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師德素養范文

2023-09-23

師德素養范文第1篇

教師是一種職業, 所以有“師德”。部分教師不稱職, 是因為沒有“師德”。所謂“師德”, 就是約束教師與教師、教師與他人之間的道德行為規范。在社會主義的新時期, 我們國家的廣大教師“師德”如何, 直接關系到我國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發展。然而, 要提高廣大教師隊伍的“師德”水平, 則離不開理論學習。因此, 每一位教師必須加強理論學習, 不斷提高“師德”水平。

1 只有加強理論學習, 才能提高“師德”水平

1.1 加強理論學習, 是提高“師德”素養的前提。

理論上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礎, 沒有理論上的清醒和堅定, 就不可能有政治上的清醒和堅定。同理, 只有政治上的成熟, 才有“師德”上的成熟。當今的時代是一個各種新事物、新知識、新經驗層出不窮的時代, 我們要學習的東西多得很。作為一名教師, 只有加強理論學習, 才能提高“師德”水平。如果放松了理論學習, 思想落后于形勢, 就會喪失前進的方向, 失去基本的道德常識。有些同志認為理論學習是虛的。這種思想是錯誤的, 現在一些犯錯誤的領導教師大都因不認真學習所致。我們要認真吸取教訓。

1.2 加強理論學習是提高“師德”素質的基本要求。

加強學習, 勤奮敬業,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是對一個國家教師的基本要求。我國正處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 對廣大教師的“師德”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加強理論學習, 不斷從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和傳統美德中汲取營養, 以新時期模范人物為楷模, 見賢思齊, 修身養性, 講黨性、重品行, 努力塑造高尚的人格, 才能提高“師德”素質。

1.3 加強理論學習是做好新時期教師隊伍職業道德建設的需要。

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是前所未有的嶄新事業。這項偉大的工教育程不僅需要大批具有豐富專業知識、而且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教師隊伍去完成。因此, 我們的廣大教師只有認真學習, 提高理論水平, 具有高尚的“師德”, 才能擔負起歷史賦予我們的重任。

2 提高“師德”水平, 主要學習些什么呢?

現階段提高“師德”水平, 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學習。

2.1 學習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重要思想, 科學發展觀。

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重要思想, 科學發展觀是我們的指導思想。同樣, 社會主義道德也是以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重要思想, 科學發展觀作為指導思想的。始終一貫、堅持不懈地學習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是當前廣大教師學習的最主要內容。只有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重要思想, 科學發展觀掌握基本理論, 廣大教師才能堅持社會主義道路,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為實現共產主義而奮斗終身。

2.2 學習共產主義遠大理想。

只要有共產主義遠大理想, 才能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因為教師職業活動最重要的內容是從事教學活動, 他們的職業活動必定帶有很強的政治色彩。影響教師“師德”素質提高的因素很多, 而其內心的理想信念、價值觀念等無疑是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 他們有什么樣的政治信念就會作出什么樣的“師德”素質。因此, 教育教師樹立遠大的理想和抱負, 具備高尚的人生價值目標, 是教師“師德”素質提高的思想基礎。

2.3 學習敬敬業業為人民服務的精神。

與普通從業人員相比, 各級教師特別是擔負的社會責任更大, 面臨的任務更加復雜和繁重。一個教師是否稱職, 是看他的工作責任心, 即是否具有敬業精神, 能否全身投入本職工作, 只有樹立兢兢業業為人民服務的精神, 才能符合新時代對為師者的職業道德要求。

3 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提高認識, 取得成效。那么, 如何學習才能取得成效呢?

師德素養范文第2篇

師德中的文化內涵

要確立師德在學生文化教育中的地位, 我們首先應該搞清師德中的文化內涵。師德是教師這個職業自身所包含的文化意義與人的品德文化構成的結合。由于教師這個職業教書育人的性質對于從事教育工作者的品行的規范和要求, 教師便與從事一般職業的從業者在品德行為方面有了更高的職業標準, 其文化意義也因此獲得了職業化的集中和提升。所以, 師德中的文化包含著兩個層面:一是作為具有普遍意義的德行文化, 這種文化是泛泛的適應于所有人, 對所有人的品性都具有規范意義的文化, 這種文化傳承于中國文化傳統中對于人的行為舉止和思想修養的倡導和規定。如, 對于傳統禮法的遵循, 對于愛心的倡導, 對于樂善好施的推舉以及對于人的品性中溫柔敦厚的要求, 同時還有對于偽善的批判, 對于投機取巧行為的不恥, 對于自私自利的嘲弄等等。這種道德文化的普遍意義不僅來自于歷史, 而且弘揚于現在, 因為它集中代表了人性中的善良和美好的要求, 它符合各種社會制度下普遍的道德準則, 是道德文化中最富生命力的內容;二是作為教師職業的品德行為文化, 這種文化在人性中的善良和美好的道德文化要求基礎上, 進一步把這種文化提升到一種具體的職業規范中, 它著眼于教育工作者的特定職業, 因此, 其文化內涵也便有了更加深刻之處。由于教師是以教書育人為本職的, 它有更為直接的對于德行文化進行傳承的責任與義務, 因此, 在要求中比其他行業的職業道德也就更富有文化意義, 一方面, 這個職業要求從業者必須具備能夠完全這個職業所必需的文化修養, 單純的知識積累是不夠的, 知識如果不能文化化, 對于這個職業來說是不符合要求的。另一方面, 有了知識還必須把這些知識提升為文化, 而單純地把知識提升為文化依然不能成為教育職業的合格從業者, 最為關鍵的是要把這文化變成為自己的現實行為, 成為德行文化的一部分, 由單純的說教式的“教書育人”擴展成為“教書育人”與教師德行規范下具體行為的現實影響互相統一。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教師的師德的文化內涵才會真正地體現出來, 師德文化的內涵是豐富的。師德文化的形成需要教師的充分積淀, 對師德的判斷也要進行對其具體工作效果的考查, 積淀的狀況和考查的結論一般表現為兩種結果, 一種是積極向上, 反映教師職業客觀要求的文化傾向, 一種是消極被動, 代表著落后勢力的文化傾向, 這兩種傾向構成了師德文化中的總體內容, 這兩種內容無論于現實的教育工作有什么樣影響, 它們共同代表了師德中的文化內容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師德對學生道德觀念形成的潛移默化影響

師德具有明確的文化內涵, 學校工作又是以培養學生道德情操為第一要義, 開展學生文化教育是實現這一要義的重要途徑, 因此, 與學生道德觀念形成相對應的師德, 對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就成為學生文化教育的一個重要課題。師德與學生道德觀念是相對應的, 步入中學的學生其道德觀念處于由逐漸形成到最終確定的關鍵時期, 教師的德行舉止往往成為他們直接的模仿對象, 對其道德觀念的確定產生深刻的影響, 這是勝過一切言傳的身教, 它是學生文化教育中一種意義最為重大, 方式最為曲折的文化教育形式, 如果怠慢甚至漠視這種形式, 一切文化建設的內容和形式都會消解其意義和價值。尤其在文化教育缺乏的狀況下, 師德對于學生的潛移默化的影響, 作為一種隱性的文化形式, 成為了文化教育的全部內容。我們現在對其進行總結對我們今后更好地開展學校文化教育是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的, 師德對學生道德觀念形成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因此是不以學校文化教育倡導者的意愿和目標為轉移的, 每位教師都會對其所面對的學生在道德觀上產生影響, 其影響的內容分為兩個方面, 那些具有高尚師德情操的教師對學生產生正面影響, 那些師德情操欠缺的教師對學生產生負面影響。就一般情況上看, 教師在學識方面的能力是最能引發學生在師德方面效仿的因素, 那些知識底蘊豐厚的教師也往往是德行文化修養高的教師, 相反, 那些知識底蘊差的教師也是往往是德行修養不足的教師。因此, 學生傾向于對知識豐富的教師進行效仿的自然選擇, 往往對他們道德觀念的形成產生進步的積極作用。當然, 這只是一般情況, 作為學校文化教育最重要目標的培養學生道德情操工作, 要關注到每一部分教師和學生, 甚至要關注到每一個教師和學生, 因此, 我們絕不可抓了一般而放棄個案, 尤其對于教師來說, 從整個教師隊伍來看某些教師德行修養上的不足是個案, 甚至是具體的一個人, 但他卻面對成批成批的學生, 尤其是那種有知識, 沒有文化的, 在師德上有欠缺教師, 青年學生更善于和樂于以直觀的方式進行判斷和選擇, 很容易造成因仰慕其知識的豐富而效仿其不完善的品性, 這就造成了一種極為嚴重的后果, 成為與學生文化教育總體目標背道而馳的個案, 尤其將這類有知識沒文化的教師放到一些管理崗位危害就更為嚴重。由文化積淀形成的師德, 其對于學生文化判斷和積累并形成德行觀念具有直接的重要意義。因此, 要充分完成對學生思想品德的塑造———這一校園文化的目標, 強化教師德修養顯得十分重要。

強化師德是有效地進行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途徑

師德作為學生文化素質培養的基礎, 是在開展學校文化教育時必須搞好的, 同樣, 隨著學校文化教育的深入, 隨著學校文化教育在層次需求方面的提高, 師德建設也必須相應地加強, 在這種情況下, 強化師德教育成為有效地進行學校文化教育的途徑。在對學生進行文化教育中, 師德建設的狀況始終規定著對學生進行文化教育的程度和格調。教師隊伍有什么樣的師德水平, 對學生道德品質的規范就有相應的標準, 教師隊伍較差的道德水平, 決不會造就出具有優秀品質的學生來。同樣, 每個教師都有敬業愛崗、肯于奉獻的職業道德, 那么學生們也絕不會出現自私自利的道德傾向。師德中的文化內涵直接影響著學生文化觀念的道德觀的形成。因此, 一方面在對學生進行文化教育中, 必須以現有的師德狀況為設立目標的依據, 只有這樣才能將目標與實際操作緊密地結合起來, 設定的目標才具有真正的實施的價值, 另一方面, 隨著對學生進行文化教育的深入, 當建設進程已遠遠超出現有的師德水平時, 必須以師德建設為先導進行拓展, 只有隨著師德水平的提高, 進一步為學生進行文化教育開拓出了空間, 對學生進行文化教育才有可能繼續進行。因此, 師德狀況始終伴隨著對學生文化素養培養, 強化師德是對學生進行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徑和手段。那么如何強化師德教育呢?其一, 開展深入而廣泛的職業道德教育, 通過學生對教師日常生活舉止、教書育人以及知識文化修養等方面的評價, 修正師德上的不足, 提高事業心和責任感;其二, 開展換位思考活動即把教師換位于學生, 對自己課堂行為、日常作法做出判斷進行反思, 同時也把自己換位于學生家長, 以家長的視點對照自己的不足, 通過這樣一系列的反思活動來認定自己在師德方面的狀況, 同時綜合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進行實際操作中的改進和提升;其三, 每位教師都以在師德方面有突出表現的教師作為一面鏡子和樣板, 時時比對自己的行為修養, 不斷地修整自己的不足和欠缺。通過上述方式, 達到教師在師德方面的提高, 從而促進對學生進行文化教育的開展。強化師德本身也是對學生進行文化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是形式多樣中的一種, 而且由于它對以后對學生進行文化教育的開展具有指導意義而顯得尤為重要。

師德素養范文第3篇

教師業務進步會經過不同時期,在每段時期,教師要完成不同的工作任務,他的業務能力,要求,心理,觀念都有不同特點。教師職業品德的變化與教師業務進步的時期特點會有重要關系,并且也被教師實際工作和綜合業務素質所限制。如新擔任職務的教師容易與學生產生糾紛,原因多數是因為教師專業技術和專業知識缺少導致。所以師德培養要與教師業務進步的不同時期特點相匹配,制定師德培養的計劃,在方式組成上要體現重點。

教師業務進步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從業前培養時期,從業工作時期,工作改善時期。從業前培養,要依據教師終生進步的觀念,重視使學生領會職業品德對于畢業后工作生活和業務進步的作用和意義,了解教師職業品德的基礎內容,準則,規定和理論。師德培養要和職業愛好,專業觀念融合,這是學生愿意從事教師行業,進入教師行業的基本,是教師職業品德產生和進步的根本條件。所以不只要在師德培養工作中傳授職業品德理論,還要把師德培養進入到所有學科的實際教育工作中,開展各種實際參與活動,使學生能夠開始實行職業品德行為同時體會職業品德情緒。從業工作時期是教師職業品德成長的最重時階段,這時對教師標準是,需要全面了解和實行基礎性師德規定,在實際工作感到高尚師德所產生的正面情緒感受,增加遇到道德難題時的堅定信念,教師就職培訓可以很大程度決定教師業務進步和職業品德的形成。從業后改善時期,師德要提高到更高境界,要增強教師師德素質的自覺提高,使師德從外部要求完成向內心要求的變化。改善進步時期的師德要求,提高教師業務進步愿望,促使教師具有創新性道德素質,師德培養中要關心指導教師在教學工作中做出自我反省進行批評和做出反思產生建設性成果,重點提高和增加教師對自身進行教育和修養能力,這是師德能夠持續進步的最主要方式。

2師德培養和教師實際工作密切融合

實際工作是完成師德培養和教師業務進步聯合為整體目標的交匯點。師德教學是師德培養的重要工作,它要和教師實際工作密切融合,教師業務進步可采用很多方法,但是教師在學校教學活動中的實際工作是不能取代的。師德主要體現在教師的實際工作中,實際工作是教師師德培養的重要方式。教師多數優秀素質是在實際工作中產生和完善,職業品德規定只有在實際工作中才能做為教師內在的業務素質。道德的特點是和實際體會和具體環境有關,教育環境不同,會產生不同的道德表現和道德品質,教師在教育活動中具體表現,在實際工作中遵守教師職業品德規定,完成自己的工作的情況,教師自身實際工作經驗會產生重要影響。所以師德教學和教師實際業務工作相連接,教師在實際工作中會對道德表現,道德品質,道德矛盾的理解,體會來增加師德品質和業務能力。與教師實際工作分離的師德教學不能被教師深入認識,也不能激發起教師內心的道德情感。

現在師德教學多數是單方面宣傳教訓,不能和教師實際工作結合。這樣缺點使師德教學效率不高,也使師德培養和教師專業進步聯合成整體的目標不能達到。如果改正此種缺點要做到,第一,要樹立師德教學以人為基本的觀念,要全面認識教師實際條件,重視教師個人需要,教師要做為師德培養的主體,不能只是做為工具被教育。第二, 要建設開放豐富巧妙的師德教學方式。師德教學為教師職業品德的進步提供理念,但是還有更重要作用是為教師品德思維和能力的進步提供基礎。

3制定師德規定要滿足教師業務進步的需要

師德規定對于教師業務表現要準確,實際,可以評價可以實行。在20世紀90年代,教育部發布文件對于中小學教師的職業品德做出規定,規定有遵守法律,尊敬職業,愛護學生,嚴格教學,互相團結,保持廉潔,做他人典范,與家長合作等。但是文件內容不能結合實際,也不能有效實行,對于教師的工作情況,工作結果重視不多,職業特點表現很少。教師職業品德是在外界要求下的自我約束,沒有專業品德規定的限制,指引和鼓勵,教師在工作實踐中和業務進步中做到自我約束難度較大。師德規定只作為價值觀的指導,但是對于具體工作沒有制定規則時,不能全部發揮師德規定的功能。所以現在急需對已有的師德規定做出全面分析,以教育和倫理的觀點對師德規定做出檢查審察,目的是建立理論根基堅固, 可以全面顯現教師業務進步, 符合實際,要求明確,可以評價,可以實行的師德規定。

教師業務進步也有需要, 來增加表現教師業務進步特點的內容。師德規定是現實也是在歷史中產生,它也要經歷改善轉變的歷程,在教師業務進步中需要對其不斷地進行完善。教師業務進步過程的進行,教師職業品德的內容也會不斷變化和增加,師德規定要增加新條款, 教師職業品德要重點表出教師的職業素質。職業素質是教師職業能力中生成性最強的因素,它決定著教師的職業前景,它的組成部分有向教育工作奉獻的理念,對于社會高度負責,主動要求業務進步等,在師德培養中要把這些精神作為重要內容,并且隨著教育事業進步,要增加新內容,這樣會使師德培養和教師業務進步形成整體。

4結語

在我國, 教師從業者在社會工作中對道德建設有著較高的要求,在平日教育工作中要具備師德。對于教師的職業品德提出了嚴格的標準,重視教師要做為他人模范,用言行進行教育,使學生的內心產生感動。教師在平時教育工作中要具備人格培養作用。對于教師業務能力的要求只有知識和技術的進步是不夠的,還需要增強教師內心的道德素質,使教師個人專業技術和職業道德在知識和品德方面達到統一。

摘要:師德培養和教師業務進步存在著緊密關聯,在教師工作開展中要求教師專業素養提升與師德建設融為一體,所以師德培養與教師業務進步形成整體有著重要價值,同時我們要更加深入地認識到師德培養需要和教師業務進步在不同時期特點的相匹配,本文詳盡地對教師專業素養提升與師德建設一體化進行了深入的探析。

師德素養范文第4篇

一高校輔導員師德建設的重要意義

高校輔導員兼具高校教師和管理者雙重身份, 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 是大學生的人生導師和知心朋友。烏申斯基曾說過:“高校教師個人的范例, 對于青年學生的心靈, 是任何東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陽光”。實際上, 輔導員在工作和與學生交往的過程中, 以其自身的權力、身份等強制因素或品格、能力、學識、言行、感情等非強制性因素深刻而持久地影響著大學生的心理和行為。輔導員的政治素質的高低、品德的優劣、作風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成長、成才。[1]大學生離開家鄉和父母到新的學習環境, 需要有人關注他們的思想困惑, 引導他們健康、快樂成長, 輔導員恰恰擔當了這樣的職責, 成為大學生學習待人接物的模范和了解社會的窗口。因此, 提高輔導員群體的師德師風水平是關乎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的大事。

二新時期高校輔導員必須具備的師德素養

高校輔導員理應嚴守師德, 以身示教, 促進學生身心健康, 全面發展。但是, 在當今多元思想碰撞交鋒和自媒體蓬勃發展的新形勢下, 必然要求高校輔導員具備更強的從業能力和更高的師德素養。

首先, 要具備廣博的知識面和正確的價值取向。一是要有堅定的政治立場和敏銳的政治鑒別力。時刻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武裝自己, 不斷提高自身政治理論水平和黨性修養, 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政治立場和人生價值觀。二是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 不斷拓寬知識面和改善知識結構, 提高專業水平。輔導員應該通過進修學習, 考取心理咨詢師、就業指導師等資格證書, 以提高自己在心理輔導干預和學生就業指導方面的專業性, 從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增強學生的就業擇業能力。

其次, 要關愛學生, 用心呵護學生成長。教師好比心靈手巧的園丁, 學生好比需要修飾的花木, 只有傾注心血, 才能呈現美麗的景觀。情感是人們之間溝通的最好橋梁, 教師關心學生成長和進步, 有利于與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促進班風、學風建設。輔導員展現博愛的同時, 尤其要關懷特殊學生。由于社會急劇轉型, 學生承受來自家庭、社會和個人的壓力較大, 容易產生自卑、抑郁、內向、厭學等不良心理反應。輔導員要對這些學生給予更多關注, 發揮高尚師德的感染力, 讓他們感受到溫暖, 讓他們明白自己并不孤立, 從而逐漸走出心理陰霾。

再次, 要尊重學生, 與學生平等交流。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獨立人格, 有自己的自尊心。我們在與學生溝通交流的過程中, 要主動放棄師生等級觀念, 把學生看成一個平等個體, 與他們共同學習、工作和生活, 盡可能參加學生集體活動, 獲得學生的信任和尊重, 在此前提下的思想教育才會收到潤物無聲、“不令而行”的效果。如果輔導員高高在上, 隨便指責學生, 學生很容易產生逆反心理, 甚至和輔導員唱反調, 反而達不到預期的教育效果。

最后, 要樹立因材施教的理念, 積極發現學生特長。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世界上沒有才能的人是沒有的, 問題在于教育者要去發現每一位學生的稟賦、興趣, 愛好和特長, 為他們的表現和發展提供充分的條件和正確的引導”。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天賦和個性, 輔導員要善于發現學生的能力特長和潛力, 并及時予以肯定和引導, 把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作為輔導員施教的原則。輔導員要有包容個性鮮明、標新立異的學生的氣度, 因為這些學生往往思維活躍、具有創新意識, 只要我們正確引導和及時校正方向, 他們也能成為某方面的拔尖人才。評價學生要全面客觀, 不能只看成績, 對于學生在思想、行為實踐方面的良好表現也要肯定, 這樣才能培養出德、智、體、能全面和諧發展的大學生。

三良好師德素養的養成路徑

良好師德素養形成的基礎是道德自律, 即教師通過對真善美的認知與假丑惡的批判形成自我的價值取向和道德追求, 并對自己的思想和行為進行約束和規范。任何道德實踐只有成功地內化為個人的道德自律才能收到效果。[2]同時, 還必須加強師德師風制度建設, 形成不能逾矩的規范;加強教育宣傳引導, 健全評價考核機制, 形成獎優罰劣的實踐依據。通過自律與他律相結合, 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 高校輔導員要加強自身修養

首先, 要加強黨性宗旨意識學習, 牢固樹立共產主義理想信念, 增強是非辨別能力, 為做好思想政治教育打好基礎。其次, 要模范遵守社會公德和教師職業規范, 以高尚品行和人格魅力教育感染學生。再次, 輔導員要按照《高等學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標準 (暫行) 》的要求, 加強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學習, 努力儲備哲學、政治學、教育學、社會學、心理學、管理學、倫理學、法學等學科的知識, 不斷擴展知識范圍, 完善知識結構, 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同時, 輔導員要努力提高科研能力, 積極開展理論研究, 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和學生管理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 不斷提升職業素養和職業能力。

(二) 要為輔導員師德素養形成提供外部環境

1明確職責, 破解發展困境, 促進輔導員職業化、專業化

輔導員的主要工作職責涵蓋了思想政治教育、學生日常事務管理、心理健康教育、貧困生救助、就業指導、學生組織建設等六大方面, 扮演著教育者、管理者、服務者、學生權益的維護者等多種角色。[3]寬泛的工作職責使得輔導員承擔著繁瑣的事務性工作, 而無法專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思想輔導, 難以向專業化邁出實質步伐;多重職業角色容易造成輔導員自身角色困惑和沖突, 加之社會和學校重視不夠、待遇低下、職業發展前景不明朗等原因, 造成輔導員缺乏職業認同感, 難以將輔導員工作職業化。輔導員隊伍的不穩定性勢必嚴重影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一是各高校要緊扣教育、管理和服務育人三項職責, 明確輔導員角色定位, 把輔導員從繁瑣的事務中解脫出來, 徹底改變把輔導員當作“救火隊員”“高級保姆”和“萬能膏藥”的做法, 不斷提高輔導員的職業認同感。

二是加大輔導員隊伍培訓, 提高輔導員的職業精神和業務能力。將輔導員的培養納入高等學校師資培訓規劃和人才培養計劃, 參加培訓的輔導員應該與接受培訓的專任教師享受同等的待遇。[4]各高校要有計劃、有步驟地安排輔導員外出參加學習和交流, 開展輔導員職業技能大賽, 創造條件支持輔導員參加心理咨詢師、就業指導師和職業規劃師的培訓并考取相關資質, 提高輔導員隊伍整體素質。

三是提高輔導員待遇, 完善輔導員職業發展路徑, 探索職員制管理。對于思想道德好、工作成績突出、工作到一定年限的輔導員, 可以晉升職級并給予相應待遇;對于工作能力出色、研究水平高的輔導員還可以晉升副教授、教授;對于工作年限較長的優秀輔導員可以在轉崗方面給予相應政策支持。這樣就可以避免“講師”和“科級”一輩子的斷崖式職業困境, 提高輔導員的職業成就感和職業期望值。

2強化監督, 健全考核評價機制, 構建輔導員師德建設長效機制。

高校輔導員師德建設要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必須要建立相應的制度框架體系。制訂完善的職業道德規范和各項規章制度, 一是要建立健全職業道德規范和各項規章制度, 明確輔導員工作任務和職責, 使輔導員的工作做到有章可依, 為輔導員考核提供切實可行的標準。[5]二是建立輔導員工作考核評價體系, 避免輔導員工作“干與不干一個樣、干多干少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的不良現象??己梭w系要能兼顧公平和效率, 可以采用360度多維度績效考核辦法, 通過自評、分管領導評、輔導員同事評和學生評等多個層面開展評議。評價指標要結合學生工作實際, 要盡量細化、可操作, 覆蓋輔導員的德、能、勤、績、廉等五個方面, 避免評價指標過于籠統、單一, 脫離實際。師德考評結果與進修、評優、職稱評定和干部選拔任用等掛鉤, 形成勞有所得、多勞多得、懶怠受懲的獎優罰劣的有效激勵機制。

3加強輿論宣傳, 形成促進輔導員工作的良好局面

首先, 建議在學校主頁、官方微信和微博開設輔導員工作專欄, 宣傳輔導員工作職責和功能定位, 介紹輔導員日常工作, 讓學校領導和教職工了解輔導員群體的重要性、實際工作和生活狀態, 增強各層面對輔導員職業的認同感。其次, 挖掘輔導員先進典范, 用身邊人、身邊事教育身邊人, 為輔導員樹立學習標桿, 營造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師德氛圍;再次, 可開展師德建設理論和實踐研究, 通過研究新時期師德建設面臨的新形勢、新問題、新要求和可行性路徑, 為建設師德素養高、業務能力強的輔導員隊伍提供理論支持。

事物的發展是內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輔導員高尚師德的養成, 既需要輔導員自身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業務水平, 也需要社會和高校對輔導員工作的重視和職業認可, 為他們的職業發展提供合理的薪酬待遇, 制定切實可行的職業發展路徑, 為他們的職業成長提供必要的物質保障。如此, 才能實現輔導員的職業化、專業化, 高校才能建設成素質過硬、結構合理且相對穩定的輔導員隊伍。

參考文獻

[1]丁炳泉.關于高校政治輔導員新時期師德建設的探討[J].文教資料, 2006 (7) :10.

[2]胡樹祥.積極務實地推進高校師德師風建設[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 2003 (7) :32-33.

[3]陳雯.高校輔導員師德建設的問題與對策[J].揚州大學學報 (高教研究版) , 2013, 17 (5) :56-58.

[4]曹硯輝, 譚來興.高校輔導員師德建設初探[J].教育探索, 2010 (2) :116-117.

師德素養范文第5篇

今年我擔任九年級的班主任,我班有一位男生叫張衛,他學習有上進心,上課能積極回答問題,作業也能按時完成,學習成績良好,但就是愛與同學發生矛盾,經常有學生學來向我告他的狀,通過交談我了解了張衛同學的父母去世了,與奶奶相依為命,是典型的孤兒家庭,生活很困難,他自尊心強、內心自卑,心理非常敏感、脆弱,經常攻擊同學,根據這種情況,我利用班會課開了一個主題為《我們是一個大家庭》的主題班會,在班會過程中,他主動與同學交流,大家很開心,張衛也和同學的緊張關系緩解了很多。經過上次的班會,我感覺到李賢衛變了,變得越來越懂事了。

我校所處城鄉結合處,留守兒童、單親家庭、孤兒較多,家長對子女的教育方式就是把孩子扔給老師,自己卻不聞不問,自己孩子學習成績如何,在校表現如何一概不知。而有些孩子的父母,有的下崗,有的溺愛孩子,有的只顧賺錢而不管孩子怎樣,這樣的孩子在校表現一般都較差強人意,凡是這樣的父母,一旦孩子有了問題,老師一般都與之聯系不上。像張衛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這就需要大家共同來完成這項艱巨的任務,無論如何孩子是需要父母關愛的,老師給予的再多也不如自己父母給予的多。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在教學中,班主任不僅是班級的領導者更是孩子們的知心人,作為班主任我們應該做到了解每一位孩子,愛每一位孩子,發揮班干部的組織作用。協調全班的凝聚力,讓孩子們在快樂中學習,在和諧中成長。 教師應該把整個心靈獻給學生,要一視同仁,將神圣的師愛均勻的灑向每一個學生。享受教師的愛是每個學生的需要,也是每個學生的權利,這是他們得以健康成長的陽光、空氣和水。教師對任何學生都不能有所忽略,把愛心給予他們全體,一個也不能少。

幾年來,我通過實踐和探索在班級管理中雖沒有取得輝煌的成績,但也積累了不少的經驗,作為班主任一定要學習新的有用的東西,永遠走在時代的前面,班主任工作是復雜而繁重的。只要我們捧著一顆真誠的“愛心”去澆灌他們,無悔我們的人生。讓我們一起用愛的心態感染學生,用愛的眼神激勵學生,用愛的語言啟發學生,用愛的行動幫助學生;讓我們的愛在校園,讓學生在愛中享受學習的快樂!

一、更新觀念,增強服務意識,教師要不斷的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觀念變才能意識變,意識變才能行動變。作為班主任更應該如此,怎樣才算更新觀念呢?首先要正確看待自己在班級的位置。班主任是班級的引導著,班級里的一切事務教師要多從正面引導,通過多種多樣的活動,引導學生團結一致.

二、提倡民主,發揮民主自治的作用,管理好學生。

三、降低標準,循序漸進,增強學生信心。

四、傾注愛心,用心靈贏得心靈。

五、要善于動筆,善于積累.

師德素養范文第6篇

一、新時期加強師德素質和師德內涵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經過改革開放30年的發展, 我國大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素質整體有了很大提高。絕大多數教師能夠做到依法執教、愛崗敬業、熱愛學生、嚴謹治學、團結協作、尊重家長、廉潔從教、為人師表。但也應該看到, 由于各種主客觀原因的存在, 有少數教師在改革開放的特定環境中喪失了師德和人格。他們中有的工作消極, 紀律渙散;有的弄虛作假, 沽名釣譽;有的賭博成性, 作風下劣;有的吃喝玩樂, 貪圖享受;有的計得患失, 事必講報酬。如此種種的行為嚴重損害了人民教師的光輝形象, 降低了教師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 給教育事業發展帶來了不良的影響, 玷污了人民教師的光榮稱號, 有悖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基本要求。因此, 要更加清醒地認識到新時期加強師德素質和師德規范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要把師德師風建設擺在國家、社會和學校教育教學發展的重要位置, 納入國家社會發展、學校整體建設規劃中加以實施, 只有這樣才能為我國教育事業的改革發展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

二、新時期加強師德素質和師德內涵建設的根本要求和重大意義

“百年大計, 教育為本;教育大計, 教師為本;教師大計, 師德為本。”到底什么是師德素質?師德素質是教師的職業道德素質。教師的職業道德, 簡稱“師德”。它是教師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從事教育活動中必須遵守的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 以及與之相適應的道德觀念、情操和品質。具體來說, 就是教師具備的最基本的道德素養和職業道德規范。所謂師德規范, 就是教師這個行業的基本制度和職業道德規范, 即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誨人不倦、有教無類……這些都是教師職業道德的傳統內涵。

加強師德素質和師德內涵建設, 其根本就是要“正師風、鑄師魂, 以德修己、以德育人”, 核心思想就是要提高教師素質。這里所謂教師素質, 就是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決定其教育教學效果、對學生身心發展有直接而顯著影響的思想文化、心理品質的總和。這里明確包含了“師德素質和師德內涵”。加強師德素質和師德內涵建設, 就是要堅持以熱愛學生、教書育人為核心, 以愛崗敬業、為人師表為基本準則, 打造一支“思想過硬、品格高尚、精于教書、勤于育人”的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促進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再上新臺階。

新時期加強師德素質建設和師德內涵建設, 具有現實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一方面, 教師職業道德素質水平的高低, 直接關系到國家素質教育能否順利實施, 關系到億萬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關系到國家的繁榮昌盛和中華民族的未來。另一方面, 良好的師德素質和師德內涵是建設一流高職院校內在本質的要求, 是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根本保證, 是以一流的教育教學水平培養出一流的專業人才的重要因素。

從社會的發展來看, 一個社會一個國家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和道德素養, 是由眾多個體的科學文化素質和道德素養所組成的。每一個體的道德風貌反映著整個社會民族的道德風貌, 反過來又影響著社會的發展水平。每一個體的科學文化素質、道德品質如何, 都是從兒童時期培養的。教師既是知識的傳播者, 文明之樹的培育者, 人類靈魂的塑造者, 又是人類社發展與進步的開拓者, 是幼小心靈健康成長的引路人和光輝典范。每一位教師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道德觀以及行為習慣的發展水平就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盡管社會風氣、家庭環境也對個體的道德品質形成有一定影響, 但都無法替代教師教育過程的優勢。因此, 從推進社會向前發展的高度, 認識師德素質和師德內涵建設, 是社會發展進步的重大政治任務。

三、新時期加強師德素質和師德規范建設的主要內涵

現代師德是對古代師德的繼承與發展, 知識經濟時代對師德素質和師德內涵賦予了新的內涵。主要表現在:

1. 與時俱進, 堅持先進的教育理念

深入開展師德素質和師德內涵建設, 積極探索其豐富內涵, 需要與時俱進, 堅持先進的教育理念。即在政治理論方面, 應以馬列主義, 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以及科學發展觀思想為指導, 堅持黨的教育工作方針, 與時俱進, 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質;自覺學習《教育法》《教師法》, 按照《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嚴格要求自己, 奉公守法, 模范地遵守社會公德。在日常行為方面, 以“為教育事業奮斗終身的獻身精神”為最高美德, 忠誠于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 “像蠟燭一樣, 燃燒自己, 照亮別人”;要堅持素質教育觀, 以培養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發展”為教學目標;愛崗敬業, 以課堂為主陣地, 大力弘揚民族文化, 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 做每個學生成長的奠基者;堅持高標準, 教育培養具有“健美的人格, 健康的體魄, 健全的智能”的高素質人才為最高追求;牢固樹立“學生喜歡, 家長認可, 學校放心, 社會滿意”的教育理念。一句話, 發展教育, 只有堅持科學發展觀, 才能實現教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只有確立科學的教育新理念, 努力成為“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的宣傳者和踐行者”, 才能真正體現與時俱進。

2. 愛崗敬業, 堅持正確的價值取向

愛崗敬業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是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基石, 也是教師實現人生價值的重要途徑。愛崗敬業, 堅持正確的價值取向, 就是要無限忠誠于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我們很難相信一個沒有敬業精神和正確價值取向的教師, 能為培養人才的教育工作盡心盡力。教師只有愛崗敬業, 才會具備高度的責任感和強烈的事業心, 才會在教育實踐中, 全身心地投入;只有愛崗敬業, 才能不斷提高工作責任心, 堅持一切為學生服務的思想;只有愛崗敬業, 才能刻苦鉆研, 知難而進, 發揚敢于同一切困難做斗爭思想和作風, 不斷開拓創新。只有愛崗敬業, 才能在工作中勤勤懇懇、兢兢業業, 服從領導, 顧全大局, 認真完成學校的各項工作任務;潛心鉆研業務, 努力掌握現代科學知識, 廣泛搜集最新教育信息, 不斷改進教學方法, 樹立正確的人才觀和教育觀。只有愛崗敬業, 才能堅持正確的價值取向, 才會有對教育事業的熱愛之心, 才會甘于平凡, 為人民的教育事業默默奉獻, 在平凡的三尺講臺上奉獻自己的才智和畢生的精力, 為國家的教育事業發展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3. 育人為本, 堅持良好的職業操守

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堅持良好的職業操守, 不僅要教好書, 還要育好人, 而且育人是根本。加強師德素質和師德規范內涵建設, 就是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質上、學識學風上, 堅持育人為本, 以身作則, 率先垂范, 堅持良好的職業操守。教師要做好學生的靈魂工程師, 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才能以德治教, 以德育人。在教育教學中, 教師要重視對每個學生的全面素質和良好個性的培養, 而不是以學習成績作為唯一標準來衡量學生;在與學生相處過程中, 堅持與每一個學生建立平等、和諧、融洽、相互尊重的師生關系, 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 主動關心每一個學生, 尊重每一個學生的人格, 努力發現和開啟每一個學生的潛在優秀品質;正確處理教師與學生家長的關系, 常與家長聯系上, 共同探究學生發展的方法、措施;在相互交往中不收禮、不吃請、不叫家長辦事, 不進行有償家教, 真正做到以育人為本, 堅持良好的職業操守, 才無愧于人民教師的光榮稱號。

4. 身心健康, 擁有完美的人格魅力

身心健康, 是指健康的身體和愉快正常的心態。教師身心健康, 心情愉悅, 就會享有較高的職業認同感和職業幸福感。在教育中, 人格塑造是師德內涵建設的終極目標和永恒主題。我們應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 努力探索和塑造新時期教師的身心健康素質, 完善教師人格魅力。在新時期, 就是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擁有良好的心態, 具備較強的自控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合理的職業定位, 善待各種評價, 具有公道、正派、廉潔、務實、勤勉、慎思、好學、創新等精神。這樣, 在教育教學中每個教師有了平等的人格和地位、健康的心態、良好的精神狀態、均衡的發展機會和空間, 就能全身心的投入到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 擁有較高的職業認同感和職業幸福感。

5. 學高身正, 堅持高尚的品德言行

為人師表是師德的靈魂。學高身正, 堅持高尚的品德言行, 是為人師表的具體要求。由于教師所從事的職業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業, 師德是教師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 是教師素質的核心。因此, 教師道德素質比教師文化素質更為重要。

學高身正, 是教師人格特征的直接體現。在教育教學中, 一切師德要求都基于教師的人格??鬃釉?“其身正, 毋令則行, 其身不正, 雖令毋從。”大中小學教師的工作對象是成長中有極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和成年人, 教師的道德表現可能影響一個學生的一生。作為教師,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學生經常把師德高尚的教師作為學習的榜樣, 模仿其態度、情趣、品行、乃至行為舉止、音容笑貌、板書筆跡等??梢? 作為教育工作者, 應時時以育人者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 努力塑造自己完善的人格, 學高身正, 堅持高尚的品德言行。

教師在教育中的示范作用是巨大的, 學生總是以教師作為模仿效法的對象, 教師的思想、品德、行為、習慣都會在學生的心靈深處留下烙印, 對學生的成長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加里寧有這樣一段話:“教師每天仿佛都蹲在一面鏡子前, 外面有幾百雙精細的、富于窺視出教室優點和缺點的孩子的眼睛, 在不斷地盯視他。”因此, 教師必須十分注意自身的修養, 嚴格要求自己, 把做人與育人結合起來, 時時處處做學生的良好榜樣, 以大方得體的儀表、穩重端莊的舉止、親切和藹的態度、文明禮貌的語言、嚴謹持重的行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等, 形成一種無聲無形的教育動力, 去感召學生, 啟迪學生。學高身正, 堅持高尚的品德言行, 為人師表, 最終實現教書育人的目的。

6. 廣博精深, 深厚的文化素養

教師勞動具有知識性、專業性、藝術性、示范性、復雜性、長期性與創造性的特點, 決定了教師素質構成的特殊性。廣博精深, 深厚的文化素養, 是對教師完成教學任務、教書育人所必須具備的職業素質的概括。其本質特點是教師自身的質量, 即教師身心發展的總水平。其構成要素主要是教師的機體素質、文化知識素質、道德素質和心理素質等。需要做到:

第一, 以“學”養師德。注重學習, 不斷積累, 方能廣博精深。特別是用現代教育思想武裝自己, 以自己的廣博學識和人格魅力教育感化每一位學生, 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習, 接受教育, 真正體現“隨風潛入夜, 潤物細無聲”。搞好師德素質和師德規范建設, 強化師德師風, 只有不斷學習, 積極進取, 才能外樹形象, 內強素質。一句話要“注重自我學習、自我修煉、活到老, 學到老。”

第二, 以“規”約師德。就是要自覺學習《教育法》《教師法》, 按照《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嚴格要求自己, 注重落實, 發揚民主, 完善監督機制。

第三, 以“標”導師德。就是要用榜樣引路, 學習先進事跡, 提高道德典型教師的影響力和示范性, 號召教師向典型學習, 使教師自覺養成自強不息、誠實守信、敬業愛生、樂于進取的師德風貌, 推動師德素質和師德內涵建設上新臺階。

第四, 以“愛”呵護師德。教育家呂型偉曾說過:“教育需要愛, 也要培養愛。沒有愛的教育是死亡了的教育;不能培養愛的教育, 是失敗的教育。愛是教育的生命線, 愛是教育的潤滑劑、催化劑也是粘合劑。”沒有對學生的愛就不會有真正的教育, 愛是教育學生的前提。一個人最崇高的愛是愛別人, 一個教師最崇高的愛是全心去愛每一個學生。熱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 也是對教師職業道德評價的重要標志。

7. 積極進取, 執著的創新精神

終身學習是師德的生命, 不斷進取是師德的升華。在知識經濟時代, 一方面知識和科學技術更新的速度越來越快, 每個人都會面臨落伍的危險。如果不經常處于學習狀態, 人們的知識結構很快就會落后于實踐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培養學生科學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每一位教師必須轉變學習觀念, 確立“邊學邊干、邊干邊學、終身學習”的理念。因此, 教師要擁有積極進取, 緊跟時代、知識和技術的發展步伐, 擁有新時代所推崇的新思想新觀念, 擁有探索精神、創新精神, 這是時代的要求, 是教師不斷進取, 贏得成功的源泉, 也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客觀需要。

8. 誠實勞動, 遵守學術道德規范

學術研究對于推動社會發展和進步, 提高民族創新能力, 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教師是人才培養、學術研究和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特別是實踐中, 只有遵循解放思想, 實事求是, 與時俱進的思想路線, 貫徹“百花齊放, 百家爭鳴”的方針;勇于學術創新, 努力創造先進文化, 積極弘揚科學精神、人文精神與民族精神, 才能不斷推動我國科學研究發展和技術進步。

學術道德、學術行為失范乃至學術腐敗作為一種社會現象, 已引起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其影響范圍之廣、程度之深, 令人瞠目結舌, 已發展到了不容忽視的地步。前段時間一些曾經鬧得沸沸揚揚的學術剽竊事件讓人記憶猶新, 這些事件涉及的不單有出名心切的無名小卒, 也不乏一些名聲不菲的專家教授。教師的學術風氣不正、學術道德失范的原因有:主觀上不自覺遵守學術道德, 客觀上受現實中不科學的教師評價機制所影響。要從根本上解決學術道德建設問題, 除了要大力開展師德建設, 教育和引導教師樹立正確的學術道德觀之外, 必須改革與創新教師評價機制, 從制度上加強教師的學術道德建設。

建設一支熱愛祖國、具有強烈使命感、學術作風嚴謹、理論功底扎實、富有創新精神的高素質學術隊伍, 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和制度環境, 促進學術進步和科技創新。教師需要做到:第一, 樹立良好的學術道德風尚, 堅持嚴謹的治學態度。在學術研究工作中, 要探求真知, 忠于真理, 自覺維護學術的高尚、純潔與嚴肅性。不得在學術活動中弄虛作假, 不得參加、支持迷信活動和偽科學活動。第二, 正確對待學術活動中的名利, 將個人利益與國家、民族利益結合起來, 反對沽名釣譽, 急功近利, 自私自利, 損人利己等不良風氣。第三, 遵守學術界公認的學術道德規范的行為, 修身正己, 自我約束, 反對投機取巧、粗制濫造、盲目追求數量不顧質量等浮躁作風和行為。

新時期加強師德素質和師德規范的內涵建設, 在全社會倡導并形成崇尚誠實勞動、鼓勵科研創新、遵循學術道德、保護知識產權的良好氛圍, 對于保護教學科研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有著重要意義??傊? 在新時期, 積極探索師德素質和師德規范的內涵建設, 是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 需要遵循教育教學的發展規律, 堅持與時俱進。這是時代的要求, 也是我國教育實現跨越式發展目標的基礎工程和重要保障。讓擁有人民教師光榮稱號的我們, 順應新時代的要求, 懷著對學生負責、對社會負責、對國家民族負責的高度責任心, 打造一支“思想過硬、品格高尚、精于教書、勤于育人”的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促進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再上新臺階。

參考文獻

[1]劉衛平.高校青年教師師德師風建設之我見[J].忻州師范學院學報, 2005 (4) .

[2]周芳.高校教師道德建設[J].四川師范學院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 , 2001 (6) .

[3]程松杰.以人為本推進高校師資隊伍建設[J].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06 (2) .

[4]馬健華.談高校師德師風建設[J].六盤水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 2006 (6) .

[5]翟國靜, 楊莉.加強師德建設推進以德治校[J].河北工程技術高等??茖W校學報, 2006 (4) .

上一篇:高一周記范文下一篇:開發區建設情況匯報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