,各負其責。德國聯邦財政部和州財政局也下設了稅務審計局。而澳大利亞的納稅評估機構和稽查機構是分設的。相比之下,我國的納稅評估,無論是機構設置還是人員

配備都相差甚遠。一是除個別地方外,基本都沒有設置獨立的納稅評估機構。目前的納稅評估工作主要是由稅源管理部門負責,在個別地方是由稅務稽查員兼辦的。二是納稅評估的職責不明,特別是與稅務稽查的界線更是含糊不清。三是缺乏適應納稅評估工作要求的高素質的評估隊伍,難以滿足納稅評估工作的需要。四是納稅評估隊伍建設的激勵機制尚未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納稅評估工作的深入。因此,要推動我國納稅評估的發展,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妥善解決以上問題。

1 盡快成立獨立的納稅評估機構。設置的納稅評估機構屬于稅務機關內部的一個職能部門,其主要職責包括:(1)設計評估指標體系,測算、確定相關指標的峰值和預警值。(2)負責評估軟件的開發工作。(3)實施案頭評估,對案頭評估中出現的疑點,約談納稅人,對評估結論作出相應處理,并制作納稅評估報告。(4)幫助納稅人正確處理評估中發現的問題,并開展相關的稅法教育和納稅指導。(5)在法定時間內向稽查部門移交有重大違法嫌疑的案件。(6)建立納稅評估信息體系,不斷開發信息來源渠道。(7)維護納稅評估資料數據,實施納稅評估檔案管理。(8)把納稅評估信息及時傳遞給相關部門。

為了更好地開展納稅評估工作,可在納稅評估機構內劃分五個部門(或崗位,下同),分別從事五種不同的評估業務。(1)專門從事預警值和評估指標制定的部門。該部門的主要職責是根據各稅種的特點及其影響申報質量的相關因素,設計納稅評估指標體系,搜集相關的涉稅信息及其經濟信息,運用經濟分析學、計量經濟學等原理,結合本地區的實際情況以及相關的經驗數據,測算、修改、確定相關評估指標的預警值和峰值,為開展納稅評估工作提供前提和基礎。(2)專門從事納稅評估對象篩選工作的部門。該部門的主要職責是運用計算機和人工方式對納稅申報期內的申報資料進行初步評估,把初步評估發現的問題戶轉交納稅評估分析處理部門處理。初步評估的面應逐步從重點戶向所有納稅戶過渡,使初步評估的對象覆蓋到所有的納稅戶。該部門應積極參與納稅評估軟件的開發工作,不斷改進納稅評估手段。(3)專門從事納稅評估分析與稅務約談工作的部門。該部門的主要職責是根據篩選部門轉來的有問題的申報進行案頭分析評估,對疑點作出解釋;約談納稅人,搞清申報疑點;對納稅人解釋相關的稅收政策;制作納稅評估分析報告,并把案卷移交納稅評估處理部門處理。(4)專門從事納稅評估處理工作的部門。該部門的主要職責是根據納稅評估分析部門轉來的材料制作處理結論:對納稅評估暫無異議的,制作“納稅評估暫無異議結論”;對納稅評估發現的已被確認的申報問題,制作“納稅評估問題及其處理建議”,并交由納稅人,由其對已申報的稅額自主作出是否更正的決定;對納稅評估中發現的疑點問題,通過案頭分析和稅務約談仍不能搞清的,制作“納稅評估待處理報告”,轉交稅務稽查部門;對納稅人未能在規定時間內根據“納稅評估問題及其處理建議”作出相關的納稅調整,或調整不理想的,制作“提請稅務稽查建議”送交稅務稽查部門。(5)專門從事納稅評估處理落實和歸檔工作的部門。該部門的主要職責是把“納稅評估問題及其處理建議”文書送達納稅人,跟蹤納稅人是否按處理建議對已申報的稅額作出更正,并把納稅人更正納稅申報的情況及時向納稅評估機構報告以及向稅務管理部門通報;把“納稅評估待處理報告”、“提請稅務稽查建議”送達稅務稽查部門,并向其提請對相關納稅人實施進一步調查的建議。把納稅評估機構分成五個部門(或崗位),既符合納稅評估的專業化要求和評估權的相互制衡,也有利于納稅評估崗位責任制的推行。

2 配備業務素質高的有一定規模的專業評估隊伍。納稅評估的性質要求評估員必須具有較高的業務水平,有一定的工作經驗,有較強的發現問題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尤其是對從事預警值和評估指標體系制定的人員要求更高。因此,不改變當前我國納稅評估隊伍的狀況,納稅評估工作將難以向廣度和深度推進,納稅評估的目標也難以實現。因此,建議從下列幾個方面予以改善:(1)增加評估員編制。根據評估機構設置的要求配備相應的評估人員,確保納稅評估工作能夠有效運行。隨著納稅評估核心地位的確立,稅務人員的配置應更多地向評估員方面傾斜。(2)實行評估員定級制。把評估員劃分為高級評估員、中級評估員和初級評估員,實行不同的待遇。實行評估員定級制,將有利于激發評估員自覺學習、自我完善的積極性,對促進評估隊伍綜合素質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評估員的評級可由國家稅務總局統一組織進行。(3)加強對評估員的培訓,不斷提高其評估技能,以適應納稅評估工作的要求。(4)建立獎懲嚴格的機制。對在評估工作中成績突出,能為國家挽回重大損失的,給予物質與精神獎勵;對評估工作不努力,工作馬虎,造成國家稅收損失的,應追究其相應的責任。

(二)完善納稅評估的法律責任

納稅評估涉及的法律責任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納稅評估后被稅務稽查部門發現評估所屬期存在納稅問題,則該涉稅責任應由誰承擔;二是在納稅評估中發現被評估的納稅人存在涉稅問題,是否應依法予以行政處罰;三是評估部門是否擁有行政處罰權。

1 納稅評估后被稽查部門發現的涉稅問題的法律責任。一般來說,納稅評估后被稅務稽查部門發現的涉稅問題,通常有兩種情況:(1)被納稅評估部門認定為暫無異議,而事后被稅務稽查部門發現涉稅問題。由于納稅評估主要是根據評估指標實施案頭分析和稅務約談,在信息并不充分的情況下,評估人員對被評估人存在的涉稅問題未能及時發現是在所難免的。因此,納稅評估沒有發現的涉稅問題后被稽查部門發現的,由納稅人承擔相應的責任是理所當然的。雖然現行《納稅評估管理辦法》第22條的“納稅評估分析報告和納稅評估工作底稿是稅務機關內部資料,不發給納稅人,不作為行政復議和訴訟依據”規定,已把納稅評估可能引起的麻煩降至最低,但為了避免納稅人對納稅評估責任的誤解,征管制度還是應該明確規定,納稅評估后被稽查部門發現的涉稅問題,屬于納稅人原因的,由納稅人承擔法律責任。(2)納稅人根據納稅評估部門發出“納稅評估問題及其處理建議”,對相關納稅事項作出調整、更正,但事后被稽查部門認定為錯誤的。如果該錯誤完全是由于納稅人遵循評估部門的建議而形成的,則責任在稅務機關,納稅人可以根據《稅收征管法》第52條的規定承擔責任。也就是說,稅務機關在法定時間內發現納稅人少繳稅款,可以追征,但不得加收滯納金,更不能罰款;如果該錯誤并非完全是由于納稅人遵循評估部門的建議而形成的,則責任應在納稅人與稅務機關之間劃清,并按征管法的有關條款予以處理。確認這一法律責任,將給納稅評估提出更高的要求,即納稅評估部門建議納稅人調整、更正相關的納稅處理方式,應以文書形式下達,事后稅務稽查機關發現納稅人存在問題,納稅人應負舉證責任,說明其涉稅處理是在稅務機關建議下進行的。

2 納稅評估發現的涉稅問題的法律責任。不少實施納稅評估的國家或地區,對納稅評估中發現的涉稅違法行為,大多采取較寬容的態度,即對確實因為稅收無知造成申報錯誤或情節較輕且初犯,并能積極補稅的,一般都免予行政處罰。我國現行的《納稅評估管理辦法》第18條“對納稅評估中發現的計算和填寫錯誤、政策和程序理解偏差等一般性問題,或存在的疑點問題經約談、舉證、調查核實等程序認定事實清楚,不具有偷稅等違法嫌疑,無需立案查處的,可提請納稅人自行改正”的規定,便含有對此種行為免予行政處罰之意。但對需要進一步到市場經營現場了解情況,審核賬目憑證,并因此發現有關的涉稅問題,“需要處理處罰的,要嚴格按照規定的權限和程序執行”。也就是說,對納稅評估中認定的某些違法行為,必須依法予以行政處罰。應該說,對納稅評估發現的問題,采用有區別的處理方式是可取的,它給納稅人提供了糾錯的機會,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納稅評估的服務功能。但《納稅評估管理辦法》的這些規定,仍與我國現行《稅收征管法》的有關規定存在不一致的地方?,F行征管法僅對“因計算錯誤等失誤”造成少繳稅款予以免責,而在《納稅評估管理辦法》中,因“政策和程序理解偏差等一般性問題,或存在的疑點問題經約談、舉證、調查核實等程序認定事實清楚,不具有偷稅等違法嫌疑,無需立案查處的”也給予了免責,便超出了征管法的免責范圍。因此,為使我國納稅評估能在法治基礎上健康發展,應對現行稅收征管法規作適當的調整和補充,明確納稅評估發現的涉稅問題的法律責任。建議對確因稅收無知造成申報錯誤或情節較輕且初犯,并能積極補稅的給予免予行政處罰的處理;而對涉稅問題情節較嚴重以及非初犯者,應給予一定的處罰,但處罰的起點及其力度可考慮輕點,例如對偷稅行為可處以所偷稅款0.1-1倍的罰款;但對惡意違法的,則必須按現行征管法的規定處理。

3 納稅評估處罰權的界定。由于納稅評估部門的主要職責是對評估申報期內納稅申報的真實性、準確性作出客觀地評定,并出具評估結果,因此,對評估中發現的涉稅問題的具體行政處罰,應由相關的職能部門作出,納稅評估部門不應擁有行政處罰權。這有利于理順各職能部門的職權責任,也有利于納稅評估工作的開展。我國《納稅評估管理辦法》第20條規定:“需要處理處罰的,要嚴格按照規定的權限和程序執行”。這已明確規定了納稅評估中發現的涉稅違法行為,是由相關部門予以處罰,納稅評估部門并不擁有行政處罰權。

責任編輯:上林

納稅評估調研報告范文第3篇

評估編號 年 月 日

納稅人(公章): 法人代表簽章: 經辦人:

本表一式二份,一份納稅人留存,一份由評估單位存檔。

使用說明

一、本表《納稅評估管理辦法(試行)》的有關規定制定。

二、適用范圍:本表為納稅人自查后向稅務機關報告時使用。

三、填表說明:本表由納稅人按自查情況據實填寫。

四、本表一式二份,一份納稅人留存,一份由評估單位存檔。篇三:納稅評估自查報告(秦墩) 2010年企業所得稅評估自查報告

一、企業基本情況

平羅縣秦墩油品銷售有限公司于1998年成立,注冊資金60萬元,法定代表人丁伏祥,注冊地址,平羅縣高莊鄉北長渠村,企業登記注冊類型,私人有限公司,經營范圍,主要經營柴油、汽油。

二、1——12月份經營基本狀況

本站完成銷售收入1097202.98元,銷售成本1047264.88元,管理費44314.26元(未提折舊),商品銷售稅金及附加經營費用33700元,管理費用44314.26元,實現利潤-28551.5元。

三、1——12月份交納各類稅款情況

本交納增值稅應交1839.42元,實交1839.42元;城建稅應交18.39元,實交18.39元;教育附加應交55.18元,實交55.18元;地方教育附加應交36.78元,實交36.78元;水利基金應交768.04元,實交768.04元;因為土地使用權歸村集體所有,所以沒有交納土地使用稅、房產稅。

四、企業虧損的原因

1、近幾年國際原油價格不斷上漲,國內成品油與國際市場價位差進一步拉大,成品油價格與原油價格倒掛加劇。煉油廠出現賠本煉油,因此,煉油廠對社會加油站不批發油,

造成中間商無利潤空間。

2、由于成品油市場緊張,油品銷售無法保證正常供應,本站管理不完善,且設備陳舊、落后。

綜上所述,造成本站銷售額下降、利潤虧損增大的原因所在。

平羅縣秦墩油品銷售有限公司 二〇一一年四月十一日篇四:增值稅納稅評估自查報告 增值稅納稅評估自查報告

納稅人: 納稅人識別號: 法定代表人: 登記注冊號:

經濟性質:有限責任公司

自查所屬時間:2010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 自查涉及稅種:增值稅

自查時間:2012年7月19日至22日

一、企業基本情況

我單位主營:谷物磨制、米、面制品制造;食用植物油加工銷售;谷物豆類的購銷;兼營大米、地耳的銷售;農作物種子的批發、零售;在國稅部門申報繳納增值稅、企業所得稅,企業所得稅實行分季申報、年終匯算清繳。

公司是以小雜糧食品開發、加工為主,兼營小麥面粉和亞麻籽油加工的民營企業,是省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是省小雜糧加工工程中心,是市小雜糧技術工程研究中心,是優質綠色食品小雜糧生產基地。公司占地面積17274.3㎡,擁有資產總額3430萬元,其中固定資產2310萬元。

公司現有日產200噸小麥面粉生產線、年產6000噸雜糧掛面生產線、5000噸良谷米生產線、35000噸蕎麥米生產

納稅評估調研報告范文第4篇

行業納稅評估指標

(試行)

第一部分 增值稅納稅評估部分方法

一、稅負對比分析法

稅負即稅收負擔率,是應納稅額與課稅對象的比率,它比較直觀地體現了一個企業實現稅收的能力和負擔水平。行業內全部企業的應納稅總額與課稅對象總額之比,即行業稅負。

行業稅負反映了行業內企業的總體負擔水平。行業中單個企業的稅負在一定時期內對行業稅負的背離,造成企業稅負與行業稅負的差異。而稅負對比分析法是稅務部門對企業稅負背離行業稅負進行有效監控的方法之一。它是通過企業稅負與行業稅負的對比,對稅負異常的企業圍繞關聯指標展開分析,以發現企業稅收問題的一種方法。

稅負對比分析法的適用范圍很廣,基本上對所有行業均可適用。 模型:

稅負差異率=(企業稅收負擔率-行業稅收負擔率)÷行業稅收負擔率×100% 稅負對比分析法屬于綜合分析法,影響因素較多,涉及稅基的多個方面。因此,用該法發現企業稅負異常時,應結合其他分析方法進行多角度分析。

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1)季節性因素。企業生產經營受季節的影響變化,本期進入銷售淡季,造成應稅銷售收入降低,同時,為銷售旺季準備生產,購進貨物大幅增加,造成購銷失衡等。(2)政策性因素。出口企

業本期出口銷售額占銷售總額的比例突然增加,直接免抵稅額增加,應納稅額減少,稅負降低。(3)價格因素。受市場競爭影響,企業經營的貨物價格本期大幅度下降,增值額減少,稅負降低。(4)經營范圍發生較大變化等特殊情況。

二、工業增加值評估

(一)應納稅額與工業增加值彈性評估模型與評估方法

1.應納稅額與工業增加值彈性評估模型

應納稅額與工業增加值彈性系數?應納稅額增長率 其中:

工業增加值增長率應納稅額增長率?當期應納稅額?基期應納稅額?100%

基期應納稅額當期工業增加值?基期工業增加值?100%

基期工業增加值

工業增加值增長率? 2.評估方法

工業增加值是指工資、利潤、折舊、稅金的合計。一般情況下,應納稅額與工業增加值彈性系數為 1 ,對彈性系數<1的,可根據造紙行業一定時期的發展狀況,確定一定區間作為預警值。彈性系數小于預警值,則企業可能有少繳稅金的問題。應通過其他相關納稅評估指標與評估方法,并結合納稅人生產經營的實際情況進一步分析,對其申報真實性進行評估。

(二)工業增加值稅負評估模型與評估方法 1.工業增加值稅負評估模型

工業增加值稅負差異率=〔本企業工業增加值稅負÷同行業工業增加值稅負〕×100%。其中:

本企業工業增加值稅負=本企業應納稅額÷本企業工業增加值

同行業工業增加值稅負=同行業應納稅額總額÷同行業工業增加值

2.評估方法

應用該指標分析本企業工業增加值稅負與同行業工業增加值稅負的差異,如低于同行業工業增加值平均稅負,則企業可能存在隱瞞收入、少繳稅款等問題,結合其他相關評估指標和方法進一步分析,對其申報真實性進行評估。

三、投入產出法

投入產出法,就是根據企業評估期實際投入原材料、輔助材料、包裝物等的數量,按照確定的投入產出比(定額)測算出企業評估期的產品產量,結合庫存產品數量及產品銷售量、銷售單價測算分析納稅人實際產銷量、銷售收入,并與納稅人申報信息進行對比分析的方法。

投入產出法主要適用于產品相對較為單一的工業企業。由于測算、分析側重的內容和角度不同,不同的行業適用的投入產出測算指標和模型不同,以及投入產出表現形式的不同,分析的方法也不盡相同,如按其表現形式可分為投入產出比、單位產品定耗的分析;按其側重面的不同可分為原材料投入產出比、廢料的產出及再利用率、單位產品輔助材料(包裝物)耗用定額的分析等。

(一)投入產出比模型:

測算應稅銷售收入=(期初庫存產品數量+評估期產品數量-期末庫存產品數量)×評估期產品銷售單價

評估期產品數量=當期投入原材料數量×投入產出比

問題值=(測算應稅銷售收入-企業實際申報應稅銷售收入)×適用稅率(征收率)

應用中該模型的分析重點是:根據已確定的行業或產品的投入產出比及企業評估期原材料的耗用數量,測算出產品生產數量,與企業賬面記載產品產量相比對,同時結合產品庫存數量及銷售單價等信息進行關聯測算,并與企業實際申報的應稅銷售收入對比,查找企業可能存在的問題。

(二)單位產品定耗模型的應用

測算應稅銷售收入=(期初庫存產品數量+評估期產品數量-期末庫存產品數量)×評估期產品銷售單價

評估期產品數量=評估期原材料或包裝物耗用量÷單位產品耗用原材料或包裝物定額

問題值=(測算應稅銷售收入-企業實際申報應稅銷售收入)×適用稅率(征收率)

該方法是通過單位產品耗用原材料定額指標,評估產品實際產量和銷售額,進而評估出納稅人是否存在有隱瞞銷售收入的問題。單位產品耗用原材料定額可以根據產品配方中的定額直接確定。單位產品定耗既可以是單位產品耗用原材料定額,也可以是單位產品耗用輔助材料和包裝物定額等。分析應用時要靈活運用,關聯分析,及時查找企業可能存在的線索和問題。

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1)注意測算分析和實地調查相結合。對測算分析結果,必須深入調查,從企業倉庫保管、庫存明細賬目、輔助材料、包裝物耗用等多方面印證、分析,查找線索;(2)注意模型中指標的計量單位,特殊情況下必須進行單位換算,以免出現錯誤;(3)對農副產品收購、廢舊物資收購等企業可利用該法關聯分析收購發票開具的真實性。

四、能耗測算法

能耗測算法主要是根據納稅人評估期內水、電、煤、氣、油等能源、動力的生產耗用情況,利用單位產品能耗定額測算納稅人實際生產、銷售數量,并與納稅人申報信息對比、分析的一種方法。其中耗電、耗水等數據可從電力部門、自來水公司等取得核實,相對較為客觀。

該分析方法廣泛應用于工業企業。對賬務核算不健全、材料耗用情況難以估算,但可從第三方取得客觀能耗信息的小規模企業或個體工商戶同樣適用。

評估模型:

評估期產品產量=評估期生產能耗量÷評估期單位產品能耗定額 評估期產品銷售數量=評估期期初庫存產品數量+評估期產品產量-評估期期末庫存數量

評估期銷售收入測算數=評估期產量×評估期產品銷售單價×適用稅率(征收率)

問題值=(測算應稅銷售收入-企業實際申報應稅銷售收入)×適用稅率(征收率)

此法就是根據生產耗用的電力、水、煤、氣等能量耗用定額指標,測算產品產量,進而測算其銷售額和應納稅額,與申報信息進行對比分析,查找企業納稅疑點和線索的方法。

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1)正常的企業非生產性(辦公照明、空調使用等)用電占比例很小,可以忽略不記。但對差異額較大的,應分析是否存在隱瞞產量,少計銷售收入的可能,是否存在將電轉售其他企業或用于非應稅項目等情況,少計其他業務收入或多抵進項情況;對需要由電費推算用電量的,應考慮扣除企業繳納的基本電費。(2)應加強同當地電業管理部門、自來水公司等單位的聯系,核實企業用電、水量等數據的真實性。同時,要求納稅人申報時向主管稅務機關提供電力、自來水發票復印件;或利用金稅工程中供電系統的抄稅信息核實。(3)在實際分析中,應選取企業生產經營中最具客觀實在性、企業不易人為改變、不易隱瞞、便于收集、納稅評估可操作性強的指標。對能耗指標的分析應用,應充分考慮企業生產設備、生產工藝、工人熟練程度等因素的影響。指標的運用不可生搬硬套,應因地制宜,根據當地實際選用或增設輔助指標,確定科學、合理的參考系數,多個指標并用,便于發現問題和疑點。

五、工時(工資)耗用法

工時耗用法是指在單位產品耗用生產時間基本確定的前提下,按照納稅人在一定時期耗用工時總量,分析、測算該時期內的產品產量及銷售數量或銷售額,并與申報信息對比分析的方法,工資耗用是生產耗用工時反映在貨幣上的金額表現。該方法主要適用于單位產品耗用工時或者工資基本穩定,工資或工時記錄完整、核算規范的工業企業。

由于工時在納稅人的賬面不反映,不易于收集。工時往往反映在工資上。這部分工資僅僅指生產一線工人的工資,即生產成本中的直接人工成本部分,可以在會計核算健全的納稅人賬簿、憑證中直接反映。

評估模型:

評估期產品產量=評估期生產人員工時總量(工資總額)或某一主要生產環節工時總量(工資總額)÷單位產品耗用工時(或者工資)

測算應稅銷售收入=(期初庫存產品數量+評估期產品產量-期末庫存產品數量)×評估期產品銷售單價

問題值=(測算應稅銷售收入-企業實際申報應稅銷售收入)×適用稅率(征收率)

該方法主要是通過生產耗用的工時或者工資測算產品產量,進而測算其銷售額和應納稅額,并與申報信息進行對比分析,查找納稅疑點和線索。

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1)企業的生產工時(工資)標準或者關鍵生產環節工時(工資)標準應相對穩定,相關數據應易于收集和計算;(2)參考當地同行業或規模、效益相近企業的生產工時(工資)標準,便于稅企雙方工時(工資)標準的共同認可;(3)生產工時總量(工資總額)的所屬期要與生產產品的所屬期配比。

六、設備生產能力法

設備生產能力法是指主要生產設備在原料、動力和人員等正常運轉下產出的能力??煞譃樵O計生產能力和實際生產能力。設計生產能力指按照國家標準生產或引進的設備,經過國家有關部門審驗、認可的標準性生產能力。實際生產能力是指設備在實際運轉時的生產能力。在一般情況下,設備的實際生產能力與設計生產能力有一定出入。隨著各個行業國標、強制性國標及行業管理標準的出臺和完善,設備的實際生產能力越來越接近設計生產能力。

設備生產能力法就是按照納稅人投入生產的單位設備生產能力,測算、分析納稅人的實際生產量,進而核實應稅銷售收入,并與納稅人申報信息對比、分析是否存在涉稅問題的方法。該方法主要適用于一些特定的行業,如造紙業、水泥制造業、微粉、發電等行業。該方法與其他分析方法結合使用,效果會更好。

評估模型:

評估期產品產量=評估期若干設備的日產量或時產量×評估期正常工作日或工作時

測算應稅銷售收入=(期初庫存產品數量+評估期產品產量-期末庫存產品數量)×評估期產品銷售單價

問題值=(測算應稅銷售收入-企業實際申報應稅銷售收入)×適用稅率(征收率)

該方法通過設備生產能力、生產耗用的時間測算產品的生產量,進而測算其銷售額和應納稅額,并與申報信息進行對比分析,查找涉稅疑點和線索。

納稅評估調研報告范文第5篇

摘  要:為了減少稅收的流失、完善稅源管理,需要建立健全納稅評估機制。實施納稅評估,充分發揮稅收監督作用,降低稅收風險,增強納稅人的納稅意識,從而推動服務型政府建設。提高財務報表信息的真實性和合理性,有助于提高納稅評估的準確性,規范納稅人的納稅行為。本文將對財務報表信息在納稅評估中的應用進行分析。

關鍵詞:財務報表信息  納稅評估  局限性  應用  措施

目前,稅務機關在納稅評估方面的研究處于初級階段。2005年,在多年探索和總結的基礎上,我國出臺了納稅評估管理辦法。國家稅務機關認識到納稅指標是納稅評估的核心,而財務報表是納稅指標的主要來源,因此,財務報表對納稅評估工作的開展有著重要影響。

1、財務報表分析的局限性

第一,報表編制的局限性。不同其采取的會計處理方法不同,如,核算存貸,可以采取個別計價法、先進先出法或者加權平均法等,極大地增加了稅務機關對企業財務報表進行橫向分析、比較的難度。大部分企業在編制財務報表時,是以歷史成本為原則,沒有考慮貨幣時間價值和通貨膨脹等因素,材料價格的變化都可能降低財務指標的縱向可比性。

第二,財務數據真實性問題。財務數據是稅務機關進行納稅評估的重要依據,提高財務數據的真實性,才能得出準確的評估結論。但是,企業為了追求經濟利潤,經常會編制虛假財務報表,從而達到少納稅或者不納稅的目的。因此,在納稅評估時,如果企業向稅務機關提供虛假財務報表,稅務機關通過報表項目分析或者財務比率計算是很難發現企業納稅疑點的。

第三,橫縱比較可靠性問題。稅務機關在采用橫向或者縱向比較法分析財務報表時,需要選擇一個合適的比較參照物,如同行業的數據、企業的歷史數據等。在對納稅評估進行橫向比較時,一般是以同行業平均值為參照物。但是由于企業經營規模和發展階段的不同,企業經營結果也存在差異,這些問題的存在直接影響著納稅評估結論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另外,現代企業一般都采用多元化經營模式,由于經營范圍大、經營種類豐富,所以無法將企業定為某種具體的行業類型,導致稅務機關很難選到合適的比較對象。同時,企業的發展環境是不斷變化的,雖然企業的經營效益以及應納稅額有所減少,也不能說明企業存在漏稅問題。

2、加強財務報表在納稅評估中應用的措施

2.1將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結合起來

企業的外部環境包括市場環境、經濟環境以及法律環境,企業內部財務環境包括生產和管理。這些環境因素直接影響著企業財務狀況,企業不能再財務報表上進行定量記載。因此,評估人員在對財務指標進行定量分析時,需要了解企業的發展環境,增強對評估對象的感性認識,從而提高評估結論的準確性。

2.2將動態分析和靜態分析結合起來

企業的財務活動與經營行為是不斷發展變化的,評估人員收集的數據資料都是靜態的,如財務報表資料是對企業過去發展情況的反映,是靜態的。因此,評估人員在分析財務報表時,需要將靜態分析和動態分析結合起來,了解國家的宏觀經濟政策、行業的發展前景、供應商、競爭者以及客戶等信息,再結合企業的財務報表狀況,開展納稅評估工作。

2.3將財務報表信息和第三方信息結合起來

稅務機關在進行納稅評估時,不能通過第三方涉稅信息來判斷財務報表分析的合理性,也不能受到納稅人提供的虛假的財務報表的影響而降低評估結論的準確性。需要增強法律法規的約束力,要求納稅人必須提供真實可靠的財務報表,同時,需要建立健全涉稅第三方信息交換機制,明確規定:建設部門、銀行機構、工商部門以及國土部門需要定期向稅務部門提供納稅人的涉稅信息,促使稅務機關能夠及時掌握納稅人的納稅情況以及資金運行狀況等第三方信息。

2.4將財務報表分析法和納稅評估模型結合起來

隨著稅收信息化的快速發展,稅務機關應該深入挖掘涉稅信息的價值,充分利用有效的第三方信息,建立健全納稅評估模型,為財務報表分析與納稅評估分析提供可靠的依據。下面對幾種常見的納稅評估模型進行分析:

第一,投入產出分析模型。投入產出分析模型主要是根據納稅人在評估時期投入的貨物,如原材料,利用產出和投入公式計算納稅人的實際生產以及銷售數量,核算納稅人的銷售收入,將其與納稅申報信息進行比較,如果二者存在差異,則找出評估疑點。

第二,能耗測算分析模型。能耗測算分析模型主要是根據納稅人在評估期間消耗的能源,如水、煤、電、氣以及油等,充分利用產量能耗,倒推計算納稅人的銷售數量和生產,將結果與納稅申報信息進行比較。這種方式的優勢是:通過電力部門和供水部門獲取電和水等耗用數據,所以這些數據的合理性和可信度較高。

第三,工時耗用分析模型。工時耗用分析模型主要是以納稅人評估時期耗用的工時量為依據的,采取倒測方式計算銷售量以及生產量,計算納稅人的銷售收入,將其與納稅申報信息進行比較。工時主要體現在工資上,該部分的工資是指生產一線工人的工資。在財務報表上是指生產成本中的直接人工成本。

第四,設備生產能力分析模型。設備生產能力分析模型是以納稅人在評估時期的設備生產能力為依據,計算納稅人的銷售量以及生產量,然后再計算納稅人的銷售收入,將計算結果與納稅人提供的財務報表或者納稅申報信息進行比較、研究。

3、總結

綜上所述,目前納稅人提供的財務報表存在很多局限性,如,報表編制存在局限,財務數據真實性問題,橫縱比較可靠性問題。因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強財務報表在納稅評估中的應用。在進行納稅評估時,將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結合起來,動態分析和靜態分析結合起來,財務報表信息和第三方信息結合起來,提高評估結論的準確性。

參考文獻:

[1]蔣仕祥.淺談財務報表信息在納稅評估中的應用[J].商情.2013.01(151):126-127.

[2]龔雯.信息熵對水電上市公司的納稅評估[J].電子測試.2013.10(18):108-109.

[3]葉藝勇.基于支持向量機和領域知識的納稅評估預警模型[J].數學的實踐與認識. 2014.44(11):72-73.

(作者單位:金壇市國家稅務局  江蘇金壇市  213200)

上一篇:圍墻施工合同下一篇:借款施工合同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