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兒童門診工作計劃范文

2023-09-01

兒童門診工作計劃范文第1篇

1 對象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

選擇江西省兒童醫院門診科實習護士56人, 均為女生。其中, 中專學歷20人 (35.7%) , 大專學歷26人 (46.4%) , 本科學歷10人 (17.9%) 。

1.2 研究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法。問卷參考楊芳宇等[1}的《護生臨床溝通能力測量表》進行設計, 由4部分 (10個項目) 構成:主動溝通意識、語言溝通技巧、非語言溝通技巧、心理素質??偡?0分, 得分越高表明溝通能力越強, ≥36分為“優秀”, 28~35分為“良好”, 24~27分為“一般”, ≤23分為“差”。問卷采用無記名方式, 當場填寫, 當場回收。發放調查問卷56份, 收回有效問卷56份, 有效回收率為100.0%。

2 結果

2.1 不同學歷實習護士溝通能力情況 (見表1)

調查發現, 優秀5人, 占8.9%;良好18人, 占32.1%;一般30人, 占53.6%;差3人, 占5.4%。

2.2 不同學歷實習護士溝通能力統計學分析

(1) 建立假設檢驗。H0:u1=u2:u3, 不同學歷實習護士之間溝通能力的總體均數相等, 即無顯著性差異;H1:不同學歷實習護士之間溝通能力的總體均數不等或不全等, 即有顯著性差異;α=0.05 (見表2) 。

注:=28.5, n=56, X=1 552, ΣX2=44 834

(2) 計算各方差統計量和F值 (見表3) 。

(3) 確定F統計量的概率值, 得出結論。查方差分析界值表, 檢驗水準界值記為Fα (v1, v2) , 本文中v1=2, v2=53, 查F0.05= (2, 53) =3.16, F0.01= (2, 53) =5.03, 而文中算出的F=5.695>5.03, 所以, 拒絕H0, 接受H1, 即認為不同學歷實習護士之間溝通能力差異有顯著性。

2.3 不同學歷實習護士調查問卷各部分平均得分 (見表4)

由表4可見, 不同學歷實習護士在主動溝通意識方面無顯著性差異;在語言和非語言溝通技巧方面有顯著性差異, 本科實習護士優勢明顯;在心理素質方面, 本科實習護士與大、中專實習護士之間具有顯著性差異, 而大、中專護士之間不具有顯著性差異。

3 討論

3.1 實習護士溝通能力分析

3.1.1 主動溝通意識

現今的帶教教師較注重培養實習護士的主動溝通意識, 因為它涉及醫院形象和實習護士自身素質的提高。實習護士認識到與護理對象主動溝通的重要性之后, 在平時工作中都會加強培養這方面能力。不同學歷實習護士各有優勢, 本科實習護士能很好地分析問題, 了解病人的需求, 有的放矢, 取得病人的信任[2];大、中專護士具有年齡優勢, 容易獲取病人特別是老年病人的喜愛, 另外, 腿腳勤快也是中專護士的特點。

個別帶教教師在臨床護床比緊張的情況下, 無法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或者帶教教師本身溝通能力不強都會影響實習護士主動溝通意識的培養;少部分實習護士沒有做到視病人如親人, 不愿意與病人溝通或很勉強地與其進行溝通, 沒有充分認識到與病人及其家屬進行有效溝通, 有利于臨床護理工作的順利進行[3]。

3.1.2 語言和非語言溝通技巧

從表4可以看出, 本科實習護士在語言和非語言溝通技巧方面都優于大、中專實習護士, 主要原因為: (1) 知識儲備量與技巧應用的差距。中專課程教學側重于學生技術的培養, 不重視甚至缺乏人文學科、溝通能力等方面知識的教學。因此, 中專實習護士在搜集資料時普遍存在無法準確表達的問題, 溝通無目的性, 記錄不全面甚至記錄錯誤等。人文知識、專業知識掌握不扎實導致實習護士不能很好地把握病人的一些心理變化, 無法取信于病人, 從而影響溝通效果。

(2) 操作熟練程度的差距。實習護士剛進入臨床時, 由于很多操作都沒有在真人身上練習過, 在最初操作過程中只要能順利結束操作就心滿意足了, 更別說和病人溝通了。臨床操作是觀察病人病情、收集資料的良好時機, 本科實習護士憑借良好的理論基礎在這方面做得較好, 大專尤其是中專實習護士往往很難做到[4]。

3.1.3 心理素質

心理素質和年齡有關, 中專實習護士年齡較小, 社會閱歷淺, 在交流過程中難以取信于病人, 也不容易發現問題。大專及本科實習護士經歷了高考, 具備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 遇事相對沉著, 處理問題也更成熟。

3.1.4 其他

不同民族、文化、職業和社會階層的人由于生活、習俗不同或習慣用語不同, 在溝通時容易產生理解上的偏差。護士自身的涵養、情緒、責任心等都會影響溝通效果。

3.2 提高溝通能力的對策

3.2.1 端正思想轉變觀念

護理人員應轉變觀念, 把“病人要我服務”轉變為“我要為病人服務”, 自覺為病人提供高質量的護理服務。有文獻報道, 病人滿意率有50%以上來自服務性活動而與技術性服務無關[5]。護理人員應該認識到自己面對的是生病的人, 他們特別需要溫暖與關懷, 在了解病人的文化和社會背景后, 有效地與其溝通能讓他們感受到來自護理人員的關愛。

3.2.2 加強理論知識教育及實踐能力培養

提高帶教教師選拔標準, 盡量選擇人文知識豐富、操作技能嫻熟的資深護士進行帶教工作。對于缺乏系統教育的中專護士, 應督促其選擇合適的資料進行自學, 并在實習過程中不定期對實習護士的溝通能力及操作能力進行評價。

3.2.3 培養非語言溝通能力

態勢語言是人們進行交際時, 通過儀表、姿態、神情、動作等來表達思想感情、傳遞信息的一種交流工具。人與人的交往約有65%是運用非語言交流完成的, 擅用非語言符號, 能夠強化語言交流的效果。門診護士在工作中可以通過面部表情、目光接觸、身體的姿勢和運動, 保持正確的距離, 正確的語氣, 以及對兒童、老人、重病人必要的觸摸, 體現對病人的關懷, 融洽護患關系[6]。

3.2.4 提高心理素質

實習護士和普通人一樣, 也有自己的喜、怒、哀、樂, 但無論如何不應向病人發怒, 即使因被誤解而遭受嘲諷, 甚至謾罵時, 也要設法控制自己的情緒, 遇事不慌, 激情不露。要使自己從不良心境中解脫出來, 切忌把不良情緒帶給病人, 增加病人的心理負擔, 激化護患矛盾, 體現自身良好的教養和美好心靈。應站在病人的角度考慮問題, 關注病人的痛苦, 體諒病人在醫院生活中的不便和經濟困難等, 為其解決實際問題。

3.2.5 注意信息收集反饋, 提高溝通效果

無論是語言信息還是非語言信息均要注意收集, 一般非語言信息更為真實, 護士在溝通過程中要用語言信息, 如“是”, 或非語言信息, 如點頭以表示接受。要明確溝通目的, 在一定時間內達到溝通目的, 獲取有效信息。

4 小結

在醫療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及醫學模式轉變的今天, 護士只有掌握溝通技巧, 善待病人, 才能獲取病人的信任。如果說扎實的基礎知識和嫻熟的操作技能是船, 那么良好的溝通能力就是帆, 只有二者兼具才能在醫學的海洋里乘風破浪, 勇往直前!

摘要:目的 調查實習護士溝通能力現狀, 分析其影響因素。方法 使用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對某綜合性醫院的56名實習護士進行調查, 對相關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結果 不同學歷實習護士之間溝通能力差異具有顯著性。結論 對不同學歷實習護士在溝通能力培養上應區別對待;部分實習護士雖掌握一定的護患溝通技巧, 但需加強對溝通能力的認知及非語言溝通技巧的學習和提高心理素質, 以提高護理質量。

關鍵詞:兒童醫院,門診科,實習護士,溝通能力

參考文獻

[1]楊芳宇, 沈寧, 李占江.護生臨床溝通能力測量表的初步研制[D].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 2003.

[2]余鳳英.培養護理本科生溝通能力的實踐與體會[J].護理管理雜志, 2006, 6 (3) :29-30.

[3]何國喜.《護理技術》教學中加強護生人際溝通能力培養的做法[J].護理管理雜志, 2005, 5 (9) :39-40.

[4]羅碧華, 曹和安.本科護生臨床溝通能力及其影響因素的調查分析[J].解放軍護理雜志, 2009, 26 (3A) :36-38.

[5]揭海燕.淺談護患溝通的必備條件[J].健康心理學雜志 (護理學??? , 2000, 8 (9) :110.

兒童門診工作計劃范文第2篇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7年1月至至2009年12月, 我院的門診兒童輸液室總共發生39例護理投訴, 均是患兒家屬經口頭及電話這2種方式進行投訴。

1.2 方法

對39例護理投訴的相關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地分析, 以各部門及各護理人員對每一例投訴的相關記錄為依據, 按投訴時間、投訴對象以及原因等資料的記載, 對涉及到的護理人員職稱及年齡等做進一步分類、分析、整合。結果以絕對數和率來表示, 以χ2檢驗來表示各組間率的對比。

2 結果

2.1 在39例護理投訴中, 20 07年占19例, 占48.7%, 2008年14例, 占35.9%, 2009年8起, 占20.5%。具體原因如表1

2.2 不同職稱、工齡護理人員被投訴率比較 (表2)

表2顯示, 經比較投訴率可見, 具有顯著差異性 (P<0.05) : (1) 投訴護士的概率明顯超過主管護師和更高職稱的護理人員 (P<0.01) ;10年以下工齡的護理人員的被投訴率明顯超過10年工齡的護理人員 (P<0.01; (P<0.05) 。

3 討論

3.1 被投訴的原因剖析

3.1.1 護理人員

(1) 護士技術不精。由于低年資護士經驗不足, 對??谱o理操作不熟練, 時常導致穿刺失敗。 (2) 護士責任心不強, 有章不循。如操作中未嚴格執行查對制度出現打錯針等情況, 導致投訴的發生。 (3) 服務意識淡薄。高年資的護士服務觀念相對滯后, 而年輕護士則業務不精。

3.1.2 病人因素

期望值過高。個別家長認為給小兒靜脈穿刺必須一次成功, 若穿刺未成功, 會引起家長不滿, 最后導致糾紛。部分病人對醫院的服務以及治療效果的期望值過高, 難以容忍任何錯誤。

3.1.3 管理因素

輸液服務流程不合理。主要是輸液方面, 病人在進入輸液室之后, 在等待輸液全過程中, 一旦護理人員有不可避免的疏忽, 即會引起投訴。

3.2 防范措施

3.2.1

強化優質服務意識, 加強醫患溝通

3.2.2 加強崗位培訓, 提高護理人員業務素質

各科室應加強對護理人員的培訓考核工作, 要特別加大對年輕護士的培訓考核力度以使年輕護士盡快熟悉工作環境和基本操作技能。此外應鼓勵年輕護理人員參加繼續教育, 以提高自身專業水平。

3.2.3 優化輸液護理服務流程

兒童門診工作計劃范文第3篇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3月—2013年5月我院保健科接收的300例兒童作為研究對象, 其中男176例, 女124例;年齡5個月~6歲, 平均年齡38.5個月。300例兒童中存在缺鈣、缺鋅問題的有60例, 厭食、偏食癥狀的有53例, 體重較正常兒童較低的有16例, 體重偏肥胖的有10例, 存在其他問題的兒童11例, 檢查正常的兒童150例。

1.2 方法

1.2.1 對兒童家長實施健康教育

家長都期盼孩子少生病健康成長, 針對家長的普遍心理實施健康教育, 具體如下: (1) 5個月~12個月嬰兒家長的健康教育:一般情況, 對于滿3個月的嬰兒常規進行52項檢查或者是運動評估, 不合格的需重新評估, 早期干預治療;骨密度檢查顯示缺鈣的嬰兒應及時補鈣, 同時服用魚肝油, 多接受日光浴, 預防佝僂病, 促進嬰兒生長發育;常規性血色素檢查, 及時發現和治療缺鐵性貧血, 減少營養性疾病的發生;指導家長應每個月或每隔3個月對嬰兒進行生長發育檢查, 若嬰兒存在體重、生長不達標的情況, 應及時查找原因, 采取相應措施改善嬰兒的生長發育遲緩現象。 (2) 1歲~3歲幼兒家長的健康教育:該時期的兒童主要是進行語言評估、心理行為檢查以及口腔檢查等, 及時對存在心理、行為異常的兒童進行干預治療, 提高兒童身心健康。 (3) 3歲~6歲兒童家長的健康教育:該年齡段的兒童多數已上幼兒園, 可以利用家長人數相對集中的時間, 對其宣傳傳染病的預防知識, 注重培養兒童良好的衛生習慣, 積極預防傳染病和其他意外傷害的發生。

1.2.2 健康教育的具體方法

(1) 建立完善的兒童健康檔案:每位接受保健的兒童要進行全面健康體檢, 定期開展兒童體格檢查并做好相應的檔案記錄, 對于體檢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要詳細記錄在冊, 這些都是做好兒童保健的有效參考。 (2) 面對兒童及其家長進行現場講解:兒童保健門診進行健康教育最重要而且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針對兒童的不同特點, 與其家長進行面對面的交流, 及時了解兒童出現問題的原因, 并提出相應的指導措施。針對有疑問的家長, 要耐心傾聽并盡量在現場給予必要的解答, 對于一些重要的環節可以給予示教。 (3) 制定一些兒童健康教育手冊, 發放健康宣傳資料, 健康教育手冊包括預防接種、早期發育、預防營養不良以及常見疾病等健康教育知識, 將這些手冊贈予家長閱讀, 使其詳細了解不同時期兒童的保健需求??梢远ㄆ陂_展兒童健康教育知識講座, 會后發放一些兒童喂養及護理的講解光盤、宣傳資料等, 幫助家長更快、更全面地掌握兒童保健知識。 (4) 利用多媒體、墻報等宣傳健康教育:在保健門診內可以設置多媒體設備, 反復播放關于嬰幼兒喂養、預防疾病等早期保健知識, 使家長可以隨時隨地觀看保健內容。同時, 還可以利用宣傳欄、走廊墻壁以及室內的墻壁等懸掛圖文并茂的宣傳知識, 講解關于母乳喂養的好處、喂養技巧、兒童常見病的預防以及兒童生長特點等, 這些隨處可見的宣傳資料可以在不經意間豐富家長的兒童保健知識。 (5) 設立專門的兒童保健咨詢電話:兒童保健門診設立專門的咨詢電話, 并且由經驗豐富的資深保健醫師進行接聽并詳細解答, 這樣不僅可以使家長隨時隨地咨詢關于兒童保健的知識和問題, 而且也有助于保健門診的醫師廣泛了解和搜集不同地域兒童的生長發育情況, 為進一步提供科學有效的兒童保健知識并豐富了素材資料[2]。此外, 隨著現代科技信息的發展, 可以開通網絡咨詢服務平臺, 幫助更多的家長了解兒童保健知識, 促進兒童身心健康和正常發育。

2 結果

本組300例兒童通過對其家長進行健康教育, 原來存在缺鈣、缺鋅、厭食、偏食等癥狀的兒童明顯好轉, 體重偏低、偏高的兒童也逐漸接近于正常體重。300例兒童家長掌握了一定的兒童保健知識, 一些兒童的多發病和常見病均得到早期干預和治療, 兒童均獲得健康發育和成長。

3 討論

健康教育是一種研究和傳播保健知識、技術, 通過對個體或群體行為產生影響, 進而消除危險因素, 達到對疾病進行有效預防的活動[3]。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人們對健康保健知識需求的不斷提高, 尤其是一些年輕的父母對于嬰幼兒健康知識有著很大的潛在需求。兒童保健門診作為一個基礎性的兒童保健部門, 承擔著撫育指導祖國下一代的重任, 因此, 需要對嬰幼兒的科學喂養、生長發育評估、不良行為糾正、早期疾病篩查以及干預治療等進行全面細致的服務, 幫助更多的家長建立科學的育兒知識體系, 掌握全面的育兒技術, 從而在最大程度上促進兒童的健康成長。健康教育的開展實施, 不僅普及了兒童保健知識, 對兒童常見病、多發病的檢測起到重要作用, 而且還提高了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使其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健康教育的內涵, 把更多的關心和溫暖帶給家長, 促進了和諧護患關系的建立, 同時全面提高了健康教育的質量, 值得進一步推廣實施。

參考文獻

[1]黎艷.健康教育在兒童保健門診應用的護理效果觀察[J].當代醫學, 2013, 19 (3) :124-125.

[2]張智超.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在兒童保健門診中的作用[J].中國醫藥指南, 2013, 11 (3) :366-367.

兒童門診工作計劃范文第4篇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廣州市2009年1-12月兒科門診中采血化驗, 檢測鉛含量的兒童, 共30 811名。其中男童19 108名, 占62.02%;女童11 703名, 占37.98%。

1.2 方法

所有調查對象均采集靜脈血血樣, 嚴格按衛生部《血鉛臨床檢驗技術規范》[4], 采集在采血間進行, 采血人員戴乳膠手套。取血區為肘部靜脈, 個別肥胖者難以在肘部找到血管時取手背靜脈, 抽血兒童按順序用0.2%硝酸、純水、碘酒、酒精清潔取血區皮膚。采血量為2 mL, 采集后的靜脈血立即置于加入肝素的抗凝管內, 并搖晃使之與抗凝劑充分混合。

采用北京博暉電子儀器公司生產的鎢舟原子吸收分析儀檢測血鉛, 采血和檢驗過程都有嚴格的質量控制, 檢測中使用的玻璃儀器均經酸泡除鉛處理, 雙蒸去離子水沖洗, 使用北京高科恒輝技術發展有限公司生產的凍干牛血鉛標準物質 (GBW 09139) 進行定量和校驗。

按照《兒童高鉛血癥和鉛中毒分級和處理原則 (試行) 》中的標準進行評價:血鉛<100 μg/L為正常, 100~199 μg/L為高鉛血癥, ≥200 μg/L為鉛中毒。

1.3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5.0進行統計分析。

2 結果

2.1 一般情況

2009年廣州市兒科門診檢出血鉛最高值為708 μg/L, 最小值為0.6 μg/L, 幾何均值為40.80 μg/L。高于標準的兒童共有789名, 占2.56%。鉛中毒的兒童有175名, 占0.57%, 其中輕度鉛中毒 (100~249 μg/L) 有72名, 占0.23%;中度鉛中毒 (250~449 μg/L) 有85名, 占0.28%;重度鉛中毒 (≥450 μg/L) 有18名, 占0.06%。

2.2 不同性別年齡兒童血鉛比較

男童血鉛均值42.41 μg/L, 高于女童38.22 μg/L (t=15.426, P<0.05) 。男童高血鉛544名, 占2.85%, 女童高血鉛245名, 占2.09%, 男童高于女童 (χ2=16.51, P<0.05) 。男童鉛中毒125名, 占0.65%, 女童鉛中毒50名, 占0.43%, 男童高于女童 (χ2=6.18, P<0.05) 。對血鉛含量和年齡作相關分析, 血鉛有隨年齡增長而升高的趨勢 (r=0.179, P<0.05) 。見表1。

2.3 不同區域兒童血鉛水平比較

對30 811名兒童進行分地區統計, 外省就診兒童血鉛幾何均數最高, 為50.40μg/L, 明顯高于廣東省 (P<0.01) 。外省中高血鉛兒童33例, 占7.25%, 鉛中毒兒童5人, 占1.10%。廣東省其他市血鉛幾何均數為45.06 μg/L, 高血鉛182人, 占3.36%, 鉛中毒39人, 占0.72%。廣州市兒童血鉛幾何均數39.74 μg/L, 高血鉛574人, 占2.30%, 鉛中毒131人, 占0.53%。各區域男童血鉛幾何均數高于女童血鉛值 (P值均<0.01) 。各區域高血鉛的檢出率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 (P值均<0.05) 。見表2。

注: () 內數字為檢出率/%。

注: () 內數字為檢出率/%。

3 討論

血鉛檢測是了解人體鉛污染的的最佳途徑, 對于兒童血鉛的檢測尤為重要。將兒童血鉛水平標準值定為100 μg/L 已經被世界各國認同并采納。本次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目前兒童血鉛水平, 通過資料顯示血鉛平均值為40.80 μg/L, 高血鉛789人, 占2.56%, 鉛中毒175人, 占0.57%, 血鉛≥100 μg/L的占3.13%。高血鉛率低于2004年全國調查水平[5]和武漢學齡前水平[6];與同期深圳市門診監測結果[7]相近;與2007年廣州市進行的抽樣調查的結果[8,9]相比, 血鉛平均水平有所下降, 高血鉛及鉛中毒的比例有所上升, 主要是因為本次調查是采用門診就診的兒童作為研究對象, 調查者可能因為已經有癥狀后才來就醫, 增加了高血鉛和鉛中毒的比例。但整體血鉛值處于下降趨勢, 一定程度反映了廣州市兒童血鉛的變化趨勢, 這種趨勢與廣州市婦女兒童中心監測的2007-2009年兒童血鉛水平結果[10]一致。這種趨勢與廣州市使用無鉛汽油, 全市整治環境污染, 綠化面積增加, 市內沒有重工業污染有關。但與美國1~5歲組兒童血鉛1991-1994年的27 μg/L, 2002年的19 μg/L[11]仍有較大差距。這可能是由于兒童日常密切接觸的油漆、文具等物品沒有嚴格執行鉛的限量以及對迅速發展的工業特別對鄉鎮企業、家庭作坊缺乏監管, 致使鉛的排放和污染持續存在[12,13,14]。因此有必要參考美國控制兒童鉛中毒的先進經驗[15], 繼續尋找兒童鉛暴露源, 并加強宣傳教育, 使兒童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勤洗手、不吮指、不吃含鉛高的食物、不咬鉛筆和彩色玩具、少接觸油漆制品、合理飲食、注意睡眠, 積極預防鉛中毒, 保障兒童健康成長。

男童血鉛均值、高血鉛率和鉛中毒率均高于女童, 且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這與男女兒童的活動方式、衛生習慣等有關, 特別是男童好動, 活動范圍大, 接觸鉛的機會多于女童。因此, 對于男童更應該加強防鉛教育 , 最好定期監測血鉛水平。兒童血鉛含量隨年齡增長而增加。主要因為鉛是重金屬, 被攝入體內不能通過新陳代謝排除, 在體內不斷蓄積。另外, 小學生每天接觸的學習用品, 包括鉛筆、彩筆、書本等都是鉛污染來源, 這也是造成血鉛水平隨年齡增長而增高的原因之一。在區域分布上, 由于外地市的兒童就診存在入院率偏倚, 導致外地市明顯高于廣州市區的血鉛水平。

兒童門診工作計劃范文第5篇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該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門診新生兒及兒童橈動脈采血的患兒180例, 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90例, 其中觀察組男57例, 女33例。其中新生兒28例, 日齡 (19.6±5.5) d, 兒童62例, 年齡 (9.6±2.6) 歲。其中對照組男56例, 女34例, 其中新生兒29例, 日齡 (20.3±4.2) d, 兒童61例, 年齡 (9.5±2.5) 歲。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

1.2.1 所需物品

茂康碘消毒液、無菌棉棉簽、一次性頭皮針51/2頭皮針, 一次性5 m L注射器。

1.2.2 操作方法

對照組采取臥位, 橈動脈穿刺組讓患兒上肢外展, 掌側向上平放, 暴露穿刺側前臂, 穿刺點選擇在第一腕橫紋處或第一至第二腕橫紋間進行穿刺[1]。在選擇好各處的穿刺點后嚴格消毒, 右手持51/2頭皮針與皮膚呈15~20°對準搏動點刺入[2], 由淺入深進針, 感覺穿刺血管壁后平行進針[3], 見有回血固定針頭, 抽取所需血量。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強采血前、采血中和采血后的護理, 具體護理措施: (1) 采血前的護理。首先穩定患兒的情緒, 特別是能聽懂話的兒童, 告訴他們采血不疼, 像螞蟻咬的感覺, 多與患兒交談, 消除患兒的緊張情緒和恐懼心理, 在采血過程中, 詢問患兒相關知識或喜好的東西, 分散患兒的注意力, 對于新生兒患兒, 多做家長的工作, 有些家長, 在沒有給孩子采血, 家長先淚流滿面, 穩定患者家長的情緒, 讓患者家屬積極配合, 多撫摸孩子, 給孩子以安慰, 配合護理人員順利采血。 (2) 采血過程中的護理。在采血過程中, 護理人員要認真查找動脈穿刺點, 在確保一次能夠成功采血的情況進針, 提高一次成功率, 在采血的每一步, 都要嚴格操作規程, 做好消毒工作。 (3) 采血后的護理。由于動脈止血較為困難, 因此, 護士采血時避免反復穿刺, 拔針后不要揉, 按壓位置應選擇在針眼及其上方0.5 cm處加壓3~5 min。在按壓過程中要掌握好力度, 不能過大, 過大會引起局部瘀斑、血腫, 按壓時間適當延長, 直至不出血為止。

1.3 統計方法

數據采用SPSS 161 0統計軟件分析, 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 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患兒一次成功采血例數和發生血腫或局部瘀斑例數比較:觀察組組一次成功采血88例, 一次成功率為97.7%, 發生局部瘀斑1例, 發生率為1.1%, 對照組一次成功采血76例, 一次成功率為84.4%, 發生局部瘀斑10例, 發生率為11.1%, 兩組比較有統計學意義 (P<0.05) , 見表1。

3 討論

3.1 護理經驗

(1) 護理人員充分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心態是保證穿刺成功的首要條件。采血護士在采血時應精神集中, 按操作規程嚴格進行操作, 保持高度的責任心, 嚴格執行無菌操作, 遇到穿刺不順利或血流不暢時, 不可驚慌, 要認真觀察, 冷靜分析原因, 必要時可以請其他醫護人員協助。 (2) 合理的心理護理。對于能聽懂話的兒童, 護理人員要引導兒童積極配合, 擔心疼痛是兒童拒絕采血的主要原因, 因此, 護士要告訴兒童采血的目的, 消除兒童的恐懼心理, 引導他們積極配合, 多數孩子能夠在健康教育后積極配合, 不哭鬧、不懼怕, 能夠順利完成采血。 (3) 在患兒穿刺前即給予非營養性吸吮??蓽p輕患兒的疼痛反應, 減少患兒哭吵, 防止因采血部位的活動導致采血失敗, 同時可降低護理人員因患兒的哭吵導致緊張, 急躁等不適情緒。研究者報道非營養性吸吮通過刺激口腔觸覺受體提高疼痛閾值, 能直接或間接調節傷害性感覺傳導的5羥色胺釋放, 從而產生鎮痛效果, 減輕新生兒的激惹狀態, 同時使患兒處于安靜狀態, 也是細節護理的充分體現[4]。 (4) 熟悉動脈的解剖特點, 護士要熟練掌橈動脈的解剖位置, 準確找到穿刺點。 (5) 選擇合適的針頭, 作血氣分析時肝素要適量, 常規消毒皮膚, 穿刺點按壓要符合規定時間, 以免滲血, 采血后的拔針按壓動作要迅速, 用棉簽按壓時采取直壓法, 使皮膚針眼及血管針眼同時按壓, 在針尖離開皮膚的瞬間, 迅速沿血管方向同時按壓皮膚及血管, 這樣可以防止損傷血管壁, 按壓時間為5min以上, 以減少皮下血腫的發生, 也利于再次采血。 (6) 血腫或局部瘀斑的預防。由于動脈止血較為困難, 因此, 護士采血時避免反復穿刺, 拔針后不要揉, 按壓位置應選擇在針眼及其上方0.5 cm處加壓3~5 min。在按壓過程中要掌握好力度, 不能過大, 過大會引起局部瘀斑、血腫, 按壓時間適當延長, 直至不出血為止。

3.2 穿刺點定位方法及技巧

“一字定位法”:橈動脈搏動較明顯者, 將小枕或毛巾墊于患兒手腕處, 將患兒掌面朝上, 盡量背曲, 右手食指腹觸摸橈動脈, 在動脈搏動最明顯處的中央沿血管走向壓“一”字形, 指甲印作為定位標記右手持針, 在一字形標記下端與皮膚呈20°~30°角進針[5,6]?!笆址ā?橈動脈搏動不明顯者, 從橈骨莖突向前臂內側中線做一水平線, 以水平線中點做一垂直平分線于十字交叉點向掌根部約0.5 cm (第一腕橫紋處或一二之間為進針點) 穿刺進針角度20°~30°?!八姆址ā?橈動脈搏動不明顯者, 將腕部四等分, 外側一份再兩等分處[7]?!爸笁猴@露動脈法”, 腕部下方墊棉墊使手腕仰伸約45°, 左手大拇指腹在腕橫紋處垂直向下按壓, 按壓力度至局部皮膚變蒼白, 按壓時間2s, 反復2~3次, 橈動脈逐漸充盈顯露, 在動脈最明顯處做環形消毒, 在血管正上方以15°角進針[8,9]。

動脈穿刺采血難度較大, 止血比較困難, 對需頻繁采血的新生兒, 如對同一部位的動脈反復穿刺抽血易造成穿刺部位的各種并發癥如瘀斑、血腫等, 因此在實踐中要勤學苦練, 不斷提高穿刺技巧, 選擇最佳穿刺點及方法, 并采用輪流穿刺表淺動脈采血, 盡可能保護血管, 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橈動脈位置表淺, 其搏動易觸及, 定位容易, 穿刺誤傷機會少, 操作手法易掌握, 并發癥少, 值得進一步總結并推廣應用。

本組資料結果顯示:觀察組組一次成功采血88例, 一次成功率為97.7%, 發生局部瘀斑1例, 發生率為1.1%, 對照組一次成功采血76例, 一次成功率為84.4%, 發生局部瘀斑10例, 發生率為11.1%, 兩組比較有統計學意義 (P<0.05) , 與謝桂月等報道的結果一致[9], 由此可見, 護理人員充分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心態、扎實的技術是順利完成橈動脈采血的先決條件, 掌握穿刺點定位方法及技巧是提高一次采血成功率的關鍵。

參考文獻

[1]邱碧珍, 焦揚, 於翠文, 等.反向橈動脈采集動脈血行血氣分析方法初探[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2, 23 (8) :54.

[2]金漢珍.實用新生兒學[M].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2:995-996.

[3]謝巧慶, 梁海華, 李思勤, 等.橈動脈置管采血法在新生兒監護室中的應用.現代臨床護理, 2012, 1 (1) :9.

[4]張淑珠.兩種不同采血方法在新生兒的應用及體會[J].吉林醫學, 2009, 30 (16) :1783.

[5]金調芬, 李文洲, 潘文欽.不同體位足底采血對新生兒疼痛反應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 2013, 40 (2) :114-115.

[6]謝桂月, 汪昌玉, 崔春梅.新生兒橈動脈采血與股靜脈采血的對比研究[J].臨床護理雜志, 2013, 9 (6) :68-69.

[7]黃春艷.采用不同型號針頭進行橈動脈穿刺采血的體會[J].南方護理學報, 2014, 9 (2) :2829.

[8]Carbajal R, Chauvet X, Couderc S, et al.Randomized trial of analgesic effects of sucrose, glucose and pacifiers in term neonates[J].BMJ, 2013 (19) :1393-1397.

上一篇:狂犬門診工作計劃下一篇:門診年終工作總結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