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生態理論論文范文

2024-03-04

生態理論論文范文第1篇

關鍵詞:復合生態系統管理;流域復合系統;可持續發展;珠江上游流域

一、引 言

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之間的矛盾是不是一定不能調和?人類究竟是怎樣影響區域環境和受環境影響的?個人和社會怎樣減緩和適應環境的這些變化?決策者針對這些變化所選取的政策如何影響現在和未來的社會、經濟發展?生態環境能否成為經濟發展新的引擎和助推器?通過生態環境的治理和發展能否形成一個新興的“生態產業”?如果這些問題有解,那么需要什么樣的方法或措施來促進和保障其順利實現,這是目前國際社會和學術界關注的熱點和難點。生態系統管理(Ecosystem Management)理論的產生及其實踐為上述問題的解決提供了很好的方法論基礎。尤其是21世紀以來,在生態系統管理理論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復合生態系統管理理論成為解決人口一資源~環境一經濟—社會巨系統的重要突破口之一。復合生態系統管理是一門新興交叉邊緣學科,是運用系統工程的手段和人類生態學原理去探討復合生態系統的動力學機制和控制論方法,協調人與自然、經濟與環境、局部與整體間在時間、空間、數量、結構、序理上復雜的系統耦合關系,促進物質、能量、信息的高效利用,實現技術和自然的充分融合,人的創造力和生產力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生態系統功能和居民身心健康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護,經濟、自然和文化得以持續、健康的發展。

二、復合生態系統管理理論國外研究述評

復合生態系統管理論是在生態系統管理理論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最初生態系統管理理論的產生、發展和應用主要集中在自然生態系統領域。復合生態系統管理理論作為一門新興邊緣交叉學科,其理論淵源發端于1935年英國生態學家Tansley提出生態系統概念、20世紀30年代末Lindeman提出“百分之十定律”、20世紀40年代維納提出生物控制系統論以及50-60年代Golley、Odum E P、OdumHT等生態學家對生態系統理論的基礎研究。由于人與自然復合生態系統的多層次和復雜性,直到Miller(1978)總結出19種不同尺度的生命系統的結構與功能,德國著名的生物控制論專家Vester(1981)總結出生物控制論的8條定律,Haken(1978)的協同學理論和Prigogine(1984)的耗散結構理論為社會經濟系統和生態系統分析開辟了一條新的思路,我國生態學家馬世駿、王如松(1984)提出社會~經濟一自然復合生態系統理論和相應的生態規劃方法,美國生態學家Odum HT(1987)提出一種用于測度能量在生態系統不同崔養級的累積效應和生態復雜性的生態系統能值概念,Checkland(1981,1990)在定量與定性數據、主觀與客觀信息的結合上以及系統與環境間的適應性策略方面實現了理論突破,才在1988年由Agee和Johnson出版了第一本有關生態系統管理的著作《公園和野生地的生態系統管理》,該書提出了實現生態系統管理的基本目標和過程的理論框架,標志著生態系統管理學的誕生。這些不同學科、專業學者的創新性理論為復合生態系統管理理論的形成、發展和完善起到了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由于砌究對象、目的和專業角度不同,生態系統管理的定義也存在三類具有較大差異的相關觀點:一是由學術界特別是生態學家提出,主要強調保持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的穩定性、整體性和持續性,使其達到社會所期望的狀態;二是由美國林務局(1992)、森林學會(1992)、環保局(1995)、世界保護聯盟(IUCN)(1999)等相關管理機構提出,側重于強調各自的管理目的和資源管理的方法;三是由專業社團和非政府組織提出,更強調生態、經濟和社會目標的協調管理。

之后,國外諸多學者對復合生態系統管理理論和實踐展開了深入研究。例如Boyce等(1997)對森林及其野生動植物資源利用進行了理論研究;Costanza等(1997)對世界自然資源及其生態系統服務進行了理論研究;Brussard等(1998)對生態系統理論進行了探討;Haeuber(1998)對生態系統管理與環境政策進行了對比分析研究;Wagner等(1998)對生態系統管理在一些具有爭議的領域進行了經濟學分析。在實證研究方面,Lackey(1998)對7個生態系統區域進行了生態系統管理方法的對比實證分析;Gentile等(2001)對美國South Florida的可持續發展框架和模型進行了案例分析;Berberoglu(2003)對土耳其的東地中海海岸生態系統可持續管理進行了實證研究。從近年來文獻情況看,有關生態系統管理科學研究的成果呈現逐年較大幅度上升的趨勢。同時,國外眾多政府、非政府機構,包括聯合國、各種政府聯盟、國家相關管理機構也開始應用復合生態系統管理理念和方法對區域、國家、全球生態、資源、經濟、社會進行系統研究和管理。美國林務局1992年第一次官方宣布采用“生態系統方法”來管理國家森林;1993年,克林頓發表了題為《生態系統管理:一個生態的、經濟的和社會的評價》的報告,標志著生態系統管理基本框架的形成;2000年《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五次會議提出了有關生態系統管理的5項導則和12項原則,為進一步實施生態系統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指南;聯合國和各種政府聯盟,如UNEP、OCECD、WMO、IPCC、UNCD、WPC以及各種民間機構FOE、IIED、WRI、IUCN、WWF等組織實施了諸如世界氣候計劃(WCP)、世界氣候研究計劃(WCRP)、國際生物圈計劃(IBP)、人與生物圈計劃(MAB)、國際地圈生物圈計劃(IGBP)、地球環境檢測系統(GEMS)等一系列全球或區域環境對策研究計劃。這些全球(或區域)規模的環境研究計劃,得到了世界范圍內生態學家們的廣泛響應和參與,他們積極倡導用生態系統的原理和方法來管理自然環境和資源。國際科聯(ICSU)和國際社科聯(ISSC)發起了有關全球環境變化研究的幾個主要計劃,其中與人類活動管理密切相關的有:(1)國

際科聯環境問題科學委員會(SCOPE)的計劃,正在開展的科學計劃包括人文和自然資源管理、生態系統過程和生物多樣性管理、健康與環境的生態安全管理三大領域。(2)全球環境變化的人類影響國際研究計劃(簡稱IHDP),該計劃定義人類影響包括個人和社會對環境變化的影響方式和途徑、受環境變化影響的程度和過程以及減緩和適應環境變化的對策和行動。(3)土地利用管理與土地覆蓋變化(LUCC)、全球環境變化和人類安全管理(GECHS)、全球環境變化的體制因素(IDGEC)、產業轉型(IT)等領域的研究。目前復合生態系統管理研究更強調一種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論,強調生態系統結構、功能和生態服務以及對社會和經濟服務的可持續性,為環境決策者提供有效參考和決策依據;特別注重區域各種自然生態、技術物理和社會文化因素的耦合性、異質性和多樣性;注重城鄉物質代謝、信息反饋和系統演替過程的健康度以及系統的經濟生產、社會生活及自然調節功能的強弱和活力。其中生態資產、生態健康和生態服務功能是當前復合生態系統管理的熱點。

三、復合生態系統管理理論國內研究述評

復合生態系統管理不同于傳統環境管理,不著眼于單個環境因子和環境問題的管理,更強調整合性、共軛性、進化性、系統性、耦合性、平衡性和自組織性。因此,復合生態系統管理理論與實踐也大致經歷了四個發展階段:污染防治的應急環境管理(20世紀60年代以前),清潔生產的工藝流程管理(20世紀70-80年代),生態產業的產業生態管理(20世紀80-90年代),生態社區的生態系統管理(20世紀90年代以來)。目前,已基本形成了產業生態管理(Eco-Industrial Management)、城鎮生態管理(Eco-settlement management)、區域生態管理(Eco-regional management)、生態基礎設施管理(Eco-infrastructure management)等幾個分支研究領域。

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我國生態學奠基人之一馬世俊院士就提出了復合生態系統概念和有關生態規劃理論和方法。其后,在王如松等學者的推動下得到了較大發展。但由于種種原因,直到20世紀末復合生態系統管理理論在國內都未能得到足夠的重視。復合生態系統管理理論是在國外生態系統管理理論的充分發展推動下,逐漸被我國學者引入國內的。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我國學者趙士洞、任海、傅伯杰、王如松、于貴瑞等對生態系統管理的概念和理論框架進行了較早的理論和實踐探索。尤其在自然生態系統管理理論與實踐方面,首先得到了足夠的關注和投入,其中以于貴瑞等學者為代表。該研究小組對生態系統管理科學的概念、原則、方法、原理、要素、區域尺度、生態學基礎理論、發展方向等問題進行了細致、全面和深入的理論研究,并首次在國內提出了依托于生態管理科學的生態信息科學這一新興交叉學科,同時還提出了生態管理科學7種發展趨勢:空間尺度的全球化、時間尺度的長期化、研究問題的復雜化和綜合化、定位觀測的自動化、觀測項目的綜合化和觀測手段的多元化、區域生態環境數據獲取的“3S”化、成果表達的數字化和圖像化、研究目的更加重視生態系統的調控和管理。近幾年,我國在復合生態系統管理研究領域取得了長足進展。魯奇(2002)等依托中國一歐盟合作項目開展了“可持續性農業生態系統管理與城鄉互動發展研究(Sustainable Agro-ecosystem Management and theDevelopment of Rural-Urban Interaction in Regions andCities in China)”;嚴良等(2007)對礦區生態環境管理及持續發展進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建立礦區資源一環境一經濟“信息管理系統和生態環境綜合分析決策模型”;郭懷成等(2007)學者認為在生態系統方法、物種保護、綜合資源管理以及區域規劃等的基礎上,生態系統管理在20世紀90年代后成為研究和管理實踐中新的熱點;中國將綜合生態系統管理理念引入到西部退化土地治理事業中,在全球環境基金和我國財政部支持下,干旱生態系統土地退化防治伙伴關系項目也于2004年7月正式啟動,其主要目的是創立一種跨行業、跨區域、跨領域的可持續的自然資源綜合管理框架;田慧穎等(2006)、汪思龍等(2004)對生態系統管理的多目標體系、方法、生態系統管理的新理念進行了評述;王鳴遠、楊素堂(2005)對中國荒漠化防治與綜合生態系統管理進行了理論研究;武蘭芳等(2005)從理論上分析了農牧結合生態系統管理的動力學機制;王如松等從我國資源、環境與產業轉型以及生態安全等角度探討了復合生態系統管理理論問題;王如松主持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區域城市發展的復合生態管理方法”,在充分調研國內外生態安全、生態健康、生態風險、產業生態評價和生態規劃理論與方法研究動態的基礎上,建立了基于生態動力學機制和生態控制論的區域城市發展的復合生態管理方法論體系,并以北京為例進行了區域城市化的生態資產、生態占用和生態服務功能評估,對北京等典型城市生態足跡和區域生態服務機理、區域城市發展的生態安全與生態健康、生態風險管理等進行了深入研究。該項研究是生態系統管理理論與方法在我國理論與實證研究中應用較為全面和成功的一項成果。

四、流域生態系統管理理論與實踐

隨著科學技術、經濟社會和文化的發展,流域及流域經濟、流域環境的概念又有了更為豐富的內涵,除了具有自然、社會、經濟基本構成要素外,還具有復雜的層次結構和整體功能。由此,樹立流域可持續發展觀,從流域環境與發展統一的角度考慮基于流域生態系統、流域經濟系統和流域社會系統的復合巨系統管理,實現流域的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成為世界各國政府和學術界長期關注的熱點和難點問題。流域生態系統管理是建立在自然生態系統基礎上,從整個流域全局出發,統籌安排、綜合管理、合理利用和保護流域內各種資源,從而實現全流域綜合效益最大和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流域生態系統管理有明確的可持續驅動目標,由政策、協議和實踐活動保證其實施,并在對維持流域系統組成、結構和功能、必要的生態作用和生態過程最佳認識的基礎上從事研究和監測,以不斷改進管理的適合性。

1933年,美國國會通過了開發田納西流域水資源的立法,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流域綜合管理機構——田納西流域管理局,并取得了良好的綜合開發治理效果,也成為現代流域治理最成功的典范之一。之后,發達工業國家在借鑒美國流域管理經驗的同時,制定了符合本國國情的流域綜合管理方案,如英國泰晤士河、歐洲的萊茵河流域的綜合開發、保護和治理。這些治理都把握了流域自然性、社會性、經濟性、系統性、整體性、區域性、全局性、

綜合性等特征,有效地避免了流域開發與保護過程中區域間、部門間、區域與部門間以及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資源開發與文化傳承等之間尖銳的利益、矛盾沖突。20世紀80年代,美國在以往經驗基礎上提出了流域管理模式,流域管理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在國內鄧紅兵等(2002)較早從流域角度進行了流域生態系統管理理論研究,指出流域生態系統管理是流域開發和流域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并就流域生態系統管理研究中“水陸交錯帶、生物多樣性、森林生態系統、湖泊與水系”四個重點研究領域進行了初步分析。蔡慶華等(2003)探討了河流生態學中生態系統管理問題:羅躍初等(2003)對流域生態系統健康評價方法進行了綜述;徐中民等(2003)探討了以黑河流域額濟納旗為例的環境選擇模型在生態系統管理中的應用;唐濤等(2004)以香溪河為例對河流生態系統管理進行了實證分析;車越(2006)等人對水源地區域發展與水源保護協調發展機制進行了理論探討及實證研究;牛叔文等(2006)對黃河上游瑪曲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的估算和生態環境管理的政策設計進行了實證研究;燕乃玲等(2006、2007)首次對長江源區生態系統完整性測量與評價進行了實證研究;郭懷成等(2007)對河岸帶生態系統管理的相關概念和框架進行了綜述,并提出了有關河岸帶生態系統管理研究的尺度、寬度、協調生態價值沖突、國內河岸帶生態系統管理等4個關鍵科學問題;徐輝等(2007)分析了中國實施流域生態系統管理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這些研究成果為我國流域生態系統管理理論與實踐的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但是,由于我國流域自然屬性的多樣性以及我國國情、經濟體制、行政管理方式、民族傳統文化多樣性等因素,尤其是一直以來在流域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過程中以行政區劃管理(尤其是以縣域為單位)為主,以流域為單位進行系統綜合管理和開發的成功案例并不多見。因此,以自然屬性為主的流域復合系統,由于融入了人口、民族、文化、經濟、社會等驅動因子而顯得更加多元化和復雜化,這也意味著我國今后的環境管理和經濟發展過程中,按照流域復合系統進行管理顯得更加重要和緊迫。

以珠江上游流域為例,珠江上游流域主要包括云南、貴州、廣西3省(區)的19個地(州、市)、106個縣(市、區)。本區域地處我國西南部,土地總面積24.5萬km2,總人口3822萬,其中農業人口3 263萬,耕地面積210萬hm2。近幾十年來,珠江上游流域不合理的“濫墾、濫伐、濫牧、濫采、濫用水資源”的人為活動加速和加劇了流域生態系統退化進程,由于人口增長(流域內六盤水、安順地區人口密度已達270.19和263.59人/km2)、經濟貧困(部分貧困縣如六盤水人均糧食僅為157.116 kg,流域內“十五”期間94%的縣或市靠財政補貼,流域內“十五”期間返貧率近15%;貴州省48個國家級貧困縣中70%分布在該流域內,且這一貧困化趨勢還在加劇)、山高坡陡(坡度大于25。的地形占總面積的43.94%)、耕作制度落后、陡坡開荒嚴重(流域內旱澇保收耕地人均不足0.3畝,陡坡開荒面積占土地面積的比例,六盤水市為31.05%,黔西南州為23.93%,安順地區達28.13%),加之流域內先天性的喀斯特巖溶脆弱生態系統以及少數民族“山不燒、牛不壯”、“刀耕火種、趕山吃飯”等陳舊思想、習俗嚴重束縛著先進科學技術的推廣和生態意識的提高,導致了糧食、燃料、肥料、耕地等一系列人地矛盾(見圖1)。

流域內眾多自然和人文因素交織,從而使流域內生態環境進一步惡化。主要表現在:(1)森林覆蓋率迅速減少。目前森林覆蓋率僅6.91%,遠低于長江上游川江、烏江流域的15.40%、12.73%。(2)土壤侵蝕極為嚴重。流域內土壤侵蝕面積占總面積的51.14%,年土壤侵蝕量達7451.504萬噸,平均侵蝕模數達2 589.940 t/km2·a,侵蝕區域的平均侵蝕模數達5063.9 t/km2·a。(3)水土流失加劇。珠江上游水土流失居貴州境內河流之冠,流失面積占區域內國土面積的48.44%-55.3%。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蝕已成為珠江上游流域危害面積最大、受災人口最多的生態災害鏈,是珠江上游地區農村生態系統嚴重退化的集中表現。(4)石漠化突出,流域內六盤水、安順、黔西南等地州石漠化面積分別占土地面積的25.98%、15.23%、8.02%。因此,珠江上游是珠江流域最重要的生態屏障區和生態脆弱區。上游地區人口、環境、經濟是否持續協調發展,將直接關系到珠江全流域以及“珠三角”的全面可持續發展。石漠化嚴重影響了當地人民群眾的生存和發展,制約了區域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形成我國西部和西南地區典型的“PPE(poverty.population and environment)”現象。這不僅從根本上威脅到區域內人民的生存基礎和社會穩定,而且從長遠看,珠江上游流域社會、生態、經濟系統生態債務沉重,潛在威脅巨大,這將成為我國西部民族地區“十一五”乃至更長時期內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瓶頸區域之一。

生態理論論文范文第2篇

摘要:“城市雙修”視角下垃圾場廢棄地景觀再生設計將廢棄地利用與城市生態修復、空間規劃、功能健全及文化融入相結合,使通過景觀再生設計達到城市生態相對健康、安全的狀態,促進群眾居住環境改善、社會穩定及經濟發展。

關鍵詞:垃圾場;廢棄地;生態修復;景觀;再生

垃圾場廢棄地景觀再生設計發展至今不應單單只停留在場地本身,應結合生態、社會、經濟等方面綜合考慮。若想有效解決垃圾場廢棄地景觀再生與生態修復與重建,那就要將垃圾場廢棄地景觀再生設計置于城市整體發展視角下,對垃圾場廢棄地進行系統完整的規劃整合。住建部于2017年印發《關于加強生態修復城市修補工作的指導意見》的文件,要求各個城市及地區編制“城市雙修”專項規劃,通過生態修復、城市修補來解決城市中所存在的生態環境遭破壞、功能結構不完備等問題?!俺鞘须p修”旨意修復城市發展過程中遭受破壞的綠地、水源、山體及其遺留的其他廢棄地,修復城市生態環境,完善城市基礎設施條件、公共服務水平、城市空間功能,打造健康安全宜居的城市面貌,為聯系垃圾場廢棄地和城市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新的整體視角。結合“城市雙修”理念,探討垃圾場廢棄地景觀再生設計對廢棄地再生利用有一定創新意義。
一、“城市雙修”相關背景及理論內涵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歷了大規模的快速城鎮化進程,一系列城市問題隨著更新與轉型與之俱來。2017年3月住建部在《關于加強生態修復城市修補工作的指導意見》中,對“城市雙修”做出定義,即:“通過修復城市中被破壞的自然環境和地形地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并以更新織補的理念,改善城市面貌并提升城市特色及活力”?;诖?,“城市雙修”成為引導中國城市更新轉型的重要理念,是新時期中國城市發展的戰略性轉變標志。

“城市雙修”理念是基于城市現有現狀之上,而并非是對新場地的開發建設,是對現有現狀進行修復改造的轉變和更新。生態修復與城市修補相輔相承、不可分割,生態修復與城市修補同時進行,有利于提高“城市雙修”的整體和系統性?!俺鞘须p修”理念吸收了“由點及面”的城市更新轉變模式,將生態修復和城市修補并列,同時也應將定性與定量分析相融合,以問題做向導來解決生態修復和城市修補??傊俺鞘须p修”有別于傳統城市規理念,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更新理念。
二、“城市雙修”理念下的垃圾場廢棄地景觀再生

垃圾場廢棄地景觀再生是迎合“城市雙修”文件的必然要求,是改善城市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有效方法。

在生態修復方面,優化城市環境、改善民眾生活質量、將生態設計融入各個城市系統,是“城市雙修”與垃圾廢棄地景觀再生的最終目的。垃圾場廢棄地存在開發難度、前期投資較大,且再生周期長,同時垃圾場廢棄地處于荒廢、閑置、損壞狀態,土地功能受損等問題,故應逐步有序、小規模、漸進式的逐步更新再生,并尊重文化景觀、自然生物多樣性,促使景觀再生。

在城市修補方面,“城市雙修”要求生態修復、城市修補的同時,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優化城市空間形態、優化城市功能結構、提高公共服務設施、增加城市公共空間,針對不同場地、不同情況展開城市建設更新,因地制宜,為垃圾場廢棄地指明了再生方向。通常垃圾場廢棄地周邊環境也是城市基礎設施、空間形態、功能結構、公共服務設施薄弱的區域,垃圾場廢棄地景觀再生要切實考慮改善相應周邊環境,提高公共服務設施質量。

綜上所訴,“城市雙修”理念下的垃圾場廢棄地景觀再生應依據周邊環境,妥善處理用地當下與今后的關系,使垃圾場廢棄地與周邊環境有機融合,使之發展相對完整,用適當規模、適當功能、適當尺度、適當時序促進城市整體生態修復與城市修補。
三、垃圾場廢棄地特點及問題

通過實地調研與案例分析得出,垃圾場廢棄地有以下明顯特點:

(1)周邊生態環境受到危害

垃圾場廢棄地大都有廢棄物堆放,從而導致空氣污染、水體污染、土壤功能缺失、景觀破壞等問題,這些問題對城市社會經濟問題影響深遠,對生態環境威脅嚴重。

(2)有害周邊居民健康

垃圾廢棄地周邊由于一系列環境污染、空氣污染等問題,威脅到周邊居民身體健康及人身安全。

(3)景觀功能缺失

垃圾場廢棄地由于用地的特殊性,生態穩定性遭受破壞,使原有生態結構發生改變。土地功能缺失使之景觀功能缺失,景觀系統空間分布不均,破碎性增強。

(4)土地構造具有特殊性

垃圾場廢棄地由于原先受過人類活動干擾,導致原有地貌遭受破壞和損毀,大都為特殊地貌。如易塌陷、易積水、易受污染、易斷裂等。

(一)垃圾場廢棄地處理欠妥

通過實地調研現有垃圾場廢棄地發現,在垃圾場廢棄地進行景觀再生設計前,普遍存在現有場地處理不當或欠缺等問題。垃圾場廢棄地由于場地特殊性,存在大量垃圾廢棄物,由于長期堆放易造成化學污染,形成有害物質,造成環境、空氣、土地的破壞和污染。在進行垃圾場廢棄地景觀再生前,若沒有妥善處理好這些問題,不能解決污染的根本途徑,甚至加劇污染,造成二次污染,同時也加大了景觀再生的難度,以及景觀塑造后的持久度。再者,垃圾場廢棄地缺乏科學的監督及管理機制,在工作中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和場地破壞,使用地不能發揮出完全的價值。所以,垃圾場廢棄地的妥善處理,對后期景觀再生的進行以及是否能使場地價值最大化有至關重要的影響。

(二)垃圾場廢棄地景觀再生設計方法不合理

所謂景觀再生設計方法,就是要根據實際場地現有現狀,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規劃因地制宜。但由于設計中存在種種不合理現象,導致很多問題的出現,設計前缺乏實地調研,對現有場地了解不夠充分,比如在進行夯實碾壓路面任務中,忽略了地區不同降沉要求不同的差異性,就有可能因此導致滑坡、路面塌陷、地基不穩的問題出現。這就是由于設計方法不夠科學合理,從而造成一定損失和安全隱患。


四、“城市雙修”理念下垃圾場廢棄地景觀再生改造模式

通常垃圾場廢棄地景觀再生首先以恢復綠地的形式出現,部分場地成為過渡性土地,部分場地深化景觀塑造,根據場地現狀及城市需要可建設為不同類型用地,如公共休閑用地、商業開發用地、農林用地、工業用地等。

(一)公共休閑用地改造模式

公共休閑用地改造為現階段垃圾場廢棄地景觀再生最為普遍的改造模式,此種模式場地周邊居民較多,對于場地穩定性要求較高,資金投入也相對更大,但同時社會效益明顯,民眾參與度與滿意度也更高。改造后一般為濕地公園、休閑廣場、城市公園等。成功案例有武漢園博園、上海后灘濕地公園、韓國蘭芝島世界杯主題公園等。

(二)商業開發用地改造模式

由于垃圾場廢棄地用地本身穩定性有限,而此開發模式又對場地穩定性及生態性要求極高,固限制了大型構筑物在此用地上的建設,同時商業開發用地改造模式民眾接受程度也低于公共休閑用地改造模式,此模式因此受到制約,應用甚少?,F有此模式改造方案普遍為停車場、高爾夫球場、生態教育基地等對大型構筑物要求較低的產業。成功案例有深圳玉龍高爾夫球場、加拿大GESM環保中心等。

(三)農林用地改造模式

待生態系統趨于穩定后,將垃圾場廢棄地開發改造為林地、牧場、農耕用地等農林形式,此模式對場地生態要求也較低,改造成本也相對較小。垃圾場用地普遍建于人口聚集地周邊30公里以內,交通有一定便利性。就目前來看,我國城鎮垃圾場廢棄地改造為農林用地相對于城市垃圾場廢棄地而言較多,但是受限于資金、管理及施工水平,改造后的生態效益很難評價。國外成功案例較國內相比更多,其中最著名的是西班牙維瓊農場改造。

(四)工業用地改造模式

此改造模式通常應用于遠離人口密集區的場地,位于或臨近工業發展區,將合適場地改造為工業或倉儲用地,對場地穩定性及安全性有較高要求,可作為垃圾處理廠或利用垃圾資源發電的發電廠。成功案例有日本舞洲垃圾發電廠。
五、“城市雙修”理念下垃圾場廢棄地景觀再生設計理念

在垃圾場廢棄地景觀再生設計中,由于場地特殊性,影響因子較多,對工程技術要求高,在設計中應是在當前場地得到有效治理的情況下再進行,景觀再生應與場地治理相結合。景觀效果應與生態恢復工程相融合,融入可持續發展設計理念,將其建設成為一個生長型景觀。同時,在垃圾場廢棄地景觀再生設計中,由于場地特殊性,不排除群眾對其項目存在質疑和抵觸的可能,應做好群眾工作,開展生態設計推廣,提高生態教育意義的同時,也吸納群眾的想法和意見,推進垃圾場廢棄地景觀再生設計項目的進行。

(一)生態修復改造理念

環境治理生態修復是垃圾場廢棄地的景觀再生設計的基礎,生態修復應從恢復場地基質出發,再具體到土壤功能恢復、滲濾液防滲處理、給排水系統、有害氣體排放、污水凈化、植物的選擇與種植、廢棄物的再利用、空氣改良方案等。

(二)景觀主題再生理念

在垃圾場廢棄地景觀再生設計中,明確文化主題會更好的體現景觀設計的內涵,承載更多的文化和潛在價值。通過景觀再生設計使場所再現文化語境,具體應在整體規劃設計、景觀主題設計、交通流線設計、地形優化設計、植物的選擇與搭配設計、景觀建筑小品設計、功能型設計等中均有體現。在建設費用較低、建設周期較短的情況下,呈現出較完整的垃圾場廢棄地景觀再生設計。

(三)可持續發展理念

在當代背景下,無論是何種建設改造項目,可持續發展理念必不可少,可持續發展符合我們生態、社會、經濟發展的趨勢。垃圾場廢棄地景觀再生設計作為一種“生長型”項目,可持續發展理念更尤為重要,更加需要將此理念貫徹在項目建設中,先生態修復,再景觀再生。不可只追求當下成效,而忽略后續的可持續發展,應因地制宜形成良性循環,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

(四)鼓勵群眾參與理念

群眾是環境景觀的受用對象,垃圾場廢棄地景觀再生設計項目的成功與否,與群眾的保護意識密不可分。在項目開展初期,應發動人民群眾積極參與,起到意見借鑒和監管的作用,加強生態修復的宣傳和引導,提高人民群眾的環保意識,使之自覺參與生態建設,使項目生態持續受益,完善景觀效果,提高生活環境水平,也提高人民群眾滿意度、幸福度。

結語:本文淺析垃圾場廢棄地生態修復、垃圾場廢棄地改造模式、景觀再生設計理念,將景觀再生設計與生態修復結合,探索如何將垃圾廢棄地地塊優化與改造、如何進行生態修復與重建、如何因地制宜再生景觀,為今后各類廢棄地景觀再生設計提供參考意見。

參考文獻

[1]李曉暉,黃海雄,范嗣斌等.“生態修復、城市修補”的思辨與三亞實踐[J].規劃師,2017,33(3):11-18.

[2]馬觀明.以垃圾場為基底的綠地改造研究[J].上海農業科技.2015(06):97-98.

[3]俞孔堅、李迪華、吉慶萍.景觀與城市的生態設計:概念與原理[J].中國園林,2001(06):3-10.

[4]楊銳、王浩.景觀突圍:城市垃圾填埋場的生態恢復與景觀重建[J],城市發展研究.2010(8):81-86.

生態理論論文范文第3篇

[關鍵詞]西方馬克思主義;生態危機理論;生態學馬克思主義

Key words:Western Marxism;ecological Marxism;ecological crisis

一、 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的基礎——經典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具有實踐性、開放性,以及批判性等特點,作為一種新的哲學理論,與時俱進是它的理論品質。任何真正的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精神的精華,經典馬克思主義是在資本主義不斷擴張,逐漸上升的時期產生的哲學理論,因此,它具有那個時代的精華,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的矛盾是當時社會最突出的矛盾,人與自然的矛盾并不是經典馬克思主義的主要研究對象,如何實現無產階級的解放才是馬克思主義理論關注的核心,但這并不能夠說明在馬克思主義理論中沒有生態的思想存在,并不說明在馬克思主義理論中不包含生態的思想。

馬克思在《1844年哲學經濟學手稿》中寫道:“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體而言,是人的無機身體。人靠自然界生活。所謂人的肉體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聯系,因為人就是自然的一部分。”[1](pp56-57)馬克思認為,人和自然是相互聯系的有機整體,并不是對立的兩個部分,自然相對于人來說,并不是獨立于人之外的客體存在,為人類提供了物質前提,同時人類通過認識和改造自然,通過實踐改變自己的生活,人創造環境,同樣自然環境和客觀條件也限制和約束著人。在資本主義制度下,馬克思看到了資本主義追求利潤最大化的本質,利用科技推動生產,在外在的利益驅動下人的消費被異化,盲目的使用科學技術甚至不惜破壞生態環境來賺取巨大的利潤,這必然給人類和自然帶來嚴重的危害。生產力在其發展的過程中達到這樣的階段,在這個階段產生出來的生產力的交往手段在現存關系下只能帶來災難,這種生產力已經不是生產的力量,而是破壞的力量[2](p276)。馬克思揭示了資本主義在發展過程中破壞生態的一面。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認為,人不應該過分的對自然進行開發利用,雖然每一次開發和利用都能夠給自身帶來美麗的結果,但這種美麗的預期結果只是暫時的,往往經過一段時間后,這些起初美好的愿景會變成大自然對我們的報復。那么這就要求人類應該與自然和諧的相處,不去過度開發和利用自然。馬克思認為,真正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最佳途徑,就是通過革命實現共產主義,其原因在于共產主義社會制度下,生產力高度發達為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提供可靠的物質保障,個人和社會整體利益一致,由于生產的計劃性使得人與自然的關系可以進行調整,人的生態觀念不斷形成,能合理的從自然中獲取資源,恰當地進行人和自然之間的物質轉換,“人向自身、向社會(即人的)人的復歸”,這樣人就能夠用最少的資源創造出最大的利益,進而實現人和自然的可持續發展,“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間、人和人之間的矛盾的真正解決”[3](p120)。我們不難發現,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德意志意識形態》《自然辯證法》《資本論》等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經典馬克思主義思想也對人和自然的關系進行了全面的論述,雖然并沒有明確地提出“生態觀”的概念,但卻蘊含了豐富的生態思想。

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產生于20世紀60年代,資本主義迅猛發展,工業化步驟加快,機器大工業的生產模式起主導作用,第二次科技革命極大地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資本主義社會矛盾不斷升級,政治、經濟、文化和生態都出現了嚴重問題,尤其是生態環境的惡化尤為嚴重,1962年,切爾·卡遜《寂靜的春天》一書出版,并引起了強烈的反響,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開始興起“綠色運動”。阿格爾、佩珀、奧康納、福斯特等生態馬克思主義者,開始尋找解決生態問題的方法,經過生態馬克思主義者研究認為資本主義的主要危機已經不再是經濟危機而是生態危機。

西方的綠色環保理論研究者們認為,馬克思是人類中心主義的,過分強調了生產,對于資源的有限性有所忽略,認為馬克思以“技術中心論”,不承認“自然極限”,因此,他們斷言,馬克思主義理論與“非人類中心主義”是對立的。而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家認為,馬克思確實是人類中心主義的,但是,這種人類中心主義并不是狹義的,只看到自然的工具價值。西方綠色理論將生態保護和人類的發展對立起來,強調自然的權利,以生態為中心,降低了人的尊嚴,過分地強調了自然的權利,而忽略了人的權利。歷史唯物主義所強調的是“人類中心論的(盡管不是資本主義——技術中心論的意義上說)和人本主義的。它拒絕生物道德和自然神秘化以及這些可能產生的任何反人本主義……我們應該集體地支配(即計劃和控制)我們與自然的關系”[4](pp354-355)。馬克思認為,在以人為中心的前提下,充分尊重自然的權利,并不是對自然絕對的控制,是在適應自然的背景下對自然進行支配,并且馬克思在考慮生態問題的時候,是把自然極限、社會因素等結合到一起,而不是單純地強調人類中心主義。所以,從理論上看,馬克思并不是反生態的。阿格爾對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中的危機理論進行了重構,開啟了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的研究。奧康納則指出:“他們認識到了資本主義的反生態本質,意識到了建構一種能夠清楚闡明交換價值和使用價值的矛盾關系的理論的必要性。”[5](p6)建立起歷史唯物主義的文化和自然維度,提出文化唯物主義,開始在歷史唯物主義中尋找生態視域。福斯特和佩珀直接從歷史唯物主義的角度出發,對生態的內涵進行研究。通過對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家思想的基本了解,我們不難發現,豐富的生態思想極大的蘊含在經典馬克思主義理論中,這正是馬克思主義思想與時俱進的產物,也就是說,生態學馬克思主義是結合當下歷史的背景和現實,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進一步發展,是一種新的闡釋。

二、 生態學馬克思主義對生態危機根源的闡釋

資本主義的不斷擴張,對資源不斷的掠奪和利用,生態危機所帶來的危害日益嚴重,那么這就使得理論界對于生態危機根源的探索成了熱點。生態中心主義、環保主義者把生態危機產生的源頭歸結于科學技術不合理利用和過度發展,對于科學技術帶來的負面影響進行過分的批判;認為生態危機是工業文明帶來的危害,隨著工業文明的進步,生態危機必然會進一步加深。西方馬克思主義法蘭克福學派最早關注了生態危機問題,他們認為,科學技術受到了人們的過度崇拜,科技開始異化,使得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科技已經成為統治人而非人擺脫自然的工具,“不但不是‘為我’的,反而是‘反我’的”[6]??茖W技術已經脫離其原本的屬性歸結到意識形態之中,變為資本主義控制社會的工具;科學技術的發展還使得資本對自然資源的掠奪更加的沒有節制,使得人和自然產生了對立,不再像馬克思所說的人和自然并非是對立的,而是統一的。所以,法蘭克福學派認為,科學技術是生態危機產生的根源“科技的原罪”。生態學馬克思主義對傳統環保主義和生態中心主義的思想進行了批判,在繼承和發展法蘭克福學派生態危機理論的基礎上,從意識形態和資本主義制度本身進行研究,圍繞著科學技術、控制自然、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等方面對生態危機的產生根源進行分析,最終將生態危機產生的根源直指資本主義制度本身。

萊斯作為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之一,《自然的控制》和《滿足的極限》是其代表作。在這兩部書中,萊斯指出,環境問題的表現只是生態問題的表面現象,他批判技術理性和批判資本主義制度兩個方面,從而認為生態危機的根源不在于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本身,而在于人們控制自然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和資本主義制度自身??茖W技術和宗教、哲學、藝術等形式是一樣以抽象的形式在人類社會中發展,“同一種科學制度既能夠從人類的普遍敵人(饑餓、疾病和繁重的勞動)中解放人類,也能夠支配精英們增強其控制個人行為的能力”[7](p15)。因此,科學技術僅僅是人類向更高文明發展的前提,它無法判斷和選擇應該如何參與實踐過程,也不能作為人類控制自然的工具,因此說科學技術并不是生態危機的根源。馬爾庫塞在《單向度的人》中提出“真實需求”和“虛假需求”兩種概念,并指出兩者的區別,萊斯在繼承這本書的相關理論后,指出資本主義制度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制造出人們本不需要的產品需求,這種“虛假需求”導致人們無休止的消費,進而產生了生態危機。最后,萊斯得出造成生態危機的根源是控制自然的價值觀和過度的生產。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解決生態危機就是一個經濟代價核算問題,認為生態環境的質量可以用金錢買到;認為對科學技術無休止的追求和崇拜是造成生態危機的根源。文藝復興運動和近代理性主義所提倡的是人道主義,強調是人的力量,在這樣的背景下,“控制自然”的思想應運而生。萊斯認為,人們喪失了對自然應有的尊重和敬畏,導致人們對自然資源的濫用。“一種不斷增長的對自然`奧妙'和`效用'的迷戀和一種要識破它們以獲得力量和財富的渴望”[7](p35)。萊斯指出,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由于對資本的無限擴張,技術和資本主義制度相結合,使得技術成為控制人和自然的工具。那么科學技術的使用,是在一定社會制度的制約下進行的,在資本主義制度下,使用科學技術就是為了追求利益和資本的擴張,進而并不考慮自然的承受能力。 我們不應該認為,生態危機的根源在于“控制自然”觀念的本身,現代社會的生態危機,也并不是科學技術本身所造成,造成生態危機的真正根源,我們應該從生產方式中尋找,也就是說,尋找生態危機的真正根源我們要從人們“控制自然”的方式中去尋求,因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科學技術資本主義制度下的使用方式才是生態危機產生的根源。

萊斯強調“控制自然”的觀念已經和資產階級的意識形態融為一體,并且成為資本主義發展進步的重要理念。這樣科技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就成了以擴張資本為目的資產階級獲得更多利益的工具,自然就成了滿足資產階級需要的客體,使得人和自然剝離開,那么必將造成自然的異化和生態危機。萊斯又從人的需求入手,對資本主義社會中,人的需求和產品之間的關系進行探究,發現在資本主義制度下,人對于需要、商品和幸福生活之間的關系產生了誤區,認為只有不斷的消費購買產品才是幸福的生活,這種消費觀造成了對商品的無限追求,造成了異化消費,與人的客觀真實需求相背離,需求增加導致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生產的擴大就造成了管理上的集中,最終就會超出生態環境所能夠承受的極限,形成生態危機。萊斯關于真假需求的探究影響了阿格爾提出“異化消費”的概念。

阿格爾認為,異化消費是產生生態危機的根源,指出:“‘生態學馬克思主義’包含兩種分析觀點:一方面,它認為資本主義商品生產的擴張主義的動力導致資源不斷減少和大氣受到無限污染的環境問題;另一方面,它力圖評價現代的統治形式——人類在這種統治形式中從感情上依附于商品的異化消費,力圖擺脫獨裁主義的協調和異化勞動的負擔。”[8](p420)認為傳統馬克思主義認為,經濟危機必然導致資本主義的滅亡,然而,現實資本主義并沒有因為經濟危機而走向滅亡,是由于資本主義用大量的生產、大量的消費掩蓋了經濟危機帶來的后果。當代資本主義為了維護其存在的合理性,便源源不斷地為人們提過越來越多的產品,另一方面,資本主義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借助科學技術不斷的創造巨大的物質財富,運用廣告、大眾傳媒、新聞輿論在全社會營造消費即是幸福的氛圍,宣揚消費主義價值觀和生活方式,使人們的消費不再是為了滿足自身的生活需要,人們的消費需要和選擇受到了資本主義的控制,完全服從于對利潤的追逐。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勞動是異化的,人們勞動并不是自我價值的實現,而是創造更多的剩余價值,人們應該是從創造性的勞動中獲得滿足,而在資本主義社會中,人們是通過消費來滿足自己的自由體驗和自我價值的實現,異化消費由是而生。異化消費是指“為補償自己那種單調乏味的、非創造性的且常常是報酬不足的勞動而致力于獲得商品的一種現象”[8](p494)。資本主義就是利用異化消費來掩飾異化勞動,消除人們對異化勞動的不滿,消除人們對資本主義的批判,從而使資本主義繼續存活。但這種消費并不是人們真正的消費,而且人們把消費與幸福等同,這就對商品產生了極大的需求,要想使資本繼續運轉,就要進行更大規模的生產,再次促使了異化勞動,人們又開始產生消費欲望,開始了資本主義內在消費和生產方式的循環。這樣就需要大量不必要的環境資源投入,產生不必要的污染,進而造成生態危機,所以,阿格爾認為,“異化消費”是生態危機的根源。

社會生產方式決定人們的消費觀念,以及消費方式,消費異化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在固有的生產方式下生態危機的危害,馬爾庫塞說:“對某種事情是做還是不做,是贊賞還是破壞,是擁有還是拒斥,其可能性是否會成為一種需要,都取決于這種行為對現行的社會制度和利益是否可取和必要。”[9](p117)資本主義制度為了能夠繼續存在,避免剩余價值產生的經濟危機的威脅,就要擴大生產,刺激消費,那么我們可以說,擴大生產造成了過度消費,由于擴大生產以異化勞動為前提,也就是說,異化消費是異化勞動的必然產物,異化消費是異化勞動的必然產物,所以,生態危機的根源并不是異化勞動本身,而是造成異化勞動的社會制度和生產方式。

資本主義制度下資產階級的本質就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高茲認為,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生產就是破壞”,生產就是追求剩余價值,不斷地掠奪自然資源必然會發生,環境污染、資源枯竭等生態失衡問題就會不斷發生。資本主義看到這些環境問題后,用科學技術來解決生態問題,由于這種科學技術是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產生的,所以,這種科學技術的使用,最終是為了保障利潤的產生,并不能解決生態問題,反而會進一步對自然資源進行過度的開發。資本主義社會生產體系是以計算和核算為基礎,其原則是效率至上,并且其目的是追求利潤,我們稱之為“經濟理性”。這種“經濟理性”和“生態理性”之間的矛盾。“生態理性”則是以人對自然的認知和自認生活環境下對自我加以約束,避免生態崩潰對人的發展造成影響,其動機是保護生態利益的最大化。高茲指出,由于資本主義的“經濟理性”為前提,所以,必然造成對自然資源的無限掠奪,加之由于治理環境污染造成巨大的成本,使利潤減少,他們不會將生態保護作為目的,因此,高茲認為,“經濟理性”是生態危機的根源。 佩珀從資本主義制度中去探究生態危機產生的根本原因,認為資本主義為了對利潤的追求,對自然進行無休止的剝奪,從制度本省來講資本主義制度決定了人剝削人,決定了人與自然的關系,資本主義制度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本質造成了生態危機,這樣資本主義自身的生態矛盾就使得“綠色資本主義”無法實現。

奧康納對歷史唯物主義進行了重構,將“自然”和“文化”相結合,建立以生產條件為核心的第二重矛盾,揭示資本積累、生態經濟、經濟危機的內在聯系。在奧康納看來,資本主義社會有經濟危機和生態危機兩種危機的存在,把傳統馬克思主義認為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的矛盾視為第一重矛盾,這是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是由于生產過剩而需求無法消費過剩產品,并導致經濟危機;由于資本主義對于資本的無限擴張,只有不斷地進行生產,才能維持資本的運轉,這就造成了無限生產與生產條件有限性之間的矛盾,也就是說生產條件無法滿足、不能夠容納無限生產。第二重矛盾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中生產過程與自然之間的矛盾。在奧康納看來,傳統馬克思主義理論對生產過程中生產條件進行了論述,但是,馬克思對生產條件的論述并不詳盡,并且注重強調勞動力的供應關系,而忽略了自然的外部條件,以及教育文化等社會生產所需的公共條件,所以,他認為,傳統馬克思主義存在著“理論空場”。奧康納通過對第二重矛盾的分析揭示了資本主義與生態危機之間的必然聯系。首先,資本積累和追求高額利潤是資本主義生產的唯一目標,利潤來源于對工人勞動的榨取,依賴科學技術的更新,來提高生產率,這樣就會提高對原材料的需求,加大對自然的開發,導致生態危機。隨著原材料的減少,價格上升,提高成本,必然會產生經濟危機,生態危機加大了環境成本,也促使經濟危機的產生,這都是資本積累造成的;其次,奧康納指出:“因為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所采用的技術類型及其使用方式使得自然以及其他的一些生產條件發生退化,所以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具有一種自我毀滅的趨勢”[5](p331),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生產技術和消費技術對生態也是一種破壞,在利潤的趨勢下,生產技術是無法自覺的以生態保護為原則。并且通過廣告宣傳促使消費,降低資本運轉周期,為了利潤增長的訴求,這種種原因必然會導致消費主義,進而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和對資源造成浪費。最后,奧康納還論述了資本主義發展不平衡與聯合發展造成了生態危機。不平衡的發展使得發展中國家過度依賴礦石燃料,對土壤、森林造成破壞,聯合發展會導致發展落后的地區人口向城市轉移,造成農村土地浪費,城市勞動力低廉,工資下降,造成城市環境和農村生態問題。

生態學馬克思主義從資本主義內部的生產方式、消費理念、控制自然等幾個方面對生態危機根源進行論述,最終無論是從哪個方面得出結論,歸根結底是由于資本主義制度本身,資本主義制度本身是反生態的社會制度,生態危機根源就是資本主義制度。

三、 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破解生態危機的探索

生態學馬克思主義認為,資本主義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目的是生態危機的根源,所以,資本主義在本質上是反生態的,生態的有限與資本的無限矛盾的對立關系,生態有限無法滿足資本的無限資本的無限,由此看來,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已經無法解決生態問題,只有建立本質與生態協調發展,尊重生態可持續的社會制度,才能根本的解決生態危機,這種制度就是生態社會主義制度。

馬克思指出,從根本上解決生態問題就必須廢除資本主義,“要實行這種調節,僅僅有認識還是不夠的。為此需要對我們的直到目前為止的生產方式以及同這種生產方式一起對我們現今的整個社會制度實行完全的變革”[10](p395)。從理論上講,資本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的兩種生產關系完全不同,在社會主義社會中的生產是按計劃滿足人們的生活需要,而不是追求利益為目的,社會生產資料由全社會所占有,可以統一進行調配,這樣就不存在人為的障礙、生產過剩、產品浪費,能起到生態的保護作用,消除人與自然之間的矛盾,在全社會范圍內實施有計劃的生產,實現人與自然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出現了環境問題,只是環境政策的問題,而非社會制度問題。“社會主義需要生態學,因為,后者強調地方特色和交互性,并且還賦予自然內部以及社會與自然之間的物質交換以特別重要的地位。生態學需要社會主義,也因為后者強調民主計劃以及人類相互間的社會交換的關鍵作用”[5](p435)。從理論上講,傳統的社會主義模式是可以實現生態可持續發展,傳統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并沒有實現對生態危機的真正解決,沒有實現可持續發展,這從蘇聯和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初期取得的成績和產生的問題便可以看出。因此,生態學馬克思主義認為,只有通過對社會制度進行生態社會主義革命,建立生態社會主義才能真正解決生態危機,在奧康納看來,生態學應該與社會主義相結合才能夠真正實現生態和諧。

高茲認為,傳統的社會主義已經死了,現存的社會主義已存在著“經濟理性”,從蘇聯模式的大規模生產中我們依然可以看出,在社會主義制度內,政策的失誤必然造成生態危機,作為一種體系,社會主義已經消亡,社會主義還可以作為一種運動和政治力量,但也走向了消亡,傳統的社會主義提出的目標很多已經不符合現代社會的發展,唯一能夠承載傳統社會主義的力量一再逐漸地消失,在語言方面、物質基礎、歷史主體等方面傳統社會主義已經逐漸消失。這種傳統的社會主義關于勞動和歷史的哲學已經完全被扭曲。高茲認為,應該建立更高級別的社會主義,提出了自己對社會主義的新設想即生態社會主義。

實現生態社會主義就要進行社會運動。傳統的生態運動無法解決生態危機,是因為傳統生態運動是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尋求解決生態危機的方法,并沒有上升到政治層面,沒有從社會制度上思考問題。他們提出的口號是“全球性的思考,地方性的行動”,生態學馬克思主義認為,應該將生態運動與社會主義革命相結合,在奧康納看來,要全球性思考和地方性思考相統一,全球性和地方性行動相一致在世界范圍內進行生態革命,才能夠實現徹底的生態社會主義革命。只有將生態運動和社會主義結合起來,才能夠彌補傳統社會主義和生態運動存在的不足,進而確立生態社會主義制度。

[參 考 文 獻]

[1]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英]佩珀.生態社會主義:從深生態學到社會正義[M].劉穎譯.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5.

[5][美]詹姆斯·奧康納.自然的理由: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研究[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3.

[6]李桂花.科技異化與科技人化[J].哲學研究,2004(1).

[7][加]威廉·萊斯.自然的控制[M].重慶:重慶出版社,1996.

[8][加]本·阿格爾.西方馬克思主義概論[M].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1991.

[9]曾文婷.“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的生態危機理論評析[J].北方論叢,2005(5).

[10]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劉聞名:吉林大學博士研究生,沈陽建筑大學副教授)

[責任編輯 張桂蘭]

生態理論論文范文第4篇

【摘要】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住宅建筑的設計過程中也逐漸融入了生態建筑理論?;诖?,本文探討了生態建筑的特點與相關理念所關注的內容,研究了住宅建筑的布局設計、通風設計、綠化與水景設計、遮光與采光、噪聲污染的防治管理等生態建筑理念的具體應用,希望促進我國住宅建筑的綠色發展。

【關鍵詞】住宅建筑設計;生態建筑;環境設計

生態建筑理論在現階段的建筑領域中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在建筑項目的實際施工過程中應該注意對自然資源和建筑能源的合理運用,以提升居民生活質量為原則,將生態理念同住宅建筑設計有機結合起來。同時在建筑過程中引入先進的技術,提高住宅的整體效益,從而滿足人們不斷提升的居住環境需求。

1、生態建筑的特點和其重點關注的內容

1.1生態建筑的特點

生態建筑是在更好地滿足居民生活需求的基礎上,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從而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生態建筑理念強調“以人為本”,重視人與自然的共同發展,所以在現代生態建筑的設計建造過程中,需要結合現實情況與地理環境將自然資源因素引入其中。除了對具有地方特色的自然資源進行有效利用之外,還要從文化的角度對生態建筑進行考量。首先要對住宅建筑的健康與舒適進行考量,要求房間的布局合理、充足的光照,保證室內溫度與濕度的合理,且要應用一定的環保材料保證住宅的綠色健康。同時在設計建筑的過程中要注重對資源的節約與再利用,減少對不可再生資源的使用,充分發揮太陽能、風能等自然資源的作用,以提升住宅的生態效益。最后還要注重住宅的設計與美觀,有助于生活在此的居民保持身體健康的同時還可以得到美的享受。

1.2生態建筑理念應關注的重點內容

生態建筑的設計建造應加強對三個方面的重視程度,分別是自然光源的應用、局部風環境設計以及針對城市熱島問題的解決措施。設計人員需要對光照情況具備詳細的了解,從而設計合理的采光遮光方案。同時在施工過程中要堅持資源節約的理念,自然光源和普通照明燈相比可以節省80%的能源消耗,從而實現建筑物的綠色節能發展。關于局部風環境的設計,設計人員應該在優化建筑物布局的基礎上考慮風向和建筑物門窗的位置結構,有效利用自然風進行通風從而減少空調的使用頻率,推動生態環保方案在住宅中的充分利用。在建筑住宅項目設計中,應注重對城市熱島現象問題的解決,滿足居民的生活需求,為其帶來更加舒適的居住體驗。加強小區綠化景觀的建設,不斷落實生態建筑設計理念。

2、生態建筑理論在住宅建筑設計中的具體運用

2.1住宅建筑的布局設計

建筑的發展是為了更好地滿足大眾的需求,促進社會文明的進步與提升。設計人員在進行住宅建筑的布局設計時也可以將住宅建筑和周圍環境相結合,促進建筑文明的不斷發展[1]。建筑的布局設計有很多內容,包括建筑群的高度、密度以及和周圍自然環境的和諧程度,若建筑結構設計不合理,就可能導致氣候的惡化。因此,通過合理的布局設計,考慮氣流的流動對建筑的影響,使建筑結構同自然氣候科學結合,從而明顯改善局部內的氣候。同時,生態建筑理論下的住宅設計應秉持科學舒適的設計原則,利用科學的建筑布局來構建良好的生活環境。

2.2住宅建筑的自然通風設計

住宅建筑建造必須加強對通風的管理和設計,充分利用風環境所呈現出的效果,最大限度地提升住宅的生態效用。在建造過程中,設計人員需要掌握氣體的流動規律,將風環境同建筑群的高度、密度聯系起來,設計出更為合理的住宅通風結構,更好地滿足居民的通風要求。自然通風的良性循環以及良好的空氣質量會對人的身體起到很大的好處,因此在住宅的不同位置的通風問題受到了廣泛的關注。以安徽地區的傳統建筑為例,各個建筑聯系緊密,高門大院外墻很高,沒有屋頂的天井穿堂風極易通過。尤其是在夏天,院子里面可以感受到涼爽的感覺。相比之下,大多城市住宅區樓層較高且通過不良,不僅降低了室內空氣質量還不利于資源的節約。

2.3綠化與水景設計

在現階段的建筑過程中,磚塊水泥和涂料中會含有一些放射性有毒物質;而氣流的流動狀態、建筑布局和密度、建筑區域輻射情況等因素都有可能引發“熱島效應”[2]。因此為了保障居民的身心健康,相關單位需要提供一個良好的居住環境,幫助居民更加愉悅和舒適。針對這一問題,設計人員可以在小區內增加綠化與水景面積,例如采取垂直綠化的建筑設計,增加屋頂的綠化率,注意綠化與水景以及通風的結合,科學地防范“熱島”問題。加強對生態建筑理論的應用,兼顧建筑群與綠化水景的綜合設計,綜合調控合理部署,提高二者與住宅建筑群的整體協調性,不斷提高住宅建筑的生態效益。

2.4住宅的遮光與采光

建筑設計時要充分考慮不同季節對光照的需求,不僅要有良好的采光,還能有效的遮陽。特別是夏季的時候,人們需要進行大面積的遮陽,設計人員就需要對建筑的地理條件、維護結構以及當地氣候特點等進行精密地計算與考量,以得到最佳的設計方案,充分滿足居住者對于光照的需求。同時,對太陽的輻射起到一個良好的控制作用,促進建筑使用壽命的提升。而冬天的時候,室內需要進行采光,通過對朝向而設計延長光照的時間,提高熱能。同時利用外圍結構設計提高冬季住宅的保暖效果。良好地應用生態建筑理論,有助于減少建筑的耗能,實現資源的節約。設計人員在對住宅建筑進行測算的時候,需要結合區域環境特點、明確具體參數,以提升方案的有效性。

2.5住宅噪聲和污染的防治與管理

在現階段的居住環境中噪聲和污染的問題不斷困擾著居民的生活,不利于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這就需要加強針對于噪聲和污染的設計研究。在設計之前,相關人員先對該區域內的污染和噪音問題進行詳細的排查,明確周邊的污染源和噪音源。接下來采取科學的手段使得住宅建筑免受噪聲和污染影響。如果無法徹底根除,則可以通過隔音玻璃,室內種植等方式減輕污染和噪聲對居民生活的影響。加強小區周邊的綠化植被建設,促進內部的空氣流動,提升住宅建筑室內的空氣質量。同時加強對區域現場的有效勘察,減輕人員流動以及交通狀況等因素對住宅建筑群形成的噪音與污染,從而對噪聲污染區采取更為有效的防控措施。

2.6住宅節能設計

生態建筑理論在住宅節能設計中的體現主要包含兩個方面,分別是建筑材料節能以及能源的節約。在實際的建筑過程中,根據住宅的工程需求,通過降低配筋率以及合理地使用添加劑等方法最大限度地減少鋼筋和水泥的用量。而且還可以在施工過程中使用可以回收再利用的節能環保材料,對材料充分利用,提高使用效率。在能源節約方面,可以合理地應用太陽能、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減少對傳統煤炭能源的利用。有條件的地區還可以設計風能系統為住宅建筑的運行提供能源,在滿足居民生活所需的同時進一步提升住宅建筑的生態效益。

結論:

綜上所述,將住宅建筑設計同生態建筑理念相結合可以有效提升居民的生活質量。在建筑建造的過程中,應注意在建筑布局、自然通風、綠色景觀、遮光采光以及噪聲防控等方面的生態設計,不斷提升住宅建筑的設計建造水平。堅持貫徹“以人為本”的理念,推動建筑的舒適節能,提高我國的生態建筑建設水平。

參考文獻:

[1]陳凱,李東旭,張彤.生態建筑理論在住宅建筑設計中的應用探討[J].居舍,2019(28):113.

[2]蔣霞.基于生態理論視域下的室內設計探討[J].中國建筑裝飾裝修,2019(09):122-123.

生態理論論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自20世紀以來,我國的音樂教育主要是在工業文明的意識形態和認識論的思維道路上所做的思考和探索,形成了相當濃厚的工具論色彩。在向系統化、規范化發展的同時也難以擺脫一些固有的缺陷,凸顯出了一系列的問題。如今,面對生態文明時代的呼吁與要求,將生態觀應用于現代音樂教育的呼聲也越來越大,本文正是在這種時代背景下,將教育生態理論應用于音樂教育的具體實踐中。

關鍵詞 音樂教育 教育生態學 人文精神 本地化 多元化

一、現實音樂教育存在的問題

1.現實音樂教育忽視個體的自我感受

雅斯貝爾斯曾在他的著作《什么是教育》中對教育深層的內涵與本質進行了強調和詳盡分析:教育的深層意義是在于將現世的既有文化轉化為直達靈魂深處的道理,而不是將這些現世道理簡單地派生成平淡無奇的知識[1]。在當前的音樂教學中,更多注重知識和技巧的傳授,而忽略了音樂教育的本質——陶冶身心,同時,忽略了作為教育對象自身的感受和與音樂的融合。

音樂教育的應試教育化和功利化,沒有重視到音樂對個體發展內在價值層面的促進。在當代音樂教育中,音樂作為智力開發的手段,忽略了音樂作為一個有機體自身的特點和特殊性,忽略了學生對于音樂真實的體驗和感受,只是一味地采取灌輸的方式來教學。音樂技術化層面的教學,與音樂教學的本質需要相偏離[2]。在教學過程中,過多注重技巧的傳授與機械化的訓練,而沒有關注學生內心真實感受的表達,甚至使得學生更加反感學習音樂,最后與音樂教育的目標相偏離。

2.現實音樂教育對音樂人文性的遮蔽

作為藝術的一個門類,音樂教育先天的具有人文屬性。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對學生強調音樂的人文價值與精神。但是隨著社會不斷發展的過程,人們對應試教育的推崇和對教育功利化的追求,科學性與理性教育占據了音樂教育的主導地位,弱化了音樂教育中的人文精神,使音樂教育完全淪為知識技巧的教育,其人文屬性不斷喪失[3]。

科學理性和人文精神是共同存在的,其關系是相得益彰、共同促進的。但是,音樂教育主要是人文精神的傳授,如果在教學過程中加入過多純粹理性的機械操作和抽象理論的傳授,將會導致其人文精神的喪失,而過于表現其物理屬性。雖然音樂教學是建立在具體的物理基礎(各種樂器、樂譜)之上,但這些物理基礎只是一種媒介而已,它們只是學生用來表現人文精神的工具而已,如果過多地注重物理層面的表現,將會遮蔽其人文性[4]。音樂教育不單單是為了對表現對象的把握,更應該注重個體在音樂下的感受、沉淀和啟示,使生命的意義得到不斷的彰顯。

3.現實音樂教育脫離生活、自我隔離

人是依賴這個世界而生存的,在人的生存世界中,人獲得物質、文化等生存資源,生活世界也是音樂產生、創造的根源[5]。音樂藝術來源于人們的生活,也改變我們的生活。假如音樂離開了賴以存在的根基,其生命力就要大打折扣。從上世紀到現在,音樂教學的主要目標都是實施技術、知識與技能的教學,其教學方向為發展人的理性,如此,就體現出音樂教育的不足,它將人與生活世界隔離開來,忽視了音樂與現實、感性世界的關系[6]。

二、現實音樂教育所存問題的原因

1.哲學根源:現代機械論世界觀

現階段,西方音樂教育思想對我國音樂教育思想的影響很大,在分析現階段我國音樂教育中技術理性相關問題的時候,應該從根源研究與分析出發——西方認識哲學,也就是現代機械世界觀[7]?,F代機械世界觀是一種以人為中心的機械唯物主義觀點,它認為人是世界唯一具有內在價值的理性存在物,是整個世界的主宰者,一切事物都是被人類控制的對象,這也就產生了二元世界中人和自然、人和人以及主體與客體的相互分離、對立。

認真審視現階段我國音樂教育存在的問題,發現在以審美教學為主的教學方式下,忽略了個人感受與音樂的互動,將音樂作為被人類控制的對象,最終導致二者的分離。

2.社會動因:工業化社會的驅動

自從第一次工業革命以來,人類社會的生產力得到極大的釋放,此時,不單單是對原有生產方式的一種沖擊,更多的是對原有農耕文明的一種徹底的顛覆。自那以后,“知識代表力量”的觀念扎根在人們心里,人們逐漸開始重視知識的力量,并且運用知識轉化成生產力,將追求的利益轉化為最大化形式。在工業化革命的背景下,音樂教育也或多或少的被功利化思想侵蝕,逐漸與自身獨立、特殊的地位相脫離。

在社會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我國也逐漸與工業化社會、現代化社會接軌,音樂教育在社會大背景下,成為了科學與知識教育的工具,導致音樂教育慢慢偏離了其根本價值,使得音樂教育作為了技術與知識教育的輔助,而忽視了對人文精神的教育與傳遞。

3.教育觀念:落后的灌輸式教育

傳統教育觀念的落后思想導致音樂在教育觀念上也受到傳統應試教育“填鴨”、“灌輸”式的影響,在這種落后的教育觀念的影響過程中,教師被當成教學的主體與核心,學生處于被動接受與機械化練習的地位,缺乏創新與創造,學生無法質疑與探究[8]。

傳統應試教育的灌輸式教學方法使得音樂教學與現實生活相背離。它強調不變,否認事物不斷變化不斷發展的事實,最終導致教學內容脫離實際的生活,缺乏活力,學生的綜合能力得不到發展。它將組成音樂教學的各個方面分割,將它們分成各自獨立的部分,這樣導致音樂教學的不完整。

三、教育生態學視野下音樂教學課程構建與實施策略

1.在生態視野下對音樂教學觀的重建

(1)回歸本體

在音樂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方式過于重視學生對音樂知識和技能的掌握,而忽視了學生根本的音樂素養與音樂文化的培育,忽視了學生對音樂本身的體驗和通過音樂對生活的感悟。因此,生態觀念下音樂教育的課程構建要回歸以學生的感受為中心的本體化教學,使學生的感受與音樂的旋律完美結合,讓學生能與音樂真正地統一起來。

回歸本體化的音樂教學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學生的感受,將學生的感受融入音樂教學的整個過程中,及時了解學生在學習音樂過程中的反饋,將音樂教學與學生生活實際結合起來,圍繞學生生活背景展開貼近實際的音樂教學,使得學生音樂學習與實際生活發展實現融合與統一。

(2)重視生命意義

重視生命意義的音樂教學要求不僅將老師和學生作為生命意義的主題,作為教學對象的音樂也要賦予其生命的意義。我們可以透過音樂的表現形式感受到音樂具有生命力的本質,不單是音樂知識與技巧的表現,更是通過音樂對于人性的展示。音樂教學中重視生命意義,就須加強師生的對話與交流,構建開放的音樂教學課程體系,重視教學過程而非教學結果。要將生命意義融入到音樂課中,強調音樂教學目標的實現過程,創設音樂情境,使得音樂學習變成生命力的體現過程,讓學生主動參與和親身實踐,不斷強化自身創造力與實踐能力。

(3)立足本土化

作為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音樂可以說是全世界各個種民發展與前進的血脈與根基。母語是本土文化的基礎與關節,基于社會環境、自然環境、意識形態、技術進步等因素,通過這些音樂融合與促進,產生了母語音樂這種藝術形態,也奠定了整體生態環境的基礎。母語音樂是音樂教育生存的基礎,所以,在生態音樂教育理念下,應該重視本土化音樂的教學。

對于具體的音樂教育,母語音樂課程教學體系不能簡單模仿與參照西方課程體系來設計與實施,需要與我國傳統民族音樂、民間音樂結合起來,構建獨特的、具有本土特色的音樂課程體系框架。構建母語課程體系應該與中國音樂風格史觀、文化哲學史觀、風格史觀等結合起來,全面綜合與分析,構建科學的音樂課程體系。還應加強音樂實踐活動教學,如參加民間音樂團、采風、民俗活動等,通過引導學生親身感悟民族音樂文化,加強學生對民族音樂的認同、認知與感受。

(4)倡導多元化

多元化是單一與固定的對立,生態觀強調多元與統一。人、自然都具有多樣性,音樂元素也是一樣,具有豐富多彩的多元化特點。音樂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引導學生面對真實的情感與生活世界,深入了解多元化世界中人與人、人與自然的多樣性與豐富性。

走出西方音樂思想與體系的桎梏,面向不同文化不同地區的音樂,同時也要面向不同類型的音樂,如流行音樂、新民樂、民族音樂等。在考慮到音樂多元化的同時,也需要考慮學生的差異性,根據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生執行略有差異的教學過程。除此之外,學習的人與音樂存在多元化特點,音樂課程評價也應該選取多元化方式,站在不同角度,分析不同個人、團體對音樂課程的不同評價。同時,優化傳統的量化、標準化評價方法,轉向觀察學生學習態度、進步情況、學習效果等,采用調查、訪談或自我評價等多種評價方式。

2.生態視野下音樂教學的實施

(1)重視身心的融合與統一

笛卡爾創設了身心融合與統一的“二元論”思想,他的“我思故我在”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西方哲學的發展,這也影響了音樂教學理念與思想。生態理念下,身心是融合在一起的有機整體,身體是我們對外部世界進行感知的媒介,而心智則是對這些感知的分析和綜合。

音樂教學實踐中,應該充分調動學生身體的每一個器官,引導學生將身體的感官與四肢融合運用,呈現動態的音樂學習過程,讓學生在音樂中實踐、領悟與創造。如樂器學習,引導學生將身體、感官與靈魂都融入到樂器操作中,感悟音樂的美,將自身的思想借助樂器演奏活動進行表達,使得音樂學習與自然、內心的表現融為一體。

(2)創設音樂學習生態語境

知識來源于生活而又應用于生活,音樂知識也是一樣,如果將音樂知識與學生平時的實際生活、生產環境相關聯,創設實用的學習情境,那么就可以有效地提升音樂學習效果。教育生態理論下的音樂教學理念,就是將音樂知識整合到生產、生活實踐中,設定生態學習語境,探尋音樂與實際生活的動態練習,促進音樂學習環境的實用、真實。由此,科學創設真實的音樂學習生態語境,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音樂細胞,鼓勵學生挖掘內心最深處的感觸,強化學生音樂思維與能力。

音樂教學實踐中,需要從以下幾方面來創設生態音樂學習語境。一是創設真實的生態學習語境。如音樂廳教學活動,教師可以介紹相關背景知識,再引導學生欣賞相關音樂作品,最后要求學生就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進行評價和討論,力求學生能在在真實的音樂環境下與音樂充分地互動。二是建立虛擬的音樂教學生態環境。比如,提前布置一個與音樂教學內容和方式相關的課程環境,讓學生置于一種特有的氛圍中,就像是自己在這樣的環境下創作音樂一樣,提升音樂教學實效與學生音樂素養。

(3)鼓勵群體合作交流與協作互助

音樂教學及平時的生活、學習必須與形形色色的人交流互動。在音樂教與學的過程中,應該鼓勵學生合作交流與協作互助,師生共同學習、相互探討、一起創作。在這種學習模式下,強調學生間的交流、合作和對話,這樣能夠讓學生更好地領悟個人與群體的關系,不斷完善自我。

針對具體的音樂教學,應該倡導合作學習法,基于學生的認知基礎、興趣愛好、個性特點,實施因材施教、以學生為本的小組合作教學方式。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學習小組,小組內各成員互相學習、協調互補?;蛘呤峭ㄟ^性別、興趣、音樂素質與音樂能力的差異將學生分組,形成組內多樣化、組間同樣化的小組劃分。實施小組間競賽,小組內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的共同學習模式。小組內成員充分表達自己的思想,深入探討與實踐學習內容,促進音樂學習效果的提升。并針對小組學習情況開展小組間競賽,通過實施激勵方式,鼓勵學生挖掘自身潛力,找到學習目標,制定科學學習方案,提高音樂素養。

參考文獻

[1] 龍逸.社區音樂教育的生態學思考[J].教書育人,2010(5).

[2] 黃浩軍.體育教育生態學理論體系構建探究[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9(5).

[3] 陳旗敏.教育生態學視野下的課堂教學[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1).

[4] 鄧小泉,杜成憲.教育生態學研究二十年[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9(5).

[5] 曲莉娜.教育生態學視角下初中英語課堂管理研究[D].煙臺:魯東大學,2013(4).

[6] 歐陽萍.從教育生態學角度看人文與科學教育的平衡[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9).

[7] 邱懷祝.試論“生態課堂”的教學意蘊[J].學子:教育新理念,2014(1).

[8] 袁艷姣.試論課堂生態活力的抑制因素及激活途徑[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4(4).

[作者:張妹姝(1983-),女,河南新鄉人,河南師范大學新聯學院講師,碩士。]

【責任編輯 鄭雪凌】

上一篇:現代科技發展論文下一篇:國際法理論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