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我國大豆2019預測分析

2023-07-01

第一篇:我國大豆2019預測分析

我國大豆產業安全性分析

摘要:本文立足我國大豆產業的發展情況,從生產、加工、貿易三方面深入分析,挖掘其中潛藏的危機,并試圖提出合理的建議,以促進大豆產業健康發展。

關鍵詞:大豆產業;生產;加工;貿易;危機;政策

中圖分類號:S565.1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9-9166(2011)017(C)-0323-0

2一、我國大豆產業發展狀況

作為大豆原產國,我國有著5000多年的大豆種植歷史。曾經,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產國和出口國。2001年,伴隨著中國加入WTO,大豆產業進一步放開,“洋大豆”作為一股不可阻擋的力量,迅速地占領了我國大豆市場?,F如今,我國大豆消費量占世界的21.0%.進口量占世界的40.6%,進口依存度已超過70.0%。然而,大豆消費的快速增長不僅沒有帶動我國大豆生產的發展,反而導致我國本土大豆市場份額不斷縮小。

1、大豆生產情況

中國、美國、巴西和阿根廷是世界最主要的大豆生產國,它們的大豆種植面積之和約占世界總種植面積的82%,產量之和約占世界總產量的88%。但是,與其他大豆主產國相比我國大豆產量僅占很小的一部分。下表數據清晰地反映了四大大豆主產國近年來大豆產量的變化以及我國大豆產量在世界中的份額。

表12000—2007年四大大豆主產國大豆產量及所占比例萬噸%

數據來源:國家農業部數據庫

造成我國大豆產量停滯不前,占比不斷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方面:第一,與轉基因大豆相比,國產大豆的出油率低。轉基因大豆出油率為22%,而國產大豆一般為17%—18%。企業的目標是追求利潤最大化,因此,國產大豆必然在競爭中處于劣勢地位,市場份額逐漸縮小。第二,種植大豆與種植玉米等谷物相比,收益少且不穩定。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受到打擊,因而放棄種植大豆轉種植玉米等作物。

2、大豆加工情況

2004年,中國大豆壓榨企業經歷了一場殘酷的洗牌。因為2002和2003兩年是中國大豆壓榨行業的黃金時期,當時每噸大豆的加工利潤高達四五百元,舉個形象的例子:一家日加工能力在1000噸左右的企業,年利潤可以達到1.5億元。在如此高利潤率的吸引下,大量資本涌入壓榨行業,行業加工能力迅速擴張,大豆原料開始出現緊缺的跡象。2004年初,一些壓榨企業成立采購團到美

國采購大豆,以增加話語權。然而,大豆價格的飛漲和劇跌卻同這些企業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采購團在市價391美元/噸的時候簽下巨額采購合同,不久后大豆期貨價格卻暴跌至261美元/噸。這些企業損失慘重,規模較小的一夜之間倒閉,生存下來的元氣大傷。就在這時,控制著全世界80%糧食交易量的四大國際糧商ADM、邦吉、嘉吉、路易達孚開始“雪中送炭”,以轉讓股權的條件幫助瀕臨破產的中國壓榨企業繼續運營下去。借機收購、控股了一大批中國壓榨企業,由此完成了在中國大豆壓榨行業的產業布局。

目前,跨國糧商已經控制了我國大豆70%的實際加工能力,國內70%以上的榨油企業被跨國糧商控股或參股,知名品牌如金龍魚、福臨門和魯花等均有外資控股或參股。(史芹,2009)。

3、大豆貿易情況

追溯我國大豆貿易的發展歷程可以發現,1995年是一個轉折點。此前,中國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產國和出口國。此后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大豆的需求量大幅上漲,但國產大豆的總產量卻停滯不前,導致大豆進口量不斷增加,進口依存度逐年提高。下表反映了我國2000—2008年以來大豆進出口量的變動情況。2008年,我國大豆進口依存度已超過了70%!

表2:中國大豆貿易量在國際市場上的份額(單位:%)

數據來源:FAO和歷年《中國農業統計年鑒》

二、大豆市場面臨的危機

1、大豆進口依存度過高,國內糧食市場深受國際大豆價格波動之害

隨著我國大豆進口依存度連連攀升,大豆市場早已失去了自給自足的能力。由于外資糧商控制著國際市場的大豆供給,我國雖然身為最大的大豆進口國卻不具有大豆的定價權。以美國為首的國際糧商實際上控制著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大豆期貨價格,豆價波動嚴重威脅著我國豆農和壓榨企業,還會影響其他農產品的價格。植物油作為我國居民生活中的必需品,對CPI的影響很大,因此豆價波動還會加劇通脹壓力。

2、跨國糧商高度壟斷大豆產業鏈,獲取暴利的同時危害國家安全

跨國糧商首先通過低價策略在中國市場上傾銷轉基因大豆,迅速打開中國市場的大門。此后,通過“貿易參與—合資合作—購買股權—獨資設廠”的方式,逐步控制我國壓榨行業,并由此獲得選擇大豆進口渠道的權利,進一步控制上游的種植業,同時也控制了下游的豆粕環節?,F在,國際大豆產業五大巨頭ADM、邦吉、嘉吉、路易達孚、豐益控制著我國80%的進口大豆貨源,其旗下的企業壓

榨能力已占國內總能力的70%以上,國內大豆市場已被外企牢牢壟斷。(鄭小梅,2010)

為了獲取高額利潤,跨國糧商故意抬高進料成本,打擊競爭對手。因為部分利潤已經留在國外,即使國內賬面虧損實際上也是凈賺不賠的,更達到了占領市場的目的。它們的貿易行為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進口價格,在生產、流通、加工、銷售逐步加強壟斷,獲取暴利。如果這種壟斷趨勢繼續發展,一旦遇到自然災害或社會動蕩,可能會威脅到我國的食品安全和社會安定。

3、轉基因食品的食用安全存在不確定性

轉基因大豆是科學家在實驗室中改變傳統大豆的基因,使得改進后的品種具有更強的抗除草劑性能,自1996年起投入商品化生產銷售,至今不過15年的時間。轉基因食品是否安全,15年的時間是無法證明的。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廣受爭議,歐洲、日本、韓國等地區歷來持懷疑和抵制態度,認為轉基因食品可能產生新毒素和過敏源等不良后果。

然而,目前國內各大超市銷售的大豆油,其原料均是進口的轉基因大豆。我國居民長期以來食用了大量轉基因植物油以及用轉基因豆粕作為飼料養殖的肉類產品,其安全隱患不容忽視。因為,一旦轉基因食品暴露出問題,很可能就會超出人類的控制范圍。

三、振興我國大豆產業的政策

1、加大扶持力度,促進國內大豆產業發展

政府對大豆產業的扶持一定要落實到產業鏈的每一個環節。在種植環節,可以對豆農提供直接的價格補貼,提高豆農的種植積極性,以保證大豆的種植面積,緩解供求矛盾。另外,利用WTO規則中的“綠箱”政策,加大對農業科研的投入,增加補貼,開發高產優質的新品種。在加工環節,出臺《反壟斷法》,成立反壟斷機構監測、調控市場中的壟斷行為,打破跨國糧商壟斷大豆壓榨行業的局面。同時,鼓勵內資企業的兼并、重組,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扶持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內資大豆加工企業與跨國糧企抗衡。在流通環節,通過加強倉儲、港口、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提供物流、稅收支持,降低流通費用,以提高國產大豆在價格方面的競爭力。

2、開辟新的大豆供給渠道,打破外資壟斷格局

“巴西人種大豆,中國人用大豆,美國人倒騰金豆。”是對當今國際大豆市場格局最為形象的描述。要想打破外資企業在中國大豆市場的壟斷地位,就必須從源頭上抓起。這里,我們可以借鑒日本的經驗。日本作為一個資源貧瘠的國家,同樣需要進口大量的糧食,為了突破價格壟斷,他們在巴西的糧食盛產區進行了全方位的農業開發。從收購大豆到修建購買碼頭,再到自己運輸和加工,由此擺脫了跨國糧商的束縛。我國同樣可以組織國內有條件、有優勢和有能力的企業,

集中起來,到南美等盛產大豆的區域進行農業開發,開辟一條全新、直接和穩定的綠色通道。

3、發揮國產非轉基因大豆綠色自然優勢

由于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尚不確定,給非轉基因食品的發展留下一定的空間。很多國家對轉基因食品有所保留,像歐洲、日本、韓國一向持謹慎態度。澳大利亞一份調查顯示:98%的人贊成強制性加貼轉基因標識,65%的人不愿意餐桌上出現轉基因食品。(庾莉萍,2008)我們應該充分發揮國產大豆天然健康的優勢,宣傳綠色大豆的概念,提高非轉基因大豆的知名度和認可度。同時建設優質非轉基因大豆生產基地,加大科研投入,提高非轉基因大豆單產,開拓國內外市場。

4、加強期貨市場建設,提高企業的風險防范意識

國內企業一直以來普遍缺乏國際商場風險防范意識。最典型的例子就是2004年的大豆風波中很多內資企業因為沒有利用期貨市場規避風險,結果出現大面積虧損,最終被外資企業并購。當然,在經歷了這一場風波以后,許多大豆加工企業開始意識到利用期貨市場規避風險的重要性。但是,現階段我國的期貨市場與發達國家的期貨市場相比,不論是交易規模還是交易品種乃至交易制度,都存在很大差距。我們必須加快期貨市場的建設,不斷完善期貨市場品種和套期保值工具,真正發揮期貨市場規避農產品交易風險、調節市場供求的作用。

“大豆危機”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各方面必須正視危機、共同應對,才有可能化解這場危機。

作者單位: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

作者簡介:彭瑛(1990— ),江蘇,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08級本科生,專業:貿易經濟學。

參考文獻:

[1]鄭小梅.對我國大豆產業安全的思考.中國經貿.2010.(6).

[2]劉翔峰.中國大豆國際競爭力及產業安全分析.調研世界.2009.(2).

[3]于琳琳,張春河.論我國大豆產業安全問題和對策.價值工

程.2009.28.(2).

[4]張光輝,崔瑞娟.我國大豆產業安全狀況分析及對策.華南農業大學學報.2008.7.(2).

[5]李碧芳,肖輝.國家產業安全視角下的中國大豆產業研究(期刊論文)—湖北農業科學.2010.49.(8).

[6]王鵬.透析大豆定價新模式關注我國大豆產業安全(期刊論文)—糧油食品科技.2010.18.(6).

第二篇:我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

010178210貿二袁琛琛

學習完第二階段課堂《形勢與政策》之后,通過寒假的查詢資料和總結,對我國現今經濟形勢與政策進行了預測和總結。

分析過去2011

去年以來,隨著一系列宏觀經濟政策的實施,物價漲幅趨穩,資產泡沫化風險降低,經濟增長逐季回調,但仍處于高位,經濟運行開始回歸正常增長軌道。2011年是“十二五”的開局之年,外部發展環境總體上略好于今年,國內投資、消費有望實現較快增長在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相對穩定的同時,應積極推進相關領域改革,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為中長期經濟穩定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一、經濟運行開始回歸正常增長軌道

今年以來,內需增長從政策推動向市場驅動轉變,投資增長動力實現市場接替,消費增長依然強勁,出口恢復快速增長,物價漲幅趨穩,資產價格泡沫化風險降低。 與應對金融危機初期相比,今年以來經濟增長的動力結構發生積極變化,形成了市場驅動的投資、消費和出口共同拉動經濟增長的良好格局。同時,物價漲幅出現趨穩跡象,資產泡沫化風險降低,經濟運行從應對危機的特殊狀態向正常增長軌道的轉變有了重要進展。

(一)內需增長從政策推動向市場驅動轉變

投資增長動力實現市場接替。政府主導的投資快速擴張發揮了關鍵作用。而市場驅動的投資成為增長的主要動力, 消費增長依然強勁。在應對危機過程中,我國政府實施的諸多刺激消費的政策效果顯著。

(二)出口恢復快速增長,占全球比重進一步提高

在世界經濟復蘇、外部需求恢復較快增長的拉動下,今年以來我國出口增長超出預期。我國出口恢復高速增長、出口規模占全球比重進一步提高,

(三)物價漲幅趨穩,資產價格泡沫化風險降低

受倒春寒、洪澇災害等特殊天氣和國際市場農產品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居民消費價格呈波動上升趨勢,但目前已出現趨穩跡象。從國際看,世界經濟復蘇進程放緩,大宗商品價格處于相對較低水平,輸入型通脹壓力有所減輕。從國內看,今年糧食產量較去年略有減產,但儲備充裕、調控能力強,部分農產品價格已接近或高于國際市場價格,糧價大幅上漲的可能性不大。房地產市場調控措施效果初步顯現,房價過快上漲的局面得到抑制.此外,貨幣信貸已回歸適度增長區間,信貸投放節奏較為均勻,經濟過熱和通脹預期下降,資產價格泡沫化風險降低。綜合看,今年以來,內需增長動力從政策推動轉向市場驅動,出口恢復快速增長,顯示我國經濟運行已成功擺脫國際金融危機的負面沖擊,進入常規增長軌道。

二、2011年經濟增長將企穩回升,通脹壓力趨于增強

2011年,全球經濟繼續溫和復蘇,中國出口將保持較快增長,消費實際增長穩中有降,投資增長動力依然強勁,下半年通脹壓力加大,各季度GDP增速也將呈前低后高走勢。但在經濟增長企穩回升的同時,通脹壓力趨于增強。

(一)全球經濟繼續溫和復蘇,我國出口將保持較快增長

從美、歐、日等經濟體已實現連續四個季度環比正增長,按照傳統經濟學定義,發達經濟體經濟衰退已經結束,并進入復蘇狀態。但是,多數發達國家實體經濟恢復緩慢,失業率居高不下,消費者信心不足,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完全消化危機沖擊尚需時日。所以,2011年我國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略好于今年。

(二)消費實際增長穩中有降,投資增長動力依然強勁

近幾年我國居民實際收入保持較高增長,消費結構升級步伐加快,教育、社會保障、就業、醫療衛生等民生性財政支出快速擴張,消費預期改善,消費實際增長,各項大型工程進入規劃建設。

(三)通脹壓力趨于增強

今年物價漲幅在達到一個高點后將趨穩,并有所回落。2011年,抑制和推動物價上漲的因素同時存在,物價走勢存在較大不確定性。貨幣供給回歸適度增長區間,需求拉動因素趨于弱化;今年糧食、蔬菜、水果價格漲幅較高,部分農產品價格已高于國際市場價格,明年再度大幅度上漲的空間不大;未來人民幣升值壓力加大,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輸入型通脹壓力。

三、宏觀經濟政策保持穩定,積極推進相關領域改革

2011年,重新認識經濟增長與就業之間的關系,加快價格改革步伐,推進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快建立節能減排的長效機制,改革和完善投資項目審批制度。2011年是“十二五”的開局之年。在經濟運行基本回歸正常增長軌道后,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的任務十分艱巨。在經濟增長與就業之間關系發生重要轉變的情況下,宏觀經濟政策為保就業而保增長的壓力將有所減輕。因此,2011年財政、貨幣政策應逐步實現由應對危機型向常規型的平穩過渡,并保持相對穩定,把更大精力放到加快推進相關領域的改革上,力爭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取得實質性進展。

(一)重新認識經濟增長與就業之間的關系

從經濟增長動力看,從過度依賴出口、投資轉變到更多依靠消費擴張,從工業制造業的快速擴張轉變到更多依靠服務業的發展,從勞動力供求格局看,勞動力供給總量過剩的壓力明顯緩解。上述變化意味著經濟增長與就業之間關系的重要轉變。宏觀經濟政策為保就業而保增長的壓力將有所減輕,政策目標在保持必要增長速度的同時,應更加注重調整優化經濟結構,提高經濟增長質量;

(二)加快價格改革步伐,依靠市場機制推動經濟結構調整

應擇機推進利率、匯率、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進一步理順煤、電價格,完善天然氣、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逐步提高非農用水價格。

(三)推進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積極擴大消費

推進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低收入群體的收入水平,是擴大消費的有效途徑。

(四)加快建立節能減排的長效機制

應該以市場為基礎,針對各地區資源條件、產業結構和發展階段的差異,更加公平合理分配指標,積極探索有利于結構優化、技術進步、資源消耗和污染排放逐步降低的實現機制,不斷鞏固和提高節能減排成效。

(五)改革和完善投資項目審批制度

合理劃分中央、地方政府投資審批權限,重視發揮地方政府對當地項目的監管職能。政府對投資項目的管理應集中在環保、能耗、安全、質量標準等準入條件的審核上,并應實行雙向監督

(六)建立房地產市場長期、健康、穩定發展機制

我國人口眾多,可開發、利用的國土資源有限,在城市化快速推進階段房價存在上漲壓力,防止房地產市場泡沫化將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任務。

展望未來2012

新年伊始,世界銀行在展望全球經濟形勢時認為2012年“將是非常困難的一年”。而剛剛過去的2011年,中國經濟增速呈現逐季回落,四個季度分別為9.7%、9.5%、9.1%和8.9%。

在國內外復雜的經濟環境中,國內外不少機構對中國經濟的悲觀預期似乎多了起來。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是否發生重大變化?未來中國經濟能否保持平穩快速發展態勢?

增速:盡管放緩但仍領先

2011年是“十二五”規劃綱要的開局之年。去年我國經濟發展不乏可圈可點之處,其中,GDP增速達到9.2%。

談到GDP增速的逐季放緩問題時,要正確分析和認識,2011年我國政府宏觀調控的著力點放在“調結構、轉方式、控物價、惠民生”上,經濟增速適度放緩在一定程度上是主動調控的結果。

與去年初確定的全年8%左右的增長目標以及“十二五”7%左右的增長目標相比,去年的速度符合宏觀調控的預期方向。

去年我國GDP的增速保持了改革開放30多年來平穩較快發展的態勢。橫向比較,綜合有關國際組織的預測,去年世界經濟增長預計在3%左右,中國是世界平均增速的兩到三倍,在主要經濟體的發展行列中,仍然名列前茅。質量:效益較好且民生改善

從經濟效益看,雖然2011年GDP增幅在回落,但財政收入、企業利潤都保持了較快增長。

據國家統計局的信息,2011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54544億元,比上年增長25.4%。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增長15%,集體企業增長34%,股份制企業增長31.2%,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增長10.6%,私營企業增長46%。據財政部數據,2011年全國財政收入突破10萬億元,比上年增長24.8%。

從結構調整看,農業發展成效明顯,去年中央財政對‘三農’的投入首次突破1萬億元大關,達到10408.6億元,同比增長了21.3%,糧食產量實現了可喜的‘八連增’。”

在工業結構調整方面,據工信部公布的數字,去年全年中央預算內投資繼續安排150億元作為重點產業振興和技術改造專項資金,向各省下達的2011年18個工業行業淘汰落后產能工作進展良好,公告的2255個企業落后生產線基本已經關停。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步伐也在加快,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全年增長了16.5%,高于全國規模以上工業13.9%的增速。

“應該看到,民生事業發展,是2011年的最大亮點。”李樸民說,在經濟增速有所放緩的情況下,全年城鎮新增就業崗位創歷史新高,達到1221萬人,完成全年900萬人目標的136%;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全面推進,全國1000萬套保障房如期開工;在國內外經濟形勢存在諸多不確定、不穩定因素的背景下,社會保障事業也取得重大進展。

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信息,目前我國新農保試點正在加快擴大,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迅速推進,到2011年底,已有超過3.6億人參保,超過1億城鄉老年居民領取基本養老金。今年,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可望基本實現全覆蓋,以養老、醫療、低保為重點的基本社會保障體系框架將基本建成。

預期:形勢復雜但充滿信心

談到2012年,李樸民表示很有信心:“中國內需的潛力很大,尚未得到充分發揮,今年盡管國際形勢依然嚴峻復雜,但在多種有利條件的共同作用下,中國經濟仍將會保持平穩快速發展態勢。”

他認為信心來自三個方面。一是在世界經濟形勢嚴峻復雜、歐債危機不斷惡化的國際環境下,中國經濟仍然保持著平穩較快發展的基本面。二是來自中國內需潛力巨大。中國的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仍然處在較快發展階段。中國推進工業化、城鎮化的過程也是擴大消費需求、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過程,這將釋放出巨大的內需潛力。同時,也需要保持合理的投資規模,加強經濟社會發展的薄弱環節,為經濟發展提供更充沛的動力,為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創造條件。三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將會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大的動力,釋放出更大活力。

“中國內需的潛力很大,尚未得到充分發揮,我國經濟在當前和未來一段時期,都將會處在較快增長的區間。”但李樸民也提醒到,雖然有諸多有利條件,今年我們仍將面臨一些老問題沒有根本解決,新矛盾、新問題又不斷出現的情況,國民經濟要實現從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長轉變,還需要持續不斷努力。

他說,從國際形勢看,世界經濟尚未走出國際金融危機的陰影,又面臨著歐債危機日趨惡化的新的沖擊。世界經濟增長動力不足,繼續下行的壓力不減,毫無疑問會影響我國外需的穩定增長。從國內看,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仍然很突出。例如,農業繼續穩產增產、農民收入持續增加的難度增大,節能減排形勢嚴峻,一些“兩高”行業擴張仍然偏快,部分中小企業經營困難。“但只要我們利用好有利條件,抓住并切實用好戰略機遇期,貫徹落實好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決策部署和方針政策,國民經濟將會繼續平穩較快發展。”

第三篇:我國快遞市場發展現況及預測探討分析

我國快遞市場發展現況及預測探討分析 時間:2012-07-10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快遞企業高管說,“牌照一批,好日子就會到頭。盡管順豐、四通一達等中國公司對外國公司、和電商進入快遞行業表面上都表示歡迎競爭,但實際上,大家都知道,外資快遞企業一進來,全部死絕,這絕對不是開玩笑!”

這是一個充滿故事的江湖,生,或者死,來得都如此突然。

仿佛就在一夜之間,曾坐擁2.5萬大軍的上海希伊艾斯快遞公司(以下簡稱“ CCES”)便灰飛煙滅,而這家業內排名前十的快遞公司尚未徹底走出崩盤陰霾時,在浙江新生不過三個月的匯強快遞便吹響集結號,將原CCES快遞加盟商悉數招致麾下,并一舉將業務兵團鋪向大江南北。

如此這般的沉浮交接僅僅是中國快遞市場生死上演的一個縮影,在這塊高達7000億市場的巨額蛋糕周遭,還依附著國內超過7000家獲得快遞許可牌照的企業。

值得注意的是,這還并非全部。

在國內擴張兇猛的民營快遞企業廝殺正猛時,國資背景的中國郵政快遞(以下簡稱“EMS”)以及覬覦中國市場的其他外資企業也正卷起褲管大步挺進。其中,EMS仍在為上市蓄謀發力,而外資巨鱷聯邦快遞(FedEx)和聯合包裹公司(UPS)兩大翹楚向國家郵政局提交國內快遞業務牌照的申請也已進入倒計時。

新一輪的對決序幕已然半開,腥風血雨也或將為時不遠。 民資沉浮

在中國的物流領域中,民營資本無疑是最為活躍的一個群體。那些習慣躲藏在聚光燈背后的掌舵者們也正或如俠客,或為隱士般地書寫著這個電光火石的江湖。 50歲的陳平自詡為“堂吉訶德”式的人物,這位曾經的宅急送創始人也似乎在用數十年的從業經歷映射著民營資本在國內快遞業的起落更迭。 這位倔強的男人強調,雖然星晨急便營運失敗,但他還會重整旗鼓卷土重來,準備人生的第三次創業。

2008年,陳平離開了14年前一手創辦的企業宅急送,次年3月,陳平依靠離開時手中的2000萬再度組建星晨急便,并高調宣稱二次創業擁有團隊、有資本、有經驗,并率先提出針對崛起的網購業務提出“云快遞”商業夢想,即針對互聯網包裹業務,做信息、倉儲綜合運營商,為電商和快遞公司搭建運營平臺的綜合性公司,并預言在3年內獲得成功。直到2010年,星晨急便如一匹“黑馬”在全國攻城略地。

也正是這一年,在國內縱橫14年之久的大型民營快遞公司DDS卻因資金鏈斷裂一夜之間休門倒閉,這是國內第一家大型快遞公司倒閉,而在DDS轟然倒塌的背后則是民營快遞公司生存空間遭遇挑戰的真實寫照。

但危局并未就此擴散,來自各大公司的投資相繼蜂擁而至。除阿里巴巴馬云對星晨急便開出了7000萬投資支票外,CCES也獲得私募黎曼公司拋出的橄欖枝,彼時,快遞業還被譽為“黃金投資行業”。

陳平對本報記者說,獲得阿里巴巴的投資后,網點建設也更為龐大,而憑借其個人在快遞業的號召力,他也可以獲得更多的投資機會。

但是,在此后的3年里,國內快遞業的行業走勢卻超出了陳平預設的路線。在斥資3.2億資金建立價格倉儲基地后,卻沒有電商和快遞公司選擇將物件進入倉庫,而陳平一直試圖進軍的C2C,以及B2C電子商務領域也早已今非昔比。 “摸索了一圈,我才發現我的方向完全錯了。”陳平說。

最后,陳平和他帶領的星晨急便開始轉向如順豐所主營的百姓普通包裹快遞業務。

而在迷惘之際,陳平則欲用2000萬收購另外一家瀕臨倒閉的企業——負債4000多萬的鑫飛鴻快遞公司,與試圖依靠百姓包裹業務重新起步,但未曾預料的是,2011年3月,陷入危機的兩家企業由于資金斷裂不得不面對倒閉境地。 星晨急便并非個例,與陳平相比,CCES董事長方里元雖異常低調,但這兩家快遞公司的命運極為相似,一夜之間運營體系則頃刻坍塌,旗下加盟商也紛紛如“鳥獸散”。

2010年獲得黎曼公司投資后,CCES開始籌劃赴香港上市,并瘋狂擴張,并在全國各地招聘加盟商,力圖在各地建設分撥中心。

短短5年時間,CCES的網絡覆蓋至全國,網點400多個,人數從100多人擴張至2.5萬人,每天運營的快遞的物件達到20多萬件,并喊出了2012年30萬件/日的目標奮斗。但擴張背后的危機也就此埋下伏筆,“實際上,CCES的急劇擴張也導致加盟商良莠不齊”。 2011年里,方里元開始將公司的完全加盟商模式轉變,但事與愿違的是,方里元用力過猛的轉型計劃不僅遭到了全國加盟商的強烈反對,在公司內部,由此花費的巨額資金所暴露出來的問題也日益出現。

直營模式改革失敗后,CCES的大批高管相繼流失,緊繃已久的資金鏈也轟然斷裂。隨后,方里元尋求到了新的接盤者——原匯通速遞廣東區總經理江小根。但江小根在發現CCES1.7億巨額債務后也中途退局。

江小根退出后,CCES至今無法恢復運營。7月5日,CCES滬浙蘇皖加盟商加入今年4月成立的浙江匯強快遞有限公司(下稱“匯強快遞”),并率先恢復營運。

而與星晨急便、CCES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穩坐中國民營快遞公司頭把交椅的順豐速運則一路高歌,春風得意。

41歲的順豐速運董事長王衛幾乎不接受媒體采訪,但這仍難掩這家根系龐大的快遞公司的鋒芒。

值得注意的是,順豐速運在日漸蠶食業內市場時已開始將觸角伸至產業鏈上游,進軍電子商務,此外,在拿到央行發放的第三方支付牌照后,其支付工具順豐寶也正在系統開發之中。

“以快遞為中心,順豐的產業鏈還將不斷延伸,這已經引起了很多競爭對手的恐慌。”一名同業高管說。

等待的搶食者

7月6日,雨后的北京不再悶熱,但對于剛剛走下機艙的德國郵政敦豪集團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安澎而言,這一切都不重要。

安澎馬不停蹄地率領著集團的一眾高管與中國的政府部門取得聯系,拜見國家郵政局的官員則是其這趟旅行中最為重要的日程。

饒有意味的是,安澎此次來訪的時機尤為巧妙,除了為即將在上海投入運營的北亞區運轉中心揭牌外,中國快遞業最后一個壁壘——國內市場的開放也已然步入倒計時。

尤為注意的是,德國郵政敦豪集團旗下快遞公司DHL最大的兩個競爭對手—— 聯邦快遞和美國聯合包裹公司(以下簡稱“UPS”)的中國國內快遞申請已經公示,并即將獲批,而在競爭對手緊握中國市場脈搏時,如何布局中國戰略則是安澎及其高管團隊目前需要面對的關鍵問題。 “牌照一批,好日子就會到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快遞企業高管說,盡管順豐、四通一達等中國公司對外國公司表面上都表示歡迎競爭,但“實際上,大家都知道,外資快遞企業一進來,全部死絕,這絕對不是開玩笑!” 正因于此,整個中國快遞行業也正緊盯著國家郵政局的一紙批文。

2012年5月25日,國家郵政局網站上掛出《關于對聯邦快遞(中國)有限公司和優比速包裹運送(廣東)有限公司申請快遞業務經營許可審核情況的公示》,正式宣告聯邦快遞和美國聯合包裹公司的國內快遞業務申請已經行至最后一步。

按照國家郵政局所披露的信息顯示,聯邦快遞和UPS的中國公司將分別以北京順義區和廣州白云區為基地,經營除信件外的國內快遞業務。聯邦快遞申請在上海、深圳、廣州、杭州、天津、大連、鄭州、成都開展國內快遞業務,而UPS則只是在上海、深圳、廣州、天津和西安五地經營國內快遞業務。 而這也是兩家公司歷時數年申請中國國內快遞業務即將塵埃落定的訊號。 事實上,在安澎拜訪國家郵政局之前,短短一個月內,聯邦快遞與UPS的高管也已經密集拜訪過國家郵政局及其他政府官員。

6月6日,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在京分別約見了UPS中國區總裁陳嘉良和聯合包裹公司亞太區高級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黎松江,就聯邦快遞和UPS在華經營業務問題進行了溝通。

半個月后,UPS國際總裁丹尼爾·布魯托再度來華,并拜訪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就在華業務發展問題交換了意見。

兩大國際巨頭高頻率的來訪無疑已將國內快遞業的市場搶奪大戰推至引爆點,而一旦短兵相對之勢形成,這盤動輒關乎存亡的棋局也將注定慘烈。“一旦國際巨頭形成反撲,國內快遞企業,尤其是民營快遞企業如此單薄的利潤率不一定頂得住。”

雖然國家郵政局進行公示后,兩大巨頭始終保持沉默,但來自中國航空運輸協會的反對也隨之而來。

自6月以來,中國航空運輸協會已兩度發聲予以抗議,7月3日中國航空運輸協會研究員朱慶宇再度發文抗議,稱作為有外國航空公司背景的聯邦快遞和UPS,如獲得國內快遞經營許可,將變相在中國合法獲得“第八航權”,而這一航權目前中美之間并未開放。

但中國航空運輸協會的“攪局”未必能阻止兩家外資企業獲得國內牌照。 中國快遞協會會長達瓦對記者透露,事實上國家郵政局已經準備給其發放國內牌照,但這兩家公司自行要求增加國內經營網點,造成重新審議,才導致申請公示結束一個月后仍未發放牌照。 靜待之時,風雨降至。 EMS再度出擊

民營企業與國際巨頭紛紛厲兵秣馬時,另一個不容忽視的勢力則來自于國資背景的EMS。

在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快運分會秘書長劉建新看來,若聯邦快遞和UPS獲得國內快遞牌照,兩家公司投放在中國的產品和價格,也將與EMS和順豐相近,EMS和順豐兩家公司業務量遭受的沖擊也或將最為明顯。

針對即將拉開的市場拼殺,EMS方面則始終未能予以正面回應,而在沉默背后,則是其申請A股IPO試圖再度出擊的關鍵信號。

作為中國郵政集團旗下主營快遞物流板塊的公司,5月4日,EMS申請A股IPO獲得通過,成為國內快遞業第一股,目前正在排隊上市中。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一家辦理工商登記不過兩年的公司,EMS申請IPO通過后曾廣受質疑,甚至連續三年盈利期的上市基本要求也尚不符合,但在決策層的特批之下,其上市步伐則仍然快速推進,而這也無疑為其日后的爆發空間提供了諸多可能。

“之所以特事特辦,是因為內外交困下,EMS騎虎難下。”中國物流與供應鏈管理高端聯盟理事黃剛向記者表示,對于EMS來說,如今快遞行業的內外形勢要求其必須盡快上市,否則難奪市場。

業內人士則表示,事實上,從EMS申請上市的時間節點來看,國家郵政局試圖向外資快遞公司發放國內快遞牌照則或將是其倉促上市的關鍵因素之一,“否則,一旦外資快遞公司在國內形成競爭優勢,則中郵速遞的業績更難保證,上市之路或更為艱難”。

但對于EMS來說,未來的走向仍然不可預知。

來自EMS預披露的招股說明書顯示,EMS截至2009年、2010年和2011年營收分別為196.4億元、225.11億元、258.85億元。而其國際競爭對手UPS和聯邦快遞2011年的營業收入總額則分別為531.05億美元、413.23億美元。

而與國際巨頭盈利差距較大之外,其受體制影響較深的業務結構也成為遭人詬病的目標之一。 “EMS優勢在于涉公業務和票據業務,但是在眼下業務增長最快最大的網絡購物快遞上卻喪失了優勢。”劉建新說。

公開數據顯示,2011年,EMS在快遞市場的份額為29.46%,而在其巔峰時,其控制市場的比例一度達到90%以上。

而為再度搶奪市場,根據EMS的計劃,上市后將融資獲取的99.7億元用于快遞物流郵件處理中心、購置飛機、購置運輸車輛、購置航材等項目。 “EMS肯定會發起一波價格戰,除此以外,它似乎并沒有更好的競爭手段。” 業內人士說。

新入局者

對于行業內的各大快遞公司而言,在應對原有對手頻頻使出的招數時,還不得不面臨新的挑戰。

而在目前的快遞競爭格局中,另一個亂象則是電商紛紛自建物流系統,快遞公司卻開始觸網。

2010年,電子商務網站開始相繼建設物流基地,并涉足快遞。業內最具滲透力的淘寶、京東商城、當當網和凡客誠品等公司均宣布了大批物流計劃。 在淘寶網號稱欲投資1000億元在全國打造一個立體式的阿里倉儲網絡體系時,其在北京、上海、深圳和成都的四大配送中心已然建成,而在此基礎上,淘寶還對外宣布將在20多個省市建立物流配送中心。

事實上,阿里巴巴試圖扎根快遞行業的野心還不僅于此。據本報記者了解,阿里巴巴投資成立了一家杭州百世物流公司,并這家公司轉道百世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收購四通一達中的“匯通快遞”,已將其更名為百世匯通。

除阿里巴巴外,京東商城的物流建設規模也已達到20-30億的規模,京東商城CEO劉東強甚至發出豪言,未來5年,還將花費100億-200億投入全國物流系統。劉強東四月底也曾透露,在年底之前,將以平均2.5天的速度開通一個新的城市快遞分公司,這也意味著年底前京東配送覆蓋城市數超過360個。

京東商城圖謀搶食的野心并非沒有緣由,作為目前第一個獲得國內快遞牌照的電商,京東商城副總裁吳聲向記者透露,京東快遞8月底也將正式向外部第三方開放。屆時,京東快遞也將正式殺入快遞行業。 而另一家更早涉足快遞的電子商務公司凡客誠品,其如風達快遞雖然暫未獲得快遞牌照,但實際上也早已計劃將業務量拓展到京滬以外的杭州、無錫、山東、廣州等10個地區。

物流智聯網創始人、《物流智聯網》著者羅輝林分析稱,目前從包量里來看,“ 四通一達”依靠阿里巴巴起步發家,并占據其80%的包裹量,而淘寶系占據了中國快遞業80%的包裹量。

事實上,快遞領域近身肉搏時,各路企業短兵相接的戰場也已然盤根錯節。其中,為搶奪地盤,順豐與電商的交戰已然打響。

5月30日,順豐速運旗下的子商務網站順豐優選正式上線,其目標是食品電商垂直領域。資料顯示,作為順豐速運旗下獨資公司,順豐優選注冊1000萬,目前擁有員工500人。

順豐優選CEO劉淼透露,順豐優選定位于中高端食品網購,目前擁有九個品類五千余款商品。而銷售的食品中,主要以進口食品為主,目前占到所有商品75-80%。

劉淼說,在生鮮等產品的冷凍鏈條方面,“順豐投入非常大”。而在物流方面,順豐優選擁有獨立的配送體系,順豐速運專門為其量身打造,不會采用第三方物流。

值得注意的是,在順豐高達130億元的業務量中,電子商務所占據的比例僅僅為8%,這也意味著,在未來的空間里,手握高端快遞資源、國內唯一直營的順豐董事長王衛的低調潛行則仍將繼續。 [02]

第四篇:我國乳品行業發展情況分析及趨勢預測

國內乳品行業經過2000年以來的快速成長期以及三聚氰胺事件帶來的倒退及恢復期,行業基本已經進入穩定增長期。目前城鎮居民對鮮奶人均消費達到14千克,處于階段性飽和;對酸奶等營養附加值較高的奶品需求快速上升,產品結構需求的提升將帶來乳品消費量的增長,另一方面農村居民2009年人均奶制品消費量僅有3.60千克,與城鎮居民仍有較大差距,其提升將使乳品行業需求增長的主要來源。

乳品行業利潤的提升空間主要來自于兩個方面:

1、產品種類多元化,產品結構提升帶來產品綜合毛利率的提升。未來UHT奶仍將是消費主流,毛利率較高的高端奶、酸奶及奶酪等產品的占比將不斷提升。

2、行業集中度提升使得行業內部競爭類營銷支出下降,費用率下降帶來利潤率提升。參照美國乳品行業經驗,行業集中度超過60%到達70%左右的水平時,其龍頭企業的營業利潤率將達到6-8%,而國內僅有2-5%。行業集中度提升將較快的帶來行業利潤率的提升。

乳品行業在行業需求穩定增長,原料供應價格穩定趨降,以及產品結構提升和集中度提升帶來的行業利潤率提升的推動下,業績將進入持續穩定地提升階段,具有長期投資價值和空間。

第五篇:我國運動服裝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研究預測分析

運動服是能給人們的運動帶來方便且具備吸濕、透氣、彈力、貼身等功能的一類服裝,它分為專業運動服和非專業運動服兩大類。專業運動服即運動員比賽服和訓練服及一些專業戶外人士所用服裝,例如登山服,潛水服等,他們能夠為運動員提供最佳的身體外部環境創造優異的體育成績。非專業運動服也可稱為休閑運動服,多用于一些基于健身、愛好由于交際的需要而經常進行體育運動的人士,它們也需要能夠為穿著者提供優異的舒適性。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2008 北京奧運會的強力推動,在我國掀起了全民健身的熱潮, 這股熱潮首當其沖地波及到服裝領域,給運動服裝帶來了新的機遇, 也帶來了運動服裝業的新發展。長期以來我國運動服裝業雖然有了長足發展,誕生了不少本土品牌,但與國際著名品牌相比還存在著很大的差距。應正確認識國內運動服裝業存在的問題, 利用該契機推動我國的運動服裝業高速發展。

在國內運動服裝市場中,國外品牌較受歡迎,銷售量穩居前列。目前,運動品牌產量已占世界運動服裝總產量的65%左右,但國內的品牌普遍遇到了整體實力不強、檔次不高、市場份額及知名度低等問題。

我國運動服裝業一直不被重視,運動服裝與休閑裝經?;鞛橐徽?國內企業長期走對外訂單加工的路線,在品牌創造和產品技術開發上投入的力量不夠,使其產品和品牌一直徘徊在低端市場上??傊?,沒有專門的技術力量去研究運動服裝, 特別是比賽競技服裝,產品缺乏內涵、科技含量低、一味地跟風模仿,均使得目前的中國運動服裝品牌難以進入國際市場。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我國體育健兒的比賽服有3/4 是國外運動品牌服裝,這與我國作為一個體育大國的地位極不相稱。

21 世紀的運動服必將集功能性與時尚性于一體。就運動服裝的本質而言,就需要色彩豐富、色澤艷麗、活潑跳躍的服裝,并具有某種顯著的標志性。特別是隨著全民健身運動的興起,不同年齡人群的參與, 必將使運動服裝趨于時尚,時尚、美觀的運動服裝也將吸引更多的人群參與到運動健身的熱潮中。2008 年時裝與運動裝的界限已經不再分明,每個人融入的不僅僅是運動潮, 而是運動時尚潮。運動裝給穿著者以優雅、活力、舒適和性感。運動時裝這一概念的推出,讓運動服裝在自然舒適中強調一種個性的張揚。

運動產品也要從生態的角度出發,走綠色環保之路,在其發展的初期, 就將環保理念牢牢滲入其中。原料使用廢棄物再利用而紡制的纖維、綠色環保纖維,后整理不僅要考慮功能性, 更要全面考察后整理助劑的使用對人體、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另外, 天絲綠色環保纖維及其面料也開始了在運動裝中的應用。

總之, 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企業應該抓住機遇,找準自身存在的問題,根據新時期運動服裝 的發展趨勢和廣大消費者的需求,開發大眾喜愛的運動服裝,豐富運動服裝市場,促進我國運動服裝產業的繁榮與發展。

高性能運動服裝市場發展趨勢

由于新型紡織材料的開發及紡織技術的發展,以及近年來各個國家對體育運動越來越重視,在運動服裝方面的科技投入也越來越大,出現了許多具有各種功能的高性能運動服。例如具有吸濕性控制、溫度調節、抗拉伸性、防風防雨性以及抗摩擦性等功能又兼具針對不同體育項目要求所具有的專業功能的運動服裝。

經過 20 多年的發展,國外對高性能運動服的研究和開發集中體現在對纖維、紗線的研究,面料的設計及服裝結構研究。通過改變纖維的強度、伸長、模量、彈性等性能,選擇合理的組織結構和功能后整理使面料具有透濕防水、低阻力、保溫舒適、易恢復疲勞、抵御紫外線、抗菌、防臭等功能,再對不同的運動進行分析利用人體工程學原理,設計出既舒適又可提高運動成績的高性能運動服。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更加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希望通過強身健體來抵御疾病,延年益壽,更好地享受生活;而且人們對于自身健美的追求也越來越高,生活更講究質量和舒適。因此,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健身和體育運動中來,穿戴高科技功能性運動服也不僅僅是少數運動員的專利。擁有吸濕性控制、溫度調節、抗拉伸性、防風防雨性以及抗摩擦性等專業功能要求的功能性運動服裝,開始出現在普通百姓的衣柜里,以滿足不同人群的個性化需求。

隨著時代的發展需要,高性能運動服裝的發展逐漸趨向生態化、智能化、時尚化。

任何科技的發展都不可回避對環境帶來的影響,如何能將污染降到最低,這個問題貫穿從纖維生產到服裝使用完畢后處理的整個過程。高性能運動服具有許多功能,其中也包含一些對環境和人體造成污染的功能性后處理,例如防紫外線處理、電子紡織品可能產生電磁波輻射等。隨著人們生態意識的提高,運動服向著生態環保的方向發展是高性能運動服發展的必然。

隨著人們對運動的熱愛和運動員之間競爭的激烈,當前的智能運動服已經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人們需要具有多種功能、適于劇烈運動、時尚和環保的智能運動服。在不久的

未來,運動服的智能化必將更受運動員和體育愛好者的青睞,高智能化的運動服將成為未來運動服競爭的焦點之一。

運動中的時尚、動感中的快樂、健康與美的結合是現代生活所追求的。隨著各大體育盛事的舉行,運動風將持續高漲,運動服設計的個性化、時尚化也將成為必然。人們要求運動服不僅具有運動的功能性,而且還更注重通過運動服 彰顯自己的個性和品位。例如當今許多時尚年輕人打球時穿著的運動牛仔褲。運動服的設計越來越多地結合時尚流行元素,在款式、顏色和細節等方面給人以審美享受。

高性能運動服是集眾多紡織新技術、新材料于一身的多功能高科技服裝,可以保護運動員不受傷害,幫助運動員取得更優異成績。當前高性能運動服和休閑服之間的界限已經變得模糊。高性能運動服是運動服的發展方向,其功能應更加多樣化和智能化,設計應更加專業化和時尚化,并且產品應更加環保。因此,高性能運動服必然會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戶外運動服裝市場發展趨勢

“戶外運動” (Outdoorsports),也就是在室外從事的各項運動, 也可以說是體育運動和旅游相結合的一種個人愛好。它包括的內容非常廣泛, 如登山、野營、探險、攀巖、騎馬以及漂流、滑雪、滑翔、跳傘、單車、高爾夫、背包自助旅行等在自然界中進行的運動方式。

戶外運動提倡超越自我、陶冶情操、放松心情、磨練意志、團結協作的精神。這也是與一般體育運動和旅游的最大區別。戶外運動是一項專業性較強的運動, 除了對參與者本身體能的要求外, 還需要多功能的戶外服裝抵御惡劣天氣, 作為戶外運動的第一道“保護屏障”

戶外活動服裝的種類和款式較多, 如登山有專門的登山防風衣和背帶褲, 滑雪也有專門的連體滑雪衫。戶外運動隨著其較快的發展速度, 已成為新興的一種休閑方式。

國內戶外運動服裝的需求狀況

在我國戶外運動以一種前衛的姿態出現。越來越多的人們走出戶外, 追求健康、時尚、休閑、自然的生活方式, 當綠色、環保這些時尚的字眼與健康的生活方式聯系在一起時, 中

國也迎來了戶外運動市場的快速發展期, 高速增長的國內戶外消費市場也為亞洲戶外展帶來了絕佳機遇。

近幾年戶外運動服裝在中國逐漸成為熱門, 這引起了服裝業的關注。作為服裝領域中的新興行業, 戶外運動裝目前在中國占據了巨大的市場空間。據中國行業咨詢網

(http:///)統計, 我國戶外運動用品以及裝備的年銷售額已達8 億元。而2000 年這個數字僅為6,000萬元。國內參與戶外運動的人次已超越1 億人次。國內戶外消費市場連續幾年來保持了40%的高速增長。旺盛的市場需求使得越來越多的國內外戶外用品經銷商和生產企業進駐國內市場, 開拓國內市場。

由此可見, 我國戶外用品市場的潛力非??捎^。做為新興產業, 孕育的機遇與挑戰, 是過去所不能想象的。戶外產業的發展前景廣闊, 有巨大的市場發展空間。

未來戶外運動服裝的發展趨勢

現在的戶外運動已經不再是一種專業性的運動, 戶外運動已經成為了大眾時尚生活的一種方式。而戶外用品的消費也逐漸成為了家庭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越來越多戶外運動品牌開始注重產品由專業化向大眾化的轉變, 這是當前戶外運動市場的一個發展趨勢。

隨著生活方式的多元化發展, 為追求健康、時尚和自然的生活, 越來越多的人走向戶外,激活了戶外用品強大的市場需求。在金融風暴中, 戶外運動產業不僅銷售額沒有下降, 反而得到了大幅的提升。主要原因在于高科技的時尚用品更容易給人們帶來心理安慰和滿足感。在功能設計上越來越“人性化”, 色彩設計上越來越“自然化”, 面料設計上越來越“低碳化”。眾所周知, 由于環境的不斷變化, 給我們帶來很多危害。然而這也將是戶外運動產業面臨的新機遇。在2010 年, “環保” 將不再成為一個需要特別提及的賣點, 可回收材料、再生材料、有機棉、天然材料的使用將成為戶外裝備最基本的指標。低碳健身作為一個新鮮的組合概念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高科技環保面料也將成為主流產品。這樣, 戶外用品就可再生循環利用, 真正實現環保低碳。讓“低碳生活” 成為一種時尚。這些高性能、高機能 性、立感應性原材料應用于服裝面料上, 使衣服不再是消極的保護作用, 而是進一步促進健康。因此智慧與功能紡織品已成為扮演改善人類生活與現實夢想的重要角色。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精選50句結婚祝福語下一篇:學校2018黨建工作總結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