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體育運動與體育學論文范文

2023-10-07

體育運動與體育學論文范文第1篇

摘要:學術期刊的辦刊特色與學術影響力是同一問題的兩個方面,在邏輯上具有緊密的聯系。文章以大學人文社科學報為視角,從期刊特色與學術影響力的內在邏輯關系,形成大學學報辦刊特色的主要影響因素等方面展開討論,并就大學學報特色及其建設、大學學報學術影響力的評價提高等問題從理論、實踐兩個方面提出了見解和建議。

關鍵詞:學術期刊 大學學報 辦刊特色 學術影響力 人文社會科學

一、引言

就學術期刊而言,學術影響力是其生存與發展的核心要素。從國家的層面來說,學術期刊的學術影響力既反映了辦刊水平與質量,也從一個側面上反映了一個國家的科學技術或學術質量及其水平的狀況。大學學報(包括人文社科學報)作為我國學術期刊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學術影響力當然也反映出了相同的問題。學術期刊的學術影響力,就本質看,實際上就是學術期刊所代表的學術方向、趨勢和話語權;從一個國家的視角看,就是一個國家的學術競爭力、學術影響力和學術話語權。也就是說,學術期刊之間不僅有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競爭,與其他領域一樣,同樣也有學術期刊之間在發展上的相互競爭,并表現得異常的激烈。像美國的《科學》(secience)和英國的《自然》(Nature)等世界上著名的學術期刊,全世界許多重大的學術成就都在其上發表,并得以在全球迅速傳播,在學術界和社會的不同層面產生重大的影響,這些期刊的學術影響力及其在學術上的話語權,奠定了這些期刊在世界學術界和社會大眾中的權威和地位,全世界的研究人員都為能在這樣重要的刊物上發表研究論文而感到自豪;我國的《中國科學》和《中國社會科學》等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知名期刊,也確定了其在中國學術期刊界、學術界及公眾中的地位,同樣,我國的研究人員也為能夠在這些刊物上發表論文而自豪。特別是在高校的教學與研究人員的業績考核中,能夠在此類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所獲得的“工分”與獎勵都不菲,在職稱的評聘中也會獲得機會和晉升,可謂名利雙收,這些利益指標就確立了其在學術界的地位及話語權。在中國的大學學報中,人文社科類的學報就有1300余種,“作為社科期刊重要組成部分的高校學報卻整體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在數量有了空前增長的同時,其整體聲譽不升反降,來自學術界的各種批評和詬病之聲不絕于耳,‘千刊一面’、‘低水平重復’等等不一而足。使得學報的發展與社會科學研究的進展不再同步,產生了頗為嚴重的不相適應的情況”。多數的大學人文社科學報在發展上都面臨著提高學術影響力和競爭力的問題。一方面,人們比較認同的所謂“核心期刊”中的大學學報(本文指人文社科類,下同)在國際上缺乏競爭力;另一方面,其他“非核心期刊”的大學學報多數辦刊水平不高,其中一些還在生產“學術垃圾”,此類大學學報存在著生存危機。要擺脫困境,必須根據不同大學人文社科學報的定位與發展目標,從選題、欄目、具體內容等方面去克服當前辦刊上存在的問題,厘清辦刊的定位、目標、思路以及特色等。我國教育部2003年和2004年先后推出的名刊與名欄工程建設,目標旨在樹立一批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高校品牌期刊,展示一批代表高校學術水平的優秀學術成果,探索形成先進的辦刊理念和機制體制,對學報群體強化特色、形成品牌,擴大學報的學術影響力,從整體上提高我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學報辦刊水平。通過大學學報名刊與名欄工程的建設,強調通過“特色”提高辦刊質量、水平和學術影響力,引領學術的研究方向,提高大學學報及其學術研究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內中含括辦刊特色與學術影響力的邏輯關系。本文討論視角的邏輯基點是學術期刊的辦刊特色與學術影響力問題,并基于文本的討論提出相應的應對策略建議。

二、期刊特色與學術影響力的內在邏輯

期刊特色與期刊的學術影響力的關系在邏輯上應該是互為因果的。所謂期刊的特色,實際上就是差異性發展,即所刊發學術研究論文的內容選擇,如領域、專業、行業、區域等等。期刊若沒有特色,也就失去生命力和活力,“千刊一面、低水平重復”的問題就不可避免。對于大多數的大學學報來說,學術影響力的提高也就無從談起。因此,應該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厘清相關問題。

第一 按照辦刊的宗旨確立學報的辦刊定位。不同的大學學報都有自己的辦刊宗旨,亦即辦刊的主要目的與意圖,無論是社會科學學報還是自然科學學報概莫能外。整體說來,我國大學學報的辦刊定位是與大學的辦學定位相聯系的;而大學學報的辦刊宗旨,一般根據不同大學的學科結構、辦學水平、層次及其在相關領域的影響力來確立。如《清華大學學報》辦刊宗旨:“傳播先進科技成果,促進國內外學術交流??抢砉た苹A理論研究、實驗研究和工程科學的學術論文;及時反映代表這些學科前沿、并為當前國際上科學界關心的最新科技研究成果?!薄侗本┐髮W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的“辦刊宗旨是:堅持正確的人文導向,貫徹‘雙百,方針,繼承北大優良學術傳統,走理論聯系實際、學術結合時代之路,追蹤社會思潮、理論前沿和學術熱點,在重大理論問題上反映北大的聲音,在學術探索和創新上體現北大的水平,辟有一系列有創意、有特色的學術專欄?!薄稄V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的辦刊宗旨為:“報道教學科研成果,為教學科研服務”;如某大學學報的辦刊宗旨為“反映本校教學科研成果,開展校內外學術交流”,等等;這些辦刊宗旨既反映了一所大學的辦學層次與學術影響力,也反映了一所大學學報的辦刊基本定位與學術追求。辦刊宗旨是大學學報辦刊定位的基礎。一所大學的辦學定位、辦學目的與學術追求,必然會從教學和科學研究上體現其成果的特色,而這些成果的傳播交流就確立了一所大學學報辦刊的基本定位,包括欄目設置(策劃)、選題、組稿的內容,等等。

第二 辦刊的方向與思路選擇。一所大學的發展,一般都有從單科性到多科性再往綜合性發展的過程,其形成的教學和科研成果,也必然會遵守同一發展路徑和規律。一所大學所形成的研究成果應該是多學科成果的集合,可能包括基礎理論的研究成果、開發研究的成果、應用研究的成果或工作研究的成果等等。在人文社科類的大學學報中,不同大學辦刊的方向與思路選擇也反映出了不同的特點。如一些大學基于照顧學校內部不同學科的需要,或因稿件來源的限制,或囿于其他一些原因,選擇把刊物辦成綜合性的學報,在欄目的設置上自然是面面俱到;一些大學選擇本校的若干個強勢學科作為辦刊的基礎與方向,辦成只報道若干個學科研究成果的刊物;一些大學干脆把大學學報辦成專業性的刊物,如經濟類、管理類、法學類、哲學與文學類、語言類、體育類、藝術類、高教研究類等專業性的刊物。此外,在學術的方向選擇上,一些學報選擇以基礎理論

研究為方向,一些學報選擇以應用研究為方向,而另一些學報則選擇基礎理論研究與應用研究相融合的辦刊方向,等等。這種辦刊的方向與思路選擇,就體現在大學學報所刊登的學術研究成果選題上,長期形成的特點與風格必然對廣大受眾以及二次文獻機構產生影響。而這些對于一所大學的教學與科研工作發展的影響、對于一所大學的學報發展及其學術影響力而言,利與弊都是存在的,這就需要權衡。

第三 地域(區域)性特征及專門主題的確立。我國人文社科類大學學報,其研究成果的報道,既可以體現我國五千年歷史與文化的層面、當今經濟社會發展不同領域的理論與實踐的研究,也可以是反映世界不同國家與地區的研究,包括政治、法律、歷史、經濟、管理、社會、文化、語言、藝術、民族、民俗、教育等不同的問題,其討論的主題非常廣闊。因此,確立專門的或具有區域性特征的問題作為辦刊的主要選題就非常重要。選定面向地域(區域)性的或具有民族特質的研究、或專門性主題的研究為選題方向,可以回避一些雷同的選題,便于形成穩定的研究成果報道及傳播的方向,利于學術研究成果報道的相對集中,形成連續與整體效應,也容易引起相關研究人員及其他受眾的關注,形成自身的刊物特色;通過大量的研究成果傳播及與廣大受眾的交流互動,提高大學學報的學術影響力便會水到渠成。但應該說明的是,無論研究世界不同國家或地區社會科學領域的問題,抑或研究本國本地區社會科學領域的有關問題,其范圍非常廣闊,一所大學學報報道的學術成果只能是滄海一粟,應盡量避免報道選題的雷同和重復。我國不同地域(區域)的大學其區域性優勢非常明顯,比如廣西云南等省區,本身就是一個多民族的地區,并與東盟相鄰,經濟、社會、文化、貿易、國際關系、政治、民族、民生等等問題的研究都具有極大的優勢;比如廣東省作為我國改革開放發展的前沿地區,與世界各國在不同領域的交流合作極其廣泛,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外資在廣東發展,特別是毗鄰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近三萬家臺灣企業在廣東地區發展,這為廣東地區的大學研究外資企業,研究粵港澳臺四地的經濟、社會、文化、貿易、教育等方面及其交流發展提供了廣闊的題材,為廣東的大學學報形成某一方面的特色期刊或欄目提供了基礎保障。一旦確立研究本地區(域)或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成果作為學報選題的特色方向,就容易形成自身的特色并提高學術影響力。如廣東客家地區的大學(如嘉應學院)對客家歷史與文化的研究、廣東潮汕地區的大學(如汕頭大學)對潮汕人文文化和歷史的研究,這種地域性的研究成果是其他區域外的機構研究所不能比擬的;又如福建地區與臺灣地區的關系,無論是血緣親情與經濟社會的方方面面都具有非常密切的聯系,福建地區的高校學報若以閩臺關系的某一方面作為選題或設置欄目,就能夠體現出其特色,學術影響力也可以自然而然地提高。當然,一所大學學報要形成特色,必須以學校自身的學術研究及其成果作為基礎,如果缺乏這些基本的條件,要辦相應的特色刊物就會困難重重或變成空中樓閣。

三、形成大學學報辦刊特色的主要影響因素

第一 辦刊思想、理念與辦刊宗旨的融合統一。辦刊宗旨是對辦刊目的(目標)的一個高度概括性的陳述,其實現必須要有具體的辦刊思想、辦刊理念作指導。如上述幾家大學學報的辦刊宗旨,從表述上它的涵義是非常寬泛和高度概括的;《廣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的辦刊宗旨是“報道教學科研成果,為教學科研服務”,就是一個寬泛的、高度概括的辦刊目的的陳述。要實現辦刊的宗旨,必須通過編輯人員特別是居于決策位置的編輯人員的辦刊思想、理念化為具體的實踐,才能實現辦刊的宗旨。辦刊思想、理念可包括:要把一種學術期刊辦成具有怎樣的學術品位、類型、風格以及學科專業特色的刊物,如學術型的、應用研究型的、工作指導型的、專業性抑或綜合性的?應該刊登哪一類學術觀點或特點的學術研究論文?以哪一類的受眾作為對象以及刊物的發行范圍?在學術界以及對社會應該發揮怎樣的影響、承擔哪一種角色和責任?學術價值與經濟價值的目標追求?在學術界和社會受眾中應該樹立怎樣的一種形象等等。在不同的辦刊思想和理念的指導下,在學術期刊的選題、欄目設置、學術論文的視點及風格要求,學術期刊的目標追求、發展思路、辦刊方針、工作策劃、經營運作、工作規范,以及對學術論文學術觀點的表述、文體風格要求和期刊日常工作等方面都會產生實質性的影響。要實現辦刊的宗旨,可以有不同的質量、層次及目標定位要求,也可以通過不同的路徑實施,這在不同的高校學報中都可以在不同的辦刊思想和理念的指導下做出相應的選擇。

第二 稿源的影響。從系統科學的觀點看,無論是自然科學還是社會科學,在每一個學科范圍內一個時期所產生的學術論文或成果是維持在一個相對穩定數量的,世界上著名的學術期刊會獲得優秀作者的學術論文或成果發表的授權,其他大量作者的學術論文或成果發表的授權便會依次流向不同層級的學術期刊,一些未能達到發表要求的論文或成果便會被淘汰,由此形成一個學術論文或成果生產與發表的平衡系統。然而,在同一個層級的學術期刊中,作者學術論文或成果的發表授權流向是相對固定并也同時依時依事而變化的,這就出現學術期刊對優秀學術成果發表授權的競爭,目的是通過獲得優秀學術成果的發表授權,獲得更為廣泛的受眾關注和支持,擴大學術影響力,以學術影響力的提高來提高競爭力。從大學學報的視角看,作者的群體主要是大學的教學與研究人員,只有極少部分是大學外的其他研究人員,這一特定的環境,使得大學學報類學術期刊的稿源競爭趨于激烈;特別是當前研究成果的評價制度和大學人員的職稱評聘制度,優秀的大學學報(如核心期刊等)稿源充分豐富、質量好,其他一般類別的大學學報特別是處于低端的大學學報稿源較少且質量不穩定,這就必然影響到受眾的關注,從而導致競爭力和學術影響力的下降?;谶@樣的一種基本事實,對于許許多多的大學學報而言,特色發展就難以實現,也成為大學學報發展中必須要正視和解決的問題。如果從全球的視角來看,我國大學的研究成果在總體上與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大學還存在著不少距離,不僅我國高端大學的學報以及其他學術刊物之間存在競爭,而與國外發達國家的學術期刊影響力方面也存在比較大的差異。在SCI或SSCI的影響因子中,排在靠前位置的幾乎都是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學術刊物,比如,2009年公布的《期刊引證報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JCR)影響因子,納入影響因子評價的共有7347家期刊,其中影響因子超過10的期刊有128家,15的期刊有62家,20的期刊有36家,30的期刊有13家,影響因子超過40的雜志有4家;而中國出版的期刊有114家被收入SCI,其中影響因子超過1的期刊有23家,超過2的有9家,影響因子超過3的期

刊有3家,社會科學類期刊的情況也大概如此。這里面反映出了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我們研究成果上的水平差異;另一個是我們學術期刊的水平與影響力的差異。因此,就國內而言,對稿源競爭的結果,便是具有較大學術影響力的大學學報稿件堆積如山,一般性的大學學報稿源相對不足,層次處于低端的大學學報只能來什么稿件就刊登什么稿件,處境尷尬。

第三 辦刊定位與選題的影響。辦刊的定位與選題是在一定的辦刊思想和理念指導下的結果。我國的大學學報之所以‘千刊一面’、‘低水平重復’,主要原因就是辦刊的定位與選題方面的問題。一所大學學報要辦成哪一類的刊物,這需要辦刊者做出充分的調研論證,需要根據客觀現實、受眾面向、作者與讀者群情況、主辦單位自身對學報發展的支撐能力等實際情況做出選擇。教育部在《教育部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名刊工程實施方案》中關于名刊的入選條件中指出:“主辦高校具有較深厚的人文社科基礎、較強大的學術研究隊伍和學科優勢”;也就是說大學學報的稿件來源必須以學校自身的學術條件作基礎。筆者認為,這么一個原則包含:一是有利于以自身優勢組織和甄別優秀的學術論文;二是有利于吸引其他學術研究機構的優秀稿件;三是有利于形成學報自身的優勢和特色,提高辦刊水平、質量和學術影響力。當前,在我國1300種人文社科類大學學報中,主辦單位含括了綜合、理工、經管、師范、農林、醫藥、語言、法學、軍事等類別的院校,層次包括“985工程”、“211工程”、地方重點大學、一般本科院校、高職高專等院校,雖然大學學報主辦單位的類別層次不同,但許多卻因為辦刊的定位與選題的不當,造成相互之間在定位、選題、報道內容等方面的雷同,形成了“全、散、小、弱”的狀況,也難以客觀全面反映我國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全貌和實際。

四、若干認識與思考

關于大學學報的辦刊特色與學術影響力問題,無論在教育部、學界和期刊界,核心觀點與認識是趨于基本一致的。當然,要把一所大學學報辦成為具有特色的學術期刊,提高學術上的影響力,還有一些理論與實踐上的問題需要厘清。

第一 大學學報的辦刊特色問題。大學學報是否需要辦出特色,就學術界與期刊界而言,基本觀點是趨于一致的,我們通過期刊網檢索可以得出這么一種主流觀點的結論。許多研究者都把大學學報的辦刊特色看作是期刊存在的依據、生命、靈魂,是價值所在,能夠提高質量,克服雷同與同質化問題,提高學術影響力等等。作為國家教育行政管理部門,教育部開展的名刊與名欄工程就十分明確地強調要特色辦刊與特色辦欄目,這反映出政府主管部門認同學術界與期刊界的觀點。隨著我國高等教育事業和高??蒲泄ぷ鞯目焖侔l展,大學學報的數量也在相應地增加,這種相對應的量的增長是應該的,有利于及時傳播我國大學科學研究的成果,推動我國高等教育事業和科研工作的進步與發展,如果認為大多數的大學學報是在生產學術垃圾,那是與客觀事實不符的。假設中國的大學學報只有寥寥幾家知名大學的學報,而在其他學會(協會)或相關機構辦的期刊不多和不發達的情況下,中國大學及社會科學研究事業的繁榮、研究成果的及時傳播可以實現么?答案是清楚的。但問題是大學學報的定位、選題的雷同、個性與特色不夠鮮明,以及存在著辦刊質量、水平不高和發行量低等弊端,使得大學學報成為人們詬病和批評的主要原因。實際上,這種弊病與我國大學在學科與專業設置上的雷同化、辦學的同質化是一樣的,具有驚人的相似性。正因為如此,教育部提出了名刊與特色欄目的建設工程,目的是通過名刊名欄的建設,引導大學學報特色化辦刊及健康發展,提高辦刊質量和水平,實現“專、特、大、強”的目標;并通過我國大學學報的引領作用,帶動高校的研究人員關注相關領域的發展及開展研究,實現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繁榮,為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服務。但是,大學學報的特色辦刊辦欄目,是否意味著僅僅把特色理解成“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獨)”呢?它依據的基礎是什么?差異性發展應該是其核心和主題。我們要厘清的問題是,高校辦學報與辦學科專業不同,前者辦刊依靠的是校內外稿件(多數學報大約為1:1),可謂舉不同高校與機構的學術之力量辦刊;而學科和專業的舉辦則是一所學校內部之力,在力量的對比上是完全不同的,因而關于“特色學報”應該以學校的優勢為基礎的觀點受到一些學者的質疑和批評。該質疑和批評的觀點之一是,一所大學具有優勢的研究成果許多并不在本校的學報發表,多數會在校外的優秀期刊(如核心期刊、CSSCI期刊)等上發表,還有一些會在國外的期刊發表。此種情況在學術交流中是極為正常的和健康的。要求在核心期刊或國外的期刊發表論文也是當前我國大學的考核評價、研究成果的鑒定評價等機制形成的產物。筆者認為,此觀點反映了一個基本的現實,辦特色學報和欄目確實存在許多影響稿源的深層次問題,但有兩個問題是必須要厘清的:第一是包括教育與科研管理部門的考核評價機制,使核心期刊的功能泛化,演變或等同于期刊的學術影響力,從而影響特色學報和特色欄目的建設;第二是學報主辦單位對特色辦刊的認識、措施和政策支持,編輯人員的辦刊理念、對特色期刊的理解、工作策劃、措施和目標追求。在當前考核與學術評價機制不可能扭轉的情況下,后者是在特色辦刊、辦欄目作用中的決定因素。如果要求我國大學1300種人文社會科學學報刊載的研究論文在內容、欄目等都必須不同,你說可能嗎?比如說,一些大學的學報設置“經濟探索”欄目,同一個欄目在不同大學學報中所探索的視角或問題點不同,如一家學報以宏觀經濟為主調,一家學報談微觀經濟為核心,一家學報以經濟理論研究為主題,一家學報以應用經濟理論為方向,一所大學學報以新興經濟體為研究對象,一所大學學報則以西方發達國家以及全球經濟的發展為研究目標,如此等等,這個就存在著深度、廣度、層次、理論探索和應用研究等不同的問題,其中刊載的學術論文可能會有交叉或重疊,但主要的研究方向就存在差異,這就應該是體現出了特色,也就是實現了差異性發展?!稄V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根據學校自身學科與專業的發展特色,把學報社科版定位為綜合類學報,并把高等教育研究、教學改革與實踐、經濟與管理、政治與法律、學生工作、哲學(含心理學)等作為主打欄目,按大類刊發論文,從10年實踐情況看,有利于形成自身特色和提高學術影響力。依據為:從1999年我國的大學擴招以來,高等教育成為大學內部和外部議論的焦點,社會議論、人大政協兩會議論、每一個家庭也在議論,擴招、大學的管理發展、教學改革與教育質量、學生管理教育、貧困生、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等都是熱點問題;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后,經濟與管理問題突出,我國經濟如何發展、如何轉型、如何應對不同形式的經濟或金融危機等,無論國家、省市、區域、內外資企業、所有經濟部門甚至每一個

家庭都不可能置之度外,在理論與實踐上都有大量的問題需要研究;如此等等。本刊自創刊以來每年的影響因子都在穩定地大幅提高,如2007年一2008年統計的五年影響因子分別為0.419和0.541,分別排在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科版,下同)的第28位和20位;2009年和2010年統計的影響因子分別為0.678和0.875,五年影響因子分別為0.738和0.756,在全國大學學報排名,前者分別位于第15位和第11位,后者均排在第7位。由此可知,從2003年起得到的影響因子統計數據表明,本刊自創刊以來的影響因子及排名每年都在穩定提升,近些年一直都在全國大學學報的前列。筆者以為,以體現學術影響力最為客觀數據之一的影響因子作判斷,此一情況應該反映了本刊的基本定位和特色,也證實和反映了本刊特色與學術影響力的關系。

第二 大學學報的學術影響力。學術影響力是一個確定的和有具體涵義的概念,可以簡單地概括為在學術界和廣大受眾中的學術影響。但是在具體的評價以及實踐中往往產生偏差,成了一個比較寬泛的概念。比如,大學學報的主要作者和讀者應該是大學和研究機構的人員,其他機構的群體不多;在現時的大學教學與科研管理中,一般以核心期刊、CSSCI收錄期刊、SCI收錄期刊、SSCI收錄期刊等作為學術影響力的依據。這種期刊的劃分有其合理性的一面。理由是,定義核心期刊的基礎是基于布拉德福的文獻分布率。但是,從我國的核心期刊和CSSCI收錄期刊來看,特別是核心期刊,它把除了引文量(被引率)之外的其他文獻檢索工具(如人大報刊復印資料、新華文摘等)全文轉載(摘)率及專家評價等作為一個比較主要的指標之一,同時還考慮地區的分布、不同類別期刊分布、學科分布等,在具體評價上它已經背離了布拉德福定律的涵義。核心期刊的功能本意是為文獻單位館藏和讀者閱讀提供指引。相關機構把其作為一種管理的指標和工具也有合理性的一面;然而其功能的泛化,“全然演變成一種學術評價尺度,并與知識分子的切身利益密切聯系在一起,”甚至于演變成牟利工具,在當前我國的學術環境與學術道德退化變味的情形下,如果大學學報以其作為學術影響力追求的唯一標準,必然會妨礙自身的發展。當前,我國核心期刊、CSSCI期刊的功能泛化以及功利性追求,廣泛地受到人們的詬病與批評。盡管許許多多的學術機構、團體以及有學術良心的學者都在作批評甚至抵制,但指揮棒的功能使其做法在“批評中壯大,在抵制中成長”,成為學術界的“臭豆腐”,學術期刊的發展也就沿著此一方向“大膽地往前走”,因而衍生出種種不同版本的“故事”。這是中國學術期刊發展的悲哀,長此而往,中國學術期刊的學術性將被“功能性”所替代。就大學學報的學術影響力而言,筆者比較認同以文獻計量學與網絡文獻計量學作為評價的基礎。此依據的理由在于:第一,文獻計量學以文獻的引用為基礎,可以克服對“學術影響力”的評價干擾。任何人對文獻的引用都是以有用與否作為依據的,多數情況下反映了引用者的學術觀點,排除極少數“虛引”的外,其可靠性是比較高的;第二,專家評議,亦即同行評議。專家對期刊刊載論文的客觀評價,也要以文獻計量得到的數據作為基礎。比如,一種期刊其學術影響力如何,除了直接閱讀期刊本身外,還需以引用的相關綜合數據作比較、評價,特別是交叉學科,引用與被引用的關系、哪一些觀點備受關注和能夠引起共鳴,等等。無論是綜合性期刊還是專業性期刊,任何一位專家都不可能對其所有刊載的論文作出準確、客觀的評價,他的學術專長只能是某一個或某一方面領域的,這些就反映出了專家評價中學術方面的實質性問題。因此,對大學學報的學術影響力評判,學報的主辦單位必須要有自身的學術基礎,能夠對所刊載論文的學術水平、方向作出基本的判斷,并結合引文數據和其他指標綜合評價,這對一種學術期刊的發展與學術影響力的提高才有裨益。

參考文獻

[1]朱劍,高校學報的專業化轉型與集約化、數字化發展,以教育部名刊工程建設為中心[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5):5-27

[2]清華大學學報編輯部[OL].[2010-12-23].csm.mofcom.gov,cn/fwhy/display.php?e_jd=83443 2010-12-18.

[3]北京大學學報[OL].[2010-12-18].hanyu.iciba.com/wiki/674482.shtml 2010-12-23.

[4]張旭,2009年SCI影響子因子多角度看點[OL].[2010-06-18].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6/233478.shtm.

[5]重大學科網,2008年SSCI期刊影響因子[OL].[2010-12-21].hup://km.cqu.edu.on/team.php?action:document&saction=view&rid=1708&did=646.

[6][11]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印發《教育部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名刊工程實施方案》的通知(教社政[2003]12號)[OL].[2003-11-06].npL://www.zgtax.net/plus/view.php?aid=287018.

[7]張杰,創辦特色學報的困境與出路[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3):142-144

[8]吳江洪,影響高校學報特色化辦刊的制約因素及對策[J].浙江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6):87-89

[9]舒莉霞,高校社科期刊辦刊特色論[J].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6):66-68

[10]孫顯軍,地方院校文科學報特色論[J].淮陰工學院學報。2010(2):85-88

[12]尹玉吉,關于“學報特色論的全方位審視[J].山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82-93

[13]萬錦堃,薛芳渝,中國學術期刊綜合引證報告(2007版)[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251

[14]萬錦堃,薛芳渝,中國學術期刊綜合引證報告(2008版)[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173

[15]昌炎新,核心期刊淵源及功效的利弊分析[J].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5):21-23

體育運動與體育學論文范文第2篇

關 鍵 詞:體育學;體育科學;體育學科;體育知識

Key words: kinesiology;sports science;sports discipline;sports knowledge

誠如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1]所說:“真正的科學運動是從修正其最基本的概念開始的。”但對于中國體育學界來說,“體育學”概念的修正過程過于漫長且沒有明確的修正方向,特別是隨著體育理論研究的不斷深入和體育實踐的快速發展,各種冠以“體育學”之名的論文、著作、教材陸續出現。雖然,理論探索有助于學術的進步和繁榮,并推動體育學自身從稚嫩逐步走向成熟,但另一方面卻對“什么是體育學”這一概念的理解人云亦云,對“體育學”概念的內涵與外延見仁見智,通常出現“此體育學非彼體育學”的尷尬。由于在“體育學”概念對話中的失衡,繼而引發學界對體育學與體育學科、體育科學、體育知識體系,甚至民族傳統體育等相關概念之間曠日持久的爭辯與反復商榷。就中國30余年體育概念發展史來看,無休止的紛爭從未得出過某種較為統一的概念認識,而這種亂象反映在體育實踐中,使得體育學科專業的劃分與命名,以及體育學術組織的名稱均出現極大隨意性。

1 體育學概念研究的現狀

對于“體育學”概念的闡述,可以從體育類的著作中找到各種的答案。如《中國大百科全書·體育》卷認為:“體育學是研究體育科學體系及其發展方向的一門學科。其主要內容研究體育科學體系結構、層次及其演變;應設置的學科;學科之間及相關學科之間的互相滲透與綜合發展的關系”[2];熊斗寅[3]認為:“體育學是一門綜合性科學,主要是通過身體練習充分提高身體的運動能力,以推動人類健康水平的提升。并且,廣義的體育學是體育科學的總稱,狹義的體育學是體育科學下的一門學科。”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體育學》指出:“體育學是形成中的新學科,是研究人的身體全面發展的一般規律的學科;體育學是從宏觀上研究體育的一門學問,它從整體上認識體育過程的一般規律,抽象地反映出體育的主要特征,準確揭示其本質。”[4]王續琨[5]則認為:“體育學只是體育科學的一門核心基礎學科,用來分析體育運動中出現的種種理論問題”;張巖[6]卻指出:“體育學是體育運動本質和規律研究成果的系統化。”魯長芬[7]在辨析“體育學”、“體育科學”、“體育學科”概念之后得出:“體育學是體育學科體系中一門獨立的基礎性學科,也是一門高度概括性和抽象性的學科,又指導著各分支體育學科的形成和發展變化。”凡此種種,對“體育學”概念的認識雖有分歧,但亦有共識——體育學是以研究體育現象、發現體育規律、探尋體育本質為己任,但這種僅有的共識也無法遮蔽不斷分化的概念分歧,而其中最大的分歧則在于對“體育學”與“體育科學”關系的理解上,也就是聚焦于“體育學”是否科學?從某一方面講,這似乎不是問題的問題,因為對于“科學”而言,無論是自然科學還是社會科學,都是“一種組織化的知識體系;一種社會建制、教育主題、文化源泉等”[8],體育學當然也是科學的一種。目前大多數研究者把體育學認為是一種綜合科學,既有運動生物力學、運動生理學等自然科學,也有體育文化發展、運動競賽組織等社會科學。但這是否就可以把“體育學”與“體育科學”等同,學界還是存在極大的爭議。如果按照魯長芬[7]在《體育學、體育科學與體育學科辨析》一文中的結論“體育學是體育學科體系中一門獨立的基礎性學科”來看,“體育學”與“體育科學”完全是兩碼事,且出現了層次分明的等級差距,也就是體育科學是體育學的上位概念,而體育學僅是體育科學的組成之一,即呈現出“科學—體育科學—體育學”的邏輯關系。誠然,這種理解并非沒有根據,可能受到《中國大百科全書·教育》中闡述的“教育學是教育科學中的基礎學科之一”[9]的影響,將這種認識移植到體育學科中來。但“不可能存在一個教育學之外的教育科學,或者教育科學之外的教育學”[10]的分歧,這些學者認為二者之間的關系,就如同物理學即是物理科學或經濟學即是經濟科學一樣。研究認為體育界有必要將“體育學”與“體育科學”關系問題擱置,因為百家之言莫衷一是,誰也無法拿出令所有體育學界都能信服的理由。無論是為體育學冠以“科學”之名,還是繼續力挺體育學是正宗,由于研究者的認識和立場不同,即哲學解釋學中常提到的“前見”,對學科劃分、知識結構、項目設置等問題上都失之偏頗,并不能使真理越辯越明,只能讓學界徒增煩惱。

過往的種種概念主要涉及兩個方面:一方面,體育學的研究對象究竟是什么?這個問題是對體育學概念外延的一種限定,也是對體育學范疇的一種規約?;卮疬@個問題切忌用各種體育運動現象進行無限列舉,籍此以說明體育學研究對象“是什么”。但這種“是什么”只是表明這種運動形式或規律當下的存在狀態,并沒有回答它是體育學研究對象的原因所在,在邏輯上沒有與體育學建立嚴格的聯系。這也是多數學者通常想當然地為體育學下定義所出現的紕漏根源。此外,體育學研究對象范圍的大小直接決定體育學概念外延的大?。喝绻雅c人相關的所有運動現象和體育問題都稱之為體育學,那么這里的體育學就成為非常宏大的絕對上位概念,它將成為所有體育學科體系總和的代名詞;如果只是將體育學看做是體育科學的一個下位基礎學科,那么此時的體育學將僅僅是一門體育理論學科,通常被稱之為“體育理論”,這種狹義的體育學概念是無法表述當前應有的體育現象和問題的。另一方面,體育學究竟應當如何定位?這是關乎體育學內涵本質的追問,也是體育學如何“定性”的問題。學界有“自然科學論”、“教育科學論”、“人體科學論”、“人的科學論”、“綜合科學論”、“技術科學論”、“人文與社會科學論”等不同見解[11]:有的將教育學上升到“人學”[12]的高度論說體育學的知識架構,有的就把體育學只當做單一的基礎學科,甚至有將體育學僅僅作為高等體育院校的一門課程,呈現出三級分化的樣態。

從當前體育學概念的研究方法上來看,多拘泥于抽象的邏輯分析,不斷討論誰是上位概念,誰是下位概念。這種對體育學概念的邏輯探究通常會使理論淪為一個沒有現實內容的概念群,不僅非??斩辞也灰桌斫?,更不能有效地指導實踐。因此,正確使用歷史與邏輯相統一的方法來研究體育學概念是當前應當采取的研究方法,邏輯分析必須以邏輯發展為基礎,而歷史的描述必須以邏輯為依據,二者不可偏廢。一方面,從體育學概念產生的歷史起點開始,審視體育學及相關概念產生的歷史與社會環境,強調對概念語境的分析。另一方面,在描述體育學概念歷史過程中需要用邏輯分清主流和支流、現象和本質。對體育學概念演變脈絡的梳理并不是簡單歷史自然進程的白描,而是為揭示概念的發展規律。只有將體育學的概念放入歷史與邏輯相統一的視野中,辯證審視體育學概念發展的語境及其規律,才能夠真正還原“體育學”的本來面目。

也有學者對體育學的發展歷程進行過梳理,如魯長芬[7]、孫晉海[13]等。但是,就當前對體育學概念的歷史分析來看,呈現出兩個方面的局限性:其一,將“體育學”概念史研究等同于“體育學”的研究,通過“體育學”對古今文獻進行檢索。比如,將中國“體育學”最早的研究著作聚焦在由中華書局于1924年10月出版的羅一東先生的《體育學》一書;將西方的“體育學”等同于對“kinesiology”的研究。這種中規中矩的研究確實沒有什么錯誤,只是過于狹隘,就如同研究“中國史”的學者僅將視野局限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后的歷史一樣。其二,對“體育學”的歷史分析中帶有明顯的“學科前見”,在論述過程中常出現“在‘體育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之前……”之類的述說,所反映的則是作者對“體育學”概念的壓縮,僅把“體育學”作為一門學科進行梳理,使所謂的體育學發展歷程簡化為一門學科發展史,而沒有真正去考證什么是真正的“體育學”,因而失去體育學的“學”之本義。

體育學之所以稱之為“學”,并非僅指一種結構化的“學科”,而指的是體育學問或知識。因此,基于知識視角下的體育學,就是一種體育知識按照某種內在聯系整合在一起的知識體系。理性主義認為,知識是人類理性認識客觀世界的結果,是人們對事物本質的反映和表述;后現代主義者從知識的價值意義出發,知識被看做是在進行某種解釋活動,要把握的是對象意義。但是,并不是任何知識都是科學知識??档略凇蹲匀豢茖W的形而上學起源》中給科學做出一個較為寬泛的解釋:“每一種學問,只要其是按一定的原則建立一個完整知識體系的話,皆可被稱作科學。”[14]基于康德這一標準,那些經驗性的、默會的、零散的知識則不屬于科學知識,那些僅對事物的外部特征進行主觀描述的知識也不稱為科學知識。也就是說,科學知識是在特定的知識領域中,經過長期的觀察、實驗、實踐、反思而生成的可經實踐檢驗的客觀存在;是專門知識的總匯,是專門知識條理化、規范化的表現形態。這種反映客觀實在的知識不以人、時、地為轉移,具有客觀性、體系性、專業性等特征。所以,對體育學概念演變脈絡的考究應當以“體育科學知識”的發展為主線,而非拘泥于“體育學”的史料整理。

2 體育學概念的演變

傳統哲學似乎已經將這一問題解答:“一個概念反映的就是一類事物的共同性質、特點,它是通過人們對個性中的共性的分析、抽象、概括、綜合等思維過程而形成的。”[15]但是,微觀物理學的研究有了這樣的新發現:同屬一個類別的任何兩個粒子中都找不到共同的東西[15]。也就是說,在傳統哲學的概念對象所說的共相或共性根本沒有其本體論的存在,只是表現出類似于維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理論中,家族成員的某些相似性的性質。也正因這種家族相似的模糊性,使得概念的起源研究變得撲朔迷離,反映在體育領域則是體育的“勞動起源說”、“游戲起源說”、“戰爭起源說”等諸多觀點,繼而干擾了追問“體育是什么”的體育本體論的研究方向。同樣,對于體育學的概念而言,應當規避體育本質研究的漩渦,把體育學視為身體活動(physical activity)的知識體系,是人們所積累的有關體育現象的知識達到了體系化、專業化程度的產物。

2.1 體育學萌芽期

在人類文明的最初階段,各種“類體育”的活動就已經以勞動、戰爭、宗教、樂舞、保健等形式出現。但是,人們對這種體育樣態活動的認識大多是針對某一具體的身體活動形式進行描述,并沒有形成一個專門、完整的體育知識體系。古希臘時期關于體育的知識比較豐富,但是并不能稱之為現代意義上的體育學。比如,荷馬史詩中描述的葬禮競技項目有:戰車賽、拳擊、摔跤、賽跑、格斗鐵餅、射箭、標槍。柏拉圖在《理想國》中以音樂和體操為基礎構建了自己的道德理想主義理念,強調用跑、跳、標槍、鐵餅、拳擊、摔跤與角力、駕車和騎馬比賽、五項運動等活動,使青年人練就健美的身體、堅韌的意志、高超的技藝和優秀的品德以適應保家衛國的軍旅生活。此外,作為古希臘青年和哲人們訓練與辯論的Gymnasium是一大塊方形的場地,四周陳列著許多神像和優勝運動員的雕像,青年們在這里從事各種競技運動和修辭學的訓練[16]。這時人們對各種身體活動的認識還尚未有總的概念表示體育,也并沒有形成對體育的科學認識。值得注意的是,到古希臘、古羅馬后期,伴隨著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帕西安運動會、依斯米安運動會、內米安運動會等四大祭神運動會的日趨興盛[17],運動訓練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人們已經發明了水中跑步的訓練方法,借助水的阻力提高運動員的腿部力量。古希臘和羅馬時期對身體活動認識水平最高的學者當屬蓋倫(Galen,A D 130-200),他不僅對當時身體活動的動力學進行經驗總結,還著有《論小球鍛煉》(On exercise with small ball)[18]。這一時期的體育研究者對身體活動的認知多停留在經驗的總結,還上升不到專門、系統的科學知識水平,更沒有對體育現象及運動規律進行抽象概括的形而上學。

2.2 體育學成長期

15—19世紀,自然科學領域得到全面的突破,嚴格意義上的科學知識才開始形成。體育科學知識首先在教育領域得到有限的表達。1733年杜博斯所著的法文原版《詩畫論》成為較早探究體育教育知識的文字載體,并開創性地使用“education physique”表示一類可與智力教育、藝術教育相提并論的體育教育[19]。從表面上看,體育知識已有專屬的類概念,體育學的種子在教育的沃土中不斷發展壯大,近代體育從此開始。之后,1762年盧梭在《愛彌兒》中用虛構的人物情節表達自然體育思想;1859年斯賓塞[20]曾在《智育·德育·體育》一書中闡明快樂體育思想,“體育”逐漸成為教育家們或哲學家們的常用語之一。另外,競技體育在西方近代教育系統中的發展為現代奧林匹克運動的產生起到非常大的推動作用,其中“德國體操、瑞典體操和英國的戶外運動”被稱之為現代體育的三塊基石。1890年,瑞典學者波西(Baron Nils Posse)出版《瑞典的教育性體操》(The Swedish system of educational gymnastics)是一本非常有代表性的體育學著作,并在1901年第3次出版的時候更名為《教育性體操的專門動力學》(The special kinesiology of educational gymnastics)[18]。書中用力學和解剖學的基本原理分析和研究體操動作,并提出按照解剖學原則、力學原則、生理學原則和心理學原則科學指導練習。將這本書與古希臘學者蓋倫所著的《論小球鍛煉》相比,體育知識的科學性、系統性及操作性都有極大的提高。由于當時人們對身體活動的科學認識大多通過肌肉骨骼的力學原理,這也是之后較長一段時間里人們把kinesiology理解為“動力學”或“運動技能學”的緣故。從科學知識發展的角度看,這也反映當時人們對體育科學知識的認識水平。在經歷兩次世界大戰之后,西方發達國家很快從工業社會步入后工業社會、信息社會。體育活動形式變得多種多樣,體育科學知識分類研究也更加精細。體育交叉學科、邊緣學科、綜合性科學知識的出現,使體育科學知識綜合性和整體性趨勢更加突出。學校范圍內以培養體育教師為職業定向的傳統體育概念physical education已經無法涵蓋現代體育學的全部,體育表演、健身指導、休閑體育等多種非教育類型的身體活動表現形式日趨成為現代體育的主流。

2.3 體育學獨立期

1964年美國加州大學的富蘭克林·亨利[21]在全美大學體育協會年度學術會議上發表“體育教育:一個學術性學科”中指出:“以前的體育教育主要考慮可以為人們做什么,而現在應考慮拓寬該領域的知識體系;以前完全從職業考慮的體育教育(physical education)開始向學術性、理論性知識體系建構轉向。”亨利的觀點在美國體育界引發巨大的反響,進而掀起一場美國體育的“學科革命”。從此,體育管理學、運動訓練學、運動生物力學、運動生物化學、動作學習與控制等一大批與身體活動有關的專門知識迅速聚集起來,形成較為完備的有關體育活動和體育現象的科學知識群,真正意義上的“體育學”概念應時而生。

美國學者現在通常使用kinesiology一詞來表達“體育學”的含義,認為它已經超越最初“人體運動學”[22]局限,而可以更有效表示當下比教育更多內涵:它是一種包括鍛煉科學、競技管理、運動訓練、運動醫學、競技運動的社會文化研究、競技和鍛煉心理、體能訓練組織、體育教育-教師教育和有關身體理療、職業治療、用藥和其他與健康有關領域的職前培養及其它相關領域的學術性學科[23]。kinesiology一詞是隨著人們對身體活動和體育現象認識不斷深入發展到科學化程度而產生的,是對各門體育科學知識的綜合表達,是體育學知識積累到具備內容的專門性、對象具有成熟性、研究方法具有科學性的反映,尤其是在大學教育和研究語境中,表示知識分科教育和專業人才培養時使用。

3 體育學概念的反思

美國體育學術界在“學科革命”之后逐漸認同kinesiology這一概念指代體育學,這也代表體育學在世界范圍內的發展趨勢。但是對于當下的中國體育而言,鑒于中國特殊的體育學術環境,暫時還不具備進行中國體育學科革命的條件,如若此時貿然套用美國式的“體育學”概念,其結果只能是東施效顰。所以,我們的體育學研究應當站在世界體育學歷史發展的高度,兼顧中國體育學的研究現狀,對當前中國的體育學概念進行反思,也為體育學概念賦予更適宜的名稱和定義。

首先,在宏觀上談體育學,就是指整個體育學體系的總稱,也只有在這一維度上才是真正的“體育學”。因為體育學本就應當是研究人類活動中所有體育現象、規律及本質的科學知識體系,也必然涉及到多個學科領域,從而共同形成“體育學”家族。這種“學科群(簇)”是社會發展和學科演進的必然結果,賦予體育學應有的時代意義。至于當前研究者提出的“體育學”、“體育科學”、“體育學科體系”等概念,表達的實質都是宏觀意義上的體育學,是同一回事。誠如張巖[6]所說:“拘泥與糾纏于‘體育學’與‘體育科學’的字面差別,不但無助于問題的解決,不能把問題弄明白,反而會適得其反。”存在但是具體來看,則極大分歧:熊斗寅[3]認為體育學(體育科學)應當包括“體育自然科學類、體育社會科學類(含人文科學和行為科學)、體育管理科學類”;周西寬將體育學劃分為3個等級層次,高層次學科指導低層次學科,而具有統籌指導的一級學科包括“體育哲學、體育學、比較體育學、體育未來學、體育史”5大類[24];1997年國家專業目錄調整后,體育學成為教育學科門類下1級學科,并在研究生專業中設“運動人體科學、體育教育訓練學、體育人文社會學、民族傳統體育學”4個2級學科:邵偉德等[25]按照實用、可行、方便的原則提出“體育人文社會學、體育自然科學、體育管理科學和運動技術科學”4大類;魯長芬[26]則認為“體育人文社會學”和“運動人體科學”是體育學的兩個重要的基礎支撐學科,“體育教育訓練學”和“民族傳統體育學”兩大學科則需要進行重大調整,并建議將“身體教育學”、“運動競技學”、“健身休閑學”作為體育學的主體部分;劉一民等[27]基于體育行為的視角,將體育學分成“競技運動學、身體教育學和健身休閑學”3個2級學科。中國的體育學經歷幾十年的發展,關于體育學科分類的分歧始終存在,但是無論怎樣劃分,學者們都試圖從不同的角度反映人類體育活動中存在的理論或實踐問題,都在從不同的學科視角思索“體育是什么”、“體育應當是什么”以及“體育應當做什么”等問題。盡管不同的學者觀點存在差異,不同的學科有不同的視角,看似彼此獨立、自成體系,卻又殊途同歸,共同組成一個大“體育學”。

其次,中觀維度上的體育學概念,是指作為單一學科的“體育學”,通常被稱之為“體育原理”、“體育哲理”或“體育基礎理論”,其中“體育原理”的使用更為普遍。體育原理作為單一學科的體育學,其價值在于從整個體育學體系的宏觀視野中,探尋不同理論視域下的體育現象和體育問題之間的關系,并尋找體育學體系中最具普遍性、共性的問題及存在的意義,還肩負著維系體育學各分支學科內在聯系的作用。如同教育體系中的“普通教育學”一樣,“體育原理”探究的就是體育領域中最一般原理、方法和規律,還需要明確體育學的研究對象和研究范疇,厘定最基本的體育術語和體育概念,是體育學體系中最基礎的一門學科。“體育原理”與“體育學體系”之間是部分與整體的關系,與其它分支學科之間是普遍與特殊的關系。

“體育原理”在體育學體系中具有無可取代的地位。由于體育學是研究人類體育現象和規律的知識體系,而人的問題的復雜性又勢必需要多學科的知識進行解決,使得體育學體系中的分支學科(交叉學科)發展越來越快。體育分支學科愈發膨脹,使得人們更希望探究所有體育學科體系中的共性,以及最基礎意義上的“體育原理、規律和一般方法”,它不僅要回答“體育是什么?”問題,還要回答某些體育新學科“是不是體育”的問題。體育原理一般不會直接指導具體的體育實踐,只是告訴最普遍對待體育的態度和方法。另外,根據學者們對中國體育學演進發展的考證看,“體育原理”是中國體育學發展的雛形,宋君復、方萬邦、吳蘊瑞、江良規均出版書名為《體育原理》的基礎著作,有機建立起體育與哲學、教育學、醫學、生理學、解剖學、衛生學、歷史學等多門學科之間的聯系,為體育學科的分化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

最后,微觀維度上的體育學概念,主要是指在體育類院系所開設的入門級課程的“體育學”,通常稱之為“體育概論”、“體育學導論”或其它名稱,其中“體育概論”課程通常面向大學體育專業學生,而“體育學導論”課程大多面向體育專業的研究生。如果說中觀維度的“體育原理”尚且在學科層面提煉體育學體系的共性問題,而微觀維度的體育學概念則將目光聚焦到課程層面,直接應用在體育的教學活動當中。學生們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能夠形成對體育學的基本認識:了解體育學的基本原理、方法和一般規律,掌握體育學體系中各學科的發展脈絡和最新的研究動向,以及體育專業未來的就業前景和學生可操作的職前準備。“體育概論”或“體育學導論”是“體育原理”學科的課程化展現形式,一方面是體育基礎知識的理論教學,側重體育規范意識的培養;另一方面體育職業能力的實踐指導,側重體育實踐技能的提高。這門課程主要是為告訴學生“體育學應當做什么”以及“體育學在實踐中具體怎么做”等問題,并藉此為體育專業的學生們提供更多可選擇的發展方向。

在具體的課程教學中,由于不同的體育院校所開設的課程名稱和所選教材的差異性,使得“體育學”、“體育概念”、“體育原理”、“體育基本理論”、“體育學導論”等課程名稱同時出現,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學界對體育學在中觀維度與微觀維度意義上的混亂。這種意義的混亂使得體育學課程的內容成了“體育原理”的壓縮版,很可能在具體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只有中觀而沒有微觀”、“重視理論傳授卻忽視實踐引領”,缺少體育學自身最不可缺少的操作性和能動性。這種觀念性的錯誤反映在具體的教育活動中,不僅可能會讓體育專業的學生失去學習體育理論的基本興趣,還由于缺乏體育實踐能力的鍛煉而喪失其賴以生存的專業競爭力,以至于最終不被社會所認可和接納。

從科學史角度看,任何概念都有意義不斷演變的進化過程。這種進化表現可能是概念內涵深度的增加,積累概念理論的厚度;也可能表現出概念外延廣度的拓寬,吸收了特定社會歷史條件下賦予概念的意義,更新人們對概念的認識。但無論是概念的深化還是更新,都能夠找到概念發展的歷史軌跡,而對概念所有曾經的歷史意義的尊重是進行學術研究最起碼的科學態度。就體育學而言,以一個學科名詞形式出現的時間尚且短暫,但以體育科學知識體系的形式出現已然久遠,并且一些舊的概念意義現在依然適用。在當下的認識中,根據不同的語境,體育學概念還可以呈現出宏觀、中觀和微觀3個不同維度的意義??偠灾?,體育學作為以體育現象和體育規律為研究對象的知識體系,不僅包括歷史上任何體育科學知識的縱向傳承,還涵蓋了當下不同地域間的橫向存在。但值得注意的是,研究者們在探究體育學及相關概念的時候,一定要真正厘清這個概念所處的具體語境和意義維度,并盡量在同一體育學概念維度內展開有效對話,盡可能地擱置自己的“前見”,采用解釋學的方法來尋求不同理解方式之間的共同點,才有可能使體育學概念越辯越明。

參考文獻:

[1] 海德格爾. 存在與時間[M]. 陳嘉映,王慶節,譯.北京:三聯書店,2006:12.

[2] 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體育》編輯委員會. 中國大百科全書·體育[M]. 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2:12,361.

[3] 熊斗寅. 初論體育學的科學體系[J]. 中國體育科技,1983,19(2):18-26.

[4] 周西寬. 體育學[M].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4.

[5] 王續琨,劉永振. 體育科學的學科結構初探[J]. 體育學刊,2002,9(1):4-8.

[6] 張巖. 什么是體育學——兼與《體育學》和《體育方法論的思考》等作者的商榷[J]. 體育與科學,2004,25(5):25-28.

[7] 魯長芬,羅勤鵬. 體育學、體育科學與體育學科辨析[J]. 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9,24(4):285-288.

[8] 約翰·齊曼. 元科學導論[M]. 劉珺珺,譯. 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5-7.

[9] 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部. 中國大百科全書·教育[M]. 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5:181.

[10] 胡德海. 關于什么是教育學的問題[J]. 中國教育科學,2013(2):31-55.

[11] 張巖. 元體育學是對體育學的超越[J]. 體育與科學,2004,25(6):36-39.

[12] 鄧廷良. 體育學即“人學”[J]. 體育與科學,1987,8(2):1-3+16.

[13] 孫晉海. 我國高校體育學學科發展戰略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15:4.

[14] 漢斯·波塞爾. 科學:什么是科學[M]. 李文潮,譯.上海:三聯書店,2002:11.

[15] 趙小娜,高新民. 概念起源問題的新問題及其解答[J]. 江海學刊,2014(3):42-50,238.

[16] DEBRA H. Bodily art:rhetoric and athletics in ancient Greece[M]. Austin: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2004:12.

[17] ALLEN G. From ritual to record—the nature of modern sports[M]. NY: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78:21.

[18] SYNTHIA S S,KARL M N. The philology of kinesiology[J]. Quest,1990,42(1):283.

[19] 郭紅衛. Physical Education和Education Physique出現時間考[J]. 體育學刊,2013,20(1):20-23.

[20] HERBERT S. Education:intellectual,moral and physical[M]. A L Burt Company,Publishers,1989:235.

[21] HENRY F M. Physical education—an academic discipline[J]. Journal of Health,Physical Education & Recreation,1964,35(1):32-33.

[22] 朱為模. 人體運動學(Kinesiology)——北美體育專業及院系的新名稱[J]. 體育科學,2003,23(1):138.

[23] KARL M N. Physical activity,knowledge types,and degree programs[J]. Quest,1990,42(3):251.

[24] 富學新,楊文軒,鄧星華,等. 美、英、俄高校學科專業設置對我國體育學科體系建設的啟示[J]. 體育學刊,2007,14(6):7-11.

[25] 邵偉德,馬楚紅. 體育學科分類體系的科學性探討[J]. 中國體育科技,2004,40(1):62-64.

[26] 魯長芬,楊文軒,羅小兵. 對體育學科分類的分析與調整建議[J]. 體育學刊,2009,16(4):6-10.

[27] 劉一民,房蕊. 體育學的邏輯起點及其學科體系重建:體育行為觀視角[J]. 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12,27(5):404-407.

體育運動與體育學論文范文第3篇

摘 要:通過對我國19個體育學博士學位授予單位的198名在職博士生導師的現狀進行統計研究,以期發現現存問題,提出相關建議,為更好地提高我國高端體育人才培養水平提供參考。采用文獻資料、數理統計和邏輯分析等方法。研究結果顯示:從自然特征看,體育學博士生導師過分集中在華北和華東兩地,年齡結構以中青年博導占較大比例等。就教育背景而言,年輕博導中絕大多數具有博士學位,但具有海外進修經歷的博士生導師的比例仍然偏低。關于專業素養,體育學博士生導師的h指數值整體偏低,主持過國家級科研項目的博士生導師人數較少等。研究結論:這種非均衡分布狀態反映了體育學博士生導師的準入門檻較高,體育學科的不成熟,以及我國體育學博士生導師隊伍建設的相關制度尚不完善等原因導致學科建設結構上的差異,這是未來一段時間需要重視和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 體育學;博士生導師;體育教育

Current Situation of Doctoral Supervisors in Sport Science in China

CHEN Qingwei

Key words:sport science;doctoral supervisor;physical education

收稿日期:2012-11-14

作者簡介:陳慶偉(1968-),男,河南商丘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為學校體育和社會體育。

作為博士生培養工作的直接承擔者,體育學博士指導教師是體育界學術與科研的帶頭人,導師水平對于培養工作的質量不僅起著重要的作用[1],而且關系到一個學科的發展方向,甚至關系到一個學科的國際聲譽。文獻檢索顯示,目前未見專門研究體育學博士生導師的論文,相關的研究僅在幾篇關于體育學博士生培養的文獻中就博士生導師隊伍建設問題泛泛提及。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1.1.1 研究對象界定

國務院學位辦公室副主任謝桂華指出:“博士生導師是指導、培養博士生的重要工作崗位,不是教授職務中的固定層次和終身的榮譽稱號。招生并實際指導博士生者即為博士生導師,不招生且不實際指導博士生者則不是博士生導師?!盵2]因此,本研究對博士生導師從3個方面作出相應限定。

1)在學科范圍上,指體育學一級學科之下的體育人文社會學、體育教育訓練學、運動人體科學和民族傳統體育學等4個學科方向的博士生導師。對于在其他學科之下設置的交叉性質的博士點的導師不納入統計。

2)在單位權限上,指經過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評定的具有體育學博士學位授予權單位的博士生導師。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評審,我國共有19家體育學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其中15家一級學科授權單位為:北京體育大學、上海體育學院、華東師范大學、華南師范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山西大學、東北師范大學、蘇州大學、南京師范大學、浙江大學、福建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武漢體育學院和湖南師范大學;4家二級學科授權點為:遼寧師范大學、河南大學和河北師范大學是體育教育訓練學授權點;曲阜師范大學是體育人文社會學授權點。

3)在就職狀態上,指當前在職并全職工作(每年在所在單位工作9個月以上)的博士生導師,不包括退休的導師,但若退休后獲返聘且仍招收博士生的納入統計范圍。

1.1.2 研究框架

研究體育學博士生導師群體的現狀,必須確定一個分析框架。為便于統計,本文通過咨詢相關專家,將研究階層特性的分析框架細化為具體的指標系統,并強調指標系統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所謂有效性,指框架能夠恰當地描述體育學博導的存在狀態;所謂可行性,指框架中確定的指標要具備可量化統計的現實條件。引入3組變量來描述體育學博士生導師的當下狀態:一是自然特征,包括年齡、性別和所在城市等指標;二是教育背景,包括最高學位及是否有國外進修經歷等指標;三是專業素養,包括職稱、職務和科研績效等指標。

1.2 研究方法

1.2.1 數據采集

研究數據于2012年6月25日至7月25日通過以下途徑采集:1)各博士生導師的自然特征和教育背景等數據信息通過我國19所體育學博士授權單位的官方網站、電話或以該博士生導師的姓名為關鍵詞在“百度”搜索工具上獲得。2)各博士生導師的科研績效信息通過中國知網(CNKI)獲得:各博士生導師的論文h指數及發文量、被引頻次等科研信息通過CNKI的“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中國重要會議全文數據庫”和“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檢索各博士生導師截止2012年6月在CNKI數據庫中收錄的全部論文量和這些論文在 CNKI 數據庫中的被引頻次等數據,然后用h指數計算方法計算各博士生導師在2012 年(統計年)的h指數。各博士生導師主持的科研項目信息通過CNKI“國家各級科研項目”平臺、“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成果數據庫”和“全國教育科學規劃辦公室年度課題名單”,檢索各博士生導師截至2012年6月主持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全國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和“國家體育總局體育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等科研項目信息。

1.2.2 數理統計法

采用了常規描述統計,對統計數據進行了專業處理。

1.2.3 邏輯分析法

綜合運用了比較與類比,歸納與演繹,分析與綜合等邏輯方法對統計結果進行分析。

2 研究結果與分析

2.1 我國體育學博士生導師自然特征分析

2.1.1 我國體育學博士授權單位空間分布狀況

截至2012年底,我國已有19家體育學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其中體育學一級學科博士授權單位由2010年前的4家增至15家。

由表1可見,19所體育學博士生招生院校中:華東地區6所,分別是上海體育學院、華東師范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師范大學、蘇州大學和曲阜師范大學;華北地區6所,分別是北京體育大學、清華大學、河南大學、河北師范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和山西大學;華中地區有武漢體育學院、華中師范大學和湖南師范大學3所;華南地區有華南師范大學和福建師范大學2所;東北地區有東北師范大學和遼寧師范大學2所;西南與西北地區均沒有體育學博士生招生院校。體育學博士生招生院校主要集中在華北和華東地區,各占31.6%,華中地區占15.8%,東北和華南地區各占10.5%。

表 1 我國體育學博士生導師人數分布情況統計表

注:“上體”指上海體育學院;“華東”指華東師范大學;“浙大”指浙江大學;“南京”指南京師范大學;“蘇大”指蘇州大學;“曲阜”指曲阜師范大學;“華南”指華南師范大學;“福建”指福建師范大學;“北體”指北京體育大學;“清華”指清華大學;“河大”指河南大學;“河北”指河北師范大學;“北京”指北京師范大學;“山西”指山西師范大學;“武體”指武漢體育學院;“華中”指華中師范大學;“湖南”指湖南師范大學;“東北”指東北師范大學;“遼寧”指遼寧師范大學。下同。

從區域來看,重東部,輕西部,布局結構明顯不平衡[3]。從地方來看,重省市級大都市,輕地方小城市,招收體育學的19個博士點學校只有遼寧師范大學、河南大學和曲阜師范大學3所學校在地級城市,其余都是在省級城市。

西部地區含12個省市自治區,轄540萬km2,人口近3億,迄今尚無一個體育博士授予單位和博士學位授予點。這種學科專業布局的缺位,既不利于全國培養體育高層次人才的均衡發展,也不能適應西部大開發戰略的發展要求,更沒有真實反映西部體育學科的水平[4]。

這種不平衡緣于教育部在進行首批博士授予單位、學科和專業授權審核時強調“主要限于全國高等學校和國務院有關部門主管的科學研究機構中能培養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的重點學科”,并且在此后的博士學位授權審核過程中長期堅持在已有條件的基礎上強化發展,強調“應首先考慮將博士、碩士研究生的培養集中在已是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且條件較好的高等學校,特別是要注意充分發揮研究生院在培養博士、碩士研究生中的作用,不要搞平衡照顧、分散布點”。這一種強迫性機制,最終導致了博士點向條件較好的高校和地區高度集中的現象,體育學博士點的區域布局亦然[5]。

可喜的是,位居西南的成都體育學院正在進行“立項建設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工作,該項工作的驗收將由國務院學位辦和四川省學位委員會聯合于2012年12月—2013年2月期間進行。成都體育學院此次“博建”若能成功,將對提高西南地區體育學高層次人才培養水平和均衡體育學博士授權單位空間分布狀態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2.1.2 我國體育學博士授權單位性質及學科分布狀況

我國體育學研究生從體育人文社會學、運動人體科學、體育教育訓練學和民族傳統體育學4個二級學科進行培養,形成了體育院校、師范院校、綜合性大學培養的格局,體育學博士點的規劃經歷了體育院?!獛煼对盒!C合性大學的發展過程?,F階段,19所體育學博士研究生招生單位中,體育專業院校3所,師范院校11所,綜合性大學5所。目前,全部3所體育院校、11所師范院校中的8所和5所綜合性大學中的4所均已成為體育學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招生專業涵蓋了體育人文社會學、運動人體科學、體育教育訓練學、民族傳統體育學4個學科。遼寧師范大學、河南大學和河北師范大學為體育教育訓練學授權點,曲阜師范大學為體育人文社會學授權點。

2.1.3 我國體育學博士生導師人數分布狀況

與體育學博士生招生院校主要集中在華北和華東地區相應,我國體育學博士生導師分布也呈高度集中狀態。目前,我國在職體育學博士生導師共198人,其中:華北地區體育學博士生導師數達82人,占總數的41.4%;華東地區67人,占總數的33.8%。僅這2個地區的博導人數即占到我國體育學博導總數的75.3%,即近一半的體育學博士生導師集中于華北地區,近8成集中在華北和華東2地。其他依次為:華中地區21人,占總數的10.6%;華南地區19人,占總數的9.6%;東北地區9人,占總數的4.6%。博士生導師還處于流動狀態,總體趨勢是由各地省城流向位于華北的首都北京,由中西部城市流向東南沿海城市。市場力量的資源配置模式已經形成“馬太效應”,博士生導師過分集中于少數城市,不利于體育學的均衡發展。

各高校體育院(系)所擁有的博士生導師數量在很大程度上代表該學科的實力。以院校為單位,對我國19個體育學博士學位授予單位的博士生導師數量進行排名發現,北京體育大學有體育學博士生導師54人,居全國之首。該校是我國體育院校中唯一的一所全國重點大學和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院校,是第一個擁有體育學博士學位授權點和體育學一級授予點的單位,體育學學科設置齊全,二級學科劃分比較細,因而,體育學博士生導師較多。往下依次是:上海體育學院34人,居第2位;華東師范大學14人,居第3位;武漢體育學院、華南師范大學和北京師范大學各13人,并列第4位;蘇州大學8人,居第5位;福建師范大學和東北師范大學各6人,居第6位;南京師范大學5人,居第7位;其他授予點的體育學博士生導師均為4人或3人,其中,4人的院校5所,分別是華中師范大學、湖南師范大學、清華大學、河北師范大學和河南大學,3人的院校4所,分別是浙江大學、曲阜師范大學、山西大學和遼寧師范大學。對各單位數據進行加權平均發現,我國平均每個體育學博士授予單位的博士生導師數是10.4人,但最多者擁有54人,最少僅3人,極差值達51,足見各體育學博士授予單位博士生導師數量分布也極不均衡。尤其對于新增的11家體育學一級學科博士授權單位而言,博導數量遠跟不上學科數量的增加。這種不均衡是否會引發不惜通過降低增補博導的標準,盡力擴大博導的數量與規模的現象,這也正是驗證體育學博導選拔制度公信度的契機。

2.1.4 我國體育學博士生導師性別分布狀況

表1統計表明,在全國198名體育學博士生導師中,男性164人,占82.8%,女性34人,占17.2%,男女比例為4.8∶1。據教育部2010年教育統計數據,全國博士生導師為1萬2 460人,其中男性1萬787人,占88.2%,女性1 673人,占11.8%,男女比例為7.4∶1??傮w看,我國體育學博士生導師男女比例較全國水平更趨平衡。

但具體到各授予單位,博士生導師的性別結構狀況又有所不同:北京體育大學女博士生導師12人,占該??倲档?2.2%,男女比例是3.5∶1;上海體育學院女博士生導師5人,占該??倲档?4.7%,男女比例是5.8∶1。但其他院校的女性博士生導師均未超過4人,武漢體育學院等9所院校無一名女性體育學博士生導師。

與男性相比較,女性在認知力、瞬間記憶力、語言組織能力等方面的天然優勢更有助于其科學研究;女教師在形象思維、觀察力、注意力和動作協調能力等方面的優勢使其更適合體育教學;而性情溫和、細膩和體貼的天性使其在工作中更加細心,更擅長處理細節問題,更有利于彰顯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因此,各體育博士授權單位在根據按需增補原則進行自行審核、遴選博士生導師的工作中,要注重對女性教師的培養與選拔,加強性別結構的優化。

2.1.5 我國體育學各學科博士生導師人數分布狀況

由表2可知,我國體育學博士生導師的學科分布主要是:體育人文社會學導師60人,占總數的30.3%;體育教育訓練學導師76人,占38.4%;運動人體科學導師53人,占26.8%;民族傳統體育學導師9人,占4.5%。民族傳統體育學博導數量少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民族傳統體育的研究生培養歷程較短,是我國的特色學科,在研究生培養上沒有模式可借鑒[6]。從各學科在各地區的分布狀況看:體育人文社會學導師主要分布在華東地區,有26人,占該學科總數的43.3%;體育教育訓練學和運動人體科學導師在華北地區的比例最大,分別有42人和有23人,分別占各自學科總數的55.2%和43.3%;僅有的9位民族傳統體育學導師在華東地區有7個,占該學科總數的63.6%,華北和東北地區0個。5個有博士點的地區,其中3個地區是4個二級學科博士點全有的全學科地區,而東北地區僅有體育教育訓練學一個博士點。研究方向并無優劣高下之別,卻有分布和發展水平的差異。統計數據說明,體育學博士生導師的研究興趣仍集中在體育人文社會學和體育教育訓練學學科領域,對運動人體科學和民族傳統體育學等新興學科的研究比較薄弱。

2.1.6 我國體育學各年齡段博士生導師人數分布狀況

合理的年齡結構是博士生導師梯隊形成最佳群體結構的一個重要因素。一個合理的導師梯隊應該由老、中、青年導師按適當比例結合而成。從表3統計的198位體育學博導年齡情況看,各出生時間段人數由多到少排序依次是:1951—1960年91人,占體育學博導總數的45.9%;1961—1970年68人,占34.3%;1941—1950年34人,占17.2%;1971—1980年5人,占2.5%??傮w看,我國體育學博士生導師中,60歲以上的老年博導和50~60歲之間的中年博導,以及50歲以下的青年博導的比例為1∶2.7∶2.1,由此比例我們可以看到我國體育學博士生導師以中青年占較大比例,并且顯現出年輕化趨勢。具體到各校,華東師范大學和福建師范大學50歲以下體育學博導人數占到該校7成以上,北京師范大學占到該校近7成。年輕化雖然彰顯了體育學博導隊伍的動力與活力,但有時也暴露出經驗不足的弱點。

表 2 我國體育學各學科博士生導師人數分布情況

注:“人文”指體育人文社會學;“教育”指體育教育訓練學;“人體”指運動人體科學;“民傳”指民族傳統體育學。

表 3 我國體育學各年齡段博士生導師人數分布情況 2.2 我國體育學博士生導師教育背景狀況分析

2.2.1 我國體育學各年齡段和各學科博士生導師學歷狀況

表4統計顯示,本課題研究的198位博導中:具有博士學位的共111人,占56.1%;具有碩士學位的共30人,占15.2%;具有學士學位的共57人,占28.8%。

從各年齡段學歷情況看:1971—1980年出生的5位博導全是博士;1961—1970年出生的68位博導中,博士學位者占80.9%;1951—1960年出生的91位博導中,博士學位者占49.5%;1941—1950年出生的34位博導的學位,學士有22人,博士和碩士各只有6人。由此可見:年齡越大,最高學位越低,具有學士學位的比例越高;年齡越小,最高學位越高,具有博士學位的比例越高。這反映出當前我國博導遴選對最高學位的政策性要求。

從4個二級學科學歷情況看,各學科擁有博士學位人數占該學科比例由高到低依次為:運動人體科學占67.9%,體育人文社會學占63.3%,民族傳統體育學占44.4%,體育教育訓練學占43.4%。此排序也反映出我國體育學博士研究生學科建設和學緣結構問題。民族傳統體育學學科的“民族性”特點限制了其博士點的發展,也自然限制了該學科博士生的培養數量。調查顯示,有一半以上的博士生導師在本校獲得博士學位,在國內其他院校獲得博士學位的博士生導師有4成,在國外獲得博士學位的博士生導師占不到1成。由此表明,我國體育學博士生導師隊伍中存在著較嚴重的“近親繁殖”和“師徒同堂”的現象,這不利于不同學術思想的交流,不利于拓展博士研究生的學術視野,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科的建設與發展。

表 4 我國體育學各年齡段和各學科博士生導師學歷及海外進修情況

2.2.2 我國體育學各年齡段和各學科博士生導師海外進修狀況

具有海外進修經歷往往意味著具有國際化的跨文化資源和開放的學術視野,在開展對外學術交流,推進體育學學術研究與國際接軌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本文所說的海外進修經歷是指在海外有過一定時間的留學、訪學或專業培訓經歷。

表4統計表明,統計的198位博導中,僅有57人有過海外進修經歷,占28.8%,不足3成。從各年齡段看,有過海外進修經歷的博導人數占該年齡段比例由高到低依次是:5位“70后”博導中有60%,1951—1960年出生的有31.7%,1961—1970年出生的有25%,60歲以上的有23.5%。研究發現,海外進修形式因年齡而不同,年齡越大,留學進修越多,年齡越小,訪學進修和培訓進修越多。從各學科看,有過海外進修經歷的博導人數占該學科比例由高到低依次是:體育人文社會學38.3%,體育教育訓練學27.6%,運動人體科學24.5%.此3個學科差距不大,而民族傳統體育學則為0。由此反映出民族傳統體育學這個新興學科的發展難度和光明前景,若能在內無前車之鑒,外無先進經驗的條件下將其科學開展,發揚光大,則不失為世界體育學的發展與完善作出了貢獻。

2.3 我國體育學博士生導師專業素養狀況分析

2.3.1 我國體育學博士生導師職稱、職位(兼職)狀況

職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一個人的“專業技術或學術水平的等級”。統計顯示,198位體育學博導中,98.7%具有教授職稱。博士生導師的高職稱傳達出2方面信息:一方面表明體育學博導的進入門檻較高,博士生導師的整體水平高;另一方面表明我國體育學博士生教育的體制不夠靈活[2]。過分強調導師的職稱有時會限制博士研究生對導師的選擇權,許多能力較強的教授以下職稱的教師被剝奪了指導學生的資格,而學生也就失去了選擇那些沒有博導頭銜的老師作為論文指導者的權利[7],不利于博士生培養。2010年,上海體育學院首開評聘副教授為博士生導師的先例,打破了大陸只有教授才能成為博士生導師的現狀。

198位博導中,90.6%的導師兼任黨政工作,其中,93.6%的導師在國際、國內學術組織機構和體育單項協會兼職或擔任重要職務或在國家二級學會任常委以上職務。在本單位任職或在相關組織機構兼職雖然無可厚非,但恐怕這在某種意義上正如中國政法大學教授郭世佑先生所講,當“官本位”的管理模式與價值體系把許多在學術上相對稍優者推向系、所、院、校各級領導崗位時,當各級“政協委員”“人大代表”等政治榮譽與社會兼職不期而至時,兼職的博導們即使個個都很講職業道德,都很盡職,其應對本職的時間與精力也不過是雪上加霜。個中甘苦,唯有自知[8]。

2006年6月,北京體育大學研究生院對2006屆全體研究生畢業生進行調查,結果顯示:35%的研究生每周與導師見面少于1次,45%的研究生與導師交流的時間小于1 h/周,而70%的研究生希望的是至少能每周與導師交流1次。有近60%的學生論文導師沒有看過,近20%的研究生認為導師對自己學業幫助不大,其原因主要是導師的專業水平有待提高和導師工作繁忙[9]。此現象并非北京體育大學獨有。

尤其現在有些學校力聘上級部門行政官員當博導的作法很是流行。筆者認為,無論由博導提拔為官員,還是由官員被聘為博導,凡不能以培養博士生為主業者,需在每次博導選聘時,真正從我國博士生培養質量出發,捫心自問能否盡到博導職責,為振興我國博士生教育事業以身作則,起“領導帶頭”作用。

2.3.2 我國體育學博士生導師科研績效狀況分析

2.3.2.1 h指數概念解析

一直以來,科學家科研能力和學術造詣的主要呈現形式是學術論文,因此,用來評價科學家科研績效的主要方法是對其學術論文進行計量分析。2005年8月,美國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物理學家喬治·赫希教授(Jorge E.Hirsch)提出了一項旨在評價科學家個人績效的指標——h指數。h指數的定義是:如果一位科學家發表的n篇論文中有h篇論文被引次數不小于h,其他(n-h) 篇論文中每一篇的被引次數都小于h,那么這位科學家的h 指數就是h[10]。例如,某科學家的 h指數為18,則表示該科學家至少發表了18 篇被引頻次至少在18次的論文。該指數巧妙地將數量指標(發表的論文數量)和質量指標(被引頻次)結合在一起,h指數高不僅表明評價對象發表的論文質量高,而且表明高質量論文的數量多,克服了以往各種評價科學家科研績效的單項指標的缺點;因此,在它發表后的短短幾個月當中,就在10多個國家的文獻計量學研究者中引起了熱烈的反響[11]。

2.3.2.2 我國體育學博士生導師科研績效概況

通過對19所院校的198位體育學博導在CNKI 數據庫中收錄的全部論文量和這些論文在 CNKI 數據庫中的被引頻次等數據的統計計算得出,198名體育學博導的h指數值范圍為2≤h≤28,平均值為11.3。

根據喬治·赫希教授的研究,美國研究型大學的物理學家要獲得永久教職(副教授),h指數一般大約為12,晉升正教授大約為18[12]。上述198名體育學博導的h指數平均值較之偏低。統計表明:我國體育學博導的h指數達到或超過12的有84人,占42.4%;達到或超過18的有18人,占9.1%。盡管存在物理科學的h指數普遍高于社會科學這樣的學科差異,但如此低的人數比例亦將成為體育學奮起直追的動力。

表 5 我國體育學博士生導師h指數及相關績效概覽表

從表5統計的各項指標數據范圍的底線數值,如h指數2、個人發文量4篇、總被引頻次6次、第一(含獨著)作者百分率6.3%和篇均被引頻次1.1次等數據信息,我們可以發現,這些較之一名普通體育教師都顯低的科研評價數據讓人實難與體育學博導聯系起來,當然,有些博導的有些文章可能未被收錄在CNKI中。198位博導中,h指數小于等于5的有18位,這些博導中確有文章多發在他所留學國家的期刊上的,但有些并未發現有留學經歷。

表6統計了198位博導主持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全國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和“國家體育總局體育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等科研項目情況。統計顯示,198位博導共有115(占58.1%)人次主持過共計249項國家級科研項目,其中:社科基金項目105項,66位主持人,占總人數的33.3%;自然基金項目27項,19位主持人,僅占總人數的9.6%;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項目24項,21位主持人,占總人數的10.6%;體育總局項目93項,59位主持人,占總人數的29.8%。由此不難發現,主持過國家級科研項目的人數不足6成,尤其國家自然基金項目更是體育科研的弱項。

表 6 我國體育學博士生導師主持科研項目狀況統計

體育學博士生導師肩負著培養體育高端人才的重任,其學術態度與水平直接影響博士生質量的好壞。當前,國際上評價科學家的科研績效仍以學術論文為主要評價標準,而我們的一些博士點對博導的科研績效以申請的科研課題經費多少為主要標準,降低甚至忽略了對論文的要求,以致一些教師在評上博導后的獨著(或第一作者)論文量明顯減少。在當今搞課題頗受重視的形勢下仍有4成多博導沒有主持過課題,這除了課題立項競爭激烈的原因外,科研態度和環境也不容忽視。

3 結論與建議

3.1 結論

本文通過對我國19所體育學博士學位授予單位198名在職博士生導師的統計分析,對這一特殊階層的現狀進行了全方位研究??傮w來看,我國體育學博士生導師呈“非均衡分布”狀態:就自然特征而言,體育學博士生導師過分集中在華北和華東兩地;男性博士生導師占據絕對優勢;運動人體科學和民族傳統體育學等新興學科的研究比較薄弱;博士生導師的年齡結構以中青年占較大比例。就教育背景而言,我國體育學博士生導師的學位分布已經比較合理,年輕博導中絕大多數具有博士學位,但具有海外進修經歷的博士生導師的比例仍然偏低,學緣結構不盡合理。就專業素養而言,我國體育學博士生導師基本都有教授職稱,9成以上有行政職務和學術兼職,目前,國內其他學科學者科研成果的h指數相關研究未見,與美國物理學相比,體育學博導的h指數值整體偏低,主持過國家級科研項目的博導人數較少。這種非均衡分布狀態可從兩方面闡釋:一方面,由于體育學是一個年輕的學科,體育學博士生導師的準入門檻較高,博導隊伍發展必然是非均衡的,不可能同步發展;但另一方面,也正因為體育學科的不成熟,我國體育學博士生導師隊伍建設的相關制度尚不完善,導致學科建設結構存在差異,這是未來一段時間需要重視和解決的問題。

3.2 建議

1)均衡布局結構,促進協同發展。

針對目前我國體育學博士學位授權單位和博士學位授權點大多集中在發達地區,而西部地區為零的不平衡布局結構,必須充分發揮我國目前的教育資源優勢,進行科學的全局性布局考慮,從而有效促進我國體育學科區域間的協同發展和整體水平的快速提高,進一步優化我國高層次體育學教育資源的配置。

2)落實遴選機制,狠抓質量建設。

遴選體育學博導的關鍵在于遴選制度是否落到實處。在遴選時要嚴把質量關,要對遴選對象的事業心、責任感、學術水平、科研能力等進行科學、客觀考評,并且要進行任期內的年度評估。

3)注重學習交流,改善學緣結構。

為防止“近親繁殖”,改善學緣結構,要從制度入手,研究出臺高校教師出國研修相關政策,把年輕教師出國進修深造經歷作為晉升職稱和評聘博導的必備條件,并且,鼓勵支持教師在高校間自由流動,在多所高校間承擔崗位教學或科研任務。從而加強學術思想的交融,促進學術交流,促進創新,促進學科發展。

4)加強梯隊建設,形成優勢互補。

加強體育學博導梯隊建設要從兩方面考慮,一方面要使導師隊伍保持持久活力和發展動力,老中青比例要協調,既要有利于發展年輕導師的工作熱情,又要敢于為年輕導師提供承擔重大課題的機會,讓他們在實際操作中探尋經驗和尋找不足,為自己才華的發揮創造足夠的空間。另一方面,要充分發揮即將退休的老教授、有經驗的導師的傳、幫、帶作用,縮小導師隊伍中因年齡和閱歷而造成的銜接困難。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條件所限,本研究在統計上存在一定的誤差,如在博士生導師數量的認定上,有的單位聘請了大量的兼職博導,有的單位對博導崗位實行動態管理,有的單位信息不夠公開,博導的詳細信息不充分等;還有就是對個別留學時間較長的博導所發表的論文量的統計不夠完整。這些因條件造成的不足留待下一步研究時改進。

參考文獻:

[1] 田麥久,鄭吾真,黃竹杭.體育學博士立足于國內培養之對策[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1996,19(4):2-6.

[2] 吳鋒.中國大陸新聞傳播學博士生導師現狀統計研究[J].現代傳播,2008,150(1):115-118.

[3] 李燕領,王家宏,陶玉流.1979—2009年中國體育學研究生學位點的發展[J].體育學刊,2010,17(10):59-63.

[4] 陳偉,歐陽川,李國棟.立足08奧運、完善培養體制、構筑高端人才工程[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7,33(2):1-4.

[5] 盧志成,郭惠平,李斌琴.對我國體育學博士教育擴散現象的新制度主義詮釋[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0,44(9):17-22.

[6] 楊貴仁,黃漢升,方千華.新時期我國體育學博士研究生教育審視[J].體育科學,2005,25(6):3-12.

[7] 顧海兵.質疑“博導遴選”制度[N].南方周末,2003-08-14.

[8] 郭世佑.博導的質量、責任與權力[J].中國高等教育,2005(19):29-31.

[9] 鐘秉樞,蔣家珍.以規范為基礎,以創新求發展:體育學博士生培養若干問題的探討[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6,40(12):7-11.

[10] Hirsch J.An Index to Quantify an Individual’s Scientific Re-search output [J].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2005,102 (46):16569-16572.

[11] 萬錦堃,花平寰,趙呈剛.中國部分重點大學h指數的探討[J].科學觀察,2007,2(3):9-16.

[12] 王蘭敬.h指數在學術評價領域的應用研究進展[J].情報科學,2011,29(4):624-627.

體育運動與體育學論文范文第4篇

(一) 運動員選材理論

在運動選材學方面, 我國已經陸續出版了一些相關的專著。如國家體委科教司于1983年出版了《優秀青少年運動員科學選材論文匯編》、1990年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謝燕群《運動選材學》、1987年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劉獻武《運動才能遺傳學概論》、1991年成都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葉國治等《運動員科學選材指南》、1992年人民體育出版社出版的曾凡輝等《運動員科學選材》、1991年人民體育出版社出版的劉獻武等《運動選材學》、1992年遼寧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董國珍《運動訓練與選材》、1994年人民體育出版社出版的鐘添發等《運動員競技能力模型與選材標準》等有關運動員選材的專著。

(二) 運動訓練理論

1981年在中國體育科學學會訓練學分會和北京體育學院等單位支持下, 過家興教授牽頭組織編寫, 1983年完成我國首部《運動訓練學》著作, 標志著中國運動訓練學的理論體系初步形成, 隨后陸續出版一些具有重要影響的運動訓練學著作。如:過家興等的《運動訓練學》 (1984、1986、1990年) 、田麥久等的《運動訓練科學化探索》 (1988年) 、李誠志等的《教練員訓練指南》 (1993年) 、茅鵬的《運動訓練新思路》、徐本力等的《運動訓練學》 (1999年) 、體育院校函授教材運動訓練學編寫組的《運動訓練學》 (1999年) 和田麥久等的《運動訓練學》 (2000年) 等[1]。我國運動訓練學研究雖然起步稍晚, 但在以過家興、田麥久、徐本力等為代表的學者們的努力下, 不僅通過吸收與借鑒, 迅速構建了較為完整的運動訓練學理論體系, 而且通過拓展和創新使中國運動訓練學理論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 做出了一批世界領先的高質量研究成果[2]。在理論體系上, “九五”全國體育院校重點教材《運動訓練學》教材的建設, 首次將我國學者田麥久教授的項群訓練理論納入教材, 使我國運動訓練理論, 從一般訓練理論和專項訓練理論的二層次理論, 發展成為一般訓練理論、項群訓練理論和專項訓練理論的三層次理論[3]。

(三) 運動競賽理論

在運動競賽學方面, 劉建和《運動競賽學》 (1990年) 、王岳云《體育運動競賽方法學》 (1990年) 、肖華富《運動競賽方法學》 (1990年) 和《運動競賽》 (1992年) 、由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出版的《運動競賽學》 (1994年) 、朱章玲等《運動競賽學》 (1995年) 和王蒲《運動競賽方法研究》 (2001年) 等先后出版。

(四) 競技體育管理理論

競技體育管理學領域有關的理論專著有:周愛光《競技運動異化論》 (1999年) 、宋繼新《競技教育學》 (1999年) 、吳壽章《實施奧運戰略的歷史痕跡》 (2001年) 、顏天民《競技體育的意義》 (2003年) 等。

二、我國競技體育學理論發展中存在的認識問題

(一) 競技體育學與運動訓練學的邏輯關系問題

競技體育、運動訓練和運動訓練學的概念與關系問題, 在我國體育院校通用教材《運動訓練學》 (2000年版) 有詳細的定義和闡述。教材把競技體育劃分為“運動員選材、運動訓練、運動競賽、競技體育管理4個部分”, 從競技體育4個部分的邏輯關系可以看到, 運動訓練不僅是競技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而且是實現競技體育目標任務的重要途徑, 而研究運動訓練過程規律的科學被稱之為《運動訓練學》。所以, 邏輯關系上的競技體育、運動訓練和運動訓練學的關系十分清楚。田麥久在《我國運動訓練學理論體系的新發展》的論文中, 根據競技體育的組成建構了競技體育學理論體系的基本框架, 論證了競技體育學是由運動員選材學、運動訓練學和運動競賽學以及競技體育管理學等4個子學科組成。因此, 研究競技體育學理論體系, 應該把競技體育學理論體系作為母體, 從運動員選材學、運動訓練學和運動競賽學以及競技體育管理學等4個子學科進行分類研究。而事實上, 很多關于競技體育學理論研究的成果被概稱為運動訓練學理論的研究。但從目前我國體育學科關于競技體育、運動訓練和運動訓練學關系問題的學科共識看, 競技體育學理論和運動訓練學理論顯然不是同一層次的理論問題, 競技體育學理論是涵蓋了運動員選材學、運動訓練學、運動競賽學以及競技體育管理學等4個子學科的學科母體[4]。

(二) 競技體育學理論體系研究中存在的認識問題

1. 競技體育學理論體系中“運動員選材學”與“運動選材學”的關系。

競技體育的主體活動是運動訓練, 而運動訓練的主體活動對象是運動員和教練員。根據競技體育和競技體育學理論體系構成因素, “選材”問題無疑是競技體育的起始問題。由于運動訓練的主體活動對象是運動員和教練員, 因此, 競技體育的選材對象應該是以運動員和教練員為主體的復合對象, 而不能簡單以運動員或是教練員的單一對象進行學科的命名。從我國目前競技體育學理論體系的選材學研究成果看, 無論是競技體育的構成, 還是學科研究均是以“運動員選材”或是“運動員選材學”的單一對象進行學科命名。顯然, 這種學科命名是與運動訓練的主體活動對象是運動員和教練員復合性質矛盾的。在競技體育高度職業化發展的今天, 對于選材, 已不僅僅是對運動員的選擇, 運動隊、俱樂部頻現“換帥”的 (教練員) 現象, 甚至連俱樂部老總 (運動隊管理者) 也經常出現更換。這就是以說明當今競技體育的選材已經從運動員選材, 逐步發展成為對運動員、教練員、運動隊管理者、科研服務人員等競技體育所需要人才的綜合選拔。而“運動員選材學”無論是學科名稱, 還是學科內容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 從競技體育學理論體系結構的完整性和運動選材學科發展的需要來看, 有必要把“運動員選材學”發展成為“運動選材學”, 這樣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競技體育的科學化、全面化的選材需要, 才能進一步完善競技體育學理論體系的建設[5]。

2. 運動訓練學理論發展與競技體育學理論體系完善的關系。

完整的競技體育學理論體系是由運動選材學、運動訓練學、運動競賽學和競技運動管理學等4個子學科群構成。4個子學科研究內容具有一定的獨立性, 但又相互關聯。無論哪一個子學科的發展, 其作用都是促進競技體育學理論體系的完善。隨著4個子學科的不斷發展, 我國較為完整的競技體育學的理論體系正在形成。其中, 以我國運動訓練理論為代表的運動訓練學發展尤為突出, 運動訓練學理論水平的提高促進了競技體育學理論體系的完善與發展。競技體育學理論體系的完善與發展, 依賴于諸多相關子學科的共同發展。田麥久等提出了項群訓練理論, 項群訓練理論是根據運動項目的類屬聚合性原理提出的。由于競技運動項目的多樣性, 就導致了不同項目具有不同的本質屬性。比如根據項群理論, 所有中長距離的走跑項目的訓練均與中長距離的游泳、速度滑冰、自行車、劃船等周期性耐力項目的訓練遵循同一規律, 項群訓練理論概括了同一項群不同項目的共同規律, 加強了運動訓練理論與實踐的有機聯系。項群訓練理論的提出, 完善了運動訓練學的理論體系, 使運動訓練學的結構更加有序。同時, 項群訓練理論也從內容上豐富了競技體育學的理論結構[6]。

三、對競技體育學理論構成體系的有序結構的再認識

關于競技體育的結構問題, 目前在國內外運動訓練界傳統的認識比較一致, 競技體育的結構主要包含有:動選材、運動訓練、運動競賽和競技體育管理4個有機組成部分。從4個組成部分內容的本質看, 劃分依據是從單純競技角度進行的。而北京體育大學任海教授在《關于體育劃分為競技體育、學校體育和大眾體育的質疑》 (體育論壇, 1989年) 中認為, “競技體育實際上是學校體育和大眾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起著教育人、培養人、促進健康的重要作用。”宋繼新在《競技教育學》 (人民體育出版社, 2003年) 中從教育、體育和競技的三維復合角度對競技體育進行了描述:“由于競技是由一個集人的生物、心理、社會三種屬性于一體的操作過程, 那么作為一名運動員即使運動天賦再好, 但若缺少良好的心理素質和人文素養, 也不可能成為可持續發展的優秀運動人才”。宋繼新提出構建以運動的選材、教學、訓練、競賽、恢復、評價為主體, 并將育人理念和措施寓于其中的“六合一”的競技教育過程理論體系。顏天民在《競技體育的意義———價值理論研究探微》中指出, “傳統競技體育的4個組成部分是以競技體育外在表現形式為前提的, 沒有突出作為主體的人。”因此, 從競技體育的主體———人的角度, 對競技體育的結構組成進行了新的劃分 (見圖1) [7]。

我們知道, 競技體育的主體是人, 人在從事競技體育過程中, 絕不僅僅是為最大限度地發揮個人和集體的運動能力, 爭取優異成績而進行的運動訓練和競賽。因為, 競技體育是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而體育又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 競技體育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 競技體育的結構應該是一種包含人的教育在內的復合競技結構。從專家的研究結果和研究思路來看, 單純競技角度的傳統競技體育的構成部分缺少人本為主體的人文要素。宋繼新雖然提出構建運動的選材、教學、訓練、競賽、恢復、評價為主體, 并將育人理念和措施寓于其中的“六合一”的競技教育過程理論體系, 但沒有表現出事物發展的超循環過程的有序結構狀態。而顏天民雖然從人的主體角度, 對競技體育的構成因素進行了新的分類, 但在圖1中并未真正反映出人在競技體育構成因素中的主體性, 同時缺少了超循環發展的有序結構狀態。無源之水不能長流, 無本之木不能長青。如果按傳統競技體育的運動選材、運動訓練、運動競賽和競技運動管理的結構看, 此種結構的競技體育顯然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不符合超循環發展理論原理[8]。

因此, 我們根據超循環發展原理, 提出了競技體育構成的有序結構, 它是在傳統競技體育組成的基礎上, 從系統的角度對傳統競技體育的構成進行了完善。在原有“二層次”結構的基礎上, 增加了基礎系統層, 形成了較為完整的“三層次”有序結構。其中, 作為基礎系統層的競技運動教育, 是競技體育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好比“水之源, 木之本”最重要的是由于競技體育結構的有序與完整, 使競技體育專項系統層的目標、任務更加明確, 為各個階段訓練工作的具體操作指明方向。

從我國競技體育方面大量文獻資料的研究結果可以看到, 有關競技體育理論體系問題的研究, 都被稱為運動訓練學理論體系問題的研究, 而實際中競技體育理論體系和運動訓練學的理論體系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層次。隨著我國競技體育水平和運動訓練學理論研究水平的不斷提高, 從學科發展和競技體育發展的需要出發, 正確認識競技體育學理論和運動訓練學理論研究的邏輯問題, 是解決我國競技體育學理論和運動訓練學理論發展過程中層次問題的重要理論依據。

參考文獻

【1】田麥久運動訓練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

【2】曹景偉, 袁守龍, 席翼等運動訓練學理論研究中的中國流[J]體育科學2004 24 (2)

【3】曹景偉, 席翼, 袁守龍中國運動訓練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3 18 (2)

【4】田麥久我國運動訓練學理論體系的新發展[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3 26 (2)

【5】熊文朱詠賢運動訓練學學科建設與發展若干問題的探討[J]體育學刊2004 11 (5)

【6】田麥久運動訓練科學化探索[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88

【7】田麥久論運動訓練過程[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

體育運動與體育學論文范文第5篇

摘要:作為一線體育教師,我們要關注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重視班級內的“體育學困生”。如何進行轉化教育使他們能夠健康地成長,一直是學校、老師們所關注的焦點。為此,本文主要就快速跑技能方面相對較弱的學生,作現狀調查與相關原因的分析,從而探索轉化教育的有效教學策略,提供切實可行的參考依據,以便更好地提高體育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中段;體育學困生;快速跑技能

在實際的體育教學過程中,由于各種原因,體育學困生比例逐漸上升,但也并不是所有項目都是弱勢,相比較也有較為優勢技能的項目。其中,“跑”這一技能是各項體育運動的基礎,是衡量身體健康水平重要指標的同時,也是小學體育教學大綱重點內容之一。但是,對于力量、速度、耐力等具有較高要求的體育課程,教師在進行教學過程時,部分學生表現出身體素質普遍較弱,難以達到考核要求。當你看到學生在操場上跑步的身影,會發現還存在著不少問題。

一、小學中段學生快速跑技能的現狀研究

體育新課程標準實施下,水平二、三的體育課時數為每周三節,還增加了在校一小時的體育活動時間。在學校提供了較為充足的鍛煉時間下,學生快速跑技能卻仍有待進一步提高,處于落后的學生較為普遍,尤其是面對快速跑類項目的測試而面露難色。仍有不少學生面對各項測試心存膽怯

(一)中段學生快速跑技能現有的困境

快速跑是體育考核中所必考的項目,其中合格與不合格的人數占據不少的比例。這些弱勢群體,其本身身體素質較差,但此階段的他們可塑性比較強,若不把握好這一階段的調整與提高,就意味之后的情況會越來越不樂觀,這是目前體育教學中比較棘手的問題。在教學中表現為以下幾種情況:

1.體質狀況普遍較差,掌握技能能力不佳

【案例1】每次體育課要進行跑步測試時,體育教師總會遇到有幾個學生請假說不能進行跑步測試,請假的理由不外乎“我感冒了咳嗽”、“我有哮喘”、“腳受傷”等等,一點點小毛病學生就害怕地不想參與,有一些連嘗試都不想……

——這些學生由于先天性疾病或是身體素質差等原因,使得他們自制能力較差。當他們參與身體鍛煉時會存在一定的困難,有可能會出現比別人多花力氣、多花時間、多花精力,對動作技術的學習掌握能力相對較弱。

2.主動學習動力缺乏,鍛煉意義認識不清

【案例2】在與一些體育成績差所謂的學困生進行交談時,不難發現這部分學生對體育鍛煉重要性的認識非常欠缺,在他們的意識中“跑不快沒關系的,爸媽不會說我的”、“沒啥好處,又累又辛苦,害的我喘不過氣來”……

——這部分生在參與體育鍛煉時帶有盲目與隨意性,課堂表現懶散,經常做些無關緊要的事情,由此可知他們參與鍛煉的興趣不高。還有部分家長、學生認為體育課就是老師帶著孩子“玩”,成績優異否無關緊要,主動參與意識缺乏,意識不到身體鍛煉的意義。當老師教某些技術動作時,覺得無所謂,便開始聽講不認真,疏于練習從而掌握不好有效鍛煉的方法,泛泛練習,對老師的勸導教育無視,不服從指揮與安排。

3.意志品質精神薄弱,心理受挫能力不強

【案例3】體育課上經常會組織學生進行分小組進行跑步比賽,“老師,我們不要和xx分在同一組,他跑步那么慢我們得不了第一的……”、“老師不公平的,他們都是跑步快的,我們這一組都是慢的,這樣分組不行的……”、“老師,他們不要和我一組,嫌棄我跑步慢,我可以不跑嗎……”、

——這樣的情況時有發生,現在的學生多為獨生子女備受寵愛,相對意志薄弱怕苦怕累,缺乏拼博精神,也容易出現恐懼、自卑、逆反以及緊張的心理,選擇逃避、敷衍了事或破罐子破摔。惡性循環到最后,對教師的要求有抵觸情緒,不認真完成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考核、測試成績只求達到合格等等。

(二)影響中段學生快速跑技能弱勢的原因

1.善敗由己——主觀原因

通過積累實際教學經驗與學困生的交談,發放問卷42份并收回42份,了解到這一特殊群體在快速跑技能方面造成弱勢的原因,可以歸納為主觀原因和客觀原因。

(1)身體素質差——心有余而力不足

有些學生由于有先天性疾病、虛弱多病、肥胖、或者體型過小以及外傷等原因,在體育活動中往往會遇到困難,無法完成練習要求。有些學生自我有一定要求進行練習,但是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花的時間與精力比其他同學多很多卻收效甚微,從而慢慢失去興趣,參與運動的次數越來越少,體質也越來越差。

通過圖1可以看出,學生自我認識到體質較差,速度素質遠不及他人,身體素質弱,導致不能吃苦受累成為不喜歡跑步的首要限制因素。但在與學生的交流中發現仍有較多學生雖然意識到自我體質弱,但從意識上表示會難過后奮發鍛煉,可在實際中又礙于各種原因,身體鍛煉沒有落實到實實在在的行動上。

(2)掌握技能弱——盲目練習成效差

這類學生對快速跑技能的知識要點一知半解,在練習中學習能力弱。從圖2和3中可看出中段學生每周參與體育鍛煉的時間和次數相對充足,可仍有不少學生加入了學困生的行列,引起我們的重視與思考。通過積累實際教學經驗與學生的交流發現,當老師糾正其錯誤動作時,報以無所謂的態度現象較為普遍,在練習中帶有盲目性和隨意性。他們中有一些對自己的弱勢項目不愿多花時間,相反更愿意練習自己較為擅長的項目,長此以往導致弱勢更弱。調查中顯示學生有目標地參與體育鍛煉的占78.57%,可這些都僅限于思想上,切實落到實際行動上卻較少,以致效果不理想。

(3)主動意識缺——心理承受能力弱

水平二的學生已經能感受到跑步需要付出極大的努力才能達到良好等級以上,再加上跑步比較其他項目更辛苦又單調枯燥,因而對跑步的喜愛程度日趨減少。

圖4喜歡體育項目所占比例和圖5對跑類項目測試的害怕程度表中可以看出這部分學生對快速跑技能的認識不到位,學習態度不明確并缺乏興趣。圖4中學生在體育中喜歡跑類項目的僅占10.41%,對投擲、球類等其他項目的青睞超過了對跑的喜歡程度。而且這部分學生性格多為內向,快跑成績與其他同學存在一定差距,因而在運動中帶有害羞、膽怯、自卑等心理。雖然有45.24%的學生不害怕跑步,但面對練習時,他們還是會盡量避免跑的練習,缺乏參與鍛煉的主動性。有時他們也想參與活動,但會遭到同組同學的排斥現象。以致享受不到體育的快樂,情緒低落,就會以種種借口來逃脫甚至拒絕參與跑步。這會使其體育惰性一步一步增長,甚至放棄跑步鍛煉。

2.氛圍淡薄——客觀原因

(1)學校因素:缺少有效措施

“每天鍛煉一小時”早已推行在每個學校,水平一體育課安排了每周四節,水平二、三的每周三節,還有一定時間的大課間,相對時間還是有保障的。但體育活動時間管理不到位,組織鍛煉缺乏有效性,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對這類學生的關注度。為了應付體育抽測等,學生機械地練習考核項目,一定程度上忽視學生的愛好和興趣。同時,農村學校的體育占地極為不充分,沒有足夠的場地、器材、設施等滿足學生鍛煉的需求,一塊小小的籃球場卻擠滿了三四個班級上課,無疑限制了學生活動的空間與運動量。此外,存在著體育教師配置不夠,極大加重體育教師的工作量,可以推測長期的疲勞教學致使投入精力不足。

(2)家庭因素:缺乏長期關注

家庭環境對孩子的成長是無庸置疑的,父母的興趣愛好以及教育觀念直接影響著孩子的發展?,F在又多是獨生子女,“過溺愛”、“過保護”以及“教育不足”的現象比比皆是,致使他們比較脆弱、任性、或營養過剩,過分肥胖。有些家長對體育認識不到位,認為體育活動會耽誤孩子的學習,或會因運動而受傷,體育不是主要課程,不會有多大影響而不受重視。

表2中家長對孩子在體育方面的關注度與支持不夠有力,經常詢問并檢查并督促孩子的只達到33.33%。表3 中家長每周帶孩子一起參加鍛煉的次數也是不多。若是父母喜歡體育運動,那么學生相應的運動時間與次數也會頻繁;相反,不擅長體育的家長,再加上工作繁忙,就難以督促孩子鍛煉,這就無形造成了孩子成為弱勢群體的可能性。通過數據顯示,學生雖然一周堅持3天以上的占據約80%,但會因為功課一多或學習一忙而放棄體育鍛煉的達到了54.76%,只有一半不到的學生還會堅持鍛煉,這就表明缺乏家長有力的監督與支持。

二、提高中段學生快速跑技能的實踐策略

根據前面所調查的快速跑技能弱勢的學生情況,我們感到對這一特殊群體需要引起極度的重視與干預。只看到這些現象的存在,若不加以實際解決這一問題,那么對于水平二的學生,這處于階段性轉變的重要時期,他們就沒法得到自我的提高,也無法為今后水平三的學習與身體素質而穩定過渡。那么如何加強對這一特殊群體進行有效轉變,提高他們原有的基礎與快速跑技能,帶著這樣的思考,我們進行了探索:

(一)“跑”出樂趣——從意識入手,快樂激趣

1.從思想入手,語言激勵

一個人的思想決定了一個人如何行為,興趣是學習的動力,那么對于這部分學生來說顯得就尤為重要。由于學生存在著個體差異,思想上對跑的認識也存在不同的認識與觀念。而且水平二中段學生已經有一定的自我意識與價值觀,這就需要教師做正確的引導,語言激勵,并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克服自身不利因素的影響激發其參與鍛煉的興趣。

(1)多種語言激勵

◆口頭語言激勵:在學生練習時,一兩句簡單而有力的話語就能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我努力進取的肯定,例如:“某某同學進步很快”、“好樣的”、“繼續努力”、“爭取趕上他”……

◆肢體語言激勵:當學生在測試完后看到自己不如意的成績時,或是長時間的努力也沒達到多大效果時,你可以“走過去和他擊掌”、“輕輕地摸摸她的頭”等等

2.從感官入手,加強刺激

多媒體教學早已滲透各科教學,先進的教學設備創造有利的教學條件。因此,制作優秀的多媒體教學課件,對理論知識加以有效解說,配合跑的圖片、視頻、聲音多方位刺激視覺學習,彌補實踐課中所不能表現的內容或是無法分解教學示范,都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課件清晰表現。這樣的教學手段能有效地讓學生從視覺、聽覺、觸覺三方感官上進行形象生動的教學刺激,從而成為學生熟悉動作技術以及要點是極為有利的輔助教學方法。

(二)“跑”出水平——重知識要點,掌握技能

跑的技術動作其實早在一年級的課堂教學內容就早已有教授,但是由于多方原因導致學生掌握的跑步姿勢不夠正確,也只是泛泛地了解,部分學生一直以自我的思維方式進行跑步。

1.重溫知識要點,掌握動作方法

【案例】向學生提問:“你知道快速跑分幾個部分???要注意哪些?”學生的回答是:“就是跑得快一點啊”、“說不出來我”、“要看終點的,不能跑入別人的跑道”……

當我們問到學生跑步時要注意哪些要點,學生基本都回答不出來,對跑步姿勢以及跑的技術動作一知半解并不完全領會,這就可能導致學生跑技能差。所以對跑的技術動作相關知識點進行全面的重新講解與教授是極為必要的。

(1)室內理論教學,重溫動作要領

根據跑的知識內容制作相關的PPT教學課件,幫助學生從視覺上再次建立正確的動作表象與動作要領。知道快速跑分為起跑、途中跑和終點沖刺跑,回想自己在跑步練習時的畫面,與相應的理論知識講解相對應。

(2)動作對比演示,明確注意事項

可以把快速跑優秀的視頻放到教學課件中,組織學生觀看學習,強化學生對正確動作的表象建立,加深印象鞏固。明白快速跑的特點。了解提高跑速需要增大步幅、增強步頻,主要從這兩方面入手,加強身體各方面的素質訓練。

2.明確跑的類型,逐步提高技能

在每次的教學前就要告知學生所要學習的跑步教學內容,讓學生心里了解并清楚所學內容的安排有層次性。從最簡單的近距離跑步練習逐漸到拉長距離的快速跑,有一個熟悉并掌握的過程。

3.力抓練習效果,加大運動強度

提高學生跑技能的關鍵是要增加步頻和增大步幅,要循序漸進地加大運動強度。多方面訓練學生的身體素質,包括速度、力量、耐力、靈敏和柔韌,為快速跑的提高以及其他運動項目打下良好的基礎。

(1)設計專項的游戲輔助練習

跑的專門性練習是針對跑的輔助練習手段,具有極強的目的性和關聯性,尤其是一開始做會出現不協調的地方,但實際多次練習后能提高跑的技能。

(2)開出“個性”鍛煉處方

針對跑技能弱勢的學困生因根據個人情況因人而異設計相對應的運動處方,幫助學生從自我出發,找出弱點所在,區別對待并加以耐心指導,通過積極運動鍛煉來提升自我的成績與技能。在體育課、大課間或者課余體育鍛煉時間里安排適合自己的運動練習內容與運動強度,從不同程度上鍛煉身體,提高跑的技能。

(三)“跑”出氛圍——創良好氛圍,競爭促進

競爭是實現自我需要的社會性行為,能支配學生的特殊心理活動行為,適當的競爭刺激能激發學生昂揚的斗志。通過比賽或與他人競爭能夠培養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情緒,提高機能的同時也達到了增進身心健康的目的,助于培養競爭意識,激發積極的進取心。

(四)督促反饋有效評價

1.督促反饋

對于學生一段時間的加強鍛煉要定時、及時檢查與反饋,同時根據個體學生的練習量與實際增長的能力,實時調整運動量與練習內容。根據所得數據進行再分析觀察,與學生及時交流。任何努力的提高與進步要及時讓周圍的同學以及家長知道,發揮輿論效應。在家庭方面,父母應該把學生的身體健康放到首位,并落實體育鍛煉行為,讓孩子認識到擁有一個健康體魄的重要性。平日里對孩子在學校的表現要經常詢問并監督完成每日的體育課余鍛煉目標圖9,培養孩子參與體育鍛煉的習慣。

2.有效評價

對這部分的學困生要注重方法,寬容但不放縱,嚴格卻不苛刻。他們中有些往往是付出了比其他同學過多的努力但是收效甚微,像這樣的學生更是要善于及時發現他們的“閃光點”,一點進步就應該及時肯定與表揚,快速有效的反饋、鼓勵、表揚等評價,讓學生切實感受到老師的關心與重視,增強其學習的自信心??筛鶕總€學生自我技能考核等級目標要求,設定相應的獎勵措施,使得各個能力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肯定。比如積極攀登獎、體育小達人、體育小明星等獎項的設置,可以促使學生看到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有一定的效果呈現。

三、落實中段學生快速跑技能的后續思考

詳細的指導訓練和完善的評價體系下,筆者對技能弱勢學生,在快速跑步這一項目上的測試成績進行了統計(表2)。數據顯示,學生們真正的跑出了效果,快速跑步項目的整體水平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

通過較長時間的組織訓練,對快速跑技能弱勢學生的教育轉化需要有方法、策略地進行。在今后教學實踐中,還需措施落實到位,關注他們身體成長的同時,更要注重培養體育素養。

1、跑之信心增強,激發運動熱情

長期進行跑步練習能磨練人的意志和毅力,增強機能韌性與耐心,提高身體的靈敏度,鍛煉和培養堅強的意志品質,同時保持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人人都希望自己擁有充沛的精力來完成學習任務,而精力包含著體力和精神。所以通過跑的練習能有效激發學困生精神上的積極進取意識,學生在面對跑的練習時不再有心理陰影,那些消極的情緒逐漸被快樂、興奮感、體驗成功所激發,進而參與運動的熱情高漲,建立強烈自信的同時對生活和學習的能動性也逐步加深。

2、跑之技能提高,打好身體基礎

這部分學困生對自我弱勢項目快速跑進行有針對性、有計劃地轉化教育,一半以上的學生基本掌握了快速跑的動作要領,深刻體驗到動作掌握的正確性對于技能的提高至關重要。同時意識到擁有一個健康良好的身體素質是進行一切體育活動的基礎。他們已經意識到長期堅持跑的重要性,跑的練習能帶動身體的全面提高,可以有效地塑造機體,改善血液循環,提高骨的生長能力,加快新陳代謝。再者,跑步是發展速度、耐力的主要手段,它有助于掌握和提高田徑各項運動和其它體育運動的技術和成績,進而促進中段體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3、跑之意識提升,養成鍛煉習慣

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意識得到提升的同時,更需要進行滲透教學,提高對體育的認知程度。使整個教學過程能促進學生身心的協調發展,通過體育教學的知識性、趣味性和娛樂性,不斷強化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而習慣的養成是從“他律到自律”、“不

穩定到穩定”的過程,伴隨著人的一生,并對生活學習都存在著極大的影響力。體育鍛煉習慣是學生個體參與鍛煉,并不斷重復地把體育意識轉化為實際行動的過程,有益于消除腦力疲勞,會使機體更加敏捷,從而助于提高生活和學習的效率。

綜上所述,我們要正視體育學困生,正確認識并認真對待這種差異,尊重他們,能寬容而不放縱,幫助他們重拾自信,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地制定轉化教育計劃,從而達到自我狀態的改善與提高。作為教學一線的教師,我深深體會到體育教學效果的好壞,需要教師對教材的深入理解,對學生的全面分析,落實切實有效的教學方法與手段,才能夠教授學生體育知識與技能的掌握。因此,我們在體育教學中,必須勇挑重擔,不忽視這一群體的存在,想方設法并加以持之以恒地幫助他們,挖掘每個學生的內在潛力進行有利轉化。真正讓學生走出校門享受運動的樂趣、學會身體鍛煉的方法、培養良好思想品質的同時,又對學生今后將面臨的社會生活和壓力給予有益的幫助,更好的為社會服務,這才是在學校中開展終身體育的根本目的。

參考文獻:

[1] 毛振明.探索成功的體育教學[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5.

[2] 張明娟.淺談心理拓展訓練對 體育后進生的價值[J].現代交際,2012(6).

[3] 蘇麗莉.關于體育后進生轉化的幾點認識.少年體育訓練,2005.05.

[4] 盧禮書.對體育后進生轉化的策略思考[J].文獻資料,2006(04).

[5] 楊鐵黎,季克異.體育教學指導·小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5

體育運動與體育學論文范文第6篇

摘要:

本文針對包頭師范學院體育專業籃球專修學生籃球裁判課課時較少,在課堂教學中不能夠很好的運用多媒體等輔助設備進行教學,裁判的社會實踐機會較少等問題進行分析和探討。并從籃球專修學生對籃球裁判員的學習興趣,專業知識和技能,心理素質等方面進行研究,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并提出改革措施。力求更好的提高體育專業籃球專修學生籃球裁判能力,為包頭師范學院體育專業學生籃球裁判員的培養和發展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包頭師范學院;籃球專修;裁判能力;培養

籃球運動是一項在有限的空間內隊員展開快速的奔跑和對抗的運動項目,發生身體接觸是不可避免的,對于這些身體接觸,哪些動作是規則允許的,哪些動作是規則不允許的,臨場裁判員要在發生接觸的一瞬間做出準確的判斷,這樣,才能使得隊員自覺運用合理的動作去比賽,從而使比賽順利的進行。包頭師范學院開展各種籃球比賽是非常多的,而臨場裁判員也往往都是以體育專業的學生尤其是籃球專修的學生作為主力軍。然而,由于籃球比賽對抗性強,攻守轉換快,場上情況可以說是瞬息萬變,所以專修學生裁判員會出現錯判、漏判或反叛的現象。如何使學生裁判員成長的更快,提高他們的臨場水平,使他們成為校園體育文化的中堅力量。本文針對包頭師范學院體育專業籃球專修學生籃球裁判中的問題進行分析和探討,力求更好的提高體育專業籃球專修學生的籃球裁判能力,并為今后包頭師范學院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籃球裁判員的培養與發展提供理論參考。

一、影響包頭師范學院籃球專修學生裁判能力培養的不利因素

(一)教學中組織競賽和裁判法課時少

根據籃球教學大綱規定,體育專業學生經過籃球普修課的學習,應具備籃球比賽的初步裁判能力?;@球普修課教學內容安排主要以技戰術教學為主,有關組織競賽和裁判能力所占比例較少,學生還是不能掌握初步的裁判能力,所以根據學生自己的興趣和特點開設專修課,對于專修籃球的學生,籃球裁判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重要的環節。通過專修學習學生裁判水平要達到國家二級。但是,包頭師范學院體育專業籃球專修學生,在216學時的籃球專修課學習中,只有8個學時的籃球規則和裁判法課的學習和12學時的教學比賽和裁判實習,這么短的時間內使學生掌握籃球比賽規則及在比賽中的初步裁判能力,就有一定的困難。教學觀念上的偏差在籃球教學中多年以來只注重技戰術的教學,要求專修學生在技術上精益求精,在戰術上跟上時代潮流,而籃球規則的學習和裁判法的實際操作,往往被忽略或只安排少量的裁判法理論課。在這樣的教學觀念的驅動下,專修學生為了提高身體素質和籃球技戰術水平,不得不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無暇顧及恰恰是畢業后運用最多的教學實踐能力和學校體育競賽組織及裁判能力的提高。

(二)多媒體輔助設備運用不夠

在籃球專修課中運用多媒體輔助設備,可以對學生進行技術、戰術的分析,特別是學生對籃球裁判手勢、哨音和移動等規則具體錄像的觀看,能豐富和提高學生的感性認識。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包頭師范學院籃球專修課中運用多媒體輔助設備來教學很少甚至沒有。

(三)缺少社會實踐機會

由于學校和社會環境不同,學校和社會上的企事業單位交流很少,通過校園內的一系列比賽的裁判工作,使學生有了一定的裁判能力,但由于校園比賽和社會基層比賽有許多的不同之處,例如比賽的規模、比賽的性質、隊員的素質等等。使學生不能有很好的鍛煉機會,以至于畢業后很難適應社會基層的比賽。

二、如何培養包頭師范學院籃球專修學生的裁判能力

(一)在課堂教學中重視培養學生裁判能力是完成教學任務的重要環節

在籃球專修課的教學中把競賽規則與裁判法滲透到籃球技戰術教學過程中,做到學習裁判與學習技戰術同步進行,在籃球教學中要改變觀念,不僅要重視學生籃球技術水平的培養,同時還應培養學生的籃球裁判能力,通過裁判法和裁判規則的學習可以快速的掌握和理解籃球的技戰術,通過籃球技戰術的學習也可以正確的掌握和理解籃球裁判法和規則?;@球專修課教學中技戰術的學習和裁判學習是相輔相成的。在課堂教學中結合實際,加強籃球規則,裁判法的教學和專門基本功的輔導,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結合有關競賽規則與裁判法的學習往往能使學生既學會技戰術又理解競賽規則與裁判法。

(二)加大裁判實踐課時的學習比重,培養學生實際操作能力

能力的培養是社會實踐的具體表現,因此,籃球裁判能力的培養離不開社會實踐活動,要想做好籃球裁判工作就應努力做到把裁判理論知識與實踐緊密的結合,多讓專修學生在課外實踐鍛煉,培養學生的實際裁判工作能力。如每年校新生籃球聯賽,院籃球聯賽等,把組織編排和裁判工作全部教給學生去做,教師負責指導。

(三)開設籃球裁判員培訓班和專題講座

由于教學時間有限,對裁判法的理論知識不可能有完整的介紹。因此,應適當開設籃球裁判理論專題講座,例如競賽知識、裁判法、籃球裁判員應具備的基本技能裁判員的職業道德,裁判員的心理素質等使學生在裁判的實踐過程中有理論知識的支持。多給籃球專修學生創造觀摩學習和臨場實踐的機會。

(四)建立完善的裁判員考核制度

建立一整套完善的裁判員考核制度,對于不斷提高裁判員的綜合素質和裁判隊伍的整體水平,推動籃球運動的健康發展,將起到積極的作用,考核制度應從裁判員的綜合素質著手,考核分為理論和臨場兩部分。對理論考試劃分一定的標準,要求學生必須達到該標準才能參加臨場考核。臨場考核可以結合院、系的籃球比賽進行,由三名二級以上裁判等級的裁判員擔任主考,筆試和臨場都能通過者,頒發其國家三級裁判員證書,對于取得三級裁判員證書而欲申請二級的學生,可以通過培訓班的形式加強輔導,在考核時提高標準,臨場考核必須由兩名一級或以上級別裁判擔任主考,并結合校內高水平的籃球比賽進行,通過考核頒布其二級裁判證書。

(五)培養學生對籃球裁判的興趣

強烈的興趣是裁判工作的動力,通過籃球技戰術教學,培養學生對籃球運動的興趣,而籃球裁判學習又能促進對技戰術的理解和運用,進而調動學生學習裁判規則的積極性,并熱愛籃球裁判工作。學習籃球裁判規則對籃球專修學生來講,首先是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使自己以后能更好地適應知識多樣化的要求。其次,能幫助自己更好的去學習與理解籃球技術、戰術,為以后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但是,要想真正學好籃球裁判,必須有強烈的愿望和濃厚的興趣,只有這樣才能認真持久地堅持下去,使自己的目標具有明確的指向性。因此。培養專修學生的興趣是首要任務。

(六)努力學習籃球裁判的專業理論知識

為提高裁判水平,學生必須把規則和裁判法這兩門基本課程學深、學透。在教學中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將職業聯賽中優秀裁判員的臨場執裁與基層比賽中業余裁判員和學生裁判員的臨場執裁做一下直觀的正反對比,用大量的事實來表明,學生裁判員的錯判、漏判、反判,究其原因,大多是由于對規則理解不深,對裁判方法運用不當造成的。所以,要教育學生,對于規則的學習,不能停留在死背硬記上,也不能滿足于對規則的一知半解;對于裁判法的學習,要強調學生多實踐,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學習效果會更好。

(七)心理素質的培養

1.加強學生自我暗示能力的鍛煉

籃球比賽對抗激烈,籃球裁判員的情感緊緊地跟隨著比賽的進行,而發生各種各樣的變化。因此,專修學生裁判員必須通過自己意志力量來控制興奮,調節情緒,使之適度。當臨場遇到困難時,一定要用意志保持清醒的頭腦,不緊張﹑不泄氣﹑不灰心,把注意力集中到判罰上。另一方面,針對初次執法的學生裁判員出現情緒緊張現象時,要幫助他們建立堅定的執法信念,引導他們通過自我暗示,克服消極因素的影響。當遇到外界客觀情況刺激而情緒受到影響時,要使用暗示的語言,如:“我有能力,有信心完成裁判任務” 之類的話,來排除各種干擾,穩定情緒,從而保證裁判工作的順利完成。

2.培養良好的意志品質

裁判員在裁判工作中意志品質的好壞,是衡量能否持續勝任裁判工作的關鍵。平時就要樹立正確的工作動機和態度,加強意志品質訓練,培養勇敢果斷﹑謙虛謹慎﹑實事求是的優良品德。只有加強意志的品質訓練,才能克服臨場中的困難。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全力投入到臨場中:要擺脫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樹立自信心。臨場前可采用活動調節法﹑呼吸調節法等心理調節法,緩解因環境造成的心理壓力,在比賽中外表做到輕松﹑自然﹑大方;態度做到嚴肅﹑認真﹑公正,相信自己的判斷能力。只有具備良好的意志品質,才能仔細觀察和正確分析比賽中出現的各種復雜情況,做出果斷地判斷和處罰。

包頭師范學院體育專業籃球專修課教學中,裁判法的學習課時安排太少,學生不能夠很好的掌握籃球裁判能力。在籃球專修課教學中,不能夠很好的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過于單調?;@球裁判員證書的頒發沒有嚴格的考試,即使拿到裁判證,學生也沒有執裁的實際能力,直接影響了學生裁判能力的提高。合理的制定籃球專修課的教學大綱,盡量多安排些裁判課教學,加大對裁判理論知識的學習,讓學生能有豐富的理論作為執裁的依據,在實際的裁判中有足夠的信心。多給學生實踐的機會,是培養專修學生籃球裁判能力最有效的方法。開設籃球課的專題講座,制定嚴格的籃球裁判員考核制度。

參考文獻

[1]中國籃球協會審定.籃球競賽規則[Z].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0.

[2]中國籃球協會.籃球裁判員手則[Z].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0.

[3]孫民治,等.籃球運動高級教程[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

[責任編輯:王建武]

收稿日期:2012-02-05

作者簡介:斯琴巴特爾(1977-),男,內蒙古通遼人,包頭師范學院講師,體育碩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

上一篇:創新能力美術教學論文范文下一篇:企業會計管理模式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