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水污染論文范文

2023-05-12

水污染論文范文第1篇

摘要:“水污染控制工程”是環境工程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為了提高課程教學效果,本文以湖南農業大學環境工程專業為例,對“水污染控制工程”的教學現狀進行了分析,并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考核方式環節進行探討,以期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環境工程專業;“水污染控制工程”;課程改革

一、引言

目前,我國有將近300所高校開設了環境工程專業,而“水污染控制工程”是環境工程專業培養本科生具備城市和城鎮水污染控制、水污染控制規劃及水資源保護等知識的核心課程之一。因其具有理論性與應用性強的特點,它不僅需要學生掌握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如廢水物理處理、生物處理及污泥處理的基本理論,還需要學生掌握基本工藝流程,同時具備水處理的工程及工藝設計的能力,這就需要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不僅以教材為中心,還要不斷更新水處理方面的理論知識,學習先進的工藝流程,同時還要結合工藝設計進行實踐教學。

但在傳統的教學模式當中,大多數學校都重視理論知識教學課程,而對實踐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高。因此,高校在課程安排上如何將廢水處理理論知識、工藝設計原理與實踐應用操作在教學中有機結合,是環境工程專業“水污染控制工程”課程教學改革和提高學生掌握及應用專業知識能力的重要途徑。以湖南農業大學環境工程專業為例,水污染控制工程理論教學的課時安排為“水污染控制工程”理論教學30學時,實驗教學16學時。既有理論課,也有實驗教學,但要想提高學生的培養質量,學校要將理論知識的掌握及實踐的具體運用有機結合,如考慮學生的學習進程,并在培養計劃中增加必要的課外實踐學習。因此,要求在教學過程中,不僅加強理論知識的傳輸及更新,還要根據“水污染控制工程”方向人才的培養方案及社會需求,更加合理的安排學生的學習任務。

二、環境工程專業“水污染控制工程”課程改革的必要性

以我校環境工程專業“水污染控制工程”課程為例,理論課安排30學時,而該課程內容非常豐富,一方面要想在規定的學時內將所有的內容完全介紹是比較困難的;另外,這個方向是在不斷發展的,隨著現代科技的日新月異,許多新材料、新設備、新技術、新工藝等在實際水環境保護中得到了應用,而教材中的理論知識一般都是較為成熟的,應用較為廣泛的傳統工藝,較少涉及新技術。實驗課程安排了16學時,但如何將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有機結合也是一個問題,將兩門課程做好契合銜接肯定會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再有,作為一門應用性強的課程,不僅需要理論與實驗教學,課程設計與實踐教學同等重要。雖然課程教學中有安排課程設計,但顯然重視程度不夠,沒有經過系統化的課程教學,工藝設計肯定是不過關的。

對于實踐教學中的認識實習和生產實習,一般會安排在大三下學期和大四上學期進行,與“水污染控制工程”課程的開設時間是脫節的,且在認識實習和生產實習過程中,主要靠實習地點的技術人員講解,帶隊教師即使是環境專業出身也專攻有所不同,所以擔任該門課程教學任務的教師,不談水污染控制工程理論研究水平,起碼實踐經驗是有所不足的。又由于學生實踐時間與理論基礎學習時間錯開,基礎知識薄弱,加上主動性不強,所以很難在實踐中詳細了解到實際的水處理構筑物和工藝流程,因此“水污染控制工程”課程難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水污染控制工程”課程教學改革的具體實施建議

1.完善教學內容?!八廴究刂乒こ獭闭n程中水處理技術是在不斷發展的,因此要學習行業最新發展的動態和先進技術,在保證完成教學大綱要求的教學內容基礎上,增加強化應用的教學內容,如結合水業集團長善垸污水處理廠等大型污水處理廠為實例,分析水廠各流程中構筑物的選擇、如何設計計算、需要哪些設備、各構筑物之間平面、高程布局等,使學生理解基礎理論知識在實際水處理工程中的重要性,使學生會運用課程中的設計原則與方法解決實際水環境保護問題。

2.合理改善課程設置及排課安排。筆者所在單位僅安排了“水污染控制工程”理論教學和“水污染控制工程”實驗教學,沒有增加并加強課程設計還是略有不妥。另外,課程實習時間與課程教學時間的安排也有待優化,筆者建議課程教學中根據教學內容靈活安排課程實習。此外,筆者建議將課程設計增加到該課程的教學中,并加強課程設計反饋,通過一定的課時保證課程設計穩中有序,從而使學生對污水處理廠的設計有一個系統的訓練,并鞏固課程所學的理論知識。

3.教學網絡化建設。網絡教學平臺是教學過程中可以運用的重要平臺,因此筆者建議建立湖南農業大學“水污染控制工程”學習網站,網站中設有:理論教學資源模塊提供并更新最新的水污染控制行業新科技動態,實踐教學資源模塊提供并更新最新的實際案例、多媒體課件習題庫、實時交流等資源鏈接,還有參考書目、設計手冊、最新的學術研究動態、學術報告通知。網站的管理可以與同學們一起進行,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獲取知識的欲望。

4.改革考核方式。根據“水污染控制工程”的課程特點以及環境工程專業的培養目標,對現行考核形式進行改革,實行多樣化考試模式,可強化平時考核成績。例如,通過教學網絡化平臺,讓學生們在課前知道課程內容,增加課堂互動環節,從而增加課堂學習成績。在考試內容上,試題可以借鑒注冊環保工程師考試,允許學生帶書,不一定需要記住里面的諸多設計參數及公式,但需要注重評估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閆立龍,任源,張穎,代英杰.水污染控制工程課程改革與實踐[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2,(15):33-34.

[2]范曉丹,張襄楷,陳子輝.基于應用人才培養的水污染控制工程課程改革[J].廣州化工,2016,44(18):210-211.

[3]鄒聯沛,何池全,岳英,劉曉艷.《水污染控制工程》課程體系建設改革與實踐[J].創新教育,2012,(36):169-172.

[4]李靜,陳建軍.淺談《水污染控制工程》實驗教學的改革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3,(17):44-45.

[5]王茹,孫微微.水污染控制工程課程教學方法的探索與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3,(48):77-78.

[6]宋志偉,喬艷云,潘宇.水污染控制工程網絡課程建設探索[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2,(07):34-35.

[7]艾尼瓦爾·買買提,周集體.水污染控制工程實踐教學中的問題及改革對策[J].高教學刊,2017,(03):41-42.

[8]吳小寧,馮晉陽,劉增超.水污染控制工程課程教學方法研究[J].教學研究,2012,(05):24-25.

[9]喬森,周集體,金若菲,張玉.《水污染控制工程》雙語教學模式的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2,(S3):65-66.

[10]胡晨燕,周笑綠,時鵬輝.深化《水污染控制工程》案例教學[J].廣東化工,2016,(24):48-49.

水污染論文范文第2篇

跨界水污染治理需要一個集權的協調機構來配置水污染在上下游地區的投入和收益,更需要建立一個具有公民社會支撐的水污染法律控制體系,以及一套完善的水污染防治的市場和社會機制。

【案例】

河南省相關方面支付的400萬元賠償費,給了年初地跨皖豫兩省的重大水污染事件一個說法。

2013年年初,河南惠濟河東孫營閘開閘排水,大量氨氮嚴重超標的污染水體從河南省下泄,導致東孫營閘水位快速上升,超過正??刂扑?。安徽渦河亳州境內水質由此污染加重,大批網箱養魚死亡,淮河干流蚌埠市區及懷遠縣城飲用水安全受到威脅。

我國是一個流域社會,跨界水事糾紛由來已久。時至今日,我國的跨界水事糾紛已經從簡單的水資源爭奪、洪水防御中的利害沖突轉變為對潔凈水資源爭奪的沖突。

【剖析】

突發背后的常態

伴隨著30多年來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我國各個流域的水體承受著越來越沉重的生態和環境壓力,跨界水污染問題成為最典型的水資源沖突問題。

在水資源日益稀缺的當今社會,不同區域、不同產業和社區的人們聚焦于潔凈水資源的爭奪,同時想方設法將污水排放到其它區域,如排向其它行政區域、產業或海洋。在此情形下,跨界水污染事件作為一個熱點問題,影響著不同行政區域間各個利益相關者的切身利益和生存質量。

近年來跨界水污染事件層出不窮,諸如長江、黃河、海河、松花江、太湖、珠江等流域,均有不同程度的跨界水污染問題發生。

大部分跨界水污染事件從表面上看,是一個突發性應急事件,但實質上已經成為我國水資源沖突管理中的一個常態問題。這一方面是因為具有自然流動性的水資源管理面臨行政區域間管理沖突的問題,另一方面則是由于社會經濟急速發展導致各種主體對潔凈水資源長期競爭性開發所致的困境。

跨界水污染治理是一種極為特殊的公共品,它和洪水治理有著本質的區別。洪水治理過程中最直接的措施是建造防洪工程,而大型工程措施的有效提供者是政府。水污染及其治理是一個廣泛而分散的過程,即人人都是水污染及其治理的行為者。因此,從廣義的角度看,水污染本身就是一個跨界管理問題,它或是跨行政區域界限,或是跨行業界限,或是跨社區或企業的界限。由于水污染本身在水資源消費過程中就必然產生,而這種污染過程大多難以進行低成本測量和監控。因此,僅僅依靠自上而下的政府行政強制力量,無法有效解決工業社會以后加快惡化的跨界水污染問題。

在經過各個領域的學術研究和實踐探索后,人們已經認識到除行政解決方案之外的跨界水污染治理之路,諸如立法、司法和執法等法律機制,水污染排污權及其交易機制、公眾參與和自組織治理機制、協商治理機制、稅費強制或激勵機制等治理路徑。這些方法可以結合不同水污染的實際情況進行應用,但實踐證明,所有路徑的有效程度極大地依賴于制度和文化的適應性。

【路徑】

制度和文化的支撐

如何解決行政區域間或不同利益相關者間的跨界水污染問題,是一個涉及復雜的文化、政治和經濟因素影響的因時因地的決策過程。盡管從技術和方法層面進行水污染治理的有效性大多可簡單予以厘定,但制度的改變和文化的變遷卻是十分艱難和漫長的。由于水污染及其治理是一種極其分散和難以控制或監測的行為,它就更加需要制度和文化的支撐。

從政策形成的角度看,水污染治理制度的改變和文化的變遷,不是一個簡單的計劃和實施過程,而是需要水污染事件的沖擊去形成一個有效的政策窗口,此時,立法和行政部門能否敏銳地抓住這個政策窗口將至關重要。在人們對水污染有痛苦體驗之際,利用政策和制度去規范和引導公眾的行為,讓公眾有渠道、有動力去參與水污染治理,從而改變文化和制度。

2007年太湖藍藻爆發,讓歷史上享有盛譽的江南水鄉陷入了無水可用的尷尬境地,深深地刺激了普通市民和當政者的神經。太湖藍藻的爆發,極大地促進了太湖二省一市的合作治理進程,提高了太湖水污染的效率。

相比之下,淮河流域的跨界水污染事件也多次爆發,但至今不能從制度上真正形成有效的防治機制。原因之一在于,政府機構并沒有抓住每次淮河流域的跨界水污染事件帶來的政策窗口,從而有效地形成合適的跨界水污染防治制度。換句話說,淮河流域的公民意識可能尚不足以鞭策當地政府去抓住政策窗口進行制度改進。

具體到跨行政界水資源污染治理的組織和協調問題,大多數研究均要考慮兩個或若干個政府間的利益博弈問題。對于同一主體政權下的多個地方政府間的水污染合作治理,解決的理論思路看上去比較簡單和傳統,采用具有集權色彩的合作治理方式,仍然是中外河流治理的有效經驗。但在實踐中,人們發現這種解決思路不能如同洪水防治那樣有效。人們可以看到包括淮河在內的流域防洪效率正在和經濟發展步伐相適應,而污染防治的進度卻和經濟發展步伐的差距越來越大。

導致這種結果有其自然因素,即洪水一般給沿線政府帶來的都是災害,而水污染形成和治理過程對沿河上下游政府卻利害有別,這種利害差別困擾著不同地區間對水污染治理的政治和經濟成本與收益的協調配置。

同時,下列因素將使得集權協調治理機構形同虛設。

政治因素在于,地方政府官員的升遷主要是考核短期的GDP而不是長期的社會發展,更無論官員所在地的水污染給下游地區造成的危害。經濟因素在于,我國沒有形成有效的水污染補償機制來協調上下游地區的利益分配,從而抑制上游水污染量的排放。法律因素在于,我國沒有形成水污染損害舉證責任倒置的法律依據,也沒有形成NGO或公民環境訴訟制度,去限制政府或企業的不當行為。行政因素在于,各地對水污染排放沒有完整的技術規范和標準,且真正具有行動力的地方政府沒有強制執行排放標準的動力和機制。因此,即使有諸如淮河流域管理機構或國務院相關部委等協調機構,也無法從制度上有效預防跨界水污染問題的多次爆發。

跨界水污染問題的預防和解決之道,絕不僅僅是地方政府間公共事務的談判。解決跨界水污染問題的關鍵,在于賦予水污染及其治理的行為者——公眾參與治理的各種權力和途徑,由此才能真正提高跨界水污染治理的效率。

長期將治理責任、權利、渠道和治理資源壟斷在政府手中,不僅導致公民參與水污染治理責任的缺失,而且會進一步導致政府公信力的喪失,并導致地方各級政府間推卸責任,也無益于整個社會水污染治理制度和文化的進步,從而使得水污染問題日益惡化。因此,有效解決跨界水污染問題,必然需要公民參與的支撐。

此外,從跨界水污染治理的手段看,控制污染源及其排放量是最基本的目標,生態或經濟的補償措施只能是暫時的治理手段。應從科學機理上認識到,所有這種反饋式的自然或生態補償機制,均只能降低污染的危害程度,而不能真正有效地從源頭控制污染量的排放。

對于我國的跨界水污染治理問題,過分強調水污染權交易機制、水生態修復或補償機制等自然或生態補償類機制,將水污染治理作為社會的一種新興經濟產業,可能推動資本利益集團和政府尋租單位相互勾結,不利于地方政府增強對污染源的控制力度。

同時,政府應該認識到,采用市場手段提供水污染治理公共品,從長遠來看仍然是由納稅人去承擔相應所有成本。一旦地方政府總是試圖逃脫污染治理的政治和經濟投入責任,把當期治污成本轉嫁到遠期政府,就不會形成有效的成本壓力去促進其加大環境保護力度,并對國家未來的水環境埋下重大隱患。

總體而言,跨界水污染治理需要一個集權的協調機構來配置水污染在上下游地區的投入和收益,更需要建立一個具有公民社會支撐的立法、司法和執法的水污染法律控制體系,以及一套完善的水污染防治市場和社會機制。對于政府機構,應善于掌握跨界水污染治理的政策窗口,從水污染治理的理念、行動和文化的角度盡快完善相關政策、法律和制度,及時解決跨界水污染治理中的監管、投入和懲戒問題。

(作者單位:河海大學商學院)

水污染論文范文第3篇

摘要:利用問卷調查的形式,對北京科技大學環境工程專業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學和考核情況進行研究。根據調查統計結果,掌握學生的真實想法,分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作出改進:課程內容應更多結合國內外實例。課堂展示應適度,提高學生參與度??己朔绞礁佣鄻踊?,優化試卷設置。

關鍵詞:水控制污染工程;問卷調查;分析改進

工程專業認證確立了以培養解決復雜環境問題高級工程技術人才的目標。水污染控制工程是環境工程專業一門專業必修課,在進一步強化工程實踐能力和解決復雜工程問題能力的培養上將成為重要的核心推動力[1]。學生評教是基于學習產出的教育模式(OBE)的重要環節。其評價標準就是從學生角度出發,對教師所開展的各項教學活動是否能理解、掌握、運用及其程度進行自我評估[2]。

水污染控制工程獲批北京科技大學2018年度研究型教學示范課程建設項目,為了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對環境專業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對象為環境工程2013級、2014級和2015級專業學生。采取微信問卷星小程序發放不記名調查問卷方式,共回收有效問卷104份。運用數理統計的方法對調查樣本進行了分析。全面了解學生對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學內容的感受與認識,發現并改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調查結果與分析

調研問卷設置了14個選擇題,并廣泛征集學生意見。選擇題部分主要針對教學方式和課程考核展開。

(一)教學方式

對于授課方式,16.35%的同學傾向于“A老師講授就可以了,沒必要討論”;65.38%的同學傾向于“B主要老師講授,學生也要適度參與(如PPT匯報)”;18.27%的同學傾向于“C應該大幅度提高課堂討論環節”。而課堂討論的時間比例,44.23%的同學認為“A20%就可以了”;47.12%的同學認為“B30%”;6.73%的同學認為“C40%”;1.92%的同學認為“D50%也不為過”。老師講授為主仍將是主要授課方式,對于專業基礎課而言,如果專業知識積累量儲備不足,過多的課堂討論也將不會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對于是否有必要邀請校外專家來授課,認為“A沒有必要折騰了,自己老師就足夠了”的同學占24.04%;認為“B沒有必要,經常有講座邀請校外專家”的占12.50%;認為“C有必要,老師資歷尚淺”的占6.73%;認為“有一定的必要,需要看講授內容,比如污水廠設計”的占56.73%。表明大家認為部分講授內容需要邀請校外專家來拓寬知識,但是一味依賴校外專家講課也不可取,因為畢竟“傳道受業解惑”還是老師的專長,“懂得多”和“講得好”沒有必然聯系。

關于教學內容是否需要更新內容,認為“A保持現狀就好”的占53.85%;認為“B有點落伍,不能緊跟水處理技術發展,還得加新東西”的占37%;認為“C不能再加東西了,現在的東西還學不過來呢”的占11%。多數學生認為現在的學習內容比較合適,1/3學生也覺得有必要添加新內容。的確,污水處理工藝日新月異,核心理念也在不斷更新,與之對應的教學內容更新速度慢,導致課堂教學內容與實際應用的前沿技術脫節[3]。

在“你是否支持使用網絡教學資源,如教務處課程中心?”的調查中,31.73%的同學認為“A換湯不換藥,沒有必要”;31.73%的同學認為“B支持,形式多樣,提高效率”;36.54%的同學認為“C看系統復雜程度,簡單容易操作就支持,煩瑣就反對”。對于這個問題,大家的想法各不相同。如今教務處上線課程中心,目的是為了方便在線學習和完成課程作業。但是否要全面使用系統仍待商榷。

(二)平時成績

目前課程成績評定由30%的平時成績以及70%的期末成績組成。關于平時成績比重?!癆降低平時成績比重”占5.7%,“B沒有必要,維持現狀即可”占44.2%,“C適當提高平時成績比重”占45.3%?!癉大幅提高平時成績比重,如50%或以上”占4.8%??梢?,大部分同學還是希望維持現狀或適當提高平時成績比例。專業基礎課不同于選修課,必須有一定比例的期末筆試。未來可考慮平時成績提高比例到40%。

關于課程考核的內容?!癆只有考勤和作業習題就行”占16.4%,“B除了考勤和作業習題,還應該有課題論文或綜合作業(分組完成)和PPT展示等”占51.9%,“C除了考勤,作業等,應重視過程評價,如課堂回答問題情況和討論”占30.8%??梢?,學生對課堂回答與展示很感興趣。未來也將提高課堂問答環節的頻率。

關于是否支持將網上討論環節作為成績一部分。這一回答出乎意料?!癆不支持”占64.4%。因為其他專業課曾采用這種方式,推動網絡教學,促使學生使用網絡資源。但多數同學卻對網上討論有抵觸情緒,認為沒有什么效果。從學生實際想法出發,未來將放棄使用這種方式。

關于過程考核(平時成績),是否支持學生互相打分?!癆支持,學生之間比較了解,這樣的平時成績很客觀”占15.4%,“B支持,學生打分只能參考,必須最后老師統籌給分”占32.7%,“C不支持,關系好的人會互相打招呼,互相照顧,沒有用”占44.2%,“D無所謂”占7.7%。學生相互打分制度還存在爭議。平時成績還應該由老師裁定。

對于是否支持使用“數字考勤”(比如微信簽到),65.38%的同學表示“支持”;16.35%的同學表示“不支持”;18.27%的同學表示“無所謂”??梢?,手機應用越來越廣,大部分同學支持使用。但也有一部分同學理智看待,希望上課遠離手機。

(三)期末考試

關于期末考試是否應該加大設計計算部分比例?!癆應該加大”占47.1%,“B不要加大,太難”占33.7%,“C無所謂”占19.2%。設計計算是工程設計的基礎,一些同學一直認為專業基礎課主要靠死記硬背提高成績,但也有半數同學希望加大計算題型,因為這才是工科專業的基本功。

關于期末考試試卷,是否支持題型全覆蓋。大多數人(66.3%)選擇“A支持”。而學生認為最難作答的題型,“綜合題”占32.7%,“名稱解釋或簡答”占20.2%,“計算”占21.2%,“填空”占25.9%。結果出現均勢。所以,未來試卷題型全覆蓋是非常合理的(同時包括名詞解釋、選擇、填空、簡單、計算、綜合題等題型)。

關于是否傾向于設置選做題?!癆支持”占63.4%,“B不支持”占18.3%,“C無所謂”占18.3%。絕大部分同學還是支持設置選做題,認為可以降低答題難度,考核更靈活,這也是其他專業課考試的常用做法。未來也將對試卷做出改變,設置選做題。

二、存在問題與對策

(一)課程內容與時俱進,多結合國外實例

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超過1/3學生認為教學內容不能緊跟水處理技術發展。有同學反映目前課上老師講的例子有些陳舊,缺少工程結合,不能讓同學們更好地理解課上的內容。本課程主講老師均有海外學習背景,可以搜集國外典型案例,如挪威的分散式污水處理站、德國的污泥磷回收工程、巴西的lagoon厭氧塘工程、巴基斯坦的糖蜜酒精廢水處理工程。未來將更新課件,添加北歐、德國、美國、瑞士、英國、奧地利等國家最新技術和發展理念。如碳中和、污水“源分離(源頭控制)”和“分質分流”處理理念[4]、荷蘭制定出未來污水處理的NEWs實踐、Nerada好氧顆粒污泥技術[5]、歐洲磷回收與再利用[6]、污水碳源分離新概念——篩分纖維素[7]等。

(二)響應學生需求,提高學生參與度

學習需要激情,授課也需要激情,上課采用一些新的教學方法可以調節氣氛并且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給枯燥的理論課程增加趣味性。有2/3的同學希望上課中不僅要有老師的參與,學生自己也可以參與其中,表達自己的想法。曾永剛等將角色扮演游戲(PRG)應用到水污染控制工程課堂,為學生設置不同角色(實習生、維護人員、技術總工),將理論知識與游戲中的角色、劇情、場景和結局等元素有機結合,使學習巧妙融入游戲之中[8]。未來也可以學習這種做法,讓學生扮演水處理行業的不同角色,分組手繪污水處理廠,然后像舉辦畫展一樣進行展示,提高課程趣味性。

(三)課堂展示適度,密切聯系實踐

問卷調查結果顯示,2/3的同學都認為課程主要老師講授,學生適度參與即可(如PPT展示)。對于研究型教學,學校要求課堂討論不少于20%。大部分同學認為20%—30%的課題討論時間足夠。本課程是專業必修課,上課人數較多,不宜進行過多課堂展示。

有學生提出多注重實踐,不能太書本化。教師應多運用模擬技術和仿真技術等新興技術進行實踐教學。在講授知識點和污水處理工藝時,應該多聯系實踐類課程,尤其是認識實習。課程結束后,課程設計之前,請授課教師帶隊進行生產實習。通過實習,授課教師可以在實習中不斷復習、鞏固專業知識,反哺教學[9]。

(四)優化試卷設置,考核方式多樣化

有學生反映課程計算例題講解不足,期末試卷題型比例設置不合理。授課教師將調研其他專業課,如環境微生物、大氣污染控制工程、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等期末試卷設置。適當增設選擇題、判斷題等新題型,實現各種題型全覆蓋。

學生希望更注重平時成績。課程作業將適當拓展,摒棄一些死記硬背的作用題,提高設計題作為課后作業的比例,加強作業的講解并簡單展示優秀作業。加強口試環節,也可以起到監督學生學習的作用。

三、結語

以學生為中心,設置水污染控制工程課程調查問卷,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發現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在未來教學過程中進行改進,包括改進課程內容,多結合國內外新實例,融入最新理念和技術;提高學生參與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適度開展課堂展示,優化試卷設置,考核方式多樣化等。未來需要在實踐中逐漸反饋調整和優化完善。只有不斷嘗試與創新,才能讓教師與學生形成良好的互動循環,教學質量才能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張潔,李燕,田立江,何士龍.工程專業認證背景下的水污染控制工程課程體系研究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8,(33):183-184.

[2]曾永剛,黃進,李玫.OBE評價體系在水污染控制工程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高新區,2017,(24):70.

[3]劉鳳玲,徐德福,趙曉莉,等.水污染控制工程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7,(36):113-114.

[4]程世昆,李子富,張健,周曉琴,鄭蕾,張玲玲.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學中對污水排放模式的反思[J].中國冶金教育,2018,(04):29-31.

[5]丁志恒.荷蘭DHV將好氧顆粒污泥技術Nereda在世界范圍內快速推廣[J].水處理技術,2016,42(01):82.

[6]郝曉地,宋鑫,Mark van Loosdrecht,江瀚.政策驅動歐洲磷回收與再利用[J].中國給水排水,2017,33(08):35-42.

[7]郝曉地,翟學棚,Mark van Loosdrecht,曹達啟.污水碳源分離新概念——篩分纖維素[J].中國給水排水,2017,33(14):9-12.

[8]曾永剛,胡亞奇,劉翔杰,黃進,王仲貴.基于RPG水污染控制工程課堂教學改革與實踐的研究[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6,30(06):111-116.

[9]聶麗君,陳梅芹.建設水污染控制工程多元化教學體系[J].化工高等教育,2010,27(03):50-52+55.

水污染論文范文第4篇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進程的加快,隨之而來的水污染問題也日益突出,并已成為社會關注的重要環境問題。在分析水污染的現狀和危害的基礎上,就控制水污染進行了探討思考。

關鍵詞:供水安全;水污染;污染控制;環境保護

水是基礎性的自然資源和戰略性的經濟資源,對維系人類生存、保障經濟建設和維護社會發展及生態環境平衡具有中心作用和綜合作用。然而隨著工業化、城市化加快,水資源短缺、污染嚴重的問題越來越突出。在我國,也面臨著水污染尚未得到有效遏制,水環境持續惡化與改善城市人居環境,保證安全供水,提高公共健康水平的要求日益迫切的矛盾。水的問題對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限制、對人民健康和社會穩定的潛在威脅越來越明顯。

1 我國水污染的狀況

我國是一個水資源短缺的國家,人均水資源量僅相當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并且時空分布不均衡,開發利用難度大。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對用水的要求會更高,缺水威脅還可能加重。加之,水污染的問題日益突出,已經嚴重影響到了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

(1)地表水體污染。我國污水的年排放總量已達600多億噸,其中80%以上是沒有經過任何處理就直接排入水域的污水。污水排放量的加快,使地表水體環境質量急劇惡化,江河湖海普遍受到污染,全國7大河流經過的主要大城市的河段,大部分水質污染嚴重,75%的湖泊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富營養化,有的已經不適宜作為飲用水源。尤其是2007后6月,無錫太湖水源地藍藻暴發,引發水質污染,導致自來水發臭,給當地城鄉居民飲用水造成了嚴重影響。

(2)地下水體污染。地下水污染的特點“三氮”污染,硬度升高,酚、氰化物、砷、汞、鉻、氟等有毒有害物質含量升高。這類物質不易分解,不易沉淀,并且容易被生物體富集轉化成毒性更強的有機化合物,對人體健康有嚴重危害。同時,在遷移循環過程中遍布水體、土壤和作物,污染環境,危害生態。

(3)降水酸化日趨突出。全國已有不少地區降落酸雨,并呈由北向南擴展之勢。近年來,全國降水年平均PH值低于5.6,導致酸雨地區城市地下水的PH值也明顯下降。水質酸化造成地下水總硬度增加、重金屬污染和有機物污染加劇。

(4)飲用水安全問題日益凸顯。按照國家衛生部頒布的《生活飲用水水質規范》和國家建設部頒布的行業標準《城市供水水質標準》,我國有近一半的城市居民在使用不合格的飲用水。飲用水安全問題嚴重威脅到居民身體健康,成為急需解決的重大問題。

2 水污染的影響

水污染已成為我國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和建設小康社會的極為重要的制約因素。日趨嚴峻的水污染使水質惡化,破壞了水體的正常功能,降低了水的使用價值,加劇了原本匱乏的水資源供給矛盾。水污染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對工業的影響。絕大多數的工業生產離不開水,水質會直接影響工業產品的質量。如造紙、印染等工業產品,使用不潔凈的水會造成產品的色澤晦暗;釀酒、食品等使用不衛生的水會導致飲料和食品的衛生質量不合格,直接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二是對農業的影響。用污染的水灌溉農田,會造成土壤質量降低,農作物減產、變質,甚至顆粒不收;污水對漁業造成的危害也非常大,可使水生生物緩慢中毒,出現畸形的或是帶有怪味的魚蝦,嚴重時一夜之間成百上千的魚死亡。三是對居民生活的影響。未經處理或處理不當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水中,當數量超過水體自凈能力時,就會造成水體污染,對人體健康產生影響。如甲醛汞中毒(水侯病)、鎘中毒、砷中毒、氰化物中毒、農藥中毒、多氯聯苯中毒等。鉛、鋇、氟等也可對人體造成危害。這些急性和慢性中毒,是水污染對人體健康危害的主要方面。

3 加強水污染控制的對策思考

(1)加強全民的環保教育。環境保護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是世世代代持續發展的戰略工程。應該采取多種形式,通過多種途徑,加大環保宣傳力度,進一步增強水憂患意識,養成節約用水的良好習慣,積極投身防治水污染的偉大實踐。特別是政府要進一步增強環保意識,堅持實施節流優先、治污為本、多渠道開發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把污水作為一種穩定可靠的水資源進行再生利用,形成良性循環,努力實現經濟建設與水污染控制的協調發展。

(2)加強工業廢水的源頭治理。按照節能、降耗、減污和提高生產效率的原則,全面推行廢水排放量最小化清潔生產。一是加強對工業企業的執法力度。堅持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強化對工業企業的監管,嚴肅查處違法排污現象。根據污染產生的影響及損失決定處罰及賠償的金額,提高企業違法排污的成本。二是嚴格工業項目環保審批。對于新建基本建設項目,嚴格實行環境影響報告書制度、排污申報登記制度和排放許可證制度,堅持做到生產線設計與污染治理設計、生產線施工與污染治理設施建設、生產線建成投資與污染治理設備啟用“三同時”,嚴格杜絕對環境產生新的污染。三是調整優化工業結構。加大技術改造力度,引進環保生產工藝,生產綠色產品,從根本上解決污染問題。對于污染嚴重的小制革、小煉焦、小化工、小印染、小造紙警“五小工業”,要按照國家的產業政策,堅決實行關、停、并、轉;凡危害城鎮飲用水源的企業,必須一律實行關停。四是大力推行清潔生產。從源頭削減污染,清潔生產包括合理選擇原料和進行產品的生態設計、改革生產工藝和更新生產設備、提高水的循環使用和重復使用率,以及加強生產管理,減少和杜絕跑冒滴漏。五是提高工業廢水處理及利用的水平。引導企業樹立工業廢水是流失資源的思想,盡量采用有效技術回收利用,在減量化、資源化的基礎上使其無害化。

(3)加強城市廢水污染的控制。一是科學編制城市水資源利用的整體規劃。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根據城市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制定好城市的近期、中期、遠期水資源綜合利用整體規劃和水污染控制規劃。水污染控制規劃應該具有超前性,綜合考慮治水、排水、污水處理、污水回用等因素,堅持排漬、減污、分流、凈化、再用的原則,按照城市水城功能區的要求和水環境容量,確定水質控制的目標和區域水污染防治的實施方案。二是抓好城市排水管網建設和改造。我國城市大多數屬于綜合性城市,居住、商貿、工業混雜在一起,城市建設欠債太多,排水系統不健全,管道質量差,且雨污合流,不利于對污水進行處理。城市污水處理系統建設必須與城市建設同步實施,協調發展,決不能半途而廢或打亂總體部署。應堅持“先地下、后地上”和“雨污分流”的原則,建設好市政排水管網,并為污水回用預留管網空間。同時,進一步完善城區排水設施建設、逐步實現雨污分流,與城市污水處理廠建設銜接。三是籌劃建設城市污水處理廠。城市污水處理廠是水污染控制的骨干工程。應逐步建立面向市場的環境保護融資機制,積極鼓勵企業、社會和外國資本投資興建城市污水處理基礎設施,進一步加快城市污水處理廠建設步伐,以最短的時間實現水污染控制陽治理。要根據城市規模和污水水質實際情況,科學論證引進污水處理高效低耗成套工藝、技術和設備,防止出現部分處理建筑物和設備閑置的問題,使有限的建設資金發揮出更大的社會、環境效益。污水處理廠建設也要注重消除自身對環境的影響,成為無污染的綠色工程。

參考文獻

[1]孫希君,水污染及污水處理[J],哈爾濱學院學報,2002,8.

[2]周鵬程,污水綜合治理淺談[J],中州建設,2004,10.

[3]彭海清,李平,劉霞,管道分質供水系統的組成及工程設計[J].中國給水排水,2002,5.

水污染論文范文第5篇

摘要:目前農村水污染的困境主要表現為水污染的復雜性、防治意識的相對薄弱以及防治基礎設施的缺失;針對這些困境可以采取如下的應對策略防治,多維化的防治策略、針對性的宣傳策略以及加強基礎建設提升使用效率策略。

關鍵詞:農村水污染;困境及表現;應對策略;個案例析

在農村振興計劃的實施中,農村水污染的防治是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然而由于其染污源復雜,人們防治意識相對薄弱等諸多原因的影響使農村水污染的防治處于尷尬困境。所以,如何走出這個困境就成了地方水利服務站管理者首先思考的問題。

1農村水污染防治的困境及表現

農村水污染防治的困境主要表現在如下三個方面,即農村水污染的復雜性;防治意識的相對薄弱;防治基礎設施的缺失。下邊結合具體的事例進行說明:

1.1污染的復雜性

農村水污染的現狀非常嚴峻。根據國家環保部門的數據顯示,我國水質超V類河水長達10472km,占比近1/10。近幾年,農村水污染形勢嚴峻,農田被污染的面積達1000萬hm2,有近3萬km的河流難以達到漁業水質標準[1]。這段引文在介紹農村水污染嚴峻形勢的同時,也提示我們一個這樣的問題:農村水污染具有復雜性。對于這種復雜性,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分析:

一是從污染源上分析,農村水污染的染污源相對復雜。既有農業生產自身引發的水污染,也有其他原因引起的水污染。特別是對于農田的污染而言,其既是水污染的受害者,也是水污染的造成者。因為灌溉的需要,農村被污染的水再次污染,因為雨水的沖刷,這些農田又成了新的污染源。

二是從污染的程度上分析,農村水污染的現狀呈現出不均衡的發展趨勢。這些污染程度相對不同的現狀卻存在著彼此轉變的可能。特別是對于那些低污染地區而言,由于防治不當,極有可能發展到更為嚴重的程度。

1.2 防治意識相對薄弱

農村的環保意識相對薄弱,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因此,這種薄弱的防治意識不僅不能對現有的污染進行有效的防治,而且還極有可能造成新的污染。由于現代農業生產機械化程度的提高,牛耕馬拉、肩挑背扛的耕作方式逐步退出歷史舞臺,取而代之的是機械化生產[2]。機械化的農業生產在提升農業生產效率的同時也會帶來新的污染問題。例如,由于在機械化生產中人為操作不當,可能出現化肥施用過多的情況,可能會出現農藥使用過多的情況,可能會因為機械化生產帶來新的燃油污染等諸多問題。所有的這些問題都有可能引發新的水污染。因此,農業的機械化生產應該與水污染的防治相結合,避免出現顧此失彼的情況。

農村的水污染還來自于農村養殖業的發展。畜牧養殖是農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由此帶來的水污染問題也日益凸顯。畜禽糞便未能進行有效處理,隨意排放的現象比較常見,這就容易對附近地下水、河渠造成污染[3]。但是對于養殖業而言,他們不僅缺少相應的保護意識,而且也沒有相應的處理方法。因此,這既是一個因為防治意識不高產生的問題,也是一個因為防治宣傳的缺失所造成的問題。

1.3 防治基礎設施的缺失

造成農村水污染的防治基礎設施建設相對薄弱。特別是對于農民日常生活垃圾而言更是缺乏相應的處理設施。久而久之,這些生活垃圾就會成為新的污染源,進而污染地表水,再而污染地下水,形成惡性循環。

2農村水污染防治的應對策略

2.1多維化的防治策略

面對農村水污染的困境,我們需要采取多維化的防治措施:一是針對農村水污染源的多樣性,我們可以采取有針對性的防治措施。例如,針對農村機械化生產帶來的新污染問題,我們可以通過對具體操作人員的環保宣傳,提升他們的環保意識,從而杜絕人為污染產生的可能;二是對于農業生產中用藥過多的問題,我們可以制定嚴格的農藥使用標準,控制農藥的使用量,從而把因為過量使用造成的潛在污染控制到最低限度;三是對于因農村養殖業發展而造成的水污染問題,我們可以通過規?;酿B殖,集中處理養殖業產生的垃圾,從而把這類污染控制到最低的限度。針對因為日常生活垃圾所造成的染污,我們也可以采取集中處理的方法進行防治。

2.2針對性的宣傳策略

農村水污染的防治需要通過相應的環保宣傳提升防治意識。在宣傳的過程中,一般需要關注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一是宣傳水污染的嚴重性。只有使所有的人意識到了水污染對自己、對他人的危害,他們才能主動地參與到水污染的防治中來。

二是宣傳水污染的處理結果。對于主觀故意所造成的水污染案例,應該加大處罰力度,從而震懾那些故意造成水污染的人,使其改變自己的思維觀念。

三是宣傳水污染的防治方法。對于那些因為生活垃圾而產生的水污染完全可以通過相關的防治宣傳把其降到最低。例如,垃圾的分類化處理等。

四是法制宣傳。農村水污染的防治有法可依,因此,對于這些法律的宣傳,既能提升大家的防治意識,又能規范人們的日常行為,可謂一舉兩得。

2.3加強基礎建設提升使用效率

農村水污染需要政府加大治理力度。特別是對于水污染防治基礎設施的建設,更應該加大投資力度。對于已建成的防治設施,應該努力提升使用效率,最大化地降低污染的形成。

3 結語

農村水污染的防治處于一個尷尬的境地。只有認真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才能找到走出這種防治困境的辦法。這既是我們反思農村水污染防治實踐的結論,也是我們開展農村水污染防治的開始。

參考文獻

[1]丁凱.農村水環境污染現狀及治理研究[J].鄉村科技,2017(08):83.

[2]王肖陽.我國農村水污染成因及治理措施[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7(13):92.

作者簡介:錢寶晶,大專學歷,工程師,研究方向:農村水資源管理。

上一篇:幼兒園大班論文下一篇:教師心理健康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