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武漢經濟區域發展論文范文

2024-01-28

武漢經濟區域發展論文范文第1篇

摘  要:在新公共管理環境下,高職教育在培養高素質人才、推動區域經濟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因此,如何在實踐活動開展過程中進一步將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優勢作用充分發揮出來,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良性刺激,成為當前工作的重點內容和方向之一。本研究集中于高職教育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優勢作用以及高職教育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策略上,分析了政府、企業、學校在二者的發展關系過程中扮演的角色和應該發揮的作用,以期為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改革提供參考。

關鍵詞:新公共管理;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區域經濟發展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要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發展職業教育是推動經濟發展、促進就業、改善民生、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途徑,是緩解勞動力供求結構矛盾的關鍵環節?!辈糠值貐^未能充分認識到高職教育的重要性,高職教育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優勢作用未能真正得到體現。因此,政府在發展過程中必須要轉變觀念,為高職教育的發展提供管理服務,使其整個發展過程更具方向性,助力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

一、新公共管理下高職教育在區域發展中的優勢作用

(一)增強勞動者素質,為企業發展提供優勢人才

高等職業教育的主要任務是為企業發展提供大量的優質人才。企業在地方生產的過程中由于新技術、新工藝的引入,產業結構也在發生著巨大變化,從原本的勞動力密集型企業逐漸轉變為中高級技術人才需求型企業[1]。高職院校應與就業形勢緊密結合,可以根據企業的發展和要求培養專門的優勢性人才,滿足企業用工需求。

(二)形成地區專業特色,增加企業投資可能

伴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之間的競爭也越發激烈,除了生產競爭之外,人才之間的競爭也成為新時代經濟發展的主要特點之一[2]。伴隨著校企之間的合作逐漸深入,高職院校在發展過程中也逐步形成自身特點,根據企業的發展需求形成本校甚至本地的優勢專業,在發展過程中集群效應不斷加劇,越來越多的企業在選址過程中除了成本考量之外,人才因素逐漸成為重點關注對象,二者在社會發展過程中相互依賴、相互促進,實現共同發展。

二、新公共管理下高等職業技術教育與區域經濟間的協調發展策略

(一)以政府為中心,強化統籌作用

在以往的發展過程中,由于高職教育本身未能積極抓住市場發展前景,導致在專業設計上存在結構不合理、前瞻性不足、市場契合度較差的問題。出現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部分高職院校本身過分重視發展盈利而忽視了市場經濟發展現狀以及高職教育開展目標,從而導致發展滯后。這種情況的出現與政府疏于統一規劃也具有一定的聯系。因此,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政府需要發揮自己的導向作用,在經濟發展規劃過程中,注重發揮領導統籌作用,引導各大職業院校開設相關專業,并在各自的影響范圍內積極開展宣傳工作,為吸納生源提供助力,擴大對口專業招生規模,為當地的經濟發展培養相應的高級人才。

除此之外,政府還應積極轉變自身職能,發揮服務作用,成為企業和高職院校之間的聯系紐帶,促進三方之間的溝通,充分了解市場情況和企業自身的人才需求,使人才供應更具針對性,避免部分熱門專業人才大量供應造成供過于求或人才稀缺導致供求失衡的極端情況出現,更加科學合理地布局專業,為企業發展與區域經濟水平的提升提供優勢助力[3]。

(二)強化經費投入,協助舉辦相關活動

為了幫助高職教育更快發展,首要需要解決的問題是經費扶持問題[4]。首先需要加強對高職院校的監督和管理,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成長和接受教育的環境,擴大院校知名度。在資金投入過程中,政府應在財政投入方面做好職業教育、基礎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平衡,建立較為公平和完善的教育投入機制。例如在職教學校中設立發展基金和獎勵金,扶持職校優秀學生的發展,給予活動資金支持,扶持高職院校舉辦相應活動,如職業技能比武、自主創業等,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和學習興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擴大院校知名度,為其招生提供良好基礎;也可以對當時市場需求較為迫切的熱門專業投入資金扶持,給予報考相關專業的學生一定的資金支持,為當地的經濟發展注入新鮮活力。

(三)提供政策扶持,為校企合作提供助力

在政府提供政策扶持的過程中,主要扶持對象應包括企業與高職院校。主要原因是二者看似相互分離但在實際活動中卻相互聯系、互相依存。政府為高職院校提供政策扶持,主要目的是為了幫助院校不斷發展、擴大規模,給予學生更好的學習環境和成長環境,使其在今后更加適應實際工作環境。而給予企業政策扶持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在長期發展過程中,雖然政府以及高職院校對校企合作充滿熱忱,但企業本身對校企合作帶來的投入和效益持保守態度,合作欲望較低。因此,政府除了強制立法之外,還可以通過政策扶持的方式,讓校企合作真正得以實施和展開。

政府可以設置校企合作專項資金以及減稅政策,鼓勵交換,讓各個專業的教師定期到企業工作各個崗位上進行了解和體驗,職業院校也可以定期聘請企業退休人員到學校中擔任教職;在實習方面的物料使用上,學??梢耘c企業實施統一訂購,在增加訂單量降低進貨價格的同時,實現多余物資的循環利用,例如將學生實習的廢料和剩料免費提供給企業使用,增加資源利用率,在降低物品消耗的同時避免浪費問題。為加強校企之間的合作關系,還可以通過經營入股的方式,鼓勵企業與高職院校進行合作辦學,在發展過程中以參股入股的方式參與到學校經營過程中,企業可以將一部分淘汰的設施提供給高職院校,降低經營過程中的資金損耗。在雙方合作的過程中,除了政策扶持之外,還需要以立法的方式確立校企合作中雙方應該承擔的責任,建立良好的合作機制,拉動就業和入學人數,為新式校企合作模式的建立提供可靠保證[5]。

(四)強化企業作用,參與專業管理

為強化校企之間的合作,使專業設置真正從利潤導向變為人才導向,需要企業參與到學校教育和專業管理進程之中,根據市場發展方向對未來人才發展需求進行規劃,提供專業人才。企業在學校管理過程中,應派出人力資源方面的專業人士對當前學校的專業設置現狀、專業覆蓋范圍等方面進行考察和指導,使專業結構更加合理。企業可以定期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技能掌握水平進行測試,根據測試情況了解學校的辦學實力和人才培養能力,并根據成績情況安排應聘計劃,使教學與就職真正結合在一起,在保證了就業率的同時,積極挖掘可用人才,使高職院校的積極作用真正體現出來,對于校園風氣的建設和教學質量的提升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將整個地區的優勢教學資源集合起來,為深耕教學、師資力量雄厚、人才培養質量出眾的學校提供發展機遇,實現職業教育市場的優勝劣汰[6]。

三、強化學校作用,改革教學體系

(一)改革教學方法,以就業為導向展開教學

針對勞動密集型企業工資待遇不匹配、就業困難、上升空間較為有限等特點,學校在教學過程中需要不斷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在教學過程中加強職業引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就職觀念,與企業積極進行溝通,為學生爭取更加優越的勞動保障和勞動條件,讓雙方滿意[7]。

為達到這一目標,學校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從校企雙方的具體需求出發,一方面為企業培養高技術、高素質的可用性人才,增加崗位留存率,一方面幫助學生了解實際的工作環境與工作條件,讓他們在正式參加工作之前對于所從事的工作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以更加積極的態度投入今后的工作中,實現自身價值。學??梢耘c企業積極協作,建立工作實訓基地,模擬各個專業的生產環境和工作崗位,在訓練的過程中了解實際工作情況,為今后更好地適應崗位工作提供基礎。學校也可以在專業課程中加入職業發展規劃課程,對職業未來的發展前景、發展方向、個人的自我提升方式做出規劃,并在未來的學習過程中幫助學生選擇適合的發展方向,為自我提升需求較為強烈的個體提供發展機會,鼓勵學生成長。

除此之外,在職業教育開展過程中,學校還要考慮到對困難學生的幫扶。部分學生由于家庭基礎條件較差導致求學過程中的經濟負擔較重,為降低這部分學生的經濟負擔,吸引生源,學??梢耘c本地的所有高中進行聯系,在聯系過程中大力宣傳入學相關優惠政策,減免學費的同時還能提供工作機會,真正做到學習與工作并行,減輕經濟壓力,給予充分的勞動保障,消除學生和家長的后顧之憂,為區域就業和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二)結合區域經濟發展特點,打造特色專業

不同地區的區域經濟發展存在顯著特點,如東北地區的汽車生產與制造專業、機械化工專業、內蒙古、新疆等地的礦產研究專業、四川的玉石專業等,學校在經營的過程中,也需要結合當地的獨特優勢與特色產業,打造本校獨有的特色專業,以特色專業為核心設置一批輔助類專業,實現與企業的深度融合。學校應與企業接軌,源源不斷地將專業前沿的知識技能輸送到學校中,統籌當地優勢資源,提供實習與就業機會,形成具有特色的專業教育結構,為區域經濟持續發展注入活力。

(三)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升專業能力

在高職院校教學過程中,校內教師長期接觸本專業的理論知識,長期與生產一線脫離,導致其理論能力往往強于動手實踐能力,即便在平時的工作與生活中加強自我鍛煉和學習,但是實際水平與一線工作人員相比仍然有所差距。而企業人員更多的是從事生產與技術工作,專業能力較強,但缺乏教學經驗,高職院校由于其特殊性,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做到理論與實踐并重。因此在教育過程中,學校應依托校企合作平臺,在組建教學團隊的過程中應用雙師理論,將骨干教師與企業技術人才混編在一起,在實踐課的操作過程中由企業技術人才進行實技指導,由骨干教師進行理論指導和工作要點總結,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迅速抓住操作重點。學校與企業要加強聯合,舉行技術研討會,在研討過程中增強教師的認知水平和實踐能力,豐富其實踐經歷和技能水平,更好地為學生服務。

(四)強化師生合作,加強科技研發合作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對企業來說,一個企業的發展和科技創新能力是決定他們能否在激烈的市場環境中得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保證。因此在校企合作過程中,學??梢苑e極與企業合作,將企業在生產、經營以及科研過程中遭遇的困難以活動的方式發布,并為每項問題設置相應的物質獎勵,激發教職工與學生的參與和鉆研興趣,群策群力,共同思考并尋找解決方案。教師和學生可以聯合參與活動,在實踐與理論的研究過程中嘗試使用先進思想理論和實踐經驗解決相關問題,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公共管理思想指導下對高等職業技術教育進行改革,為推動區域經濟的發展提供有效助力,必須從三方面出發,形成政府、學校和企業三方合力的局面,增強對人才的重視和對教育資源的投入,讓高職院校的社會適應力得到充分展現,為產業升級和經濟發展提供人才保證。

參考文獻:

[1] 劉向杰. 河南高職教育與區域經濟協同發展的實證研究[J]. 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20(06):13-16.

[2] 張洪強,于國莉,張雪娜. 基于穩定互惠原則深化產教融合策略研究[J].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20(22):56-57+60.

[3] 薛文靜. 高職教育人才培養與區域經濟發展人才需求對接效果評價[J]. 中國產經,2020(22):93-94.

[4] 吳旻,黃義晏. 產業轉移背景下廣東區域經濟發展與高職教育現狀[J]. 環渤海經濟瞭望,2020(11):81-82.

[5] 羅凌,陳鑫,祝艷,等. 川東北地區高職教育產教融合初探[J]. 教育觀察,2020,9(42):1-3+9.

[6] 曾志平. 湖南高職教育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策略[J]. 中國產經,2020(21):49-50.

[7] 程桂珍. 高職院校專業建設與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探析[J]. 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20(03):87-89.

(薦稿人:陳鑫源,江西應用科技學院副教授)

(責任編輯:鄒宇銘)

武漢經濟區域發展論文范文第2篇

摘 要:介紹了國內外發展循環經濟的現狀,提出發展循環經濟的三種模式,即企業層面上的小循環模式,區域層面上的中循環模式和社會層面上的大循環模式。發展循環經濟,建設循環型社會是當前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有機結合,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循環經濟; 現狀; 主要模式

文獻標識碼:A

武漢經濟區域發展論文范文第3篇

自德國經濟學家杜能1826年提出農業區位論以來,區域經濟學僅有180年歷史,還是一門年輕的學科。但在不到200年的時間里,特別是20世紀60年代以后,區域經濟學研究熱潮迭起,相關學說著述層出不窮,難以計數。有的或重于理論戰略探討,有的或重于實踐戰術分析。四川人民出版社新近出版的《區域經濟發展模式研究——以四川為例》一書,既有戰略考量,更兼戰術解剖,是區域經濟學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緊密結合的典型樣本。

黨的十八大以后,新一屆四川省委立足省情實際,提出了實施多點多極發展支撐重大戰略部署。該書以深入研究論述區域經濟發展模式的基本含義、相關理論、主要類型和中國樣本,以及四川在中國區域經濟發展中地位、歷程、特點, “五大經濟區”、“四大城市群”概況、四川區域經濟發展模式總體情況等為前提,從區域經濟學角度對多點多極發展支撐戰略的基本內涵、理論基礎、戰略意義、路徑選擇、重點區域等方面進行了系統全面的闡釋,筆者以為這是本書諸多亮點中較為突出的方面。

區域經濟學的本質是運用經濟學觀點,研究不同區域經濟發展變化、空間組織及其相互關系的綜合性應用科學。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區域性特征持續增強,成渝經濟區已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新引擎。但由于成渝經濟區內各地在自然環境因素、社會歷史條件、經濟發展基礎、教育技術條件等方面都存在差異,區域經濟發展也面臨諸多問題??朔^域經濟發展中的困難,促進各地優勢互補、產業互動、發展共贏,就需要創造出適應不同區域發展的成功模式。區域經濟發展模式是一個空間概念,本書緊緊圍繞四川“五大經濟區”和“四大城市群”空間布局,站在中國經濟發展全局、國家“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西部大開發”戰略等區域經濟發展大局,提出并剖析了多點多極發展模式、“三大新興增長極”弓箭模式、成渝經濟區橢圓發展模式、中國“西四角”發展模式、川粵港合作“金鑰匙模式”、四川對南亞開放合作模式等六大區域經濟發展新模式。

在“多點多極支撐發展模式”分析中,作者系統全面地梳理了多點多極發展支撐的經濟學基礎、哲學基礎和戰略基礎,比照發達國家區域經濟發展樣本,充分論證了四川多點多極支撐發展的可行性、現實性、必要性、緊迫性和重要性,并提出了“一極”變“多極”、“勾谷”變“硅谷”、“傳統發展”變“綠色崛起”、建設“羌族文化產業集中區”等系列新思路。通過對天府新區、川南和川東北“三大新興增長極”空間關系、產業關系、經濟關系的深入研究,描繪了三點鼎力、三生萬物、三箭齊發的區域經濟發展新型架構,揭示了弓箭模式產生極化效應的內在規律。在成渝經濟區橢圓模式分析中,跳出傳統行政區劃的束縛,提出了以“等效定律”、“聚合定律”、“有限定律”、“三維定律”、“擴張定律”、“演化定律”等六大定律為支撐的雙核城市群橢圓定律,深層次體現了成渝經濟區與東北亞經濟區、南亞印緬經濟區、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和我國長三角經濟區、環渤海和珠三角等國際國內經濟區的空間和內涵聯系。在中國“西四角”、川粵港澳合作、四川對南亞開放合作模式研究中,提出了“三軸一環”、“金鑰匙”、南向開放、龍象共舞等全新理論。這些創新思維和理念,都離不開深厚的經濟學知識功底,深刻的國際國內經濟形勢把握,深入的調查研究和實踐。

區域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對象和載體,區域發展是特定區域范圍內的經濟發展,這也是其區別于國民經濟發展的顯著特點。本書在對四川區域經濟發展模式的研究中,通過分析各區域特征、目標系統與政策、產業結構演進、人口增長與移動、城市建設與布局、區域國土規劃、區域聯合與區際利益協調、區域比例關系等現實情況,具體內容涉及區域經濟發展的規律性問題、城市化與城市經濟問題、空間結構理論、區域生產力布局、資源合理開發利用、農村經濟、貧困區域和少數民族區域開發、區域投融資等各個方面,案例分析深、創新觀點多,知識信息量大,集思想性、學術性、指導性、操作性于一體,融全局與區域、宏觀與微觀、理論與實踐、戰略與戰術于一體,具有很強的現實研究和借鑒意義。

(責任編輯:謝科)

武漢經濟區域發展論文范文第4篇

摘 要:每一個區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環境條件,并對區域經濟布局產生深刻的影響。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淄博市這一典型的組群式城市,不斷完善區域一體化發展戰略,為促進要素自由流動,實現生產要素優化配置,致力于構建“五區三縣+經開區”融入區域協調發展模式。新時期,在探索資源型城市經濟轉型、推動產業集聚、優化產業布局、促進科技創新等方面,進一步明確了“東優、西融、南拓、北聯”的城市發展路徑。

關鍵詞:淄博;區域經濟;產業轉移;產業布局

引言

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我國以梯度理論及其相關理論為核心指導開始了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研究。在研究中,有必要假設:在行政區劃范圍的經濟內部,是以有效配置整合各種資源并使其最優化為先決條件的。同樣,區域經濟范圍外部的所有行業部門之間具有不同程度上的關聯性。

由于區域經濟分布長期受制于行政區劃影響的現實,區域經濟規劃發展的局限性也是十分明顯的。主要表現為區域經濟內涵及其外延的相互關系上:一是對“內”經濟發展的格局不夠長遠,對“外”經濟方面的研究缺失,忽視了區域內、外協調效應對梯度轉移的影響,如產業轉移,僅限于本區域擁有的經濟技術和自然資源及其社會文化資源等方面的流動。二是對要素資源等跨區域之間流動過于“同等級”研究,卻忽視了存在著其他低梯度區域利用比較優勢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可能性。三是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區域之間,應該是一個不受區域限制的產品、要素、勞動力及資本自由流動的統一區域市場的動態過程(孫大斌)。因此,對區域經濟研究應該運用市場學派的理論領域,展開動態分析??梢?,以行政性為主的區劃,必然更多地考慮“本”區域經濟化的問題。事實上,應該從動態性和長遠發展角度,分析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的新問題。

一、淄博市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演變過程及其問題

產業一體化是區域經濟一體化的主體。比較新時代淄博市明確提出的“東優、西融、南拓、北聯”的城市發展路徑,根據淄博市生產要素分布、市場容量和交通基礎設施等方面的現實情況,由于行政區劃制約區域經濟發展,歷史上對產業布局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1.在區域經濟處于較落后的階段,主要以行政性區劃決定本區域的產業發展格局。從經濟地理角度,淄博市這一組群式城市本身就是被行政性規劃了的綜合區域,是一個包含行政、經濟、歷史和文化等因素的集合體,淡化區域經濟布局理論的指導性作用,雖然產業結構在表面上呈現出合理性,但其背后卻隱藏了區域內尚未出現產業集聚效應的經濟實質,因此難以厘清產業集聚的規模經濟性和不經濟性問題。

在淄博的歷史上,曾經將“五區”的區域經濟發展定位于“五朵金花”齊綻放的格局,20世紀80年代,以“經開區”標志,先后擴大臨淄、張店兩區工業,并調整淄博市“三縣”區域經濟結構和布局。如“籌建齊魯石化”增加化工基地,“行政版圖上多了一個馬踏湖”,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淄博經濟發展空間受制于水資源缺乏和糧食不足的現狀。但是,這種著眼于“局部”區劃的資源調整,卻不利于周圍區域經濟發展。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區域北端以糧、棉、造紙業為主的高青、桓臺兩縣劃入淄博市,打亂了濱州市﹙前惠民地區﹚經濟發展的規劃布局。尤其不利于農業、果林以及馬踏湖和黃河兩岸水上養殖業。事實上,一個地區的稀缺資源(如廉價農產品和自然資源等),其短缺部分可以通過外貿途徑予以解決。二是雖然在某種程度上增強了本區域的經濟實力,但是臨近地區資源的缺失,也付出了一定的代價。如臨淄地區農業的損失、環境污染治理費用、兩地間石油運輸費用增加等。三是臨沂地區的沂源縣,并入了工業發達的區域淄博市,行政區劃的因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這種情況一般來說,在工業經濟發展時期,自然而然地會形成立足工業經濟、拉動農業發展的區域布局。結果,從產業關聯性上,淄博、濱州和臨沂等多個區域之間資源的整合,很有可能偏離了“1+1>2”資源理論的要求。

實際上,某些跨區域的資源并非一定要通過行政區劃的方式獲得。如原惠民地區和淄博市之間的水資源,可以通過水利管理部門與地方共建引水工程的方式解決。假設高青仍然屬于現濱州管轄區域,其后國家實施的“引黃工程”便是最佳的可行性方案。顯然,側重于行政性區域劃分的“五區三縣”,其所關注的區域經濟的重點是為了“占有”資源而不是“共享”資源,更缺乏從系統性的高度來規劃產業布局的可能性。

2.淄博市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案例分析。由于多種產業并存發展的需要,劉易斯農業和工業二元產業優化的假設,不能繼續簡單地作為區域經濟研究的主要對象,需要超越組群式城市內部的產業布局現狀,分析“區域經濟范圍內”和“區域經濟范圍外”的發展格局。

在區域經濟范圍內,按照Walter·Christaller中心地理論,淄博市各區、縣在整體上符合以交通線為最優的原則。歷史地看,五區的中心地帶,都是處于區域經濟發展的交通線上:在南北方向的主要交通線上,以冶金、建陶、建材產業為主的博山區,以耐火、礦業產業為主的淄川區,以物流、機械制造、鋁加工、藥品制造業為主的張店區;在東西方向主要的膠濟線上,分別以石化產業為主的臨淄區,以及西部的周村區。各區處在城市間的交通主干線上,臨淄—張店—周村“橫向”和博山—淄川—張店“縱向”匯成一個“T”字形城域經濟格局。其明顯的特征是,城區“五朵金花”的工業產業尚未越過膠濟線鐵路向北“兩縣”域拓展,同樣,也是少有向南部“縣”域產業轉移的現象。整體上,淄博市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布局是合理的見圖1。

在區域經濟范圍外,從區域經濟布局理論角度,淄博市組群式城市內各區域原有行業的資源,不能進一步滿足區域經濟范圍內的調整和優化,更加需要與外部區域經濟之間的聯合;鑒于老工、礦產業發展的不景氣狀況,淄博市加強了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其中,產業轉移主要的出發點是尋求廉價的要素資源,特別是土地資源。從經濟地理角度,南北“縱”向的交通優勢因老工業基地的衰弱而喪失,博山區陶瓷產業轉移向北延伸至淄川區或其他地區。同時,張店區原有的鋼鐵、鋁加工、藥品制造等產業轉移的方向北延,遷移到“噸糧產地”桓臺縣,農業縣逐漸被工業產業轉移所侵占。20世紀90年代左右,濟青高速公路是張店區與桓臺縣“區縣”的南北分界線,而“區縣”界線首先被盲目擴大的“經開區”所掩蓋,90年代中期后,“區”中的大量工業性產業轉移到了“縣”域,現在“噸糧縣”的農業土地被非農業產業征用,大量農民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土地,“區縣”兩區域已經“半”城市化。結果淄博市原來“T”字形的產業布局,已經演變成為“十”字形格局見圖2。

事實上,兩種布局形式的轉變,其真正的動因源自經濟發展的短期效應所致,主要的投資出發點是基于廉價的農業土地,而不是整體布局上的合理性的產業調整規劃。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十”字形布局的一部分是以失去農用耕地為代價的,從某種意義上,新的布局反映出“工業圈地”的政策問題。其深層次原因就在于:各級掌握土地使用審批權的部門和個人受到了尋租所得利益的驅動。

3.從區域經濟發展的趨勢看,一個區域經濟布局規劃是離不開該區域及其輻射周圍的地理條件的。而這種跨區域經濟聯合發展的前提是,淡化行政性區劃的管理職能,重視經濟區域化的合作職能。這樣才有可能反映在產業布局上以“經濟性”為切入點,而不是以“行政性”為出發點,從而真正取消區域之間種種壁壘的制約,選擇具有較大市場占有比例和較大發展潛力的產業重點扶持。

從現實發展狀況看,淄博市已經形成了“東西南北中”各區域經濟發展的主要格局,“五區”北部的桓臺、高青兩縣農業區域和南端沂源縣的林業,聚集了越來越多的與工業相關聯的產業;影響了三個縣原有的農、林、養殖以及新興的旅游業的發展。由此,“西融”“北聯”兩個區域基本上形成了高新區、經開區、文昌湖旅游區、淄博新區的一體化布局;而“東優”“南拓”兩個區域正在以主城區南部生態產業新城和東北部先進制造業創新示范區建設為龍頭,重新規劃納入經濟一體化發展新藍圖;“中心城區”構筑高端教育、醫療、商務、金融、文化、體育、旅游產業,增強整個組合型市域在全省乃至全國區域發展格局中的集聚功能。

二、淄博市區域經濟發展的對策建議

從整體產業布局上看,通過近三十年的市場調節和政策性干預,該區域經濟的空間布局和結構,呈現出由“T”字形轉向“十”字形的變局。建議及對策如下:

1.重新調整“十”字形布局,逐漸回歸“T”字形布局。重中之重的是防止“T”字形布局演變為“倒T”字形布局的可能性。即南部博山區和淄川區的主要工業基地全部向北轉移到北部的桓臺、高青兩個農業縣。比較理性的做法應該是在三縣中,桓臺立足發展“噸糧縣”的優勢和馬踏湖的漁業養殖,高青縣則要充分利用棉花、瓜果種植和瀕臨黃河漁業等獨特資源優勢,并且這兩個縣還可以跨區域與濱州市共享黃河“不竭的水資源”。同樣,林業資源豐富的沂源縣應該與臨沂老區聯合發展現代旅游業,凸顯野外原生態旅游和綠色農業尤其是經濟作物的特色。在調整產業布局過程中,不能以犧牲“三縣”所獨有的資源為交易成本。其實,“五區”的產業發展應該以重組并購原有資源和技術創新為主,不能簡單地利用產業轉移的方式,大量獲取縣區的廉價土地資源而發展非農產業。

實際上,政策上的“圈地”,就是淄博市產業布局失控無序的最主要原因。在短期內“圈地”可能產生一定的經濟效益,從長遠發展的結果看,“圈地”不僅會導致區域經濟發展的不經濟性問題,還很有可能出現“五區三縣”畸形產業化的狀態。準確地說,在區域經濟范圍內不同產業及其產業之間的發展失去比例性、協調性和平衡性。

2.淄博市“東西南北中”各區域經濟發展的主要分布格局。一是充分占用緊鄰交通線的運輸優勢,產業集聚沿著“東—西”方向的膠濟線和濟青高速予以布局,東部臨淄區集中石油化工產業,西部周村區集中文昌區水上養殖、經濟農作物生產、家庭絲織、王村制醋和城區內古商業文化旅游業,以及張店新、舊兩區的商業和房地產業。二是從國情大局出發,恢復江北“噸糧縣”的原貌,農耕地不可隨意征用,清理整頓越過濟青高速以北的工業布局,回歸“T”字形布局。即與“南—北”方向相關的區域產業布局集中在“張店—淄川—博山”的鐵路和省道等運輸線上,盡量縮減廠礦企業在布局上對其他土地的占用空間,既能實現產業集聚的目的,降低本區域的運輸費用,又能節約土地資源發展農業生產。

經過這樣的調整,才會避免出現“十”字形布局繼續向“北”侵占農地的可能性,并且也不會出現張店中心區南面“淄川—博山”產業轉移的盲目性,防止出現“T”字形布局轉向“倒T”字形布局的可能,進而達到以最少量的土地空間,使淄博市產業布局得以新的優化。

三、研究尚未解決的問題

根據韋伯“集聚因子”決定的區位空間布局,當今條件下,淄博市越來越依賴于跨區域經濟發展環境的支持。隨著區域經濟的深入發展,組群式城市的產業布局發生了新的變化。即區域合理性布局主要考慮的是運費、勞動資源和聚集因子以及區域內所形成的產業布局,從前面分析看,淄博市區域經濟發展的演變進入了一個更廣泛研究的領域。主要表現為:

1.沒有引導產業轉移形成集群,進而發揮出不同產業的集聚效應。缺乏分析產業集中度高低不一的問題,更沒有借此研究因集聚而帶來的競爭實力。如,對于濟南市東擴與章丘聯合,與萊蕪市合并的典型案例,缺乏第一手資料,不能有力地實證區域經濟發展的相關問題。

2.產業轉移不單是指從一個區域遷移到另一個新區域,也不是偏離整體產業布局而任意轉移到某一資源豐富區域。其實,僅從產業轉移角度,組合式城市也不宜過度強調區域內的產業調整,否則,某些產業轉移只會利于局部,卻無益于整體產業布局所能產生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責任編輯 馬 學]

武漢經濟區域發展論文范文第5篇

摘 要:本文以中國31個省份1978—2009年數據為樣本,以金融相關比率作為衡量指標,采用空間計量經濟方法對中國金融發展的收斂性進行了實證研究。Moran’s指數的測算表明,中國金融發展在大部分年份存在顯著的全局空間相關性;Moran散點圖表明中國金融發展空間輻射作用呈現下降趨勢,且存在空間異質性。

關鍵詞:金融發展;收斂性;空間相關性;空間計量模型

一、引言

金融是現代經濟運行的核心與樞紐.改革開放以來,金融業發展迅速,但是在地區之間存在較大差異,甚至這種不平衡和差異有不斷擴大的趨勢,這種現象已經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當前我國正處于金融體制改革的關鍵時期,認真研究和充分掌握中國金融發展的空間格局和演變規律,從而采取具有針對性的金融發展戰略、協調區域金融發展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已有的關于金融發展地區差距的文獻已經或多或少地涉及到了金融發展差異的收斂性分析。其中,相當多的學者認為區域金融發展存在收斂性。從國外研究進展看,國外學者對金融收斂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不同國家金融體系的收斂性上(比安科,1997;穆連德,2004;布魯諾和博尼斯,2008)。從國內研究進展看,自1994年開始大量學者借鑒收斂理論和方法對中國金融發展的收斂性進行了研究。張杰(1994)最早闡釋了區域金融發展收斂的內涵。他通過對中國經濟、金融的區域差異狀況及其特征的分析,指出我國區域金融發展地區差距隨著時間的推移將逐步縮小。同時,他從理論上描述了金融結構的區域趨同、金融集聚必然呈現出類似經濟發展的“威廉姆森倒U型”過程。陸文喜、李國平(2004)主要采用β收斂法檢驗了我國各地區金融發展的收斂問題。結果表明,我國各地區金融發展存在著階段性和區域性的收斂特征,而且這種特征與金融發展政策有關。陳恩、黃桂良(2010)基于經濟收斂理論,運用δ收斂、β收斂和俱樂部收斂檢驗方法,對廣東省區域金融發展的收斂性進行實證分析后發現,廣東省區域金融發展沒有出現差距自動縮小的趨勢,總體上不存在δ收斂和絕對β收斂格局,但存在條件β收斂趨勢,而且山區各地市表現出俱樂部收斂的特征。黃硯玲、龍志和、林光平(2010)采用空間統計與空間經濟計量方法,研究了浙江省金融發展的收斂情況。研究結果顯示,浙江省縣市區金融發展在1997—2008年間存在顯著的β絕對收斂,且收斂速度較采用傳統方法所得的收斂速度有明顯的下降。

另外一些學者得出了相反的的結論,即認為區域金融發展的地區差距存在發散性。周立、胡鞍鋼(2002),金雪軍、田霖(2004)都利用金融相關比率指標分析了中國金融發展的收斂性及特征,研究發現,中國31個省的金融發展在全國和地區間的分布是非均衡的,而且存在顯著的地區差距。趙偉、馬瑞永(2006)和鄭長德(2008)都利用泰爾指數方法對我國金融發展的收斂性進行了測算,得出了區域金融差距擴大的結論。李敬、徐鯤和杜曉(2008)從決定金融發展的生產者受教育程度、社會福利水平、商品交易效率、金融交易效率和地域固有因素出發,研究了區域金融發展的收斂機制。研究發現,中國省際金融發展差異呈現加速擴張的態勢。龍超、張金昌(2010)基于面板單位根檢驗及驗證分析方法,分析我國區域金融發展的隨機收斂性,得出我國區域金融存在全局性的隨機發散,不存在俱樂部式隨機收斂。這說明我國各省金融發展相對于全國金融發展沒有保持同步,這種差距隨時間發生變化,并且各省金融發展相對于東、中、西部區域金融發展也沒有保持同步。

雖然已有文獻對中國金融發展的地區差異和收斂性進行了不少探索,并且取得了不少成果,但現實中,由于地理距離等條件使得金融發展在不同區域之間的空間關聯已經越來越明顯。如果忽視了金融發展的地理空間效應,可能導致錯誤的模型設定,從而得出有偏的分析結論??臻g計量方法打破了原有經典計量模型中的空間獨立分布的假設,在經典計量方法中納入空間因素來探索區域之間的空間交互作用,重新審視和研究中國金融發展的地區差距與影響因素就顯得十分必要。本文借鑒空間計量經濟學的最新發展以及已有的文獻,對中國金融發展的地區差距與影響因素進行實證分析,試圖尋找中國金融發展在長期中的演進特征。本文的貢獻主要在于:與已有的采用經典計量模型的文獻不同,本文將空間因素納入到區域金融發展的研究中,采用空間計量經濟學的工具對中國金融發展的收斂性進行實證檢驗。因此,本文將采用空間經濟計量方法,研究1978—2009年中國金融發展的收斂性,這對于制定縮小中國金融發展地區差距的政策,具有現實意義。

二、方法、數據與指標

(一)空間計量方法

三、中國金融發展的空間相關性⑤

帕蘭克(Paelinck)最早提出了空間計量經濟學的概念,后來經過安瑟蘭等學者的努力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并逐步形成了空間計量經濟學的框架體系。為了驗證我國金融發展具有一定的空間分布特征,而不是隨機發生的。本文運用空間統計學技術對金融發展進行了空間相關性檢驗,其中包括全局空間相關性檢驗和局域空間相關性檢驗。根據Moran’s I以及LISA計算公式,我們以鄰接空間權重矩陣為空間權重矩陣,以金融相關比率為中國金融發展指標,測算了中國金融發展的空間相關性,并繪制了中國金融發展的Moran’s I散點圖。

(一)中國金融發展的全局空間相關性

(二)中國金融發展的局域空間相關性

盡管Moran’s I指數表明,大部分年份在鄰接空間權重矩陣條件下中國金融發展存在顯著的空間相關性,但是Moran’s I指數不能顯示出不同省份聚類的具體狀況。因此,我們使用Moran散點圖來進一步分析中國金融發展的局部空間特征。鑒于篇幅,我們僅給出了1978年和2009年鄰接權重矩陣下的Moran散點圖,如圖2、圖3所示。

通過Moran散點圖可知,可以將各省份金融發展分為4種空間相關模式:如果分布在第一象限,表示高集聚增長的省份被其他高集聚增長的省份所包圍(HH),代表正的空間自相關關系的集聚;如果分布在第二象限,表示低集聚增長的省份被其他高集聚增長的省份所包圍(LH),代表負的空間自相關關系的集聚;如果分布在第三象限,表示低集聚增長的省份被其他低集聚增長的省份所包圍(LL),代表正的空間自相關關系的集聚;如果分布在第四象限,表示高集聚增長的省份被其他低集聚增長的省份所包圍(HL),代表負的空間自相關關系的集聚。圖2顯示,在鄰接空間權重矩陣條件下,位于第二、四象限的省份不多(只有10個,其中6個位于第二象限,4個位于第四象限),多數省份位于第一、第三象限,其中位于第一象限的有9個省份,這些省份的金融發展表現出HH集聚模式;位于第三象限的有12個省份,這些省份的金融發展表現出LL集聚模式。圖3顯示,在鄰接空間權重矩陣條件下,位于第二、四象限的省份有12個,多數省份位于第一、第三象限,其中位于第一象限的有8個省份,這些省份的金融發展表現出HH集聚模式;位于第三象限的有11個省份,這些省份的金融發展水平表現出LL集聚模式。從圖2和圖3的Moran’s I散點圖可以看出中國金融發展存在一定的空間相關性,而且1978年的空間相關性要強于2009年,說明我國金融發展的空間輻射作用呈現下降趨勢,存在空間異質性。

四、結論與政策建議

本文使用1978—2009年中國31個省市的相關數據,以金融相關比率為指標,利用空間經濟計量方法對中國金融發展水平的收斂性及其演變態勢進行了實證研究。Moran’s指數的測算表明,中國金融發展在大部分年份存在顯著的全局空間相關性;Moran散點圖表明中國金融發展空間輻射作用呈現下降趨勢,存在空間異質性。

基于上述研究,本文提出如下幾點促進我國金融發展的政策建議:(1)發揮我國政府在金融戰略布局中的主導作用。充分發揮金融中心(如北京、上海、天津、重慶等)對鄰近省區的輻射帶動功能,構建區域金融發展的協調機制,實現各區域金融發展的良性互動。(2)發揮鄰近省區的協同效應,積極實現金融聯合與金融合作。建立有序協調互補的金融資源配置體系,優化金融資源配置,實現互惠共贏和金融資源的高效運作。(3)給予中西部地區更多的政策支持。加強對中西部地區的金融支持,對中西部地區實施金融發展傾斜政策,縮小東部與中西部金融發展的差距,實現金融落后地區向金融發達地區的追趕。

注:

①所謂鄰接標準指的是,如果兩個空間單元之間相鄰,則認為二者存在空間相關;反之則不相關。

②由于鄰接空間權重矩陣的設置方式簡單,計算也相對簡便,因此在空間計量的研究文獻中使用最為廣泛。

③Moran’s I指數的取值范圍為[-1,1]。若大于0,表示所考察的經濟變量(本文是金融相關比率)空間正相關;若小于0,表示空間負相關;若等于0,表示經濟變量之間的空間屬性分布獨立。Moran’s I指數絕對值表示空間相關程度的大小。絕對值越大表明空間相關程度越大,反之則越小。

④如周立和胡鞍鋼(2002)、金雪軍和田霖(2004)、趙偉和馬瑞永(2006)、陳恩和黃桂良(2010)等均采用了金融相關比率這一指標。

⑤空間相關性分析(也稱聚類檢驗)是認識空間分布特征、選擇適宜的空間尺度來完成空間分析的最常用方法??臻g數據分析主要使用兩類工具:第一類用來分析空間數據在整個系統內表現出的分布特征,通常將這種整體分布特征稱為全局空間相關性,一般用Moran指數I(莫蘭,1950)、Geary指數(吉爾里,1954)來測度;第二類用來分析局部子系統所表現出來的分布特征,又稱為局部空間相關性,具體表現形式包括空間集聚區、非典型的局域區域、異常值或空間政區(Spatial Regimes)等,一般用G統計量、Moran散點圖和LISA來測度。

參考文獻:

[1]Magda Bianco, Aandrea, Geral, I Riccardo Massaro.1997.Financial Systen’s across “Developed Economic”: Convergence or Path Dependence?[J].Research in Economics, (12).

[2]Victor Murinde, Judaagung, Andy Mullineux.2004.Patterns of Corporate Financing and Financial System Convergence in Europe[J].E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2 (4).

[3]Giuseppe Bruno, Riccardo De Bonis.2008.Do Financial Systems Converge? New Evidence from Household Financial Assets in Selected OECD Countries[J].IFC.

[4]Moran,P.A.P.1950.Notes on Continuous Phenomena[J].Biometrika, (37).

[5]Anselin,L.1988.Spatial Econometrics:Methods and Models[J].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Dordrecht.

[6]張杰. 經濟的區域差異與金融成長[J].金融與經濟,1994,(6).

[7]陸文喜,李國平. 中國金融發展的收斂性分析[J]. 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4(2).

[8]陳恩,黃桂良. 廣東區域金融發展的收斂性分析[J].當代財經,2010,(1).

[9]黃硯玲,龍志和,林光平. 中國金融發展收斂性的空間經濟計量研究[J].上海經濟研究,2010,(4).

[10]周立,胡鞍鋼. 中國金融發展的地區差距狀況分析(1978—1999)[J]. 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2).

[11]金雪軍,田霖.我國區域金融成長差異的態勢[J]. 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02,(8).

[12]趙偉,馬瑞永.中國區域金融增長的差異——基于泰爾指數的測度[J]. 經濟地理,2006,(1).

[13]鄭長德.中國金融發展地區差異的泰爾指數分解及其形成因素分析[J]. 財經理論與實踐,2008,(4).

[14]李敬,徐鯤,杜曉.區域金融發展的收斂機制與中國金融發展差異的變動[J].中國軟科學,2008,(11).

[15]龍超,張金昌.我國區域金融發展的收斂性差異分析[J]. 統計與決策,2010,(22).

[16]戈德史密斯,金融結構與金融發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特約編輯 李 云;校對 XQ,SJ)

武漢經濟區域發展論文范文第6篇

作者簡介:胡翠萍,女,漢族,安徽安慶人。安徽理工學校經濟管理專業部中級講師。

摘要:社會經濟空間體系與地區經濟發展過程內,文化具有較為寬廣且巨大的影響作用,能夠對地區經濟運作發揮較大的作用。本文基于區域文化及其經濟運作的聯系進行發揮,探析地域文化創新在其經濟運作發展方面會產生哪些作用。

關鍵詞:地域文化;區域經濟;文化創新

一、引言

文化被看做是生產力,其為現在全球范圍內出現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后被人們普遍認可的一個比較關鍵的話題,為當前環境中個體對文化內涵、性能、生產力運作因素、社會經濟含義等認知層面的一大進步?,F在,經濟越趨文化化、文化具有經濟性、文化與經濟越趨統一,變成一個無法規避的事實。經濟領域包含的文化因素持續提升,文化領域存在經濟滲透水平持續提升,文化生產力變成經濟運作的重要推動因素。伴隨知識經濟與信息化活動的出現,部分發達地區,文化變成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構成部分,在經濟領域的影響力不斷增強,持續變革社會領域的行業機構。一定程度上而言,當前的經濟,可以說是文化經濟。

把區域文化生產力和地區經濟運作相聯系,基于區域空間的視角研究文化具有的關鍵位置與產生影響的重要原理,存在較為關鍵的實踐價值與理論意義。國家與民族存在什么水平的運作與發展理念,對其運作具有比較關鍵性的作用。文化是經濟進步的重要推動因素,基于態度、信心與價值理念的重要方式,借助調整、宣傳與加深發展理念的渠道,達成其在經濟運作方面的作用。地區文化對其經濟運作也具有這樣的影響。地域文化作為生產力的重要構成,其創造力水平對地區經濟運作具有較大的奉獻。

二、地域文化與區域經濟發展的關系

地域文化和地區經濟存在緊密的聯系。地區經濟為地域文化的重要基石,給文化構建供應物質基礎與保障,地區經濟的運作情況對當地文化的構建和出現具有支持的影響。而且,地域文化條件對地區經濟運作也會造成較大的能動性,不同特點的地區經濟整體會表現各個類別地域文化的作用。地域文化的構建在地區經濟運作方面具有較大的促進價值。

1 、區域經濟發展決定地域文化的發展

因為具體方位、氣候、資源等要素的作用與約束,不同地區的經濟條件與架構存在不同的特征,存在 一定的差別。各個地區經濟的運作情況對文化運作具有支持的影響,對地域文化運作程度、運作架構、類別與特性具有較好的影響力。但是,地域文化的運作存在他們自身的獨立特征,不但會遭受經濟要素的作用,也會遭受歷史傳承、文化演繹等眾多要素的作用。某一區域之前的經濟較好,但由于眾多因素使得經濟出現滯后,他們的文化作用能力也會由于歷史運作的原因存續較長的一個時期。例如,現在西安或者關中,經濟運作條件盡管趕不上東南部沿海,然而他們的科技與教育水平、文化發展水平依舊位居國家前列。但某一區域經濟發展的最初時期,通常會存在文化匱乏與知識不名一文的情況?,F在,基于整體視角考察發達企業,如廣東文化的時候,就會看到其表現為二元并存的架構,存在經濟較為放開但意識形態層面較為保守的情況。這一二元并存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經濟在文化領域的直接推動影響,讓地域文化顯著的滯后于經濟水平。

2 、地域文化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反作用

現在,經濟與文化表現為一體化態勢,文化力逐漸變成地域經濟運作的巨大推動因素,在總體經濟和社會運作層面具有主要的影響。地域經濟的運作情況在地區文化構建和運作階段具有支持與基石的價值,各個差異化的地區經濟與特征可以形成差異化的地域文化。此外,某一區域的原有地域文化歷經人們的共同挑選之后,最后出現在這一區域與民族的發展過程中,形成這一區域民眾特征與民族性質的文化秉性。這一秉性比較巨大且較為平穩,一定能對這一地區的經濟運作形成較大的推動影響。所以,不同特點的地區經濟常常表現為遭受各個類別地區文化作用的社會痕跡,形成晉商、浙商、臺商、徽商、粵商、閩商、港商等類別的地區角度。新制度經濟學者指出,意識領域與文化理念于削弱市場費用支出、推動經濟進步、確保社會平穩等層面存在重要的影響。經濟進步會給文化全方位興起打下前提,文化的繁榮也會推動經濟不斷飛速進步。

三、地域文化創新對區域經濟的影響

1 、地域文化創新是區域創新的先導

現在,全球經濟逐漸邁向基于創造要素促進的新的發展時期,創造變成促進經濟進步的主要推動因素,于地域經濟運作與創造行為中具有關鍵性的影響。創造的理論基礎在于企業家或企業家精神。企業家出現的主要因素在于地域經濟文化,其對創造的影響是很直接與具有本質作用的。由于地域經濟文化形成公司管理者這一人群,使得各個創造方式持續存現。經濟文化的重要構成內,對經濟運作具有決定性影響且比較關鍵的是創造精神。和創造精神存在緊密關聯且具有差異性的界定為創業認知。創造和創業表現出企業家精神。創業認知是一類企業家精神,其主要力量為企業家,但企業家精神實質或說較為關鍵的層面即為創造。創造為企業家的基礎功能。硅谷為基于創造促進經濟進步獲得順利發展的主要代表,尤其是基于高級科技創造作為其先驅,對其給予一定的機制創造給予輔助,如股票期權激勵、市場開放、資本風險投入等。硅谷創造方式將創業與創造聯系起來,這為企業家創業品質不斷提升的表現。

2 、地域文化創新增強區域經濟實力

文化和經濟之間存在較好的互動作用,怎樣提升地區經濟的運作能力,和文化創造存在緊密的關系。不管是提升地區整體經濟發展水平,抑或是提升整體創造水平,全部需要地區文化的創造與提升。創新文化主要體現為創造精神與創造思路等層面。創造精神,即放棄之前的事情,形成新的事物的自主毅力。創造思路即為一個思維認知,體現在個體針對各個事物存在差異化的認識形式。智力的長處逐漸代替之前自然資源與技術方面的優點。未來,擁有較高科技水平且存在創造認知的個體,才會具有核心競爭力。知識經濟發展時期,基于創造的高科技行業不斷的要得到創新文化的幫助與支持,文化創新繼而給地區經濟運作供應智力層面的幫助。

經濟全球化的環境中,地區運作是否順利依靠地區競爭核力的多少。文化創造能夠推動地區創新體系的運作與健全,進而實現社會資源的累積,降低市場活動成本,培養地區競爭核力。而且,借助文化創新,在地區創造行為的宏觀作用要素與微觀主體層面發揮作用,進而強化地區競爭核力。即,經濟文化可以體現創新水平,形成企業家精神,借助激勵制度,挖掘市場主體的創造認知。經濟文化可以構建一類滲透體現,作用企業家作出決定與推動公司運作機制的變遷。經濟文化可以體現標準化影響,作用經濟運作的軟件條件。

現在,中國經濟邁向關鍵運作階段。出于使創造與創業變成地域經濟運作的主要內驅力,一定要進行文化創造,促進經濟文化再塑水平。文化不但為今后經濟發展的主要競爭中心,還為推動落后區域邁出落后圈,實現經濟再次繁榮的主要非經濟因素。針對經濟落后區域來說,絕大多數的經濟變量制約沒有張力的環境中,基于非經濟變量內發現提升要素,強化地區文化創造,推動地區經濟進步,存在較為關鍵的戰略價值。

人們不但能夠借助地域文化作用地區經濟的發展趨勢,作用經濟活動,還應關注地域文化作用地區運作的方式,使他們構建差異化的地區經濟類別和特征,從而借助競爭、市場與機會等認知層面的進步,讓地域文化變成地區經濟運作的推動因素與來源。(作者單位:安徽理工學校經濟管理專業部)

參考文獻:

[1]韋葦主編.中國西部經濟發展報告 [R].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

[2]詹姆斯.A.道等編.發展經濟學的革命[M].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3]伍貽康等主編.軟權利之爭:全球化視野中的文化潮流[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4]薛曉源,曹榮湘:全球化與文化資本[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

上一篇:綠色校園環保論文范文下一篇:心理咨詢師案例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