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經濟發展與就業的關系范文

2023-10-08

經濟發展與就業的關系范文第1篇

——淺析新農村建設與新型農村城鎮化相互關系

新農村建設是我國現階段社會發展的重要舉措,新農村建設雖然切入點是農村, 目的點卻是推進城市化進程與社會整體發展。正確理解二者關系,有利于我國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新農村建設與新型城市化道路相輔相成, 新農村建設將從根本上改變農村社會內涵, 消除城鄉二元社會差別, 為新型城市化道路提供必要準備, 并以此成為中國影響世界現代化進程的重要里程。

一、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的概念。

新型城鎮化,是指堅持以人為本,以新型工業化為動力,以統籌兼顧為原則,推動城市現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態化、農村城鎮化,全面提升城鎮化質量和水平,走科學發展、集約高效、功能完善、環境友好、社會和諧、個性鮮明、城鄉一體、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城鎮化建設路子。新型城鎮化的“新”就是要由過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規模擴大、空間擴張,改變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務等內涵為中心,真正使我們的城鎮成為具有較高品質的適宜人居之所。城鎮化的核心是農村人口轉移到城鎮,而不是建高樓、建廣場。農村人口轉移不出來,不僅農業的規模效益出不來,擴大內需也無法實現。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2005年10月,中國共產黨十六屆五中全會通過《十一五規劃綱要建議》的一項決議,是指在社會主義制度下,按照新時代的要求,對農村進行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等方面的建設,最終實現把農村建設成為經濟繁榮、設施完善、環境優美、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

二、城鎮化和建設新農村的關系。

城鎮化和建設新農村的關系在農村發展的不同階段,不同的農村發展狀況,城鎮化和農村標準化都可以發揮作用。正如米爾頓·弗里德曼所說的,“沒有最佳規模,只有最佳規模分布”,其實更確切的表述應是特定條件約束下的最佳規模分布。應該根據經濟發展水平,合理發展城鎮化和鄉村。既然城鎮化和建設新農村:并行不悖的,就非常有必要探討城鎮化和建設新農村的關系。第一, 城鎮化和建設新農村不存在嚴重的資金競爭城鎮化的資金來源主要來自基層政府財政和向社區內企業征收的土地使用費等各種資金。而建設新農村的資金則基本上全部來自于農村社區村民的自籌,或通過以工代資形成農村社區村落的建設資本。因此兩者在資金上不發生嚴重競爭。如果說兩者在資金上發生沖突的話,可能是農村社區中部分富裕農戶是選擇城鎮還是留在具有良好基礎設施的鄉村,從農戶分化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不會造成很大的資金沖突,因為農戶選擇是進入城鎮還是留在鄉村,所需要付出的資金存在很大的差別,并且符合農戶就業(獲利)機會的比較優勢。第二, 組織形式存在差異區別。從組織形式上,盡管城鎮化建設是鄉鎮社區經濟發展的結果,但城鎮化的建設,無論從基礎設施的規劃和施工到城區的開發,都是由基層政府主導組織的。建設新農村的組織是由農村社區通過村民自治的形式進行實施的。這種形式因為體現了農村社區村民的民主意志,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講,對農村社區村民來講是公平的。第三, 服務對象互補小城鎮的服務對象是企業化、商品化經營的經濟主體,面向的是整個城鎮社區的居民,并且隨著鄉鎮的調整其范圍可能不斷變化和整合。例如,可能將幾個鄉鎮集中在某一個較大的鄉鎮,那么這個鄉鎮的城鎮化規模就會得到很快的擴大,而原來的幾個鄉鎮城鎮化規模則可能出現萎縮,在城鎮化發展時應當同時考慮這兩個方面的問題,應對鄉鎮整合的收益(如規模擴大等)和損失(其它鄉鎮的萎縮)相權衡,以確定最佳的鄉鎮規模,并做出長遠規劃。標準化村落的服務對象則基本是局限在村落社區的村民,并且村落的規模是基本穩定的。第四,功能互補就目前中國農村經濟的發展現實來看,在當前和未來的很長時期,小城鎮與標準化村落的功能是互補的。相對廣大的農村社區村落來說,城鎮是農民所需商品(包括生產和生活資料)的日常交易中心,也是農民出售其產品的重要途徑。城鎮除了是農民的物流中心以外,也是各種信息流的傳播中心,是農民獲取各種生產、市場信息的重要途徑。如果城鎮建設發展滯后,顯然會影響農村社區村落中農民的生產和生活,并進一步影響新農村建設。反之,如果農村社區村落發展落后,基礎設施薄弱,就會限制農民的生產和生活,限制農民的商品化生產和對許多工業品的需求,這顯然就會影響城鎮化的發展。從某種意義上講,城鎮化建設和建設新農村是并行不悖,相互促進的。第五,產業結構互補。小城鎮的產業結構,盡管有很大的涉農性,但基本上是以第

二、第三產業為主,并且為農村服務的第三產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第三產業的發展是小城鎮發展非常重要的因素。建設新農村則由于是服務于農村社區,盡管也會帶動第

二、第三產業的部分發展,但仍以第一產業為主。從產業結構的角度看,城鎮化建設和建設新農村也具有互補而不是競爭關系。日本農業剩余勞動力轉移的成功,是農、輕、重和大、中、小合理配合,發展第三產業,現代化產業與傳統經濟互補協作的結果。

首先,新農村建設是中國城鎮化戰略的補充。

一是目標趨同。城鎮化最終目標是要促進城鄉之間的要素的合理流動,實現城鎮化與工業化的同步及經濟發展的協調,最終實現城鄉經濟社會的“四個融合”,即城鄉人口、政治、經濟、文明融合,以真正實現城鄉一體化。通過新農村建設,改變農村社會結構、產業結構、就業結構、勞動力結構及城鄉小城鎮發展模式,以實現中國特色的農村現代化。城鎮化的對象是農民,將城市擴散到農村,滿足農村城市生活條件或要素。從城鎮化的發展歷程來看,隨著城鎮工業化水平的提高,城鎮化水平會相應得到提高,又帶動農村現代化水平的提升。農村最突出的矛盾就是人多地少,幾億農民難以靠種地富起來,解決“三農”問題,從根本上講確實需要推進城鎮化。城鎮化水平的提升,最直接的效應是比較快地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出路問題,促進城鄉協調發展,最后實現城鎮—鄉—村一體化。農村的發展,農村產業的擴大,農民富裕程度的提高,為城鎮化奠定物質基礎。

其次,新農村建設與城鎮化相互促進。促進城鄉經濟發展:城鎮是一個國家和地區的工商業、交通、金融和信息中心,城市的這些要素,決定農村和農民在經濟上要依賴城市,依賴工業和它的集中信貸,形成城市帶農村的發展格局。在重慶市,實行以現有大中城市帶大農村,以縣域城鎮、百強鎮或有條件的鄉鎮為基礎,形成經濟、文化、人口、服務中心,幅謝農村,大力發展鄉鎮企業,吸引農村剩勞動力轉移,大部分農民離土不離鄉,或既辦土又工商,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和農民的增收。新農村建設為推動城鎮化提供物質基礎,農村建設發展到一定階段,由農村產業化帶動工業化,由工業化帶動集鎮化,從而加快農村城鎮化進程。提升人口素質:通過勞務輸出,實現農村勞動力轉移,讓“農民工”進城,接受城市生活洗禮,向農民提供在城市掌握生產、經營、生活、學習技能的機會,增強闖蕩市場的能力和本領,促進了農民工素質的提升,新農村建設,著力培育新型農民,又滿足城鎮化對高素質“農民工”的需求。思想觀念更新:通過城鎮化實踐,城市的生活方式使農民見了世面,開闊了眼界,農民生活態度、價值觀念及時尚追求發生了很大變化,農村人與城市人的意識、觀念的落差逐步縮小。新農村建設,將新型農民輸送到城市和鄉鎮企業,又影響城市的建設和發展,促進城市的整體進步。

第三,新農村建設與城鎮化相互制約。一方面,城鎮化進程步伐加快,有利于城市向農村幅射。另一方面,大量的農民涌入城市,他們在外面打工、跑運輸、做生意,固定農民實際上變成了業余農民,留下兒童、婦女、老人在家里做農田,這部分農民文化水平低、勞動能力弱、自我發展意識差,形成新農村建設“生產發展難、觀念更新難、技術推廣難、群眾組織難”的問題。如果鎮化發展滯后,農村大量人口仍留在農村,找不到出路,又會付加新農村建設成本,同時,城鎮化的優勢不能轉化為表農村建設的動力,則會延緩新農村進程。

當前新農村建設正在積極有效推進,各種新問題、新矛盾逐步顯現,特別是新農村建設中,如何處理好與農村城鎮化建設關系,是當前新農村建設中面臨的一個十分現實的問題。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目的是要按照科學發展的要求,把農村與城市、農業和工業、農民和市民作為有機統一的整體來統籌協調,發揮好城市對農村的帶動作用和農村對城市的促進作用,縮小城鄉差別,實現城鄉協調發展,共同邁向小康目標。從推進新農村建設的初步實踐看,我國城鎮化總體趨勢還在增強,對新農村建設構成巨大影響。特別是新農村的建設就必須要解決剩余的勞動力,城鎮化則是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重要渠道,也是實現新農村建設戰略目標的重要前提。

隨著現代生產力的發展,農村屬于勞動力越來越多,實現農村勞動力的城鎮化轉移是新農村建設的必然選擇。相對于大城市而言,小城鎮與農村具有較密切的空間聯系,就業成本和定居成本比較低,在吸納農村人口轉移的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目前農村人口質量較低的情況下,人口數量的過快增長將阻礙人口再生產和物質再生產的發展,不利于人口、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農業內部的勞動力過多,單靠農村內部轉移消化空間有限。這么多的農業剩余勞動力需要從土地上轉移出來,轉化為非農業人口??苦l鎮工業和勞務輸出受各種因素的制約,只能轉化一小部分。在我國通過農村城鎮化、發展小城鎮、建設新農村來轉化農業剩余勞動力,已經被實踐證明是一種極為有效的途徑。

發展新農村就要改變農村的落后面貌,城鎮化有利于推動農村經濟發展,能有效促進農村自然經濟發展格局的瓦解,形成區域性經濟、人口和公共服務的中心,不斷加強對周邊農村的產業和就業的集聚能力。一方面,城鎮化帶來農村勞動力向非農化轉移,有利于增加農民非農就業收入,有效地促進農民收入的提高。另一方面,城鎮化不斷產生對農產品更大的需求,有利于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加快農村產業化發展。

三、應注意的問題。

第一,把新農村建設等同于城鎮化 。把新農村建設簡單理解為城鎮化,在實踐中按城市標準去建設農村,試圖把農村村莊建成一個個小城鎮,只注重村容村貌的改變,這是當前新農村建設中出現最多的問題。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要避免熱衷于大拆大建,要求農民的住房一律建成漂亮的樓房甚至是別墅的脫離實際現象;必須防止出現把新農村建設片面理解為城市的擴張或理解為小城鎮建設,而大量征用農民土地的情形,避免出現更多的社會問題,激化矛盾;要特別防止一些地方政府借新農村建設之名進行新一輪的征地運動,通過低征高賣等手段剝奪農民利益。另外,也要防止一些地方在基礎設施上盲目模仿城市或與城市攀比而增加農民負擔的行為。

第二,把新農村建設與城鎮化隔裂開來 。由于傳統體制的慣性思維,人們很容易將新農村建設看成是在封閉的環境中,脫離城鄉互動的情況自成體系的再造過程。僅僅把新農村建設看成是一村一鄉的小范圍的事情,過分強調把農民束縛在土地上建設農村而限制農民的流動,其后果就是農村生產效率低下,農民普遍貧窮。這樣的新農村建設只能流于形式,處于喊口號的狀態。我國農村人口基數過于龐大,人均耕地也太少,要建設新農村,必須減少農民,使大部分農民轉移入城市變成城市居民,才能真正實現新農村建設的目標。

總之,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是我國現代化總體戰略的有機組成部分,兩者相輔相成,互為條件。新農村建設戰略任務的實施為我國城鎮化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城鎮化作為新農村建設的重要途徑和載體,對新農村建設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四、啟示。

1、加快產業拓展是二者緊密結合的重要基礎。產業是新農村和城鎮化發展的源泉和動力,拓展產業是調整農村結構,建設新農村的基本要求,也是城鎮化的基本條件。 新農村建設和城鎮化都離不開產業的拓展、產業的調整、產業的提升、產業的延伸、產業的支撐、產業的對接。離開產業這個二者結合的基礎,無論新農村建設還是城鎮化都無從談起。

2、加強統籌規劃是二者緊密結合的重要前提。新農村建設和推進城鎮化涉及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建設的方方面面。二者要緊密結合,務必統籌規劃,合理布局,科學發展,突出超前性,體現人文、產業特色,整體推進,使城鄉統籌規劃成為促進新農村建設與城鎮化緊密結合的重要抓手。一是突出重點抓好城鎮規劃。提高覆蓋率,擴大輻射圈。二是突出重點搞好產業規劃。實行統一規劃,規劃后的產業實行功能互補,結構布局更趨合理。三是突出重點搞好小集鎮、中心村規劃。農村小集鎮和中心村(村莊集并點)是農村的新社區,也是未來城鎮化的基礎,各地按照體現特色,著眼長遠的要求,高標準編制城鄉統籌結合規劃。以政策、投入、基礎設施優先配套建設為導向,引導社會公共資源向小集鎮、中心村集中,吸引有建房意愿的農民向集鎮和中心村靠攏,促進了新農村建設與城鎮化的有效結合。

3、提高農民素質是二者緊密結合的必要條件。農民是新農村建設的主體,也是城鎮化的主力,高素質的農民對于推進新農村建設和城鎮化尤為重要。農民素質的高低,決定新農村建設與城鎮化的進程。農民素質的提高,除了強化培訓外,務必實現兩個轉變,即由農村向城鎮轉變,由農民向居民轉變,調整思維方式,改變生活習慣,增強謀生致富手段,從而達到在轉變中改變,在改變中提高。今后要切實利用好“三大”平臺,提高農民綜合素質,逐步實現城鄉融合、城鄉一體化發展,促進農民向居民轉化。一是利用好文化中心戶創建平臺,培養新型農民。二是利用好“十星農戶”創建平臺,引領農民文明新風尚。以“十星級文明農戶”創建為載體,組織農民開展“除陋習、樹新風”活動。三是利用好農民“陽光工程”培訓平臺,提高農民技能。

4、突出中心村鎮建設是二者緊密結合的有效方法。中心村是新農村的未來,是小集鎮的體現,是城鎮化的基礎。根據地理位置、資源優勢和經濟流向,循序漸進,穩步發展中心村,重點建設小集鎮,使其成為新農村建設和城鎮化的結合點。一是構建村鎮群。對地理位置連接緊密,具有內在經濟聯系的中心村鎮,在基礎設施、公用設施、產業布局等方面實行一體化建設,相向發展,促進生產要素的聚集,形成小城鎮板塊。二是發展一批產業規模鎮。對具有一定資源優勢、產業基礎的城鎮,以工業和商貿物流為重點,推動產業和人口規模。把含一定產業和人口規模的重點村鎮建設成為一定區域的中心鎮。運用試點帶動的方式,促進了中心村社區功能不斷提升。一是以企代村。企業發展與新農村建設統籌安排,高起點規劃和建設,村村道路硬化,家家電視通、電話通、寬帶通、自來水通,衛生、教育、文體、醫療、超市等一應俱全,農民實現了職業非農化,生活城鎮化。二是產業興村。依托當地資源,大力發展農村

經濟發展與就業的關系范文第2篇

1 人口與經濟發展的制約關系

討論人口與經濟可持續發展要回答這樣的兩個問題:一個是現有的資源條件能夠維持多少人的生存?一個是現有的資源條件究竟能夠保障多少人的發展?

1.1 人口與資源條件之間制約關系

第一個問題, 重點是食物供應與人口增長的問題。作為人口大國, 中國的食物保障問題備受人們的關注。糧食畢竟是關系國計民生, 立足國內實現糧食基本自給、確保食物安全, 是我國必須堅持的政策。

第二個問題, 盡管適度仍然是一個難以準確計量的抽象概念, 但適度的人口規模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理想條件。使現有的人口能夠分享到較多的經濟增長果實。

1.2 人口與生產消費之間的制約關系

中國居民的消費能力受經濟發展水平[2]尤其是居民收入水平的制約, 較低的消費率使得在國內市場商品已經供大于求難以發揮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 (1) 收入增長長期滯后于經濟增長; (2) 社會各層特別是城鄉之間、地區之間居民收入差距過大 (3) 居民收支情況發生了變化, 影響收入在消費和儲蓄間的分配; (4) 消費品價格持續下跌, 助長了居民持幣觀望的態度; (5) 消費環境欠佳, 降低了居民的消費欲望; (6) 人口基數不斷擴大, 制約著人均收入水平和消費水平。消費和投資是矛盾的, 在消費品市場已經供大于求的情況下, 無目的的投資無疑會造成產品過剩, 以人類的長遠發展看, 從現在起就必須選擇既有益于人類健康、又不影響資源過度利用的生產模式和消費。

1.3 人口結構與經濟發展之間的制約關系

在社會中, 消費者的數量總會超過生產者的數量。人口學將還沒進入或已經退出生產領域的那部分人口稱為從屬年齡人口。中國人口結構現狀如下。

總人口:1, 321, 290, 000 (2007年年末)

年齡結構:0-14歲:19.4% (256, 600000) ;

1 5-5 9歲:6 9% (9 1 1, 2 9 0, 0 0 0) ;

60歲或以上:11.6% (153, 400, 000) ;

其中65歲或以上:8.1% (106360000) (2007年度) 。

從上面的數據可以看出, 我國的從屬年齡人口比重大, 社會負擔高, 不利于經濟發展和國民福利的提高。而且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人口老齡化的特點有: (1) 速度快, 從成年型結構到老年型結構的轉變, 西方國家50~100年的時間[3], 而中國僅用了20年時間; (2) 加速推進, 2010年后老年人口的增加速度會越來越快; (3) 達到水平高, 至2050年中國人口年齡將比世界平均水平大6歲;四是絕對量大, 未來半個世紀我國將是世界上老齡人口數量最多的國家。

總之, 尋求新的籌資渠道不斷充實社?;? 還要以企業和私人養老金計劃、家庭養老和老年人自養等多種養老方式作補充。

2 我國人口與就業形勢

在就業市場主要是由下崗職工、農民工和高校的畢業生這三類群體組成。

(1) 下崗職工數量呈現減少的趨勢。由于勞動保障部頒發了《關于做好國有大中型企業主輔分離輔業改制分流安置人員有關工作的通知》, 基本上使國有企業由改制和主輔分離產生的下崗職工得到有效控制。

(2) 農民工狀況將得到緩解。雖然農村人口向城市轉移的速度趨緩, 但農民工的供給不會出現明顯的短缺, 主要有:第一各級政府加大清理拖欠工程款和農民工工資的力度。第二, 農民工的醫療保險將被城鎮醫療保險覆蓋, 優化了農民工的就業環境。第三, 健全了勞動協調機制, 強化勞動合同管理, 維護農民工的權益。

(3) 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依然嚴峻。由于高校擴招后畢業生大幅增加, 雖然每年碩士招生數量都有增加, 能夠使部分大學生推遲就業, 但需要就業的高校畢業生仍然增長明顯。

3 和諧就業的對策建議

盡管當前人口自然增長率已經降至6‰, 但人口仍要持續增長20多年, 人口將要增加2億以上, 2億多人口對資源、環境和就業壓力十分巨大。經濟發展在增長方式和產業結構上應該有所改變, 構建人口、經濟、就業三方和諧的發展有這樣幾個方面: (1) 加強社會培訓。使居民都能夠有機會參加培訓確保不被社會的發展所淘汰。 (2) 發展第三產業, 積極疏導服務業就業領域。 (3) 開放勞動力市場, 使城市化進程加快, 促進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

以上途徑多管齊下, 可望將失業率控制在盡量低的水平。通過大幅度提高失業人員和城鎮貧困人口的補助金標準, 來確?,F有的勞動者福利水平不致顯得過低而導致因越來越激烈的就業競爭。

4 結語

總之, 不能忽視伴隨人口發展而來的一系列問題[4~5], 嘗試運用可持續發展的理論和觀點對這些問題做出論證和說明是時代賦予我們的共同責任, 也是中國理論界對可持續發展理論的應有貢獻。關注經濟增長過程中的產業、就業趨勢, 給予人們更多的就業選擇和就業方式, 提升全民心中的社會成就感和安全感,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摘要:本文主要闡述了人口和經濟之間的聯系及相互制約, 以及對現階段就業壓力問題做了教詳盡的分析, 并指出了問題的解決方法, 只有協調人口、經濟發展、就業三者之間的關系, 才能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關鍵詞:人口,經濟增長,就業

參考文獻

[1] 威廉·福格特.生存之路[M].1981.

[2] J.O.赫茨勒.世界人口的危機[M].1956.

[3] 保羅·R.埃利奇.人口、資源、環境[M].北京大學出版社, 1987.

[4] C.S.Smith and G.T.McDonald, 1998, Assessing the sustainability at the planning stage.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52:15.

經濟發展與就業的關系范文第3篇

(一) 大學畢業生人數及就業率

(1) 高校畢業生人數。教育部1999年開始擴招, 我國高校畢業生人數從那時起就源源不斷增加, 每年的畢業生人數呈現單調增的上升趨勢。2008年, 我國高校畢業生的人數約為560萬人, 2018年大學畢業生人數已經達到了820萬人。未來畢業生人數還略有一定的上升, 預計2019年我國高校畢業生人數850萬人左右, 不斷地刷新歷史極值。

巨大的高校畢業生群體盡管提升了我國的人口質量, 但是, 在我國近兩年GDP發展增速放緩的背景下, 從原來的追求速度到現在的追求質量和效益的影響下, 大學畢業生的需求量有了些許的下滑, 優質勞動力不能通過自己的聰明才智實現應有的價值。如何解決如此龐大的畢業生就業群體, 是當前供給側改革的難點和痛點。

(2) 高校畢業生就業率。就業率通常分為一般就業率和協議就業率, 協議就業率主要是通過簽訂就業協議書和勞動合同來統計的, 包含國有企業、優質的民營企業以及事業單位和政府機關。一般就業率除了協議就業率之外, 還包含一個靈活就業率, 比如在一些個體戶, 經營部工作。協議就業率的數據要比一般就業率低, 這兩個就業率都是學校辦學水平的重要指標, 經常能在一些官方評論上都能看到各個高校的就業率排名。

但目前的現狀不能保證就業率高的學校永遠處于高位, 特別是好多的傳統工科類型學校, 好多傳統的專業已經被機器人手臂替代, 好多自動化程度進一步提高, 甚至出現以前幾百個人的車間現在只需要幾個人即可完成計劃。因此, 要轉變戰略方向, 從供給側方面著手, 供給過剩的行業盡量少開相關的專業, 需求方向大的特別是服務業、智能制造業、人工智能方面需要對學生加以引導。從高校畢業生就業后的離職行業情況來看, 傳統的制造業離職率較高, 而新興產業、高端服務業、智能制造業離職率相對比較低, 因此要從這一側開始發力。

(二) 畢業生就業城市選擇

通常以來, 一線城市和二線省會城市以及計劃單列市是高校畢業生就業的首選, 除了傳統的北上廣深外, 南京、廈門、杭州、天津等也是畢業生優先考慮的城市, 這些城市有一個共同的特點, 那就是房價出奇的高, 畢業生的工作收入和房價不成比例, 表面上看這些一線城市或新一線城市房價居高不下是最大的痛點, 但最根本原因還是新一線城市的發展環境和發展機遇是最大的障礙, 這些新一線城市沒有完全按照供給側機構的發展需求來規劃, 由此導致學生逃離北上廣, 選擇合肥、武漢、成都、西安等這樣的中西部城市, 給的政策和優惠力度非常大。

二、我國大學生就業的主要矛盾分析

(一) 供給側不平衡引起的就業供需矛盾

目前, 我國每年應屆畢業生的人數穩定在850萬人左右, 加上其他摩擦性失業、結構性失業以及自愿性失業等, 據官方不完全統計大概在750萬人左右, 這樣總的需要就業的人數在1600萬人左右, 但是市場可以提供的工作崗位明顯低于這一數字。其主要原因不僅僅在于經濟增長速度的下降, 更主要是供需側的不平衡不充分。按照宏觀經濟學理論, GDP的增長與新增就業崗位存在正相關的關系, GDP每增長1%可以新增就業崗位100萬左右。從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來看, 我國2017年GDP的增長率為6.9%, 也就是說, 我國2017年可以新增就業崗位700萬個。這已經達到飽和了, 余下的900萬人如何解決生計問題, 光靠經濟增長已經乏力了, 需要從需求側狠下功夫。

(二) 區域發展引起的就業供需矛盾

我國區域發展不平衡引起了當前我國就業的區域性供需矛盾, 一邊是東部地區大學生人力資源過剩, 一邊是中西部欠發達地區大學生人力資源匱乏。這個可以從舉辦的大型綜合招聘會就可以明顯的看出來, 東部的人才市場是車水馬龍, 經常導致交通癱瘓, 而西部地區的人才市場則是門可羅雀, 招聘企業經常是空手而歸, 其根本原因在于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學生的思維定勢, 總認為西部地區是老少邊窮地區, 薪資福利低, 二是西部的發展潛力比較弱, 由于交通、物流等因素世界500強企業基本上都扎根于東部地區。為此, 需要打破這樣的矛盾, 把需求側盡量向中西部地區轉移, 在那里創辦一些高新技術企業。同時國家還要出臺一系列政策, 比如嚴禁東部地區到西部高校挖人才, 在中西部地區工作還有配套的住房、子女入學等民生問題。

三、促進我國大學生就業的有效方法

破解高校畢業生就業難這一問題的關鍵在于解決供需矛盾, 可以從學校的培養目標、政府引導方向、用人單位支持這三個方面來著手。

第一, 高校要適時調整人才培養的類型。人才培養的方式有好多種, 有各種訂單班, 冠名班, 但主要還是從專業的設置方面著手, 從市場中去找答案, 從未來五年、十年的需求專業出發, 另外一方面培養的方案也要進行一系列改革, 打破過去單一的理論教學, 走學術路線已經不適應經濟發展的潮流, 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 要加強應用技能的培訓, 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的提高。這才是當前高校人才培養優化的重點工作。此外, 學校還要加強大學生的就業指導工作, 從而提高大學生的就業能力。

第二, 政府要做好就業的引導、咨詢和服務工作。政府在大學生就業過程中要不斷的發放“紅利政策”;高校畢業生特別是有高技能的人才政府應當視為一個寶, 未來五年或十年對該地區的經濟發展肯定會有一些貢獻, 政府要及時的加以引導, 為他們做好服務工作, 讓他們沉下心去工作, 同時通過政府網站、媒體等渠道出臺一系列優惠政策引導畢業生去二三線城市以及中西部地區工作, 這些城市特別適合居住以及人的潛能發展。

第三, 當地企業要和當地高校聯合起來。用人單位定期到學校宣傳本單位的亮點和特色, 對于當地高校畢業生主動來本單位就業的還有另外的福利。因此大學生培養過程中應積極、認真聽取用人單位的意見和建議, 積極爭取用人單位的支持。

摘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旨在調整經濟結構, 使要素實現最優配置, 提升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數量。需求供給側改革主要是傳統的三駕馬車, 供給側主要是勞動、資本、土地、創新等要素。所謂的改革, 就是從提高供給質量出發, 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 矯正要素配置扭曲, 擴大有效供給, 提高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 提高各要素生產率, 政府需要充分發揮市場在勞動力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利用好市場和法律兩個抓手, 繼續推行\"雙創\"政策;發揮政府、高校和市場的合力, 不斷優化人才供給結構, 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做好改革過程中的勞動力轉移安置工作。

關鍵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景,就業

參考文獻

[1] 徐宏, 郝濤, 孫雨潔.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景下大學生就業能力提升研究[J].齊魯師范學院學報, 2016 (5) :31-38.

[2] 馬世洪.以供給側改革破解大學生就業市場結構性矛盾[J].中國高等教育, 2016 (10) :15-18.

[3] 劉昌平, 汪連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景下我國就業形勢的新變化與政策選擇[J].上海經濟研究, 2016 (9) :25-32.

經濟發展與就業的關系范文第4篇

一、普通高校開展軍事課在學生素質教育中的地位

根據教育部、總參謀部、總政治部關于印發《普通高等學校軍事課教學大綱》的通知要求,軍事課列入學校教學計劃,軍事理論教學時數為36學時,軍事技能訓練為2-3周,學生成績記入學生檔案,軍事課在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方面,具有其他學科所無法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1、學校領導及教師的認同感

多年來實踐證明,開展大學生軍事課,對大學生進行軍事教育不僅使學生學到了一定的軍事理論知識和技能知識,同時還培養了學生的組織紀律性和吃苦耐勞的精神,對他們的健康成長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2、學生的認同感

軍訓期間學生們能自愿接受緊張而艱苦的軍事訓練,親身體驗軍營生活接受軍事鍛煉,部隊派出的優秀教官進校軍訓,在完成承訓任務的同時,把人民軍隊的好思想、好作風帶進了校園,使同學們有了面對面向解放軍學習的機會。

3、家長及社會的認同感

家長及社會對高校的學生軍事教育給予了大力的支持和認同。家長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通過軍事訓練改變日常生活中懶散懈怠作風,鍛煉他們的意志品德,平衡他們的心態。

二、普通高校開展軍事課在學生素質教育中的作用

國防教育與科學文化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心理素質教育等既有聯系又有區別。普通高校的國防教育內容是按照《通知》要求進行教學的,從教育目的、教育內容和手段及方法上看,國防教育為高校教育注入了活力,當代大學生思想活躍可塑性強,接受能力快,特別是剛邁入大學校門的學生,他們充滿對大學的好奇和渴望,大學時期正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改造和形成的關鍵時期。

1、通過基本軍事技能訓練能磨練他們的意志品質,并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和精神面貌

2、大學生學習軍事理論對完善學生知識結構具有重要作用,每一個國家和民族從自身安全出發,都把自己的最新科技成果運用到國防上,大學生通過學習現代軍事科學知識,可以親身感受到自己所學專業和知識在軍事領域中的應用。

3、普通高校的軍事課,教學方法和手段先進靈活。課外國防教育活動靈活多樣,知識性與趣味性相結合,使學生產生濃厚興趣,保證國防教育在高校具有穩定和長效功能。

三、普通高校開展軍事課在學生素質教育中具有的深遠意義

《國防教育法》指出:“學校的國防教育是全民國防教育的基礎,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在高校開展以學生軍訓、軍事理論課教學和課外多層次多樣式國防教育活動,是按照國防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要求,適應我國人才培養的戰略目標和加強國防后備力量建設的需要,是提高學生全面素質的一個重要環節,所以搞好高校國防教育具有深遠的意義。

經濟發展與就業的關系范文第5篇

1 煤炭消費和經濟增長特征

1.1 煤炭消費特征

在我國的工業消費當中, 其中發電和煉焦行業對煤炭的需求量是最大的, 這兩個行業的煤炭消費每年要占據全國開采煤炭量的一半以上。另外, 居民的日常生活中也對煤炭消費有著極大的需求, 但是隨著其他新興的能源的發展, 我國在生活上面對煤炭的消費逐年在降低, 轉由天然氣等資源代替煤炭資源。

1.2 經濟增長特征

隨著我國的改革開放的不斷推進, 我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1957年我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只有1068億元, 到2016年我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已經達到72萬億元, 平均每年的經濟增長速率超過9.9%。我國的人均生產總值也由1957年的168元增長到現在的49351元, 并且在2010年我國的國內生產總值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的經濟體。

2 煤炭經濟與經濟增長的關系

煤炭經濟和經濟增長的關系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 煤炭消費的增長能夠促進經濟的增長, 我國的經濟增長對煤炭經濟有一定的依賴性。第二, 國家經濟的增長是煤炭消費發展的前提, 只有經濟增長才能夠促進煤炭消費的進一步增長和煤炭資源科學合理的開采與利用。雖然煤炭消費和經濟增長之間存在著相互促進的作用, 但是經濟的增長不能過于依賴煤炭資源的開采, 煤炭資源雖然是我國經濟增長的一種動力, 但是過于依賴于煤炭資源會嚴重阻礙我國的經濟的發展, 因為煤炭資源是一種不可再生資源, 過度的開采會帶來煤炭資源的耗竭和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問題。

2.1 煤炭消費影響經濟增長

社會經濟的增長需要煤炭資源的投入使用到產出, 煤炭資源為我國的工業生產提供了保證, 利用煤炭資源能夠推動工廠的機器生產。因此, 煤炭資源的供應直接影響到我國的經濟的發展。在工業生產中, 沒有煤炭資源的支持, 就不會順利的實現經濟的增長和生產產品的產出。在一定的程度上, 煤炭資源的消費能夠推動我國的經濟增長, 煤炭資源是國家經濟增長所必需的物質基礎之一。

2.2 經濟增長影響煤炭消費

國家的經濟增長離不開的煤炭資源的支持, 但是煤炭資源作為一種不可再生資源, 國家不能夠對其隨意開采, 應該科學合理的進行開發利用。經濟的增長能夠為煤炭的消費帶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推動了煤炭資源的需求量, 只有社會經濟得到了發展才會對煤炭資源產生更大的需求。經濟的增長也為煤炭的開采帶來了更加先進的技術和設備, 在開采的過程中更加的科學化, 更加的注重到對當地生態環境的影響。

結束語

煤炭資源是我國的工業生產中的必需品, 煤炭經濟對我國的經濟增長具有顯著的作用, 經濟的增長同時也促進著煤炭資源更加科學合理的開采。但是我國的經濟不能過于依賴煤炭資源的消費, 應該向現代化、科學化的行業轉型。只有協調好煤炭經濟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 才能夠促進我國的經濟進一步發展, 提高煤礦開采的質量和對周邊生態環境的保護。

摘要:隨著我國的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 人們越來越意識到有限的自然能源對我們生活以及經濟發展的重要性。煤炭是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生活所必須要的物質基礎之一, 煤炭經濟與我國的經濟增長有著重要的聯系。我國的煤炭資源主要分布在山西省, 山西省的經濟增長很大的程度上都是依賴于煤炭資源, 在短期時間內山西省的經濟離不開煤炭資源的開采。因此, 山西省應該要提高煤炭的勘探、開采以及清潔凈煤的技術, 節約煤炭資源。我國對于煤炭資源的合理發開和利用, 能夠極大的促進我國的經濟增長。本文通過研究我國的煤炭資源對于經濟增長的貢獻率, 分析煤炭經濟與我國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

關鍵詞:煤炭經濟,經濟增長,關系

參考文獻

[1] 車亮亮, 韓雪, 趙良仕, 等.中國煤炭利用效率評價及與經濟增長脫鉤分析[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 2015, 25 (3) :104-110.

[2] 呂連宏, 薛婕, 楊占紅, 等.中國省域煤炭消費與經濟增長的關系研究[J].生態經濟, 2016, 32 (11) :47-52.

經濟發展與就業的關系范文第6篇

關鍵詞:經濟發展;財源建設;收入背離

一、財源建設與財政收入相背離的的現狀及其成因

稅收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構成部分。從宏觀上看,稅收的多少是由經濟總量所決定的,在稅率不變的情況下,經濟發展越快、經濟總量越大,提供的稅收也就越多,財政收入規模也會不斷擴大。然而,地方經濟尤其是后發展地區經濟的發展和經濟總量的擴大,并沒有相應地增加地方財政收入(可支配財政收入,下同),而是出現稅收外流現象,即產生了財源與財政收入相背離的情況。

以廣西欽州市為例,1994—2007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由70.12億元擴大到303.92億元,年均增長18.9%;全市組織的財政收入由1994年的3.91億元增長到2007年的23.56億元,年均增長為19.8%;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年均增長11.9%,比全市組織財政收入的增幅低7.9個百分點;上劃中央、自治區的稅收收入由1.69億元擴大到10.51億元,年均增長30%,而稅收返還收入由1.24億元增長到3.41億元,年均增長僅為26.6%。隨著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建設進程的加快,欽州中石油1000萬噸煉油項目、火力發電廠、林漿紙等一系列臨海重大工業項目投產運營后,其財源與財政收入背離現象將更為嚴重。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主要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一)財稅優惠政策管理失控導致財政收入流失

長期以來,全國各地為了發展地方經濟,在國家政策允許范圍內采取財稅優惠政策措施,大力吸引外來投資項目,有的地區為了競爭有限的投資項目甚至還違規出臺優惠政策。

當然,各地出臺的一系列稅收優惠政策,一方面促進了經濟和各項事業發展,另一方面也使稅基變窄,宏觀稅負趨于下降。據估計,全國每年減免稅款達1000億元,有的地方的減免稅額占地方財政收入的10%以上。近年來的減免稅又呈現出兩個明顯的特征:一是政策性減免稅越來越多,稅基受到嚴重侵蝕;二是各地對扶持性和困難性減免的審批尺度不一,操作上隨意性很大。如2002—2003年9月,陜西省財政廳、地稅局、國稅局等5家單位經省政府批準,對陜西金秀交通有限公司取得的公路運營收入,由稅法規定的5%稅率改按3%的稅率征收營業稅及附加,致使該公司少繳稅款277萬元;2002年杭州市蕭山地稅局依據地方政府政策,將國家對新辦勞動就業服務企業的所得稅優惠政策擴大到21戶非勞動就業服務企業,減免所得稅1714.35萬元。這樣就出現雖然地方經濟快速發展、財源也不斷壯大但財政收入未能出現同步增長的不良現象。

(二)總部經濟現象分流了后發展地區的財政收入

總部經濟是指某區域由于特有的資源優勢吸引企業將總部在該區域集群布局,將生產制造基地布局在具有比較優勢的其他地區,使企業價值鏈與區域資源實現最優空間耦合,以及由此對該區域經濟發展產生重要影響的一種經濟形態。譬如,“總部”最集中的北京,近年稅收連續達到20%—30%的增速,其主要原因是,目前全國匯總合并納稅企業有180余家,北京市占有90余家,其中西城區38家,約占全國的20%。這38家企業的下屬二級成員企業近1300家,各級成員企業多達幾萬家,其大部分分布在全國各省(區、市)。這些分散在全國各省(區、市)的各級成員企業,不得不依靠所在省(區、市)“埋單”,卻不能為所在地獲得相應稅收。

另據有關專家介紹,近幾年占我國90%以上的稅收收入,都不同程度存在稅收與稅源背離問題。如西氣東輸項目,將天然氣從新疆輸送到上海,目前我國對運輸業征收的是營業稅,其稅基是按運輸量和運輸距離決定的運價,而按現行稅收制度規定,營業稅在公司注冊地上海繳稅,營業稅稅基發生在幾千公里的長度上,有十幾個省(區、市)政府管轄的區域都構成了稅源。但除新疆從上海獲得一部分非制度性補償外,其他沿途各省(區、市)和居民雖然已經并將繼續為西氣東輸工程提供資源,如相關的移民、占地、治安等,卻都拿不到在當地形成稅源所產生的營業稅。類似的情況還包括增值稅、所得稅、消費稅等。

(三)現行分稅制體制的弊端使后發展地區面臨做大財源與可支配財力增長相背離的尷尬局面

現行分稅制在改革初期確實激發了地方發展經濟的積極性,不僅推動了全國經濟的快速穩定發展,也不斷壯大了后發展地區的財政經濟實力。但是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后發展地區依靠自身努力發展經濟而增加的財力將出現規模越大越有被抽走的可能。這是因為,后發展地區在分稅制初期,凈上劃中央收入一般都很少,而在推進經濟發展進程中,一般是靠發揮自身資源優勢而發展特色產業和做大工業產業,這些產業的發展帶來的一般是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而根據現行體制,75%的增值稅、100%的消費稅、60%的所得稅以及部分行業集中繳納的營業稅將上劃給中央,如果有的省級政府再集中部分財力,則留給后發展地區的財力更少。

據資料顯示,廣西西北部某資源大縣1994年全縣組織財政收入1.08億元,上劃中央“兩稅”收入0.51億元,返還0.25億元;2004年上劃中央“兩稅”1.04億元,返還0.34億元;2006年上劃中央“兩稅”2.34億元,返還0.44億元。柳江縣2007年地區生產總值是1994年的

6.25倍,上劃中央“兩稅”收入為8.07倍,稅收返還數2007年的4329萬元為1994年的2359萬元的1.83倍。雖然中央通過加大財力性轉移支付的力度滿足了地方財政支出增長的需求,但無法消除財源與財政收入背離的負面影響,不利于增強其化解國際經濟形勢變化(如2008年國際有色金屬價格下挫)、國內經濟政策調整對財政收支影響的能力。

(四)制度管理性失控導致地方財政收入的流失

制度對納稅人的行為選擇具有最直接的支配、影響作用。稅收制度以具有一定強制性的力量要求在其管轄范圍內的納稅人按制度所規定的方式選擇納稅行為。如果制度性安排不公正,或者有嚴重缺陷、漏洞,那么,納稅人就可能身不由己地選擇偷逃稅行為。如假“三資”

企業、假福利企業、假校辦工廠的泛濫,在很大程度上就源于制度上的缺陷。

管理性失控是指由于稅務機關管理缺位而造成的稅源失控。如漏征漏管戶大量存在就是管理性失控的突出表現。有相當一部分納稅人只領取了營業執照,不辦理稅務登記,更談不上納稅了;有的納稅人雖然辦理了稅務登記,但是沒有固定的場所,長期不申報納稅。

制度設計上的缺陷和管理上的失控,造成偷稅逃稅、漏征稅收現象,導致地方經濟發展、財源規模不斷壯大但財政收入卻未能同步增長的非正常局面。

(五)征收管理機制上的失控造成地方財政收入的流失

征收管理機制上的失控是指由于稅收征、管、查等環節職責不明確或者相互脫節,以及國、地稅之間或稅務機關與其他部門之間缺乏配合、協調而引起的稅源流失。同時,在稅收稽查工作中,稅收強制執行措施和保全措施得不到有關部門的配合,也會引起稅源的流失。另外,還有很多納稅人上報的財務會計報表和納稅申報表所反映的稅源狀況不真實,隱匿收入、少報收入,甚至造假賬的現象時有發生。由于稅務機關難以準確掌握稅源信息,致使很多稅源在生產、銷售等諸多環節中被轉移或隱匿,從而造成稅收的流失問題。

二、目前我國及國外解決財源與財政收入背離問題的主要做法

(一)我國解決財源與財政收入背離問題的主要做法

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財政綜合實力的逐步增強,中央開始關注地方財源與財政收入相背離問題,于2005年頒布實施《關于切實緩解縣鄉財政困難的意見》,通過采取“三獎一補”措施,加大財力性轉移支付力度,規范專項轉移支付辦法,不斷擴大后發展地區財力規模,增強后發展地區提供公共服務能力。

在財源與財政收入相背離現象中企業所得稅的稅收與稅源背離較為明顯。因為我國的企業所得稅是中央和地方**分成,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企業設置總分公司或母子公司的情況越來越普遍,總(母)公司要把所有分(子)公司的利潤匯總在一起,在所在地稅務機關申報納稅,導致稅收與稅源相背離的問題。因此,我國在實施企業所得稅兩法合并時,全國人大提出新的企業所得稅法不涉及解決稅收與稅源背離的條款,但要求國務院制定相應辦法以解決稅收與稅源背離的問題,緩解財源與財政收入背離的現象。2008年1月1日新企業所得稅法開始實行后,根據全國人大和國務院的要求,1月15日財政部、稅務總局、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出臺并印發《跨省市總分支機構企業所得稅分配及預算管理暫行辦法》,規定屬于中央與地方共享收入范圍的跨省總分支機構企業繳納的企業所得稅,按照統一規范、兼顧總機構和分支機構所在地利益的原則,實行“統一計算、分級管理、就地預繳、匯總清算、財政調庫”的處理辦法,總分機構統一計算的當期應納稅額的地方分享部分,25%由總機構所在地分享,50%由各分支機構所在地分享,25%按一定比例在各地間進行分配;3月10日,國家稅務總局又印發《跨地區經營匯總納稅企業所得稅征收管理暫行辦法》,要求總分支機構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堅決防止為了局部利益相互扯皮甚至干預企業經營等問題的出現。這個辦法的實施,標志著我國已在緩解企業所得稅稅源與稅收相背離問題上取得了制度上的突破。

我國在增值稅的區域分配方面也進行了相應試點。三峽電站跨越湖北省和重慶市兩個區域,壩區坐落在湖北省,庫區主要部分綿延于重慶市。國家有關部門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作出了對三峽電站產生的所有利益在兩個區域內進行合理分配的特殊規定:增值稅地方留成部分和城建稅、教育費附加都按照15.67 84.33的分成比例,在湖北省和重慶市分別入庫,執行期到2009年底。在2009年三峽電站全部投產前所產生的企業所得稅全部留給三峽總公司,作為三峽工程建設基金,用于三峽工程建設。

雖然我國在緩解財源與財政收入背離問題方面采取了相應的措施,但執行不是十分徹底,如企業所得稅分配僅就跨省總分支機構進行劃分,而在現實中有不少公司總部在省會或中心城市,分支機構設在本省(區、市)內的其他縣(市),由此產生的企業所得稅問題在現行辦法中沒有涉及,而且增值稅、營業稅等其他稅收與稅源背離問題尚未納入考慮范疇,這就容易產生新的地方保護主義或產業結構趨同現象,不利于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而且會導致財源與財政收入背離問題進一步加劇。

(二)國外一些國家解決財源與財政收入背離問題的主要做法

國外政府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是稅收,因此,其財源與財政收入背離問題主要表現為稅源與稅收背離方面。為解決稅源與稅收不一致的問題,包括歐盟、美國、阿根廷、巴西等國通過法律途徑和制度安排,努力保證所在地的稅收權力,以緩解財源與財政收入背離現象。

1.歐盟按稅源地原則積極推進增值稅改革,保證稅源與稅收的一致性。2008年2月,歐盟增值稅改革方案正式通過。根據這套改革方案,今后對歐盟范圍內的部分商業活動(如餐飲、文化、體育、科研、教育、電信、廣播電視和電子商務等服務)將不再由服務商所在國征稅,而改由發生實際服務消費的國家征收。歐盟增值稅改革方案確定了這些行業的稅收來源地原則,這項改革在歐盟討論了5年,雖然矛盾很多,但堅持方向不變,在2007年12月最終達成一致。

2.美國根據稅源地原則處理零售稅和企業所得稅的稅源與稅收一致性問題。美國各州的零售稅由各州立法并征收,天然地適用稅收歸屬與稅源的一致性。而在處理公司跨州經營應稅所得分配問題時,一個核心思想就是通過制定“州際稅收協定”,明確公司經營活動所在地對公司在該地區取得的收入擁有征稅權,而并不是只有公司法人注冊地才能對其征稅,從而保證了稅收收入歸屬與稅源的一致性,維護了所得來源地的稅收利益。另外州際間稅收矛盾和沖突難以避免,為此美國在州與州之間建立了稅收協調機制,主要包括地區合作協議、跨州稅收委員會(MTC)、稅務管理者聯合會等。

3.阿根廷通過省際多邊協議處理稅源與稅收背離問題。阿根廷的稅收與稅源背離問題主要是省級政府征收的營業稅。營業稅是阿根廷各省級政府的主要收入來源,營業活動一旦跨省,即可能產生營業稅收入與稅源背離的問題。為解決該問題,阿根廷形成了一套獨特的處理辦法,即通過各省間的多邊協議實現營業稅省際分配。其基本規則是,營業稅收入50%按銷售收入比例分配,50%按成本費用比例分配。所謂比例即是在某省的銷售收入占其總銷售收入的比例。各省稅務局如果就分配有爭議,需交由按照多邊協議專門設立的委員會進行處理,委員會就爭議問題進行裁決,并實行多數決定。

4.巴西通過聯邦參議院決議解決稅源與稅收背離問題,實現平衡地區間發展水平的目

標。巴西的稅收與稅源背離問題的主要表現為州政府征收的商品服務稅,巴西通過聯邦參議院的決議來解決該問題。決議規定,當商品由一州銷往另一州時,商品服務稅一部分在生產地征收,一部分在目的地征收;生產地征收后再由目的地征收剩余部分,總的征收稅率不超過18%或19%。決議亦規定分配的稅率:從富州到窮州,前者稅率為7%,后者為12%;從富州到富州,前者為12%,后者為7%;從窮州到富州,前者為12%,后者為6%。按富州、窮州規定不同稅率,基本精神是窮州多得,富州少得,以平衡各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

三、進一步緩解財源與財政收入背離現象,實現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對策和建議

1.認真清理整頓各種稅收優惠政策,嚴防稅收變相流失,不斷增加地方財政收入。針對目前各地稅收優惠政策管理混亂而導致稅收流失的問題,建議國家稅務總局組織相關部門開展相應的調查活動,認真清理整頓過多過濫的稅收優惠政策,切實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經濟秩序。同時,對地方所出臺的稅收優惠政策,必須經過省級稅務主管機關批準并報國家稅務總局備案,防止地方自行出臺稅收減免或變相減免政策現象,切實糾正隨意緩稅、包稅、先征后返等違規行為。通過規范稅收優惠行為,營造公平競爭的投資環境,使地方資源優勢、區位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推動地方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實現財源與財政收入同步增長的良性循環。

2.完善與匯總納稅相適應的收入劃分機制,確保地方財政收入的合理增長。要解決財源與財政收入背離問題,其中一個主要落腳點在于完善我國目前的稅收管理制度。而在稅制建設中必須要明確我國國內稅收管轄權制度,尤其是確定國內稅收管轄權原則。綜觀各稅收條例的有關規定,可以看出,國內稅收管轄權原則的運用尚未形成一種規范制度,只是散見于各稅條例之中,而且標準也不統一。根據國際慣例并結合我國實際情況,應采取屬地原則為主、屬人原則為輔的管轄制度,即建立收入來源地稅收管轄權原則為主、居民稅收管轄權原則為輔的國內稅收管轄權制度,完善與匯總納稅相適應的收入劃分機制,在過去“先收—集中統籌—再分配”的模式之外,增加“地方收取—地方分配”模式,按照稅源地貢獻大小進行分配,進一步解決稅源與稅收背離問題,科學合理地處理好稅收收入分配關系,在財政上給地方擴權。這種措施的優點在于:有利于加強稅收源泉控制,防止稅收流失;有利于減少企業跨地區經營的阻力,促進統一市場的建立;有利于實現在同一經營上外地企業與本地同類企業之間的稅負公平。

3.完善財政分配關系,逐步構建“共贏型”財政分配框架。當前,后發展地區正積極采取各種措施,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承接東部產業轉移,以求調整地區產業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不斷做大財源規模,增強財政綜合實力。但在實際工作中,往往會遇到資源類似地區爭奪項目、產業結構趨同而導致無序競爭、重復建設問題,如廣西德??h和靖西縣竟相發展氧化鋁產業,這不僅會造成資源的浪費現象,而且還會分割有限的市場份額,無法提高有限資源的利用效益。為此,國家應研究制定推進區域經濟聯合發展的財政稅收優惠政策,合理完善財政分配關系,由資源接受地區彌補資源流出地區造成的財源流失,鼓勵地方實施聯動發展戰略,以便使那些資金雄厚、技術條件成熟、交通便利卻苦于資源不足的優勢地區得到充足的原材料、能源,避免部分后發展地區因資金不足、技術水平低下、交通不便等因素而使豐富的資源得不到充分利用而造成浪費現象。

4.進一步加大對后發展地區財力性轉移支付的力度。長期以來,后發展地區因經濟發展水平落后、財政實力不強而維持低水平運轉。公共服務水平不高,公用基礎設施落后,與發

達地區存在較大的差距,這是體制和歷史原因造成的一筆“欠債”。因此,在今后經濟發展進程中,各級政府應按照中央有關政策的要求,在執行“三獎一補”有關辦法的基礎上,對依靠自身努力不斷發展壯大財源和增強財政綜合實力的后發展地區,按基本公共服務能力均衡化目標核定標準支出數額,適當由中央財政和省級財政加大財力性轉移支付的力度,增強后發展地區發展經濟和社會事業的能力,既表明認可其發展經濟的努力程度,又能清償“歷史欠債”,提高其發展經濟的積極性,以便實現地區經濟協調發展和全國公共服務基本均等化的目標。

上一篇:機關工作先進個人事跡范文下一篇:急救護理質量考核標準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