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教學法分析論文范文

2024-01-07

教學法分析論文范文第1篇

【摘要】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過對數學教學法課程的發展歷史描述,論述了新課程標準下中學教學對數學教師的要求,通過本系在中學數學教學法課程的改革措施,說明高等師范院校數學專業在新課程標準下,為培養合格的中學數學教師,應進行必要的課程改革。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 數學教學法 課程改革 數學教師

1 數學教學法課程的發展歷史

我國最早的數學教育理論學科,叫做“數學教授法”。在清末,京師大學堂里開始設有“算學教授法”課程。20世紀20年代前后,陶行知先生提出改“教授法”為“教學法”的主張,得到了社會的承認?!皵祵W教學法”,此名一直延續到20世紀50年代末。無論是“數學教授法”還是“數學教學法”,實際上只是講授學科通用的一般教學法,30年代至40年代,我國曾陸續出版了幾本《數學教學法》的書,但這些書多半是對前人或外國關于教學法研究所得,根據自己教學實踐進行修補而總結的經驗。

在50年代,我國的《中學數學教學法》,用的是前蘇聯翻譯的伯拉基斯的《數學教學法》,其內容主要介紹中學數學教學大綱的內容和體系,以及中學數學中的主要課題的教學法,這些內容雖然仍停留在經驗上,但比以往只學一般的教學方法有所進步,畢竟變成了專門的中學數學教學方法。70年代,隨著國外已把數學教育作為單獨的科學來研究。我國的《數學教學法》或《數學教材教法》一直是高師院校數學系〈科〉體現師范特色的一門專業基礎課。1979年,北京師大等全國13所高等師范院校合作編寫的《中學數學教材教法》(《總論》和《分論》)一套書,作為高等師范院校的數學教育理論學科的教材,是我國在數學教學論建設方面的重要標志。

當前,我國正進行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教育正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型,要培養新世紀的全面素質的人才,以適應社會發展、國際競爭和經濟全球化、信息化的新形勢的需要。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對新世紀的中學數學教師從專業素養、教學理論、能力水平等諸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新課程標準對數學教師的要求

新課程標準中強調教師可以自由選擇教學內容,便于教師更好地發揮創造性,為課堂教學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在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及課程評價上與傳統教學都有很大的差異,這就從多方面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1 樹立數學教學新觀念

新課程標準要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體現了數學課程應突出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的要求。教學過程應充滿了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在認知、情感、價值等方面的沖突和互動。教學工作是一種創造性活動,數學教學過程不再是機械地執行教材的過程,而是師生從實際出發,利用更廣泛的課程資源,共同開發課程和豐富課程的過程,使教學真正成為師生富有個性化的創造過程。

2.2 正確理解把握教學目標與課程內容

在數學教學目標上,新課程標準提出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位一體的目標,把過程性目標、情感體驗目標擺在知識技能目標同等重要的地位。把知識性目標與發展性目標有機結合,體現在“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四個方面。注重在素質教育目標下關注學生的發展,關注學生的“學”,淡化了某些非數學本質的術語和概念,打破了“以學科為中心”的傳統觀點,更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

2.3 掌握評價新方法

按照新的課程標準,對學生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這就要求教師建立評價目標多元化、評價方法多樣化的評價體系。對數學學習的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不僅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

2.4 利用信息新技術

新的課程標準充分認識到了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數學教育的價值、目標、內容以及學與教的方式產生的深刻影響,對教師也提出了相應的新要求。這就是,數學教學過程的設計與實施必須重視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要充分考慮計算器、計算機對數學學習內容和方式的影響,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大力開發并向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使學生樂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

這就要求高師院校數學專業培養的學生應具有全面把握新課標的教學能力;靈活運用教材的開發能力;探究性、創造性的指導能力;?體察教學的反思能力。為培養適應二十一世紀要求具有創造精神與創造能力的人才盡自己一份特殊的力量。

3 數學教學法課程改革的嘗試

在以上認識的基礎上,我系自2004年以來,在幾屆畢業班的課程教學中進行了實驗,其主要做法是:

3.1 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數學教學理念,把握中學數學課程改革的總趨勢

(1)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中學數學課程,深刻理解中學數學新教材面向全體學生,體現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的基本精神。

(2)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數學,深刻理解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和在現實生活中的巨大作用。

(3)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數學學習,深刻理解數學學習活動與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緊密相連。

(4)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數學教學,深刻理解“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著和合作者”。

3.2 改變理論教學與教材分析“兩張皮”現象,協調并進,相互促進

(1)調整理論講述內容,克服空對空弊端。

首先確定了理論講授與教材分析的課時比為3:2。高師教學法教材的基本內容是師范生職前培訓必需和適宜的,但也存在部分內容臃腫、煩瑣的現象。因此,有必要對理論講授內容進行調整,其原則是:

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輔助教學,增加理論課教學的課程教學密度,壓縮理論課教學時數;刪去重復陳舊的內容;濃縮數學教師應了解的常識性內容,有的只列出一個提綱一帶而過;指導閱讀那些必須在今后的教育實踐中才能體會的內容(如概念、命題、解題教學的方法原理及能力培養的途徑,中學數學的邏輯基礎和科學方法等)。

(2)提前閱讀分析教材,加強具體指導檢查。

中學數學教材是未來中學數學教師教會學生學數學的基本依據。在職前培訓中促使學生去熟悉教材,使他們對教材所蘊藏的豐富內涵做適度的分析挖掘,是課程改革應確立的一個目標。為此,我們的具體做法是: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通常一周)粗略通覽一冊教材,然后由教師對該冊教材作示范分析。在此基礎上,要求學生結合教師的分析,精讀教材,對本冊章節中的重點、難點、關鍵點、知識間的結構關系進行思考分析。這樣做,一方面可把原來在一個月內匆忙進行的工作分散到四個月內,閱讀比較充分,加之有細致的指導、分析,基本達到了預期的目標。

3.3 創設教育實踐情景,增加從教感性認識

為了使學生盡早間接介入實際教學環境,我們從理論教學階段便開始采取下列措施,以增加學生從教的感性認識。

(1)組織教學見習活動。

選擇市區中學的教學開放日,我們組織學生參加教學見習活動,平均每年到中學聽課4~6節。選擇的學校既有重點中學,也有非重點中學;選擇的教師既有教學經驗豐富的學科帶頭人,也有一般初出茅廬的年輕人,這樣做可以便于學生比較、評判。每次聽課結束,均組織學生討論,并要求學生結合教學理論進行評論。

(2)組織觀看教學錄像。

我們組織學生觀看一些全國特級教師的課堂實錄,這些形象資料對學生有很大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其中一些錄像我們有意識地安排在課外時間,同樣地得到了多數同學的歡迎。這樣既節約了教學時間又豐富了同學們的課余生活。

(3)組織模擬課堂教學活動。

在《中學數學教材教法》課程的實踐教學環節,我們主要采取模擬課堂教學活動的形式。具體方法是,6~7個學生編為一組,提前編寫教案,課堂上同學們逐個試教并進行討論交流??傮w講來,學生對參與這一教學活動的熱情都比較高,態度積極認真。一開始不少學生不知如何備課,講課時語無倫次。一段時間下來,情形大為改觀。有不少學生自己就明顯感到了進步。

(4)組織教學技能比賽。

為激發學生積極參加備課、試教活動,提高學生的教學技能,我系還組織全系畢業生開展教學基本功比賽、多媒體課件比賽、說課比賽和“未來教師”教學技能大賽等活動。通過比賽,既檢閱了隊伍,增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教學技能。

4 課程改革取得的成效

近年來的教改實踐使我們認識到的明顯效益有以下幾點:

(1)增強了學生學習理論的目的性和針對性強。實踐教學環節與理論教學環節的穿插安排,使學生對理論學習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有了運用教學理論的附著對象,因而對理論學習和實踐活動起了雙向促進作用。

(2)增強了學生學習這門課程的積極性。模擬課堂教學活動與教育見習活動的穿插安排,使學生切身感受到了與合格教師的差距,增強了學習的積極性,課程教學的效益大大提高。

(3)提高了學生的教學基本技能。通過模擬課堂教學活動、說課以及“未來教師”教學技能大賽等活動的開展,學生對中學教材的熟悉程度大為改觀,不僅學會了閱讀、分析和使用教材,而且學生的表達能力、課堂駕馭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受到了實習學校和用人單位的充分肯定。

教改實踐表明,在中學數學教學法課程的教學中,把理論聯系實際,增加實踐環節的比重作為突破口是正確的。今后我們還將緊緊圍繞這一中心,繼續加大教改力度,為培養更多的合格中學師資而努力。

參考文獻

[1] 趙振威主編.張士藻副主編.中學數學教材教法第一分冊 總論,中學數學教材教法第二分冊 初等代數研究,中學數學教材教法第三分冊 初等幾何研究.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年.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年.

教學法分析論文范文第2篇

摘要:中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散文教學是重要的組成部分,但是目前中學語文教學中散文教學還是存在實際操作上比較困難、課堂質量差等問題。為了能夠提升散文教學的效率,可以在傳統的教學方式基礎上引入新的教學方法就是整體閱讀觀,幫助學生體會到散文的魅力。本文將對基于整體閱讀觀的中學語文散文教學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整體閱讀觀;中學語文散文教學;課堂教學分析

一、整體閱讀教學觀的概述

1.整體閱讀教學觀的內涵

整體閱讀教學觀就是在閱讀中重視整體上對文本的理解和把握,在教學中就是側重教學的整體意識,重在思考和探究,注重教學過程和方法,報障教學目的能夠實現。所以說整體閱讀教學觀避免了在教學中將內容解剖成為碎片,需要對教學內容有整體意義上的認識,有總體框架的教學設計,教學過程也是需要整體考慮的,這樣能夠健全學生的認知結構,豐富學生情感。在整體閱讀教學觀下形成學生整體感悟和體驗的閱讀術語。

2.整體閱讀教學的主要特征

首先要重視整體感知文章,將文章看作是完整性的藝術,在整體意識上閱讀文章,把握文章的形式和內容,能夠分析文章局部在整體中的含義和地位,將文章的部分和整體之間進行聯系。其次是強調文章部分和整體之間的有機結合。整體閱讀觀就是要將文章當作是一個整體進行分析。最后加強閱讀主體的個性考驗。整體閱讀教學需要學生具有重視學生自己的情感體驗和對文章的理解,充分體現出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能夠和文章進行交流對話,激發出學生的情感,培養學生閱讀能力,不斷在自我完善。

二、整體閱讀觀在中學語文散文教學中的應用

1.制定目標任務

中學語文散文教學要運用整體閱讀觀時老師必須首先制定好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這樣才能提升教學效果。整體閱讀觀的教學一般有三個目標:一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二是培養學生審美情趣;三是提升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注重體驗式閱讀方式。傳統的散文閱讀教學主要是對文章的剖析忽視了情境的交流,一般最后學生對文章一些詞句段落的理解勝過了對文章整體意義的理解。在散文教學中要懂得使用整體閱讀觀,在分析完文章中一些措辭的意義之后還要引導學生把握文章的整體結構和內涵。比如在學習魯迅的《秋葉》是,就從單一的詞句上分析,文章顯得非常的平淡,從整體上進行分析卻能感受到一種對生活狀態的無可奈何。老師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水平制定閱讀教學目標有計劃的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鑒賞能力。

2.遵循基本原則

整體閱讀教學觀要打破傳統教學形式的局限性,發揮其優勢,提高中學生散文教學的閱讀效率。整體閱讀教學觀在實際運用是要遵循以下幾項基本原則:(1)聯系性,在對文章分層進行講解時不能脫離的文章整體意義,要在文章表現的大背景下進行分析;(2)劃分清楚文章的主次結構,對于重點表達的內容要側重進行分析,對文章中心含義做到正確的把握;(3)合作性,在教學中不能只是讓學生和散文內容進行溝通,老師還要加強和學生之間的互動,老師要深入研究散文內容,在教學中創建和學生之間良好的溝通空間;(4)模糊性,散文本身就具有形散神不散的特點,所以在教學中要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提升學生對散文的鑒賞能力;(5)留白性,在教學中要留有一定的空間讓學生自己想象,讓學生自己對文章情感進行把握,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比如在學習《荷塘月色》時,需要結合全文整體上面淡淡的幽思的情緒來分析文章描繪出的美景。老師在課堂上還要留有一點時間,讓學生自己對文章討論思考,有意識的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只有在教學中堅持這幾項基本原則,才能在散文閱讀教學中體現整體閱讀觀的含義。

3.實施有效的策略

當有了可行的教學目標和需要遵循的整體教學原則之后,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學措施。首先在閱讀散文時需要找到正確的切入點,其次就是要對散文仔細的閱讀,通過老師提問的方式加強學生對文章的理解。之后就是要加強學生的課外閱讀,但是憑借課堂上的散文閱讀和學習是不夠的,散文的類型是多種多樣的,需要學生在課外有散文知識的擴充,這樣才能打開學生的知識面。比如在學習《我的空中樓閣》時,從表面上看是在寫景,但是文章實際在抒情,老師在教學中可以結合《陋室銘》中托物言志的手法進行對比教學,這樣在拓展學生散文知識的同時還能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最后在對散文進行評價時要體現總—分—總的整體閱讀觀教學模式,從而提升學生閱讀綜合能力。

總而言之,中學語文散文教學中運用整體閱讀觀是在理論和實踐的基礎上建立的,將國內外散文教學中的優點進行有機結合,發展成為適合當代中學生心理需要的教學模式。整體閱讀觀在教學運用中需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水平和課堂的教學內容,不斷進行轉變和調整,和其它的教學方法進行結合,相互彌補,在散文閱讀教學中靈活使用,加強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段系亨. 整體閱讀觀下探析中學語文散文教學[J]. 語文學刊.2014,12:164-165.

[2].付紅霞. 整體閱讀觀下的中學語文散文教學[J]. 文教資料.2012,36:7-9.

(作者單位:貴州省銅仁一中)

教學法分析論文范文第3篇

【摘 要】 課堂教學后記是新課改后興起的一種提高課堂教學的方法。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后,教師如何寫好課堂教學后記呢?本文結合教學初中數學的實際,從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后記的案例思考、寫教學后記的意義、它的寫法、該寫什么、應注意的問題等方面進行簡單闡述。

【關鍵詞】初中數學 課堂教學后記 意義 寫法 注意問題

筆者所謂的“課堂教學后記”,就是教師在上完一堂課后,對教學中各方面情況進行回顧,寫出好的方面、不足之處等的一種教學記錄方式。新課改后,麻栗坡民族中學也積極倡導新課改,學習新課改,仿照先進地區,要求教師每上完一堂課都要寫課堂教學后記。

麻栗坡民族中學初中數學組為了順應新課改發展,要求教師每上完一堂課,也寫課堂教學后記。但具體情況如何呢?通過調查了解,知道學校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后寫課堂教學后記的老師了了無幾。探究原因:一是初中數學教師沒有寫課堂教學后記的習慣,二是初中數學教師認為寫課堂教學后記耽擱時間,沒認識到寫教學后記的重要性而一般不寫。

下面,筆者結合教學初中數學多年而經常寫教學后記的實際情況,簡單談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寫課堂教學后記的一些粗淺方法。

一、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后記案例分析

案例一:初一數學上冊第二章“有理數及其運算”第3節“絕對值”教學后記:通過觀察材材中提供的示例“小兔和兩只小狗距離原點多遠?”的問題,引出“絕對值”的概念。接著,結合教材舉例,考慮教材中的問題:互為相反數的兩個數的絕對值有什么關系?(相同或相等)。如|-2|=2;|+3|=3。一個數的絕對值與這個數有什么關系?(相等或互為相反數)。如|6|=6或-6。由此可知:正數的絕對值是它本身;負數的絕對值是它的相反數;0的絕對值是0。這樣教學,從整個流程來看,實現了將探究學習引入常規教學,學生很好地掌握了絕對值的概念、學會辨別數的絕對值、能對數的絕對值進行比較等。這樣,通過“隨堂練習”,不僅鞏固了所學知識“絕對值”,而且學生在輕輕松松的探究過程中,很快地掌握了“絕對值”的運算方法。

案例二:初二數學下冊第二章“分解因式”教學后記:1.本章的教學內容基本達成,教學中,教師能結合實際,講清“分解因式”,并能舉例說明。同時,教學生會用“提公因式法”“運用公式法”兩種方法來分解因式。2.學生在“隨堂練習”和“習題”中,均能運用教師所講的方法來獨立完成練習,保證了教學的效率。3.分解因式還有哪些方法?把問題提出來,讓學生思考,讓學生探討,學生借助教材練習及課外資料等,說出了有“完全平方式”,如a2+2ab+b2=(a+b)2;“平方差公式”如a2-b2=(a+b)(a-b);“十字相乘法”,如x2-5x+6=(x-2)(x-3)等的方法,這在教學中,是較好的教學方法及學習方法,是值得贊揚和肯定的。4.教學過程中,部分學生覺得分解因式有點難,處于被動學習的地位,積極性不太高,表現為一臉茫然。再就是教學中,教師沒有把分解因式與學生生活緊密聯系的一些實例加以舉出,這是這個章節教學中的遺憾。

從以上兩個案例中可以看出,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后記涉及的課堂教學內容十分廣泛,包括了課堂教學的流程、學生課堂反饋、學生情緒變化、學生學習態度,教師調控課堂技巧、處理教學內容技巧、突發的靈感等其他方面的自我感受的內容??梢?,課堂教學后記,寫的內容可說不少。

二、寫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后記的意義

寫課堂教學后記,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一條重要途徑,也是有效幫助教師自身迅速成長的一條捷徑。從這方面來說,寫課堂教學后記有其重要的意義。那么,寫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后記,又有什么意義呢?根據筆者的經驗總結是:

1、查漏補缺,完善教法。筆者每上完一堂數學課,回到辦公室,都會及時地對本節課的課堂教學進行回顧,及時簡略地寫上一些教學后記。如記住哪些方面的知識漏講了,哪些知識還講得不夠深透,需要補充,哪些環節需要進行教法的調整等等。

2、積累經驗,增強后勁。寫教學后記,可以讓教師逐步積累點滴經驗,從少到多,讓自己在以后的教學中加以注意,有所借鑒,或在下一課時或下一班級教學這一內容時,引起重視或是改變教學方法。這樣教學,就會讓教學內容更具針對性,學生易于理解、掌握和接受,教學效率會得到大大地提高。

3、搞好教研,奠定基礎。寫教學后記,可為教研提供詳實的資料。平常中,教師經常寫教學后記,積累好點滴經驗,記錄好教學中的不足,對教學論文的寫作在資料上的運用,可信手拈來,運用自如。如果一遇到真正的論文寫作,材料處處皆有,可任意運用。

三、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后記寫法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后記寫法,形式可多種多樣,不拘一格。但總的來說,應從以下三方面寫才好。

1、總結本節課的主干知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每節課的內容,不算多,教師在教學中,應做到知識講解重點突出。每上完一課,應及時回過頭來總結記錄一下本節課教學的好與差。這樣做,有兩個好處:一是對本節課作一個評價和總結,二是好在下節課上課時給學生復述一遍,加強學生記憶,鞏固所學知識。

如教學初一數學下冊第一章“整式的運算”第2節“整式的加減”。這章節的內容主要就是“整式的加減”,即任意兩個或三個數加減,得到一個數。整式加減運算的方法很簡單,即整式中有括號,先去括號,再合并同類項進行加減。如x2-2x+3和-2x2+6x-4的和。解:原式=x2-2x+3-2x2+6x-4=x2-2x2-2x+6x+3-4=-x2+4x-1

2、寫教后回憶。即上完一堂數學課后,寫上一小段或幾段關于本節課教學中好的方面、不足之處、教學方法、學習方法、課中出現的一些小插曲、異?,F象、學生情緒等方面的課堂小記錄,便于日后教學時參考借鑒。

如教學初二下冊“不等式的解集”后,筆者寫的簡單教學后記。好處是:①學生基本掌握了解不等式的方法,大部分學生能判斷某個數是不是不等式的解了。如5是不是x>3的一個解?答:是。②所有學生都能在數軸上表示不等式的解了。不足是沒有足夠的時間留給學生訓練“不等式(轉封三)

(上接213頁)的解集”的補充練習。

3、寫教后感。教后感,就是上完一節課,對整節課進行整體式的回顧,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記錄,思考哪些方面講得好,哪些方面存在欠缺,哪些方面漏講,需要補充,哪些方面多講了等。寫教后感,可長可短,根據教師課余時間來定,有話則長,無話則短??蓪懸欢?,也可寫兩三段,還可寫多段。

如教學初二下冊第三章“分式”第4節“分式方程”,筆者的教學后記:本節課,筆者先進行探究。然后舉一元一次方程讓學生解。接著列一道簡單分式方程,讓學生參照一元一次方程解法,自己探索、歸納分式方程的一般解法。通過這樣教學,學生不僅很好地復習和鞏固了了一元一次方程解法,而且學會了分式方程的解法,這是一舉兩得的事。這就只是一段,并且寫得很簡潔。

四、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后記寫什么

上完一節數學課,應該說,要想記錄的內容是很多的。但不管一節課上下來,需要寫的內容有多少,必須遵循以下幾個方面或其中的某一個方面把它寫好。

1、寫“得”?!暗谩奔疵抗澱n的收獲。每節課收獲的東西,應是很多的。如課堂中師生的問題對話,師生課堂中生成出來的典型問題、師生的巧妙問答、課堂教學的巧妙設計等,都可以作為課堂教學后記記錄下來。

教師一節課上下來,好的地方應很多。這時,教師就應及時把“得”記下來,為以后教學作參考。這方面,可以這樣:①課的導入是如何?②教學流程是否井然有序?③板書設計是否恰當?④重點是否突出、難點是否到位?⑤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課堂氣氛怎樣?⑥教學中有哪些值得深思的地方,有哪些小插曲印象深刻,預設生成是如何處理的?

如教學初一下冊第四章“概率”,對于教材中有關“概率”的講解,學生都懂。但是怎樣把“概率”運用于實際生活中,學生就不會了。拿幸運抽獎活動來作例,如紙箱中有58張小紙條,代表了本班58位同學的學號?,F請一位同學在紙箱中先后抽出2張,看哪2位同學是今天的幸運中獎者?抽獎結束后,教師小結:其實同學們都明白抽獎活動中每位同學都有可能被抽到,所以我們說這是一個可能事件,即概率的多少,但抽到誰概率就很小了。

這樣教學,就強化了學生觀察生活、表達生活、感受生活。這樣的教學,就很可能更成功。課后,教師要及時記錄下來。

2、記“失”?!笆А本褪且还澱n中失敗的地方。如導入不好,講解粗糙,教學流程無序,時間到了還沒講完所設計的內容,結尾草草布置作業等,都可記錄下來。在課后,要認真思考,查找根源,尋找對策,以免重犯。

記“失”,可對其作深刻反思、探究和剖析,為今后教學積累經驗?!笆А钡姆此迹孩俳虒W設計是否妥當?②預設目標是否結合實際?③教法運用是否結合學生?④課堂節奏控制是否游刃有余?⑤課堂氣氛是否熱烈?⑥課堂效果是否達到預期目的?

如教學八年級數學上冊第四章“相似圖形”,這一章主要是幾何知識,抽象,學生覺得難學,學不太懂。實際教學中,筆者覺得這一章也有點難教學,存在的不足就是師生互動性不強?;有圆粡娫蚴菍W生聽不懂,所以課堂上多是教師講,學生聽,這就是“失”,課后教師要及時記錄下來,尋找解決辦法。

3、錄“疑”?!耙伞本褪菍W生的疑難問題。在教學中,有時,學生會提出一些讓教師預想不到或答不出來的問題。課后,教師要把它記錄下來。

如教學初二數學下冊“因式分解”,筆者舉了一個例:把x3+3x2-4分解因式。通過觀察,針對此題,筆者采用的解法是“拆二次項”:

原式=x3+2x2+x2-4=x2(x+2)+(x+2)(x-2)=(x+2)(x2+x-2)=(x-1)(x+2)2。筆者講完,將下課時,突然有一個學生走上來問筆者:“老師,這個題只有一種解法嗎?”。筆者沒注意,一時把筆者問懵懂了,筆者不敢說沒有,也不敢說有。只好對學生說:“等課后考慮好了,再告訴你,好嗎?”課后,筆者不管學生問的這個疑難問題是否正確,都把記錄下來了。

4、記“解”?!敖狻本褪菍W生的見解。在課堂上,一些學生會提出自己對教學內容的見解。課后,教師也要把它記錄下來,作為日后豐富的教學素材。

如教學初三數學上冊第三章“指數運算”。已知xm=3,xn=7,求x3m-2n的值。教學中,筆者用的是一般的解法。解完后,突然有個學生站起來說:“老師,這題你的解法太繁了。其實,這題將同底數冪除法法則逆用后得到結果,較容易,又簡便?!惫P者聽后,進行運算,果然簡便。解法如下:

解:原式x3m÷x2n=(xm)3÷(xn)2=33÷72=27/49。因此,課后,筆者迅速記錄,作為今后的教學資源保留下來。

五、寫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后記應注意的問題

寫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后記,應注意些什么呢?筆者的經驗做法是:

1、迅速及時。每上完一節課后,回到辦公室,立即反思,進行及時記錄課堂教學中自己感覺到存在的問題,如方法陳舊,學生興趣不濃等,課堂教學中出現的精彩片段,如巧妙的解法、如何巧妙處理突發事件等。這些在課后應迅速及時記錄,否則便會稍縱即逝或很快遺忘。

2、持之以恒。教學后記要時時寫,最好是每上完一節課都要及時地寫。不管寫多寫少,一定要寫。持之以恒地寫,寫多了,自然就會水到渠成了。

3、真情實感。寫教學后記,要真實地記錄,有什么就寫什么,是什么就寫什么,不能夸大或縮小。要真實地結合教學實際寫,要寫師生的真知灼見,語言切忌空話、大話、套話。

4、形式各異。每節課的教學后記,不能像學生寫作文一樣,千人一面,萬人一腔。形式要多樣,可心得體會式,可總結式,可摘錄式等。形式應各異。

5、長短不限。寫教學后記,篇幅長短應不限,有話則長,無話則短。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課堂教學實際情況和文字功底來定長短。

6、抓住本質。寫教學后記,要重點突出,不能面面俱到。最好的方法是擇其一面或一點,寫深寫透便可,或是把一節課中最具閃光點的東西記錄下來便可。

總之,寫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后記,是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一條重要途徑。希望所有初中數學任課教師養成寫課堂教學后記的良好習慣,認真積累點滴經驗,并不斷運用于課堂教學中,盡快地大面積地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參考文獻

[1]于紅平.淺談如何寫數學課教學后記[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2.16

[2]周以宏.寫數學教學后記之我見[J].中學數學月刊.2000.8.

[3]諸敏.如何寫好教學后記.科教文匯(中旬刊).2011.11

[4]王秋海.新課標理念下的數學課堂教學技能[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8

[5]李桃.淺談教學后記的寫作技巧和應用價值[J].教學與管理.2002.22

教學法分析論文范文第4篇

【摘 要】通過分析心血管內科的臨床教學經驗并對其總結,發現只有加強思維模式的培養、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才能培養出合格的醫學人才;另外充分利用現代技術能夠提高臨床教學效果。

【關鍵詞】心血管 臨床教學 分析

隨著醫學模式的變化,醫學教學理念也在不斷變革,那么如何培養合格的臨床人才、提高臨床診療水平就成為目前教學的重點。而心血管疾病作為內科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課程,往往存在著病種多、發病機制復雜等特點,因此醫學生就要掌握大量知識,但結果是學生常出現知識掌握不牢固等問題,所以如何改善心血管內科臨床教學水平,提高學生的知識層次和基本的操作技術,從而更好地滿足現代醫學的需要已經成為當前研究的熱點課題之一。所以我們不斷創新、探索新的臨床教學模式,現總結分析如下:

1.培養醫學生關于心血管正確的思維模式

正確的臨床思維能力是心血管內科臨床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所以我們在教學中重視循證思維和創新思維,因為循證思維是臨床思維的基礎(循證思維重視知識的系統性、人體的整體性,并且不斷產生問題進而不斷創新),而創新思維又是幫助臨床醫學和基礎醫學前進的助推器。

另外隨著醫學模式的改變,我們意識到循證思維的重要性,所以我們主張給醫學生樹立此種思維模式,按照循證醫學所要求的[1]“慎重、準確、公正地根據當前所掌握的有力證據,并結合臨床經驗,判斷患者的價值和意愿,從而制定出較為完善的診療方案”的原則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在心血管內科的臨床教學方面,我們常讓學生帶著問題與興趣、利用現有的工具去查閱資料、理解知識,從而在此基礎上去進一步去思考問題、掌握知識(對任何疾病的認識與理解都需要經過不斷探索、前進和上升的一個階段),學會在心血管疾病中能夠辨清真相、總結分析心血管各種疾病的異同,真正地透過表面的知識來掌握疾病的本質,從而使醫學生在心血管疾病的理解和掌握方面形成自己的一套臨床思維模式。

2.強化醫學生心血管相關基礎知識

心血管內科疾病主要包括: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病等等,而每種疾病都有其自身的病因、發病機理、病理改變、臨床表現及其治療和轉歸等,所以對于疾病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至關重要,并且對該病的理解也是一個不斷加深的過程,所以我們常要求學生理解、分析、總結、掌握、應用、再理解、在分析、再總結,在這樣一個不斷循環往復的過程中對知識進行強化。另外我們還教育醫學生在學習心血管內科時不僅要掌握該疾病的臨床知識,還要掌握其心臟生理病理改變,例如為了更好的對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等疾病的理解和掌握,我們就要學習心動周期的變化、心肌動作電位和離子通道等基礎知識。這樣才可以更好的幫助醫學生理解疾病,進而更好的為臨床工作服務。另外由于諸如心肌動作電位、離子通道變化等知識較為枯燥、理解起來也較為費力,如果再加上老師的講解缺乏生動等,往往就會打擊學生的積極性,所以為了減少知識的理解難度、增加課堂氣氛、讓學生更好的掌握知識,我們則利用現代化工具(諸如多媒體教學等)將多個知識點串聯起來,比如講解心律失常時就常先講解正常心電圖(各波段正常值和表示意義等),然后再講解動作電位和心電圖和離子通道的相關基礎知識,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知識,同時也能夠對以往的知識加以復習和鞏固。

3.加強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掌握知識是為了更好的應用于臨床,所以我們在心血管內科的臨床教學中,不斷穿插實踐課程(如心血管病史的采集和體格的檢查等)。例如對于患者主訴胸痛時,我們常引導學生要在病史采集上注意胸痛部位(如胸骨后)、性質(刺痛、悶痛)、程度(壓榨性等)、誘因(感冒等)以及伴隨癥狀等,從而讓學生對胸痛不僅有文字上的認識,更有利于學生從感性上對疾病有所認識,進而加深對該病種的理解程度。而在體格檢查上,對于醫學生來說心臟聽診是個難點、但也是個重點。由于我們在課堂上學到的心臟雜音較為抽象、所以學生往往缺乏一種更加感性的認識,因此為了彌補其不足,我們在臨床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多聽、多理解,例如對于二尖瓣舒張期和收縮期的雜音,我們要求學生不僅要聽、而且要掌握雜音的部位、傳導方向、強弱等,在此期間要講解雜音的發生機制,這樣能夠更好的提高學生對其理解與掌握;最后根據學生掌握情況,讓其聽取不同雜音(包括不典型的和一些特殊的)增加難度,使學生們能夠去偽存真,達到更加熟練的地步。

4.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于心血管內科教學

由于傳統的教學模式較為單調,因此常影響到教學質量,不僅學生理解起來費力、心血管內科老師講起來也較為吃力。而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多媒體工具常因[2]其圖文并茂、生動形象、一目了然、信息量大等優勢受到師生的歡迎。所以我們在利用多媒體教學時常將疾病的病因、病理生理、實驗室檢查、診斷及鑒別診斷和疾病的治療與預后等知識綜合起來,使學生能夠全面而系統的學習;同時在課件中穿插圖片、動畫,配以音頻和視頻來講課,例如二尖瓣狹窄,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現出一顆跳動的梨形心,由于瓣膜受損時,血液動力學發生了變化,所以此時就可以配上心臟雜音和血流情況,同時也可加上其他相關內容(如二尖瓣面容、心電圖結果等),這樣就可以去除簡單枯燥的味道,而增加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并提高了學習效率。

5.總結

總而言之,由于心血管內科疾病的特殊性和復雜性,常給臨床教學工作增加難度,但是作為臨床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認為在學習心血管內科時一定要注重思維模式的培養,并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前提是知識的牢固掌握),這樣才能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才能培養出合格的醫學人才。

參考文獻:

[1]杜文琪,張南征.醫學生內科實習帶教體會[J].中國現代醫院管理雜志,2005,3(4):329-330.

[2]耿世友.多媒體語言室的管理與維護[J].新鄉師范高等??茖W院學報,2004,18(2):55-56.

教學法分析論文范文第5篇

摘要:議題式教學作為思想政治學科新提出的一種教學方式,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體現。議題式教學以議題為引領,鼓勵學生積極、主動構建新知識,培養學生參與能力,具有生動性和開放性,因而適合課堂教學;議題式教學最突出特點是“議中學”,用議題式教學對學科知識進行復習,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代入感強、復習面廣,同樣能適應復習課教學;議題式教學議題選擇范圍廣、涉及知識點豐富,因而它一樣能適應專題教學;議題式教學可以讓學生帶著議題走出教室到社會實踐中去,讓議題引領活動,更富有教學效果,因而,它自然適應實踐教學。

關鍵詞:議題式教學;適應類型;教學方式

2017年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提出圍繞議題,設計活動型學科課程教學,將議題式教學作為構建活動型學科課程的重要抓手。議題式教學是伴隨著活動型學科課程而出現的一種新的教學方式,這種新的教學方式的提出必然會成為廣大政治課教師改革課堂教學的必由之路。自從新課標提出議題式教學后,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師就開始圍繞議題式教學進行探索。議題式教學的產生是對于問題式教學、主題式教學、議題中心教學的繼承與發展,是一種鼓勵學生主動建構知識的教學方法。議題式教學到底適合什么樣的教學?本文從課堂和課外進行探討,主要探討課堂教學中的新課教學、專題式教學、復習課教學,以及課外的實踐教學。

一、議題式課堂新課教學

教師在課堂上運用一定的教學方法將知識傳授給學生稱為課堂教學,這種教學具有地點的局限,但又是知識傳授最重要的方式。議題式課堂教學是指以議題教學為主要教學方法的一種課堂教學,最突出的特點是“議中學”。傳統的課堂新課教學一般以話題、主題為引領,這樣的課堂教師是主角,學生是在被動接受教師所傳授的知識,課堂上缺少老師與學生或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而議題式教學以議題為引領,鼓勵學生積極、主動構建新知識,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培養學生參與能力。與傳統的新課教學相比議題式教學的課堂更具有生動性、開放性,議題式教學師生互動以及學生互動頻繁,這是對傳統教學方式的轉變與創新。

課堂是學習知識主要陣地,議題式課堂新課教學兼具議題式教學和新課教學兩大特性。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教師需要充分考慮兩者的最佳結合點,那么2017年版思想政治課程標準和核心素養成為思政課教師必須要考慮的內容。教學目標、教學要素、教學設計是議題式課堂新課教學的重要環節,是議題式教學從理論走向實踐的必經之路。

2004年的課程標準強調的是三維目標,比較注重對學生價值觀的培養。而在最新的課程標準中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以及課程改革的需要,尋找到三維目標與核心素養之間的切合點,將二者有機融合在一起,那么議題式教學的目標就是三維目標與核心素養的整合。完成教學目標要設計一系列的教學環節,一般遵循“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教學設計?!笆鞘裁础敝饕菍τ谡n堂內容的描述。在“為什么中國共產黨執政是歷史與人民的選擇”議題教學中,是什么主要體現在教師或學生在課堂上對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奮斗過程的描述。這個過程讓學生自己去搜集資料,之后對于自己所搜集的資料進行討論,在討論的同時悄無聲息地將課本上的知識點融入其中,這樣的學習氛圍既輕松又掌握了知識,這樣的學習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盀槭裁础钡沫h節主要是用于探究、解釋,運用科學的方法分析原因。在“為什么中國共產黨執政是歷史與人民的選擇”議題教學中對“歷史和人民為什么選擇中國共產黨”進行解釋,讓學生之間產生爭論與思想火花,運用學科知識與理性思維進行解釋?!霸趺醋觥笔腔谇懊娴摹笆鞘裁础薄盀槭裁础彼龀龅暮侠砜尚械姆桨?。在“為什么中國共產黨執政是歷史與人民的選擇”議題教學中,可以充分發掘當地的教育資源,比如讓學生講講自己身邊的黨員的故事,或者帶領學生參觀具有學習價值的博物館等;可以開展關于革命先烈的訪談,讓學生親身體會各種質疑后去搜集證據,證明中國共產黨執政是我們的必然選擇,在教學的過程中使學科核心素養悄悄生長。

議題式課堂新課教學要以課程標準為準繩,做好學情分析、明確教學目標,準確把握教學重難點、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設計教學過程是上課之前必須要做好的工作。在這些課前工作都準備好之后進行課堂教學,課堂教學結束之后要對效果及時作出評估,總之課后反思在教學中不可或缺。課后反思既是對整節課的總結,又可對下次課程的順利開展提供指導性意見。

二、議題式復習課教學

遺忘是我們生活與學習中常見的事情,早在很久之前就有很多學者進行了研究。艾賓浩斯經過研究提出的“艾賓浩斯遺忘曲線”揭示了人類遺忘的規律,在學習過新知識后及時地進行復習才能牢固掌握,只有經過反復記憶才會在腦海中形成永久的記憶。復習課就是對之前所學過的知識進行回憶與再現。對于中學生來說遺忘更是常見的事情,由于學生要面對高考,所以教師要安排學生對學過的知識進行系統復習,這有助于學生鞏固舊知識、發現新知識、提升綜合思維能力。議題式教學最突出的特點是“議中學”,那么議題式復習課教學就是“議中再學”。目前對于議題式教學的研究還不夠成熟,議題式教學方法也沒有普及,實施存在于少數地方的實驗地區或者是實驗課或公開課之中,我們要做的就是要讓議題式教學方法走入尋常百姓家,成為思政課教學的常用方法。下面以“如何理解依法執政”議題為例對復習課教學進行分析。

復習議題“如何理解依法執政”,提出議題之后,下一步就是對學情進行分析。這節課的學習主體是高二或高三的學生,他們具有一定的知識積累,對于依法執政也有了一定的了解,相對于高一的學生知識量較豐富。通過之前的學習,學生已經知道黨的性質、宗旨。新課的學習,每個同學對于知識的理解與掌握程度不同,復習是必要的一環。學情分析結束,緊接著是對教材進行分析。新的課程標準已經發布,與之相對應的教材也開始在一些省市實驗,在2022年之前會在全國范圍內進行普及。目前我們可以依據最新課程標準進行課程教學,并及時補充課本上沒有的內容。作為一名思想政治課教師我們不僅要鉆研教材,更要了解學生才可以做到心中有數。教材雖然是死的,但是學生是活的,而且我們的課程有時效性,作為思政課教師的我們要關注時政,及時補充教學素材。

議題、情境、活動、任務是議題式教學的四大要素,在課堂上教學過程一般分為“議題描述—議題論證—議題決策—議題追問”四個環節。首先在議題描述環節,教師向學生介紹本節課以“如何理解依法執政”為議題進行復習,學生之間進行討論,然后每組選代表進行回答,之后教師進行總結。第二個環節是對議題進行論證,教師要創設情境,可以模擬政府機關的行政流程,用魚骨圖展示出來,然后學生之間進行討論與論證。第三個環節是議題決策,假設你是政府的工作人員如何進行依法執政。讓各小組的成員討論后回答,教師評價。最后一個環節可以設置議題追問,在本節課結束以后可以讓學生走訪所在地區的黨政機關、事業單位,了解他們是如何依法執政的。用議題式教學對學科知識進行復習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議題的知識覆蓋面比較廣,可以帶動學生復習很多知識,教師創設與學生生活相貼近情境代入感比較強,學生更愿意參與其中。模擬政府機關的行政流程,設置不同的角色,可以讓學生親身體驗,培養學生的公共參與意識,激發學生的政治參與熱情。

三、議題式專題教學

專題教學指的是圍繞一個專題進行系統的知識學習,議題式專題教學則是圍繞一個專題進行“議中學”,目標是促成學生形成系統的知識體系。每個學科都有自己的學科結構和教學順序,但專題式教學可以打破常規掙脫束縛,可以對學科知識重新進行梳理。議題的選擇范圍廣,涉及的知識點豐富,因而議題式專題教學更適合高三學生系統復習時使用,使高三學生在進行復習時對高中所有的知識有一個系統的把握。

為了讓思政課教師更好地采用議題式教學,思想政治課程標準中為每一個模塊都提供了“內容要求”和“教學提示”,在每一個“教學提示”中都有相對應的議題。但議題式專題教學相比于新課教學與復習課教學,議題的來源更加開放,不用拘泥于“教學提示”中所給的議題,可以選擇當下的時政熱點或者是與學生生活緊密相連的、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作為專題教學的議題。比如“元宵節為什么放假”“節假日高速公路該不該收費”等貼近生活的議題,這些都是學生真實可以感受到的,解答這種議題需要學生從多個方面進行思考,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相比于高一高二的學生,在高三時進行議題式專題教學可以使學生對于知識的思考更加深入,并且可以從多角度進行思考,把零散的知識點整合起來,構建知識之間的相關性,可以加深學習記憶。

無論是議題式新課教學、議題式復習課教學還是議題專題式教學都要先選擇“議題—描述議題—議題論證—議題決策—議題追問”。比如在議題式專題教學中以“關于人工智能的辨析與創想”為議題開展本節課教學。首先教師要描述議題,提出“你心目中的人工智能是什么樣”,這樣的議題可以引發學生的共鳴。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尋找課本知識點與人工智能之間有什么聯系,用知識點去回答這個問題。隨后讓學生互相進行議題辯論,以“人工智能的發展是否能夠完全取代人類”為辯題展開,教師將學生分組,學生在小組內討論后組與組之間進行辯論,每個小組都可以陳述己方的觀點。辯論結束后進入議題決策環節,教師結合高考命題方向提出如果有企業想投資人工智能行業,在投資之前應該做些什么?學生分組思考回答,最后教師總結。在議題追問環節教師可以繼續發問,追問與學生的生活與興趣相關的問題,但又不脫離教學目標,例如“未來人工智能發展前景如何?你覺得人工智能的發展會給人類帶來什么?”所有的環節結束以后課后反思是任何一種課堂教學都需要進行的,這是教師專業素養的體現,也是提高教學能力的方法。

四、課外實踐教學

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17年版)指出,要構建以培育核心素養為主導的活動型學科課程,使學科內容和社會實踐有機結合,通過活動實現“課程內容活動化”“活動內容課程化”。[1]新課程改革要求從學生的生活出發,選取學生身邊熟悉的案例、情境進行教學,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通過真實的情境,讓學生在活動中思考并培育核心素養,以活動化人,以活動育人,實現理論性和實踐性統一。高中生經歷了小學和初中,正處于即將成年的時間段,面對升學或就業的壓力,他們在心智上發展還不夠成熟,缺乏社會實踐,尋找一種理論與實踐相統一的教學方法是思政課教學的迫切需要。

通過設計一系列社會活動方案,將學科知識與活動結合,讓活動體現知識、知識中包含活動。議題式課外實踐教學中還要包含核心素養,借助實踐讓學生接觸更廣泛的社會,豐富社會體驗、開展社會訪談、舉行聽證會、模擬聯合國、參加社會志愿者公益活動。在實踐中進行反思,不斷改善不足,更好地進行課外實踐。高中思想政治課程具有綜合性、引領性、實踐性等特征,它一頭連著學科內容,一頭連接著社會實踐,要引導學生在實踐中認識世界、認識社會,感悟生活。在人與人的交往中,提升道德修養。[2]

在教室里學到的知識是有限的,讓學生走出課堂步入社會,在實踐中獲得知識體會人生,這是廣闊和無限的知識課堂。比如在“人為什么有不同的價值觀”議題中可以聯系屠呦呦獲得諾貝爾醫學獎這一話題,或者是在不同的人群中選出一些代表進行講述,然后可以讓學生自己做一份職業規劃書;或者學校組織社會實踐,讓學生體驗不同職業去發現他們的人生價值;或者教師與學生共同設計好議題,帶著議題走出教室到校外的社會實踐中去,讓議題引領活動,讓高中思想政治課更富有參與性,使課堂更富有生機。

五、結語

議題式教學關鍵在于“議中學”,議題式教學是新課程理念的踐行,是對以往教學模式和教學方式中優點的繼承。議題式教學不僅是“議中學”更是“議中思”“議中做”“議中用”,這樣,議題式教學的議題、情境、活動、任務四大要素結合在了一起。議題式教學是課程改革的需要,響應了時代的召喚,同時也是培育學科核心素養的要求。將學科知識與活動結合起來,達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境界,這樣的學習會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們應當讓議題式教學成為一種普遍的教學方式,而不是只出現在公開課之中;應當尋找議題式教學適合的土壤,讓議題式教學在盡可能多的學科教學中生根發芽。課堂是議題式教學的主陣地,因而新課教學、復習課教學、專題課教學都可以采用議題式教學,當然,校外實踐也可以采用議題式教學的方式。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顧明遠.德育為先,立德樹人[J].中國教育報,2013-12-06.

上一篇:語文教學藝術論文下一篇:文言文教學管理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