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新聞工作者的職業道德

2023-05-01

第一篇:新聞工作者的職業道德

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對新聞真實性的影響

【摘要】社會輿論借助其獨有的控制工具--大眾傳播媒介,對整個國家生活包括政治民主、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和民眾倫理觀念的形成,負有一份特殊而不可取代的道義責任。但是,虛假新聞往往會誤導受眾,形成相反的結果。虛假新聞的出現,往往跟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的缺失有關系。在物欲橫流的社會中,誘惑很多,壓力也很多,政治,經濟,人情等等都有可能成為道德淪陷的原因。同時,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的新聞工作者,能夠更好的行駛大眾傳媒的責任與義務。

【關鍵詞】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道德缺失新聞真實性成因危害影響

2008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特別是對于新聞界來說,不管是從積極方面來說,或者從消極方面來說,所發生的許多事情都給新聞從業者提供了機遇。在年初的雪災中,我國新聞工作者的報道準確反映災情民意,熱情謳歌抗災救災動人事跡,為抗災救災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和輿論支持;5月,震驚世界的汶川特大地震,新聞工作者為客觀公正迅速報道中國人民的抗震救災的消息進行了艱苦有效的工作,讓全世界人民及時地了解了中國人民所面對的巨大災難以及他們在災難面前抗爭的勇氣、決心和力量,也讓我們看到了中外新聞工作者的職業精神和社會良知;8月,北京奧運會上,廣大的新聞工作者用他們的鏡頭捕捉了一個個精彩的瞬間,用筆記錄了一個個激動人心的時刻,用聲音傳遞了一個個賽場內外的感人故事。與此同時,他們還把開放的北京、和平發展的中國的形象展現給了全世界。與此同時, “饅頭頒布國家標準,方饅頭壽終正寢“,“奧運期間《花花公子》等允許在華銷售”,“華為萬人辭職事件被認定無效”,“中石油三年將裁員8萬”等等虛假新聞的出現,成為了始終纏繞在新聞工作者頭上揮之不去的陰影。

凡虛假新聞都有一個共同特征,即新聞報道者離開新聞賴以產生和依存的客觀事實, 憑著個人的主觀愿望或依據他人的意志去報道“新聞” 。1虛假新聞的出現,直接反應了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的缺失,而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的缺失又作用與新聞工作當中,兩者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

新聞職業道德, 也叫新聞倫理或新聞道德, 是新聞工作者在長期的職業實踐中形成的調整和處理新聞機構內外相互關系的行為規范或準則。2

本文將就以下幾個方面剖析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對新聞真實性的影響。

一、 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缺失的原因

大量出現的虛假新聞正在沖擊著現有的新聞職業道德規范。任何一件事情都不會無

緣無故的產生,虛假新聞也是一樣,它的發生發展都有其必然或偶然的原因。

新聞工作者首先是一個社會人,其次才是新聞工作者,新聞工作者也難免在工作當中出現失誤。近些年來,在新聞傳播引入市場因素之后,不規范的市場秩序和社會上的不正之風對新聞傳播產生了強大的沖擊力,加之新聞媒介或記者自身放松要求,隨波逐流,頻頻出現喪失職業精神和違反職業道德的現象。3

虛假新聞的產生的原因是極其復雜的,有時候一個假新聞的產生,形成到公開發布是由許多外界的合力共同促成,而非某一個簡單的從業者進行獨家制造。4從外界客觀的看來,促成假新聞的出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外界誘惑現在社會存在各種各樣的利益,在追求時效追求效益地今天,媒體工作者的壓力是空前,每個從業者必須在一定的期限內作出新聞,一篇新聞匆匆而成,自然而然。同時,新聞從業者也是凡人,有時為了養家糊口或者為了金錢之類的利益,自然便會做出違背新聞客觀性的的假新聞。前不久剛發生在山西霍寶干河煤礦的真假記者排隊領取“封口費”事件就是一個再合適不過的例子了。

2.單純追求時效性時效性是新聞的一個重要的特征,搶新聞是業內的“真理”。從業者自然會采取一系列措施去盡快做出新聞,總有些從業者往往會采取閉門造車,直接導致假新聞的產生。有些記者進行采訪,往往是匆匆的采訪,匆匆的寫稿,因而獲得的只是表面現象,通常表面的信息經常會帶有一定的迷惑性,這也就間接地造成了虛假新聞的出現。

3.進行推斷和合理想象有時,新聞從業者為了做出獨家新聞,并且取得轟炸性的效果,經常會通過一些自己的方式進行解讀和推斷,這樣靠著想象般的推斷,往往是造成假新聞產生的致命區。真實是新聞的生命,是受眾對新聞的基本要求,也是新聞的生命力和魅力所在。世界所有國家制定的新聞職業道德,都把確保新聞真實性作為第一準則。5

4.政治壓力在一些事關政治的事件中,迫于壓力,往往會采取片面報道的方式,從而改變了新聞的客觀真實的特點。并且剝奪了公眾獲取完整信息的權利。特別是以前,對于一些重大的突發公共事件,往往會采取報喜不報憂的做法,這自然會妨害到新聞的真實性。

5.網絡轉貼現在網絡已經成為了一個不可或缺的通訊工具,同時網絡的及時性,匿名性,病毒性傳播的特點,注定網路成了一個假消息產生的“重災區”。一些不負責任的編輯往往為了追求新聞的時效,不加選擇,不加調查就輕易轉載,從而一傳十,十傳百,假新聞也往往會在一瞬間變成公眾眼中事實上的“真新聞”。

這些原因間接或者直接造成了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地缺失,給新聞工作造成的惡劣

影響,使得新聞的真實性大大折扣,從而降低了在群眾心目中地形象,不但會影響新聞媒體的聲譽, 還會影響新聞事業的整體形象, 甚至影響到良好的輿論環境。

二、新聞工作者對職業道德缺失對新聞真實性的影響

“家丑不可外揚”是我們的文化劣根,許多地方政府以“掩蓋本地負面新聞”為習慣,許多行業以遮掩行業丑陋的潛規則為習慣,我們這樣許多庸常的人都有著諱疾忌醫、報喜不報憂的心態——也許每個人、每個群體都可以這么做,但記者永遠不能,因為這是一個承擔著向公眾報道真相之責任的職業。6

但是,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的缺失對新聞真實性以及輿論導向都產生了不良的影響。

1、影響新聞報道的真實性真實性是新聞的生命基石,是新聞工作者應當遵循的基本準則,虛假的新聞報道,或憑空想像,或文題不符,或夸大其辭,或悖逆常識,幾乎掏空了新聞的內核。不顧新聞的真實性,尤其是蓄意造假、公然炒作,無疑是對新聞真實性原則的肆意踐踏!

2、誤導輿論,危害社會新聞報道具有輿論導向的社會功能,虛假新聞不僅會造成思想行為方面的誤導,有礙整個社會的常態發展。尤其重要的是,虛假新聞輕則對社會公眾形成誤導,引發公眾思想的混亂,重則可能給社會帶來不安定因素,造成社會的動蕩不安,甚至引發社會**。7

3、削弱了媒體的公信力馬克思認為:“人民信任是報刊賴以生存的條件,沒有這種條件,報刊就會完全萎靡不振。”8事實證明,虛假新聞會直接導致公眾失去對媒體的信任,由此產生的深層損害和長遠影響更是不可低估。公信力是新聞媒體的生命之根,力量之源。如果新聞虛假之風愈演愈烈,我們的受眾就會陷入無所適從、驚恐不安乃至一片混亂的狀態之中,到那個時候,整個新聞事業的公信力將會遭到嚴重削弱,甚至蕩然無存。

4、損害了黨和政府的形象廣大群眾對黨領導下的新聞媒體的公信力與權威性的認知,已經與對黨和政府的充分信賴緊緊聯系在一起。通常意義上說,新聞是黨和政府的喉舌,是傳播國家大政方針的重要渠道。新聞媒體作為黨、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必須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為構建和諧社會營造積極健康的輿論氛圍。9但是,虛假新聞的出現,使媒體失去了它應有的功能,在破壞了人們對媒體信任的同時,也嚴重影響我們的黨、我們的政府在公眾中的形象。

5、形成侵權傷害,造成經濟損失新聞報道總是和具體的事件聯系在一起,負面報道、虛假傳聞往往會觸及到某些行業的利益,甚至會對一個行業造成致命一擊。虛假

新聞往往是不真實的,往往會形成侵權,會帶來不必要的新聞官司。而新聞工作者因為‘‘生產’’虛假新聞,輕則會在道德層面上的審判,重則可能要被追究相關刑事責任,賠償經濟損失。

但凡虛假新聞的出現,就會造成這樣的負面影響:一方面是夸大、捏造某些政府官員個人功績的正面報道,不以事實為依據,黑白顛倒,“個人形象”與事實真相在群眾心中造成的巨大落差,勢必會給黨和政府的整體形象帶來的損傷。另一方面是為制造轟動效應而主觀策劃出來的負面報道,無事生非,擾亂視聽,使不明真相的群眾對政府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果產生質疑。

三、如何解決當前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的缺失問題

虛假新聞讓人深惡痛絕,它是新聞工作者的恥辱,是新聞工作當中的一顆毒瘤,作為新聞工作者,應該堅決的遵守職業道德,杜絕虛假新聞的出現。

解決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缺失的問題,不僅取決于國家民主政治制度的健全與發展,更重要的是從新聞工作者自身找問題,從新聞工作者的政治、業務素質和道德修養方面著手,尋找問題的關鍵所在,從而減少、杜絕虛假新聞的出現。

從職業道德修養的角度看,要防止虛假新聞的產生,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樹立正確的新聞價值觀,加強新聞從業者的道德修養新聞工作者要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的精神,不弄虛作假,不為追求轟動效應而捏造、歪曲事實。力求全面看問題,防止主觀性、片面性,努力做到從總體上、本質上把握真實性。要做到敢于說真話,敢于堅持真理,關鍵在于要有一種政治勇氣,要有一種社會責任感,要有一種一往無前的行動決心,要不怕邪,不怕壓,不怕舍棄個人的一切。10

2、加強法律意識,防止新聞侵權由于法制觀念淡薄,導致出現虛假新聞的情況也很常見,其危害也很大,也是最應該避免的。因此,新聞工作者勢必要掌握好一種尺度,盡量避免在新聞報道中出現違反法律、法規現象。同時,要自覺遵守國家的各項法律、法規,在法律范圍之內進行工作。對那些確實由于新聞報道失實造成侵權、毀譽及其它惡劣影響的,新聞媒介及新聞工作者應當主動承擔責任,并及時承認錯誤,做出更正。11

3、加強制度管理,接受群眾監督新聞媒介內部自身以及相關部門一定要加強制度管理,加強監管力度,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把虛假新聞扼殺在搖籃之中。同時社會各界也要加強對新聞界、新聞從業人員的監督,及時揭露虛假新聞的騙局,及時揭穿虛假新聞記者的嘴臉,形成虛假新聞人人喊打的合力,營造新聞宣傳報道工作的良好社會環境。12另一方面,我國新聞傳媒缺少外部監督力量,尤其缺少來自民間的監督力量,

監督管理機制不健全,這也為虛假新聞的產生提供了條件。13因此,新聞媒介及新聞工作者必須依靠人民群眾的監督。虛心接受群眾的批評并認真地糾正自身的錯誤,與群眾形成一種互動互利的良好的氛圍,積極地避免虛假新聞的出現。

制止虛假新聞的產生和傳播, 應該從運用法律、規章等強制手段同提高新聞從業者自身素質兩個層面上共同著手, 雙管齊下, 才能真正讓虛假新聞遠離媒體, 遠離社會!

結語

有學者著文指出:“ 媒介作為一種特殊的組織, 它的新聞產品不應只是滿足人們的信息需求、知識需求和文化娛樂需求, 更重要的是擔當起社會得了望者、守望者的責任, 這種責任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社會的價值道德, 引領人們的價值取向。”14

但是,虛假新聞的出現,不僅嚴重破壞損害了媒體的形象,削弱了新聞的公信力,而且嚴重破壞影響了黨和政府新聞宣傳職能的履行,失去了新聞真實性,無異于自毀根基,媒體將失去發展的基礎。

媒體最根本的社會責任,就是為社會提供迅速、準確的信息和對信息進行全面深入地闡釋、分析,并提供一個可以充分表達民意的意識平臺。15在人們以積極的心態營造和發展和諧社會的過程中, 媒體的積極功能一直占據著主導地位, 但在具體的傳播和經營活動中, 仍然有一些假新聞和低級趣味的報道出現, 某些媒體的失范行為禁而不止。16所以,規范新聞工作者的職業道德,杜絕虛假新聞的出現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工作。只有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加強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建設,防止思想道德滑坡,必須從道德思想教育上、行為規范建立上、道德觀念確立上,多方面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收到長遠的效果。17

總之, 制止虛假新聞的產生和傳播, 應該從運用法律、規章等強制手段同提高新聞從業者自身素質兩個層面上共同著手, 雙管齊下, 才能真正讓虛假新聞遠離媒體, 遠離社會!18

參考資料

1、鄭保衛《呼喚新聞良知杜絕虛假新聞——淺談虛假新聞與道德誤區》 《新聞界》 2001年 第2期

2、劉娜娜《虛假新聞折射新聞職業道德——加強新聞職業道德之我見》《攀登》(雙月刊) 2008年 第27卷(總第161期) 203頁

3、孫 慧 周啟超《鏟除虛假新聞 新聞記者職業道德缺失原因探》《新聞前哨》第11期2005年11月2日

4、向隅傳媒江湖--顛覆傳媒

5、康來成《從“2006 年十大假新聞”談新聞記者職業道德與操守的缺失原因》《中華新聞報》 2007 年9 月5 日

6、曹林《封口費纏身的記者節沒有榮耀只有雪恥》 《中國青年報》2008年1

1月07日

7、孫云合《虛假新聞的成因、危害及對策》 《團結報》2006年6月27日

8、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 一卷第233頁

9、常聰《虛假新聞報道的成因與危害》 《新聞傳播》 2007年第10期

10、鄭保衛《新聞職業道德誤區之一——虛假新聞——新聞倫理學講座之五》《軍事記者》2001年第7期 總第486期

11、鄭保衛《新聞職業道德誤區之一——虛假新聞——新聞倫理學講座之五》《軍事記者》2001年第7期 總第486期

12、孫云合《虛假新聞的成因、危害及對策》 《團結報》2006年6月27日

13、蔡駿《對虛假新聞泛濫的幾點反思》 《新聞傳播》2006年 第三期

14、方延明《解讀新聞文化的價值觀意義》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6月

15、冷松劉國明《媒體社會責任特質淺析》《青年記者》 2008年9月

16、徐文策 郭義富《“紙餡包子”緣何出籠?——兼對媒介失范的反思》《聲屏世界》2007年8月

17、賀偉志《加強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建設初探》 《婁底日報》2008年8月6日

18、王志峰《從源頭上制止虛假新聞的產生》《新聞采編》 2008年4月

第二篇:談新聞工作者的職業道德

摘要:職業道德越來越重要的今天,新聞工作者由于內部和外部原因卻不能保持新聞的真實性,造成了媒體社會公信力的下降、并對國家和人民帶了了嚴重的危害。加強記者的職業道德成為刻不容緩的大事。本文將從新聞工作者的職業道德缺失的內、外部原因和新聞職業道德的建設來談談新聞工作者的職業道德。

關鍵詞: 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缺失原因建設

一、職業道德缺失的原因

1.新聞從業人員職業意識淡薄、職業道德匱乏的外部原因總結如下:

(1)傳媒的職業權利與黨政權力的混同。我國傳媒長期作為黨政機關的一部分運轉,在市場經濟新形式下,傳媒有了自身的利益,記者的采訪“權利”有了一定的“權力”,就有可能成為行賄的對象。

(2) 編輯部與經營部混崗現象嚴重。從中央到地方,都存在要求記者拉廣告,分攤征訂任務的問題。于是,記者的正面采訪就可能變成一種發稿權與廣告的交換。所謂“有償新聞”,便是在這種機制下產生的。

(3) 媒體競爭激烈,職業精神成為追逐短期利益的犧牲品。我國傳媒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尚不成熟,不少傳媒間和傳媒內部的競爭處于低水平的無序狀態。傳媒作為具有自身利益的利益單位,有著維護和擴張自身利益的驅動力。在生存焦慮的驅動下,傳媒從業人員有可能淡化職業責任感。

(4) 缺乏具體的、可操作的自律規范和有效的規范執行機制。盡管從1991年起,全國記協就通過了《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準則》,此后又經過兩次修訂,但該準則內容不夠具體,缺乏可操作性,更缺乏執行和監督機制,實際效果并不明顯。我國新聞業行業協會的影響力有限,難以發揮切實的指導、約束和懲戒作用。

2.但是不能忽略內部原因是工作人員自身素質問題。新聞工作人員違背職業道德的最大誘因:經濟利益,還有部分新聞工作者自身素質不高,業務水平不強,缺乏應有的新聞職業道德,同時在現代新聞從業人員中新聞職業道德的原則和規范教育不夠,一些記者沒有充分認識到自己身上所擔負的社會責任和義務。新聞職業道德的原則和規定沒有真正被新聞從業者內化。在各種利益的誘惑下,職業道德的約束往往顯得乏力,這是虛假新聞蔓延的一個重要原因。

3.有些新聞工作者缺乏對自己工作內容的認識,他們沒有意識到報道行為是一種具有廣泛社會性的活動,它決定了新聞報道者是為社會其他一部分人,或是整個社會在報道。而不是單純的為自己或是某個人報告消息。從這個意義出發,新聞工作者應該認識到整體利益、廣大勞動人民的利益應該而且必須高于個人或所屬小集團的利益。

二、新聞職業道德的建設

1.加強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

對新聞工作者來說,只有具備叫高的政治覺悟、飽滿的政治熱情、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才能更好的學習和掌握新聞業務,更好的為社會和人民服務

2.規范和細化監管體制

一般來說,對于傳媒職業道德和工作規范的控制有三種模式:受眾模式、第三方控制、同行控制。

受眾控制。從我國目前的情況來看,受眾對媒體和媒體從業人員的職業活動的余數力是相當有限的。這一方面與國民的媒介素質不高有關,另一方面也和媒介體制有關。媒體的工作服務于公民言論出版的權利,媒體的權利歸根到底是公眾賦予的。因此,樹立受眾中心的觀念,自覺把自己置于受眾的監督之下,是新聞工作者樹立職業意識的重要方面。

第三方控制.我國實行的關于新聞職業道德的法律. 法規. 行政規章制度已經較為全面,問題在于如何把這些制度性的東西細化和可操作化,而不是僅僅停留在字面上,流于形式.可參照國際上有關規定和相關條例更加細致以可增強可行性。

同行控制。不妨效仿外國的先進經驗,成立一個由學界、政界和業界知名人士組成的獨立的、權威的媒介批評和處理受眾投訴委員會,負責監督媒介及其從業人員的職業活動,并使其裁決在國內各媒體具有強大的輿論監督壓力。另外,該組織應設立一個媒介信用等級評價體系,在這種機制的制約下,假新聞多,信用度低的媒體其等級就會相應降低,同時權威性強、堅持新聞真實性的媒體就會脫穎而出,受到受眾的信任和支持。

3.建立健全傳媒自律機制

一個健全而有效的自律機制,不能僅僅停留在字面上,需要傳媒自身配置一套實施細責和監督機制.西方一些媒體會定期的發給記者一份新聞道德準則和一份調查問卷,每位記者都必須認真閱讀,填寫然后簽名為證。在經常強調下,使每個記者都深深自省自己的職業活動是否違反了行業道德和行業規范.我國媒體可以借鑒這種做法,各媒體行業自律的檢查工作日?;?達到警鐘常鳴,防微杜漸。此外,媒體還可以設立專職的受眾意見調查員,專門負責將受眾的意見分析匯總并反饋給媒體決策者。

只有建設新時期的新聞職業道德,加強新聞自律,從源頭上制止虛假新聞的產生。同時要加強新聞工作者的職業精神和職業道德教育,提高從業人員的自身修養,養成良好的新聞職業素質和新聞職業道德素質,嚴格遵守從業范圍,是根除虛假新聞的最根本途徑。

新聞工作者的職業道德是一種責任。新聞傳播業應該不為任何權力左右,新聞工作者必須站在客觀、公正、平衡的立場上報道事實,盡可能把個人感情因素降到最低程度,把對新聞事件評價的權利交給受眾。新聞工作者有其特殊的使命,他們應該有自己的職業規范、職業道德和職業良知,所謂真實、客觀、公正等正是這種規范、道德和良知的體現。

學院:外國語與傳播學院

班級:編導082班

姓名:曹文磊

學號:200811030229

第三篇:論新聞工作者的職業道德

摘要:職業道德越來越重要的今天,記者由于內部和外部原因卻不能保持新聞的真實性,造成了媒體社會公信力的下降、并對國家和人民帶了了嚴重的危害。加強記者的職業道德成為刻不容緩的大事。

關鍵詞:新聞職業道德新聞真實性新聞失真記者采訪暴力社會公信力

一.新聞職業道德的含義

所謂新聞職業道德,就是從事新聞職業的人們在其特定的工作中形成的有關新聞工作的社會責任與義務的道德觀念,行為規范和道德品質的總和,是一定的社會或階段對新聞工作的基本要求。它概括起來是社會職業道德體系中適用于新聞職業活動的一種表現形式。 新聞工作是新聞職業道德賴以生存的客觀物質基礎。新聞職業道德有很強的政治性和階級性,它決定了新聞職業道德的基本觀念,要求與規范;還決定了新聞職業道德較之其他職業道德具有更為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但是當前新聞工作者中,部分記者在職業理念、職業態度、職業紀律和社會責任等方面出現了一些偏差和缺失,以致敗壞了記者的公眾形象,引發了社會公眾對記者隊伍的“信任危機。

新聞工作者的職業道德是一種責任。新聞傳播業應該不為任何權力左右,新聞工作者必須站在客觀、公正、平衡的立場上報道事實,盡可能把個人感情因素降到最低程度,把對新聞事件評價的權利交給受眾。新聞工作者有其特殊的使命,他們應該有自己的職業規范、職業道德和職業良知,所謂真實、客觀、公正等正是這種規范、道德和良知的體現。

二.新聞職業道德的作用

新聞職業道德具有很強的發揮調節和規范作用。

1.美國《世界報》創始人普利策說過:“記者是國家航船上的了望哨。他要站在一望無際的海面上,觀察一切,審視海上的不測風云和淺灘暗礁,及時發出警告。不計較自身的成敗、榮辱和老板的喜怒盈虧,而是為了信任他的人民服務”。

正因如此,記者要“審視海上的不測風云和淺灘暗礁,及時發出警告”。

新聞傳播的核心是從業人員對其自身的控制,職業道德不具有法律的強制性,作為一種自我約束的內在力量,只有新聞工作者真心誠意地接受,并轉化為個人意志,才能在日常工作中發揮作用。“道德的基礎是人類的自律”進行新聞專業主義教育,使記者內化自己繁榮職業角色,才是長遠之計。

2.新聞道德社會作用在于:它對社會道德有重大的影響作用;在新聞傳播活動中起調節作用;對新聞工作者的新聞工作行為起指向作用;對新聞工作者具有自我調節作用。

3.中國新聞傳播的核心價值非常簡單而純粹,就是追求新聞的真實性,媒體在新聞報道中要客觀、準確、全面的記錄事件。如果隱瞞信息或信息不實或用虛假信息愚弄受眾,或超越職業道德所允許的范圍,利用自身權利和影響,以不正當手段去達到某種目的或獲取某種利益的行為,不僅會導致更多毫無意義、毫無權威的信息源,更重要的是媒體會徹底失去公信力,加大老百姓的心理恐慌程度,不利于社會的長治久安,還會影響新聞事業的整體形象,甚至影響到良好的輿論環境。

三新聞職業道德的現狀

(一) 記者遭遇采訪暴力的現狀

記者的采訪報道就要揭露社會的丑惡現象,揭露各種邪惡勢力,但是這明顯的會觸動某些人及某些團體的利益。這也是為什么以揭露為主的記者群體成了當今最不受歡迎的群體。他們中的一些優秀者成了遭打擊報復的對象,甚至受到生命的威脅。

1.有調查表明:媒體人的平均壽命只有40歲。媒體人的離婚率在職業派名位居第二。媒體人是遭遇人身威脅最嚴重的職業。他們的職業危險度居第三。調查對象中的百分之六十點三沒有和所在單位簽定勞動合同。

2.記者在采訪時遭遇暴力的事件也是不時出現。例如:

2007年底,景劍峰赴山西調查呂梁市臨縣招賢鎮段家塔煤礦、呂梁市離石區虎山煤老板薛衛軍涉黑、打死人、盜采煤礦等問題,并在民主與法制社《要情》上刊發,公安部領導對此作出重要批示。在景劍峰進一步調查薛衛軍背后保護傘問題時,臨縣警方突然發難,于2008年5月9日以窩藏逃犯的罪名將其刑拘,七日后逮捕,9月27日檢察院訴至法院。 18日中午,一伙人闖入擅寫批評報道的《南方都市報》記者溫沖在廣東省中山市的住所,將他毒打一頓后,還砍掉了他右手的食指和中指,離開時還將被砍掉的兩根手指帶走。

據悉,在2004年有53名記者因為他們所從事的工作,或是因為表達他們的意見而遭到殺害。這是自1995年以來記者被殺人數最多的一年。

2007年4月,深圳兩名記者再次受到死亡威脅,有人稱“將以百萬元價格買記者的人頭;同年10月,《華商報》兩名記者在西安市新城區采訪時遭到圍攻,其中一人被打成腦震蕩。 揭黑記者王克勤,曾有黑社會頭目揚言五百萬買他的人頭,然而,更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因為一篇批評文章,竟被突然開除公職。

即使權威如新華社、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也都有過記者被打或遭遇跟蹤、威脅的事件.誰能保證記者的生命安全?

(二)暴力事件導致的結果

正是因為暴力事件的頻繁發生,新聞工作者覺得自身安全不能得到保障,所以許多記者選擇一條風光的路,那就是寫虛假新聞、有償新聞、侵權新聞、低俗新聞、虛假廣告等。這也被稱為影響新聞工作的“五大公害”。這些新聞職業道德失范給新聞事業帶來了嚴重的危害,敗壞行業風,降低媒體的社會公信力,銷蝕媒體的受眾的滿意度,影響每體社會功能的正確發揮,因此不能不引起高度的關注和憂慮。

1.在2003年4月20日的上海車展中,“紅包”媒體控制車展,報紙、電視鋪天蓋地的新聞竟然和車商自己所做的廣告相差無幾,在廠商的操控下,部分新聞傳媒完全喪失了客觀立場?!缎侣動浾摺冯s志連續兩年評出的“年度十大假新聞”更是從較為專業的角度向我們展示了當前職業道德失范的一個重要方面。

2.2003年9月15日,新華社發布了令人震驚的消息:11名新聞記者(其中有4名新華社記者)在采訪山西繁峙礦難過程中,收受當地有關負責人及非法礦主賄送的現金和金元

寶,上演了一出“有償不聞”的丑劇。近年來,我國新聞職業道德失范現象層出不窮,大有愈演愈烈之勢。

(三)職業道德缺失的原因

對于種種有違新聞職業道德的現象,業內人士或專家在分析其內在原因時給出了不同看法。有的學者認為這是忽視新聞職業道德教育所造成的,有的則認為缺少監督機構。但無論如何分析這一原因,其實它們都與新聞道德有關。

1.新聞從業人員職業意識淡薄、職業道德匱乏的外部原因總結如下:

(1)傳媒的職業權利與黨政權力的混同。我國傳媒長期作為黨政機關的一部分運轉,在市場經濟新形式下,傳媒有了自身的利益,記者的采訪“權利”有了一定的“權力”,就有可能成為行賄的對象。

(2) 編輯部與經營部混崗現象嚴重。從中央到地方,都存在要求記者拉廣告,分攤征訂任務的問題。于是,記者的正面采訪就可能變成一種發稿權與廣告的交換。所謂“有償新聞”,便是在這種機制下產生的。

(3) 媒體競爭激烈,職業精神成為追逐短期利益的犧牲品。我國傳媒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尚不成熟,不少傳媒間和傳媒內部的競爭處于低水平的無序狀態。傳媒作為具有自身利益的利益單位,有著維護和擴張自身利益的驅動力。在生存焦慮的驅動下,傳媒從業人員有可能淡化職業責任感。

(4) 缺乏具體的、可操作的自律規范和有效的規范執行機制。盡管從1991年起,全國記協就通過了《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準則》,此后又經過兩次修訂,但該準則內容不夠具體,缺乏可操作性,更缺乏執行和監督機制,實際效果并不明顯。我國新聞業行業協會的影響力有限,難以發揮切實的指導、約束和懲戒作用。

2.但是不能忽略內部原因是工作人員自身素質問題。新聞工作人員違背職業道德的最大誘因:經濟利益,還有部分新聞工作者自身素質不高,業務水平不強,缺乏應有的新聞職業道德,同時在現代新聞從業人員中新聞職業道德的原則和規范教育不夠,一些記者沒有充分認識到自己身上所擔負的社會責任和義務。新聞職業道德的原則和規定沒有真正被新聞從業者內化。在各種利益的誘惑下,職業道德的約束往往顯得乏力,這是虛假新聞蔓延的一個重要原因。

3.有些新聞工作者缺乏對自己工作內容的認識,他們沒有意識到報道行為是一種具有廣泛社會性的活動,它決定了新聞報道者是為社會其他一部分人,或是整個社會在報道。而不是單純的為自己或是某個人報告消息。從這個意義出發,新聞工作者應該認識到整體利益、廣大勞動人民的利益應該而且必須高于個人或所屬小集團的利益。

(四)職業道德對于社會和個人的影響

“蝴蝶輕輕地舞動一下翅膀,可能導致系統最終發生極大的變化”,用“蝴蝶效應”來比喻假新聞的危害一點也不為過。媒介是社會公器和社會守望者,它的虛假對社會生產和生活系統以及記者自身會產生極其巨大的影響。

舉例說明:

1.廣州某報的一則道聽途說的報道,讓全國的瓜農遭遇了一場“臺風”,損失慘重,僅海南一省就損失三千萬。

2.7月19日廣州某報新聞稱:廣州市民向有關部門投訴,懷疑西瓜被注入了紅藥水。一時間,廣州市面上的西瓜無人問津。緊接著,香港幾家媒體轉載了這則報道,引起香港食品環境衛生署和香港消委會的重視,專門提醒香港市民提高警惕,謹防“食瓜中毒”。“西瓜注了紅藥水”的新聞很快傳播,在全國許多地方的消費者中引起買瓜恐慌,人們望西瓜興嘆,各地西瓜價格暴跌。海南夏季西瓜主要銷往廣東和香港等地,謠言給海南西瓜以重創,由于無人收購,大片大片的西瓜爛在地里。河南、湖北、山東、寧夏等地瓜農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失。

3.一名在新西蘭本地工作的記者在看到幾則關于中國黑心產品的相關新聞后,提出要在新西蘭抵制中國進口產品。根據報道,這名記者看到了關于北京黑心“紙箱餡包子”和上海大白兔奶糖含甲醛的新聞后,在當地媒體上表示,新西蘭應該對中國進口的產品實行更嚴厲的進口檢測這樣才能保證新西蘭人的生活。而炮制“紙箱餡包子”的記者最終獲刑監禁1年。

這樣的假新聞不僅對人民生活造成恐慌,而且在國際上嚴重影響了中國的大國形象,使外國記者在我國發生突發事件的時候添油加醋。恰如剛剛經歷的3.14西藏砸搶燒事件。

4.《紐約時報》的一個例子:2005年,《紐約時報》記者布萊爾炮制了多篇使用匿名信源的假新聞。而在這一年,美國國內新聞界先后爆發了“古蘭經風波”、“深喉事件”“特工門事件”等。結果由于布萊爾多次杜撰假新聞,受到終身執業禁止的處分。

社會主義新聞職業道德是馬克思主義的道德科學的一部分,也是當下構建和諧社會所亟待繼承與宣揚的標尺。作為黨和國家媒體的新聞工作者,要嚴格遵守、堅決捍衛社會主義新聞職業道德,同一切違反和喪失社會主義新聞職業道德的現象作堅決的斗爭。

假新聞首先是對學科的顛覆;其次是對客觀事實的踐踏;第三是對新聞倫理的背叛;第四是對公眾信念的嘲弄。

5.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記者都失去了職業道德:四川汶川大地震,讓我們再次領教了大自然的無比威力,同時也讓我們見證了中華民族英勇頑強、在災難面前眾志成城的民族性格,更讓我們感受了新聞工作者不畏艱險、忘我工作的敬業與拼搏。在抗震救災報道中,記者的職業精神和職業道德之旗再一次高揚。

我們欣喜地看到,為了肩負的神圣使命,許多媒體的記者忘記性別差異,克服難以想象的困難,在第一時間里奔赴災區現場。他們頂著余震不斷的危險,他們在黑夜中冒雨前行,他們身背器材徒步開進,他們連續奮戰夜以繼日。正是他們用自己辛苦的勞動,讓億萬受眾及時了解震區受災情況,全面掌握黨和政府的救援進展,生動再現解放軍武警官兵、醫護工作者拯救生命的感人事跡,跟蹤報道社會各界對災區的支持與援助。

四新聞職業道德的建設

1.加強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

對新聞工作者來說,只有具備叫高的政治覺悟、飽滿的政治熱情、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才能更好的學習和掌握新聞業務,更好的為社會和人民服務

2.規范和細化監管體制

一般來說,對于傳媒職業道德和工作規范的控制有三種模式:受眾模式、第三方控制、同行控制。

受眾控制。從我國目前的情況來看,受眾對媒體和媒體從業人員的職業活動的余數力是相當有限的。這一方面與國民的媒介素質不高有關,另一方面也和媒介體制有關。媒體的工作服務于公民言論出版的權利,媒體的權利歸根到底是公眾賦予的。因此,樹立受眾中心的觀念,自覺把自己置于受眾的監督之下,是新聞工作者樹立職業意識的重要方面。

第三方控制.我國實行的關于新聞職業道德的法律. 法規. 行政規章制度已經較為全面,問題在于如何把這些制度性的東西細化和可操作化,而不是僅僅停留在字面上,流于形式.可參照國際上有關規定和相關條例更加細致以可增強可行性。

同行控制。不妨效仿外國的先進經驗,成立一個由學界、政界和業界知名人士組成的獨立的、權威的媒介批評和處理受眾投訴委員會,負責監督媒介及其從業人員的職業活動,并使其裁決在國內各媒體具有強大的輿論監督壓力。另外,該組織應設立一個媒介信用等級評價體系,在這種機制的制約下,假新聞多,信用度低的媒體其等級就會相應降低,同時權威性強、堅持新聞真實性的媒體就會脫穎而出,受到受眾的信任和支持。

3.建立健全傳媒自律機制

一個健全而有效的自律機制,不能僅僅停留在字面上,需要傳媒自身配置一套實施細責和監督機制.西方一些媒體會定期的發給記者一份新聞道德準則和一份調查問卷,每位記者都必須認真閱讀,填寫然后簽名為證。在經常強調下,使每個記者都深深自省自己的職業活動是否違反了行業道德和行業規范.我國媒體可以借鑒這種做法,各媒體行業自律的檢查工作日?;?達到警鐘常鳴,防微杜漸。此外,媒體還可以設立專職的受眾意見調查員,專門負責將受眾的意見分析匯總并反饋給媒體決策者。

只有建設新時期的新聞職業道德,加強新聞自律,從源頭上制止虛假新聞的產生。同時要加強新聞工作者的職業精神和職業道德教育,提高從業人員的自身修養,養成良好的新聞職業素質和新聞職業道德素質,嚴格遵守從業范圍,是根除虛假新聞的最根本途徑。

參考書目

[1] 簡光洲[J].《新聞記者》. 上海市新聞學會 文匯新民聯合報業集團 聯合出版.2008.10

[2]黃瑚[M].《新聞倫理學》.新華出版社.2001.12

[3]陳絢[M].《新聞道德與法規教程》.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5.3

[4]凌非[M].《中國媒體調查》光明日報出版社.2004.1

第四篇:在恪守職業道德中履行新聞工作者的神圣職責(大全)

文章標題:在恪守職業道德中履行新聞工作者的神圣職責

在恪守職業道德中履行新聞工作者的神圣職責

新聞工作者的職業道德是新聞工作者的生命和靈魂。新聞工作者在工作中遵守職業道德,恪守職業道德,對履行好自己的職責,無愧于靈魂工程師的光榮稱號,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對其本人而言,遵守職業道德,恪守職業道德,是工作的準則

,立身的基礎,強壯的法寶。對所在的新聞媒體而言,是生存發展的基石,是做大做強的保證,是創造輝煌的光源??v觀徐礦集團新聞中心這些年的發展歷程,之所以在激烈的新聞媒體競爭中站穩腳根,不斷發展壯大,關健在于我們有一支在工作中遵守職業道德,恪守職業道德,忠實履行職責的新聞工作者隊伍。但是我們也要清醒看到,隨著改革開放的縱深發展,多元化思想的并存,黨內不正之風和社會不良傾向的腐蝕和影響,也給我們新聞工作者在復雜多變的情況下遵守職業道德,恪守職業道德帶來了嚴峻考驗和挑戰,并且在一定的范圍和層面造成不良的影響。因此,在堅持正確輿論導向的前提下,進一步筑牢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防線,在新聞工作中堅定不移地遵守職業道德,仍然是我們新聞工作者面臨的一項現實和緊迫的任務。

一、準確理解和把握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的靈魂

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職業道德,新聞行業同樣如此。1991年1月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第四屆一次全體會議通過,并經1994年4月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第四屆二次全體會議修訂通過的《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準則》,對中國新聞工作者的職業道德準則作出了明確的規定和和界定。從新聞工作者的行業特點來說,維護新聞的真實性、保持清正廉潔的作風、發揚團結協作精神更具有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的特征和特質。因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共產黨人的宗旨,中國共產黨執政黨領導的各行各業,都是必須堅持、不能背離的宗旨。新聞工作更是如此。以社會效益為最高準則,是新聞工作者遵循職業道德的基本前提。離開了這個基本前提,新聞工作者的工作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和意義。遵守法律和紀律、也是全社會各行各業共同遵守的,新聞工作者也毫不例外。因此維護新聞的真實性、保持清正廉潔的作風、發揚團結協作的作風,更準確體現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的本質與內涵。

維護新聞的真實性是新聞工作者的基本職業道德。真實是新聞的生命,新聞工作者作為客觀事物的反映者,必須真實地反映客觀現實,視真實地反映客觀現實為自己的精神支柱和道德生命,如果新聞工作者不能維護新聞的真實性,新聞不反映真實,那就失去了一個新聞工作者起碼的條件和資格,違背了新聞工作者的良知和道德,同時也給新聞帶來了不幸和悲哀。

保持清正廉潔的作風、也是新聞工作者必須遵守的職業道德。新聞工作者在維護新聞的真實性過程中,必然會遇到來自金錢的腐蝕,小恩小惠的拉攏,燈紅酒綠的干擾以及各個層面的影響,要有效地制止和抵御各種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等錯誤思想的侵蝕,就必須堅持清正廉潔的作風、筑牢職業道德的思想防線,保持新聞工作者高味正直的品格。

發揚團結協作精神,同樣是新聞工作者必須具備的職業道德。新聞工作是社會化的精神勞動,需要多個方面配合和協作才能得以完成。這就要求新聞工作者要從整體和大局出發,與群眾建立親密和諧的關系,與同行建立平等友愛的關系,團結互助,形成合力,從而體現出應有的道德品質。如果不是這樣,自視清高,夜郎自大,閉關自守,排斥同行,損人利己,就會成為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的精神淪落者,成為新聞行業中的害群之馬。

二、對新聞工作者恪守職業道德狀況的審視

確切來說,新聞工作者必須遵守的職業道德,并不是抽象空洞的概念,而是有著具體生動的內容,規范著新聞工作者的思想和行動。從新聞工作者從事主要工作和職責來看,不妨用職業道德的眼光目前新聞工作者恪守職業道德的狀況進行審視。

一是對新聞采訪中恪守職業道德的審視。新聞采訪是新聞工作者最基本的職責,也是一項艱苦細致的工作,其采訪工作的廣度與深度,與恪守職業道德直接關聯。在新聞采訪過程中恪守沒恪守職業道德,就看其采訪是堅持發揚實事求是的作風,艱苦奮斗,吃苦耐勞,深入基層、深入實際、深入現場,調查研究,盡最大的努力捕捉真實的信息,掌握真實的第一手資料,挖掘真實的心靈世界,從而獲取最真實豐富的新聞素材;還是在采訪中走馬觀花,道聽途說,淺嘗輒止,沒有下功夫順藤摸瓜,追根究底,使采訪的情況脫離實際,甚至面目全非。一般來說,現在新聞工作者的寫作能力和水平并沒有多大差別,就看誰在采訪過程中恪守沒恪守職業道德,下沒下力氣,費沒費功夫。有些有自知自明的新聞工作者和細心的讀者談及現在缺少讓人眼球一亮、心靈一顫、引起共鳴和贊同的新聞,其根本原因說到底還是在于新聞工作者恪守職業道德出了偏差,采訪的力度和深度出了問題。常言說得好:樹有多高根有多深。想一想

,前些年,我們徐礦集團出現陸金龍、張建設、戴興旺等一大批在全國煤炭系統和全國叫得響、推得開的先進典型,除了勞模們的突出事跡外,其中與新聞工作者深入礦山、井下采訪,長期同勞模們打成一片細致觀察,然后進行真實生動的新聞報導密不可分??梢話行淖詥栆幌?,現在一些新聞工作者到基層單位采訪,匆匆忙忙,蜻蜓點水,采訪不是采訪,聽單位領導作介紹,

到宣傳部門看材料,找通訊員要資料,帶著U盤摘抄,更有甚者,采訪時向被采訪單位和個人要這要那,把職業道德丟了。

二是對新聞報道中恪守職業道德的審視。新聞報道是新聞工作者的主要職責。在其新聞報道中是不是堅持職業道德,就看其是不是在采訪的基礎上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保持正直的良知,對會議報道抓住中心,突出重點,而不是不加思考地照抄照搬,千篇一律;對工作報道各有側重,窺斑見豹,而不是不負責任地眉毛胡子一把抓,拾進竹籃就是菜;對先進典型報道是真實可靠,有根有據,而不是不加核實地添油加醋;對揭露問題的報道切中要害,一針見血,而不是不堅持原則地輕描淡寫,隔靴搔癢;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甚至是靈魂和淚水,忠實地履行好神圣的職責,讓每一篇新聞都閃爍著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的光芒,真正當好黨組織的喉舌和耳目,當好黨和企業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當好群眾的代言。做到了這些,就是恪守了職業道德。而且恪守了職業道德,用心真情熱情地寫好每一篇新聞報道,小報照出名新聞,照出名記者。魯迅先生在談及辨別寫作真偽上有句至理名言是,從噴泉噴出的都是水,從血管流出的都是血。這對衡量新聞工作者在新聞報道中恪守沒恪守職業道德同樣適用。須知文如其人,新聞工作者的新聞報道,干得都是良心活,恪守職業道德的狀況在其中留下了鮮明、清晰的痕跡和印記,來不得半點麻痹和疏忽。

三是對新聞選稿編稿中恪守職業道德的審視。新聞工作者在新聞稿件的選編上,只要站在黨和人民利益的立場上,堅持正確的與論導向,維護新聞的真實,以社會效益為最高準則,出以公心,堅持質量第一,擇優選用,就是恪守了職業道德;相反,在新聞稿件的選編上,從個人利益出發,或者從小團體或小圈子的角度,搞所謂的權力稿、關系稿,人情稿,有償新聞等,利用工作之便和手中的權力搞交易,不管當時出于什么動機,打著什么旗號,客觀來講,都是偏離了新聞工作者的職業道德,違背了新聞工作者的職業道德,給新聞工作帶來十分嚴重、甚至于說是災難的后果。所以,新聞工作者一定要恪守職業道德,靠職業道德的綠葉保持生命的青春和活力,護好新聞工作這棵大樹,讓她在改革開放的年代高高聳立,基業長青。千萬不能為了個人一已一得私利,做出違犯職業道德的錯事和蠢事,給自己臉上抹黑,給新聞工作帶來損失。

四是對新聞工作同行恪守職業道德的審視。對新聞工作者具體來說,就是一方面在對待同事上,是尊重他人,團結合作,密切配合,資源共享,共同提高;還是自命不凡,夜郎自大,貶低別人,抬高自己,封鎖消息;另一方面對基層通訊員,是熱情接待,及時幫助,對其來稿精心指導,細心修改;還是高高在上,漠不關心,對其來稿好的署上自己的名子,將他人的成果占為已有,差的扔在一旁泥牛入海,沒有回音,等等。以上列舉的這些表現,哪些屬于新聞工作者恪守了職業道德,哪些屬于新聞工作者沒恪守職業道德,新聞工作者都會心知肚明,只不過是平時沒有認真審視罷了,不愿認真審視罷了。認真審視了,自然會有準確的答案,自然會對自己遵守職業道德的狀況有所反思,有所規范。

三、新聞工作者恪守職業道德的有效措施

職業道德對新聞工作者不僅是應該恪守的行為準則,也是必須遵守的嚴明紀律,這是毫無疑問的。按照集團公司黨委要求,結合新聞中心實際,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加強新聞職業道德修養有效的措施是:

一、深入學習《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準則》,提高恪守職業道德的自覺性。要利用學習日、業務會等,組織新聞工作者深入學習,入耳入腦入心,在工作中牢牢恪守,將思想和生動都置于職業道德的約束之中。按照“溫故而知新”的常理,從深入學習中不斷加深對職業道德的理解,與時俱進地賦與新的內容和含義,提高執行自覺性和主動性,提升新的思想境界,做到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無愧于人類靈魂工程師的稱號。

二、經常檢查恪守職業道德的情況,筑牢恪守職業道德的防線?,F在新聞工作者在具體工作中經常遇到來自不同方面和不同層面的侵蝕,尤其是當前思想多元化、人生價值觀念多樣的社會形態,影響和干擾著我們對職業道德的恪守,這是不容忽視的。一個有效的防御和抵制措施,就是以《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準則》為鏡子,經常對自己恪守職業道德情況進行對照檢查,發現不足,及時彌補,發現問題。及時糾正,真正牢牢加固思想道德防線,在任何情況下都堅守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一方凈土,做到不為權所懼,不為是利所誘,不為色所迷,不為名所惑,讓職業道德的旗幟在自己心靈的天空高高飄揚。

三、密切聯系群眾,將恪守職業道德的行為置于的群眾監督之下。一般來說,新聞工作者在工作中恪守職業道德做得如何,群眾看到最清楚,心中最有數。在促進新聞工作者加強職業道德上,也要發揚密切聯系群眾的作風,采取調查表、座談會、群眾評議等多種形式,征求群眾的意見,聽取群眾的呼聲,接受群眾的評判?,F在社會上評價干部人品好壞的通用流行語不是說嗎,金獎銀獎不如群眾夸獎;金杯銀杯不如群體口碑。新聞工作者的職業道德在接受群眾評價同樣如此。

四、實施嚴格考核,建立優上劣汰的用人機制。就是結合每年一次的干部考核和年終評比,將新聞工作者的職業道德狀況分成幾個項目,每項設定若干分值,作為重點嚴格考核,并將考核成績同入黨提干、職稱評定、評先獎勵等聯系一起,采取優上劣汰的方式,維護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的純潔,從而保持新聞工作者隊伍的強大生命和旺盛活力,為人民群眾鞠躬盡瘁,為黨的新聞事業建功立業。那么在徐礦集團創業發展的豐碑上,也會鐫刻著徐礦集團新聞工作者恪守職業道德者金光閃閃的名子。

《在恪守職業道德中履行新聞工作者的神圣職責》來源于,歡迎閱讀在恪守職業道德中履行新聞工作者的神圣職責。

第五篇:當代新聞工作者如何堅持新聞職業道德

08級新聞學專業姜琳200805301012

摘要:見年來,部分新聞記者喪失了職業精神和違反職業道德的現象,如捏造事實,虛報新聞,對新聞的客觀事實的不尊重。如何改善和加強新時期新聞記者的職業道德的建設成為當今社會人們對新聞界熱點關注的問題。

關鍵詞:新聞工作者 新聞記者職業道德缺失提高自身修養

一, 前言

1, 目的

新聞道德是新聞工作者在自己的職業活動中,應當遵循的道德準則和規范。它是新聞職業出現之后,新聞從業人員在長期的新聞勞動實踐中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我國的新聞記者是人民的耳目喉舌,要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遵守憲法、法律和紀律,維護新聞的真實性,保持清正廉潔的作風,發揚團結協作精神。見年來,部分新聞記者喪失了職業精神和違反職業道德的現象,如捏造事實,虛報新聞,對新聞的客觀事實的不尊重。如何改善和加強新時期新聞記者的職業道德的建設成為當今社會人們對新聞界熱點關注的問題。

2,研究對象

當代新聞工作者,其他媒介從業者等從事傳播媒介工作的從業人員。

3,新聞職業道德的含義

新聞職業道德是新聞工作者在長期的新聞實踐活動中形成的調整人們相互關系的新聞規范和準則,是社會道德對新聞記者這一職業所提出的特殊要求。

二, 新聞記者職業道德內容:

新聞職業道德:是從事新聞傳播活動的人們,在長期的實踐中形成的調整相互關系的行為規范的綜合。1991年1月,中華新聞工作者協會第四屆第一次全體會議,通過了《中華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準則》,該準則對我國新聞工作者的道德行為制定了六條標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遵紀守法”,“維護新聞的真實性”,“保持清正廉潔的作風”,“發揚團結協作精神”。

1,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為人民服務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是社會主義道德的集中體現,也是我國新聞工作的根本宗旨。新聞工作者要在黨的領導下,發揮密切黨和政府同人民群

眾聯系的橋梁、紐帶作用,堅持對黨、對國家負責和對廣大群眾負責的一致性。2,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

新聞工作者要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要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的方針,造成有利于推進改革開放、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發展社會生產力的輿論,有利于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民主法制建設的輿論,有利于鼓舞和激勵人們為國家富強、人民幸福和社會進步而艱苦創業、開拓創新的輿論,有利于人們分清是非、堅持真善美、抵制假惡丑的輿論,有利于國家統

一、民族團結、人民心情舒暢、社會政治穩定的輿論。 3,遵守憲法、法律和紀律

新聞出版工作者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自覺遵守憲法、法律和宣傳紀律。堅定地宣傳、貫徹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不得利用自己掌握的輿論工具,宣傳同中央決定相違背的內容。

4,維護新聞的真實性

真實是新聞的生命。新聞工作者要堅持發揚實事求是的作風,深入基層、深入實際、深入群眾,加強調查研究,報實情、講真話,不得弄虛作假,不得為追求轟動效應而捏造、歪曲真實。力求全面地看問題,防止主觀性、片面性,努力做到從總體上、本質上把握事物的真實性。

5,保持清正廉潔的作風

新聞工作者要堅持發揚清正廉潔的作風,自覺抵制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思想的侵蝕,堅決反對“有償新聞”等不正之風,樹立行業新風。

6,發揚團結協作精神

團結協作,形成合力,是社會主義新聞工作的一大優勢。新聞界同行之間應建立平等、團結、友愛、互助的關系。提倡互相學習,相互支持,開展正當的業務競爭。尊重同行和其他作者的著作權,反對抄襲、剽竊他人的勞動成果。在同國外新聞界交往中,要維護祖國的尊嚴,維護中國新聞工作者的尊嚴。

三, 新聞記者職業道德缺失的原因

1, 殘酷行業競爭

全國的媒體數量大量增加,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媒體種類的增多,使得媒體行業之間出現了同質競爭、同城競爭紙質媒體之間、電視之間、廣播之間的競爭,而且還發展為多媒體的復合競爭和跨地區、跨行業媒體間的競爭。為了爭奪受眾,擴大發行量,吸引更多的廣告,很多新聞工作者手段盡出,目的就是為了遏盡所能吸引更多受眾的眼球,攫取更大的經濟效益。 2,經濟利益的驅動

商業化傾向侵蝕媒體,中國人民大學輿論研究所所長喻國明也開始將“注意力經濟”理論引入傳播領域,稱:傳播回收的是受眾的“注意力”,出售給廣告商的也正是受眾的“注意力”,“注意力”是傳媒真正能賺錢的終端的產品。為了在在短期內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不惜犧牲新聞的真實性原則。

3, 我國的媒體職業構成和行業管理制度存在缺陷,導致記者職業素質良莠不齊。 由于我國新聞事業的快速發展,各路媒體為了更加及時、快捷、大信息量地獲取新聞,招收了大量新人擴充到記者隊伍中來,其中許多人并不十分了解新聞媒體的各種基本操作規范,有時甚至是缺乏一些最基本的常識性知識的儲備,當然就更談不上具有更高層次的馬克思主義的新聞觀、記者職業素養、職業精神和職業道德了,使得龐雜而混亂的新聞記者隊伍職業道德水平整體下滑。

四, 當代新聞工作者如何堅持新聞職業道德

1,加強學習,提高自身修養

加強自身修養,堅持實事求是。完善新聞記者的自身素質,遵守職業道德新聞工作者在針對新聞信息采集和報道時,應作為旁觀者的身份,采用客觀的態度對事實進行如實報道,尊重新聞的真實性。新聞工作者要加強誠信教育,加強政治、業務素質教育,樹立正確的世界觀,掌握正確的方法論,進行自我約束,自覺地遵守新聞工作者的職業道德。要做到對新聞信息的真實性;思想要正確,以引導人們看清事實和社會問題等;要與群眾的建議,評價以及觀點相聯連,秉承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態度;要不斷進行自我總結和自我批評。另外,要嚴格遵守《記者守則》,以及《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準則》。

2, 新聞工作者要堅持以正確的社會輿論為正確導向

在工作中,新聞記者要始終堅持以正確的社會輿論為正確導向,始終堅持絕對的真實性為新聞原則,做好社會的輿論監督,社會公正監督的代表。在新聞采訪中要堅持用事實說話,絕不制作虛假新聞,在處理新聞與廣告中,要將新聞與廣告絕對的分開,相互之間不能受到干擾和影響。

3,新聞工作者要注重個人的自身素質修養

新聞工作者應該在工作中不斷的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素質,以積極客觀的態度面對工作。將新聞的真實內容展現給大眾。

3, 建立懲處和制約機制

在新聞工作者自身提高職業道德的同時,也同時需要一部有可操作性的法規來懲處假新聞的制造者,通過立法來進行強制性制約,使中國的新聞事業走上符合新聞傳播規律的規范化、法制化的軌道。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的提高,既要依賴新聞記者和媒體的職業道德自律、新聞行業從業規范的約束,更需要國家法律的約束與監管。

最后,雖然現在又很多新聞工作者已經在利益等等各種原因下迷失了自己前進的方向,但是,新聞工作者的職業道德是每一個媒體人都應該堅持,遵守和貫徹的。新聞工作者擔負著引導輿論導向,和政府與人民喉舌的重任,應該努力不斷學習,完善自身,嚴格遵守《記者守則》和《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準則》,完成自己身為記者的責任。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學文明禮儀創和諧校園下一篇:新聞記者職稱業務總結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