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開發方案范文

2023-09-21

開發方案范文第1篇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xx屆三中全會精神,以建設現代農業為統領,以新農村建設為目標,以整村推進為載體,創新扶貧開發方式,強化產業化扶貧,發展特色種養業和非農產業,在促進農民增收上有新突破;強化土地流轉實施集約化經營,促進農產品專業化發展,在改革貧困村土地經營體制上實現新突破;強化勞動力轉移培訓,促進農民實現非農轉移,在推進農民素質提高,培育創業型農民上有新突破;高質量完成我縣扶貧開發目標。

二、工作目標

創新扶貧開發機制,提高扶貧開發效益,千方百計促進貧困農民增收,到2013年,全縣21個未實施整村推進的貧困村土地流轉面積力爭達到50%以上,并努力實現多種形式的規?;洜I;富余勞動力全部實現轉移就業,勞務和畜牧業收入占人均收入的50%以上,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實現小康生活目標。

三、調研范圍及時間

1、調研范圍:全縣第四批扶貧開發整村推進11個實施村。

2、調研時間:2013年10月27日至2013年11月7日,形成高質量調研報告,為謀劃2013年扶貧開發工作思路提供參考。

四、參加人員及形式

1、參加人員:縣扶貧開發辦,全縣涉及整村推進的6個鄉鎮主管領導及工作人員,全縣11個扶貧開發整村推進實施村兩委班子成員,本村種養(本免費公文來自 ,轉載請注明)殖業大戶,貧困村各類專業協會會長,貧困村各業經紀人。

2、調研形式:到村到戶,通過座談的形式開展調研。

五、調研內容

1、圍繞推進貧困村產業化扶貧進程進行調研。2013年,要結合貧困村實際,按照適應市場需求,做強做大扶貧產業的思路,大力實施產業化扶貧。一是培植支柱產業情況。根據本村自然資源、生產條件和產業基礎的不同情況,研究發展一村一品的特色產業體系。例如,重點發展外派勞務、食用菌種植、大鵝養殖、生豬養殖、黃牛養殖、優質水稻種植等,帶動貧困戶增收。二是創建龍頭企業情況。引進、創建扶貧龍頭企業是引導貧困農民發展現代農業,提升產業層次、形成產業鏈拉動的力量源,也是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企業增效。因此,各村要結合本地農產品資源的實際,引進、創建適應市場需求,具有發展潛力,較大輻射面和牽引力的扶貧龍頭企業,組建各業專業技術協會,推進產業結構調整。扶貧資金將給與重點扶持。三是發展特色種養業情況。2013年,縣扶貧辦將通過扶貧貼息貸款、扶貧資金注入的方式,加大對新品種、新技術引進扶持,培植新產業,逐步建立適應市場需求、適應農民種養能力的產業鏈,推進“企業加農戶”的產業鏈發展。走大戶帶動,培植加工業,引導貧困農戶走龍頭帶基地,基地帶農戶,以加工促增值的脫貧路子。各村要根據本村實際,研究適合貧困戶增收的特色種養殖業,例如,五味子種植、食用菌栽培、大鵝養殖、生豬養殖、黃牛養殖等,研究落實農戶,確定規模、數量、資金及需要扶持情況,做到細化到戶。

2、圍繞推進貧困村土地流轉實施集約化經營進行調研。土地規模經營是建設現代農業最基本的要素,推進土地流轉實施規模集約經營也是建設現代農業的基礎。一是科學規劃。要調整整村推進實施村的規劃,把土地流轉規模經營納入規劃項目之中。按照到2013年實施整村推進的貧困村土地流轉面積達到50%的以上的要求,進行規劃,穩步推進。二是科學流轉。按照“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進行廣泛宣傳,科學組織、積極引導,鼓勵和支持貧困農戶規范有序地推進土地以轉包、出租、互換、轉讓、股份合作的形式進行經營權流轉,促進規模農業的發展。三是搞好保障。實施土地流轉集約化經營,關鍵在于產業保障、土地集中經營方式、富裕勞動力培訓轉移。因此,要在這三個方面強化措施,搞好保障。在土地集中經營上,要探索租賃經營,地權參與大戶入股、委托經營,與龍頭企業聯合經營等新路子。各貧困村要對本村的土地經營情況進行摸底排查,了解掌握有多少農戶具備土地流轉基礎,了解農民手中的土地流轉情況,流轉后農民從事什么產業,要有名單、有臺帳。

3、圍繞推進貧困勞動力轉移培訓進行調研。勞動力轉移培訓是推進現代農業建設的必要保障,是實施城鄉一體化的重大步驟,也是提高勞動力素質的重要內容。因此,必須強化措施,創新手段,整合資源,強力推進。具體抓好以下工作:實施整村培訓。組織農民參加培訓,在政策、信息、輿論、以及財力上給予支持,創造良好的培訓轉移環境,并加強對技能培訓和轉移就業的檢查指導,幫助貧困農民實現“一次培訓,改變命運;一人打工,全家脫貧”(本免費公文來自 ,轉載請注明)的目標。對本村的富余勞動力,根據本人意愿,開展種養業及多種經營技術和勞動技能培訓,研究確定需要培訓的專業及技能。各村根據本村實際情況,調查摸清本村現有在外務工勞動力情況,明年將要外出務工人員,外出務工人員土地以何種方式經營,匯總統計上報。

六、組織保證

開發方案范文第2篇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于各鄉鎮(街道)黨委和政府扶貧開發工作成效的考核。

第三條考核工作圍繞落實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堅持立足實際、突出重點,針對主要目標任務設置考核指標,注重考核工作成效;堅持客觀公正、群眾認可,規范考核方式和程序,充分發揮社會監督作用;堅持結果導向、獎罰分明,實行正向激勵,落實責任追究,促使各鄉鎮(街道)黨委和政府切實履職盡責,改進工作,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第四條考核工作從2016年到2018年,每年開展一次,由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組織進行,具體工作由縣扶貧辦、縣委組織部,會同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組織實施。

第五條 考核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組織領導情況??己藥头龉ぷ髫熑温鋵嵡闆r、調動各種資源參與扶貧開發情況、機構建設情況。

(二)精準識別??己私n立卡貧困人口識別、退出精準度。(參考 縣扶貧開發建檔立卡再識別工作專項督導考核成績)

(三)減貧成效??己私n立卡貧困人口數量減少、貧困村退出、貧困村居民收入增長情況。

(四)精準幫扶??己素毨魧?ldquo;一村一策”“一對一”幫扶到戶落實情況,以及鄉鎮(街道)各項幫扶措施、幫扶責任人幫扶工作的滿意度。

(五)扶貧資金。依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績效考評辦法,重點考核扶貧資金安排、使用、監管和成效等。

(六)項目實施??己隧椖糠桨钢贫ㄇ闆r、項目實施完成情況(項目完成驗收目標)、扶貧政策覆蓋率、項目實施長效機制(制度的建立)。

(七)日常工作。是否按時、保質、保量完成上級部門交辦的各項工作。

第六條 考核工作于每年年底開始實施,按以下步驟進行:

(一)總結。各鄉鎮(街道)黨委和政府,對照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審定的年度減貧計劃,就工作進展情況和取得成效形成總結報告,報送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

(二)第三方評估??h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委托 縣業務指導、項目評審小組和社會組織,采取專項調查、抽樣調查和實地核查等方式,對相關考核指標進行評估。

(三)數據匯總??h扶貧辦會同有關部門對建檔立卡動態監測數據、國家扶貧系統數據和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績效考評情況等進行匯總整理。

(四)綜合評價??h扶貧辦會同項目評審小組對匯總整理的數據和各鄉鎮(街道)的總結報告進行綜合分析,形成考核報告??己藞蟾鎽敺从郴厩闆r、指標分析、存在問題等,作出綜合評價,提出處理建議,經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審議后,縣委縣政府審定。

(五)溝通反饋??h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向各鄉鎮(街道)專題反饋考核結果,并提出改進工作的意見建議。

第七條 考核中發現下列問題的,由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提出處理意見:

(一)未完成年度減貧計劃任務的;

(二)違反扶貧資金管理使用規定的;

(三)違反貧困退出規定,弄虛作假、搞“數字脫貧”的;

(四)貧困人口識別和退出準確率、幫扶工作群眾滿意度較低的;

(五)紀檢、監察、審計和社會監督發現違紀違規問題的。

第八條考核結果由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予以通報。對完成年度計劃減貧成效顯著的鄉鎮,給予表彰獎勵。對出現本辦法第七條所列問題的,由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對鄉鎮(街道)黨委、政府主要負責人進行約談,提出限期整改要求;情節嚴重、造成不良影響的,由紀律監察部門問責追究??己私Y果作為對鄉鎮(街道)黨委、政府主要負責人和領導班子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

開發方案范文第3篇

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審批及設施竣工驗收

2. 設定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第二十五條 在山區、丘陵區、風沙區以及水土保持規劃確定的容易發生水土流失的其他區域開辦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生產建設項目,生產建設單位應當編制水土保持方案,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批,并按照經批準的水土保持方案,采取水土流失預防和治理措施。沒有能力編制水土保持方案的,應當委托具備相應技術條件的機構編制。

水土保持方案應當包括水土流失預防和治理的范圍、目標、措施和投資等內容。

水土保持方案經批準后,生產建設項目的地點、規模發生重大變化的,應當補充或者修改水土保持方案并報原審批機關批準。水土保持方案實施過程中,水土保持措施需要作出重大變更的,應當經原審批機關批準。

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的編制和審批辦法,由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制定。

第二十六條 依法應當編制水土保持方案的生產建設項目,生產建設單位未編制水土保持方案或者水土保持方案未經水行政主管部門批準的,生產建設項目不得開工建設。

第二十七條 依法應當編制水土保持方案的生產建設項目中的水土保持設施,應當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生產建設項目竣工驗收,應當驗收水土保持設施;水土保持設施未經驗收或者驗收不合格的,生產建設項目不得投產使用。

3. 許可對象

(1) 鹽池縣立項的開發建設項目。

(2) 由鹽池縣水務局審批了水土保持方案的開發建設項目。

4. 許可收費

不收費

5. 許可數量

無數量限制

6. 許可時限

20個工作日,特殊情況下,經局長批準,可以延長10日,并應將延長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請人。

7. 許可申請人需要提交的材料

(1) 申請審批《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應具備的材料:

① 建設單位(業主)申請審批水土保持方案的文件;

② 建設單位(業主)委托具備水土保持方案編制資質單位編制的《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送審稿)一式十份。

(2) 變更水土保持方案審批申請應具備的材料:

① 建設單位(業主)申請變更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的文件(4份);

② 建設單位(業主)變更水土保持方案的說明文件(15份);

③ 建設單位(業主)委托具備水土保持方案編制資質單位編制的變更后的《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送審稿)一式十份。

(3) 建設單位(業主)申請水土保持設施竣工驗收應具備的材料 (4) 申請竣工驗收項目的水土保持方案實施工作總結(10套);

(5) 申請竣工驗收項目的水土保持監測報告(10套)。

8. 受理

(1) 受理崗位:鹽池縣水務局行政許可窗口 (2) 執法人員:水行政窗口工作人員

(3) 受理電話:0953-6012050 (4) 崗位職責與權限:

① 申請事項依法不需要取得行政許可的,應當即時告知申請人不受理。

② 申請事項依法不屬于本行政機關職權范圍的,應當即時做出不予受理的決定,并告知申請人向有關行政機關申請。

③ 申請材料存在可以當場更正的錯誤的,應當允許申請人當場更正。

④ 申請材料不齊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應當當場或者在5日內一次告知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內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請材料之日起即為受理。

⑤ 申請事項屬于本行政機關職權范圍,且申請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申請人按照本行政機關的要求提交全部補正申請材料的,應當即時受理行政許可申請。

⑥ 受理或者不予受理行政許可申請,應當出具加蓋婁底市水利局行政許可專用印章和注明日期的書面憑證。

(5) 時限:即時

9. 審查

(1) 實施機構:水務局水政辦

(2) 審查崗位執法人:承辦人員

(3) 崗位職責與權限:

① 水土保持方案技術審查標準:

《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技術規范》(SL204-98)及其補充規定。

② 水土保持方案技術審查程序:

a. 水行政許可窗口送達的《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送審稿)后,5日內組織對《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送審稿)進行技術審查。

b. 技術審查一般應有項目業主、方案編制單位、項目主管部門、項目所在地水行政主管部門等單位的代表和水土保持專家參加,并形成專家評審意見,必要時可以組織實地踏勘。

c. 《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送審稿)編制單位應按照專家評審意見修改《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送審稿),形成該項目的《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報批稿)。

d. 技術審查和實地踏勘工作,項目建設單位(業主)應積極配合并提供條件。技術審查《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送審稿)修編時間,不計入行政許可審批時限。

e. 水務局收到《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報批稿一式三份)后,對《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報批稿)進行校核,認定已完全按照專家評審意見修改并符合相關法律法規要求,則擬定審查意見,內容包括批準的有關理由、技術指標、決定內容等,經實施執法機構負責人簽字后送審核把關機構審核。

f. 認定沒有完全按照專家評審意見進行修改或者不符合有關法律法規要求的《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報批稿),不予批復,并書面說明理由。

③ 設施竣工驗收審查內容:

a. 申請竣工驗收項目是否落實該項目《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報批稿)的內容。

b. 申請竣工驗收項目是否滿足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令第16號《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設施驗收管理辦法》的要求。

④ 設施竣工驗收審查程序:

a. 組織水土保持設施竣工驗收小組[竣工驗收小組一般由建設單位(業主)、水土保持方案編制單位、水土保持監測單位、水土保持專家、項目所在地水行政主管部門和水土保持處的代表組成]到現場查驗開發建設項目的水土保持設施。 b. 召集驗收小組進行會審:審查申請竣工驗收項目的水土保持方案實施工作總結;審查申請竣工驗收項目的水土保持監測報告。

c. 形成經三分之二以上驗收組成員同意,由驗收組組長和被驗收單位代表簽字的水土保持設施竣工驗收意見。

d. 專家審查和現場檢查,項目業主應積極配合并提供條件,專家審查所需時間不計算在規定的行政許可期限內。

(4) 時限:15個工作日

10. 審核把關

(1) 把關機構:水務局

(2) 把關崗位審核人:水政水資源科負責人及承辦人員

(3) 崗位職責與權限:對承辦單位審查承辦的行政許可事項文書進行法律法規把關審核,確定準確無誤后將審核意見連同審查崗位執法人員移送的所有材料返回審查崗位執法人員呈送決定崗位批準人決定。

(4) 時限:2個工作日

11. 決定

(1) 決定機關:鹽池縣水務局

(2) 決定崗位決定人:分管副局長

(3) 崗位職責與權限:

① 按照許可條件對申辦材料及審查意見進行審定,簽發準予或不予許可的決定。重大事項需要集體討論的,應當由機關領導集體討論決定,由主要領導人簽署決定意見。

② 對水土保持設施竣工驗收合格的項目,簽發批復文書。

③ 對水土保持設施竣工驗收不合格的建設項目,在辦結時限內決定建設單位(業主)進行整改,直至達到水土保持方案和有關規程規范的要求后,再重新辦理竣工驗收申請手續。

(4) 時限:3個工作日

12. 公告及送達

(1) 崗位責任人:鹽池水務局行政許可窗口工作人員

(2) 崗位職責與權限:

① 建立許可登記簿。

② 對準予行政許可的,工作人員及時將批復文件送達申請人。申請人應及時將批復后的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報批稿)送達項目所在地的縣(市、區)水行政主管部門、項目主管部門等相關單位各一套。

③ 對不予行政許可的,工作人員及時送達不予行政許可決定書,書面說明理由,并告知申請人享有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的權利。

④ 行政許可決定由局行政許可窗口按照《鹽池縣水務局行政許可實施程序規定》的要求送達。

⑤ 按照檔案管理規定將材料整理歸檔。

⑥ 每月5日前在鹽池政府公眾信息網上公布上月批復的水土保持設施竣工驗收情況。

(3) 時限:10個工作日

13. 責任追究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第七章及有關規定執行。

14. 監督檢查

監督職責: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第六章、《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

監督部門:鹽池縣監察局

開發方案范文第4篇

近幾十年來,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 長江流域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逐步加大, 在河流上筑壩攔截水量用于防洪、發電、灌溉等使河流的生態環境受到人為影響, 尤其是長江中游大型水電工程葛洲壩水庫和三峽水庫的建設, 在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同時, 水庫的調節作用也改變了河流的天然水文情勢。水文情勢決定并影響著河流生態系統的主要方面, 包括河流的物質循環、能量過程、物理棲息地狀況和生物相互作用等, 水文情勢的改變在不同時空尺度上改變棲息地條件, 從而影響物種的分布和豐度, 進而影響生物群落的組成和多樣性[1,2]。因此, 研究三峽-葛洲壩梯級水庫蓄水對河流水文情勢影響, 對于保障長江中下游河流生態系統健康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本研究根據三峽梯級水庫下游宜昌水文站1882-2006年歷史流量資料, 采用Mann-Kendall法和復Morlet小波對宜昌站流量變化進行了趨勢性分析和周期性分析, 進而綜合分析了葛洲壩水庫和三峽水庫蓄水前后宜昌站水文情勢變化, 定量分析了水庫蓄水對下游水文情勢的影響程度, 為三峽梯級水庫開展生態調度研究提供參考。

1 三峽-葛洲壩梯級水庫概況

三峽-葛洲壩梯級水庫是開發治理長江的大型水利骨干工程, 位于長江干流中游。其中, 葛洲壩工程建于1970年12月, 1981年6月關閘蓄水。葛洲壩工程正常蓄水位66 m, 總庫容 15.8億m3 (單獨運用時) , 水庫長約210 km (三峽大壩建后, 水庫長度約為38 km) , 是一座徑流式低水頭電站, 庫容小, 調蓄作用差, 其主要任務是對三峽電站日調節下泄的非恒定流過程進行反調節, 在保證航運安全和通航的條件下進行發電。三峽工程位于葛洲壩工程上游約40 km處, 2003年6月水庫初期蓄水, 蓄水至135 m高程, 2003年11月蓄水至139 m高程, 2006年10月蓄水至156 m高程, 大壩正常蓄水位175 m, 水庫回水長度約600 km, 水庫總庫容393億m3, 其中調節庫容165億m3, 約占壩址年徑流量的3.7%, 庫水交換十分頻繁, 為季調節型水庫, 該工程具有巨大的防洪、發電、航運等綜合利用效益[3]。

三峽梯級水庫下游宜昌水文站, 位于長江上游與中游的交界, 位于三峽工程下游約44 km處, 是三峽梯級水庫出流控制站, 能夠較好反映水庫蓄水前后河流水文情勢變化, 因此本研究采用宜昌站水文資料進行分析。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首先采用Mann-Kendall法分析宜昌水文站1882-2002年125年來年均流量變化趨勢, 然后采用復Morlet小波對其周期性變化特征進行了分析, 最后采用RVA分析法分析了葛洲壩水庫蓄水后宜昌站水文情勢改變程度, 在此基礎上, 針對三峽水庫蓄水后2003-20006年三峽水庫蓄水壩前后水文情勢變化進行了分析。下面簡單介紹一下以上方法。

2.1 Mann-Kendall (M-K) 法

M-K法是一種得到廣泛應用的趨勢性非參數統計檢驗方法[4,5], 其統計量為下式:

S=i=1n-1j=i+1nsgn (xj-xi) (1) sgnθ={1, θ00, θ=0-1, θ0 (2)

式中:xi, xj為樣本數據值;n為數據集合長度。

n>40時, 檢驗統計量為:

Ζc={S-1Var (S) , S00, S=0S+1Var (S) , S0 (3) Var (S) =[n (n-1) (2n+5) -tt (t-1) (2t+5) ]/18

式中:t為任意給定節點的范圍;∑t是所有結點的總和。

這樣, 在雙邊的趨勢檢驗中, 在給定的a置信水平上, 如果|zc|≥z1-a/2, 則原假設是不可接受的, 即在a置信水平上, 時間序列數據存在明顯的上升或者下降趨勢。對于統計量zc大于0時, 說明上升趨勢;小于0時, 則為下降趨勢。當a=0.05時, 根據正態分布函數值表, 可查的z1-a/2=1.96;a=0.01時, z1-a/2=2.58。

2.2 復Morlet小波

小波分析是傅立葉 (Fourier) 變換的基礎上引入了窗口函數, 小波變化基于仿射群的不變性 (平移和伸縮的不變性) , 允許把一個時間序列分解為時間和頻率的貢獻, 它對于獲取一個復雜時間序列的調整規律, 診斷出時間序列變化的內在層次結構, 分辨時間序列在不同尺度上的演變特征等是非常有效的[6]。比較常用的小波函數有Mexican Hat小波, Dmey小波, Morlet小波等[7,8]。其中復Morlet小波作為復數形式的小波, 在應用中比實數形式的小波有更多的優點, 由于它的實部與虛部位相相差π/2, 消除了實數形式小波在變換過程中系數模的振蕩, 而且從其小波系數中可以分離出模和位相, 鑒于其優點, 本研究選用復Morlet小波函數對河流水溫時間序列進行連續小波變換, 其小波的母函數形式為:

φ (t) =eicte-t2/2 (5)

式中:c為常數;i表示虛數。

通過小波變換得到的是一個尺度時間函數, 若要從該圖準確的對一些復雜過程進行解釋, 需要借助小波方差來進行小波分析檢驗, 從而確定顯著周期。小波方差反映了波動的能量隨尺度a的分布, 可以用來確定一個時間序列中各種尺度擾動的相對強度, 對應峰值處的尺度稱為該序列的主要時間尺度即主要周期。因此通過小波方差圖, 可以確定一個時間序列中存在的主要周期。小波方差的計算公式為:

Var (a) =-+|Wf (a, b) |2db (6)

式中:Var (a) 為小波方差;Wf (a, b) 為小波系數。

2.3 變動范圍法 (RVA)

為了定量分析水利工程影響下河流水文情勢的變化程度, Richter等1997年提出了變動范圍法 (Range of Variability Approach, RVA) , 該法建立在水文變化指標法 (Indictors of Hydrologic Alteration, IHA) 的基礎上, 利用建立的生態水文指標評價水利工程影響的河流水文情勢[9,10,11,12], 其計算步驟主要包括:①首先計算水利工程建設前未受干擾的33個IHA指標;②根據步驟1, 所得未受干擾前的結果擬定各個水文參數的RVA目標。本文以各指標的平均值±δ (標準差) 作為評估目標;③計算水利工程影響后的日流量數據的33個IHA指標; (4) 根據步驟2、3的結果, 可知建庫前后的情況, 可知水庫建庫對河流水文情勢的影響程度。

為了量化IHA指標受干擾后的變化程度, Richter等 (1998年) 建議水文改變度 (degree of hydrological alteration) 來評估, 其定義如下:

Di=|Νoi-ΝeΝe|×100% (7)

式中:Di為第i個IHA的水文改變度;Noi為第i個IHA受干擾后的觀測年數中落在RVA目標內的年數;Ne為受干擾后IHA指標預期落入RVA目標內的年數, 可以用r×NT來評估, 其中r為受干擾前IHA落入RVA目標內的比例, 若以各個IHA的75%及25%作為RVA目標, 則r=50%, 而NT為受干擾后流量時間序列記錄的總年數。

為對IHA的水文改變程度設定一個客觀的判斷標準, 規定若上式Di值介于0~33%屬于未改變或者低度改變;33%~67%之間屬于中度改變;67%~100%屬于高度改變。

上述33個IHA可能會有不同的水文改變度, 即有不同個數的IHA分別屬于高度、中度或低度改變, 不同的IHA對水利工程的影響的反應并不一致, 因此綜合33個IHA的水文變化情形為一個整體水文改變狀況來代表是一種簡化且容易理解的方法, 則整體水文變化程度Do可以用以下計算方法, 取33個IHA的水文改變度的平均值來評估河流生態環境的整體變化情形, 然而這樣將體現不出各指標權重大小。為了體現各指標的權重大小, 本文采用對較大的Di值給予較大的權重, 所采用的方式為將Di值平方, 另為使得最后所得值介于0至100%之間, 因此取33個IHA的平均值后再開平方根, 則整體水文改變程度Do為:

Do= (133i=133Di2) 0.5 (8)

其中也規定Do值介于0~33%屬于未改變或者低度改變, 33%~67%之間屬于中度改變, 67%~100%屬于高度改變。

3 結果分析

3.1 宜昌站流量變化趨勢性分析

根據125 a流量資料分析, 宜昌站多年平均流量為14 106 m3/s, 其中7月份流量最大為29 926 m3/s, 2月份流量最小為3 967 m3/s, 汛期流量變幅大于枯水期流量變幅。宜昌站年均流量呈下降趨勢, 下降趨勢度為-12.1 m3/ (s·a) , 根據Mann-Kendall法計算可知, 流量下降趨勢顯著超過95%置信度;同時對各月流量趨勢進行了分析, 通過趨勢檢驗可知各月流量均呈現不同程度下降趨勢, 下降趨勢度分別為-1.0、-2.3、-2.5、-4.4、-10.5、-14.6、-8.9、-21.8、-25.0、-35.7、-12.8、-3.5 m3/ (s·a) , 并且10月、11月份流量下降趨勢比較明顯, 下降顯著超過95%置信度, 而其他月份無顯著性下降。宜昌站流量有明顯減少的趨勢, 其原因可能是氣候變化、降雨減少以及長江流域上游水庫蓄水所致, 此外人類的生產生活引水也是導致流量減少的重要原因。

3.2 宜昌站流量變化周期性分析

(1) 年均流量距平序列的小波變換。

根據宜昌站年均流量距平時間序列 (N=125) , 采用復Morlet小波進行連續小波變換, 可以得到小波變換系數的實部及模, 分別繪制其小波變換等值線圖。其中小波系數實數為正時, 表示流量偏豐, 圖中用實線繪制;為負時表示流量偏枯, 圖中用虛線繪制;小波系數為零則對應豐枯突變點。根據所繪制的等值線圖, 可分析出流量存在明顯的年際變化和年代變化, 從上至下分析得出流量存在20~25 a, 10~15 a, 5~8 a 3類尺度的周期變化規律。從較大尺度20~25 a分析, 宜昌站年均流量經歷了枯→豐→枯→豐→枯→豐→枯→豐→枯→豐→枯→豐→枯→豐→枯→豐→枯16個循環交替, 2006年后流量偏枯等直線仍為閉合, 處于偏枯期;從尺度10~15 a分析, 水溫經歷了由枯→豐32個循環交替, 其中2006年流量偏枯曲線仍未閉合, 與20~25 a尺度的變化一樣, 2006年以后一段時間仍將處于流量偏枯期。這兩個尺度的周期變化在整個分析時段表現穩定, 具有全域性。5~8 a尺度上, 則有更多的循環交替。

(2) 年均流量距平序列的小波方差。

利用公式 (6) , 計算了年均流量距平序列的小波方差, 根據計算結果, 確定各序列存在的主要周期, 根據小波方差圖可知有4個峰值, 分別對應5、8、13和23 a的時間尺度, 第一峰值是23 a尺度, 說明23 a左右的周期震蕩最強, 為流量變化的第1周期, 第2~4周期依次為13、8和5 a。

3.3 葛洲壩水庫蓄水后水文情勢影響程度分析

(1) 水文情勢變化程度分析。

根據RVA法計算步驟, 以宜昌水文站1882-1980年和1981-2002年的日均流量作為葛洲壩水庫建設前后的原始資料進行IHA指標計算, 并以各指標平均值 (標準差) 作為RVA目標的下限和上限, 并且計算了葛洲壩建壩后各水文參數的改變程度。根據計算結果, 從每組水文指標分析葛洲壩水庫建庫后, 宜昌水文站水文情勢變化及其影響程度。其中高度改變的水文參數2個, 包括低脈沖歷時和漲落次數, 分別為93%和100%;中度改變的水文參數3個, 包括6月平均流量、最小流量日和漲幅率, 分別為36%、38%和49%;其他水文參數改變度均低于33%, 屬于低度改變。

根據對葛洲壩建壩前后宜昌站年均流量變化分析, 可知建壩后年均流量下降變化趨勢比建壩前趨勢更加明顯, 并且葛洲壩建壩前 (1882-1980年) 宜昌站多年平均流量為14 257 m3/s, 建壩后 (1981-2002年) 多年平均流量為13 719 m3/s, 平均減少538 m3/s。而且, 建壩后的5、6、8、9、10、11和12月流量較建壩前減少, 其中8、9和10月減少量較大, 10月份減少量約為建壩前流量的12%;1、2、3、4月流量略有增加, 7月份增加流量最大, 約為5%, 這與葛洲壩水庫調度方式有關。

(2) 整體水文改變程度。

根據水文指標計算結果, 27項指標屬于輕度改變, 3項指標屬于中度改變, 2項指標屬于高度改變, 為了從整體上評價水庫建設對水文情勢影響程度, 采用公式 (8) 計算可知, 整體水文改變度為Do=29%, 葛洲壩建壩后水文情勢變化程度整體上屬于低度改變程度。由此可見, 葛洲壩修建后對水文改變程度較小, 其主要原因是它是低水頭徑流式大壩, 攔蓄和調節水量能力有限, 然而由于其攔截了長江干流以及電站的日調峰, 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高低流量脈沖頻率、歷時以及水流漲落數量有較大程度改變。

3.4 三峽水庫蓄水后水文情勢影響程度分析

三峽水庫2003年6月開始蓄水, 進入初期運行期, 資料系列較短, 用RVA分析方法不合適, 因此采用2003-2006年流量資料與過去資料進行對比分析三峽水庫蓄水后宜昌站水文變化情況。

(1) 均值流量變化。

三峽水庫蓄水后多年月均流量變化, 見圖1。由此可見, 三峽水庫蓄水后, 除1、2、3月外, 其他月份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并且7、8、9、10、11月份下降明顯。三峽水庫蓄水前后月均流量變化值, 見圖2, 其中三峽水庫建壩前 (1882-2002) 多年平均流量為14 219 m3/s, 三峽蓄水后多年平均流量為12 407 m3/s, 流量減少1 812 m3/s, 約占建壩前的12.7%。

(2) 極值流量變化。

根據對三峽水庫蓄水后多年平均極大值流量變化分析, 三峽建壩后各月除2、3月外, 其他月份均低于建壩前流量, 其中7、8、9月減少最為明顯;根據對三峽水庫蓄水后多年平均極小值流量變化分析, 建壩后除10、11月份低于建壩前極小值流量外, 其他各月均高于建壩前, 其中9月份最為明顯。

總的來看, 三峽水庫初期運行期, 三峽水庫表現了較大的水流調節作用, 遠遠大于葛洲壩水庫的影響, 出現枯水期流量加大, 豐水期流量減少的趨勢, 這與水庫的防洪、發電的調度方式有直接的關系, 三峽水庫于2009年蓄水到175 m后, 其調節功能更大, 對下游河流生態系統的影響也將產生深遠影響。

4 結 語

本文采用近125年來宜昌水文站流量歷史資料, 分析了宜昌站流量變化趨勢性和周期性變化, 并且綜合分析了葛洲壩水庫和三峽水庫蓄水前后宜昌站水文情勢變化特征, 定量分析了葛洲壩水庫和三峽水庫對水文情勢影響程度。本研究主要結論包括:

(1) 宜昌站年均流量總體呈下降趨勢, 下降趨勢度為-12.1 m3/ (s·a) , 根據Mann-Kendall法檢驗, 流量下降趨勢顯著超過95%置信度;同時對各月流量趨勢進行了分析, 通過趨勢檢驗可知各月流量均呈現不同程度下降趨勢, 其中10、11月份流量下降趨勢比較明顯, 下降顯著超過95%置信度, 而其他月份無顯著性下降。

(2) 根據小波分析結果, 宜昌站流量具有5、8、13和23 a時間尺度的豐枯震蕩周期變化, 其中23 a左右的周期震蕩最強, 為流量變化的第1周期, 第2~4周期依次為13、8和5 a;根據對23 a左右時間尺度分析, 2006年以后一段時間仍將處于流量偏枯期。

(3) 根據RVA法分析結果, 葛洲壩水庫蓄水后, 其中高度改變的水文參數2個, 為低脈沖歷時和漲落次數, 變化為93%和100%;中度改變的水文參數3個, 包括6月平均流量、最小流量日和漲幅率, 變化分別為36%、38%和49%;其他27項水文參數改變度均低于33%, 屬于低度改變;綜合分析水庫蓄水對水文情勢整體影響程度, 為29%, 屬于低度改變程度??梢? 葛洲壩修建后對水文影響程度較小。

(4) 2003年6月三峽水庫蓄水后, 三峽水庫蓄水后多年月均流量變化, 流量減少1 812 m3/s, 約占水庫蓄水前的12.7%, 其中除1、2、3月外, 其他月份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并且7、8、9、10、11月份下降明顯, 總的來看, 三峽水庫初期運行期, 三峽水庫表現了較大的水流調節作用, 遠遠大于葛洲壩水庫的影響, 出現枯水期流量加大, 豐水期流量減少的趨勢。

根據以上結論可知, 三峽水庫具有較大水流調節作用, 必將改變長江河流水文情勢, 水流情勢變化, 水溫、泥沙等水文要素也會隨之改變, 河流水生生物生境將受到影響。因此, 為了減緩對水流情勢影響, 有必要開展生態調度研究以保證近天然水流情勢, 實現河流健康可持續發展。

摘要:以梯級水庫下游宜昌水文站1882-2006年流量資料為研究對象, 采用Mann-Kendall法對宜昌站流量變化進行了趨勢性分析, 并采用復Morlet小波周期性分析, 在此分析基礎上采用變動范圍法 (RVA) 分析葛洲壩水庫蓄水前后宜昌站水文情勢變化, 定量評價了水文情勢改變程度, 隨后對三峽水庫蓄水前后宜昌站水文情勢變化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 葛洲壩水庫對水文情勢改變程度為29%, 影響程度相對較小, 而三峽水庫蓄水后, 在較大程度上改變了河流水文情勢, 水文情勢改變必將影響到長江中下游河流水生生物生態安全。

開發方案范文第5篇

一、目標要求

(一)總體目標任務:區分給我局的幫

扶對象是坡心鎮排河村48戶166人。從開始,用3年時間,對幫扶對象家庭年人均純收入低于1500元(含1500元)的貧困戶,通過實施扶貧開發“規劃到戶、責任到人”工作責任制,采取“一戶一法”等綜合扶貧措施,確保被幫扶的貧困戶基本實現穩定脫貧,80%以上被幫扶的貧困人口達到農村年人均純收入2500元以上,被幫扶的貧困對象基本改變落后面貌。

(二)具體目標任務:實現“八個確保”:確保有勞動能力和有發展生產條件且有自我發展意愿的貧困戶,基本實現穩定脫貧;確保有條件的貧困家庭完成危房改造;確保符合條件的貧困戶家庭被納入最低生活保障;確保貧困戶家庭參加農村合作醫療;確保貧困戶子女接受義務教育不輟學;確??忌洗笾?來源:公務員在線 http://)專院校的貧困家庭學生能順利完成學業;確保符合條件的貧困戶勞動力能參加免費職業技能培訓,至少輸出一個勞動力;確保每一貧困戶學會一至二門種養技術或手工加工技術,提高種養勞動技能。

二、責任分解

股級以上干部各負責幫扶5戶貧困戶,另局長加多負責1戶貧困戶;一般干部負責幫扶4戶貧困戶。具體名單詳見附表。

三、進度要求

按照區委區政府的統一部署“規劃到戶、責任到人”工作分兩個階段:

(一)調查研究和動員部署階段(12至2010年1月)。制定幫扶工作方案,并召開動員部署會議。擬于2010年1月份組織一次深入貧困戶開展調研活動,制定掛點幫扶工作方案,并報區扶貧部門審批。

(二)組織實施階段(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充分依靠各界力量,按照經批準的工作方案全面推進實施。各幫扶負責人要進行年度工作檢查總結。

四、主要措施(一戶一法)

1、通過深入了解分析貧困戶家庭的貧困根源,“因戶制宜”地制定脫貧致富辦法:(1)有勞動能力又有條件走出去的,可直接通過勞動力轉移實現脫貧;(2)有勞動能力但因其他原因不能離開家鄉的,可在當地介紹就業脫貧;(3)采用“公司+基地+農戶”等形式,掛靠農業龍頭企業或加入農村專業合作社等增收脫貧;(4)通過參加農業科技培訓,提高農業科技水平和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幫助農民增產增收;(5)符合五保、低保條件的,聯系民政部門幫助申請五保、低保保障。

2、按照“培訓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戶”的原則,把技能培訓與勞務轉移就業結合起來,安排符合條件的貧困戶勞動力參加免費職業技能培訓。由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每年制訂勞務培訓計劃,安排勞務培訓,并幫助就地或異地就業。

3、鼓勵社會各界捐款捐物資助掛點貧困戶,積極配合當地政府統籌解決貧困戶低保醫保、義務教育等實際困難。

五、組織領導

1、成立扶貧開發“規劃到戶、責任到人”工作領導小組。熊昌局長任組長,梁雨昭任副組長,劉洲、陳漢林、許國卿、鐘東霖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日常工作,鐘東霖兼任辦公室主任,聯系電話:2688288。

2、按照“規劃到戶,責任到人”的要求,各個幫扶責任人要根據局的幫扶對象責任到人分解表,明確各自工作任務與要求。

3、各幫扶責任人要通過入戶調查,根據各自的實際困難有針對性地采取幫扶措施,制訂具體的幫扶工作方案,并認真組織實施。

4、按照區委區政府的要求,各幫扶責任人到戶累計工作時間每年不少于3次,并及時填寫到戶記錄卡,送區扶貧部門登記錄入電腦,實現動態管理。

開發方案范文第6篇

沙河市尚賢學校

為調動廣大教師主動參與校本課程開發的積極性,確保校本課程的有效實施,學校特制定如下激勵制度:

1.倡導主動學習校本課程開發的理論和技術。對《校本課程開發方案》、《校本課程開發指南》、《課程綱要》等文件撰稿人,作為學??蒲谐晒浫虢處煒I務檔案,對優秀的《課程綱要》,學校將向區以上教育研究部門推薦發表,學校視級別給予精神和物質獎勵。

2.鼓勵求索與創新。對教師選用、改編、新編又能形成序列的校本課程教材,教師自主開發的課程資源,教學設計,教學實錄及教學反思,給予適當獎勵。對獲得好評,并在市級以上教育教學雜志上發表的,視級別給予物質獎勵,并作為教師科研成果記入教師業務檔案,作為教師考核、晉級、評優的重要條件。

3.要求教師努力學習校本課程開發的理論知識,掌握開發技術,對積極參加集體研討、集體學習以及校本培訓的教師,學校將給予精神和物質獎勵。

4.為執教校本課程教師提供外出學習和參與培訓的機會,不斷提高校本課程教師的專業素養;給予教師特許時間,專用于校本課程開發的學習和鉆研。

5.鼓勵教師開放校本課程課堂教學,互相聽課、評課,取長補短,對學生、家長反響好,確實有助于學生學習知識,發展特長,形成能力的優秀課執教者給予獎勵。

上一篇:金融危機起因范文下一篇:外商投資企業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