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高一生物總結范文

2023-04-13

高一生物總結范文第1篇

B.乙.丙細胞不可能來自同一個體 C.甲、乙、丙三個細胞均含有4條染色體

D.甲、乙、丙三個細胞均含有同源染色體

2.下面對基因型和表現型關系的敘述,其中錯誤的是( ) A、表現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B、基因型相同,表現型一定相同

C、在相同生活環境中,基因型相同,表現型一定相同 D、在相同生活環境中,表現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3.母馬的體細胞有染色體64條,公驢的體細胞有染色體62條。母馬與公驢雜交的后代騾的體細胞染色體數為( )

A.61 B.62 C.63 D.64 4.桃果實表面光滑對有毛為顯性,在毛桃的植株上授以純合光桃的花粉,該雌蕊發育成的果實應為( )

A.毛桃 B.光桃

C.1/3概率為毛桃 D.1/3概率為光桃

5.下列各項應采取的交配實驗方法分別是( )

①鑒別一只白兔是否是純合體 ②鑒別一對相對性狀的顯性和隱性 ③不斷提高小麥抗病的品種的純度

A.雜交、測交、自交 B.測交、雜交、自交 C.雜交、自交、測交 D.自交、測交、雜交

6.具獨立遺傳的兩對基因的兩個雜合體雜交,子代只有一種表現型,那么這兩個親本的基因型為( )

A.aaBb×AABb B.AaBB×AABb C.AaBb×AABb D.AaBB×aaBb 7.下列屬于等位基因的是( )

A.A與b B.Y與y C.E與E D.f與f 8.已知小麥抗銹病是由顯性基因控制,讓一株雜合子小麥自交得F1,淘汰掉其中不抗銹病的植株后,再自交得F2,從理論上計算,F2中不抗銹病占植株總數的( ) A.1/4 B.1/6 C.1/8 D.1/16 9.黃色皺粒(YYrr)與綠色圓粒(yyRR)的豌豆雜交,F1植株自花傳粉,從F1植株上所結的種子中任取1粒綠色圓粒和1粒綠色皺粒的種子,這兩粒種子都是純合體的概率為( )

A.1/3 B.1/4 C.1/9 D.1/16 10.調查發現人群中夫婦雙方均表現正常也能生出白化病患兒。研究表明白化病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判斷下列有關白化病遺傳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白化病患者與表現正常的人結婚,所生子女表現正常的概率是1

B.如果夫婦雙方都是攜帶者,他們生出白化病患兒的概率是1/4 C.如果夫婦一方是白化病患者,他們所生表現正常的子女一定是攜帶者 D.致病基因是隱性基因 11.基因型為Bb的動物,在其精子形成過程中,基因B與B.b與b和B與b的分開,分別發生在( )

①精原細胞形成初級精母細胞 ②初級精母細胞形成次級精母細胞 ③次級精母細胞形成精細胞 ④精細胞變形成為精子

A.①②③ B.③③② C.②②② D.②③④

12.某細胞,同源染色體、染色單體、染色體、DNA分子之比0∶0∶1∶1,則該細胞所處的時期是( )

A.有絲分裂中期 B.減數第一次分裂末期 C.有絲分裂后期 D.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

13.豌豆在自然狀態下是純種的原因是 ( )

A、豌豆品種間性狀差異大 B、豌豆先開花后授粉 C、豌豆是閉花自花授粉的植物 D、豌豆是自花傳粉的植物 14.孟德爾分離定律體現在( )

A.純合子形成配子時 B.雜合子形成配子時 C.顯性個體形成配子時 D.受精作用時

15.基因型為 AaBb 的個體與 aaBb 個體雜交,按自由組合定律遺傳,Fl的表現型比例是: A . 9 :3 : 3 : 1 ; B .1 :1:1:1 C . 3 :l : 3 ; l ; D .3 :1 16.在下列關于血友病基因遺傳的敘述中,不可能的一項是 A.攜帶此基因的母親把基因傳給兒子 B.患血友病的父親把基因傳給兒子

C.患血友病的父親把基因傳給女兒 D.攜帶此基因的母親把基因傳給女兒

17.右圖表示某二倍體動物體內一個正在分裂的細胞。這個細胞所處的時期為( ) A.有絲分裂中期 B.減數第一次分裂中期 C.減數第二次分裂中 D.減數第一次分裂間期

18.某生物的基因組成如圖,則它產生配子的種類及它的一個卵原 細胞產生卵細胞的種類分別

A.4種和1種 B.4種和2種 C.4種和4種 D.8種和2種

19.在進行減數分裂實驗過程中,確認同源染色體的主要依據是 A.一條染色體復制而成的兩條染色體 B.能聯會的兩條染色體

C.一條來自父方,一條來自母方的染色體 D.形狀和大小都相同的染色體

20.若某家庭已有4個孩子,3男1女,那么再生1個孩子是女孩的幾率是( ) A. 0 B. 1/2 C. 1/4 D. 1/8

21.在常染色體上的A、B、C三個基因分別對a、b、c完全顯性。用隱性性狀個體與顯性純合個體雜交得F1,F1測交結果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則下列正確表示F1基因型的是

22.在減數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 )

A.在減數第

一、第二分裂后期都出現 B.同時發生于減數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C.同時發生于減數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D.同源染色體分離出現于減數第一次分裂,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出現于減數第二次分裂 23.兩個黃色圓粒豌豆品種進行雜交,得到6000粒種子均為黃色,但有1500粒為皺粒。兩個雜交親本的基因組合可能為 A.YYRR×YYRr B.YyRr×YyRr C.YyRR×YYRr D.YYRr×YyRr 27.關于右圖說法正確的是 A.該圖表示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 B.該圖可以表示次級卵母細胞 C.該圖中含有4個染色體和4個染色單體 D.能產生該圖的體細胞的染色體數為4條

28.下列表示純合體的基因型是 ( ) A.AaXHXH B.AABb C.AAXHXH D.aaXHXh

30.某種遺傳病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下圖為該遺傳病的系譜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該病為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Ⅱ1為純合子 B.該病為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Ⅱ4為純合子

C.該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Ⅲ2一定為雜合子 D.該病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Ⅱ3為純合子 14.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體細胞中只含有成對的常染色體

B.生殖細胞中只含有性染色體

C.體細胞中含有成對的常染色體和性染色體 D.生殖細胞中含有成對的性染色體和常染色體

15.在減數分裂的第一次分裂過程中,不出現的變化是( )

A.形成四分體 B.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 C.同源染色體分離 D.著絲點一分為二

16.下列關于同源染色體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同源染色體來源相同,是來自父方或母方的一條染色體經復制后形成的 B.同源染色體的形狀、大小一般都相同

C.減數分裂時能配對聯會在一起的兩條染色體 D.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必須分離的兩條染色體

17、動物卵細胞與精子形成不同之處是( ) A.次級卵母細胞進行的是普通的有絲分裂 B.卵細胞不經過變形階段

C.減數分裂時,染色體復制時期不同

D.一個卵原細胞能形成兩個次級卵母細胞

19.一男子把X染色體傳給他的孫女的概率是( ) A.1

2 B.1

4

C.1

8 D.0 20.如圖所示的細胞正處于( ) A.減數第一次分裂中期

B.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

C.有絲分裂后期

D.有絲分裂中期

21.在某動物的卵細胞核中,DNA的質量為A g,那么在有絲分裂前期時,其體細胞細胞核中DNA質量為( )

A.4A g B.8A g C.A g D.2A g 22.下圖表示某生物個體的細胞分裂的不同時期,其中,示意減數分裂第一次分裂中期的圖示( )

24.下列關于果蠅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雌果蠅體細胞含有兩條X染色體

B.雄果蠅產生的精子中一定有Y染色體 C.雌果蠅產生的卵中有兩條X染色體 D.雄果蠅的體細胞中有兩條Y染色體 23.某同學總結了有關減數分裂、染色體、DNA的知識點,其中錯誤的是( ) ..A.初級精母細胞中染色體的數目正好和DNA分子數目相同

B.減數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細胞中染色體的數目等于正常體細胞中的染色體數 C.次級精母細胞中的DNA分子正好和正常體細胞的DNA分子數目相同 D.任何一種哺乳動物的細胞中染色體的數目和著絲點數目相同 25.基因分離規律的實質是( )

A.子二代不出現性狀分離 B.等位基因隨同源染色體分開而分離 C.子二代性狀分離比是 3∶1 D.測交后代性狀分離比為 1∶1

26、女性色盲,她的什么親屬一定患色盲?( ) A、父親和母親 B、兒子和女兒 C、母親和女兒 D、父親和兒子 27.人類精子染色體組成是( )

A、 44條+XY B 、22條+X或22條+Y C、11對+X或11對+Y D、22條+Y 28.人的性別決定是在( )

A、胎兒形成時 B、胎兒發育時 C、形成受精卵時 D、受精卵分裂時

29.假若某一性狀總是從父親直接傳給兒子,又從兒子直接傳給孫子,那么這一性狀是由什么決定的( )。

A、由常染色體決定的 B、由X染色體決定的 C、由Y染色體決定的 D、由性染色體決定的

31.右圖最有可能反映紅綠色盲癥的遺傳圖譜是(注:□○表示正常男女,■●表示患病男女)( )

34.一對色覺正常的夫婦,生了一個色盲兒子和一個正常的女兒,問女兒攜帶色盲基因的可能性是( ) A.3/4

B.1/2 C.1/4 D.2/3 35.某人患血友病,他的岳父表現正常,岳母患血友病,對它的子女表現型的預測應當是( ) A.兒子、女兒全部正常 B.兒子患病,女兒正常

C.兒子正常,女兒患病 D.兒子和女兒都有可能出現患者 36.對夫婦表現正常,生了兩個患血友病和一個正常的孩子,這三個孩子的性別是( ) A.都是男孩或兩個男孩和一個女孩 B.都是女孩

C.兩個女孩和一個男孩 D.以上答案都正確 二.非選擇題(共40分)

1.根據下面的細胞分裂圖回答問題:

(1)A圖表示細胞分裂的方式 ,處于 期。細胞中有 條染色體, 條染色單體。

(2)C圖所示細胞分裂產生的細胞名稱是 , 每個子細胞中有_ 條染色體。

(3)A、B、C三個細胞中,具有同源染色體的細胞為 ,A、B兩圖中DNA分子數之比為 。

2.右圖是某家族神經系統疾病的遺傳圖譜,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基因用B、b表示)

⑴ 該致病基因最可能位于______染色體上,_______性遺傳。

⑵ 圖中Ⅰ2和Ⅱ5的基因型分別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⑶ Ⅲ14和致病基因是由________遺傳給________后再傳給他的。

⑷ Ⅳ16的致病基因是由________遺傳給________后再傳給他的。

高一生物總結范文第2篇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理解孟德爾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及其解釋和驗證。

區別性狀分離、顯性性狀、隱性性狀、雜合子和純合子等基本概念。

闡明分離定律并能運用分離定律解釋和預測一些遺傳現象,并嘗試雜交實驗的設計。

2、能力目標

通過學習孟德爾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過程,體驗科學研究的一般

過程。

通過課前的調查實驗和課堂模擬實驗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觀察、分

析、整理歸納能力,學會科學的思維方法。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通過科學家的事跡,對學生進行熱愛科學、獻身科學的教育。

體驗孟德爾遺傳實驗的科學方法和創新思維,逐養成敢于質疑、勇于

創新、勇于實踐,以及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1對分離現象的解釋,闡明分離定律。

2以孟德爾的遺傳實驗為素材進行科學方法教育。

3運用分離定律解釋一些遺傳現象。

難點

1對分離現象的解釋。

2假說—演繹法。

三、教具準備

多媒體教學課件

塑料筒

12

兩色小球各

120

個。

四、教學設計思路

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一)這節課中的經典實驗及驗證過程無法在課堂上重現。在教學中我采用“假說—演繹法”開展孟德爾遺傳定律的教學在對生物性狀遺傳的探索過程中設置一系列環環相扣的問題,讓學生主動參與問題的分析,在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建構知識結構,同時也體驗了孟德爾的科學研究方法,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從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變成研究者、探索者;在學習基礎知識的同時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分析能力,并同時對學生進行了科學方法教育。教學思路如下:

(1)由問題誘導學生探究心理

(2)模擬實驗,突破思維難點

(3)分析測交實驗,感悟假說—演繹法

(4)歸納、總結分離規律

(5)由問題誘導學生探究心理

(6)習題演練,務實基礎

五、課時安排

2

課時

六、教學方法

教師講述、談話與學生活動相結合,將科學方法教育貫穿全過程。

七、教學實施的程序

環節及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

(第一課時)引入

新課

1

孟德的豌豆雜交實驗(一)

一、孟德爾的生平

二、孟德爾的豆雜交實驗

1、選材原因

2、異花傳粉

去雄→套袋→傳粉→套袋

3、相對性狀

三、一對相對狀的雜交實驗

顯性性狀

隱性性狀

性狀分離

四、對分離現的解釋

1、孟德爾假設要點

2、對分離現象解釋

3、性狀分離比

五、對分離現解釋的驗證

六、分離定律

小結

練習

出示課件,利用課本上的事例導入新課。

組織學生討論:哪些遺傳現象符合“融合遺傳”的觀?哪些遺傳現象與“融合遺傳”相矛盾

講述:列舉典型的實例,如不同顏色的牡

丹花、桃花,黑毛羊與白毛羊等,說明生物的

遺傳不遵循“融合遺傳”的客觀事實。

1

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一(板書)

講述:人們對遺傳問題的研究,最初是從

對生物性狀的研究開始的。其中,基因的分離

定律、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是由孟德爾通過雜

交試驗發現的。

設疑:在

140

多年前孟德爾通過雜交實驗

揭示了生物遺傳的基本規律。孟德爾為什么能揭示這一科學奧秘。組織學生交流對孟德爾的初步了解。

一、孟德爾的生平

請小組同學對課前收集的有關孟德爾的生平事跡做簡要的介紹。

孟德爾,奧地利遺傳學家,遺傳學的奠基人。從小喜愛自然科學,因家貧而到修道院做修道士。1851~1853

年去維也納大學學習物理學、化學、數學、動物學和植物學,在此期間受到著名物理學家

J.C.多普勒的數學和統計學的熏陶、植物學家

F.J.A.N.翁格爾的物種可變和植物通過雜交可能產生新種觀點的影響,這一切對他以后創造性的科學研究起了很大作用。

1856~1863

年,他進行了

8

年的豌豆

雜交實驗,并于

1865

年在布呂恩自然科學研究協會上報告了他的研究結果。1866

年又在該會會刊上發表了題為《植物雜交試驗》的論文。他在這篇論文中提出了遺傳因子、現稱基因,及顯性性狀、隱性性狀等重要概念,并闡明其遺傳規律,后人稱之為孟德爾定律(包括“分離定律”及“自由組合定律”)

孟德爾在實驗中對于解決什么問題(亦即遺傳規律)、選擇什么材料和怎樣分析結果,都有十分清晰的構思。他沖出了已往生物學界一直因循的活力論和目的論窠臼、敢于借鑒物理學中的粒子運動,即粒子的隨機結合和分離作為實驗設計分析的基點。在實驗方法上一反

前人籠統描述親子間總合性狀相似和不同的

做法,把諸如莖桿高度、子葉顏色等作為各自

獨立的性狀,并設想個體的總合性狀乃是由多

種獨立性狀隨機組合和分離的產物。他的另一

超人之處是在數據處理上沒有忽視未表達所

研究的獨立性狀的個體的數目。他所建立的測

交法最能說明他對隱性個體遺傳內涵的重視。

但是這些發現當時并未受到學術界的重視。直

1900

年,孟德爾定律才由

3

位植物學家通

過各自的工作分別予以證實,成為近代遺傳學

的基礎。從此孟德爾也被公認為科學遺傳學的

奠基人。

二、孟德爾的豌豆雜交試驗(板書)

請學生自學教材,孟德爾的豌豆雜交試

驗。

1、選材原因

提問:孟德爾的雜交試驗主要是用什么材料

取得成功?

出示豌豆花示意圖。請資料查閱小組學生

描述豌豆花的特點,解釋豌豆在自然界中是純

種的原因。

豌豆花的結構很適合自花傳粉,這是因為

花在未受粉之前,雄蕊和雌蕊都緊緊地被花瓣

包裹著,是嚴格的自花傳粉植物。在開花前就

完成了受粉,是閉花受粉。這樣避免了外來花

粉粒的干擾,在自然狀態下保持純種。此外,豌豆的相對性狀多,便于觀察。

自然狀態下的豌豆是嚴格的自花傳粉,要進行雜交試驗,需人工進行異花傳粉。

2、異花傳粉(板書)

什么是異花傳粉?

如何進行異花傳粉?

簡要介紹傳粉過程。

去雄(先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套

袋(給去雄的花朵套上紙袋,等待另一株成熟的花粉)→授粉(采集另一植株的花粉,授到去雄花的柱頭上)。

供應花粉的植株叫做什么?

接受花粉的植株叫做什么?

3、相對性狀

出示豌豆的七對相對性狀掛圖。

簡要介紹豌豆的七對相對性狀。

問:什么是相對性狀?

舉例讓學生判斷。

問:人的直發和狗的卷毛是不是相對性狀?為什么?

問:人的雙眼皮和有耳垂是不是相對性狀?為什么?

問:人的雙眼皮和雙眼皮是不是相對性孟德爾發現豌豆的這些性狀都能夠穩定地遺傳給后代,且這些性狀易于區分,試驗結果很容易觀察和分析,這是孟德爾試驗成功的一個原因。

我們知道了不同品種的豌豆之間同時具有多對相對性狀?如何進行雜交試驗,才能便于研究和分析呢?孟德爾為了便于分析試驗結果,他首先只是對每一對性狀分別進行研究。

三、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板書)

出示高莖豌豆和矮莖豌豆的雜交試驗掛圖邊講解邊板書。注意指明符號含義,順理引出“顯性性狀”、“隱性性狀”、“性狀分離”概念。

孟德爾用純種的高莖豌豆和純種的矮莖豌豆作親本(用

P

表示)進行雜交。無論用高

莖豌豆作母本正交,還是作父本反交。雜交后

的第一代,簡稱子一代(用

F1

表示)總是高

莖的。

正交與反交是一組相對概念。若甲為母

本,乙為父本間的交配方式稱為正交。以甲為

父本,乙為母本的交配方式就稱為反交。

問:子一代為什么全是高莖?矮莖性狀哪

去了?

帶著這個疑問,我們看看孟德爾是怎樣做

的。他讓子一代高莖豌豆自交,得到的子二代

植株中除了有高莖的,還有矮莖的。

自交(用⊕表示)(是指基因型相同的生物

個體之間相互交配的方式,對植物來說是指同花授粉和同株異花授粉。

從子二代出現的兩種性狀,能提示我們什

么?

孟德爾把雜種子一代中顯現出來的性狀,

叫做顯性性狀,如高莖;把未顯現出來的性狀,

叫隱性性狀,如矮莖。子二代中同時顯現顯性

性狀和隱性性狀的現象,在遺傳學上叫做性狀

分離。

孟德爾對試驗結果并沒有停留在表面現

象的觀察上,而是采用了前人從未用的統計學

的方法進行分析研究。他發現,在所得到的

1064

個子二代豌豆植株中,有

787

株是高莖,

277

株是矮莖,高莖與矮莖的數量比接近

3:1。

請同學們注意這個比例。

難道僅高莖和矮莖這對性狀存在子二代呈現

3:1?孟德爾又做了豌豆的其它相對性狀雜交試驗,用同樣的方法進行統計學分析,結果如書中“孟德爾做的豌豆雜交試驗的結果”表所示。

問:該雜交試驗結果說明什么?

為什么子一代只出現顯性性狀?子二代出

現性狀分離且分離比都接近

3:1?這就是科學研究的第一個環節——發現問題。如何將這些在試驗中得出的結果用一套理論來解釋呢?孟德爾的研究進入了第二個環節——分析問題,提出假設。

四、對分離現象的解釋(板書)

1、孟德爾假設的要點(板書)

問:孟德爾假設的要點是什么?

課件出示假設。

在孟德爾當時的年代,生物學還沒有建立

基因概念,孟德爾認為:

a、生物的性狀是由遺傳因子(后改稱為基因)決定的。在生物的細胞中,決定性狀的遺傳因子是成對的。

b、決定顯性性狀的因子是顯性遺傳因子

(用大寫字母表示D),如高莖;決定隱性性狀的因子是隱性遺傳因子(用小寫字母表示d),如矮莖。

顯性純合子

DD

隱性純合子

dd

顯性雜合子

Dd

c、生物體在形成生殖細胞——配子時,成對遺傳因子彼此分離,分別進入不同配子。

每個配子中只含有成對遺傳因子中的一個。

d、受精時,雌雄配子結合,且機會均等。于是遺傳因子又恢復成對。成對遺傳因子存在時,顯性遺傳因子對隱性遺傳因子起顯性作用。

2、對分離現象的解釋(板書)

根據孟德爾的假設,請你解釋為什么子一代只出現顯性性狀?

通過引導學生,邊板書邊利用假設要點說明,特別要描述清楚成對遺傳因子的分離。

親本:純高莖和純矮莖的遺傳因子組成是怎樣的?

DD

dd

產生的配子的遺傳因子是什么?

通過哪種分裂方式產生的?

受精時,雌雄配子結合,形成的子一代遺傳因子的組成是怎樣的?

子一代遺傳因子恢復成對。由于遺傳因子D對d的顯性作用,所以,

F1(Dd)只表現出什么性狀?而矮莖性狀表現不出來。

如何解釋子二代會出現性狀分離?且分離比為

3:1?

問:F1(

Dd)自交時,可產生哪幾種配子?

由于在受精時,雌雄配子隨機結合,F2便可產生幾種遺傳因子組合?且它們的數量比為多少?

由于D對d的顯性作用,F2的性狀表現有幾種類型?高莖和矮莖的數量比為多少?

一個正確的理論,不僅要能說明已經得到的試驗結果,還應該能夠預測另一些試驗結果。孟德爾為了驗證他對分離現象的解釋是否正確,采用了“測交”這一創新方法,解決這一難題.

五、對分離現象解釋的驗證(板書)

在當時人們對遺傳規律的研究,只能通過后代的性狀表現來推測。孟德爾假設提出

Dd的豌豆在形成配子時,D

要與

d

分開。如果用DD

的豌豆與雜種一代雜交,子代中會得到什么結果?

邊講解邊板書

P:

Dd

DD

配子:

D(1/2)

d

(1/2)

D(1)

F1:

DD(1/2)

Dd(1/2)

子代是什么性狀?這樣很難推測雜種一代在形成配子時

D

d

分開。因為顯性純合子形成

D

配子,與

d

配子結合時,就使

d

控制的性狀表現不出來。如何使來自雜合子

d

控制的性狀表現出來呢?

選用隱性類型個體,這正是孟德爾當時高明之處。

測交就是讓

F1

與隱性純合子雜交的交配

方式。這個方法可以用來測定

F1

的遺傳因子

組合。

請一位學生上黑板寫出測交的遺傳圖解。

Dd

dd

配子:

D(1/2)

d

(1/2)

d(1)

后代:

Dd(1/2)

dd(1/2)

問:如何由測交來判斷

F1的基因組成?

孟德爾所做的測交試驗結果,顯示后代中兩種性狀分離比接近

1:1,符合預期的設想,從而證明了

F1

在形成配子時,成對的遺傳因子發生了分離,分離后的遺傳因子分別進入不同的配子中。

至此,孟德爾的假設得到了驗證。于是,科學研究進入第四個環節——總結規律。

六、分離定律(板書)

在生物的體細胞中,控制同一性狀的遺傳因子成對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時,成對的遺傳因子發生分離,分離后的遺傳因子分別進入不同的配子中,隨配子遺傳給后代。

簡單回顧孟德爾揭示分離定律的過程,引導學生總結:

“觀察實驗、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提出假說→設計實驗、驗證假說→歸納綜合、總結規律”

即提出“假說—演繹法”。

孟德爾的分離定律不僅僅適用于豌豆,對大多數生物的遺傳現象都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它是遺傳學中最基本的規律,不但能正確解釋生物界的某些遺傳現象,而且能夠預測雜交后代的類型和各種類型出現的概率,在實踐中的應用范圍很廣。今天我們就在育種、醫學等方面等方面例題進行練習,著力點是打好基礎。

練習題(略)

交流、探討身邊的

生物遺傳現象是否

符合“融合遺傳”的

觀點。

根據自己已有的知

識,交流對孟德爾

的初步認識。

自學

豌豆

結合圖解,分析總

觀察、思考。

一朵花的花粉落到

另一朵花的柱頭上

的過程。

父本(用♂表示)

母本(用♀表示)

同種生物的同一種

性狀的不同表現類

型。

矮莖性狀在子一代

并沒有消失,只是

沒有表現出來。

子二代出現性狀分

離現象,且顯性性

狀與隱性性狀的數

量比接近

3:1,具

有規律性。

思考、回答。

DD

dd。

D或d,

通過減數分裂。

Dd

高莖性狀。

D和d兩種數目相等的配子。

DD、Dd、dd=

1:2:1。

兩種。高莖和矮莖=3:1。

思考、回答。

全部是高莖。

測交后代如果出現兩種性狀,即

F1

為雜合子;若后代只有一種性狀,即

F1為純合子。

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

和學習興趣。

“孟德爾的生平事跡的介紹”具有很強的故

事性,學生容易接受,

學生會對孟德爾會產

生欽佩和感動。通過這一過程能較好的對學

生進行科學精神教育。

以教師的講授為主,為

學生闡明“一對相對性

狀的雜交實驗”做鋪

墊。培養學生的概括能

力和理解能力。

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

實驗的過程介紹并沒

有采用簡單講授方式,

而是用設置問題串的

方式引導學生對每一

步的實驗現象解釋,以

及下一步該如何做才

能驗證自己的觀點。這

一部分的學習充分地發揮了學生的想象力,在教師的引導下設計出自己的研究方案,讓

孟德爾的實驗過程得

以再現。

高一生物總結范文第3篇

1、遺傳病是指因遺傳物質不正常引起的先天性疾病,通常分為單基因遺傳病、多基因遺傳病和染色體異常遺傳病三類。

2、單基因遺傳?。河梢粚Φ任换蚩刂?,屬于單基因遺傳病。

3、多基因遺傳?。河啥鄬Φ任换蚩刂?。常表現出家族性聚集現象,且比較容易受環境影響。

4、染色體異常遺傳?。豪邕z傳病是由染色體異常引起的。

5、優生學:運用遺傳學原理改善人類的遺傳素質。讓每個家庭生育出健康的孩子。

6、直系血親“指由父母子女關系形成的親屬。如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子女、孫子女等。

7、“旁系血親”指由兄弟姐妹關系形成的親屬。

8、“三代以內旁系血親”包括有共同父母的親兄弟姐妹、有共同祖父母的堂兄弟姐妹、有共同外祖父母的表兄弟姐妹。

語句:

1、單基因遺傳?。篴、常染色體隱性:白化病、苯丙酮尿癥。 b、伴X隱性遺傳:紅綠色盲、血友病、果蠅白眼、進行性肌營養不良。 c、常染色體顯性:多指、并指、短指、多指、軟骨發育不全、d、伴X顯性遺傳:抗VD性佝僂病。

2、多基因遺傳?。呵嗌倌晷吞悄虿?、原發性高血壓、唇裂、無腦兒。

3、染色體異常遺傳病;a、常染色體?。?1三體綜合征(發病的根本原因是患者體細胞內多了一條21號染色體。)、b、性染色體遺傳病。

4、優生及優生措施:a、禁止近親結婚:我國婚姻法規定:“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禁止結婚。”b、遺傳咨詢:遺傳咨詢是預防遺傳病發生最簡便有效的方法。C、提倡“適齡生育”:女子生育的最適年齡為24到29歲。d、產前診斷。

5、禁止近親結婚的理論依據是:使 隱性致病基因純合的幾率增大。

6、先天性疾病不一定是遺傳病(先天性心臟病),遺傳病不一定是先天性疾病。

高一生物總結范文第4篇

班級

姓名

學號

學習目標:

課標要求

核心素養

舉例說明染色體結構和數目的變異都導致生物性狀的改變甚至死亡。

1.生命觀念:根據結構和功能觀說出染色體結構變異種類及其影響。

2.科學思維:(1)經過歸納與概括理解染色體組的概念;

(2)通過分類與比較,明確單倍體育種與多倍體育種流程。

3.實驗探究:基于給定條件,探究低溫誘導植物細胞的染色體數目變化。

課程學習:

生物變異可分為

??蛇z傳的變異有

、

、

三種來源。(P97)

一、染色體變異

(一)染色體數目的變異

1、種類:一類是細胞內

,例如

;

另一類是細胞內染色體數目以

為基數成倍地增加或減少。

2、染色體組概念:

(1)據果蠅染色體組成圖分析:

果蠅體細胞有幾條染色體?幾對常染色體?

體細胞中Ⅱ號和Ⅱ號染色體是什么關系?Ⅲ號和Ⅳ號呢?

雄果蠅精細胞中染色體組成是怎樣的?

(2)

染色體組:

在大多數生物的體細胞中,染色體都是

的,也就是含有

,其中每

稱為一個染色體組。如雄果蠅的精子中只含有一個染色體組(

或者

)。

素養探究

染色體組數目判斷方法

A、

根據染色體形態判斷

據圖思考:右邊細胞核內,有幾個染色體組?

B、

根據染色體形態和數量判斷

據圖思考:右邊細胞核內,有幾個染色體組?

C、根據基因型判斷

基因型為AaaBbb,有幾個染色體組?

3.二倍體和多倍體

(1)二倍體:由

發育而來的個體,體細胞中含有

的個體叫作二倍體,如

、

、

。

(2)多倍體:體細胞中含有

的個體,統稱為多倍體。其中體細胞中含有三個染色體組的稱作

,如

;體細胞中含有四個染色體組的稱作

,如

。

(3)多倍體的優點?

(4)多倍體的獲得途徑?人工誘導多倍體的方法很多,如

,用

等。目前最常用且最有效的方法是用

處理

。

(5)根據課本p88內容思考

①秋水仙素處理獲得多倍體的原理?

②秋水仙素作用時期?

(6)【探究?實踐】根據P89低溫誘導植物細胞染色體數目的變化實驗內容,思考以下問題:

①低溫誘導獲得植物多倍體的原理?

②該實驗中,卡諾氏液、95%酒精的作用

③制片步驟?

④該實驗與秋水仙素實驗有什么相似之處?

⑤觀察時,是否所有的細胞中染色體數目都加倍?

(7)

根據課本P91拓展應用中三倍體無籽西瓜的題目,思考下列問題:

①嘗試概括出三倍體無籽西瓜的培育方法(用文字加箭頭的形式表示)

②思考三倍體植株為什么不能形成種子?

4.單倍體:在生物的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目不僅可以

,也可以

。體細胞中含有本物種

的個體,叫作

,如雄蜂、雄蟻。

特點:與正常植株相比,單倍體植株長得

,而且

。

思考:①單倍體的體細胞中是否只含一個染色體組?

②據P89《與社會的聯系》回答,單倍體育種的方法(畫出概念圖)?

③思考單倍體育種的原理是什么?它有哪些優點和缺點?

素養探究

“二看法”判斷單倍體、二倍體和多倍體的方法

一看發育起點;二看體細胞中含有幾個染色體組

二、染色體結構的變異

1、種類:

名稱

圖解

變化

舉例

缺失

染色體b片段

重復

染色體b片段

易位

染色體斷裂的片段

(d、g)

到另一條非同源染色體上

倒位

同一條染色體上某一片段(a、b)位置

①缺失:染色體中某一片段

引起的變異,如:貓叫綜合征是人的第

號染色體部分缺失引起的遺傳病;果蠅

的形成。

②重復:染色體中

某一片段引起變異,如

。

③倒位:染色體的某一片段

到另一條

上引起的變異。

④易位:染色體中某一片段位置

引起的變異。

2、結果:染色體結構的改變,會使排列在染色體上的

發生改變,而導

的變異。

3.對生物體的影響:大多數染色體結構變異對生物體是

的,有的甚至會導致生物體

。

【課堂小結】

【隨堂檢測】

1、某生物正常體細胞的染色體數目為8條,下圖中,表示含有一個染色體組的細胞是(

)

A

B

C

D

2、某生物的基因型為AAaaBbbbCCCc,那么它

有多少個染色體組?(

)

A、2、

B、3

C、4

D、8

3.下列有關單倍體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①由未受精的卵細胞發育成的個體,一定是單倍體

②含有兩個染色體組的生物體,一定不是單倍體

③生物的精子或卵細胞一定都是單倍體

④基因型為aaaBBBccc的植株一定是單倍體

⑤基因型為Abcd的生物體一般是單倍體

A.③④⑤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⑤

4、下列情況引起的變異屬于染色體變異的是(

)

A.非同源染色體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組合

B.一條染色體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條非同源染色體上

C.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發生局部交換

D.DNA分子中發生堿基的增添缺失或替換

5.導致遺傳物質變化的原因有很多,下圖字母代表不同基因,其中變異類型①和②依次是(  )

A.突變和倒位

B.重組和倒位

C.重組和易位

高一生物總結范文第5篇

第一章 走近細胞

第一節 從生物圈到細胞

一、相關概念、

細 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統

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 細胞→組織→器官→系統(植物沒有系統)→個體→種群

→群落→生態系統→生物圈

二、病毒的相關知識:

1、病毒(Virus)是一類沒有細胞結構的生物體。主要特征:

①、個體微小,一般在10~30nm之間,大多數必須用電子顯微鏡才能看見; ②、僅具有一種類型的核酸,DNA或RNA,沒有含兩種核酸的病毒; ③、專營細胞內寄生生活;

④、結構簡單,一般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質外殼所構成。

2、根據寄生的宿主不同,病毒可分為動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細菌病毒(即噬菌體)三大類。根據病毒所含核酸種類的不同分為DNA病毒和RNA病毒。

3、常見的病毒有:人類流感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SARS病毒、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艾滋病(AIDS)]、禽流感病毒、乙肝病毒、人類天花病毒、狂犬病毒、煙草花葉病毒等。

第二節 細胞的多樣性和統一性

一、細胞種類:根據細胞內有無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把細胞分為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

二、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比較:

1、原核細胞:細胞較小,無核膜、無核仁,沒有成形的細胞核;遺傳物質(一個環狀DNA分子)集中的區域稱為擬核;沒有染色體,DNA 不與蛋白質結合,;細胞器只有核糖體;有細胞壁,成分與真核細胞不同。

2、真核細胞:細胞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真正的細胞核;有一定數目的染色體(DNA與蛋白質結合而成);一般有多種細胞器。

3、原核生物:由原核細胞構成的生物。如:藍藻、細菌(如硝化細菌、乳酸菌、大腸桿菌、肺炎雙球菌)、放線菌、支原體等都屬于原核生物。

4、真核生物:由真核細胞構成的生物。如動物(草履蟲、變形蟲)、植物、真菌(酵母菌、霉菌、粘菌)等。

三、細胞學說的建立:

1、1665 英國人虎克(Robert Hooke)用自己設計與制造的顯微鏡(放大倍數為40-140倍)觀察了軟木的薄片,第一次描述了植物細胞的構造,并首次用拉丁文cella(小室)這個詞來對細胞命名。

2、1680 荷蘭人列文虎克(A. van Leeuwenhoek),首次觀察到活細胞,觀察過原生動物、人類精子、鮭魚的紅細胞、牙垢中的細菌等。

3、19世紀30年代德國人施萊登(Matthias Jacob Schleiden) 、施旺(Theodar Schwann)提出:一切植物、動物都是由細胞組成的,細胞是一切動植物的基本單位。這一學說即“細胞學說(Cell Theory)”,它揭示了生物體結構的統一性。

第二章 組成細胞的分子

第一節 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一、

1、生物界與非生物界具有統一性:組成細胞的化學元素在非生物界都可以找到

2、生物界與非生物界存在差異性: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細胞內的含量與在非生物界中的含量明顯不同

二、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有20多種:

大量元素:C、 O、H、N、S、P、Ca、Mg、K等;

微量元素:Fe、Mn、B、Zn、Cu、Mo;

基本元素:C;

主要元素;C、 O、H、N、S、P;

細胞含量最多4種元素:C、 O、H、N;

無機物 無機鹽 組成細胞 蛋白質 的化合物 脂質

有機物 糖類

核酸

三、在活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85%-90%);含量最多的有機物是蛋白質(7%- 10%);占細胞鮮重比例最大的化學元素是O、占細胞干重比例最大的化學元素是C。

第二節 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

一、相關概念:

氨 基 酸:蛋白質的基本組成單位 ,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約有20種。 脫水縮合:一個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與另一個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相連接,同時失去一分子水。

肽 鍵:肽鏈中連接兩個氨基酸分子的化學鍵(—NH—CO—)。 二 肽:由兩個氨基酸分子縮合而成的化合物,只含有一個肽鍵。 多 肽:由三個或三個以上的氨基酸分子縮合而成的鏈狀結構。 肽 鏈:多肽通常呈鏈狀結構,叫肽鏈。

二、氨基酸分子通式: NH2 |

R — C —COOH |

H

三、 氨基酸結構的特點:每種氨基酸分子至少含有一個氨基(—NH2)和一個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連接在同一個碳原子上(如:有—NH2和—COOH但不是連在同一個碳原子上不叫氨基酸);R基的不同導致氨基酸的種類不同。

四、蛋白質多樣性的原因是: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數目、種類、排列順序不同,多肽鏈空間結構千變萬化。

五、蛋白質的主要功能(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 ① 構成細胞和生物體的重要物質,如肌動蛋白; ② 催化作用:如酶;

③ 調節作用:如胰島素、生長激素; ④ 免疫作用:如抗體,抗原;

⑤ 運輸作用:如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

六、有關計算:

① 肽鍵數 = 脫去水分子數 = 氨基酸數目 — 肽鏈數

② 至少含有的羧基(—COOH)或氨基數(—NH2) = 肽鏈數

第三節 遺傳信息的攜帶者------核酸

一、核酸的種類:脫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

二、核 酸:是細胞內攜帶遺傳信息的物質,對于生物的遺傳、變異和蛋白質的合成具有重要作用。

三、組成核酸的基本單位是: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DNA為脫氧核糖、RNA為核糖)和一分子含氮堿基組成 ;組成DNA的核苷酸叫做脫氧核苷酸,組成RNA的核苷酸叫做核糖核苷酸。

四、DNA所含堿基有:腺嘌呤(A)、鳥嘌呤(G)和胞嘧啶(C)、胸腺嘧啶(T) RNA所含堿基有:腺嘌呤(A)、鳥嘌呤(G)和胞嘧啶(C)、尿 嘧 啶(U)

五、核酸的分布:真核細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細胞核中;線粒體、葉綠體內也含有少量的DNA;RNA主要分布在細胞質中。

第四節 細胞中的糖類和脂質

一、相關概念:

糖類:是主要的能源物質;主要分為單糖、二糖和多糖等 單糖:是不能再水解的糖。如葡萄糖。 二糖:是水解后能生成兩分子單糖的糖。

多糖:是水解后能生成許多單糖的糖。多糖的基本組成單位都是葡萄糖。 可溶性還原性糖:葡萄糖、果糖、麥芽糖等

二、糖類的比較:

分類 元素 常見種類 分布 主要功能 單糖 C H

O 核糖 動植物 組成核酸

脫氧核糖

葡萄糖、果糖、半乳糖 重要能源物質 二糖 蔗糖 植物 ∕

麥芽糖

乳糖 動物

多糖 淀粉 植物 植物貯能物質

纖維素 細胞壁主要成分

糖原(肝糖原、肌糖原) 動物 動物貯能物質

三、脂質的比較:

分類 元素 常見種類 功能

脂質 脂肪 C、H、O ∕

1、主要儲能物質

2、保溫

3、減少摩擦,緩沖和減壓

磷脂 C、H、O (N、P) ∕ 細胞膜的主要成分

固醇 膽固醇 與細胞膜流動性有關

性激素 維持生物第二性征,促進生殖器官發育

維生素D 有利于Ca、P吸收 第五節 細胞中的無機物

一、有關水的知識要點

存在形式 含量 功能 聯系

水 自由水 約95%

1、良好溶劑

2、參與多種化學反應

3、運送養料和代謝廢物 它們可相互轉化;代謝旺盛時自由水含量增多,反之,含量減少。

結合水 約4.5% 細胞結構的重要組成成分

二、無機鹽(絕大多數以離子形式存在)功能:

①、構成某些重要的化合物,如:葉綠素、血紅蛋白等

②、維持生物體的生命活動(如動物缺鈣會抽搐)

③、維持酸堿平衡,調節滲透壓。 第三章 細胞的基本結構

第一節 細胞膜------系統的邊界

一、細胞膜的成分:主要是脂質(約50%)和蛋白質(約40%),還有少量糖類

(約2%--10%)

二、細胞膜的功能:

①、將細胞與外界環境分隔開

②、控制物質進出細胞

③、進行細胞間的信息交流

三、植物細胞含有細胞壁,主要成分是纖維素和果膠,對細胞有支持和保護作用;其性質是全透性的。

第二節 細胞器----系統內的分工合作

一、相關概念:

細 胞 質:在細胞膜以內、細胞核以外的原生質,叫做細胞質。細胞質主要包括細胞質基質和細胞器。

細胞質基質:細胞質內呈液態的部分是基質。是細胞進行新陳代謝的主要場所。 細 胞 器:細胞質中具有特定功能的各種亞細胞結構的總稱。

二、八大細胞器的比較:

1、線粒體:(呈粒狀、棒狀,具有雙層膜,普遍存在于動、植物細胞中,內有少量DNA和RNA內膜突起形成嵴,內膜、基質和基粒中有許多種與有氧呼吸有關的酶),線粒體是細胞進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生命活動所需要的能量,大約95%來自線粒體,是細胞的“動力車間”

2、葉綠體:(呈扁平的橢球形或球形,具有雙層膜,主要存在綠色植物葉肉細胞里),葉綠體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胞器,是植物細胞的“養料制造車間”和“能量轉換站”,(含有葉綠素和類胡蘿卜素,還有少量DNA和RNA,葉綠素分布在基粒片層的膜上。在片層結構的膜上和葉綠體內的基質中,含有光合作用需要的酶)。

3、核糖體:橢球形粒狀小體,有些附著在內質網上,有些游離在細胞質基質中。是細胞內將氨基酸合成蛋白質的場所。

4、內質網:由膜結構連接而成的網狀物。是細胞內蛋白質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質合成的“車間”

5、高爾基體:在植物細胞中與細胞壁的形成有關,在動物細胞中與蛋白質(分泌蛋白)的加工、分類運輸有關。

6、中心體:每個中心體含兩個中心粒,呈垂直排列,存在于動物細胞和低等植物細胞,與細胞的有絲分裂有關。

7、液泡:主要存在于成熟植物細胞中,液泡內有細胞液?;瘜W成分:有機酸、生物堿、糖類、蛋白質、無機鹽、色素等。有維持細胞形態、儲存養料、調節細胞滲透吸水的作用。

8、溶酶體:有“消化車間”之稱,內含多種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損傷的細胞器,吞噬并殺死侵入細胞的病毒或病菌。

三、分泌蛋白的合成和運輸:

核糖體(合成肽鏈)→內質網(加工成具有一定空間結構的蛋白質)→

高爾基體(進一步修飾加工)→囊泡→細胞膜→細胞外

四、生物膜系統的組成:包括細胞器膜、細胞膜和核膜等。

第三節 細胞核----系統的控制中心

一、細胞核的功能:是遺傳信息庫(遺傳物質儲存和復制的場所),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

二、細胞核的結構:

1、染色質:由DNA和蛋白質組成,染色質和染色體是同樣物質在細胞不同時期的兩種存在狀態。

2、核 膜:雙層膜,把核內物質與細胞質分開。

3、核 仁:與某種RNA的合成以及核糖體的形成有關。

4、核 孔:實現細胞核與細胞質之間的物質交換和信息交流。 第四章 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

1. ATP與ADP的轉化過程及ATP在代謝中的作用 2. 酶的概念及特性(三個),酶促反應的過程

3. 影響酶活性的因素:溫度、pH值、底物濃度、酶濃度?都分別有什么影響? 4. 葉綠體色素的種類及作用

5. 光合作用的認識過程(注意每個科學家所做實驗的方法及結論)

6. 光合作用的概念?兩個階段?每個階段場所、所需條件、物質轉化、能量轉化、反應式以及兩階段的聯系。

7. 影響光合作用速率的環境因素?光照、CO2濃度、溫度?都如何影響? 8. 細胞呼吸的類型?(有氧、無氧)每種類型的階段?每一階段的場所、條件、物質轉化、能量轉化、反應式?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的區別?

9. 細胞呼吸原理的應用:農業生產上提高細胞呼吸;蔬菜水果保鮮,抑制細胞呼吸。(了解實例)

10. 實驗:葉綠體色素的提取和分離

丙酮、層析液、石英砂、碳酸鈣的用途及實驗結果 第五章 細胞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

1. 細胞周期概念?真核細胞的分裂方式有幾種?

2. 有絲分裂各個時期的特點:間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3. 各個時期染色體數、染色單體數及DNA含量的變化 4. 植物細胞有絲分裂與動物細胞有絲分裂的區別 5. 無絲分裂的特點?無“絲”指什么?哪些細胞通過無絲分裂的方式形成新細胞?

6. 細胞分化的概念

7. 細胞全能性的概念,舉例說明? 8. 個體衰老與細胞衰老的關系? 9. 細胞衰老的特征及原因?

10. 細胞凋亡的含義?細胞凋亡與細胞壞死的區別? 11. 癌細胞的特征?

12. 常見的致癌因子有哪些?惡性腫瘤的預防與健康的生活方式的關系?

高中 生物 必修一 高一 知識梳理 高一生物知識點歸納 高一生物復習資料 2008年01月06日 星期日 11:21

1、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依次為: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個體→種群→群落→生態系統

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統是細胞

2、光學顯微鏡的操作步驟:對光→低倍物鏡觀察→移動視野中央(偏哪移哪)→

高倍物鏡觀察:①只能調節細準焦螺旋;②調節大光圈、凹面鏡

3、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根本區別為:有無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

①原核細胞:無核膜,無染色體,如大腸桿菌等細菌、藍藻

②真核細胞:有核膜,有染色體,如酵母菌,各種動物

注:病毒無細胞結構,但有DNA或RNA

4、藍藻是原核生物,自養生物

5、真核細胞與原核細胞統一性體現在二者均有細胞膜和細胞質

6、細胞學說建立者是施萊登和施旺,細胞學說建立揭示了細胞的統一性和生物體結構的統

一性。細胞學說建立過程,是一個在科學探究中開拓、繼承、修正和發展的過程,充滿

耐人尋味的曲折

7、組成細胞(生物界)和無機自然界的化學元素種類大體相同,含量不同

8、組成細胞的元素

①大量無素:C、H、O、N、P、S、K、Ca、Mg

②微量無素:Fe、Mn、B、Zn、Mo、Cu

③主要元素:C、H、O、N、P、S

④基本元素:C

⑤細胞干重中,含量最多元素為C,鮮重中含最最多元素為O

9、生物(如沙漠中仙人掌)鮮重中,含量最多化合物為水,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為蛋白質。

10、(1)還原糖(葡萄糖、果糖、麥芽糖)可與斐林試劑反應生成磚紅色沉淀;脂肪可蘇丹III染成橘黃色(或被蘇丹IV染成紅色);淀粉(多糖)遇碘變藍色;蛋白質與雙縮脲試劑產生紫色反應。

(2)還原糖鑒定材料不能選用甘蔗

(3)斐林試劑必須現配現用(與雙縮脲試劑不同,雙縮脲試劑先加A液,再加B液)

R

11、蛋白質的基本組成單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結構通式為NH2—C—COOH,各種氨基酸的區

H

別在于R基的不同。

12、兩個氨基酸脫水縮合形成二肽,連接兩個氨基酸分子的化學鍵(—NH—CO—)叫肽鍵。

13、脫水縮合中,脫去水分子數=形成的肽鍵數=氨基酸數—肽鏈條數

14、蛋白質多樣性原因:構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種類、數目、排列順序千變萬化,多肽鏈盤曲折疊方式千差萬別。

15、每種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個氨基(—NH2)和一個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連接在同一個碳原子上,這個碳原子還連接一個氫原子和一個側鏈基因。

16、遺傳信息的攜帶者是核酸,它在生物體的遺傳變異和蛋白質合成中具有極其重要作用,核酸包括兩大類:一類是脫氧核糖核酸,簡稱DNA;一類是核糖核酸,簡稱RNA,核酸基本組成單位核苷酸。

17、蛋白質功能:

①結構蛋白,如肌肉、羽毛、頭發、蛛絲

②催化作用,如絕大多數酶

③運輸載體,如血紅蛋白

④傳遞信息,如胰島素

⑤免疫功能,如抗體

18、氨基酸結合方式是脫水縮合:一個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與另一個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連接,同時脫去一分子水,如圖:

HOHHH

NH2—C—C—OH+H—N—C—COOHH2O+NH2—C—C—N—C—COOH

R1HR2R1OHR2

19、 DNA RNA

★全稱

脫氧核糖核酸 核糖核酸

★分布

細胞核、線粒體、葉綠體 細胞質

染色劑 甲基綠 吡羅紅

鏈數 雙鏈 單鏈

堿基 ATCG AUCG

五碳糖 脫氧核糖 核糖

組成單位 脫氧核苷酸 核糖核苷酸

代表生物

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噬菌體 HIV、SARS病毒

★20、主要能源物質:糖類

細胞內良好儲能物質:脂肪

人和動物細胞儲能物:糖原

直接能源物質:ATP

21、糖類:

①單糖:葡萄糖、果糖、核糖、脫氧核糖

②二糖:麥芽糖、蔗糖、乳糖

★③多糖:淀粉和纖維素(植物細胞)、糖原(動物細胞)

脂肪:儲能;保溫;緩沖;減壓

22、脂質:磷脂:生物膜重要成分

膽固醇

固醇:性激素:促進人和動物生殖器官的發育及生殖細胞形成

維生素D:促進人和動物腸道對Ca和P的吸收

23、多糖,蛋白質,核酸等都是生物大分子,基本組成單位依次為:單糖、氨基酸、核苷酸。

生物大分子以碳鏈為基本骨架,所以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

自由水(95.5%):良好溶劑;參與生物化學反應;提供液體環境;運送

24、水存在形式營養物質及代謝廢物

結合水(4.5%)

25、無機鹽絕大多數以離子形式存在。哺乳動物血液中Ca2+過低,會出現抽搐癥狀;患急性腸炎的病人脫水時要補充輸入葡萄糖鹽水;高溫作業大量出汗的工人要多喝淡鹽水。

26、細胞膜主要由脂質和蛋白質,和少量糖類組成,脂質中磷脂最豐富,功能越復雜的細胞膜,蛋白質種類和數量越多;細胞膜基本支架是磷脂雙分子層;細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動性和選擇透過性。

將細胞與外界環境分隔開

27、細胞膜的功能控制物質進出細胞

進行細胞間信息交流

28、植物細胞的細胞壁成分為纖維素和果膠,具有支持和保護作用。

29、制取細胞膜利用哺乳動物成熟紅細胞,因為無核膜和細胞器膜。

30、★葉綠體:光合作用的細胞器;雙層膜

★線粒體:有氧呼吸主要場所;雙層膜

核糖體:生產蛋白質的細胞器;無膜

中心體:與動物細胞有絲分裂有關;無膜

液泡:調節植物細胞內的滲透壓,內有細胞液

內質網:對蛋白質加工

高爾基體:對蛋白質加工,分泌

31、消化酶、抗體等分泌蛋白合成需要四種細胞器: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線粒體。

32、細胞膜、核膜、細胞器膜共同構成細胞的生物膜系統,它們在結構和功能上緊密聯系,協調。

維持細胞內環境相對穩定

生物膜系統功能許多重要化學反應的位點

把各種細胞器分開,提高生命活動效率

核膜:雙層膜,其上有核孔,可供mRNA通過

結構核仁

33、細胞核由DNA及蛋白質構成,與染色體是同種物質在不同時期的

染色質兩種狀態

容易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

功能:是遺傳信息庫,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

34、植物細胞內的液體環境,主要是指液泡中的細胞液。

原生質層指細胞膜,液泡膜及兩層膜之間的細胞質

植物細胞原生質層相當于一層半透膜;質壁分離中質指原生質層,壁為細胞壁

35、細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選擇透過性膜

自由擴散:高濃度→低濃度,如H2O,O2,CO2,甘油,乙醇、苯

協助擴散:載體蛋白質協助,高濃度→低濃度,如葡萄糖進入紅細胞

36、物質跨膜運輸方式主動運輸:需要能量;載體蛋白協助;低濃度→高濃度,如無機鹽

離子

胞吞、胞吐:如載體蛋白等大分子

37、細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選擇透過性膜,這種膜可以讓水分子自由通過,一些離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過,而其他離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則不能通過。

38、本質:活細胞產生的有機物,絕大多數為蛋白質,少數為RNA

高效性

特性專一性:每種酶只能催化一種成一類化學反應

酶作用條件溫和:適宜的溫度,pH,最適溫度(pH值)下,酶活性最高,

溫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活性都會明顯降低,甚至失

活(過高、過酸、過堿)

功能:催化作用,降低化學反應所需要的活化能

結構簡式:A—P~P~P,A表示腺苷,P表示磷酸基團,~表示高能磷酸鍵

全稱:三磷酸腺苷

39、ATP

與ADP相互轉化:A—P~P~PA—P~P+Pi+能量

功能:細胞內直接能源物質

40、細胞呼吸:有機物在細胞內經過一系列氧化分解,生成CO2或其他產物,釋放能量并

生成ATP過程

線粒體結構如圖:

41、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比較

有氧呼吸 無氧呼吸

場所

細胞質基質、線粒體(主要) 細胞質基質

產物

CO2,H2O,能量

CO2,酒精(或乳酸)、能量

反應式

C6H12O6+6O26CO2+6H2O+能量 C6H12O62C3H6O3+能量

C6H12O62C2H5OH+2CO2+能量

過程

第一階段:1分子葡萄糖分解為2分子丙酮酸和少量[H],釋放少量能量,細胞質基質

第二階段:丙酮酸和水徹底分解成CO2

和[H],釋放少量能量,線粒

體基質

第三階段:[H]和O2結合生成水,

大量能量,線粒體內膜 第一階段:同有氧呼吸

第二階段:丙酮酸在不同酶催化作用

下,分解成酒精和CO2或

轉化成乳酸

能量 大量 少量

ATP分子高能磷酸鍵中能量的主要來源

42、細胞呼吸應用:

包扎傷口,選用透氣消毒紗布,抑制細菌有氧呼吸

酵母菌釀酒:選通氣,后密封。先讓酵田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再無氧呼吸產

生酒精

花盆經常松土:促進根部有氧呼吸,吸收無機鹽等

稻田定期排水:抑制無氧呼吸產生酒精,防止酒精中毒,爛根死亡

提倡慢跑:防止劇烈運動,肌細胞無氧呼吸產生乳酸

破傷風桿菌感染傷口:須及時清洗傷口,以防無氧呼吸

43、活細胞所需能量的最終源頭是太陽能;流入生態系統的總能量為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

14

44、

葉綠素a

葉綠素主要吸收紅光和藍紫光

葉綠體中色素葉綠素b

(類囊體薄膜)胡蘿卜素

類胡蘿卜素主要吸收藍紫光

上一篇:生物考試總結下一篇:生物高一總結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