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師德論文范文

2023-09-17

師德論文范文第1篇

我國最早在堯舜時期就有了教師,所以教師一職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承載著傳道、授業、解惑的教育職責,千百年來切實地推動著中國教育事業的長足發展與不斷進步。他們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價值,弘揚崇德、尚本的師道精神,致力為知識的傳承和創新貢獻力量。在新的歷史時代及中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下,教師不僅需要指導學生仰望、學習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還要對外來知識與理論去粗取精,這是新時代賦予教師的歷史使命。

教育事業從古至今都保持著一個永恒的主題就是要弘揚優良師德師風,在自己所屬的時代為國家、為社會培育出更多的有用之才。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想要塑造萬千學生的靈魂,就必須要塑造好自己的靈魂。

首先,學高為師。王國維有言:“有知識而無道德者,則無得以一生之福祉,而保社會之安寧……古今中外之哲人無不以道德為重于知識者,故古今中外之教育無不以道德為中心?!苯處熃虝?,在課堂活動中處于引導者的地位,教師要想有效指導學生的課業,不能停留在簡單地說教之上,除了要具備豐富的學科知識、嚴謹的治學態度,還要為人師表,有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精神追求。每一位教師都要樹立不斷學習的理念,不僅包括對理論知識的學習,還包括對道德情操的學習,做到兢兢業業、盡職盡責。

其次,身正為范。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教師的人格是進行教育的基石?!币幻處熢诮虒W活動中所培養的對象是一個個鮮活而又有獨特個性的生命體,這些生命體將成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在整個教育過程中,教師是除家長之外學生接觸最多的一個群體,時刻在為學生傳播先進的科學理論知識與道德規范模式。所以教師的人格特征與魅力在“潤物細無聲”的教學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每一個學生思想與人格品質的形成。一名擁有正確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教師,無論是在教材知識之內還是之外都會對學生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產生巨大的影響力?!吧斫檀蟾裳詡鳌?,于無聲處勝有聲,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只有在以身作則的情況下才能達到身教的目的,因此才會得到更多學生的尊重與愛戴。

最后,師愛為魂。教師要永葆一顆愛生之心,要在學習與生活中關心熱愛每一名學生,以愛心教育學生、關愛學生正體現了一名優秀教師的心胸氣度、道德修養與人格魅力。教師的愛還要來源于對事業的愛,教師的職業是陽光下神圣的事業。每一名教師要從教育過程中體會幸福,收獲桃李滿天下的快樂,為人類長足的發展培育種子、奉獻無私的愛心,因為“有了愛,便有了一切,有了愛,便有了教育的先機”。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罢妗本褪亲鍪虑椴荒苤桓∮诒砻婀怩r,而是要深入內心去追求更多、更美好的事物。教師在教育工作中講求“真”就是要弘揚優良師德、師風,在繼往開來的新世紀為更多學子搭建愛的綠蔭,成就自己,成就偉大的事業。

【音任編輯 孫小夢】

師德論文范文第2篇

摘要:為了實現教師傳道授業解惑的教育目標,教師不僅需要具備基本的教育職業素養,還應該將社會公共道德內化為教師職業道德。師德是教師工作的核心所在。新時代下,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切實加強自身師德師風建設,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強化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

關鍵詞:小學語文;師德;教師

教師對學生的成長有著強大的示范作用,尤其是在學生的信息鑒別能力和認識能力還有較大提升空間、學生三觀還處在動態培育過程中的小學基礎學段,大部分小學生對于小學教師存在一種天然的崇拜和信任。小學語文教師必須以身作則,積極進取,言傳身教,用高尚的情操來浸潤學生的心田,用真切的情感來鼓舞學生的言行,用自身的師德引領學生的發展成長。

一、良好師德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小學語文教師的專業素養是由多種元素構成的,不僅包括教師的專業基礎知識儲備、講授課程能力、交流溝通能力、與人協作能力等等各項業務性基礎教學能力,還包括教師的職業道德水平、個人習慣等等,其中,教師個人的師德,也就是教師的職業道德,對教師當前的教育教學會產生重要影響。良好的師德會引領教師高尚的行為,培育全面發展的學生,甚至可能會對學生產生長期而深遠的影響。

教師的師德是教師所遵守的社會公德的內化,也會淋漓盡致的表現在教師日常的教學實踐中。師德水平較高的小學語文教師不僅會著力于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還會關注學生的全面成長,會從學生的視角出發,為學生考慮長期的發展目標,為學生制定系統的學習規劃,以學生的提高作為最終的教學目標,以學生的能力發展為己任,全心全意地為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而奮斗。

二、小學語文教師提高師德的實效性策略

(一)堅持愛崗敬業、忠于人民的責任意識

為了強化自身師德建設,小學語文教師首先需要做到熱愛自己的崗位,忠于人民,全心全意的服務于社會主義教育事業,不斷強化自己勤懇敬業、甘于奉獻的責任意識。所以教師需要自覺的抵制社會上的各種不良思潮,自覺遵紀守法,遵守新時代的教師職業道德規范。

首先,小學語文教師的本職工作是開展好語文教學,因此,教師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語文教學能力,并且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尋找自己教學現狀中現存的問題,不斷優化自己的教學策略。例如,當教師需要教授古詩詞、文言文等重難點內容時,教師需要從多個方面進行充分的準備,并且完善自己的教學模式,教師可以在課前準備好各種形式的教學資源,整合成教學課件,教師還可以優化課堂導入模式,創新課堂教學環節,在課堂上導入教學游戲、學生提問等多種教學互動策略。課堂結束后,學生需要及時進行鞏固復習,教師可以通過通信軟件或者在線教育平臺傳輸教學微課、思維導圖等學習資料,也可以發布線上學習任務,指導學生學習??傊?,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做好本職工作,切實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實效性。

此外,教師還需要從多個方面加強自身師德建設。小學語文教師需要自覺抵制經濟利益的誘惑,不違背基本的職業道德,不采取任何形式向家長和學生索取不正當的收入。當教師面對現實校園中的霸凌、侵害等惡性事件時,小學語文教師不要回避自己的教育責任,而是保持正確的態度積極應對,并且力求將惡性事件扼殺在萌芽之中,避免對當事人造成更大程度的傷害。

(二)堅守為人師表、終身學習的職業信念

在日常的教學工作和管理工作中,教師必須以身作則,堅守為人師表,終身學習的職業信念。首先,教師需要加強自身引領作用,用正確的言行舉止引導學生沿著積極向上的方向學習和進步。教師的言行舉止常常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不管自身對于教師行為的認知如何,學生有時候會無意識地模仿教師的行為。因此,教師必須以身作則,加強自身建設,不斷改良自己的生活習慣和教學習慣,用積極的精神面貌鼓舞引導學生。

此外,教師還需要加強科學理論的學習和加強對其他教師的學習,保持終身學習的學習信念,不斷成長和進步。教師保持終身學習的職業信念和堅持為人師表的職業理念實際上具有內在的統一性,因為時代的浪潮勢必會推動著現實世界的不斷變化,教師要想培育出符合時代發展規律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學生,就必須密切結合當下的時代形勢,教師要結合當下形勢,就必須保持終身學習的學習理念,不斷學習新思想,并且在日常的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和鍛煉,將理論付諸實踐。

三、結語

總而言之,本文從兩方面出發,一是關注小學語文教師師德在小學語文教師過程中的重要性,二是分析如何通過提高小學語文教師師德來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淺談提高小學語文教師師德的實效性策略,以供參考。新時代下,加強小學語文教師的師德師風建設,全面提升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質量,是教育教學形勢發展的需要和素質教育未來的必然趨勢。小學語文教師必須明確師德對于教育教學的意義,并且從自身做起,結合日常教學時間,切實加強師德建設,全心全意地為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服務。

參考文獻:

[1]楊炎軒,王珺瑤.壓力視閾下我國中小學教師師德失范行為的歸因與治理[J].現代教育管理,2021(06):99-106.

[2]婁惠軍.淺議如何做一名有師德修養的小學語文教師[J].現代農村科技,2015(09):65.

[3]蔣雪艷.重視師德教育 導入課改理念 提升教師素質 著眼未來發展——對小學語文骨干教師省級培訓教學的理論與實踐探索[J].濟南教育學院學報,2002(04):79-82.

2020年度鄢陵縣基礎教育教學研究項目《小學生課外閱讀習慣的培養研究》(課題立項編號:Y2020J035)。

師德論文范文第3篇

摘要:績效管理是組織成功的第一要素。文章從我國高校的分類出發,指出了教學型高校教師績效管理的含義,對我國教學型高校教師績效管理的現狀及存在問題進行了分析,最后著重就我國教學型高校如何創新績效管理模式提出了相應的途徑和措施。

關鍵詞:教學型高校;績效管理;創新

作者簡介:王潔(1981-),女,江蘇連云港人,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學院基礎部,助理研究員。(江蘇南京210046)

基金項目:本文系江蘇省2011年省級教改項目(項目編號:2011JSJG200)、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學院2010年教改項目(項目編號:2010JXGGB03)的研究成果。

我國學者借鑒美國卡內基高等教育機構分類法,結合我國國情,把我國高校分成——研究型大學、教學研究型大學和教學型大學。[1]教學型大學以本??平虒W為工作中心,以面向基層、面向生產第一線的應用性人才培養為根本任務。隨著績效管理在現代企業管理中的成功運用,教育界也開始在教師管理中逐步摸索運用。教學型高校教師績效管理應該區別于其他類型(研究型、教學研究型)的高校,突出自身的辦學目標和辦學定位。教學型高校教師績效管理是把教學作為學校的中心工作,教師與管理者通過持續、動態的溝通,明確教師的工作任務及績效目標,并確定對教師工作結果的衡量辦法,在過程中影響教師的行為,從而實現教學型高校的發展目標,并使教師得到發展的循環活動。[2]它是一個完整的循環系統,由績效計劃、績效輔導、績效考核、績效反饋和績效改進四個環節組成。本文所說的高校教師專指在教育一線從事教學任務的人員。

一、教學型高校教師績效管理的現狀分析

1.把績效考核等同于績效管理

在實踐中有許多教學型高校將績效考核等同于績效管理,沒有將之視為一個不斷循環的系統,這是一個比較普遍的錯誤認識。實際上,績效考核只是績效管理系統的一個組成部分,績效考核只是對教師工作結果的考核,績效考核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與考核相關聯的整個績效管理過程。有效的績效考核有賴于整個績效管理活動的成功開展,而成功的績效管理也需要有效的績效考核來支撐。

2.績效考核指標體系難以體現教學型高校的辦學定位和辦學目標

目前教學型高校教師績效考核沿用的仍是美國課程評價專家泰勒(R.W Tyler)的目標導向評價模式,[3]其指標選取多集中在德、能、勤、績四個方面,主要評價教師的思想政治表現、職業道德水平、專業技術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這些內容涵蓋面廣,但具體指標比較籠統,缺乏可操作性,這與教學型高校強調的“要把教師的發展重點定位在課程與教學上,建立一個以課程與教學為主要內容的教師發展制度體系”相背離。[4]

3.績效指標選取重視硬指標忽視軟指標

教學型高校教師績效管理需要從結果績效、行為績效和潛力績效三方面進行綜合考量。從教師的結果績效、行為績效和潛力績效內容來看,都包含了一定的“硬指標”和“軟指標”要素。通常,“硬指標”比較容易量化,但是“軟指標”尤其是涉及到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則難以進行量化。很多教學型高校在制定教師績效考核制度時,更多地側重于對教師科研成果、教學工作量等的考核,忽視甚至完全漠視教師的職業道德、情感態度、價值觀等不好具體量化的指標。

4.績效考核程序以行政權力為主導,普通教師缺乏參與的路徑

很多教學型高校的管理者在制定學校的各項管理規章制度等時,習慣于“自上而下”的單方面的制定,很少讓普通教師參與其中,教師對制度的出臺、政策的制定知之甚少。在對教師的考核過程中,管理者和教師之間嚴重缺乏溝通,教師只是被動地接受管理者的考核評價。教師在績效管理中的地位和主體作用完全沒有得到發揮,往往造成教師和管理者之間認識上的分歧,甚至誤解和抵觸,使績效管理最終難以真正起到提高教師的工作業績及其教學、科研能力的作用。

5.績效考核結果缺乏反饋,結果應用缺失

很多教學型高校在進行完例行公事般的年度考核后,就把考核的結果直接交給有關部門保管,除了有限的幾個優秀名額之外,其他教師的考核結果一概是合格。管理者和教師沒有對績效考核結果進行面對面的溝通交流,管理者甚少與每個教師個體對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進行認真客觀的分析,來幫助教師個體在績效、行為、能力、責任、態度等多方面得到切實的提高,考核結果只是作為確定薪酬、獎懲等的依據。

二、教學型高校教師績效管理模式創新路徑

1.目標層面,教學型高校要在國家對大學分類指導基礎上科學定位

德國存在主義哲學家雅斯貝爾斯(Karl Theodor Jaspers)認為大學的任務有四項:一是研究、教學和專業知識課程;二是教育與培養;三是生命的精神交往;四是學術。[5]教學型高校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要目標,對人才的培養主要通過教學活動來實現,所以教學是教學型高校最經常、最主要的實踐活動,是實現高校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徑,是高校的工作中心。學校的一切工作要圍繞做好教學工作為目標。所以,教學型高校教師的績效管理應該區別于其他類型(研究型、教學研究型)的高校,突出自身的辦學目標、辦學定位和學校發展規劃。高校在進行績效管理時,應該根據自身的特點把定量評估與定性評估有機結合。

2.觀念層面,教學型高校要在全校范圍內明確績效管理的理念

首先,教學型高校的管理者必須確立績效管理的理念,有計劃、有組織的學習績效管理的相關知識,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在制定學校的各項管理規章制度時能讓普通教師參與其中,充分發揮教師群體的智慧和能力。其次,教學型高校管理者要在全校范圍內宣傳績效管理的理念,讓每位教師都要認識到績效管理的有效實施不僅是管理者的工作,也不僅僅是績效考核,更是每位教師共同參與的一個管理過程??冃Ч芾硎且粋€完整的管理過程,它側重于信息的溝通與績效的提高。因此,高校的管理人員與教師都要在這個過程中承擔相應的績效責任,高校教師的績效管理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6]

3.組織層面,教學型高校要成立專門的績效管理組織體系

根據國內外成功績效管理的經驗,績效管理組織體系一般應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第一,成立由學校高層領導任主任、各主要職能部門負責人參與的學??冃Ч芾砦瘑T會。負責學??冃Ч芾碇贫鹊闹贫?、檢查與修改,對有爭議的績效考核結果有最終裁決權等。第二,學??冃Ч芾砦瘑T會下設由人事處處長任主任,績效管理專家和績效考評專職人員任成員的績效管理辦公室。負責對學校各部門的績效管理提供技術支持和業務指導,并對各部門的績效管理工作進行定期跟蹤,及時解決存在的問題,不斷總結績效管理的經驗等。第三,成立各部門的績效管理推進小組,小組成員由各部門的主要管理者與有經驗的教師代表組成。負責在本部門內進行績效管理的宣傳、發動工作推行績效管理制度,并定期向績效管理辦公室匯報績效考評的結果及出現的問題。[7]

4.制度層面,教學型高校要制定出明確的績效管理制度

一套完整的績效考核管理制度,應包括如下幾個方面:一是合理的考核周期制度。對教學績效應該每個月考核一次,科研績效考核時間可以每年一次小考核,兩年或三年一次大考核。二是有效的績效溝通和面談制度。在績效考核體系中,將教師工作績效的反饋、診斷、輔導作為學校的一項日常管理事務來抓,及時將績效改進計劃貫徹落實到管理者和教師的工作中。三是完善的績效培訓制度。學??冃Ч芾磙k公室應該設立專門的培訓部,與一些沒有達到業績要求的教師一起分析原因,并對他們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四是完善的績效投訴制度??冃对V制度可以保證績效考核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矛盾得到及時、公平、公正和有效的解決,為營造民主、和諧、公正的績效考核管理氛圍提供保障。[8]

5.技術層面,構建科學的教學型高校教師績效考核體系

(1)確定崗位職責目標,制訂績效計劃??冃в媱澥歉咝9芾碚吲c教師之間通過充分的溝通交流,確定應實現績效目標和具體指標的過程,特別要注意的是,要讓普通教師廣泛參與績效計劃的制定,這是績效管理制度的應有之義,更是以人為本理念的具體體現。教學型高校教師績效考核的指標體系應該由師德、教學、科研、學生發展和社會服務以及個人規劃六個一級指標構成,在一級指標下再設定若干二級和三級指標。

(2)持續不斷的績效輔導??冃лo導又稱績效執行,是績效管理的一個關鍵環節,它涵蓋教師工作的整個過程,貫穿于績效管理過程的始終。在績效輔導過程中,高校管理者與教師通過持續、動態的溝通,可以根據國家教育方針的變化和學校的實際,對績效計劃進行調整,使之能更好地適應環境的變化,從而更好地完成績效計劃。為了保證考核的客觀公正,高校管理者要隨時收集教師績效有關數據,定期進行相關績效原始數據的匯總和分析,為下一階段公正評價教師的業績水平提供依據。

(3)客觀公正的績效考核??冃Э己耸窃诳冃е芷诮Y束后,管理者依據預先制定好的計劃,采取科學的考核方法對教師工作績效給予一個客觀準確的評價和總結,包括工作結果考核與工作行為考核兩個方面。在制定考核指標時,要對指標進行量化和不可量化的分類,采取定量與定性相結合、具有實用性和可操作性的考核方式。對不能量化的指標,在考核時應盡量吸納相關部門的意見,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確??己私Y果客觀、真實。

(4)及時的績效反饋面談與重要的績效改進??冃Х答伿菍冃Э己私Y果的分析過程。通過績效反饋,管理者與教師能就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等進行及時有效的溝通交流,對績效考核結果達成共識,使教師了解自己的工作績效,認識自己有待改進的方面,進而修改制訂下一階段工作計劃,實現教師個人的不斷進步與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冃Ц倪M與導入,是績效管理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它是對教師進行績效反饋的目的。傳統的教師考核的目的是通過對教師的工作業績進行考核,將考核結果作為確定薪酬、獎懲、晉升或降級的依據,而教師績效管理系統的目的在于教師素質與能力的提高及績效的持續改進與發展。所以,績效改進與導入工作的成功與否,是績效管理系統是否發揮功用的關鍵。

參考文獻:

[1]徐毓龍,樊來耀,秦榮.美國高等學??▋然诸惙ǖ男伦兓痆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1,(12):36-39.

[2]劉誠芳.現代高校教師人力資源管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3]劉春惠.泰勒課程評價模式述評[J].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4):48.

[4]尹明明.教學型高校教師績效評估存在的問題與改進[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55(3):79.

[5][德]雅斯貝爾斯.什么是教育[M].鄒進,譯.北京:三聯書店,1991.

[6]劉笳,王強.高校教師績效管理體系的探討[J].沈陽建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4):200.

[7]李芝山.高校教師績效管理模式創新研究[J].福建論壇,2007,(4):41.

[8]黃乃文.當前我國高校教師績效考核的現存問題及對策[J].教育探索,2010,(4):82.

(責任編輯:孫晴)

師德論文范文第4篇

摘 要:民族高校教師師德現狀比較嚴峻,加強民族高校教師師德建設,有利于提高教師個人的德行素養,為實現民族團結,為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都有著重要的作用。以法治德,是民族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重要方針。在以法治德方針的指引下,民族高校制定和完善合理的師德評價標準,突出重點、逐步推進師德建設,采取以自律為主、他律為輔的工作方式,對民族高校師德建設卓有成效。

關鍵詞:以法治德;民族高校教師;職業道德

一、民族高校教師師德現狀

近年來,隨著我國教育事業改革的不斷深化,民族高校對教師的準入要求也越來越高。在這一大背景的推動下,民族高校教師隊伍的素質也越來越高,整體的職業道德水平也逐年升高。但是,我們也應該注意到,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網絡技術層出不窮,在各種利益誘惑下,也有部分教師存在理想信念模糊,敬業精神動力不足,職業道德淡化等情況,這對民族高校師德師風建設是一個阻礙。

從1980年至今,我國與高等教育有關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已達12部之多,特別是《教育部關于建立健全高校師德建設長效機制的意見》的出臺,給高校教師師德明確劃出在日常工作管理中的“紅七條”,并建立了針對教師師德的問責機制,建立健全了高校教師違反師德行為的懲處機制,有利于高校教師師德建設向良性方向發展。但是,我們應該看到的是,“紅七條”的出臺不僅降低了高校教師群體的社會形象,也反映了我們部分高校教師師德的缺失,高校教師師德建設的法治化已刻不容緩。本文從師德與法治的辯證統一關系著手,希望給高校教師的師德建設提供有價值的方法。

二、師德與法治的關系

師德即教師的職業道德。教師的職業道德,“是教師在職業生活中所應遵循的基本道德,是教師在從事教育勞動時所應遵循的行為規范和必備的品德的總和”;。法治與人治矛盾的對立與統一,雖然法治是治理國家非常重要的手段,但落到實處還是要依靠人。在師德建設中,法治重要的手段和方式,同時師德也是法治的最終目的,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約,是辯證統一的關系。

我們通常認為,師德就是道德的一種,道德要求高于法律要求,因此,師德就是自我約束,在范疇上屬于自律;法律是最低的道德底線,由國家機構是強制執行,具有強制性,在范疇上屬于他律,自律和他律不同,法律與師德亦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他們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系,所以法治不能替代師德的教化。這是一種片面的認識,他將師德與法治割裂開來,忽略了師德教化也需要法律手段來實行的這一事實。民族高校的師德教化,涉及到方方面面,要是沒有法律的約束,只能是空洞的說教,根本沒有實際效果。法律是一系列的規則,我們可以通過制定和完善法律,通過法律的強制性來調整日常的行為規范,間接規范人的思想道德品質,讓法治貫穿于師德建設的始終。我國已經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我們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制也不斷的完善,高校教師的職業道德也不斷法律化、規范化、制度化,師德建設在實施中有了國家機關的保障,取得了顯著的效果。

三、民族高校師德建設的方法

;通過對師德和法治關系的論述,我們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在民族高校的師德建設中,是離不開法治的支持的,我們要堅持“以法治德”。那在民族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建設中,我們如何做到以法治德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做到。

1.根據有關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制訂合理的師德評價標準。民族高校的教師團體構成復雜,但其身首要身份還是是高校教師,我們不能因為其其他身份就降低對其職業道德的要求。我國與高等教育有關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越來越完善,有《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教育部關于建立健全高校師德建設長效機制的意見》等12部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這些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都有涉及教師職業道德的內容。因此,民族高校有必要根據有關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并結合自己學校實際情況建立一套規范的師德評價標準,做到有法可依。比如,民族高校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師德師風建設評價標準,然后,對符合或超越標準的教師給予獎勵,對背離這個標準的教師應該予以懲罰,這都有利于師德師風建設的發展。

2.突出重點、逐步推進師德建設。民族高校在師德建設過程中的重點是要以法治德,樹立榜樣的力量。在平時的教學管理中,對黨員教師和高級職稱的教師要提出更高的要求,讓他們成為師德建設的先鋒和模范,鼓勵其他教師向先鋒模范學習。同時,在學校的各項評優活動和年度考核中,民族高校應該把師德師風作為重要條件和主要指標,讓教師們意識到高校教師職業道德的重要性,努力向榜樣看齊,做到以德促教,形成良好的教師職業道德。民族高校在師德師風建設中,不但要規范和強化管理制度,還要把為學生服務作為重點,宣傳正能量,比如黃大年同志的事跡,用榜樣的力量激勵教師愛崗敬業、熱愛學生的事業心和責任感。

3.注重思想道德教育,培養自律精神。高校教師自律精神的培養過程,實質就是民族高校開展以師德建設為核心的思想道德教育的過程。唯物辯證法認為“事物的發展是內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結果,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根據,它是第一位的,它決定著事物發展的基本趨向”,自律就是內因,它決定著高校教師的師德發展趨向,自律精神的培養離不開自覺,而思想道德教育有助于自律自覺的培養。思想是人的動力源泉,作為民族高校的教師,應該熟悉學校的定位,把師德建設提高到更高層次。民族高校的師德師風建設關系民族團結、國家統一,關系到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同時也是對所教學生個人的前途負責。各民族高校應該高度重視師德師風建設,把這項工作當做政治任務來抓來管,才能做得更好。

4.注重法律的強制性,發揮法律制度的約束作用。在師德師風建設中,我要注重法律的作用,把法律作為基本遵循,讓法律法規和學校的各種規章制度成為師德師風建設的重要標準,讓遵紀守法成為日常行為的取向,深入人心。這種利用法律的強制手段來實現師德師風建設的方式,就是利用外在環境來改變內在自律,亦即外因影響內因。馬克思唯物主義辯證法告訴我們“事物的變化發展是內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內因是事物發生變化的內在因素和原因,外因是事物發展變化的外部原因,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外因,即是他律。當然,在師德師風建設中,他律帶來的結果有好有壞,我們不能一味的依靠外因。他律要想在師德建設中帶來好的結果,除了堅持以法治德外,還需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F今我國有關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不斷補充和完善,這就為師德師風建設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提供了法制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制定出來后,需要組織的有效監督與調控,保證實施,只有良法不斷完善并有效實施,才能起到好的作用。

總之,民族高校由于其復雜性,其師德建設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們必須在以法治德的基礎上,以自律為主、他律為輔,逐漸實現師德建設水平,為祖國統一、民族團結培養出更多、更好的人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本書編寫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2015年修訂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8月.

[2]李太平.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修訂版)[M].2011年5月.

[3]張民權.高校教師師德建設芻議[J].科技信息,2011(35).

[4]楊俊華、孫璽龍.高校教師師德建設的法治思考[J].政府與法治,2011年10月.

師德論文范文第5篇

摘要:城市民辦學校教師的師德狀況不僅直接關系著民辦高職院校的辦學質量和水平,也關系著整個高校師資隊伍建設的水平、關系著民辦學校教育以及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因此,研究城市民辦學校教師的師德建設問題,是城市民辦學校教育工作者的一個重要課題。本文從城市民辦學校教師師德建設的重要性出發,探討了目前城市民辦學校教師師德的現狀,并重點分析了加強城市民辦學校教師師德建設的策略方法。

關鍵詞:師德,民辦學校,長效機制,教育,督促

【中國分類號】G648.7

一、前言

隨著城市民辦學校的不斷增多,越來越多的高校畢業生,社會人員涌進城市民辦學校,這些人中多數沒經過專業的師范教育,他們的綜合教育能力受到嚴重的考驗,他們的師德水平也存在很大的問題。因此,研究城市民辦學校的教師師德問題對于城市民辦學校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分析目前城市民辦學校教師的師德建設問題勢在必行。

二、目前城市民辦學校教師師德的現狀

作者通過多年的城市民辦學校師資隊伍建設的研究,并結合城市民辦學校教師師德建設有關的資料和文獻,總結出如下目前城市民辦學校教師師德建設中存在的問題:使命感不夠,功利心過強;缺乏團隊合作精神;缺乏為人師表的意識。

1、使命感不夠,功利心過強

近年來,城市民辦學校雖然發展迅速,但多數就業者仍然覺得并不像公務員和事業編那樣穩定。較多的教師并不把它當作一份事業來做,使命感不夠?,F實狀況也是如此。很多民辦學校的流動性非常大,這就導致很多的教師覺得在社會上得不到應有的尊重,起初的豪情壯志也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的消退。奉獻教育事業動力嚴重不足。

另外,教師的功利思想過重。一些教師“無心教學,一心向錢”。教師只是一味的上課,對于課堂的質量全然不顧,更談不上創新,敬業精神嚴重不足,知識含金量極低。

2、缺乏團隊合作精神

目前城市民辦學校教師成分呈現多元化,教師人際關系非常復雜。這就導致有部分教師不能較好的處理個人和集體的關系,只關注個人的發展,對于同事的發展全然不顧,嚴重缺乏團隊合作精神。另外,更為嚴重的還存在為了成績,教師間相互勾心斗角的現象。人際關系冷淡,彼此缺乏團結協作性。

3、缺乏為人師表的意識

城市民辦學校中,有些老師抱著“打工者”的態度,全然忘記了作為一個教師的奉獻精神,缺乏對學生進行道德素質教育、身心素質培養方面的培養。這些教師根本無法通過自身榜樣、模范、表率作用感染、教育學生,給學生以潛移默化的影響。

三、加強城市民辦學校教師師德建設的策略方法

基于以上城市民辦學校教師師德中存在的問題,總結出如下加強城市民辦學校教師師德建設的策略方法:加強師德教育和培訓;做好和完善教師職業規劃;建立長效的激勵機制。

1、加強師德教育和培訓

作為城市民辦學校的管理層,一定認識到教師師德建設的重要性,將加強教師師德教育和培訓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來抓。學校領導要發揮好引導、教育作用,要多加強和教師的溝通,用心的解決教師存在的問題。做好思想工作的同時,將教風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

學校管理層要定期的對教師進行師德教育和培訓,讓他們通過培訓,真正認識到師德的重要性,提升教師愛崗敬業的態度,強化教師的奉獻精神。同時通過有效的教育和培訓,讓城市民辦學校教師逐步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從教學中真正的獲得樂趣,體會到自身作為一個教師的價值,提升自身甘于奉獻職業情懷和以身作則、嚴于律己、有教無類、誨人不倦的職業精神。

2、做好和完善教師職業規劃

每一個城市民辦學校要想有長遠的發展,必須打打造一支精良的教師隊伍,這就要求學校的管理層要著眼長遠,加強教師們的職業規劃。因此,城市民辦學校的開辦者要切實的為教師的前途進行規劃,讓教師真切的感受到學校就像自己的家一樣,讓他們感覺到在這兒工作舒服,舒心,自己的能力能夠得到完全的體現,并且還能得到大家的認可。這樣他們才會安心的工作下去,才能發揮更大的潛力。因此,學校相關部門、領導應深入教師工作、生活中,了解他們的思想、工作和生活實際狀況,將師資隊伍建設同解決教師的實際困難緊密結合起來,為他們的事業發展搭建平臺。

3、建立長效的激勵機制

長效的激勵機制可以將師德建設落實到實處。為此,學校首先要建立健全師德師風建設的領導機制,加強民主管理;其次,要建立考核評估、獎懲激勵機制。通過考核評估、獎懲激勵機制來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另外,要加強校園硬軟件建設,提高教學和實驗、實習、實訓條件,還要提高用工待遇,解決其后顧之憂。

總之,加強民辦高職院校的師德建設,是民辦高職院??沙掷m發展的重要保障。民辦學校在以后的發展中,要不斷的探討更加有效的教師師德建設的思路和方法,真正的將師德建設落實到實處。

參考文獻:

[1] 張麗.民辦學校教師歸屬感問題及策略探討[J]. 現代教育論叢. 2011(02)

[2] 段海軍,霍涌泉.新時期民辦學校教師隊伍建設的問題及對策——以陜西省為例[J]. 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10(02)

[3] 楊博,李俊蘭.試談民辦學校教師歸屬感的建立[J]. 價值工程. 2010(21)

[4] 胡利民.試論民辦學校教師的心理保健[J]. 科學大眾(科學教育). 2010(09) [5] 安楊,張靈.民辦學校教師平等待遇問題探析[J]. 法制與社會. 2010(29)

[6] 張小紅.我國教師在公辦學校、民辦學校之間流動的現狀及對策[J]. 中國電力教育. 2010(33)

師德論文范文第6篇

摘要:現階段,大部分幼兒園為了提升幼兒教師的師德修養,利用科學的方式加強對幼兒教師進行培養,讓他們了解師德修養對于幼兒教師的必要性。文章主要分析使幼兒教師成為具有良好師德的相關措施,從而促進幼兒教師在師德修養方面獲得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幼兒園;教師;師德修養

引言

對于師德修養而言,是幼兒教師對自身要求的一種體現,屬于職業生涯中提升自身職業修養的一種態度,同時也是素質教育的一種表現,是幼兒教師和家長進行良好溝通的基礎。因此,幼兒教師可以應該將具體師德修養在對幼兒進行教學過程中體現出來,不僅有利用幼兒的成長,同時也是教師成長的過程。

一、師德修養提升的必要性

首先,利用教育興國的必要性。對于教育興國而言,主要是指不僅可以推動幼兒園的可持續性發展,還可以約束教師的一言一行,可以體現幼兒園的辦學風貌?,F階段,大部分幼兒園在對外引進高素質高修養的教師,并且對內針對現有教師進行系統化培訓,使幼兒園區域內的教師整體素質獲得提升。其次,良好的師德修養在幼兒健康成長中的必要性。教師在幼兒成長過程中扮演著引路人的角色,師德修養屬于和諧師、生關系的紐帶,并且已經成為幼兒在成長時期的關鍵點。幼兒在與教師接觸過程中,能夠以教師為榜樣,從教師身上學習新知識的同時,還可以模仿教師的言行,因此師德修養對于幼兒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最后,師德修養對履行崗位職責過程中的必要性。教師這個職業主要與幼兒打交道,能夠為祖國的發展培養大量人才,因此應該從小培養幼兒的學習習慣,使幼兒終身受益。

二、幼兒園教師師德修養提升的相關措施

(一)政府部門對幼兒師師德修養提升實施的相關措施

我國各地方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為了培養幼師師德修養一直在加大財政投入,以便于提升各個幼兒園中教師的薪金待遇。對于幼兒園教師而言,他們的收入情況可以直接影響到師德修養的表現[1]。因此各地地政府應該適當調整財政投入項目,以此提升幼兒教師的各種福利待遇,才能夠引入大量高素質的人才,并且使現有工作經驗豐富的教師留下來繼續為本地幼兒園服務,以此提升幼兒教師對自身職業的認同感、提升工作積極性,才能夠使教師的師德修養獲得進一步提升。

(二)通過各種教學實踐進行提升師德修養

對于幼兒園教師而言,想要提升自身的師德修養,就應該從教學實踐中總結而來。教師與幼兒相處過程中,得出的教學經驗培養出來的教學理念,因此教師的在教學過程中的領悟水平非常重要。而教師對幼兒教學時的行為規范屬于個人綜合素養的反映,因此教師不僅應該加強自身的理論知識含量,還應該對自身的教學實踐內容進行反復思考,找出在教學中處理不夠好的地方,并且對其進行完善,才能夠以理論知識為依托,進行教學實踐活動才可以強化教師的師德修養。與此同時,教師還應該將教學經驗比較豐富的教師當成自己的榜樣,模仿他們對待幼兒教學任務的認真程度、實施有效教學的各種方法以及與幼兒進行溝通的方式等,使自己在短時間內成熟起來,成為一位德才兼備的幼兒教師。

(三)利用各種宣傳手段提升幼兒教師的師德修養

首先,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為了加強幼師的師德修養,可以通過各種宣傳手段,提升他們的社會地位。讓人們社會各界人士了解幼兒教師在工作中師德修養的必要性,使人們可以到幼兒園教育對幼兒一生的影響力,從而重視幼兒教師這個職業,使人們意識到幼兒教師的工作不僅僅是對幼兒生活進行管理,還有精神層面的培養,幼兒在教師的指導下可以成為擁有良好品德與情感豐富的人才。因此,對幼兒教師職業的宣傳,不僅可以提升幼兒教師的社會地位,還可以幫助他們提升自我職業價值與師德修養。

(四)幼兒園加強對教師的師德修養管理

首先,幼兒園組織教師進行培訓。事實證明在幼兒園任教的教師因為自己的年齡與教學年齡的不同,會出現師德修養能力的不同[2]。因此,想要進一步使幼兒園教師可以在短時間內有得到更快的進步,在針對已經被入取但是還沒有就職的教師,應該組織他們進行職前培訓教育,讓教師了解自身的專業職責,才能夠更好的適應現在的工作崗位。與此同時,還要對現有教師組織定期培訓與考核,使教師可以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方法,以此豐富自身內涵。其次,對于幼兒園領導層而言,應該定期進行師德修養方面的培訓,并且還應該進行適當針對培訓內容對其進行考核,可以直觀的看到各種教師的師德能力差距。因此,在幼兒園內通過培訓的方式讓教師盡快成長,并且掌握師德修養的主要內容與實施措施,屬于利用科學的方法讓幼兒園教師從思想上認可師德修養的重要性。

結束語:對于師德修養而方,屬于幼兒教師長年從事教育工作過程中的積累,是道德觀念與情操以及日常教學行為的綜合體,因此教師在從事幼兒教育時應該遵守的教學行為規范,是教師這個職業必備的思想品德。在這一過程中可以利用各種方式將我國的師德師風更好的傳播出去。

參考文獻

[1]黃四林,周增為,王文靜,劉霞,林崇德. 中小學師德修養培訓課程指導標準的研制[J]. 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01):34-39.

[2]關可. 新時代幼兒園教師師德建設的困境與出路探析[J]. 科教文匯(上旬刊),2019(05):153-154.

上一篇:生態與環境論文范文下一篇:家庭暴力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