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經濟變遷休閑經濟研究論文范文

2023-10-06

經濟變遷休閑經濟研究論文范文第1篇

摘要:美國的高等教育國際化政策的歷史變遷經歷了初步發展期、蓬勃發展期和深入發展期三個階段,呈現出三大特點,即,以國家安全和外交援助并舉的政策推進,以確保全球經濟競爭力為核心的政策驅動,從防御到以維持世界領先地位為戰略的政策轉變。研究美國高等教育國際化政策變遷的特點,能為中國高等教育國際化政策的制定提供啟示。

關鍵詞:美國高等教育;國際化政策;變遷;啟示

高等教育國際化是國際社會和國際組織積極推動的一種活動。國際化對培養具有全球視野、富有開拓精神的高層次人才至關重要,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本國高等教育國際化政策的制定。美國雖然實行的是州政府管理高等教育的制度,聯邦憲法沒有賦予聯邦政府管理高等教育的權力,但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聯邦政府通過立法、制定政策法令等多種方式非常巧妙地影響高等教育國際化的發展,確保了其高等教育國際化的世界領先地位?!?014美國門戶開放報告》顯示,美國仍然是國際學生留學的首選國,2013-2014學年赴美留學的國際生人數達到88.6萬多人,比上一學年增長8%,是招收國際生排名第二的英國的兩倍。美國留學海外的學生亦比上一學年增長2%,達到28.9萬多人。[1]這些數據表明,美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程度相當高。研究美國高等教育國際化政策變遷歷史,能對中國當前的高等教育國際化政策的制定和規劃提供一些經驗借鑒。

一、美國高等教育國際化政策的歷史發展

從世界高等教育發展史看,高等教育產生與發展的歷史是一部國際文化教育合作與交流的歷史,美國的高等教育也不例外。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美國高等教育國際化活動還大都只是非官方性質的,組織松散,規模很小,國際教育尚未構成美國高等教育的一個職能,[2]高等教育國際化的概念也還沒有出現,因而未能引起聯邦政府的重視。自二戰后開始,隨著美國在世界上地位的改變,美國聯邦政府開始重視本國高等教育國際化,制定相關政策,促進高等教育國際化的發展。自二戰后到21世紀的今天,美國的高等教育國際化政策經歷了從戰后的外交援助為主的政策推進,到20世紀80年代后以確保全球經濟競爭力為核心的政策驅動,再到21世紀的從防御到以維持世界領先地位為戰略的政策轉變,具體分為以下三個時期。

(一)初步發展期(二戰后至20世紀80年代以前)

美國是最早推行教育國際化的國家之一。二戰后,教育國際化成為美國重要的外交政策,聯邦政府的逐步介入使高等教育國際化進入了官方的、有組織的時代。在這一階段,政府頒布了一系列法案和政策措施,將高等教育機構納入其對外權力擴張框架之內,竭力推動美國高等教育持續地朝國際化方向邁進。

1946 年,美國國會通過的《富布萊特法案》,首創了國家、政府資助學生和學者雙向國際交流模式,使美國成為世界各國學者匯聚之地和國際學生教育中心。同時,美國政府還開啟富布萊特交換項目,設立獎學金,支持本國學生到國外大學、外國學生到美國大學深造或從事研究。這是高等教育歷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事件,開啟了國際化的先河。這一模式很快為很多國家效仿,拉開了現代高等教育國際化的帷幕。

緊接著,美國政府于1948 年通過《美國新聞與教育交流法案》(又稱《史密斯·蒙特法案》),成立教育交流服務機構,分享教育、藝術和科學領域的成果等。該法案為后來的教育交流訪問項目建立了基本框架。[3]隨后,杜魯門于1949年提出“第四點計劃”(也稱“技術援助落后地區計劃”),使得高校的知識與技術援助成為戰后美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的一個重要領域。[4]而1950 年國會先后通過的《國際開發法》和《國家科學基金會法案》,踐行對外援助、人員培訓、科學咨詢等計劃,鼓勵美國和外國科學家之間的學術交流和信息交換,支持國際教育的開發。美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發展的里程碑式法案是1958年出臺的《國防教育法》?!秶澜逃ā芬幎ㄓ陕摪钫苯訐芸罱F代語教學研究中心,設立“外國語和地區研究獎學金”,資助美國大學教師海外學術交流和國外學者來美合作。為將外語教學和區域研究全方位滲入到高等教育各層次、多學科、多類型的教育合作與交流之中,美國政府于1961年頒布《文化教育相互交流法案》(又稱《富布萊特-海斯法》,FulbrightHays Act),并在美國歷史上第一次提出為研究生和學者從事海外研究提供固定資金支持。前期所有的努力,為國際教育進入制度層面提供了法律依據的時機成熟。因此,1966年,《國際教育法》——世界上第一個以國家名義制定的國際教育法規出臺[5],對國際教育的管理、財政資助、實施途徑等各方面做了全面的規定。

這一系列政策的出臺,帶動了地方與大學對高等教育國際化的熱情,為美國20世紀80年代高等教育國際化的蓬勃發展奠定了基礎。

·比較教育·美國高等教育國際化政策的歷史變遷及啟示

(二)蓬勃發展期(20世紀80年代至20世紀末)

進入80年代,經濟的全球化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主要趨勢。為應對經濟的全球化,美國的高等教育國際化迅速發展,并在20世紀90年代成為高等教育領域的一個核心議題。這一時期聯邦政府制定的政策主要從國家安全和確保美國在全球的國際競爭力方面加以考量。

1991 年冷戰結束,聯邦政府頒布《國家安全教育法案》,旨在加強語言教學及區域與國際方面的研究,為本科以上層次的學生提供海外學習和研究獎學金,為大學加強國際交流合作提供資助。[6]之后,《美國 2000 年教育目標法》把“提高全球意識”和“樹立國際化觀念”作為全美學生的教育目標。而2000年頒布的《高等教育國際化的備忘錄 》和克林頓總統簽署的《美國國際教育政策執行備忘錄》(Executive Memorandum o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則非常明確地闡述了教育國際化的目標是“培養精通外語和全球文化知識的世界領袖”,以確保美國的世界領袖地位。

美國政府清楚地認識到其在全球的領導作用還有賴于同各個國家未來的政治、文化及經濟精英們建立密切的關系,因此,美國更加積極地開展國際教育與交流活動,既重視本國國際化人才的培養,又重視吸引海外人才來美學習與交流,以培養親美的社會精英。

(三)深化發展期(21世紀以來)

邁入21世紀之后,美國聯邦政府進一步關注本國高等教育國際化事業的發展,新政策頻出,并開始重視非傳統學生的參與,加大留學海外和吸引海外精英的力度,更加重視外語的學習。

1.重視非傳統學生的參與

2001年,美國教育文化事務署宣布設立“本杰明·吉爾曼國際獎學金項目”,每年撥款150萬美元,資助美國本科生出國學習(可長達一年)。這是美國進入21世紀后首次推出的基于非傳統學生在國際教育交流方面參與比例較低而開設的留學資助項目。該項目主要面向低收入家庭、社區學院學生、殘疾學生以及有不同種族背景的學生,鼓勵這些學生到歐洲和拉丁美洲以外的留學目的國學習,以增加學生對這些地區文化的了解,增強他們的外語技能。[7]此后,資助金額和人數逐年增加。

2.加大雙向流動的力度

首先,21世紀以來,聯邦政府不斷強化已有項目的執行。如富布萊特項目每年獲資助人數和撥款都在不斷增加,2006年該項目還被納入美國 2007 財年“科學交流計劃”的預算中,大幅增加經費,提高其地位。[8]2011年,富布萊特項目同美國國家健康研究所福格蒂國際中心合作設立“富布萊特-福格蒂公共健康獎學金”(FulbrightFogarty Fellowships)項目,資助美國醫學院和健康領域的研究生到東亞太平洋地區、中南亞、撒哈拉以南非洲和西半球資源有限地區從事公共健康研究。[9]2013年,美國國務院和美國國家地理雜志學會合作設立的“富布萊特美國國家地理雜志數碼故事獎學金”(FulbrightNational Geographic Digital Storytelling Fellowship),資助美國學生針對任一全球重要主題在國外最多三個國家、一年學術時長的旅游和數碼故事記述。[10]

其次,各類項目先后出臺。2005 年亞伯拉罕·林肯委員會基于經濟、安全、美國的世界地位以及留學的教育價值等方面考量,發布 “全球競爭力與國家的需要——百萬人留學”(Global Competence & National Needs,One Million Americans Studying Abroad)報告(又名“林肯計劃”),提出到 2016-2017 學年,美國每年留學海外的學生人數要增長至 100 萬,并詳細規定了留學經費額度和逐年增加撥款基點,提出多樣化的留學院校和目的地,加強項目的質量控制等。[11]美國國會通過了這一方案,并以官方名義宣布2006年為“海外學習年”(Year of Study Abroad)。 2007年《美國競爭力計劃》(American Competitiveness Initiative,AIC)提出要提供最好的環境,以吸引世界各地的最頂尖的學生、科學家和工程師,讓美國成為世界上從事學習和科學研究的最有吸引力的地方。2009年美國參議院出臺的《2009年參議員保羅·西蒙留學基金法》(Senator Paul Simon Study Abroad Foundation Act 2009)將海外留學教育正式確立為美國大學教育的一部分。同時法案要求美國高等教育機構清除目前校內阻礙學生留學的因素,如課程、教師參與、學院領導和計劃項目等。[12]而2010年5月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在北京簽署的“十萬強計劃”目標已于2014年夏實現。[13]2014年奧巴馬訪華期間與中方簽訂了最新的簽證政策,即美國和中國將互惠延長發放給對方學生和訪問交流者簽證的有效期達5年。[14]簽證有效期的延長將帶來更多的雙向交流。

3.重視外語的學習

2006年,布什在美國大學校長國際教育峰會上正式提出“國家安全語言行動計劃”(National Security Language Initiative, 簡稱NSLI),撥款1.14億美元加強美國民眾對緊缺外語——阿拉伯語、漢語、印地語、波斯語、俄語及其他語種的掌握能力,確定三個亟待提高的量化目標,即掌握外語、高水平外語使用者和外語教師人數及待遇的提高。[15]還設有資助學習“關鍵語言”的“基爾曼獎學金”[16]和“重要語言獎學金項目”(Critical Language Scholarship,簡稱CLS)[17],以及由國家安全教育項目(NSEP)資助,側重對于美國國家安全極為重要的地理區域、語言和專業領域的伯仁獎助學金(Boren Scholarships and Fellowships)[18]。

二、美國高等教育國際化政策變遷的特點

縱觀美國高等教育國際化政策的發展,可以看到社會、政治和經濟等因素在美國高等教育國際化政策歷史變遷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從維護本國政治利益而進行技術援助,到為確保本國的全球經濟競爭力而加大外語學習和區域研究力度,再到為了維持其世界霸權地位而加大本國學生海外學習和吸收留學生力度,美國高等教育國際化政策的變遷體現了聯邦政府不同時期的價值取向。

(一)以國家安全和外交援助并舉的政策推進

正如著名學者阿拉丁所說:“教育可以被看作是外交政策的第四個層面:它有助于改善一個國家的形象?!痹撜擖c把教育合作作為外交政策的投資,對國與國之間未來關系的發展有促進作用,因為許多留學生學成回國后將成為各國政治經濟的中流砥柱,他們在異國被輸入的價值理念和意識形態,將會影響他們今后的工作與生活。許多國家向外國留學生提供獎學金就是基于此種考慮。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美國成了與蘇聯抗衡的唯一超級大國。為了在今后的發展中超過蘇聯而成為世界的霸主,美國政府借助教育交流和技術援助變相推行其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念,教育國際化成為美國重要的外交政策,國家外交和安全政策成為真正的推動力。

“富布萊特計劃”和“第四點計劃”均是以學術、專業和科學等方式來援助受援國,借此向他國傳播美國的價值觀,從而達到其在世界政治舞臺領先地位的目的,同時,也促進了國際之間的教育交流和各國人員之間的交流?!秶澜逃ā窂拿绹鴩赖膽鹇愿叨?,首次將外語教學提高到與數學和科學教學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其第六章更明確規定通過三項措施促使美國高等教育面向國外和促進外國對美國的了解,高等教育成為美國增強同蘇聯的對抗能力的全球性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國際教育法》則是滿足美國世界領袖地位的需要。

(二)以確保全球經濟競爭力為核心的政策驅動

教育的國際化對技術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有著顯著的促進作用,因而經濟利益的刺激是各國政府重視高等教育國際化最顯著的因素之一。20世紀80年代末,冷戰結束,世界經濟和貿易全球化的走向促使各國的高等教育重視培養精通世界經濟貿易、生產和管理的復合型人才,并希望通過高等教育的國際交流,謀求較好的國際關系,為國家帶來直接和長遠的經濟利益。因此,隨著經濟和科技實力成為國際間綜合國力對比的主要因素,美國政府改變了本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的策略,從國家政治、國防和軍事發展的軌道轉入到世界科技、人才的競爭中?!案偁幜Α遍_始成為美國聯邦政府關注國際教育的新焦點。

首先,政府通過立法和各種政策等途徑進行宏觀指導,并為高校的高等教育國際化活動提供各方面保障。如1985年《高等教育法第六條款》為路德管理學院和沃頓商學院的工商管理項目提供資助,并在《高等教育法第六條款》中又新設了Part B項目,用于對國際貿易、國際管理人才的培養提供資助。[19]其次,美國借助其強大的經濟實力和較高的教育水平,積極參與多邊教育合作,建立合作機制,促進高等院校開展形式多樣的國際教育交流活動。比如,始于1990年11月的跨大西洋教育合作機制:歐盟美國計劃(EUUS)(包括了高等教育領域的合作),始于1994年12月的北美自由貿易區“高等教育三邊合作計劃”,以及同期由三國政府基于合作協議框架下設立的“北美高等教育交流項目”①(The Program for North American Mobility in Higher Education)等都是美國政府搭建的高等教育國際化合作平臺。

(三)從防御到以維持世界領先地位為戰略的政策轉變

“9.11事件”之后,美國聯邦政府相繼出臺的新法案、新規定不僅加大了國際學生、外國科學家進入美國的難度,還對他們所從事學習和研究的科目和領域加以限制,這些閉關鎖國的防御政策一度使美國高等教育國際化步伐走向停滯,甚至倒退,導致赴美留學的學生數量大幅度下降,連續三個年度出現負增長,從 2002年的 58.6萬人降為2006年的56.4 萬人。[20]美國高等教育的國際化開始陷入低潮,這一狀況引發了美國企業界、科技界和教育界對政府的嚴重不滿。在社會各界的呼吁下, 尤其是在面對英國、澳大利亞、德國、新西蘭等國借機出臺優惠政策“搶挖”國際人才的壓力下,美國開始積極調整政策,將高等教育國際化提高到國家戰略的高度。

首先,大力資助本國學生赴海外學習。如2005年11月頒布的“林肯計劃”提出到 2016-2017 學年,美國每年留學海外的學生人數要增長至 100 萬;《2009年參議員保羅·西蒙留學基金法》使海外留學教育正式成為美國大學教育的一部分;而2011年的“富布萊特-福格蒂公共健康獎學金”和2013年的“富布萊特美國國家地理雜志數碼故事獎學金”則凸顯了海外留學的進一步發展。其次,大力增強“請進來”力度,廣泛吸引海外留學生。如2005年的《健康、服務和教育機會法案的修正案》提出了吸引留學生的諸多措施,并把積極開拓國外生源市場納入政府工作日程;2007年的《美國競爭力計劃》、2008年《提高國際開放程度以提高美國國家競爭力法案》和2014年中美簽證的互惠延長新政策都力爭要創造條件吸引世界各地的學生、學者和科學研究者。再次,重視外語語言教育的立法,劃撥??钪С滞庹Z教學, 架設通向外部世界的橋梁,如2006年的“國家安全語言行動計劃”、富布萊特新語言項目等。2008 年頒布的《2008 提高國際開放程度以提高美國國家競爭力法案》,將國際教育交流視作是美國實現全球領導競爭力戰略目標的橋梁。

三、對中國高等教育國際化政策的啟示

高等教育國際化是高等教育發展的全球性趨勢。隨著全球化的深入發展,高等教育國際化政策的制定已成為各國教育政策的重要一環。美國在高等教育國際化政策方面的經驗,值得我們借鑒。

(一)將高等教育國際化提升至國家戰略的高度

自第二次世界戰爭之后,美國聯邦政府開始重視本國的高等教育國際化政策的制定?!?.11事件”后,美國更是將高等教育國際化提高到國家戰略的高度。正是有了政府政策上的大力支持,美國的高等教育國際化活動才得以蓬勃發展。借鑒美國,我國政府在制定教育政策時,應該將高等教育國際化提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重視高等教育國際化的整體規劃,結合自身實際與國情,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有中國民族特色的高等教育國際化發展戰略,以適應當前世界高等教育國際化發展趨勢。各省市也應結合世情、國情與省情,制定出符合各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高等教育國際化發展規劃,形成具有各省特色、服務于當地的高等教育格局。

(二)增強高等教育國際化政策的可操作性

美國在高等教育國際化發展的每個階段都有政府法律和政策的支持,幾乎每一項法案都有非常周嚴的法律規定和具體的可操作性目標,因而能夠得以切實有效地實施。

我國政府也非常重視高等教育國際化的發展。但我國的高等教育國際化政策往往注重“寬宏而大”,多為概況性和原則性規定,忽略了“具體而微”,可操作性不強,同時沒有相關的配套法規加以細化,缺乏明確的針對性。如1995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將教育的國際化納入法治軌道,其第六十七條規定國家鼓勵開展教育對外交流與合作;1999年出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也作了類似的原則性規定。兩部法律的規定都很規范,但總體來說比較抽象,操作性不強。如教育經費的投入使用和監督、社會辦學的權利和義務、學校辦學自主性等方面,都只有大體的方向和原則,缺乏具體可行的標準。政府與學校的職責不明,目標不清晰,缺乏有效監督。因此,我國政府在制定高等教育國際化政策內容時,除了原則性規定外,應注重具體性和可操作性,使相關政策能夠在實際實施中得到切實有效地執行。

(三)提高多元外語學習和區域研究的資助額度

外語學習和區域研究分別是衡量高等教育國際化的重要指標之一??v觀美國高等教育國際化政策的歷史變遷,自二戰以來,外語學習和區域研究一直是美國高等教育國際化政策的重要內容。政府對這兩個項目的撥款亦十分充足,從而保證了項目開展所必要的經費。

近年來我國也開始重視多元外語的學習和國際區域間的研究,一些外國語學校開設了多種小語種專業,許多綜合性大學設立了區域研究中心。但政府就外語學習或區域研究項目的資助力度非常有限,這使得外語與地區研究中心的活動開展遭受到較大的限制。以非常用外語教學的開展為例,2009 年,美國研究型大學平均開設了 58 門非常用外語語種課程,而中國研究型大學平均僅開設了3門非常用外語語種課程。[21]國際教育和研究活動的開展需要大量的經費與專業人才,如果政府制定高等教育國際化政策時能將多元語言學習和區域研究納入考慮之列,并提高資助額度,這將會為我國的高等教育國際化發展增光添彩。

(四)加大吸引海外留學生的力度

西方發達國家都把接收外國留學生與該國基本的政治外交政策聯系在一起。美國早已將高等教育國際化視作一項公共外交政策,對維護美國的全球領導力和霸主地位舉足輕重。培養留學生是對外傳播美國的價值觀與影響的一種重要手段。自1946年的富布萊特政策之后,美國政府不斷出臺了多項政策吸引海外學生。雖然“9.11”之后政策有所調整,但幾年之后又調整回來,并加大了力度。當今,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留學生接收國,吸引了全世界三分之一的留學生。

21世紀以來,我國政府亦制定了相關政策吸引海外留學生,來華留學生也呈上升趨勢。2014年共計有來自200個國家和地區的37.7萬名各類外國留學人員來華學習[22],同期,中國大陸學生前往海外學習的人數達到45.98萬人[23]。兩組數字相比較,出國留學的人數要比來華學習的人數多8萬多。因此,在政策上加大力度吸引海外留學生,我國仍有很大的空間。除了中國政府獎學金之外,政府可以在政策上為高校、非營利組織、企業、民間人士等提供捐資助學的便利,為吸引海外留學生來華學習搭建更多的橋梁。

四、結語

國際化是世界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重要趨勢,也是中國高等教育實現快速發展的必由之路,而高等教育國際化政策的制定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美國從國家戰略高度重視高等教育國際化政策的制定,并通過立法來細化和規范高等教育的國際化,重視外語學習與區域研究,加大吸引海外留學生的力度和本國派出學生的力度,凸顯了其不同歷史時期的特點。借鑒美國的經驗,我國應將高等教育國際化政策的制定提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增強政策的可操作性,加大資助多元外語的學習、區域研究和吸引海外留學生的力度,以促進我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的深入發展。

注釋:

①這是一個三方政府協作項目,分別由各國政府每年對兩所國內大學提供資助,幫助其互相開展教育交流與合作。

參考文獻:

[1]Open doors 2014, “A Quick Look at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the US”[EB/OL].[2015-01-05].http://www.iie.org/ResearchandPublications/OpenDoors/Data/InternationalStudents/Infographic.

[2]劉寶存.戰后美國高等教育的全球性政策剖析[J].外國教育動態,1988(2):18~23.

[3]Nancy L.Ruther, Barely There, Powerfully Present: Thirty Years of U.S.Policy on 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New York: Routledge Falmer,2002:62-64.

[4]Ellen McDonald Gumperz, Internationalizing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 Innovation and Structural Change.Berkeley, California: Center f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970:8-38.

[5]崔淑卿,錢小龍.美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的興起、發展及演進[J].現代大學教育,2012 (6):37~42.

[6]蔡宗模.美國高等教育全球化的政策與實踐[J].比較教育研究,2013(7): 97~102.

[7][8][16]Benjamin A.Gilman International Scholarship, Program overview[EB/OL].[2014-08-05].http://www.iie.org/en/Programs/GilmanScholarshipProgram/AbouttheProgram.

[9]FulbrightFogarty Fellowships Awards in Public Health[EB/OL].[2015-01-30].http://us.fulbrightonline.org/fulbrightfogartyfellowshipsinpublichealth.

[10]FulbrightNational Geographic Digital Storytelling Fellowship[EB/OL].[2015-01-30].http://www.us.fulbrightonline.org/about/typesofgrants/fulbrightnationalgeographic-digital-storytellingfellowship.

[11][21]劉玲嬌.新千年美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的主要政策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高教研究與實踐,2012(4):70~73.

[12]丁玲.從聯邦政府的行動透視21世紀美國高等教育國際化[J].高等教育研究, 2011(4):97~102.

[13][14]Ambassador Baucus Press Conference on Visas and Open Doors[EB/OL].[2015-02-16].http://beijing.usembassychina.org.cn/2014ir/ambassadorbaucuspressconferenceonvisasandopendoors.html.

[15]李聯明.“9.11 事件”后美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的五個發展趨向[J].比較教育研究, 2007(7):74~77.

[17]The Critical Language Scholarship Program[EB/OL].[2015-01-30].http://www.clscholarship.org/.

[18]Boren Awards for International Study[EB/OL].[2015-01-30].http://www.borenawards.org/.

[19]王帥.20世紀80年代以來美國高等教育國際化新進展[D].河北大學碩士論文, 2008:14.

[20]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the US[EB/OL].[2015-01-05].http://www.iie.org/Services/ProjectAtlas/UnitedStates/InternationalStudentsInUS.

[22]2014年全國來華留學生數據統計[EB/OL].[2015-10-01].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5987/201503/184959.html.

[23]教育部:2014年度我國出國留學人員總數達45.98萬人[EB/OL].[2015-10-01].http://education.news.cn/2015-03/05/c_1114535330.htm.

(責任編輯陳志萍)

經濟變遷休閑經濟研究論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隨著我國城市的飛速發展,休閑體育經濟規模逐漸擴大,并與現代城市的發展產生了緊密的聯系。休閑體育經濟反映出了民眾體育意識的提升,也體現出了體育產業的創新性發展。為推動城市走好高質量、內涵式的發展道路,本文主要對休閑體育經濟與城市發展的互動關系展開探討。

關鍵詞  休閑體育經濟  城市發展  互動關系

我國城市發展速度極快,城市人口也在逐步增多,休閑體育經濟與城市發展密切相關。本文主要探討休閑體育經濟與城市發展之間的關系,并就我國目前休閑體育經濟的發展現狀進行分析?,F如今,隨著越來越多農村人口涌入城市,城市化已經成為我國重要的發展方向,人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對體育鍛煉的要求也會逐步提高。

一、休閑體育經濟與我國城市發展現狀分析

體育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城市的發展,根據國際規則可以將體育分為兩種,即大眾型體育和運動競技型體育。經過漫長的發展,我國的體育經濟已經達到一定規模,但是我國大眾化體育的平均水平偏低,人們生活節奏過快,導致鍛煉的時間過少,導致大眾化體育鍛煉停滯不前。雖然城市發展速度快,但是體育產業卻跟不上發展速度,產業規模小,嚴重影響人們的健康。目前的體育產業與傳統體育產業發展差距較大,雖然國家制定了一些政策促進體育產業發展,但是在落實的過程中,受到很多外在因素影響,實施起來有些困難。體育產業發展落后與人們的傳統思維觀念有一定關系,在人們固有的觀念中,體育一直是公益性事業,需要國家的投資才能發展。正因為受限于這種思維,導致體育在城市發展中過于落后。體育產業的不完善會影響休閑體育經濟的發展,也會影響人們的運動,為城市經濟發展帶來阻礙。大多數人們在進行體育活動時只能做一些簡單的運動,且對體育用品消費較少,一些體育設施建設不完善,投資力度不大,人們缺少活動場所,所以體育經濟發展令人堪憂。在一些中小城市中,一些體育場所不對社會公眾開放,也沒有提供更多的運動場所,嚴重影響了體育經濟的發展,相關部門也沒有充分認識到體育活動的重要性,人們的健康維持存在隱患。

體育消費目前還屬于一種“新消費”,其消費水平較低,且地域之間發展不平衡。城鎮居民活動場地嚴重不足,根據有關數據顯示,我國體育場館的開放和經營狀況較差,不僅數量較少,利用率很低,并且國內缺乏專業的體育輔導員,無法滿足城鎮居民的健身要求。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有以下幾種:第一,人們的思維模式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導致對體育運動不夠重視,第二,人們大多都僅進行簡單的體育活動,對體育用品的需求較少;第三,體育設施匱乏,且向大眾開放的場地較少。

二、體育經濟對城市發展的影響

據許多發達國家的發展史可知,發展休閑體育經濟對增加國民收入有重要效果。相對于那些需要大量資金和高科技的其他經濟部門相比,通過體育來帶動經濟發展,有較大優勢,性價比較高。

(一)發展體育可以加快城市化進程

在過去,組織體育賽事是塑造城市形象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其不僅能夠調動全員的運動積極性,也能體現城市活力,豐富城市經濟結構,加快發展步伐,吸引更多人口融入城市。眾所周知,廣州天河體育中心最初是荒郊野嶺,受關注度較少。而隨著全運會的成功舉行,現如今已成為廣州最具代表性的體育建筑之一。發展體育運動可以更好推動城市的經濟發展,發展體育能夠帶動體育產品的消費,從而推動城市經濟的發展,增加當地財政的收入。發展體育運動能帶動旅游,商業,交通等相關產業的發展。體育作為一項競技運動,發展體育能提高全民素質,加強全民體質,從而間接達到帶動城市經濟發展的目的。

(二)體育的發展可以為當地居民提供就業機會

隨著國內經濟的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大眾對體育用品的需求程度也在逐漸增加,市面上的體育用品也更加多樣化。從目前來看,這些體育用品在制造過程中往往依賴密集型的生產模式,所以離不開勞動力來生產。因此,要帶動一個區域的體育產業發展,就會有大量的勞動人民可以就業。對一些剛步入社會的年輕人或者婦女來說是一個不錯的上崗機會,以此能夠有效緩解社會就業壓力,從根本上推動城市經濟快速發展。不僅如此,隨著體育行業的快速發展,體育場地也會越來越多,一些清潔崗位也會需要大量的人口,可以有效緩解就業壓力。

(三)體育的發展能加強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

根據調查可以得出,無論是哪種體育賽事,在舉辦時都會加快當地的基礎設施建設。例如,一些洲際賽或者省內的大型運動比賽等,都必須有完善的基礎設施。發展體育有利于城市的經濟發展,也能促進城市間的互相交流,體育運動的發展能夠吸引先進的技術和人才,還可以使一些知名度不高,質量較好的產品增加曝光度,通過體育宣傳進入大眾的視野當中。體育的發展對城市經濟的推動有重要作用,與此同時其給城市帶來的負面影響也需要給予高度重視。第一,大型體育賽事的體育場只適用于競技體育賽事的舉辦,專業性較強,需要大量的投入來維護保養,這類場地除運動員進行訓練以外,大多數時間都處于空置狀態。所以,必須規劃好體育館的區域,將賽事區和休閑區進行區分。第二,往往舉辦大型的體育賽事需要在場館周邊修建大量的道路跟可供住宿的酒店,這些基礎設施必不可少,但這會減少耕地面積以及造成環境污染,致使城市現代化進程變慢。所以在體育賽事發展中,應該堅持“綠色體育”的發展理念,商業運作要適度。

三、體育經濟與城市發展的互動關系研究

休閑體育的發展對城市經濟增長有積極影響。國家在大力發展體育產業,并逐步完善相關設施。將體育元素加入城市文化中可以讓體育文化成為城市的另一張名片。

(一)根據城市實際發展來開辦體育項目

城市在發展過程中都會逐漸形成各自的特色,在演變過程中要意識到體育扮演的角色,并結合自身實際來規劃體育行業的發展。要發展體育事業必須要對市場有透徹的了解,要通過市場調研來分析城市體育發展中可能存在的問題,了解體育產品的需求量以及生產情況。另外,還要通過分析消費者的消費能力以及消費需求來規劃好體育投資,讓企業利益達到最大化。在開發期間,應盡量選擇人流量較廣的地帶,選擇地理位置優越的區域建設體育館,能夠促使更多人群消費,也能更好地宣傳體育運動,從而推動城市經濟的發展。每個城市應該根據自己的綜合實力來進行規劃,需要預測體育市場的具體需求,以及獲利的最佳途徑。切不可盲目的開發體育運動項目,場館的建設也應該圍繞體育項目進行。

(二)建設體育配套設施

體育行業的發展離不開資金的支持,相關部門應該為體育設施建設成立專項資金,為體育發展提供穩定的后勤保障。在完善過程中也必須加強餐飲,治安等配套設施的建設,這樣才能打造出一個完整的體育產業鏈。經濟發展主要以體育場為中心,在其周圍完成配套建設,滿足人們的日常需要,這樣才能有利于城市經濟的快速發展。

現代化體育需要有強大的基礎設施予以支持。在發展體育產業的過程中需要做好體育宣傳工作,調動群眾的積極性,吸引更多的市民參與其中。體育產業的服務質量十分重要,決定了體育經濟的發展,因此必須為市民提供優質的服務水平,著力提升員工的綜合素質,建立相關的責任制度,讓體育行業發展更加健康和智能化。

(三)優化產業的發展環境

優化產業發展環境可以從以下三方面入手:稅收政策支持、資金扶持和體育人才引進。這給了體育產業更多的發展空間,通過政府的引導建立多元化產業體系。在優化過程中,應該降低體育創業的成本和風險,這樣才能加快發展節奏,吸引更多體育人才。與此同時,在社會上也應該大力宣傳,讓民眾形成良好的健康理念,提高群眾的體育熱情,吸引更多的人熱愛體育事業。在現今互聯網的影響下,電子競技已經成為越發受人關注的體育項目,因此應該深入發掘其潛在資源和價值,通過互聯網的優勢建立新型的體育產業。

(四)推動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

在休閑體育經濟發展過程中,體育產業與許多行業都緊密相連,僅帶動體育產業發展是遠遠不夠的,還需推動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體育經濟的發展對城市發展旅游業有較大好處,通過張貼宣傳帶動城市旅游業的發展。當前,已經有很多城市將體育產業作為推動城市經濟快速增長的主流,通過建設體育館或發展本土體育品牌來獲取更多的關注度,提高城市的影響力。體育產業的發展能夠加速完善城市的硬件設施,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在舉辦賽事時,城市的公共設施是城市的名片,這能吸引更多的參賽者和觀賽者前來參與賽事。近年來,我國的馬拉松賽事舉辦較多,一些大城市通過媒體宣傳,會多角度為參賽者展現城市形象,這也為城市發展提供了更多招商契機。

四、結語

休閑體育經濟與城市發展關系密切,且體育產業發展有利于提高居民的身體素質,對新興產業的發展也有較大幫助。為此,要根據城市的具體情況來開展體育項目,開設體育產業投資項目,完善城市的基礎體育設施,打造完整的體育產業鏈。近年來,大部分城市倡導體育產業的發展,部分政府部門將體育產業視作重點開發區域,且廣大民眾也積極響應。體育產業的發展會帶動旅游業、文化產業等其他行業的發展。因此,城市發展應該抓住機遇,完善配套設施,積極嘗試與其他產業結合,共同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洪.淺析體育文化與體育經濟和諧發展的有效對策[J].經濟師,2020(01):245+248.

[2]于艷.淺析體育經濟發展現狀及對策[J].營銷界,2019(39):194-195.

[3]靳雨茜.淺析民族體育產業的體育經濟與文化價值[J].灌籃,2019(11):204.

[4]高世利.淺析中國體育經濟的投資需求與消費需求[J].環渤海經濟瞭望,2019(03):61.

經濟變遷休閑經濟研究論文范文第3篇

摘 要:所謂制度變遷,就是指制度的替代、轉換與交易的過程。實質上,制度變遷就是一種更高效的制度對另一種更低效的制度的替代過程,即一種新的更有效率的制度的產生過程。因此,著重論述了制度變遷的成因、啟示和基本理論。通過對制度變遷的成因、啟示和基本理論進行明確的闡釋,不僅有助于研究和分析有關和相關制度變遷方面的問題,而且也有益于更好地理解和運用制度變遷基本理論。

關鍵詞:制度變遷;成因;啟示;基本理論

一般情況下,制度可被視為一種公共產品,因為它是由個人或組織制定出來的,也就是制度變遷理論所說的制度供給。由于人的有限理性和資源的稀缺性的存在,所以,制度供給是有限的和稀缺的。隨著外界環境的不斷變化或人的自身理性認識程度的逐步提高,人們會不斷地對制度提出新的需求,以此來實現人們的預期,進而增加人們的收益。當制度的供給與需求基本均衡時,它基本上是穩定的;當制度的供給與需求不均衡時,現存的制度就不能滿足人們的現實需求,這樣就會發生制度的變遷。所謂制度變遷,就是指制度的替代、轉換與交易的過程。它是一種更高效的制度對另一種更低效的制度的替代和產生的過程。事實上,制度變遷不僅屬于經濟學范疇,而且屬于社會學范疇。它不但包括一切經濟領域的制度變遷,而且也包括整個社會領域的制度變遷;它既關乎人們經濟利益的調整,又關乎人們權利、價值和文化觀念的調整。本文主要對制度變遷的成因、啟示和基本理論進行深入的論述。

一、制度變遷的成因

(一)相對價格和偏好的變化是制度變遷的外部條件

由于相對價格的變化會改變人們之間的激勵模式,而人們偏好的變化會造成契約結構的變化,這一切就有可能導致制度變遷的發生。不過,這并不是說相對價格和偏好的變化就必然導致制度變遷的發生。實際上,制度變遷是由多種因素所決定的。從更深層次意義上講,制度變遷就是社會各種利益格局的重新調整,而相對價格和偏好的不斷變化只不過是制度變遷得以發生的外部條件而已。如果相對價格和偏好的變化不能破壞目前的制度均衡,那么制度變遷就不可能產生。

(二)組織的有效性是制度變遷的主要原因

在稀缺經濟和競爭的環境下,制度和組織持續的相互作用是制度變遷得以產生的關鍵。由于競爭迫使組織持續不斷地對技術、知識等方面進行投資,以圖生存,而組織獲取的這些技術、知識方法將不斷地改變現存的組織制度,同時,組織和企業精英們行為的效用最大化也決定了制度發生變遷的目標和方向,因此,在某種意義上說,制度變遷的發生會沿著什么道路前進,是各種各樣的組織選擇、競爭和合作的結果。

(三)適應效率是制度變遷的客觀原因

眾所周知,適應效率與配置效率是不同的,一方面,它牽涉那些決定經濟長期演變的路徑;另一方面,它還牽涉一個政府、個人和社會獲得知識和學習的共同愿景,去指導創新和共擔風險,共同進行各種創造活動,以求解決社會發展長期存在的“瓶頸”問題。制度變遷理論認為,制度的有效性必然要求為組織提供適應效率。那么,制度的有效性是怎么為組織提供適應效率的呢?首先,制度的有效性要求組織進行分權決策、同意實驗、支持發展和利用特殊知識,并積極探索解決經濟問題的各種路徑。換句話說,制度的有效性要求應為組織提供一種創新機制和一種能面對外部不確定性的適應能力。其次,制度的有效性要求消除組織的謬誤,共擔組織創新的風險,以及能夠保護產權。這樣,所有組織在激烈的競爭和不確定情況下,都有可能犯錯誤。不過,問題不在于組織會不會犯錯誤,而在于政府和社會是否存在消除組織錯誤的體制和機制。

(四)制度缺陷是制度變遷的內在原因

所謂制度缺陷,是指制度和制度結構自身不健全而導致的欠缺性。制度缺陷主要表現為:一是制度短缺。制度短缺是指制度的社會供給不足。制度短缺的不足,不僅表現在制度供給數量的不足,而且也表現在制度供給主體的意愿和能力的不足。二是制度僵化。制度作為一種公共規則與所有人的行為變化相比較,在其變化的速度上顯然滯后于行為變化的節奏。即使是完善的制度,也要與時俱進,否則,它也會趨于保守并產生惰性,更不利于整個社會的全面發展。三是制度不均衡。制度不均衡是指人們對現存制度的一種不滿意狀態。在正常情況下,只有在制度的效用大于其成本、同時選擇該項制度的凈收益最大化時,人們才會對這一制度產生滿意感;反之,當一項制度的凈收益小于零或在某種可供選擇的制度中該項制度的凈收益最小時,人們就要產生改變這一制度的動機和行為。這樣就導致了制度的失衡。

二、制度變遷的啟示

(一)政府在制度變遷過程中應發揮積極的作用

不管是哪種類型的制度變遷,政府在制度變遷過程中的參與都是不可缺少的。因為政府在制度維護和規則制定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所以,政府在制度變遷過程中應扮演積極的角色。尤其在制度短缺、僵化、不均衡和市場失靈等情況下,政府更應該作為制度變遷的推動者,以此來保證制度變遷的需求和供給的均衡。不過,政府時常從自身的利益出發,成為制度變遷的主體。

(二)制度變遷的產生是各種利益主體間長期博弈的結果

一個新制度的產生并不是某一個集團行動的產物,而是在集體內部和不同集團之間討價還價、相互博弈的結果。在制度變遷過程中,各個利益集團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原則,強烈要求最有利于自身的制度設計。在經過長期的各種利益集團對比博弈后,各個利益集團最終達成博弈的制度均衡,使制度安排重新均衡。在各利益集團的相互博弈中,如果雙方或多方形成相互對峙的局面,那么就會導致制度變遷的停滯。在實際的制度變遷過程中,因為,各個利益集團的力量是不對等的,又因為參與制度變遷博弈的力量也處于不斷的變動之中,所以,制度變遷的過程始終處于“均衡—不均衡—均衡”的循環怪圈之中,不斷地推動著制度的變遷。

三、制度變遷的基本理論

國內學術界研究制度變遷理論中最有名的就是我國著名經濟學家林毅夫,他把制度變遷劃分為誘致性制度變遷和強制性制度變遷。誘致性制度變遷是指現行制度的變更或替代,或者是制度的再造;強制性制度變遷是由政府所制定的正式規則的實施,實質上就是不同利益集團之間對現有的收人進行分配與再分配。國外學術界對制度變遷理論的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其中最有影響力的是道格拉斯 C 諾斯的建構主義制度變遷理論、哈耶克的演進主義制度變遷理論和奧爾森的利益集團制度變遷理論。道格拉斯 C 諾斯的制度變遷理論是一種建構主義制度變遷理論。哈耶克的制度變遷理論又稱為自我擴展理論。他認為,制度的演進過程具有自發性,其演進的方向是不確定的,因此,制度變遷的最終結果具有不確定性。奧爾森的利益集團制度變遷理論就是一種博弈觀。他認為,“制度既不是完全由理性設計的產物,也不是演進主義的產物,而是各個利益主體在某個階段相互博弈的結果?!本C合以上幾個當前國內外最流行的制度變遷理論,我們接下來對制度變遷的基本理論進行詳細的論述。

(一)誘致性制度變遷和強制性制度變遷

拉坦和林毅夫把制度變遷區分為誘致性制度變遷和強制性制度變遷。1978年,拉坦發表了著名論文《誘致性制度變遷理論》,在總結前人研究的基礎上,他提出了誘致性制度變遷理論,并成功運用這一理論來分析歐洲中世紀農耕制度變遷、19世紀運輸和交通制度變遷。到了20世紀80年代,隨著發展中國家大規模的政治、經濟體制改革的開始,誘致性制度變遷理論受到了批評。但是,我國著名的經濟學家林毅夫結合中國經濟改革的實際,在 1989年提出了強制性制度變遷理論。于是,林毅夫就把制度變遷分為誘致性制度變遷和強制性制度變遷。

1.誘致性制度變遷。誘致性制度變遷是指現行制度的變更或替代,或者是新制度的創造。它是個人或一群人在獲得利益時會自發倡導、組織和實施的。誘致性制度變遷還可分為正式制度安排和非正式制度安排兩種。在正式的制度安排中,規則的變動和修改,必需受它所制約的一群(個)人的準許。因此,正式的制度安排規則需要創新者花時間和精力與他人談判,進而達成一致的意見才行。然而,非正式制度安排規則的變動與修改是由個人完成,例如價值觀、道德、習慣、意識形態等都是按照自己的意識自主完成的。

誘致性制度變遷具有以下特點:一是誘致性制度變遷的主體來自基層。誘致性制度變遷是以基層的農民、居民等各種行為人為變遷的主體,也就是這些基層的行為人看到了預期的收益,進而提出了新的制度訴求,這就為制度變遷提供了方向。這些行為人是制度變遷的需求者,也是制度變遷的推動者和創新者。二是誘致性制度變遷的程序為自下而上。因為誘致性制度變遷的主體來自基層,所以制度變遷是一種自下而上的、從局部到整體的變遷過程。也就是說,基層政府通過對行為人進行制度需求的分析,認識到這種需求制度的效用可觀,所以便影響或推動上一級政府。同理,上一級政府也采用同樣的方式影響或推動它的上一級政府,直至決策者制定好新的制度。三是誘致性制度變遷具有增量革命和邊際創新的性質。誘致性制度變遷應該是在保留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創新新的制度,或者是對外圍制度進行適當地調整。因此說制度變遷是一種典型的邊際革命和增量調整式的改革。四是在改革順序上誘致性制度變遷是先易后難、先試點后推廣。首先,是先解決較容易的制度,再“啃硬骨頭”。也就是說,在掃清外圍制度障礙后,接著向核心制度突破,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其次,是在具體的制度上,一般都采用先試點、摸索經驗,再由點到面,大面積推廣。這樣就可以避免一哄而上、一哄而下所造成的重大的制度變化;同時,試點可以起到有效的制度示范和帶動作用。五是誘致性制度變遷的路徑是漸進的。誘致性制度變遷最明顯的特點就是它采取的是非暴力的、非突發式的制度變遷路徑,也是一種嘗試性質的,以基層行為人對制度的需求來漸進地誘導出新制度的出臺??傊?,制度變遷基本假設前提也正如道格拉斯 C 諾斯所說的“制度變遷的誘致性因素在于主體期望獲得最大的潛在利益”。也即是說,制度的轉換、替代與交易,都需要一個過程,從外部利潤的發現到外部利潤內在化,其間都要經過許多復雜的環節。在制度變遷結構的架構上,不是所有的制度全部都能安排好,實際上,制度變遷是根據制度需求和決策安排,逐步地加以推行,這樣就可以避免社會生活產生巨大的震蕩。

2.強制性制度變遷。強制性制度變遷是指由政府命令或法律的引人而實現的制度變遷。強制性制度變遷的主體是國家或政府。由于國家或政府的存在,作為國家或政府的統治者就需要維護一套制度來減少國家或政府的交易費用。眾所周知,制度是一種公共物品,而公共物品通常是由國家或政府生產的。按照制度變遷理論分析,政府在生產公共物品方面比私人生產更有效,因此,在制度這個公共物品上更是如此。另外,誘致性制度變遷可能會遭受外部效應和“搭便車”等問題,這樣就會造成實際需求中的制度供給不足。因此,在這種狀態下,國家或政府就可以憑借其強制力、意識形態等功能優勢來減少或遏制制度供給不足等問題,從而達到降低制度變遷成本。所以強制性制度變遷也是制度變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變遷。

強制性制度變遷具有以下特點:一是強制性制度變遷的主體是國家或政府。因為強制性制度變遷是國家或政府看到了潛在的收益去積極主動地設計和制定制度,所以國家或政府是制度變遷的推動力量,自然也就是強制性制度變遷的主體。二是強制性制度變遷的程序是自上而下的。因為國家或政府是制度變遷的主體,那么其程序當然是國家或政府制定后,然后由各級地方政府或職能部門來推行,一直到制度開始發揮作用。三是強制性制度變遷具有激進性質。無論是整體性制度設計,還是單項制度安排,都不是漸進性質的,而是制度一出臺馬上就一步到位,因此強制性制度變遷具有很明顯的激進性質。四是強制性制度變遷具有存量革命性質。對全局性制度變遷,強制性制度設計就能從核心制度開始進行創新,而不必像誘致性制度設計那樣先從核心制度的外部開始,漸進深入。

總之,從本質上講,無論是誘致性制度變遷還是強制性制度變遷,它們的變遷都是制度的替代、轉換、交易和創新過程。正如道格拉斯 C 諾斯所說的“制度是一種社會博弈規則,是人們所創造的用于限制人們相互交往的行為框架”。制度變遷實現后,在一定時期內會就出現制度均衡的局面。但是,制度均衡只是暫時的,而不是永久不變的。如果制度層面出現新的組織和經營管理方式,或者是法律、政治等情況發生變化而使社會政治環境發生變化,那么制度均衡就一定會被破壞。由于制度安排不能獲取專利,誘致性制度變遷會碰到外部性和“搭便車”問題?!霸趯嶋H生活中,誘致性制度變遷和強制性制度變遷是很難分開的,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共同推動著社會的制度變遷?!?/p>

(二)制度變遷的嵌人性理論

嵌人性理論是由卡爾·波拉尼(Karl Polanyi ) 、哈里森·懷特(Harrison C.White)和馬克·格蘭諾維特( Mark Granovetter)三位學者提出的。嵌人性理論就是研究在特定的社會活動中產生現存制度的社會結構與社會環境。 20世紀50年代,卡爾·波拉尼在《作為制度化過程的經濟》一文中最早提出,“經濟過程的制度化與一個社會的聯合與穩定的過程緊密相連。這個過程會產生一種結構,這種結構具有一種由社會定義的功能,……由此產生相應的價值觀、激勵機制和政治形態。在這樣一種相互關聯的過程中,人類的經濟活動被制度化?!舱腔诖?,人類經濟嵌入并纏結于經濟與非經濟的制度之中。將非經濟的制度包容在內是極其重要的。對經濟結構和運行而言,宗教和政府可能像貨幣制度或減輕勞動強度的工具與機器的效力一樣重要?!痹谠撐睦?,卡爾·波拉尼認為,人們對某些經濟行為與模式的選擇,往往是與他們所賴以生存的那個社會的社會結構、社會環境和社會生活方式等密切相關的。

在論述市場產生的社會過程時,懷特指出,市場是企業間通過相互觀察彼此行為而進行自我復制和再生而產生的社會結構,如市場供給就是生產廠商之間行為互動的結果。懷特認為,首先,生產商們一開始就處于互相接觸、相互觀察對方在做什么的同一社會網絡中,尤其是對方在同類和相關產品上是如何定價的等方面。因此,生產商們的社會網絡也為他們提供了很重要的經營管理和供求信息。其次,處于同一社會網絡中的生產商們相互暗示并相互傳遞著信息,從而建立和保持一種信任合作關系。依據這種共同的規則,人們從事著生產、合作與經營。最后,市場規則實際上產生于處于同一個圈子里的生產商們,而不是生產商們按照憑空而起的市場規則來行事的。換句話說,“市場制度只是生產商網絡內部相互交往產生的暗示、信任、規則的反映?!?/p>

從新經濟社會學的角度,格蘭諾維特認為,經濟行為只是社會行為的一種形式而已,它從內容和方式上都會受到其行為發生的那個社會環境和社會結構的深刻影響。因此我們可以說,特定的經濟制度是特定的社會結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格蘭諾維特同時還認為,“嵌入性問題同樣存在于原始部族和現代市場社會中,并且人的行動緊密嵌入在人際網絡關系中?!彼谶M一步闡述“嵌入性”問題又時指出,經濟行為嵌人在特定的社會結構之中,而最重要的社會結構就是人們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一種社會關系網絡結構,其中的相互信任就是嵌人性網絡的機制。因此,“在人們的經濟生活或經濟行為中,不是什么制度安排或普遍道德使人們相互間產生有效率的社會互動,而是由于人們被置于特定的網絡之中,并由此產生了相互間的信任。在這個基礎上,我們才可產生有效率的互動”?!坝行实慕洕灰缀突油a生在間接或直接的相識者或熟人之間,嵌入性的概念所強調的是信任,而非信息?!?/p>

總之,一方面,我們必須進入具體的特定社會生活關系網絡之中,重點去尋找和分析社會生活關系網絡的具體形式,在特定的社會關系網絡范圍內去研究社會結構及其制度安排的具體過程;另一方面,只有當我們找到制度在具體的社會生活中如何與人的因素和環境因素共同構成了制度運行的現實邏輯,那么我們才能真正地理解、認識和把握制度所嵌入的特定社會結構的基本特征。因此我們可以說,制度不但具有一定程度的規制性,而且也是特定環境的衍生物。

(三)制度變遷的意識形態理論

馬克思主義認為,意識形態本質上是一種由社會中占絕對支配地位的利益集團所主導和推動的主流思想文化和價值體系。從社會學視角來看,意識形態是指一種信仰體系和世界觀,也是一種完善的價值觀念和規范。所以說,意識形態不但被賦予了更廣泛的心理和文化含義,而且還和人們的社會化過程以及生活的價值觀念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偟膩碚f,意識形態是降低提供制度服務成本的最重要的制度安排。

諾斯在他的《經濟史中的結構與變遷》一文中認為,意識形態是人們關于世界的一系列的信念,它具有3個的特征:第一,它是個人與社會環境互動生成的一種節約費用的工具,并以“世界觀”的形式存在的,從而使決策過程簡化;第二,它是個人所領悟的關于社會公平的道理和倫理合并在一起的;第三,當一個人的經驗與他的意識形態不一致時,他會改變個人意識形態上的看法。然而,“在個人改變他的意識形態之前,必然有一個經驗和意識形態不一致的積累過程?!?/p>

奧爾森在《集體行動的邏輯》一文中指出,“許多國家從某一具有強烈感召力的意識形態,如民主或共產主義,或者還通過一個不同的宗教、語言或文化來贏得更多的力量和團結?!绷忠惴蛘J為,很多資料中提到意識形態大多是由于它具有確認現行制度安排符合義理或凝聚某個利益團體的功能。一個社會也好,一個利益集團也罷,假如它們的成員中的大多數對制度的公正原則不具有相同的感覺,那么這些規則就不可能恒久地存在下去。再假如,一個國家或社會不同階級或階層之間的意識形態差別足夠大,那么就有可能會引發革命,從而形成新的社會組織和社會結構,以此來獲得個人不可能獲得的收益。不過,對個人行為的假設中也表明,所有大組織團體生來就受到“搭便車”問題的困擾。因此,主流的意識形態一定能夠解決“搭便車”問題。因為意識形態是一種降低認知世界成本的有效工具,所以為了使人們獲得有效益意識形態,而這種意識形態就必須相當好地合乎個人對世界的認知。隨著社會制度的變遷和個人經驗的積累,個人對社會的公平和正義的認識也會逐漸地改變。有效的意識形態必須相當地靈活,不但能贏得新團體成員的信認,而且又能促使老團體成員的高度忠誠。林毅夫又認為,意識形態也是人力資本,它能夠幫助個人或其他人對社會活動中勞動分工、收人分配、現行制度和制度結構的作用作出積極的道德評判。因此,“意識形態信念能起到弱化‘搭便車’、道德危險和偷懶的功能?!?/p>

在制度變遷與創新的過程中,意識形態到底有什么樣的功能呢?吉登斯認為意識形態主要有三個功能:第一,意識形態把局部利益調整為整體利益;第二,意識形態否認矛盾的存在,并對矛盾進行轉化;第三,意識形態通過具體的載體使現存制度安排合法化。因此,吉登斯指出,意識形態是統治階級意志合法化的工具,是行使權力和保護統治階級利益的手段。從表面上看,意識形態提供了一個看似有利于某些階級或階層的利益,實質上卻掩蓋了統治階級的統治本質。吉登斯同時又認為,“分析符號秩序中的意識形態方面……就要考察含義的結構是如何調動的,從而使統治集團的局部利益合法化?!瓘臋C構的角度考察意識形態就要反映符號秩序是如何在日常生活的活生生的經驗中維持統治形式的……從這一角度考察意識形態就要識別將含義同合法性聯系起來以鞏固統治者的利益最基本的結構要素?!?/p>

總之,“任何制度的制定、實施和調整,都必須對制度安排所涉及的意識形態層面的核心價值問題作出交代。同時,要想讓制度能夠在現實的社會經濟生活中成為一種納人到人們價值系統內的思考模式,從而使制度能夠嵌人社會生活中具體地發揮作用?!?/p>

(四)制度變遷的路徑依賴理論

制度變遷的路徑依賴理論源自于布蘭·阿瑟等人有關技術演變過程中具有路徑依賴性質的開創性研究。布蘭·阿瑟認為,新技術的應用一般都具有報酬遞增的性質。因為某種原因先發展起來的技術通常憑借先發優勢,利用先發優勢來降低組織或單位成本。這樣,流行的技術標準就導致其他組織或單位紛紛效仿,就能夠產生相同技術的協調效應。因此,在市場上越是流行的技術規則就促使人們相信它會進一步產生巨大的潛在的預期等等,以此來實現自身的良性循環,從而為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勝對手奠定了基礎。相反,如果某種具有較之其他流行的技術可能晚了一步,那么就不能夠獲得足夠多的學習者而陷人惡性循環的境地,甚至就被鎖定在不能積極發展的路徑選擇之中??傊?,“細小的事件和偶然的情況常常會把技術發展引人特定的路徑,而不同的路徑最終會導致完全不同的結果?!?/p>

諾斯最先提出了制度變遷中的路徑依賴理論。這一理論主要論述了舊的制度安排對現在和未來所實施的制度安排以及人們過去的行為對自己的現在和將來的行為所產生的影響過程和實施機制。諾斯指出,在制度變遷的過程中,依然存在著報酬遞增和自我強化機制。這種機制使制度變遷一旦走上了某一路徑,就會使制度變遷的發展方向被鎖定在這一特定的路徑之中。諾斯認為,“人們過去做出的選擇決定了他們現在可能的選擇?!边@一看法證明了在所有制度變遷過程中原有的制度安排所具有的慣性功能,以及由此形成的文化上的慣性作用,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決定或影響著制度變遷的實際效用。就這個問題說來,制度變遷研究應該從制度文化著手。我們應該說,所有的制度變遷都是長期積淀而成的,其具體的社會效果不但體現為以制約為特點的制度自身的效果,而且也體現為以習慣為特點的具有文化內涵的制度效果。對于后者來說,社會成員的行動和意識上的表現是自發的,甚至可以說是自覺的,即使是在相對較短的時間里發生了變遷的制度,它的社會作用的效果也比不上原有的制度的文化效果。諾斯進而又認為,經濟交易中的行為人在進行效用最大化的決策時,面對的最核心的問題是信息不完備可能會導致經濟交易后果的無法預期,進而選擇何種制度變遷的路徑依賴方式則是不確定下的“效用最大化”的行為活動方式。格蘭諾維特也認為,“經濟制度是通過社會網絡動員資源得以建成的,勢必要受限于先前的社會、政治、市場與技術等歷史背景。決定制度變遷的軌跡有兩個:收益遞增和不完全的市場?!?/p>

此外,諾斯又認為,影響和制約制度變遷路徑選擇的因素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報酬遞增。因為當一種新的制度安排越是能夠使社會成員的報酬全面遞增時,人們接受和實施這種制度的可能性就越大。二是不完全的市場。當市場的發育越不完全,人們就越不可能在經濟行為之前掌握準確和全面的制度信息。這樣,制度變遷的路徑就越容易呈現出發散性和不可預測性。市場和信息越不充分,交易費用的成本就會越高,制度績效就會變得越低下。這也正是因為高昂的交易費用,使得大量現成的低績效制度安排陷人“鎖定”狀態而長期存在的根本因素。三是利益因素。一個社會中不同利益集團會從現存制度安排中得到所得的資源或收益越多,那么它們要求維護現存制度安排的呼聲就會越高,訴求制度變遷的驅動力和積極性就會越低,阻止這種制度變遷的可能性就會越大。

總之,從制度變遷的路徑依賴理論來看,我們也可以嘗試著去認識宏觀政策的施行往往與具體運行的制度安排不相匹配的原因;也可以進一步分析,在體制改革帶來的社會制度變遷中,為何會出現各式各樣的制度替代、轉化與調整,或者是在非正式規則意義上的變通形式?這一切新制度安排的發生都與制度變遷的路徑依賴有關。

綜上所述,總的說來,當制度供給與需求基本均衡時,制度基本上是穩定的;當制度供給與需求不均衡時,現存制度就不能滿足人們的現實需求,制度變遷就產生了。實際上,制度變遷不僅屬于經濟學范疇,而且屬于社會學范疇;它不但包括一切經濟領域的制度變遷,而且包括整個社會領域得制度變遷;它既關乎人們經濟利益的調整,又關乎人們的權利、價值和文化觀念的調整。因此,制度變遷一般用以闡釋“制度創立、變更及隨著時間變化的動態過程,也可以被定義為一種特定的組織行為變化、這一組織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變化、在一種組織環境中支配行為與相互關系規則的變化?!笨傊?,制度變遷理論認為,制度變遷就是制度的替代、轉換與交易的過程。

參考文獻:

[1] 諾斯,等.財產權利與制度變遷[M].劉守英,等,譯.上海: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2] 吉登斯.社會的構成[M].李康,李猛,譯.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9.

[3] 林毅夫.關于制度變遷的經濟學理論:誘致性變遷與強制性變遷[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杜,1994.

[4] 諾斯.經濟史中的結構與變遷[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1.

[5] 奧爾森.集體行動的邏輯[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6] 科斯,阿爾欽,諾斯,等.財產權利與制度變遷——產權學派與新制度學派譯文集.劉守英,等,譯[G]//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7] 李漢林,渠敬東.國單位組織變遷過程中的失范效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8] 劉圣中.歷史制度主義:制度變遷的比較歷史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9] 李漢林,等.組織和制度創新與變遷的社會過程——一種擬議的綜合分析[J].中國社會,2005,(1).

[10] 邊燕杰.社會網絡與求職過程[J].國外社會學,1999,(4).

[責任編輯 高惠琦]

經濟變遷休閑經濟研究論文范文第4篇

摘 要:自改革開放后,我國一直十分重視農村建設,更提出了社會主義新農村發展戰略,毫無疑問農業是立國之本。但隨著農業機械化發展進程的加快,耕地破壞、污染問題日益突出,可耕地土地面積持續減少,這十分不利于農業經濟持續發展,產業轉型勢在必行。而休閑農業不僅有利于產業優化,同時更帶動了區域經濟,彌補了傳統農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增加了農民收入,積極發展休閑農業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將針對休閑農業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展開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休閑農業 區域經濟 影響分析

新時代背景下,經濟水平越來越高,勞動法律制度越來越健全,工作之余人們有更多業余時間可以支配,假期出去旅游已成為現代生活的一種時尚。而當前的社會環境下,很多游客希望親近自然,走向鄉村,體驗自然淳樸的鄉村生活,這使得鄉村旅游成為一種新的旅游形式,鄉村旅游逐漸成為休閑農業主要載體,為區域經濟發展帶來了積極影響。發展鄉村旅游,走休閑農業發展路線,增加了農業收入,改善了鄉村面貌,促進當地經濟發展,推動了新農村建設進程。

一、休閑農業的概念與特點

休閑農業指利用農業景觀資源和農業生產條件,發展觀光、休閑、旅游的一種新型農業生產經營形態。休閑農業起始于十九世紀三十年代,早期發展休閑農業的國家有:法國、意大利、英國等,五十年代意大利成立現農業與旅游全國協會,六十年代休閑農業得到發展,八十年代休閑農業模式已走向成熟,發展休閑農業的國家越來越多。休閑農業發展優化了農業結構,深度開發了農業資源潛在價值,成為了促進農業經濟新途徑。休閑農業符合現代人需要,當今社會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人口基數不斷增多,社會壓力、工作壓力越來越大,加之嚴重的環境污染,使得人們更加渴望到農村享受暫時的悠閑與寧靜,體驗鄉村生活,感受綠色自然環境,從而緩解都市生活壓力。因此,某種意義上來說,休閑農業等同于鄉村旅游。發展休閑農業的重要意義是:拓寬農業功能,延長農業產業鏈,發展農村旅游服務業,增加農民收入,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奠定基礎,促進城鄉統籌,增加城鄉之間的互動,加速社會資源流動,促進鄉村發展建設。

二、休閑農業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及其發展建議

進入二十一世紀后,我國逐漸開始發展休閑農業,開發鄉村旅游資源,休閑農業已形成規模,旅游景點不多增多,呈現良好發展態勢,充分利用了農業資源。中國是農業大國,農業資源豐富多種多樣,自然景觀優美,十分適合發展休閑農業。休閑農業對于區域經濟發展積極影響非常明顯,是推動區域經濟的重要力量。從產業鏈延伸角度來講,休閑農業把農業生產、藝術加工、游客觀光、農事活動融為一體,切實可行的延長了農業產業鏈,帶動了農村運輸、餐飲、住宿、商業及其他服務業發展,促進了農民轉移就業,緩解了城鄉矛盾。

二零一三年《中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前瞻》的文章中,對我國休閑農業發展對區域經濟影響進行了詳細總結,明確了我國休閑農業發展思路。文章中指出休閑農業是提升農業綜合效益,促進農業農村發展,拉動區域經濟的主要力量。截止二零一四年,全國已建設八萬多休閑農業村,參與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活動的經營主體數量超過一百七十多萬家,相關從業人員數量超過三千萬,營業收入超過三千億元,已逐漸成為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載體。從區域經濟發展建設角度來看,發展休閑農業需建立在一定物質基礎上,這就必須對農村道路、環境、住房、通訊進行建設,這種基礎設施建設行為,加速了農村資金和信息的流動,合理整合了農業資源,使區域農業經濟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得到了最大化發揮。休閑農業發展利用了多元化產業形態帶動區域農業經濟,形成了一種以鄉村旅游為核心的產業結構。以長沙市為例,二零一三年長沙總GDP達到九百二十三億元,縣區所占比例達到了三分之一,同比增長百分之十二,縣區經濟增長速度非常明顯,這就是發展休閑農業的結果。芙蓉區和天心區通過發展休閑農業,經濟增長速度迅速成為第一和第二,同比增長百分之五和百分之四,真正實現了產業轉型,促進了農業經濟持續發展,實現了新農村建設目標,使農業經濟走向了現代化,真正實現了區域經濟收入最大化。

隨著休閑農業發展的不斷深入,市場規模、旅游人次將逐步擴大,鄉村旅游條件將不斷改善,對于區域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將越來越明顯。但一些區域在休閑農業發展中,缺乏規劃,發展現狀不理想,甚至造成嚴重的生態污染。因此,各地方政府,應加強招商引資,不斷改革相關政策,宣傳地方休閑旅游產業形象,樹立鄉村旅游口碑,擴大對外形象知名度,為區域經濟提供條件。在休閑農業發展中融入生態發展理念,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注意鄉村旅游中生態環境的保護,通過政策引導,樹立正確資源開發觀念,發展建設目標應與區域總體規劃目標一致,發展具有區域特色的休閑農業模式,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當地自然條件為依據,不僅要制定農業發展計劃,還要完善生態評價體系,控制休閑農業發展中對環境的污染。此外要提高產業集約度,當前休閑農業發展中農戶分散,經營混亂,缺乏生態意識,不利于管理。為了促進區域經濟發展,規范休閑農業結構,應把分散經營個體組織起來,打造休閑農業產業鏈,提高產業集約度,全面提升產業規范性,調動農戶參與積極性,打造生態化、規范化、制度化休閑農業結構。

三、結語

新時代背景下,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城市生活壓力越來越大,空氣環境污染問題日益突出。在這種大環境下,更多的人們希望享受自然,親近自然,走向鄉村體驗生活。通過正文的分析,不難看出,休閑農業發展對區域經濟有著明顯推動作用,能夠行之有效的促進農業產業改革,帶動農業經濟,增加農民收入,實現農業經濟持續發展,為新農村建設打基礎,發展休閑農村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趙建華. 農業多元價值導向下鄭州城郊宜農社區發展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4,13(11):119-124.

[2]俞燕. 新疆特色農產品區域品牌:形成機理、效應及提升對策研究[D].華中農業大學,2015,11(14):132-133.

[3]鄭榕妍,朱朝枝. 永泰縣休閑農業發展及其對當地經濟社會的影響[J]. 臺灣農業探索,2011,03:36-40.

作者簡介:牟連榮(1976—),女,重慶,本科,中級經濟師,研究方向:農業經濟。

經濟變遷休閑經濟研究論文范文第5篇

摘要:作為桂林市正在建設發展中的新城區,面對泛珠三角經濟圈區域合作這一難得機遇。雁山區既要充分發揮自身土地資源、旅游資源豐富和高等院校、科研單位聚集等優勢。更要客觀審視自身積累能力低、發展基礎薄弱等制約因素,把積極參與泛珠三角區域合作列為重中之重的工作,搶抓機遇,強化全方位區域合作和對外開放,積極承接東部產業轉移,推動新區的建設與發展。

關鍵詞:泛珠三角;區域合作;雁山新區

泛珠三角區域合作是貫徹中央提出的科學發展觀、形成東、中、西部經濟互聯互動、優勢互補、協調發展新格局的重大舉措。正如張德江同志指出的那樣:以珠江水系為紐帶,山水相聯,人緣相系,經濟聯系密切的省區和港、澳特別行政區,形成泛珠三角區域合作關系,成為我們的共同利益和必然選擇。那么,什么是泛珠三角區域合作,參與泛珠三角區域合作有何意義,雁山區又應從哪些方面著力,才能參與泛珠三角經濟區域合作,并在合作中獲得發展,現就此談點粗淺看法。

所謂泛珠三角經濟合作區域,包括珠江流域及周邊的廣東、廣西、湖南、福建、江西、海南、四川、云南、貴州9個省、自治區,再加上香港和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形成的經濟區域,簡稱9+2。

泛珠三角是一個經濟圈。所謂經濟圈,實際上是一個經濟意義上的“虛擬”范疇,是經濟觸角所延伸的由經濟聯系密切程度所決定的經濟勢力范圍。目前,我國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等三大經濟圈并存的格局已經形成,三大經濟圈內部如何加強互動、相互間如何競合已成為一個現實問題。

區域合作比區域競爭更重要,合作的根本目的在于整合資源,取得共贏。泛珠三角經濟合作區域面積占全國面積的l,5、人口占全國人口的1/3強,GDP占1/3?!?+2”既有地緣優勢,又有合作基礎,應通過區域合作來拓展市場,優化產業布局,使區域合作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動力。

(一)廣西發展面臨新的機遇

廣西提出參與并積極融入泛珠三角經濟區的深層原因,是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大勢所趨。世紀之交,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兩大潮流日益深化,經濟發展要求廣西加快融入上述兩大潮流之中。近些年來,廣西從國家整體戰略和區位優勢出發,提出并不斷深化以推動泛北部灣經濟合作為重點,構建由泛北部灣經濟合作區、南寧—新加坡經濟走廊、大湄公河次區域構成的中國一東盟“一軸兩翼”區域經濟合作新格局的戰略構想。廣西要實現這一戰略構想,必須以參與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為平臺,通過加強泛珠三角區域經濟發展的互動合作,豐富和充實廣西參與區域經濟合作的內涵,加快中國一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泛北部灣經濟合作區建設、南寧一新加坡經濟走廊、大湄公河次區域構成的中國一東盟“一軸兩翼”區域經濟合作區建設。實踐證明,自2004年6月3日《泛珠三角區域合作框架協議》正式簽署以來,通過合作,不僅為廣西構建泛北部灣經濟合作區、南寧一新加坡經濟走廊、大湄公河次區域構成的中國一東盟“一軸兩翼”區域經濟合作新格局帶來了全新的發展理念,也帶來了先進發達省區雄厚的資金、技術及人才資源。

(二)雁山區積極融入泛珠三角區域經濟合作,也具有重大的實現意義和深遠的戰略意義

雁山區是1996年底經原桂林市委、市政府報國務院批準,對原桂林市郊區行政區域進行重新區劃后更名成立的新城區。當前。雁山區正在按桂林市委、市政府“建設新區、疏解老城,組團發展、再造一個新桂林”和建設“科教文化旅游休閑”南部新城區的戰略部署,在提出建新城、興工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同時,進一步加快以雁山新城為重點的新區建設。無論是建新區、興工業,還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都必須投入大量的資金、引進大批項目、技術和人才。雁山區作為一個發展基礎薄弱、自身積累低、區域經濟發展缺乏產業集群帶動的新區,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要加快新區建設和區域經濟發展步伐,靠本身的力量顯然不夠。

泛珠三角地區很多省區、特別是廣東、福建、香港和澳門在國內甚至在世界都處于發展的前列,都既有著豐富的發展經驗、嶄新的發展理念,又有在發展的過程中,積累下來的大批資金、技術和人才,且在率先發展、擴張發展的過程中,有一大批資金、技術、項目必須向外轉移,以騰出發展空間。不斷加強與泛珠三角地區的緊密聯系與合作,積極主動融入泛珠三角地區經濟合作之中,從戰略的意義上看,它將促使雁山區把新區開發建設和產業、資源等要素融入泛珠三角區域合作,實現優化配置和優勢互補,這將對雁山區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綜合實力和競爭力的提升,加快雁山區建新城、興工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步伐產生深遠的影響,也將為泛珠三角地區產業的轉移、發展提供廣闊的空間。從現實的意義上看,它至少為雁山區實現又好又快發展創造了三個方面的機遇:

一是對外開放的機遇。雁山區加強與泛珠三角地區的緊密聯系與合作,積極主動融入泛珠三角區域合作,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泛珠三角地區特別是其中的粵港澳閩地區給雁山區帶來了擴大對外開放的機遇,有利雁山區實施“借船出?!?、借力發展戰略,加快推進雁山新城建設和轄區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一方面,雁山區加強與泛珠三角地區的緊密聯系和合作,積極主動融入泛珠合作之中的一個重要方向,就是要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進一步提升對外開放水平,使雁山區更好地參與國際競爭和合作,搭上新一輪的發展快車道。泛珠三角地區特別是粵港澳閩是我國最早實行對外開放的地區,在三十年對外開放的歷程中,與國際的接觸十分廣泛,擁有豐富的對外開放經驗和嶄新的發展理念,加強與泛珠三角地區的緊密聯系,積極融入泛珠三角區域合作,有利于雁山區結合搶抓中國一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設謀求更好、更快發展。另一方面,雁山區要加快區域經濟發展和新區建設步伐,只有內外并舉,在充分配置、運用好本地資金、技術、項目、人才的同時,搶抓機遇,擴大開放,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和承接產業轉移工作力度,使先進發達地區的資金、技術、項目、人才源源不斷涌入,才能更好地滿足本身經濟發展和新區建設的需要?;浉郯拈}作為雁山區加快發展的資金、項目、技術和人才的重要來源地,加強與泛珠三角地區的緊密聯系與合作,不但有利于雁山區接收先進發達地區的資金、項目、技術以及發展的輻射,而且也有利于雁山區主動、從優、從快承接泛珠三角先進發達地區產業升級而轉出的部分產業,加快二、三產業發展。實踐上已充分證明了這一點。近些年來,雁山區結合新城建設和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工作,不斷加大對泛珠三角地區特別是粵港澳閩地區的招商引資工作,先后引進了一大批項目和資金,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二是農業產業化的機遇。雁山區雖然是一個農業型城區,但農業規?;?、產業化生產還處于較低的水平,其中重要的原

因在于轄區農業產業化程度不高、農產品競爭力低、市場空間狹小。加強與泛珠三角地區的緊密聯系與合作,積極融入泛珠合作之中,有利于雁山區進一步拓展市場,充分發揮在農業領域的優勢,大力發展特色農業、旅游農業、生態農業、創匯農業、綠色農業、加快產業帶建設,形成專業化、區域化的生產布局。

三是旅游資源開發的機遇。雁山區作為桂林旅游圈的重要組成部分,許多旅游資源亟待挖掘、開發、包裝、整合、推出,加強與泛珠三角地區的緊密聯系與合作,有利于以嶄新的理念和市場經濟頭腦,加強與泛珠三角區域省區在旅游規劃和資源開發方面的協調和銜接,整合以愚自樂園、冠巖景區為龍頭的旅游資源,加快以桂陽公路沿線為重點的文化產業帶建設步伐,努力使雁山區成為泛珠三角區域的旅游休閑基地。

雁山區的崛起,離不開參與區域經濟合作。積極參與泛珠三角區域合作,融入發達地區的經濟合作圈,有利于雁山區和其他地區的優勢互補和共同發展,這無疑給雁山區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雁山區要抓住機遇,實現進一步融入泛珠三角經濟區域合作并在合作中獲得發展,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必須著力做好以下幾個主要方面的工作:

(一)徹底解放思想,更新觀念,進一步推進與泛珠三角區域的聯系與合作。既然思維意識對客觀存在具有能動作用。那么,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對雁山區加強與泛珠三角地區的緊密聯系,積極融入泛珠三角經濟合作圈來說,就顯得尤為重要。因為“人的意識不僅能反映客觀世界,并且能創造客觀世界”。

(二)認真結合新區建設特別是雁山新城建設,切實做好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的工作。泛珠三角地區特別是粵港澳地區經過20多年的高速發展,近些年來已出現了產業升級和產業轉移的要求,這對雁山區是一個機遇,也是雁山區加強與泛珠三角地區的聯系與合作的重要內容。但機遇歸機遇,畢竟產業轉移是企業行為、市場行為,是轉移方與接納方的共同選擇;而且許多后發達地區對于承接發達地區的產業轉移的工作都十分重視。競爭也很激烈,如何在加強與泛珠三角地區的緊密聯系與合作中獲得承接發展前景好的產業轉移機會,就雁山區來說,當前重要的是要結合新區建設,充分發揮土地資源和勞動力價格等優勢,認真規劃建設承接產業轉移園區,規劃建設好產業轉移的載體。一方面,要從推進工業化進程,壯大區域總體經濟實力的要求出發,加快、擴大奇峰創業園、雁山創意產業園等工業園區建設;另一方面,要從推進城鎮化進程、服務好高校教育園區的要求出發,加快雁山新城以商貿服務物流業為主的第三產業布局的規劃建設。

(三)進一步擴大開放,加大招商引資工作力度。一是認真做好招商引資項目前期的準備工作。發達地區之所以經濟繁榮,關鍵之一,在于他們注重項目庫建設,手中隨時都有一批項目可以推出。雁山區作為一個后發展地區,要想在與泛珠三角地區的緊密聯系與合作中取得招商引資的新突破,首先必須注重項目建設,使自己擁有內容充實的項目庫。二是必須充分發揮黨委、政府的推動作用。應該指出,黨委、政府推動,是強調招商引資工作的整體推進,是有重點、有特色的推進。三是必須正確處理好對泛珠三角區域的招商引資工作與對其它發達地區、其它經濟合作圈招商引資工作的關系,加大聚合經濟的后發能量。四是要加大宣傳力度。加大宣傳力度,是使外界充分了解自己的重要手段,也是一個地方擴大開放、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的體現之一。當前,像雁山區這樣的后發展地區的投資價值,并不是已經完全被國外大財團、大公司所了解、所認識;不了解、不認識,就不會進行投資。能否敢于科學地宣傳自己,推銷自己。是決定招商引資能否取得新突破、新發展的關鍵。因此,在筑好巢,引好鳳的同時,也要大膽走出去,推銷自己。

(四)要充分發揮轄區高校、科研單位聚集的優勢,實施高??蒲型苿討鹇?。無論是泛珠地區還是長三角地區或是其它發達地區的產業升級轉移,其本身也存在一個追求在其轉移的過程中獲得進一步發展、以充分獲取投資回報的要求。雁山區轄區聚集一批高等院校、科研單位,具有較強的科研能力、科技創新能力,這對于企業利用科研實現投資回報最大化有極大吸引力,有利于吸引先發展地區的轉移產業落戶雁山區。

(五)認真挖掘轄區文化旅游資源,大力實施文化驅動戰略。泛珠三角區域在形式上是經濟圈,但其本質卻是文化圈,是以文化為紐帶的經濟協作區域。雁山區現有國家4A景區2個。有當今世界最大的雕塑主題公園——愚自樂園、嶺南第一園——西林公園和素有華南植物寶庫之稱的中科院桂林植物園,以及古桂柳運河、相思江等頗含文化底蘊的旅游資源。雁山區要按桂林市委市政府關于建設科技文化旅游休閑的南部新城區的功能定位,以文化為品牌,進一步在發掘豐富文化內涵上下功夫,在促進文化與經濟的融合上下功夫,在創新人文精神上下功夫,整合文化資源,發展特色文化旅游產業,大力推動以桂陽公路為重點的文化產業帶的建設與發展。

(六)切實加強泛珠江三角區域農產品生產流通合作。泛珠地區農業的資源稟賦、產業結構和產業素質的差別大,區域間農業產業鏈的互補性強。在泛珠經濟合作圈的省區中,廣東、福建是農產品需求大省和農產品深加工和農產品流通的強省,粵港澳是農產品國際貿易的大買家和超級服務商,這使雁山區的農業面臨著一個巨大的發展空間。因此,要切實加強與泛珠三角地區特別是粵港澳閩的農業品生產流通合作。一要大力推動區域內農產品流通公共信息平臺建設。要以農產品流通信息平臺為依托,著力構建可提供農產品實時價格信息、農產品物流信息、農產品電子商務、農業政策、農產品展示等綜合服務功能的農產品流通公共信息平臺。要優先扶持農產品流通信息內容服務商的發展。二要大力扶持農業流通合作經濟組織間的跨區域合作。要深化現行的農業合作經濟組織改革,至下而上地逐步建立起區域間合作經濟組織聯盟和專業聯盟。大力開展區域間農產品運輸、銷售、生產專業合作組織之間的流通合作,特別是通過互為產銷地的農業合作經濟組織之間通過彼此代理、銷售渠道合作、品牌合作。三要著力引進農業龍頭企業,通過引進農業龍頭企業,發展規模生產,延長農業產業鏈,形成農業產業化和區域農業特色。與此同時,要進一步加快農產品批發市場發展,大力推進農產品市場的集群化發展,促進農產品向粵港澳閩流通,并通過以粵港澳閩為橋梁、紐帶,促使本地農產品盡快以規?;呦驀H市場。

責任編輯 陸 瑩

經濟變遷休閑經濟研究論文范文第6篇

隨著城市化、工業化進程的加快, 經濟增長和生態環境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在人類與環境的復雜系統中, 協調人口生產和環境生產是推動可持續發展進程的關鍵[1]。Grossman等提出了環境庫茲涅茨曲線假說 (Environment Kuznets Curve, 簡稱EKC曲線) [3]。

近年來, 湖南省經濟高速發展和其自然生態環境質量的日益惡化問題, 引起了全國人民的普遍關注, 受到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作者收集相關資料并進行實地考察, 尤其對該區域EKC曲線特征等問題進行實證分析, 為分析該地區經濟增長與環境污染關系提供決策依據。

2 計量模型和指標選取

2.1 計量模型

基于環境庫茲涅茨曲線理論原理, 根據國內外已有的研究成果, 選取計量模型如下, 即yt=a+b1xt+b2xt2+εt (1)

式中:解釋變量yt表示湖南省在第t年的污染排放量;xt表示湖南省在第t年的人均收入水平;a為常數項;b1, b2為曲線的回歸參數;εt表示影響環境質量變化的其他控制變量。

2.2 經濟發展、生態環境指標選取

研究選取的時間段為2001-2008年, 這一時間段內, 湖南省經濟發展迅速, 選取年人均GDP作為經濟發展指標;同時, 這一時段也是環境污染速度最快、污染程度最大的時段, 選取全省環境中的工業廢水、工業廢氣、固體廢棄物排放為環境指標, 根據2001-2008年湖南省經濟增長數據和生態環境的數據進行整合分析[3]。

3 環境科茲涅茨曲線特征分析

3.1 數據計算結果

借助SPSS軟件分別對人均GDP和工業“三廢”排放量進行相關分析。根據HUSMAN檢驗結果, 選擇固定效應模型。由于工業廢水排放量的模型系數統計結果不顯著, 改為如下計量模型進行分析, 即yt=a+b1xt+b2xt2+b3xt3+εt。 (2)

3.2 數據模擬

結合表1結果, 得到人均GDP與全省工業廢水、廢氣、固體廢棄物排放量之間的擬合方程 (3) 、 (4) 、 (5) , 所描述的

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之間關系曲線圖。說明:a表示截距項;R2為模型的擬合度;F統計量表示模型整體的顯著性;自變量為人均GDP。

3.3 結果分析

人均工業廢水排放量與人均GDP存在一定的庫茲涅茨曲線倒U型特征。曲線從人均GDP為6054元至人均GDP為8750元期間工業廢水排放量隨人均GDP的增加呈上升趨勢, 而在人均GDP為8750元時出現拐點, 至人均GDP為16000元期間呈下降趨勢, 雖然其后回歸曲線呈小幅上升的趨勢但是2008年 (人均GDP為17521元) 的工業廢水排放量較2007年有所減少。分析表明, 湖南省廢水排放目前逐漸減少。調查表明, 隨著經濟的進一步增長, 生態環境質量出現了局部改善, 這一結果主要得益于政府對于湖南省產業結構的積極調整, 包括對重污染廠礦的關停和遷址, 同時加大了水資源環境的監測力度, 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工業廢水的排放量, 檢測結果得知, 湘江水質逐年有所改善。

湖南省工業廢氣和固體廢棄物排放量的環境庫茲涅茨曲線均處在倒“U”形曲線的左側, 雖然沒有到達拐點位置, 但已趨于平緩。分析表明, 這一期間湖南省工業廢氣、固體廢棄物排放量隨著人均GDP的增長呈上升趨勢, 湖南省工業企業以有色金屬冶煉、化工、水泥、鋼鐵等高污染行業為主, 而在近幾年, 湖南省進行了合理的產業結構調整, 有效地減少了生態環境污染。

4 研究結論

考察期內, 湖南省人均GDP逐年快速增長, 工業“三廢”排放量等環境污染指數均較高, 人均GDP呈逐年明顯增長趨勢;廢水排放量與人均GDP的回歸曲線基本符合庫茲涅茨曲線特征;廢氣、固廢排放量與人均GDP的回歸曲線仍未達到環境質量趨好的轉折點, 依然表現為在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生態環境也在不斷惡化。城市應該堅持可持續發展道路, 實現產業共生、資源再生、廢物利用、減低環境壓力, 從而解決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之間的矛盾。

摘要:基于湖南省2001-2008年經濟與環境統計數據, 構建環境庫茲涅茨曲線模型, 研究分析結果表明, 在考察期內, 湖南省工業廢水、廢氣、固體廢棄物排放量等污染指數均較高, 人均GDP呈逐年明顯增長趨勢;廢水排放量與人均GDP的回歸曲線基本符合庫茲涅茨曲線特征;廢氣、固廢排放量與人均GDP的回歸曲線仍未達到環境質量趨好的轉折點, 依然表現為在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生態環境也在不斷惡化。

關鍵詞:環境庫茲涅茨曲線,湖南省,經濟發展,生態環境,綠色理念

參考文獻

[1] 葉文虎.可持續發展引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174-176.

上一篇:文化創意產業經濟結構論文范文下一篇:民族地區特色師德教育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