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設計變更和變更設計范文

2023-09-17

設計變更和變更設計范文第1篇

《企業住所變更流程圖及相關內容》 企業住所變更流程圖及相關內容

新住所工商(分)所辦理遷入手續(不同登記機關)

舊住所工商(分)所辦理遷出手續(不同登記機關)

企業檔案遷出(不同登記機關)

領取公司變更登記申請書

工商(分)局受理、發照

組織機構代碼證

國稅稅務登記證

地稅稅務登記證

一、新住所工商(分)所辦理遷入手續

1、企業營業執照副本及其復印件;

2、備案公章;

3、公司遷移、備案、遺失執照事項申請表。

二、舊住所工商(分)所辦理遷出手續

1、企業營業執照副本及其復印件;

2、備案公章;

3、公司遷移、備案、遺失執照事項申請表。

三、企業檔案遷出

四、領取企業變更申請書(企業營業執照發證機關)

五、工商受理、發照(企業營業執照發證機關)

1、企業變更登記申請書(加蓋公司公章);

2、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托代理人的證明(加蓋公司公章);

3、新住所的使用證明、住所使用證明;

4、企業營業執照正、副本;

5、公司章程修正案(蓋上公司公章);

6、公司遷移、備案、遺失執照事項申請表。受理后20個工作日發照。

六、質監局(代碼證)受理、換照

1、舊公司組織機構代碼證正、副本;

2、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加蓋公司公章、帶上原件核對);

3、代理人身份證(復印件加蓋公司公章、帶上原件核對);

4、公司法定代表人身份證(復印件加蓋公章、帶上原件核對);

5、組織機構代碼證申請書(加蓋公司公章)。受理后5個工作日發照。

七、國、地稅局受理、換照

1、舊國、地稅稅務證正、副本;

2、國、地稅稅務變更申請表(加蓋公司公章);

3、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加蓋公司公章、帶上原件核對);

4、組織機構代碼證副本(復印件加蓋公章、帶上原件核對);

5、新住所使用證明;

6、公司全體股東身份證(復印件加蓋公章);

7、本全套會計報表,會計憑證及稅局要求提供的材料。。(如果是我們公司做帳,這些由我們公司處理)

設計變更和變更設計范文第2篇

初步設計編制大綱

貴州省石漠化綜合防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一、基本情況

1.1 全縣石漠化概況

簡述全縣國土面積、巖溶面積,石漠化面積分布及強度 1.2 石漠化綜合治理項目設計方案概況

簡述建設目標與任務,工程總體布局與小流域布置、建設內容與工程布局等

1.3 工程特性(表格樣式附后)

二、項目區的基本情況 2.1 項目區基本情況

簡述項目區社會經濟情況、自然條件、石漠化現狀(面積和強度等級)和特點

2.2小流域概況(要求每條小流域分別描述) 2.2.1 自然條件和資源

簡述小流域所在位置、土地總面積,海拔高程和相對高差,地質地貌;主要土壤類型(地面物質組成)及其分布狀況;主要植被的森林覆蓋率、林草覆蓋率,可供開發利用的植物種類及特色品種;降雨和光熱資源等氣候特征;河流、水文情況。

2.2.2 社會經濟情況

簡述小流域所屬鄉鎮、村和自然村的情況,人口與勞動力,小流域內農村產業結構及農業生產情況。

2.2.3土地資源開發、利用及其評價

簡述小流域土地利用現狀,說明各業用地數量及所占比例、耕地的坡度組成(此部分用表格和文字結合表述)

2.2.4石漠化特征、成因與主導因子

簡述小流域面積、巖溶面積、石漠化現狀與特點、導致石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

三、設計的原則和依據

3.1 設計編制依據

含國家和省有關文件、縣石漠化規劃、實施方案批復文件及各行業規程規范 3.2 項目區設計的基本原則

簡述選擇項目區的原則,可含生態優先、先易后難、突出重點、典型示范、生態治理與農村經濟發展結合、因地制宜等原則,同時確保實施一條,完成一條。(原則上按實施方案確定的實施進度作2008年作業設計)

四、工程建設任務及主要建設內容

4.1 建設目標和任務

4.1.1 全縣石漠化治理的建設目標和任務(整合) 簡述全縣有資金來源渠道的,涉及到石漠化綜合治理面上工程(含林草植被恢復、草食畜牧業、坡改梯等)的建設內容和目標(此部分用表格和文字結合表述,表格附后)。

4.1.2 石漠化專項資金安排的建設內容和規模

簡述在選擇的項目區內石漠化綜合治理的建設內容,治理石漠化面積,新增林草植被面積,植被覆蓋率提高程度和每年減少土壤侵蝕量。

4.2 治理對策及模式

簡述對不同流域、不同等級地區石漠化的治理對策;針對每條小流域的自然因素和人類活動情況的不同,因地制宜地選擇治理模式(治理模式參見《貴州省喀斯特石漠化防治規劃(2006---2050)》)。

4.3 工程總體布局和建設內容

對每條小流域進行土地適宜性評價或立地條件評價,并根據小流域自然條件、社會經濟條件、農村經濟發展方向及評價結果,結合小流域石漠化治理的有利條件,提出石漠化治理的思路與措施,合理確定治理措施總體布局和配置,詳細闡述小流域各項治理措施的具體布設要求。(重點填列各項表格)

根據小流域的工程布局確定各項建設內容和規模,主要包括林草植被保護與建設工程、發展草食畜牧業、基本農田建設與小型水利水保工程、農村沼氣、易地扶貧搬遷與勞務輸出、科技支撐(主要是對石漠化監測體系建設的考慮)(重點填列表各項表格)

五、工程設計 5.1 林草植被保護與建設工程(含封山育林、人工造林、人工種草、改良草地、圍欄等內容)

5.2 草食畜牧業(含建設棚圈、飼草機械、青貯窖等) 5.3 基本農田建設與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含坡改梯、小型水利水保工程)

5.4 科技支撐(主要是對石漠化監測體系建設的考慮) 要求:各項工程參照各行業現有的設計規程規范,按“林草植被恢復作業設計要求”和“小型水利水保工程與基本農田建設部分作業設計要求”完成

六、項目組織、質量與進度管理

6.1 施工組織管理

簡述組織機構建設、制度建設、資金管理、項目建設“四制”等。

6.2 招投標方案設計 6.3 施工質量控制

簡述確保工程質量的管理模式 6.4 實施進度設計

簡述項目建設期限,和各項工程進度安排。

七、投資預算與資金籌措

7.1 預算編制依據 注:投資預算的范圍為石漠化專項資金安排的林草植被恢復和建設、草地畜牧業、坡改梯及小型水利水保工程

7.2 各分項工程預算(含工程措施中的單位工程單價分析) 7.3 工程總預算(含整合的面上工程投資和石漠化專項工程投資之和)

7.4 資金籌措方案

八、效益評價

簡述工程實施后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九、項目實施保障措施

主要闡述項目的制度建設,含技術服務培訓、科技示范推廣等,特別是各部門組織協調、聯動合作制度的建設。

設計變更和變更設計范文第3篇

經甲乙雙方協調同意,原租賃合同變更如下:

一. 根據合同第三項(第7小項)經雙方同意,由甲方賠償乙

方土地承包不到期解除協議費4000元,電費1000元,合同乙方保證金1000元??傆嬋嗣駧抨懬?。

二. 合同變更時限為2010年-10月-28日止,以后土地由甲方自

行安排。

甲方:

乙方:

設計變更和變更設計范文第4篇

一、法定依據

《礦產資源開采登記管理辦法》(1998年國務院令第241號發布)第十五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采礦權人應當在采礦許可證有效期內,向登記管理機關申請變更登記:

(一)變更礦區范圍的;

(二)變更主要開采礦種的;

(三)變更開采方式的;

(四)變更礦山企業名稱的;

(五)經依法批準轉讓采礦權的。”

二、申請條件

(一)變更礦區范圍、變更主要開采礦種、變更開采方式、變更礦山企業名稱、經依法批準轉讓采礦權;

(二)無礦權糾紛和重疊;

(三)已繳納有關費用,履行法定義務,無違法采礦行為;

(四)原采礦權合法、有效。

三、申報材料

以下申報材料準備一式四套,提交一式一套(其余三套待批準后,由申請人報送所在縣(市、區)、市(州)國土資源局備案及申請人留存),并提交電子文檔:

(一)《采礦權變更申請登記書》(可在采礦權電子報盤系統中自動生成打印或在省國土資源廳網站下載);

(二)采礦權變更申請報告;

(三)縣(市、區)、市(州)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對采礦權人履行法定義務、繳納采礦權使用費和礦產資源補償費、采礦權價款、有無違反礦法行為等情況的審查意見;

(四)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復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企業組織機構代碼證復印件,均加蓋單位公章;

(五)采礦許可證正、副本原件;

(六)擴大變更礦區范圍、變更主要開采礦種、變更開采方式的,提交《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案》及備案表、安全生產監管部門意見;

(七)擴大變更礦區范圍、變更開采方式的,提交《礦山地質環境影響評價報告》及備案表;

(八)占用礦產資源儲量登記書;

(九)需繳納價款的,應提交采礦權價款評估報告及備案證明文件;已繳納價款的,提交采礦權價款評估備案證明文件及繳納憑證;

(十)變更采礦權人名稱的,由工商管理主管部門出具變更原因及企業主體未發生變化證明;

(十一)經依法批準轉讓采礦權的,應由轉、受讓方共同申請變更,并提供采礦權轉讓審批通知書;

(十二)采礦登記管理機關規定的其他材料;

(十三)如委托他人辦理的,須由單位或自然人出具授權委托書、委托人(單位為法定代表人)和受托人的有效身份證明。自然人授權的,授權委托書還需由公證機關進行公證。授權委托書要寫明委托事項和權限,除授權辦理具體事務外,還包括是否代為簽收文書、變更或撤回申請。

四、辦理程序

(一)變更采礦權申請人持上述申報材料向省政府政務服務中心省國土資源廳窗口提出申請,經審查資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的,予以受理;

(二)省國土資源廳進行審查;

(三)審查合格的,通知申請人,申請人應在收到通知后30日內到登記機關繳納有關費用,領取采礦許可證。審查不合格的,說明理由,向申請人退件。

(四)取件人憑身份證和受理通知書領取辦理結果。

五、辦理時限

(一)法定時限:40個工作日(《礦產資源開采登記管理辦法》第六條);

(二)承諾時限:40個工作日。

六、收費依據、收費標準

(一)收費依據:《礦產資源開采登記管理辦法》(國務院1998年第241號令)第九條、《國土資源部關于開展勘查許可證、采礦許可證換證工作有關規定的通知》(國土資發[1998]79號)、地發[1998]47號、《地質礦產部財政部關于辦法礦產資源勘查、采礦登記收費標準及其使用范圍的暫行規定》(地發[1987]289號)、《財政部國土資源部關于印發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和價款管理辦法的通知》(財綜字[1999]74號)。

(二)收費標準:

1、變更采礦登記費:每項100元;

2、采礦權使用費:1000元/平方公里·年。礦區面積或尾數小于等于0.5平方公里的按0.5平方公里計,大于0.5小于1平方公里按1平方公里計;

3、采礦權價款:以有資質的評估機構評估和法定的登記機關確認的評估價格為依據。

七、聯系方式

聯系電話:省政府政務服務中心國土資源廳窗口:028-86939849 86919332 投訴電話:省政府政務服務中心:028-86936179 86936381

省國土資源廳:028-87036180 網

址:省政府政務服務中心:

設計變更和變更設計范文第5篇

因為總公司名稱由****公司變更為****公司,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相關規定,經江蘇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核準,我公司名稱“****分公司”于2011年*月*日起變更為“******公司”?,F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1、公司《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稅務登記證》、《開戶許可證》等資質證書進行了相應變更。

2、公司更名后,公司負責人不變,業務主體和法律關系不變,原簽訂的合同繼續有效,原有的業務關系和服務承諾保持不變。

因公司名稱變更給您帶來的不便,我們深表歉意!

衷心感謝您一貫的支持和關懷,我們將一如既往地和您保持愉快的合作關系,并希望繼續得到您的關心和支持!

敬祝

商祺!

*********分公司

設計變更和變更設計范文第6篇

1.1 為規范變更設計管理、認真貫徹鐵路基本建設變更設計管理辦法(鐵建[1997]125號、鐵建設[2003]140號),特制定本細則。

1.2 施工圖經建設單位審核蓋章或簽字后,任何變更均應按本細則辦理。

1.3 變更設計必須嚴格執行鐵道部對初步設計的審查意見和國家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貫徹“強本簡末”、為運輸服務的思想,在確保工程安全、質量和使用功能的前提下,盡量節約投資。

1.4 變更設計應遵守“先批準,后變更;先變更,后施工”的紀律。未經批準自行變更和施工的要承擔全部責任,并不予驗工計價。

1.5 變更設計必須深入調查、充分論證,堅持集體決策,一次變更到位,避免“反復變更”(即同一工點發生2次或2次以上同一變更內容或同一工程問題引起的變更)。

1.6 變更的設計工作應在現場完成。特殊情況,I類變更經洛湛鐵路建設指揮部(以下稱“建指”)同意后可回設計院會審完成。

二、變更設計分類及分項

—1— 變更設計分類分項按鐵建[1997]125號文辦理。其中Ⅲ類變更設計中,一次增減工程費在10萬元(站后工程5萬元)(含)至20萬元的變更為Ⅲa類,其余為Ⅲb類。

三、變更設計原因

3.1 變更設計分為以下5種原因:

(1)完善設計的變更,是指對設計文件缺陷、錯誤、遺漏的修改、補充完善或優化。

(2)工程質量事故的變更,是指按《鐵路建設工程質量事故處理規定》(鐵建設[2003]48號)界定的工程質量事故引起的變更設計。

(3)標準的變更,是指部批技術標準、規范和規模的變化引起的變更設計。

(4)不可預見的變更,是指不可抗力、不可預見的外部因素等引起的變更設計。

(5)其他變更,是指不屬于上述原因的變更設計。

四、變更設計程序和分工

4.1 由提議單位填制《變更設計建議書》,交監理單位審查變更的必要性、合理性,由總監理工程師或委托分站長簽署意見后,分發建指和設計、施工單位。

4.2 組織現場調查研究(現場辦公),形成會商紀要。包干內Ⅲb類變更設計由總監理工程師牽頭,設計、施工、監理單位參加;包干內Ⅲa 類、包干外Ⅲb類變更設計由建指技術部主

—2— 任牽頭,建指主管工程師及設計、施工、監理單位參加; Ⅰ、Ⅱ類、包干外Ⅲa類變更設計由建指指揮長或總工程師牽頭,建指有關部門及設計、施工、監理單位參加;特殊情況,I、Ⅱ類變更設計建指指揮長可以委托其他有關領導牽頭,包干外Ⅲa類變更設計亦可委托技術部主任牽頭。

4.3 設計單位按會商紀要編制變更設計文件,I類變更設計由設計院主管總工程師簽認,經鐵路局批準后報部審批,建指總工程師簽發《變更設計通知單》;Ⅱ類、Ⅲa類及包干外Ⅲb類變更設計由設計單位現場管理機構有關負責人簽認,建指審批,總工程師簽發Ⅱ類、包干外Ⅲa類《變更設計通知單》,技術部主任簽發包干內Ⅲa類、包干外Ⅲb類《變更設計通知單》;包干內Ⅲb類變更設計由設計單位現場管理機構或工地配合組有關負責人簽認,總監理工程師審批、簽發《變更設計通知單》,抄建指核備。

4.4 若遇緊急情況,為防止重大事故發生,經請示建指有關領導同意,由總監理工程師組織設計、施工、監理單位現場制定應急措施,形成會商紀要并實施,同時按本細則辦理變更設計。

4.5 對原設計文件中不涉及工程量和工程費增減的差、錯、碰、漏的更正,可由原設計單位填制《變更設計建議書》,建指審核簽發《變更設計通知單》。

4.6 發生“反復變更”時,應按提高一級分類的程序辦

—3— 理。

4.7 變更設計影響后序專業者,設計單位應通報后序專業。

4.8 建指對I類變更設計的預審和技術復雜的Ⅱ類變更設計的審批,必要時選擇有資質的咨詢單位或有關專家進行技術咨詢;對包干內Ⅲb類變更設計組織復查。定期組織變更設計專題會議,通報變更設計情況,對變更設計較集中的專業和工點進行分析,防止違規變更和“反復變更”;對隧道連續里程內可能形成的I類變更設計,及早向原概算批準單位報告。

五、變更設計時限

5.1 建指對I類變更設計初審的時限為20天。 5.2 建指組織會商的時限為15天,提交預審意見的時限為7天,審批Ⅱ、Ⅲ類變更設計文件的時限分別5天、3天。 5.3 監理單位審查并批轉變更設計建議書的時限為2天,組織會商的時限為3天。

5.4 設計單位的設計時限,I類變更設計20天,Ⅱ類變更設計12天,Ⅲ類變更設計7天。按審批意見修改設計并提交施工圖的時限:I類變更為7天,Ⅱ類變更為5天,Ⅲ類變更為3天。

5.5 審核施工圖和簽發變更設計通知單的時限3天。 5.6 變更設計時限可以視情況適當調整,但應經簽發通知單的單位同意,并向其他單位通報和說明。

—4—

六、變更設計的費用與支付

6.1 Ⅰ類變更設計按照部批準的概算編制原則和有關規定編制概算,Ⅱ類和Ⅲ類變更設計按照《施工承發包合同》的約定或編制原則計算增減工程費。

6.2 變更設計工程的計量支付按《施工承發包合同》辦理。由于施工單位的責任引起變更增加的費用由施工單位承擔。 6.3 變更設計的勘察設計費:I類變更設計按鐵道部的審批意見執行,Ⅱ、Ⅲ類變更設計不另計勘察設計費。

6.4 工程質量事故引起的變更由責任單位按鐵建設[2003]48號文規定承擔費用。

七、變更設計文件及歸檔

7.1 變更設計建議書應說明影響的工程范圍,并附必要的工程量增減對照表、工程數量計算書、費用估算和數碼照片。 7.2 會商紀要應說明工程變更前后情況、變更原因,制定工程措施和方案。

7.3 為便于日后變更設計資料的歸檔,所有變更設計文件紙張的大小,一律使用A4紙。當變更設計圖紙較大時,亦應將其折疊成A4紙大小裝訂。

7.4 《變更設計通知單》、《變更設計會商紀要》、《原設計與變更設計工程數量對比表》及《變更設計建議書》的詳細格式,請參照本細則所附樣式執行。

7.5 變更設計文件一式12份,其中:建指3份、監理單

—5— 位2份、設計單位2份、施工單位5份。

7.6 所有的變更設計圖紙,必須有鐵道部規定格式的設計標準圖標,設計單位應簽署齊全、尺寸標注完整、圖面清晰;涉及到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時,應有必要的資料和說明。 7.7 變更設計文件的所有內容,原則上不準涂改;如需涂改時,必須加蓋涂改者的私章,否則退回編制單位重新修改。 7.8 變更設計文件的組成及裝訂順序 (1) 《變更設計通知單》

(2) 《原設計與變更設計工程數量對比表》 (3) 《變更設計建議書》 (4) 《變更設計會商紀要》 (5) 變更設計圖紙 (6) 變更設計概算表

7.9 監理單位簽發的《變更設計通知單》由監理單位統一編號,其余由建指統一編號。編號格式“①②—③”,其中:①—專業簡稱:分為路、橋、涵、隧、線……; ②—順序號: 如00

1、00

2、003……;③—施工標段:依次為

1、

2、3……。

7.10 對《變更設計會商紀要》的詳細要求

(1) 監理單位宜由總監(或副總監)和現場監理簽字,施工單位宜由建指總工或工程技術部長簽字,設計單位宜由本專業及相關專業設計人員簽字。

(2) 紀要必須附《變更設計建議書》。

—6— 7.11 各單位應建立電子檔案,做好變更設計臺帳、工程量和費用增減的實時管理。

八、附 則

8.1 本細則自印發之日起實施。 8.2 本細則由建指負責解釋。

附件(4份):

1.變更設計建議書

2.變更設計通知單

3.原設計與變更設計工程數量對比表 4.變更設計會商紀要

(附件不排頁碼)

主題詞:建設

管理

細則

通知

抄送:陳凌副局長,建設處。

柳局洛湛鐵路建設指揮部

2005年1月13日印發

打字:易

校對:包其福

上一篇:培訓禮儀范文下一篇:包裝設計方案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