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運用pdca提高臨床路徑

2023-07-01

第一篇:運用pdca提高臨床路徑

PDCA循環在臨床路徑管理模式中的應用

臨床路徑是指針對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標準化治療模式與治療程序,是一個有關臨床治療的綜合模式,以循證醫學證據和指南為指導來促進治療組織和疾病管理的方法。它能降低由于不同醫生醫療差異而導致的治療療效差異,能有效的保證醫療質量,它強調的是醫療護理的規范化和標準化。流程上更加具體細化,更突出實踐性和標準性,做到病種醫療環節質量標準化,實施全程監控和評價。 PDCA循環又稱戴明環,共分為4個階段,即Plan(計劃)、Do(實施)、Check(監管)、Action(結果處理階段)四個階段,每個階段有其具體的處理內容:計劃階段制定方針、目標、計劃書和管理項目;實施階段主要按計劃實地去做,去落實具體對策,監管階段的工作內容是檢查對執行后的效果;結果處理階段的重點在于總結成功的經驗,實施標準化,并依據標準執行;對于沒有解決的問題,轉入下一個PDCA循環解決,為制定下一輪計劃提供資料。

我科2015年臨床路徑實施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為:1.入組率部分不達標,入組完成率極低,通過應用PDCA循環優化管理后,臨床路徑完成率有著明顯的提高。但在上一個PDCA循環中,在解決一些問題的同時,發現了新的需要解決的問題,將其進入下一個PDCA循環,在2016年,我科繼續運用PDCA管理模式,解決了上一階段出現的問題,同時不斷地發現新的問題,將其進入下一個PDCA循環,不斷促進臨床路徑完成率提高。 1.P階段:合理設定計劃 1.1步驟一:界定問題,確定改進目標,規劃人、事、物、對策實施步驟及評估基準。

我科2015年1月-12月臨床路徑開展過程中出現入組率高,完成率低。其中結核性胸膜炎41例,入組率100%,入組完成率48.78%,原發性自發性氣胸25例,入組率100%,入組完成率8%。未達到三級醫院入組完成率50%的要求,為達到三級醫院的要求,提高患者滿意度,降低醫療費用,我科針對這種情況立即成立工作小組,收集相關資料,應用流程圖還原事件經過并試圖找出問題。

上圖為我科2015年針對臨床路徑完成率低的原因分析,經討論后得出的一系列原因,就上述主要原因制定了一系列措施,經持續改進后,我科2016年第一季度臨床路徑完成率較前有所上升,但在具體操作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為進一步提高完成率,不斷提高患者滿意度,降低醫療費用,我科臨床路徑工作小組多次召開會議,并收集相關資料,積極與相關部門溝通,應用流程圖還原事件經過并試圖找出問題。

1.2步驟二: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

通過追蹤臨床路徑全過程,工作小組對可能原因再次進行分析和討論,采用“魚骨圖”方法將此循環的可能原因進行分析,在討論過程中,我們發現,上一個階段存在的問題有一部分得到了很好的解決,有一部分問題仍然存在,同時發現了新的問題,上述一些原因導致了我科臨床路徑完成率較低的原因,具體原因分析見圖2

1.3步驟三:找出主要原因

通過工作小組討論,認為我科臨床路徑完成率仍較低的主要原因是:1模板維護不及時:經過1年多的時間,科室的管床醫生對于臨床路徑已經比較熟悉,但臨床路徑模板沒有及時維護,導致變異率較高,在出院時醫生對變異錄入不完全,產生變異退出的問題;2與信息科及醫務科溝通不到位:我科現在大部分醫生都能熟練操作臨床路徑,但仍有一大部分變異退出,其中有些問題需要及時向信息科及醫務科反應;

1.4步驟四:制定措施 針對上述各種原因,我科采取以下措施: 1.臨床路徑個案管理員與信息科及時溝通; 2.科主任及時與醫務科溝通;

3.個案管理員及時維護臨床路徑模版。 二:D階段:嚴格執行措施 2.1步驟五:實施措施

對P階段制定的措施嚴格執行,對每一個入組病例實行每日評估,實行個案管理員及工作小組分級監管,退出前由工作小組審核把關。 三:C階段:檢查實際執行結果 3.1步驟六:評估效果

2016年

2、3月份我院醫務處分別通報了2016年

1、2月臨床路徑開展情況,我科原發性自發性氣胸2例;結核性胸膜炎5例,入組率100%,入組完成率50%,入組完成率明顯提高,且達到三級醫院要求。 四:A階段:反饋整改 4.1步驟七:標準化

根據上階段的成功經驗,制定基本改革措施,具體措施應該包含1.4步驟四內容。在實施基本改革措施的過程中不斷的總結,不斷的完善,制定出最符合本地醫療水平、本醫院、本科室以及科室醫生的方案,作為解決問題的標準,并嚴格的執行下去。

4.2步驟八:問題總結

在上一階段,經過整改,本科臨床路徑完成率明顯上升,已達到三級醫院要求。但是發現在具體的醫療環境下,本科室的管床醫生工作雜,事情多,導致在執行臨床路徑時不能仔細評估,對于變異沒有仔細分析原因,這與臨床路徑最初的設計理念相違背,我們將這個問題進入下一個PDCA循環,旨在提高醫生的工作效率,提高患者滿意度,降低費用成本,提高周轉率,不斷提高臨床路徑的完成率。

第二篇:應用PDCA改善臨床輸血不良反應

一、存在問題

1. 臨床醫生輸血不良反應判斷標準不一致。

2. 臨床用血管理不嚴,操作不規范。表現為醫師用血權限把握不嚴,部分住院醫師開具輸血申請,臨床用血分級申請執行不到位。

3. 少部分護理人員責任意識不強,流程不清楚,血樣管選擇錯誤,采集人員不簽字,派遣實習生送檢標本時常發生,對輸血工作造成隱患。

4. 輸血制度、流程不完善。

5. 臨床科室對輸血不良反應回報不夠重視,以致漏報。

臨床輸血不良反應質量管理魚骨圖

二、確定方針,制定計劃(P)

1. 落實《獻血法》、《醫療機構臨床用血管理辦法》和《臨床輸血技術規范》等有關法律和規范。

2. 嚴格掌握輸血適應癥,加強輸血申請單的審核工作,根據患者病情需要提出合理用血方案。

3. 落實臨床用血申請、登記制度,履行用血報批手續,執行輸血前檢查和核對制度。

4. 加強實驗室基礎設施建設,質量管理體系的建立與完善,加強儀器使用中的保養與維護,并做好室內質量控制,參加室間質評。

5. 加強輸血申請單的審核,建立臨床缺陷記錄本,對于申請不合理、不規范,采樣管錯誤、無采樣人員簽名、送檢人員無資質等缺陷進行記錄,定期通報,以督促相關人員加強安全意識,以達到持續改進目的。

6. 開展對臨床醫師的教育與培訓,促進臨床合理用血,對于不合理用血申請提出合理化建議或拒絕供血。

三、實施階段(D)

1. 每年至少兩次對臨床醫師進行輸血知識的教育與培訓。 2. 定期召開臨床用血管理委員會,完善輸血制度和流程;加強輸血不良反應的監管工作,提高臨床對輸血不良反應的重視,并部署下一步管理工作。

3. 在醫務科帶領下,定期組織臨床進行輸血不良反應應急預案演練。

4. 加強血液的冷鏈保護與及時性輸注,保障血液的質量安全。 5. 在日常工作中對孵育器、離心機、水箱、試劑冰箱、血樣冰箱的溫度核查及校準,以保證試劑、儀器等設備處于良好的使用狀態。

6. 建立輸血不良反應回報單,對違反科室進行登記,定期通報,以期改正。

四、檢查階段(C)

1. 臨床醫師、護士和輸血科工作人員的輸血知識培訓落實。 2. 審核臨床醫師輸血申請單、輸血病程記錄情況、輸血合理性及輸血不良反應回報單等項目的執行情況。

3. 定期召開臨床用血管理委員會;檢查工作人員對臨床患者血型鑒定、交叉配血等實驗操作按照SOP文件實施的情況。 4. 輸血標本采集、簽名、運送、接收、核對全過程的制度執行情況進行落實;取血流程、三查八對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管、檢查。

五、處理階段(A)

(一)取得的成效

1. 醫院根據臨床輸血工作需要對《臨床用血委員會》人員及時進行調整,對臨床用血環節質量的監管和指導作用更有針對性,在臨床用血委員會指導下更新并完善了輸血制度。 2. 加強對醫師、護士、輸血科工作人員的輸血相關知識培訓,輸血知識、制度、流程的掌握程度有了很大提高。 3. 室內質控合格,室間質控全部取得滿分。

4. 落實了輸血前標本采集、送檢、取血、輸血前核對、輸血過程觀察記錄一系列規章制度。

(二)存在的問題

1. 輸血不良反應上報標準需進一步制定并落實。 2. 自體輸血技術推廣不足。 3. 輸血知識培訓需長期堅持。

4. 輸注無效及輸血不良事件的管理工作仍需加強。

5. 通過職能部門監管,在臨床用血委員會指導下對臨床用血進行定期檢查,提高臨床對不良事件的重視程度。

尚未解決的問題將其轉至下一個PDCA循環

第三篇:企業管理中PDCA方法運用

企業管理中PDCA方法的應用研究

PDCA methods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 application

東北特鋼集團北滿特鋼有限責任公司 王永利 鐵艷萍 孫宇紅

【摘要】本文應用管理學原理及質量體系標準,通過對PDCA方法原理的闡述,強調企業管理應用的重要意義,并提出企業管理工作中如何應用PDCA方法。

【Abstract】Abstract In this paper, Principles of Management and quality system standards, through the elaboration of principles of PDCA approach, emphasizing the importance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 applications and to make corporate governance work, how to apply the PDCA method.

【關鍵詞】企業管理 PDCA方法 應用

【Keywords】Enterprise Management

PDCA method

Apply 管理一詞大家都已經耳熟能詳,大到國家,小到企業、事業單位和家庭,凡是每一個存在群體的地方就存在管理,可以說沒有企業管理就沒有一個企業的存續和發展。說到管理也就離不開管理方法,下面向大家推薦一種比較通用的方法,那就是PDCA循環控制法。

一、PDCA方法原理

所謂的P,就是策劃;D就是實施;C就是檢查;A就是處置即持續改進?,F在通過下面案例來說明PDCA方法的原理。

案例:產品質量策劃PDCA原則

產品質量策劃可以從四個階段進行,這四個階段實際上與PDCA的原則是相對應的,其對應關系從開發過程就能夠體現出來。

第一階段就要確定計劃和項目,這個階段描述如何確定顧客的需要和期望,以提供比競爭對手更好的產品和服務,主要是通過把顧客的呼聲、顧客的輸入及產品的可靠性進行研究,作為輸入材料,根據這些輸出設計目標、可靠性和質量目標、初始材料清單、初始過程流程圖、特殊產品和特殊過程清單、產品保證計劃等,并獲得管理者的支持。

第二階段才是產品的設計和開發,在本階段用來保證對技術要求和其它有關技術資料得到全面和嚴格評審,還要進行初始化可行性分析,以評定制造過程可能發生的潛在問題。

第三階段就會進入過程設計和開發階段,目的是保證開發一個有效的制造系統,以滿足顧客的要求、需要和期望。對包裝標準、產品/過程質量體系評審、過程流程圖、車間平面布置圖、特性矩陣圖、過程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試生產控制計劃、過程指導書、測量系統分析計劃、初始能力研究計劃和包裝規范等許多問題進行輸出,同時這個過程也必須要獲得管理者的支持。 第四個階段就是產品和過程的確認了,這個階段要通過試生產運行評價對制造過程進行驗證,驗證是否遵循控制計劃和過程流程圖,產品是否滿足顧客的要求等。

第五個階段是對運行結果進行反饋、評定和糾正措施,這個質量策劃過程不應策劃被批準而停止,在正式制造階段對所有特殊和普通原因變差進行研究,生產控制計劃是生產階段評價產品和服務的基礎。這個階段對輸出內容與標準對照,減少偏差,達到顧客滿意,最后交付和服務,這個過程才算告一段落。

通過案例分析,我們能夠清楚明白的領會到PDCA原則的內在含義,雖然在不同領域,其稱謂不同,但工作原理都是相同的,應用這個原則,把它實實在在與我們的工作相結合也不是很容易的,需要仔細體會和認真研究。

二、管理工作應用PDCA方法的意義

針對企業來講,計劃、實施和檢查在管理上是一致的。而在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以及在持續改進上就與下一步的計劃工作很難連接下來,不能保證管理工作的封閉運行,這是目前所有企業存在的一種通病,也就是說P、D和C三個環節沒有問題,問題出在A上,那么解決這一問題就是實施持續改進的整合管理。

1、實施持續改進的整合管理是現代企業競爭的客觀要求。在知識經濟、信息經濟和網絡經濟的沖擊下,現代企業競爭已經發展成為一場縱深的全方位競爭,它不僅要求企業自身要有計劃地積累更多更深的知識、技能和訣竅,而且也要求企業加深對競爭對手的了解,增強從其它企業尋找和獲取技術的能力,從而最終提高所用技術的性能指標,改進投入品、產出品和業務流程,對市場變化做出快速的反應和實現競爭優勢的增強。這就意味著,企業為增強競爭優勢所實施的改進活動必須是持續的、必須是綜合的、能夠為企業整體競爭實力的增強做出貢獻的,而不是單個的、局部的、僅僅服務于特定業務領域的。

2、實施持續改進的整合管理可以克服特定改進項目的固有缺陷。企業的改進實踐已經證明:任何特定的改進管理方法都必須面向不同戰略所確定的特定的績效重點,都是從特定的角度入手,旨在解決組織中的特定部門所存在的特定問題的。但每種方法自身都有其固有的局限性,并且完全有可能在組織中的其它部門應用時失去原有的效率或效果。比較而言,實施持續改進的整合管理,從多個角度進行觀察,利用不同的改進手段獲得不同的見解,并進而在各個見解之間建立起某種關聯,使它們互相支持、互相補充,從而便于人們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作出權衡。

3、實施持續改進的整合管理可以創造出巨大的協同效應。對于任一企業而言,不僅各種改進管理方法之間及其與現有的決策規則和組織慣例之間存在著密切的互動關系,而且每種改進管理方法也與企業中的其它職能與過程,與企業的顧客、供應商、競爭對手和資本市場等存在著密切的互動關系。這種關系雖然相當微妙,但正是這些互動關系在各種改進管理方法之間創造出巨大的協同效應并產生意想不到的積極效果。

三、企業管理中PDCA方法的應用

很長時間以來,持續改進一直是尋求競爭優勢的企業的重要手段。我們認為應該重點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對不同的改進方法進行歸類

在管理者理解了不同改進方法的角度、術語和工具以及各種方法之間的關系之后,對各種改進方法進行整合就成為一種可能。事實上,人們完全有可能以一種互相補充的方式、而不是互相排斥的方式把它們整合起來。我們可以將其劃分為基于時間的改進方法、基于流程的改進方法、基于質量的改進方法、基于技術的改進方法、基于員工的改進方法和基于活動的改進方法等幾個大的家族,而在每個家族內部,各種改進方法之間的關系要比各個家族之間的關系密切得多。

2、為族內和族間的改進方法之間建立起某種關聯

在經歷了上述的分類過程之后,人們不難找到每個家族內部的各種改進方法之間的聯系。以基于時間的改進方法家族內部的各種方法之間的聯系為例,盡管不同的時間方法都采用存在細微差別的術語來描述問題,但它們卻都與時間有關。

3、選擇合適的改進方法組合

在完成上述工作之后,管理者面臨的下一項任務就是從眾多的改進方法中選擇適合企業目前狀況的一組方法。此時,他們不僅要評價職能小組當前使用的改進方法,理解這些方法使用的工具中存在哪些共性,力爭把有關的工具組合在一起使用,而且還要把各種改進方法整合起來,設計出所有領域的員工都支持的、更有效的解決方法。

4、持續改進的整合管理的實施

一方面,由于改進活動的結構化程度較低,也不容易通過產出進行監督,這就要求必須使“管理者推動”和“員工拉動”同時發揮作用。另一方面,根據改進理論專家的研究成果,從事特定工作的員工是掌握最多相關信息的專家,所以應該由他們負責識別改進機會和實施變革。最后,特別需要強調的是,成功地實施持續改進的整合管理的能力也只能通過內部積累而逐步培育起來。

總之,管理人員必須把企業的改進項目理解為一個多項目同時展開的、持續進行的動態過程,并對各項持續改進活動實施整合管理。在實施持續改進的整合管理時,他們不必重新開始實施一項改進方案,所要做的僅僅是設法把現有改進方法與其它方法整合起來,從長遠的角度上提高企業的整體改進效果和提升企業的整體競爭實力。

作者簡介:第一作者 王永利 男 37歲 經濟師

第二作者 鐵艷萍 女 46歲 統計師 第三作者 孫宇紅 女 40歲 統計師

第四篇: PDCA循環在壓瘡護理管理中的運用

主要內容:第一:壓瘡管理現狀分析

第二:PDCA循環管理步驟

第三:PDCA在壓瘡護理管理中的運用

第四:心得體會分享

第一:壓瘡管理現狀:隨著當前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越發突出,住院病人中老年人比例也呈上升趨勢,據統計壓瘡發生率:美國一般醫院2.5%-11.6%,護理之家3%-24%,昏迷或者截癱24%-48%,住院病人中老年人10%-25%,70歲以上患者發生率則達到70%,在國外的護理觀點認為 部分壓瘡是可以預防的, 但并非全部。若入院時局部組織已 24 有不可逆損傷, ~ 48 h 就可能發生壓瘡。護理不當確能發 生壓瘡, 但不能把所有壓瘡都歸咎于護理不當。國內的觀點 則認為壓瘡是完全可以預防的, 提出院內壓瘡發生的標準為 零, 尚有說明: 除不許翻身特殊患者外一律不得發生壓瘡, 帶壓瘡入院者不準擴大等。而我科平均住院年齡在72.3歲,于今年1-7月有壓瘡4例,科內2例,院外帶入2例,我科現根據老年住院患者安全隱患特點,于今年7月啟動PDCA循環管理專項活動,利用魚骨圖等質量工具分析原因,擬定計劃,重在執行落實,做好壓瘡的各項防范措施,使壓瘡的發生率從

第二:PDCA循環管理:由美國統計學家戴明提出,反映了在全面質 量管理中的一般規律,是反饋原理在質量管理中的應用。醫療質量管理實際上是一個不間斷的確立標準、衡量成效、糾正偏差的動態循環過程,每循環一次,質量就改進,永無止境。大家都知道解決問題是需要方法與策略的,否則必將雜亂無章,思路混亂。

事實證明PDCA循環是有效進行任何一項工作的合乎邏輯的工作程序,實際就是解決問題的工具。在質量管理中它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PDCA循環呈階級段不斷運行,最終結果品質持續改善提高 第一:計劃階段 1.原始資料收集:

1.1一般資料:2014年1月-2014年6月我科住院病人總數:3078人次,新收293人次 壓瘡高?;颊呃龜担?8例,2014年7月-11月2590人次,新收244人次,壓瘡高危例數:20例。

1.2 詳細資料:2014年1月~2014年7月,我科共有壓瘡患者4例,院外帶入2例,科內發生兩例,平均年齡(71.25.0±6)歲;生活均不能完全自理。臨床診斷:AECOPD1例,胰腺惡性腫瘤1例,宮頸內膜惡性腫瘤1例,肺癌1例。

方法采用魚骨圖,他是一種發現問題“根本原因”的方法,它也可以稱之為“lshikawa”或者“因果圖”。運用魚骨圖分析導致壓瘡的細節因素采用人、機、法、料、環的方法,從最直接的小刺入手歸納總結,詳見圖1。 2 針對科室現狀分析原因:找出主要原因

2.1 人員因素:護士:風險預見性差,責任心不強,交接班不清楚,管理者:重視不夠,組長監管督促不夠,薄弱時段(周末)管理薄弱,病人及家屬:壓瘡知識匱乏,配合較差,四例壓瘡患者中只有1例同意使用氣墊床,其他3例均拒絕使用,原因為自費及舒適度降低。

2.2 病情因素:老年病人體型消瘦或者水腫肥胖,血管硬化,營養不良,Brand評分≤10分,強迫體位,肌肉萎縮和反應遲鈍對壓瘡的形成和預后有直接影響。

患者由于年齡偏大,在4例壓瘡中,患者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活動障礙,其中有1例患者長期處于昏迷狀態,完全無法移動肢體,2例患者因病情采取強迫體位。

國內外學者均認同營養不良是導致壓瘡發生的內因之一。此次統計的4例患者中有3例存在低蛋白血癥。

2.4 環境因素:部分壓瘡氣墊床存在設計缺陷,骶尾部設計了一個氣圈,結果這個部位因接觸不良導致充氣漏氣,導致患者皮膚受力不均,到不到預期的預防效果,護士評估后未及時使用氣墊床,嫌操作氣墊床麻煩,增加工作量。健康宣教未落實到位,家屬對防壓瘡處于空白地段。護患溝通效果欠佳,未能取得家屬理解與配合。

2.4 制度因素:科室沒有形成配套的護理壓瘡管理組織體系,特別沒有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圍,人人參與安全管理的意識不強。 無規范的壓瘡層級報告制度及壓瘡管理培訓制度,護理人員壓瘡預防知識掌握不足,不了解上報程序,對壓瘡護理新進展不了解,甚至對新型敷料使用處于真空狀態,對壓瘡隱患缺乏預見性,安全防護措施不到位。對高危壓瘡患者,未根據患者的個體情況制定個案保護措施。交接班制度執行不嚴。生活護理依賴家屬,護士過度依賴陪護人員和家屬。此次統計的4例壓瘡患者,2例發生在病房,均留有陪護人員。 3 制定詳細計劃及措施:

3.1 建立健全預防壓瘡的四級管理體系,落實護理安全檢查措施。A.建立護理部-護士長-科室傷口護士-責任護士共同參與的四級安全監管體制(時間:2014年7月31之前)

B.成立科室傷口護理小組,并制定其相應職責,定期開展科室自查與壓瘡管理質量持續改進(計劃完成時間:2014年8月10日之前)C.在醫院壓瘡管理制度基礎上結合我科特點制定我科壓瘡管理制度并建立翻身卡。(計劃完成時間:2014年7月15日,對壓瘡風險的評估設定四個危險度,并逐級上報。) D,每月由傷口護理小組牽頭按標準進行自查,查找問題,責任到人頭,并按照PDCA循環進行持續改進。(時間:2014年7月執行)

E.責任護士對患者進行正確、嚴謹評估,把好首診關及評估關。(時間:2014年7月執行)

3.2 加強護理人員壓瘡知識的培訓,及時更新理念。(時間:2014年7月-2014年11月)

3.3重抓核心制度的執行落實。(時間:2014年7月-11月) 3.4加強護士安全風險意識培訓。(時間:2014年8月-10月)

3.4切實有效落實健康宣教,并責任到人頭,班次。(時間:2014年7月-11月。

3.5加強護患溝通,提升護士溝通能力。(時間:2014年11月)

3.6加強科室護理管理,護士長把壓瘡護理管理列為科室重點環節進行管理。(時間:2014年7月-11月) 3.7完善科室護理設備.(時間:2014年9月之前完成) 第二:執行階段:

1.建立護理部-護士長-科室傷口護士-責任護士共同參與的四級監護網絡,科室完善壓瘡上報制度,通過“四危上報及四化管理,一做一強”,有效減少壓瘡發生率,實現0%目標。四危報告:15-18分報告臨床護理組長,13-14分報告科室傷口組長,10-12分報告科室護士長,≤9分以書面報告形式上報護理部。四化管理:實施壓瘡評估率100%常規化化,難免壓瘡發生報告制度化,科室管理小組預防指導化及自查指標真實客觀化,一做:把規范當成習慣來做,一強:強調預防重于治療,有效減少壓瘡發生率。B.成立科室傷口護理小組,并制定其相應職責,定期開展科室自查與壓瘡管理質量持續改進完善壓瘡相關制度,抓好壓瘡護理分層培訓并進行考核,考核結果與科室績效管理制度掛鉤,并及時將科室壓瘡管理情況向護理部匯報,對三期及以上壓瘡及時請??谱o士會診。

2.建立壓瘡高?;颊叻碛涗浖皦函忣A防及護理流程,評估流程及壓瘡換藥流程。按層級管理督促每名每班護士認真落實執行,做到六勤。

3.責任護士的評估:A不漏掉病人的任何一個細節:如腹股溝,肩胛處及頭枕部,甚至細化到鼻孔皮膚。B不是只評躺起來的病人,對坐輪椅及走來的病人也要仔細評估,堅決執行評估率100%,根據病人具體情況制定實施個案護理,做好床旁交接班;C積極聽取患者家屬陪護人員的意見和建議,與患者及家屬做好有效溝通,讓患者及家屬主動想了解,想認識壓瘡相關知識,主動參與到壓瘡安全管理中來。對聽不清的患者采取紙筆,圖片交流減少溝通屏障。 4.培訓執行:科室組織全科護士開展常態化培訓,每月1-2次設立專題講座,更新壓瘡護理理念,走出壓瘡護理八大誤區,并要求全科護士參加全院傷口小組組織的講課。2.定期進行壓瘡知識考核,利用科室現成病例現場提問了解護士對壓瘡知識的欠缺點,有目的制定培訓計劃,按層級管理進行分層培訓,注重培訓針對點與側重點,

3、制定壓瘡預防與護理操作規程,傷口換藥操作規程及浸漬護理操作規程,組織培訓并進行考核。4.護士長鼓勵護士積極查找資料,運用PDCA理論運用到壓瘡護理中,使壓瘡的護理從經驗防治過渡到科學規范防治護理。

5:核心制度落實:嚴格按照交接班制度執行,做到無縫隙交接,要求每班交接必須雙人巡視病房,交清看清接情,對科室壓瘡高?;颊甙喟嘟唤悠つw并做好翻身記錄。

6.提高護士風險防范意識,強化防瘡意識,劃出警戒線,加強護士責任心,以近期熱點醫療不良事件:(最近北京許峰事件)組織學習,以及每月召開護理安全會議,從中找到有效規避醫療風險措施,要求參會率達到100%,科室形成良好的人人參與安全管理的氛圍。

7. 健康教育的落實:對壓瘡高?;颊邔嵭惺自\負責制,執行首次宣教-責任護士宣教-臨床組長宣教-傷口組長宣教-護士長隨機檢查模式宣教。讓病員及家屬真正認識預防壓瘡的重要性,具體應用工具:宣傳冊,文字,圖片,真實案例。

8. 讓病人及家屬主動參與到護理安全管理中來。建立溝通失敗后預警機制,針對病人制定個性化的溝通方案。

9.護士長一要對科室每日壓瘡高?;颊攥F場檢查并提出意見或建議,對薄弱時段(周末及節假日)指定具體負責人,加強病房質量管理。二要長重點加強科室各班次護理工作的指導、協調好各班次的人員配備,特別是薄弱時間段,抓好壓瘡制度落實。三可利用跟班作業及早晚間查房對患者壓瘡的安全預防狀況進行檢查及督導。每日晨間交班對高?;颊叩膲函彔顩r進行講評,做好三抓:抓落實,抓現場,抓薄弱(時間及人群)。 護理組長及傷口組長加強督促檢查,對壓瘡管理做好二次把關,發現問題及時糾正,發揮好科室骨干作用。 10.報告申請購買新型無骶尾部氣圈設計氣墊床,盡快投入使用。 三:檢查階段:

1. 護士:每班交接皮膚情況,床邊交接皮膚情況,床單元整潔度。評估患者壓瘡情況,對壓瘡知識掌握情況通過隨機提問及考核。皮膚護理記錄書寫情況。

2. 傷口組長:每天檢查皮膚管理情況,每月自查分析數據,每月季度分析情況,壓瘡專業護理知識掌握情況,與病人及家屬有效溝通情況。

3. 護士長:每日護理查房發現情況,對科室高危壓瘡患者分析情況, 壓瘡護理持續追蹤情況,病房現場管理情況,薄弱時段(周末及節假日)管理情況,薄弱人群(新進護士,試用期,低年資護士)管理情況。 4. 護理部及全院傷口護理小組監管檢查情況。 5. 護理設備到位情況。

四:處理階段:PDCA關鍵環節,兩步驟:(鞏固措施,制定標準)根據多層面,多維度檢查的結果進行分析判斷,對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鞏固,形成標準,并補充到有關的標準及制度中。對執行效果較差的措施加以總結,進行分析,把沒有解決的問題進入到下一個PDCA循環中。

第五篇:PDCA在護理質量持續改進中的運用案例分析

PDCA在護理質量持續改進中的運用

P階段:找出護理質量存在的主要因素采取措施、制定計劃 PDCA在護理質量持續改進中的運用 C階段: 護士:日自查 護士長:日抽查 周重點查、月全面查 質控組長:定項自查

院質控:查共性問題和薄弱環節 案例 P:分析現狀

某醫院產科護士長在工作中發現本院科室新生兒臍部感染發生率達30%,臍殘端愈合率僅達12%。

P:分析影響因素及主要因素

1、母嬰同室,消毒隔離不嚴,交叉感染

2、新生兒沐浴時臍部殘端被水浸濕

3、臍部殘端留置過長,易引起細菌污染

4、分娩過程器械有污染,臍部殘端接觸污

染的手或敷料

5、臍部護理未按常規要求進行

6、產前宮內感染 主要原因

1、

2、4

P:制定護理措施

1、加強產程管理,加強無菌操作意識

2、臍周圍嚴格消毒后在斷臍,殘端嚴格消 毒,手及污染敷料不可接觸殘端

3、新生兒沐浴時避免水浸濕臍部

4、護士護理新生兒時應嚴格消毒雙手

5、病房進行嚴格的空氣消毒

D:實施

召集科室全體護士,開質量分析會

1、本階段存在的主要問題(新生兒臍部感

染率高

2、與全體護士一起分析主要原因

3、明確科室要降低感染發生率所采取的主 要措施及對每位護士的具體工作要求

C:質量措施的實施與檢查 實施了相關措施后,質量小組對計劃落實情況采用不定期抽查方式進行檢查 檢查內容:

--環節質量 每位護士是否嚴格執行護理措施 --終末質量 新生兒臍部的情況 做好相關記錄

一個月后護士長分析檢查情況

A:評價結果

護士基本能嚴格執行護理措施 新生兒臍部感染率明顯下降 臍部殘端5天愈合率達到84%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林業局zd工作計劃下一篇:桐城中學2017高考喜報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