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教學調研匯報材料范文

2023-09-22

教學調研匯報材料范文第1篇

一、撤并蘇木機構改革的總體情況

牧區推行機構改革,2005年由原桑根達來、巴音、烏蘭蘇木全建制合并為巴音烏蘭蘇木。區域面積6718平方公里,國境線長106.32公里(與蒙古國交界),轄16個嘎查、3個集鎮、82個烏素組、總戶1676戶總人口5859人,其中:蒙古族3310人占56.5%,牲畜存欄26.4萬頭(只),飼草料種植地15671畝,可利用草場976萬畝,邊境一線禁牧涉及5個嘎查,禁牧面積364.8萬畝占37.2%,以草定畜面積612萬畝,核定牲畜22.3萬只,冷季草場使用率控制在45%—50%之間,保持草畜動態平衡,全蘇木經濟社會事業又好又快發展,牧民生活明顯改善,人均收入一年上一個新臺階。2006年人均收入4300元,2007年4800多元,2008年達到5658元,創歷史新高。

蘇木機構設置更加科學合理,黨員干部隊伍進一步優化,全蘇木在職干部職工58名其中:副科以上領導干部14名。蘇木黨委由7人組成,政府正副蘇木達4人、人大正副主席2人,現有35歲以下干部17名占29.3%,大專以上文化程度49名占84.4%,蘇木內設機構,按照精干、高效、廉潔的原則整合人力資源建立綜合辦、綜治辦、計生辦、牧經站、統計站、畜牧服務中心、信訪辦、就業服務中心等職能單位,有效的開展“一站式”服務。

蘇木機構改革工作總體運行良好,四年工作實踐證明有利于統一規劃、統一開發、統一管理,優勢互補、依托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和牧民收入優勢。集中人力、物力、財力興辦公益事業,減少接待規模,壓縮非生產性開支,減輕財政負擔各方面取得明顯成效,可以說經濟發展,社會進步邊疆和諧,牧民安居樂業。

二、蘇木紀檢監督機構組織建設基本現狀

蘇木紀檢委與蘇木黨委任屆同步民主選舉產生,蘇木紀檢委由3人組成,設書記一名、副書記一名,平均年齡31歲,配備2名專職紀檢干部選派16名黨員干部任嘎查紀檢委員能夠及時撐握最新動態返饋信息。蘇木紀檢委辦公條件不斷改善,做到辦公場所,設備、學習資料和經費四落實,紀檢干部編制列入蘇木干部序列,獎金、年度統一實績考核、合理分配。能夠正常運轉發揮職能作用。

三、蘇木紀檢委工作運行情況

緊緊圍繞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大局,認真履職不斷提高群眾對紀檢機關地位職能的公認度。從實際出發,突出抓好四個重點環節,一是強化宣傳教育,把學習教育與貫徹上級紀委會議精神結合起來,與深入開展科學發展觀活動結合起來,與推進新牧區建設結合起來,與本地區黨員干部思想、作風、廉政結合起來,夯實思想基礎,清理認識誤區,增強廣大黨員干部黨性原則和法律意識,增強廉潔自律,自黨接受監督意識。二是啟動制度創新,建立和完善維護群眾利益的長效機制。以加強黨政領導干部廉政建設責任制為突破口,認真研究制定,黨務公開,政務公開,村務公開,領導干部廉潔考核,蘇木嘎查干部效能和年度考核,嚴格問責,照章理事,用制度管人、管事、管錢、管物,真正實現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三是強化監督職能,按照《黨內監督條例》,整合監督資源,把提高效能,優化環境,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切入點,把群眾最關心生活保障。今年嘎查“兩委”換屆選舉,由紀委書記牽頭組成專項監查組,實行全程監督,嚴把“三關”即公平公道公正競爭關、公推直選關、無干擾安全關。全蘇木15個嘎查支部、16個嘎查委員會依法依規選舉,達到預期目標。三保政策落實,扶貧救災物資生態移民及國家支持項目,集體資產管理,嘎查干部公務活動,周轉金使用,非生產性開支等作為重點事項,通過村務公開,增加透明度,使群眾明白,還干部清白。四是加強自身建設,努力建設一支思想過硬,業務精通,勤政廉潔,團結高效的紀檢工作隊伍,蘇木配備2名紀檢監督員,選派蘇木黨員干部,兼任嘎查紀檢委員,上下形成組織體系組,要進行上崗培訓,明確職責,掌握動態,反饋信息,協調查力案件。

四、蘇木紀檢監察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新情況 隨著牧區改革不斷深化,經濟體制和管理體制發生了新變化,一是全面實施“保護生態,退牧轉移”發展戰略,通過禁牧、休牧、輪牧,草場經營權流轉,牧民流動性較大,據統計全蘇木走出草場創新業牧民累計達到3000多人占總人口50%左右。二是支持鼓勵牧民自主擇業轉移,發展勞務經濟,據統計外出打工牧民分布在全國各地,有的出國(蒙古國、日本國)。三是政府引導組織創辦合作社,發展集約化生產,全蘇木建成四個專業合作社,其中,轉移到資源畜集地德崔山鎮3個合作社,長期定居異地。四是由于自然條件不同,嘎查之間經濟發展不平衡,牧民之間貧富差距拉大。五是嘎查“兩委”干部多是牧民,又工作又務牧,精力分散,個別基層干部對紀檢監察工作重視不夠,借口忙于其它事務,缺乏精力來抓,思想上存在應付態度,還有人說:貧困地區經濟不發達,沒有產生腐敗的土壤等偏面的思想認識。六是,黨的惠民政策更加傾斜于邊境牧區。近年來,投入大量項目資金,實施“三保”政策,包扶單位幫扶資金和上級下拔救災物資等有個別干部以權謀私,為自己和親友謀利益。加之村務公開不到位,群眾提出質疑,這些發展中出現新情況、新特點。紀檢監察工作必須順應新形勢,創新工作機制,打破瓶頸才能找到出口,必須抓好思想保障,制度保障,人民有知情權、參與權、管理權保障,只有這樣,才能構建反腐敗堅強的防線,鏟除滋生腐敗的土壤,真正形成建設新牧區的推進力。

五、蘇木紀檢監察工作的職能定位

按照“圍繞中心,突出特色,強化監督,科學發展,構建和諧”的工作思路,以監督為主線,在參與中監察,監察中服務,服務中提高,具體實施七項監察職責。

一是加強對中央改善民生,拉動內需等建設項目管理,確保促進經濟增長,政策措施的落實。實行蘇木領導干部黨風廉政建設長效責任制。建立聯系點和示范嘎查建設不斷總結提煉新經驗,提高黨風廉政建設整體質量和水平。

二是加強對惠牧政策的執行力,堵塞截留、挪用、抵扣涉牧補貼和扶貧救災、救濟物資。違背牧民意愿的盲目建設,加重牧民負擔。眼霜哪個好保濕面霜排行榜 三是加強生態保護退牧轉移,實施以草定畜,嚴格控制超載牲畜,切保草場冷季利用率控制在45—50%以內,保持永久性草畜平衡。

四是加強對集體草場租賃,流轉經營權管理,防止為領導干部或親友開綠燈。

五是加強對集體資金管理,嚴格控制實行村務公開、民主管理、防止財務報銷應由個人支付費用借用其它名義用公款支付。

六是堅決制止大操大辦,婚喪嫁娶,借機收錢,劍財的行為。 七是加強作風建設,努力克服干部作風粗暴,態度蠻橫,進一步密切黨群干群關系。

建議蘇木紀檢委:

1、實行垂直領導體制,書記可任命為蘇木黨委副書記,有利于加強黨的領導、獨立辦案、避免和減少奏情干予。

2、擴大、編制、配備5—7人設立相應只事機構和與上級機構相對接,有利于更好的充分發揮職能效益。

3、公務費、辦案經費列入專項財政預算,專帳管理。

六、蘇木基層黨組織建設情況

全蘇木有15個嘎查黨支部(一個聯合黨支部),共產黨員381名其中:牧民黨員256名,在牧民黨員中年齡在50歲以上184名占48%,35歲以下28名占11%,高中以上文化64名占25%。小學文化90名35%,年齡偏大、文化偏低、結構不盡合理。支部突出專業化,職責特色化,黨員責任個性化。優化黨組織配置突出四個關鍵點:一是擴大黨內民主,改革選舉制度,結合新一輪嘎查“兩委”換屆選舉工作,公推直選嘎查黨組織書記,海選嘎查村民委員會,按照民主、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選好配強嘎查“兩委”班子,蘇木提早介入嘎查開展財務清理和嘎查班子成員,并公開結果,依法依規,有序推進。有6個嘎查實行嘎查支部、嘎查達實行一肩挑,22名委員實行交叉任職,有35歲以下3名青年干部新任嘎查達。二是優化黨組織配置,近年來,自發轉移到資源富集地創辦“四個”牧民專業合作社,共轉移341人,在牧民專業合作社基地,協會和科技園區,建立黨支部4個,黨小組4個,使牧區基層黨組織與合作經濟組織互融互進,使支部專業化,職責特色化,黨員責任個性化,同時在落地宏城肉食品公司選派黨建指導員2名,組織了16名黨員科技特派員。“阿都沁”專業合作社黨支部,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實施“北繁南育”,利用山后豐富的羊源,山前豐富飼草料資源對接,優勢互補,托管互利,全面推行舍飼育肥新技術。去斷乳羔羊,羯羊和老齡羊育肥出欄1500多只,凈收入70.8萬元,人均收入達到4000多元,同時依靠合作社的力量,帶動貧困戶28戶、84人穩定脫貧。實現了轉移戶和留守戶雙贏效益。黨組織優化配置,實現了“三覆蓋”,即:黨的組織覆蓋,黨的工作覆蓋,黨的社會影響力覆蓋。三是建立和完善黨內激勵、關懷、幫扶機制,以老黨員、困難黨員為重點服務到位,對在職10名符合條件嘎查正職干部,落實社保政策,對5名35歲以下嘎查支書、嘎查達選送參加國家公務員考試,對41名困難黨員實行“1+1”幫扶制度,落實定責、定崗、定效,不脫貧、不脫勾責任制,今年春節市、旗、蘇木入戶慰問貧困黨員26名,發放慰問金2.6萬元。對在職嘎查“兩委”干部的工作重新定位,通過重點工作看干部,做好重點工作獎干部與工資年度獎金,調整使用直接掛勾。今年“七·一”表彰獎勵4個先進支部和37名優秀黨員,黨員產業帶頭人并樹立標桿。四是黨員管理數,近年來廣大黨員主動為草原減負走出草原創新業,有地遷建,定崗、插花,離草不離鄉,自主擇業,集中供養,政府組織等開辟七條轉移通道,流出黨員182名占47.4%,面對這一特殊的黨員群體,我們積極探索,構建流動黨員管理教育的長效機制,分類施教,突出小型、多樣、靈活方式推行四項措施。

1、投資2萬多元,在流動黨員相對集中的海鎮地區建立流動黨員活動中心。

2、對有穩定居所或工作的,支部確定專人負責定期與其聯系,及時掌握思想動態和學習、組織、生活情況,并予以及時指導。

3、以支部為單元,設立黨建指導員和黨員聯絡員,安排就近靠某個黨組織或編入臨時黨小組。

4、流出外省區市黨員,通過電話、信函開展遠程教育。全蘇木流動黨員受教育面達到90%以上。今年發展7名新黨員其中35歲以下青年黨員5名。結合“兩委”換屆選舉,我們從更廣闊的視野中發現和掌握一批優秀青年干部,通過公推和組織考核確定32名嘎查后備干部。五是陣地建設,本著“打基礎、強管理、重功能”的原則,多元體投入,整合資金52萬元,擴改嘎查黨員活動室,建成3個聯合陣地覆蓋9個嘎查2700多人。今年投入10萬元擴改伊和寶力格嘎查黨員活動室,330平米,截止目前全蘇木16個嘎查實現全覆蓋,達到“五配套”,充分發揮了黨員活動,牧民議事、便民服務、科技培訓、文化娛樂、綜合服務功能,連續組織了“慶七·一熱愛黨”主題教育活動,利用“五·一”“五·四”舉辦文化體育競技賽,用民族文化占領牧區陣地,促進和諧社會建設。

七、蘇木紀檢監察工作存在主要問題及建議

1、交通工具缺乏,因為邊境牧區面廣、線長、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出行難,蘇木無經濟能力,自配交通工具,建議上級匹配一輛工作用車。

2、紀檢干部業務知識缺乏,因為新一屆蘇木紀檢委干部多數是新手,需要充電,加強專業知識培訓,突出素質教育,政策水平和業務能力,建議實行“菜單式”培訓,增強學習力、執行力、落實力,提高工作效率。更好的適應新形勢紀檢監查的新任務、新要求。

3、現代化宣傳教育設備缺乏,因為近年來牧區全面實施“保護生態退牧轉移”黨員干部和群眾流動性相對較大,需要配套遠程教育設備。

教學調研匯報材料范文第2篇

1、基本情況

我市屬通南高沙土地區,分為沿江、沿靖和高沙土三個生態區。高沙土占75%。耕地面積110萬畝,總人口128萬人,農業人口80萬人。

常年農作物總播種面積190萬畝左右,糧食總產60萬噸。以稻、麥兩熟為主,水稻面積60萬畝,小麥50萬畝,其中優質弱筋小麥30多萬畝,蔬菜面積25萬畝,油菜20萬畝,其次是花生8.5萬畝、甘薯、馬鈴薯6萬畝、大豆6萬畝、玉米5萬畝、元麥2萬畝、大麥2萬畝,蠶、豌豆3萬畝,香荷芋1萬畝,還有少量蕎麥、山藥、秧草種植。全市高效農業面積11萬畝,占總面積的11%左右。

畜牧養殖以生豬、家禽為主,是有名的生豬大市,肉類總產8.5萬噸。生豬飼養量140萬頭左右、上市量85萬頭。家禽飼養量130萬羽。上市量700萬羽左右;其次是山羊飼養量40萬頭,上市25萬頭、毛(肉)兔、奶牛1585只。常年水產養殖面積6萬畝,產量1.8萬噸,其中特水養殖1.6萬畝,產量不到1萬噸。全市規模養殖生豬占32%,蛋禽占31.4,肉禽和奶牛接近100%。

我市是全國有名的銀杏大市,常年銀杏產量4000噸,占全國的三分之一。共有銀杏樹650萬株,掛果的100多萬株,盛果30萬株。樹齡1000年以上的12株,500年以上的121株,100年以上的6186株,銀杏成片林12.8萬畝,圍莊林20.2萬畝。意楊成片林4.8萬畝,550萬株?;ɑ苊缒?900畝,420萬株,蠶桑4500畝,年產200噸,其他有少量冬棗、桃子、梨子、柿子、葡萄等果樹,面積在幾百至一千畝。全市現有林地30萬畝,森林覆蓋率達17.5%。

2、近幾年農業生產特點

近幾年,市委市政府進一步加強對農業工作的領導,全市圍繞農業“三增”積極工作,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成效。

(1)、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顯著增強。全市2005年農作物總播種面積13.49萬公頃,復種指數218.22,全年糧食總產量58.70萬噸;肉類總產量8.38萬噸;水產品產量1.75萬噸;全市有林地面積1.94萬公頃,林木覆蓋率17.5%,活立木總蓄積量65萬立方米;白果產量4000噸,全市農業產值17.69億元,其中多種經營產值9.78億元,種植業產值7.91億元,農業增加值22.87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125元,各項指標與2000年相比都有了較大幅度的增長。

(2)、農業生產結構更加優化。農業總產值中林牧漁業產值占 55.3%,其中養殖業產值占總產值的47.9 %,分別比“十五”期初提高8.3個、8.1個百分點。種植業優質專用品種比重提高,優質稻米、專用小麥、優質油菜種植比例分別達到90%、98%和100%。養殖業內部結構進一步優化,三元生豬、雜交山羊、優質家禽、優質水產品上市比例分別達到30%、20%、85%、60%。“十五”期間新增成片造林14.7萬畝,建成綠色通道、綠色屏障1300公里,新建完善農田林網64萬畝,四旁植樹1000萬株,森林覆蓋率提高8.4個百分點。

(3)、農業產業化水平不斷提高。圍繞糧油、蔬菜、畜禽、銀杏、特色水產品等特色產業,建成初具規模的農產品基地42個。培育農副產品加工企業130個,農產品加工值達到21億元,年出口創匯1000萬美元。“蘇三0”集團躋身國家級龍頭企業行列,省和泰州市級龍頭企業達到13家。訂單農業起步發展,2005年訂單收購農產品達2.3億元。近三年農業系統共引進“三資”農業項目總額1.4億元,實際投入7273萬元,其中外資67萬美元,臺資1000萬元。

(4)、農業科技貢獻分額迅速上升。3年累計引進推廣各類新品種(系)100多個,自主選育了泰花4號、泰花5號兩個花生新品種和蘇玉糯6號玉米新品種,大面積推廣20多個,大宗作物良種覆蓋率達95%以上。稻麥輕型栽培、麥套稻、水稻塑盤旱育拋秧、銀杏早果豐產、生豬高效集約化養殖、高床養羊、大棚養雞、水產品網箱養殖等重大技術的推廣,有效提升了農業生產力。三年獲省級以上科技成果獎6項,泰州市科技進步獎21項。

(5)、農產品質量建設成效明顯。累計認定無公害農產品基地22.4萬畝,申報并獲得認定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共58個,制定了省、市級農業地方標準及有機農業標準28項,建成國家級、省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7個。在城區主要農貿市場實行了市場準入。

(6)、項目農業、高效農業穩步發展,政策支農力度加大

近三年,我局共上爭各類農業項目63個,資金2327.77萬元,其中省級以上項目42個,資金2195.77萬元。高效種植面積、規模養殖比重均有較大幅度的上升。近兩年,實施良種補貼項目112萬畝,農民直接受益986萬元,實施小麥農資增資補貼76萬畝,水稻農資增資補貼67萬畝,農民受益1765萬元。

(7)平安農業建設不斷加強。為了有效應對農業突發事件,確保農業安全生產,我們制定了應急處理預案和責任追究制度,專門成立了農業生產事故鑒定委員會和專家組,實行了主要農作物用種公告制度。近幾年,通過加強預測預報,堅持統防統治,對以水稻條紋葉枯病為主的農作物病蟲害,取得了較好的防治效果。通過加強疫情監測,加大防疫力度,凈化養殖環境,遏制了牲

sp;

1、懇請市政府對我市現代農業的發展給與更多的關注和重視

多年以來,市委市政府對我市的農業生產和發展一直比較關心,特別是中央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決定作出以后,近幾年,通過政策推動,財政支持等方法,積極推進我市的農業結構調整和高效規模農業的發展,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成效。

目前,無論是發展高效規模農業,還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農業局都責無旁貸。我們既感到責任重大,同時又滿懷信心。但是客觀分析目前農業發展的情況,一些方面的問題也不容忽視。

一是,我市是農業大市,農業發展的基礎與蘇南等發達地區相比有較大的差距,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任務較大;

二是農業科技服務及保障體系與現代農業生產發展的新要求有的地方不相適應。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新材料日新月異,知識更新速度日益加快,農業科技人員面臨著嚴重的知識老化和斷層現象,只有通過有序進修、培訓、知識更新與引進更高層次的人才,才能更好地組織解決新時期防治農業病、蟲、草等有害生物侵害、畜禽防疫、農林牧漁新品種、新技術、新材料、新成果應用,適應新形勢下指導和服務現代農業的要求,推動全市農業科技進步與產業升級換代;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剛剛起步,有機構、有班子無儀器設備,需要進一步強化;近年來,因假農資出現的坑農、害農案件屢屢發生,給農民造成了很大的損失,同時給人民的身心健康和財產安全帶來了很大的隱患,直接影響了社會的穩定。因此,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對打擊農資制假、售假工作都十分重視。農業局是農資打假的職能部門、牽頭部門,對農資打假負有義不容辭的義務和責任。由于農業行政綜合執法大隊剛剛組建,執法裝備差,財政上對執法工作無專項投入,只能靠以罰養法,這樣很難適應農業執法面廣量大、工作艱巨的需要。為此,建議加大對農業執法專項經費的投入,改善執法的裝備,加強執法人員的培訓,按國家規定落實農業執法人員依照公務員管理的政策、待遇。

三是主導產業發展的質態和規模尚沒有達到預想的程度,一些主導產品如銀杏、生豬的加工、開發、產業化發展還任重道遠,農產品市場競爭能力較弱,效益較低,迫切需要通過優質稻米標準化生產基地、優質弱筋小麥標準化生產基地、優質油菜標準化生產基地、特色地下農產品規?;?、設施蔬菜基地、畜禽品種改良、推廣與畜禽小區、無公害養殖基地等的建設,促進我市農業生產的規模和特色達到一個新的水平,為進一步實行產業化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是財政支持,以獎代補,助農增收致富的力度尚待進一步加大。

目前發展高效規模農業,一個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大力發展項目農

業,通過項目的輻射和帶動,促進區域相關產業的發展。由于農業產業本身的弱勢,這些項目的實施需要政府的政策扶持、財政支持,扶上馬,送一程。

懇請市政府能夠進一步重視我市現代農業的發展,在上述幾個方

面給與更多的關心與支持。

2、建議市政府將基層畜牧獸醫體制盡快改革到位。

我市現有畜牧獸醫水產技術人員652名,多年來,靠“一雙眼”、“一雙手”、“一雙腿”服務。由于診療儀器、設備簡陋,常造成一些誤診、錯診,跟不上畜牧漁業發展的新要求,并給養殖業的安全和健康發展帶來很大隱患。禽流感、牲畜口蹄疫等在國內外頻繁暴發流行,造成巨大損失的事實充分說明,動物防疫工作是關系到畜牧業安全發展和人民生命安全的大事。我市是畜牧大市,隨著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產值的比重還會越來越高。但我市動物防疫體制已越來越不適應動物防疫工作的要求。目前的動物防疫職能仍由獸醫人員承擔。獸醫人員雖承擔防疫的公益性職能,卻不享受財政撥款,工資靠臨診收費自收自支,畜禽生病越多,收入會自然增加。而免疫注射不向群眾收費,防疫到位后,發病得到控制,獸醫的收入反會下降,防疫隊伍自身存在著難以調和的矛盾,成為嚴重妨礙畜禽防疫安全的重大隱患。要想解決這對矛盾,必須改革現有體制,將屬于公益性的防疫工作由政府投資,解決防疫人員的工資,運用科學的方法進行免疫、監測和治療,杜絕無規定疫病的發生,降低疫病的發生率和死亡率,保障畜牧業健康安全發展。

3、理順管理體制,整合、節約行政資源

在局現有機構中,雖然局屬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等三大中心及農業行政綜合執法大隊屬二級局建制,但在人員到位等方面還有一些問題沒有解決好,需要進一步理順。

除林業局(林業中心)、執法大隊與機關集中辦公外,畜牧技術推廣中心、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異地辦公,造成管理和服務有較大的不便。一是為基層增加了不便,有的單位或群眾到農業局辦事,因為不清楚情況,要多走一些冤枉路,也有的到同一個局辦一次事,卻要走幾個地方;二是機關也無形中增加了許多電話費、水電費、交通費等支出。三是管理不便。

教學調研匯報材料范文第3篇

1、特約商戶少,覆蓋面窄。目前,銀行卡業務滲透較好的有賓館、零售業、餐飲服務業,但是保險、稅務、醫療、通信等一些行業應用的廣度和深度都不夠。

2、商戶活動率低。一些商場內擺放的POS機被束之高閣,有的商戶甚至以各種理由拒絕接受刷卡,機具資源存在著嚴重浪費的現象。

3、服務質量有待盡快提高。

一是缺乏穩定、專業、高效的商戶服務隊伍。

二是對持卡人和商戶的投訴處理流程不盡合理,反饋渠道不暢通??缧薪灰咨婕暗绞諉涡?、發卡行、銀聯等多個環節,一旦出現問題,不能得到及時有效處理,致使客戶意見很大。

三是缺少對收銀員的培訓,收銀員的服務水平參差不齊,收銀員操作失誤,造成錯帳、顧客等待時間長等情況時有發生。

4、受理市場存在不規范競爭。如一些發卡行沒有遵守“一戶一行、一柜一機、聯網通用”的原則,布放非聯網的POS機具;一些發卡行與商戶簽約時采用明傭暗扣或其他手段變相降低扣率。

針對這些問題的建議:

1、充分認識加強銀行卡受理環境建設的重要意義,不斷加大宣傳力度。

2、充分發揮地方政府的推動作用,地方政府的直接推動對于加快受理環境的改善,理順各方關系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目前黃石地區銀行卡受理市場處于發展初期階段,受理商戶不足的情況下,政府推動尤其重要。一是利用行政手段,要求零售、餐飲、賓館、交通運輸等行業超過一定銷售額的商戶必須受理銀行卡,將上述商戶是否安裝POS機具列入商戶年檢的范圍;二是應鼓勵公共事業

單位積極受理銀行卡,促進銀行卡在水、電、氣等公用事業繳費領域應用。推動民航、鐵路、公路售票以及醫院、學校、加油站等與公眾生活密切相關和現金使用量較大的領域受理銀行卡。三是各級政府部門及所屬預算單位應積極帶頭使用銀行卡,在行政經費、差旅費等公務支出中使用銀行卡支付,提高預算資金支出的透明度,加強對公務支出的監控。四是通過政府稅收優惠的方式鼓勵商戶受理銀行卡,稅務部門對于受理銀行卡的商戶應給予一定的稅收優惠。

3、人民銀行要改善和加強銀行卡受理市場的監管,規范和引導受理市場建設。

4、完善機構,建立特約商戶發展、管理、考核機制。

二、針對目前我省銀行卡收單市場情況,如果采取組織各參與機構簽訂公約的形勢,鼓勵各參與方自覺、自愿遵守各項規章制度,效果如何?

答:如果采取組織各參與方機構簽訂公約的形式,鼓勵各參與方自覺、自愿遵守各項規章制度,能夠促使各參與機構統一扣率,減少受理市場存在的不規范競爭,減少當前一些問題,如:一些發卡行違反”一戶一行,一柜一機、聯網通用”的原則,也能夠有效杜絕發卡行與商戶簽約時采用明傭暗扣或其他手段變相降低扣率。

三、銀行卡分潤比率(7:1:X)是否適應目前銀行卡產業發展狀況?如果不適應,如何調整?

答:當前銀行卡的分潤比率,發卡行分潤占比70%,而收單機構的占比較低,僅有10%不到,無法有效帶動收單機構發展收單業務的積極性,為了有效刺激收單業務的發展,建議適當增加收單機構的分潤比率,調整比率為6:2:X。

四、對于同一行業使用的扣率,如果按照交易金額累進遞減,是否合適?

答:對于同一行業使用的扣率,如果按照交易金額累進遞減,這種方式存在一定的風險,可能會為刷卡套現提供便利條件,但可以減少收單市場的開拓難度,

加快收單業務的發展速度,如果各收單機構能夠對商戶做到定時定量回訪和審查,相信按照交易金額累進遞減能夠加快收單業務的發展速度,保證收單業務健康穩定的發展。

五、各收單機構2008年至2010年在大型商業企業投入了多少營銷費用?

答:我行開展收單業務時間較短,目前大型商業企業均由省分行以上進行營銷,市分行在這一塊營銷費用投入較少。

六、對于有效促進農村受理市場的發展有何建議?

答:有效促進農村受理市場發展的建議:

1.充分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

(1)由人民銀行各級分支機構牽頭,聯合相關政府部門,組織當地銀行機構制定宣傳方案。

(2)政府相關部門給予綜合性政策支持。包括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對農村地區受理市場建設提供專項資金;把農村受理市場作為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納入中央政府投資計劃,支持農村地區POS、ATM等終端布放;地方政府通過購買服務、以獎代補、貼息等形式對從事POS機具投入、布放和維護的第三方機構給予補貼;財稅部門制定“商戶手續費稅前列支”等稅收優惠政策。

(3)人民銀行聯合當地金融機構加大布放POS和發展特約商戶的力度。當某街區POS機具布放量達到90%以上時,可舉行“刷卡無障礙一條街”啟動儀式,以刷卡抽獎等方式進行宣傳,通過以點帶面的形式加強農村地區居民對刷卡消費的認識。

(4)對于優先承擔改善農村支付環境的第三方專業化機構,政府相關部門可以出臺一定期限的市場保護政策,以維護第三方機構參與農村受理市場的利益,提高第三方機構培育農村受理市場的積極性。

2.有步驟分階段地推進農村地區銀行卡受理市場建設

(1)堅持“先試點、后推廣”的推廣原則。在政府的政策支持和人民銀行的組織領導下,選擇經濟基礎較好和人均可支配收入較高的地區開展支付環境示范縣的試點建設工作,在總結試點發展經驗的基礎上,全面開展農村地區受理市場環境的改善工作。

(2)建立多類型的農村用卡商圈。在商戶選擇上,可優先發展賓館、旅游景點、超市、農貿市場等交易量大、用卡頻繁、風險較小的商戶;爭取與供電、供銷、郵政、電信等部門進行合作,積極開展水電煤繳付等各類銀行卡支付受理服務,實現資源共享、信息共享;在惠農工程上,重點突破農機、種子、農藥、化肥等農業生產資料以及農副產品市場的銀行卡使用;在涉農貸款方面,可創建農戶生產經營貸款、農戶消費貸款、農村企業貸款、農村各類組織貸款等定向用卡環境。

(3)以規模發展為主線。農村受理市場的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必須統籌規劃,走規模擴張路線;同時,嚴格規范自身行為,完善風險管理制度,加大風險管理投入,提升風險控制水平。

3.發揮農村地區金融機構的主力軍作用,并引導第三方機構共同參與受理市場建設

農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和農村合作金融機構承擔著改善農村受理市場的責任,需要充分發揮其主力軍作用。農村受理市場的建設需要全社會各種力量的共同參與,建議采取有效的利益補償機制,減輕由于農村地區交易筆數少、交易金額小以及地域廣闊等因素對第三方機構造成的成本壓力,形成以農村地區金融機構為受理市場發展前臺、由第三方機構提供專業化服務的新型合作格局。

4.開發和推廣符合農村市場實際發展需求的銀行卡支付服務產品

(1)采取臨時性措施滿足春節等季節性高峰時段的刷卡需求。針對農村地區銀行卡刷卡交易集中在春節而其他時間段基本無交易的現狀,在春節前有選擇地

進行較大規模的POS終端布放,在高峰時段之后,視具體交易情況進行撤機或者重新布放。

(2)進一步完善和創新銀行卡受理渠道。根據各地實際情況開發一些符合農民支付需要的電話、手機、互聯網等支付服務產品,并制定配套措施和實施方案,為廣大農民提供更便利的支付服務。

七、對于促進我省銀行卡受理市場規范發展的其他建議。

答:促進我省銀行卡受理市場規范發展的其他建議:

1、增強服務意識,提高銀行卡受理服務的整體水平。一是銀行卡業務的相關主體要建立滿足市場和客戶需要的服務標準、服務流程和服務規范。二是建立有效的受理客戶投訴的渠道,完善故障處理機制,實行客戶投訴受理責任制,限時、限期解決銀行卡交易中發生的各種糾紛和問題。三是加大收銀員培訓力度

2、靈活定價,不搞“一刀切”。針對農村地區的實際,制定受理市場發展的規劃。如,對農村地區的商戶采取扣率返還、按交易筆數確定扣率、月租費包干制等,引導和鼓勵農村地區的商戶入網的積極性。

教學調研匯報材料范文第4篇

進一步提升礦井安全生產保障能力

福建省永安煤有限責任公司

(2011年3月7日)

福建省永安煤業有限責任公司是福建省能源集團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是由原永安礦務局和上京礦務局重組設立的獨資公司,是福建省重點煤炭生產企業和百家重點企業之一,目前有9對生產礦井和1個基建礦井,在崗職工6000余人,年原煤生產能力150萬噸。多年來,永安煤業公司安全生產工作認真貫徹‚安全第

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努力抓好‚管理、技術、裝備、培訓、觀念?五個落實,營造良好的企業安全生產氛圍。特別是《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的通知》(國發2010 23號文)、《福建省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的通知》(閩政2010 22號文)和《國家安全總局、煤監局關于認真貫徹國務院有關精神,切實加強煤礦安全生產工作的有關精神》(安全總煤監2010 152號文)等文件下發以來,我司結合本單位實際,認真學習貫徹,進一步加大安全投入,積極開展安全質量標準化等建設工作,不斷提高礦井安全管理水平和防災、抗災工作能力,取得了一定成效,現將近年來我司在安全生產方面開展的主要工作匯報如下:

一、以健全機構和完善制度為切入點,強化技術管理,全面落實安全主體責任

(一)建立健全安全責任體系。一是健全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公司嚴格按照《安全生產法》和《福建省安全生產條例》有關要求,完善公司和生產礦井兩級專門安全管理機構,配備采掘、機運、通安等專業技術的專職安全管理人員。按照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要求,向生產礦井派駐安全監察專員,所有專職安全管理人員均經過各級安全生產監察部門的安全資格培訓、考核合格,取得資格證。目前公司安全 1

專職管理人員200余人。二是落實管理主體責任。嚴格落實安全生產管理、安全生產技術創新、職工安全教育、安全激勵約束機制、企業安全生產業績考核等安全主體責任制度,層層簽訂安全生產責任狀。積極推行安全生產年終工作目標綜合考評和‚一票否決?制度、礦井技術貢獻率評價體系、安全效果百分制考核和班組連帶責任追究等責任制度。三是嚴格落實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準規程。認真貫徹實施《安全生產法》《礦山安全法》等法律法規,嚴格依法辦礦和依法治企,所屬生產礦井證照齊全,沒有超能力、超強度、超定員生產。定期、不定期地組織礦井周邊煤礦資源巡查,發現問題及時致函地方政府相關部門,有效地制止了非法小煤的死灰復燃及各種越界開采和盜采行為的發生。同時嚴格按照‚三同時?規定抓好基建礦井建設。

(二)健全完善安全管理制度體系。一是繼續修訂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每年根據煤礦安全生產的新要求和面臨的新特點,組織修訂完善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并以公司1號文的的形式將其下發,重點從質標管理、培訓教育、基礎投入、事故問責等各方面進行改進和完善,近年來先后完善23項安全管理制度,修訂七大類89個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建立了一整套符合企業實際的安全管理制度體系,真正形成了以制度規范管理運行機制。二是堅持安全例會制度。堅持每月定期召開由公司領導、安全管理職能部門人員、安全專員、生產礦井礦長、生產副礦長、安監站長等人員參加的月度安全例會,認真通報月度安全生產工作情況,全面總結分析月度安全工作中好經驗、好做法及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原因,并針對實際積極探討和制定整改措施,提高了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三是嚴格落實領導值班跟班和安全包保制度。重點抓好各級領導井口24小時值班和跟班制度的落實,特別是國發23號文下發之后,公司相繼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對礦領導帶班指標、帶班要履行的職責作了明確規定外,還對礦領導帶班下井的公示、輿論監督、員工舉報獎勵、帶班考核等制度也做了更加明確的規定,尤其是對帶班落實不到位的領導人員要進行包括停職在內的嚴肅處理。2011年,公司又將領導帶

班下井制度的落實,列為企業效能監察內容之一,不定期組織開展突擊抽查。建立重點面包保監控管理責任人,每個重點面都有礦領導、股站長、技術員、安監員包保,井口設立工作面監控牌板,注明重點面監控起始時間、監控措施和包保人等內容。嚴格落實隱患首知責任制,堅持隱患誰發現、誰負責跟蹤、落實,努力把隱患消滅在萌芽中。

(三)強化生產技術管理。制定完善礦井技術貢獻率評價體系、《永安煤業公司頂板管理辦法》等技術管理制度,對工作面的技術管理作出了具體規范。一是加強采掘技術管理。加大對工作面的現場技術管理和指導,大力推廣掘進工作面光爆技術運用、型鋼支護及中深孔爆破快速掘進,確保掘進一次成巷,提高巷道質量。優化采面設計及采煤方法論證,嚴格按照作業規程組織生產,創造條件實施正規生產,消滅獨眼面、壓采面、頂采面。二是開展采掘工作面‚四論證?工作,做到開工前所有作業點必須有基本安全生產條件論證。(即:明確作業點周邊小煤生產情況和區域內上下作業點安全生產情況、明確作業點是否存在防治水患情況、明確作業點‚一通三防?情況、對作業點的支護方式進行論證。)三是強化科技攻關和地質、地測預報工作,同時大力開展崗位技術練兵比武和采掘工種技術等級鑒定活動,不斷提高生產現場的科技含量,增強科技保安能力。

二、以加大投入和強化教育為基本點,完善應急求援體系,夯實安全管理基礎

(一)重視并加大安全基礎投入。一是完善礦井安全生產系統。近三年,投入資金近億元,實施提升運輸、供電、供風、排水、通風‚五大?生產系統技術改造。重點對井下主要運輸線路軌道、枕木、管線和巷道支護進行全面整治,對礦井通風系統進行集中通風改造,促進了礦井安全生產系統運行質量的全面提升。二是提升系統裝備水平。完善產、學、研聯運機制,與相關院校合作開發地測空間管理信息系統、煤礦智能執行系統等。同時積極跟蹤先進適用的裝備,投入700多萬元,在9對生產礦井全部建立井下安全監測系統,在豐海礦建立目前全省最先進的井下考勤定位系統等,全面

提升了企業信息化管理水平。三是推進新技術的應用。近三年公司投入安措資金5000多萬元,積極推進礦井支護方式改革和淘汰老舊設備,僅近三年就投入礦工鋼7500多噸用于支護改革,投入1000多萬元建立15個單體液壓支柱工作面,目前采區新掘支護巷道已全部實現全鋼化支護。更新非MA標志設備,推廣使用新設備、新材料、新工藝,各類老舊設備全面實現改造升級。

(二)加強職工隊伍建設。一是強化技能培訓。建立了1個三級培訓中心、9個四級培訓中心、39個安全教育培訓室、3個采掘技能培訓基地和3個提升上山操作技能培訓基地,配備了較先進的教學設備,自行拍攝安全教育光盤,購買安全教育藏書5000多冊。近年來,舉辦各類培訓班400多期,受訓人員達10000多人次。積極開展崗位技術比武和采煤、掘進、機電工人技能等級鑒定,并實行技能工資,調動了員工學技術、學技能的積極性,目前企業有技術工人3000多人,其中中級工以上600余人。二是加強安全監察隊伍建設。健全安全生產管理機構,配齊安全管理人員,完善管理考核辦法,并強化業務技能培訓,努力培養高素質企業安全生產監察隊伍;加大資金投入,配齊配全安全監察技術工具,不斷提高安全監察裝備水平。目前公司永安、上京有兩支專職礦山救護隊伍,均達到國特級隊等級標準。三是加強技術隊伍建設。組織開展礦際技術交流和技術業務大培訓活動,特別是對近三年新分配的畢業生開展分專業培訓和 ‚一對一?結對子傳幫帶,并創造條件讓專業技術人員在工作中挑重擔,在崗位上鍛煉成才,促進了專業技術人員綜合素質的提高。

(三)完善應急救援體系。加強對應急救援隊伍的領導,設置應急管理領導機構,配備滿足本單位應急工作實際需要的專兼職人員和裝備,形成單位主要領導全面負責、分管領導具體負責、有關部門分工負責、群團組織協助配合、相關人員全部參與的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工作機制。按照《突發事件應對法》要求,每年組織重新編制《永安煤業公司生產安全事故事故應急預案》,對預案總則、危險性分析、組織機構、預防與預警、應急響應、信息發布、后期處置、保障措施、

培訓演練等作專門規定。各生產單位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符合本單位實際的專項應急預案,并定期舉行礦井聯合排水試驗、反風演習等各種預案演練,提升了礦井抗災的應急能力。

三、以抓好礦井質量標準化建設和現場管理為著力點,加強隱患排查,創造良好的生產環境

(一)推行質標管理。健全完善質標工作長效管理機制,質量標準化工作堅持井下與地面、生產與生活、原煤與后勤單位同步推進,做到投入與管理并重。僅去年就投入500多萬元對井下‚五條線?進行改造,投入1000多萬元開展地面文明整治。開展礦井質標定置和對標管理,加大文明生產的考核力度,將6S4E(清理、整潔、標準、安全、質養6個S和每個人、每件事、每一天、每一處4個E)管理機制向采掘作業點和工作班組延伸,擴大質標工作覆蓋面。

(二)強化動態抽查。公司成立由公司領導、駐礦安全專員、高級安監員、高級救護工及安監室人員組成動態監察小組,不定期開展動態監察,重點加強節假日等薄弱時段和‚四類面?等重點面的抽查,有效地促進了安全隱患在作業現場的有效落實。嚴格執行領導帶班值班制度,執行帶隱患下井和隱患首知責任制度,堅持隱患誰發現、誰負責跟蹤、落實,推進了安全管理制度和責任在終端現場的落實。同時在采掘員工中設立安全出勤獎,與個人出勤、隊伍安全效果、工程和工作質量掛鉤考核,進一步明確作業人員現場安全管理權責,推進了安全管理制度在作業現場的有效落實。

三開展專項整治活動。在組織開展‚培養本質安全型職工、塑造本質安全型企業?‚安全幸福家庭?等主題實踐活動的同時。公司根據各個時段的安全生產特點,有針對性的開展階段性的安全專項整治工作。如去年先后組織開展了以‚反‘三違’、抓落實、促整改?為主題的百日安全競賽活動,以‚抓采煤方法及頂板管理?為主題的專項整治活動。另外,公司堅持每月1次、礦井每周1次的安全生產全面檢查活動。在隱患排查治理過程中,堅持專項督查與動態檢查相結合,對查出的隱患按照‚分級負責、責任落實?的原則,采取定措施、

定責任人、定資金、定工期、定標準的‚五定?措施抓好落實整改。

四、以完善井下安全避險‚六大系統?建設為契機,加強礦井基礎建設,全面提升礦井抗災、防災能力

教學調研匯報材料范文第5篇

一、學習貫徹落實中央領導同志重要講話、國家和省市國土資源工作會議精神情況。

我局在學習貫徹落實中央領導同志重要講話、國家和省市國土資源工作會議精神上著重在三個方面下功夫。即:在深入傳達學習會議精神上下功夫;在準確把握國土資源管理任務上下功夫;在突出重點抓落實上下功夫。

為切實把干部職工思想統一到中央領導同志重要講話精神和省廳的部署上來,我局專門組織召開黨組會、局務會、黨組中心組學習會及全系統干部職工大會,廣泛動員發動,充分調動廣大干部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自覺性,認真學習貫徹中央領導同志重要講話精神。

我局采取懸掛橫幅、電子顯示屏滾動播放等形式宣傳中央領導同志重要講話精神;省、市有關會議精神,使之在干部職工頭腦中“扎下根、留下影、記下印”。

我局還積極向市、縣有關領導匯報中央領導同志的重要講話精神,尤其是胡錦濤總書記關于國土資源管理工作應該“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部門協同、公眾參與、上下聯動的工作格局”的重要論述,緊緊抓住當前難得的機遇,努力營造良好的環境,

— 1 —

構建國土資源管理工作新格局,進一步強化了干部職工的責任感。

衡量學習貫徹活動是否取得成效,最終要看保障發展、保護資源、維護權益、服務社會是否取得實效。下步工作中,我局將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領導同志重要講話和上級會議精神,重點抓好五個方面工作:

一是節約集約用地,保資源促發展。做好“開源節流”文章。在“開源”方面,要積極研究并靈活運用國家政策,落實資源利用總量控制、供需雙向調節、切實拓寬用地渠道。在“節流”方面,要牢固樹立“節流”就是“開源”的理念,以土地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二是加強執法監察,遏制違法用地。進一步加強動態巡查力度,完善共同責任機制,建立和公檢法以及紀檢監察機關聯合辦案的機制。對違法用地實行高壓態勢,要敢于碰硬、勇于擔當,強化執法力度,確保立案率、查處到位率“雙到位”。

三是推進民生工程,維護合法權益。加強征地管理,規范征地程序,維護被征地農民的合法權益。結合我縣實際,繼續積極爭取國家和省級政策資金支持,推進礦區綜合治理、礦山地質環境保護和村莊搬遷等應急工程建設。

四是加強隊伍建設,提高工作水平。進一步加強干部教育培訓工作,完善干部考核評價體系,努力建設政治堅定、能力突出、作風過硬、群眾信任的高素質干部隊伍。

五是加強國土文化建設,打造一流團隊。深入貫徹落實中央領導同志重要講話、省、市、縣有關會議精神,繼續強力推進國土文化建設,提升工作水平,實現國土事業的大發展、大跨越。

2 —

二、節約集約用地情況。

(一)土地利用情況

近年來,我縣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大力發展節地型經濟,建設節地型社會,提高土地資源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保障能力。始終堅持新的土地利用模式,把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作為衡量土地利用合理與否的依據,對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項目用地一律不予審批。實施科學合理的產業布局規劃,凡新開工工業項目一律進駐工業集中區,使公用資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共享。在進區項目用地的審批中,堅持以規劃為龍頭,突出產業特色,大力發展優勢產業。我縣先后關閉淘汰19戶化工、水泥、礦山等規模企業。雙贏產業園、金力銅材、江威精密等一批新上和技改項目相繼投產,新增規模工業企業19戶,總數達110戶,據統計實現工業增加值39.8億元,增長39.1%。工業經濟綜合效益指數達274%,較上年提高79.2個百分點,創歷史新高。

(二)土地集約利用的主要做法

一是注重了轉變土地利用觀念,樹立集約用地的觀念。二是改革土地使用制度,構建土地配置的新機制。三是引導發展模式從外延擴張轉變為內涵發掘。四是完善規劃體系,加強規劃管理力度。五是應用級差地租,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六是建立并執行獎懲分明的用地政策。

(三)土地集約節約利用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 3 —

思想認識狹隘,政績左右用地;違法用地沖擊,處罰明顯乏力;工作機制陳舊,調控措施失靈;體制弊端不除,部門難有作為。

(四)土地集約節約利用的對策和建議

1、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教育各級干部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樹立正確的政績觀。

2、以修編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為契機,執行嚴格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3、以查處曝光典型案件為突破口,強制規范用地行為,強力打造法治國土。

4、以“完善體制,提高素質”為抓手,提升土地參與宏觀調控的工作水平。以空間盤活的方式,實現“向上發展”。以收回盤活方式,實現“移花接木”。以改變土地利用方式,變粗放利用向集約利用發展。

三、耕地保護情況,經驗做法、存在問題及原因、對策建議。 2010年我縣現有耕地面積24295.58 公頃,占總面積的 28.7%,比市政府下達的耕地保有量多4245.78公頃; 2010年耕地減少112.22 公頃,其中建設占用65.82公頃,災害損毀35.73公頃,農業結構調整減少耕地10.67 公頃。2010年,大力推進土地開發復墾,全縣耕地增加594.0597 公頃。2010年,我縣耕地凈增加481.84公頃。

基本農田保護情況:2010年我區劃定基本農田15812.16 公頃,其中水澆地公頃,旱地公頃,基本農田保護率78.86%,比市政府下達的基本農田保護面積多329.33公頃。全縣設立保護標志—

4 —

牌116塊,大標牌每鄉鎮一塊,小標牌一村一塊。有基本農田的各鄉鎮與村、組均簽訂了基本農田保護責任書。

耕地占補平衡情況:2010年新增建設占用耕地93.5505公頃。 2010年銅陵縣補充耕地義務53.33公頃,實際補充耕地595.48公頃,資金投入總額1817.24萬元。

耕地質量建設情況:積極開展耕地分等定級工作,建立耕地質量區域監測站7個。根據農業部門的統計數據,我縣有高產田7266.66公頃,中產田6533.33公頃,低產田2266.67公頃。

存在問題:

主要表現為耕地占補平衡壓力大,新開耕地質量參差不齊,補充耕地質量相對于被占耕地質量有差距;農業綜合投入仍顯不足等。究其原因,主要是后備資源匱乏,開發難度大,投入資金不足;部分新開耕地由于產出低,肥力培植周期長,影響農民耕種積極性等。

對策與建議:

一是進一步落實好耕地保護責任制。二是繼續強化土地執法監察工作。三是多渠道增加耕地面積,確保耕地總量動態平衡。四是要加大對耕地投入,提高農田質量。五是從利益上對耕地實施保護,改變種地虧本的現象。

四、違法用地情況,主要原因,對策建議。 (1)違法違規用地現狀:

自2010年以來,我縣結合衛片執法檢查工作,持續加大對違法用地的查處整改力度,各類土地違法總量大幅下降,土地管理秩序呈現持續向好態勢。2010,我縣立案查處了包括國家重

— 5 —

點工程寧安城際鐵路和京福高鐵項目共10宗違法用地,實現我縣衛片執法檢查工作“零約談、零問責”目標。2011年以來,我縣對5宗違法用地進行了立案查處,并正結合土地變更調查梳理違法用地線索,為2011衛片執法檢查提前做好準備工作。通過衛片執法檢查結果顯示,違法違規用地在新增建設用地中仍占一定的比重,主要表現在邊報邊用違法用地;公路、鐵路等基礎設施違法用地;工業項目違法用地;拆遷安置及村民建房違法用地;其它違法用地五個方面。

1、邊報邊用是土地違法的主要形式。在我縣新發生違法用地中,邊報邊用違法用地占90%。

2、公路、鐵路等基礎設施違法用地占用大量土地。違法用地中,公路、鐵路線性工程違法用地面積較大,且大量占用耕地。2010我縣范圍內國家重點工程寧安城際鐵路和京福高鐵兩個項目占用耕地數占全縣違法用地占耕地總面積的比例為88.6%。

3、工業項目違法用地仍然時有發生。近來年,我市各級政府主導的項目違法明顯減少,但“零星”的通過招商引進的工業項目違法用地仍然存在。

4、拆遷安置及村民建房違法用地仍然存在。因用地指標緊缺,造成重點工程拆遷安置和部分宅基地建設在用地手續未經審批情況下即行動工。

5、其它違法用地。具體有科教、醫療等公益類違法用地,這類用地主要是一些部門標準化建設因進度要求造成用地手續尚未審批即動工建設。

6 —

(2)違法違規的主要原因:

1、土地管理法律法規宣傳不到位,特別在國土資源管理有關政策和法律宣傳的廣度和深度上不夠。

2、違法用地行為受利益驅動。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土地價值不斷升高,農民的土地一旦被征收,依照法律規定只能一次性領取征地補償費。

3、政府有限的財力不能承擔預先支付土地補償和報批費用,而是由用地單位來承擔,這就造成土地尚未征轉、不具備出讓條件,用地單位已經支付了大筆費用。

4、用地指標緊缺、資金不足以及城鄉土地增減持鉤計劃下達較遲等原因,也造成部份項目沒有及時辦理農手地轉用及土地征收(用)手續,形成違法用地事實。

(3)違法違規問題的對策及建議

1、加強國土資源法律法規的宣傳,增強全民國策意識。

2、堅持預防和嚴查相結合,全面落實動態巡查責任制,將土地違法違規現象消滅在萌芽狀態。同時,加大查處違法用地的力度,要把嚴肅查處土地違法案件作為切實解決當前違法用地行為屢禁不止的突破口來抓。

3、強化部門協作與配合,遏制違法用地。既要發揮土地管理部門的牽頭協調作用,也要發揮紀檢監察、法院、公安、司法、建設以及工商、稅務、銀行、電力、供水等機關部門的職能作用,共同制止、打擊土地違法行為。

4、嚴格土地執法,堅決糾正“罰款了事”、“補辦手續了事”現

— 7 —

象,對違法用地及其建筑物和其他設施,按法律規定應當拆除或沒收的,一律不得以罰款、補辦手續取代;確需補辦手續的,也必須履行完行政處罰后才能辦理。

5、嚴格執行問責制。認真貫徹執行監察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土資源部聯合發布的15號令《違反土地管理規定問責辦法》,落實保護耕地共同責任,加大土地執法監管力度。

6、改革干部考核機制。改變對地方發展的評價標準,經濟指標不應為唯一標準,應重點放在可持續發展上,考核要注意綜合協調發展,對耕地保護目標責任制落實不到位的應進行懲罰,建議耕地保護也實行一票否決。

五、礦產資源管理情況,存在問題及原因、對策建議。 礦產資源管理情況:

全縣現有探礦權55個,主要勘查礦種為金、銅鉛鋅、鐵錳等金屬礦種和硫鐵礦、水泥用灰巖、石膏等非金屬礦?,F有采礦權74個,開發礦種11種,2011年產礦石量約935萬噸,礦業總產值約21億元。

2011年共辦理6個石料礦山的采礦權延續手續。組織開展了礦權換證工作。2012年1月,完成了全縣探礦權初檢工作。對55個探礦權的年檢資料進行了審核,實地抽查了包括所有有巷探的探礦權在內的18個探礦權。

我縣采取多種方式,大力推進現有礦山企業實施技術改造,提升產能和資源綜合利用水平。2009年以來,依據產能標準我縣葉家灣鐵礦等一批礦山企業都先后實施了技術改造、提產擴能。

8 —

針對我縣石料礦山存在布局不盡合理、生產環境和噪音污染較大等問題,強力推進石料礦山治理、整合工作。2010年起,由政府牽頭,國土、安監、經信、發改、公安、黃金、煤炭等部門及有關鄉鎮各負其責,將利用2年左右的時間,對全縣現有27家小型石料礦山進行有序關閉和有效整合;除新型干法水泥及電廠脫硫、鋼廠溶劑用石灰巖礦山外,全縣只保留5家普通建筑石料礦山,每個石料礦山的生產規模不低于50萬噸/年。對全縣現有11家小型煤礦及4家膨潤土礦山,在督促其實施技術改造、加強日常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同時,實行采礦許可證到期一個即關閉一個,最終實現到“十二五”末所有小型煤礦及露采膨潤土礦山全部關閉的目標。

據統計,2005年以來,我縣持續開展礦業秩序整治工作,不斷加大小礦山、小選(洗)礦、小球團、小水泥等落后產能的淘汰力度。整合、關閉各類小型礦山企業共73家,礦山數由2005年147個減少到2011年末的74個。

在抓恢復治理,改善地質及生態環境工作方面,我縣嚴格按照《安徽省礦山地質環境保護條例》和《安徽省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保證金管理辦法》要求,鼓勵企業實行邊開采邊治理,努力減少開采對環境的破壞。如黃獅澇礦區地質環境治理,投入1351萬元,共治理恢復土地12.4公頃。同時,有步驟實施歷史遺留礦山的復墾復綠工作。2010年3月,結合市級地質災害隱患點的治理,積極爭取市財政扶持資金,安排對鐘鳴鎮境內2座歷史遺留礦山進行全面復墾?;⑿紊姐~礦的復墾治理工作計劃于今年上半

— 9 —

年完成,鐘鳴硫鐵礦治理方案計劃分三年完成,去年完成了2.5萬平方米的復墾復綠治理。

我縣還將是否按規定繳納保證金作為礦山檢查的一票否決性指標。2010年,全縣 84家礦山企業共繳納地質環境恢復治理保證金4010萬元,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保證金征收率100%,保證金實行專戶存儲,??顚S?。

2010年6月國土資源部將我縣確定為全國首批國土資源節約集約模范縣(礦產主導型)創建活動試點縣。自創建活動開展以來,我全面提升國土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平。歷時1年半,各項考核成績出色,最終通過評審,進入首批全國模范縣(市)行列,并與2012年2月被國土部表彰為首屆全國節約集約模范縣。

創建工作中,我縣做到“三個結合七個抓”即:將創建活動與日常國土資源監管工作相結合、與淘汰落后產能和節能減排工作相結合、與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產業相結合,促進節約集約,創建活動取得了顯著成效。

抓源頭把關,推進礦業結構布局調整。去年以來,已依法關閉10余家達不到標準的礦山企業及選礦廠。計劃到今年底將全縣31家石料廠整合、關閉,僅保留6家。

抓資源整合,加快礦山規?;洜I步伐。2005年以來,全縣整合關閉、小型礦山企業73家,礦山數從147個減少到目前的74個。

抓綜合利用,提高礦山企業資源利用水平。在加強“三率”考核監管的同時,鼓勵扶持骨干礦山企業推進技術改造,提升“三率”和資源綜合利用水平。

10 —

抓循環經濟,實現資源利用效益最大化。我縣抓住銅陵市循環經濟試點市和資源型城市轉型試點市的政策機遇,大力支持礦山企業實施技術改造和新上項目,延伸資源利用產業鏈,形成了黃獅澇金礦、牛山礦業、泰山石膏有限公司等為代表的一批礦產資源循環再利用工程項目。黃獅澇金礦對采礦系統和選礦廠進行技術改造,建設尾礦處理及硫精礦脫硫生產裝置,采用全泥氰化炭浸提金工藝,在尾礦中獲得成品金和鐵精礦,剩下的含鐵尾渣直接銷售給水泥企業作原料,實現了資源的循環利用及廢棄物的再資源化。目前,已處理尾礦30多萬噸,生產黃金40公斤,實現銷售收入1.1億元。銅陵泰山石膏有限公司利用電廠石灰石脫硫廢渣生產各類高標準石膏板,節約天然石膏80萬噸,節約堆存用地100畝,實現了資源的循環利用及廢物的再資源化。

抓規劃修編,加大礦產資源規劃執行力度。按照“合理開發、節約集約、注重生態、健康發展”的總體要求,加快新一輪礦產資源規劃編制工作。

抓恢復治理,保護礦山地質生態環境。不斷加大對礦山毀損土地復墾復綠力度,鼓勵企業實行邊開采邊治理,增加植被覆蓋率,努力減少開采對環境的破壞。

抓執法監管,維護礦業開發的良好秩序。建立健全了縣、鄉(鎮)、村三級礦山勘查和開采活動巡查督查制度,嚴肅查處各種亂采濫挖行為。

建議:

1、明確探礦權勘查周期,加強對探礦權的監管工作。

— 11 —

2、進一步完善“三率”考核制度和督察制度。建議對我縣給予一定的政策傾斜和適當的資金支持,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

3、進一步完善采礦權申請材料。對于采礦登記材料中涉及安全、環保、水土保持相關材料,建議予以去掉,采礦登記材料中主要是涉及到國土部門,其它相關內容由主管單位進行監督管理。

4、建立地質災害保證金經常使用制度,鼓勵礦山實施邊開發、邊治理邊驗收制度,使有限的資金發揮更大效用,考慮銅陵作為資源枯竭城市,地質災害治理、礦山復墾過去欠賬較多,建議對我縣給予一定的政策傾斜和適當的資金支持。

5、進一步明確國土部門在礦業權管理中的職責,探礦權安全管理方面應該交由地方安全監督局負責。

6、加強基層礦政管理人才建設工作。為了保障礦產資源國家所有權益、實現地方礦業持續、快速、穩定的發展,基層礦政管理工作的重點,確?;鶎拥V政管理對人才數量和質量的需求,目前現有的礦政管理人數偏少,專業人才匱乏已經凸顯。

六、構建國土資源工作新格局的主要做法和建議 主要做法:

一是堅持節約優先,切實保障建設用地。以“國土資源節約集約模范縣市”創建活動為載體,建立和完善節約集約用地指標和農村建設節約集約用地指標體系,堅持有保有壓的供地政策,嚴格項目用地準入門檻;如我縣對金橋工業園入園項目,要求固定資產投入不低于8000萬元,投資強度不低于200萬元每畝,稅收不低于15萬元每畝,并將其納入土地出讓合同進行約束,對工業用—

12 —

地出讓嚴格按國土部規定的規劃條件容積率不低于1.0。同時,嚴格落實經營性用地和工業用地招拍掛制度,完善土地市場建設,促進建設用地高效使用;清理盤活閑置土地,優化城鄉用地布局結構,促進城鄉統籌協調發展。

二是堅持從嚴監管,促進土地占補平衡。堅決貫徹“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的基本國策,建立健全耕地特別是基本農田保護責任考核與責任追究制度;扎實開展執法模范縣創建工作,堅持縣、鄉兩級動態巡查防范,強化違法用地案件聯合查處機制,嚴肅查處土地違法行為。2011年共聯合巡查50余次,查處違規用地5宗,非法開采3宗。有效遏制各類國土資源違法違規行為。

三是堅持以民為本,積極維護民生權益。制定供地計劃,落實住房用地保障措施,嚴格控制高檔商品住房土地供應;采取多種辦法和途徑,解決被征地農民的就業和社會保障問題,確保被征地農民現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長遠生計有保障;加強地質災害監測和預警預報,完善群測群防網絡,加大礦山地質環境的恢復治理與保護力度,努力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2011年,對市級地質災害隱患點鐘鳴鎮水村田傍張25戶村民另擇安置點建房搬遷,其余住戶汛期安排搬遷避讓,對縣級地質災害點順安鎮新湖村塘壩村民組有安全隱患的村民進行了搬遷避讓;治理地質隱患點2處(鐘鳴水村田傍張、701道口),同時,積極征收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保證金8200萬元。

— 13 —

四是堅持創新管理,不斷強化工作責任。積極創新國土資源管理共同責任機制,構建“黨委領導、政府負責、部門協同、公眾參與、上下聯動”的工作新格局;圍繞全縣中心工作,在服務大局保發展、拓展用地空間上做文章,較好地實現了保護資源和保障發展的雙贏。

建議:

一、要進一步創新土地利用方式,努力破解制約經濟發展的瓶頸問題。要切實轉變土地利用方式,堅持各類建設少占地、不占或少占耕地;要拓展建設用地渠道,高度重視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管理,大力推進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鼓勵農村集體建設用地開發整理,積極探索和開展低丘緩坡地、山地開發利用。要節約集約利用土地,認真落實閑置土地處置政策,充分挖掘存量土地利用潛力,鼓勵工業企業節約集約用地,提高新增工業用地投資強度。

二要堅持守土有責,建立健全監管長效機制。要把土地管理工作納入黨委政府重要議事日程,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部門協同、公眾參與、上下聯動、各負其責的工作格局。要進一步完善各級地執法監察網絡,落實土地執法動態巡查制度和崗位責任制度,強化土地管理批、供、用、補、查各個環節全程監管。

三要強化組織領導,建立激勵和保障機制。要把土地執法監管工作納入對各級黨委、政府和土地執法相關部門考核評價目標體系,作為評價各級黨委政府、相關部門及其領導干部工作業績的重要指標和依據,定期通報職責履行情況,同時采取多種方式—

14 —

對土地執法監管先進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獎勵。

七、縣鄉兩級國土資源管理機構隊伍建設情況及建議。 全系統干部職工總計101人,在崗人員72人(其中局機關工作人員11人,土地儲備中心8人,監察大隊10人,信息中心2人,開墾中心2人,鄉鎮國土所工作人員28人,政府雇員3人,臨聘人員8人),退二線4人,離退休人員25人。內設7個股室,4個局屬事業單位,9個派出機構。

9個基層所于2010年6月份成立,分別為8個鄉鎮及金橋工業園區的國土資源所,國土所作為縣國土資源局的派出機構,為全額撥款事業單位,核定事業編制36名。國土資源所所需人員從原鄉鎮土地城建站中提到管理崗位在編在崗人員中擇優聘用。我縣鄉鎮土地管理崗位正式在編在崗共28人;基層隊伍的成立,有力的促進了基層國土資源管理工作的開展。

建議:

根據省、市《國土資源執法監察巡查管理辦法》要求,國土資源執法監察工作日趨常態化和規范化,為有效遏制國土資源違法案件高發勢頭,建議:

(1)組建9個基層國土資源監察中隊,核定編外聘用人員(政府雇員)24人,其中五松所2人、順安所4人、鐘鳴所4人、天門所4人、胥壩所2人、老洲所2人、東聯所2人、西聯所2人、金橋所2人。

(2)加大國土資源系統干部交流。國土局自2002年9月成立以來,國土系統干部沒有納入全縣干部人才交流范圍,為有效

— 15 —

保護國土干部,充分調動廣大干部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更好的服務于地方經濟建設,建議加強國土干部跨系統交流,形成“走出去、請進來”的良好機制。

(3)聘請國土信息員。近年以來,農村違法用地現象有增無減,特別是農民違法建房和非法開采、盜采現象較為嚴重。由于信息報送機制不健全,導致違法違規案件處理滯后,很是被動。為此,我們建議建立健全行政執法統計報告及信息反饋制度,在全縣各村聘請1名國土信息員,為兼職人員,其待遇為50-80元/月,預計年支出約10萬元,主要職責是報送轄區內各類國土資源違法案件信息,及時預防國土資源違法行為的發生,做到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不留死角。

(4)進一步加大國土系統評先爭優力度。

教學調研匯報材料范文第6篇

各位領導、同志們:

全年的時間已經過半,當前我們發展和穩定的任務十分艱巨,可以講壓力和困難同在,機遇和挑戰并存。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們將以小城鎮建設為抓手統籌城鄉發展、以園區建設為載體發展鎮域經濟、以招商引資為支撐增強發展后勁,重點完成八個方面二十項工作任務。

一、園區建設(責任人:王晉東)

1、萬源工業小區。充分利用我鎮人力資源優勢,在鎮政府以北、北陳路以西,建設占地面積約500畝的勞動密集型園區。目前建成區面積200畝,入駐企業5家,下半年準備新建長420米道路1條,新增200KVA變配電設備及線路,年內建成區面積達到300畝。

2、石臺工業新區。借新北外環開通的機遇,謀劃在石臺礦東西兩側建成1000畝的工業新區,實現與龍湖工業園的無縫對接。年底前完成新區規劃,調整建設用地面積200畝,置換建設用地面積100畝,入駐工業企業。

二、招商引資(責任人:王晉東)

3、項目儲備。創新招商模式,圍繞紡織服裝、機電制造、洗選煤、東山旅游開展產業招商,千方百計的增加項目儲備;有效整合現有資源,抓好以商招商;充分利用各種招商平臺,積極參加各類項目推介會、懇談會、投資說明會,籌備舉辦蕭山推介會、邀請浙江客商來淮舉行項目懇談會,進行全方位推介宣傳招商;完善獎勵

1機制,鼓勵全民招商。

4、項目落實。實行一個項目一個工作組,全力創造良好的外部

環境。對試劑級硫酸提純、創新威服飾兩個即將落地項目協助企業辦理各項證件報批手續,爭取盡快開工建設。對狼毒素B原藥、天象石料、漢森服飾、緊固件加工意向濃厚的項目定人定責跟蹤推進,爭取早日簽約落地。

三、城鎮建設

5、北陳南路。北陳南路長1300米,紅線寬32米,占地75畝,

耕地46畝,魚塘29畝,涉及到搬遷戶21戶,需要拆遷房屋3048.65平方米。目前拆遷補償方案初步形成,已經完成了施工勘探并由安徽省宏泰公司進行施工圖設計,并協調石臺礦確定了液化氣站點及水房選址,待23日施工圖設計及概算完成后,及時聯系市區城投盡快落實BT模式。拆遷安置補償初步概算550萬元,安置點基礎設施建設100萬元。(責任人:陳 曦)

6、北陳中路。北陳中路長2000米,紅線寬24米,初步規劃建

成雙向4車道,兩側進行綠化、亮化,工程初步概算1920萬元。同時加大道路兩側舊城改造力度,我們已請市規劃設計院進行城市規劃設計,下一步對兩側建筑按照統一建設標準、統一建筑風格進行 改造,并積極協調石臺礦謀劃環湖公園建設。(責任人:陳 曦)

7、金石路 。積極協調金石礦業加快長1500米,寬15米的金

石路建設進度,確保年底路基形成。(責任人:黃化德)

8、紫金城項目。完善

一、二期工程配套設施,確保10底交付

使用。三期住宅工程開工,年底前完成1萬平方米建設任務。

(責任人:孫 進)

9、村莊搬遷。積極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在確保工程質量

的前提下增加施工隊伍確保工程進度;二是完善分配方案,做好群眾籌資工作;三是從國土部門、淮礦集團和政策性資金三個方面爭取資金,減少搬遷資金缺口。(責任人:徐 飛)

10、廉租房建設。完成石臺礦北村、南村廉租房建設1.05萬平

方米建設任務。(責任人:陳 曦)

11、垃圾中轉站和公廁。加快農村清潔工程步伐,完善垃圾處

理配套設施,建成垃圾垃圾中轉站和高標準公廁各一座。

(責任人:黃 飛)

四、農業工作

12、結構調整和中低產田改造。加大結構調整力度在學田村新

建大棚200畝。擴大養殖小區規模,在豆莊、白頂山完成1.2萬平方米的任務??茖W規劃,強化措施,大力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完成

老紅旗湖1500畝中低產田改造任務。(責任人:張翠榮)

五、防汛工作

13、加大防汛工作力度,重點是龍河險工險段加固巡查,重要

地段實行24小時專人值班,發現問題及時處置,確保安全度汛。(責任人:張翠榮)

六、財政稅收

14、繼續加大協稅護稅力度,做到應收盡收,確保完成1080萬

元,力爭完成1200萬元。(責任人:張勝利)

七、社會事業

15、計劃生育。高標準完成豆莊等剩余5個村的計生服務室規

范化改建工作。強力推進“村為主”工作機制的落實,強化措施,加大社會撫養費征收力度,進一步提高社會撫養費征收標準和強制執行力度,確保征收面達100%,征收到位率達70%以上。充實計生

信息化人員,保障各類信息平臺規范有序。(責任人:劉長振)

16、土地置換。完成41.2畝的土地置換工作,對擬置換土地進

行復墾整理,力爭通過省國土資源廳驗收,最大限度緩解企業用地需求。(責任人:陳曉磊)

17、難點村治理。繼續做好學田村的難點村治理工作,從改善

基礎設施、種養植業結構調整等多方面下功夫,確保年底完成難點村治理。

18、文明創建。 加強市容管理隊伍建設,建立長效管理機制,

徹底改變臟、亂、差現象。(責任人:黃飛)

19、開放式村部。 進一步完善村級服務用房配套設施建設,達

到“八室一場一桿旗一桿燈”和“四欄五個中心”的標準。建、管、用并重,不斷增強開放式村部的活力、魅

力。(責任人:張勝利)

八、穩定工作

20、在村級全面推行“四議兩公開”制度,增加工作透明度,

減少信訪隱患。在村組實行抵押金制度,月通報、季考核,嚴格兌

現獎懲,努力實現小事不出組、大事不出村、疑難信訪不出鎮。針對目前的信訪問題成立石臺、梧桐、童臺、劉莊四個穩定工作組,責任人分別為韓 冰、陳 曦、黃若飛、黃化德。

——存在的主要問題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我們的工作中還存在著不少問題和困難,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用地指標緊張,企業落地難;

二、因項目落地地價補貼困難,制約項目落地;

三、信訪穩定形勢嚴峻,處理穩定問題牽扯精力太大,影響了發展的速度;

四、工業新區土地規劃調整難;在杜集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調整中,石臺鎮承接了全區基本農田保護的主要任務,預留建設用地面積較少,制約了后期的發展。

五、北陳南路工程涉及到童臺村土地遺留問題,該問題極為敏感和棘手,如不能妥善解決,將影響到工程的開工建設。目前鎮、村正在積極協調處理該問題,一旦問題得到解決將全面啟動工程建設,力爭11月10日建成通車。由于鎮級財力有限,即使多方籌措資金,安置補償資金缺口仍達到350萬元。

六、北城中路改造工程由于線路長、牽扯部門多、協調難度大,在鎮牽頭成立舊城改造指揮部的基礎上,請求區政府幫助我鎮加大對各單位的協調力度。

七、市容管理沒有執法權,對控制亂、堵現象只能口頭通知和

派人看管,收效甚微,問題得不到徹底解決。

上一篇:我的故鄉范文下一篇:籃球過人技術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