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監測指標范文

2023-09-22

監測指標范文第1篇

2011-09-13 中國節能協會 訪問次數: 66 作者:

國務院9月7日印發《“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方案對十一五期間的工作成果予以總結,并明確十二五期間節能減排總體要求和主要目標,要強化節能減排目標責任,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實施節能減排重點工程,加強節能減排管理,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快節能減排技術開發和推廣應用,完善節能減排經濟政策,強化節能減排監督檢查,推廣節能減排市場化機制,加強節能減排基礎工作和能力建設,動員全社會參與節能減排。

節能減排約束性指標出爐,基本符合預期:方案指出:到2015年,全國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16%;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總量下降8%;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總量下降10%。與十一五規劃相比總體降幅趨緩,其中單位產值能耗降幅減少4%,化學需氧量與二氧化硫排放總量降幅減少2%;此外新增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設市城市污水處理率與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分別提升10%和13%??傮w指標符合預期,分地區來看,沿海地區面臨較大減排壓力,山東、江蘇、廣東等省降幅指標遠超全國平均,該地區新增節能減排項目值得關注。

明確各項節能減排重點工程:節能方面:實施鍋爐窯爐改造、電機系統節能、能量系統優化、余熱余壓利用、節約替代石油、建筑節能、綠色照明等節能改造工程,以及節能技術產業化示范工程、節能產品惠民工程、合同能源管理推廣工程和節能能力建設工程;減排方面:推進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建設,改造提升現有設施,強化脫氮除磷,大力推進污泥處理處置,加強重點流域區域污染綜合治理。我們認為,火電、石化等傳統能源企業將面臨進一步技術升級與整合,落后產能面臨嚴格淘汰;光伏、風能、生物能等新能源產業有望迎來春天;污水處理進一步提標,污水處理廠新建及改造升級必將帶動巨額投資,污泥處置也是未來投資一大亮點。

新增約束性指標解讀:此次《方案》新增的控制指標包括氨氮和氮氧化物,涉及火電、水泥、農業、汽車、污水處理等眾多行業,其中城市污水處理、畜禽養殖、燃煤電廠、水泥制造等面臨嚴格的脫氨氮脫硝壓力,技術改造升級拉動投資盛宴。

碳貸通:節能項目貸款,免抵押、零首付、二周內資金全額到賬

碳險通:節能項目保險,節能能力全責保險、項目收益權保險 節能技術方案保險機構、銀行機構認可認證 電話:0755-0755-82722776 82727533

監測指標范文第2篇

一、實施和研究意義

電力企業想要在新時期下實現快速發展, 必須要把握能源企業的發展規律, 將提高管理能力作為實現企業發展的重要途徑[1]。電力企業應積極響應現代能源企業發展要求, 不斷加強同業對標全過程管控能力, 以此來促進電力企業戰略目標貫徹執行的效果。其次, 供電企業提升以流程與指標聯動監測為核心的同業對標全過程管控能力, 符合現階段電力企業的發展理念, 綠色化、節能化和現代化發展是電力企業目前發展的主要方向, 通過管控能力的提升, 可以有效消除電網內部發展不均衡的問題, 有利于實現電力企業資源的合理配置。電力企業將指標作為管理的工具, 能夠彌補同業對標管理過程存在的不足, 有利于對管理方法加以創新和完善, 繼而推動電力企業各項業務的轉型與升級。

二、供電企業同業對標全過程管控能力提升分析

在新時期背景下, 電力企業需要對傳統的對標管理思路進行改變, 不應將結果作為管理的主要指標, 而是將過程納入到對標管理指標體系之中, 以此提升弱勢指標的權重, 確保對標管理指標的合理性, 與此同時, 電力企業還應將流程監測和精益工具等手段應用于同業對標全過程管理之中, 并將其作為基礎, 對現有同業對標全過程管控方法加以創新和完善, 使其管理效果得到強化。電力企業的同業對標管理能力提升主要目的在于得到良好的績效指標, 并建設好三個能力, 這三個能力分別指數據管理、監測分析和異動協同, 通過對這三個能力的建設, 可以推動電力企業流程與指標聯動監測管控體系的建立, 一旦該體系構建完成, 可以對企業內部各項管理上的問題進行預測分析, 并針對可能出現的風險發布警報[2]。其次, 提升以價值創造為導向的精益協同指標, 也是電力企業同業對標全過程管控能力提升的重要內容, 該指標的提升, 可以增強電力企業內部協同效率, 從而為企業決策提供有價值的依據, 幫助企業在目前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占據先機, 推動電力企業實現更好的發展。

(一) 電力企業需要對指標進行科學分解, 確定關聯因素

電力企業在確定關鍵指標過程中, 可以采用指標分解法和關聯因素分解法, 對同業對標指標進行分解, 并以此為基礎, 分解關聯因子, 得到有效的關聯因素, 并將其作為構建指標分解模型的基礎, 以提升管理關鍵因素的能力, 推動企業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 準確匹配全業務流程, 構建流程與指標的聯動監測體系

指標依附的載體被稱為流程, 流程績效的體現方式是指標結果。而構建流程與指標聯動監測體系的目的就在于理清指標和業務間的關系, 如果在聯動監測過程中, 發現指標出現異常, 可以憑借關系特點, 對與異常指標存在關系的業務進行準確定位, 為規避業務風險和制定對策提供業務脈絡的支持。電力企業需要結合業務特點, 將企業現有業務流程同價值鏈條模型進行結合, 實現對企業業務全部流程的有效管理。

同時, 將流程分級理念應用其中, 將業務流程分解為兩個等級;第一個等級反映的內容為主要業務階段, 第二個等級反映的內容為關鍵業務節點, 通過這種方式的使用, 可以形成一套完整的業務流程體系, 便于電力企業展開有效的管理。

(三) 科學制定過程指標監測規則

由于指標與流程存在著極為緊密的聯系, 為滿足同業對標指標的評價和流程考核要求, 電力企業需要采用多種監測方式, 建立多角度的監測維度, 科學制定過程指標監測規則, 對業務流程在進行過程中存在異動的原因進行明確, 同時, 這種對過程指標監測體系的建立, 有利于提升電力企業內部的工作效率和質量, 對電力企業經濟經濟效益和管理水平的提升, 具有重要的幫助。

三、實踐效果分析

(一) 有利于充實指標監測基礎

電力企業通過對標指標聯動監測體系的建立, 有效解決了現階段指標和業務流程體系混亂的狀況, 緩和了傳統對標指標無法進行過程監測的尷尬局面, 并為電力企業有效診斷和管理指標, 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為電力企業整體運營績效的提升, 創造了有利條件。由此可見, 提高同業對標指標全過程監測的質量, 有利于增加同業對標的業績, 電力企業運營監管中心對也各項業務管理的價值, 也會因此得到體現。

(二) 能夠快速發現指標異動, 提高協同業務的管理質量

電力企業通過流程與指標聯動監測體系的構建, 能夠快速發現指標的異動, 準確對存在異動業務流程進行定位, 并與各指標負責部門達成協同, 共同制定提升管理水平的措施。電力企業在進行指標異動定位后, 可以分析指標異動的原因, 并根據分析結果, 采取有針對性的促使, 對異動指標或業務流程進行調整和改善, 使協同業務的管理質量得到提升。

(三) 對結果與過程管理思路進行強化, 有利于提升企業風險應對能力

流程與指標聯動監測體系的建立, 可以對電力企業現有業務流程進行細化分解, 使實時監測成為可能。一旦指標發生異動, 應用監測體系可以對與異動指標存在關聯性的業務過程進行定位。對結果與過程管理思路進行強化, 是流程與指標聯動監測體系構建的重要作用, 這種管理方法的使用, 改變了過去只注重事中和事后風險管理的不良做法。一方面, 電力企業可以通過監測體系實時了解業務流程開展情況, 以及企業各項指標是否存在異常;另一方面, 監測體系可以對異常情況進行分析和預警, 電力企業則可以針對預警內容, 整合企業內部資源, 將經營管理風險扼殺在搖籃之中。

四、結論

綜上所述, 在新時期背景下, 電力企業想要實現綠色化和現代化發展, 必須提升以流程與指標聯動監測為核心的同業對標全過程管控能力, 只有這樣, 電力企業才能提升自身管理水平, 對經營管理全過程進行有效管理, 企業抵御風險和內外部環境變化的能力會因此得到強化。

摘要:社會用電需求的與日俱增, 推動了電力企業的發展, 但與此同時, 用戶對電力企業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 電力企業需要對現有管理模式進行改變, 提高自身的服務質量, 滿足社會的需要。本文通過對供電企業以流程與指標聯動監測為核心的同業對指標全過程管控能力的提升研究與實踐進行分析, 希望對促進電力企業的發展有所幫助。

關鍵詞:供電企業,指標聯動,監測

參考文獻

[1] 孫超, 尹迎, 楊婷, 袁德玉等.供電企業用戶資產移交內部流程優化探析[J].建材與裝飾, 2017 (47) :219-220.

監測指標范文第3篇

摘   要:當前我國污染源環境管理制度建立了以排污許可證為核心的“一證式”管理模式,污染源監測是環境監測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一證式”管理的基礎。排污許可與污染源監測管理銜接之間尚存在法規制度不足、污染源監測不足以支撐排污許可證后監管、企業自行監測數據質量達不到排污許可管理要求等問題。本文通過研究,探討了如何實現排污許可證與污染源監測管理制度的有效銜接問題。

關鍵詞:排污許可證  污染源  監測管理

近年來,國家進一步大力推動污染源環境管理制度改革,建立了以排污許可證為核心的“一證式”固定污染源環境管理模式。污染源監測是環境監測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污染防治監管、環境執法的重要技術支撐,是實現“一證式”管理的基礎。如何實現排污許可“一證式”管理的關鍵依然是構建、完善固定污染源監測管理制度。研究排污許可制度與污染源監測制度銜接的關鍵對策,于支撐排污許可制度的有效實施具有重要意義。

1  排污許可與固定污染源監測管理銜接存在問題

1.1 排污許可與固定污染源監測管理銜接的法規制度不足

企業作為污染源監測最重要的責任主體,應通過監測說明自身履行環境保護責任和開展污染治理的情況。然而,污染源監測一直被認為是政府的責任,企業責任出現缺位。新的《環境保護法》、《水污染防治法》等環保法律法規中明確排污單位應開展自行監測,并進行信息公開,但缺少具體的法規制度支撐落實?!杜盼墼S可管理辦法(試行)》對自行監測方案、自行監測設施、自行監測結果做出總體要求,但對自行監測規范開展的相關管理辦法配套還不完善。原有的《污染源監測管理辦法》已廢止,污染源監測沒有專門的管理制度?,F行的《全國環境監測管理條例》、《環境監測管理辦法》和《污染源監測管理辦法》中對污染源監測的要求,均主要針對行政管理部門的監督性監測,對排污單位自行監測的要求嚴重不足。

1.2 現有的污染源監督性監測不足以支撐污染源監管執法

污染源監督性監測與監管執法協同機制未建立,監測與執法“各自為戰”,一方面監測部門監測了大量數據,另一方面監管部門需要的數據又顯得不足。污染源監管部門更為重視對污染源污染治理的落實檢查,而對污染源監測的要求不夠重視,一般只提出籠統性的、原則性的要求,兩者缺乏協同機制。同時缺少開展以問題導向性的污染源監督性監測,不能有效反映企業的污染態勢,為排污許可執法監管提供有力數據支撐。

1.3 基層污染源監測能力與支撐污染源管理需求不匹配

2016年來隨著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的推行,污染源執法監測職能主要由市級環境監測機構(現有的縣(區)級環境監測機構)承擔。但污染源監測面對的監測狀況復雜、監測技術要求高,縣級環境監測部門原來的基礎能力較為薄弱,存在技術人員專業知識不足、監測設備與實驗室條件等方面不足,導致基層污染源監測能力與支撐污染源管理的需求不匹配,與管理要求差距大。

1.4 企業自行監測數據質量達不到排污許可管理要求

2013年以來,我國開始推行重點企業自行監測,要求企業承擔應有的監測和信息公開責任,接受公眾監督。但是污染源監測技術體系和質控體系不完善,部分監測機構實施現場監測過程不規范、存在檢測數據失真、企業花錢買合格監測數據等問題,導致治理效果和監測數據質量不符合管理要求問題。

1.5 排污許可證執行情況監管體系并不健全

排污許可證制度實施以來,部分持證企業并不能穩定達標和達總量排放,企業自行監測未按排污許可證要求執行,環境管理臺賬不完善,執行報告未及時提交,企業環保主體責任沒有完全落實,目前缺乏對排污許可證執行情況的監管技術體系。排污許可制度的初衷是力求將污染源監測數據有效運用于環境監察執法,但目前還沒有有效開展證后管理,排污許可證后管理如何開展還未出臺,證后監管還未進入實質性工作階段。

2  排污許可與固定污染源監測管理有效銜接對策

2.1 完善排污許可對自行監測要求相關的法規制度,強化排污單位的監測主體責任

保證排污單位自行監測數據質量是落實《環保法》等法律法規的要求,也是保障環境保護稅、排污許可制度實施效果的要求。排污單位是自行監測數據的責任主體,應對數據質量負主體責任。為落實新《環保法》的要求,進一步明確排污單位在污染源監測中的主體地位,推進自行監測的健康發展,應在專項法律、管理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中進行配套規定。

2.2 優化監督性監測方案,為執法監測管理提供有效支撐

優化監督性監測方案,不僅包括現場采樣監測,還應對排污單位自行監測臺賬、原始數據、質量保證和控制等進行檢查,一方面將監督性監測作為檢查和評價排污單位取得排污許可證后自行監測開展情況的重要依據,另一方面對排污單位自行監測的完善提出明確要求和具體指導,對排污單位自行監測數據有效性提出意見。充分發揮監督性監測技術執法作用,開展監督性監測的同時,結合執法現場取證的要求,完成對排污單位生產工況、治污設施運行情況等的記錄檢查,作為環境監察部門執法的直接證據,避免重復取證監測。

2.3 完善污染源執法監測能力,建立長效管理機制

要著力解決污染源監督性監測(執法監測)技術能力不足的問題,并提高國家本級能力建設,各級監測站基于技術指導、質控的紐帶不能斷,基層站標準化建設,應加強人才、設備建設,加強污染源監測培訓,提高污染源執法監測的能力。

2.4 加強對企業自行監測質量管理,提高自行監測數據在排污許可中制度中的作用

排污單位按照排污許可要求開展自行監測時,應嚴格按照監測規范開展監測活動,并如實記錄監測結果;保證監測數據全面性,應在設計監測方案時,全面考慮排放狀況,確保監測結果能夠全面反映污染排放狀況;保證監測數據代表性,應在設計監測方案和開展監測活動時,充分考慮監測頻次和監測時點能否反映實際排放狀況,同時應保存完整的原始記錄、監測報告,并按規定公開相關監測信息。同時生態環境、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應對環境監測機構開展“雙隨機”檢查,強化事中事后監管,建立入廠監測的備案制度。環境監測機構和人員弄虛作假或參與弄虛作假的,環境保護、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及公安機關依法給予處罰;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追究相關責任人的刑事責任。

2.5 建立排污許可證后評估制度,支撐排污許可證后監管

盡快出臺排污許可證后管理制度,建立排污許可證后管理工作機制,明確責任主體,省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實施本行政區域內排污許可后管理工作,地市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負責具體實施排污許可證后管理工作。強化依證監管,強化排污許可證執行落地。加強排污許可證質量專項檢查工作,加強排污許可證實施管理力度,推動建立固定污染源信息化監管模式。

3  結語

污染源監測是許可證管理中的重要環節,實現排污許可證制度與污染源監測制度的有效銜接,才能更好地為提高環境管理能力,改善環境質量提供有效的技術支撐。

參考文獻

[1] 盧瑛瑩,馮曉飛,陳佳,等.基于“一證式”管理的排污許可證制度創新[J].環境污染與防治,2014(14):89-91.

[2] 趙若楠,李艷萍,扈學文,等.排污許可證制度在環境管理制度體系的新定位[J].生態經濟,2014(12):96.

[3] 宋國君,趙英煚.我國固定源實施排污許可證管理可行性研究[J].環境影響評價,2016(2):239.

[4] 宋國君,張震,韓冬梅.美國水排污許可證制度對我國污染源監測管理的啟示[J].環境保護,2013(17):23-26.

監測指標范文第4篇

摘 要 國家審計署《2008至2012年審計工作發展規劃》指出,繼續深化養老、失業、醫療、工傷、生育等多項保險基金審計,促進擴大社會保障規模和覆蓋范圍,提高養老保險統籌層次,推進建立社會保障預算制度,建立健全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根據筆者了解的情況,目前,基層社會保險基金審計主要以財政、財務審計為主,主要審計社?;鹗罩У恼鎸嵭?、合法性,社?;鸬目冃徲嬤€未真正開展。

關鍵詞 社會保障基金 績效審計 指標

社會保障基金保障了人民群眾的養老問題,保障了弱勢群體的基本生活,城鎮老百姓更是拿社會保障基金當“保命錢”“養命錢”。隨著社保體制的發展,社?;饘徲嬕残枰粩喔倪M和完善。

一、社會保障基金績效審計現狀

籌集審計主要是檢查各種社會保險費收入的真實性、合法性和完整性,包括檢查社會保險費收入、利息收入、財政補貼收入、轉移收入、上級補貼收入、下級上繳收入和其他收入是否已計入基金收入,揭露隱瞞收入和私設“小金庫”等問題。

二、社會保障基金績效審計評價標準方面問題

績效審計的評價標準是評價審計對象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依據,是對審計對象經濟活動進行衡量的尺度,同時也是得出審計結論、提出審計建議的重要依據。對象經濟活動進行衡量的尺度,同時也是得出審計結論、提出審計建議的重要依據。西方國家績效審計的一個通行原則就是要使績效審計的結論具有可驗證性,克服和消除不同審計人員進行績效審計得出不同績效審計結論的問題??茖W完善的評價標準可以保證在政府績效審計評價時能夠有客觀的標準,從而保證績效審計結果的一致性和客觀性。

三、社會保障基金績效審計評價指標選取思考

社會保障基金績效審計中,很難單純用數字對社會保障基金的管理和使用效益進行量化。如資金閑置和滯留問題,能通過一定的審計技術和方法取的數字,但該問題產生的影響只能進行定性評價。在指標選取方面,應采取定量評價和定性評價相結合,根據社會保障基金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方面選取評價指標。

(一) 經濟性評價指標選取

最高審計機關國際組織對“經濟性”的定義是:“政府部門或機構經濟使用公共資源并將其成本保持在較低的水平上”。經濟性也就是沒有嚴重的損失和浪費現象,以最低的成本投入現實經濟活動的預期目標。社會保障基金的績效審計評價指標在選取時應當考慮如何通過評價社?;鹬贫鹊陌才攀欠窠洕侠?、對制度中的缺陷提出改進建議的方式,改善社?;鸬膬炔窟\行,從而有效降低其內生交易費用,達到節約社?;疬\行過程中產生的費用的目的。例如選取指社會保障基金支出占GDP的比重等。

(二) 效率性評價指標選取

效率性標準評價的是產出與投入之間的關系,它表示的是產出與投入之間的比率,也就是在產出一定時何以最小的猶如取得該產出,或者在投入一定時如何獲得產出的最大化,它的本質是尋求有效資源最優配置的方式。在經濟活動中,判斷效率問題往往需要運用比較技術。

效果性是指政府行為的最終效果。社會保障基金在使用過程中是否達到了預期的效果,產生的社會效益是否達到了當地政府的要求,社會公眾對社?;鸬倪\用是否滿意等,其中,應當關注社?;鹪诜峙溥^程中是否公平。在指標選取的過程中,要考慮社?;鸬睦檬欠駥ι鐣姰a生了積極的影響,是否達到預期的目標,如果達到指標的標準值,審計人員就應該認為基金的運行是有效果的。例如社會保障對象滿意度、貧苦人口減少率、社會保障基金投資收益率等。

(三) 公開透明性指標選取

在政府活動中,“公開透明”是我國政府改革的方向,也是對政府活動最有力的監督手段,是社?;鸬倪\作取得良好績效的最佳保障。在考慮“公開透明性”標準時,指標選取時應考慮對當地政府社?;鸬恼w運行情況進行評價,如社?;鸬倪\作過程是否公開、透明,有關預算報告,財務報告是否及時向社會公眾公布等。例如信息公開程度,服務滿意度等

(四) 真實合法性評價指標選取

指標選取要考慮在社會保障基金運作過程中,財務收支及有關經濟活動是否真實發生,有關資料記載是否符合實際情況,在社會保障基金運作的過程中是否符合法律、法規、以及相關文件的規定。例如財務管理水平、管理體制的有效度、法律法規健全程度等。

總之,對社會保障政策執行情況的監督已成為審計機關關注的重點,針對我國政府在實施社會保障制度以及社會保障績效審計中存在的不足,應在制度和法律法規建設上盡快改進和完善,在社會保障基金績效審計研究中,選取合理有效的評價指標將成為整個研究的重點。

參考文獻:

[1]彭華彰.社會保障審計理論與實務.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07.

[2]石杰,劉小賓,趙睿.當前我國社?;疬\營績效評估研究.山東社會科學.2006(06).

[3]陳隘琛.社會保障基金效益審計的內容方法及評價標準.審計文摘.2006(9).

[4]蔡炯,劉蕾.社會保障審計的方式與方法.中國審計.2004(17).

[5]許志寶.社會保障審計的方式與方法.中國審計.2004(20).

[6]姚和平,黃約.新時期社會保障基金審計的創新.當代經理.2006(12).

[7]陳生芝.對社會保障資金審計的思考.大眾科技.2005(4).

[8]夏呂凌,楊輝.淺論如何加強我國社會保險基金的績效審計.華東經濟管理.2003(12).

監測指標范文第5篇

【關鍵詞】 財政科技支出; 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層次分析法

一、財政科技預算方案的評價現狀

近年來,隨著服務型政府理念不斷深入人心,公眾對于政府運用公共財政資金的方式、方法、效益、效果等方面越來越關注??冃гu價與監督作為獲取上述信息的重要手段,其推行已是迫在眉睫。

完整的財政支出績效評價與監督過程包括對預算方案的審定、預算的執行與預算執行完成后對效益的評價,即“事前”、“事中”、“事后”三個階段。當前的財政績效評價與監督工作,基本上屬于一種“事后”檢查的模式,即項目完成之后,才檢查其實施效果是否達到了預定的目標。而在“事前”階段,即預算編制與審核階段,財政部門的監管并不到位。事實上,對“事前”階段的監管是十分必要的。它有利于在源頭上防范財政資金支出風險,保障財政資金得到安全、規范、高效的使用。在這一階段,主要是對預算方案進行評審。財政投資評審工作始于1999年。2006年11月,財政部印發了《財政投資評審工作“十一五”時期發展綱要》(財投審[2006]8號)。“綱要”回顧了全國開展財政投資評審工作以來的情況,指出財政投資評審工作中還有許多不完善之處,其中之一就是評審工作總體上還沒有成為預算管理的必備環節。同時,預算方案的評審側重于基建類項目,而對于科技預算方案的評審,全國都沒有開展。導致該項工作滯后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缺少科學合理的評價指標體系。本文將運用層次分析法,構建科技預算方案評價指標體系,以解決財政科技資金績效評價與監督中的這一瓶頸問題。

二、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原則

績效評價與監督是一個學術界廣泛關注的問題。關于績效評價中指標選取的原則,學者們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了闡述。盡管各方的意見仍存在一定的分歧,但一些最根本的原則是得到廣泛認可的。本文的研究也將遵循這些原則來制定評價指標體系。

(一)分類評價的原則

科技活動具有不同的形式、內容和目的,呈現出多樣性。如果以同一套指標體系來進行評價,容易產生失真并導致不當的激勵效應。因此應該根據其特點選用不同的指標體系來進行評價。

(二)全面性與重要性相結合的原則

指標體系應當覆蓋被評價對象的所有主要方面,即對績效影響足夠大的因素都應被選取,同時要保證所選取的指標能夠反映出被評價對象某一方面的主要信息,而不是次要信息,即將那些對績效影響足夠小的指標排除。要在權重上對各指標予以科學的賦值,體現它們的相對重要性,保證指標體系合理均衡。這就要求以系統論的觀點看待被評價的對象,將其視為一個系統,認真辨析系統所包含的因素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用定性定量相結合的方法正確反映其整體面貌。

(三)非重復性原則

非重復性原則是指選取的指標之間所反映的信息內容應當盡量相互獨立,不要重復,以免造成指標的冗余。然而,一些指標雖然反映的是不同方面的內容,但它們之間仍具有一定的相關性。這種情況無法完全避免。對于這類指標,應該適當降低其權重,使得被若干指標重復反映的內容不被過分夸大。

(四)目標導向性原則

科技活動產生的結果和影響十分廣泛。有一些成果是政府所希望得到的,同時也會產生一些不符合政府要求的后果。組織績效評價活動,就是要設法規范科技活動,使之走到政府預定的軌道上來,實現政府的發展目標。因此,應該選取那些能充分體現政府戰略決策意圖的指標,并將它們置于重要的地位。鼓勵在這些指標上取得優異成績的科技活動,對在這些指標上表現不佳的科技活動予以一定的懲戒,從而引導科技活動向正確的方向開展。

(五)可得性原則

作為一個要在實踐中被采用的評價體系,其指標所涉及的數據應當是可以獲取的,否則就沒有實用價值。數據的可得性包括技術可得性和經濟可得性兩個方面。若某一數據具有技術可得性,是指按當前技術發展的條件能夠采集到該數據;若某一數據具有經濟可得性,是指該數據的采集在當前技術發展的條件下是可行的,且采集成本足夠低。在選取評價指標時,必須同時考慮到這兩種可得性是否都具備。一般來說,最好選取那些已經積累了較多數據資料的指標,或是那些雖然目前沒有相關數據記錄,但采集成本較低,可以在短期內完成資料準備工作的指標。

(六)可比性原則

指標的作用是衡量被評價對象某一方面的“優”或“劣”的程度。如果某個指標在不同國家、地區或不同的制度安排下其實質含義差異較大,就意味著它作為度量工具來說不能穩定地對被評價對象的某方面性質進行衡量。這樣得到的評價結果難以在不同地區之間進行橫向比較或在不同時期之間進行縱向比較,也就無法準確反映出被評價對象的客觀定位。因此,指標的選取應當符合可比性原則的要求。

三、科技預算方案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在當前,對部門預算方案構建評價指標體系并對其進行整體評價是一項基本上處于空白狀態的工作,非常缺乏可以借鑒的資料。因此,在針對項目的評價指標體系的基礎上,經咨詢多位財政學專家,構建了如表1所示的部門預算方案評價指標體系。

根據科技部門的職能,針對績效指標進一步細化后的指標體系如表2所示。

由于本指標體系的結構形式屬于明顯的層次型,故可以運用層次分析法(AHP)作為各指標的權重確定方法。按照AHP法,請專家對指標的重要性進行兩兩比較,根據比較而得的結果可求出指標體系中三級指標層對于二級指標層的權重,以及二級指標層對一級指標層的權重。以上過程可以使用Yaahp軟件來進行處理,得到的最終結果顯示在表1和表2中。

因為在評價中需要對科技預算方案的多個方面進行判斷,此過程涉及大量具有模糊性的專家知識,難以用定量指標來衡量,故在指標選取上以定性指標為主。而當專家給出判斷之后,為了判定最終評價結果,又必須對定性指標進行量化。在研究中采用專家打分法。選取評估專家若干人,設定指標評估等級為五級,確立備選集從低到高對應評估等級向量V={1,2,3,4,5}。其指標評分標準如表3所示。

各專家對不同指標的打分組成以下矩陣:

四、評價實例——以某省級科技預算方案為例

在研究中共邀請了5位專家對2006年某省級科技預算方案進行了打分。這5位專家中,有兩名認為自己對所調查內容的熟悉程度為“較高”,有3名認為自己對所調查內容的熟悉程度為“一般”。由此可得σ=(0.2987,0.2987,0.1342,0.1342,0.1342)。又由表1和表2可知指標權重向量w=(0.1551,0.2314,0.1040,0.1551,

0.0327,0.0138,0.0286,0.0518,0.1153,0.0218,0.0348,0.0555)。各專家對各指標的打分結果如表4所示。σ和w兩個向量中各分量的排列順序與表4中的順序是一致的。

由以上各項指標的得分,可以得出一系列具有管理涵義的結論。

第一,基本指標類中的各項指標得分明顯高于績效指標類中各項指標得分,說明科技預算方案對于績效觀念的體現還很不充分,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特別關注。

第二,合規性、技術可行性和真實性的等級均為“較高”,說明科技預算方案的編制相當規范,符合當前對預算編制的要求。

第三,“目標一致性”方面得分偏低,等級為“中”,說明科技預算方案在體現黨委、政府的戰略決策意圖方面尚存在不足。若更進一步分析,則問題可能出在軟科學研究不夠深入,對如何以科技工作支持政府戰略目標的實現了解得不夠透徹,進而影響了科技工作中“項目指南發布”、“項目評審”等環節的工作質量。

第四,績效指標類中的8個三級指標得分均比較低,等級評定全部為“中”。其中“預計科研成果數”和“預計科研成果獲獎數”兩個指標得分相對較高,說明科技預算方案所導致的直接效應比較明顯。也就是說,預算執行之后,不難在短期內產生一批以論文、研究報告、發明等方式呈現的成果。但“預計科研成果應用轉化率”、“預計財政投入乘數”和“預計創收能力”3個指標都較低,說明科技預算方案所導致的正面間接效應不明顯,不能起到較強的帶動作用。這3個指標與科研體制的關系十分緊密??蒲畜w制改革是科技部門工作的重要內容。這些指標偏低說明科技部門需要繼續完善科研體制。

第五,在反映可持續影響方面的3個指標中,“預計科研的先進性”和“預計科研隊伍建設情況”兩個指標的得分相對較高,但絕對值仍然偏低。這也說明科技部門需要改善“項目指南發布”和“項目評審”環節的工作。“預計科研的衍生成果數”這一指標得分較低,說明以后應較多關注應用研究,對基礎研究投入不足,影響了區域科技發展的潛力。因此在預算的支出結構方面還需要進一步優化?!?/p>

【參考文獻】

[1] 張衡,盧進,王亞萍等. 財政科技支出績效評價實踐中面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08 (7): 101-102.

[2] 余振乾,余小方. 地方財政科技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及其實施[J]. 中國軟科學,2005 (4): 63-69.

[3] 茆英娥. 地方財政應用科技項目專項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探析[J]. 財政研究,2006 (7): 67-69.

[4] 謝虹. 基于層次分析法的科技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研究[J]. 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07 (4): 12-16.

[5] 張軍果,任浩,謝福泉. 項目后評價視角下的財政科技項目績效評估體系研究[J]. 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7 (2): 14-20.

監測指標范文第6篇

變現能? 流動比率 力

資產管? 存貨周轉率 理 ? 營業周期

負債 ? 資產負債率

盈利能? 銷售凈利率 力

? 現金到期債務比 現金流? 每股營業現金凈流量 量

財務彈

性 ? 現金滿足投資比率

上一篇:公務員轉正定級個人總結范文下一篇:自康樂以來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