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體育產業投資基金范文

2023-09-23

體育產業投資基金范文第1篇

一、 引言

風險投資是投向蘊藏著失敗風險的高新技術的研究與開發領域,促使高新技術成果盡快產業化,以取得高資本收益的一種投資行為。一項成熟的或成功的高新技術成果有應用于國民經濟和社會生活,必須經過實驗室成果、中間放大試驗和產業化三個階段,資金投入比例大約為1:10:100。而高新技術產業具有極高的成長性和效益性。在21世紀,高新技術產業作為全球經濟一體化競爭的主要力量,具有高投入、高風險、高產出的特點。因此,只有積極發展風險投資機制,才能有效實現產品的高技術含量、高質量、高附加值,使高新技術企業具備國際競爭力。

二、 風險投資的概念

風險投資以私募方式募集資金,以公司等組織形式投資于未上市的中小型新興風險企業的一種承擔高風險,索取高回報的投資形式,沒有任何保險和財產抵押,以資金與公司股權的相交換。風險資本一般需要3~7年才能回收,其間通常沒有收益,一旦投資失敗,則血本無歸。如果投資成功則可獲得豐厚收益,投資回報一般在3~5倍以上。投資方式包括:分期分批,直接投入被投資企業;通過風險投資公司擔保,通過銀行貸款投資企業;部分直接投資和部分擔保貸款投資。風險資本的回收,主要是通過風險企業的上市、被大公司兼并、自行收購或其它股權轉讓方式,撤出投資資本,在產權流動中實現投資資本增值,獲得回報。

今天的風險投資,是指由專業化的風險投資公司向那些有發展潛力和廣闊市場前景的高新技術中小型企業投入風險資本,在獲得理想的增值和轉讓其產權后,風險資本撤出該企業,轉而進行其它投資的過程和經濟活動。

根據風險企業的發展不同階段(種子期、創建期、成長期、擴張期、成熟期)。決定投資方式、規模、強度和不同投資組合或中止合作等,以達到降低投資風險的目的。風險投資以承擔風險為前提,以獲取最大資本風險增值為目的,風險投資的對象是那些啟動和發展初期的高成長的中小型高新技術風險企業。風險投資不以實業投資為目的,也不在于對風險企業股份的占有和控制,而是在風險企業成功后,轉化為流動資金,通過回收流動資金,回饋投資者,并進行新的風險投資。

三、 風險投資的基本特征

1. 風險投資是一種高風險、高收益投資

風險企業一旦成功,收益率相當驚人。風險投資有追求是潛在的高收益,風險投資的高收益是以高風險投資為代價的,這有別于貸富不貸貧的傳統信貸原則。風險投資追求安全、科學的收益,但沒有任何抵押,當然也就存在風險,風險投資具有高風險和高收益并存的特點,風險投資的本能就是趨利避害。據有關資料統計,風險投資公司支持的風險企業,20%~30%完全失敗,60%受挫,5%~10%獲得成功。

風險投資存在高風險的原因:一是投資對象是處于早期發展階段的中小型新興高新技術企業,必然存在諸多風險因素,在創業時期的產品,技術上還存在不確定性,產品尚沒有推向市場,由于企業剛剛創建,投資的技術市場、企業的管理風險都很突出;二是風險投資是長期投資,投資回收期為3~7年,資金的流動性差;三是風險投資是連續投資,資金的需求量大,而且在投資初期很難準確地判斷和估計。

風險投資存在高收益的原因:一是風險投資公司的投資項目非常專業化,而且是風險投資者經過嚴格的程序選擇的。選擇的新興高新技術項目或投資計劃都是具有潛在市場規模、高風險、高成長、高收益的特點;二是處于發展初期的新興中小型風險企業很難從銀行獲得貸款,這不僅因為有中小企業的信譽、財務狀況、技術創新等有很大的風險性,與銀行貸款的安全性要求相矛盾,而風險投資者投入的資金滿足了這些企業的迫切需要,因此,能夠獲得很高的回報或股份;三是風險投資通過風險企業股票公開上市或企業兼并、收購時的資本收益,從成功的投資中退出,從而獲得超額資本利潤的收益。

2. 風險投資對象是高新技術產業

傳統投資對象一般是成熟的產業,有較高的社會地位和信譽,投資風險很小。風險投資的對象是中小型高新技術風險企業的技術創新項目,其著眼點并且不在于投資對象當前的盈利,而在于它的發展前景和資本增值,以便能通過股票上市和出售股份變現,取得高額回報。有些產品可以賺錢,目前有很強的增長,但是這個市場本身沒有多大,你即使把所有的市場都賺了,也可能賺不到一億美元,風險投資者對這樣的企業一般不感興趣。

風險投資目的不是獲得風險企業的所有權、控股權、經營權,而是通過投資股權和增值使風險企業發展壯大,然后把股權通過上市、兼并、收購或其它退出

方式變現,在產權轉讓中實現投資回報。

3. 風險投資具有很強的參與性

由于風險高,風險投資必須由專業風險投資者進行管理,以減少風險,使資本增值。風險投資的關鍵問題是對投資風險的駕馭,風險投資者在投資過程中所起的作用是無法替代的。風險投資者對高新技術有敏銳的洞察力,與一流專家學者有密切聯系,對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趨勢和市場潛力有準確的判斷,并且能夠把資金、技術和人才組織起來,按照市場規律進行運作。目前風險投資注重專業化的特點日趨顯著。

4. 風險資本的再循環

風險投資是長期投資,風險資本一般要經過3~7年,才能通過蛻資取得收益。風險投資是以“投入——回收——再投入”的方式進行資本運作。風險投資的著眼點是風險企業的創業階段,而不是成熟階段,一旦創業成功,他們即在風險市場上拋售股票,收回投資,獲得高額利潤。這是由于創業階段的高風險時期已過去,一般社會資本看好企業的產品市場,紛紛進入這些企業,風險資本已完成其使命,風險資本退出后,會尋找新的風險投資。

四、 風險投資是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推動劑”

一是高投入。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通常要經過四個階段:技術醞釀與發明、技術創新、技術擴散和工業化大生產。在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每一階段都需要大量資金的持續投入。這一方面是因為知識密集型、技術密集型以及人力資本投入的高機會成本決定的;另一方面是由科技創新的本質特性決定的,無任何歷史先導的借鑒使得在發展過程中必然會導致大量的沉沒成本的出現。

二是高風險。高新技術產業的高風險主要有:投資決策偏差風險,依賴于歷史數據分析的投資決策,在對無任何歷史數據提供的高新技術產業進行分析時,決策估算偏差的風險可想而知;技術研發風險,技術的不成熟與相關配套設施的欠缺使得技術的研發自始至終都存在著高風險;經營管理風險,科技創業團隊的組成不合理,大量技術人員的存在導致企業缺乏相關經濟管理方面的專業人才,在無形中會增加企業的內部交易成本。

三是高收益。高新技術產業提供的都是具有經濟高附加值的服務和產品,通過科技的杠桿作用,使得高新技術產業可以獲得比傳統產業大得多的超額利潤。

四是產品周期短。一方面高新技術產業的高額利潤必定吸引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涌向該產業,使競爭加劇;另一方面知識經濟下特有的技術擴散的高度

外部性,使得其他人利用新技術生產產品的復制成本非常低。這一切導致要想在高新技術產業獲得長期發展,只能依托技術的發展加速產品的更新換代來實現。

五、 高新技術產業是風險投資發展的“原動力”

風險投資在選擇投資對象時對傳統行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并沒有在原則設定上厚此薄彼。但是在實踐中,我們只需要看一下各國風險資本的行業分布,就會發現高新技術領域是風險投資事實上的“寵兒”。一方面這是由于高技術項目具有符合風險投資原則的一系列特點所致;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高新技術產業優化了風險投資的制度和資源環境,促使了風險投資的快速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反過來對風險投資的發展也起到了一個巨大的推動作用。

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是風險投資機制產生的基礎和活力的源泉。

首先,風險投資之所以愿意冒高風險,選擇新興的高新技術產業為投資對象,正是因為一旦投資成功,高新技術成果實現產業化轉換,它就能通過技術壟斷市場給風險投資家帶來幾倍甚至幾十倍的超額利潤。追逐高收益是風險投資的動力,而蘊含著高額回報的高新技術產業當然成為風險投資的首要選擇對象。其次,風險投資的根本目的不是通過股權投資來長期控制風險企業,而是定位在一段不算太長的投資期間內實現風險資本的快速增值。產品周期縮短的高新技術企業在市場中一旦獲得成功,企業資產和內在價值便如細菌繁殖般呈現幾何級數倍增,風險投資機構可采取適當的方式將股權變現(蛻資),實現風險資本的較快回收,繼而投入下一個風險項目,使縮短風險資本循環周期成為可能。所以,風險投資在其產生和發展過程中始終保持著“向高新技術傾向”的特征。而高科技的動態性決定了高新技術產業是一個不斷更新和豐富內容的持續性過程,在此過程中產生的無窮商機則是風險投資發展的動力源泉。

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有利于降低風險投資的投資風險。

風險投資機構在其本質上仍然是一個風險規避者,高風險的承擔是因為有高收益的回報作為動力實現的,風險投資者同樣有降低投資風險的主觀期望。而高新技術產業穩定發展則可以實現風險投資者降低投資風險的期望。首先,高新技術產業比別的行業擁有更短的產品周期和經營周期以及更快的產品更新換代速度,投資資本的快速回收和增值能夠幫助風險投資將時間期限上的不確定帶來的風險較投資其他行業相比降到最低。其次,在穩定發展起來的高新技術產業內部,由于高新技術的迅速外溢帶來的高度外部性,也為風險投資者在進行風險投資決策時提供了大量的有用的參考信息,可以幫助風險投資者有效地降低決策風險。

六、 建立風險投資機制的對策建議

加強政策的規劃與建設,建立、健全風險投資的法律法規,維護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為風險投資提供穩定的政策環境,保證風險投資者的權益。政府有關部門的當務之急是制定資金注入、稅收減免、優惠貸款,風險補償等政策。

風險投資要按照市場規律運作。風險投資是一種市場行為,只有進行市場競爭,優勝劣汰,風險投資才能真正健康發展。健全的股票市場和產權市場是風險投資運行的基礎,在風險資本的融資和投資市場上,企業的信用是生命線。政府有關部門應創造寬松的宏觀市場環境,保證風險市場競爭的公平公正。

建立完善的風險投資基金的退出機制,為風險投資者和風險投資公司創造更多的投資機會和投資運作空間,形成投入產出的良性循環。積極開發二級股票市場,為高新技術企業上市場創造相對寬松的環境。

七、 結束語

風險投資是高新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催化劑”。發展風險投資,首先要揚棄傳統文化中不利于風險投資的東西,其次要在法律、法規方面保證風險投資的規范性和有效性。當前,要大力倡導和鼓勵進行風險投資和利用風險資本進行技術創新、產品研發和高新科技成果向生產力轉化,使更多的人投身到現代風險投資領域。

參考文獻

[1]王曉龍.2001. 風險投資與新經濟[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

[2]成思危.1999. 風險投資于高新技術產業發展[J].北京:民主與建設出版社.

[3]胡延平.2002. 風險投資[J].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

體育產業投資基金范文第2篇

發展預測及投資機會分析報告

▄ 核心內容提要

【出版日期】2017年4月 【報告編號】19534 【交付方式】Email電子版/特快專遞

【價

格】紙介版:7000元

電子版:7200元

紙介+電子:7500元

▄ 報告目錄

第一章 互聯網+農業相關概述 第一節、互聯網+農業總體介紹

一、行業基本概念

二、產業主要內容

三、行業發展意義

第二節、中國互聯網+農業產業發展特征

一、精確性

二、效率高

三、可追溯性

四、生產模式改革

第二章 2015-2017年國際互聯網+農業發展分析 第一節、發達國家互聯網+農業發展現狀

第二節、2015-2017年美國互聯網+農業發展分析

一、智慧農場規模

二、農業產業轉型

三、美國農業云服務

四、未來發展前景

第三節、2015-2017年日本互聯網+農業發展分析

一、智慧農業現狀

1

二、互聯網智慧農業

三、未來發展前景

第四節、2015-2017年以色列互聯網+農業發展分析

一、智慧農業現狀

二、現代農業特點

三、未來發展前景

第五節、國外互聯網+農業對中國的借鑒意義

一、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二、加強產業技術研發

三、拓展產業應用領域

四、積極引導企業發展

五、強化行業人才保障

第三章 中國互聯網+農業發展環境分析 第一節、政策環境

一、中央一號文件解讀

二、農業機械化的規劃

三、互聯網+現代農業

四、加快轉變發展方式 第二節、經濟環境

一、宏觀經濟分析

二、農業經濟發展

三、工業運行形勢

四、十三五發展趨勢 第三節、社會環境

一、糧食安全現狀

二、物聯網的發展

2

三、互聯網催生新模式

四、網絡新農人的參與 第四節、產業環境

一、農業發展現狀

二、農業轉型階段

三、轉型關鍵要點

四、轉型戰略方向

五、農業前景展望

第四章 2015-2017年中國互聯網+農業發展分析 第一節、2015-2017年中國互聯網+農業行業綜述

一、主要構成環節

二、智慧農業現狀

三、與傳統農業區別

四、產業發展的影響

五、監控系統的效用

第二節、2015-2017年中國互聯網+農業市場發展現狀

一、市場發展形勢

二、市場現狀分析

三、農業加速轉型

四、關鍵技術應用

五、信息技術的滲透

第三節、中國互聯網+農業產業鏈模式分析

一、混合縱向一體化

二、品牌+標準+規模

三、公司+農業園區+市場

四、新型全產業鏈模式

3

第四節、互聯網+農業的主要流派及發展方向分析

一、資本注入

二、改造傳統

三、全面下鄉

四、網絡下沉

五、扎根基層

第五節、中國農業信息化發展情況分析

一、行業經典模式

二、主要信息技術

三、信息技術作用

四、促進農業升級

五、產業面臨挑戰

六、發展對策分析

第六節、互聯網+農業市場營銷策略分析

一、生產環節

二、流通環節

三、經營環節

四、配套環節

五、人才培養環節

第七節、中國互聯網+農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制約瓶頸分析

二、產業面臨困境

三、發展面臨挑戰

第八節、中國發展互聯網+農業的措施建議

一、產業發展模式

二、產業發展策略

4

三、行業發展思路

四、多方促進政策落地

第五章 2015-2017年中國農村互聯網金融市場發展分析 第一節、2015-2017年農村互聯網金融行業總況

一、市場發展動因

二、產業的必要性

三、金融服務現狀

四、發展模式特點

五、催生農村金融活力

六、對農村金融的影響

第二節、中國農村互聯網金融發展的主要模式

一、綜合電商渠道下沉

二、農業龍頭企業主導

三、傳統金融機構助推

四、P2P對接農業供應鏈

第三節、2015-2017年中國農村互聯網金融區域發展動態

一、山東省

二、四川省

三、黑龍江

四、河南省

五、浙江省

第四節、中國農村互聯網金融產業發展困境分析

一、市場面臨困境

二、產業存在問題

三、行業發展風險

第五節、中國農村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對策分析

5

一、行業發展機遇

二、市場發展策略

三、法律對策分析

第六章 2015-2017年農村電商行業發展分析 第一節、中國農村電商行業發展階段特征

一、農村電商的1.0時代

二、農村電商的2.0時代

三、農村電商的3.0時代 第二節、農村電商行業發展概況

一、農村電商項目類型

二、行業基本特征

三、行業發展成就

四、行業經濟效益

五、產業集群發展

六、市場熱點分析

第三節、2015-2017年中國農村電商市場規模

一、電商平臺規模

二、網絡購物規模

三、團購用戶規模

四、網上支付規模

第四節、中國農村電商典型模式發展分析

一、遂昌模式

二、成縣模式

三、通榆模式

四、聯盟模式

五、沙集模式

6

六、清河模式

七、武功模式

八、“趕街”模式

第五節、農村電商市場發展的關鍵問題

一、認識問題

二、人才問題

三、政策問題

四、物流問題

五、品牌問題

六、模式問題

七、標準與安全問題

第六節、農村電商市場發展戰略選擇

一、堅持“三個結合”思路

二、市場切入點與著力點

三、從政府與平臺層面把握

四、市場快速發展的建議

五、行業規劃引導策略

六、電商平臺成功經驗借鑒

第七節、中國農村電商未來發展前景展望

一、未來發展規模

二、行業盈利潛力

三、市場機會分析

四、行業發展趨向

第七章 2015-2017年農業物聯網發展分析 第一節、農業物聯網產業總況

一、物聯網產業鏈

7

二、產業發展架構

三、行業應用分析

四、物聯網商業模式

第二節、農業物聯網技術發展分析

一、關鍵技術分析

二、傳感器技術

三、信息傳輸技術

四、信息決策技術

五、核心技術突破點 第三節、農業食品安全溯源

一、國外發展情況

二、RFID技術應用

三、食品安全系統

四、信息監管問題

五、政策發展建議

第四節、農業大棚設計與應用

一、智慧大棚介紹

二、生產應用分析

三、系統總體設計

四、系統實現方法

五、實際部署應用

六、行業發展趨勢

第五節、農業物聯網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一、信息技術化水平低

二、應用標準仍然缺乏

三、物聯網專業度較差

8

第六節、農業物聯網應用水平的對策

一、突破物聯技術難關

二、堅實物聯技術基礎

三、培養科技創新人才

第八章 2015-2017年中國農業大數據發展分析 第一節、農業大數據產業發展總體概況

一、行業內涵概述

二、數據獲取路徑

三、產業現狀分析

四、產業發展政策

第二節、農業大數據主要應用領域分析

一、農業數據監測預警系統

二、精準農業可靠決策支持系統

三、國家農村綜合信息服務系統

四、天地網一體化農情監測系統

五、農業生產環境監測與控制系統 第三節、發展農業大數據的主要任務

一、農業數據整合

二、多元團隊培養

三、大數據平臺搭建

第四節、中國農業大數據區域發展動態分析

一、吉林省

二、山東省

三、安徽省

四、廣東省

五、云南省

9

第五節、發展農業大數據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數據獲取問題

二、數據處理與管理問題

三、數據分析解釋客觀性問題

第六節、推進農業大數據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協同主體培養

二、基礎設施建設

三、產業政策支持

第九章 2015-2017年其他互聯網+農業相關行業發展分析 第一節、農村物流

一、市場發展規模

二、農村物流模式

三、配送模式分析

四、行業發展問題

五、發展對策分析

六、市場發展趨勢 第二節、高端農機

一、裝備主要特點

二、產業發展意義

三、產業發展形勢

四、行業發展現狀

五、行業政策支持

六、行業發展問題

七、市場發展策略

八、市場發展潛力 第三節、傳感器

10

一、產業發展概況

二、行業發展現狀

三、市場競爭布局

四、行業技術進展

五、產業發展態勢

六、行業發展建議

七、發展前景分析 第四節、云計算

一、行業發展價值

二、市場發展現狀

三、市場競爭動態

四、行業發展問題

五、關鍵發展戰略

六、未來發展趨勢

第十章 2015-2017年中國互聯網+農業重點區域發展分析 第一節、新疆

一、“互聯網+”智慧農業

二、“互聯網+”農業模式

三、打造全國有機農產品基地

四、呼圖壁縣智慧農業發展 第二節、黑龍江

一、借力互聯網+發展

二、推動農業縱深發展

三、互聯網+農業示范基地

四、互聯網+農業發展規劃 第三節、浙江省

11

一、互聯網+農業發展

二、農村電商政策解讀

三、互聯網+農業發展戰略

四、嘉興農村電商特色模式 第四節、江蘇省

一、大力推進互聯網+農業

二、互聯網+農業發展建議

三、宿遷發展互聯網+農業

四、沛縣加速互聯網+農業 第五節、江西省

一、引入互聯網模式

二、智慧農業發展形勢

三、新余市加速農業信息化

四、“1N”智慧農業實踐

五、宜春互聯網+農業平臺建設 第六節、廣東省

一、“互聯網+”農業計劃

二、以互聯網+引導產業升級

三、廣東農業信息化發展戰略

四、東莞智慧農業大數據平臺 第七節、重慶市

一、互聯網+農業現狀

二、農村信息化的發展

三、互聯網+助推農業轉型

四、榮昌發展互聯網+農業 第八節、上海市

12

一、智慧農業信息化

二、農地系統大數據

三、農業電商銷售渠道

四、農業信息服務管理

五、浦東智慧農業新格局 第九節、其他地區

一、貴州省

二、北京市

三、淄博市

四、招遠市

五、成都市

六、呼和浩特

第十一章 2015-2017年互聯網+農業領域典型企業運營分析 第一節、新希望

一、企業發展概況

二、經營效益分析

三、業務經營分析

四、互聯網農業發展

五、財務狀況分析

六、未來發展前景 第二節、大北農

一、企業發展概況

二、經營效益分析

三、業務經營分析

四、互聯網農業發展

五、財務狀況分析

13

六、未來發展前景 第三節、諾普信

一、企業發展概況

二、經營效益分析

三、業務經營分析

四、互聯網農業發展

五、財務狀況分析

六、未來發展前景 第四節、冠農股份

一、企業發展概況

二、業務經營分析

三、互聯網農業發展

四、財務狀況分析

五、未來發展前景 第五節、鄒鷹農牧

一、企業發展概況

二、經營效益分析

三、業務經營分析

四、互聯網農業發展

五、財務狀況分析

六、未來發展前景 第六節、智慧農業

一、企業發展概況

二、經營效益分析

三、業務經營分析

四、互聯網農業發展

14

五、財務狀況分析

六、未來發展前景 第七節、芭田股份

一、企業發展概況

二、經營效益分析

三、業務經營分析

四、互聯網農業發展

五、財務狀況分析

六、未來發展前景 第八節、神舟信息

一、企業發展概況

二、經營效益分析

三、業務經營分析

四、互聯網農業發展

五、財務狀況分析

六、未來發展前景 第九節、華英農業

一、企業發展概況

二、經營效益分析

三、業務經營分析

四、互聯網農業發展

五、財務狀況分析

六、未來發展前景

第十二章 中國互聯網+農業市場投資潛力分析 第一節、投資機遇

一、投資機會分析

15

二、市場政策機遇

三、“互聯網+”機遇 第二節、投資風險

一、研發風險

二、政策風險

三、自然災害風險

四、養殖疫病風險 第三節、投資策略

一、加快人才培養

二、加強物聯網技術研發

三、提高農業規?;a

四、加強農業軟件拓展能力

第十三章 中國互聯網+農業發展趨勢及前景展望 第一節、中國互聯網+農業發展前景預測

一、發展前景廣闊

二、行業發展方向

三、市場規模預測

第二節、中國互聯網+農業未來發展趨勢

一、實現精細化

二、實現高效化

三、實現綠色化

四、升級生產領域

五、升級經營領域

六、升級服務領域 附錄

附錄一:《“互聯網+”現代農業三年行動實施方案》

16

▄ 公司簡介

中宏經略是一家專業的產業經濟研究與產業戰略咨詢機構。成立多年來,我們一直聚焦在“產業研究”領域,是一家既有深厚的產業研究背景,又只專注于產業咨詢的專業公司。我們針對企業單位、政府組織和金融機構,提供產業研究、產業規劃、投資分析、項目可行性評估、商業計劃書、市場調研、IPO咨詢、商業數據等咨詢類產品與服務,累計服務過近10000家國內外知名企業;并成為數十家世界500強企業長期的信息咨詢產品供應商。

公司致力于為各行業提供最全最新的深度研究報告,提供客觀、理性、簡便的決策參考,提供降低投資風險,提高投資收益的有效工具,也是一個幫助咨詢行業人員交流成果、交流報告、交流觀點、交流經驗的平臺。依托于各行業協會、政府機構獨特的資源優勢,致力于發展中國機械電子、電力家電、能源礦產、鋼鐵冶金、嵌入式軟件紡織、食品煙酒、醫藥保健、石油化工、建筑房產、建材家具、輕工紙業、出版傳媒、交通物流、IT通訊、零售服務等行業信息咨詢、市場研究的專業服務機構。經過中宏經略咨詢團隊不懈的努力,已形成了完整的數據采集、研究、加工、編輯、咨詢服務體系。能夠為客戶提供工業領域各行業信息咨詢及市場研究、用戶調查、數據采集等多項服務。同時可以根據企業用戶提出的要求進行專項定制課題服務。服務對象涵蓋機械、汽車、紡織、化工、輕工、冶金、建筑、建材、電力、醫藥等幾十個行業。

我們的優勢

強大的數據資源:中宏經略依托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國家信息中心系統豐富的數據資源,建成了獨具特色和覆蓋全面的產業監測體系。經十年構建完成完整的產業經濟數據庫系統(含30類大行業,1000多類子行業,5000多細分產品),我們的優勢來自于持續多年對細分產業市場的監測與跟蹤以及全面的實地調研能力。

行業覆蓋范圍廣:入選行業普遍具有市場前景好、行業競爭激烈和企業重組頻繁等特征。我們在對行業進行綜合分析的同時,還對其中重要的細分行業或產品進行單獨分析。其信息量大,實用性強是任何同類產品難以企及的。

內容全面、數據直觀:報告以本最新數據的實證描述為基礎,全面、深入、細致地分析各行業的市場供求、進出口形勢、投資狀況、發展趨勢和政策取

17

向以及主要企業的運營狀況,提出富有見地的判斷和投資建議;在形式上,報告以豐富的數據和圖表為主,突出文章的可讀性和可視性。報告附加了與行業相關的數據、政策法規目錄、主要企業信息及行業的大事記等,為業界人士提供了一幅生動的行業全景圖。

深入的洞察力和預見力:我們不僅研究國內市場,對國際市場也一直在進行職業的觀察和分析,因此我們更能洞察這些行業今后的發展方向、行業競爭格局的演變趨勢以及技術標準、市場規模、潛在問題與行業發展的癥結所在。我們有多位專家的智慧寶庫為您提供決策的洞察這些行業今后的發展方向、行業競爭格局的演變趨勢以及技術標準、市場規模、潛在問題與行業發展的癥結所在。

有創造力和建設意義的對策建議:我們不僅研究國內市場,對國際市場也一直在進行職業的觀察和分析,因此我們更能洞察這些行業今后的發展方向、行業競爭格局的演變趨勢以及技術標準、市場規模、潛在問題與行業發展的癥結所在。我們行業專家的智慧寶庫為您提供決策的洞察這些行業今后的發展方向、行業競爭格局的演變趨勢以及技術標準、市場規模、潛在問題與行業發展的癥結所在。

▄ 最新目錄推薦

1、智慧能源系列

《2017-2021年中國智慧能源前景預測及投資咨詢報告》 《2017-2021年中國智能電網產業前景預測及投資咨詢報告》 《2017-2020年中國微電網前景預測及投資咨詢報告》 《2017-2020年中國小水電行業前景預測及投資咨詢報告》 《2017-2020年中國新能源產業發展預測及投資咨詢報告》 《2017-2020年中國太陽能電池行業發展預測及投資咨詢報告》 《2017-2020年中國氫能行業發展預測及投資咨詢報告》 《2017-2020年中國波浪發電行業發展預測及投資咨詢報告 《2017-2020年中國潮汐發電行業發展預測及投資咨詢報告》 《2017-2020年中國太陽能光伏發電產業發展預測及投資咨詢報告》 《2017-2020年中國燃料乙醇行業發展預測及投資咨詢報告》 《2017-2020年中國太陽能利用產業發展預測及投資咨詢報告》

18

《2017-2020年中國天然氣發電行業發展預測及投資咨詢報告》 《2017-2020年中國風力發電行業發展預測及投資咨詢報告》

2、“互聯網+”系列研究報告

《2017-2021年中國互聯網+廣告行業運營咨詢及投資建議報告》 《2017-2021年中國互聯網+物流行業運營咨詢及投資建議報告》 《2017-2021年中國互聯網+醫療行業運營咨詢及投資建議報告》 《2017-2021年中國互聯網+教育行業運營咨詢及投資建議報告》

3、智能制造系列研究報告

《2017-2021年中國工業4.0前景預測及投資咨詢報告》 《2017-2021年中國工業互聯網行業前景預測及投資咨詢報告》 《2017-2021年中國智能裝備制造行業前景預測及投資咨詢報告》 《2017-2021年中國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前景預測及投資咨詢報告》

《2017-2021年中國工業機器人行業前景預測及投資咨詢報告》 《2017-2021年中國服務機器人行業前景預測及投資咨詢報告》

4、文化創意產業研究報告

《2017-2020年中國動漫產業發展預測及投資咨詢報告》 《2017-2020年中國電視購物市場發展預測及投資咨詢報告》 《2017-2020年中國電視劇產業發展預測及投資咨詢報告》 《2017-2020年中國電視媒體行業發展預測及投資咨詢報告》 《2017-2020年中國電影院線行業前景預測及投資咨詢報告》 《2017-2020年中國電子競技產業前景預測及投資咨詢報告》 《2017-2020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發展預測及投資咨詢報告》 《2017-2020年中國動畫產業發展預測及投資咨詢報告》

5、智能汽車系列研究報告

《2017-2021年中國智慧汽車行業市場前景預測及投資咨詢報告》 《2017-2021年中國無人駕駛汽車行業市場前景預測及投資咨詢報告》 《2017-2021年中國智慧停車市場前景預測及投資咨詢報告》

19

《2017-2021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推廣前景及發展戰略研究報告》 《2017-2021年中國車聯網產業運行動態及投融資戰略咨詢報告》

6、大健康產業系列報告

《2017-2020年中國大健康產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2017-2020年中國第三方醫學診斷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2017-2020年中國基因工程藥物產業發展預測及投資咨詢報告》 《2017-2020年中國基因檢測行業發展預測及投資咨詢報告》 《2017-2020年中國健康服務產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2017-2020年中國健康體檢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2017-2020年中國精準醫療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2017-2020年中國康復醫療產業深度調研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7、房地產轉型系列研究報告

《2017-2021年房地產+眾創空間跨界投資模式及市場前景研究報告》 《2017-2021年中國養老地產市場前景預測及投資咨詢報告》 《2017-2021年中國醫療地產市場前景預測及投資咨詢報告》 《2017-2021年中國物流地產市場前景預測及投資咨詢報告》 《2017-2021年中國養老地產前景預測及投資咨詢報告告》

8、城市規劃系列研究報告

《2017-2021年中國城市規劃行業前景調查及戰略研究報告》 《2017-2021年中國智慧城市市場前景預測及投資咨詢報告》

《2017-2021年中國城市綜合體開發模式深度調研及開發戰略分析報告》 《2017-2021年中國城市園林綠化行業發展前景預測及投資咨詢報告》

9、現代服務業系列報告

《2017-2021年中國民營醫院運營前景預測及投資分析報告》 《2017-2020年中國婚慶產業發展預測及投資咨詢報告》

《2017-2021年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市場調查及投融資戰略研究報告》 《2017-2021年中國旅游行業發展前景調查及投融資戰略研究報告》

20

《2017-2021年中國體育服務行業深度調查與前景預測研究報告》 《2017-2021年中國會展行業前景預測及投資咨詢報告》 《2017-2021年中國冷鏈物流市場前景預測及投資咨詢報告》 《2017-2021年中國在線教育行業前景預測及投資咨詢報告》 《2017-2021年中國整形美容市場發展預測及投資咨詢報告》 《2017-2021年中國職業教育市場前景預測及投資咨詢報告》 《2017-2021年中國職業中介服務市場前景預測及投資咨詢報告》

體育產業投資基金范文第3篇

摘要:研究體育產業集群布局對體育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以武漢城市圈體育產業集群為研,究對象,運用文獻資料法、專家訪問法、數理統計法對武漢體育產業集群的空間布局理論與實踐進行了探討,并依據武漢城市圈各個城市的體育產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劃分為“一星、兩翼、四區”,廓清了發展武漢城市團體育產業集群的空間布局,并就如何提升城市圈體育產業集群的競爭力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設。

關鍵詞:體育產業集群;空間分布;武漢城市圈;競爭力

體育產業是指生產體育物質產品和精神產品,提供體育服務的各行業的總和。體育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的一個部門,具有與其他產業相同的共性,即注重市場效益,追求經濟效益,同時又具有不同于其他產業部門的特性。體育產業主要包括:體育競賽表演業、體育用品業、體育制造業、體育健身業、體育休閑業等。武漢城市圈體育產業集群是指以武漢為中心,包括周邊8個城市區域,以體育產業專業化分工與協作為原則,以體育相關企業為主體,以相關機構高度集中為支撐的體育產業組織形式。武漢城市圈發展體育產業集群已經具備良好的基礎和條件:一是突出的地理和交通優勢;二是顯著的綜合實力和較強的增長潛力:三是密集的科教和智力資源;四是雄厚的產業基礎。2007年,武漢市文化體育等社會事業投資142.65億元,增長28.2%,增長8.6個百分點,其他8個城市體育產業也有長足發展,如:中國乒乓球隊訓練基地——黃石乒乓運動產業、紅蓮湖高爾夫球休閑產業等。根據有關部門預測,發展武漢城市圈體育產業集群將拉動湖北經濟增長兩個百分點左右。對促進湖北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武漢城市圈體育產業集群空間布局原則

1 動態發展原則

動態性原則是指體育產業集群系統的正常運行不僅要受到體育產業本身條件的影響,還要受到其他關聯因素的制約,并隨著時間、地點變化程度而發生變化。由于體育產業集群特征以及開發的外部社會經濟條件是不斷變化和發展的,我們以靜態認識為基礎深入考察體育產業集群的本質屬性的同時,還必須有動態發展的眼光,考察不同時間序列體育產業集群所呈現的動態屬性及其變化趨勢,了解體育產業集群資源的長期趨勢、變化特性與過程,從而科學合理地制定出體育產業集群的空間布局。

2 人本發展原則

人本發展原則就是規劃要以武漢城市圈體育產業集群相關利益群體的利益為本,這里的相關利益群體是指影響體育產業組織目標實現的群體或個人,或者是在這一過程中遭受其影響的群體或個人,主要包括政府主管機構、體育企業、周邊居民、體育消費者等。體育產業集群發展戰略規劃的人本價值取向進一步決定了體育產業集群發展戰略規劃的重點內容就是圍繞這些利益群體而展開的,武漢城市圈體育產業集群的發展必須符合人本發展原則,堅持以人為本,處理好發展過程中的各方利益關系。

3 綜合效益原則

體育產業集群建設的目的就是為了獲得預期的綜合效益,包括政策、社會、經濟、環境等四個方面的效益,而不能僅僅只用經濟效益的眼光看待問題,還要考慮周邊居民的想法、國家的宏觀政策、產業結構、環境保護及文化傳承,在進行武漢城市圈體育產業集群開發時,還要充分合理利用體育產業資源,發揮其潛在的資源優勢,以獲得最大的綜合效益。

二、武漢城市圈體育產業集群空間布局的理論基礎與規劃目標

點軸開發理論最早由波蘭經濟學家薩倫巴和馬利士提出。點軸開發模式是增長極理論的延伸,從區域經濟發展的過程看,經濟中心總是首先集中在少數條件較好的區位,成斑點狀分布。這種經濟中心既可稱為區域增長極。也是點軸開發模式的點。點軸理論認為增長極中的極點是點軸開發中的點,點與點之間不是孤立的,而是由線狀的基礎設施。特別是線狀的交通干線串聯在一起,點和軸發展到一定時間后會形成圈體,即區域經濟圈。武漢城市圈體育產業集群是區域體育產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具有特殊的空間組織形式,其空間組織形式主要包括三個層面。

武漢城市圈體育產業集群是以武漢、黃石、鄂州、黃岡、孝感、咸寧、仙桃、天門、潛江九個城市為中心城市的區域經濟合作體。在中部崛起戰略實施、“兩型社會”改革試驗區獲批以及三峽大壩建設等巨大推動作用下,武漢城市圈體育產業集群在城市群規模、基礎設施、配套建設、中心城市規模、城鎮體系、城際聯系、產業發展、吸引力等方面擁有一定的優勢。根據武漢城市圈體育產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可以將其點軸體系分為以下三級軸線:以潛江-天門-仙桃-武漢-鄂州-黃岡——黃石為一級軸線;以孝感-武漢-咸寧為二級軸線;以209國道(內蒙古-廣西北海)、318國道(上海-聶拉木)、106國道(北京-廣州)、207國道(錫林浩特-海安)、316國道(福州-蘭州)、宜黃高速公路等公路為三級軸線。武漢城市圈從整體上分為核心層、邊緣層、腹地層、擴展層、國內層、國外層等幾個部分(見表1)。核心層、邊緣層、腹地層為內圈,是體育產業集群發展的重點區域;擴展層、國內層、國外層為外圈,是體育產業集群的支撐地區。武漢城市圈各地政府越來越關注區域經濟發展問題,體育產業集群的培育也必將在區域經濟協調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

武漢城市圈層分為核心層、邊緣層、腹地層、輻射層、擴展層等五層,每個圈層是由相對完整的體育產業區構成,由具有當地特色體育產業組成,形成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區域體育產業集群,主要打造“一星二翼四區”體育產業集群布局(參見表2)。

1 “一量”——武漢體育產業集群

所謂“一星”是指武漢體育產業集群,主要以東方馬城、金銀湖高爾夫球場打造泛金銀湖休閑體育區。金銀湖地區包括武漢東西湖區的金銀湖、江岸金銀潭地區以及常青花園和中環線以南部分地區,總用地面積約78平方公里。博彩馬業的引入將導致產生大量公共服務需求,以賽馬場為核心、3.5公里半徑范圍內,商業、商務金融、文化娛樂、旅游住宿等配套服務設施的比重和規模將大幅提高。武漢市規劃部門原則通過泛金銀湖地區概念規劃,武漢擬將該地區打造成繼“鋼城”、“車城”、“光谷”之后的武漢經濟“第四極”——武漢賽馬場。以中體倍力、帕菲特俱樂部、名人國際、英派斯等體育健身俱樂部打造體育健身區。健身娛樂是現代人類實現高品質生活的必要手段,體育與健身娛樂相結合,成為現代人類身體和精神的樂園,豐富了人類的生命意蘊。體現了生而為人的意義和價值。武漢作為現代化都市,眾多居民進行體育健身活動,對健身市場有著巨大的需求。以沌口體育中心、洪山體育館、武漢體育學院為核心打造體育賽事區。洪山體育館地處武漢市洪山廣場西側,占地面積42000平方米,是我省目前最大的綜合性體育

館之一。武漢體育中心是六城會開幕式的主會場,是2007年女足世界杯比賽場地,體育場的中央控制系統被國際足聯的代表稱贊為世界最好的十個體育場館控制系統之一。

2 “兩翼”——黃石、咸寧體育產業集群區

黃石市區人口67萬人,人口數量和建成區面積僅次于武漢,在其他8個城市中規模最大,發展空間最大,這決定了黃石在城市圈中副中心城市的地位。中國乒乓球隊訓練基地——黃石乒乓運動產業坐落于黃石,基地先后16次接待中國乒乓球一隊、二隊,亞洲地區和全國乒乓球優秀選手集訓,集訓運動員有1800余人次。其中,有20多人在奧運會、世界錦標賽、世界杯乒乓球賽中獲得冠軍30多個,為我國乒乓球運動做出了突出貢獻,被稱為“世界冠軍搖籃”、“中國乒乓球隊之家”。咸寧九宮山滑雪度假區位于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九宮山上,依托京珠高速、京廣鐵路等,交通便捷快速。是集夏季避暑度假、冬季冰雪運動為一體、四季皆宜的休閑度假勝地。特別是滑雪度假區集滑雪、滑冰、滑水、滑草、滑翔、滑道(旱地雪橇)等四季動感項目于一體及輔之以住宿、餐飲、會議等配套服務項目,是人們體育休閑度假的勝地。另外,咸寧溫泉在湖北、江西、湖南已有很高的知名度,也為健身體育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3 “四區”——隨州、黃岡、鄂州、天門、潛江、仙桃體育產業集群區

目前,鄂州市大力發展休閑體育產業,興建了紅蓮湖恒大金碧天下、湖北國際水上運動基地、紅蓮湖高爾夫鄉村俱樂部、梁子島高爾夫俱樂部等體育休閑類產品。通過整合梁子湖生態旅游區體育產業資源,加快了鄂州市體育休閑產業基地和區域性特色體育產業群建設。黃岡麻城打造泛戶外用品產業基地,項目協議投資額達20億元人民幣,將建設華中一流的、集專業市場、產業展貿、商務配套、倉儲物流、旅游觀光、汽車兌技、商住配套等多層次和多文化服務功能為一體的中國泛戶外用品產業基地。仙桃市走出了4名世界冠軍,作為中國唯一的“體操之鄉”,體操成了這座城市一張亮麗名片。在仙桃舉辦的首屆國際體操節上。簽訂了60多項合作項目。協議資金30多億元。

三、提升武漢城市圈體育產業集群競爭力的發展策略

1 產品品牌化策略

體育品牌是體育產品或勞務特有的名稱、術語、象征、記號或設計及其組合。體育品牌是企業、消費者及其他相關組織共同創建的,它不只是商品的外在表現,更有自己的內在屬性,體育產品品牌化是形成體育品牌規劃的戰略過程。武漢城市圈體育產業集群擁有開展體育產品品牌化的優勢資源。在競技體育方面,水上運動、跳水、體操等項目位居全國前列,在世界體壇上也有一定的地位。武漢城市圈不僅擁有“武漢東湖皮劃艇訓練基地”、“黃石國家乒乓球訓練基地”、“國家體操訓練基地”及“紅蓮湖水上訓!練競賽基地”,而且還產生了不少世界冠軍和奧運冠軍。在體育產業方面。進入新世紀以來,特別是北京奧運的成功舉辦,武漢城市圈體育產業集群規模不斷擴大,各類健身中心、武術館、保齡球館、網球場、高爾夫球場、水上樂園、垂釣園等各種健身娛樂設施呈現強勁發展的勢頭,特別是出現了二大批在全國有影響力的體育企業。其中最為有名的是武漢東方馬城,涵蓋體育賽馬、旅游、商業和地產四大產業,包括國際賽馬場、馬會俱樂部;馬術學校、神馬樂園,、五星級國際會議中心大酒店、至尊豪宅、高尚住宅小區、智能化寫字樓、東方商業廣場和汽車博覽中心等十多個項目,隨著賽馬市場的需要逐漸增大,核心賽馬產業與配套企業之間的比例也更加協調,集群內的企業之間在產品、市場、技術、銷售網絡等方面交流十分頻繁,企業之間聯系緊密,區域產業集群規模擴大、專業化程度加深、優勢產業競爭力逐漸拓展。

2 區域合作化策略

目前,武漢城市圈不同類型和規模的區域體育合作組織不斷發展,但多年來區域政府間的協作并沒有對跨區域的體育事務進行有效管理,許多地區在諸如區域政策優惠、體育利益共享、體育產業一體化、體育運動員的流動等方面并未進行有效的合作。武漢城市圈體育產業集群是由“1+8”9個城市所組成的體育結合體,由于市場機制不健全、體育企業發展水平有限,各地政府成為實現區域體育經濟協調發展的主角。城市圈體育產業集群未來能夠帶動整個區域經濟的發展使各地政府融人其中,這是由體育產業集群的關聯效應決定的,在體育產業集群開發過程中,各地政府必須建立相應的法律法規,作為依據和保障,約束地方政府在區域體育產業合作中的行為,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可循。保護參與合作各方的正當權益,建立利益分享機制,使參與方獲得相應利益,激發參與體育經濟合作的熱情。

3 高新園區發展策略

從整體上看,武漢城市圈三大產業積聚帶已初現端倪。一是以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為核心區,整合黃石、黃岡、鄂州、咸寧等地資源,逐步形成以光電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工程及新醫藥等為重點的產業集群。二是以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為核心區,以仙桃、潛江、天門等地為配套生產基地,形成以汽車制造、IT設備、精細化工、輕工食品等為重點的產業集群。三是以吳家灣海峽兩岸科技產業園為核心區,以孝感市為生產基地,形成以汽車零部件、食品加工、農產品加工、鹽磷化工等為重點的產業集群。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武漢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和吳家灣海峽兩岸科技產業園是湖北省經濟發展的增長極,這為武漢城市圈體育產業集群的跨越發展提供了契機和廣闊空間。武漢城市圈體育產業集群依托開發區推進武漢城市圈體育產業發展的總體思路是“建設大市場,實施大項目,培育大企業,重組大產業,構筑新格局”。要進一步整合資源,在開發區現有的產業格局中發展體育用品與體育服務兩大產業集群,延長開發區產業鏈,主要以發展體育器械產業、體育電子競技設備、賽車零部件產業、體育服飾產業、體育保健品等五大產業為主,全面提升武漢城市圈的體育產業集群競爭力。

4 多元化投資策略

進入21世紀以來,在政府的支持下,武漢城市圈加強了招商引資的力度,為體育產業集群的快速發展提供了較大的資金支持,招商引資已經成為政府的一項日常工作。目前,武漢城市圈已初步形成了地方政府加大投入、國內民營資本加快進入、金融機構積極參與的多元化、多渠道的體育產業投資格局。但是,政府在體育產業項目招商引資的過程中,必須認真分析體育產業招商引資的特點及規律,由于體育產業是一項綜合性產業。加上體育產業市場又有較大的彈性,所以投資商對于體育產業項目的把握有一定難度,很容易造成大批項目開發不足或閑置等待。推動武漢城市圈體育產業集群融資多元化主要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建立投資主體多元化、投資渠道多元化的體育發展投融資機制,廣開門路籌集發展資金,發展體育資本市場,同時政府應牽頭不定期組織銀行與圈內體育產業集群的企業對話,項目推介,加強金融機構同企業之間的聯系。第二,針對中小民營體育企業貸款規模小、數量多、貸款成本高的特點,可以采取利息市場化或賦予銀行更多的利息浮動權,為企業的技術創新項目提供專項貸款。第三,積極鼓勵民間資金投入集群的各種項目建設,推進各類風險投資機構的發展??煽紤]建立體育產業集群投資資金,可通過發行債券、股票等形式在資本市場上籌措資金。

5 聯合營銷策略

聯合營銷是將武漢城市圈體育產業集群作為一個整體,利用各種營銷工具和手段,以使體育產業集群產生經濟溢出,實現價值增值的營銷理念與方法。它把各個獨立的營銷工作綜合成一個整體,以產生協同效應。這些獨立的營銷工作包括廣告、直接營銷、銷售促進、人員推銷、包裝、項目、贊助和客戶服務等。隨著武漢市體育產業集群進一步發展,客觀上要求體育產業集群實行整合營銷策略,更好地促進整個經濟體共同發展。一方面,要構建營銷網絡,整合武漢城市圈體育產業集群資源,發揮政府機構、體育公司、服務公司和交通部門等機構的作用,按照市場規律,開展統一的聯合宣傳促銷,形成密切合作的促銷機制。另一方面,要注重區域產品整合,實施差異化戰略,加強武漢城市圈體育產業集群聯合營銷,進一步打破地區行政分割、部門壁壘和行業壟斷,促進和擴大地區交流與合作,發展體育產業協作,建立統一的市場體系,實行聯合營銷,壯大體育產業品牌。

責任編輯 陳孝兵

體育產業投資基金范文第4篇

[摘要]改革開放后中國的財政投資逐漸從競爭性領域退出。當前中國的產業投資結構存在投資結構仍需進一步“糾偏”、第二產業投資結構不均衡等問題。今后一段時期產業結構調整的目標是。重點是產業升級和產品的更新換代,要將存量調整和增量調整有機地結合起來,同時應完善私人創業投資領域。在運用財稅政策提升產業投資結構方面,應將預算內資金主要投向基礎產業,通過稅收優惠,特別是企業所得稅優惠等措施來引導產業投資方向,同時應通過轉移支付促進產業結構優化。

[關鍵詞]產業投資結構;財稅政策;經濟結構

[作者簡介]黃鳳羽,天津財經大學財政系主任、教授、經濟學博士,天津300222;楊琪,天津菩拉佳那文化交流有限公司,天津300024

[文獻標識碼]A

一、改革開放后中國的財政資金與產業投資結構概況

改革開放后,中國經濟的市場化改革使投資體制格局出現了投資主體多元化、融資渠道多元化、投資方式多樣化、投資決策分散化的基本特征。這一時期,中國政府根據不同投資主體的特點和不同行業投資項目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市場需求情況,將投資項目具體化為競爭性、基礎性和公益性三大類,重新確定了各類投資領域的主要投資主體和投融資方式。明確政府從競爭性項目中退出,讓位于企業和個人,政府承擔公益性和部分基礎性項目的投資,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進一步劃分財權和事權的基礎上,實行了經常性預算和建設預算相分離的復式預算管理。國家用財政政策和稅收優惠政策予以引導?;A性項目建設要鼓勵和吸引各方投資參與。

這一時期中國產業投資結構的總體特征是,加工工業投資增長較快而基礎部門投資增長相對落后。體制改革整體上的漸進式演進,培育和發展了市場性因素,對日益多元化的投資主體投資行為產生了很大變化,從而影響和決定著整個投資結構的變化,這一時期國家財政稅收政策也面臨著重大的改革要求。

中國財政對于能源、交通、通信和原材料工業進行了大量的投資。到2007年末,中國財政資金用于鐵路修建,鐵路營業里程達到7.8萬公里,地方鐵路達到4424公里。通信方面,“十五”期間,我國郵電通信業基礎設施的建設共投資300多億元,其中預算內資金占13%,國內銀行貸款占19%,國外貸款占8.4%,自籌資金及其他資金占69%。原材料工業方面也進行了大量的投資,建成了一大批重點大型鋼鐵聯合企業,如寶鋼二期工程。

2008年末,中央宣布了4萬億的投資計劃,即從2008年四季度到2010年底,中央政府擬通過增加中央基建投資、中央政府性基金投資、中央政府其他公共投資和災后重建投資等,安排1.18萬億元投資,加上地方配套和社會投資,形成4萬億元的投資規模。這4萬億是安排到2010年底的投資計劃,因此未來2年平均每年將花費2萬億在基礎設施、民生工程、生態環境和災后重建等方面,其中主要投向鐵路、公路、機場、港口和能源領域。

二、當前中國產業投資結構的基本狀況

(一)當前中國產業投資結構的不足

經過中國財稅政策的多年努力,中國產業投資結構調整雖取得了長足進步,但其演變的非均衡性特征較為突出,其問題主要表現在:

1.產業投資結構仍需進一步“糾偏”。當前,中國產業投資結構仍不夠合理,第一產業勞動力過剩,第二產業比重過大,第三產業發展仍顯不足。中國產業投資結構調整已進入一個新的階段,產業投資結構需要進一步向適應新的經濟發展階段和產業投資結構調整要求的方向升級,以促進經濟發展。而且在第二產業中,中國加工工業質量和效益水平低,而且人均數量水平不高。從目前的供求關系看,多數產品供大于求,生產能力不能充分發揮。

2.第二產業投資結構不平衡?;A部門的準公共產品性質以及價格扭曲狀況使其在很大程度有賴于財政投資,尤其是許多全國性跨地區的大型基礎設施、能源原材料建設更需要中央財力的支持,但國家財政財力的下降,使預算內固定資產投資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比重從1978年的85%下降至2007年的3.9%,而同時財政對基礎部門的投資份額由1981年的50%下降至2002年的6%,財政在過去10年間對基礎設施的投資年均增長僅4%,遠低于年均20%的社會全部基建投資增幅,由此加劇了基礎結構的失衡。

3.經濟體制改革步伐影響了產業投資結構的調整升級。當前,由于中國第三產業一些領域尚未向非國有資本開放,而第二產業開放度較高,致使工業品的過剩表現相對明顯,導致工業品價格一再下降,而服務項目的價格卻一再攀升,經濟結構性過剩特征明顯,成為影響產業投資結構調整升級的重要原因。在第三產業領域,提高第三產業在國民生產總值中的比重是產業投資結構優化升級的主要方向。

總體來說,對于優化產業投資結構的財稅政策連續幾年的實施,中國內需不足的問題已有了較大程度的緩解,特別2003—2007年,投資需求出現了超常增長,經濟增長速度持續下滑的趨勢也得到根本改變,2007年中國經濟增長速度達到11.4%。中國國民經濟運行中的主要矛盾已經從需求方面轉向供給方面,從國民經濟總量方面轉向國民經濟結構方面。

(二)今后一段時期中國產業結構調整的目標

在改革開放以后,中國經濟實現了持續30多年的高速增長。1978—2008年平均經濟增長率達到9.52%。2008年國民生產總值已經達到了30.17萬億元,按三次產業增加值在宏觀經濟總量中的比例關系,由1978年的28.1:45.2:23.7變為2005年的12.6:47.5:39.9。從中國的投資結構來看,近幾年得到了持續改善。在2007年,第一產業固定資產投資3403.5億元,比上年增長23.8%,呈恢復性快速增長態勢;第二產業固定資產投資61153.8億元,增長26.1%,呈加速增長態勢;第三產業固定資產投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全年完成投資72766.7億元,增長23.8%。

從中國當前經濟發展的現狀來看,由于中國的國民經濟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2008年,中國消費品市場在經受了特大自然災害和國際金融危機考驗的背景下,仍然保持了穩定增長態勢,且大部分商品增速較快,平均價格普遍明顯上漲。商務部最新監測顯示,2008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首次突破10萬億元大關,農村消費品市場增速加快,城鄉消費市場增速差距持續縮小。在10萬億的消費品零售總額中,農村地區超過3萬億元,城鄉消費市場增速差距連續第4年縮小。大量的產品都處于供大于求或者供求平衡的狀態,今后產業投資結構的調整面臨這新的目標。

1.產業投資結構的優化重點是產業升級和產品的更新換代。2008年中國進出口總額將比上年增長26%左右,達到4550億美元,其中出口將比

上年增長23%左右,達到2400億美元。2009年一季度,對外貿易進出口總額4287億美元,同比下降24.9%,其中,出口2455億美元,下降19.7%;進口1832億美元,下降30.9%。進出口相抵,順差623億美元,同比增加209億美元∞。由于技術落后,中國出口的產品以勞動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為主,進口產品以技術密集型和資金密集型為主。這種狀況決定了今后的結構調整必須是升級換代式的調整,與技術進步和產品開發相結合,與科技創新相結合。

2.產業投資結構的優化要將存量調整和增量調整有機地結合起來。調整投資結構的基本方法有兩種,一是存量調整,另一種是增量調整。由于中國現有的經濟規模已經相當龐大,同時經濟門類也已比較齊全。目前暴露出的結構性的問題主要是存量結構上的不合理,如果只依靠增量的調整是無法從根本上解決現有的問題的。今后的調整應當立足現有的基礎,從重視基本建設轉變到對現有的存量的調整上來,注重對現有企業的更新和改造。

3.產業結構的調整還應完善私人創業投資領域,一些國家和地區的經驗證明,創業投資是一種對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產業化行之有效的融資機制,是科技進步與金融創新互動和融合的產業。創業投資在促進高新產業投資發展,優化產業投資結構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近10余年來,中國各高新基礎產業處于低端偏上的集群發展階段,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國還未建立起一個完善的創業投資體系,創業投資在中國投資結構發展特別是高新產業投資結構優化中的作用還未能充分發揮出來。

三、運用財稅政策提升產業投資結構的設想

財稅政策作為國家宏觀經濟調節的重要手段,它不僅對經濟景氣及波動起到調節和“熨平”作用,而且對經濟空間結構的改善,對優化產業投資結構具有重要意義。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國家利用財稅政策引導資源在不同產業及行業間流動,相應地影響其他投資主體的投資方向和存量資產的重新組合,促進產業投資結構的優化。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完善,現在政府大多采用間接干預方式優化產業投資結構,財稅政策更多的是通過運用稅收或政府鼓勵直接投資引導私人資本流向公共產品領域,為優化產業投資結構提供更多的公共產品,特別是國家通過對研究與開發的投入,為產業投資結構優化提供技術支持;通過對基礎設施的投入,為產業投資結構優化提供基礎保障。同時,國家還可以利用財稅政策工具對市場需求進行直接啟動或間接引導,促進整體經濟的結構性轉換,并對某些產業的進入或退出制定必要的規則,從而促進產業投資結構的合理化。

(一)預算內資金主要投向基礎產業

從歷史的經驗看,預算內基本建設投資對于推動中國經濟發展、促進產業結構優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鞍宋濉逼陂g,國家預算內安排基本建設投資3979.59億元,同期還安排地質勘探費477.69億元,基本建設支出重點支持產業投資結構中的薄弱環節,對農業、水利、能源工業、交通運輸和郵電通訊等國民經濟重點基礎設施和重要原材料項目的建設進行了大量的投入。2004年國家從國債和車輛購置稅中拿出500億元投放農村公路建設,預計到2010年中國將實現村村通公路。財政的大量投入有力地促進了重點部門和基礎產業的發展。

從產業特點上看,基礎產業具有投資額大、建設周期長、風險大、資本產出率一般較低的基本特征,其外溢性和自然壟斷特征較明顯,因而其投資生產具有準公共產品生產的性質。僅從基礎工業來看,其百元固定資產創造的利稅為9114元,低于全部工業的11161元,更低于非基礎工業的14155元。在盈利動機驅使下,企業投資傾向于高利潤的加工工業,尤其是投資少見效快的項目。由于基礎產業的這一性質,在成熟市場經濟下,市場機制難以正常發揮作用,存在“市場失效”的領域。據統計,20世紀80年代發達國家公共經濟在基礎設施部門參與度在75%左右,礦業和原材料部門等基礎工業參與度在25%左右。而中國的特殊性還在于,基礎部門低盈利原因還源于長期以來價格體系的扭曲。

(二)通過稅收優惠等措施來引導產業投資方向

稅收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是調節國家和企業經濟利益關系的重要手段,國家財政通過稅收政策的變動促進經濟結構調整目標的實現。稅收制度對于促進科技創新的激勵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通過稅收法律法規促進科技發展和自主創新,如對直接用于科學研究、科學試驗和教學的進口儀器設備免征增值稅,對農業機耕及相關培訓免征營業稅,對提供專有技術取得的特許權使用費減免外資企業所得稅,對省(部)級以上單位頒發的科技獎金免征個人所得稅等。

二是適時制定具體的稅收優惠政策,對“研究開發一科技成果轉化—成果產業化”鏈條中的不同環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等特定地IXI~A及集成電路、軟件、科研機構轉制、科學普及等實體或產品給予支持,以促進技術創新、發展高科技和推動科技體制改革。

從稅收制度設計的角度看,應特別強化企業所得稅的產業導向。如增強稅收優惠措施的產業針對性,著眼于我國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按照國家產業政策的序列要求,對投資數額大、投資回收期長的高新技術、環保產業及能源、交通、通信、水利、農業等基礎產業實行更大力度的稅收優惠。同時,稅收優惠措施應實現由直接優惠向間接優惠轉變,基礎性的科研開發活動所需資金多,社會效益明顯,成果的不確定性和風險性較大,宜選擇事前稅收扶持。稅收優惠重點是促進和鼓勵企業技術創新投資,盡量補償和降低企業技術創新投資的風險,充分體現政府支持科技創新的政策導向。但運用稅收優惠政策時,要限制和約束地方政府的稅收優惠權力,防止地方政府為吸引外來投資而濫用優惠權或越權減免,損害稅法的嚴肅性和統一性。否則,市場的選擇重點就不再是某一行業能否享受稅收優惠,而是地區之間進行談判與比較的砝碼。

(三)通過轉移支付促進產業結構優化

作為財稅管理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央財政轉移支付制度的完善,必須以科學合理的政府間收支責任安排作為前提基礎。近年來中國政府為了鼓勵一些關系國計民生行業的投資發展,對這些行業實行了財政補貼的政策。此外,針對目前部分地區資源枯竭型城市發展面臨的產業結構失衡、社保資金缺口大、棚戶區改造任務艱巨、生態治理與環境保護負擔重等經濟社會問題,中央財政準備了對資源枯竭型城市的財力性轉移支付預案,幫助這些地區緩解在產業結構調整過程中出現的社會矛盾,起到了為產業結構調整保駕護航的作用。

在專項轉移支付方面,日本的經驗有可借鑒之處。日本政府用財政轉移支付和稅收調節來增強落后地區的財政能力。如由地方交付稅、地方讓與稅和國庫支出金制度組成的中央對地方轉移資金的制度,用中央財政下撥給地方財政的稅收來彌補地方自主財源的不足,并縮小地區經濟差異。日本中央財政收入約占全部財政收入的70%,其中相當部分撥給地方政府(一般占中央財政收入的40%以上)。這些資金在非均衡發展時期,主要撥付給重點開發地區;在均衡發展時期,則主要撥付給落后地區。

2009年我國的中央預算安排505億元,增加對民族地區、糧食主產區和邊境地區轉移支付,安排50億元用于支持化解資源枯竭城市歷史遺留的社會負擔。這些措施都有助于社會的穩定和產業結構的優化。在今后一段時期,特別是經濟復蘇、社會穩定的時期,在財政轉移支付中,更應突出產業導向,通過財政資金的導向作用,引導民間資本的產業投資結構,以實現產業投資結構的優化。

在具體操作中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我國專項轉移支付的比重依然偏高,2009年專項轉移支付金額為12579.88億元,較2008年增長了26.2%,占中央財政轉移支付的比重為52.5%。而且,專項轉移支付種類繁多,透明性較差,分配公式還不夠完善。要提高財政轉移支付資金的使用效率,應該提高轉移支付資金的制度化水平,提高一般轉移支付的比例。

體育產業投資基金范文第5篇

江蘇亨通光電股份有限公司財務總監余東文從一個CFO視角,立足最佳商業實踐,探索、凝煉并提出了系統性的產業投資應用研究體系??陀^地說,這不僅是一個學術性的“研究成果”,作者從親歷者的角度,對產業投資實戰中的問題提出若干建議或“軍規”,同時,與案例相輔,它更像是一個產業投資CFO實戰手冊。

在結構上,作者從如下幾個維度去闡述,意圖超越財務思維,吸收前沿性觀點,融合工作積累,研究最佳實踐,力求提出獨立、創新的見解,而又不隨波逐流。

一是圍繞產業投資的設計,從價值原理、理念、戰略、策略、標準、方法等思維角度,結合案例,提出了一些創新性見解,同時吸收了西方營銷學的驅動力原理、管理學的最佳所有者原理,創造性地提出了控制原理、價值構成原理和價值守恒原理。在投資理念中融入了股票的投資理念,組合成為價值投資、風險意識、最佳時機、投資偏好、異質思維五個核心理念。投資策略從中國華潤集團的華麗轉身入手,將其系統性地總結為戰略一致性、四結合(與金融資本相結合、與商業模式相結合、與風險管理相結合、與產業整合相結合)、借力聯盟、周期規劃七個方面。

產業投資標準需因地制宜,量體裁衣,故介紹了復星集團的投資標準,結合作者服務單位的控股股東—亨通集團尋找第二產業的現實需求,提出建議。

二是從情報搜集、可行性分析要素、定量分析方法三方面,概括了可行性論證的要素。情報搜集雖然僅介紹了一個案例,形似理論化,但都是從活生生的成敗案例中概括成條文。

三是總結了投資管理機構的三種模式、通用的決策流程,引入了IBM的“六頂帽子”思考法,并提出了消除偏見的方法。在投資方案評估中,提煉了十六方面的評估要點。投資決策是投入前的最后一個環節,投資決策質量至關重要,提示了避免錯誤決策觀念/思維方法的十個注意點。

四是結合國內企業時下如火如荼開展的內控及風險管理,從作者公司實踐出發,展示了企業的產業投資內控流程,描述了產業投資的風險點,摘錄了實務中常見的六個方面風險的控制措施。

五是把握宏觀經濟政策,預見未來是產業投資研究的必備內容。第六部分回到現實,在述及十二五規劃的特點后,分享了德勤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研究成果,讓企業更為冷靜地認識當下的投資熱點產業。對中國未來的產業投資環境進行了預測,對出現的端倪表示了擔憂。

此外,案例是作者實證研究中的核心,在最后一部分,作為重組的親歷者,剖析了中國華潤集團重組中國華源集團這一重大典型案例,并對其進行了點評。

因此,本組文章獨特的價值在于,這不僅僅是一位CFO的企業產業投資報告,更是所有CFO們的產業投資實戰參考手冊。

案例鏈接

中核浦原商業模式創新

上海中核浦原總公司是中國核工業集團在滬的全資子公司,十年前系以液體流量計的制造及銷售為主業,涉足房地產開發、建筑工程、國際國內貿易、消防設備安裝等多元化投資,其時經營非常困難。在新任總經理劉澤玲的帶領下,中核浦原聘請上海市經委及發改委、上海儀電控股集團、中核集團等專家會診,開辟了新的商業模式,讓公司重獲新生:

① 退城進郊,將土地置換收益解決職工身份置換和企業發展所需資金。

② 清理參股公司,收縮戰線,集中發展主業。

③ 舉全公司之力,大手筆投資主業。以土地置換收益、現金奶牛-合資公司光華?愛而美特的分紅款投資新項目,從液體流量計邁入氣體超聲流量計、核安全級電容式變送器,既強化了在中核集團內部的競爭力,又進入了嶄新的市場領域,拓寬了產業邊界。

④ 結合地處上海商業繁華區—徐匯的地理優勢,在原263工廠建設都市型工業園—浦原科技園,通過商務樓的出租收入,獲取長期、穩定的可觀回報。

由此,上海中核浦原總公司成功轉型為以儀器儀表制造、進出口貿易和不動產經營為核心業務的高科技投資控股公司。

體育產業投資基金范文第6篇

1.1 商業銀行通過參與設立基金來扮演募資顧問角色

根據相關法律可以看出, 商業銀行大都不允許私自向非銀行金融機構和企業投資, 不利于國內商業銀行自有資金、儲戶資金的使用。除此之外, 銀監會已經對理財資金不得在未上市企業股權和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等投資的明確規定, 通過這一規定的出臺, 極大地阻礙著銀行借助于發行理財產品進入到產業基金業務渠道。因此, 產業銀行往往通過扮演募資中介角色來避免由于法律法規產生的風險, 現已經在銀行參與產業基金運行中占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

1.2 提供托管服務

托管業務是比較股權投資業務的重要形式之一, 具有發展起步快和機制完善等特點, 涉及到股權投資基金的方方面面, 尤其在募集和投資等環節。

1.3 商業銀行在產業基金的投資和管理環節中扮演著財務顧問角色

對于銀行來說, 財務顧問可以為基金托管業務提供一定的增值業務, 爭取獲得投資銀行的收入。排除于客戶的“貸聯投”業務, 大多數銀行開始加強了基金機構投資基礎的PE+貸款業務建設[1], 并且具有廣闊的應用范圍。

2 產業投資基金與商業銀行的合作策略闡述

2.1 建立健全完善的商業銀行私募基金評價體系

一些商業銀行與基金的合作趨勢比較良好, 然而私募基金管理公司的發展較不一致、協調, 一些私募基金面臨著清盤和非法集資等問題, 所以要想確保商業銀行與基金良好的合作關系, 就必須要選擇最為適宜的基金。商業銀行私募基金評價體系的建立, 要重點涵蓋著基金的歷史運行狀況、內控機制以及投資管理公司情況等方面, 商業銀行可以通過建立具有動態性特征的私募基金評價體系, 加大對各類合作的基金跟蹤力度, 確保業務合作效率的穩步提升, 有效防范風險的發生。

2.2 適度擴大產業基金合作范疇, 創建專業服務團隊

基金投資業務需要配備高度專業性知識, 且不斷進行思維的創新與優化, 制定出適合企業發展的規劃方案。IPO是基金融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投資者在資金的投入中, 往往都會深入結合今后獲利退出, 要保證整體高度的方案設計能力。與此同時, 要將產業基金的引入與保管、基金募集與并購等納入進相應的金融服務鏈中。創建高素質的服務團隊, 可以通過建筑投資銀行業務咨詢信息庫, 促進項目和資金在全行范疇內的“無縫對接”。

此外, 在對基金客戶經理進行考核時, 要時刻圍繞市場拓展范圍和客戶數量等方面來進行。在基金融資業務的發展過程中, 適度拓寬基金合作領域, 加強與律師事務所、基金公司以及資產評估公司等合作與溝通, 將中小企業各類服務需求信息聚集在一起。深入分析與研討國內外宏觀經濟的發展狀況, 制定技術領域投資的可行性報告, 投資時要盡量選擇具有一定政策傾斜力度的產業。

2.3 融入一定的創新因素, 加強商業與產業基金的合作關系

由于受到我國金融體制的影響, 銀行在我國金融界的地位不可估量, 壟斷狀態得到了一定的形成。證監會、發改委等對金融市場的發展是比較支持和鼓勵的[2], 融入其創新因素, 金融服務領域也得到了相應的拓展, 所以出現了金融市場與銀行之間的競爭現象, 銀行中的部分業務已經被金融市場所搶占。因此, 銀行要加強與基金之間的合作關系, 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 實施與產業基金的全方位、多領域角度的服務模式, 銀行要積極參與其中。此外, 進一步強化區域之間的合作關系, 提升整體盈利水平, 私募基金要與銀行保持高度的合作關系, 促進互利共贏合作模式的形成。

結束語

加強產業投資基金與商業銀行之間的合作勢在必行, 可以促進資本市場良好氛圍的形成。因此, 商業銀行要充分發揮出產業投資基金的優勢, 不斷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 制定出完善的社會融資和投資體系, 擴大產業基金合作范疇。同時, 要不斷與時俱進、開拓創新, 實現行業領域的可持續發展目標。

摘要:資本市場新興業務在不斷發展過程中, 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產業投資基金和商業銀行合作關系的形成, 已經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支持和重視。保持產業投資基金與商業銀行高度的合作關系, 可以促進資本市場資源的優化配置與利用。本文主要針對產業投資基金與商業銀行的合作策略展開深入的研究, 以供相關人士的參考。

關鍵詞:產業投資基金,商業銀行,合作策略,研究

參考文獻

[1] 廖慧穎.我國商業銀行參與產業投資基金的發展機遇與模式探索[J].金融經濟, 2016, (12) :126-127.

上一篇:山西煤炭產業分析范文下一篇:污泥的處理和處置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