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產業園區考察報告范文

2023-06-17

產業園區考察報告范文第1篇

一、工業園區基本情況

郭集是全國著名的“燈具之鄉”,全國最大的燈具生產基地,國內街燈每4盞有1盞來自郭集。全鎮現有各類燈具企業220多家,揚州燈具工業園區是我鎮為進一步推動燈具產業發展而設立的,整個規劃用地3500畝,工業園區一區于2001年3月啟動,己經開發2000多畝,先后被揚州市、省鄉企局列為鄉鎮示范工業小區,被揚州市列為“十一五”重點推進的4個鄉鎮工業園區之一。2005年,園區實現產值8.5億元,占全鎮工業產值的79.7%。今年我鎮又開始工業園區二區建設,新增進園企業16家,園區企業總數力爭達145家,2006年園區力爭實現產值11.5億元。目前,園區有企業118家,其中外商企業2家,職工人數5800多人,黨員218人,企業業主是黨員的56人,擔任支部書記(或副書記)3人,選派黨建工作指導員17人,今年在非公有制企業中發展黨員15人。

二、工業園區黨建情況

工業園區是我鎮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的主戰場,我們在專題調研的基礎上,按照“黨員活動到哪里,黨的組織就建到哪里”的原則,高度重視園區黨建工作。

1、創新組織體制。我鎮首先從理順關系入口,注重黨組織的設置,以消除黨建工作“空白點”,一是突出重點,找準突破口。我們以重點企業聲光廠為突破口,率先建立黨組織,以點帶面,全面推進,產生較好的示范作用。二是分類指導,因廠制宜。按照成熟一個組建一個的要求,采用“建、聯、掛、派”等形式,創造條件逐步建立非公有制經濟黨組織:⑴ “獨立型”,即單獨組建。凡有3人以上正式黨員,并有合適的支部書記人選的非公有制企業,單獨建立黨支部。目前,我鎮已在園區中單獨建立黨組織2個(聲光廠、金星廠)。⑵ 聯合型,即聯合組建。黨員數不足3名或暫不具備單獨組建黨支部條件的非公有制企業,聯合建立支部2個(化工廠、鋼帶廠)。⑶ 掛靠型,即掛靠組建。對僅有個別黨員的園區企業,又不具備建立聯合黨支部條件的,掛靠鎮農保中心黨支部,共計有38家企業,其余園區企業則按過去的隸屬關系掛靠原村或單位黨支部,掛靠支部9個。⑷ 派入型,即派駐黨建工作指導員。我鎮從2000年就實行由黨委派駐黨建工作指導員制度和黨政領導聯系非公有制企業制度,向未建支的列統企業派駐黨建指導員17人,副鎮級以上干部每人聯系一個非公有制企業。

2、重視發展黨員。在靈活設置黨組織、提高黨組織組建率的基礎上,各支部堅持黨員標準,積極在非公有制企業中吸收先進分子入黨,特別是采取“培養、推優、發展”等形式,堅持質量和數量并舉原則,把技術骨干、生產工作一線職工和企業管理人員中的優秀分子作為發展黨員工作重點,在非公企業職工中,相當一部分學歷素質較高、在企業作用明顯、具備入黨條件,我們通過各種形式找他們談心、交心,舉辦入黨培訓班,引導他們加入黨組織。2002年~2006年在非公有制企業中培養入黨積極分子216人,發展黨員68人,為園區非公有制經濟注入新的活力。

3、注重組織活動。園區黨組織能否有凝聚力、向心力和戰斗力,關鍵在于能否有效開展各項組織活動,這幾年來,我十分注重這點。以園區企業發展為目標,按照“企業需要、業主理解、員工擁護、黨員歡迎”的原則,緊緊圍繞企業生產經營,以鎮黨委務口牽頭,以園區服務中心為載體,靈活開展各項活動。一是開展“當標兵”活動。要求企業黨、團員做生產技術的標兵、做完成任務的標兵、做排憂解難的標兵、做遵守紀律的標兵、做服務企業的標兵。二是開展黨員先鋒崗活動。黨支部在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中開展先鋒崗活動,在工作崗位上懸掛先鋒崗標志牌,在廠區設立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公示監督欄,時刻提醒他們牢記自己的身份,接受群眾的監督,激發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三是開展“我為企業增產增效獻良策”活動。緊緊圍繞企業的生產經營來組織活動,在組織勞動競賽、技術革新和技術比武等活動的同時,開展“我為企業增產增效獻良策”活動,發動員工合理化建議,為企業發展獻計獻策。這些系列活動開展,推動了企業發展,得到企業業的肯定。

4、突出制度建設。園區黨支部全年工作做到年初有計劃,年中有檢查,年底有考核;

對每位黨員建立了跟蹤管理檔案制度,對黨員的跟蹤管理不斷線。建立健全黨組織、黨員活動制度,正常、規范“三會一課”活動,并做好臺帳記錄。建立健全黨員發展制度。工業園區黨員發展工作每年有計劃、有培訓、有考察,做到年年有發展。建立、完善并真正執行好各項黨建工作規章制度,增強了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和號召力,為工業園區黨建工作提供了堅實的制度的保障。

5、發揮園區服務中心作用。為便于燈具園區的管理,我鎮于2002年成立了園區服務中心,以工業園服務中心為載體,創新工業園區黨建工作,提升工業園黨建工作水平,有效解決了園區企業活動難開展、難以滿足企業職工多方面的服務需求等問題,切實加強了企業員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營造了積極、健康、向上的園區文化。去年國慶節、元旦、黨員干部冬訓,節后三個文明建設總結表彰大會以及今年“7.1”,我鎮都以企業黨支部為載體(如聲光、賽德公司)組織文娛演出,企業職工自編自演,自得其樂。企業經營者在積極主動地支持企業黨群組織開展工作的同時,深感郭集是一片投資的熱土,主動為我鎮開展“以商招商”出謀劃策,牽線搭橋當好“好娘”。僅今年1~8月,全鎮新引進進園企業13個,真正實現了非公企業黨建工作與企業經濟發展“雙贏”的目標。

三、初步成效

1、園區企業黨建工作得到加強。園區黨建的工作的加強和各項活動得深入開展,極大地激發了廣大職工的入黨熱情和積極性。據統計,園區目前有60多人提交了入黨申請書要求入黨,江蘇賽德公司建立黨組織工作己經提上議事日程,力爭10月底前,正式成立賽德公司黨支部和賽德公司團委。同時,鎮黨委組織科擔負起培訓園區黨員、入黨積極分子、申請入黨人員和有入黨意向職工的責任,每年初舉辦一期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各類人員的培訓得到不斷加強,黨員素質得到提高,發展黨員工作得到質的提升。

2、園區企業的黨建影響力得到擴大。通過開展“黨員責任區”、“黨員示范崗”等活動,黨員的榮譽感和自豪感增強,通過開展創“五好”黨支部、“非公企業示范黨組織”活動,評選優秀黨支部書記、優秀共產黨員;圍繞抓黨建促經濟,我們每年都評選“雙十佳”,即“10佳優秀企業”、“10佳優秀企業家”。聲光廠黨支部還被市委表彰為“非公有制企業示范黨組織”。目前,園區的黨建工作得到全覆蓋,有力地推進了園區黨建工作,而且影響、帶動整個園區其他企業開展黨建工作,輻射更寬,示范更廣。天龍公司、寶爾特公司、斯洛爾公司等8家企業都向鎮黨委申請組建支部。

3、園區黨建資源得到了整合。推進園區黨建工作后,一方面,工業園區內的黨員統一納入管理,黨員的發展、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園區各支部都可合理組織、統籌安排,園區黨建信息也可以及時互通。另一方園區黨建的深入開展使園區內的黨組織、黨員、入黨積極分子、職工素質進一步提高,作用發揮更突出,園區黨建立足園區、服務園區的功能得到較好的體現。

4、園區企業自身得到健康發展。企業黨員的政治素質和業務技能不斷提升,他們在工作中不斷創優,為企業發展出“金點子”,獻計獻策,提升了企業發展理念,壯大了企業自身實力。今年1~8月份園區實現產值8.3億元,同比增40.2%,我鎮還在揚州市園區工作推進會上作了交流發言。

四、思考和對策

在園區黨建工作實際中,我鎮雖然有一定的進展,但對照上級要求,還存在不少問題,主要是黨組織單建率比較低,組織生活規范性不夠,黨員作用發揮不夠明顯,部分業主的思想認識不到位,存在“煩”的心理,黨員教育管理方式不適應,大多過于陳舊,教育內容不適應,有空對空的現象,管理手段不適應,比較落后。非公有制企業黨務干部隊伍建設相對滯后。企業黨務干部難以選配且流動較為頻繁,突出存在著“企業黨務干部少,業務熟悉的黨務干部少”的現象,直接影響了企業黨組織班子建設和黨建工作的開展。為解決這些問題,我們認為必須突出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1、要注重開拓創新。一是思路的創新。針對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在管理制度方面、黨員與企業隸屬關系方面的特點,形成新的不同于公有制企業黨組織的功能理念、黨員先進性理念、黨建工作理念、黨建工作方法方式等。二是組織的創新。建立“以塊為主,條塊結合”的組織管理體系,建立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建工作的聯席會議制度。三是組建方式的創新。包括單獨組建、聯合組建、掛靠組建以及先建團、工會,再逐步組建支部等。今年第四季度我們將做好組建工業黨總支工作,初步設想是:揚州燈具園區黨組建總支部,下設12個支部,將園區己建立的4個支部(聲光廠、金星廠、化工廠、鋼帶廠支部)以及聯建、掛靠其他支部的黨員統一劃入工業黨總支,新成立企管站、賽德公司、天龍公司、寶爾特公司、斯洛爾公司、神力公司、金源公司、龍翔公司黨支部。四是組織生活的創新。在活動內容上,開展以“擴大影響力、增強凝聚力、提高戰斗力”為主要內容的達標創優活動,通過明確活動主題、制定工作標準、樹立先進典型、加強分類指導,進一步加強園區黨組織自身建設;在活動形式上,在“有利于嚴格的黨內生活,有利于黨員的教育管理,有利于企業的發展”的前提下,開展靈活多樣、豐富多彩的活動,以提高黨的工作的實效性。

2、注重營造氛圍。要不斷加強對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建工作的領導,把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建工作作為黨建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擺上重要議事日程,通過召開有關非公制經濟組織黨建工作會議、經驗交流會、研討會等,研究布置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的工作,努力做到“三同時”:堅持在分析經濟工作的同時,分析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建工作;在研究基層黨建工作的同時,部署非公有制組織黨建工作;在制定企業發展的同時,制定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建計劃,保證了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建工作有效落實。

3、注重培育典型。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是整個黨建工作的一個嶄新領域,它有沒有可能搞好,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示范點建設能否發揮示范輻射作用,要始終堅持“抓兩頭、帶中間”的做法,分類指導,突出特色,通過給非公黨建工作示范點交任務、壓擔子,推動示范點工作上新水平。通過典型示范,以點帶面,進一步總結推廣非公黨建工作先進經驗,用典型來指導、帶動面上的工作開展。

4、注重解決實際問題。一是經費、活動場所問題。以企業為載體,推動黨建活動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相結合,保證活動經費、活動場所、活動時間。二是專職黨務工作人員問題。在保持一支必要的專職黨務工作隊伍的同時,建立一支新型的兼職黨務工作隊伍。三是黨員管理問題。在園區企業實行“黨員證”制度,即:凡在冊黨員憑黨員證就近參加企業黨組織的活動;對外出務工經商黨員,既要發證,又要跟蹤服務,及時為之聯系外出地的黨組織,使其組織生活盡快正?;?。

產業園區考察報告范文第2篇

調研報告

月 日至 日,我們幾名科技副鄉鎮長參加了區委組織的調研活動。兩天時間里,我們走訪企業,考察園區,與、、、等鄉鎮辦主抓經濟的領導以及企業經營管理者進行了多次座談,對我區產業發展狀況及集聚區的建設運行情況有了些許了解和認識?,F將這期間的所憂、所喜、所思、所感匯成調研報告,以期對區領導進行決策稍有助益,對同志們開展經濟工作略有啟示。

(一)所憂:土地、資金、勞動等要素短缺

我區企業和產業發展最突出、最緊迫的問題是土地和資本兩大要素短缺。

1、土地方面。調研中,近郊所有鄉鎮辦提及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無一例外都談到了用地矛盾。這個矛盾存在于兩個層面:一是由于國家國家實行嚴格的土地政策,土地指標嚴重不足,征地手續報批周期較長,拆遷問題復雜等導致相當一部分項目因土地影響進展較慢、處于停工狀態或無法開工建設;二是土地需求剛性和存量土地有限之間的矛盾。隨著企業的發展壯大,越來越多的項目入駐,土地問題將由土地指標不足轉化為客觀上的土地資源嚴重稀缺。有鄉鎮辦提到可以通過積極申報工業園區的方式獲得更多建設用地。但是這只能緩解第一個層面的土地問題。長遠來看,我區通過土地整理等方式整合建設用地、獲得更多的用地空間的可能性很小,而以茶產業為代表的一產、以商貿物流、旅游為代表的三產是我區兩大支柱產業,其用地面積只

能擴不能縮,這也制約了我區擴大建設用地面積的可能性??梢詳喽?,我區在土地要素使用上能且只能走集約、節約的道路。盤活存量土地,利用好各類閑臵土地,堅持集約用地,鼓勵集聚區和企業建多層廠房和復合廠房,引導項目向集聚區集中,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投資強度。

2、資金方面。調研中發現,中小企業經營者大多提及貸款難的問題。但是他們也承認并不存在銀行客意刁難的問題,只是貸款手續確實繁雜,辦理周期長,影響了企業正常運營及擴大再生產。銀行出于趨利避害的經濟理性,傾向于貸款給信譽好、擔保足、財力強、規模大的企業。這是銀行機構降低自身風險的考量。這就產生了中小企業因貸款難而難以擴大規模,又再導致貸款難的惡性循環。此外,受國債投資規模進一步縮小、央行上調存貸款利率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收縮銀根的宏觀環境影響,企業的融資難度也會進一步增強。這是我們區一級政府難以左右銀行的經營決策,但是可以在企業貸款中積極承擔協調溝通的作用。調研中發現,各鄉鎮辦對這項工作高度重視,且工作成效顯著。下一步,我們要大力建設工業企業信用擔保服務平臺,抓緊建立和完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為工業項目建設,尤其是中小企業經營創造更加寬松的融資環境。

(二)所喜:政府職能發揮到位,中小企業潛力無窮

1、各鄉鎮辦在經濟發展中發揮著積極作用,全區發展環境很優越。調研中,各鄉鎮工作人員對經濟工作的熟悉程度,工作熱情,都讓人印象深刻。全區上下已經樹立起齊心協力發展經濟的理念,建立起完善的協調服務機制和有效穩定的競爭機制,達成了借助外力發展XX經濟的共識,在提高投資者的滿意度,打造良好發展環境的各項工作中

成績卓著。JJ集聚區的同志介紹了其企業零阻礙、企業零服務的工作經驗,值得在全區學習推廣。雖然有個別企業對行政機構辦事效率頗有微詞,但實際情形往往是政策、法規對辦理事務的程序和周期有細致規定,工作人員照章辦事而已。吃拿卡要是個案,在XX不具有典型性。如果逾越程序,僭越法律,導致程序混亂,無章可循,反而會造成效率低下。這就好比許多人以為排隊的時候插隊很快,但是打亂了秩序,影響整體的效率。

2、中小企業發展潛力不可小覷。調研中,企業、企業、的等中小型企業發展勢頭喜人。這些企業成立時間短,見效快,前景好,都被寫入了我區的“十二五”規劃,在今后五年必將大有作為。XX公司自主研發的產品達83種,擁有項專利。其企業經營者以炒制茶葉起家,逐漸涉足茶機械制造,親自進行產品開發。他沒有高學歷,沒有強大的研發團隊,但憑借其炒茶的技術,動腦子花心思,研制開發的產品遠銷安徽、云南等省,創下了自己的品牌。等茶機械企業的迅速成長絕對離不開兩個條件:某市毛尖獨特的茶葉制作工藝和品牌效應。以及、等茶機械制造企業的興起標志著我區茶產業鏈的進一步延伸,顯示出茶產業強大的集聚效應。大力建設產業集聚區,就是為了放大產業發展的外部規模效應,培育形成集聚效應,這是一種政府主導及產業轉移形成集聚的模式。而茶產業已經逐漸成熟到自發成長型產業集聚,即依托歷史悠久的傳統產業或本地資源優勢,在較長時期發展過程中,催生了與傳統產業相配合的上下游企業,形成專業化分工與合作。東雙河的恒信發制品企業是外出務工人員帶回來的項目,但是目前這家企業產銷兩旺,發展迅猛??梢?,能帶來項目、

研發技術的人才不一定很高端,特別是我區目前仍然停留在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導的階段,這種對技術水平要求不高,能夠吸納較多勞動力的中小企業在帶來經濟效益的同時,反而能帶來可觀的社會效益。

(三)所思:JJ物流產業集聚區的發展現狀及思考

1、JJ物流產業集聚區的發展仍停留在傳統園區的水平

這里必須首先厘清一個問題:產業集聚區和傳統的專業園區有什么區別。專業園區是政府出于區域經濟發展規劃的考慮,為便于管理所劃出的特定區域。發展園區其實也考慮到了外部規模經濟的概念,因為經濟學上認為集中在一起的廠商比單個孤立的廠商更有效率。但園區的企業只是地域空間的接近,企業之間的發展幾乎不存在分工合作等關聯關系,所以規模效應不明顯。而集聚區概念的提出則直接來自于外部規模經濟的概念。集聚區是把相關產業的企業在地理上的集中,促進行業在區域內的分工與合作,進而減少成本和交易費用,促進生產鏈分工細化,形成企業集群,提高談判能力,獲得更穩定的供貨和銷售渠道。

調研中我們發現,集聚區匯集了、公司JJ物流信息港項目、公司通訊器材配送中心、科技園以及中心等一大些重點項目,但是這些項目涉及不同的行業,并不存在同類企業分工合作關系。所以產業集聚區吸引資金、人才、客商和企業的磁場效應還沒有充分發揮,尚停留在傳統工業園區的發展水平。

JJ物流產業集聚區2009年正式成立,2010年才正式運行,起步較晚,面臨全省100多個集聚區的競爭壓力。我省各集聚區每季度進行排名,實行末尾淘汰制。目前我們的排名133位,并不具有明顯優

勢。目前,集聚區基礎設施建設和項目入駐同步進行,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同步進行,任務十分艱巨。集聚區的評價指標主要是營業收入、稅收、從業人員數量、環保、投資強度等(未查到全部指標),以增長速度進行比較。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的當務之急不僅是招商引資,更重要的是擇商選資。集聚區招商引資要有總體思路,總體規劃,不能來什么項目上什么項目,浪費集聚區土地等稀缺資源,為好項目大項目節約預留空間。選項目時應把好科技含量、效益、集約用地、環保、產業對接關,重視項目前期論證工作,認真分析研究國家、省市產業政策,充分考慮XX發展實際和發展重點,既要重點謀劃和儲備一批有特色的傳統產業項目,又要專門針對集聚區評價指標,招引能迅速提升評價指標的項目,即那些有發展前景,資源能耗低,帶動能力強,稅收貢獻大,投資強度大的項目。簡言之,當前,JJ物流產業集聚區正處在傳統園區向集聚區功能轉變的階段,我們要在集聚區全省排名中爭先搶位,求生存而后謀發展。在這個逐漸過渡的特殊艱難時期,要確保集聚區的發展的可持續性,在發展中升級,逐漸發揮和放大集聚效應。

此外,“十二五”規劃當中對集聚區的定位是“輻射南北的物流中心和農副產品現代化加工中心”。我區的茶產業發展有基礎、有后勁、有前景,并且自發產生集聚效應。集聚區應當考慮重點發展幾家大型的茶葉加工企業,既符合集聚區功能定位,又能助推茶產業再上臺階。

2、JJ物流產業集聚區應當發展現代物流產業

在對長通的工作人員訪談時,我們了解到該企業雖冠名“倉儲”,

并且建設了規模較大的倉儲中心,但其業務主要針對本公司,滿足本公司倉儲、配送和流通的需求,是本公司功能和業務的延伸,并不對外提供這種業務。這是當前我區物流業的顯著特點,即尚停留在傳統物流階段,還不能稱為現代物流。目前我們在集聚區大力發展物流業,可以發揮其關聯性強、拉動作用大、易于與其他產業合作的優勢,為日后真正完成傳統園區向集聚區功能轉型打下基礎。“十二五”規劃即指出要“大力推進傳統物流產業升級,推進企業將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流通、配送、信息處理等基本功能從企業分離出來,實施功能整合和服務延伸,加快向現代物流企業轉型。強化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培育龍頭企業,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企業。推進建設農產品批發市場、配送中心等物流節點的冷凍冷藏設施,加快發展農產品冷鏈物流”。

3、鄉鎮辦的應當從事經濟服務而非經濟管理

在東雙河調研時,我們問到當地的財政收入情況。工作人員回答我們:東雙河中小型企業比較密集,稅收和財政收入不多。但是他們仍然支持和鼓勵這些企業的發展:一是小企業發展具有倍增效應,能增加居民收入,帶動就業;二是因為這些企業剛剛起步,出于涵養稅源,鼓勵創業的考慮,不宜過度增加企業負擔。而且,對于鄉政府來說,最關注的是社會效益,而非財政收入。各鄉鎮辦應該具有服務經濟的職能,而不應該從事經濟管理工作。至少縣區一級政府才有能力統觀全局對區域內的經濟發展形勢有整體的思路,才能對產業發展有整體規劃,能夠以高站位、遠視野實施經濟管理工作。

我市引進競爭機制對各鄉鎮辦進行定期排名,考核其工作情況,

生產總值、稅收、財政收入等都是重要指標。各鄉鎮辦要千方百計招商引資拉項目,擴展稅源,增加財政收入。鄉鎮一級政府面臨著既要增加本地項目,又要顧全大局把項目落在集聚區的矛盾,不可能主動把自己招引的項目落到集聚區去,降低自己的指標。只有區級政府有能力謀劃產業布局,并且前瞻性、全局性地安排項目落戶地。所以,建議不以稅收、財政論英雄,而將鄉鎮辦的經濟服務能力納入考核指標,消除其經濟管理方面的壓力,使其得以全心全意做好服務。

(四)所感:戴著鐐銬跳舞

產業園區考察報告范文第3篇

——肇慶產業轉移(工業)園區調研報告

近年來,肇慶把承接珠三角產業轉移作為招商引資的主攻方向,大力發展和打造產業轉移(工業)園區載體,積極承接珠三角發達地區的產業轉移,園區承接產業轉移的總量和質量不斷提高,對肇慶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和提升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為了解產業轉移(工業)園區發展情況,近期市統計局工業交通科對省認定的產業轉移(工業)園區發展情況進行了調研。

(一)園區基本建設情況

目前,我市經省級認定的產業轉移(工業)園區有5個,其中:工業園區2個,分別是廣東肇慶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和廣東肇慶工業園區;產業轉移工業園區3個,分別是中山(肇慶大旺)產業轉移工業園、順德龍江(德慶)產業轉移工業園和中山大涌(懷集)產業轉移工業園。5個園區總體規劃面積共12370公頃,已開發面積共3980公頃,園內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均實現“三通一平”(通路通水通電、土地平整)。2008年,中山(肇慶大旺)產業轉移工業園獲廣東省承接產業和勞動力“雙轉移”首批示范性工業園區,并獲5億元扶持資金。該園規劃建設面積為2250公頃,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日臻完善,功能拓展迅速,雙轉移成績斐然。

(二)園區入園企業生產情況

入園企業不斷增加。截止2008年,5個產業轉移(工業)園區納入統計范圍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共142家,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15.1%。其中,大中型工業企業19家;小型企業123家。

企業生產貢獻突出。2008年,5個產業轉移(工業)園區共完成工業增加值60.02億元,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26.5%;對全市工業增加值的貢獻率達27.5%,拉動全市工業增長8.4個百分點。其中中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實現工業增加值47.49億元,增長42.7%,占全部園區增加值的71.5%。

重工業成為園區的中堅力量。2008年,園區完成重工業增加值42.9億元,增長36.6%,對園區工業增加值的貢獻率為72.1%,拉動園區工業增長25.7個百分點;重工業增加值占園區增加值的比重為71.5%。其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支撐了園區工業的快速增長,2008年完成工業增加值22.06億元,增長76.5%,占園區工業增加值的36.7%。

高新技術園區發展迅猛。2008年,廣東肇慶高新技術產業園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82家,占全部工業園區規模以上企業的53.2%,完成工業增加值42.33億元,增長45.5%;園中園中山(肇慶大旺)產業轉移工業園入園企業達100多家,正式投產企業60多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3家,完成工業增加值11.88億元,增長19.3%,各項主要經濟指標位居全省產業轉移園前列。

(三)園區發展存在的問題

基礎設施配套建設仍然滯后。近年來,肇慶市不斷加大產業轉移(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三通一平”工作不斷推進,較好地完善了道路交通、通訊網絡等條件。目前,廣東肇慶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和中山(肇慶大旺)產業轉移工業園的基礎設施比較完善,基本實現“九通一平”(九通:道路、雨水、污水、給水、天然氣、電力、熱力、電信、有線電視;一平:土地平整)。但山區縣產業轉移(工業)園的配套基礎設施有待進一步完善,主要表現在:電力供應受用電指標限制,供應不足,電壓不穩;供水管道接駁不充分;通訊網絡不穩定;生活文化娛樂設施不齊全等。

資金投入不足。除廣東肇慶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和中山(肇慶大旺)產業轉移工業園獲得省財政的大力支持外,其它產業轉移(工業)園區,在資金投入方面依然顯得捉襟見肘。產業轉移合作雙方層次偏低且多數是松散型合作,較少得到轉移方應提供的園區開發資金,自籌建設資金難度較大,園區開發受較大影響。

發展后勁不足。盡管近年來山區縣產業轉移(工業)園區引進了一大批企業,但總的數量并不算多,投資也不算大,普遍存在規模偏小、質量不高、輻射不強等問題,特別是與本地優勢資源結合不夠。山區縣礦產資源、農產品資源豐富,產量和質量都比較高,但是涉及資源精深加工的企業并不多,產業鏈條較長的不多,尤其是戰略投資者不多,在帶動工業素質整體提升方面后勁不足。

勞動力資源不足。隨著園區不斷建設,入園企業不斷增多,用工需求也迅速增大,雖然我市勞動力資源豐富,但企業招工較難。一是青壯年勞動力許多已外出打工,留在家中的富余勞動力年齡偏大;二是勞動力技能偏低。企業需要的是技術工、熟練工,而現有勞動力整體素質不高,技能水平偏低,很難實現穩定就業;三是就業觀念還未徹底轉變。許多青年不太愿意在本地就業,外流現象比較突出,致使出現結構性用工緊缺,引進來的企業招不到足夠的、合適的產業工人。

環境污染堪憂。一些園區在引進企業時,降低了園區的環保準入門檻,對企業的環評把關不嚴,未嚴格執行環保“一票否決”制,環評和環保“三同時”制度(指污染治理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執行率不高,有些園區沒有設立污水處理廠等。

(四)加快我市產業轉移(工業)園區建設的幾點建議

當前,園區經濟已成為發達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金融危機為產業轉移與承接轉移提供了一次難得的契機。因此,我市要緊抓實施《珠江三角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的難得機遇,高度重視、關注產業轉移(工業)園區的發展建設,把建設產業轉移(工業)園區作為我市經濟發展的重點和發展經濟的重要舉措,為園區經濟的做大做強創造良好的環境。

1、出臺進一步推動產業轉移(工業)園區發展的指導性文件,并確立工作目標任務。每半年召開一次全市性專題會議,突出一個重點,有的放矢地出臺一個政策性文件,有計劃、有步驟地推動產業轉移(工業)園區發展,加快全市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步伐,實現全市經濟協調發展。

2、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產業轉移(工業)園區所在地政府要建立相應的工作制度,發揮地方政府的主導作用,制定相應的政策措施,加強協調服務,解決園區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完善產業轉移合作機制,落實市場化運作實體,明確各方責任,進一步推動產業、資金、人才、管理的轉移。

3、學習借鑒中山(肇慶大旺)產業轉移工業園發展的成功做法和經驗。各地有關部門和單位要從本部門的職能出發,學習經驗,研究制定和進一步完善推動工業園區發展的具體政策措施,繼續加大產業轉移工業園建設扶持力度,提升產業轉移(工業)園的吸引力,促進產業轉移(工業)園快進項目、早成規模、早見效益。

產業園區考察報告范文第4篇

考察報告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把發展油茶產業作為維護國家糧油安全、促進農民增收”的戰略部署,實施好省州油茶產業化發展規劃,增加山區貧困群眾收入,經多年努力工作,**縣被列為全國百個油茶試點縣之一,確定為貴州省油茶產業核心區。2009年至2011年,爭取到發展油茶產業的中央和省級財政扶貧資金1963萬元,新增油茶種植規模2.4493萬畝,項目覆蓋70個行政村,項目受益農戶4339戶。到“十二五”期未,全縣油茶產業新增15萬畝以上,需要大量的優質苗木供給。鑒于貴州油茶科研滯后,省域內沒有高產優質品系品種的實際現狀,為終結我縣生產用苗外調,立足縣情,自力更生,開創育苗基地建設,選用什么品系品種,是我縣“十二五”期間油茶產業發展,十分重要的基礎性決策。為此,在啟動育苗基地建設項目工作的初始階段,十分有必要到油茶產業發展較好的江西、湖南兩省,就油茶產業發展情況進行考察學習。

經請示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同意,由分管領導楊冰副縣長任組長,縣扶貧辦、油茶辦、**鎮、**鎮、**鄉、**鎮人民政府單位負責人、專家、業務骨干為成員,組成**縣油茶產業考察小組,在楊冰副縣長帶隊下,于2014年5月26日至6月1日,赴江西、湖南兩地開展油茶產業專題調研。

考察小組的同志本著嚴謹、認真、實事求是、積極負責的工作態度,到油茶科研機構、油茶產業主管林業部門,并翻山越嶺、走村串寨,深入到育苗基地、引種對照區、優良品系品種生產栽培觀察區、優良品種生產基地等生產一線,通過問、聽、看、走訪,實地觀察、廣泛收集、核實全國各地優良油茶品系品種在引種過程中,所在江西、湖南兩地的生產表現性狀。此行考察得到中國亞熱帶林業科研院、中國林業局油茶研發中心、湖南省林業研究院等相關單位及領導、專家學者的大力支持和熱誠接待,歷時6天的日夜兼程,圓滿地完成了調

研考察任務。

一、調研考察方法和經過

(一)調研考察方法。采取召開座談會,走訪專家和群眾,

(二)調研考察經過。

1、座談會:在中國林科院亞熱帶林業實驗中心(簡稱亞林中心)舉行座談會。亞林中心參加座談人員:李江南(亞林中心主任)、張堯詳(亞林中心副主任)等學者、專家5人。

2、參觀現場:

(1)在江西省,由亞林中心的龔自珍工程師帶隊,參觀了亞林中心生產基地:優良高產油茶結穗圃、高產油茶科技示范林、油茶優良無性系幼林高產試驗示范點、農業科技示范基地、分宜縣老科協有機油茶高產示范基地高嵐鄉果園場、高產油茶工廠化育苗場等。

(2)在湖南省,由湖南省林業研究院的王湘南工程師帶隊,參觀了中國林業局油茶研發中心、湖南省林業研究院共同或單獨創辦的:油茶優良新品系繁育與示范基地、湖南良種創新基地、湖南油茶種質資源保存與新品種示范基地、湖南生態農業示范園、全國油茶優良品系區域化試驗、油茶低產改造優良品種高頭嫁接示范基地、油茶高頭嫁接培育優良品種穗條示范基地、優良高產油茶苗圃地(無性繁殖苗、嫁接營養器苗、裸根嫁接苗)、優良高產油茶修剪與非修剪技術性處理對照區試驗。

二、江西、湖南兩省油茶產業發展現狀

(一)基本情況。

1、湖南省是我國油茶核心主產區。2009年油茶面積達1837萬畝,年產茶油12.1萬噸,油茶產業產值72.7億元,分別占全國的40.8%、46.5%和66.1%,油茶生產規模及產量位居全國之首。近年來,湖南省制定了油茶產業發展規劃,出臺了多項扶持政策和措施,建立油茶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結合退耕還林等林業重點工程項目的實施,每年投

2 現場察看和查閱相關資料等方式進行。

入資金達15億元以上,以增加農民增收為目標,推進油茶豐產林基地建設和油茶產業化經營,同時加快油茶良種選育、豐產栽培、精深加工利用等方面的科研攻關,加大油茶新品種研發和推廣力度,促進油茶保持高產穩產。 “十二五”規劃,發展油茶林2000萬畝,其中建設豐產林基地1000萬畝,油茶產品精深加工率達80%左右,茶油年產量達到50萬噸,油茶產業年產值達300億元。

2、江西省是我國油茶核心主產區。2007年全省油茶面積達1676.25萬畝,年產茶油5萬噸以上,油茶產業產值34億元,油茶生產規模及產量位居全國第二。通過國家油茶低改、跨世紀油茶先導工程、退耕還林工程以及農業綜合開發等項目的實施。“十二五”規劃,全省實現“1155”工程,即:10個年產值上億元的“龍頭”企業,帶動1萬個油茶專業大戶,建成油茶豐產林基地50萬畝,5年后油茶產業總產值力爭突破50億元。

(三)油茶科研發展情況。江西省得益于中國林科院亞熱帶林業實驗中心,湖南省得益于中國林業局油茶研發中心,在這兩家國家級的科研實驗單位,開展的一系列科研課題及生產實踐活動中,使江西省、湖南省油茶科研走在全國前列,也使我國油茶科研取得舉世矚目的成果。我國油茶良種培育工作始于60年代,70年代因受經費、頻發的社會運動的影響停滯下來,80年代重新研發,90年代研發成果得到推廣運用。良種的培育,首先是將全國各地的優良無性系,分別集中到兩家科研生產基地進行培育觀察選優,然后進行對比評選。在良種推廣工作中,兩家科研單位開始是把種苗交給生產隊試驗試種,經精心管理保留下來的油茶林基地,因高產穩產、抗逆性強、沒有大小年之分、效益顯著,而成了現在的優質高產采穗圃。這些高產優質油茶品種,生產栽培畝產茶油達50公斤以上,是原老油茶山產量的10倍以上,良種良法推廣取得顯著經濟成效。為此,國家在“十一五”期未,提出了發展百個油茶試點縣的重大戰略部署,并出臺一系列舉措,使我國油茶產業迅猛發展。

我國油茶良種選育繁育工作中獲得重大突破,是在1995年至2005年。江西、湖南兩省油茶品種資源豐富,本著“優中選優”的原

則,選育出一批國家和地方高產優質無性系優良品種。其中:

湖南省選育出高產優質無性系品種65個,通過國家審定認定的優良品種16個(湘林1號、湘林10

4、湘林10

4、湘林XLC

15、湘

5、XLJ

14、湘林

51、湘林6

4、XLJ2 、XLJ2 、湘林5號、湘林27號、湘林56號、湘林67號、湘林69號、湘林70號、湘林82號、湘林97號),其中湘林104號屬寒露籽。

江西省選育出高產優質無性系品種18個,通過國家審定的優良品種9個(長林3號、長林4號、長林18號、長林21號、長林23號、長林27號、長林40號、長林53號、長林55號),均系寒露籽(寒露籽是指果實在10月上中旬成熟,霜降籽是指果實在10月中下旬成熟)。

我國油茶產業發展方興未艾。2007年泰國皇太王基金會與湖南省林科院合作,由油茶代替生物毒品—嬰粟,引進湘林系列優質高產品種在泰國北部“金三角”地區推廣種植面積達2000多畝,湖南油茶新品種和配套技術走出國門。

(四)目前成熟的油茶林豐產栽培措施。豐產栽培措施主要是抓好6個生產環節:緩坡厚土→良種壯苗→大穴足肥→抹芽修剪→防病治蟲。達到“四個一”,即第10年畝保存苗株數100株、畝產油脂100市斤、畝投資1000元。

緩坡厚土:立地坡度15度以下,土層厚度1米以上; 良種壯苗:選用省級或國家級審定認定的優良品種,且一級苗造林,五個以上無性系混栽;

大穴足肥:穴50×50×50cm以上,施足基肥和追肥; 抹芽修剪:定植四年內應抹去花芽,促進營養生長培育樹冠,及時打頂,修去徒長技,培養豐產型樹冠。對掛果數年的老油茶樹,應及時進行回縮修剪,從基部重新培育強壯枝更替樹冠。

防病治蟲:實施生態栽培,保持生物多樣性,使用抗性品種,噴殺食葉害蟲。

油茶林要實現穩產、豐產、優質、高效的農業生產經濟效應,良種良法必不可少,尤其后期的施肥、修剪等生產管理水平要到位。

(五)種苗、穗條的管理。江西、湖南兩省是油茶生產先行者,在油茶苗木培育及督促管理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主要采取 “四 證一簽”和“四定三清楚”。

1、“四證一簽”。經省級林業部門資質審核指定的苗木生產經營單位,生產銷售的苗木時,要具備林木種子生產許可證、林木種子經營許可證、良種質量合格證(或良種苗木質量合格證)、植物檢疫證書及種子(苗木)標簽。具體操作方式為:種子(苗)生產(經營)單位在銷售種子(苗)時,必須把本單位的生產、經營許可證復印件、種子(苗)標簽以及所在地林業行政主管部門開具的良種質量合格證(或 良種苗木質量合格證)、植物檢疫證書交購買方。

2、“四定三清楚”。定點采穗、定點育苗、定單生產、定向銷售;品系清楚、品種清楚、銷售去向清楚(結穗銷售去向和培育的苗木銷 售去向)。

三、江西省分宜縣高崗鄉果園場采穗圃資質核實情況。今年新化油茶苗圃基地在培育苗木時,需要一定數量的高產優質結穗,因我省無高產優質采穗圃,依賴于省外購進結穗。為了能夠采集到高產優質足量的結穗,嚴把結穗品種質量關,全面完成今年的育苗任務,貴州淇源油茶研究院(苗圃基地承建單位)新化油茶基地建設負責人帶隊,前往分宜縣高嵐鄉果園場采穗圃實地考察。

分宜縣高嵐鄉果園場采穗圃,是亞林中心的品種資源示范基地之一。該采穗圃油茶林,是亞林中心于2000年2月承辦國家林業局120畝高產油產科技示范林建設項目,主栽長林3號、長林4號、長林18號、長林40號、長林53號共5個品種;配栽長林21號、長林23號、長林27號、長林55號、長林166號共5個品種。品種來源于亞林中心提供原級苗木, 10個栽培品種中有9個品種是國家審定認可的高產優質品種,僅長林166號屬江西省地方優良品種。各品種畝產油30-50公斤,均系豐產型樹種。

根據江西省林業廳 贛林造字[2008]407號(《關于印發江西省高產油茶采穗圃名錄》的通知)文件精神要求,明確分宜縣高嵐鄉果園場120畝高產油產科技示范林,為江西省高產油茶采穗圃,結穗品種

是長林系列10個品種(長林3號、長林4號、長林18號、長林21號、長林23號、長林27號、長林40號、長林53號、長林55號、長林166號)。

四、學習體會及取得的經驗

考察國家頂尖級油茶科研單位及其生產基地,通過看到的、聽到的,使我們開闊了眼界,增加了學識,倍受鼓舞,增強了抓好油茶產業的信心和決心。

一是油茶產業發展是國家糧油安全和新農村建設的需要。國家提出大力發展油茶產業經營,這個決策是在具有成熟的技術(油茶科研取得新突破、新成果)、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和產業基礎的前提下,作眼于國家糧油安全和山區農戶增收而適時提出來的。發展油茶產業生產經濟的目標是增加農戶增收,重點的使貧困農戶得到脫貧致富。

二是比源產地氣溫偏低的地區適宜引種寒露籽,比源產地氣溫偏高的地區適宜引種霜降籽。在江西、湖南北部地區與我縣的氣候、生態因子相似相近,江西和湖南兩地的氣溫、積溫均要比我們貴州山區高些,他們的早熟優良品種(寒露籽)比遲熟品種(霜降籽)相對需求積溫要低些,將他們的寒露籽引進到我地來栽培更為宜適。1994年黎平縣周生賢(國家林業局局長)退耕還林油茶林示范點,栽培的品種是江西長林系列寒露籽;2003年我縣敦寨鎮水沖溪實施的油茶林低產改造,栽培的品種是湖南東北部攸縣的湘林系列寒露籽,這兩地引種栽培品種,在貴州山區生產表現出產量高、品質好、性狀穩定的特點。在遺傳育種理論上和生產實踐檢驗,佑證了**縣引種寒露籽最佳。

三是以典型引路,示范推廣,創建高產優質油茶科技示范園建設,是油茶產業做大做強,取得長促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舉措。江西、湖南兩地在科研成果推廣過程中,十分注重典型引路,示范推廣。兩省地區在不同的地區辦有100畝以下的高產、豐產、穩產、優質油茶林生產示范基地,較好的將各優良品種生產性狀和科技措施,在較短的時間里便展現出來,激勵了當地群眾發展油茶產業的主動性。我縣自2009年在偶里鄉和河口鄉,啟動實施財政扶貧項目油茶產業規?;?/p>

產經營以來,全縣每年發展油茶上萬畝,在實施項目建設中,辦的州縣鄉村四級示范點規模均不小,但僅局限于生產任務的落實,投入的科技含量較少,在生產管理上沒能達到科技示范引路的目標。今后,我縣示范重點不放在規模上,應放在效益上;在選點定戶和選定科研人員、行政管理責任人上要相對穩定,辦點時間應達到5-6年真正抓出實效。

四、下步打算及建議

1、產業發展,試驗示范要先行。按照不同區域、立地,配植最佳品系,建設示范樣板體系和網絡。選擇不同海拔,面積20-50畝的山地,創建縣級科技示范生產基地。在科技示范生產基地建設工作中,確保畝投資不低于1500元的前提下,要做好三個工作認真負責:一是實施油茶林高產穩產豐產高效的綜合科技生產栽培措施;二是做好肥水、病蟲害及修剪等生產措施的原始記錄;三是詳實調查登記物候期及測定分析出茶油各營養成分。通過科技示范生產基地的建設,使我縣油茶產業發展理論知識與生產實踐有機結合,探索油茶高產優質生產管理經驗,創造出自己的鄉土優良品種,條件成熟時建立自己的品系。

2、選定油茶栽培的主栽品種和配栽品種。當前我縣扶貧或是林業部門實施的油茶種植項目,定植的油茶苗木品種主要是長林、湘林兩個系列品種,栽培品種相對較多,顯得栽培品種多雜,無主次之分。

一是建議今后我縣油茶栽培的主栽品種、配栽品種,必須是江西、湖南兩省報經國家審定認定的高產優質品種;

二是考慮到油茶林異花授粉有助益提高結實率,近親品種授粉會導致品質下降,同時異花授粉各品種的花期要相遇等因素,在選用品種時,主栽品種為江西寒露籽,配栽品種選擇湖南西北部、東北部的寒露籽或江西其他寒露籽。

三是在花期相遇的條件下,主栽品種也可選擇湘林系列和長林系列各3-5個品種混栽;

四是主栽品種和配栽品種配植比例為 5/1,即主栽品種5株或5行,配栽品種1株或1行;

適宜引進到我縣栽培的優良品種名稱及其性狀附表后; **、長沙、分宜三個地區的地理及生態因子參數附后。

3、借鑒 “四證一簽”、“四定三清楚”的科學管理措施,加強我縣油茶苗圃基地的建設管理,實現生產用苗自給。2010 年省批復我縣油茶苗圃基地建設項目資金200萬元,建設良種繁育苗圃基地110畝,年培育優質油茶苗270萬株。我縣在“十二五”規劃期間,發展油茶產業15萬畝,預計生產用苗1500萬株,建設好良種繁育苗圃基地是為我縣油茶產業發展,選用優質高產苗木品種,就地就近優質苗木自給,實現高產、豐產、穩產、優質油茶林產業化經營目標的關鍵性生產環節。在苗木生產經營管理上,借鑒 “四證一簽”、“四定三清楚”的科學管理措施,運用到苗圃基地建設始終。

4、江西省分宜縣高嵐鄉果園場采穗圃,可作為我縣結穗供貨單位。

根據江西省林業廳 贛林造字[2008]407號(《關于印發江西省高產油茶采穗圃名錄》的通知)文件精神,分宜縣高嵐鄉果園場120畝高產油產科技示范林,為江西省高產油茶采穗圃,示范林的長林系列10個品種均為結穗品種。分宜縣高崗鄉果園場采穗圃具備了提供高產優質結穗的資質條件??疾旖M原則上同意貴州淇源油茶研究院與分宜縣高嵐鄉果園場簽訂的《結穗采購合同書》,采購結穗良種5個:長林

4、長林40號、長林23號、長林27號、長林55號、長林166號,培育的苗木以長林品系品種為主。

**縣油茶產業考察學習工作組

產業園區考察報告范文第5篇

為了學習發達地區先進發展理念和寶貴經驗,進一步開闊視野,更新觀念,啟迪思路,更好地破解園區發展中的難題,激發園區、企業干事創業的動力,時間,***管委會主任***、常務副主任***帶領園區有關人員、政協聯絡組部分政協委員一行16人,赴廣東深圳、中山、肇慶等地進行了學習考察?,F將考察學習情況匯報如下:

一、考察概況

1、深圳是我國第一個經濟特區,轄8個區,面積195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36萬。改革開以來,深圳從一個人口不到3萬的邊陲漁村發展到人口千萬的現代都市,用“深圳速度”創造了世界經濟發展史上的奇跡。深圳外貿出口總額連續18年居全國大中城市首位,截止到2010年底在深圳投資的世界500強企業已達180家。強大的研發創新能力,良好的產業配套環境,使高新技術產業成為深圳最重要的支柱產業,深圳確定了生物、互聯網、新能源、新材料、文化創意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等產業作為深圳戰略性新興產業。

在深圳,考察團參觀了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先進技術院”)。先進技術院是由中國科學院、深圳市政府、香港中文大學于2006年在深圳按全新體制機制共同組建的,集應用基礎研究和產業化為一體的新型國家科研機構。已建成人數有1200人的國際化的科技隊伍,瞄準智能機器人、

1 低成本健康、高端醫學影像、新能源和智慧城市五個方向。通過建設企業育成中心和公共技術平臺,增強了孵化和服務企業的能力,向企業輸送和培養專業技術人員與學生3000人,已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產生一定影響。在接待人員的指引和介紹下,考察團依次參觀了先進技術院的產品展覽館、集成技術研究所、生物醫學與健康工程研究所、先進計算與數字工程研究所。成果展覽館里用多媒體設備向我們展示了各類科研產品和企業技術轉化成果,不但向大家展示了現代科技的巨大魅力,更用無聲的語言揭示著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先進技術院為提升粵港地區及我國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的自主創新能力,推動我國自主知識產權新工業的建立,成為國際一流的工業研究院的使命和愿景。臵身于各專業研究所的實驗室中,面前展示著已研究成功的或是正在研究過程中的相關技術領域的尖端成果,看著以前從未這么近距離接觸的先進實驗設備,考察團成員們贊嘆不已,昔日心中抽象的、模糊的科研技術和成果概念一下子變得清晰具體、觸手可及。參觀完先進技術院后,考察團與先進技術院有關負責人舉行了座談,雙方分別介紹了各自發展情況,并對雙方開展合作交流達成了初步意向。

2、中山是偉人孫中山的故鄉,轄6 街18鎮,面積178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52萬。它以全省1%的土地和2.6%的人口,創造了廣東第五的經濟總量,成為響當當的“廣東四小虎”。

2 中山是一座社會和諧、經濟興旺、環境優美、民生幸福的現代化城市。擁有國家級產業基地27個,省級技術創新專業鎮15個,省級以上名牌名標406個/件,落戶中山世界500強企業有24家。先后獲得聯合國人居獎、全國文明城市、全國衛生城市、全國園林城市、全國科技興市先進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全國環保模范城市、全國生態市、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等多項榮譽。

在中山,考察團參觀了古鎮鎮。古鎮鎮是聞名國內外的“中國燈飾之都”,全鎮總面積47.8平方公里,下轄12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常住人口約6.8萬人,外來人口約10萬人,基本情況與我們園區相似。改革開放以來,古鎮鎮按照“工業立鎮,工農商并舉”的經濟發展方針,經過二十多年的艱苦奮斗,逐步從單一的農業經濟轉變為以工業為主,區域性特色經濟明顯的工業城鎮。古鎮鎮區域經濟特色十分明顯,“燈飾電器千萬種,花卉苗木全國種”是其真實寫照。燈飾業是古鎮鎮的工業龍頭,也是古鎮鎮的經濟支柱,燈飾產品暢銷全國,在全國同行業市場中的份額占60%。穿梭于時而雍容華貴、時而精致典雅、時而大氣凝重的風格迥異的燈具世界,大家仿佛進入時空隧道,歷史現代、異域風情交錯呈現,恍若夢幻,大家不得不打心眼里佩服古鎮人精湛的技藝、充沛的創造力和敏銳的商業頭腦,更不由得不反思自身的差距。

古鎮不古,它富有特色的建筑群折射出這個城鎮日新月異

3 的變化,不斷擴大綠化面積,全鎮主要干道種大樹、村村種大樹,全鎮面貌煥然一新,初步形成了“白天見綠色大樹,晚上見夜色燈光”的“生態型古鎮”、“光亮古鎮”,一個園林式現代化的城鎮已初具規模。

3、肇慶位于廣東省中西部,作為新劃入珠三角地區的一個山區市,人口413萬人(2010年)。先后被評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市、中國創建文明城市先進城市和中國投資環境百佳城市等稱號,由于是中國四大名硯之首端硯的產地,故有“中國硯都”之稱。2006年,肇慶市又被國家環??偩终J定為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東南部端州區、鼎湖區、高要市、四會市和肇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列入珠江三角洲,西北部廣寧、德慶、封開、懷集四縣屬山區。

在肇慶,考察團參觀了肇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肇慶高新區設立于1998年,2002年上半年擴園遷址到大旺正式掛牌運作,總面積98平方公里,首期規劃建設22.52平方公里,全部為國有土地,現有常住人口15萬多人;2004年7月被省政府確定為廣東省吸收外資重點工業園區和廣東省山區吸收外資示范區;2008年8月成功競得省首批示范性產業轉移園;2010年9月,成功升級為國家級高新區。至目前止,全區已累計引進各類工業企業600多家,其中已投產近300家,投資總

4 額1500多億元,吸引了世界500強企業韓國現代集團、韓國SK集團、美國財富500強企業美國LP集團、亞洲最大的鋁材生產商亞鋁集團、大型央屬企業中國國電集團、全球三大鋁銀漿生產商之一日本東洋鋁業、亞洲最大的中醫藥企業中恒集團等國內外知名企業落戶,初步形成了金屬新材料、先進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等四大主導產業,成為了肇慶乃至廣東經濟發展的一顆耀眼新星。

二、經驗與感受

1、創新發展、敢為人先

創新是發展之本、成長之根,一個地方的發展、一個企業的興盛,歸根結底是要創新思維、創新機制、創造市場。

深圳是中國十大創新城市榜首。圍繞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制定實施了《深圳國家創新型城市總體規劃實施方案》,建立了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以消化吸收再創新為路徑,以人才為根本,以知識產權保護為核心的創新體系,實現了從“深圳速度”向“深圳質量”、從“深圳制造”向“深圳創造”的轉變。深圳從增強創新源、完善創新鏈、優化創新體制機制,激發全社會創新激情等方面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探索建立了“官產學研資介”相結合的區域創新體系,造就了一大批高水平內生型創新人才、高層次創新型老板和在海內外有影響的創新型企業。目前,深圳社會研發投入占GDP的4%,擁有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333家。以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院為

5 例,先進技術院努力瞄準國家戰略需求,緊密結合區域創新體系建設,依次建立了面向智能系統與制造裝備的“中科院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先進集成技術研究所”(由中科院、深圳市、香港中文大學三方共建);面向低成本健康的“生物醫學與健康工程研究所”和面向快速城市化和工業信息化的“先進計算與數字工程研究所”,主要發展“集成工程學”、“健康工程學”、“數字工程學”三大新興學科,努力打造自主創新的科技高地,形成了多學科交叉、集成創新的特色與優勢,科研成果不斷涌現。截止2010年底,自籌項目經費近4.54億,科研項目共計511項。國家973重大基礎研究計劃項目“心腦血管易損斑塊的高分辨成像識別與風險評估預警體系重大問題的基礎研究”于2009年9月獲得科技部批準立項(經費2800萬),實現了落戶深圳市的國家重大科學基礎研究項目零的突破。國家基金項目的錄取率達33%,表現了強有利的基礎研究競爭力。爭取157個地方科研和產業化項目,服務企業300余家。五年申請累計受理391項,其中發明專利占77%,轉化過程中的專利占30%。2009年發明專利申請量列廣東省科研院所第一名;2009年獲批 “全國企事業單位知識產權試點單位”。先進院學術文章數量與質量位居國內研究所15名之內,成果不斷涌現。截止2010年底,共發表論文1197篇,EI論文收錄數量在全國科研機構排名約占11位。由此可見,正是持續不斷的創新,才 6 為地方和企業發展提供了不竭動力,才刷新了一個又一個記錄,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

2、產業提升、集群發展

層次決定效益、集群提升實力,要想得競爭之先,就必須占據產業高端、發展產業集群,從高端獲大利、向集群要效益。

中山是全國科技進步考核先進市、國家火炬計劃特色產業集群創新(試點)基地、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城市和廣東省產業集群升級創新試點城市。目前已形成了裝備制造、健康醫藥、電子電信、燈飾光源、家用電器、金屬制品、紡織服裝、家居家具、精細化工、特色食品等10大特色產業集群,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占工業總產值34.5%。引進17個高水平創新平臺,建立風力發電、游戲游藝2個產學研戰略聯盟,9個產學研合作示范基地,230名省部科技特派員進駐中山。得益于一系列改革、開放、搞活措施的鋪墊,中山的市場化規范而超前。“政府+行業協會+企業”的產業集群聯盟標準模式,使中山的產業聚而不亂、配套齊全。特色明顯,中山6個街道、18個鎮中,省級技術創新專業鎮就有15個,并且“一鎮一品”。以古鎮為例,改革開放以來,他們充分發揮政策、地緣和人文優勢,解放思想,改革創新,順利實現了從農業經濟到工業經濟,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從農村到城市、從封閉社會到開放社會的巨大跨越,成為享譽海內外的“中國燈飾之都”,在此基礎上,他們充分利用自身有利條件,加快公共研發服務平臺和企業研 7 發機構建設,建立并完善了以市場為導向,政府為引導,企業為主體,中介服務、資金支持及政策環境為支撐的技術創新體系。古鎮鎮經濟結構、產業結構十分突出,個體、私營經濟十分活躍,占經濟總量的95%以上。燈飾業是古鎮的龍頭行業,也是古鎮的經濟支柱。從1982年發展至今,經過近30年的培育和發展,已形成了以古鎮為中心,覆蓋周邊三市11鎮區,年產值超千億元的燈飾產業集群,成為世界性幾大燈飾專業市場之一,是國內最大的燈飾專業生產基地和批發市場。有中國馳名商標2個,中國名牌產品2個,廣東省名牌產品7個,廣東省著名商標15個。LED燈具產值80億元。2011年,燈飾業總產值達170.8億元,占全國市場份額的60%以上;出口總額5.0億美元,產品不僅暢銷全國,還出口到港澳臺地區、東南亞、日本、美國及歐洲等130多個國家和地區,享有較大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3、以人為本、和諧發展

以人為本、科學發展是上至中央、下至民眾的共同呼聲,廣東再次搶抓機遇,率先一步,走在前列。

肇慶高新區全面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切實加大對民生建設的資金投入,讓全區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不斷提升幸福指數。積極抓好就業和再就業工程,積極安臵本地2000多名“4050”人員在公益性崗位就業,對區內適齡就業人員免費分批進行就業技能培訓后推薦到區內企業就業,全面消除 8 “零就業”家庭。積極抓好同富裕工程,按照每人每年1200元的標準發放福利股分紅,符合條件人員1.6萬多名。積極抓好園區美化工作,對舊城區進行改造,建設環境優美的大旺公園、功能配套最齊全的新農貿市場,全面推進“十個一”生態文明社區工程建設,實現城區通5個居委會道路的硬底化和區內有線電視、自來水普及率100%,不斷改善群眾的生產生活環境。對區內困難家庭實行科級以上干部掛鉤幫扶脫貧制度。在宏旺集團,在內部員工管理上,該集團始終堅持“企業的競爭力最終是企業文化的競爭”的理念,將“人文關懷”的精髓貫徹到具體的工作細節,通過提煉內容豐富的格言文化,倡導全體員工認真學習做人做事哲學,真正成為一個品德高尚、有益于社會的文化人,極力為員工創造一流生活環境、一流工作環境、一流發展環境,用環境留人,用環境育人、用環境激勵人,培養職工主人翁意識,增強公司向心力和凝聚力,使企業發展始終充滿生機和活力。

4、集才益智、成效顯著

才智是寶。才智充盈,發展才能高速度、經濟才有高質量。 深圳本無更多才智資源,為滿足發展需要,他們匯聚53所海內外著名院校建設了“虛擬大學園”,引進103個國家級科研機構組成了“虛擬大學園重點實驗室平臺”,累計培養碩士以上研究生3.4萬余人、引進博士后85人、孵化企業704家、校企合作項目1247項,成為深圳發展的內生動力源。堅

9 持“內生與外引相結合”的人才戰略,能自己培養的,走內生之路;產業鏈關鍵環節、缺失環節,自主培養時間長、成本大的,選擇引進。去年實施了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的“孔雀計劃”,投資5億元引進了6個團隊。在人才引進上,由引進學科帶頭人發展到注重團隊引進;在項目引進上,由引進單體項目發展到引進機構,通過機構平臺產生n多項目。

中山堅持“以才積力、以才蓄勢、以才興業、以才強市”, 頒布實施了《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1-2020年)》,打造了“1+15”人才政策體系,開辟了人才入戶“綠色通道”,統籌解決人才入戶、子女就學問題,并對有突出貢獻的人才給予500萬元的“創新型科技人才突出貢獻獎”,傾力打造“孔雀東南飛、至此不徘徊”的人才福地。2010年出臺了《進一步加快培養引進緊缺適用人才的意見》,提出分6個層次引進或培養高端人才,這些人才可享受10萬-100萬元的購房補助;對獲省批準引進的創新科研團隊,在省給予專項工作經費基礎上,按不低于50%的比例配套資金;獲市批準引進的,給予100-1000萬元資助;引進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建設期內給予100-1000萬元扶持資金。此外還通過舉辦“人才發展高峰論壇”助推人才資源開發、引進和利用。目前中山有各類人才65萬人,其中本省外市占15%、省外占35%。

肇慶科技工作以實施《十二五規劃綱要》和建設廣佛肇經濟圈為契機,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實施“三促進一保持”戰略,

10 建設創新體系和科技服務體系,集聚、優化和升級傳統優勢產業,推動高新技術產業集群,為全市轉變經濟社會發展方式提供科技支撐。全年實施省級以上科技項目92項,爭取項目資金4824.5萬元。全面落實科技、教育、人才規劃綱要,建設科技強市。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立健全以企業為主體、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符合科技和產業發展規律的科技創新體系。在經濟和社會領域廣泛應用信息技術,努力打造“數字肇慶”。大力培養和引進科技帶頭人和各類創新人才,優化人才隊伍,為推動科學發展、加快發展提供科技智力支撐。

三、啟示與思考

廣東“無處不經濟”,整個社會凝心搞經濟、聚力謀發展,鮮有扯皮的現象、拖拉的作風、怠慢的行為,他們不等不靠、敢闖敢試、戰略清晰、執行有力,給考察團留下了深刻印象,也給我們帶來一了些啟示和思考:

一是解放思想,樹立先進理念。

思想決定方向,理念決定思路??v觀廣東經濟發展歷程,不難發現,圍繞促進經濟和社會事業全面發展進行思維和觀念的創新,善于發現機遇,緊緊抓住機遇,充分利用機遇,是廣東經濟和社會事業快速發展的重要秘訣之一。我們與廣東相比,在思想觀念的解放、搶抓機遇的膽識和敢為人先的氣魄上有較大差距。如此之大的差距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歸根結底還是思想觀念所決定的。學習借鑒廣東經驗,首要的就是要把廣東人的思維觀念和敢闖敢試的魄力學到手,把進一步解放

11 思想、更新觀念作為加快發展的首要前提,努力克服在加快發展問題上的思想桎梏,敢于沖破一切阻礙發展的條條框框,多在主觀上找差距、在困境中找出路、在挑戰中抓機遇,不能總是在強調客觀上打轉轉、在爭論中喪失機遇。要堅定加快發展的信心和決心,增強新形勢下破解加快發展難題的能力和水平,向解放思想要出路、要速度、要突破,在解放思想中闖新路、謀發展、求實效。在我們園區解放思想的最佳途徑就是樹立城市、發展、生態文明和改革創新的理念,用城市學說、發展學說、生態文明學說和改革創新的精神指引我們的具體工作。

二是科學規劃,實現產業集聚。

規劃引領發展,要用中心城市的眼光審視園區,全盤規劃城市建設,避免低水平拆建和無序開發;同時,要建全群眾教化和管理體系,提煉和弘揚核心價值體系。通過城市軟硬環境的建設,提高城市功能形象和首位度。園區要根據現有產業基礎、產業優勢和未來產業發展定位,委托高水平的機構對園區進行合理規劃,明確主導產業定位,實現園區產業的錯位發展,增強園區產業配套和產業集聚,特別是要謀劃新材料、新能源等新興產業項目,實現產業層次的提升。根據園區定位,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方案,細化目標、措施,并強化執行。結合正在修編的園區規劃,進行城市建設和文化建設;大膽開發,確立區域特色。規劃修編完成后,就必須堅決服從規劃,一以貫之、分步實施,確保規劃的權威性,任何人都不能隨意更改。

12 三是創新模式,拓展融資渠道。

由于我縣和園區財力有限,不可能像廣東那樣,由政府安排大量的資金投入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為此,要創新園區建設運作模式,在爭取建立“財務獨立、封閉運行、自求平衡、滾動發展”的一級財政體制基礎上,以經濟實體作為園區投融資及開發建設平臺;由政府投入土地和財政資金,通過市場化運作籌集資金,利用BT、BOT等開發建設模式,使有限的資產、資金合理有序調配和流動起來;盤活民間資本,引導民間資金參與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為招商引資創造良好的條件。

四是招才引智,促進轉型升級。

結合園區實際,園區在做強做大傳統產業的同時,加快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的發展??萍贾无D型,加強與與科研機構的合作,引進技術、人才、科研機構,為園區發展和產業升級提供智力支持。要研究鼓勵和支持國內外知名院校和科研機構與園區企業開展交流合作,通過外引、內生,造就一批能夠為園區發展所用的創業人才和創新團隊。要完善創新創業規劃和政策體系,引進和培養一批高科技創業企業和科技企業孵化器群體,培養園區發展的新動力。

五是整合資源,推進經營城市。

要強化“經營城市”的理念,盤活城市資源,激發城市活力,實現經濟起飛和快速發展。將城市擁有的土地、設施、環境及其他各種資源要素資本化,以市場運作方式經營城市資

13 產,不斷加強園區建設力度,探索出自我積累、自我發展的城市建設新路子。我們要大膽學習和借鑒發達地區的經驗和做法,樹立“經營城市”的理念,學習、了解和掌握“經營城市”的方式、方法,高起點的規劃和定位城市發展方向,采用市場化的運作方式經營城市資源,發揮優勢,加快發展,走出具有縉云片區特色的城市發展之路。

******赴廣東考察團

上一篇:醫療器械考察報告下一篇:外墻涂料考察報告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