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個人與社會關系論文范文

2023-03-17

個人與社會關系論文范文第1篇

1 個人發展的內涵、目的、動力與意義

1.1 個人發展的內涵

本文所說的發展, 既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發展, 也不完全是哲學意義上的發展, 而是發展理論所講的發展。發展理論中的發展不是對原有發展的簡單延續與擴展, 而是賦予了新型特殊內容和形式的發展, 這種發展在本質上屬于創新。列寧說:“發展顯然不是簡單的、普遍的和永恒的生長、增多 (或減少) 。”因此, 個人發展的內涵不是簡單的量上的擴張, 而是應當有新質的產生、新型質態的形成, 即個人發展應該看作是人的活動及其能力的全面發展、人的社會關系的全面發展、人的個性的全面發展三個方面。

1.2 個人發展的目的

人類社會發展的終極目的是實現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 使人過上一種自由幸福自主的生活。在根本的價值追求上, 人類社會的全部發展活動都是為了這一終極目的而進行的。

個人發展的目的就是追求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 而個人的全面自由發展可分為三個方面:其一是人的活動及其能力的全面提升, 包括人的體力和智力、自然力和社會力、個體能力和集體能力、現實能力與潛在能力等各種能力得到最大限度地發揮。其二是人的社會關系的全面拓展, 即人與人之間社會關系的高度豐富、展開和占有, 包括經濟關系、政治關系、文化關系、道德關系、交往關系、家庭關系等。其三是人的個性的全面完善, 即個人活動及其能力的全面提升、個人社會關系的全面拓展具有普遍性和全面性, 它不再受到壓抑, 不再僅限于少數人身上, 而是每個人的物質和精神生活都不斷得到提高, 個人素質都不斷完善。

1.3 個人發展的動力

個人全面自由的發展既然分為三個方面, 那么個人的發展過程也就是追求各種能力不斷提升、社會關系不斷拓展和個性不斷完善的過程, 因此個人發展的動力應來自于人對真、善、美的追求及其產生的需要。個人發展的根本動力則是人的需要:即需要各種物質和精神手段來不斷提升其各種能力, 拓展其社會關系, 完善其個性。人的需要與滿足需要的不可分性、多層面性、廣泛性、不斷升級的無限性, 構成了人類行為的根本原因。

馬克思認為:“需要是人對物質生活資料和精神生活條件的依賴關系的自覺反映”。1847年在《哲學的貧困》一書中, 馬克思又一次指出:“要仔細研究一下:……在每個世紀中, 人們的需要、生產力、生產方式以及生產中使用的原料是怎樣的;最后, 由這一切生存條件所產生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馬克思在這里強調的還是依次研究人們的需要、生產力、生產關系等, 可見需要是人們進行社會實踐的直接動機, 是人全面發展自己的直接動力。需要的滿足又引出新的需要, 從而產生新的行為, 使人不斷地投身到社會實踐活動中, 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 為的是提升自己、拓展自己、完善自己, 從而全面自由地實現自己, 并由此不斷地推動著人類社會向前發展。

綜上所述, 人的需要進入了人的意識領域并以動機的形式表現出來, 各種需要的提出、實現和滿足, 就意味著人們趨向于自身全面而自由的發展。人的需要是人類一切活動的根源, 是個人發展的根本動力。

1.4 個人發展的意義

人是一種最為追求意義的社會性動物。人的發展是追求意義的, 人對意義的追求同時體現在個人發展過程的至始至終。從形式上來講, 個人發展的意義可以分為兩種:一是對發展主體“自我”的價值意義;二是對“他人”發展活動的價值意義。在內容上, 個人發展的價值意義也分為兩種:一是個人發展的物的意義;二是個人發展的人的意義。個人發展的意義既屬世界觀的范疇, 也是發展觀的重要內容。沒有意義對這一內容的支撐和推動, 個人發展觀將是不完整的, 也是盲目的。所以, 個人發展既要創造物的意義, 更要創造和突出人的意義。

2 社會發展的內涵、目的、動力與意義

2.1 社會發展的內涵

“社會發展”是一個自然歷史的過程, 從宏觀層面上說, 社會發展是指國家或社會由落后到先進、由低級向高級、由不發達向發達、由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轉化的進步過程, 具有自然屬性。從具體層面上講, 社會發展首先表現為一種新的重組, 主要包括經濟、政治、文化、民生、生態等五大方面之間及其內部的重組, 具有歷史屬性。社會發展的具體過程可以分為量變和質變, 量變往往表現為社會生產規模的擴大, 而質變則表現為生產資料所有制、社會分工和社會階層結構的重新組合, 直至社會形態更替, 只有質變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社會發展和進步。

2.2 社會發展的目的

人是構成社會有機體的基本要素, 是社會發展的主體, 因此人全面而自由的發展是社會發展的中心內容、動力源泉、價值標準和最終目的。社會的一切發展都是為了滿足人的生存和發展的需要, 人的發展程度是社會發展的尺度和標準。

然而, 人們對于社會發展的本質和目的認識是一個不斷深入的過程。我國改革開放前的傳統發展觀過于看重經濟和政治的量變過程, 甚至單純把經濟總量或國民生產總值增長作為衡量社會發展的唯一標準, 使得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的矛盾不斷激化, 結果導致了自然資源浪費、生態環境破壞、社會公德淪喪、民生水平停滯等多重危機, 為此付出了沉痛的代價。嚴酷的現實和慘痛的教訓促使人們不斷反思并逐漸認識到社會發展的本質和核心是人的發展以及為人的發展提供保障條件的社會各方面的發展。

2.3 社會發展的動力

中國先秦時期儒家的“財富”動力論認為:人們將廣義的行為規范與具體的利益結合起來, 形成了當時人們利益獲取行為的道德準則, 也形成了對財富和欲望本身的認識、追求和滿足, 從而構成了較為穩定的發展觀念。明朝時期著名思想家李贄的“私欲”動力論肯定了人的私欲, 肯定了謀利的合理性并主張個人私欲與集體之欲、人類之欲結合起來, 從而推動社會的發展。

西方德國著名的辯證法大師黑格爾創立了一套獨特的社會動力理論體系, 即“絕對精神”動力思想。黑格爾把“絕對精神”看作世界的本原, 任何事物都要透過“現象”看本質, 它們的本質都是精神上的, 任何事物的更替、發展以及永恒的生命過程, 都是“絕對精神”在運動。“絕對精神”動力論雖然屬于典型的客觀唯心主義立場, 但“絕對精神”的運動過程——辯證法, 卻揭示了世界上萬事萬物之間的矛盾關系和矛盾本質, 而這一點, 也深深影響了馬克思。

德國著名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的“新教倫理”動力思想主要體現在《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一書中, 他提出并驗證了一個著名的社會學假說:透過任何一項事業的表象, 可以在其背后發現一種無形的、支撐這一項事業的時代精神, 與特定社會的文化背景有著某種內在的淵源關系, 在一定的條件下, 這種精神力量決定著這項事業的成敗。“新教倫理”發揮了道德規范的職能, 為資本的生產經營者的意志、興趣、情緒, 甚至心理狀態編制了一個道德程序。

美國著名經濟學家道格拉斯·諾斯的“統治者”動力思想在《經濟史中的結構與變遷》一書中得以體現:制度的發明與創新正是來自這些統治者, 這些統治者在不斷的發明創造, 構建新的社會意識形態, 制定新的社會活動的各種博弈規則。因此, 這些統治者才是在真正意義上推動了社會制度的變遷和社會歷史的進步, 為社會發展提供了動力。

當代德國著名哲學家哈貝馬斯的“社會進化”動力論認為“學習機制”推動了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并堅持認為“除非我們知道社會學習過程的一般結構和發展邏輯, 否則是無法根據社會的發展狀況去劃分社會的組成的”。

世界無產階級的偉大導師馬克思的“社會動力系統論”認為社會是一個有機系統, 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即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 這才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

先秦時期儒家的“財富”動力論和明朝李贄的“私欲”動力論, 傾向于樸素唯物史觀;黑格爾的絕對精神是典型的客觀唯心史觀;馬克斯·韋伯的“新教倫理”動力思想傾向于主觀唯心史觀;道格拉斯·諾斯的“統治力”動力思想是典型的英雄史觀;當代德國著名哲學家哈貝馬斯的“社會進化”動力論也是唯心主義的。只有馬克思既從辯證唯物主義歷史觀出發, 確認了經濟因素對社會發展的動力作用, 同時也確認了構成社會系統的其他因素相互作用和互為因果的關系, 從而構建了以經濟發展為始因, 以人的發展為目的的綜合動力系統。

2.4 社會發展的意義

伴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與進步, 人類社會發展也正遭遇一種危機, 這種危機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外在的物質結構危機, 如日益嚴重的自然危機、社會危機 (包括生態環境惡化、社會結構失調、社會關系不和諧等) ;二是內在的精神危機——主要表現為發展價值錯位、發展方向迷失、人在發展中異化、精神空虛感和失落感卻日趨嚴重。

人類經歷了或正在經歷兩次重大的意義危機, 第一次危機是“上帝死了”。19世紀中后期德國哲學家尼采發出了一個聲音:“上帝死了。”于是人們的信仰崩塌了, 陷入了可怕的信仰虛無之中, 感到了焦慮、迷惘、荒誕、絕望和無意義。第二次危機——“增長的極限”。1972年, 米都斯等人在向羅馬俱樂部提交的《增長的極限》的研究報告中指出, “如果在世界人口、工業化、污染、糧食生產和資源消耗方面以現在的趨勢繼續下去, 這個行星上增長的極限有朝一日將在今后一百年中發生。”人們終于認識到單純的經濟發展之路是走不通的, 僅有科學并不能消除人類的苦難, 沒有信仰和倫理制約的科學有時反而充當了害人的工具。

當今社會發展觀中主要存在兩大價值取向和思維模式:物本取向和實證方法與人本取向和理解方法。注重物本取向和實證方法的人們往往以一種高代價的發展模式, 創造了大量的物質財富, 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實現了人的階段性發展, 但也帶來了一系列負面影響, 使得人們開始質疑自己所尋求的發展的合理性, 從而加劇了社會發展的意義危機。注重以人本發展取向的人們, 強調社會發展對人的價值意義, 注重文化價值對社會發展的影響, 他們批判前者的物本取向的片面性以及由此所造成的對自然的破壞和人性喪失的惡果。社會的發展不在于某些外在的可量化的指標, 而在于這些量化的指標對于人發展的意義, 在于是否有利于提高人的生活質量, 是否有利于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 社會的發展最終是為了實現人的發展。

3 個人發展與社會發展的對立統一

3.1 個人發展與社會發展是互相對立和區別的

首先, 當我們把社會或國家與個人作為一對范疇提出來考察的時候, 可以把他們看作是一對主客體之間的關系:當我們把社會或國家作為主體的時候, 那么客體就是單個的人, 所以說離開了社會主體, 單個人是無法存在的;同樣, 當我們把個人作為主體, 社會作為客體時, 則可以說離開了一個個活生生的個人, 那么構成社會機體的細胞基石也就不存在了。其次, 當我們從價值判斷的角度看時, 個人發展是目的, 社會發展是手段。從根本上說, 人作為社會的主體, 人的發展是社會發展的最終目的, 而作為社會客體的社會結構體系發展則是手段。人們致力于發展生產力、變革社會關系、推動社會結構體系發展和進步, 最終還是為了人全面而自由的發展。最后, 個人發展是內容, 社會發展是形式, 如果將個人發展與社會發展割裂開來, 孤立的考察個人發展或社會發展則是沒有意義的。

3.2 個人發展與社會發展是互相依存和緊密聯系的。

首先個人發展依賴于社會發展。馬克思在《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中, 將社會發展劃分為三大形態:“人的依賴關系起初完全是自然發生的, 是最初的社會形態, 在這種形態下, 人的生產能力只是在狹窄的范疇內和孤立的地點上發展著。以物的依賴為基礎的人的獨立性, 是第二大形態, 在這種形態下, 才形成普遍的社會物質交換, 全面的關系, 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體系。建立在個人全面發展和他們共同的社會能力成為他們的社會財富這一基礎上的自由個性是第三階段”。馬克思從個人的發展角度考察了社會形態的變遷, 說明在一定的歷史階段個人發展受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制約, 個人發展的層次和狀態與他所處的社會文化和教育等發展程度密切相關。

其次, 社會發展又受制于個人發展。馬克思說過:“人是歷史的劇中人和劇作者。”人是社會一切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 社會發展程度受人類整體素質的制約。早期社會由于人類素質不高而受制于自然資源, 工業革命以來, 人類素質有了較大的提升, 改造自然的能力也得到了增強, 人類由此進入工業文明時代。由此可見, 個人的發展推動著社會的發展, 個人的發展是社會發展的終極動力和最積極因素。

最后, 個人發展與社會發展是互為前提和基礎的。社會發展的核心是以人為本, 基本細胞是個人發展;而個人發展又以社會發展為前提, 只有在社會發展中才能得以豐富和完善, 因此, 個人發展與社會發展互為前提和基礎。社會發展是為了實現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 是個人發展的有機綜合, 而個人發展在于社會性的發展, 也只有在社會中才能發展。社會生產力的不斷提高, 物質資料不斷豐富, 大大減少了個人花費在謀生上的勞動時間, 這使得個人獲得了相對較多的自由發展時間。因此, 社會發展為個人發展提供了必備的物質基礎和前提。

4 我國在對待個人發展與社會發展上的認識和實際

改革開放前的近30年里, 我國經濟基礎差, 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發展社會主義, 形成了單一的公有制結構:農村以集體所有制為主, 城市以全民所有制為主。這一時期片面強調高積累, 過分強調集體利益, 從某種程度上講, 國家只注重社會發展而忽視了個人發展, 個人利益被看作是資本主義尾巴, 必須切除。在這樣的背景下, 個人發展缺乏物質基礎更沒有社會支持, 一切以集體利益為重。這在當時雖然有其合理性, 但負面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人民的生活水平長期得不到改善, 在自然災害的三年里餓死很多人, 社會發展的成果沒有充分的惠及到每一個人。從發展目的和手段的價值意義上, 個人發展成了社會發展的手段, 而社會發展應把個人發展作為最終目的卻沒有很好的體現出來, 由此造成了個人發展和社會發展在目的和手段關系上的錯位。

改革開放后, 鄧小平同志提出了“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 發展生產力, 消滅剝削, 消除兩極分化, 最終達到共同富裕”, 糾正了以往的片面發展觀, 承認了個人利益, 從一定層面上看, 這是在社會發展的前提下肯定了個人發展。把個人發展當作社會發展的目的, 讓社會發展為個人發展提供物質基礎。共同富裕的目的是要使每個人都富起來, 而不是少數既得利益集團的富裕。

可惜好景不長, 30多年的改革發展在成就了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同時, 社會中個人貧富差距日益擴大, 各種矛盾不斷凸現, 大多數個人發展的目的沒有得到實現。中國的基尼系數已經達到0.45 (早在2003年, 就已經超過了國際公認的警戒線0.40) , 占總人口20%的最貧困人口占收入或消費的份額只有4.7%, 而占總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占收入或消費的份額高達50%。城鄉居民之間的收入差距超過了3.2倍, 考慮到非貨幣因素, 實際收入差距為世界之首。

我們肯定共同富裕的目的是為了實現每個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 但是在實際的發展中, 卻沒有得到很好的實現。以致于在目的和手段的關系上, 我們又步入了大多數人成了極少數人發展的手段的誤區, 與改革開放前相比, 可以說是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

中國的改革是漸進式的, 盡管官方和主流媒體一直都在抵制私有化, 但私有制從一開始被當作洪水猛獸, 逐漸地被看作是公有制的有益補充, 最后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并在在憲法中得到了與公有財產同等的保護。這是中國對轉型經濟理論與實踐所做出的一個重要貢獻。較好的說明了個人發展和社會發展是互為目的和手段的, 他們是并重的, 這也體現了改革開放后黨和國家肯定了個人發展和社會發展的辯證統一。

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堅持以人為本, 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 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這意味著我黨在發展觀上實現了由“物本”到“人本”的價值取向的轉變。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 把現實的人, 即廣大人民群眾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十八大報告關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論述, 濃墨重彩地描繪了一幅民生發展的幸福畫卷。報告指出:“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 是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根本目的。”從這個無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 還是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 實際上都貫穿著切實關注民生、重視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這條主線, 都以努力讓人民過上更好生活為目標和歸宿:強調物質文明建設, 創造豐富的物質財富;強調政治文明建設, 為精神進步和人的價值實現創造有利條件;強調精神文明建設, 促使人的素質全而提升, 在人格修養方面不斷發展和完善;強調民生建設, 切實保障每一個人的發展;強調生態文明建設, 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由此看出, 黨和國家更加強調了以民生為重點的個人發展, 更好的體現了個人發展在社會發展中作為最終目的的地位。

無論從個人發展的內涵、目的、動力與意義來看, 還是從社會發展的內涵、目的、動力與意義來看, 正確對待個人發展與和社會發展的辯證關系, 清醒認識到:個人發展是目的, 社會發展是手段;個人發展是內容, 社會發展是形式;個人發展與社會發展互為前提和基礎;個人發展是社會發展的終極動力和最積極因素。只要正確的處理好個人發展與和社會發展之間的關系, 隨著民生中國、民意中國、美麗中國愿景的實現, 一個人民幸福、政通人和、社會和諧、生態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一定會以嶄新的姿態屹立在世界東方。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 理論工作者們對個人發展與社會發展辯證關系的研究做出了不懈努力, 從不同時期和不同角度的發展進行了各種解讀。進一步研究個人發展與社會發展之間的辯證關系對于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有著及其重要的作用。我國在改革開放前后兩個時期在對待個人發展與社會發展上的認識和實踐有何不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該如何處理好個人與社會的和諧發展?黨的十八大以后該如何貫徹好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研究好這些問題將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本文試圖就以上問題淺作探討。

關鍵詞:個人發展,社會發展,辯證關系,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觀

參考文獻

[1] 楊立新.發展內涵及其馬克思主義重點論定位.天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6.9第8卷第5期.

[2] 列寧.列寧全集:第5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7.

[3] 馬克思恩格斯,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81.

[4] 羅道友, 需要——人的內在發展動力——從馬洛斯需要理論看人的發展, 湘潭大學.2007.

[5] 邱耕田, 發展的意義:基于發展哲學視域的一種分析.天津社會科學.2008

[6] 楊玉鳳.先秦儒家的財富動力思想及其現代意義[J].龍巖學院學報, 2005

[7] 任冠文.李贄建立在平等思想上的私欲動力說[J].學術論壇, 2000

[8] 鄧龍奎.社會發展動力觀的變革[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8.

[9] 蘇國勛.理性化及其限制:韋伯思想引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8.

[10] 道格拉斯諾斯.經濟史中的結構與變革[M].陳郁, 羅華平, 譯.上海:上海三聯出版社, 1991.

[11] 趙順龍, 周一帆, 曹逸之.諾斯制度變遷理論的演變[J].南京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8.

[12] 哈貝馬斯.交往與社會進化[M].張博樹, 譯.重慶:重慶出版社, 1989.

[13] 尼采,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尹溟譯, 文化藝術出版社1987.

[14] 丹尼斯米都斯等, 《增長的極限》, 李寶恒譯, 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5] 劉傳遠, 論社會發展與人的發展, 華中師范大學學報, 人文社會科學版, 第38卷第5期.

[16] 馬克思, 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個人與社會關系論文范文第2篇

中國夢,不是虛無縹緲的太虛幻境,其實就是一種美好的遠景規劃,稱之為“夢”,更準確的說法是夢想,她承載著中國幾千年的歷史底蘊,濃聚了為實現兩個百年目標黨帶領全國人民開創的新局面,也必將在不久的未來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夢想是推動歷史車輪的動力,人類有了夢想才有了翱翔于天空的機會,才有了深潛海底探秘的樂趣,才有了踏足宇宙的勇氣。而這所有的改變都源于夢想。

“中國夢”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是近代以來無數仁人志士乃至我們整個民族的夢想。我們已經實現了很多夢想,但是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仍然有較長的一段路要走,我們距離目標還有多遠?實現“中國夢”還面臨著怎樣的挑戰?

改革開放后,我們的“中國夢”開辟了新的航程。從來沒有任何一個時候像今天這樣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夢想這么近。黨的十八大重申了兩個“一百年”的追求,提出到建黨一百周年時要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我們現在距離這個夢想還有八年的時間。但這八年,我們一定要殫精竭慮,絕對不能夠在改革開放這個路途上退縮、停留,一定要往前走。這以后我們還有一個夢想,那就是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周年的時候,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在這之后,我們還要繼續奮斗,為實現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的現代化而奮斗,要為人民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更加有質量、更加個性化的生活而努力奮斗。另外, 我們不能忘記,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過程中,還要實現祖國統一大業。

個人夢,是最接地氣的希望,是內心小小的企盼。每個人因環境、家庭、學歷等的不同,對生活的渴望也大相徑庭。但是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逐是不變的。為人父母的夢想是孩子健康成長、學業有成,耄耋老人的夢想是老有所養、子孫賢孝,打工族們的夢想是買車買房、生活穩定,企業家們的夢想是世界經濟向好、利潤率穩步增長。這一個個的夢想看似獨立毫不依存,其實卻都需要一個大的前提和實現的平臺,即國家繁榮富強、社會安定團結,人民才能在這片熱土上安居樂業。這恰恰就是中國夢的實質內涵。

個人夢和國家夢,有內在聯系,這就是個人的奮斗離不開國家,離不開國家夢的實現。只有國家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國人才有了敢于做夢的權利;只有中國經濟獨立、發展態勢良好,中國人才有了勇于追夢圓夢的途徑和可能。

同時,國家夢的實現,特別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實現,又有賴于每一個人最大限度地把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創造力發揮出來。所以,為了實現這樣一個夢想,要在全社會中營造一種氛圍,把全民族的夢想和追求凝聚在一起。 只有13億人的智慧和力量匯集成不可戰勝的磅礴力量,才能把歷經苦難而又生生不息的中華民族送達夢想的彼岸,讓每個人在“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的邏輯中夢想成真。像總書記說的那樣,生活在我們偉大祖國和偉大時代的中國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今天,我們圓了我們家門口的奧運夢、世博會讓世界認識了嶄新的中國,高速增長的GDP讓強國側目。這個時候,我們才有了做夢的權利,才有了對幸福指數的追求。我們是站在祖國這個已然蘇醒的東方雄獅的肩上鳥瞰世界。

古人有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的警示,強調了個人對社會國家的作用,人的第一屬性是 1 社會性,國家是人所構建的單位。如果說中國夢是一幅問鼎世界最高設計獎的大作的話,而我們的個人夢就是里面色彩斑斕、造型各異的構圖元素。如果說中國夢是一局環環相扣、勝券在握的棋局,而我們的個人夢就是棋盤上各司其職、穩扎穩打的棋子。只要我們立足自身位置,扮演好我們的社會角色,就可以滴水入川、堆沙成塔,把微力量凝聚成巨大的正能量,讓我們的夢和中國夢一起在陽光下畫成最美麗的彩虹。 中國夢的基本內容:

習總書記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閉幕式上的講話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必須弘揚中國精神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必須凝聚中國力量即中國各族人民 大團結的力量。 對于個人,代表了社會和諧進一步提升的“幸福特征”。

對于民族,代表了中華文明在復興中進一步演進的“文明特征”。 對于國家,代表了綜合國力進一步躍升的“實力特征”。

□1840年鴉片戰爭后,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開始了屈辱的歷史,從此也開始了民族復興的歷史,也就是開始了中國夢的歷史。

□回顧近代以來的歷史,可以看得很清楚。孫中山先生提出了“振興中華”的口號并為之努力,但是沒有找到出路。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以后,領導人民經過不懈奮斗,才逐步使這個夢想成為現實。這個過程,可以概括為“兩個百年”、“兩重任務”。

□中國夢不僅僅是理想、是目標,也是現實,反映在每個中國人的生活中。實現中國夢,就是實現老百姓的夢。“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

□實現中國夢,創造全體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遠,需要堅韌不拔的精神,需要眾志成城的力量,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艱苦努力。人世間的一切幸福,都要靠辛勤的勞動來創造。

習近平同志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提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他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的講話中系統闡發了這個思想,在出訪俄羅斯、非洲國家和出席亞洲博鰲論壇等講話中又進一步作了論述?,F在,不但中國,而且全世界都在關注中國夢這個詞,希望從中國夢中獲益。正如習近平同志所說,我們要實現的中國夢,不僅造福中國人民,而且造福世界各國人民。

中國夢,反映了中國人民包括海外同胞、全世界華人的共同心聲、共同愿景、共同意志,是凝聚全黨和全國人民的最大共識,極大地激發了中國人民發展國家、振興民族的熱情。

中國夢是怎么來的,它的涵義是什么呢?

(一)

“振興中華”這句話,最早是孫中山先生提出來的。他在1894年興中會成立章程中寫道:“是會之設,專為振興中華”。我們黨成立以后,承擔起領導人民振興中華的神圣使命。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同志都對民族復興作了大量論述。改革開放初期,“團結起來,振興中華”這個口號,是最響亮的一句話。周恩來同志的“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為人們所熟知,一直是青年學子奮發向上的勵志警句。

中國夢,民族復興,為什么能夠凝聚中國人民,凝聚中華民族?

外國人往往不理解中國為什么會發展得這么快,中國人搞發展的勁頭為什么這么大。這首先要看看中國的歷史。中國在歷史上曾經很輝煌,而近代以來又很悲慘,受盡屈辱,這個反差太大了。習近平同志說,每一個中國人想起那段歷史都會感到心痛。所以,中國人總有那么一股民族復興的心結和勁頭,這是一種精神動力。實現中國夢必須要有中國精神,一個 2 重要的精神力量就是愛國主義。每個人的命運與國家民族的強盛息息相關。用中國夢來凝聚人民、激勵人民,非常準確,非常有力量。

中國歷史上的輝煌時期,首推漢唐。漢朝距今已有2000多年,現在世界上還把中國的語言文字稱作漢語,把中國學稱作漢學,可見它的影響。在唐朝的時候,發展得最好的時期,是又強大又可親的形象。強大而可親,這是毛澤東同志說過的話,是治國的理想境界。當時是時清海宴、文懷遠人、和睦萬邦的景象。

中國的衰落,是在明朝中葉以后。鄧小平同志講過這段歷史。他說:“如果從明朝中葉算起,到鴉片戰爭,有三百多年的閉關自守,如果從康熙算起,也有近二百年。長期閉關自守,把中國搞得貧窮落后,愚昧無知。”明朝中葉大約是在1500年前后的時候。1449年發生土木之變,明英宗被瓦剌軍俘虜,被認為是明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歷史學家黃仁宇寫的《萬歷十五年》這本書,也描繪了明朝衰落的情景。他從大歷史觀的角度認為,這不但是明朝的轉折時期,也是中華民族的轉折時期。當時西方已經過文藝復興,資本主義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發展起來了。特別是1492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后,開始資本主義全球化進程,西方世界發展速度加快。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講了這個歷史。這正是在明朝中葉的時候。斯塔夫里阿諾斯在他著名的《世界通史》里,把世界史劃分為1500年以前的歷史和1500年以后的歷史,也說明這是個重要歷史轉折時期。明朝初年鄭和下西洋,比哥倫布早了近100年,但是二者的目的和理念完全不同。這樣,中國就開始落后了。

到了清朝康熙時期,國家看起來還很強大,但實際上是落日的輝煌。當時,英國已經過光榮革命,跑在了最前面。法國經過宗教改革,開始了啟蒙運動。原本落后的俄國也在1698年開始改革,趕上了世界發展潮流。恩格斯稱彼得大帝是“真正的偉人”,能夠順時而變。而清朝卻不了解世界的變化,以為自己很強大,思想僵化保守??滴跻蚕矚g西學,但不是作為強國之道學的,他不理解其中的新思想,固守自己那套舊的東西,認為西方的東西不過是奇技淫巧。中國當時的落后,并非國力不行,而是理念的落后,是生產力性質的落后。大清帝國與歐洲先進國家在認識、眼界、氣勢上,已經不能相比。大清雖大,也只是囿于一隅,而那些被稱作“蕞爾小國”的西方國家,早已經著眼于全世界了。

1840年鴉片戰爭,中國被打敗,開始了屈辱的歷史,從此也開始了民族復興的歷史,也就是開始了中國夢的歷史。

(二)

在很長一個時期,中國人真是在做夢,找不到出路。毛澤東同志詩曰:長夜難明赤縣天,百年魔怪舞翩躚。經過170多年的奮斗,現在是到了快要夢想成真的時候。習近平同志說:“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

那么,從“長夜難明”到“夢想成真”,是怎樣的一個過程呢?回顧近代以來的歷史,可以看得很清楚。孫中山先生提出了“振興中華”的口號,推翻了滿清王朝,作出了重大貢獻,但是沒有找到民族復興的出路。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以后,領導人民經過不懈奮斗,才逐步使這個夢想成為現實。

這個過程,可以概括為“兩個百年”、“兩重任務”。

所謂“兩個百年”,就是實現中國夢的兩個歷史階段。第一個百年,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這個百年,是從無路可走,到找到復興之路,實現國家獨立、民族解放的歷史。這是民族復興的第一個階段。第二個百年,是從1949年新中國成立到這個世紀中葉,在新中國建立100年的時候,完成鄧小平同志提出的我國現代化第三步發展戰略目標,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F在,我們就是處于完成第二個百年任務的階段。

這兩個100年,最早是毛澤東同志說的。關于第一個百年,他在《新民主主義論》中就講到了。第二個百年,是他在1961年接見英國元帥蒙哥馬利時講的。他說:“在我國,要建設起強大的社會主義經濟,我估計要花一百多年。”他還講過:“要趕上和超過世界上最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沒有一百多年的時間,我看是不行的。”后來鄧小平同志按照這個思想,提出了到21世紀中葉的“三步走”發展戰略,使實現中國夢第二個百年的目標具體化、明確化了。他說,第一步是在20世紀80年代實現溫飽,第二步是在20世紀90年代實現小康,第三步是再用50年時間,到下個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后來,在第一步和第二步目標完成的情況下,我們黨把第三步目標進一步具體化,提出了新三步走戰略。即在新世紀的第一個十年里國民生產總值翻一番,在第二個十年里再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然后向著本世紀中葉的偉大目標前進。

“兩個百年”說明,實現中國夢是一個長期奮斗、接續奮斗的歷史過程。我們黨一直是執著地向著這個目標努力的。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就是按照這個“夢”設計的。

十八大報告也講了兩個百年,即建黨100年和新中國建立100年。這和上面說的“兩個百年”不矛盾。第二個百年是一樣的,第一個百年有交叉。十八大報告講建黨100年的目標,是強調現階段我們的任務是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是在實現中國夢的過程中一個具有重大意義的階段性目標,是我們現在正在干的事情。同時,從建黨說起,也表達了一個更深刻的含義,就是只有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以后,才使中國夢的實現有了可能。一個是建黨,一個是新中國建立,這是實現中國夢的兩個關鍵歷史節點。

那么,“兩重任務”指什么呢?就是說,實現民族復興是一個任務,但對我們黨來講,還有一個任務,就是搞社會主義,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這“兩重任務”是密切相關的。我們知道,在19世紀中葉,世界上發生了兩件大事,一個是1840年鴉片戰爭,一個是1848年《共產黨宣言》發表,馬克思主義誕生。這兩件事情當時看起來似乎沒有什么關系,但是對中國后來的發展則是緊密相聯的。鴉片戰爭使中國淪為半殖民地,由此提出了民族復興的任務,而馬克思主義則給我們指出了實現民族復興的正確道路。我們黨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先是通過新民主主義革命完成了國家獨立、民族解放的任務,然后又通過搞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來完成現代化的任務。歷史證明,救中國和發展中國都要靠馬克思主義,靠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所以,實現民族復興是我們的夢,建設社會主義最終實現共產主義也是我們的夢。這二者是不可分割的,實際上是一個夢。對于共產黨員來說,特別不能忘記搞社會主義這個任務,這是我們的崇高理想。

習近平同志在講中國夢的時候強調,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即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他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凝結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個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根本的夢想”。這句話說明,中國夢要落到中國道路上,只有把這條路走好,才能使這一夢想最終成為偉大而光輝的現實。

(三)

中國夢是國家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中國夢、中國道路最終都要落到老百姓的幸福生活上。這是習近平同志特別強調的。他說,“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

中國夢不僅僅是理想、是目標,也是現實,反映在每個中國人的生活中。中國夢的實現,要體現在解決老百姓關心的一件一件具體事情上。只有這樣,才能使人民群眾感受到這個夢的好處,是真實的、可以實現的,感覺到這個夢和他們有關系,愿意為實現這個夢而付出、去奮斗。由此,這個夢也才能真正成為凝聚人民、激勵人民的一個實實在在的奮斗目標。鄧小平同志當初之所以要用“小康”這個概念來表述我們的目標,黨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使每個老百姓都過上更加富裕、更高水平的小康生活,正是基于這個認識。

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夢,都有追求幸福生活、享受幸福生活的權利。老百姓的夢是什么?習近平同志在當選中共中央總書記后的第一次講話中就說到這個問題。他說:“我們的人民熱愛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期盼孩子們能成長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這些話說得多么實在、具體、親切。

共同富裕,公平正義,民主法治,自由平等,清正廉潔,誠信友善,文明和諧,天藍水凈,世界和平„„十八大報告在這些方面提出的新目標新要求,都反映了老百姓的愿望。

實現中國夢,就是實現老百姓的夢。“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習近平同志給我們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必須不斷為人民造福”,使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我們要把對中國夢的追求轉化為做好每一項工作的動力,必須繼續謙虛謹慎、兢兢業業,不能有絲毫自滿,不能有絲毫懈怠;必須腳踏實地,再接再厲,一往無前,繼續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推向前進,繼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實現中國夢,創造全體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遠,需要堅韌不拔的精神,需要眾志成城的力量,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艱苦努力。人世間的一切幸福,都要靠辛勤的勞動來創造。我們要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用13億人的智慧和力量,匯集起不可戰勝的磅礴力量。這就是中國精神,這就是中國力量,是中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有了這種精神和力量,什么困難都能克服。中華民族在追求中國夢的歷史進程中,經過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付出了千百萬人的生命,已經創造了無數的輝煌,正在一步一步地接近我們的宏偉目標,我們要繼續為之奮斗。中國夢不再是夢,而是中國人民更加幸福美好的現實生活。

個人與社會關系論文范文第3篇

1 研究方法

基于學生和教師的敏感度, 本研究主要采用了焦點組訪談法, 并在此基礎上, 結合課堂教學檢查情況和課堂教學質量評價數據的統計分析加以佐證。本研究在學校共抽取50名學生, 男生27人, 女生23人;大一28人, 大二22人。

2 結果與討論

2.1 教師個人形象因素中, 學生最重視的因素為知識面、語言運用藝術、師生交往

根據焦點組訪談的筆錄材料, 運用內容分析法, 發現學生普遍重視教師的知識面, 其中有多達52個句子提到教師知識面, 42個句子直接用到“知識淵博”“能穿插相關知識”、“專業知識扎實”等相關詞匯。在大學生心目中, 教師應該首先是“學富五車”的圣賢, 能“傳道, 授業, 解惑”, 這說明教師在學生心目中作為知識的傳授者的角色依然處于主要地位, 教師的主要任務還是講授知識為主, 特別在大一學生中表現得尤為突出, 其中也反映出中學教育的現狀, 學生的觀念還沒完全從應試教育的陰影中擺脫, 大二的學生在這方面比大一的學生略顯理智, 可能是經過一段時間的大學學習后, 有了初步的自學能力, 能通過不同途徑了解知識并自學消化。

其次, 學生訪談材料中, 其中有39個句子涉及教師語言的藝術性和幽默感, 被調查學生一致認為, 作為一名大學教師, 應該是富有吸引力的表演者。因為在地方本科院校中, 教學設備條件的限制, 教師依賴黑板、粉筆的程度較大, 同時大學課堂教學基本還是以講授為主, 教師的語言是學生與教師交流的主要手段, 因此, 學生在訪談過程中, 多次提及教師的語言形象, 如“生動有趣”、“普通話標準流利”、“詼諧幽默”、“講課節奏感強, 抑揚頓挫”等詞匯, 可見學生對教師的語言要求是非常高的, 一方面可能是教學手段的缺乏, 另一方面可能是現在的大學生群體, 受一些媒體、網絡等因素的影響, 感性消費傾向比較突出, 因而要求教師必須是一個會巧妙運用語言藝術的表演者, 以增強課堂教學的生動性和趣味性, 滿足當前大學生的感性消費需求。

最后, 訪談材料中有25個句子提及教師平等對待學生的描述, 如“關愛學生, 與學生做朋友”、“上課時語氣不能絕對”、“不擺教師架子”、“能及時傾聽學生的聲音”“尊重學生, 多與學生互動”等, 從這些詞匯中可以看出, 學生對于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形象要求較以前有較大變化, 過去因為知識傳播的途徑很少, 知識主要來源于教師, 因此, 教師的形象很偉大, 學生一般是仰視教師, 教師形象是權威、主宰, 師生關系也是比較明確的, 如有“一日為師, 終身為父”的說法, 就反映了教師的尊嚴, 但到了現在, 由于網絡的普及和其他媒體的大力發展, 學生可獲得知識的渠道越來越多, 甚至有些學生可在網絡世界里自學許多知識, 不必拘泥于教師的教學, 因此, 學生對教師的依賴性日趨降低, 教師對學生的教育觀也應該逐漸改變為“以學生為主體, 以教師為主導”, 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 這種關系應該是平等的, 相互尊重, 共同學習。

2.2 教師個人形象因素與課堂教學質量關系

根據對近三年以來課堂教學質量評價數據的抽查統計和日常教學檢查結果分析發現, 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征值得重視。

從表1可以看出, 課堂教學質量評價得分中, 有博士生學歷的教師在學生評教過程中平均得分最高, 碩士生次之, 本科生最低, 通過對比分析, 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知識淵博的教師較受學生歡迎, 能在專業學習上指導學生, 幫助學生解決專業學習領域中遇到的一系列問題, 為進一步深造和開展相關研究提供更有利的條件, 所以學生在給教師評分時評價相對較高, 成為了一個普遍現象。

從表2可以看出, 在教師課堂教學基本技能中, 語言優美、幽默的教師平均得分要明顯高出有提問、板書技能等的教師, 從中可以直接發現, 語言優美、幽默的元素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同時也反映出現階段地方本科院校教學手段的單一和貧乏, 使得學生比較注重教學語言的運用, 把課堂教學質量與語言的運用緊密聯系在一起, 突出了語言運用在課堂教學基本技能中的中心地位。

從表3可以看出, 教師與學生建立了平等關系、交流頻繁的教師在課堂教學質量評價過程中得分較其他教師要高, 教師的地位定位和學生的親密程度對課堂教學質量也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用,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 教師應以學生為主體, 在授課時主導學生的學習方向, 引導學生積極思考, 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 結語

本調查以地方本科院校的學生為研究樣本, 通過焦點組訪談的筆錄材料, 運用內容分析法, 并在此基礎上, 結合課堂教學檢查情況和學生評教數據的統計加以分析佐證, 得出如下結論。

(1) 教師個人形象因素中中, 學生最注重教師的知識面、語言運用藝術、師生交往三個影響因素, 認為好的教師形象應該首先具有淵博的知識, 博學多才, 既能通曉本專業知識, 也能廣泛涉獵其他相關學科知識, 有一個科學合理的知識結構, 解決學生專業學習過程中的相關問題;其次是教師語言運用藝術, 教師上課過程中, 普通話必須標準、流利, 授課有節奏感, 速度適中, 保證教學語言的美感;最后, 排在第三位的是師生交往理念及師生關系, 學生認為好的教師形象應該是教育理念與時俱進, 懂得與學生平等交往, 能塑造和諧美好的師生關系。

(2) 據初步調查發現, 教師個人形象因素與課堂教學質量有直接相關關系, 其中教師的知識面居首位, 語言藝術和師生交往理念及關系次之。

摘要:本文首先通過焦點組訪談法, 選取50名在校大學生作為調查對象, 運用內容分析法, 發現學生對教師個人形象中的知識面、語言運用藝術、師生交往三個影響因素最為注重, 同時通過結合課堂教學檢查情況和學生評教數據的統計分析發現, 以上三個因素與課堂教學質量有直接相關關系。

關鍵詞:教師個人形象,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姚本先.汪祚軍.新時期高校教師形象探析[J].高校教育管理, 2009 (3) :53~56.

[2] 沈祖樾, 曹中平.學生心目中好教師形象比較研究[J].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9 (4) :36~41.

個人與社會關系論文范文第4篇

【摘要】近年來,國內商業銀行大力倡導“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理念,從理念引導、制度搭建、管理轉型、流程再造和技術支持上著力推動個人業務“由銷售導向向客戶體驗導向”的轉變。但目前多數國內商業銀行內部以產品、條線為主線的客戶分割局面尚未消除,銀行內部部門、機構間的長效立體聯動機制仍然不夠健全。與國外先進商業銀行相比,國內商業銀行還存在個人客戶識別獲取的指引機制不夠成熟,客戶信息管理亟待加強;個人客戶細分與客戶需求分析尚需常態開展,以數據挖掘技術為基礎的精準營銷及組合銷售效果不夠明顯;差別化服務體系不夠健全,CRM支持體系對客戶資源挖掘不夠充分等情況。直面激烈的市場競爭,國內商業銀行亟待進一步深化個人客戶關系管理體系的建設。

【關鍵詞】客戶關系管理 商業銀行 管理體制

客戶關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簡稱CRM)是為了選擇和管理最有價值的客戶關系的一種商業戰略。其核心是建立以客戶為中心的商業體系文化,以有效地支持市場、銷售和服務過程,應用CRM戰略能夠幫助商業銀行更有效地進行客戶關系管理。CRM的核心思想就是以客戶為中心,它要求商業銀行從傳統的“以產品為中心”的經營理念中解放出來,確立“以客戶為中心”的商業銀行運作模式。

一、完善以客戶為中心的管理體制,轉變個人業務運營模式

1.充分把握未來五到十年中國零售銀行業務發展的歷史機遇期,進一步理清個人客戶發展思路,借鑒和學習國外同業先進經驗和做法,明晰國內商業銀行個人客戶的目標定位,切實實施中長期個人客戶發展規劃,持續推動制度創新和體制再造,強化制度的規范指導與體制的剛性約束。

2.在進一步完善面向高端客戶的私人銀行業務運營模式的同時,細分客戶資源,探索針對國內商業銀行中低端客戶的“以客戶為中心”的管理模式,逐步破除產品和條線分割的制度壁壘與體制障礙,推動“以客戶為中心”的運營模式向中低客戶的延伸。

3.加快客戶經理隊伍建設,充實專職個人客戶經理,扭轉客戶經理分配率較低的態勢。進一步完善專職客戶經理業績考核和薪酬分配機制,加大對專職客戶經理“條線考核”的力度,在重視對客戶經理進行業績指標考核的同時上,強化對過程管理指標的考核力度。

4.各商業銀行應在準確把握當地經濟金融環境和客戶基礎的前提下,深度分析各行的客戶資源和客戶結構狀況,以提升客戶AUM值和客戶綜合貢獻度為目標,以優化客戶層級結構、提高中高端客戶占比為主線,以強化對重點經濟區域的資源投入和政策引導為重點,加大對目標客戶的關注度,傳導個人客戶中長期發展規劃。

二、健全客戶識別獲取指引機制,精細客戶信息管理架構

首先是在實施“把客戶分給客戶經理”——“把客戶經理推向市場”的同時,常態引導客戶經理管理客戶,相關管理部門應以科學的理念、多維的視角強化對經營機構、客戶經理識別和獲取客戶的精細化指引,部門內可設立客戶關系管理崗,以指引轄內經營人員科學有效地識別與獲取優質客戶。

其次是建立健全客戶信息搜集獲取、整理加工、分析應用、共享保管的業務規范。構建電子銀行、客戶經理、網點高低柜等多渠道搜集、獲取客戶信息的長效機制。著重梳理整合各部門原有客戶信息資源,重點充實客戶掌控資產信息和社會關系信息。同時,強化客戶信息資源管理,遏制客戶信息“私有化”傾向。

三、注重客戶細分與客戶需求分析,深度挖掘客戶價值

1.制定個人客戶細分、客戶需求分析的操作規范,充實事件式營銷領域和商機捕獲模型,優化精準營銷商機提示規則,加大對精準營銷成功率的考核力度。

2.個人客戶關系管理人員應形成按照客戶的生命周期、行業職業、投資偏好、風險偏好、行為偏好等多個維度細分客戶群體的科學化客戶關系管理模式,注重對其差異化金融需求的分析和研究,建立常態化客戶細分及客戶需求分析周期報告制度,為領導決策、產品開發、市場營銷提供科學依據。

3.以差異化的理財產品創新為突破口,豐富產品備選庫,打造高端客戶認同度的“產品組合”和“產品套餐”,實施基于產品打包的組合銷售、基于財富規劃的整體銷售,為不同層級的客戶群體構建適應其綜合金融需求的“一攬子”解決方案。

四、充實差別化服務體系內涵,提升客戶滿意度和忠誠度

針對不同層級客戶定制差別化的金融服務策略。當前應首先把個人電子銀行業務納入全行個人客戶關系維護體系統籌規劃,把中高端客戶作為電子銀行業務的重要目標客戶;其次是明確私人銀行的客戶定位、業務定位、產品服務定位和價值定位,推進私人銀行真正向“以客戶為中心”的轉型。

深度分析客戶特點,豐富非金融服務手段和內容,適度滿足中高端客戶根據自身需求定制服務的需求。當前,各機構應統籌規劃、分別定制,規模推介,樹立非金融服務品牌形象,提升客戶“尊享、尊貴”的增值體驗。

健全服務質量監測、考核機制,加大對客戶辦理業務的準確率、準時率,降低客戶投訴頻率、加快投訴響應時間和解決時間的考核,切實提高和穩定客戶滿意度。

樹立“客戶終身價值”理念,認真調研客戶在國內商業銀行存有資產比例、資產比例變化、繼續使用傾向、推薦購買意愿等情況,設計和實施客戶忠誠度評價考核標準和方法。

五、優化個人客戶關系管理支持系統,強化系統推廣應用力度

通過技術手段,提升CRM系統群的數據信息質量,梳理和優化系統采集、梳理、分析、整合、反饋客戶信息的規則體系和模型體系,提高系統數據的準確性、完整性和時效性,夯實客戶信息基礎。充實完善CRM系統功能。跟進業務發展步伐,拓展系統功能覆蓋面,推進事件驅動型客戶關系管理、綜合財富規劃以及高端客戶關系管理流程項目功能模塊的建設優化。加強對現代商業銀行個人客戶關系管理理念的培養,促進從業人員掌握相關基礎知識,從了解相關業務系統的設計理念、功能架構入手,采取案例教學、言傳身教等方式,激發從業人員掌握、應用先進技術手段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升CRM系統群的應用水平,提高客戶管理人員數據分析挖掘能力、目標客戶鎖定能力和商機捕獲能力。

六、結論

隨著時代步伐的不斷邁進,“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理念應該緊跟時代的步伐,在新時代、新形勢下,探尋適合中國國內商業銀行個人客戶關系管理的道路,通過不斷的體制與機制的創新,為國內商業銀行的管理體制做出積極的探索。

參考文獻

[1]譚朝霞,王玉萍.中小股份制商業銀行客戶關系管理的實施[J].產業與科技論壇,2006(12).

[2]程社欣,程春明.如何在我國商業銀行中有效實施CRM的研究[J].內蒙古石油化工,2006(06).

[3]張瀚林.我國商業銀行CRM應用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大眾科技,2005(12).

[4]朱圣堤,戢芳.數據挖掘在分析型CRM中的應用[J].科技創業月刊,2007(12).

(編輯:唐榮波)

個人與社會關系論文范文第5篇

收稿日期: 2011-06-04

作者簡介: 仇娟東,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為區域經濟學及區域經濟發展。

基金項目: 陜西省軟科學基金項目(編號:2011KRM58)。

摘要

新時期,土地利用的屬性決定了土地利用能同時產生社會經濟效益與生態環境效益,而這兩種效益的交互耦合進一步決定了土地利用的整體效益。本研究建立了土地利用的社會經濟效益與生態環境效益的耦合模型,設計了分別測度這兩種效益的指標體系,用熵值賦權法計算了各指標的權重,進而計算了中國31個?。ㄊ?、自治區)土地利用中這兩種效益的系數及其耦合協調發展系數。結果顯示:第一類地區是我國社會經濟與生態環境均較好的上海市;第二類地區主要是社會經濟發展較好但生態環境建設相對滯后的地區;第三類是生態環境較好但社會經濟發展相對滯后的地區;第四類是社會經濟發展相對滯后但生態環境建設更為落后的地區;第五類是生態環境建設滯后但社會經濟發展更為落后的地區。最后,對每一個類型的成因和未來發展思路作了說明,在此基礎上,又說明了中國土地利用的整體效益仍較為有限、整體效益表現出較為明顯的區域分布特征、社會經濟與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已成為提高我國土地利用效益的現實選擇等基本政策含義。

關鍵詞 土地;社會經濟效益;生態環境效益;耦合關系;熵值賦權法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2.01.017

1978年以來的30余年,伴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中國土地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也取得了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同時也出現了生態環境惡化、人地矛盾突出等問題[1]。此外,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對土地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然而,中國的“十二五”規劃指出:“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劃定永久基本農田,從嚴控制各類建設占用耕地,確保耕地保有量不減少”[2]??梢?,目前及未來一段時間,土地利用的社會經濟效益和生態環境效益的非協調性和土地供求總量的矛盾性是中國土地利用中的突出問題。因此,在總量控制的前提下,如何提高土地利用的整體效益和推動土地利用的社會經濟效益與生態環境效益協調發展便成為管理層關心和理論界研究的熱點問題。

目前,國內學者們對土地利用效益方面的研究較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定性研究方面,張忠國、高軍[3]認為土地資源具有經濟特性和生態特性的雙重屬性,從而土地利用也具有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二重效益;李邊疆、王萬茂[4]認為區域土地利用與生態環境之間存在著復雜的、非線性的動態耦合關系,并以復雜系統理論為指導分析了土地利用與生態環境耦合關系的實質。在定量研究方面,諸多學者運用動態耦合模型分析了中國不同地區土地利用的社會經濟效益與生態環境效益的耦合情況,并根據實證分析結果將相應區域的土地利用效益劃分為不同階段[1,5-6];王璦玲等[7]構建了包括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景觀效益的指標體系,用模糊綜合評價模型評價了山東省寧陽縣的土地利用情況,并將評價結果分為不同等級;陳偉、吳群[8]構建了包括經濟規模、集約程度、經濟效益的指標體系,基于協調度模型分析了浙江省南潯經濟開發區土地開發的最終效益,并得出該區域土地利用系統不太協調、開發效益較差的結論。

綜觀上述研究,這些研究在以下幾個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異:第一,指標體系,學者們逐步建立了包括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環境效益等方面的指標體系,并對這些方面進行了取舍或組合,這些指標的具體衡量指標也存在一定的差異;第二,數據類型,學者們分別運用了截面數據、序列數據和簡單面板數據,但以序列數據和簡單面板數據居多,綜合截面數據較少;第三,研究區域,主要是針對某一城市或?。▍^)進行分析,而對中國整體的土地利用效益水平的評價較少;第四,評價方法,除了用于評價的主體方法不同之外,確定各級指標權重的具體方法也存在差異。綜上,本研究將從土地利用的基本屬性出發,建立科學、系統的指標體系,以2009年中國31個?。ㄊ?、自治區)的土地利用數據為依據,運用耦合協調度分析法來測度各地區土地利用中的社會經濟效益與生態環境效益的交互耦合水平,從而為各地區土地的科學、可持續利用提供參考。

1 土地利用效益系統、評價指標及評價方法

1.1 土地利用效益系統

在新形勢下,土地具有資本、資產、資源“三位一體”的屬性[9],而正是這種屬性使得土地成為“經濟——社會——生態”組成的復合系統,也使得土地的利用效益相應地是由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及生態效益組成的復合效益體系。在該復合效益體系中,由涵養水源、水土保持、凈化土壤、改善小氣候、改善大氣質量、保持生物多樣性等組成的生態環境效益子系統反映了土地的自然再生產過程,由食物生產和原料供應等所反映的經濟效益子系統及由糧食安全、社會保障、空間及景觀、科學文化等[10]所反映的社會效益系統,反映了土地的社會再生產過程。因此,根據土地再生產方式的不同,可將土地利用的效益系統分為社會經濟效益系統和生態環境效益系統,而人口子系統是聯系這兩個系統的紐帶。在人類利用土地獲得社會經濟效益的同時,因技術、觀念、資本等各種條件的限制,會對生態環境效益系統造成破壞,從而也限制社會經濟效益系統的發展;社會經濟的發展通過為生態環境效益系統的改進提供資金、技術等方面的支持,從而提高人類利用生態環境的能力,而土地生態環境條件的改善也將為人類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梢?,這兩個系統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相互促進, 共同使土地成為人類賴以生存、繁衍、發展的前提和一切社會經濟活動賴以展開的載體。據此認識,土地利用效益系統可簡單表示為圖1。

如圖1所示,土地利用的社會經濟效益系統與生態環 境效益系統的相互作用中,二者是一個相互矛盾的統一

體,因而如何揚長避短并協調各自作用中對人類生存與發展的有利及不利條件,最終達到兩個子系統的協調發展,對推動人地、城鄉等協調、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具體來說,有效利用生態環境系統所提供的支持,降低人類活動對生態環境造成的破壞;將社會經濟發展的成果進一步用于改善生態環境,化解生態環境對人類活動發展所帶來的約束;從而進一步提高人類的福利水平,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益的整體思路與最終目標。

1.2 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

指標體系是評價的基礎,指標選擇的好壞對評價結果有重要影響。為設計適合本研究的評價指標體系,筆者依據上述對土地利用效益系統的認識和相關文獻[5-6],初步設計了包括經濟、社會、生態、環境四個子系統,社會經濟和生態環境兩個大系統的指標體系,在征詢有關專家意見的基礎上,最終確定了如表1所示的指標體系。

[BT2]1.3 評價方法

在表1所示的指標體系的基礎上,現在需要明確各指標權重的確定方法及中國各?。ㄊ?、自治區)土地利用的社會經濟效益與生態環境效益耦合情況的具體測度方法。

1.3.1 指標權重的確定方法

本研究擬采用熵值賦權法確定各指標的權重[11]。所謂熵值賦權法是指根據各指標信息載量的大小來確定指標權重的方法,其主要原理是對 m個評價方案和n項評價指標形成的數據矩陣X=(xij)m×n,對于某項指標xj指標值xij的差距越大,則該指標在綜合評價中所起的作用越大;如果xij全部相等,則該指標在評價中不起作用??梢婌刂蒂x權法是一種客觀賦值法,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主觀因素帶來的偏差。一般地,熵值賦權法求各指標權重的步驟如下:

(1)計算指標xij的比重Pij,其中Pij=[SX(]xij ∑[DD(]m i=1[DD)]xij[SX)];

(2)計算第j項指標的熵值ej,其中ej=-k∑[DD(]m i=1[DD)]Pij ln Pij,其中k=([SX(]1 ln m[SX)]),可以證明ej∈[0,1];

(3)計算第j項指標的差異性系數gj,其中gj=1-ej;當gj值越大,則指標xj在綜合評價中的重要性就越強;

(4)計算指標xj的權數ωj,其中ωj=[SX(]gi ∑[DD(]n j=1[DD)]gi[SX)]=[SX(]1-ej ∑[DD(]n j=1[DD)](1-ej)[SX)](j=1,2,3…n);

1.3.2 耦合協調度的測算方法

一般地,耦合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系統通過各種相互作用而彼此影響的現象;耦合度就是用來描述這種系統或運動相互影響的程度;耦合協調度則是衡量這些系統耦合協調發展狀況好壞程度的數據。在本研究中,

耦合協

調度是反映土地利用的社會經濟效益系統與生態環境效益系統相互作用、協調發展程度的定量數據。假設用xi(i=1,2,…,16)表示土地利用的社會經濟效益系統的16個指標,用yj(j=1,2,…,16)表示土地利用的生態環境效益系統的16個指標,則土地利用的社會經濟效益系統與生態環境效益系統的綜合發展水平可分別表示為:

[JZ(]s(x)=∑[DD(]n i=1[DD)]aixi,e(y)=∑[DD(]n j=1[DD)]bjyj[JZ)]

其中, s(x)和e(y)分別表示社會經濟效益系統和生態環境效益系統的綜合發展水平,ai、bj分別表示社會經濟效益系統和生態環境效益系統各指標的權重。根據相關文獻[12],社會經濟效益系統與生態環境效益系統耦合協調度的計算公式為:

C= s(x)•e(y) s(x)+e(y) 2 2

其中,C為耦合協調度系數,它反映了土地利用的社會經濟效益系統與生態環境效益系統在一定條件下(即s(x)與e(y)之和一定),為使土地利用的社會經濟效益系統與生態環境效益系統協調發展程度最高(即s(x)與e(y)之積最大),社會經濟效益系統與生態環境效益系統進行協調組合的數量程度。容易證明,0C1,C越大,說明土地利用的社會經濟效益系統與生態環境效益系統越協調;反之則反是。

然而,耦合協調度系數在有些情況下很難反映出由土地利用的社會經濟效益與生態環境效益組成的整體效益系統的綜合發展水平;特別是在多個區域進行對比研究的情況下,單純依耦合協調系數判斷可能會產生誤導。因此,可將耦合協調度系數與土地利用的整體效益指數結合起來,構造耦合協調發展系數來反映土地利用的社會經濟效益與生態環境效益整體協同效應或者貢獻。其具體計算公式可表示如下:

D= C•T

T=αs(x)+βe(y)

其中,D表示耦合協調發展系數;C為耦合協調度系數;T為土地利用的整體效益指數;α,β表示土地利用的社會經濟效益系統與生態環境效益系統重要程度的權數,具體計算公式為:

α= ω(X) ω(X)+ω(Y) ,β= ω(Y) ω(X)+ω(Y)

其中,ω(X)表示熵值賦權法確定的社會經濟效益系統各指標權數之和;ω(Y)表示熵值賦權法確定的生態環境效益系統各指標權數之和。

根據上述分析,筆者依據耦合協調發展系數D的大小,將土地利用的社會經濟效益系統與生態環境效益系統的協調發展狀況劃分為5大類、15種基本類型,具體如表2所示。

在實證測算得到耦合協調發展系數 (D)后,可依據表2給出的標準進行定量評判。

2 實證測度

2.1 數據的來源及其預處理

本研究擬測度中國各?。ㄊ?、區)土地利用的社會經濟效益與生態環境效益耦合發展水平,但由于港澳臺地區數據缺失,因此研究范圍僅限于大陸的31個?。ㄊ?、區)。本研究的各指標數據均來自《中國統計年鑒2010》、《中國統計年鑒2009》,當然,對于極個別的缺失數值,筆者以相應指標的平均值估計填充。

由于各指標的量綱單位不統一,即使一些指標的單位是相同的,但其實際意義也存在一定差異,加之指標體系中存在正向及逆向不同屬性的指標,因此,為了消除這些量綱差異和屏蔽效應,筆者首先用極差標準化法對這些數據進行了標準化處理,具體方法如下:

社會經濟效益指標:

xi′= (xi-mi)/(Mi-mi),對于正向指標

(Mi-xi)/(Mi-mi),對于逆向指標

生態環境效益指標:

yj′= (yj-mj)/(Mj-mj),對于正向指標

(Mj-xj)/(Mj-mj),對于逆向指標

其中,xi和yj分別為社會經濟效益和生態環境效益的實際值,xi′和yj′分別為社會經濟效益和生態環境效益標準化后的值。i和j分別為指標個數,i=1~16,j=1~16。mi和mj分別為社會經濟效益和生態環境效益指標中的最小值,Mi和Mj分別為社會經濟效益和生態環境效益中的最大值。

2.2 權重的確定

用熵值賦權法對經標準化處理后的數據進行計算,進而測度各指標的權重,具體測算結果如表3所示。

2.3 測度結果與分析

根據前文所述的耦合協調度測算方法,筆者測算的中國各?。ㄊ?、自治區)土地利用的社會經濟效益系數( s(x))、生態環境效益系數(e(y))、耦合協調度系數(C)、整體效益指數(T)、耦合協調發展度系數(D)如表4所示。當然,根據耦合協調發展度系數(D)和表2所示的分類體系,將中國31個?。ㄊ?、自治區)的土地利用效益亦可劃分為不同的類型(見表4)。

如表4所示,從土地利用的社會經濟效益與生態環境效益的對比來看,可將中國31個?。ㄊ?、區)土地利用效益劃分為社會經濟滯后型和生態環境滯后型兩類,并且調度

以社會經濟發展滯后居多。從土地利用的耦合協調發展

系數來看,中國各?。ㄊ?、自治區)的土地利用效益主

要集中于勉強協調發展類和中度失調衰退類兩類,并且以中度失調衰退類居多。將土地利用的社會經濟效益與生態環境效益的對比及耦合協調發展系數結合來看,中國各省區土地利用的社會經濟效益和生態環境效益的耦合協調發展情況可劃分為中度協調發展類生態環境滯后型、勉強協調發展類生態環境滯后型、勉強協調發展類社會經濟滯后型、中度失調衰退類社會經濟滯后型和中度失調衰退類生態環境滯后型五種類型。本研究對中國各?。ㄊ?、自治區)土地利用效益各類別的成因及未來發展對策簡單解釋如下:

第一,中度協調發展類生態環境滯后型。表4所示的實證測度結果顯示,上海市是中國31個?。ㄊ?、區)中唯一的土地利用效益處于中度協調發展類型的地區。從統計數據來看,上海市單位面積土地的財政收入、單位面積土地的二產增加值、單位面積土地的三產增加值、單位建設用地規模以上企業總產值、交通運輸用地占土地面積的比重等指標均居全國首位,而其余多項社會經濟指標也在全國前列,這說明上海市的土地利用的社會經濟效益良好。相比較而言,除濕地面積占國土面積的比重、單位生產總值能耗、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指標在全國前三名外,上海市其余的生態環境指標大多居于中游水平,從而使得上海市土地利用的生態環境效益滯后于生態環境效益。在這種情況下,上海市在推動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要進一步將生態建設、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作為轉型發展的著力點,發展循環經濟和低碳技術,促進社會經濟與生態環境進一步協調發展。

第二,勉強協調發展類生態環境滯后型。由表4可以看出,北京、江蘇、浙江、天津、廣東、山東、福建、湖南、河南等九個省市土地利用的生態環境效益滯后于社會經濟效益,而耦合協調發展系數也在0.4~0.6之間,屬于勉強協調發展類型。這表明,這些城市土地利用的社會經濟效益大于生態環境效益,而生態環境僅能勉強支撐社會經濟的發展。從對原始數據的統計分析來看,這些地區單位土地面積的各類增加值均居于全國前列,由城鄉收入比、城鎮登記失業率、恩格爾系數、人均住房面積、城鎮人口比重等為代表的社會事業發展也走在全國前列。然而,這些地區的由建成區綠化面積、森林覆蓋率等反映生態情況的指標并沒有“絕對優勢”,尤其是人均水資源占有量指標排名比較靠后;當然,這些地區的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萬元產值工業固體廢棄物排放量和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等反映環境狀況的指標排名較為靠前。綜合來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良好的生態環境基礎使得這些地區土地利用的社會經濟效益與生態環境效益排名靠前,但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產業布局的超負荷型,如大面積房地產開發中綠化的忽視、大規模工業園與產業園建設中環境承載力的超負荷等,使得土地利用中生態環境效益滯后于社會經濟效益。

第三,勉強協調發展類社會經濟滯后型。如表4所示,海南和江西兩省土地利用的社會經濟效益系數均小于生態環境效益系數,而耦合協調發展系數分別為0.431 7和0.418 6,按照相應標準,這兩省土地利用效益屬于勉強

協調發展類社會經濟滯后型。海南省2009年底的建成區綠化覆蓋率居于全國第三位、森林覆蓋率居于全國第四位、城市人均綠地面積居于全國第一位;江西省2009年底的建成區綠化覆蓋率和森林覆蓋率均居于全國第二位;可見,海南與江西均具有良好的生態基礎,加之居于中上游水平的其它指標的作用,使得這兩省土地利用的生態環境效益系數得分較高。相比較而言,海南、江西兩省的社會經濟發展較為滯后,如海南省城鄉居民的恩格爾系數為全國最高值,加之大多數居于中下游水平的社會、經濟指標的作用,表現出了這兩省土地利用的社會經濟效益滯后于

生態環境效益的現實狀況。社會經濟滯后于生態環境的現實,既說明了江西、海南兩省的土地利用中的不足,也說明了在生態環境良好和承載力充裕的條件下,如何利用較好的生態環境優勢輔以產業布局等措施發展經濟及加快社會事業改革的步伐,從而推動社會經濟的全面發展,是這兩省提高土地利用效益的有效措施。

第四,中度失調衰退類生態環境滯后型。如表4所示,河北、遼寧、湖北、安徽四省土地利用的社會經濟效益系數大于生態環境效益系數,

并且二者耦合協調發展系數在0.2-0.4之間,因而這四省土地利用屬于中度失調衰退類生態環境滯后型。從各原始數據來看,這四省土地利用的各社會經濟效益指標均居于中游水平,但生態環境效益指標卻大多居于中下游水平,因而使得這四省區的土地利用的生態環境效益滯后于社會經濟效益,也使得這四省土地利用的耦合協調發展系數較低,而土地的利用也表現出中度失調衰退的跡象。在這種情況下,土地利用的社會經濟效益與生態環境效益之間的不均衡性已對社會經濟的發展已形成了一定制約,因而這四省不得不面臨繼續 提高土地利用的社會經濟效益和加速改善生態環境的雙重 任務。這四省的未來發展中,應提高集約利用土地的能力,也要進一步推進社會改革,從而提高土地利用的社會、經濟效益;當然,這四省更要重視生態環境的培育、建設與保護,加大對廢棄物的管理以及再生利用,切實改善生態環境水平,以減輕生態環境壓力;也要進一步將社會經濟發展的成果用于開發、投資生態環境建設,促進土地利用的社會經濟效益與生態環境效益的協調發展。

第五,中度失調衰退類社會經濟滯后型。如表4所示,廣西、重慶、四川、內蒙古、西藏、吉林、黑龍江、陜西、寧夏、山西、新疆、青海、云南、貴州、甘肅等15個?。ㄊ?、自治區)的土地利用的生態環境效益大于社會經濟效益,加之本來是十分脆弱的生態環境,使得這些地區的土地利用的整體效益呈現中度失調衰退類社會經濟滯后型特征。從生態環境方面來看,這些地區大多位于中國西部,由于西部地區土地面積相對廣闊而人口稀少,經濟、社會發展也相對滯后于中、東部地區,但該地區卻是我國的能源、資源富集區,因此應加大資源開發力度,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社會優勢,利用好生態環境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的支持。此外,鑒于這些地區生態環境的脆弱性,國家應加大對這些地區生態環境治理的投資,而這些地區應在社會經濟的發展中注意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建設,也應將社會經濟發展的成果合理應用于生態環境的建設。因此,這些地區仍然面臨改善生態環境和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雙重任務,而發展的基本思路還在于進一步有效利用生態環境帶來的“比較優勢”,并將這些優勢有效轉化為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達到土地利用的社會經濟效益與生態環境效益的良性循環。

3 結論與政策含義

第一,中國土地利用的整體效益仍較為有限。本文的實證研究表明,僅有上海市的土地利用效益達到中度協調發展類,其余30個?。ㄊ?、區)的土地利用效益為勉強協調發展類和中度失調衰退類,并且尚無良好協調發展類地區出現。根據熵值賦權法和耦合協調發展系數的測度方法的基本原理,這主要是由于各地區社會、經濟、生態、環境等方面各指標之間存在較大的差距和指標體系相對龐大造成的,也就是說,各地區發展的非均衡性和土地利用系統自身的復雜性使得中國土地利用的整體效益水平顯得較為有限。

第二,中國土地利用的整體效益表現出較為明顯的區域分布特征。就我國實際情況而言,我國東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要高于西部地區,其生態環境也要優于西部地區。然而,本文的實證研究表明,我國東部地區土地利用的整體效益水平也較高,并且生態環境效益滯后于社會經濟效益;西部地區土地利用的整體效益水平也比較低,并且社會經濟效益滯后于生態環境效益。這就說明:我國土地利用的整體效益與經濟發展水平呈正相關關系、與生態環境情況呈負相關關系,我國土地利用的整體效益呈現了明顯的區域分布特征。

第三,社會經濟效益與生態環境效益的協調發展已成為提高我國土地利用效益的現實選擇。為了促進全國土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提高土地利用的整體效益,應進一步合理引導東部地區的產業轉移與升級、給予中西部地區更多的支持以推動社會經濟的發展,從而解決地區發展的非均衡性問題;通過進一步統籌城鄉發展,切實提高農村基礎設施水平和社會事業發展水平,從而解決城鄉發展的非均衡性問題。在全國土地資源有限和呈現明顯區域分布特征的背景下,應開發、復墾、整理等多方式并舉以保證耕地的供給;在土地開發的過程中,應注意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建設以確保土地利用的各子系統之間的平衡。

(編輯:田 紅)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1] 梁紅梅,劉衛東,劉會平,等.土地利用社會經濟效益與生態環境效益的耦合關系:以深圳市和寧波市為例[J].中國土地科學,2008,22(02):42-48.[Liang Hongmei, Liu Weidong,Liu Huiping, et al. The Coupling Relationships of SocioEconomic Benefits and EcoEnvironment Benefits of Land Use: Take Shenzhen and Ningbo as Examples[J]. China Land Science, 2008,22(02):42-48.]

[2]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二個五年計劃綱要. [EB/OL][2011-03-16].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3/16/c_121193916_12.htmk .[The 12th fiveyearplan scheme of PRC. [EB/OL][2011-03-16].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 2011-03/16/c_121193916_12.htm.]

[3]張忠國,高軍.從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來探索城市土地利用的合理模式[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 2004,14(2):104-107.[Zhang Zhongguo Gao Jun. Analysis of the Economic Efficiency and Ecological Efficiency of Land Use and Discussion of Land Use Model[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4,14(2):104-107.]

[4]李邊疆,王萬茂.區域土地利用與生態環境耦合關系的系統分析[J].干旱區地理,2008,31(1):142-148.[Li Bianjiang Wang Wanmao. Coup 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Regional Land Use and EcoEnvironment[J]. Arid Land Geography, 2008,31(1):142-148.]

[5]梁紅梅,劉衛東,劉會平,等.深圳市土地利用社會經濟效益與生態環境效益的耦合關系研究[J].地理科學,2008,28(10):636-641.[Liang Hongmei, Liu Weidong,Liu Huiping,et al. 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oEconomy Benefits and EcoEnvironment Benefits of Land Use in Shenzhen City[J]. Scenically Geography,2008,28(10):636-641.]

[6]曹堪宏,朱宏偉.基于耦合關系的土地利用效益評價:以廣州和深圳為例[J].中國農村經濟,2010,(8):58-66.[Cao Kanhong,Zhu Hongwei. The Evaluation of Land Use Benefits Based on Coupling Relationships: Take Guangzhou and Shenzhen as Examples[J].China Rural Economy, 2010,(8):58-66.]

[7]王璦玲,趙庚星,李占軍,等.土地整理效益模糊綜合評價研究[J].山東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39(1):143-147.[Wang Ailing, Zhao Gengxing, Li Zhanjun, et al. Study on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Land Consolidation Benefits[J]. Journal o f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2008,39(1):143-147.]

[8]陳偉,吳群.基于協調度模型的開發區土地開發效益評價[J].廣東土地科學,2010, 9(6):34-40.[Chen Wei, Wu Qun.The Evaluation on Land Explore of Development Region Based on Coordination Model[J]. Guangdong Land Science, 2010,9(6):34-40.]

[9]楊雪鋒,史晉川.地根經濟視角下土地政策反周期調節的機理分析[J].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10,(6):5-10.[Yang Xuefeng, Shi Jinchuan.Analysis of Functioning Mechanism of Land Policy and Macroeconomic Adjustment From the Theory of Land Regulated Economy[J]. Economic Theory and Economic Management, 2010,(6):5-10.]

[10] 牛海鵬,張安錄,李明秋.耕地利用效益體系與耕地保護的利益補償機制重構[J].農業現代化研究, 2009,30(3):164-167.[Niu Haipeng, Zhang Anlu, Li Mingqiu. Reconstruction of Cultivated Land Utilization Benefit System and Economic Compensation Mechanism of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J]. 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2009,30(3):164-167.]

[11]崔峰.上海市旅游經濟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度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8,18(5):64-69.[Cui Feng.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Degree of Tourism Economy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Shanghai[J]. 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8,18(5):64-69.]

[12]宋建波,武春友.城市化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評價研究:以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為例[J].中國軟科學,2010,(2):78-87.[Song Jianbo Wu Chunyou. The Study on Evaluation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mong City Cluster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J]. China Soft Science,2010,(2):78-87.]

Measurement on the Benefits of Regional Land Use in China Based on Coupling Relationship

QIU Juandong ZHAO Jingfeng WU Jianshu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Northwest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127, China)

In the new period, the attributes of land use can generate both socioeconomic and ecoenvironmental benefits at the same time, and the interactive coupling of these benefits decides the total benefits of land use. This paper established the coupling model of land use benefits and designed the indexes system that can reflect these benefits. After that, by using entropy weighting approach, the author calculated the weightings of each index, the socioeconomic and ecoenvironment coupling coefficients, and also the coordination development coefficients of 31 provinces in China. The results show that Shanghai is in the first category which is the best area with socioeconomy and ecoenvironment; the second category contains the provinces which are strong in socioeconomy comparatively, but lag behind in ecoenvironment; the third category contains the provinces which are strong in ecoenvironment comparatively, but lag behind in socioeconomy; the fourth category contains provinces which lag behind in socioeconomy comparatively, but are even worse in the ecoenvironment; the fifth category contains the provinces which lag behind ecoenvironment comparatively, and are still worse in the socioeconomy. At last, the author explained the reasons and developing orientations of each type, and also the basic conclusions of the evaluation:(1)the overall benefits level of land use in China is limited.(2)The whole benefits have an obvious regional distribution feature.(3)The practical choice of promoting land use benefits in China are the coordination of the socioeconomy and ecoenvironment.

Key words land; socioeconomic benefits; ecoenvironment benefits; coupling relations; entropy weighting approach

上一篇:政策性農業保險論文下一篇:保險公司畢業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