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水污染與水體保護分析論文

2022-04-15

小伙伴們反映都在為論文煩惱,小編為大家精選了《水污染與水體保護分析論文(精選3篇)》,供需要的小伙伴們查閱,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摘要:社會經濟發展進步使得水環境承擔越來越高的污染負荷,引發水體環境破壞、水資源緊缺等問題,水污染總量控制作為水環境治理的重要手段,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本文介紹水污染總量控制的理論背景,以縣級區域為例,分析水污染總量控制在水環境治理中的具體應用,并給出適用于縣級區域水環境水質現狀及污染發生特點的治理方案,供相關單位借鑒參考。

水污染與水體保護分析論文 篇1:

小型水體污染修復的方法現狀和展望

摘要:水污染的形成源于人類的生活和生產活動。小型水體污染問題日益突出,不僅導致環境污染,而且還威脅到人類的生活及發展。文章針對水體污染的問題進行了一些討論,然后對水體污染修復過程的方法及展望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小型水體;水污染;污染修復;環境污染;環境保護 文獻標識碼:A

1 小型水體污染現狀

水污染是少量的污染物進入水域,超越自我凈化水體和水污染物的承載能力,造成了不良的變化,自然水生態系統的遭到破壞,破壞了水體的功能,從而降低了水體的使用價值的現象。被污染的水叫做污水,水污染的形成源于人類的生活和生產活動。在污染物排放方面,可以分為兩類:點源污染和面源污染。點污染源是指工礦廢水、生活污水等通過管道、渠道集中而成的水污染源。地表水污染源,如農田排水、礦山排水、城市和工業排水等。此外,在城市相對較多的排氣區,空氣中的一些污染物下降到地下表層,進入水中。當原材料、廢棄的燃料堆放在露天場地時,雨水(沖刷后形成的污水)就排入小型水體中。

伴隨著工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有機物被合成,現在已知的大概有700萬多種,這里面有機物合成種類超過10萬種,并且保持20%的增長速度。隨意丟棄的合成廢物憑借各種方式混入到小型水體當中,這部分的有機污染物對人類健康與生態環境污染存在著嚴重威脅,在很大程度上使某些小型水體環境造成積累性、持久性和慢性毒性的嚴重污染。進入小型生態水環境當中,這些有機污染物可以以食物鏈的傳遞方式在各個等級的生物體內存在,逐步在細胞→器官→個體→種群→群落→生態系統體現出生態效應。最近幾年以來,飲用水安全研究報告表明,存在于飲用水之中的污染物或許會導致降低嬰兒的出生體重、發育不良、骨骼發育障礙和代謝紊亂等癥狀,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同時對人體內分泌系統有潛在的安全隱患,有可能造成生殖功能障礙,新生兒性別比例的失調、女性乳腺癌、青春期早早發育,不僅危害個人,甚至可能影響到子孫后代,會產生致癌、致畸、致突變“三致”效應,這是當下國際上最受關注的世界性問題。

2 小型水體污染的修復方法

2.1 化學修復

化學修復小型污染水體的方法比較簡單,一般根據污水體中的化學反應采取非分離,把污水里面存在的有害物質提取出來解決,然后將污染物質替換成有益物質。加入化學試劑是化學修復小型污染水體基本的方法,致使吸附劑改變污染水體里面的有毒物質,并使電位、pH正?;?。根據膠體材料的化學性質以及絮凝原理,使藻類生物沉積在水底,同時維持Cu2+的正常濃度,達到消滅藻類的目的?;瘜W修復方法的優點在于用量少、操作簡單、見效明顯,一般使用在應急預案?;瘜W修復方法得投入大量化學試劑來治理小型污染化水體,費用成本很貴,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小型水體的生態環境也會受到影響。但是采取化學修復方法治理小型水體污染體現不出來可持續性,沒有解決問題的根本,所以在用化學修復方法的同時,應伴以其他手段輔助,才能達到理想治療效果。

2.2 物理修復

2.2.1 調水沖污。調水治理污水是一種有效和普遍的方法。將干凈、富含營養成分的水加入到被污染的小型水體中,對出現藻類等污染物的小型水體更換或者適當增添水量,然后適當地排出一些水量,加入的水能稀釋營養鹽的濃度,增加污染水體的容量,有效防止并抑制藻類繁殖。將致使明顯的污染物進行轉移,需要注意的是沒有規劃的操作將會導致更大的水污染發生,因此用調水沖污法很難有效控制富營養化藻類的過度繁殖和生長。

2.2.2 底泥生態疏浚。水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是水體沉積物,處于小型水體營養循環的中心步驟,屬于水土界面中活性交換帶。水體底泥營養成分來源自內源水體長期以往的積累,作為主要營養來源之一。疏浚治療在技術上畢竟較難實現,費用大,影響它的修復因素也很多。非常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生活中主要當作輔佐措施來實施,是降低污染、修復小型水體生態結構的次要途徑。

2.3 生態修復

2.3.1 生物膜修復技術。生物膜修復技術把天然材料、合成材料當作載體,使修復水體表面形成一種特殊的生物膜。生物膜的表面積比較大,為微生物提供的附著面也比較較大,對污染物的降解有著巨大加強作用。生物膜法優點在于高效率的處理效果,在修復有機物和氨氮輕度污染方面很顯成效。另外,生物膜修復負荷較高,減少占地面面積,接觸時間也比較短,節約成本。同時在管理運行過程中不存在污泥膨脹的問題,抗沖擊負荷能力較強。

2.3.2 植物修復技術。水生植物對水流動力擾動有著顯著效果,有效穩固沉積物,為底棲生物提供理想的生存環境,在光合作用過程中把光能轉變成有機能,釋放氧氣進入水中,循環效果得以加強,凈化被污染的水體。水生植物在生長同時,對碳氮氧通化并吸收,出現在水體表面,因此植物修復技術能降低水生物營養負荷問題。單一優勢群落的生態系統不是最優系統,容易降低水體營養成分,造成二次污染。

2.3.3 人工浮島技術。小型污染水體植物存在的周圍污染細菌種類和數量都比正常水體多。水體中的污染物可以通過水生植物根部周圍自我吸收凈化實現。部分學者認為通過根際修復、根際穩固、根際轉化凈化水體。

2.3.4 生物操縱技術。合理降低或者減少浮游動物的數量,控制魚類攝食浮游生物數量,進行范圍內的水生動物繁殖力控制,提高魚類攝食浮游生物的量,控制在生態系統的承受范圍內。進行人工馴化有效固定微生物并使用基因工程達到永久性修復有機污染物的目的。

2.4 微波技術修復

微波修復技術的微波指的是頻率在300~3000MHz的電磁波,離子在微波場中進行傳導和兩極旋轉。被當作化學反應的催化劑微波輻射應用方面非常廣泛。大部分微波磁性材料、過度金屬化合物、活性炭具有吸收微波輻射的能力,形成的“熱點”散發的熱能遠高于其他地帶,故而更有幾率發生在化學反應區域。另外在污染物降解方面也具有很大應用。微波作用機理過程為微波產生的磁場,磁場里面的極性分子發生碰撞導致極性分子進行高速旋轉,分子的活性大大增強,化學鍵的強度被減弱,反應的活化能也被降低,化學反應的速率得到加強。此外,極性分子的劇烈碰撞讓分子鍵鍛煉,從而降解。與此同時,微波散發的磁場會干擾生物內的電場分布,對膜通透性、離子水平、內分泌以及神經水平都產生很大影響。

3 對小型水體污染修復的展望

我國小型水體污染具有復雜性、長期性和多變性等特點,涉及環境保護部、住建部、城鄉建設部、水利部等部門。在修復一段時期以來后,中國科學院應加強以下方面的工作,并進一步提供重要的科學技術支持水污染修復和治理。

3.1 強化基礎理論研究,體現中科院的特色

水體的污染治理從根本上依賴于基礎理論研究的進展。在理論研究的基礎上,中國科學院具有很強的優勢和不可推卸的責任,比如南京一座湖的水生態環境中心有一個基于水污染的理論研究長期研究儲備,如物理領域,物質與能量的交換和水的變化引起的物理現象進行科學研究,分析物理過程的機理和藍藻水華形成機理及代謝生物在一些水體的爆發。針對水污染的關鍵問題,開發具有突破性水污染控制技術和控制措施是當前唯一的途徑。

3.2 前瞻性部署新的研究方向,發展新型污染防治技術

隨著我們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POPs、內分泌干擾物等新出現的污染物,工業與生活污染排出的多種有害物質的復合污染已經形成。污染的湖泊、河流等很大程度上是由地表土壤水、地下水等引起的污染,目前在中國地下水污染較為普遍。同時,環境污染物對人類健康的影響也越來越嚴重。對新技術的需求是部署新的水體環境污染與反復的關鍵一步,加大對控制地下水引起的水體環境污染研究的研究方向,對水體環境健康的影響開展深入的研究,使得到水污染控制的綜合科學和技術支持?,F有的水污染控制技術大多是在傳統的理論框架下進行改進和結合的,在成本和效率方面難以滿足國內對水質危機控制的需求。展開基礎應用技術與應用化學、物理的研究,基于多學科研究、生態環境、水污染及其他污染,采用尖端技術分析研究(綠色技術),對污染物排放工業和礦物分析,研究清潔生產技術和其他微量污染物化學等關鍵技術,對中國科技發展與水污染防治和控制創新的發展方向起到重要作用。

3.3 開展集成研究,爭取重大成果產出

發揮中國科學院多學科的綜合優勢,結合先前的研究成果,重點整合小水體開展基礎理論技術示范工程,為重大成果的輸出。以太湖盆地為例,充分發揮CAS在藍藻水華機理、營養物質轉化與積累方面的基礎研究,采取實時、高密度、靈敏度高的監控平臺,加大研究水華發生的機理,結合多年管理實踐,研發出一套有效的小型水體富營養化治理技術體系。天津市-河北省城市群隨著重大項目的實施,水專項的組織、醫院綜合研究對水體污染有效控制方面的課題,對水污染負荷削減關鍵技術及應用示范流域驅動機制研究流域環境系統演化機理及過程的水質,開發關鍵技術及對策,系統地控制中國小型水體的污染。

4 結語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應該注意到具體修復技術的發展,但也要注意小型水體的建設和管理,探索合理的管理機制,實現小型水體治理建設投資效益的良性循環,以及水利、生態等相關學科相結合,不同的水體環境污染采取不同的針對修復方法。此外,水體污染關系到整個生態系統,需要加以系統的管理手段。因此,在水生態修復技術不斷探索的同時,還應加強對小型水體修復的維護和管理,從而實現長期的健康和小水體的穩定性。

參考文獻

[1] 黃鐵青,莊緒亮,牛棟,等.中國科學院環境科技發展回顧[J].環境科學學報,2006,26(4).

[2] 殷福才,張之源.巢湖富營養化研究進展[J].湖泊科學,2003,15(4).

[3] 水科學研究中的若干基礎前沿問題[A].香山科學會議第334次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8.

[4] 董哲仁.生態水利工程原理與技術[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7.

[5] 張水龍,馮平.河流工程生態化的理論基礎研究進展[J].三峽大學學報,2006,28(1).

[6] 邵美玲,謝志才,葉麟,等.三峽蓄水后香溪河庫灣底棲動物群落結構的變化[J].水生生物學報,2006,30(1).

[7] 楊海軍,內田泰三,盛連喜,等.受損河岸生態修復研究進展[J].東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36(1).

[8] 楊海軍,李永祥.河流生態修復的理論與技術[M].長春: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

[9] 李尚志,唐永瓊.利用水生植物對污染水體進行生態修復[J].深圳大學學報(理工版),2005,22(3).

[10] 李話雨.生物-生態法修復受污染河流的實例分析

[J].中國科技信息,2008,(3).

(責任編輯:小 燕)

作者:黃榕 劉永康

水污染與水體保護分析論文 篇2:

探討縣級區域水污染總量控制

摘要:社會經濟發展進步使得水環境承擔越來越高的污染負荷,引發水體環境破壞、水資源緊缺等問題,水污染總量控制作為水環境治理的重要手段,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本文介紹水污染總量控制的理論背景,以縣級區域為例,分析水污染總量控制在水環境治理中的具體應用,并給出適用于縣級區域水環境水質現狀及污染發生特點的治理方案,供相關單位借鑒參考。

關鍵詞:縣級區域;水環境治理;水污染總量控制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20.12.105

Discuss the total control of water pollution at the county level

Liao Xiangyang

(Chongre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ureau of Fuzhou City,Jiangxi Province,Fuzhou Jiangxi 344200,China)

Key words:County area;Water environment control;Total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污染物進入水環境之后,短時間內無法通過生態循環系統而有效消除,其以不同形態滯留在水體內,導致水環境中污染物結構不斷復雜化,開展水環境治理工作的技術難度和經費投入明顯增加。因此,在水環境治理中,國家提出水污染總量內控制的要求,結合各水域實際情況,計算其污染物容納的最大體量,以此為基準,嚴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水污染總量控制對于水環境質量改善來說意義重大,有必要對相關實踐經驗做分析總結。

1 水污染總量控制理論背景

水污染總量控制形成于水污染濃度控制策略的基礎之上,用以解決排放標準控制無法有效抑制水環境污染擴大的局面。1986年,我國頒布《關于防治水污染技術政策的規定》,正式提出污染總量控制的概念,并開始水污染總量控制制度體系的構建。2008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正式將水污染總量控制制度納入國家戰略層面,自此,該制度開始在全國范圍內落實。

水污染總量控制即對某一時段、特定流域內單位污染物排放總量進行限制的污染防治措施,其主要內容有:一是污染物總量按控制程序逐年遞減;二是污染物總量依照流域范圍進行劃分;三是明確污染物排放實踐跨度。水污染總量控制可分為3種類型,分別為目標總量控制、容量總量控制及行業總量控制。

在縣級區域水環境治理中,水污染總量控制多采用如下流程:開展縣級區域水環境質量勘查,給出綜合性的質量評估結果,結合勘查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合理制定水質目標,然后通過污染源調查、治理方案設計及落實等,在既定時間內達成水質目標,進入下一治理循環。

2 縣級區域水污染總量控制

2.1 設定水質目標

縣級區域水污染總量控制水質目標的設定需考慮3點問題。第一,區域生產生活水平提升及社會發展對水環境質量持續性改善的需求;第二,區域總體發展規劃中對各類水域的功能劃分情況;第三,水利工程建設、水資源開發的可持續性。

在縣級區域,地表水污染構成包括企業生產污染、農村居民生活污染、農業種植及養殖污染、自然水土流失污染等。水污染總量控制也就是控制以上污染向水環境中的排放量,并兼顧污染物在水環境中遷移、降解、轉化的程度以及水體本身的消納能力,因此,縣級區域水環境治理主要針對點源污染、生活污染和農業生產污染進行??偨Y以往水環境治理經驗,單一的治理方式已經很難再適應目前復雜的水污染現象,必須將水資源開發規劃、水資源保護、污染治理、產業結構調整等措施相結合,構建系統化的水環境治理方案[1]。

2.2 明確設計流量

水污染總量控制中設計流量多選擇枯水期某保證率的水量,主要是考慮到該水文時期水體總量最少,其中承載的污染物數量也最少,以該水量作為水質預測及規劃的核心參數更為安全可靠。

在實際工作中,需根據不同水域的實際情況確定其設計流量。例如,若流域常年有水,可取其枯水期月平均流量為計算樣本,樣本數據來源至少為近10年,以90%保證率的枯水期月平均流量作為設計流量;若流域為集中式生活用水水源,保證率應取95%;若為農業生產用水水源,或存在既有水利工程設施,可選取近10年最低水位的水體容積作為設計流量;若流域僅在汛期有水,可將設計流量定為0。

2.3 計算納污能力

水體納污能力與其水量大小、污染物時空分布有關,縣級區域在設計水體污染物排放標準限制時,需將具體保證率下的水體水量作為基礎,準確預估水體最大污染物容納量。

2.3.1 納污量限值

納污量限值指的是某水域功能正常發揮的前提下所能容納的最大污染物體量,結合水體設計流量、水體功能及水質目標,計算其納污量限值。按照有關規定的要求,生活用水水源地水庫無須進行納污量限值計算。從納污量限值的計算方法可以看出,該參數主要受水質標準濃度的影響,且與水體自凈能力有關,如水體擴散系數、自凈系數等。此外,上游水體水質變化、流域排污點設置位置及排污流量等,也會對納污量限值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

對于設計流量為0的水體,已經不具備自凈能力和稀釋能力,因此在計算納污量限值時可予以忽略。

2.3.2 污染物衰減系數

污染物衰減系數用于衡量污染物隨時間維度的變化,體現污染物影響周圍環境的能力,是水體納污能力的重要指標。不同種類的污染物在不同水體條件下,其衰減系數可能存在明顯差異,實際工作中一般采用斷面法進行衰減系數計算,具體公式為:,其中,K表示污染物衰減系數,C1、C2分別表示水體上斷面和下斷面的污染物濃度,Vs表示設計流量下的水體平均流速,Δx表示水體上、下斷面間距。除該標準公式,污染物衰減系數計算還存在經驗公式,即K=0.066+0.5u,其中u表示設計流量下水體平均流速,若計算過程缺少必要數據資料,可采用經驗公式[2]。

2.3.3 水體納污能力

水體納污能力計算結果是制定水污染排放總量控制方案的重要依據,水環境中污染物的存在不可能實現時空均勻分布,因此在計算水體納污能力時,環境容量指標無法被充分利用,即無須考慮混合容積和降解量的問題。依照以上思想,得到水體納污能力計算公式:,其中,W表示水體納污量限值,K表示單位換算系數,C表示污染物排放標準,Q表示水體流量,q表示污水排放流量,C0表示水體污染物的初始濃度。

若縣級區域為平原地形,因其水域多為季節性,僅在汛期有水,且設計流量為0,在計算水體納污限值時,無須考慮污染物衰減自凈,其納污限值也多設為0。

2.4 確定控制方案

為確保水污染總量控制中水質目標充分達成,需要采取一系列手段控制水體中污染物的總量,污染物的控制兩可根據當期水質目標,水體納污限值、污染現狀、污染排入情況等進行確定,污染物消減量=水體納污限值-污染標準值。

3 縣級區域水污染總量控制方案

在明確縣級區域水體污染物消減量之后,需要通過污染負荷的合理劃分,對水污染總量進行控制。

3.1 水污染總量控制原則

水污染總量分配方法包括等比例分配、費用最小分配、按貢獻率削減排污量分配等。進行污染物總量分配時,需滿足如下原則:

依照水域控制斷面或控制點的水質標準,劃分各排污口的允許排放強度和排放總量。

依照允許排放強度和排放總量劃分各排污口的允許排放總量及消減量。

按照各排污口實際排污強度劃分允許排放強度及削減率。

按照排放污染物的影響系數劃分水環境治理責任。

3.2 水污染總量控制方法

縣級區域水污染源主要來自企業生產、居民生活和農業生產活動,因此排污狀態相對穩定,在進行排污總量分配時,可依照污染物排放量及污染程度進行。

構建污染物總量分配模型:,其中M表示區域水污染控制總量,fi表示分配系數。分配系數需要根據污染物排放程度及各污染源間距離進行計算,有公式,其中x0m0表示各點源污染影響因子總和。排污強度的計算公式為:

其中,m、x、u、A、K、C0分別表示排放強度、控制斷面與排污斷面間距、水體平均流速、過水斷面面積、污染物降解系數和污染物初始濃度[3]。

3.3 水污染總量控制措施

3.3.1 污水排放定額

污水排放定額管理主要針對縣級區域的生產性企業,企業生產活動產生的污水排放點相對固定,可實現統一化管理,引入污水排放定額管理機制,即結合各企業生產屬性、生產規模的不同,為其分配相應的污水排放量定額,依照定額完成情況,對企業進行獎懲[4]。

污水排放定額管理的順利執行首先需建立一套完善的定額管理體系,對定額分配標準、排污要求、獎懲措施等做詳細規定,使得定額管理各項工作的開展有據可依。第一,在各縣級、鄉鎮企業排污口安裝污水自動監控裝置,對內企業排污情況做在線監管。第二,明確縣級區域水環境總體容量,以此為基礎,重新審視區域產業結構發展規劃是否滿足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對區域經濟發展方向做合理調整,然后再結合區域發展布局及水質目標,確定當期的水污染治理任務清單,對企業排污情況做嚴格監管,鼓勵其自主進行生產方案調整,以削減排污量。第三,在水環境治理的同時,協同開展區域生態環境綜合整治,發揮合力提高水污染治理成效。

3.3.2 加強水質改善

相較于一般城市,縣級區域在生態資源保有量上具備得天獨厚的優勢,雖然近年來入駐縣級區域的生產性企業數量不斷增加,導致區域水環境污染治理面臨更大的壓力,但縣級區域的生態資源優勢并未被消除。水污染總量控制中,為有效達成水質目標,應充分利用起各項具備突出生態屬性的水質改善技術,發揮區域資源優勢以達到最佳的治理效果。

例如濕地技術,濕地生態系統包括土壤、淺水、水生生物、微生物等生態要素,可同時發揮物理、化學、生物的污水處理功能??h級區域在開展水環境治理工作時,應充分利用現有的濕地資源,通過濕地改造、開發,發揮其水污染治理功能。如結合當地水環境及自然條件特點,采取棄土填湖的方式打造平原濕地蓄水湖泊復合體。除濕地技術外,土壤滲濾技術對于縣級區域的水質改善也非常適用,發揮林地、農田、草地等生態系統的污染物固定、降解作用,逐漸提高水體質量。

4 結論

水污染總量控制對于縣級區域水環境治理成效提升來說意義重要,建議有關單位加強水環境監管工作,結合區域水環境特點合理確定水質目標并計算污染物消減量,通過污染配額、水質改善等手段,強化水污染總量控制成效,實現區域經濟與生態協同發展。

參考文獻

[1]顧驊珊,張學剛.基于環境容量的長三角近岸海域水污染總量控制研究[J].嘉興學院學報,2020,32(03):38-43.

[2]尹煒,裴中平,辛小康.現行水污染物總量控制制度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人民長江,2019,50(08):1-5+19.

[3]翟敏婷.河流水質模擬及污染總量控制研究[D].大連:大連理工大學,2019.

[4]陳義.基于容量總量及斷面達標的流域水污染控制[J].環境與發展,2018,30(03):52-53.

收稿日期:2020-09-26

作者簡介:廖向陽(1965-),男,漢族,本科學歷,工程師,研究方向為環境治理。

作者:廖向陽

水污染與水體保護分析論文 篇3:

制約黑臭水體綜合整治因素及其對策研究

摘 要: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已列入國家、省《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據國家住建部數據顯示,全國295座地級及以上城市中,有超過七成的城市存在黑臭水體,總認定數高達2014條。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已經成為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改善城市人居環境工作的重要內容。本文以亳州市為例,簡要分析了亳州市黑臭水體整治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如何破解相關難題,提出了相應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亳州市;黑臭水體;綜合整治;問題;建議

城市黑臭水體不僅給群眾帶來了極差的感官體驗,也是直接影響群眾生產生活的突出水環境問題,國務院發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和安徽省發布的《安徽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要求在“十三五”期間,采取控源截污、垃圾清理、清淤疏浚、生態修復等措施,加大黑臭水體治理力度,每半年向社會公布治理情況。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應于2015年底前完成水體排查,公布黑臭水體名稱、責任人及達標期限;于2017年底前實現河面無大面積漂浮物,河岸無垃圾,無違法排污口;于2020年底前完成黑臭水體控制在10%以內的治理目標;到2030年,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總體得到消除。2015年8月,國家水利部、環保部和農業部制定并印發了《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指南》,目前該項工作在全國范圍內相繼啟動。受規劃不合理、排污集中、截污不夠、流量不足等因素影響,城市水體普遍污染較重。所謂“黑臭”主要屬于環境景觀、物理指標范疇,是指在視覺上河流水體呈現因污染而產生的明顯異常顏色(通常是黑色或泛黑色),同時產生在嗅覺上引起人們感覺不適甚至厭惡的氣味,是水體感官性污染最常見的一種現象。

1.亳州市黑臭水體綜合整治現狀

亳州市主要河流有包河、渦河、惠濟河、小洪河、亳宋河、武楊河、武家河、白洋河、宋湯河、趙王河、油河、洺河、界洪河、渦楚河、阜蒙新河、西淝河、茨淮新河、芡河、北淝河。其中,包河屬洪澤湖水系,西淝河、茨淮新河、芡河、北淝河屬淮河水系,其余為渦河水系。2015年底,我市出臺了《亳州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亳政〔2015〕81號),用于指導今后的各項水污染防治工作。明確規定到2020年,地表水水質優良(達到或優于Ⅲ類)比例達省政府目標責任書要求,其中,西淝河段斷面水質2017年改善至Ⅲ類,渦河渦陽義門大橋斷面水質2018年改善至Ⅴ類,渦河岳坊大橋斷面水質2020年改善至Ⅴ類,渦河龍亢斷面水質2020年前保持Ⅳ類;全市53條二級以上支流(渦河、西淝河、茨淮新河等骨干河道為一級支流,下同)及重點三級支流水質持續改善。引江濟淮亳州段輸水線路水質達到工程規劃要求。為全面貫徹落實《亳州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要求,2016年5月31日,市委辦、市政辦聯合印發《關于全面實行“河長制”的通知》(亳辦[2016]35號),按照河長10千米以上且流域面積50平方公里以上的篩選原則,全市共篩選出河流53條推行“三級河長制”。城區黑臭水體整治范圍由市建成區延伸至縣區政府所在地建成區,三縣一區均編制了黑臭水體整治計劃。

2.我市黑臭水體綜合存在的主要問題

2.1黑臭成因復雜,污染類型繁多。為指導城市政府及相關的咨詢和設計機構很好地選擇治理技術,《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指南》從控源截污、內源控制、生態修復、活水循環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可供選擇的工藝技術,明確了技術的適用范圍、設計要點和限制條件。但是,城市黑臭水體的位置和公眾敏感度有所區別,污染成因及治理目標要求不盡相同,不宜用統一的標準選擇治理技術,而應結合不同水體的實際情況,合理選擇技術可行、經濟合理的技術方法。黑臭水體整治應體現系統性和針對性原則,強化“一水體一方案”的技術要求,強化整治方案的頂層設計,每個技術或工程應有明確的目標。就我市35個黑臭水體而言,大都為城區內封閉式水域,再加上城區雨污管網分流不徹底,這些水體自然成了藏污納垢的載體,導致自凈能力下降,水質黑臭程度逐年升級。

2.2再生水工作啟動緩慢。入境河流水質難以保障,影響了本地區水污染防治治理效果:從2011年到2015年我市水質自動站監測結果表明,渦河河南入境的主要污染物COD、氨氮等指標常年都處于嚴重劣五類狀態。城鎮污水處理率較低,亳州市城鎮污水處理率僅75%,城區老城區污水收集配套管網建設緩慢,仍為雨污合流制,需結合老城區改造逐步推進老城區污水收集配套管網建設,實現雨污分流,做到全收集、全處理。工業污水治理效果不滿足要求,沒有專門集中處理化工等工業廢水的處理廠,工業園區、工業聚集區污水集中處理設施未做到全覆蓋,個別工業企業污水未能達標排放。以上原因造成地表水污染嚴重,城區黑臭河道比例較大,市區黑臭水體超過90%。

3.亳州市黑臭水體綜合意見建議

3.1嚴格落實“河長制”,實施河道禁養區管控。建立市、縣(區)、鄉(鎮)三級“河長制”,由市、縣(區)、鄉(鎮)政府有關負責同志分別擔任轄區內河道(段)的“河長”,強化協調調度,促進河道水質和水環境持續改善?!昂娱L”負責組織實施相應河道(段)的水環境綜合整治,采取措施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節約保護水資源,及時處置水環境應急事件。相關部門協助“河長”履行指導、協調和監督職能,開展日常巡查,發現問題及時報告。二是加強河道養殖區污染管控。推進生態健康養殖。在渦河、西淝河、茨淮新河及引江濟淮亳州段沿線等區域劃定限制養殖區,科學制定養殖水域灘涂規劃,養殖面積不得突破水域面積的30%。實施水產養殖池塘網箱標準化改造,鼓勵有條件的漁業企業開展集約化養殖。積極推廣人工配合飼料,逐步減少冰鮮雜魚飼料使用。加強養殖投入品管理,依法規范、限制使用抗生素等化學藥品,開展專項整治。到2020年,全市池塘健康養殖比重達到80%以上。

3.2構建水污染防治新機制。 為了客觀和科學合理的確定亳州市35個黑臭水體治理最終的水質考核標準,建議設置更具有實操層面的監測管理平臺,對各個水體代表性斷面布置監測傳感器,既便于實時掌握水質狀態,對運營單位進行考核;同時建立市民監督、舉報制度和市民志愿者小組對河溝進行管理,充分利用廣大人民群眾的力量,共同促進黑臭水體的消除以及生態系統的恢復。按照國家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環境管理轉型的總體要求,改革創新水環境保護制度體系,依法施策與市場驅動并舉,政府、企業、社會公眾多主體共治,推動形成“政府統領、企業施治、市場驅動、公眾參與”的水污染防治新機制。落實地方政府環境質量負責制,實施“黨政同責”和“一崗雙責”;同時,加強對縣區黑臭水體綜合整治工作的調度及通報制度,推行問題清單制和逐一銷號制,把河長制落實情況和黑臭水體整治納入市政府考核縣區政府的重要內容,對實施進度遲緩導致我市全省位次靠后的,嚴格按照相關規定進行問責,確保全市35條黑臭水體整治高標準完成任務,為助推全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奮力走在皖北前列發揮積極作用。

作者簡介:

邢化峰(1973年10月——),男,高級工程師,亳州市首屆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安徽省第四批戰略性新興產業技術領軍人才。相繼從事污染防治、生態環境保護和機動車污染監管工作,已發表學術論文21篇次。

作者:邢化峰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煤礦固定資產管理制度論文下一篇:機場公安機關反恐對策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