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物流業發展儒家文化論文范文

2024-05-03

物流業發展儒家文化論文范文第1篇

摘要:近年來,韓劇在中國熱播的現象受到眾多學者關注,但比較研究極為匱乏。論文以上海交通大學在校大學生和韓國留學生為樣本,采用文本分析和實地調查方法,比較中韓大學生對韓劇的接觸、評價及偏好情況,并探索韓劇廣受歡迎的原因。中國應借鑒韓劇的成功經驗,創作出更多能吸引廣大受眾的電視劇。從更深遠的意義上說,韓劇在中國的熱播還有利于加強兩國文化的交流,以促進中國電視劇更好地在亞洲乃至世界范圍內得到有效傳播。

關鍵詞:中韓大學生;韓??;大眾文化

作者簡介:金志宣,女,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設計學院韓國留學生(上海 0040);張國良,男,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設計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文獻標識碼:A

一、問題的提出

從0世紀90年代開始,韓國的大眾文化進入中國市場,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進入1世紀以來,韓國文化產品在中國的銷售依然呈現良好勢頭。韓國通過各種影視作品和時尚產品,在全球范圍內大力傳播本國的文化,巧妙地融合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形成了獨具魅力的“韓流”現象。其中,韓?。错n國電視?。┳鳛橐环N在中國、亞洲乃至世界范圍內風行的文化輸出樣式,正逐漸走進學者的視線。

通過對中國知網1999—01年的文獻進行檢索,我們發現,相關研究雖然很多,但大多從韓劇本身的內容出發,以思辨和文本分析法研究韓劇熱播現象的原因、韓劇與儒家文化的關系、韓劇對青少年的影響以及韓劇中的女性形象等。僅有兩篇論文涉及韓劇對大學生的影響,其中《大學生收看韓劇與文化認同關系的研究》[1]一文采用調查方法,發現收看韓劇的中國大學生對韓國文化的認同程度較高,以“向往韓國型”的認同類型居多,而且不同性別的大學生在收看韓劇及對韓國文化認同方面有顯著差異?!俄n國影視劇對當代大學生審美觀念的影響探析》一文分析韓國影視劇在中國流行的原因,指出韓劇有利于提高中國當代大學生的審美情趣和審美鑒賞力。

迄今為止,對于中國大學生觀看韓劇狀況的定量研究極為匱乏,更缺少對于中韓兩國大學生的比較。我們嘗試以跨文化傳播的視角,對中韓大學生觀看韓劇的實際狀況進行比較,研究問題可概括為:一、中韓大學生對韓劇的接觸有何異同?二、中韓大學生對韓劇的評價有何異同?三、中韓大學生喜愛韓劇的原因有何異同?

二、研究思路與方法

本研究采用問卷調查方法和文本分析方法。首先,以上海交通大學的中國大學生和韓國留學生作為研究對象,通過“滾雪球”抽樣方式,調查了上海交通大學在讀中韓大學生各100名,共計00名,回收率為100%(如表1所示)。

其次,以中國熱門視頻分享網站“優酷網”作為搜集熱播韓劇的平臺,分析其010年至01年排名前五的熱播韓劇,即《城市獵人》、《秘密花園》、《屋塔房王世子》、《我的女友是九尾狐》與《惡作劇之吻》(相關情況如表所示),探尋它們究竟有哪些特點吸引了中韓兩國大學生的收視興趣。

最后,依據受眾調查和文本分析的結果,初步得出結論,分析本研究的局限,期待進一步研究的深入。

(一)大學生觀看韓劇的情況

1大學生看韓劇的接觸率。本調查顯示,85%的中國大學生看過韓劇,可見觀看韓劇的行為相當普遍。我們以卡方分析方法,對不同性別和不同專業的中國大學生進行比較后發現,在005的顯著性水平下,P值分別為0045和0036,即不同性別、專業的大學生對韓劇的接觸程度有顯著差異。從性別角度看,女大學生對韓劇的接觸率更高,達905%,而男大學生的比例為757%。從專業角度看,人文社科大學生觀看韓劇的比例更高,達906%,而理工科的比例為75%。

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金志宣,等:中韓大學生觀看韓劇狀況的比較研究

大學生觀看韓劇的渠道。中韓大學生觀看韓劇的最常用渠道均為網絡,總體比例高達

表五部熱播韓劇簡況

作品名稱熱播時間劇情簡況電視劇類型男女1號明星類型拍攝場景作品來源

城市獵人0115一部融英雄主義和愛情題材于一體的劇作愛情劇都市劇當紅男星李敏鎬/女, 樸敏英主要在首爾日本白條司同名漫畫

秘密花園01111一對情侶由于意外互換靈魂而引發了一個浪漫蝕骨的愛情故事愛情劇神話劇當紅男星玄彬 /女, 河智苑主要在驪州、濟州島首爾韓國電視劇

屋塔房王世子013朝鮮時代痛失世子妃的王子,跨越了300多年來到1世紀的現代后,邂逅與世子妃長相相似的一個女生而展開愛情攻勢的故事愛情劇古裝劇當紅男星樸有天/女,韓智敏主要在全羅道(廣寒樓),首爾韓國電視劇

我的女友是九尾狐0108500年前追趕凡人的九尾狐穿越到現代后,引出的一系列故事愛情劇當紅男星李勝基/女,甲敏兒主要在首爾,金羅道(海南)韓國電視劇

惡作劇之吻0109IQ00的天才白勝祖和喜愛他的高中生哈妮不得已變為同居關系,從而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浪漫愛情故事愛情劇當紅男星金賢重/女,鄭素敏主要在首爾日本白條司同名漫畫

90%,其次為電視(占8%),再次為DVD(約占16%)。就中國大學生而言,使用網絡觀看韓劇的比例為875%,通過電視觀看的比例為91%,另有34%的中國大學生通過DVD觀看韓劇。韓國大學生在韓國觀看韓劇以電視為主,但作為在中國的留學生群體,其觀看韓劇的渠道也以網絡為主(97%),而通過電視收看的比例僅為73%。

3大學生觀看五部熱播韓劇的情況。在韓國,電視是韓劇播放的主要渠道,但由于版權限制,受眾不能上網觀看韓劇。因此韓國電視里播放的電視劇,與中國網上熱播的電視劇并不完全一致。不過,韓國的一些相關數據表明,上述五部在中國熱播的韓劇,在韓國的排名也相當靠前。NS Media orea的數據顯示韓國010年-地面電視頻道010年OP0 節目收視率(NS Media orea),http://wwwtnmstv/defaultasp。[BFQ][ZW)],《我的女友是九尾狐》在010年愛情劇收視排行榜中居第4位,收視率達5%;《秘密花園》在011年愛情劇收視排行榜中居第1位,收視率達314%韓國011年-地面電視頻道011年OP0 節目收視率(NS Media orea),http://wwwtnmstv/defaultasp。,《城市獵人》居第5位,收視率達193%。另外,韓國AB尼爾森01年的電視劇收視報告[ZW(][BF]AB Nielsen Media Research-01年韓國電視劇最高收視率,http://wwwagbnielsencokr/。[BFQ][ZW)]顯示,《屋塔房王世子》的收視率達15%,在當年愛情劇中居第7位。相對而言,只有《惡作劇之吻》在韓國的收視率較低??梢?,中韓兩國受眾對五部熱播韓劇的喜愛程度,可謂大同小異。

本研究比較了中韓大學生對五部熱播韓劇的收看情況,發現中國大學生收看率最高的前三名是《城市獵人》(69%)、《秘密花園》(461%)和《屋塔房王世子》(47%),韓國大學生收看率最高的是《城市獵人》(7%)、《秘密花園》(7%)和《我的女友是九尾狐》(68%),排序也十分接近。

(二)大學生評價韓劇的情況

1大學生喜愛的韓劇之類型。既然大學生普遍喜愛韓劇,那么他們究竟喜愛哪些類型的韓???調查結果顯示,中韓大學生最喜歡的韓劇,排在首位的都是情感?。ㄖ袊髮W生99%、韓國大學生6%),其次是喜?。ㄖ袊髮W生18%、韓國大學生181%)。這兩種類型的電視劇凸顯了韓劇的優勢和強項,也是成功吸引中韓兩國大學生的重要原因。010年到01年在韓國熱播的韓劇中,排在首位的是周末電視劇和家庭電視劇。這兩類的電視劇有很高的人氣。此外,周一、二和周三、四的電視劇也被選成有人氣的韓國電視劇。根據韓國NS Media orea電視劇收視率排行榜(如表3、表4所示),010年《秘密花園》排名第7位(8%),《我的女友是九尾狐》排第14位(5%),011年播放的《城市獵人》是第17位(193%),而又根據AB尼爾森電視收視數據顯示,01年播放的《屋塔房王世子》排第5位(15%)(如表5所示),但是010年播放的《惡作劇之吻》是例外,在韓國的收視率并沒有被列入收視榜單。筆者選取的這五部在中國第一視頻網站上熱播的韓劇都是喜劇,且是愛情劇,由此更能印證本次調查的結果,愛情電視劇相對來說更能受到觀眾們的喜愛。

大學生認同的韓劇之特點。韓劇進入中國市場最初多為悲劇和家庭劇,篇幅多以百集為單位。近年來,韓劇一改以往悲情冗長的路線,以劇集短小、節奏鮮明、情節緊湊的風格居多,且故事內容不再單一,故事題材更為多樣,融入了更多的含意,其目的是為了更加滿足觀眾的不同需求。通過對五部熱播韓劇內容的文本分析,我們從主要價值觀、敘事結構、表現技法和演員等方面,對其特點進行了歸納和總結:

一是富含濃厚青春氣息的題材。從表面上看,熱播op5韓劇的題材、形式豐富而多元,但其深層母題都呈現為青春的恣意與煩憂,都指向對少年情懷的多維詮釋。幾乎所有偶像劇都將愛情作為敘事的焦點,其間有年少懵懂的愛慕,有純潔堅定的愛戀,也有多角關系導致的情愛哀傷,但情節主線總是男女主角在經歷磨難后,最終“有情人終成眷屬”。這既給年輕觀眾一種似曾經歷或見證的認同感,又滿足了他們對美好愛情和幸福結局的信念和憧憬[3]。

二是豐富的情感渲染。這5部電視劇雖都有各自的主題和主線,但是情感線的穿插均是不容忽視的。男女主角交錯復雜的感情,總是以忽遠忽近的關系呈現,讓人不禁為他們的感情而擔憂,有時又會因其感情的幸福發展而感到一陣暢快。同時,這5部電視劇在表達情感的過程中都十分注重配樂的氣氛渲染,讓劇中情感的抒發更感染人心。

三是獨具匠心的敘事結構。比較熱播op5韓劇,可以發現,除了內容題材和情感渲染的共通之處外,5部韓劇都具有獨特的敘事手法。電視劇的內容大多老套,似曾相識,但是被講過很多遍的故事在播出時依然吸引觀眾,其關鍵就在于,導演巧妙地設定了其敘事結構。這5部韓劇都具有非常特別的、吸引觀眾的敘事結構,特別是倒敘手法的運用,開篇就能立刻抓住觀眾的眼球,設置懸念,讓人產生繼續觀看的興趣。而間接穿插的“插敘”更讓故事情節跌宕起伏,讓人一點點地發現故事情節以及人物結構之間的奧妙。近年來,電視劇掀起“穿越”浪潮,韓國的“穿越版”電視劇也獨具匠心,從《我的女友是九尾狐》、《屋塔房王世子》運用古老傳說,主人公從古跨越至今,到《秘密花園》中男女主角被魔法渲染的現代角色置換,這些手法都貼近了現代受眾試圖改變現狀或回到過去的心理期待。因此,從設置懸念入手的多種方式融合的敘事結構,緊扣受眾的觀影心理,導致這5部韓劇的熱播。

四是注重韓國文化的傳播。一部成功的韓劇,除了劇情和角色,在畫面、音樂、造型等方面的共同發力已成為共識。韓劇一向以精美的畫面著稱,其中一個重要環節就是影像畫面的后期調色,“畫面控”們一定會發現,《城市獵人》的畫面后期調色處理得非常出色 ?!冻鞘蝎C人》的音樂制作方面也很出彩,任宰范演唱的《愛》,話題效應十足,一經推出就反響強烈,任宰范嘶啞中帶著滄桑感的歌聲本身就有濃厚的情節感。隨后推出的金寶京演唱的Suddenly同樣受到熱烈歡迎,高亢的歌聲如同劇情的進展一樣令人熱血沸騰。此外,片頭曲Its Alright、插曲So oodbye、背景音樂Sad Run等,都令人印象深刻。另一方面,韓劇中有很多特別設計的服裝、配飾、電子產品等,這5部韓劇也同樣如此?!冻鞘蝎C人》里,可以看到男主角李敏鎬穿的服裝很有特色。不僅在韓國,中國也有很多男子穿他的服裝。 樸敏英當的是警衛員,因此她穿的衣服都是整齊的女性正裝,由此還產生了“金娜娜衣服”的名稱。劇中樸敏英的自然發型,也在美發廳里很受歡迎。其他幾部熱播韓劇也是同樣的特點,服裝等流行元素都受到中韓大學生的關注。

五是受歡迎的明星演員。韓劇十分注重甄選演員,不僅是演員的個人演技,還包括演員的自身形象,同時也堅持不斷選用新人?!冻鞘蝎C人》中的李敏鎬,《秘密花園》中的玄彬和河智苑,《惡作劇之吻》中的金賢重等,都是韓國人氣偶像,廣受年輕人喜愛。劇集未出,明星口碑早已打響,迅速喚起觀眾的期待,并形成強大的粉絲團,通過各種媒體的宣傳推廣,獲得很高的關注度,這無疑是其后期取得成功的必不可少的一環。韓劇總是選擇年輕帥氣、成熟又略帶可愛風趣的男明星,以及活潑可愛、外表甜美的新晉女明星,演員的年輕化在很大程度上與大學生這一受眾群體產生交集,大學生在觀影時容易產生共鳴并融入影片,從而為韓劇取得成功奠定基礎。

同時,我們調查了中韓大學生認同的韓劇的特點,發現中韓大學生普遍認同的韓劇的三個特點為:(1)內容題材(吸引人);()劇中的服裝、飾品、食品和拍攝場景(特色鮮明);(3)劇中演員(演技好)(如圖3所示)。

受眾認知的三個特點與上述5部熱播韓劇的五個特點相對照,一致性很強。即:中韓大學生普遍認同,韓劇在“內容題材”、“劇中物品、場景”(與韓國文化的傳播密切相關)、“演員選取”等方面,具有獨到之處。

有趣的是,相對而言,中國大學生更偏好演員,而韓國大學生更偏好劇中物品和場景。通過卡方分析方法檢驗后發現,“劇中演員”(P=0000)有顯著差異,即:中國大學生(58%)比韓國大學生(167%)更看重“劇中演員”。也許,韓國電視劇的演員在演技、形象等方面明顯好于中國電視劇的演員,從而獲得了中國大學生的青睞。

3大學生喜歡韓劇的原因。我們詢問,“中國電視劇和韓國電視劇比較,更喜歡哪個”?結果顯示,中國和韓國大學生都偏好韓劇。韓國大學生百分之百地更喜愛韓劇,而中國大學生“更喜愛韓劇”的比例也達598%。

其原因何在?中國和韓國大學生總體更喜歡韓劇的主要原因(如圖4顯示),集中為以下三點:(1)韓劇的內容題材多樣化,吸引人,有創意;(2)劇中有吸引眼球的演員;(3)劇中的服飾、拍攝場景等吸引人。另外,劇中傳達的價值觀念能獲得認同,也是一部分大學生選擇“更喜歡韓劇”的原因。

與以上大學生認同的韓劇的特點相似,除了受到共同重視的內容之外,中韓大學生之間存在差異,中國大學生偏重人(演員),而韓國大學生偏重情境(景物)。

四、研究結論與不足

通過上面的研究與論證,我們初步得出以下結論:

首先是印證了“韓流”的洶涌之勢,韓國大學生自不待言(無人不接觸韓?。?,就連中國大學生對韓劇的接觸率也高達八成以上。不過,就中國情況而言,存在著女性、文科大學生更偏愛韓劇的現

象;在渠道上,中韓大學生在中國觀看韓劇的主要渠道,都是網絡,而且中國網絡上熱播的韓劇,與韓國電視里熱播的韓劇,人氣指數相當一致,這可能反映了兩國文化傳統和審美趣味的接近性。與此相關,中國大學生喜愛的韓劇,也有很大的共通性。在內容偏好上,中韓大學生最喜愛的韓劇類型,都是情感劇和喜劇。除此之外,中國大學生更喜歡古裝、奇幻、懸疑劇,而韓國大學生更喜歡歷史、醫患、法政劇。這一差異,或許來源于歷史、醫患、法政劇等類型要求觀眾具有更多關于韓國歷史和現代社會的知識儲備。

其次,熱播韓劇內容的特點與受眾認同韓劇的特點之間,一致性很強。即:韓劇在“內容題材”、“劇中物品、場景”(韓國文化的傳播)、“演員選取”等方面,具有獨到之處。相對而言,中國大學生更偏好演員,而韓國大學生更偏好劇中的物品和場景。一個可能的解釋是,韓國演員在演技、形象等方面明顯好于中國演員,從而獲得了中國大學生的青睞。比較中韓兩國電視劇的喜愛度,韓國大學生固然百分之百地“更喜愛韓劇”,就連中國大學生“更喜愛韓劇”的比例也高達六成,值得中國電視界深思和反省。中國大學生更喜歡韓劇的主要原因為:“內容題材吸引人”、“演員吸引眼球”、“服飾、場景等吸引人”、“價值觀念獲得認同”。與大學生認同韓劇的特點類似,除內容外,中國大學生更偏重角色(演員),而韓國大學生更偏重情境(景物)。

我們的研究只是一些初步的結論,由于條件所限,我們研究的對象局限于上海交通大學的韓國留學生與中國大學生,所得結論具有不充分性,其中的“韓國大學生”、“中國大學生”這些概念都以上海交通大學為樣本,且樣本量僅有00,其規模都較小,一定程度地限制了信度和效度的范圍。研究實質上是一種認識過程,需要不斷地積累,希望這些探索性的研究能為大樣本的“中韓大學生”韓劇效果研究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張璐,徐蕓大學生收看韓劇與文化認同關系的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007,(1)

[2] 劉永紅,王鶴延韓國影視劇對當代中國大學生審美觀念的影響探析[J]青年文學家,01,(2)

[3] 李芳青春偶像劇的狂歡與迷?!馕鲰n劇的成功之道兼論國產劇的出路[D]南昌:南昌大學碩士論文,006

物流業發展儒家文化論文范文第2篇

千百年來,真正在中國人的精神系統中發揮作用的宗教觀念是以“天”“祖”崇拜為核心的中國人的宗教信仰系統。但是,三代以降,以“天”、“祖”觀念為核心的宗教信仰系統始終沒有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宗教。若從文化發展的角度來看,原因就出在儒學身上。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文化對中國人宗教觀念的發展具有“二重性”:既有對天命、鬼神和祭祀的肯定,又有對人文和理性精神的張揚。這就決定了儒家文化同宗教既有密切的聯系,又存在著相當的距離。利瑪竇入華宣教遭遇的尷尬和窘境,在于基督教的反偶像崇拜與中國人千百年來形成的根深蒂固的敬天祭祖思想之間的排拒和不容。當代祭祖活動在內容和形式上的變化,就其實質來說,是中國傳統宗教觀念和宗教活動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結果。

關鍵詞:儒學 儒教 敬天 祭祖 宗祠 信仰

作者:肖雁,1964年生,中國哲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儒學與儒教關系的論爭一直是近年來學界的熱門話題。關于儒學是不是宗教?儒學在多大程度上、在什么意義上可以被稱作宗教?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學同宗教的關系是什么?它對中國宗教的發展產生了什么影響?有先生主張,儒學就是儒教,但持此一觀點者,卻有一個不能回避和難以說清的問題,這就是儒學的確和大家公認的一些宗教的規定和特性存在較大的距離。于是,從康有為開始,許多知識分子孜孜不倦地致力于儒學的宗教化,但一直收效甚微。我們不禁要問,儒學成為宗教的歷程為什么如此坎坷和困難,這里面深層的原因是什么?筆者將就這一問題談一點自己的看法,不妥之處請各位專家學者批評指教。

一、中國人最核心的宗教觀念是什么

夏商周三代迄于今,真正在中國人(尤其是廣大百姓)的精神系統中發揮核心作用的宗教觀念是什么?我們認為,上天和祖宗是絕大多數中國人的宗教信仰的核心內容?!抖Y記’表記》說:“夏道遵命,事鬼神而遠之,近人而忠焉?!毕拇蕴烀鼮樽?同時敬事鬼神。牟鐘鑒先生說,夏道遠鬼神并非不尊天敬祖,而是不過分崇尚占卜和巫術。而“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殷人不但有山川崇拜的習俗,而且還有山川祭祀、凡事都要向上天請示的習俗。在殷人的甲骨卜辭中,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話:國王想建造城邑,天帝答應了(“王封邑,帝若”)。天帝命令刮風了嗎?天帝命令下雨了嗎?(“帝令其風?”、“帝令其雨?”)天帝要賜給我們吃的并且保佑我們(“帝降食授又”)??梢哉f,殷人的一切活動都受到了天帝的干預。三代之中宗教色彩之濃,以殷代為最。殷人認為,殷王祖靈“賓于帝”,是帝與人之間的中介,故敬天必祭祖。周人繼承了尊天敬祖的傳統,并對它進行了人文化的改造?!岸Y有五經,莫重于祭”(《禮記·祭統》),宗教祭祀仍然是禮的重心所在。禮樂文化最早的表現形式就是對天神、地祗、人鬼的祭祀,這是一個神祭的傳統,也是上古時期中國宗教文化的重要特點。

《詩》、《書》中所信仰的天,大多是充滿了情感意志的主宰之天?!对姟ば⊙拧ふ隆吩?“天之杌我”,《信南山》云:“受天之祐”,《小宛》曰:“天命不又(祐)”;《尚書》中記載武王問事于箕子,箕子陳天地之大法,作洪范九疇,從中也可看出,無論是自然法則還是社會秩序,都是上天的安排。祭祀這種宗教信仰,為禮的各種規范秩序注入了文化價值和理想精神,體現著人們的終極關懷,培養著人們敬誠的品格,起著教化人心、穩定秩序的作用。

從西周開始,祭天的宗教祭祀活動就有著嚴格的等級制度,如西周天子祭天分為四種形式:郊祭、封禪、報祭和明堂祭。其中以郊祭和封禪影響較大。祭天一直是王權的象征,直至清后期,民間才有祭天的權利。北京的天壇和地壇,曾經就是清王朝舉行郊祭的地方。北京的勞動人民文化宮原來就是明清皇家祭祖的地方。今天的民間還保存著敬天祭祖的宗教傳統。

在中國北方,許多地方還有敬天、祭祖的儀式。麥收以后,每家每戶都要“敬天”。每年麥子割完后,農民見面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敬天了嗎?”他們敬天的儀式很簡單。人們往往選擇麥收的某一天(他們自己認為合適的一天。哪一天不重要,關鍵要做這件事),備上菜肴和饅頭,于中午時分在自家的院中舉行答謝和敬奉上天的儀式,人們把這一活動叫做“敬天”。秋收后也要舉行“敬天”活動。但是,秋后的“敬天”活動在時間上很不統一,有的人家在秋收后馬上舉行敬天活動,也有的人家把秋后的敬天活動放到除夕晚上或年初一早上進行。在山東農村,除夕的敬天活動每家每戶都要進行。每年農歷臘月二十三這一天,俗稱小年。過小年時,人們往往要在紙上畫馬,然后燒掉,舉行這一活動的人口中還要喋喋不休地說:“灶王爺爺上西天,再過七天來過年?!弊屧钔鯛旘T馬到天上去見玉皇大帝,匯報人間一年的工作,民間把這一活動叫做“辭灶”,即祭祀灶王爺?!稗o灶”時還要放一些棗、糖果等甜甜的東西,目的是粘住灶王爺的嘴,讓他只說好話,報喜不報憂。上天一高興,就會在來年降吉祥于人間。臘月二十三的“辭灶”活動,實際上也是民間敬天思想和活動的表現,因為灶王爺在這一天去天上拜見玉皇大帝,向玉皇大帝匯報這一家一年來的情況。這一點和基督教似有較大的不同。對于基督信奉者來說,面對上帝的懺悔是必須的,尤其是當自己做了不妥和錯誤的事情時,而中國民間的辭灶活動則希望灶王爺把自己一年中做的不妥和錯誤的事情隱瞞下來,不去報告給上天,這大概也算是兩種宗教觀念之間的一種不同吧!

祭天如此,祭祖亦如是。中國人是世界上最有祖先崇拜傳統的一個民族。中國的宗祠或稱宗廟、祠堂是宗族供奉先祖的地方。宗祠是中國人供奉祖先神主(即俗稱的牌位)、進行祭祀的場所,一向被視為宗族的象征。中國的宗祠文化已在馬來西亞生根。當今在馬來西亞,尋根問祖、緬懷祖先、激勵后人、互相協作的風氣日漸興盛,宗祠成為加強海外華人華僑聯誼宗親、鞏固友誼的重要場所。目前海外宗祠也與過去舊的宗祠有了變化和不同。由宗祠牽頭舉辦的“義學”有著勃勃生機。許多宗族都在祠堂中設有小型的初級學校,聘請老師講課,規模比普通的小學小,收費極其低甚至免費,辦學經費由族產收入開支,教學質量也不錯,使許多家境不寬裕的華裔子弟有機會上學,所以又稱義學。除宗祠外,中國人的祭祖活動還有其他的形式,如墓祭、家祭。中國人把某人逝世的那一天稱為某人的“祭日”,以后每年的這一天,他的子孫們都要舉行祭祀活動,俗稱“上墳”。此外,每年的清明節、鬼節(農歷七月十五)、春節前夕,都要舉行祭祖活動。每家遇到結婚等喜慶大事時,也要祭祖,把喜事稟告祖先。許多家庭在接連遇到不幸時也要祭祖,祈求祖先保佑自己。

總之,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有兩個東西是最神圣、最重要的:一個是上天,一個是祖宗。上天不能違,祖宗不能違。正如《禮記·郊特牲》所說:“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此所以配上帝也。郊之祭也,大報本返始也?!眻蟊痉凳?不忘其初,始終保持對生命本源的敬意。

但是,我們想指出的是,以“天”、“祖”觀念為核心的宗教在中國始終是以樸素的形式存在著,也就是說,它始終沒有成為真正意義的宗教。原因是什么呢?若僅僅從文化發展的角度來

看,或許就出在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學的身上。

二、儒家文化對中國人宗教觀念的顛覆

千百年來,孔子創立的儒家文化在中國社會中,客觀上起了精神支柱的作用,它是中國人的精神世界、尤其是思想信仰的核心內容。但是,作為宗教的儒家文化卻有先天的不足和局限,為什么這樣說?儒家文化既講人,又講神,但它在本質上所倡導的是一種與神道對立的人道的觀念和人道精神,其基本性質是人文的、世俗的和非宗教的。不能諱言,儒家文化中也存在較多的宗教觀念,但遺憾的是,這些宗教觀念并沒有發展成為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宗教。這是因為,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文化對中國人宗教觀念的發展具有二重性。在孔子思想中,既有對天命、鬼神祭祀的肯定,又有對人文主義和理性精神的張揚,這種“二重性”既是對殷商時期宗教傳統的繼承,也是對其思想的新開展??鬃颖腥詠淼乃枷雮鹘y,既講天,又講人??鬃又v主宰或命運之天的次數很多。譬如,他說“獲罪于天,無所禱也?!?《論語·八佾》)“天何言哉?四時生焉,百物生焉!”(《陽貨》)《論語·雍也》載,孔子去見南子,南子聲譽不好,子路不高興,孔子發誓說:“予所否也,天厭之!天厭之!”假如我不對的話,天厭棄我吧!天厭棄我吧!《論語·述而》載,孔子說:“天生德于予,桓魅其如予何?”上天在我身上生了這樣的品德,桓魅又能把我怎么樣呢?對于祭祀之儀,孔子也予以肯定。如他說:“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八佾》)祭祀禮儀之所以存在是因為鬼神是存在的,“吾不與(去)祭,如不祭?!蔽胰羰遣荒苡H自參加祭祀,是不請別人代替的。又說:“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論語·為政》)不是自己應該祭祀的鬼神卻去祭祀,這是獻媚。

從宗教的角度來看,孔子儒學具有明顯的二重性特征。他既承認鬼神的存在,卻又自始至終對鬼神保持一種“敬而遠之”的態度。楚昭王病重,拒絕祭神,孔子贊美他“知大道”。(《左傳·哀公六年》)子路曾經問孔子如何服侍鬼神,孔子回答說:“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子路又問死是怎么回事,孔子回答說:“未知生,焉知死?”(《論語·先進》)生的道理還沒有弄明白,怎么能夠懂得死?在這里,孔子又強調現實的事情,而不談死后的事情。對天和鬼神不否認,而又強調人的生的問題,強調人的主體意識。在孔子思想中,神和人這兩個東西并不是半斤和八兩的關系。從孔子的整個思想體系來看,孔子最為關心的是現實的人和人生,其思想的核心是“仁”,他要求君子要進德修業,追求道德自覺。他說:“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堅持講仁(人),而不講神?!墩撜Z·述而篇》記載:“子不語怪力亂神”。宋代大儒謝良佐對這句話的解釋可以說是頗得孔子思想之真意,他說:“圣人語常而不語怪,語德而不語力,語治而不語亂,語人而不語神?!边@就是說神是存在的,但與人相比,孔子顯然更關注后者,語人而不語神;死也是難免的,但與生相比,圣人更關注生。因此,孔子雖然也仰望信仰的藍天,其思維的觸角也時常馳騁在理想的天國,但是,相比而言,他更為關注的是現實的人生,他腳踏的是現實的土地,所倡導和高揚的是人的主體意識,他要在此岸世界,而不是彼岸世界中尋找人類精神的家園和自我心靈的安頓處。因此,孔子是一個既仁且智的人生導師,而不是大教主??鬃邮侨硕皇巧?。

以孔子為代表的傳統儒家學說關注社會和人生,強調人的主體意識的人文主義和理性主義的精神傳統,決定了它既同宗教有著密切的聯系,又同宗教存在著相當的距離。正是這一點,決定了儒學和宗教千百年來一直是一對冤家,既互相滲透,又互相對立,兩者之間始終保持著適度的張力,但始終難以實現一種實質性的融和或互相替代。這是儒學不能成為宗教的關鍵原因。

三、利瑪竇人華宣教對中國宗教觀念的影響

利瑪竇是第一位來中國傳教的天主教士。他致力于學習漢語和研究儒家經典,利用儒家學說闡釋基督福音,試圖使基督教更易于讓中國人接受。利瑪竇“確信基督教和儒學之間存在著并行不悖之處,特別是早期孔子教誨中對至高存有的崇敬和高尚道德的勸勉,更與基督教多有相近之處?!痹诶敻]看來,儒學不但和基督教并行不悖,而且“還可以為基督教填補空白”,儒家還是基督教“潛在的同盟軍和皈依者”。正如利瑪竇在其著名的《天主實義》中所說的:“儒家經典的表達方式雖然原始,但暗合了神和來世生活等基督教的觀念?!?/p>

在利瑪竇看來,儒學與基督教完全有可能相互吸納與互補,因為他們之間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但是令人遺憾的是,是否允許皈依的基督徒繼續敬拜祖先以及孔子的亡靈,這類禮儀是人神化的象征還是僅僅是崇敬的象征?這樣的發問最終導引了一場“禮儀之爭”,問題集中在中國傳統的“祭祖祀天”是否具有宗教性上。以戴德生為代表的大多數基督教徒把中國的祭祖一事看作是異教行為,他們認為,除了耶和華外不能有任何形式的崇拜。但是,基督教的這一觀念很難為中國的信徒所接受。像花之安等十分尊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教士,在祭祖問題上則持守中立的態度。大多數中國本土的基督教信徒則認為,祭祖乃“報本追遠之大禮”,乃“先王之法”,不祭祖則“有違三綱五?!?甚至淪喪“中國之文教”。在他們的心目中,祭祖壓根不是什么迷信及偶像崇拜的行為,而是道德倫理的體現。還有一部分中國基督信徒在承認敬天祭祖的前提下,認為中國的祭禮有其優美的精神,并能夠體現孝親之道,遺憾的是現今流行的祭祀,已經嚴重扭曲了這些“本義”,成為“俗祀”,淪喪了昔日良善的精神。因此,惟有上帝才是真正的祖宗,也只有皈依基督教,方能體現真正的孝親之道。

可以看出,大多數中國本土基督教信徒是把古代祭禮看作是本質上與基督教信仰并不相沖突的具有倫理及宗教性的雙重意義的行為。甚至一部分人意識到,只有基督精神才能拯救日趨淪喪的孝親之道,這就使他們能夠在信仰上接受基督上帝,在行動上可以踐行儒家的“仁義”和“禮儀”。當時的康熙皇帝也認為,尊孔是尊他為師,而不是奉他為神;祖宗牌位僅僅表示子孫的孝心與忠心而不是崇拜。因此,敬天祭祖和信仰上帝并不矛盾。然而,中國上層和大眾對上帝和天祖觀念的認同,利瑪竇對中國人的宗教觀念和儒家文化的寬容態度,并沒有得到所有傳教士的理解和認可。羅馬教廷依然認為,中國的祭祖禮儀傳統具有強烈的宗教意味,這與基督教的信仰是格格不入的。最終還是頒布了禁止教徒“敬孔”、“祭祖”等事的禁令文告。傳教士內部觀念的沖突以及羅馬教廷對禮儀之爭的干涉,最終傷害了基督教的宣教事業,又加上朝廷的傾軋使得情況進一步復雜化,隨后出現的宗教迫害,結束了中國傳教活動的黃金時代,到1800年,以往所有的宣教收獲和進展都喪失殆盡。

我們想說明的是,這場論爭的主旨并非是基督教教義與儒家文化的內容是否能夠互補的問題,可以說,基督教所具有的人世精神和儒學是相通的,其相通之處恰恰是儒家文化中的人文意識和“博施”“濟眾”精神。這場論爭的焦點在于,基督教所信奉的上帝和中國人千百年來形成的根深蒂固的敬天祭祖的信仰之間的對立和沖突?;浇痰纳系鄢绨莺腿寮揖刺旒雷娉绨莸南嘤?可以說是東西方兩種不同信仰的相遇。盡管本土的基督信徒,甚至康熙皇帝自己都沒有意識

到中國傳統的敬天祭祖的禮儀所具有的宗教意味,很明顯的例子是:康熙皇帝一方面對基督教表現出了較大的興趣,另一方面又對上天和祖宗表現出了巨大的忠誠,積極致力于敬天祭祖活動。據于本源先生《清王朝的宗教政策》一書統計,康熙皇帝在位六十一年,親自參加祭天活動八十三次;乾隆皇帝在位六十年,親自參加祭天活動一百零八次。顯而易見,這是一個需要長期堅持才能夠最終形成的數字。而每一次的祭拜活動,他們又都表現得至誠之至,并非只是為了達到“神道設教”目的而例行公事。以康熙皇帝為例?!妒プ嫒驶实塾莆募肥占滴趸实鬯鞯脑娢囊约爸匾?諭旨),在題為《諭禮部》的批示中,許多都專門針對祭拜問題,強調祭拜必須虔誠。

歷史事實亦證明,“自基督教在近代扣敲中國大門伊始,祭祖問題一直困擾著華人教會,成為中國基督教歷史中綿延甚久又極具爭議的課題。即使在20世紀末,在臺灣、香港、新馬等地的華人社群中,祖先崇拜的影響仍未隨社會的西化而消退。在中國大陸,雖然經過30多年反封建主義及破除四舊的沖擊,但祖先崇拜的活動近年隨著改革開放的空間而蓬勃再生。勿庸置疑,祭祖問題仍將是中國教會必須認真處理的灸手課題?!?/p>

可以說,雖然利瑪竇宣教最終以失敗告終,但是基督教的信仰和一些觀念籍此進入了許多中國人的精神世界中,成為中國人的宗教觀念和思想行為的一部分,也正是基督教的傳人,才使我們意識到中國人自古以來所信仰的敬天祭祖的傳統是一種宗教傳統。在這一意義上說,利瑪竇來華宣教又是成功的。從另一方面看,任何外來宗教和文化如果想要進入中國,就必須審慎地對待儒家文化,必須正確處理外來文化與中國人精神信仰系統中的兩個重要觀念——“天”和“祖”。

四、中國傳統的敬天祭祖觀念在當代的發展

敬天和祭祖是中國人宗教信仰系統中兩個重要內容。一般說來,“天”的地位要高于“祖”,但是,由于“天”所擔負的責任太大,它要護佑天下人,而“祖”只需護佑自己的子孫,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對“祖”的情感自然要比“天”親近得多。因此,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祖”在中國人宗教信仰系統中的地位越來越高,祭祖活動越來越多,相對說來,敬天活動越來越少。在某種意義上,我們甚至可以說,祖宗崇拜遮蔽、甚至壓倒了中國人對“天”的信仰和追求,使得宗教意識的產生在國人這里變得極其困難。這種情況在當代中國社會表現得尤為突出。在民間,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祭祖的宗祠,但很少能夠找到敬天活動的場所。近年來,我們曾對中國大陸地區宗教活動最具代表性的地區之一浙江省溫州市進行了調研。以溫州市蒼南縣錢庫鎮為重點,通過考察這里宗教、祭祖活動,我們發現中國傳統的敬天祭祖活動在這一地區表現出了新的發展態勢和特點。

一是祭祖內容的變化。

宗祠本是祭祖敬宗的場所,祭拜的對象理應是自己的先祖。但是,在浙江溫州的宗祠中不但供奉著本族的先祖,而且還供奉了后代或同輩中的有德、有功者。如,在陳氏宗祠中供奉了“日臻無疆”的巨大匾額,上寫:“祝陳志俊先生榮獲北京大學博士學位?!痹诓剃惣o念堂醒目的位置,懸掛著刻有本族留美、留德博士以及考取國內的博士、碩士裔孫名單的巨幅大匾,儒橋頭宗祠“科舉及第”:恭賀林福堅考取中國科學院博士匾。這些被供奉的人是社會的佼佼者。這就使今日的宗祠看起來更像老少同堂,人人皆宜。曾任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主任設計師的陳仁琪,也在陳氏宗祠中占據著顯赫的位置,有楹聯與其功績相配:“神州宇航,名蜚歐美,以報份榆,耀祖光宗?!痹谧迦丝磥?這些有德有功者之所以能夠成功,正是領受了祖上恩澤。

在宗祠中以懸掛匾額或者用楹聯的形式記載他們的業績,這種形式不僅確立了先祖神圣不可動搖的地位,而且還加強了后輩人祭祖敬宗的意識,更能達到“追根溯源不忘列祖列宗,教育子孫不忘養育之恩”的目的。因此,有所成就的同輩或晚輩進入宗祠,成為祭祀的對象,對于祭祖敬宗這一古老的宗教意識和觀念來說不是削弱了,而是加強了,此種宗教形式更加凸顯了宗祠所具有的教化意義。

二是宗祠功能的多元化。

宗教的發展是和時代的實踐緊密聯系在一起的,離開了時代的宗教也就失去了生機和活力。因此,隨著歷史的發展,宗教總是越來越多地被添加進了時代的內容。就宗祠來說,它的基本功能是祭祖,但當我們進入許多祠堂里時,我們耳邊聽到的是唱戲的聲音,看到的是這里架起的羽毛球場地上的年輕人運動的身影。當我們造訪仙居陳氏宗祠時,宗祠的門口醒目地懸掛在著“仙居鄉老人文化活動中心”,讓我們以為自己進入了娛樂活動中心。宗祠的功能不僅僅局限于祭祀祖宗,而是越來越趨向于多元化。在宗祠中,隨處都可以看到老人協會、文化活動場所、黨員活動場所、愛國教育基地等等,這些東西與宗祠建在一起,使宗祠自身的功能呈現多元化趨勢,處處體現了時代氣息。

我們不禁要問,中國傳統的敬天祭祖活動在今天為什么會呈現出上述特點呢?為什么會越來越加進了現時代的內容呢?這是因為,任何一種宗教要想發揮作用,就必須和它的時代、實踐相結合。宗教發揮作用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它適應社會歷史發展的程度。當代祭祖活動在內容和形式上的變化,就其實質來說,是中國傳統宗教觀念和宗教活動適應時代要求的結果。因為歷史和實踐發展到哪里,人的認識就會發展到哪里,人的宗教觀念也相應地發展到哪里。

最后,我們還想回答在文章的開頭所提出的一個問題,這就是中國人的敬天祭祖思想和活動能不能發展成為宗教?我們的回答是:很難。因為“天”和“祖”的確是中國人宗教信仰系統中的核心觀念,但是,以人文主義和理性精神為基本特征的儒學同樣是中國人精神信仰系統中的重要內容。儒家思想和敬天祭祖思想是一對分不開的“冤家”。一方面,儒家思想是在敬天祭祖的基礎上產生的,儒家從來沒有拋棄天、祖觀念,但是,另一方面,天、祖觀念從來也沒有成為儒家思想的核心內容?!秴问洗呵铩げ欢氛f:“老聃貴柔,孔子貴仁”,“仁”是孔子也是儒家思想的重要觀念,人文思想和理性精神千百年來一直為儒家所倡導。因此,在一個以人文主義和理性精神為基本特征和追求的儒學思想根深蒂固的國度里,要想使宗教得到全面和完善的發展,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在一個敬天、祭祖思想根深蒂固的國度里,要把宗教從人的思想觀念和信仰系統中驅除出去,同樣也是不可能的。所以,要研究中國的宗教問題,以人文主義和理性精神為基本特征的儒學和以“天”、“祖”崇拜為核心的中國人的宗教信仰都是我們無法回避的話題,也是我們必須予以認真對待的問題。

(責任編輯:于 光)

物流業發展儒家文化論文范文第3篇

摘要:儒家文化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和諧意識、人本意識、憂患意識、道德意識、法制意識和力行意識對中國社會乃至民族精神有著深遠的影響,更與當今和諧社會、以人為本、德法治國、開拓創新等時代主旋律一脈相承。開掘并宏揚這些文化傳統對今天的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具有重要的啟迪意義和借鑒價值。

關鍵詞:儒家文化;和諧;價值

在春秋戰國時代,孔子創立的儒學被稱之為“顯學”。漢代,董仲舒提出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使得儒學取得了“國家意識”的合法身份。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儒學對中國社會之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形成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梢哉f,儒家文化是中國文化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儒家文化的某些合理成分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時代價值。

一、和諧意識與和諧社會

儒家文化中的和諧意識包涵天人關系的和諧與人際關系的和諧兩層意思。關于天人關系的和諧,儒家提倡“天人合一”??鬃又鲝堅⑻斓烙谌说乐?,要在人道的統一性中體現天道的統一性。因此,他既講“天知人”,把天擬人化、道德化;又講“人知天”,強調人在天命面前不是被動的。孟子把天和人的心性聯系起來,主張“盡心”而“知性”,“知性”而“知天”,以人性為中介將天和人溝通并統一起來。關于人際關系的和諧,儒家提倡“中庸”,“中庸”也稱“中和”、“中行”、“中道”,即“和而不同”與“過猶不及”。所謂“和而不同”,說的是對一件事情有否有可,該肯定的肯定,該否定的否定,和諧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沖突,和諧以共生共榮,不同以相輔相成。所謂“過猶不及”,說的是凡事都有一個界限和尺度,達不到或超過這個界限和尺度都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昂投煌迸c“過猶不及”的實質是強調矛盾的統一與均衡,強調通過對事物度的把握以獲得人際關系的和諧,避免和克服人與人、人與社會乃至國家、民族之間的對立和沖突。

從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這兩個層面來理解和諧社會,“和諧”應是尊重自然規律、經濟規律、社會規律的必然結果,是可持續發展的客觀要求。和諧社會也是一種有層次的和諧,其核心是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和諧,即人與人的和睦相處,平等相待,協調地生活在社會大家庭之中。其前提是社會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協調發展。其基礎是必須有一個穩定平衡的生態環境??梢哉f,今天的和諧社會是對儒家和諧意識的繼承和發揚。

二、人本意識與以人為本

所謂人本意識,也就是尊重人和推崇人,承認人的生命存在的意義和主體獨立自覺的價值。儒家強調個體主體的作用與價值,主張個體主體的獨立性與主動性??鬃诱f“為仁由己”,仁的境界的實現要靠自己的努力;又說“己欲立立人,己欲達達人”,認為“立人”、“達人”要以“立己”、“達己”為前提。還說“仁者愛人”,所謂“愛人”,就是尊重人,同情人,把人當人看,用現在的話說,就是以人為本。孟子說“道惟在自得”,求道沒有別的途徑,全靠自身的修行和體悟。這都是對人的個體的獨立性和主動性的肯定。正是在這樣的意義上,儒家強調“人貴物賤”,認為人類有著不同于其他事物的高明高貴之處,具有其他事物無法比擬的價值;強調“民為邦本?,認為人民是構成國家政治的基礎,只有基礎牢固,國家的安寧才有保障,國家的發展才有可能;強調“民貴君輕”,認為人民是第一位的,天下之得失取決于民心之向背。

儒家的人本意識突出人的主體性,主張把人當人來看待,提倡重視民意,與民同樂,這是尊重人性尊重人的體現,也是古代民主思想的萌芽。今天,堅持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把實現好、維護好和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等等,這些時代命題無疑也是對儒家人本意識的繼承和深化。

三、憂患意識與責任感、使命感

憂患意識是指人們從憂患境遇的困擾中體驗到人性的尊嚴和偉大及其人之為人的意義和價值,并進而以自身內在的生命力去突破困境、超越憂患的心態。儒家文化所體現的憂患意識也正是他們通過對憂患境遇的深刻體驗而孕育出來的宏揚人性尊嚴和人生價值、提升主體人格和精神境界的特殊心態。它包涵悲天憫人和承擔責任兩層意義??酌现鶓n所患絕非所謂感性物質生活的匱乏和個體生存發展上的困苦,而主要是內在精神生活的缺憾和人類群體生存發展上的困苦,絕非一己之功利得失,而主要是人類群體之幸福和理想的實現。所以當現實的困苦纏繞個人與眾生之際,當天人合一的境界和人我和諧的秩序被打破之時,孔孟自然在自己的內心深處產生一種深沉的同情之心,孟子稱之為“不忍人之心”、“惻隱之心”。承擔責任是在悲天憫人的基礎上所引發的自我關懷和群體關懷。自我關懷表現 為謀求主體道德生命的提升;群體關懷表現為謀求江山社稷的長治久安,正如《易傳》所說:“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北鞈懭说耐樾暮统袚嗬У呢熑胃卸吖餐瑯嫵闪巳寮覒n患意識的有機內涵。

儒家的憂患意識對歷代仁人志士胸懷天下、奮發進取,為理想而不懈追求的傳統產生了十分積極的影響。即便在今天,人們仍可以從中得到許多有益的啟示。我們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尤其需要有孔孟儒家那樣強烈而深沉的憂患意識和歷史使命感、責任感。

四、道德意識與德法同構

與道家崇尚自然的傳統不同,儒家的傳統是崇尚道德。儒家充分意識到道德對于社會和人生的重要性。道德構成人們人格評價的直接依據。一個人如果沒有崇高的道德,即使貴為王侯,也得不到萬民敬重;反之,有了崇高道德,即使窮困潦倒,也能得到萬民稱頌而名垂千古。道德還是人們安身立命的行為準則。儒家認為仁義之心是人之生命的根本,失去仁義之心也就等于喪失生命之根本。因此,他們強調做事要從仁義出發,不仁之事不做,不義之財不取,哪怕與人相處也要有所選擇,要與有仁義之心即有道德的人相處。道德構成文化教育的中心內容。儒家重視教育,但他們所論教育主要不是知識教育,而是倫理教育,如何做人的教育,儒家的愿望是通過道德教化以造就志士仁人的理想人格。道德也是國家興衰存亡的重要標志。一個國家的興衰存亡,與 這個國家上至國君、下至百姓的道德狀況、道德水準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仁義存則存,仁義亡則亡。

儒家學人荀子把“隆禮重法”看成治國的根本,倡導“禮儀”與“法度”并舉,“教化”與“刑罰”兼施,這對今天以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的治國理念有著深刻的啟迪。

五、力行意識與實踐品格

在儒家看來,和諧境界的實現,人本精神的高揚,憂患境域的擺脫,道德素養的提升,沒有一個能

夠離開人們投身現實、奮發進取的努力和作為。因此,儒家大多強調身體力行,儒家人物大多是力行主義者??鬃釉疲骸笆慷鴳丫?,不足以為士也”。意思是說,作為有理想有抱負的知識分子,當有無窮責任、無窮事業,當走向社會、服務于社會,否則,貪圖安逸,飽食終日,無所用心,就是“士”的恥辱,就不配當一個知識分子?!洞髮W》在強調“修身齊家”的同時,緊接著便講“治國平天下”,認為這兩方面都很重要,不可偏廢,所以儒家反對空談,反對坐而論道,特別強調實踐的重要性?!兑讉鳌芬嘣疲骸疤煨?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币笕藗內バХ绿斓剡\行的剛健風格,去直面現實,去改造自我和改造社會,而不畏任何艱難險阻;要求人們鍥而不舍,知難而進,奮發進取,依靠主體的力量,通過主體的實踐,完善自我,改進社會。

從中國歷史來看,儒家文化所體現的務實傾向和剛健自強精神,對于中國歷代優秀知識分子和仁人志士的愛國主義傳統、追求真理的傳統、與邪惡勢力作斗爭的傳統的形成,都起了積極的推動和促進作用。而這種種優良傳統在今天顯然并沒有過時,仍有賴于我們進一步去發揚光大。我們有理由從儒家的力行主張中獲得有益的啟示: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實踐中,要做勇于實踐的時代先鋒。

結論

儒家文化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和諧意識、人本意識、憂患意識、道德意識、法制意識和力行意識對中國社會乃至民族精神有著深遠的影響,更與當今和諧社會、以人為本、德法治國、建設創新型國家等時代主旋律一脈相承。與其說是傳統文化契合了時代特點,不如說是時代發展借鑒了傳統文化。從這個意義說,開掘并宏揚這些文化傳統對今天的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和唱響時代主旋律具有重要的啟迪意義和借鑒價值。

參考文獻:

[1]向春玲,儒家文化的現代意義[J],中共中央黨校學報,2008(6):39-43

[2]李旭,中國圣賢人生叢書-孔子—執著人生[M],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1997

[3]江澤民文選[M],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洪丕謨,論語[M],現代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5]管曙光,四書五經[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

[6]白本松,簡明中國文學史稿[M],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5

[7]朱東潤,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M],第一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物流業發展儒家文化論文范文第4篇

摘要:體育是實現國家安定和民族振興的有效路徑,是大眾暢談不輟的娛樂內容。體育既有主流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功用;又有大眾文化商業、娛樂、通俗和媒介依賴的共性。體育是主流文化、也是大眾文化,是二者共享的正能量。

關鍵詞:主流文化 大眾文化 正能量

剛剛結束的全國兩會上,習近平提出要大力激發社會正能量,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為實現“中國夢”提供強大精神動力,為文化強國夢指明了方向。十七屆六中全會,我國首次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目標。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十八大胡錦濤指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路徑,我國必須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原則,建設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體育總局宣傳司司長張海峰在十八大之后召開的首次體育文化座談會上指出,黨中央對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工作的高度重視,體育文化是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文化在構建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中有獨特作用,體育工作者要推廣體育文化價值,抓住這一歷史機遇,趁勢而上,促進體育文化的大發展和大繁榮。

工業社會以來,現代體育的狂飆突進,帶來了全球性的體育盛典一現代奧運會和各種體育單項賽事,帶來了密如天網的體育傳媒,也形成了席卷環球的體育文化。體育不僅成為國家和官方實現國家團結和民族振興的有效路徑,更成為蕓蕓大眾茶余飯后,暢談不輟的娛樂內容。不論體育文化的定位和身份如何,其聲勢浩大的影響已經成為常態,在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實現文化大發展和大繁榮的宏觀背景下,我國現代體育的文化身份應如何定位和構建,需有一番理性探索。

1、主流文化和大眾文化

主流文化、大眾文化都屬于文化的不同形態。文化的分類、歸納離不開對文化概念的厘清與總集。

(1)關于文化的概念,美國人類學家克洛依伯和克勒克洪1963年出版的《文化:概念和定義批判分析》一書對五花八門、莫衷一是的文化概念進行了梳理,根據基本主題進行歸類,得出文化的九種基本類別。包括哲學的、藝術的、教育的、心理學的、歷史的、人類學的、社會學的、生態學的和生物學的。影響較大的是人類學對文化的總結,英國人類學家愛德華?泰勒1871年所著的《文化的起源》對文化進行了綜合闡述。泰勒認為文化是一個錯綜復雜的總體,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俗和人作為社會成員所獲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習慣。泰勒的文化概念提供了一個全方位、多角度的說明,文化幾乎成為人類經驗的總和。文化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有不同的劃分。本文根據文化的服務對象和策源主體不同,主要論述主流文化和大眾文化與體育的關系,以及體育在二者之間的互動和定位。因民間文化、精英文化等文化類別與主流和大眾文化相比,影響較小、易于區分,本文不做論述。

(2)主流文化(或稱主旋律文化)是建立在國家權力基礎上、表達國家正統意識形態的文化。

主流文化是一個社會、一個時代受到倡導的、起著主要影響的文化。每個時期都有當時的主流文化,我國封建社會的主流文化是儒家文化,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直到清末,歷代帝王都是崇尚儒學。儒家文化異軍突起的代價是,孔孟之道成為主流文化,而“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民國以來,受世界思潮的影響,開展了顛覆孔孟的五四新文化運動和科玄論戰,自由、民主和科學、法制的思想漸啟民智,但最終,馬克思主義在中華大地開花結果。新中國探索前行,文化進程幾經波折,十七大以來,我國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目前,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是我國不可辨駁的主流文化。從政治學角度講,“主流文化”是政府意志,是國家行為。主流文化關注政權穩定、社會安康和民生福祉,主流文化通過國家喉舌、主要媒介渠道,弘揚主流價值觀,主流意識形態和道德理念。在國家意識形態指導下,主流文化由政府推動和主導,意在凝聚國家意志,形成民族共識并為國家發展提供強大精神動力。根據馬克思經典政治經濟學理論來分析,主流文化是占主要地位的意識形態,是上層建筑,是脫胎于物質基礎、經濟基調的產物。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所以有什么樣的經濟基礎,就有什么樣的上層建筑,就有什么樣的意識形態和文化。而主流文化和政治體制、經濟制度有著最密切聯系。

(3)大眾文化(mass culture)是在工業社會中產生的,以都市大眾為其欣賞消費對象的,通過大眾傳媒傳播的、模式化的、易復制的、按市場需要批量生產的,注重人們感性娛樂的文化。大眾文化通常以電視、電影、音樂、報刊和網絡等大眾傳媒形式深刻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念和審美情趣。

“大眾文化”是20世紀開始逐漸興起的文化大觀,對大眾文化的理性分析,先有法蘭克福學派的文化工業批判理論,后有伯明翰中心的文化理解和大眾快感理論,又有葛蘭西的文化霸權和德里達的解構主義。作為文化唯物主義的雷蒙·威廉斯給大眾文化做出評論,他認為,大眾文化不是因為大眾,而是因為其他人而得其身份認同的,它仍然帶有兩個舊有的含義:低等次的作品;刻意炮制出來以博取歡心的作品。它更現代的意義是為許多人所喜愛,而這一點,在許多方面,當然也是與在先的兩個意義重疊的。大眾文化的出現,攪動了過往的、傳承千年的文化格局。威廉斯認為,大眾文化經常是替代了過去民間文化占有的地位,但它亦有種很重要的現代意識。

中國大眾文化崛起始于上世紀八十年代,伴隨著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轉型而成長,它的發展壯大加速了文化的多元化進程,大眾文化現已成為與政府主流文化和學界精英文化并駕齊驅、三足鼎立的社會重要文化形態。有人對大眾文化的崛起耿耿于懷,認定它的商業和娛樂特征會造成固定化的消費模式,從而把文化和大眾一并推向平庸。也有人認為大眾文化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文化的傳統格局,積極影響了國民人格塑造和社會發展面貌??傊?,它不容忽視的從社會文明力量的反面走向正面,是人類文明傳承的進步,而非倒退。學界對大眾文化的反思和審視成為顯學,不論漠視不屑,還是極力吹捧,都不能阻礙大眾文化如火如荼的勃然興起。盡管大眾文化以大眾意趣為馬首是瞻,以經濟利益為目標所指,不以理論家的理性批判為轉移。但理論家不敢小覷“滿目瘡痍”的文化,面對前所未有的文化變革,他們也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態,屈尊與大眾為伍,研究大眾文化巨大的影響力,試圖把大眾文化放入理論視野,在理性的構架中,給大眾文化出謀劃策,為上蹦下跳的大眾文化帶上枷鏈。體育作為倡導公平競爭、積極拼搏的文化活動洋溢著正能量,是主流文化和大眾文化的寵兒,體育文化有雙重身份,它既是主流文化又是大眾文化。

2、體育文化是主流文化

主流文化是鼓風機,是高壓云團。因為主流文化反映的是國家的根本意志、文化趨向和價值觀,所以主流文化關系到國家的安全、社會的穩定、民族的團結和生活的進步,正因為主流文化的利害關系重大,國家對主流文化的引導和示范作用十分重視,不失時機的以鼓風機和高壓云團的形象,引領、推動社會的文化方向與趨勢。

胡錦濤同志在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提出,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胡錦濤說,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發揮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社會主義文化是當前我國的主流文化,借助胡錦濤對文化功用的說法,體育也是主流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主流文化中的生力軍,可從以下四方面分析。

2.1 體育文化引領風尚

體育和音樂是國際通用的語言。國際化體育賽事、體育明星和五光十色體育文化的熏染,讓國人通過體育了解了西方發達國家的風氣之先,看到了西方先進科學技術之后,嚴謹的法規制度和拼搏競爭的觀念和以人為本的人文情懷。通過北京奧運會等大型賽事和我國的優秀運動員姚明、劉翔、李娜、馮珊珊等賽場上的披金戴銀,中國五千年博大精深的華夏文明也借助體育平臺,彰顯于世界民族之林。

有人說“體育是現代社會的宗教”。這種說法充分說明了體育在社會、文化、精神生活中的重要地位。體育與影視、音樂、書籍、雜志、報刊出版和網絡的密切結合,在媒介中成為無處不在的重要內容。體育文化對人、人的身體和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深刻關懷與觸動,激發了人類原始的情感和崇高的情懷,這種情感和情懷的表達與舒張,讓體育文化進發活力,打破民族、國家、性別和等級的界限,體育文化得以全球共鳴、世界同軌,開創和引領風尚。

2.2 體育文化教育人民

體育是教育學科。德、智、體是教育的三大基石,體育三分天下取其一。早在先秦,孔子主張:“有文事者必有武備,有武事者必有文備”,認為教育的目標就是培養文武皆備的人才——“文質彬彬,然后君子”。古希臘柏拉圖認為“理想國家必須開始于人的身體”,亞里士多德說“教育包括四個部分一讀和寫,體操,音樂和繪畫?!泵飨f“身體好、學習好、工作好”號召青年們鍛煉身體,增強體質,為國家健康工作。體育是人社會化過程的有效抓手,體育倡導公平競爭,友愛理解,是教育青年的最佳手段之一。

2.3 體育文化服務社會

體育能強身健體,能娛樂身心,能使民眾健康少病,延年長壽。體育文化的普及,有利于勞動力的再生產,有利于社會民眾的醫療保健,有利于減輕社會的福利負擔,有利于社會情緒的緩解和發泄。社會發展進步的目標,就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需求,在豐衣足食、安居樂業之后,人民的物質和精神需求有了更高的目標,共產主義社會就是要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實現人的解放。而體育是人滿足基本生存、安全需求之后,向歸屬、自尊和自我實現需求轉變中重要的手段之一。

2.4 體育文化推動發展

體育文化能帶來巨大的經濟價值。體育產業被譽為沒有濃煙的朝陽產業,體育產業的發展能極大的帶動經濟發展。健身娛樂、競賽表演、體育用品業、運動場館設施業、體育彩票業、體育中介傳媒業等體育產業內容蘊藏著巨大商機。體育產業與文化、藝術、旅游、信息、器材生產等關聯產業的交叉越來越密集。體育產業的健康、持續發展,能極大的帶動就業,拉動投資和刺激消費。我國《體育產業“十二五”規劃》指出“十二五”期間,進一步完善體育產業扶持政策,建立體育產業發展政策體系;繼續保持體育產業快速發展,增加值以平均每年15%以上的速度增長,到“十二五”末期,體育產業增加值超過4000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超過0.7%,從業人員超過400萬,體育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增長點之一。

國家體育總局局長劉鵬曾說,體育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獨特的文化價值和文化作用??蓮乃姆矫胬斫?。首先,體育是人類文明的產物,是和其他文化形態相伴而生、同步而行的一種文化形態。其次,體育作為一種文化形態,其發展與經濟社會的發展相輔相成,而且還隨著經濟社會的進步而進步,經濟社會的發展推動體育實現新發展。第三,體育對經濟社會的發展發揮著重要的、獨特的推動作用。第四,體育自身就具有獨特的文化價值和文化作用。體育是一個國家和地區綜合實力、特別是文化軟實力的重要體現。時代越發展,體育就越受各國各地區的重視,人們越來越多地通過體育來了解、評判一個國家和地區的綜合實力。

劉鵬的體育文化價值論調與胡錦濤的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戰略同宗同源,符合體育文化在主流文化、在主旋律中的作用和地位。體育是主流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集政治影響力、經濟生產力、文化傳播力、社會親和力于一體,體育事業大發展、大繁榮,能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3、體育文化是大眾文化

大眾文化是風向標。大眾文化的標示作用不是指明方向,而是順從最強、最大的風的流動,是滿足大多數人的需求,但多數人并不代表真理,所以大眾文化的從眾性也有著天然的缺陷。大眾文化具有的特點,體育文化也緊隨其后,與大眾文化共享之。

(1)商業利益化:即它伴隨著文化產品大量生產和大量銷售,大眾文化活動屬于一種伴隨商品買賣關系的消費行為。阿多諾尖銳地指出,在以利潤為取向的文化工業(法蘭克福學派對大眾文化的貶稱)中,(音樂)創作者主要關心的已不是藝術的審美價值,而是上座率和經濟收益,他們一味迎合顧主的需要,成了消費者的奴隸。哈貝馬斯說“文化工業為了俯就公眾,首先根據市場的要求,調整文化商品的內容,從心理上增強各個階層民眾的獲取能力;其次,降低產品的價格,使公眾在經濟上有條件消費?!斌w育文化也有迎合大眾需求、降低產品價格的商品性。體育文化面對的受眾十分普及,上至耄耋老者下至學步幼兒都有健身娛樂和競賽觀賞等文化消費需求,我國體育人口的總比率接近20%,總體人口規模巨大。體育文化產品的價格與一般的文化商品大致相同,觀看體育傳播內容、參與體育健身活動和購買體育用品的消費隨著體育產業的壯大而實現規模效應,價格更加親民。

(2)通俗平民化:即大眾文化不是特定階層的文化,而是為社會上散在的眾多“一般個人”的文化。一位美國學者曾指出:“大眾文化不是整個歷史中一個階級或集團的文化。它今天幾乎是所有人的文化,昨天幾乎是無人的文化;由于生產,市場和社會變化,它完全是一種新的現象,不能歸結為量的變化或與永久性范疇等同?!斌w育消費的文化門檻低,不需要高深的知識和理論,人類通過肢體的活動而實現文化的共通。體育文化的通俗性讓體育成為世界通用的語言。奧運會成為國際盛會,奧委會成員國比聯合國成員國還要多,世界第一運動足球在全球的流行都是體育文化通俗性的有力注解。

(3)娛樂流行化:大眾文化追求所有人同時的快感,是娛樂至上的始作俑者。作為時尚文化,難免有忽起忽落的變化。大眾文化的英文“Popular Culture”從字面理解就是流行的或民眾的文化。威廉斯在《出版業和大眾文化》中指出大眾一詞有三層意義:第一是“為民眾”;第二是反抗權威的大眾欣賞趣味:犯罪、丑聞、羅曼史和體育。第三是依賴市場。大眾文化是民有、民享,為民所喜聞樂見的文化。體育文化內容豐富、項目眾多,隨著重大賽事和體育明星的興衰交替而波瀾起伏。因為現代體育文化的興起,各種有影響力的賽事接連不斷,足球世界杯與奧運會之間相隔兩年,洲際比賽、國家比賽年年不斷,單項比賽的聯賽賽程緊湊,體育文化的流行性保持時間較長,體育文化始終保持著焦點的地位。阿多諾和霍克海默提出:“快感總是意味著一無所思,意味著忘卻痛苦,即便是身在痛苦之中。從根本上說它是一籌莫展的。它是逃脫。但并非人所說的,它是逃脫苦難的現實,而是逃脫最后留存的一點反抗思想。娛樂許諾給人的自由,就是逃脫思想和否定?!贝蟊娢幕奶攸c是滿足人們的快感,而精英文化的特質是滿足人們的美感。大眾文化削平了審美空間,把審美變成單純的消費,將復雜的審美過程簡化為感官的刺激反應。美國精神醫學家E.D.格林在《電視與美國人的性格》中認為,電視的煽情性和刺激性,使許多美國人退化到了只會“邊看電視邊吮手指”的地步。

體育文化在娛樂化和世俗化的驅動下,也表現出了騷動不安的喧囂與扭曲。為了追求娛樂效果,體育文化在體育新聞傳播中也動用了博取大眾歡心的各種手段,體育文化的娛樂性表現為色情化、暴力化、假新聞,以及體育新聞傳播中的肆意炒作和廣告泛濫等幾大類。盡管對體育文化的娛樂化飽有詬病,但總體來說,體育文化的娛樂性主要以休閑放松、健康文明為主調。

(4)媒介依賴化:大眾文化是在大眾傳媒的引導下發生、發展和變化的,沒有大眾傳媒,也就沒有大眾文化。在這個意義上,大眾文化也是一種傳媒文化。阿多諾把大眾文化稱為文化工業,就是將文化看做商品的工業化生產。文化的生產、流通、消費和再生產環節中,媒介和媒介人員的參與貫穿始終,大眾文化的生產和機械化復制離不開傳媒的參與。從各種媒體中大時段、大篇幅、大容量的體育內容可見體育和傳媒的深度合作?,F代體育的崛起更是伴隨著信息傳播的技術革新,奧運會能成為舉世矚目的盛典,有賴于電視衛星轉播技術的成熟??梢哉f,沒有大眾傳播媒介,就不會有影響力巨大的世界性的體育賽事,更不會有席卷全球的體育文化。因之,體育文化是大眾文化。

4、體育文化定位:主流文化與大眾文化共享的正能量

體育文化是主流文化、也是大眾文化,是二者共享的正能量。中國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取得了顯著成效,經濟總量達到世界第二,綜合國力明顯提升,民族崛起指日可待。民族復興,不僅是經濟復興,也包括文化復興、精神復興。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要大力弘揚正確的價值觀,弘揚正確的精神理念,充分發揮各方面英模人物的榜樣作用,而體育是主流與大眾共享的文化正能量。

4.1 內容正規

主流文化與大眾文化共享體育的健康文明,體育在各個文化形態中持有健康向上的形象,作為文化傳播的內容是正軌、正當的。體育文化有一定的規則、制度、裁決,因為體育的規范性、標準性,現代體育世界共有、共享,不論是主流文化還是大眾文化都遵循體育固有的規律和章法。

4.2 精神正道

體育雅俗共賞,是民眾的精神食糧之一。在體育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正確的價值觀、正確的精神理念,可以引領民眾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通過體育弘揚社會公平、正義,凝聚國家民族力量,在主流文化和大眾文化中彰顯精神正道。

4.3 收益正數

體育的經濟效益日益明顯,體育的社會正效益顯而易見,經濟、社會收益為正數,國家、民族、家庭、個人收益為正數。在大眾文化和主流文化中積極充實、優化、整合體育文化,是民眾受惠、社會收益的利國利民的好事。

4.4 明星正面

實現文化強國夢,要充分發揮各方面英模人物的榜樣作用。體育領域的英模人物責任重大,為國家、民族而拼搏進取的體育明星、金牌運動員和體育界優秀人物是社會關注的焦點,他們陽光正面,有良好的形象、健康的身體和頑強的意志,是青少年和大眾效仿的榜樣。

魯迅《文化偏至論》中倡導中國文化發展應“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內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脈”,使“國人之自覺至,個性張”,而體育正是外可與世界同軌、內可凝聚民族精神,使國人自覺自強,個性發張的文化形式。這樣的正能量讓主流文化和大眾文化都動力強勁、揚帆遠航。

物流業發展儒家文化論文范文第5篇

【摘 要】近年來,社會經濟飛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人們的審美境界也獲得了較大的提升。人們日益渴望生活在美好的環境中,這對現代園林景觀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F代園林景觀設計既傳承了古代園林景觀設計的設計理念以及設計方法,也對古代園林景觀設計進行了創新。本文就結合筆者相關工作經驗,主要針對園林景觀設計中的傳承與創新展開了簡要的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園林景觀;設計;繼承;創新策略

一、城市園林景觀設計的意義

城市園林景觀建設是我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中比較重要的一種,而園林景觀設計,則是決定城市園林景觀是否能夠提升城市形象和滿足人們審美要求的關鍵因素。由此可見,園林景觀設計在園林景觀建設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園林景觀的設計是一種藝術的綜合體現,在對城市園林景觀進行設計的過程中,需要將各種各樣的因素都考慮其中,只有將所有的方面都完美的結合在一起,才有可能呈現出一份絕妙的佳作。

園林景觀建設的主要目的,不僅僅只是為了在人們的眼中呈現出一份完美的,賞心悅目的藝術品,它更重要的目的,除了觀賞性之外,還要具有休閑及娛樂的作用。所以,在對園林景觀進行設計的過程中,要盡可能體現出人性化。人性化園林景觀設計所具有的發揮空間很大。所以,在設計的過程中,設計人員一定要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利用自己獨到的眼光和高超的設計技巧來展示出園林景觀的自然之美以及和諧之感。在設計的時候,設計師應該廣泛聽取人民群眾的意見,設計師將自己的設計理念融合到園林的設計中的同時,應充分吸取來自大眾的靈感,才有可能設計出令民眾滿意和舒心的人性化園林景觀。

一、工程概況

項目位于X市某游園工程施工,一標段是由市建委投資的園林綠化工程,是X市中心城區游園綠化工程之一。本標段由三個單位工程組合而成,分別為:X市****工程、平頂山市****路與****路交叉口工程、檢察院東側綠化工程,總面積3200平方米。工程采取包工包料的承包方式,目前場內外道路已通,施工用水電已通,具備開工條件。

二、城市園林景觀設計的發展現狀

自工業革命以來,城市化進程和工業化發展給自然生態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破壞,且加速了自然環境的惡化,打破生態平衡,甚至影響生物鏈的發展。遍布城市各個角落的鋼筋混凝土建筑,正在不斷擠壓和占用原已狹小的空間環境,生存在此處的人們逐漸發現原本追求與享受的生活正在受到威脅:空氣質量不再清新,道路綠化帶逐漸被加寬的柏油路取代。城市快速的發展,人們忽視了園林景觀的重要性,付出了改造自然的高昂代價。

由于我們國內現代景觀設計的起步較晚,大多城市住宅區園林景觀設計只一味地追求所謂的檔次,而忽略了市場的實際需要,很多情況下并不考慮人們的精神需求和空氣質量的改善,忽視了軟景和硬景的配置比例和改善生態的角度來進行設計以及低成本化控制。只是一味地滿足于房地產商將樓盤盡快的銷售、將小區盡快的交樓的要求,當樓盤一但售完,當初吸引客戶購買樓房的精美展示區園林即刻拆除,改為廉價、劣質、粗糙的景觀設計搭配。

當前,美化城市園林景觀、回歸自然、舒適、健康、環保、美觀的人居環境成為人們生活在城市的渴望和追求。城市公共空間、市政道路、居住區品質的目標也在不斷的提升,都開始逐漸重視自身園林景觀建設、重視設計園林景觀帶來的附加值、重視園林景觀應該跟上時代步伐、重視以人為本的精神。

三、園林景觀設計中的傳承

(1)傳承古典園林的思維方式

中國園林為何能在世界園林建造中處于首位,那是因為中國古典園林所追求的是一種表現形外之意和象外之象的境界,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意境。所謂意境是指一種寄托著情感、觀念和哲理的理想審美境界。園林設計者通過借助園林這一對象,使其賦予景象生命力,這樣觀賞者在游覽過程中,會根據看到的景物產生聯想、有所感悟,感悟到園林景象所蘊藏的某種情感和觀念,甚至可以讓觀賞者可以直接體驗到某種人生哲理或理念,進而獲得精神上的一種超脫與自由,享受到園林景觀審美的愉悅。我們只有找到了古典園林景觀設計的思維,才能找到打開現代園林景觀設計理念的鑰匙。

(2)傳承古典園林的天人合一

中國園林景觀設計的根源來自自然,又超于自然。在園林景觀設計中強調“法天貴真”、“天趣自然”,反對過于粗糙的人工雕鑿和修飾。中國古典園林的精髓思想是“天人合一”,正是因為這種思想的存在,造就了中國古典園林的輝煌歷史?!疤烊撕弦弧钡乃枷氡粐馍鷳B學研究者稱之為“通過對最佳空間和時間的選擇,從而使得人與自然、大地和諧相處,在和諧相處的同時可以獲得最大的經濟和文化效益,進而來取得安寧與繁榮的一種藝術”。

現代園林景觀設計師應秉承古典園林的思想精髓,將山、水、木之間進行合理的搭配,把自然界的元素運用到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之中,把人們的精神需求落實到實處,從而做到讓人們在園林景觀中既可以得到休息又可以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不斷提高自己的身心健康。

四、園林景觀設計中的創新策略

(1)超前的可持續設計發展觀

可持續發展根據不同國家的國情和現存的主要危機不同,東西方國家的住宅模式不同,其住區的生態化方式也就不同,加上氣候的差別也使得各地區的可持續設計策略有所不同。因此,居住區所采取的可持續措施也不盡相同??筛鶕斍俺鞘谢l展出現的問題考慮運用現代先進生態技術、節能減排、生態平衡等諸多方法,當然我們也絕不能盲目照搬,跟著所謂的先進生態技術,單方面的追求生態效益,而忽略了真正的生態實用價值。

例如:為了追求景觀的環境效益速成,很多居住區大量運用草坪。據研究,草坪的生態效益是同樣面積喬灌草群落的1/4,其養護成本是一般喬灌木的3-5倍。此外綠化樹種的搭配以及與建筑場地的關系等都直接影響環境的生態效果。

(2)體現獨具一格的地域文化特色

新城市園林居住空間的景觀建設不應是空間形態的簡單模仿,而應從中國的歷史源泉和文化傳統中找到創新點,也就是要先考慮住宅區規劃的歷史連續性原則,強調繼承文脈、挖掘地方性的傳統建筑藝術形象,注重現狀。

比如利用尚有地域風格或建筑造型元素進行簡化和提煉,或是材質轉換、圖形符號的提取等手法,并結合氣候特點和地方性材料來表達地區色彩,達到與當地風土人情和文化氛圍相融合的境界。創造出新鮮的藝術品,以適應新時代的人們對于審美文化和藝術的要求。

(3)園林植物

植物造景在現代園林景觀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植物造景就是利用喬木、灌木等植物,利用其形體、線條以及色彩等,創造出美麗的景觀,供給人們觀賞,與其他園林景觀要素不同的是,植物造景具有生命特征,這也是植物造景的魅力所在,因此植物造景應考慮到許多的因素,如植物預期體量、季節變化、生態速度、植物栽植地、氣候以及干擾等。在植物成活率達標的基礎上,根據植物造景原理,使植物能夠搭配得足夠美觀,形成天際線和林緣線、疏林和密林優美的園林景觀。

對園林植物進行恰當的配置設計,能夠使生硬的建筑變得柔和,使建筑物更加的藝術化,同時使建筑物能夠更好地融入到自然,園林植物具有豐富的外形和彎曲的枝干,與建筑物的直線形成鮮明的對比,大大弱化了建筑物直線的生硬。

園林景觀中豐富多樣的植物色彩,還可以調和建筑物的色彩,將淺色的建筑物和深色的植物進行相互調和和襯托,能夠達到很好的視覺效果。由于園林植物一年四季有不同的變化,使建筑物不再單調。

另外,園林植物還具有劃分建筑物空間的作用,能夠加強建筑物的有機聯系,增加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如高大植物可以遮蔽一些廢棄物,爬山虎可以降低建筑物的溫度等。

為了保證植物景觀不受到破壞,能夠一直供給人們觀賞,就要對人們進行宣傳教育。隨著我國生態園林建設的發展,未來植物造景不僅包括生態上和文化上的含義,還會包含更多更深更廣的含義,促進我國現代城市園林的可持續發展。

(4)要具備豐富的想象能力和精湛的藝術技能

豐富的空間想象,人所未見的創意是景觀設計作品能否打動人的重要手段。因此我們在創作過程中可通過平時積累的知識和閱歷將零散的生活印象和設計片段通過組合在一起,進行移植改造,并想象成一個完整的形象,融入待定的創作情境。

運用實境和虛境的相互轉化和融合的原理對和諧美意境的創造和追求,使景觀設計主體在設計創作活動中得以升華的審美精神與作品中建構而成的具有濃郁美感氛圍達到意與境諧,讓設計作品所表現出的空靈、飛動、含蓄等能得到美的感染,韻味無窮。

參考文獻:

[1]郭永久.園林景觀設計中的地域文化解析[J].安徽農業科學,2012,11:6673-6675.

[2]曾巧如,廖漫云.淺談園林景觀設計的傳承與創新[J].價值工程,2012,20:82-83.

[3]矯克華.現代園林景觀設計審美與儒家文化思想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2,S1:388-391.

[4]程雙紅.淺析園林景觀設計中的立意[J].廣東園林,2013,02:26-30.

[5]馮暉武,涂娟娟,楊崑.中國傳統園林與現代景觀設計的傳承與創新[J].華中建筑,2009,06:219-221.

[6]范小艦.淺析園林景觀設計中的原生態環境[J].中外建筑,2011,05:64-65.

物流業發展儒家文化論文范文第6篇

摘 要:當今經濟是全球經濟,企業在激烈市場競爭中能否生存發展,越來越取決于企業內部機制的優劣。企業文化是優化企業內部機制的關鍵。我國的大部分企業,企業文化正處于建設階段或者剛剛建成。我國的國有企業、民營企業的企業文化都有各自的基因缺陷。因而在實行企業文化管理的時候,應該注意東西方企業文化的取長補短,發揚我國傳統文化中重感情、重人情的一面,克服原則性不強的不足,引進西方管理標準化、透明化等等高效率的優勢,但不要全盤西化,以避免水土不服。對如何具體實施企業文化管理提出了一些見解。

關鍵詞:企業文化;企業文化管理;實施

1 企業文化管理是當今企業面臨的必答課題

1.1 企業文化與企業文化管理

企業文化的概念直到20世紀80年代后期才傳入中國并被各界所關注。由于海爾公司把令人矚目的業績提升歸結為“文化先行”和“理念先行”,使企業文化的概念開始被接受和傳播。企業文化是企業中長期形成的共同理想、基本價值觀、作風、生活習慣和行為規范的總稱,是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創造的具有本企業特色的精神財富的總和,對企業成員有感召力和凝聚力,能把眾多人的興趣、目的、需要以及由此產生的行為統一起來,是企業長期文化建設的反映。其內容大體分為:①勞動文化(主體是勞動者);②生產文化(主體是管理人員);③經營文化(主體是決策層)。它是企業領導倡導、培植并身體力行的結果,通過各種方式灌輸到全體員工的日常行為中去,日積月累地逐步形成。

1.2 企業文化管理是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必然要求

仔細研究當今世界比較知名企業的發展就會發現,在當今社會,企業的興衰榮辱,越來越取決于企業文化。用企業文化管理企業,是成功企業共同的特點。社會發展,從最早的“人治”,到后來的“法治”,即通過打造制度平臺和制定章法來管理企業,今天已進入“文治”的時代?!拔闹巍笔峭ㄟ^文化治理企業,靠文化來影響、帶動、激勵公司員工,為一個共同的目標去打拼。

今天的社會已經從農業經濟時代、工業經濟時代進入到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立命安身的根本依托,是知識和能力,這里的能力是綜合競爭實力,是自主創新能力、核心競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等多種能力的集合體,而企業文化是企業具備上述幾種能力所必備的重要條件,是企業的軟實力。核心競爭力的構成要素主要包括智力、技術、制度、文化等四個方面。沒有企業文化來管理企業,企業就的核心競爭力就是一句空話。如果不用企業文化管理企業,持續發展會成大問題,這些企業的未來必然是被擠出市場,這些企業灰飛煙滅,也就為期不遠了。

用企業文化管理企業,始于企業文化建設,但較之于企業文化建設要深入,要具體,要實際得多。進行企業文化管理,不僅僅是停留于提一些口號,建一些標語牌,訂幾條規章,搞幾臺晚會,穿統一的制服,宣傳自己的商標等等等等表面文章之上。表面文章轟轟烈烈,短期就能看到效果。而企業文化管理是要提高員工的素質,執行企業準則,維護企業信譽,以優秀的產品質量品牌和服務品牌,贏得企業的地位,樹立和提升自己企業的品牌形象。這是實實在在而又必須長期不懈努力才會有成效的事情。

2 我國目前企業文化管理的主要問題

2.1 民營企業文化的主要問題

我國很多民營企業的企業文化完全是企業家一個人的文化,其根源就在于一些民營企業家在創業初期時,國內的供需關系造就了企業家的成功,一些民營企業家的發跡是依賴于當時供需關系的顛倒和經濟秩序的無序,再一個主觀因素就是膽子大,當時的游戲規則是只要膽子大就可以挖上一桶金。但正是這種不經意的成功,也讓民營企業家由自信走上了自負的道路。所以,民營企業的文化軟肋在當今環境下暴露無疑。民營企業的“罰款文化”就是民營企業典型的一種文化,罰款的依據就是憑老板的一句話,根本談不上法制,很多民營企業還沒有從經驗管理走向制度管理,更不用說文化管理了。

家族式管理是民營企業企業文化管理的又一個主要問題。民營企業許多都是家族式企業。在進行企業文化管理的時候,會牽涉到清退一部分家族成員的情況,這些家族成員也可能會是一起打天下的親人。他們現在不再適合在你的企業里再呆下去了,可是能說辭退就辭退嗎?隨著企業發展,他們不適應原來的崗位了,能說解雇就解雇嗎?錯綜復雜的人際關系會使企業文化管理陷入剪不斷理還亂的網中。

2.2 國有企業企業文化的主要問題

我國國有企業政治思想式的企業文化觀點根深蒂固,這就使企業文化管理徒有其名。企業存在的最根本目的是企業生存發展,企業必需追求最大的利潤,是以經濟利益為中心的,而黨團工作是以政治工作目標為中心,這兩者的根本目標不同。如果一個企業將政治思想工作列到企業文化的核心價值觀中去,將政府提倡的某些政策作為企業文化的內容,那這種企業文化在本質內容上就不符合企業發展的規律,它不可能是企業全體員工的一種核心價值體系,也就不可能成為指導企業的行為方式的精神準則。我們看到的國有企業的企業文化口號不外乎就是如下內容“團結、奮進、創新、向上、務實、以人為本”,好像回到了上個世紀80年代。這種千篇一律的口號式理念,沒有企業的個性,放之四海而皆準,這種企業文化是不可能讓員工達成共識的。更不用說用文化來影響、帶動、激勵公司員工,為一個共同的目標去打拼。

2.3 用錢買來的速成企業文化

不論是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當中都有相當一部分企業,企業文化是那些所謂的企業文化咨詢大師“忽悠”出來的,就是一個華而不實的美麗外殼。很多人對企業文化本來就覺得玄而又玄,偏偏一些企業文化咨詢大師們又拿一些玄而又玄的所謂的文化指數來忽悠大家,弄出了企業文化測量尺度、信度、效度以及常模等量化的指標。但是,用這些量化指標測評出來的結果與企業的現狀差距往往很大,這些東西實在是害人不淺。他們把簡單的文化非要復雜化,搞一堆數據,又是文化經度、又是文化緯度以至于文化函數。把企業忽悠蒙了,而文化咨詢“大師”們則偷偷地回家數錢去了??蓱z的企業家們回家只是把東西小心的供奉著,企業依然依照舊模式運行。他們不懂,企業文化的根要深深扎在企業本身的泥土之中,要靠企業的將帥們帶領自己的員工在激烈的市場打拼中,一點點培植,把先進的理念,企業的信仰通過各種方式灌輸到全體員工的日常行為中去,日積月累地逐步形成。

3 企業文化管理要東西方文化相結合取長補短

進行企業文化管理,既要吸收西方文化中優秀的部分,又不能全盤西化;既要發揚我們傳統文化的優勢,又不能把“家天下”的基因帶入企業文化管理之中。

3.1 西方文化管理的特點

西方文化管理的特點是強調辦事之規矩,重“事”而不重“人”。管人就像管理機器,注重做事的效率和效益,著力研究事物演化的規律,強調做事的規范、規章、規則和流程,善于將流程制式化、格式化、標準化、一體化、透明化,西方在這方面做得非常好,特別值得中國企業學習。

但是,西方管理過分強調效率,過分強調專業化過分看重財務表現,過分強調優勝劣汰。他們忽視人的價值,忽視工作和生活的意義的做法,在我們這個重血緣重親情重感情的國家里,與我國的國情有很大沖突。

3.2 東方文化管理的特點

東方管理的重心是“人”,尤其重視人際關系,重人情和人倫。祖先造字時,企業的“企”字就是“人”“止”,意思是要留住人?!耙匀藶楸尽钡墓芾砝砟?,說出了管理企業的根本。

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受儒家、道家等傳統文化影響,東方管理文化往往看重濃郁的血緣、親緣、族緣、地緣、信緣、業緣和物緣,管理中通常以宗族親戚、鄰里鄉親、同行同道、戰友同學等關系為紐帶。由于人與人之間互相了解,互相協調,就容易把事情做好。

但是,“家天下”的基因很自然地就會帶入企業文化之中。在做事方面“靈活性”有余卻“原則性”不足,因人設崗,因人而異,很多情況下做事的標準不是唯實、唯真,而是唯上、唯權威,缺乏對規則的敬畏和嚴肅性,有時甚至按“潛規則”行事。這種不講原則的習慣,必定對企業造成極大的傷害。

3.3 東西結合取長補短

在借鑒西方企業文化的時候,我們就不能一切照搬。正如郭沫若說的,吃狗肉是為了長人肉,而不是為了長狗肉?,F代經營管理,作為一種理論、一種技術、一種方法,它是可以學習,可以交流,可以吸取的。但是,經營管理作為一種文化、一種精神、一種風格,卻只能深深打上各民族的文化烙印。把西方的所謂先進管理制度全盤照搬,生搬硬套,結果勢必導致水土不服。

在發揚我們傳統文化的時候,我們也要去其糟粕,代之以西方優秀的機制。在這一點上,西方人的原則性很值得學習??偨y的子女照樣失業,公司的掌門人不一定是企業所有者的親人,但一定選最有能力的人。只有這樣,企業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

4 對實施企業文化管理的見解

把西方的先進管理制度引進來,再把我們幾千年的傳統文化揉進去,形成操作性良好的企業文化管理,是我們可取的做法。

4.1 施仁政

作為管理者,要牢記:員工在企業中的作用力是個矢量??渴裁磥砟蹎T工使之形成最大合力?重要的是員工與企業的共享程度。這個共享的程度就是員工與企業的心理契約,我們的勞動合同就好比結婚證,僅僅是雙方關系合法的證明。而雙方能夠在一起生活一輩子,則需要雙方的感情和結合后的共同生活目標來維持,凝聚力來自于員工在企業發展中的共享程度。

現在整個社會都在提倡“以人為本”,那就是要尊重人們的合理需要并適當滿足它。作為企業管理者不僅要懂得如何讓員工努力工作,更要認真研究如何實現對員工所承擔的義務和承諾;不僅要營造一個使每一個員工都努力工作的環境,而且要想一想,對員工承擔了什么?不僅要培養員工對企業接納和忠誠,更要研究企業管理者在管理過程中給予了員工什么?因為我們的管理就是服務,每一級管理者都是做服務的,為員工、為同事做服務,無論職務高低,只是崗位不同,沒有貴賤之分。員工在我們企業是第一位的,我們注重的不僅是員工的物質需求,更多關注的還是員工的精神和感受,我們就是要讓員工感到尊重和重視,讓員工感到家的溫暖,讓員工的能力和技能有所提高。這才是真正的“以人為本”。

4.2 樹義旗

作為管理者,用什么價值標準統一員工的思想和行為?盡管經營企業,就要考慮盈利,但是要“君子之財、取之有道,”堅決反對的是重利輕義、見利忘義、不仁不義,甚至不擇手段的惟利是圖。管理者的職責就是要正確處理好“義”與“利”的關系,確立“義利合一”的辦企業方針,這才是企業制勝的策略?,F代企業經營者把“義以生利”的思想轉化成一種經營理念,在管理企業的活動中,用企業的形象占有市場,就是精神價值創造物質價值。

4.3 禮客戶

作為管理者,怎么樣使企業在激烈競爭的環境中,贏得更多的機會?產品和服務都必須創下品牌。也就是產品和服務都講究人性化。一種富有人情味的經營觀,一個獨到的為消費者設想的見解,一個溫情的微笑,無不展現出非凡的魅力。企業形象并不是空中樓閣,企業形象建立在員工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之上,員工代表企業,員工的形象在某種程度上也代表企業的形象。禮貌待客、文明經商應是企業每位員工的責任,企業員工言談謙和可親,舉止端莊,儀表整潔,飽滿的精神風貌是贏得消費者的法寶?!岸Y”是企業的無形財富,孔子曰:“不學禮、無以立”,祖宗留下來的“和氣生財”也就這個道理。

4.4 用人才

作為管理者,怎么樣才能使企業占據領先優勢?用一句流行的話作答“21世紀什么最貴?人才!”。

我們的企業在處于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之中,為了提高競爭能力,開創名牌事業,增強綜合實力,就必須發揮人才的作用。尊重知識、尊重人才是使企業興旺發達的先決條件。尤其是迫切需要一批能開拓創新、善經營管理的企業家和實干家。馬克思認為:人是社會生產力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創造社會財富的基本力量??梢?,在一切資源中,人才資源是最寶貴的資本,其價值是無法估計的。智力和人才是現代企業騰飛的動力源泉,是贏得勝利的銳利武器。

4.5 譽天下

作為管理者,自己的企業靠什么開拓市場和鞏固市場?塑造品牌,樹立信譽。企業經營能否成功,取決于企業是否贏得顧客的信譽。我們就是要向客戶提供全面滿意的服務(包括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這是樹立企業形象和提高企業信譽最有效的方式?,F在,“顧客就是上帝”已成為企業的座右銘。得罪了“上帝”,失去了“上帝”,那等于是在砸自己的飯碗!當今世界經濟迅猛發展,商品日益豐富,同類產品競爭對手的日益增多,使廣大消費者的眼光精益求精,日益挑剔,消費者的地位日趨顯赫,稍有不慎,潛在的顧客便失去。良好的信譽已成為企業開拓并鞏固市場,獲得超額利潤的神秘砝碼,是衡量一個企業的重要標準。譽天下就必然是企業文化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

參考文獻

[1]丁繼亮.現代股份制企業文化[M].北京:中國致公出版社,2004

[2]葉生.思維決定一切——企業文化篇[M].石家莊:河北文化音像出版社,2006.

[3]張云初,曹東林,王清.新企業文化運動[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6.

[4]鄭維東.營造企業文化[M].深圳:海天出版社, 2000.

[5]趙伯平.中國企業的病根子[M].北京:民主與建設出版社,2006.

上一篇:刑法保護與食品安全論文范文下一篇:語文記敘文教學管理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