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旅游資源論文范文

2023-09-19

旅游資源論文范文第1篇

[摘要] 楊仙嶺旅游資源開發區旅游資源儲量豐富,類型多樣,組合程度高,自然旅游資源與人文旅游資源相得益彰,搭配協調,具有美學觀賞性、科學考察性和歷史文化性的多重審美特征,可將其開發成欣賞山水風光,觀賞園林景觀,感悟風水文化、體驗客家風情、感受鄉村生活的集觀光游覽、休閑度假、娛樂健身于一身,集吃、住、行、游、購、娛為一體的綜合型旅游風景名勝區。

[關鍵詞] 楊仙嶺 旅游資源 開發模式

位于江西省贛州市章貢區沙河鎮東北部的楊仙嶺旅游資源開發區乃一代堪輿宗師楊筠松開創江西“形式派”堪輿理論的風水寶地,它內含鐘靈毓秀之氣,外顯藏龍臥虎之勢,以其獨特而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和多姿而絢爛的山水人文景觀贏得了世人的關注與垂青。

一、楊仙嶺旅游資源概況及開發現狀

楊仙嶺旅游資源數量眾多,類型豐富,據贛南師范學院客家研究院區域旅游發展與規劃研究中心經過實地考察而編制的《楊仙嶺旅游資源調查與評價報告》統計,楊仙嶺共有旅游資源單體127個,確認71個,囊括了自然旅游資源、人文旅游資源兩大種類,涵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旅游資源分類、調查與評價》(GB/T18972-2003)中的地文景觀類、水域風光類、生物景觀類、天象與氣候景觀類、遺址遺跡類、建筑與設施類、旅游商品類和人文活動類8大主類的全部,包括峰叢、谷地、林地旅游地、潭池、游憩湖區、奇特與象形山石、飲食習俗、地方風俗與民間禮儀等33種基本類型。

楊仙嶺旅游資源不僅數量眾多,類型豐富,且總體上品質優良?!稐钕蓭X旅游資源調查與評價報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旅游資源分類、調查與評價》(GB/T18972-2003)對所認定的71個資源單體按資源要素價值、資源影響力,以及附加值三個方面進行評價,共獲得四級旅游資源2個,三級旅游資源23個,二級旅游資源31個,一級旅游資源15個,其中,三級、四級優良級旅游資源單體25個,占楊仙嶺旅游資源總數的35.21%;一級、二級普通級旅游資源單體46個,占旅游資源總數的64.79%。

由此可見,楊仙嶺確為物華天寶之地,它集青山綠水,幽谷曲徑,飛泉翠竹于一身,融田園美景,客家風情,風水文化為一體,自然旅游資源與人文旅游資源儲量豐富,類型多樣,形成以自然資源為主體,人文資源為靈魂,自然資源為優勢,人文資源為特色的兩大旅游資源兼容并蓄的局面。楊仙嶺旅游資源不僅總體上豐度和儲量豐度都很高,且分布較為集中,集聚程度高,自然風景要素與人文景觀要素搭配協調,極具規模與組合價值,便于開發,也便于形成旅游資源集合區。

二、楊仙嶺旅游資源開發區與周邊旅游景點的關系

與周邊旅游勝地相比,楊仙嶺旅游資源開發區有其得天獨厚、不可替代的天然優勢,據《報告》統計,楊仙嶺旅游資源開發區占地面積達3.5平方公里,其旅游資源中的8個主類,20個亞類、33個基本類型占全國旅游資源亞類數的64.51%,占全國旅游資源基本類型總數的21.29%。楊仙嶺旅游資源種類多,體量大,密度高,人文旅游資源與自然旅游資源相得益彰,互為映襯,搭配協調,頗具規模,其旅游資源的“全”而“廣”為鄰近旅游點所罕見,其觸角深入自然風光、人文景觀、民俗風情、社會文化各層面,具有美學觀賞價值、歷史文化價值、科學考查價值和社會現實價值,其資源組合程度較高,能將觀光游覽與休閑娛樂,科學考察與文化研究融為一體,具備多種旅游開發功能。

比較而言,贛州通天巖旅游風景區以人文旅游資源為主體,贛縣客家文化城僅限于客家民俗一隅,贛州寶葫蘆農莊以休閑娛樂的人造設施為主,故開發后的楊仙嶺風景名勝區雖不敢妄稱是帶動贛州旅游業發展的“龍頭”,亦可稱得上為贛州旅游業騰飛而添羽加翼的“鳳尾”了。當然,在實際開發過程中,楊仙嶺乃后起之秀,還需借助前述旅游景點的盛名贏得更多旅游者的青睞,故在實際開發過程中,可將幾大旅游景點聯成一片,發揮互補優勢,創造整體效應,全面打造贛州旅游新形象。

三、楊仙嶺旅游資源的開發模式

根據楊仙嶺旅游資源的體系和特色,充分挖掘楊仙嶺自然旅游資源和人文旅游資源的潛力,山水開發、園林開發并行,鄉村開發、民俗開發并舉,客家文化、風水文化并重,綜合開發,最大化地實現其愉悅身心,陶冶性情,增長見識,領悟文化,凈化靈魂,提升思想境界和精神境界的旅游價值。

1.楊仙嶺旅游資源開發區形象定位

楊仙嶺旅游資源豐富,且分布集中,組合程度高,可將其形象定位為以山水園林觀光為中心,以客家民俗風情為內涵,以鄉村生活體驗為亮點,以風水文化探究為特色的集自然風光、人文景觀、社會民俗、文化內涵于一身,集觀光游覽、休閑度假、娛樂健身于一體的吃、住、行、游、購、娛一條龍式的綜合型旅游風景名勝區。

2.楊仙嶺旅游資源開發區旅游市場定位

楊仙嶺地處贛州市郊,位于323國道旁,瀕臨波瀾壯闊的章江,與贛縣縣城隔江相望,交通狀況良好,可進入性高,且已具備一定的知名度,有一定的客源市場,但其畢竟開發較遲,且知名度不算太高,故近期應著力開拓一級市場即核心市場,以吸引贛州市區及周邊地區游客為主,再積極發展沿海地區、港澳臺地區等二級市場,并逐步占領全國、東南亞地區乃至國際市場,提高三級市場的占領份額。

3.楊仙嶺旅游資源開發區開發內容及相關旅游產品

(1)山水風光開發,打造觀光型、健身型旅游產品

青山綠水乃楊仙嶺旅游資源開發的兩大主體。

楊仙嶺的山具有雄、奇、秀、險、幽的特色,其本身的形態美、動態美、色彩美已是游覽的勝景,而大小的巖石、洞穴及懸崖峭壁亦可讓游人一飽眼福,盡情領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妙。高山的壯美、空谷的幽美,巖壁的險峻美、象形石的奇特美均是吸引游客眼球的旅游資源,游人可一路攀爬,一邊享受青山的蒼翠,山風的清涼和純凈的空氣,耳聽鳥語婉轉,再聞花香陣陣,許下美好心愿。若登高遠眺,還可見滔滔貢江奔流不息,宋城贛州美景如畫,客家搖籃贛縣縣城魅力無限。水體旅游資源亦可因為本身的形美、聲美、色美、味美而成為觀光的首選:清泉飛流直下,一瀉千里;湖水碧藍清澈,水平如鏡;溪流淙淙流動,清脆悅耳;河水嘩嘩流淌,永不停息。對這些景點盡可能保持其原貌,只需對其稍加修飾即可成為優質的觀光型旅游產品。

山水旅游資源不僅是極富美學觀賞價值的觀光旅游資源,還可開發成健身型旅游產品,因此,在幾處險峰可設置天梯供游人攀爬,而大型的巖壁則可設計成攀巖旅游項目以讓游客的身體充分得到鍛煉,一些小型的湖泊或池塘可開發成垂釣區或小型游泳場地,而大的河流則可開發成漂流區讓游客體驗激流勇進的快感。

(2)園林景觀開發,打造生態型、科考型旅游產品

楊仙嶺旅游資源開發區是一個巨大的綠色森林資源寶庫,密布著古樹名木林、松竹林等大小園林和可開發成桃園、梨園、橙園等園林景觀的空曠草地,這些園林景觀既可供游人欣賞古樹的蒼勁,名木的珍奇,松樹的堅貞,翠竹的搖曳,更可開展生態游活動,終日生活于車水馬龍中的都市人可利用閑暇時間在園中漫步,在林中穿梭,享受心情的輕松愜意,為此,對已存在的園林要加強植物的種植和保護力度,盡量保持其最自然的風情和最天然的韻味,而潛在的園林景觀則可讓人的創造性和主體精神體現其中,如搭建果棚供游人休憩,充分展現人性化的開發理念。

楊仙嶺山體既是一個巨大的生態植物園,其科考價值也不容忽視,植物是歷史和地理的忠實記錄員,游客可在進行生態游的同時對植物的成長環境、生長變化、利用價值,以及從中反映的地球近百年來的氣候、水文、地質、地貌、植被、動物遷徙等情況的變化有所了解,為開展科考游的好去處。

(3)鄉村樂園開發,打造休閑型、度假型旅游產品

座落在楊仙嶺山腳下的羅坑村和分布在楊仙嶺周邊的河頭各自然村分別代表了中國傳統鄉村風情和現代鄉村景觀兩種風貌,無論置身于何種類型的鄉村中,游客均可體會鄉野生活的安寧閑適,故楊仙嶺必須加強鄉村開發,將周邊鄉村打造成集吃、住、行、游、購、娛為一體的鄉村樂園。

羅坑村可開發成本原式鄉村旅游產品,保留恢復其傳統的建筑樣式和鄉村布局,使其雞犬相聞的原生風格村落形態展現在游人面前;而河頭村可加大新農村建設力度,使新農村建設工作和旅游規劃開發工作齊頭并進,兩地均可設計“鄉村生活真體驗”旅游項目,游客可租借農民住房休憩度假,親自采摘品嘗新鮮瓜果蔬菜,做農家飯菜,體驗怡然自得、悠然自在的鄉村生活,還可親自參加農業生產體驗勞動的樂趣。

(4)民俗風情開發,打造娛樂型、節慶型旅游產品

楊仙嶺周邊客家人獨特的民俗風情也是吸引游客的熱點項目,須對其進行合理開發。在操作中,可設計一以客家傳統建筑為主的大型客家村落,并設置客家飲食一條街,游客進入后換上傳統的客家服飾,品嘗客家傳統飲食,同時學說客家話,學唱客家山歌,全方位享受這一愉悅身心的娛樂性旅游產品。而在節慶日則開展盛大的民俗節慶活動,載歌載舞,張燈結彩,開展盛大的慶?;顒?,還可開發客家傳統婚禮和客家傳統節目表演等旅游項目,游人親自參與其中,充分感受客家人節日期間歡天喜地、熱鬧非凡的喜慶熱鬧氣氛。

(5)風水文化開發,打造歷史型、文化型旅游產品

楊仙嶺風水文化源遠流長,名揚四方,且代代相傳,深刻地影響了贛南客家人的生活,浸入了客家人的心理乃至思維層面。對風水文化進行研究者或感興趣者,楊仙嶺乃不得不游的勝地。故楊仙嶺一定要充分打響“風水文化第一山”的品牌,使風水文化游成為楊仙嶺旅游開發區的點睛之筆。在實踐中,恢復整修楊公祠和八大洞穴,重塑楊仙人及其眾弟子像,并對楊筠松的著述及有關傳說加以整理展示,還可設計“神游仙境”這一旅游項目,再現楊仙人當年救貧行善的活動歷程,以及“形法派”理論的創立過程,游客踏著楊仙人的足跡實地勘察風水寶地的山川形勢,領悟風水寶地的玄機所在,感悟風水文化的實質內涵,感受中華文化的奧妙神奇,使神秘的風水文化不再具有虛幻的色彩。

風水文化之外的眾多民間故事也是一筆寶貴的文學藝術旅游資源,楊仙嶺猶如一個神仙世界,除留下過楊仙人的足跡外,觀音娘娘、玉皇大帝、七姑娘娘等眾多天神也對此地偏愛有加,為充分開發這些文化旅游資源,可在楊仙嶺設計一個神仙世界,以楊仙人為中心,圍繞風水文化將大小故事情節串聯起來,增添楊仙嶺的奇幻色彩。也可出售部分與傳說有關的紀念品,如驅魔趕邪的趕山鞭等,綜合開發旅游資源,提高經濟效益。

楊仙嶺上風光好,風水文化代代傳,田園生活美如畫,客家風情入夢來。擁有美不勝收的自然風光,傳承豐厚歷史文化積淀的楊仙嶺,彌漫著恬靜田園氣息,散發著古樸浪漫風情的客家鄉村,這一切,構成了極具審美價值和文化價值的楊仙嶺旅游資源開發區,楊仙嶺旅游資源開發的號角已經吹響,“風水文化第一山”的風采即將重現,楊仙嶺的恒久魅力,將再度展現于世人面前,楊仙嶺旅游資源開發區發展前景廣闊,未來無限輝煌!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

旅游資源論文范文第2篇

雙向六車道,設計時速120公里濟青中線就要來了

3月31日,濟南市交通局發布《濟南至濰坊高速公路社會穩定風險分析第一次信息公示》,線路主線長162.5公里,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設計時速120公里。作為山東省高速公路網規劃布局“九縱五橫一環七射多連”的“射三”濟濰高速公路修建對于提高國家運輸主通道的通行能力、加快山東半島城市群建設、完善高速公路網布局提升路網抗風險能力、強化濟南與青島和煙臺的聯系、促進區域經濟快速發展和旅游資源開發,為新舊動能轉換提供支撐和保障等具有重要作用。

濟南4家企業入圍國家人工智能榜單

近日,濟南市4家企業收到了國家工信部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創新重點任務入圍揭榜書,占山東入圍總數量(8家)的一半,居全省第一位。

濟南4家入圍企業分別是:浪潮電子信息產業公司、山東蘭劍物流科技公司、神思電子技術公司和山東省計算中心(國家超級計算濟南中心),其中前兩家為揭榜單位,后兩家為潛力單位。

濟萊并網預演將變身“0531+7+原號碼”

為保證濟南菜蕪通信網并網成功進行,經山東省通信管理局批準同意,定于4月10日22點-4月11日6點進行升位并網預演工作。4月25日零時,濟萊通信網并網正式完成。按照工信部批復的方案,濟萊通信網并網,取消萊蕪現有長途區號0634,共用長途區號0531;萊蕪市原固定電話號碼前加“7”升為8位;萊蕪本地電話網固話號碼升位與濟南萊蕪本地網并網同時進行。

2020年濟南市重點項目集中開工活動舉行

4月2日,“精準防控疫情搶抓項目建設”2020年全市重點項目集中開工活動舉行,今年全市計劃安排重點項目270個,總投資達到138萬億元,是近年來投資力度最大的一年。集中開工的6個項目,涉及醫療健康、高端物流新能源等多個領域,產業層次高、市場前景好、帶動能力強,必將對優化全市產業結構、提升產業能級,發揮積極的促進作用。

“濟南市防疫物資網上預約平臺”停止運行

4月3日,濟南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處置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市場供應管理組發布公告,根據濟南市防疫物資供應形勢變化,2020年4月4日(星期六)0時起,“濟南市防疫物資網上預約平臺”停止運行。

4月10日起,14家公園風景區延長開放時間

旅游資源論文范文第3篇

摘要:在現代化條件下,人們的旅游活動呈現出常態化和休閑化等特點,也要求更加廣泛、全面和大規模的旅游公共服務,而傳統模式下的旅游公共服務無法滿足這些要求。筆者結合江蘇的實際,從引入競爭機制、界定市場與政府界限和探索多元化具體形式等方面提出了現代化下江蘇旅游公共服務多元化供給的改革路徑選擇。

關鍵詞:現代化;旅游公共服務;多元化

作為經濟發達省份,江蘇率先在全國提出了基本實現現代化的發展目標,即到2020年全省基本實現現代化,總體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蘇南等有條件的地區力爭到2015年率先實現現代化。正如江蘇省發布的《江蘇基本實現現代化指標體系(2013年修訂,試行)》中對現代化的指標設定一樣,現代化應該是全方位的現代化,絕不僅僅是經濟發展的現代化,更應該是人民生活和社會發展的現代化?,F代化的人民生活就應該如已經進入后工業化時代的歐美及澳大利亞等國家一樣,人們普遍將休閑(包括旅游)作為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工作不僅是為了積累財富,也是為親近自然等提供條件,他們非常重視工作之余的休閑活動,追求體驗的質量。進入現代化后,作為人們日常生活重要組成部分的旅游休閑活動,將呈現出與之前旅游休閑活動的巨大不同,當然也會對旅游公共服務提出一些嶄新的要求。

一、現代化對旅游公共服務的新要求

現代化的實現,不僅將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而且也將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的改變必然也會導致人們對旅游休閑的態度及旅游出行方式的改變。如歐美等發達國家,他們的居民就將旅游休閑作為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是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心現代化條件下,人們將會重新定義工作與旅游休閑的關系,重新認識人的全面自由發展與社會發展的關系,對“以人為本”的社會發展理念有更加深入的認識。結合現代化條件下人們的旅游新常態,將會對旅游公共服務提出以下新要求。

(一)普及化出游要求更大規模的旅游公共服務供給

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旅游早已不是少數貴族和統治階級的特權了,已成了絕大多數人都可以參與的大眾性活動。相信現代化實現之后,旅游必將成為人人可參與的活動,成為人們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在全社會得以人人普及。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進入新世紀的十幾年來,我國的旅游事業取得了巨大的發展成就,僅以我國居民的旅游來看,到2015年我國國內游突破40億人次、出境游也達1.2億人次,雙雙位居世界第一。我們清楚地知道即使如此大的國內游和出境游規模,也仍然遠沒有達到人人參與的程度??梢韵胍?,現代化實現后,旅游將在全社會得以普及,屆時的旅游又將會達到多么龐大的規模,

既然是人人得以普及參與的旅游活動,現代化的旅游總體規模一定遠比現在的規模更大,甚至要比現在的規模高出幾個量級。旅游業原本就是需求決定供給的行業,如此龐大的出游規模,必然會要求旅游業及全社會提供更多的諸如旅游公共交通服務、旅游公共信息服務、旅游救助服務、旅游消費者權益保護服務和旅游志愿服務等旅游公共服務。

(二)休閑化的旅游要求常態化的旅游公共服務

現代化條件下,不僅人人可以參與旅游活動,旅游更成為人們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而且旅游還將向休閑化方向發展。一方面,得益于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現代化社會的人們將從更多的工作領域被解放出來,有更加充裕的時間用于放松休閑:另一方面,社會更加進步了,相應的法律規范也完善了,帶薪休假等制度也得以落實,人們將會更加自由地安排自己越來越多的閑暇時間,不僅是用于旅游觀光,更多地是用于度假、深度體驗等休閑活動。

休閑與現在的觀光等形式的旅游活動最大的區別就在于,旅游是一種暫時性的活動,是旅游者必須要離開自己的常住地才能開展的活動:而休閑則是一種常態化的活動,也不一定非得要離開自己的常住地就可以開展,所以休閑的內涵范圍更加廣泛,更符合現代化人們的生活方式?,F代化下人們的旅游活動更多地以休閑化的方式得以實現,勢必要求旅游公共服務的常態化供給,而不能再像為了迎接某些大型旅游節事活動一樣只是一種暫時性的存在了。

(三)個性化的散客出游要求更加廣泛全面的旅游公共服務

與傳統的跟團游相比,散客游這種形式具有靈活、自由、更符合個人需求等特點,所以越來越受旅游者的歡迎?,F代化條件下,人們的出游機會更多,而且會更加個性化,必然會有更多的人們選擇散客這種個性化的形式出游。雖然散客游更能滿足旅游者個性化的需要,而且自由靈活,但正是由于其自由靈活的特點,一方面導致了散客會比團隊游客更多地與目的地居民及經營人員直接接觸,產生沖突或者自身權益受到侵害的幾率也會增加:另一方面,因為沒有旅游從業人員的帶領及引導,散客更多地獨立活動,遭遇意外及突發情況的幾率也相應增加,所以要應對現代化條件下更加個性化的散客出游,還必須建立更加廣泛全面的旅游公共服務,如旅游應急救援服務、旅游咨詢服務及旅游消費者權益保障服務等,以備隨時能夠響應散客旅游者的任何相關需求。

二、傳統模式下的旅游公共服務供給與現代化要求的差距

公共服務的概念來源于公共物品,而根據公共物品理論,公共物品的供給應該由政府制度安排:公共服務作為公共物品的一種特殊形式,具有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一直以來都是由公共部門和準公共部門來提供的:旅游公共服務作為一種介于純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之問的準公共物品,本應該不必由政府包攬,而實行市場方式提供,既能減輕政府負擔,又能大幅提高旅游公共服務的供給效率。

因為我國的市場經濟體制建立較晚,之前按照計劃經濟體制的安排,旅游公共服務是由政府獨家壟斷提供的,甚至沒有專門的旅游公共服務,而是將旅游交通、旅游信息等作為政府的政治接待任務存在的。在旅游業剛起步、旅游規模比較小的特殊階段,政府獨家提供旅游公共服務是完全能夠滿足旅游事業接待需求的,而且也是符合當時的時代背景的。但是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推進和我國旅游業的日益發展,傳統的旅游公共服務供給模式已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要了。傳統模式下的旅游公共服務,由于是政府獨家壟斷,缺乏必要的市場競爭,導致供應總體數量偏少、種類不齊全和效率低下,無法滿足市場上日益增加的需求,與現代化對旅游公共服務提出的大規模、常態化和廣泛全面的需求相比,差距更是明顯。

(一)傳統模式下的旅游公共服務供給總量偏少,無法滿足現代化的大規模需求

傳統模式下的旅游公共服務供給由政府獨家提供,且是在旅游發展規模較小的情況下開展的,受當時整個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影響,必然供給總量偏少,僅僅能夠滿足當時那種小規模的旅游發展需要。改革開放以后,經濟社會發展步入快車道,旅游也進入大眾化發展階段,現代化后旅游活動將進一步普及到每一位公民,屆時人人普及化的旅游活動對旅游公共服務將會提出更大規模的需求,而在政府進一步簡政放權的改革趨勢下,政府獨家提供的旅游公共服務將無法滿足市場需求。

(二)傳統模式下非常態化的旅游公共服務供給無法滿足現代化的常態化需求

傳統模式下由政府獨家提供的旅游公共服務具有行政主導的色彩,往往是根據某地的旅游發展需要在特定時間段集中提供,而在平時則沒有相關服務的提供;這種提供方式,符合旅游發展初級階段淡旺季差異明顯的特點。而現代化條件下人們的旅游活動由“觀光時代”進入“休閑時代”,休閑最大的特點就是常態化,淡旺季差異日趨縮小,直至沒有淡旺季之分,仍按傳統模式進行旅游公共服務的供給,必然與現代化下的常態化需求不相符。

(三)傳統模式下的旅游公共服務供給種類不全,無法滿足現代化的個性化需求

在旅游發展的起步階段,少數人的旅游需求簡單一致、幾無差異,由政府獨家集中提供少數幾種旅游公共服務,能很好地發揮政府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是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而在旅游發展到大眾化的當下,及現代化后的普及階段,人們的旅游需求呈現出巨大的差異性,越來越關注旅游者的個性化需求,要求有種類齊全的旅游公共服務供旅游者挑選,而傳統模式下種類不全的旅游公共服務將無法滿足旅游者的個性化需求。

(四)傳統模式下的旅游公共服務供給效率低下

根據市場經濟學理論,只有在競爭的情況下,社會資源才能夠實現優化配置,也才能夠提高生產效率,而傳統模式下的旅游公共服務供給方式確是由政府獨家壟斷,由于缺乏必要的競爭,政府無需考慮投入產出比,也不需要考慮市場需求的變化趨勢和消費者的需求偏好等因素,必然會導致旅游公共服務供給方面存在諸如資源浪費、技術工藝陳舊和效率低下等問題。

三、江蘇旅游公共服務多元化供給改革路徑選擇

根據新公共管理學的觀點,公共部門和私營部門之間不存在本質的區別,而私營部門的管理水平要比公共部門先進、優越得多,可以借用私營部門的管理理論、管理模式、管理原則等來“重塑政府”,從而提高政府部門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在公共服務方面,應該將公共服務的生產和提供區分開來,把市場競爭機制引入到公共服務領域,通過公私部門的充分競爭,提高公共服務的供給效率及水平。原來政府獨家供給旅游公共服務的體制已無法滿足現在及未來現代化旅游發展的需要,必須根據“小政府、大社會”的要求,將市場競爭引入到旅游公共服務領域,合理劃分政府、社會及私營部門的職責范圍,各司其職、互相協作、共同配合,形成旅游公共服務多元化供給格局。

江蘇率先提出了現代化的發展目標,在政府重塑和公共服務供給機制改革方面也理應走在全國前列。根據現代化對旅游公共服務的具體要求,結合傳統模式下的旅游公共服務供給與現代化需求之間存在著數量偏少、效率低下、種類不全及難以滿足常態化需求等不足,江蘇應率先在旅游公共服務的多元化供給改革方面進行多種路徑的探索與創新,以期為其他省市提供經驗借鑒。

(一)引入競爭機制,吸引社會力量的廣泛參與

實行旅游公共服務的多元化供給改革,就是在能夠實行市場化的領域如旅游公共信息服務方面,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充分發揮競爭機制在微觀運營和資源配置方面的作用,提高旅游公共服務的質量和供給效率:在不能夠進行市場化的領域如旅游消費者權益保護系統方面,則要繼續維護政府的權威。

在能夠進行市場化的領域,廣泛吸引社會力量參與,彌補政府獨家提供而存在的數量偏少、質量有待提高和效率低下等不足。通過市場競爭,形成企業、政府、民間團體等社會機構共同參與、有序競爭的局面。社會力量的廣泛參與,必然導致各市場主體為競得旅游公共服務生產者資格,而不斷提高生產技術水平、降低成本:通過各市場主體積極性和創造性的激發,也直接促進了旅游公共服務質量和效率的提升。廣泛吸引社會力量的參與,除了引入市場競爭機制,還需要政府進一步簡政放權,并加大政策宣傳和引導的力度,制定社會力量進入旅游公共服務生產的政策優惠和制度保障,從根本上保障社會力量的進入,實現旅游公共服務供給的多元化。

(二)合理界定政府和市場的界限,實現優勢互補

作為調節社會發展的兩只手,政府和市場都不是萬能的,都有各自發揮作用的領域,也有其失靈的領域:政府主要在制定政策、規劃全局等宏觀方面作用明顯:而市場機制則在市場主體之間自動配置資源及市場主體的微觀運營等方面具有優勢。

進行旅游公共服務的多元化供給改革,需要政府和市場各自在優勢領域發揮作用,互相協作配合共同促進多元化改革的進程:而不是像以往那樣由政府既管宏觀管理又管微觀運營,最終卻落得“管了不該管的、該管的又沒管好”的尷尬局面,造成了政府和市場在社會事務的管理中存在著錯位、缺位及越位等一系列問題。隨著社會發展和“服務型政府”建設的推進,人們對政府的職責和角色定位也有了越來越清晰的認識,市場經濟中政府不能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而應該專職做好“裁判員”工作,為各市場主體進行市場競爭制定好規則制度,讓市場主體這些“運動員”充分競爭:而且近幾屆政府也一直在大力推進政府改革,倡導“小政府、大社會”積極推進“服務型政府”的建設,應該以此為契機加快政府改革的進程。

進行旅游公共服務供給的多元化改革,并不意味著政府責任的減輕,而是政府管理重心的轉移:政府適當放權,從繁瑣的社會事務中解放出來,專門負責對旅游行業的發展進行方向指引、規則制定和質量監管等方面,以保證旅游公共服務的公益性。用新公共管理的話來說,就是政府主要是掌舵而不是劃槳,現在進行旅游公共服務供給的多元化改革,就是要充分發揮政府政策制定、服務監管、組織協調和競爭管理的“掌舵”作用,將一部分政府無力做、也做不好的旅游公共服務的生產交給市場去解決。旅游公共服務供給多元化改革形勢下,企業、個人、組織機構等市場主體有了參與旅游公共服務生產的機會,各市場主體之間通過競爭取得旅游公共服務的生產資格,在旅游公共服務的生產過程中遵循價格機制和等價交換等市場規則,通過競爭的引入,發揮了市場機制在微觀運營及資源配置方面的優勢,彌補了政府失靈。進行旅游公共服務供給的多元化改革,不是搞一刀切,而應該區別對待,像旅游信息提供、旅游交通等基礎性旅游公共服務和市場性旅游公共服務,需要市場機制作用的充分發揮:而涉及到旅游經營的公平和旅游市場秩序的維護等管理性旅游公共服務,如旅游行政公益服務等則是政府發揮作用的領域,這樣才能實現市場“劃槳”和政府“掌舵”的完美結合。

(三)積極探索旅游公共服務多元化供給的具體形式

政府獨家供給旅游公共服務已經無法滿足現代化的需求,社會第三部門有旅游公共服務生產的意愿和能力,但當前我國的第三部門數量較少導致其服務能力有限:企業等私人機構的逐利性決定了他們不會無償提供旅游公共服務。進行旅游公共服務供給的多元化改革,需要結合旅游公共服務的具體實際,探索多種旅游公共服務多元化供給的具體形式:在旅游行政公益服務等完全公益性的領域,應堅持以政府為主,通過增加財政等不斷完善:在旅游信息服務、旅游交通服務等可以成為市場性產品、能形成價格的領域進行市場化改革,通過市場競爭,探索旅游公共服務多元化供給的具體路徑,如公私合作、契約承租、民營化和使用者付費等一系列國外及我國其他行業實踐過的具體做法,可以結合江蘇的實際情況加以借鑒運用。

1.公私合作:激活民營企業、轉換政府角色

公私合作能以最有效的方式,以盡可能少的成本投入為公眾提供高質量的公共服務。通過公私合作,從民間籌集資金以減輕政府部門存在的資金壓力,同時又將政府從繁雜的具體事務中解放出來,成為公共服務的監管者而不再是生產者,實現了決策與執行的分離M:而民間資金等私營機構的逐利性迫使他們必須通過高質量的公共服務來贏得社會公眾的認可,也間接保證了公共服務的質量。

旅游公共服務中,如旅游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和旅游公共交通設施等投入大、公益性強的基礎設施項目(如江蘇省智慧旅游平臺等)建設,尤其適用公私合作的形式,如我國高速公路建設中曾采用過的BOT(Build-Opemte-1hnsfer)模式,就完全可以借鑒到旅游公共服務的供給中來。在建設運營過程中,需充分發揮政府的監管作用,以保證旅游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和旅游公共交通設施的公益性和公平性。

2.適度民營化:充分發揮第三部門的作用

西方國家將非政府組織或非營利組織稱作“第三部門”,這些部門或組織的活動領域集中在衛生保健、社會服務、文化教育、休閑、宗教和公益等方面?!暗谌块T”具有非營利性、享有稅收優惠、以提供公共服務為目的、運營資金非來自于顧客和商業化運營等特點,所以發展迅速并對社會發展起了重要作用。民營化是指政府以出讓股份的方式將原有國有企業的所有權轉給私營部門,或是鼓勵和支持私營部門或第三部門進入公共服務領域。

借鑒國外“第三部門”的經驗,鼓勵其參與到旅游公共服務供給的多元化改革中來,如在旅游應急救助服務中就可以引入民間救援機構,但在以往的多次旅游救援中我們卻很少聽到我國民間機構的聲音。目前在我國從事商業救援的主要是外資企業,國內企業極少,也缺乏相應的法律法規支持和與政府的配合機制。像旅游應急救助等公共服務,應鼓勵“第三部門”或民間機構的進入,發揮社會救援機構的作用,一方面降低政府的救援成本,另一方面也形成政府救援與民間救援的相互配合,增強全社會旅游應急救援服務能力,為所有可能遭遇突發事件的游客提供安全保障。

3.使用者付費:避免旅游公共服務的供給浪費

使用者付費是通過付費把價格機制引入到公共服務領域,從而避免免費提供公共服務導致的對資源的不合理配置和浪費現象,使市場機制的作用在公共服務領域得以發揮,政府財政危機也得以緩和。使用者付費主要通過三種形式實現:一是提供公共服務的政府或私營部門向消費者收費:二是政府雇傭或付費給其他政府以提供公共服務:三是政府付費給提供公共服務的非政府部門。使用者付費的關鍵是適量付費,付多少費取決于消費多少公共服務,即多消費多付費、不消費不付費。

使用者付費制度適用于旅游公共服務中的旅游交通、食宿等服務,通過使用者付費補償服務成本,緩解政府壓力,并且也可以通過付費,為旅游目的地的環境優化和資源保護積累所需資金。如南京、揚州等地的旅游集散中心就是通過使用者付費方式建立運營的,當然也有的地方會給予一定的補貼。

4.憑單制:激發旅游公共服務多元化供給的活力

憑單制是將市場機制引入公共服務的另一種制度安排,與使用者付費不同的是,憑單制是對特定消費群體進行補貼,讓享受補貼的消費者持特定優惠券或卡等在市場上自由選擇物品及服務,如江蘇很多地方針對特定群體發行的一卡通或旅游優惠券等都是對特定消費者的補貼。

憑單制通過給消費者自由選擇的權利,巧妙地將競爭機制引入到公共服務中,旅游者持憑單在旅游公共服務供給者中進行選擇,旅游公共服務供給者則拿“憑單”到政府相關部門兌換現金,這樣就在旅游公共服務的供給者之間形成了競爭,從而能夠保證旅游公共服務較高的質量及水平。

旅游資源論文范文第4篇

摘要:近年來,我國的民族文化旅游事業迅速發展,在部分少數民族地區旅游業已經成為當地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但不合理的開發可能會嚴重破壞當地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旅游資源的保護顯得極其重要。本文將結合恩施土家族民族文化旅游資源開發與保護的實例進行分析,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提出建議。

關鍵詞:民族文化旅游;開發;保護;經濟發展

一、研究背景

隨著旅游業的發展,各地區的旅游資源相繼得到開發,對于經濟發展較為落后民族地區更是如此。在一些民族地區更是憑借民族文化的吸引力,以旅游業為龍頭,帶動當地經濟快速發展。然而各個民族地區對于民族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的態度持不同的態度,簡要概括為以下三種常見的傾向:一是強調民族文化旅游開發能夠促進民族地區經濟發展,改善社會生活水平;二是注重民族文化的保護和傳承,但過于強調民族文化的原生態保護,甚至不主張開發;三是主張開發民族文化旅游,強調開發對于社會經濟發展的積極作用,旅游開發對民族文化造成的破壞可以調控。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簡稱“恩施”),土家族民俗文化沉積深厚,自古以來就形成了獨具一格的民族文化,隨著西部開發和中部戰略的推進,為恩施發展民族文化旅游產業提供了條件。

二、文獻綜述

(一)文化產業。關于文化產業發展的國內模式,曾引起了國內很多學者關注,如胡攀在《文化產業發展模式比較》(2009)中分析指出:世界上主流的文化產業發展模式分為三種:第一種以韓國與澳大利亞為代表的政府主導模式,強調政府在國家層面上明確文化產業的發展方向,制定配套的法律法規以確定“文化立國”的國家戰略,再由國家組織、發動和協調參與文化產業發展的各方社會力量;第二種是以美國為代表的市場主導發展模式,即是以市場為導向,在市場經濟自由競爭的基礎上,按照產業規律經營文化產業;第三種是以英國、法國為代表的資源依托模式,即依托一定的人文歷史資源和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文化產業①。

(二)文化保護。在國內學者中阮儀三較早的涉足了文化資源保護研究領域,《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1995)主要圍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理論進行研究,對歷史文化名城保護、保護內容與方法以及各國的保護制度等進行了論述②。張曉宇在《少數民族地區旅游文化資源的開發與保護》(2011)明確指出民族地區旅游文化所依賴的資源具有特殊性。民族文化旅游資源要進行保護性開發,堅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實現旅游業開發與傳承少數民族文化、注重經濟效益有機結合,以推動少數民族地區旅游業健康穩定的發展③。

三、恩施民族文化旅游業現狀分析

近年來恩施旅游業正處于發展的起步階段,隨著交通改善,發展較為迅速。從表一旅游綜合收入的數據變化可以看出旅游業已經逐漸成為恩施的一個重要產業,為當地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收入。

四、恩施民族文化旅游目前存在的問題

(一)民族文化被過度商業開發。在引入旅游業后,恩施民居建筑、服飾、飲食等方面出現了漢化和洋化現象,在市區尤為明顯。另外土家族民俗本身具有極強的地域性和時令性,為了迎合旅客,將民俗文化開發成特色產品搬上了舞臺,拋棄了文化自身的意義,將民族文化變的低級化和庸俗化。

(二)土家族民族價值觀被侵蝕。少數民族價值觀就好比少數民族文化的靈魂。隨著商業化演變,恩施當地土家族居民的價值觀越來越受到來客的商業文化和金錢利潤的習染。在旅游者的強態勢文化影響下,在土家族內沿襲千百年來傳承的文化傳統發生了變化。

(三)土家族文化資源破壞嚴重。許多土家族文化遺址、建筑物等長期曝露在外,缺乏相應的保護,磨損較為嚴重。地方政府保護民族文化資源的意識不足,在文化區進行施工建設時,毀壞了民族文化遺址和建筑物。

五、恩施地區民族文化旅游資源的保護對策

(一)政府應該起保護民族文化的主導作用。土家族民族文化資源是恩施地區旅游業的靈魂。通過健全有關制度條文,完善監督機制,并由政府引導和大力宣傳,號召本地人都能投入到保護民族文化的過程中來。

(二)保持土家族文化特色,深挖民族文化內涵。土家族民族文化特色是恩施與其他旅游地區的本質差別,也是在吸引游客的競爭優勢,是實現恩施旅游業持續發展的前提條件。同時開發土家族民族文化時,應該持發展的眼光認識民族文化,透過表象深挖民族文化內涵,拒絕對民族文化的過度“包裝”。

(三)堅持開發與保護并重的策略。借鑒西方發達國家的“局部開發,限制游客”的旅游區開發模式。對不同的區域進行不同程度的開發,實行分類管理,在發展旅游業與傳承、保護少數民族文化之間找到平衡點。

注釋

①胡攀. 文化產業發展模式比較[J]. 改革,2009,06:145-147.

②阮儀三.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1995.

③張曉宇. 少數民族地區旅游文化資源的開發與保護[J]. 前沿,2011,09:118-120.

旅游資源論文范文第5篇

基金項目:2014年度河北省承德市社會科學發展研究課題 課題編號:20142007

【摘 要】隨著可持續發展理念與環境保護意識逐漸深入人心,如何在開發旅游資源中注重環境保護,貫徹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促進旅游區域、旅游產業甚至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成為一個備受關注的課題。本文結合河北省承德市旅游資源開發和旅游業發展的情況,對旅游資源開發過程中的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進行分析,提出當前在旅游資源開發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解決對策。

【關鍵詞】旅游資源開發;可持續發展;旅游環境保護

一、旅游資源開發的發展趨勢

旅游資源開發指借助現代科學技術手段與管理方法,識別可以滿足社會需求的潛在旅游資源,并把潛在旅游資源改造、建設、發展成旅游吸引物,創造旅游消費環境,促使旅游活動得以實現的技術、經濟活動。

1.旅游資源開發的系統性增強

現代的旅游資源開發不僅是將潛在旅游資源本身開發成對游客具有吸引力的吸引物,還需要為其提供滿足旅游活動需要的其他要素條件,如餐飲、住宿、交通、娛樂、購物等,共同形成旅游產品的消費環境,形成完整豐富的整體旅游活動。在區域旅游的范疇內,旅游資源開發的系統性越來越受到重視,單獨企業的對單項旅游資源的開發越來越緊密的整合到區域經濟、社會、自然的發展過程中,成為社會系統的一部分,這也使得企業的資源開發行為越來越具有系統性。

2.旅游資源開發的持續性日趨顯著

隨著旅游活動逐漸發展與成熟,旅游資源開發不再是一次性的開發行為。旅游地政府與企業依據生命周期理論,對于旅游資源開發過程中的探索、起步、發展、穩固、停滯、衰落或復興等階段認識更加深入。旅游資源的開發更多的變現為一個隨著社會需求的不斷發展與變化而發展的漸進與持續的過程,貫穿于旅游吸引物的生命周期全過程中,保持旅游吸引物與周邊自然、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越來越受到重視。

二、承德市旅游資源開發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

1.可持續發展理念認識不夠深入

隨著我國黨政機關對于科學發展觀的學習與實踐,在各項工作中不斷的貫徹與落實,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收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同時環境保護理念隨著社會的發展和自然環境被破壞后給生產生活帶來不利影響,讓人憂慮。但是從政府行政部門、企業和廣大群眾,更多的是關注工業、農業和生活直接相關可持續發展問題。旅游業作為第三產業的一部分,對于旅游資源開發中如何貫徹可持續發展觀和如何做好旅游環境保護工作還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不同地區在將旅游業作為重點發展產業的同時,沒有將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納入到所在區域整體可持續發展的宏觀構架當中。同時對于旅游環境保護的范圍與特點認識不足,簡單片面的認為旅游資源開發過程中做好旅游游覽區周邊自然環境的保護就可以了,沒有將周邊區域與旅游目的地整體環境保護與之相整合。很多地區也忽略了旅游活動對于社會人文文化環境的依賴,沒有將對于人文文化環境的保護與自然環境保護有機的整合起來。在河北省承德市相關問卷調查的統計中,對于可持續發展理念和旅游環境保護意識了解程度的數據如下:

2.缺少旅游可持續發展評價指標體系

可持續發展理念受到社會廣泛的認同,但是作為一種社會發展理論,不但要有概念和理論,更需要能夠在社會生活中指導具體行為的方法。在這點上,不光是承德市存在這樣的問題,而是整個社會對這方面的研究還想對不足。在當前的旅游業發展和旅游資源開發中,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更多的還是停留在理念有口號階段,缺少實際的標準和指導。很多的地區對于旅游資源開發過程中的可持續發展與環境保護還停留在定性要求的階段,沒有建立明確具體的可持續發展評估體系,沒有按照個地區不同的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發展現狀與趨勢確立適合于自己的可持續發展目標,沒有將總體目標轉化為系統分析過后的監督體系和評價指標體系。這也就造成了造成了政府相關部門缺少監督目標與標準,企業也不明確自身的差距與行動方向,而旅游者和旅游目的地居民也只是作出負面評價。

3.旅游資源開發過程中監管環節不足

旅游資源開發項目進行可行性分析的過程中需要進行環境保護方面的評估。當時由于專項法律法規的缺失,僅僅對項目規劃中對于自然環境的直接影響有一定的約束。當前旅游資源開發具有持續性的特點,從資源的初次開發到融入所在地的社會環境,到在經營發展過程中的不斷再次開發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對于旅游環境保護的監督與管理缺少實時性,更多的體現在如果出現問題時的補救與整改,這樣的情況無法適應當前的旅游資源開發實際。

三、基于可持續發展與旅游環境保護的旅游資源開發對策

1.加強可持續發展理念與旅游環境保護意識的宣傳與普及

對于可持續發展理念與旅游環境保護意識的宣傳與普及分為幾個不同方面。首先是旅游資源開發所涉及的政府相關部門,深刻領會可持續發展理念與旅游環境保護意識,才能在政策規劃制定和旅游資源開發監管過程中將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其次是旅游資源開發企業,作為旅游資源開發的執行者,理解并貫徹可持續發展理念與旅游環境保護意識才能在旅游資源開發的全過程中進行旅游環境保護,保證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

2.建立旅游可持續發展評價指標體系

為了能夠客觀準確地評價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狀況,明確在可持續發展方面存在的不足,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科學的評價指標體系。不同地區可以首先根據自身旅游資源與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設定自身的發展目標;然后根據自身的發展目標參考國內比較成熟的旅游可持續發展評價指標體系。例如王良健開發的旅游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建立符合自身情況的指標體系框架;其后應用層次分析法(AHP法)確定指標權重;最后經過指標的量化與標準化處理,確定可持續發展評價標準,建立完整的旅游可持續發展評價指標體系。通過這套體系,可以評價一個區域的旅游可持續發展現狀,并通過數據分析發現當前所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的開展整改措施。

3.加強旅游資源開發過程中監管

在完善旅游資源開發計劃審批過程中的前置監管和出現環境突發事件之后的后置監管的同時,應該按照旅游資源開發持續性的特點,在旅游資源開發項目開始建設后,對于建設開發、產品投入市場、持續開發等過程中的旅游環境行為進行過程性監管,確保資源開發過程符合法律法規與相關規劃。同時依據旅游資源開發的系統性,對于區域內的不同旅游資源開發項目和不同要素門類的開發項目進行監管,保證區域旅游經濟的整體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章杰寬.國外旅游可持續發展研究進展述評 [J].中國人口,2013,23(4):139-146

[2]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 WTO).Guide for Local Authorities on Developing Sustainable Tourism[M].Madrid: 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1998

[3] 魏小安,韓健民.旅游強國之路[M].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2003

作者簡介:

胡濱(1981—),男,承德石油高等??茖W校外語與旅游系,在讀碩士,主要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旅游資源論文范文第6篇

國土資源科普工作是我國國土資源事業和科普事業重要組成部分,對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生態保護型社會,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湖南省地質博物館是全國最早建立的省級地質博物館之一,是我省唯一的自然科學博物館,擁有珍貴的館藏、現代化的展覽設施和雄厚的科研力量。該館館藏內容涵蓋地質、土地、測繪三大方面,擁有大量珍貴而富有特色的藏品和先進展覽設施,采用實物、模型、圖表和聲光電技術,生動形象地展示和解讀各種神奇的地質作用與地質現象,堪稱一座具有豐富科學內涵的科普殿堂。

科普宣傳成績顯著

在文化強省戰略指引下,湖南省地質博物館在構建有特色的國土資源科普宣傳體系方面,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目前,該館定期舉辦面向社會公眾的科普活動,公眾參與度較高,如“世界地球日”、“全國土地日”、“測繪法宣傳日”、“全國科技活動周”、“全國科普日·湖南開放日”及“國土資源各類夏令營”等。另外,不定期組織各類國土資源科普知識講座、高峰論壇等,通過這些講座和高峰論壇,互相交流、探討,推動了科普和科研水平的提高。開館一年來,已開展各類講座13場,高峰論壇兩場,2009年,湖南省地質博物館被國土資源部授予“首批全國國土資源科普基地”稱號。

該館積極開發科普項目和科普產品,編輯出版了《中國國家地質公園叢書—張家界》、《帶你游玩張家界》、《神奇的礦物會說話》、《尋龍記》等一批較優秀的科普書籍,其中《神奇的礦物會說話》榮獲全國優秀國土資源科普作品。為提高全社會的國土資源知識的普及程度,積極加強與中小學聯絡和合作,開發適合青少年、幼兒參加的科普項目和科普產品,更好地普及國土資源相關知識。

在科研方面,憑借實力雄厚的科研團隊,該館還完成了《湖南省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對策研究》、《湖南省地質遺跡調查及旅游地質資源開發研究》等一批科研課題,發表學術論文兩百多篇,榮獲多項榮譽。

構建國土資源科普宣傳體系

根據兩型社會的主題思想,湖南省國土資源科普工作還有較大進一步完善的空間。國土資源科普應該整合各類相關資源,建立國土資源科普體系,形成穩定長效機制,保障國土資源科普在兩型社會建設中的作用發揮。

2011年,湖南省國土資源廳在制定《湖南省國土資源“十二五”規劃》時指出“要加快國土資源科技成果轉化”,并對國土資源科普工作提出了目標,要求國土資源科普工作實施單位和部門“加強國土資源科普工作和科普基地建設,組織編寫評選一批科普叢書和音像制品,推出一批國土資源科普活動精品,建立科普網絡平臺,構建全省特色鮮明的國土資源科普體系?!?/p>

作為全國首批國土資源科普基地,湖南省地質博物館是綜合實力最強的國土資源科普工作實施單位。無論是在場館面積、標本規模、硬件設施還是人才隊伍、科普實力等方面都是省內唯一的。在未來的發展中,該館將以“文化強省”發展戰略為指引,不斷創新服務方式,豐富館藏標本,充分發揮國土資源科普基地的作用,打造國土資源科普宣傳中心,構建有特色的國土資源科普體系,更好地為兩型社會建設服務。

(作者系湖南省地質博物館館長)

上一篇:歐亨利麥琪的禮物范文下一篇:院感半年工作總結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