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初中招生工作方案范文

2023-09-29

初中招生工作方案范文第1篇

語文組德育工作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從語文學科的特點來看,其德育功能有著其他學科不具備的優勢,其思想教育是完全可行的。自古以來,我國歷代文人倡導“文以載道”,“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語文課本隱含作者濃烈的思想傾向,或褒揚,或貶責,有著豐富的愛憎感情。尤其是語文新教材的編寫,更注重其人文思想,所選取的課文,大多是文質兼美、歷久不衰的佳作,融文史哲、自然科學等諸多學科內容為一體,其中豐富的倫理道德和做人道德,震人心弦的藝術形象,美麗多姿的山川景物,都有激動人心的感染力量,學生既學到語文知識的同時,還可以受到多種文化因素的熏陶和影響,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極好教材。如孔子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治學品質,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愛國主義思想,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幸福觀,諸葛亮的“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獻身進精神,等等這些無不撼動我們的魂靈,提升我們的道德情操。只要語文教師做到既“受業”又“傳道”,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思想,依靠文學的感染力,充分調動學生的情感因素,在培養學生情操上做文章,讓語文的道德情感教育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二、工作目標

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構建符合我校語文教學實際、具有學校特色的語文教學德育工作新格局;將立德樹人目標融入語文學科教學中,貫穿于語文教學全過程,實現德育與智育、體育、美育有機融合,形成全員育人、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新機制;通過語文教學滲透德育教育,著力提升我校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我校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公民素養,培育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工作任務

1、了解、分析學生思想情況,制定語文思想教育計劃,有針對性進行教育。

首先我們要了解初中學生的階段性特點,初中學生的年齡大致13—16歲這個范圍,這是一個特殊的年齡層次,在身心兩方面都呈現出自身獨有的特點,一般而言,和小學生相比,他們表現具有相對獨立的個性心理,具有初步的價值觀,能分辨一般的是非美丑,能估量到自身行為的直接后果;但與高中生相比,他們自覺的人生設計、理性分析能力諸方面又明顯差一層次,語文課的思想教育必須重視這些特征,有的放矢,才能收到預期效果。其次,我們還要了解每一個具有獨特個性的學生,摸清所任班級學生的思想狀況,然后作好情況分析,制定教育計劃,將思想教育落到實處。

2、深研教材,挖掘其中的思想內涵。

語文教材飽含豐富的思想素材,富有質樸的美感,有很強的教育意義。初中新教材主要體現在:有愛心和責任心,有生命意識和環保意識,有集體主義和愛國思想,有探索精神和獻身精神,有為人處事、寬容待人的思想教育,有理想信念的指導,等等,我們只要深入細致地鉆研教材,這些思想內涵就不難被發掘出來。

3、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滲透,進行無痕教育。

語文課是進行思想教育的主要渠道,在了解分析學生、挖掘教材的基礎上,我們就要在教學活動中加以實施,要積極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有目的、自覺的以教材中感人的事跡,高尚的思想情操,鮮明的思想觀點、道德去感染學生,教育學生,在學生中播撒社會有用之才的美好種子。講課要生動、形象、有趣,充分發揮他們的優勢,要善引入,循循善誘,潛移默化。用壯美的祖國山河陶冶學生,用生動感人的人物形象凈語文生,用歷史成就培養學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責任感。在教學中滲透的方法很多,如,在導語中滲透,在朗讀中,在字詞教學中,在講授課文中,在人物分析中,在主題歸納中,在作文教學中等各方面都可以進行。

4、開展形式多樣的語文學科活動,在活動中體驗收獲。

語文活動是思想升華的殿堂,在活動中,我們讓學生通過實踐體驗來領悟活動的主題,體驗思想的精華,從而得到情操、道德的升華。幾年來,我們在實驗班級開展了許多項目的活動,如,故事會,普通話朗誦比賽,演講比賽,編演課本劇,書法比賽,課外閱讀比賽,辦校報、手抄報,知識競賽,進行社會調查,等等,這些活動的確對學生的思想其到了教育作用。

5、做好學生個人成長檔案,隨時掌握學生思想變化過程,以便及時調整教育方法,并做好經驗總結,上升到理論高度。

四、注意問題

1、要不斷增強語文教師自身的德育意識。

語文教師高尚的人格品質是德育滲透的無形力量,其本身應該是德育的具象化,學高為師,身正為范??鬃诱f:“不能正身,如正人何。”高尚的人格是每一個教師特別是語文教師必須具備的素質,我們應讓自己的人格魅力在學生面前開出絢爛的情感之花。

2、德育滲透要講究藝術性,我們不能因為強調德育而沖淡了語文的本色和主體。

總之,初中語文教學的德育滲透,應作為一項長抓不懈的工作,在教學工作中,我們要堅持深入細致的嘗試和探索,開創語文思想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五、實施步驟

(一)啟動階段(2017年3月—2017年4月)

1.召開語文組德育教育啟動工作會議。明確相關人員的任務分工和工作職責。

2.制定工作方案。教研組制定相關工作的具體實施方案,明確工作目標和工作任務,作好任務分工。

3.積極參加學校及上級部門相關培訓。積極參加全市中小學學科骨干教師培訓;和學校的全員培訓。

(二)推進階段(2017年5月—2018年7月)

1.明確要求。推動全組教師全面落實德育課程一體化要求。 2.加強指導。開展專題研討活動,總結、提煉有效經驗和成功做法。 3.培養先進典型。通過課堂教學比賽、教學成果評選等活動落實成績突出的教師。

4.建立校級課程資源庫。開展語文學科德育優秀案例和精品課例評選、展示、交流、研討活動。將優秀案例、精品課例向縣、市級課程資源庫推薦。

5.發揮課題引領作用。積極參與學校相關課題的研究,通過深入研究,提煉成功經驗,形成階段性成果。

6.加強督導。教研組將配合學校,與教導處和政教處成立的學科德育落實監督小組一起,對各本組德育開展情況進行監督和檢查。

(三)總結階段(2018年8月—2018年12月)

1.全面總結工作情況,進行深入分析,征集典型經驗和案例。 2.進行課題總結,形成課題成果。

3.召開階段性總結會議,推廣階段性典型經驗,表彰先進個人,向學校、招遠市、煙臺市三級推送,積極申報兩級德育一體化工作先進單位。

(四)提升階段(2019年1月開始)

積極提煉本學科組在德育工作中的經驗,形成本學科組的德育教育資源庫。

六、職責分工

負責本學科德育德育教育滲透工作的實施、推進和指導工作,組織學科骨干教師成立指導組,加強在推進過程中的指導,與十字道完小、下林莊完小合作,開展跨學科、跨學段的教研活動,逐步形成學科縱向銜接、橫向貫通的格局。參與學校相關課題研究,努力參與語文學科課程德育貫徹落實意見和評價標準的制定,以及相應學科課例、案例、典型經驗等的征集、評選。

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學校切實加強對德育課程一體化工作的領導。學校成立由校長為組長的領導小組和以業務校長為副組長的工作推進指導小組,領導小組負責全校德育課程一體化工作的規劃與實施,統籌協調推進全校德育課程一體化工作;各指導小組具體負責各學科德育課程一體化推進、落實和指導。

(二)加強教科研指導和過程管理。依據各學科課程標準、教學內容和學科教學現狀,進一步明確德育目標,梳理德育內容,探討德育有效途徑和方法。發揮教育科學研究對學校德育工作的引領作用,積極申報“十三五”相關課題。針對德育工作的熱點、難點問題,定期開展各類研討活動,及時總結經驗、改進不足,并形成優秀案例進行全校乃至全市推廣,不斷提高我校德育課程一體化工作的科學性和實效性。

(三)建立推廣平臺和課程建設資源庫。要定期舉辦教育教學開放日、教學視導、現場會、教研論壇等活動,為教師提供觀摩、學習機會,搭建展示和交流平臺。結合優秀課程資源評選、一師一優課和一課一優師等活動,建立校級德育課程一體化資源信息庫,優秀資源及時向上級業務部門推薦。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豐富市級網絡學習資源,加強德育課程一體化優秀課例、案例的展示,建立課程教學德育信息資源的共享與互動的平臺。

(四)加強教師培訓。建立教師德育工作培訓制度,積極參加市教體局基于指導綱要的教師培訓課程學習,提高全體教師德育課程一體化的理論水平和能力。建立學科教師德育教研制度,探索校本教研、聯片教研、區域教研、網絡教研等多種德育工作培訓形式。定期開展學科教師德育基本功比賽、德育成果展示等活動。探索和完善與全員育人相適應的工作機制。將師德教育納入各級各類教師培養培訓課程體系。定期推出教書育人先進典型,并向市級業務主管部門推薦。

(五)建立長效工作機制。根據教體局建立德育課程一體化工作督導評估機制,和其所建立的評選表彰機制,組織開展先進教師評選活動,對成熟的經驗進行總結推廣。充分利用社會主流媒體,加大宣傳報道力度,借助現代傳媒手段,搭建德育工作交流平臺,宣傳推廣德育課程一體化工作的先進典型。

附件

xxXX初中推進德育課程一體化工作

領導小組和指導小組名單

(一)領導小組 組 長:XX 副組長: XX 成 員:XXX SXXX XX XXXX XXXX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教導處,負責日常工作,張曉杰兼任辦公室主任。

初中招生工作方案范文第2篇

2014年中職(天長職教中心)招生考核方案

一、成立中職招生領導組,九年級以班級為單位分成兩個小組,班主任任組長,校長室分管到班級。中職招生領導組組長:張義和副組長:孫延海 冶忠元 成員:丁正海 卜興林 徐春昌張才朝沈春福唐傳飛陳有桃曹敬文葛仁祥。 領導組下設辦公室:主任:孫延海,具體負責中職招生工作;第一小組組長:唐傳飛;分管校長:冶忠元;成員:徐春昌、曹敬文;第二小組組長:陳有桃;分管校長:孫延海;成員:卜興林、沈春福。

二、組長負責本組學生動員工作的具體事務,提供學生的詳細信息,分工到人,落實任務;每個初三教師都有招生任務,完成任務且不排在全市后四位時,學校按規定兌現獎金。對完不成任務的組長、分管校長、當事人,當年不得評先評優,不得享受職高招生的任何獎勵,當事人在當年的升學獎勵中,每少一人,扣普高升學獎金300元。

三、班級指標數:

根據市局劃定的分數,結合各班的中考成績、學籍數確定各班職高指標。

四、獎懲規定:

1.下村動員:每個小組發放職高動員資金1000元,解決交通、晚餐等費用;小組按職高就讀數除享受職教中心的獎勵外,學校每生獎勵200元;小組人數超過70%時,學校每生獎勵300元,超過100%的部分,學校每生獎勵700元。

2.分小組計算職高獎勵,由組長根據各成員實際工作情況分配獎金;學校對組長每生另獎100元。對不參加組內工作、不服從分配的成員報校長室同意,取消獎金分配。

3.校排名在全市后四名時,對完成任務較好的班級,只享受職教中心的獎勵。

4.非成員教師經學校同意且主動完成動員工作的,所得獎勵分配給個人;對在招生過程中有雜音造成不良影響的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5.當年職高招生排名不在全市后4位,每位在職教師獎勵100元;職高招生完成70%,每位在職教師獎勵200元;職高招生完成100%,每位在職教師獎勵300元。

6.排除一切困難,擺脫后十名。如當年職高工作獲得獎金,全部分配到初三中職招生的兩個組,由組長視具體情況分配獎金。

五、其他工作視具體情況如作適當調整,再另行通知。

六、本方案解釋權在校長室。

初中招生工作方案范文第3篇

一、指導思想

以深化課程改革和推進素質教育為目的,以提升教師專業素質為重點,以讀書活動為載體,結合師德師風教育,組織和引導全區教師讀書學習,積極倡導教師“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使每個教師樹立“終身學習”、“開卷有益”的思想,努力建設一支充滿生機和活力、與現代教育相適應的教師隊伍,為培養更多具有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人才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活動意義

1.讀書是教師的標志,是教育的希望。教師是文化人,文化人終生離不開讀書。教師肩負著“教書育人”的使命,只有孜孜不倦地讀書學習,才能擔當起“百年樹人”的重任。 2.讀書是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途徑。教師精神成長,需要高品位閱讀的滋養;教師專業發展,需要經典教育專著的引領;教師職業特征,需要博學和睿智。讀書能增進教師日常工作需要的理性狀態,能夠促進教育智慧的形成,是教師擺脫職業倦怠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3.讀書是教師淡泊心境、遠離浮躁的必然選擇。讀書可以使人們富有思想,成為一個精神貴族,可以使每個教育工作者平添“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書卷氣、不卑不亢的傲氣、務實向上的心氣、愛生如子的傻氣和安貧樂教的鈍氣。

三、活動目標

1.實現教師有效積累,補充教師理論知識,改善自身知識結構,提升教師理論和實踐水平,將讀書所得運用于實踐,推進課程改革,有效改進自己的教學行為。

2.構建良好的學習研究氛圍,使教師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和思考習慣。

3.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使教師朝著有哲學的頭腦、學者的風范、精湛的教藝和愉悅的心境這一目標不斷邁進。

四、措施和要求

1.統一主題、書目和要求。

2015年讀書主題:“重讀教育經典,回歸育人本真”;(領導定)

書目:(領導確定);學校每學期推薦閱讀幾本專業成長類書籍;鼓勵教師自主閱讀,如每周閱讀兩篇教育教學文章,每月通讀一本教學雜志,每學期精讀一本教育教學著作。 要求:保證每天有半小時以上的研讀時間,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建議在書上適當勾畫和批注,力爭讀深、讀透,讀有思想、讀有感受,每兩個月寫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讀書筆記。

2.建立讀書活動信息交流平臺。學校網站開辟讀書專欄,教師撰寫的讀書筆記須上傳至學校網站,學校擇優上傳至區教育局教研室郵箱,教研室將組織專人認真研讀并擇優上傳至教育網。

3.將教師讀書活動納入教師繼續教育考核。學校將組織專人定期對教師讀書情況進行督查考核,對參加讀書活動并按要求完成讀書任務的教師,登記繼續教育學時。

4.組織各類活動,培育典型,發揮引導作用。利用寒暑假組織教師讀書沙龍或讀書演講比賽等活動。同時年終將結合平時各校教師參與活動的情況評選出讀書示范教研組和讀書先進個人。舉辦“讀書沙龍”。如“解讀課改理念,實踐”研討交流,“讀書成果展示”、“讀書伴我成長”征文等。把讀書思考一步步引入教師教學工作實踐,在廣泛閱讀活動中豐厚教師文化底蘊,陶冶教師心靈、提升教師思想境界、塑造完美教師人格。

5.明確校長是教師讀書活動的組織者和帶頭人,校長帶頭撰寫讀書心得,定期作讀書輔導報告,為教師樹立讀書榜樣。

五、成立讀書活動領導小組 組長:李桂蓮

副組長:佟彥萍、郭曙棠劉榮成田華軍 成員:單圣進張光榮劉連成劉小琴

方案二:

書籍是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可以育德、勵志、啟智、明史;讀書是汲取精華的學習方式,是傳承優秀文化的通道。為了全面落實素質教育,我校組織開展校園讀書節活動。通過活動,要讓每一位師生親近書本,養成愛讀書、好讀書的習慣;在實踐中與大師對話,為人生奠基;引導師生共同讀書,與書為伴,與經典為友,開拓視野,享受學習的快樂,營造“書香校園”的文化氛圍。

一、活動目的:

1、豐富師生課余生活,凈化師生精神世界,讓全校師生開拓視野享受學習和生活的快樂。

2、培養學生愛讀書的好習慣,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內在素質修養。

3、全校形成讀書熱潮,使校園充滿濃濃的書香之氣。

二、活動主題:讓心靈徜徉書海,讓書香溢滿校園

三、具體實施方案:

四、“祖國在我心中”讀書征文活動:(語文教師負責)

主辦單位:南京市關工委、市教育局、南京日報報業集團。

征文對象:全區中小學生征文主題:祖國在我心中。

征文要求:讀書征文活動以“祖國在我心中”為主題,以“童眼看中國”、“祖國,我想對您說”、“祖國我為您驕傲”、“我是祖國未來的接班人”等寫作視角,熱情抒發中小學生對偉大祖國、對可愛家鄉(江寧)的熱愛之情,唱響共產黨好、社會主義好、改革開放好、偉大祖國好的時代主旋律。征文題目自擬,體裁不限,不得抄襲。中學生征文字數在1500字左右。

參賽及評獎辦法:比賽分區級預賽和市級決賽兩個階段。

(預賽階段) (1)4月28日-5月18日:參賽者采用網絡的形式,登陸xxxxxx,實名注冊登陸后,到“主題征文”欄目中,在相應的組別,稿件標題下方正中分兩行,第一行標明“江寧區”、學校全稱、組別(小學、初中、高中)、班級、姓名及聯系電話,第二行標明“指導教師”及指導教師姓名;以班級為單位集體上傳。5月20日將本班征文作品電子稿打包傳送到郭曉倩處。

(2)5月25日-5月29日:教育局組織相關專家對所有參賽稿件進行區級評審,小學組、初中組、高中組分別評選出一等獎各10名,二等獎、三等獎分別按該校參賽學生數的一定比例(比例待定)評選,同時設優秀指導獎和優秀組織獎,獲獎文章將刊發在“南京江寧教育信息網”上,其中一等獎將直接參加市級比賽?!境踔凶x書活動實施方案5篇】初中讀書活動實施方案5篇。

(決賽階段)

6月上旬:組織獲得區一等獎的作者(共計30人)參加市級現場命題比賽,具體時間、地點另行通知。決賽分組評選出

一、

二、三等獎和優秀獎若干名,同時設優秀組織獎和優秀指導獎若干。6月底部分獲獎作品將在《周末報》、《家教周報》和南京網上家長學校網站上刊登。

五一長假后,根據學生征文情況,挑選原創作品,舉行初一朗誦比賽和初二演講比賽

五、“書香班級”的建設:(班主任負責)

“書香班級”要求:

(1)教室布置:學習園地中開辟類似“我的推薦”“讀書之星評比”這樣的欄目,作為一學期永久的欄目。(團總支組織檢查)

(2)班級圖書角的充實和利用:各班利用學生的資源充實書柜,每班的圖書量為1本/生,書上注明學生的名字。要求圖書能根據班級的讀書情況及時更新。書記要有專人管理,書柜上要有班級書籍閱讀管理的規定,要有翔實的圖書借閱記錄。(團總支組織檢查)

(3)各班出一期與本次讀書節為主題相關的黑板報,開展一次與讀書相關的主題班會,每兩周利用閱讀課組織閱讀書籍,每月召開一次讀書交流會,營造讀書的濃郁氛圍。

六、活動要求

1、學校宣傳陣地要為本次讀書節服務,校報、網站開辟專欄,及時報道信息,廣播站組織讀書節專題節目播報,把讀書節活動搞得轟轟烈烈。

2、教師是學生的表率,師生共讀,用老師的求知精神感染影響學生,用自己的愛好去潛移默化地教育學生。

3、語文教師和班主任要做好導讀工作,認真組織好各種形式的讀書活動。

4、各班要在學校讀書節的基礎上,創造性地開展一些小型的各類班級讀書活動,比如古詩背誦比賽、故事會、報刊剪輯評比等。年級組根據學校安排,及時有效地組織年級組活動,比如演講比賽、讀書經驗交流活動、辯論賽等。

方案三: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區教育局《關于在全區中小學進一步開展讀書活動的實施意見》,以素質教育和新課程理念為指導思想,以“培養讀書習慣,享受書香人生”為宗旨,以讀書系列活動為載體,大力營造書香校園,把學生培養成讀書人,為提高教學質量打下堅實基礎。

二、基本原則

1、與課堂教學相結合原則

教師要結合教材特點,科學訓練閱讀方法,培養學生閱讀興趣和能力。充分利用課外讀物,開拓學生的知識視野,促進知識的遷移,做到課內外相互補充,相得益彰。

2、與語言表達能力培養相結合原則

提倡學生用日記、讀后感的形式對讀物內容發表自己的見解,并在讀書活動課上進行交流。通過讀寫聽說的緊密結合,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3、與學?;顒酉嘟Y合原則 廣泛開展學?;顒?,如“詩歌朗誦會”、“校園童話節”、“讀書演講比賽”、“科技布谷節”、“讀書沙龍”、“故事表演”等,為學生搭建表現自我的舞臺,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生的讀書熱情。學校決定在每年的9月至10月舉辦“校園讀書節”。

4、與德育相結合原則

讀書活動要與培養學生的正確審美觀、道德觀、人生觀相結合,讓書籍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心靈,促使學生樹立為中華民族振興而讀書的遠大志向。

5、與研究性學習相結合原則

學生在研究性學習中進行專題研究,必然要廣泛查閱大量書籍資料,這樣會進一步增強學生閱讀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要積極引導學生讀生活、讀社會、讀人生。

6、與齊文化教育相結合原則

要堅持閱讀的本土化特色,開展齊文化教育,把《齊國成語故事》、《齊文化叢書》等列入閱讀推薦篇目,讓齊文化閱讀成為閱讀活動的重要內容。

三、閱讀的內容和形式

1、古詩文閱讀

中國的古典詩詞博大精深,內涵深刻,意存高遠,其中包含著很多哲理。在小學段背誦一定數量的古典詩文,有利于陶冶學生情操,加強自身修養,豐富學生的思想世界。

2、名著閱讀

引導學生尤其是初中生積極閱讀中外經典名著,包括文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等,吸取人類精神文明的成果。

3、時文閱讀

在提倡學生經典閱讀的同時,可安排一定量的時文閱讀。所謂時文是指富于時代氣息、體現時代特點的文章。

4、科普閱讀 指導學生閱讀科普讀物,培養學生的科學意識和科學精神。

5、外文閱讀

學校要配備一定數量的英文卡通、通俗故事等。要通過大量外文閱讀解決學英語的瓶頸問題,逐步培養學生的英文原著閱讀能力。

閱讀的主要形式有書面閱讀、音像閱讀和網絡閱讀。書面閱讀是閱讀的一種主要形式。音像閱讀是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調動學生多種感覺渠道共同參與的一種喜聞樂見的閱讀方法。如:廣播小說、電視詩歌、散文欣賞等。網絡閱讀也逐漸成為一種閱讀的新時尚。

四、具體措施

1、學生個人要制定讀書,并認真加以落實。班級要建立讀書個人檔案,每生一張檔案卡,用于記錄學生每學期的讀書內容和成效。

2、要充分利用好30分鐘的晨讀時間以及每周的閱讀課,合理安排晨讀和閱讀課的內容。

3、教師要率先垂范,帶頭背誦和閱讀,在教育隨筆中要有一定數量的讀書筆記。

4、班主任、課任教師要對學生的讀書篇目和方法進行指導。教科室、教導處要認真進行讀書與青少年成長理論和實踐研究,有關人員要深入班級進行活動指導,發現典型,及時推廣;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5、各班級要建設好圖書角,每班圖書角藏書應不少于200冊。在教師的指導下,圖書角圖書由學生自主管理,教師要把好圖書的質量關?!境踔凶x書活動實施方案5篇】文章初中讀書活

5篇

自http:///article/1428641296339.html,轉載請保留此鏈接!。

6、圖書室要改革圖書借閱辦法,實行學生使用借書證自主借閱、開架借閱。

7、由于區教育局把師生閱讀活動的開展情況納入了對學校的年終考評之中,因此,學校也將把各班級開展閱讀活動及讀書競賽成績列入班主任和課任教師的考核。

五、加強組織領導

1、領導小組

組長:羅光明

2、領導小組職責

組織全校師生廣泛開展讀書活動。搞好讀書活動的組織協調工作,及時發現、研究、解決活動中出現的問題,動員教師和家長參與到學生的讀書活動中來。按照擬定的活動方案,有條不紊地開展工作。教師的讀書與反思要加入教師的業務考核,學生的讀書情況要列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之中。

方案四:

一、指導思想

為加強我校的特色教#from 本文來自高考資源網http:// end#育建設,圍繞“開闊視野、培養興趣、陶冶情操”的主題,按照“學生主體、全員參與、以校為主、輻 射家長”的工作思路和“內容充實、形式多樣、鼓勵創新、持之以恒”的工作要求,大力開展校園讀書活動,優化校園文化環境,為學生創建享受成長快樂的理想樂 園,為教師搭建實現專業發展的理想舞臺,為學校構建提升教育品質的理想平臺,把我校建成一所特色鮮明、教師隊伍充滿活力、學生素質和諧發展的新學校,并以 此為載體,影響和帶動學生家長參與讀書活動,為構建學習型社會做出積極貢獻。

二、主要內容

開展經典誦讀、課外閱讀等活 動,師生同建書香校園;通過閱讀,使教師、學生與人類崇高精神對話,使他們從書籍中得到心靈的慰藉,從書籍中尋找到生活的榜樣,從書籍中蕩滌自己的心靈, 從書籍中享受教與學的樂趣,從書籍中找尋理想的棲息地。讓每一個學生都找到一本在他的一生中留下很深的痕跡的書,以此達到陶冶高尚情操的目的。

三、活動主題

開闊視野、培養興趣、陶冶高尚情操

四、活動標語

五、實施辦法

(一)全力營造書香校園環境

1.讓校園處處充滿書香

(1)讓圖書“走出”圖書室

學校每學年購置圖書一次,充實更新圖書室圖書。在校園的大廳、樓道、宣傳欄布置師生作品、名人名言、經典古詩等,在花園草地布置富有人文氣息的宣傳標語,讓閱讀與陶冶隨時隨地發生,從小處著手,使學生能移步換景,沉浸在濃郁的書香氛圍中。

(2)讓每一個班級充滿書香

學校將學生養成每日閱讀報刊的習慣,班級建立“圖書角”,提倡學生之間的交流與互換,使有限的閱讀資源得到充分的運用。每個班級都要設立“閱讀專欄”,每周更換一次。 (3)精心構建多元化的讀書網絡

建 立“個人書櫥”、“班級讀書角”、“學校圖書室”。學生在家中建個人的小書柜,可以在家中與父母共賞,也可以與小伙伴共讀;每個普通教室建立圖書角,引導 學生將家中的優秀圖書帶到班級中,成立班級圖書角,專門配備1—2名學生作為班級圖書管理員,負責班級圖書的借閱、登記、歸還等工作,實現資源共享;學校 圖書室,配備專職的圖書管理員,負責教師和學生的圖書借閱工作和圖書推薦工作。

2.讓網絡打開師生眼界

(1)加大硬件投資

學校的教室及網絡教室全部上網。校園網將構建讀書交流平臺,網絡相連,信息相通,讓師生的目光投得更遠。

(2)加大電子圖書的數量

我們將及時地發掘電子圖書信息,把老師、家長、學生推薦的好書第一時間補上。

(二)積極開展師生讀寫活動

1.明確具體要求,使讀書活動有的放矢

(1)桃林初中推薦各年級必讀書目和選讀書目:

七年級上

[必讀書目]《繁星〃春水》《愛的教育》《伊索寓言》

[選讀書目]《安徒生童話》《希臘神話故事》《上下五千年》《男生賈里》《女生賈梅》《世說新語》《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

七年級下

[必讀書目]《童年》《魯濱遜漂流記》《昆蟲記》

[選讀書目]《世界五千年》《花季〃雨季》《唐詩三百首》《老人與?!贰都偃缃o我三天光明》《城南舊事》《福爾摩斯探案集》 八年級上

[必讀書目]《朝花夕拾》《駱駝祥子》《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選讀書目]《吶喊》《契訶夫短篇小說集》《文化苦旅》《螢窗小語》《我與地壇》《蘇東坡傳》《少年維特之煩惱》

八年級下

[必讀書目]《西游記》《海底兩萬里》《名人傳》

[選讀書目]《三國演義》《彷徨》《聊齋志異》《歐〃亨利短篇小說集》《莫泊桑短篇小說集》《品人錄》《雅舍小品》《論語今讀》

九年級上

[必讀書目]《傅雷家書》《水滸傳》《培根隨筆》

[選讀書目]《儒林外史》《哈姆雷特》《平凡的世界》《活著》《古文觀止》(上) 九年級下

[必讀書目]《格列佛游記》《簡〃愛》《泰戈爾文集》

[選讀書目]《紅樓夢》《威尼斯商人》《古文觀止》(下)

(2)各年級的語文主題學習叢書及七八年級的《書香潤年華》。

2.落實有力措施,積極開展豐富的讀寫活動

教師讀書要求:

1.每位教師每學期精讀一本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學理論素養的書籍,并利用雙休日、假期,誦經典、品名著,充實自我。

2.每位語文老師要利用閱讀課等時間為學生朗讀經典作品,并對學生進行閱讀方法的指導、課外讀物的拓展、名篇精讀、名著交流等。(包括指導學生如何精讀、速讀,如何做好讀書筆記、如何查閱資料等讀書方法),引導他們讀好書,讀有益身心的書,為他們的閱讀指明方向。 3.確立大語文觀,語文教師根據課堂教學內容向學生推薦優秀課外讀物或拓展相關主題的優秀篇章,同時做好閱讀資料的積累整理。

學生讀寫活動:

(1)建立班級圖書角,引導學生將家中的優秀圖書帶到班級中,成立班級圖書角,專門配備1—2名學生作為班級圖書管理員,負責班級圖書的借閱、登記、歸還等工作。

(2) 各班班主任和語文老師在日常教學當中,要科學利用時間。根據各班實際情況開展常規性活動──如,利用班會會或課前2分鐘,各班可以“名人名言”、“書海拾 貝”、“我最喜歡的___”、“好書推薦”等小板塊,向同學們介紹自己看過的新書、好書,交流自己在讀書活動中的,在班級內形成良好的讀書氛圍。

(3)各班的黑板上方,開設“格言欄”、“成語苑”、“詩歌園”。引導學生閱讀、理解、背誦名人名言,學習名人的讀書方法,感受名人刻苦讀書的精神。學生每天利用做完操、打掃衛生時等零碎時間背誦, 化整為零,一步步引領學生養成讀書的良好習慣。

(4)每個學生人手一本“學習摘錄本”與“隨筆本”,將讀書活動中讀到的精彩片段、、名人名言、心得體會以及讀書計劃書、參加讀書實踐活動的感悟等記錄下來。

(5)各班語文老師配合學校上好每周的閱讀課,做好閱讀記錄。

(三)豐富閱讀內容,加強閱讀指導,提高閱讀的實效性。

1.教導處、語文組要在學期初制訂好語文閱讀計劃,明確閱讀的具體要求,落實閱讀的各項活動,每周至少安排1節語文閱讀欣賞課。

2.語文教師要指導學生開展語文課外閱讀活動。推薦健康有益的讀物,充分利用雙休日、節假日以及寒暑假,組織學生閱讀,學生每周平均課外閱讀量不少于30000字。寒暑假至少閱讀2~3本中外名著或其他讀物。

3. 每學期至少組織1~2次結合教材內容的專題閱讀活動。專題閱讀任務和目標在學期教學計劃中有具體安排,實施時教師提前一周逐日安排好具體活動內容,并對學 生的完成情況督促檢查,以確保閱讀效度。節假日,教師要布置具體的閱讀任務。教師要指導學生撰寫閱讀體會、閱讀筆記,學生的讀書體會文章每學期不少于10 篇。學校教學管理部門要將此要求列為教學常規檢查和學校綜合評估內容。

4.積極開展“時文閱讀”活動。提倡學生閱讀時文精選類、科普類等 書籍與報刊,閱讀書刊以借閱為主,自愿選擇購買為輔,教師不得強行要求和迫使學生購買或征訂書刊。學校要幫助學生養成每日閱讀報刊的習慣,班級要建立“報 刊角”或“圖書角”,組織班級“圖書漂流”,提倡學生之間的交流與互換,使有限的閱讀資源得到充分的運用。每個班級都要設立“美文鑒賞角”,每周至少更換 一次,每次都要有教師署名或者學生署名的點評。

5.語文教師要做好閱讀的引導和指導工作,組織好閱讀活動。通過開設閱讀指導課、閱讀講壇,舉行讀書報告會、研討會,寫讀書隨筆,組織讀書征文比賽,進行讀書知識與能力測試,組織文藝表演、觀看影視作品等形式有效促進課外語文閱讀活動的開展。

六、保障措施

1. 學校將語文教師開展課外閱讀活動指導工作列入績效考核范圍,做到有計劃、有活動、有檢查、有。要將語文課外閱讀活動納入學校的活動課程計劃,每學期 (或每學年)組織一次“讀書節”活動;每學期結合教材至少開展1—2次專題讀書活動,開展專題閱讀指導方案和學生成果評比;每周開設一節閱讀欣賞課;每學 年組織一次課外閱讀指導研討觀摩活動。

2.學校要為語文課外閱讀創造必要的條件。要重視圖書館、閱覽室(包括電子閱覽室)的建設,努力克 服資金困難,確保每學年都添置一定量的適合學生閱讀的新書和電子讀物、訂閱一定量的報刊。圖書館、閱覽室要有固定場所,每周向學生推介新書。學校要安排充 裕的時間讓學生借閱圖書、報刊,中午及下午第三課后圖書館、閱覽室要向學生開放。學生每學期借閱圖書不得少于3本。

3.教師要廣泛閱讀,提升專業素養。凡是推薦學生閱讀的圖書,教師必須先閱讀。今后語文優課評比、教師基本功比賽等活動,將學生必讀書目作為教師比賽內容。

4.加強宣傳,引導全體師生和學生家長重視和支持課外閱讀??梢酝ㄟ^家長會、給家長一封信、開展親子共讀活動等形式向家長宣傳課外閱讀對學生成長的意義,并得到家長的理解和支持。

方案五:

閱讀是一種長期的、日積月累的、潛移默化的精神活動?!境踔凶x書活動實施方案

5篇】活動方案http:///article/huodongfangan.htm??梢源龠M學生的全面發展,營造內涵豐富、特色鮮明的校園文化氛圍,提高學校的辦學品位,陶冶學生的情操,樹立勤奮讀書、熱愛知識、崇尚科學的良好風尚。特制定本讀書活動方案。

一、指導思想

引導全校學生以書為友,努力營造全校學生良好讀書氛圍,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讓學生與好書做伴,與大師對話,通過閱讀增長知識中,提高修養,塑好美好心靈,打好人生底色,不斷提高鑒往知來的綜合素養,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二、活動主題:養成讀書習慣,共享閱讀快樂。

三、基本原則

1.堅持主體性原則。要始終堅持以學生的需要、自我發展、自我提高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按照“全員參與、以校為本、師生共讀、”的基本思路,堅持重在平時、利于終身和有益于學生育德、勵志、啟智,促進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提升,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2.堅持分類指導原則。遵循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組織開展針對性的活動。側重引導學生培養閱讀興趣,指導學生翻閱圖文并茂的故事性、常識性、經典等書籍為主。

3.堅持分層推進原則。要做到課內外相結合、校內外相結合、普及與提高相結合、教師推薦閱讀與學生自主閱讀相結合,單一化的閱讀與多形式的閱讀相結合,加大引導、指導和輔導力度,不斷優化校內、班內環境,把學生的情趣引導到讀書上來,將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作為課堂教學的延伸、補充,努力形成課堂教學向課外延伸的開放式模式。

四、主要活動 1.開展學生優秀讀書筆記、優秀讀書感悟、優秀讀書手抄報展評活動,并將優秀作品推薦到學校網站公開展示。并組織師生積極參與評比。

2.開展“書香班級”評選活動。要求:班級級辦讀書小報,每兩周至少一期,班級書柜里的書能在學生中進行流動,使教室里充滿書香;班級學生能夠主動借閱圖書,并根據年級段特點為進行好詞佳句的整理、撰寫讀書筆記。

3.開展“書香之星”評選活動。學生平時能堅持讀書認真寫讀書摘記、心得體會,并有文章學校網站上發表。

4.組織演講比賽活動。根據安排,12月底開展“文章復述,講故事大賽”活動。

五、教師職責

1.語文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選擇書籍、做讀書筆記,組織讀書筆記展覽。

2.班主任要及時組織收集學生讀書活動期間的各種優秀作品,參加學校評選,積極組織班級參加“書香班級”“書香之星”系列評選活動。

六、班級任務

1.確立學生必讀書目。各班利用黑板報開設“本周薦書”欄目,進行閱讀活動。

2.開展讀書展示活動。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定期開展活動,培養學生的文學興趣,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辦好各類手抄報,發表學生作品,體驗成功的快樂,并組織相應的展評活動;利用班會、作文課等時間,每兩周組織一次讀書展示活動,匯報自己近期的閱讀收獲。

七、學生要求

1.利用午飯后,每天確保有不少于30分鐘的閱讀時間,每月至少讀完一本書,記錄一張讀書感悟卡或一篇讀書筆記。

2.開展古詩文背誦活動,將要求背誦的古詩文篇目進行集中背誦。

3.寫一份我的讀書名言,放在自己的成長記錄夾里。

八、本項活動結束后,學校將從飯后閱讀學生人數,讀書筆記和感悟卡上交分數,抽查學生閱讀情況,講故事大賽成績四方面進行評比賦分。

初中招生工作方案范文第4篇

為提高全體員工的消防意識,增強員工在緊急情況下的應變能力和自我防護能力,同時檢驗公司消防設施的性能,根據公司年度演練計劃并結合公司實際情況,特制定本演練方案。

一、人員組織安排

(一)演練指揮小組 總 指 揮:xxx 副總指揮:xxx 組

員:xxx、xxx、xxx、xxx、xxx、xxx

(二)演練組織實施部門:綜合管理部

(三)參加演練人員:各車間、辦公室全體員工

二、演習項目

(一)應急疏散

(二)火災撲救

三、疏散集中地:公司辦公樓前

四、前期準備

1

(一)結合公司實際情況搜集相關消防應急、逃生、自救知識。

(二)對公司消防設施進行檢查。

五、各部門緊急疏散具體行動安排

(一)指揮小組成員接到火警通知后,立即到達指揮中心,開始應對火情。

(二)通過事故電話發出緊急疏散通知

根據火警現場情況,下達演習區域全部疏散命令,疏散次序為著火周圍的車間,廣播內容:“請注意,該區域內發生了緊急情況,請遵從公司安全工作人員的指揮,從最近的疏散通道立即撤到安全地帶。

(三)通過電話、對講機隨時了解火災現場及各區域人員疏散情況、消防設施、消防水泵和送排風系統的運行情況。

(四)指揮有關部門和人員采取相應的行動。

六、火災撲救具體安排

(一)由各單位組織好人員到達消防演習地點公司辦公室門前。

(二)根據地形清理現場,準備好引火物。

(三)發放工作服、消防器材

(四)聽安全員的講解

2

(五)開始演練:

第一組:模擬著火點,緊急疏散人群。

第二組:救援人員使用干粉滅火器時,先將滅火器倒置搖晃幾下,再將保險銷子撥掉,將噴頭對準火的根部,按下開關進行滅火,按下開關進行滅火,直至到暗火熄滅。

(六)演練結束:由總指揮對本次演練進行點評和總結并宣布演練結束。

(七)清理現場。

回復數字“7”即可

初中招生工作方案范文第5篇

反 邪 教 活 動 方 案

活動目的:

邪教活動危害家庭,危害社會,其行為令人發紫,危害性令人瞠目。李洪志及“法輪功”邪教組織已經把黑手伸到了我們青少年的身上,并且給予了無以復加的殘害。為此開展“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動及時而有必要,本次活動以“崇尚科學 提倡文明 抵制邪教”為主題,結合師生的思想、學習、生活實際,采取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使廣大師生在警示教育中提高認識和抵制邪教的能力,從而使我們的校園成為反邪教的一方凈土。

組織領導:

成立活動領導小組,以校長為組長,副校長為副組長,學校領導班子成員及各班主任為組員的領導小組,具體負責活動的開展與協調。

組長:張二凱

副組長:劉海民薛廣勇吳永輝

組員:劉濤劉俊德楊志偉李曉東李運濤

丁文燦李紅偉及各班班主任

活動重點:

1、大力宣傳反邪教的重要性,強化學校的反邪教教育。

2、加強群眾思想建設使基層黨組織成為抵制邪教的戰斗堡壘。

3、增強服務意識,千方百計地為學生、家長、社區辦好事、辦實事。 活動安排:

1、反邪教氛圍渲染

充分利用學校宣傳陣地辦宣傳版面,各班出一期“反邪教”專題板報。讓學生看到“法輪功”害人之深,教育學生如何抵制邪教的危

害。向各班分發“崇尚科學 提倡文明 抵制邪教”倡儀書。

2、反邪教讀書活動

由采風文學社組織開展讀書活動,鼓勵學生讀科學方面的書,讀歷史故事書,加深對科學的了解,對歷史的了解,宏揚愛國精神。并寫讀書心得。

3、反邪教簽名活動

為將警示活動引入高潮,學校將開展師生“崇尚科學 反對邪教”簽名活動,造出反邪教聲勢,引起學生思想的觸動,達到教育目的。

4、家校聯系

進行一次反邪教的實踐活動,引導廣大學生投入“關愛家庭、拒絕邪教”的實踐活動,把警示教育活動進一步向家庭延伸,努力實現“小手拉大手,共同反邪教”的社會效應。學校印發《崇尚科學 提倡文明 抵制邪教》倡議書,帶回家中與家長共同學習,并由家長簽名后上交。

5、走向社會

初中招生工作方案范文第6篇

語文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核心和靈魂,是語文教學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它指導和制約著整個教學活動,對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開展至關重要.

現代教學理論和實踐都證明:有效的教學必先具備有效的教學目標.然而在現實的語文教學活動中,不少教學目標的設計常出現一定的隨意性和難以操作的缺陷. 教學目標的設計不是千篇一律,照搬照抄教參,就是缺乏對學生學習實際能力的分析,沒有突出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致使整個教學活動從一開始就注定了是一堂低效的或無效的語文課.

那么如何進行閱讀教學目標的有效設計,從而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益呢?我個人認為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從宏觀上看,教師要能熟悉掌握新課程標準對語文初中階段(七年級至九年級)總的教學目標、教學要求.初中階段是一個承上啟下的學習階段,上承小學一至六年級,下至高中三年,只有教師心中清楚地認識到初中階段語文教學的獨特的特點,如初中閱讀教學的目標有: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力的語言。準確地把握了教學目標,我們教師才能在教學過程中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目標的設計才能符合學生年齡、生理、心理特征,才能符合學生認知水平等。教學目標的設計也才不會過于膚淺或過于深奧,讓學生無所適從。

(二)從中觀、微觀的設計上看,教師要能了解教材中一個單元的課文在整個初中學習階段的位置以及一篇課文在一個單元中的位置。我們現在所用的蘇教版教材,是根據新課程標準理念編寫的,基本都是以主題為單元的編排體系。如果我們教師能明確每個單元在整個初中階段的教學目標,同時整合每一個單元中所選的每篇課文的教學目標,注重分析每篇課文與本單元其他課文所不同的、獨特的側重點、難點、能力點等。這樣我們通過把每單元中一組課文的教學目標進行整合后來品味、賞析、感悟課文,不僅可以減去許多繁瑣無效的分析,而且可以節省課時,提高教學的效率。

以蘇教版七年級語文第三單元為例,本單元的主題是民俗風情,所寫的民間習俗和傳統節日,有社戲、端午節、過年、中秋等,結合本單元在整個初中學習階段的地位,單元目標可以確定為:聯系作品的文化背景,了解民俗文化的豐富內涵;欣賞作品展現的優秀畫面和語言風格,體會作者的美好情思;調查家鄉的風俗民情,感受鄉土文化的獨特魅力;懂得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學會從生活中獲取豐富的寫作材料。明確了單元目標后,再整合本單元四篇課文的教學目標,那么《端午日》一文的教學目標可以確定為:了解端午日的習俗,欣賞賽龍舟的精彩場面;培養聯想、想像能力;學習講述民俗。至于本文寫作特點中的時間順序、詳略結合等手法,在本文中就不必作詳細講解。因為詳略結合的寫法在本單元上一篇課文《社戲》中已作講解,如果再在本文中作詳細分析就顯得重復、累贅,浪費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這樣分析《端午日》一文時,就有充足的時間來欣賞賽龍舟的場面描寫,同時挖掘出文章中蘊含的民族文化,能講述本地民俗,對學生進行人文熏陶。再如,本單元的《社戲》一文,根據單元目標的要求,對本文的教學目標就沒有必要設計掌握小說三要素,對環境、情節、人物作一一重點分析。因為小說的知識要到九年級才作重點講解。本文的落腳點還是應去關注民俗,通過領會小說中的優美的景物描寫,去把握、體會人物形象。如果能明確好每篇課文教學目標、單元目標、初中語文閱讀的總目標的特點,那么我們在課堂教學時,對每篇課文的教學目標的把握就會做到有的放矢,有所側重,分析課文時也不需要面面俱到,或擔心顧此失彼。課堂教學活動才能目標明確,才能高效、深入地展開合作、探究學習,讓有效教學走向優質教學。

(三)每堂課教學目標都做到明確、清晰.一堂課準備教給學生什么?這是我們教者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每堂課都要有每堂課的側重點,都要側重訓練學生的某一方面的語文能力,按知識、技能、情感三大領域,我們把初中語文教學能力目標分為四個層次:識記、理解、運用、評析,這四個層次又分為10個具體目標:識記、了解、分析、概括、掌握、綜合、創造、欣賞、鑒別、評論。我們教師在開展每一項教學活動時,心中都要清楚是為了實現哪個能力訓練目標,這樣實施教學活動時對學生能力的培養,才不至于帶有盲目性、隨意性。如《端午日》一文,要識記的是字詞,理解這一層次是要分析、概括茶峒人的端午節有哪些風俗。欣賞主要是通過對賽龍舟這個場面描寫的分析,讓學生來感受、體會端午節這一民俗文化的豐富內涵以及獨特的鄉土文化的魅力。 當然在設計能力目標時,也不需要每節課10個目標都要達成,也要針對課文有所選擇,有所側重,有所梯度。

再如有教師教<<一面>>一文,目標有這樣一些:了解寫作背景;學習本文記敘的順序;把握文章的思路脈絡;學習本文抓住特征的外貌描寫;體會本文遣詞造句的濃烈的感情色彩;學習選材典型、小中見大的寫作方法;學習敘議結合的方法,在記敘的基礎上進行畫龍點睛式議論的表現手法;認真體會作者思念和崇敬魯迅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學習魯迅的愿望.按大綱要求這篇課文是兩課時,短短的兩堂課,難道真能解決這么多問題,真能達成這么多目標?其實每一堂課,每篇課文教學目標不要面面俱到,哪怕一堂課就只有一個教學目標,這樣學生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能動性,思維才能得到真正的發展.<<一面>>一文,只要深入文本,透徹分析抓住外貌特征來表現人物性格的寫法,同時體會作者對魯迅先生的情感我覺得就夠了.可以一堂課完成一個教學目標,這樣學生才有時間和空間朝著明晰的目標,充分展開自己的思想,最大限度地增加思考的力度和思維的深度.

同時有的教師在落實新課標的三維目標時,一篇并不長的課文都要設計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目標,其實在一篇課文中三維目標都要得到落實是不可思議的,多元而繁復的教學目標也會澆滅學生思辨的熱情、思維的火花,從而導致學生思考的缺位、思想的貧乏.

(四)注重學生差異,教學目標的設計能有一定的層次性.由于學生認知結構、學習水平、動機意志等的差異,不同學生獲得同樣知識所需的時間存在較大差異,在教學實踐中如果我們按照"最近發展區"理論把獲得某種知識所需時間和認知發展水平大體相當的學生進行歸類分層,并確定與各層次學生的實際可能性相協調的分層遞進教學目標,這樣即可大大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提高語文學與教的水平.

總之,語文課堂教學必須是一種有目的的、講求效益的活動。有效性才是教學的生命。我們教師只有潛心鉆研、正確地解讀文本,把握準確的教學目標,并在教學的過程中進行有效設計,同時能構建靈活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每堂課都真正有所"得",相信我們的語文課堂將會更加精彩紛呈、扎實有效。

經過我們的調研分析,發現我們的語文老師們在閱讀教學教學目標設計上存在著不少的問題,直接導致了課堂效率的低下:

1、目標要求過高或過低。這方面原因一是教師沒有吃透教材,二是教師對學生情況了解不夠,高估或低估了學生認知水平和語文能力。目標要求過高,脫離學生實際,導致大部分學生對目標內容茫然不知所措,加重學生思想負擔,教學任務無法完成,教學效果可想而知;目標要求過低,所教內容學生低年級已經理解并掌握,到了高年級教師還要不斷訓練要求,學生強打精神,磨來磨去,教學效益低下。更重要的是磨滅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產生厭煩的情緒。

2、教學目標不明確,不能突出教學重點內容。對教材沒有進行深挖吃透靈活組織,導致教學目標的不明確。要么面面俱到,突現不出重點,眉毛胡子一把抓,加上補充大量資料,顯得過度臃腫,喧賓奪主,一堂課下來學生一頭霧水,不知這節課要掌握什么,內容過多讓教師在四十五分鐘內難以完成教學任務;要么目標確立過低,課堂容量太小,一節課只抓一兩段,密度小,效率低下,一節課學生沒有學到多少實用的東西。

3、教學目標不能體現語文本體性。由此導致教學過程中只是熱鬧的解讀文本內容,忽視了語文本體,將語文課上的像生物課、科學課、地理課、歷史課甚至建筑課、數學課等等,就是不像語文課。

新課程語文課堂教學目標設計的表述方法

吳偉昌

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靈魂??茖W高效的課堂教學設計則是課堂教學成功的必要條件,而課堂教學目標的設計又是課堂教學設計的核心,決定著整個課堂教學設計的方向、過程及結果評估,直接關系到課堂教學的效果和學生的發展。然而,從教學目標設計的現狀看,一些教師對課堂教學目標設計的認識及思考不夠深入,實施及操作不夠規范,這些問題的存在對語文新課程的實施產生了不利影響。本文將在分析課堂教學目標設計中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探討新課程語文課堂教學目標設計表述的幾種方法,期望對提高教師語文課堂教學目標設計水平、切實推進語文新課程改革有所幫助。

在課堂教學設計的目標表述中,由于對語文新課程理念的認識與理解不夠深入,對課堂教學目標設計的認識與理解不夠正確,存在著目標表述定位偏頗、混淆不清的問題。它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課堂教學目標陳述的主體不是學生。確定課堂教學目標的指向應當是學生而不是教師,課堂應當是學生成長的地方,語文課堂教學是為了養成學生的語文素養,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和水平,目標陳述的主體應當是學生。二是課堂教學目標表述的用語不夠清晰。設計的教學目標如果使用一些混雜的、無法觀測的描述心理狀態的術語,那么一堂語文課下來難以檢驗,教學目標是否達成,從而導致教學效率低、教學效果差。例如:“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我們要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表述的教學目標的行為主體就成了教師,這是傳統的教師本位觀在課堂教學目標設計中的體現。課堂教學目標是指通過課堂教學所要達到的預期的學習結果,是指向學生的變化的,教師應該做什么并不是教學目標所應陳述的內容。另外,這樣的目標表述太籠統,難以操作,難以檢測,很難確定教學目標是否達到。這樣設計的目標難以對教學活動發揮應有的指導作用。三是課堂教學目標敘述的條理比較混亂。教學目標設計的表述應當合乎教學內容的要求,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具有一定的邏輯順序,表述的條理要通順。又如,誦讀,在詩詞教學設計中十分重要。但是,有許多教師只是在課堂教學開始階段安排學生集體朗讀,中間安排全班朗讀各部分內容。沒有發揮誦讀在理解詩人感情抒發、解讀詩詞內涵意蘊上的作用。這樣設計的目標就難以起到優化課堂教學效果的作用。

設計課堂教學目標,應當規定學生在教學活動結束后能表現出什么樣的學業行為,并限定學生學習過程中知識、技能的獲得和情感態度發展的層次、范圍、方式及變化效果的量度。對課堂教學目標的準確表述,可以充分發揮教學目標在教學活動中的指向、評估和激勵作用。與語文新課程課堂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個領域相適應,我們一般可以采用行為性目標表述法、生成性目標表述法、表意性目標表述法這樣三種方法來正確表述教學目標。

一、行為性目標表述方法

行為目標是以具體的、可操作的行為的形式陳述的課堂教學目標,它指明教學過程結束后學生身上所發生的行為變化。這種目標指向具有精確性、具體性、可操作性的特點,適合于知識、技能領域目標的表述。行為目標具體應當包含課堂教學目標的ABCD四個要素,它們的含義分別是:

l.A即Audience,意指“學習者”。它是目標表述句中的主語。根據新課程教學的理念,在制定課堂教學目標時,無論是一般的行為目標還是具體的行為目標,在描寫時都應指向學生的學習行為而不是教師的教授行為,一般不用來描述教師的教學程序或活動的安排,如 “為學生……”“使學生……”“讓學生……”“提高學生……”“培養學生……”等描述。規范的行為目標開頭應當要清楚地表明達成目標的行為主體是學生,例如,“學生……”,用“能認讀……”“能背誦……”“能解釋……”“能寫出……”“仿照……對……寫一段話”“對……作出評價”“根據……對……進行分析”等描述。

2.B即Behavior,意為“行為”。它要表明學生通過學習之后能夠達到什么,是目標表述句中的謂語和賓語。這是目標表述句中最基本的成分,不能省略。在新課程改革中,教學具體目標應采用可觀察、可操作、可檢驗的行為動詞來描述,以增強所設計教學目標的可觀察性和可測性。傳統中使用的“了解”“掌握”“知道”“熟悉”等幾個籠統、含糊的、難以觀察到的、僅表示內部心理過程的動詞,往往難以測量,難以檢驗。而采用“認讀”“背誦”“說出”“描述”“解釋”“說明”“分析”“評價”“模仿”“參與”“討論”“交流”“認同”“拒絕”等能直接反映學生活動的行為動詞,則意義明確、易于觀察、便于檢驗。

3.C即Condition,意為“條件”。它要表明學生的行為是在什么條件下產生時,是目標表述句中的狀語。所謂條件,是指影響學生學習結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圍,學生在什么情況下或什么范圍內完成指定的學習活動,例如:“借助工具書,……”“仔細閱讀下列語段,歸納……”“用所給的材料探究……”“通過小組合作討論,制定……”“在網上搜集資料,體驗……”等。

4.D即Degree,意為“程度”。即要明確上述行為的標準。它是指教學目標設計中學生應當達到的最低表現水平,用來評價學生課堂學習結果的達成度。例如,“寫一段不少于200字的感悟”“分析歸納出5個要點”“能準確地說出……”“會具體地寫出……”“客觀證確地評價……”等表述中的狀語和補語部分。這樣就限定了教學目標水平的表現程度,以便檢測學生學習結果所要達到的程度。

運用行為性目標ABCD方法的表述,例如:“閱讀《游褒禪山記》一文,學生能將文中陳述事實與發表議論的句子分類,至少有85%的句子分得正確。”一般說來,一節課的教學目標要素包括:行為主體、行為動詞、行為條件和表現程度等四個要素。當然,在日常制定教學目標時,教師不妨靈活掌握,有時可以省略行為條件和表現程度(標準)。例如,學生(行為主體)本節課(行為條件)會認會寫(行為動詞)五個生字(表現程度)。我們在撰寫教學目標設計時,為了簡便易行也可簡化為“行為動詞和表現程度”兩個要素。如,“學會(行為動詞》五個生字(表現程度)”。

二、生成性目標表述方法

生成性目標是在教學情境中隨著教學過程的展開而自然生成的課堂教學目標。如果說行為目標是在教學過程之前預先設定的,那么生成性目標則是在教學過程中隨機生成的,其最根本的特點是過程性。生成性目標不以事先預定的目標為中心,它著重考慮學生學習興趣的變化、學習能力的形成等。它適合于過程與方法領域目標的表述。例如,《荷風蓮韻——蓮文化的魁力》這一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設計的教學目標可以為:通過對有關蓮花的各種信息的搜集、整理、探究,揭開蓮文化的神秘面紗,養成探究事物的習慣和方法,養成篩選、處理各種信息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表意性目標表述方法

表意性目標指學生在具體的教育情境、教學活動和學習活動中的個性化表現,旨在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強調學習及其結果的個性化。表意性目標重視學生的內部感受性,適合于情感、態度及價值觀領域目標的表述。

表意性目標的表述,不是規定學生在教學過程結束后應該展示的行為結果,而是強調學生在此情境中獲得的個人意義。由于人的情感變化并不是通過幾次教學活動便能立竿見影的,教師也很難預期一定的教學活動后學生的心理會出現什么變化。這種目標要求明確規定學生應參加的活動,但不精確規定每個學生應從這些活動中習得什么。例如,《荷風蓮韻——蓮文化的勉力》這課的教學目標可以設計成:通過對蓮文化的研究,養成高尚的道德品質和積極的人生態度。

可見,設計科學的課堂教學目標,并采取合理的表述方法,一是要明確教學目標表述的學生角度,二是要理解教學目標表述的幾個要素,三是要掌握教學目標的三種表述方法。以期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目標的定向功能,提高課堂教育教學質量。上述課堂教學目標的三種表述方法各有其特點和適用范圍。如行為性目標具有具體化、精確化、可觀察、可測量的特點,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有明顯促進作用。但只運用行為性目標也會帶來一些弊端,因為簡單的目標容易具體化,而高級目標如創造性思維、情感的變化等難以具體化。所以,只運用行為目標會導致教師只關注易于具體化的知識、技能領域的目標,而忽略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領域的目標。而生成性目標和表意性目標的運用,則可以使教學擺脫固定目標的束縛,使學生的主體性得到充分發揮。因此,三種表述方法的合理運用是課堂教學目標表述的客觀要求。

課堂教學目標的設計將直接影響到語文課堂教學的效果,我們必須予以高度重視。教學目標的設計在整個課堂教學設計中起著統領的作用。有了正確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學習材料才得以組織和調整,教學活動才得以合理安排和開展,學習結果才得以預測和分析,學習評價才有科學的依據。語文課堂教學目標的設計要符合新課程理念,要面向全體學生,要著眼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長,重視養成學生的完整人格。只有這樣,實現語文教學高效率、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才會成為可能。

(吳偉昌 江蘇省無錫市濱湖區教育研究中心 214063)

文章錄自: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上海教育科研》2009年第8期

語文教學目標的設計與落實

一.小學語文教學目標的設計

新課程實驗的鋪開和《語文課程標準》的深入貫徹,作為“教學設計”兩要素之一的“教學目標”在表述上發生了一些新的變化,出現了一些新的情況,但是不論怎么變化,它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是很大的。在小學語文教學必須以學習語言為主要目標。對于小學生來說,學習語言又必須以把握“形象”為突破口,因為語文尤其是小學語文是讓形象說話、說理、創意的,盡管是實用文體但也多少帶點文學味。所以“形象”在小學語文中居于核心地位,我們要充分發揮“形象”這個語文知識和能力的載體,發展學生的語文素質。

因此,小學語文教學目標的設計必須處理好以下關系:

第一,處理好目標內容的全面性與語言表現形式和整體形象性的關系。語文學科的工具和人文性決定了語文教學任務的全面性,不僅要注意字、詞、句、篇等知識內容的傳授,還要重視聽、說、讀、寫等能力的訓練以及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質的培養,因此語文教學目標的設計必須體現知識、能力、德育幾方面的內容。實踐證明,把語文訓練完全技術化,只注重語言形式技巧,脫離語言學習的環境是違背學生語言能力發展的規律的。小學生的智力發展是以其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過渡到以抽象思維為主要形式,所以在教學目標的設計上一方面要引導學生從整體入手透過形象去把握“知“和“情”,另一方面使學生進入與形象相關聯系的情境中,取得“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

第二,處理好語言表現形式的模糊性與目標訓練綜合性的關系。模糊性是語文學科最顯著的特點之一。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文人筆下有不同的表述,正如歐陽修所說:“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千秋去。”因此,即使是同一首詩也可在學生眼前浮現出一幅幅不盡相同的圖畫。祖國語言的豐富性,為學生的思維拓寬了縱橫馳騁的空間,但也給學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必須具有扎實的語文基本功和語言感知能力,才能在祖國浩瀚的語言海洋中暢游。因此語文教學目標的設計必須體現語文訓練的綜合性,聽說讀寫互相滲透,要緊扣“大綱”,依據教材,結合學生實際,制定出明確具體、可測可評的目標。既要有認知目標,按從具體到抽象再到具體的認識過程,體現出“識記”、“理解”、“運用”三種能級水平;又要有情感目標,按內化的過程,體現出“接受”、“體驗”、“態度”三種能級水平;還要有動技目標,按從簡單到復雜的訓練順序,體現出“正確“、“連貫”、“熟練”三種能級水平。 二.小學語文教學目標的落實

1.依據目標,選擇教法和學法,變多余的分析為扎實的語言訓練,體現素質要求教學方法服從于教學目標,特定的教學目標只有采取特定的教學方法,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讀、講、議、練是語文教學的基本方法,必須在每課的教學中體現、運用。布魯姆“掌握學習”理論指出:“學會如何學習比學會什么更加重要。”“語文教材無非是例子”,我們不但應對學生進行各項語文基本功的訓練,還應重視學生對課文本身的消化和吸收。教師要恰當合理地分配好40分鐘,盡量壓縮的提問、抄寫、訓導時間,加大學生聽說讀寫的訓練比重和密度,這是達成小學語文教學目標的重要方法。從教學實踐中來看,聽和讀著重于理解能力的訓練,說和寫重在表達能力的訓練,理解和表達兩者密不可分,相互聯系。往往“讀”又是著力點,通過“讀”可以培養學生對“言語的敏感”,“如水到口,冷暖自知”。(郭沫若語)葉圣陶先生曾說:“語文課以讀書為目的,老師引導學生俾善于讀,則其功至偉。”文章的妙處盡在文章里,而不在教者的口頭上。凡是要求側重熟讀的篇目,應該指導學生讀得瑯瑯上口,字字清晰,語調抑揚,使靜態的書面語言“活化”起來,在學生頭腦中留下鮮明的表象,從而內化為內部言語,為轉化為書面語言和口語作積累;凡是要求背誦的段落應該人人過關,并且立足于課內完成;凡是要求復述的篇目,應該按不同的要求復述,為學生創造語言轉化的機會,既能積累語言,又能運用語言;凡是要求練習的篇目,應該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設計出各種口頭或書面的語言練習,并在不同的年段有所側重,小學低年級側重于句的訓練,小學中年級應側重于句群和段的訓練,小學高年級段的訓練和短文的謀篇訓練并重??傊虒W中

讓學生多讀、多想、多說、多寫,把語形式和語言內容和諧地統一起來,教學的目標才能達成,學生的語言能力才能逐步提高。

2.掌握反饋信息,進行矯正性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全面發展教學信息,尤其是反饋信息,對教師來說,可以掌握目標達成的現狀和差距,從而通過調控不斷糾正教學中出現的失誤,調整教學的疏密和速度;對學生來說,反饋信息可以強化追求目標的意識,發展智力,尤其對學習較差的學生來說意義更加重大。

目標教學理論認為,差生的出現大多數是由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某一失誤和累積造成的。諸如字、詞、句、篇等方面的知識以及聽、說、讀、寫等方面的技能,如果這些方面的失誤沒有及時診斷出來,沒有及時進行矯正,就會成為學習新內容的障礙,繼而就會出現更大和更多的失誤。原有的失誤和新失誤累積起來,就形成了學習新內容時更大和更多的障礙。如此惡性循環,到了再也不能學習新內容的階段,差生就出現了。既然差生是由于學習過程中的失誤和累積而形成的,那么根本的措施在于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失誤要隨時通過診斷性的測試和形成性測試,給予及時的必要的補救,使他們順利地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因此,布魯姆認為“評價是用來改進教學的”,可見目標與評價是相互蘊含的雙方,達標評價不僅是教學效果的價值判斷,而且還應推進和改進教學。

語文教學歷來反饋較慢,學生累積誤差較大。由于缺少反饋,課堂教學是否達標無法了解。因此,教師對反饋的信息應作及時處理,特別是對關鍵性的錯誤不能輕易放過,對有創造性思維的學生應予以提倡或表揚。我們語文教師應積極為學生創造各種成功的機會,充分發揮他們的潛力,從而使學生以成功后的歡樂來強化學習動機,激發學習興趣。

當前語文教學目標設計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

(金傳富,北京教育學院豐臺分院)

教學目標是所有教學活動的終極追求。這種終極追求明顯可以分為兩個層極。一個是教育的終極目標。即從上位的角度講,如何育人,育什么人的問題。一個是從下位的角度講,學什么知識,長什么技能的問題。只有兩個目標有機融合,這樣的目標設置才是比較適宜的。同時,在目標設制的過程中,還要兼顧是否有一定的階梯,好不好操作,是否便于實現的問題。這也是考驗目標制定者的學科素養的一個方面。

在教學目標的設定中,我們還看到,對于學科局部目標的制定,也有一個范圍與內涵。同時注意這些小目標的連動與系統。比如,一節課的教學目標,一篇課文的教學目標,一冊書的教學目標或者一個學期的教學目標,一所學校的辦學指導下的教學目標等等。范圍不同,目標迥異。大而化之,籠而統之,這樣的目標設制也是不合適的。至于在目標設定中,用合適的語言將教學目標表述清楚,當然是教學的必然選擇。

最近因為教師培訓課程教學的需要,我們隨機選取了08年至11年近3年以來,在語文學科專業雜志上公開發表的語文教學設計53篇,又從中選取了含有“教學目標”這一欄目的作品38篇,組織15位研究班的學員對其“教學目標”的理論性,科學性,學科性,技術性,等等諸方面進行了分解。結果發現,我們認為比較合理的教學目標設計僅僅一例。僅僅占到總數的2.6%。而其存在的問題卻是層出不窮。經過15位學員的共同研究,我們認為,這些教學目標存在以下十數個方面的問題。

1、教學目標沒有體現一定的教育學原理,教學目標中蘊含的教育學原理嚴重不足。

我們這里所講的教育學原理,比如說育的人原理,培養學生智能的原理,關注學生認知成長的原理,學生階梯發展的原理等等??吹贸鰜?,教師的教育學原理修養是很不到位的。

比如《記承天寺夜游》教學設計(語文建設2009/10)中的教學目標:“1.借助注釋,疏通文意;2.反復誦讀,細品語言;3.補白資料,體會情感。”這里的每一個論段都是不足信的。“借助注釋,疏通文意”既可理解為老師的教學行為,又可理解為老師幫助學生學會學習的一個過程或者手段,而不是學生學習的根本結果。不是學生能從心智上得到啟發的一個結果,明顯具有不確定性。況且,“疏通文意”不完全一定要依靠“注釋”??繉W生自學,靠老師引導,靠學生研究等等,都可以完成。顯然作者錯解了教學的方向。而“細品語言”也不一定是“反復誦讀”的必然。“細品語言”的內涵要大得多。至于“補白資料,體會情感”完全也是一個可有可無的事。教得好的教師,不用補白也能教得好。教得不好的教師,補了白,也是白補。甚至起反作用。從以上目標設計來看,老師似乎根本沒有理解目標是什么,如何制定合理的學習目標。

2、對新課程標準的內涵理解不透。什么是新課標,新課標的內涵是什么,怎樣才能實現新課標的要求。對這些內涵,似乎只有新課標的形式,而沒有新課標的內涵。比如可能有三維目標,但是三維目標的設定避重就輕,大大淺化了教學的內容。

比如《扣點引線,步步推進——<風箏>教學設計》(語文建設201005),其教學目標為:“1.知識與能力:整體感知課文,形成探究解讀課文意蘊的能力。2.過程與方法:以作者情感變化為主線,扣點引導,探究式學習。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悟親情,學習魯迅的自省精神,盡力保持純真美好的天性。”

看起來,這篇教學設計很冠冕堂皇,三維目標,明明白白。但細細推究卻發現,這樣的目標百孔千瘡。單從目標上看,對課文基礎知識的建構幾乎是沒有的。比如課文的文體的認知,字詞句的積累,人物形象與內心世界的感知等等。而其深層的不足還在于,整體感知只是一個符號。不可能有具體的措施。而“整體感知”與“形成探究”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整體感知,完全可能只是一個粗淺的學習行為,而“形成探究”,本身卻是一個內涵并不確立的空洞概念。這兩個概念可能是很難疊加在一起的。至于“扣點引導,探究式學習”明顯屬于杜撰的新概念,內容根本無從稽考。更談不上可以評價的實際教學活動。而“盡力保持純真美好的天性”估計只能屬于“天方夜譚”了。

3、在我們所選的教學目標設定中,我們所看到的作品,教學目標設計大而空,可操作性差。

其表現是教學目標設計流于表面,挖掘不深,不具體、沒有明確的教學針對性,可操作性不強。而且目標設定脫離學生實際能力,明顯表現出“為目標而目標”“為教案而教案”“為教學而教學”的現象,顯然對教學目標的意義認識不清。

比如,《背影》教學設計(中學語文教學2009/04),其目標為:“1.學習文章基本內容及寫作思路。2.通過言語篇章的學習,幫助學生了解文中深含的情感。3.在情感分析中,盡可能地體味文章包含的父愛、中年情結和人生感悟等多重主題。”

這里的三個目標似乎都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特色。因為每一篇文章都是自有其內容和思路的,本文作者這樣寫其教學的目標,明顯是游離于本課教學之外。其第二條,“在情感分析中”,似乎作者要抓住的是本文的“情感”,這樣抓未必不對,但顯然又將全文的其他信息遺漏了。“盡可能”,則表現作者教學的“不自信”。至于“中年情結”是一種什么“情結”?是不是這篇課文的教學重心,可能沒有人能說清楚。“人生感悟”是誰的“人生感悟”“感悟”什么樣的“人生”?完全是一筆糊涂帳。不僅是定位模糊,缺乏邏輯,連起碼的學習方向都沒有。這樣的目標,可以說,在教學中是根本不可能完成,或者說即使完成,也是拆東墻補西墻,沒有任何本質的意義。

語文教學目標的依本當然是課文。是課本,是教材,是教學的實際需要。但是我們在這些教學目標的設定中,我們看到的結果是,大部分教師僅僅依憑課本,而不考慮教材的系統性與科學性,教學內容的切實性,不考慮學情的實際需要,而僅僅依憑教參或者前人的結論。有的甚至游離于學科之外。

比如《鄒忌諷齊王納諫》課堂教學設計(中學語文2010/24)的教學目標確定為:“1.演示課本劇體味諷諫的魅力。2.探究齊國戰勝于朝廷的原因。3.學習運用鄒忌的諷諫藝術。”這里的三個目標都是有著明顯的問題的。因為《鄒忌諷齊王納諫》的諷諫藝術,不依憑課本劇同樣可以得到。而千百年來人們閱讀這篇課文,并不是人人都要造課本劇才能得到其中的含蘊美??梢娮髡邔⒄n文教學的形式,當成了內容。雖然作者也考慮到了“齊國戰勝于朝廷的原因”這個重要的主題,如果作者并不能明確這個原因是君君臣臣共同努力的結果,那么這篇課文提出的這個目標也等于空話。“學習運用鄒忌的諷諫藝術”這里明顯也有一個策略的問題。而且是中國人上不了臺面的問題。那就是鄒忌并不能用直白的語言進諫齊王,而只有通過婉轉的方式進行諷勸??梢姺饨ň醯膭萘€是很強大的。只是巧的是齊王還比較開明,才有這樣的結果。而這種過于婉轉的方式,并不是現代社會的主題。如果不能從世界觀、價值觀方面啟發引導學生,那么,本文的根本性價值,現代性價值并沒有能夠體現出來??梢娮髡邔Ρ疚慕虒W目標的制定還是比較淺的。

又如《孔乙己》教學設計(中學語文教學201002)的教學目標:“用豐子愷創作的《孔乙己》小說插圖指導學生圖文互讀,„披畫入文?整體把握課文結構及內容,„披文入情?分析人物形象及性格特征,進而深層次理解小說主題。”看似合理,其實避重就輕,不免有脫離語文教學真正內涵之嫌。

4、情感目標過于政治化,思想教育痕跡過大,舊有的教學觀影響太多,新觀念尚未形成。將語文本身的內涵窄化了。

文以載道是中國語文教學的傳統,本身有一定的科學性與合理性。但語文教學目標的政治化,思想化,卻一直是中國語文教學的一個結。這個度的把握在很多教師那里并沒有被處理得很好。過于政治化和品德教育,一直是當前中國語文教學的需要解決的一個老問題。顯然舊有的學生觀有待突破,對學科教學的內涵有待深化。

比如《最后一課》教學設計(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09/08),其教學目標為:“1.體會作品的愛國主題。2.學習文章獨特的構思,選材的典型性。”這樣的目標設計是完全政治化和口號化的。如果學生在學習這篇著名的作品的時候,不能從其極其藝術化的表達中感受到藝術的魅力,政治化的教學是沒有意義的。這篇著名的小說一百多年以來,成為世界各國的經典課文,“愛國主義”當然是它不可缺少的內容,但是空洞的教學只能增加學生的抵觸,而不能提高學生的思想的涵養。如果小說教學不能從主人公韓麥爾先生的行為,語言;小弗郞士,鎮上的人們等等的一舉一動之中感悟出思想深處的愛國情懷,那么這個教學目標顯然就有帖標簽的嫌疑。再者,這篇小說所包涵的普世化的教化意義,已經跨越了世界,而我們僅僅作為一個“愛國主義”的標簽來教,這樣的教學必定不受學生的歡迎,而且學生并不可能有更多的收獲。所謂“取法乎上得乎其中”,這樣的道理顯得十分蒼白無力。

5、概念理解不清楚,使用不當。尤其是語文教學概念的內涵相當混亂,把握不當。造成教學觀的混亂。

如:《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教學設計(語文教學與研究2010/25),其目標為:“1.閱讀文本,感悟作者的情感傾向和作為新聞記者的神圣使命感,理解„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的深刻內涵。2.學習作者巧妙地將文學敘事融入新聞寫作中,客觀的事實敘述投射主觀情感的新聞寫作方法。3.認清納粹反人類的罪惡,反思人性,告誡世人和平生活來之不易,希望悲劇不要重演。”

這篇課文的教學設計有許多學術上的錯誤。很明顯,這篇課文僅僅是一個新聞記者寫的一篇隨筆,而根本不是什么新聞,但是因為課文被安排到“新聞”這個專欄之中,所以相當多的教師也把它當作“新聞”來教,以訛傳訛。這樣一來,用新聞的方式來教學一篇優秀的語言學作品,就自然窄化了教學的內涵。這里的“閱讀文本”看起來很威嚴,又是“文本”,又是“閱讀”,很現代,可惜這樣的東西僅僅是解決學生學習的一個過程或者方式,而并不是學習的根本“目的”,不能算作目標的。至于“感悟作者的情感傾向和作為新聞記者的神圣使命感,理解„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的深刻內涵。”只不過中作者的一廂情愿罷了。因為在這樣的敘事中,“能不能感悟”什么“神圣使命”什么“深刻內涵”全沒有譜。

而“學習作者巧妙地將文學敘事融入新聞寫作中,客觀的事實敘述投射主觀情感的新聞寫作方法”這樣的說法,不知從哪一家文藝批評的說法而來。用于教學,這樣的語言明顯是很不適用的。任何優秀的作品,不管它是什么文體,都離不開好的敘事,而好的敘事,既可能是新聞作品,也可能是好的文學作品。這個目標等于白說。“希望悲劇不要重演”用于目標教學,也無疑等于“模棱兩可”。

再如,《故都的秋》教學設計(學語文2009/02),其目標為:“知識與能力:

1、領會課文以情馭景、情景交融的藝術風格,培養和提高文學鑒賞能力,提升文化品位和審美趣味。

2、通過意象分析,體會作者筆下故都之秋的„清?、„靜?和„悲涼?的特點。情感與價值:體悟郁達夫的愛國情懷。”又其“教學重點”為:“了解„蘆花?、„楊柳?、„秋月?、„鐘聲?、„秋蟬?、„秋風?和„秋雨?等意象的意蘊。其“教學難點”為:“體味本文所用意象的意蘊。”

初一看,好像這里的每一句話都是擲地有聲。但細加分析,卻不能不發現,這樣的目標設計與學生的“語文學習”“散文學習”八桿子打不著。明顯脫離了學生的實際理解能力。就這篇課文而言,只需要知道作者對北方的秋天和對南方的秋天是什么態度。對整個秋天持什么態度,作者究竟是喜歡北方的秋天來還是南方的秋天,究竟喜歡北京的秋天什么景象,有哪些值得玩味的語句,作者在這些語句里想表達什么樣的意思,就可以了。至于作者在目標里所寫的“以情馭景、情景交融”“藝術風格”“文學鑒賞能力”,“文化品位”“審美趣味”“意象分析”“„清?、„靜?和„悲涼?”“愛國情懷。”“意象的意蘊”等等,這些是典型的文學批評的語言,而不是中學語文教學需要實現的目標。再者,可能語言學批評也不會有這么多不著邊際的空洞術語。

6、目標的表述層次不清楚,先后不分,輕重不分,邏輯順序不合理,交叉表述,表達混亂。照理說語文教師的表達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在我們所見的這些教學目標設計中,卻處處可見邏輯素養不過關的情況。

再如:《百合花》教學設計(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09/01)的教學目標:“1.學習以小見大的表現手法。2.學會用心理活動、典型細節來刻畫人物形象。3.能夠明確文章的主題。4.學習情節的巧合安排。”整個教學設計給人一種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感覺。就這篇小說而言,將莫明所以的“以小見大”放在首要一條,顯然是不合理的。將小說所寫的人物的精神世界完全矮化了。而“以小見大”與“情節巧妙安排”顯然也屬于同一個范疇。

又如,《湖心亭看雪》教學設計(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004)教學目標:“1.掌握文章基本內容,熟讀課文。初步了解白描的寫作手法;2.掃除語言障礙,積累文言實詞和虛詞。”如果不考慮知識積累的因素,光說寫作手法的教學,應該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就中學生而言,將文言文的寫作手法放在首要位置進行教學,這樣的目標設計在欠缺深入的考慮。

再如《風箏》教學設計(語文教學與研究2010/29)其知識目標為:“1.整體感知課文,體會文章中蘊含的濃濃的親情。2.理解重點詞句的語境意義。”就算感知是合理的,理解濃濃的親情也沒有錯。但是放在“理解重點詞句的語境意義”,似乎就可能有先后不分的嫌疑。畢竟從局部理解到整體理解是人們思維的一般模式。再者整體感知與詞語理解完全也有可能是交叉進行的。

7、教學目標文字表述不精準,語意模糊,存在明顯的語法或表達錯誤。

教師的語言過關也否,我們從教學設計的文字中能很容易看到。這樣的語句很不鮮見?!豆识嫉那铩方虒W設計(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006):“2.引導學生對故都秋景的特點進行分析。”明顯主賓不配,既沒有主語,又缺少賓語。如果按祈使句算,也不能沒有賓語。如《歸園田居》教學設計“語文教學與研究2009_29”:“積累基礎知識和解讀詩歌內容與情感”“解讀”“情感”其別扭的表達不容置疑。又如《漢家寨》教學設計(語文教學與研究2009_20):“明白漢家寨人„堅守?的含義。”粗看很通順,細究則發現本句想要表達的意思是“明白漢家寨人(所堅持)„堅守?的(具體)含義。”其語義的缺損十分明顯?!逗耐た囱方虒W設計(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004)“掃除語言障礙,積累文言實詞和虛詞;通過想象,品味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流露出的情感;”“掃除語言障礙”和“積累文言實詞和虛詞”并不是關聯的一個行為;“通過想象”“品味……奇景……情感”也存在明顯的語意不相關。從某種角度講,“品味”“情感”也是可通的,但是當它與“奇景”關聯起來,則明顯存在生拉硬拽的感覺。關鍵是文中的景,并不是真“奇”,而景之“奇”與“情”之“切”也不能簡單的相勾邊。其中必然還牽涉作者的更多“人世經歷”,這才是傳統的“知人論世”解讀課文。

8、老師態度欠積極,重視不足,對教學目標及教學活動不認真,文字過簡,內涵缺失。

我們說“態度決定一切”。信然。語文教師沒有嚴格認真的科學的態度,那么他在處理他的一切教學行為時,就完全可能敷衍了事。這樣的教師并不少。在我們所掌握的材料中,我們看到教師們對教學目標的重視程度往往只是基于工作的一般性要求,而不基于科學研究的角度,嚴謹求實。

以下幾種情況都是存在的,比如自己不思考,抄襲他人教案中的教學目標。不根據教學的實際需要生搬硬套教學目標。不深入教學的實際課文的內涵,淺嘗即止。有的如《木蘭詩》教學設計(中學語文教學2009_05),方案B,教學目標只有一句話:“以朗讀為教學線索,多角度閱讀欣賞詩歌。”這樣的話除了應付差事,我們找不到更好的解釋。如此等等,都是不認真研究教學,不認真對待教學的表現。

應該說以上幾種情況的嚴重性是不容否定的。分析造成以上情況的原因,我們不能發現,以下幾種情況是不容我們小視的:

一是教師可能還是缺乏對于“教育是什么”的內涵的深入學習與理解,以及缺乏對于“怎樣教學才是效果最佳”的理解。由于對整個教育內涵的理解缺失,因而造成教書而沒有自己的主張的結果。很多情況下人云亦云,照搬照抄。最終的結果是寫下來的教學目標空洞無物。

二是老師對于學科教學的內容把握不到位。“語文”是一門特殊的學科。有著自己特殊的內涵。該教哪些知識,該怎樣實施教學的過程,哪一個階段怎樣教,什么樣的學生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怎樣才能教成“知識”、“技能”“學理”“應用能力”全方面長進的學生,都有不同的考慮。越是高明的老師,教的方式與方法都有很深的內涵??上覀儚囊陨辖虒W目標設計中,看到,老師們在這方面的思考很少。

三是一般的語文教師在“語文教學目標的設置”這個教學主題方面向來缺乏訓練。師范教育中的“語文教學法”空洞而玄虛。而老師的業務進修也講得不那么深入,甚至根本沒有機會深入。在老師的日常業務活動中,也缺乏專門的指導,加上教師自己也并非認真對待這一個特殊的項目,不以為然,積久成習,因而造成這樣的狀況。

四是少部分教師懶惰成性,既不讀書,也不思考,平時不學習,不鉆研,不將日常的教學活動與自己研究提高結合起來,工作虛應故事,出現問題不能及時發現,年深月久,自然積非成是,遺害萬方。

五、從以上情況,我們還看到,不排除有的教師本身素質太差,各方面修養都不到位。有的連起碼的語言文字表達孫過關的情況。即使他想將自己的教學目標表達清楚,最后卻是辭不達意。

那么怎樣解決語文教學目標設置不科學的問題,更好地表述教學目標呢?

我個人認為,要做到更好地表達教學目標,教師必需要充分考慮自身的教育價值觀,依據語文學科的特色,在考慮學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設計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學目標。具體在操作過程中,可有以下幾種表述方式:

一、借鑒經典的表述方式

近三十年來,教學目標的陳述一直被西方教育心理學作為重要課題來研究。而且已經研究出相當的成果。其中認知心理學家提出三種陳述教學目標的理論與技術,即行為目標陳述法、內部心理與外顯行為相結合的目標陳述法、表現性目標陳述法。簡稱為:行為式、認知式和表現式。

行為式的教學目標陳述是對學習者學習之后將產生的行為變化所做的一種精確說明。即一是要說明通過教學后,學生能做什么(或會說什么),二是要規定學生的行為產生的條件,三是規定符合要求的作業的標準。根據美國心理學家馬杰的觀點,行動式教學目標具備四個基本要素:行為主體、行為本身、行為條件和行為標準。

認知式教學目標在陳述時,首先提出一個一般性目標,又稱終點目標。該目標可以先用表示心理活動的詞語來陳述,如懂得、理解、運用、掌握或欣賞等。然后,再陳述過渡目標,又稱使能目標,即用來提供證明學習者滿足目標要求的具體行為。過渡目標可以被看作是終點目標的先決條件,是學習者達成終點目標所必須學會的特定行為,而終點目標關注的則是整個教學目標的結果。

表現式通常指美國心理學家加涅對教學目標的分類的模式。實際上就是在教學目標中對學習結果的分類的方式。即把學習結果作為教學目標來進行處理。這樣,有利于確定達到目標所需要的種種學習條件,方便于教學。而且從學習條件中還可以派生出具體的教學事件來,以便告訴教師應注意做些什么。通過對學習結果的分析,可以為教學設計提供可靠的依據,從而為達到教學目標鋪平道路,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加涅認為教學目標應該有五個要素構成。即學業行為的情境,習得能力的類型,學業行為的對象,運用習得能力的具體行為,與學業行為相關的工具、條件或限制。以上五項分別簡稱為情境、性能動詞、對象、行為、限制,并用英文字母表現為S,V,0,A,C。其中加涅又選用9個不同的性能動詞分別代表智力技能的五種形式和四類學習結果。

二、實事求是的表述方式

也就是在設定教學目標之時,不一定要依據什么標準或模式來進行表述。只是根據教師自己對于學科教學內容的合理理解來進行表述。如果這部分學習內容有著三項學習任務,則寫三項。如果有著四項則寫成四項。而其中的每一項都是實打實的,既緊扣課文內容,又緊扣學生的學習需要,有多少寫多少,而且第一項內容都是具體可行。

三、三維目標的表述方式

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維目標”關注學生的整體發展,在教學實踐中,既不能機械地、割裂地理解這“三維”目標,搞穿靴戴帽、牽強附會;也不能把所有的目標都簡單地量化、打分;更不能只看到知識、技能目標,忽略其他目標,而要真正把教育放在關注學生作為一個完整的人的成長上。因此,在具體日標落實中,尋找“三維”的整合點非常重要?!墩Z文標準》將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結合到語文聽、說、讀、寫的各個方面。在習作方面,培養學生與人合作、與人分享的情趣;在口語交際方面,重視學生參與意識、良好的文明禮儀素養的培養。這樣一些具體的培養方式,使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落在了實處。只有將“三維”目標整合地實施,教學才能深人到學生的內心世界,才能喚起學生的需要,才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課堂教學才能呈現出生動活潑、主動的“生命狀態”。對于廣大一線教師來說,尋找“三維一體”目標的整合點正是教師充分挖掘各種課程資源、靈活機智地進行創造性教學的體現。

當然“三維”目標在不同類型的課程中,其結構、主次、實現方式是不同的。比如,“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的實現,在知識性較強的學科中,它常常以一種隱性狀態出現,滲透在平時的學習過程與方法的運用之中,而在思想品德課程中,它便是顯性的、主要的教學目標。因此,根據學科特點確立三維比例非常重要,不可機械理解或硬性要求。

教學過程中不能簡單地把內容與目標一一對應。將“三個維度”割裂開來,而是要在鉆研文本的基礎上,有所側重地落實“三個維度”的目標。建議盡最大可能挖掘文本中的情感因素,突出“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讓課堂上的師生充滿激情,得到充分的情感(情緒)體驗,從而提高“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目標達成度。

四、不同維度的表述方式

鑒于教學目標在認知、情感、動作領域方面各有其不同的分類層次或水平,因而,教師在陳述教學目標時就要考慮不同領域的差異。

例如,“義教”六年制語文第七冊《海濱小城》一課,教學目標為:“1.了解海濱小城的美麗、整潔,受到熱愛家鄉的教育。2.學習作者觀察景物的方法,提高觀察能力。3.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會用“每逢”“甚至”造句。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該教學目標在陳述時,由于分類、分層不當,給人的感覺是眉目不分,一團亂麻。根據教學目標分類,可以改為:

認知目標:“1.知識:正確讀寫本課生字新詞。2領會:說出新詞的意思。3.應用:會用“每逢”“甚至”造句。4.分析:指出作者抓住了景物的什么特點來寫海濱美景的。5.綜合:簡要概括作者抓住了小城幾處景物來寫小城特點的。6.評價:評價作者按順序抓特點進行觀察的寫法。”

情感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中感受家鄉美,并激發熱愛家鄉、美化家鄉的思想。

綜合上述幾個教學目標陳述理論,可以看出,要想克服語文教學目標陳述的不足,教師在表述教學目標時應該遵循以下原則:

第一,語文教學目標表述的應該是學生行為和心理的變化。教師要在教學目標中反映出學生的行為和心理將會有怎樣的變化:有什么樣的表現、應該達到什么程度等。要做到這一點,教師首先必須弄清內在能力、情感態度同外在行為之間的關系,在此基礎上力求通過描述行為的變化來反映心理的變化,使教學目標既不會抽象籠統,又能夠充分體現學生學習語文的特點。

第二,語文教學目標應該分類分層表述。每一篇課文都是一個獨立的復合系統。在這個系統中包含著多種要素。各要素之間的關系縱橫交錯,形成一個立體網絡。從橫向來看,有字、詞、句、篇、語、修、邏、文和知識因素、聽說讀寫的能力因素、思想情感的態度因素、方法技巧的策略因素等;從縱向來看,各個因素不是處在一個平面,而是有高低之分,共同構成了有諸多層級的“寶塔”。例如,閱讀能力就有文字記憶的低級閱讀、字面理解的簡單閱讀、意蘊挖掘的復雜閱讀、評價鑒賞的高級閱讀等不同的能力層級。教學目標只有將課文中的不同因素、每種因素的不同層級反映出來,才能給人以涇渭分明、脈絡清晰之感;如果不加區分,“煮一鍋粥”,必然是眉目不分、一團亂麻。

第三,語文教學目標的措辭應該明確具體。模糊的語言必然使表達的內容模糊不清。傳統的語文教學目標中,過多地使用“認識、理解、掌握、領會、把握、培養”等抽象籠統的詞語,是導致語文教學目標陳述含糊的一個重要原因,要盡量避免使用這類詞語。“說出、指出、寫出、找出、解釋、復述、讀準、默寫、背誦、劃分、使用”等行為動詞對學習的結果則作了明確具體的規定,操作性強,可以觀察、測量,在語文教學目標中宜多加使用;“辨別、區分、分析、比較、概括”等雖然反映的是內心活動,但是有相對應的外顯行為,因而也是比較明確具體的。教學目標的語言當然要簡潔精練,但是,必要的限制性詞語不可隨便省略。例如:對行為方式、活動條件、學習程度和數量等方面作出嚴格規定所需要的詞語是不可或缺的??傊?,在語文教學目標中,要力求全面、準確、具體地將預期的學生語文學習的結果表述出來。

初中語文三維目標表述原則的創新分析

一、三維目標設計的理論依據和語文學習目標設計的原則

迄今為止,對學習目標設計影響較大的理論主要有兩個,一是布魯姆的教學目標分類理論,二是加涅的學習結果分類理論。一般認為,布魯姆教育目標分類更適合教育測量,而加涅的學習結果分類系統不僅可以用來進行教學測量與評價,還可以用來指導方法、策略的選擇等,因此,對課時水平上的教學設計有著更好的適切度。主要是因為加涅開展學習結果分類的研究的出發點原本就是通過對不同類型學習結果加以區分,從中找尋不同類型知識技能迥然有別的支持條件,從而為教學活動服務。加涅這方面的努力后來受到了人們的一致贊譽,他被稱為教學設計領域的奠基人。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及2011年頒布的修訂版采用了三維目標設計的整體架構,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方面相互滲透,融為一體。意在實現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知識和能力主要對應于加涅學習結果分類中的認知領域學習目標;過程與方法包含語文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培養、學習思維平直開發、閱讀寫作中的具體技巧學習等,對應于加涅學習結果分類中認知策略的學習;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主要對應于加涅學習結果分類中的最后一類,即態度領域的學習。從整體上看,課標中的三維目標主要依據加涅學習結果分類理論設計的,不同的是課標在強調學習結果的同樣較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他力圖通過對學習經過的重點強調,體現語文過程與結果的統一,是后現代課程論思想在教學設計領域的集中體現??偟膩碚f,行為目標和過程目標既相互排斥又相互補充。教學中的過程目標,側重點放在學生的學習活動上。

作為有目的的教學行為,我們認為,語文的學習目標設計理當從整體入手,遵循如下設計原則:

1.三維目標統一的原則。三維目標是一個整體。三維目標指向學生學習的三個向度,它們不僅各自具有獨立的本體意義與價值,三者之間還互為手段、互為目標,相互促進、相互轉化,最終指向人的整體發展,指向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大量一線教學實踐證明,三維教學目標在實際教學中是很難分開的,尤其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實現,不能游離于知識與能力目標之外獨立進行。只有將三維目標完美融合,整體加以推進,才能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將語文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真正落到實處。

2.目標整體性、階段性、層次性統一的原則。設計教學目標必須關注整體,關注全局。應該看到,從系統理論的角度分析,語文教學目標本身就是一個完整的系統,課程總目標、學段目標、單元目標、課時目標分屬不同的層次,它們既各自獨立,又相互關聯,因此,設計學習目標,必須以總目標、學段目標為準繩,以單元目標做最重要的參考。同時,學習目標的設計還要與學習者可接受教育的層次相匹配,展示出良好的學習梯度,滿足不同層次學習者學習的需要。讓優秀學習者能吃得好,讓中等學習者能吃得飽,讓學習困難者能吃得了。

3.行為性目標、體驗新目標統一的原則。在學習目標設計與編制中,不同理論有不同的價值追求。行為主義認為目標設計應當精準,可以觀察、測量,他們主張以學習者學習過程中的行為變化作為學習結果變化的依據,后來的研究者提出abcd模式,即行為、條件、標準、教學對象四個基本要素。

我們認為,語文學習內容是復雜的,學習結果類型極為多樣,需要吸收行為主義設計方法的優點,借鑒認知主義、建構主義等后現代主義優秀的設計思想。行為性學習目標主要指向一些具體的、可測量的語文學習內容,特別是語文知識和技能領域的學習;體驗性目標主要指向學生情感態度領域,針對的是一些無法精確量化的學習內容,如體會文章情感,揣摩人物內心活動、領會文章表達的意蘊等,這部分目標可以采用內外結合的表述方式加以敘述。

4.表現性目標、生成性目標統一的原則。對學習活動而言,預設學習目標是必需的,但預設與生成并不矛盾。教學是動態變化的,預設只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完整的教學是在動態的課堂中走向活動終點的,因而目標的生成是必然的;課堂是開放延展的,現代教學講究開放教育,包括開放學習內容、開放學習方法、開放學習活動、開放學習評價等,這些都決定了教學預設僅僅是預設,它不可能阻礙在開放環境下學生學習的生成,包括學習目標的生成等。

二、對三維目標陳述的思考

相對于認知領域的精細研究,迄今為止人們對動作技能學習和情感態度學習的研究仍然相當薄弱。所以,要不要開展像認知領域那樣的分析研究與教學設計,學術界存在爭論。有的學者認為,三維目標屬于內在反應,無法測量或評價,無法測量或評價的目標是沒有意義的。應該承認,三維目標確實具有一定的隱形性、不確定性、隨機生成性,平時較難用十分準確的指標加以呈現,這并不能說它不從陳述或者無需陳述,相反,我們認為,清晰的目標陳述對于教學是十分必要的。

1.體現三維目標統一的原則。采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融合的敘述方式,促進學生整體素養的全面提升。三維目標彼此滲透、相互融合,共同構成學生全面和諧發展的全部內涵。任何一方面的缺失都會導致人的片面畸形發展。比較目前十分流行的將三維目標加以分設的陳述形式,我們更提倡將三維目標統合起來一并加以敘述,如此,設定的目標中便既有了知識與技能方面的教學要求,又滲透了相關的語文學法指導,三個方面相互借力,相互促進,體現出了促進學習整體素養發展的思想觀念。

2.貫徹行為性目標、體驗性目標統一的原則。通過隱性學習目標結合顯性學習行為共同呈現的陳述方式,實現隱性目標的具象化。遺忘一些十分籠統的表述方式,對于學生學習的目標是表述不清的,難以起到清晰的學習導向作用,必須采用內外結合的方式,將學生內在心理的變化和能夠反映學生內在心理變化的外在行為方式列舉有機地結合起來。

3.貫徹表現性目標、生成性目標統一的原則。采用表現性目標聯系生成性學習目標共同呈現的敘述方式,為學生精神領域留下充足的成長空間。對語文學科而言,表現性主要指明學生參與的各種語文學習活動或語文教學事件,而不指明學生將從中收獲怎樣的教育影響。生成性目標是在教育情境中隨著教育過程的展開而自然生成的課程與教學目標。教育者在教學中需要實時對目標加以動態調試,通過結合教學實際不斷修正目標,提高目標設計的靈活性,從而更好地服務于教學。

生成性目標并不拘泥于預設目標本身,生成性目標的價值在于它的目標價值的多元性和差異性,在于它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關注和對學生個人收獲體驗的充分尊重。它的評價在于學生自我,在于教與學的過程本身。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上一篇:餐飲之禮教學設計范文下一篇:翟鴻燊講座觀后感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