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工程造價信息化論文范文

2023-09-16

工程造價信息化論文范文第1篇

在信息技術全面推廣和應用的大環境下, 建筑工程對于信息化的應用正在不斷提升, 是我國建筑行業長遠發展的必然趨勢, 有利于促進我國建筑航業更好更快的發展。工程造價貫穿于整個建設工程, 是對工程完成全過程的成本預計, 而為了保障工程造價能夠符合要求, 需要對其進行審計。為了更好的開展工程審計工作, 應不斷優化信息化背景下工程造價審計的策略, 最大的發揮信息化技術的價值。

二、信息化背景下工程造價審計的現狀

由于信息化技術在工程管理方面還處于初級階段, 并不成熟, 信息化背景下工程造價審計工作仍然存在諸多問題, 下面是對一些現狀的闡述:

(一) 審計管理結構較混亂

信息化背景下審計管理結構混亂復雜是目前我國工程造價審計中存在的一個問題。[1]管理的機構過多, 且機構的職責安排不清晰。此類現象的產生有多種原因組成, 其中主要的是管理部門的設置跟不上市場經濟的高速發展。

(二) 信息化專業人才稀缺

就目前看來, 信息化專業人才太過稀少。多數審計人員缺乏意識, 對于被審計單位提供的材料和信息僅僅憑借經驗進行估計審核, 沒有采取信息化的手段評估項目可能存在的風險。另外, 建筑工程管理方面的信息化專業人才通常從學校剛畢業, 沒有較多的實踐經驗, 無法將信息化完全利用在工程造價審計上, 使信息化技術大打折扣。

(三) 信息化體制不夠完善

雖然隨著社會技術的不斷發展, 信息化技術已經開始廣泛應用, 但由于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發展起步較晚, 其信息化體制不夠健全, 各種管理體制的實效性較低, 在工程造價審計方面對信息化技術的利用率也不高, 阻礙了建筑行業的進一步發展, 從而影響了工程造價審計中的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三、信息化對于工程造價審計的影響

信息化背景下的工程造價審計擁有了許多不一樣的改變, 下面是信息化對于工程造價審計影響的分析:

(一) 信息化影響審計的素材

審計的素材收集比繼續具有較高的準確度、及時性和真實性才能保證工程造價符合實際情況, 能夠被允許通過。如果審計的材料收集的不夠及時和有效, 將極大的影響審計人員的工作, 降低工程造價審計的通過率。[2]但在當前信息化背景下, 審計人員不再需要進行大批量的核實紙質版的審計素材, 而是通過工程管理系統已經進行分析和處理了的信息化數據進行審計, 大大提高了審計的效率, 也降低了對審計素材進行判斷和審核的難度。

(二) 信息化影響審計的模式

隨著工程管理的不斷發展和深化, 工程造價審計的內容也不斷增多, 要對工程量、費用和單價信息等大量的數據進行審計, 信息化背景下的造價工程審計的工作模式大大彌補了傳統審計模式的不足。它以計算機工作系統為主的網絡計算設備和審計軟件應用于審計工作當中, 對大量的數據和素材進行高效的統計處理。不僅如此, 還能信息網絡監控對審計過程進行實時監督。[3]

四、信息化背景下工程造價審計的策略

如何不斷優化完善信息化背景下工程造價審計的內容, 是目前的一大重點, 下面提出了一些策略, 希望對工程造價審計有所幫助:

(一) 加強對被審計單位全過程的質量管理

雖然信息化的快速發展, 工程管理的體系也不應發生混亂。要合理安排好各部門之間的職責, 避免出現職責重復或缺失的情況。保證質量第一作為工程審計中的一大原則, 要不斷在經驗中累計經驗, 對被審核單位的每個階段進行劃分, 細化每個環節的造價, 并加強對被審計單位各部分的質量管理, 可實行抽樣管理的模式, 使造價符合實際, 對工程造價進行嚴格控制, 保證建設工程的高施工質量。

(二) 提高信息化專業審計人員的整體素質

就目前審計人員素質不高的情況, 工程企業應該注重對信息化專業審計人員的培養和提高。審計人員作為工程造價審計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需要嚴格把控其整體素質。造價或審計管理部門在招聘指出, 必須按照相關標準進行審核, 對那些剛出社會的信息化人才, 要加大培養和投入力度, 使他們能把學到的理論知識與實際結合, 不斷增強實踐能力, 累計實踐經驗。[4]信息化專業審計人員的素質提高, 將對審計效率的提高, 審計內容的完善都將起到不可磨滅的作用。

(三) 完善信息化背景下工程造價審計制度

信息化技術作為剛引入工程管理不久的一門技術, 需要重視對其的不斷完善。在實踐過程中, 建筑企業因根據自身的信息化特點, 制定與自身相適應的工程造價審計制度, 保證審計工作真實可靠, 完整科學。例如, 可以引入自檢和互檢創新審計管理工作模式, 并對其充分利用, 從不同方面提高工程造價審計管理制度的效率, 并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四) 建立并優化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平臺

建筑工程管理涉及多方面的知識信息, 要求相關部門能做到互通有無, 保持良好的溝通和交流, 才能提高審計的效率和質量。因此, 在建立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平臺的基礎上, 要不斷充實豐富平臺上的內容, 實現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交互化。不僅如此, 信息化平臺還能起到監督管理的作用, 降低風險, 使建筑造價審核更加公平與透明。

五、結束語

總之, 當前信息化技術已經滲透到各行各業, 建筑產業應當緊跟時代變化的步伐, 處理好信息化技術與工程造價審核之間的關系。在信息化背景下, 工程造價仍存在審計管理結構較混亂、信息化專業人才稀缺和信息化體制不夠完善等問題, 希望通過加強對被審計單位全過程的質量管理、提高信息化專業審計人員的整體素質、完善信息化背景下工程造價審計制度等策略, 將信息化技術更好的運用于工程造價審計, 使其發揮最大的價值。

摘要:現今社會信息技術發展迅速, 生產生活與信息化之間的相互影響也日益緊密。在信息化全面普及的背景下, 工程造價或審計管理部門的傳統管理模式已無法適應時代的發展, 相關單位應采用信息化的管理手段, 轉變管理模式, 對各方面進行優化管理。文章通過對信息化背景下工程造價審計現狀的闡述, 分析了信息化對于工程造價審計的影響, 并研究提出一系列工程造價審計的策略, 希望能為工程造價審計部門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信息化背景,工程造價,審計,策略

參考文獻

[1] 先紅紅, 宋靜靜.建筑工程造價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探討[J].現代裝飾 (理論) .2014 (08) :195.

[2] 王榮敏, 黃偉, 王素玲等.試論工程造價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四川建材.2013 (03) :258-259.

[3] 陳小波, 張建新.建筑信息化環境下財經類高校工程管理專業課程改革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5. (4) :17-21.

工程造價信息化論文范文第2篇

[關鍵詞] 政務信息化;項目分類;工程推進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5 . 21. 083

1 政務信息化工程項目建設的現狀

我國政府信息化建設是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沿著“機關內部辦公自動化——管理部門的電子化工程(如‘金’字工程)——全面的政府上網工程(電子政務)”這一條線展開的,總共經歷了“起步階段(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設全國政府行政首腦機關辦公決策服務系統的通知》為標志)、推進階段(以金橋、金卡、金關工程為標志)、發展階段(以政府上網工程為標志)、高速發展階段(以一站兩網五庫十五大工程為標志)”四個過程,目前正處于以“一站兩網五庫十五大工程”為核心建設內容的高速發展階段。

通過我國政府信息化建設的實踐和借鑒全球各國政府信息化建設的經驗,政府信息化的建設應該是一個比較長期的過程,其基本建設思路是“以公眾為取向”,從易到難、從獨立到聯合、從簡單到復雜的一個過程,一般都經過“基礎階段、強化階段、互動階段、全面整合或無縫銜接階段”這幾個環節。

具體某一個政務信息化工程來說,根據《國家電子政務工程建設項目管理暫行辦法》(國家發改委55號令,以下簡稱“55號令”)的要求,政務信息化工程一般會經歷項目申報與審批、工程建設、資金管理、驗收與評價及運行管理等幾個環節。其中工程建設環節的重點是項目建設單位依據工程自身特點劃分出不同的項目類型,如系統總集成服務、設備采購、應用系統開發、工程監理服務等,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的有關規定,遵從優先采購本國貨物、工程和服務的原則,依據可行性研究報告審批時核準的招標內容和招標方式組織招標采購,確定具有相應資質和能力的中標單位并訂立合同,并嚴格履行合同。

由于55號令只給出了政務信息化工程建設必須遵循的流程與管理要求,但在具體工程中項目類型劃分與招投標管理沒有明確規定,且部分項目建設單位在項目建設過程中由于經驗不足,項目劃分與招標不夠合理,項目管理措施不到位,導致工程建設過程中各項目承建單位互相推諉的情況比較普遍,工程往往會延期,工程質量也得不到保障。筆者多年從事政務信息化建設,其中不乏有一些重大的國家金字頭信息化工程,結合一些工程成敗得失的經驗,總結出政務信息化工程項目分類的方法及工程推進的經驗,在此拋磚引玉,供從事電子政務的相關部門及專家參考。

2 政務信息化工程項目分類的思路

2.1 工程項目分類的理論基礎

一個政務信息化工程都是為了解決某個具體問題的系統工程。按照系統工程的解釋,系統工程是從整體出發合理開發、設計、實施和運用系統科學的工程技術,最終達到最優規劃、最優設計、最優管理和最優控制的目的。根據霍爾(A.D.Hall)于1969年提出的“霍爾三維結構”,系統工程可以概括出以時間維、邏輯維、知識維組成的立體空間結構。它將系統工程活動分為前后緊密相連的7個階段和7個步驟,并同時考慮到為完成各階段各步驟所需的各種專業知識,為解決復雜的系統問題提供了一個統一的思想方法。邏輯維是解決問題的邏輯過程,針對一個大型的工程項目一般分為7個步驟:明確問題、系統指標設計、系統方案綜合、系統分析、系統選擇、決策和實施計劃;時間維是系統的工作進程,對于一個具體的工程項目,全部過程可以分為7個階段:規劃階段、擬定方案、研制階段、生產階段、安裝階段、運行階段、更新階段;知識維是完成各階段、各步驟所需的專業科學知識。同時根據系統理論的“整體-分解-綜合”的原理,就是說可以將這個政務信息化工程的整體系統分解為若干的責任單元(子項目),由責任者分別按照要求完成任務,然后匯總,綜合成最終的成果。綜上所述,將一個政務信息化工程進行項目分類是有其理論依據的,既是系統工程本身的內在要求,更是最終順利完成該工程不可或缺的環節。

2.2 如何進行項目分類

根據霍爾三維結構,可以將一個政務信息化工程按照時間維度分為7個階段,即規劃階段、擬定方案、研制階段、生產階段、安裝階段、運行階段、更新階段,每個階段可以采用邏輯維的方法分為7個步驟(明確問題、系統指標設計、系統方案綜合、系統分析、系統選擇、決策和實施計劃)加以解決。結合一個具體的政務信息系統工程,按照55號令的要求,一般會分為項目申報、初步設計、招標與采購、工程實施、工程監督、工程驗收、運行維護等幾個階段,與霍爾三維結構的階段劃分基本可以對應起來,對應關系如表1所示。

依據上述的階段劃分,就可以將一個政務信息化工程分解為如下幾個項目,咨詢規劃(對應項目建議書與可研報告)、工程設計(對應初步設計)、招標代理(對應招標與采購)、工程監理(對應工程監督)、工程施工(對應工程實施)、法律與審計(對應工程監督)等,其中工程施工又可以根據項目的復雜程度分為工程總包、工程總集成服務、應用系統總集成服務、系統總集成服務、運行環境建設、軟硬件設備采購、應用系統開發等若干子項目。

2.3 項目分類介紹

2.3.1 咨詢規劃

對于一個政務信息化工程,咨詢規劃是工程的基礎,具體包括項目建議書編制及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按照55號令的要求,一個政務信息化工程首先需要進行立項申請,即項目建設單位應按照《國家電子政務工程建設項目項目建議書編制要求》的規定,組織編制政務信息系統工程的項目建議書(3 000萬以下項目可以簡化為可研報告),并報送項目審批部門,進行審批核準,有條件的單位可以自行編寫項目建議書,如果沒有條件可以找一個第三方的咨詢機構代為編制。

按照《國家電子政務工程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要求》的規定,項目建設方需招標選定或委托具有相關專業甲級資質的工程咨詢機構編制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報送項目審批部門。項目審批部門委托有資格的咨詢機構評估后審核批復,或報國務院審批后下達批復。

2.3.2 工程設計

工程設計是政務信息化工程的一個重要的階段,合理的設計才能保證工程建設不走彎路,較好的達到預期目標。根據55號令的要求,項目建設單位應依據項目審批部門對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復,按照《國家電子政務工程建設項目初步設計方案和投資概算報告編制要求》的規定,招標選定或委托具有相關專業甲級資質的設計單位編制初步設計方案和投資概算報告,報送項目審批部門。項目審批部門委托專門評審機構評審后審核批復。

2.3.3 招標代理

招標代理類項目是指選定一家招標代理機構并簽訂合同,通過該機構對政務信息化工程建設所需采購的貨物、工程和服務進行工程招標采購服務。招標代理機構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的有關規定,并依據可行性研究報告審批時核準的招標內容和招標方式組織招標采購,確定具有相應資質和能力的中標單位。按照55號令的要求,招標代理機構在組織招標活動時,應遵從優先采購本國貨物、工程和服務的原則。

2.3.4 工程監理

工程監理是指依法設立且具有相應資質的信息系統工程監理單位,受項目建設單位委托,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技術標準和信息系統工程監理合同,對政務信息化工程項目實施監督管理。監理單位應協助建設單位制定項目的總體規劃和技術方案,以及設備選型方案。在政務信息化工程進入現場施工階段后,監理單位應對整個工程實施的進度、質量、費用以及合同進行監督。在工程項目驗收之后,建設單位往往還會要求監理單位繼續協助制定信息化設施的運行管理制度。按照55號令的要求,電子政務項目實行工程監理制。項目建設單位應按照信息系統工程監理的有關規定,委托具有信息系統工程相應監理資質的工程監理單位,對項目建設進行工程監理。

2.3.5 工程施工

工程實施就是項目建設方組織相關項目承建方按照政務信息化工程的項目建議書、可研報告及初步設計的要求,并在監理方的監督下,進行工程實施,并完成工程目標,達到驗收的標準。根據工程項目的投資規模和復雜程度不同,工程施工可以總包給一家承建單位,也可以分為若干子項目由不同的承建單位共同實施(工程分包),下面分別加以說明。

(1)工程總包:就是項目建設單位選擇一家具有專業資質、技術水平和管理能力的承建單位作為總包方,協助建設單位負責政務信息化工程的設備采購、機房環境建設、軟件開發、標準規范體系等全部的建設內容。這種建設方式適合投資規模較小,復雜程度不高的項目。

(2)工程分包:針對一些投資金額大,項目復雜程度高的項目,憑借一家承建方的能力無法滿足項目建設的需要。項目建設單位可以將工程施工分為若干子項目,選擇不同的承建方共同實施。一般來說,子項目可以按照工程、貨物和服務進行分包。①工程:一般包括房屋建筑的新建、改擴建、裝修、機房改造等建設內容。工程類的建設內容一般會單獨進行采購。②貨物:一般包括服務器、PC機、網絡、存儲、安全等系統硬件設備;操作系統、數據庫、中間件等軟件產品;機房及其他專業設備和材料等。在實際操作中,既可以按貨物類型分別招標,也可以打包一起招標采購。③服務:一般包括工程總集成、應用系統集成、安全系統集成、應用軟件開發、系統運維等服務項目。

工程類和貨物類項目都比較好理解,重點說明一下服務類項目的劃分。

(1)工程總集成。如上所述,對于一些大型及復雜的政務信息化工程項目,一般都會分解成許多相對獨立而又互相聯系的子項目。多個子項目共同實施,就給建設單位的項目管理帶來了很大的挑戰。為了解決該問題,工程總集成服務應運而生。工程總集成服務通俗來說就是選擇具有相應資質和服務能力的承建單位,協助建設單位依據工程目標,利用項目管理工具對工程整體進行分級管理與分工管理,并建立相應的溝通協調機制,確保工程能夠順利的達到預期目標。

(2)應用系統集成。在一個具體的政務信息化工程中,應用系統的建設永遠是最核心的內容,對于大型與復雜的工程來說,應用系統一般會按照“高內聚、低耦合”的原則分為多個子項目進行開發,這就給應用系統的整體項目管理帶來了難度。應用系統集成服務就是根據工程整體建設目標和內容,提出應用系統的總體設計方案及集成方案,管理各子應用系統開發商共同開發,通過建立統一的應用支撐平臺,使得各種產品和應用開發的軟件能協調一致的工作。

(3)安全系統集成。目前信息安全形勢日趨嚴峻,信息安全也決定了一個政務信息化工程的成敗。為了更加有效的保障工程的信息安全,并能通過工程驗收,可以引入安全系統集成服務商的角色。安全系統集成服務包括按照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及行業標準規范(信息系統等級保護、涉密信息系統分級保護),針對工程項目提供安全咨詢服務、安全系統設計服務、安全系統工程實施服務、安全管理平臺規劃與建設、系統整體安全加固服務及專業信息安全測評服務等內容。

2.3.6 法律與審計

對于一些投資規模較大的工程項目,子項目眾多,招投標及合同管理面臨很大的法律及財務風險,而建設單位自身也沒有能力來處理和監管工程執行過程中的各種法律及財務審計工作,這就需要聘請專業的律師事務所及審計事務所來協助建設單位做好相關工作,確保工程的執行合法合規,資金管理不出差錯。

3 政務信息化工程推進的經驗

做好項目分類是政務信息化工程成功的基礎,但在工程執行過程中,往往還存在一些問題會影響到工程的推進。根據多年的經驗,影響工程推進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如下一些問題。①系統頂層設計與業務流程設計不盡合理,導致工程實際推進過程中問題重重,影響工程質量與進度。②項目范圍沒有控制住,需求不斷變化,影響了工程投資與進度。③工程質量與驗收標準不明確,導致各方在理解上有偏差,影響項目進度。

針對上述問題,根據以往參與一些大型政務信息化工程建設的經歷,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思路供項目建設方及相關方參考。

3.1 強化落實“一把手”負責制

由于一個政務信息化工程關系到項目建設單位的發展戰略及其服務民生的能力,信息化過程往往涉及到組織的管理機制和習慣的調整,會牽扯到不同部門和員工之間的利益,同時信息化的投資一般會比較巨大,短期效益不明顯。以上三個方面決定了信息化工程必須得到組織的一把手鼎力支持與過程把控?!秶野l展改革委關于加強和完善國家電子政務工程建設管理的意見》(發改高技[2013]266號)中專門強調了電子政務工程建設中,需要強化一把手負責制:

(1)項目建設部門的“一把手”,應按照“三個轉變”的建設思路,強化責任機制,有效落實頂層設計的思想,強化需求分析工作的指導,推動業務流程優化和業務模式創新,促進部門內部和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加強電子政務項目全過程的統籌指導,切實保障電子政務項目的建設實效。

(2)加強電子政務項目跨部門統籌協調。涉及多部門建設的電子政務項目,應建立跨部門統籌協調機制。項目牽頭部門應會同共建部門,基于《規劃》提出的建設目標和任務,細化項目體系架構,明確具體建設任務,確定部門間的業務協同關系和信息共享需求,落實共建部門的建設范圍和責任義務。項目建成后,應進一步完善跨部門的共享共用機制,保障部門間的業務協同和信息共享,切實提高投資效益。

3.2 控制項目范圍,做好變更管理

對于一個大型的政務信息化工程,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項目范圍發生變化的事情是經常發生的。但我們應特別注意,一個大型的政務信息化工程一般是由多個子項目組成的,如果項目范圍變更的請求來自某一個子項目,一定要仔細分析該項變更對于其他子項目的影響。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從局部的觀點看,一項變更對于某一個子項目是有利的,可能會減少成本、加快進度,但因該項變更會引起其他子項目范圍的巨大變動,從全局的觀點來看,反而是得不償失的。

由此可見,大型的政務信息化工程范圍變更應該特別謹慎,一定要減少項目中盲目的變更,降低變更的隨意性。但也不能因噎廢食,該變的還是要變。對于因外部環境改變、客戶需求改變、范圍計劃疏漏,以及其他無法拒絕的原因所引起的范圍變更,也要勇敢面對,并以科學、務實的態度積極處理變更。

3.3 明確工程質量計劃及項目驗收范圍

現代質量管理的一項基本準則就是:“質量是計劃出來的,而不是檢查出來的”,對于政務信息化工程項目的質量管理,該準則同樣適用,也是在項目執行過程中需要牢牢把握的。編制一個清晰的質量計劃首先需要明確兩點,一是明確將要采用的質量標準;二是明確質量目標。有了清晰的標準和目標,工程的質量管理就可以有的放矢,工程的質量也就能得到很好的保障。

項目驗收是指是指項目結束或項目階段結束時,項目成果交付給使用者之前,項目接收方會同項目團隊、項目監理、外部專家等有關方面對項目的工作成果進行審查,查核項目計劃規定范圍內的各項工作是否已經完成,應交付的成果是否令人滿意。在許多工程實際執行過程中,往往由于項目驗收范圍不統一,導致項目無法順利通過驗收,工程延期的情況出現。所以建議在工程設計階段,可以依據項目需求和設計內容編制工程整體以及各個子項目的驗收范圍。項目驗收范圍通常包括工程質量驗收和文件資料驗收,項目驗收范圍的確認需要對驗收的內容進行科學、合理的界定,以保障項目各方的權益和明確各方的責任。要確認項目驗收范圍,不僅要明確項目的起點和終點,還要明確項目的最終成果,以及標志這些成果的各個子項。

最后,在實際操作中也發現由于項目審批周期過長導致初設與實際的現實需求有脫節的情況,而項目采購、實施與驗收又必須遵照初設的要求,針對這種情況,一定要加強與項目審批部門的溝通,爭取調整初設以滿足實際的建設要求。

4 結 語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上提出“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建設網絡強國的戰略部署要與‘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同步推進”等重要論斷,政務信息化建設作為今后一個時期我國信息化工作的重點,對推動我國信息化的整體發展將起到很好的帶動示范作用,同時也是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改進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為規范、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行政管理體制的重要支撐手段。結合目前國家十二五規劃的以“一站兩網五庫十五大工程”為核心的政務信息化工程的逐步推進以及馬上到來的十三五規劃,我們必須認真分析研究總結政務信息化工程建設的方針與政策、目標與任務、成績與問題,加強頂層設計、高度重視信息安全保障和業務應用的統領作用,采取有效措施,加快相關工程的建設步伐,使其能夠適應習總書記提出的建設網絡強國的戰略部署。

主要參考文獻

[1]譚躍進,陳英武,羅鵬程,等.系統工程原理[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

[2]王趙雄. 我國政府信息化現狀及其對策研究[J]. 產業與科技論壇,2007(2).

[3]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電子政務工程建設項目管理暫行辦法(國家發改委55號令)[Z].2007.

[4]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十二五”國家政務信息化工程建設規劃(發改高技[2012]1202號)[Z].2012.

[5]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進一步加強國家電子政務工程建設項目管理工作的通知(發改高技[2008]2544號)[Z].2008.

工程造價信息化論文范文第3篇

【摘要】文章首先對工程項目精細化管理進行概括性介紹,在此基礎上提出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中的精細化管理策略。期望通過本文的研究能夠對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質量的全面提升有所幫助。

【關鍵詞】高速公路;改擴建;精細化管理

1工程項目精細化管理概述

精細化管理簡稱RM,其歸屬于企業管理理念的范疇,是服務質量精細化對現代管理的必然要求。精細化管理是以效益最大化、管理最優化的實現為目標,工程項目精細化管理就是以精、準、細、嚴為原則,將原本復雜的事情簡單化,簡單的事情流程化,通過對員工整體素質的提升以及內部控制的加強,達到提升工程效益的目的。大體上可將工程項目精細化管理的內容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將原本較為模糊的工作明確化;將明確的工作的流程化;將流程化的工作數量化;將數量化的工作信息化。具體而言,就是將工程項目管理的主要內容分解成為若干個管理要素,針對這些要素實施流程化管理,實施過程中,要對流程間的銜接點及配合予以充分考慮,從而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使管理責任更加明確、具體。然后針對具體的流程設置度量指標,以此來反映管理效果,最后完成信息化建設,為精細化管理方案的落實提供技術保障。對于工程項目而言,其實施精細化管理的最終目的在于建立一套科學的管理機制,增強工程的執行力,提升項目質量,控制工程進度和資金的使用,給企業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想要達到這一目的,企業必須了解精細化管理的內涵,明確其基本要求,同時,還要建立起推動精細化管理實施的保障制度。

2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中的精細化管理策略

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通常都是以原道路為載體,以改建和擴建的方法,提高公路等級,使其滿足交通運營的需要。在改擴建過程中,有時需要拆除原有公路兩側的附屬設施,并加寬路基,有時則不需要拆除附屬設施,直接對路基進行加寬處理。無論哪一種情況,都對質量有著較高的要求,為此,確保工程質量尤為重要。大量的工程實踐表明,通過精細化管理能夠在保證進度、安全、成本的前提下,提升工程質量。

2.1工程進度的精細化管理

由于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都是在原有道路的基礎上進行施工建設,這樣一來,公路的正常運營便會受到影響,所以要求改擴建工程必須在限定的期限內完工,為此,控制好工程進度非常重要。對工程進度的精細化管理主要是通過計劃、組織、控制、調度等手段,調動所有的積極因素,確保施工中各階段目標的實現,以此來保證總進度目標的實現。在實際工程中,可采取動態控制的方法,對進度目標進行逐層分解,分階段進行進度組織,

2.1.1編制科學合理、切實可行的總體進度計劃,對單項工程進度目標進行分解,采取日保周、周保月、月保季的進度控制措施。

2.1.2應當對所有可能影響工程進度的節點工序進行正確的預判,并制定相應的防范措施,當進度無法滿足預定工期要求時,應當采取有效的措施對進度方案進行優化調整,增強設備及技術力量,并適當加大資金投入,以此來確保階段性進度目標的實現。

2.1.3做好進度節點檢查、對比和糾偏工作,尤其是要對工程控制點的進度安排予以重視,如跨線橋的拆除重建無法按計劃完成,會直接影響整體工期。此外,應當協調好各個單位之間的關系,加強溝通和聯系,保持信息的通暢,以此來確保工程進度始終在可控的范圍之內。

2.2工程成本的精細化管理

為了實現對成本的精細化管理,可在工程的不同階段采取相應的控制策略。

2.2.1投標階段。在工程項目的投標階段,可按照工程概況及招標文件中的有關資料對成本進行預測,以此為據提出決策意見。

2.2.2施工前期。當工程中標之后,可依據其規模大小組建相應的項目經理部,并以標書為依據制定成本控制目標。在工程施工準備階段,可結合設計圖紙、地勘及氣象等資料,編制施工組織計劃,通過對方案的技術經濟性比選,選取經濟合理、技術可行的施工方案,并編制明細的成本計劃,對工程成本進行事前控制。

2.2.3施工階段。在施工過程中,應當以施工圖預算、原材料消耗及勞動定額為基礎,對實際成本費用進行控制。在月度成本核算的基礎上,實行責任成本核算制度,即借助會計核算資料重新按部門對成本費用進行歸納,每月計算一次,并與責任成本進行對比,若是存在差異,則應及時查明原因加以改進。

2.2.4竣工及后續階段。在工程竣工交付使用及保修期階段,應當對竣工驗收發生的費用及保修費進行控制。驗收前,應當將所有的資料準確齊全,并交由業主,驗收過程中業主提出的意見,要盡快處理防止拖延時間導致成本增加。同時要在第一時間辦理工程結算,以此來確保自身的權益。

2.3工程安全的精細化管理

在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中,安全是重中之重,也是管理的關鍵,因為其與進度、成本、質量有著非常密切的關聯,一旦發生安全事故,不但會延長工期,增加費用支出,而且還可能影響工程質量。所以對工程安全進行精細化管理非常必要。

2.3.1在工程項目招投標階段,應當規定各標段配備專職的安全管理人員,并進一步明確各個施工段落的安全責任人。通常情況下,項目經理為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安全管理人員應當經過培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

2.3.2在施工組織設計的過程中,應當對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制定預防措施,并對安全管理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將所有安全隱患全部消滅在萌芽當中。

2.3.3在施工現場要設置安全警示標志,并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護措施。通道及出入口位置處要保持通暢;存放危險品的區域要設置警示標志;高空作業要系好安全帶,并設置安全防護網,避免高空墜落。

2.3.4要定期開展安全檢查工作,并對施工機械設備進行定期保養維護,借此來消除危險源。

2.4工程質量的精細化管理

2.4.1應當編制合理可行的質量管理辦法,結合以往工程中常見的質量通病和隱患問題,制定有效的措施。同時,組建質量管理小組,可由項目辦公室主任兼任組長,并將辦公地點設置在質監部,全權負責工程質量的日常管理。

2.4.2要做好崗前培訓工作,提高工程技術人員和施工人員的質量意識,并加強對施工關鍵技術的學習,如橋梁拼接、新舊路基搭接等的質量管理,使質量管理人員認識到保證工程質量的必要性。

2.4.3要進一步加強對材料質量的管理和控制,選用質量合格的材料,進場前必須經過嚴格的質檢驗收,避免因材料質量不合格影響工程整體質量。

結論:

綜上所述,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是一項較為復雜且系統的工作,由于工程對工期、質量、成本的要求相對較高,為此,應當在實際工程中采取精細化管理策略,以此來加快進度、降低成本、保證安全、提升質量,這不但有助于公路改擴建工程的順利開展,而且還能還能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對于促進我國公路交通運輸業的發展意義重大。

參考文獻

[1]黃少雄.淺談渝湛高速公路粵境段項目工程的進度管理思路[J].天津建設科技.2012(8).

[2]季秋野.精細化管理在 A 公司施工項目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公路工程.2011(10).

[3]董新品.用標準化手段實現高速公路的精細化管理[J].通用標準.2010(9).

[4]付宏偉.王宇.精細化管理在高速公路建設項目施工中的應用[J].山西建筑.2011(8).

[5]范雙成.建立高速公路精細化管理工作標準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質量.2010(12).

工程造價信息化論文范文第4篇

摘 要:隨著國際社會對于石油工程信息化建設的進一步提升,使得國外的石油工程建設和施工都一直能夠處于領先的水平,對于中國來說,在硬件設施和人才培養都在不斷發展的現在,對于石油工程信息化的重視也應該要不斷的得到強化。本文從石油工程信息化建設的現狀出發,闡述了石油工程信息化存在的意義,以及有針對性的提出了在今后的發展中,應該如何應對石油工程信息化的進一步發展趨勢。

關鍵詞:石油工程; 信息化; 發展

一、石油工程信息化的現狀

隨著國際上的很多國家開始加大對于石油工程的信息化建設的力度,我國的石油工程信息化建設也勢必會成為石油工程的一個建設重點,并且隨著對于石油工程信息化的進一步發展,會使得的石油企業開始由單獨的個體轉變成一個更加聯合的整體。

在我國,隨著信息化技術廣泛的應用于石油勘測、地質分析、石油開采等石油工程的全過程,我國的石油工程信息化也取得了顯著的進步。中國的石油工業通過引進一些國際先進信息技術,已經實現了很多諸如海上石油勘測及開采工作,并且還對石油工程進行了數據方面的優化整合,實現了石油工程技術的極大發展,但是從目前的發展情況上來看,我國對于石油工程信息化建設還有很多的問題需要解決,和發達國家相比起來,還有很長的一段路程要走。

二、石油工程信息化存在意義

(一)滿足信息化數據庫建設的需要

在目前,中國石油化工企業為了應對石油勘探和開發的需求,統一建設了 SDS 系統來采集勘探數據,并通過這個系統對這些數據進行一系列的加工整合。目前 SDS 系統已經在我國的勝利油田、河南油田、江漢油田以及中原油田等單位取得了廣泛的使用,覆蓋了我國石油工程中的油井鉆探工程設計、施工及地質錄井和試油等 12 大項業務,但是實際上,這個系統的存在,仍然沒有辦法滿足我國石油工程的使用需求,因此目前我們迫切的需要一個石油工程信息化數據庫來滿足整個石油工程生產需求。

(二)滿足信息化生產管理的需要

目前,在我國的石油企業內部,已經建立起了一套相對來說較為完整的生產管理系統,通過這個管理系統能夠使得企業的工作效率得到提升,但是這樣的生產管理系統的運用,只是停留在企業內部的生產管理上,并不能作為一個連接整個行業的系統,削弱了石油綜合管理的力度。所以,必須要建立一個有效的信息化生產管理系統,促進我國石油工業的順利進行。

除了建立信息化數據庫和滿足生產管理虛脫的需要之外,我國石油工程信息化的需求還體現在在專業化的石油生產軟件的缺乏、石油開采總的決策機制的落后以及石油開采的基礎網絡設施的不健全等方面。再加上我國很多石油管理設備的老化、破損以及數量缺乏等問題的存在,因此我國的石油工程信息化的建設面臨著很大的現實需求。

三、發展我國石油工程信息化的建議與對策

(一)建立規范高效的現場數據采集模式

在石油工程建設施工現場要涉及到很多的隊伍,和石油工程生產數據采集有關的系統主要有三個。

首先是中國石化統一推廣的勘探開發源頭數據采集系統,這個系統能夠在每一個不同專業的獨立部署中進行使用,能夠實現某一部分數據的上傳;另外,還有各專業的現場業務處理系統,這個系統的存在能夠實現現場數據采集和專業業務處理功能;第三個就是中國石化企業統一建設的一個用于井場生產信息集成應用系,通過對于這個系統的使用,能夠對于施工現場數據的采集、傳輸以及發布等進行迅速的反應,雖然這個系統能夠為石油工程提供較大的助力,但是現在還沒有完全的投入使用。

在這些現有系統的基礎上,要建設出更加高效的采集模式就必須要滿足以下的幾個要求:

1.數據采集系統必須同時滿足數據采集和現場應用兩方面的需求;

2.實現現場各專業數據的實時共享,避免重復采集;

3.保證現場數據庫和采集系統穩定運行。

針對以上三點要求,要想在技術上對現有系統進行整合,就要滿足使得這個系統的采集模式既要滿足鉆井施工全過程生產數據的完整采集,又要滿足各專業的日常應用,另在在管理層面上,必須建立現場網絡建設和服務器部署規范,建立數據采集管理考核制度。

(二)繼承擴展建設石油工程數據中心

隨著我國石油工程信息化建設的推進,我國石油企業所運用的“分專業建庫、縱向管理”的模式,在現在的發展中越來越難以適應業務的發展,為了解決這種理論與實踐脫節的方式,中國石化目前正在進行試點工作,以勘探和開發出一個數據中心,對于各類數據進行一個統一的組織管理,為工程的施工提供一個更加準確的數據支撐。

在即將建立起來的數據中心里,主要的工作方式是通過對于各種數據統一的管理工作,來為石油工程建設和施工提供一種更加全面的支持,在這些數據中,都是石油工程建設應用中必須會用到的數據,而不用再重復的對石油工程數據中心進行建設,主要開展的工作可以包含以下幾個方面:擴展石油工程業務的源頭數據采集、業務模型、數據模型和相關的信息化標準;數據的采集、存儲、管理和服務等應用勘探開發數據中心已經建成的平臺工具軟件;按照一體化的部署,擴展石油工程數據(施工運行、隊伍管理、市場管理、工程科研等)。

(三)優化流程,建設大生產運行系統

由于現在很多不同專業和相應專業的不同單位之間都存在很多生產管理流程和管理模式的不同,從而造成了自行開發建設的生產運行管理系統并不完全一致,在這種情況下,要想突破專業和單位之間的界限,就必須要建立出一個更加標準化的生產運營管理流程。

(四)提升層次,建設石油工程決策支持系統

通過集成施工過程數據和成果數據,借助地理信息系統和可視化技術,為鉆井、井下特種作業、地面及海工等工程方案優化、施工關鍵環節參數優化和施工故障處理提供專家決策環境和信息支持,最終實現團隊決策、遠程決策、及時決策、科學決策的目標,實現石油工程技術從經驗型決策向科學決策跨越。主要目標是:

1.首先需要通過建構跨專業的團隊,利用跨專業的團隊協同決策模式減少方案設計的多次反復,提高專家并行技術支持的井數,提高資源利用率,整體提高決策效率;

2.利用數據中心,充分對于歷史井的數據進行深刻的考察,從而為決策人員提供一種全面和靈活的參考信息;

3.可以利用可視化計劃來實現井筒信息與工程地質環境的全方位展示,使專家對地下各種信息能夠進行全面和準確的判斷;

(五)優選優配,建立完善的石油工程專業軟件系列

從石油工程業務的流程角度出發,對于石油工程的專業軟件進行完善和改進,基于這個視角,就要對國內外的一些軟件進行測評,要在能夠滿足重點業務發展的基礎上來實現統一的配置。另外,在引進國外優秀軟件的同時,還需要通過自主創新和研發來對軟件進行開發和利用,不斷的用更加優秀的軟件來代替國外軟甲的使用。

四、結論與建議

目前我國對于石油工程信息化的重視已經達到了足夠的水平,接下來就是如何依靠于技術等方法使其得到實現的過程了。目前中國不論是在軟件資源還是在硬件設備上,都和發達國家相差一段距離,在這種背景下,希望本文提出了解決對策能夠為我國石油工程信息化建設做出一些有用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張衛東,袁文奎,田克忠.未來石油勘探開發技術展望[J].石油鉆探技術,2009,37(3):118-123.

[2]Zhang Weidong,Yuan Wenkui,Tian Kezhong.Development offuture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technologies[J].Petroleum Drilling Techniques,2009,37(3):118-123.

[3]李大偉.對中石油專業應用軟件的現狀分析與發展思考[ J].石油工業計算機應用,2008,60(4):2-5.

[4]余衛江,陳衛澤,馮輝藝,賈存富.實時數據監控系統在海洋石油勘探開發中的應用[J].計算機與應用化學,2011(08).

[5] 崔志忠,李薇薇,李大偉,陳哲,劉萬偉.中國石油 A1系統勘探開發協同工作環境建設探索與實踐[J].信息技術與信息化,2010(06).

[6] 李大偉, 劉萬偉, 陳哲,李薇薇. 油氣勘探開發協同工作環境建設與應用[J].石油工業計算機應用,2011(03).

工程造價信息化論文范文第5篇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各單位為了提高檔案管理的工作效率,延長檔案、文獻的儲存信息,使檔案管理工作數字化、系統化,在工作中應用了信息化管理模式。但是由于部分單位信息技術掌握程度不高,對于信息化檔案管理的概念了解不夠深入,導致在開展信息化檔案管理工作的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問題。本文就針對信息化檔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改善策略。

關鍵詞:信息化;檔案管理;問題;對策

檔案信息化管理是指利用掃描技術、數據庫技術、信息技術將紙質檔案和電子檔案組織成系統化檔案信息庫。檔案信息化管理的原則包括安全性、規范性以及效益性原則。檔案信息化管理能夠改善傳統檔案工作中的弊端,減少人為因素對重要文獻造成損壞、丟失的現象,提高檔案管理的服務質量。但是,在目前的檔案信息化管理的開展工作中需要改善存在問題,才能夠推動檔案信息化管理建設工作。接下來本文就針對信息化背景下檔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改善對策。

一、信息化背景下檔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認識程度不高

目前,雖然我國檔案信息化管理工作有了一定的進展,但是在開展檔案信息化管理的工作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首先,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對檔案信息化管理建設不重視,對檔案信息化管理的認識不深,沒有認識到檔案信息化管理對促進單位發展的影響力和重要性。部分單位負責人認為單位的檔案信息化管理工作就是收集、整理、儲存各個部門人員資料而已,或者檔案信息化管理就是將紙質的檔案轉變為電子檔案進行儲存,傳統的檔案管理技術就足以滿足檔案管理的需求,認為建設檔案信息化管理的需求性不高,這樣的認知嚴重阻礙了檔案信息化管理的發展。對單位相關工作人員的工作動力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使工作人員更加不重視檔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中缺乏主觀能動性,沒有了工作激情,只是將檔案信息錄入電腦使用電子的形式進行儲存,導致檔案信息化管理建設成了表面形式的工作。單位工作人員的檔案、文獻是隨著單位、工作活動產生的,檔案的形成是有規律和特點的。按照檔案、文獻形成的規律,對檔案進行整理歸檔,能夠最大程度地減少個人因素對文獻、材料的干預,整體提高檔案管理質量。其次,信息技術能夠將檔案的產生規律、檔案來源、檔案建立時間、檔案內容等各方面建立關聯檢索,這種方式不僅能夠充分利用檔案中組件之間互相聯系的關系進行簡便的檢索、查詢,也使檔案管理具有完整性和有序性。所以單位負責人應該重視深入了解檔案信息化管理建設的作用和目的,以及對單位發展的重要性。

2.檔案信息化管理制度不健全

首先,部分單位的檔案信息化管理制度還不健全,在進行檔案歸檔整理的過程中只注重上級下發文件或執法文書的歸檔,忽略了工作人員的一般檔案的歸檔,對檔案多樣的存儲方式利用較少,對一些聲像類檔案的歸檔較少,對這類檔案的詳細管理制度較為薄弱,導致單位人員在離職、調崗、退休等情況下在查詢資料時就會出現檔案遺失的現象,從而造成嚴重的后果。其次,檔案管理工作人員對檔案安全管理信息系統的認識不夠全面、深刻,缺乏信息化管理的意識,檔案信息化管理的安全性較低,不重視采用信息技術手段加強檔案信息的安全管理,缺乏基礎安全信息意識,檔案信息共享性較差,安全管理系統不規范,信息檢索方式較為復雜,導致信息化檔案、文獻的信息丟失或泄露。最后,由于我國地域遼闊,在檔案管理工作中不同地區的單位在檔案處理方法、記錄方式和更新時間上存在一定的差異。雖然,目前我國的信息技術較為發達,但這種不統一的檔案管理方式對檔案管理工作帶來較大的工作量和制約,從而對檔案信息化建設帶來了較大的阻礙作用。因此,為了保障檔案信息準確、具體,需要重視建立統一化的檔案管理方式。

3.檔案信息化管理技術落后

目前,在檔案信息化管理的建設中,由于每個人檔案中的信息具有多樣性,在工作中的領域不同,所做的工作不同,所以產生的信息也不同,給檔案信息化管理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檔案作為人們在各項社會活動中重要的數據記錄,其對于個人、單位和國家的發展都有重要的意義。但在檔案記錄過程中,由于受制于各地區發展時間、經濟等因素的影響,檔案在數據統計、記錄上存在差異性,導致數據出現異構性,對檔案信息化管理有阻礙作用。需要重視建立異構數據庫系統,達到實現檔案數據共享和透明訪問的目的。目前,大部分檔案管理中存在滯后現象,沒有及時更新檔案管理設施,單位檔案管理設備不全,或設備過于老舊,在掃描文件時轉化率較低,經常出現卡紙現象,導致很多文獻信息受損,且儲存、檔案的方式較為單一,沒有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特點,如音頻、圖像、視頻等,不利于順利開展檔案信息化管理工作。所以在檔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中,不僅要做好將紙質檔案轉向信息化檔案以外,還要強化檔案管理工作,工作人員在歸檔時要根據檔案管理相關規定和人員的實際情況進一步優化檔案管理流程,減少煩瑣的人力勞動,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特點。同時,對檔案信息化管理的各項規定進行細化,從而保障提高檔案信息化管理的成效。

4.檔案信息化管理人員綜合素質有待提高

檔案管理人員的專業職能、信息技術以及對檔案信息化管理的認知對推動檔案信息化管理有著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大部分單位的檔案管理人員的專業素養和專業職能較低,且對信息化管理的認識不夠深刻,導致單位檔案信息化管理的開展受到了阻礙。同時部分檔案管理人員的保密意識不高,工作機制不夠完善,對于信息泄露等方面的管理規定不夠明確,導致出現重要文獻信息泄露的情況經常出現。所以單位應該注重培養專業檔案管理人才,重視培養檔案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和信息技術,完善檔案管理機制,制定健全的人員責任制管理,提高工作人員的保密意識和責任意識,從而進一步推動檔案信息化管理工作。

二、強化檔案管理工作的策略

1.重視檔案信息化管理建設

單位負責人應該注重更新現代化檔案管理觀念,學習現代化檔案管理相關知識和信息技術,采用適應現代社會的檔案管理機制和手段,達到推動檔案信息化管理的目的。單位負責人應該深入了解我國當下的檔案信息化管理建設與發展形勢,樹立數字化、信息化檔案管理概念。檔案信息化管理建設是一項投入較大的工作,所以管理人員要明確檔案信息化管理的目標,加強傳統檔案和信息化檔案管理的協調性,重視培養一支高素質的檔案信息化管理人才隊伍,保障檔案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從而實現檔案信息化管理,推動檔案信息化管理建設工作的改革。

2.健全檔案信息化管理制度

健全檔案信息化管理制度就要注重完善檔案信息化管理的基礎管理制度。

一是完善檔案信息化管理系統和數字化設備是提高檔案信息采集、傳輸質量和信息共享的基礎條件,只有建立健全的檔案信息平臺,才能充分發揮檔案信息化管理的成效。

(1)完善檔案數據管理。檔案數據管理是檔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核心,檔案數據資源是推動單位發展和社會經濟的戰略資源之一,充分利用檔案數據資源是順利開展檔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關鍵,也是衡量一個單位檔案信息化管理技術的重要依據。檔案數字資源管理的主要形式包括建設檔案數據庫、數字化檔案以及單位專用的檔案數據庫建設。

(2)系統化檔案管理。系統化檔案管理的主要內容包括檔案信息的收集、管理、安全等各方面,它關系到檔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效率與質量,體現了檔案信息化管理為單位帶來的效益和檔案管理服務的質量。

(3)規范檔案信息化管理。規范化的檔案信息化管理是指注重將檔案數據形成電子文件,完善電子文件的歸檔、管理、傳輸、查詢和存儲等各方面,并且還要制定規范的管理制度,各層級員工落實實施的過程,從而確保信息化檔案管理的安全性、便捷性。

3.提高檔案信息化管理技術

首先,要注重完善檔案信息化管理的基礎設施,提高檔案管理的安全性、規范性以及系統性,從而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建立專門的檔案信息化管理場所,完善檔案信息化管理需要的設備。檔案信息化處理場所應該具備充足的空間和合理的布局,并安裝門禁、監控系統、防盜系統、消防系統等。信息化處理設備需要錄音機、掃描儀、計算機和備份存儲u盤等。其次,檔案管理人員還要注重在計算機等電子設備中安裝專門的專業性軟件系統,包括殺毒軟件、文件管理軟件、掃描程序等。從而確保檔案、重要文獻的安全性和私密性。

(1)優化掃描操作,管理人員應該掌握文件掃描儀的操作方法。注意在掃描檔案文件之前,檢查圖像存儲格式、掃描分辨率的準確無誤。單位負責人應該根據本單位的檔案管理工作的需求和單位資金狀況,選擇適合單位的掃描儀,從而降低資金投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目前有高射掃描儀、大幅面掃描儀等。工作人員可以根據檔案的紙張質量選擇適合的掃描儀。同時,注意文件掃描的效果與顏色參數設置和圖像存儲格式相關,工作人員要根據文件的破損程度或文字的清晰程度調整掃描儀亮度、對比度的參數。

(2)優化圖像處理操作,工作人員在進行檔案歸檔工作時,會發現一些文獻儲存年限較久,導致文獻紙張較脆弱,文獻中有部分字體辨別不清,且不同文獻的紙張大小、粗糙度等因素不同,會給復原文獻信息的工作帶來一定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工作人員需要使用專業的圖像處理軟件進行操作,對不清晰的文獻進行圖像校正、修剪、去污等復原處理,從而確保檔案、文獻掃描圖像的完整性、準確性。工作人員要盡職盡責,檢查文獻掃描的圖像是否清晰、圖像是否歪斜,圖片存儲格式是否符合檔案管理相關規定等。

(3)檔案數據檢查規范化。檔案信息化管理最大的特點就是能夠通過網絡檢索關鍵詞,查找需要的檔案或文獻。能否準確查找信息和工作人員在錄入檔案信息和掃描時有很大關系,如果信息錄入錯誤,圖像掃描丟失都會影響檔案檢索效果。工作人員在建立數字化檔案文件時應該完整描述文檔信息,包括檔案圖像文件的命名、人員名字、數據描述等。當檔案信息化處理完畢后將數字化檔案和紙質檔案移交當地檔案管理部門。

(4)建立檔案信息化管理系統。單位負責人應該重視優化檔案信息化管理系統,使檔案管理工作更加便捷,提高工作效率。設置查詢權限,將一般檔案和重要文獻做區分界面,給予單位高層管理人員相關查詢權限,對普通用戶設置嚴格的權限,做到每一份檔案都有自己的賬號、密碼和權限,保障檔案信息的安全性。普通工作人員可以輸入自己的賬號和密碼查詢自己的相關檔案,改善檔案查詢的煩瑣程序,避免檔案在借出時丟失??梢栽O置檔案上傳、下載功能,用戶能夠自己將檔案整理后按照系統提示將正確格式的檔案上傳在檔案管理平臺中,當用戶有需求時可以下載一定權限的檔案或文獻,從而有效減少工作人員的工作量,避免存儲檔案的用戶多次奔波。

(5)加強檔案信息之間的關聯性,建立異構數據庫,將與檔案相關的多個數據庫系統集合起來,從而實現檔案數據的共享和透明訪問。單位應開發自己的檔案數據庫管理系統在實現檔案信息共享的同時,每個數據庫系統仍保留自己應用的特性、安全性控制和完整性控制。用戶在瀏覽同類型檔案時,能夠通過查詢檔案的關鍵詞或相關信息,跳轉到其他文獻中,促使用戶能夠了解文獻或檔案的全面信息,從中查詢到自己需要的內容。定期維護檔案,優化檔案信息化管理系統,定期維護檔案管理程序,自動檢查檔案的頁碼是否準確。

4.提高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

首先,在信息化背景下要推動檔案信息化管理的建設就要注重提高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信息技術掌握程度以及現代化檔案管理的觀念。如果工作人員不符合現代社會的管理觀念,就會影響檔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進程。只有培養一批具有高素質的檔案信息化管理人才隊伍,才能促進檔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不斷發展和進步。檔案管理人員不僅要熟悉檔案管理業務,還要認真學習信息技術,深刻認識到檔案信息化管理的意義和作用。

其次,單位應該注重完善檔案管理工作人員的工作機制,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點:(1)建立崗位責任制,單位檔案管理人員必須通過考核才能夠正式開展工作,在工作前檔案管理人員應該簽訂保密協議,對出現檔案丟失、損毀、泄密等瀆職、違法行為的要根據國家相關規定和單位相關法規進行處理,追究當事人和知情不報人的責任。(2)在借閱檔案時必須遵守單位的規定流程進行登記借閱人名字、單位、檔案名稱以及借閱原因,并叮囑借閱者不能在檔案上隨意涂寫。當歸還檔案時,檔案管理人員應檢查檔案的完整性,按照規定的交接手續簽字、歸檔。(3)檔案電子文件的銷毀,需要上級領導批準,填寫銷毀清單。電子檔案的原件只供本人進行查閱,檔案管理人員不得擅自外傳檔案,對重要文獻和涉密檔案在網上不提供查詢渠道。(4)檔案管理人員需保障檔案管理室的衛生整潔,檔案室內禁止存放私人物品或與檔案無關的其他物品。做好檔案管理室防潮、防火、防盜等檔案保護工作。定期檢查檔案的完整性,對保存年限較久出現破損的檔案進行復原處理措施。

三、總結

綜上,在信息化背景下要推動檔案管理工作,單位負責人要更新檔案管理觀念,完善檔案信息化管理策略,提高檔案信息化管理技術以及提高檔案管理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從而提高檔案信息化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肖 燕.信息化背景下水利工程檔案管理面臨的問題與對策淺析[J].蘭臺內外,2020

[2]林妙影.信息化背景下醫院財務檔案管理的趨勢、問題與對策[J].蘭臺內外,2020

(作者單位:鄭州輕工業大學)

工程造價信息化論文范文第6篇

摘 要:本文在簡要概述當前我國鐵路工務管理存在的問題的基礎上,從鐵路線路數據信息平臺的建立和顯示、新型管理模式中的線路數據分析方法的應用、以及地理信息系統技術的發展等幾個方面進一步探討了新型管理模式在鐵路工務路線中的運用。

關鍵詞:新型管理模式 鐵路 工務線路 管理信息系統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發展,鐵路工務線路中的傳統管理模式已不適用,伴隨而來的是結合了全球定位系統、遙感系統以及地理信息系統一體化的新的管理模式的誕生,而鐵路工務路線有了這樣一個信息系統,不僅可以用于防洪搶險救災和日常生產的管理,而且對設備的管理維護以及事故的救援等工作提供了更加先進的管理手段和技術手段,從而確保鐵路工務路線更好地運行。

1 當前鐵路工務的管理存在的問題

1.1 缺乏對病害數據、檢測數據等信息的綜合分析

由于工務業務數據、病害數據以及其他各種檢測數據的來源和格式各部相同,并且這些數據分散與不同的部分,造成了單一的數據使用方式的出現,就目前來看主要每種數據都只能由特定的系統和專門的軟件進行分析,在數據信息的綜合分析與對比方面比較缺乏,數據之間所提供的信息也沒能得到充分的應用,使得數據資源遭受了很大的浪費,同時也使得工務人員管理的工作量不斷加大。

1.2 對軌道線路維修的工作質量缺乏合理的評價

就目前來看,工務部門對維修工作質量的評價方面主要是以軌道的路基、道床、軌枕、鋼軌以及幾何尺寸等設備的病害和維修情況作為評價指標的,可見其評價的指標很不全面,它還應該要考慮到影響到維修工作的其他方面的因素,例如軌道作業的機械化程度、地理環境、人員配備以及線路通過總重等客觀因素,從而使得維修工作質量的評價體系變得更加科學和合理。

1.3 忽視歷史數據資源的重要性

目前鐵路管理存在的第三個問題就是沒有對相應的歷史數據進行分析和管理,使得歷史資源遭受了很大的浪費。由于鐵路軌道設備的記憶性非常良好,對于設備變化的全過程都能形成良好的記錄。而各種軌道設備的基礎數據、病害數據以及檢測數據優勢作為軌道設備狀態的最主要的依據,通過研究和分析這些數據,能有效預測軌道相應的變化趨勢。但在工務部門實際管理過程中,他們并沒有主要到利用和積累這些數據,由于沒有對歷史數據進行分析,導致歷史數據里面所隱含的規律也沒有被發現。盡管工區、車間以及工務段每次都分析和處理了新檢測的數據,并及時維護和保養了軌道設備中的超限地段,但因為沒有從歷史數據開始分析,往往只能對鐵路的病害進行治標而不能治本,無法找出設備病害的根本原因和規律。

1.4 沒有統一規范和管理好維修信息和檢測數據

在我國鐵路工務進行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沒有對整個鐵路的病害信息以及檢測信息實行統一的規范和管理。就目前來看,各鐵路工務部門所采用的工務管理的信息系統各不相同,這些設計方案與平臺的不同使得各部門與部門之間的信息無法實現共享,導致了系統建設資金的浪費以及增加了維護系統方賣弄的費用,給鐵路工務部門對鐵路的信息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困難。

1.5 鐵路工務管理模式的落后

鐵路管理模式的落后主要體現在其設計思想的落后。就目前來看,就軌道設備檢測信息的分析系統來講,在國內使用的工務管理的信息系統尚未成熟,這些系統的功能設計還比較簡單,組要針對工務公里小結、超纖次數以及設備數量等一些宏觀的指標進行簡單的統計和數據查詢功能以及分析報表的提供,只是簡單地代替了傳統手工報表方法,對于工務業務流程以及軌道檢測信息沒能做深入的分析,對設備的狀態也不能進行實時的把握,因此分析出來的結果并不能有效指導生產和維修工作。

2 新型管理模式在鐵路工務路線中的運用

2.1 信息管理平臺的建立

主要是對維修數據、病害數據、線路檢測數據以及線路基礎數據等四個方面要建立相應的信息管理平臺。(1)維修數據,維修數據主要有經常保養數據、臨時補修數據、驗收數據、維修過程以及維修計劃等。驗收數據即線路通過某種維修后,相關負責人或負責單位對維修作業的質量進行驗收、回檢所形成的數據當作對維修作業質量進行評價的依據;維修過程主要是指在對病害的維修過程作出相應的工作記錄;而維修計劃有分為日修計劃、月度維修計劃、年度維修計劃等。(2)病害數據,通過相關技術人員對軟件的使用火分析處理檢測數據,獲得線路基礎設施狀態中的有關病害數據。(3)線路檢測的數據,按線路檢測的方式不同,又可分為靜態檢測數據以及動態檢測數據。靜態檢測數據主要包括日常檢修數據、探傷儀器數據、精條小車數據以及軌檢儀數據等。(4)線路基礎數據,包括了橋隧、道岔以及線路曲線還有結構分布等幾個方面的數據。對于這些數據我們要建立相應的管理平臺,從而使得鐵路工務部門的管理模式呈現出規范化和統一化的狀態。

2.2 新型管理模式中的線路數據分析方法

首先是空間分析法,由于鐵路的軌道很好地體現了空間的練習性,因此對鐵路數據的分析可采用空間分析的方法。主要按單位、里程、行別和線名對相關的線路數據進行分段的分析,從而找出病害的里程,為維修部門的維修提供了針對性的依據。而空間分析法又包括了全線分析、分段分析、超限數據分析、重點地段分析以及TQI對比分析。其次是采用時間分析法,由于線路數據主要是對軌道狀態歷史信息的累積,因此也采用時間分析的方法,找出軌道狀態的發展趨勢和變化規律,為詭誕的管理提供了可靠的依據。按時間順序,通過多次軌檢的數據,從而統計分析好個時間段中的公里扣分、TQI值的變化趨勢以及朝鮮等級變化情況、超限次數等信息,對病害信息發展的趨勢進行預測。

2.3 GIS地理信息系統的應用

工務管理中地理信息系統主要包括了維護系統、圖紙管理、統計報表管理、維護工程信息管理、病害信息管理以及鐵路設施管理這6個方面。而GIS地理信息系統的采用,無論是在管理方式的形象化還是直觀化等方面都產生了重大的突破。地理信息系統主要是建立在工務管理單位進行管轄的線路的背景上的,通過矢量圖把線路的工程、病害以及設備形象地展現出來,并通過圖形實現空間的統計和信息的查詢等各方面的工作,從而形成一個可視和圖文的雙向查詢的操作界面。而管理的人員也可以在整個路局和路網圖里對路局或段中的病害、設備的分布情況進行查看,從而在電子地圖上就能把相應的查詢維修、修改、編輯以及檢修工程信息直接做好標記。在電子地圖上就能直接定位和查看線路病害,從而使得相關的管理部門可以快速進行決策,并從全局出發實現對物力、財力和人力的分配。而地理信息系統對于整個鐵路工務路線的管理具有很多的功能。

首先是圖紙的管理,地理信息系統能對涵洞、隧道的設計簡圖進行自動繪制。它可以對數據庫中的隧道繪制參數通過設計的簡圖自行地繪制出來,為有關管理部門提供了病害維修方案以供現場維修使用。此外,隧道設計的參數在病害維修發生改變時,在圖紙上會對更新的數據庫自動地反映出現。而設計的圖紙AutoCAD的圖形通過DXF格式的交換進行導出或打印輸出。

其次是維修工程的管理,當需要對已發現的病害增加維修的工程項目時,可在線路圖上把工程定位出來,把諸如維修方案、工程示意圖、原因等相關的工程項目的信息輸入到電腦中,實現該工程的管理,同時還能通過該系統對工程進行驗工及簡算計價,還可以對完工或現有的工程信息進行查看。

再次是對報表進行統計分析,可按設備名稱類型、病害類型、時間、工區、工務段以進行單項的查詢,還能把這些條件組合起來進行查詢。而且還可以把查詢到的結果通過屏幕顯示、報表打印、文件儲存的形式進行輸出以備不同場合之需。此外,該系統還能對病害進行分析,可對線別、線路區間以及給定的時間等條件通過餅狀圖、柱狀圖以及曲線圖等不同的繪圖形式把病害的分布表現出來,從而對病害的密度和分布進行確定。

然后是對設備和工程進行定位,可通過設備名稱、工程里程、工程名稱等條件在地圖上定位好工程的項目和設備,并把工程的名稱輸入在電腦中,通過這樣就可以直接在線路圖身上對該工程進行定位,并對工程的示意圖和技術要求、病害信息、維修理由等有關信息進行直觀的查看。

最后是對設施信息的維護,可在背景線路圖上對編輯設施中的屬性設施直接進行查看,當然,也可以根據不同的條件對定位后的病害、工程設施信息進行更新、減少、增加和查看的操作。通過本系統,還能對原有的設計簡圖進行查看并與現有的設施數據進行對比,對隧道的近況有一個更好的掌握。

3 結語

總而言之,新型管理模式不僅能有效地解決統計、準確、快速查詢的問題并提高了管理的效率,而且也大大減輕了有關管理人員的壓力,從而實現了鐵路工務線路管理的預期目標。

參考文獻

[1]孫美,徐文榮.GIS在鐵路工務方面的應用[J].鐵路計算機應用,2001(10):21-24.

[2]劉志榮.北京鐵路局工務地理信息管理系統的開發和應用[J].鐵路航測,2001(2):15-15,44.

上一篇:市政建筑施工論文范文下一篇:教育論文教學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