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文化自信論文范文

2022-05-13

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文化自信論文范文(精選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菊勘疚姆治錾鐣髁x法治文化與傳統法律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關系,闡述社會主義法治文化自信培育的意義,提出社會主義法治文化自信培育的路徑:正確認識中國傳統法律文化中法治傳統的重要地位;積極肯定并總結我們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有益“法治”思想和經驗;創新多種形式培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自信。

第一篇:文化自信論文范文

文化自信視域下的教育自信

摘 要:黨的十九大提出要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其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自信,是增強中華民族文化軟實力的源泉與動力,是應對世界異質文化沖突與融合的心理支撐,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支柱。文化自信的充足底氣體現在,源自歷史悠久的傳統文化、近代百年的革命精神、中國道路的巨大成功。同時,文化自信呼喚教育自信,教育自信是文化自信的題中之意。我們的教育自信來自擁有悠久的辦學傳統與豐富的教育思想,來自新世紀教育發展成就,來自信息化推進教育現代化實踐。為了進一步彰顯新時代教育自信,應堅持立德樹人本旨,大力發展素質教育;重視農村基礎教育,推進城鄉均衡發展;完善職業教育體系,促進產教深度融合;加快“雙一流建設”,實現高教內涵發展;支持社會力量辦學,加強師德師風建設。

關鍵詞:文化自信;內涵;教育自信;意義

DOI:10.15958/j.cnki.jywhlt.2020.04.001

Key words:cultural self ̄confidence; content; educational self ̄confidence; meaning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指導黨和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奮勇前進的強大精神力量。全黨要更加自覺地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始終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1]14“四個自信”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我們說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說到底是要堅定文化自信。

一、文化自信的本體內涵及偉大意義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1]33堅定文化自信,是著眼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提出的,體現了我國高度的文化自覺,彰顯了我國的鮮明文化立場。

1.文化自信的本體內涵

文化,是社會歷史發展中人類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既包括物質文化與行為文化,也包括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人們的生活方式、存在樣態、行為方式、思維特征、情感方式、價值取向、審美情趣、心理素質都包含在文化之中。文化自信,就是文化主體基于對自身文化歷史有清醒認知,對自身文化價值有充分肯定,對自身文化未來有堅定信念所呈現出來的一種積極穩定的文化心理狀態[2]。就宏觀而言,表現為國家、民族能夠正確認知自身擁有文化的價值與意義,客觀看待自身創造的文化內涵和功能,同時對自身文化的發展前途充滿自信;就微觀來說,表現為個人對國家和民族文化的價值認同、身份認同、情感寄托和積極態度。

2.文化自信的偉大意義

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18之所以提出“四個自信”,是因為文化自信對于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要戰略意義。中華民族向來有對自身文化充滿自信的歷史傳統與民族氣度,正是這種對本民族文化的認可與自信,才確保了中華文化在歷史長河之中和世界民族之林獨具特色,享譽全球。從根本上講,文化自信之所以重要,本質上是因為文化重要。文化具有引導力、教化力、凝聚力、感召力、凈化力、推動力等諸多功能。作為民族的精神力量和國家的軟實力,文化的力量是奇特的、巨大的和不可比擬的。文化自信與“四個自信”中其他三個“自信”相比,尤其具有重要地位,可以說是更具基礎性、廣泛性、深厚性的自信。其偉大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第一,文化自信有利于增強中華文化的軟實力。隨著全球一體化、政治多極化和信息多元化的不斷加劇,世界變成了地球村,各國間的文化交流、信息互通、經濟交往日益密切,文化在世界各國綜合國力競爭中的作用更加突出。綜合國力競爭,可分為硬實力競爭與軟實力競爭,民族文化、意識形態、生活方式就屬于國家軟實力。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和精髓,體現了一個民族對世界、國家、民族、歷史、文化的體認與感悟,是對精神追求和行為準則的深度積淀,可以展現國家與民族的自我認同與價值追求。就世界競爭而言,文化的競爭是持久的、有影響的軟實力的競爭,有助于提升民族的自信心和增加國家的凝聚力,有利于提振民族的團結精神與國民意識。

第二,文化自信為應對世界不同文化的交鋒、沖突提供良好的心理準備。世界一體化、經濟全球化步伐加快,國與國之間的交流與交往日趨頻繁,在此過程中,世界各國的文化傳統、價值觀念、意識形態等差異與沖突難以避免。在國際化與信息化快速發展的今天,別國的外來文化與中華文化不可避免地展開交鋒、博弈、沖突與交融,有可能會影響到中華文化的主體地位和國民的價值取向,進而會導致思想觀念的混亂與文化自信的喪失。因此,為了彰顯中華文化的優勢,維護我國主體文化的安全,將意識形態的自主權與思想文化的話語權牢牢地掌握在我們自己手里,必須科學處理好與外來多元文化之間的關系。“一種文化的包容力越大,它的內涵也就越豐富。”[3]對待世界不同文化,應當采取科學、客觀的態度來看待與評判,采取揚棄的科學態度,對有益于我國文化發展的精華部分,我們要采取寬容接納的態度去吸收;對不利于我國文化發展的糟粕部分,我們要果斷采取批判的態度予以拒斥。文化自信,不是故步自封的封閉文化,而是批判吸收的開放文化。

第三,文化自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中華民族在上下五千年的發展歷程中,創造了博大精深、獨具特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世界上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輝煌燦爛的中華文化為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強國提供了博大而深厚的思想文化寶藏,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巨大精神動力。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1]34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強國的征程中,文化自信有助于增強民族凝聚力,調動全民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熱情與積極性。文化自信是國民憑借對自身文化的體認、省思與認同,來展現中華民族文化與歷史的自身魅力與優勢。文化自信可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強大精神動力和心理依托,終將會發揮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精神支柱的歷史性作用。

3.文化自信的充足底氣

2012年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堅定文化自信,因為文化自信具有重大價值與深遠意義,也是新時代發展的需要和建設強國的需要。何以要堅定文化自信?因為我們的悠久傳統文化、優良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的先進文化給了文化自信以充足的底氣。

第一,文化自信源自悠久的文化傳統、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文化資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文明經歷了5 000 多年的歷史變遷,但始終一脈相承,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次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了豐富滋養。”[4]一是中華古代文明與世界幾大文明古國相比,最具生命力和創新力??v觀世界幾大文明古國,如古埃及文明、古巴比倫文明、古印度文明等,都沒有延續下來,都被淹沒在歷史長河之中,唯有輝煌燦爛的中華文明延續不絕,持續五千多年,與時俱進,長盛不衰。二是數千年中華民族積淀了厚重的民族精神。諸如“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精忠報國”的愛國情懷,“舍生取義”的犧牲精神,“革故鼎新”的創新思維,“扶危濟困”的公德意識,“公而忘私”的價值追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意識等,始終是中華民族奮發進取的精神動力。三是中華文化在歷史上曾長期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如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墨家文化、經學文化、理學文化等,在世界上產生了重要影響。中華文化是世界主流文化之一,只是在19世紀以后才開始衰落。四是在世界幾大文化體系中,中華文化最具包容性、融合性與創新性,如魏晉儒道融合形成玄學,兩宋儒學與佛道融合形成理學,明清理學與西學融合而形成實學。五是在世界各國中,中國的古文獻資料最為豐富,為優秀文化的傳承與延續提供了重要資源與堅實基礎,為文化創新與文化發展提供了豐厚沃土。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當今我們堅定文化自信提供了充足的底氣。

第二,文化自信來自中國近代百余年的革命精神、革命傳統和革命實踐。在黨領導人民進行的革命斗爭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形成了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鋒精神、焦裕祿精神、抗震精神、航天精神等[5],不僅生動記錄了中華兒女不畏艱難、頑強奮斗的光輝歷程,而且深刻展示了中華民族良好的精神風貌,成為激勵我們進行偉大實踐的思想源泉和精神動力。中華文化的優良傳統、思想精華是我們進行文化創造的豐厚沃土,也是我們樹立文化自信的源泉。“歷史和現實都證明,中華民族有著強大的文化創造力。每到重大歷史關頭,文化都能感國運之變化、立時代之潮頭、發時代之先聲,為億萬人民、為偉大祖國鼓與呼。”[6]正是因為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和中華兒女的勤勞勇敢,中華民族才能戰勝一個又一個艱難險阻,不斷開拓嶄新的發展道路,進而迎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第三,文化自信源自中國道路的巨大成功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展現。當今世界,放眼全球,可以發現一個基本事實:一些國家沒有悠久的歷史文化,但他們同樣有著比較堅定的文化自信。為什么會這樣?究其根源,是因為這些國家處在比較好的發展階段,國家的整體發展狀態良好,社會文明程度較高,人民生活水平較高。反觀某些雖有比較悠久文化傳統的國家,由于國力衰弱、社會動亂、民不聊生,因而,國民普遍缺乏文化自信。這就充分說明,悠久的歷史文化固然是文化自信的泉源,但文化自信的現實根基卻在于綜合國力的強大。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走出了一條不同于西方、有別于蘇聯模式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綜合國力大幅提升。我國的經濟實力與綜合國力逐步強大起來,已躋身于世界前列,有力地提升了人民的生活品質,促進了城鄉建設,推進了社會發展,從而使我國的國際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升,我國使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我國的發展為世界進步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中國動力”和“中國方案”。

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魅力展現也是我們文化自信的重要來源。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新文化,是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新文化。馬克思主義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旗幟和靈魂,是區別于其他文化的根本標志。歷史已經證明,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代表著中國文化的前進方向。

二、文化自信呼喚教育自信

1.教育自信是文化自信的題中之意

文化自信本身包含教育自信,教育自信也必將促進文化自信。因為教育是文化的表現形式,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教育制度、教育思想,還是教育內容、教育活動,都是人類文化的表現形式與傳承方式。教育是文化的傳播、傳承過程,是弘揚文化、傳承文化和創新文化的重要途徑。教育通過知識傳授與文化傳遞方式,將先進的文化理念、優秀的歷史文化、優良的革命文化和先進的建設文化傳遞給下一代,從而確保了文化的繼承性、連續性與創新性。

所謂教育自信,是指個體或群體對于本國歷史和現實中的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活動、教育模式等所持的積極態度和肯定觀點。即個體或群體充分肯定本國教育歷史和教育實踐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相信本國教育體系完備、功能健全、成效顯著,充分相信本國教育能夠最大程度地滿足廣大人民接受文化教育的根本需求,能夠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進步。

當然,任何自信都不是憑空產生的,無憑無據空喊自信,只能是自欺欺人。教育自信也是如此。那么,我們的教育自信源于何處?

2.悠久的中國教育傳統自信

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于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熔鑄于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植根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1]33泱泱中華,幅員遼闊,歷史悠久,作為世界上唯一一個從未間斷的古文明,中華五千多年的悠久歷史孕育了光輝燦爛的民族文化,其中包括創造了底蘊深厚的教育傳統。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歷史之所以沒有間斷,靠的就是文化的凝聚力,靠的就是悠久的教育培養了一代又一代優秀人才,維系了文化傳統,推動了社會進步。

第一,構建了系統完備的學校教育體系。從三皇五帝時代我國已出現了“成均”“庠”,夏商周三代又出現了“序”“校”“瞽宗”“辟雍”等專門教育機構,用來教化民眾、培養人才。自此以后,每個朝代都從未間斷地設置學校,如國子監、太學、四門學、書學、律學、算學等。這些學校里既有高等教育性質的學校,又有初等教育性質的學校,也有專門性質的學校,既包括國家層面的學校國學,也包括地方性的府學、州學、縣學,構建了系統完備的學校教育體系,為國家培養了眾多的管理人才和社會英才。

第二,誕生了眾多的教育家和寶貴的教育思想。春秋戰國時期,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私學驟興,士階層崛起,出現了百家爭鳴的文化繁榮局面,孕育了孔子、墨子、孟子、荀子、老子、莊子等一大批對后世產生了深遠影響的思想家、教育家。在這個被西方學者雅思貝爾斯稱為人類文明的軸心時代,中國為世界文化教育貢獻了寶貴的中國智慧??鬃拥?ldquo;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啟發誘導”“溫故知新”“學而不厭,誨人不倦”[7]等教育原則與方法,成為世界教學經典與文化瑰寶,至今仍有強大的生命力,尤其是他的啟發式教學與古希臘蘇格拉底的“產婆術”足相媲美。墨子的“兼相愛,交相利”的兼愛教育思想則比耶穌的博愛思想更具廣博性與包容性,也比后者整整早了將近480年。教育是育人的事業,育人必先知人,知人就是認識人性。孟子的“性善論”、荀子的“性惡論”對人性的本質進行了深入探討,特別是荀子的人性論是古代世界最全面、最有價值的理論,比西方在同一問題上也有論述的柏拉圖更為切實、深刻。在教學方法方面,孟子提出的“深造自得”“盈科而進”“教亦多術”“專心致志”,荀子的“聞見知行”“虛壹而靜”“鍥而不舍”等學習思想[8],極富智慧,頗有啟迪,等等,不一而足。到了近代,在古代教育思想的浸潤下和歐風美雨的滋潤下,誕生了燦若星河的近代教育家,杰出代表有蔡元培、陶行知、胡適、張伯苓、梅貽琦、黃炎培、晏陽初等,他們的教育思想與辦學實踐為世界教育大花園增添了五彩斑斕、色澤耀眼的鮮花。如蔡元培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辦學理念來指導北大改革,使北大煥然一新,成為匯集眾多著名學者的最高學府和五四新文化運動的策源地。陶行知開展的生活教育運動,對不適應社會發展的舊教育進行了徹底改造,為我國近代教育帶來一股新風。不難看出,近代教育家與古代教育家在教育精神上并行不悖,一脈相承。

第三,較早出現了具有典范意義的教育機構。稷下學宮,是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的中心與重鎮,對我國古代的文化和教育發展產生過重大影響,被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稱為“中國最早的書院”[9]。它由官方主辦,私家主持,集講學、著述、育才、資政為一體,所體現出的崇尚知識、追求創新、學術自由、尊師重道的優良傳統與精神風尚,成為中國乃至世界的教育瑰寶,為后人樹立了崇高的教育典范。書院,是中國古代貢獻給世界的又一個值得稱道的辦學形式。萌芽于唐末,興盛于兩宋,直到清朝末年才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下退出歷史舞臺。據不完全統計,兩宋時期大小書院共有515所,其中白鹿洞書院、岳麓書院、石鼓書院、應天府書院被譽為“四大書院”,名揚四海。書院制度十分完備,成了當時一種特色鮮明的教育制度,為學者講論和傳播思想學術提供了重要場所,形成了不同的學術流派。它所奉行的開放性、獨立性和學術性與西方中世紀大學并無二致,成為中世紀世界高等教育遙相呼應的兩顆璀璨明珠。悠久的德育傳統為世界提供了寶貴的歷史經驗。兩千多年的中國傳統教育,積累了豐富而寶貴的道德教育經驗,以“仁、義、禮、智、信”為核心的德育內容,以“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為標準的道德觀念,以立志有恒、克己內省、改過遷善、身體力行、潛移默化、防微杜漸為原則的德育方法,形成了風格獨特的道德教育原則與方法。家庭家族教育為世界提供了中國家教范式。以孟母三遷、斷杼教子、顏氏家訓、童蒙須知為代表的家庭家族教育典范,構成了以生活經驗、處世哲學、實踐智慧、價值理念為核心的家風家教傳統。傳統家庭家族教育通過禮儀教育、家譜教育、家風教育、家訓教育、勸勉教育等系列活動,不僅可達到勵志、勸勤、勉學、誨戒、明德的目的,而且可以達到啟迪童蒙、矯正劣行的效果,如“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10],“以孝悌為本,以忠信為主,以廉潔為先,以誠實為要,臨事讓人一步,自有余地;臨財放寬一分,自有余味”[11],“家運之興在于和睦、孝道、勤儉”[12]。我們應當弘揚中國優秀德育與家教傳統,構筑具有中國特色的對世界有影響力的新教育體系,進而提升我國的文化自信與教育自信。

第四,科舉制度為世界提供了人才選拔的中國方案??婆e制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對選拔精英人才,促進教育發展,推動社會公平曾發揮了巨大作用。萬歷年間,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認為,中國的科舉制度實現了柏拉圖的“理想國”,中國的“知識階級即‘哲人’對帝國的統治者有著廣泛的影響”“他們全國都是由知識階層,即一般叫做哲學家的人來治理的”[13]??婆e制是中國文化的核心,創造了一種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科舉文明。某種意義上說,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表征就是科舉。梁啟超曾經從四個方面對科舉的歷史作用做過公正評價:科舉使政權充滿活力,使社會充滿活力,使儒學與制度一體化,使個人充滿活力。西方文官考試制度就是對中國科舉制度的借鑒和發展,如英國、法國、意大利等國,主要是通過馬可·波羅、利瑪竇等人介紹到西方。18 世紀啟蒙大師伏爾泰也高度贊揚中國科舉制度,因此,法國師法中國,率先在1791 年進行文職人員考試。英國經濟學家亞當·斯密于1776 年也提議,仿效中國科舉制選拔文職官員。1870 年,英國文官考試制度最終確立,成為歐美楷模。伏爾泰、孟德斯鳩、狄德羅、盧梭等都對科舉所體現出的公平選拔機制而驚嘆和折服。近代美國傳教士丁韙良于1868 年在波士頓舉行的會議上宣讀的論文《關于中國的競爭考試》中,認為科舉是“中國文明的最好方面”。他說英國已經采借,建議美國立即仿效[14]。越南、朝鮮完全按照中國科舉模式選拔人才,日本也曾經學習采用過科舉制度。孫中山指出:“現在歐美各國的考試制度,差不多都是學英國的。窮流溯源,英國的考試制度原來還是從我們中國學過去的。所以,中國的考試制度,就是世界上用以拔取真才的最古最好的制度。”[15]

3.新中國的教育成就自信

第一,教育總體發展水平進入世界中上行列。2016年,我們邀請獨立的第三方對我國的教育發展進行評估,評估的最主要結論是:中國教育總體發展水平已經進入世界中上行列。其主要依據是以下幾項關鍵數據:第一,我國學前三年毛入學率為77.4%,達到世界中上收入國家平均水平;第二,小學凈入學率99.9%,初中毛入學率為104%,中國九年義務教育普及率超過世界高收入國家的平均水平,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3.4%;第三,高中階段毛入學率為87.5%,高等教育毛入學率為42.7%,這兩項都高于世界中上收入國家的平均水平。尤其是我國高等教育實現了從過去的“精英教育”,向當前“大眾教育”的成功轉變,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始終維持在42%以上,主要勞動年齡人口受過高等教育的比例達到15.83%,人力資源強國的目標正在逐步實現[16]337-338。

第二,教育公平取得重要進展。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國家把促進教育公平作為一項基本教育政策。為了推進教育公平,國家著力從以下四方面入手:一是切實辦好農村教育,進一步縮小城鄉差距。為了切實辦好農村教育,進一步縮小城鄉差距,國家實施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等工程,改善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和教學點辦學條件。從2011年秋季學期起,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每年惠及三千二百多萬學生。增加農村學生上重點大學的人數,自2012年起實施國家農村貧困地區定向招生等專項計劃。二是加大中西部教育發展能力的提升,縮小與東部地區的教育發展水平差距:逐步提高中西部地區高考的錄取比例,采取向中西部地區招生名額傾斜的方式;中西部高校振興計劃穩步推進,加大對中西部高校經費投入力度,改善基礎設施和辦學條件,努力提高中西部地區高等教育的辦學水平;不斷提高少數民族地區各級各類教育發展水平。三是進一步推進城鄉、校間、義務教育學校均衡發展。真正落實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就近免費入學的政策,實行區域內學區制與九年義務教育一貫制招生政策,科學確定招生范圍,力求做到陽光招生公開、公平、公正,給區域內初中合理分配優質高中錄取名額。四是重點關注特殊群體和弱勢群體教育,進而縮小群體間的教育差距。完善家庭貧困學生的助學計劃,做到由兒童的學前教育到成人的研究生教育全面覆蓋,一個都不能因家庭經濟原因而掉隊。進一步推進農民工隨遷子女接受教育和在城里參加高考等問題。

第三,教育質量穩步提升。近年來,我國正在深化義務教育和高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深度改革,努力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不斷深化職業教育改革,注重校企合作,努力實現由“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的技術人才培養體系,加大高等學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力度。進一步推動新建本科高校轉型為應用型高校,提升應用型高校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加大高校參與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鼓勵與支持力度。同時,教育質量得到明顯提升,初步實現了由外延擴張向內涵發展的轉變。近年來,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公布的2018年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2018)中,我國北京、上海、江蘇、浙江4個省市的15名抽樣學生,取得了3項第一的好成績。之前的2016年,上海學生連續兩次獲得第一名的好成績。另外,在全球高等教育權威QS教育集團發布的2016年全球高等教育實力排名中,我國的高等教育整體實力排在全球第八位和亞洲國家的第一位[17]。

第四,教育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貢獻率大大提高。近年來,我國的職業院校每年向全國各地的生產一線輸送接近千萬的畢業生,他們中間大部分成為生產企業的技術骨干;職業院校成功培訓技術人員多達1億人次。普通高等學校向社會各條戰線輸送的人才累計多達兩千余萬人,高校主持的國家重大研究項目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做出重大貢獻,有不少重大成果轉化為生產技術與科技成果[17]。

第五,教育對外交流更加頻繁,影響力進一步擴大。高校“雙一流”建設受到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與認可。我國于前幾年已成功加盟本科工程教育國際互認協議成員國,我國的高等工程教育水平與質量受到了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的認可,取得了國際認證資格。2018年,來自196個國家和地區的49.2萬人在我國的1 000所高校留學,我國成為世界第三、亞洲第一的留學目的國。我國與世界各國及國際組織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日益加強,尤其是與“一帶一路”國家的教育交流與合作更加廣泛,這些均展現了我國教育的國際影響力進一步加強[16]338。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新發展,人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更加自信,對我國教育事業投入更大的支持。同時,也對我國教育進一步發展提出更高更遠的目標,即全面深化教育體制改革與綜合改革,加強教育法治建設,大力推進依法治教,加強教育對教育工作的領導,努力促進教育公平,調整教育結構,提高培養質量,增強發展活力,強化教育保障,努力打造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和世界一流水平的教育體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出更新更大的貢獻。

4.信息化促進教育發展自信

近代以來,我國的教育長期處于“跟跑”狀況,即跟隨、追隨發達國家的技術與教育,以借鑒與學習為主。例如,清末民初主要學習日本教育,民國時期學習歐美教育,建國初期學習蘇聯教育。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社會、經濟、教育的巨大發展,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教育開始處于與發達國家“并跑”的狀態,不少教育關鍵指標達到和超過了國際標準,中國從跟跑者逐漸成為與世界發達國家的對話者和并跑者。進入新世紀,借助信息技術促進教育變革這一歷史重大機遇,中國教育將有可能實現“領跑”的目標,成為世界教育的領路人或引跑者。憑借信息技術,中國教育將可能真正實現“彎道超車”,充分發揮后發優勢,盡快完成“教育變革”。

近20年來,由于我國的后發優勢以及教育信息化提升至國家戰略層面,當前我國教育信息化水平已經逐步走在世界前列。尤其體現在教育信息化戰略地位得以確立,學校網絡教學環境建設大幅改善,優質資源匱乏局面明顯好轉,國家教育資源云服務體系初具規模,教育管理信息化全面推進,系統部署推出若干重大政策措施等幾大方面。這些也為教育自信提供了堅實的社會條件和技術支撐。

第一,率先制定《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2年,我國第一份教育信息化十年戰略規劃正式頒布,確定總體目標定位是將通過十多年時間,努力將我國建成具有中國特色現代教育信息化育人系統,將整體提升我國的教育信息化水平,進而達到世界一流水平,促進我國教育事業快速、科學、健康發展。

第二,先后兩次召開國際教育信息化大會。2015年5月,我國政府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合作在青島首次召開國際教育信息化大會,國家主席習近平為大會的召開發了賀信,90多個國家的代表出席會議。會議以“信息技術與未來教育變革”為主題,通過了《青島宣言》。這是中國第一次在教育方面在國際上有話語權。2017年11月,又在浙江烏鎮召開了中國教育信息化國際峰會暨國際智慧教育展覽會,主題為“啟迪教育智慧,憧憬未來技術”。

第三,我國教育信息化各項指標發展迅速。近年來,“三通兩平臺”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尤其在基礎教育信息化領域。2019年,城市中小學?;ヂ摼W覆蓋率達98.4%,多媒體教室比例達92.3%,農村中小學校達90.1%。數字教育資源覆蓋10.14萬個全國教學點,偏遠山區的中小學生都能共享優質教育資源。職業教育網絡教學資源覆蓋高職高專19個專業大類。尤其是2020年疫情防護期間,全國大中小學均采取了線上教學,做到了“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

三、新時代增強教育自信的新方略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1]36-37

1.堅持立德樹人本旨,大力實施素質教育

立德樹人既是教育工作的根本宗旨,又是各級教育的重要任務。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公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1]37 落實立德樹人本旨,必須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各級各類學校加強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理想與信念教育等,堅持依法治教,進一步加強國家安全教育、國防教育,全面提升青少年的政治思想素質與思想品德修養。堅持立德樹人,在把準素質教育的基本特征與時代使命的基礎上,著重推進大中小學課程、教材與教學改革;加強各級學校勞動教育,力求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進一步強化各級各類學校體育工作,提高學生的體育衛生健康知識,使之養成自覺鍛煉和健康生活的良好習慣;全面加強美育工作,提高各級學校學生的審美情趣、審美意識與審美素養。

2.重視農村基礎教育,推進城鄉均衡發展

教育公平是確保社會公平的基石。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必須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促進社會公平正義”[1]19,將促進基礎教育公平,推動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作為當前的教育發展戰略重點之一。保證基本教育、補齊教育短板、促進教育公平,是推進我國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的重要舉措,也是縮小城鄉義務教育差距的根本保障,將有效地實現義務教育的高質量公平發展目標。同時,大力發展學前教育,加強普惠性幼兒園建設,努力實現學前三年普及教育,真正提高幼兒的保育質量;發展特殊教育,教育資源要向身體殘疾的弱勢群體傾斜,尤其為家庭貧困的殘疾學生提供免費基礎教育,從而保障殘疾少年兒童的受教育權利;努力實現高中階段普及教育,真正提高中等職業教育辦學水平與教育質量,推進普通高中教育綜合化、多樣化,全面提高我國新增勞力的文化素養。

3.完善職業教育體系,促進產教深度融合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應“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1]37。加強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進一步完善職業教育體系,力爭實現職業教育與高等教育的融合發展,努力培養更多實踐型、創新型、技能型人才,提高各類學校所培養人才在國家建設中的適應能力與建設能力。同時,也要辦好遠程教育、網絡教育、繼續教育,使我國形成個性化、信息化、終身化的教育體系,推進我國現有各類教育的優質資源共享工作,真正實現以教育信息化推動教育現代化的目標。

4.加快“雙一流”建設,實現高教內涵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加快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健全學生資助制度,使絕大多數城鄉新增勞動力接受高中階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1]37要建設教育強國,必須加強高校的“雙一流”建設,增加我國高校的實力,從而在國際綜合國力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為此,應當加強高校人才隊伍建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圍繞國家重大需求和國際科研前沿,面向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充分發揮高校的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及文化傳承等基本功能。借鑒國際高等教育發展經驗,適度超前規劃我國的高等教育,使我國的高等教育水平整體提高。

5.支持社會力量辦學,加強師德師風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支持和規范社會力量興辦教育。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倡導全社會尊師重教。辦好繼續教育,加快建設學習型社會,大力提高國民素質。”[1]37真正形成人人愿學、處處可學、時時想學的終身學習的社會氛圍。

總之,為了進一步彰顯新時代我國的教育自信,應堅持立德樹人本旨,大力發展素質教育;重視農村基礎教育,推進城鄉均衡發展;完善職業教育體系,促進產教深度融合;加快“雙一流”建設,實現高教內涵發展;支持社會力量辦學,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真正將我國的各級各類教育辦好,解決教育發展中不平衡與不充分的問題,實現在高質量基礎上的教育公平,從而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參考文獻:

[1] 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G]//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文件匯編.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 劉林濤.文化自信的概念、本質特征及其當代價值[J].思想教育研究,2016(4):21.

[3] 邱柏生.論文化自覺、文化自信需要對待的若干問題[J].思想理論教育,2016(4):17.

[4] 中央文獻研究室.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260.

[5] 鐘天娥.習近平對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弘揚與發展[J].理論導刊,2017(8):63-65.

[6] 習近平.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5-10-15(4).

[7] 孫培青.中國教育史[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26-33.

[8] 申國昌.中國學習思想史[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61-62.

[9] 李約瑟.中國科學技術史:第一卷[M].北京:科學出版社,1975:199.

[10]劉備.遺詔敕后主[M]//中國家訓經典.??冢汉D铣霭嫔?,2002:58.

[11]高攀龍.高氏家訓[M]//中國家訓經典.??冢汉D铣霭嫔?,2002:566.

[12]成曉軍.曾國藩家訓[M].重慶:重慶出版社,2006:88.

[13]利瑪竇.利瑪竇中國札記:第1卷[M].北京:中華書局,1981:58-59.

[14]馮天瑜.科舉制度——中國“第五大發明”[J].山西大學學報,2014(1):54.

[15]尚明軒.孫大總統五權憲法講演錄[M].孫中山全集:第一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5:1.

[16]陳寶生.優先發展教育事業[M]//黨的十九大報告輔導讀本.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7.

[17]董洪亮.我國教育事業邁上新臺階[N].人民日報,2015-10-13(12).

(責任編輯:鐘昭會)

作者:申國昌 史降云

第二篇:論新時代社會主義文化自信意蘊下法治文化自信的培育

【摘 要】本文分析社會主義法治文化與傳統法律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關系,闡述社會主義法治文化自信培育的意義,提出社會主義法治文化自信培育的路徑:正確認識中國傳統法律文化中法治傳統的重要地位;積極肯定并總結我們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有益“法治”思想和經驗;創新多種形式培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自信。

【關鍵詞】文化自信  法治文化  傳統法律文化

文化自信是指一個民族、國家和政黨對自身文化及價值的充分肯定和積極踐行,并對自身文化的生命力持有堅定的信心。此外,文化自信還表現為對外來文化能保持理性對待的態度。黨的十九大報告特別強調“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其他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均是文化自信的外化和具體呈現。

一、法治文化是文化的內涵

法治文化是文化的一種,就是體現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能夠促進法治進步的一種文化現象。不管文化的概念多么復雜多維,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法律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的屬性決定了法律的屬性。美國大法官霍姆斯曾說,人類在政治、經濟、宗教、道德上的許多沖突,最后都要通過法律機制才能加以解決,因此他認為“法律是社會文化的鏡像”。這一觀點無疑也得到了現代社會的印證。我們社會生活中總有許多矛盾沖突,有的可以在當事人之間通過民間調解解決,但如果矛盾較大當事人之間無法私下調和的,最終都訴諸法院通過法律裁決的方式解決。

法治文化和法律文化并不是一個概念,法律文化從價值判斷上來說是中性的,它突出反映的是歷史沿革和傳統。而法治文化從價值判斷上說是積極褒義的,它強調“依法而治”,反映的是當下和變革。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源自于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熔鑄于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植根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因此,中國的法治文化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有著密切聯系,它們是中國法治文化的三個源流。

(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孕育了中國傳統的法律文化。我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有著五千多年的悠久歷史,其間孕育了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其中就包含著中國傳統的法律文化。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中國傳統法律文化所蘊含的法治傳統已經沉淀為人民群眾的文化基因,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中國人民的行為模式和思想觀念。

禮法結合是中國傳統法律文化的主要特征。“道之以政,齊之以刑”的法治傳統影響了我國幾千年的國家治理。春秋戰國時期,研究國家治理方式的法家主張富國強兵、以法治國,“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于法”。春秋第一相管仲輔佐齊桓公治理齊國,就是以“法治”著稱,齊國也因此被稱為齊法家。法家思想又經李悝、商鞅、韓非等人的發展,形成“以法為本”治理國家的思想。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間,商鞅先后兩次變法,厲行“法治”,使落后的秦國一躍成為強國,為后來秦始皇統一中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公元前21年,秦始皇在秦皇島碣石山留下著名歷史遺跡《碣石門辭》,記載了秦國定法度、興集權的歷史。而禮法融合理念的倡導者是荀子,他主張“治之經,禮與刑”。漢朝時期,董仲舒“獨尊儒術”的主張被采納,但他事實上代表的是儒(禮)法合流的新儒學,自此開始了我國禮與法的融合。至唐代,《唐律疏議》明確“德禮為政教之本,刑罰為政教之用”,禮法融合成熟。這種以法來治理國家和社會的模式一直沿用至清末,形成獨樹一幟的中華法系。

中國傳統法律文化反映了中國法律的特性和基本精神,雖然存在時代、社會、階級的諸多局限,但其中的法治傳統可供我們借鑒用于當今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成為建設法治中國的思想資源。

(二)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也包含了有益的“法治”思想和法律實踐。早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根據地就開展了許多立法實踐,為新中國成立后的法制建設提供了寶貴的經驗。1928年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頒布《井岡山土地法》,這作為我國第一部土地法被載入史冊。1931年11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毛澤東被選為“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和“人民委員會”主席,在毛澤東領導下頒行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憲法大綱》《蘇維埃地方政府的暫行組織條例》等一系列法律文件,保證工農檢察機關的工作有法可依,成為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法治文化的亮點之一。

新中國成立后,1949年全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在當時起到了臨時憲法的作用。1954年毛澤東擔任憲法起草委員會主席,并執筆起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又稱“五四憲法”),成為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黨和政府也十分重視法律的孕育與實施,1949年至1956年,我國制定頒行了新中國第一部憲法,頒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規并進行了司法改革。這七年間短暫而快速發展的法制建設,包含了不少有益成分,為日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依法治國實踐提供了基本的所有制保障。

(三)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包含于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中,是其重要組成部分。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靈魂,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目的在于培育社會主義“四有”公民。24字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核,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高度凝練和集中表達,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靈魂和精髓。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就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因此法治文化和法治文明本身就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內容。2018年5月,黨中央印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立法修法規劃》,更是凸顯出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中的重要性。

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是黨領導下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具有中國特色的、既體現社會主義制度又體現法治道路的一種文化,是文化形態和社會生活方式的體現。黨中央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理念,促進了社會主義法治文化蓬勃發展。1997年黨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國確定為治國的基本方略。2010年我國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2014年黨的第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解決了黨的領導與法治兼容的核心問題,是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發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豐富和創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更是被作為十四條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

二、社會主義法治文化自信培育的意義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樹立憲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這里說的其實就是培育中國公民的法治文化自信。法治不是起源于西方的,東方中國也有法治文化的淵源。當下的新時代,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氛圍濃郁正當其時,我們要對中國的法治化道路充滿自信心和自豪感,建設好新時代社會主義法治文化,迎接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一)法治文化自信是社會主義文化自信在法治思想觀念方面的具體化。文化自信具體到社會治理領域,體現為對自身制度文明的珍視以及對治理理念的堅守。不論是中國傳統的法律文化、黨領導下革命和建設時期的“法治”思想,還是當代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治文化,都是對中國社會自身制度文明和治理理念的肯定與堅持。它們反映了一個國家法治發展的特性,折射出我國幾千年延續至今天法治文明的歷程。堅定中國的法治文化自信體現了中國人民千百年積累的知識智慧和理性思辨,就是中國的文化自信。

(二)社會主義法治文化自信的培育符合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根據馬斯洛的理論,人的需求本來就是多層次、多方面的?,F今隨著我國進入新時代,“不久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物質基礎的巨大而深刻的變革,勢必引發連鎖反應,人民群眾許多新的有效需要隨之產生,比如法治文化需求,它體現了人們對社會主義公平正義法治的期待和向往,社會主義法治文化自信的培育就是對民眾法治需求的回應。

(三)社會主義法治文化自信的培育為法治中國建設提供文化和價值支撐。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具有啟發人、感召人、誘導人、規誡人和鼓舞人等功能,社會主義法治文化自信能夠強化人們的法治信仰、法治觀念和法治習慣,營造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社會氛圍,激發人們投身依法治國實踐的熱情和信心,為全面依法治國提供重要人文基礎、精神動力和價值支撐。進入新時代,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對于法治中國建設具有基礎性作用和持久性功效。

中國幾千年來盡管也有法治文化的歷史傳統,但法治文化傳統到全新的社會主義法治文化依然是一個跨越式的飛躍和質變,保持原有的法治文化傳統相對容易,創造新的法治文化任務艱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必須以改革創新的勇氣和氣魄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這是大勢所趨,也是迎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三、社會主義法治文化自信培育的路徑

文化自信是對自身文化元素、文化價值的認同與肯定,因此社會主義法治文化自信也應從對民眾和社會對中國自身的法律文化、法治思想及實踐的積極態度中去培育。

(一)正確認識中國傳統法律文化中法治傳統的重要地位。要正確認識我國傳統的法律文化,認同我國傳統法律文化中包含的法治基因。文化認同是文化自信的根基和源泉。不能夠正確看待中國傳統的法律文化,不認同中國傳統法律文化中含有的法治基因和法治傳統,就是對法治文化與民族精神的割裂,在此基礎上進行的依法治國的社會實踐,將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曾經我國社會上和法學界存在著一種偏見,就是認為我國幾千年來均是“倫理型社會”“道德型社會”。在這個文化傳統氛圍中,德治文化比較濃厚,是長項,而法治是短板,甚至有人認為法治源自西方,中國沒有法治傳統。這種錯誤認識導致對西方法律的盲目崇拜,甚至導致更嚴重的政治思想覺悟問題。我們應該尊重優秀傳統法律文化,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發掘傳統法治文化的有益經驗,賦予其新的生命力,使其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得到傳承和弘揚。

(二)積極肯定并總結我們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有益“法治”思想和經驗。學術界在研究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歷史時,要注意理論總結其中有關“法治”的思想和實踐,比如進行毛澤東思想研究的學者,可以注意研究毛澤東有關“法治”的論述、實踐;研究新中國成立后社會主義建設的學者,可以開辟一個新領域研究黨和政府積極的“法治”實踐。只有理論認識上厘清了、統一了,才能指導法治文化自信培育的實踐。

(三)創新多種形式培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自信。人民群眾是法治文化建設的主體力量,因此要在社會中采取多種民眾接納度高的方式培育法治文化自信,提升民眾的法治素養。比如2017年中央電視臺制作播出了6集《法治中國》,全面反映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關于全面依法治國的理念思想和戰略部署,通過政論專題片的形式進行法治宣傳,民眾反響極佳,據統計累計收看量2.32億人次、網上總播放量6.5億。同時,在移動互聯、微博微信的時代,還需要發揮互聯網和媒體平臺的作用,通過新聞網站、商業網站、微博、微信、移動客戶端等加強法治文化宣傳,支持法治建設。

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源自我國幾千年法律文化的法治傳統,源自我們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有益“法治”思想和經驗,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社會主義法治文化自信的培育,能堅定社會主義文化自信,有效推進新時代中國依法治國的偉大實踐,更好地迎接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參考文獻】

[1]張春美.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當代中國新文化[EB/OL].(2017-10-08)[2019-05-01].http://news.eastday.com/c/whzx/u1ai10906144.html

[2]張軍生.論文化自信的概念及本質特征[J].大連大學學報,2017(1)

[3]唐歡.文化自信引領法治航向[EB/OL].(2017-09-22)[2019-05-01].http://news.163.com/17/0922/10/CUUBOQV300018AOP.html

[4]段秋關.傳統法律觀及其蘊含的法治基因[J].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2)

[5]劉璐.毛澤東法治思想的發展歷程及主要內容[J].赤峰學院學報,2017(9)

[6]武欽殿.傳統文化與法治中國[M].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2015:20-32

[7]周 磊.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行政監察法制的探索與實踐[J].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16(5)

【基金項目】廣西藝術學院2019年度校級科研項目“漓江畫派文化品牌的法律保護問題研究”(YB201939)

【作者簡介】楊 柳(1980— ),女,廣西桂林人,廣西藝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民商法學。

(責編 王 一)

作者:楊柳

第三篇:文化自信的本質是社會主流價值觀自信

摘要:文化自信的核心是社會主流價值觀自信,增強文化自信,最根本的是使核心價值觀自信得到不斷彰顯。而文化產業則是增強文化自信的現實保障。文化產業的繁榮發展要顯現于社會主流價值觀的傳播與消費,文化產業的價值導向要落實到產品和服務的價值訴求上,要在文化消費中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要以文化精品支撐文化品牌建設,以文化精品引導文化消費趣味,以高質量的文化品質和健全的審美情趣滿足大眾差異化、多元化的精神需求。文化精品不僅能夠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更能夠在當代文化創造創新中增強文化自信、文化自覺。

關鍵詞:文化自信;核心價值觀;文化精品戰略;文化產業

DOI:10.13784/j.cnki.22-1299/d.2018.03.008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所謂文化自信,在普遍性意義上,是指一個成熟的民族或國家以及一個政黨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并在日常生活中被積極踐行,其核心是社會主流價值觀自信,由此對其文化的生命力飽含堅定信念。正是文化自信促使我們從心理上、精神上深化了對道路、理論、制度的自信和自覺,并從根本上心悅誠服地去志愿認同,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大眾舉手投足的基本遵循。在“四個自信”中,文化自信居于靈魂性地位,文化自信的實質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旨在以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凝聚廣泛的思想共識,使全體人民在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上緊緊團結在一起,以文化陶冶和藝術感染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

增強文化自信,最根本的是使核心價值觀自信得到不斷彰顯。通常,價值觀是抽象的,它作用于人要有一定的載體、路徑和方式。文化是價值觀傳播的最好方式和載體,價值觀需要文化的潤澤?,F實經驗表明,文化產業是文化資源配置的最佳方式和價值傳播的有效載體。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價值觀的傳播離不開對文化產品和服務的消費,正是經由大眾消費固化或彌散化了某些價值觀。一種價值觀只有滲透到大眾的日常生活和行為舉止中,才能真正發揮作用。核心價值觀是文化“軟實力”的靈魂,是決定文化性質和方向的深層次要素。一個國家的文化軟實力,從根本上說,取決于其核心價值觀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增強社會核心價值觀自信,不能單純靠政府頒布政策和律令,更需要文化市場上大眾文化消費的自主選擇。價值觀是一種主動自覺的建構,只有以價值共識和情感共鳴來引導社會人群及其信徒的自覺踐行,成為其舉手投足的基本遵循,其核心價值觀的影響才能夠是持久的。

文化自信不是抽象的口號,它需要強有力的現實支撐,在文化“軟實力”和綜合國力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文化產業越來越成為文化現實力量的展示和顯現形態,甚至成為21世紀以來全球戰略格局重組的一條中軸線,是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有力背書。因此,增強文化自信離不開文化產業的強力支撐,可以說文化產業是增強文化自信的現實保障。這要求新時代的文化產業發展要有大局意識和政治意識,要在尊重文化發展規律和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基礎上實現“雙效統一”,從根本上增強人民的文化獲得感和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文化產業的繁榮發展要顯現于社會主流價值觀的傳播與消費,文化產業的價值導向要落實到產品和服務的價值訴求上,即自然柔和地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匯聚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的時代強音,在發展中以產品和服務來增強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意識,在文化消費中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激勵人們向上向善、孝老愛親,忠于祖國、忠于人民,展現新文化的時代風采。

實踐經驗表明,文化產業越繁榮,成果越豐富,文化產品和服務的質量與水平越高,國人的文化自信就越強,這符合存在基礎與上層意識形態辯證關系的基本原理。文化產業是一定價值觀指導下的產業形態,可以說有什么樣的價值觀就有什么樣的文化產品,這是文化產業與其他物質性產業的根本不同,它是通過精神文化消費實現經濟效益和擴大社會效益。同時,文化產品和服務也是價值傳播的有效載體,閱讀文學作品、報刊,看電影、電視,上網娛樂和休閑體驗游等無不與內容消費相關聯,產品爆棚、全球追捧,你的文化自信就會不斷得到彰顯。當前,在國家政策激勵和社會資本空前高漲的情形下,文化產業發展得如火如荼,甚至在某些領域和行業出現“運動式”發展,滋生了某些產業環節的投資泡沫現象。一些非文化領域的企業家枉顧產業的內在關聯盲目跨界,在部分媒體不負責任吸引眼球的盲目吹捧下,急不可耐地跳入文化產業“洼地”,以所謂的X+文化的方式搖身轉變為文化企業。在資本的逐利邏輯下,一些企業背離文化的發展規律和“雙效統一”的原則,棄置文化的社會效益于不顧,急功近利地追逐市場效益,迎合扭曲的市場趣味,導致文化的碎片式、低俗化現象滋生。人為扭曲文化發展與市場的關系,缺乏正確的文化觀和藝術觀引導,所滋生的資本亂象、技術狂舞、運動式發展,不僅擾亂了文化市場秩序,誤導了社會輿論和價值觀導向,助長了社會不正之風,更敗壞了文化產業發展的社會基礎,消耗了文化產業發展的資源,內耗了民眾對文化發展的熱情和消費的欲望,從而破壞了文化產業的根基。

文化自信的彰顯離不開文化的繁榮興盛,文化繁榮一定是文化精品的不斷涌現。在激烈角逐的國際市場,文化產業競爭越來越表現為文化精品之爭。在文化消費高漲、文化產品競爭加劇的語境下,文化精品的不斷涌現是增強文化自信的前提。因此,發展文化產業要有文化精品意識,要以精品支撐文化品牌建設,以文化精品引導文化消費趣味,以高質量的文化品質和健全的審美情趣滿足大眾差異化、多元化的精神需求。發揮市場靈驗機制,積極鼓勵具有原創性的審美價值和創意價值的產品生成,尊重文藝創作規律和遵循文化產業發展規律。因此,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繁榮文藝創作,堅持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相統一”的文化精品的要求,就是為了從根本上糾偏文化市場的某些亂象。在文化多樣化的今天,簡單、低端、初級的文化產品已不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文化需求,只有不斷繁榮文化生產,不斷涌現膾炙人口的文化精品才是解決新時代文化領域發展不充分的重要途徑。優秀精神文化產品反映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文化創造能力,是衡量和檢驗文化改革發展成效的根本標準。文化精品不僅能夠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更能夠在當代文化創造創新中增強文化自信、文化自覺。同時,文化精品更是向世界傳播中國聲音、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支撐。

文化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紐帶,又是增進民生福祉的關鍵因素,它在根本上關乎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特別是文化創造、文化表達等文化權益的保障,是人民精神充實、文化獲得感和幸福感的表征,這是新時代文化建設的著力點。因此,發展文化不能背離文化的根本,不能讓資本任性而為,不能滿目都是產業唯獨缺失文化,文化企業要以文化積累、文明積淀和文化創造為本,要充分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的文化情懷。市場是對文化資源配置的積極促進,是為了生產人民喜愛的優質文化產品。文化生產力的解放,堅定文化自信,歸根結底是為了實現文化自強,形成中華文化力量的強大和民族精神的強盛,以及國家健全的文化發展體系。文化自信不僅關系到自身文化的繁榮興盛,而且決定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前途命運。中華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氣度,正是有了對民族文化的自信和自豪,才歷經磨難而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成為世界文化發展中唯一沒有斷過流的民族。在邁入新時代“強起來”的征程中,我們要自覺地增強時代責任感,擔負起新時代的文化使命,在實踐創造中進行文化創造,在歷史進步中實現文化進步。高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旗幟,建設全面共享的文化、人民的文化,只有以文化的蓬勃發展和社會主義文化的興盛彰顯自信,才能增強做一個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使文化自信洋溢在每一個中國人的臉上。

作者簡介

范玉剛,中共中央黨校文史教研部教授,研究方向:文化產業,傳統文化。

責任編輯 董金榮

作者:范玉剛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主科醫生論文范文下一篇:錄音藝術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