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華東交通大學專業范文

2023-09-19

華東交通大學專業范文第1篇

關鍵詞:課群;課程體系;軟件課群

文獻標識碼:B

1課程體系的目標

課群的最終目標是“面向應用,結合專業,注重計算機實踐能力培養”。圍繞著這個總體目標,在建設課程體系時,需要充分考慮學生和教師兩個方面因素,綜合教材、教案、教學資源、信息化平臺、實踐環節等各個方面內容,建立立體化的課程體系?;谡n群的課程體系具有結構穩定、內容動態的特點。下面是我們建立課群體系的一些思想要點。

(1) 重在應用,兼顧基礎理論

重在應用,是計算機基礎教學在長期實踐中得出的一個重要原則,也是非計算機專業教學區別于計算機專業教學的基本特點。簡言之,后者關心的是整個“計算學科”,而前者更看重“計算機的應用”,同時兼顧必要的理論。我們認為要防止兩種偏向:一是認為應用即是操作,不必學什么理論;二是以為既然是基礎課,就應該加強基礎理論,惟恐理論講少了會降低課程質量。前者混淆了“計算機應用”與“計算機應用技術”的界限,后者混淆了“計算機專業”與“非計算機專業”的界限,其結果都不利于真正提高IT應用的水平。

(2) 拓展廣度與深度,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

課群既是一個整體,參與的所有老師可以共享同一個資源平臺;同時又可以分為四個獨立的分支,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可以集中精力專攻某個方向,從而有利于提高計算機基礎教學教師隊伍的整體業務水平。

(3) 注重創新與實踐,提供學生自主學習平臺

構建基于網絡的創新實驗平臺,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成材目標,自主地、有選擇地、比較深入地學習到某種計算機軟件專項技術。

(4) 探索方法與手段,培養學生團隊協作精神

雖然學生學習了不同的計算機軟件技術,但通過學生的組合,能組建完成較大型項目的團隊,學生在團隊中相互協作,各盡其長,發揮技術優勢,培養了團隊精神。

2基于課群的計算機基礎課程體系

課群是指多門同一個類型的課程組成的課程群,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和自己所學專業的選擇某個課群中的一門課程。根據當前大學計算機基礎教育的現狀,我們設計了如下基于課群的課程體系(見表1)。整個課程體系中,共有五個課群:基礎課群、程序課群、軟件課群、硬件課群和應用課群,供不同專業學科和學生選擇。其中每個課群覆蓋某一個計算機知識領域,課群中的各門課程具有一定的共性,也有不同。

基礎課群覆蓋的是計算機與信息技術基本知識領域,就是1+X模式中的1。作為大學計算機公共課程的先導,基礎課群緊隨在中學IT課程之后,又位于X門后續課程之前,應該成為“承前啟后”的橋梁。程序課群覆蓋程序設計知識領域,除了介紹程序設計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外,不同課程教授不同程序設計語言,已滿足不同專業學科和學生的學習需要。軟件課群覆蓋數據庫應用知識領域、多媒體應用知識領域以及軟件工程與軟件開發知識領域。本課群的各門課程在介紹計算機軟件的公共基礎知識之后,以理論+實踐的方式教授軟件技術與應用方面的內容。硬件課群覆蓋計算機硬件知識領域和網絡技術知識領域,本課群以硬件及網絡為主要內容,以講座的形式介紹目前主流的計算機和網絡硬件設備以及應用情況。應用課群包括兩個層面,一是和專業結合,二是選擇計算機及網絡應用熱點技術作為內容,包括電子商務導論、動態網頁設計、三維動畫設計、局域網設計技術、計算機圖形處理等。同一課群所開設課程隨計算機技術和應用的發展而不斷變化。

3基于課群的課程體系的實施

確定了基于課群的體系結構后,就要通過實施來貫徹“面向應用,結合專業,注重計算機實踐能力培養”的思想。具體實施計劃如表2所示。

確定了新的課程體系結構后,根據計算機技術和應用的發展以及各個專業學科的需要來動態設置每個課群的課程配置和實施。這里以軟件課群為例說明課群配置的思想。

軟件課群是在原有的“軟件技術基礎”課程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由于計算機軟件所涵蓋的范圍越來越大,各種新的軟件技術的不斷涌現,想做到“博”和“通”難度越來越大。經過反復研究,我們在眾多的計算機軟件課程中,篩選出必要的教學內容,構成一個軟件課群。新的教學內容包括“操作系統”和“數據結構”內容作為課群的公共基礎,選取重點精講,在有限的教學學時內突出體現其精髓,博中求精;在軟件技術公共基礎上開設四門相對獨立的模塊課程“數據庫技術與應用”、“多媒體技術與應用”、“軟件工程技術與應用”和“軟件開發技術與應用”,課群的結構如圖1所示。在這四個獨立的模塊中,要求學生必修其中的一個模塊,學生也可以選擇其他模塊作為選修課。每個模塊預計用18-20學時,另外根據情況配套安排教學實驗環節的內容,用時大約20學時。

在課群中,把原來用在多種軟件技術基礎教學的學時用到一種軟件技術中,集中時間和精力學習一種軟件技術,從學習技術基礎轉到學習技術和應用上,教學中要求具有一定的深度,力求做到學以致用,在“通”的基礎上做到會用。學生通過學習和實踐,能夠看到這種軟件技術的前景和應用的結果,變被動為主動,開始學習時就為自己設定目標并最終加以實現,通過學習可以在某種軟件技術方面的基礎理論和實際應用動手能力得到全面發展。

華東交通大學專業范文第2篇

科目名稱:教學設計A

一、辨析題(判斷下列描述的正誤,并說明理由,每題6分,共30分):

1、行為主義理論學派主張用客觀的方法研究客觀的行為,學習的本質是行為的變化,即學習活動發生后,學習者要有可觀察、可測量的外在變化。

2、具有場獨立認知風格的學習者在認知活動中,一般會主動對外界信息進行加工,傾向于以外在參照作為信息加工依據,因此他們的知覺易受錯綜復雜的背景影響。

3、根據奧蘇伯爾的同化論,學習者在學習一段語言或文字符號的材料后,在他的頭腦中留下的是這段材料表達的意義,而不是語言或文字符號本身。

4、在現實生活中,兒童由于經常使用碗來盛飯菜,逐漸出現了碗是一種有特定形狀和功能的器皿,從而正確分辨出碗,這表明兒童形成了關于碗的定義概念。

5、根據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人類最高級的需要是自我實現,既是自己為自己所認可。

二、比較題(比較下述概念的異同,每題8分,共40分):

1、態度與品德

2、傳遞-接受程序與引導發現程序

3、陳述性知識與程序性知識

4、偶然學習與有意學習

5、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

三、綜合應用題(第1題10分,第

2、3題各20分,第4題30分,共80分)

1、什么是知覺學習?試列舉四中促進知覺學習的技術,并舉例說明。

2、分析布魯姆和加涅的認知學習系統分類的異同?并舉例說明它們對編寫學習目標的知道作用?

3、在進行教學設計的過程中,常常需要考慮煤體的使用,如果要求你向學生介紹“計算機的基本組成”,你會選擇使用哪些煤體?陳述你的選擇理由。

4、目前,在小學、初中與高中開設的《信息技術》課程中,都有“用計算機制作多媒體作品”這一內容,如果要求你為三個不同階段的學生進行學習活動的設計,你將如何考慮?請寫出你的設計簡案。

1 2006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入學考試初試試題

科目代碼:423 科目名稱:教學設計或數據結構

一、辨析題(判斷下列描述的正誤,并說明理由,每題6分,共30分):

1、認知主義理論學派認為,學習是人的傾向或能力的變化,但這種變化要能保持一定時期,且不能單純歸因于生長過程,學習的實質是內在能力或傾向的變化。

2、按照皮亞杰的有關理論,在具體運算階段,兒童已經形成了解決各類問題的邏輯推理能力,如能夠解決大量的代數問題等。

3、在進行教學媒體選擇的過程中,有時會列出一系列問題要求媒體選擇者來回答,通過回答這些問題從而發現適用于特定的教學情景的媒體,這種媒體選擇模型一般稱為比較法。

4、知覺具有組織性、整體性與恒常性等特征,所謂知覺的整體性,是指人腦能夠將輸入的刺激組成有意義的整體。

5、在肯普提出的橢圓結構教學設計過程模式中,強調教學設計是一個連續過程,評價和修改作為一個不斷進行的活動與所有其他要素相聯系,且貫穿教學設計過程的始終。

二、比較題(比較下述概念的異同,每題8分,共40分):

1、(動作技能學習中的)整體練習與局部練習

2、具體概念與定義概念

3、輻合型與發散型

4、信源與信宿

5、精加工策略與組織策略

三、簡答題(第1題10分,第

2、3題各20分,共50分):

1、什么是角色扮演,角色扮演對學生成長有什么意義?

2、什么是信息加工分析法?它主要適用于何種學習內容的分析?請結合信息技術內容舉例分析它的應用。

3、布盧姆等人把教育目標分為認知、動作技能和情感三大領域,每一個領域的目標又由低級到高級分成若干層次,試分析這三大領域學習之間有什么關系。如果讓你向高中學生教授“如何利用網絡獲取信息”,你會如何處理這些關系?

四、綜合應用題(30分):

我國目前在小學、初中與高中階段都在開始《信息技術》課程,如果要求以“圖像信息加工”這一教學主題為例,為三個不同階段的學生進行學習活動設計,你將如何考慮?請寫出你的設計簡案。

2 2007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入學考試初試試題

科目代碼:421

科目名稱:教學設計(A)

一、辨析題(判斷下列描述的正誤,并說明理由,每題6分,共30分):

1、行為主義和認知主義學派都認為學習是學習者經過一定的練習后出現的某種變化,且這種變化應當能夠保持一定的時期。

2、這是王老師和小男孩小明的對話。王:“你有妹妹嗎?”小明:“有。”王:“你妹妹叫什么?”小明:“花花。”王:“花花有哥哥嗎?”小明:“沒有。”按照皮亞杰的兒童認知發展階段理論,小明處于感知運算階段,且他的思維體現了單維的特征。

3、在確定運用何種教學媒體的過程中,有些教師會從媒體的種類與功能兩個維度進行比較,并通過某種評價尺度來反映其間的關系,從而發現適用于特定的教學情景的媒體,這種媒體選擇模型一般稱為評價法。

4、演奏中,每種音調有一定主觀的音高和響度,在旋律背景中,音調的主觀音高或響度取決于它臨近音調的關系,用兩種不同的旋律演奏時,同樣的音調感覺會完全不同,這反映了知覺的整體性特征。

5、在肯普提出的橢圓結構教學設計過程模式中,強調教學設計是一個靈活的過程,個要素呈現游離狀態,表明了教學設計可以從任何一個要素開始,并且可按任何順序進行。

二、比較題(比較下述概念的異同,每題8分,共40分):

1、(動作技能學習中的)集中練習與分配練習

2、言語信息與智力技能

3、沉思型與沖動型

4、有意注意與無意注意

5、發現教學法與講解式教學法

三、簡答題(第1題10分,第

2、3題各20分,共50分):

1、什么是最近發展區,研究最近發展區有何意義?

2、在進行教學設計的過程中,常常要考慮學生該學習什么和怎么學的問題。如果讓你向高中學生教授“如何利用網絡獲取信息”,你計劃讓他們學習什么和怎么學習?陳述你的基本做法。

3、在教學過程中,比較常用的程序包括傳遞—接受程序、引導—發現程序、示范—模仿程序和情境—陶冶程序等。簡述這四種教學程序的基本過程,并結合布盧姆的教學目標分類學說分析它們分別適用于實現哪種領域的教學目標。

四、綜合應用題(30):

我國目前在小學、初中與高中階段都在開始《信息技術》課程,如果要求以“表格信息加工”這一教學主題為例,為三個不同階段的學生進行學習活動設計,你將如何考慮?請寫出你的設計簡案。

3 2008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入學考試初試試題

科目代碼:821 科目名稱:教學設計

一、辨析題(判斷下列描述的正誤,并說明理由,每題6分,共30分):

1、假如讓幾組同齡兒童兩兩面對面正對著坐在一個立方體的兩側,在立方體相對的兩面具有不同的圖案,并要求他們分別描述對方看到的圖案。他們當中有點人會認為對方看到的圖案與自己的一樣,也有的認為不知道對方看到的是什么圖案。按照皮亞杰的理論,這時候這時候兒童可能正處于從具體運算到形式運算的過渡階段。

2、行為主義和認知主義學派在學習觀上存在明顯的差異,但相同點在于他們都認為學習是學習者經過一定的練習后出現的某種變化,且這種變化應當能夠保持一定的時期。

3、在繪畫中,每種色彩有一定主觀的飽和度和明度,有時候,同樣的色彩在不同的繪畫作品中會給人以不同的飽和度或明度效果,這反映了知覺的整體性特征。

4、現代認知心理學家把廣義的知識分為陳述性知識和程序性知識,程序性知識比較適合用來回答世界“是什么”和“為什么”的問題。

5、學生能夠通過說出代表性植物的根、莖、葉來識別它們,按照加涅的智慧技能的分類,它屬于具體概念類型的學習結果。

二、比較題(比較下述概念的異同,每題8分,共40分):

1、同化與順應

2、橫向遷移與縱向遷移

3、正強化與負強化

4、比率智商與離差智商

5、感覺記憶、工作記憶和長時記憶

三、簡答題(第1題10分,第

2、3題各20分,共50分):

1、簡述教學設計的基本含義。

2、什么是產生式和產生式系統?試舉例描述。

3、在學習過程中,有些學生會表現出學習困難,如果讓你為高中學習設計關于“網絡中信息檢索”主題的教學,你會如何處理?

四、綜合應用題(30):

在教學設計過程中,可以有多種策略來激發和維持學生的學習動機。請你選擇與信息技術相關的主題,并結合講解式教學的特點,設計一則教學簡案的片段,以體現如何在講解式教學中激發高中學生的學習動機。

4 2009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入學考試初試試題

科目代碼:825

科目名稱:教學設計(B)

一、辨析題(判斷下列描述的正誤,并說明理由,每題6分,共30分):

1、陳述性知識是有關事實、定義、程序以及規則是什么的知識,其表征形式有命題、表象、線性程序和圖式。程序性知識是知道如何行動的知識,其在頭腦中的表征是通過產生式來完成。

2、教師的言語性行為包括師生間的距離、接觸、教師的手勢語、語音變化等活動,它是課堂教學中師生相互作用的一種方式,有利于吸引學生注意力,積極從事學習活動。

3、教學媒體是承載和傳遞教學信息的載體和工具,是教學系統的構成要素,教學媒體的種類會影響教學信息的傳遞。

4、教師運用掌握學習時,需要先將課程分解為小的學習單元,每個單元包括需要掌握的具體目標,教師事先告知學生目標和標準,在學生達到最高掌握水平后,才可以學習下一單元內容,并依次進行學習。

5、皮亞杰認為,智慧或思維的本質是生物適應性的一種特殊表現,適應由同化和順應兩種過程構成。學生根據自己的圖式對所學內容進行整合,使之符合自己的認知結構,這一過程稱之為同化。

二、比較題(比較下述概念的異同,每題8分,共40分):

1、先行組織者與組織策略

2、教學支架與支架式教學

3、平衡化與守恒

4、具體概念與定義概念

5、自我認知與自我意識

三、簡答題(第1題10分,第

2、3題各20分,共50分):

1、簡述認知策略的基本含義。

2、什么是行為目標?試舉例描述如何描述行為目標。

3、什么是任務分析?列舉三種以上任務分析技術,并舉例說明。

四、綜合應用題(30):

在教學設計與實踐過程中,“基于問題的學習”已經成為發展學生思維的重要方法之一。請選擇與信息技術相關的主題,并運用“基于問題的學習”方法,設計一則教學簡案,并說明你是如何體現對學生的思維能力的促進的。

5 2010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入學考試初試試題

科目代碼:825

科目名稱:教學設計(B)

一、辨析題(判斷下列描述的正誤,并說明理由,每題6分,共30分):

1、知識常常是相互分離與獨立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會將分散的、獨立的知識集合成一個整體,并試圖表示出它們之間的關系,以幫助學生學習,這種方法一般稱為先行組織者。

2、美國班杜拉的社會認知理論認為,自我效能感是個對能夠有效處理特定任務的主觀評估,它與學習的行為之間存在相互作用,自我效能感的高低直接影響個人的努力程度,并導致成績的好壞,而學習成績的好壞又會反過來影響個人的自我效能感。

3、對于學習困難的學生,由于其智力通常低于正常水平,因而學習效果一般比較低下,達不到國家教學大綱的要求。

4、加拿大心理學家戴斯等人將智力活動的信息加工過程概括為PASS智力模型,即“計劃—注意—同時性—繼時性加工”,對于同時性加工和繼時性加工,可以看作是編碼加工系統的兩種不同類型,負責對外界刺激信息的接受、解釋、轉換、再編碼和存儲。

5、在我們生活的現實世界當中,存在著大量的概念,借助于這些概念,我們可以將大量的信息組織成某一易處理的集合。

二、比較題(比較下述概念的異同,每題8分,共40分):

1、負強化與懲罰

2、元認知調節與元認知體驗

3、(動作技能中的)內反饋與外反饋

4、發展先于教學和教學先于發展

5、上位學習與下位學習

三、簡答題(第1題10分,第

2、3題各20分,共50分):

1、簡述教學事件的基本含義?

2、什么是陳述性知識?簡述陳述性知識的表征方式,并舉例說明。

3、什么是認知策略?試分析影響認知策略發生遷移的因素有哪些?

四、綜合應用題(30):

華東交通大學專業范文第3篇

華東理工大學原名華東化工學院,其辦學歷史可以追溯到100多年前的南洋公學和震旦學院,是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時由交通大學(上海)、震旦大學(上海)、大同大學(上海)、東吳大學(蘇州)、江南大學(無錫)等校的化工系合并組建而成的全國第一所以化工特色聞名的高等學府。1956年被定為全國首批招收研究生的學校之一。1960年起被中共中央確定為直屬教育部的全國重點高校。1993年經國家教委批準,更名為華東理工大學。1996年6月學校進入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行列。1997年10月,上海市參與共建共管。2000年經教育部批準建立研究生院,2008年獲準建設“985創新平臺”,是國家首批實施自主招生改革的22所高校之一。經過半個多世紀的改革與建設,現已發展成為特色鮮明、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研究型全國重點大學。

學?,F有徐匯校區、奉賢校區和金山科技園區。學??傉嫉孛娣e2650余畝,各類建筑總面積81.6萬余平方米,建有一批標準體育設施,圖書館總藏書250余萬冊,收訂中外文期刊18,000余種,具有CA、EI等48種大型數據庫和網絡鏡像數據庫,是全國化工院校情報協作網組長單位,建有教育部科技項目咨詢及成果查新中心工作站、上海高校外國教材中心、上海市研究生電子文獻檢索中心等機構。校分析測試中心、珠寶檢測中心為國家計量認證單位。

學校設有化工學院、生物工程學院、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藥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理學院、商學院、社會與公共管理學院、藝術設計與傳媒學院、外國語學院、法學院和體育科學與工程學院等15個專業學院。學校還設有網絡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國際教育學院、中德工學院、理工優秀生部、人文科學研究院。

學校學位授權點覆蓋了理、工、農、醫、法、管、哲、經、文、歷史、教育等11個學科門類,38個一級學科。有58個本科專業,21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00多個碩士學位授權點;6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理、工),44個博士學位授權點(理、工、農、醫、法);擁有工商管理碩士(MBA)、公共管理碩士(MPA)和18個工程領域的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和高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授予權。設有7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擁有7個國家重點學科(按二級學科計)、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0個上海市重點學科。

學?,F有在校全日制學生2.58萬余人,其中在校全日制研究生6360人(其中博士生1215人),全日制本科生17739人。教職員工3621人,其中兩院院士2名,國家教學名師1人,國家973計劃首席科學家3名,國家863計劃領域專家2名,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0名,上海市教育功臣1名,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創新團隊2個,國家級教學創新團隊2個,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1名,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8名,國家優秀青年教師基金獲得者11名。有正副高級職務的教師及其他專業技術人員1000余人。一大批中青年學者嶄露頭角,其中5人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6人被評為上海市科技精英,9人被評為上海市教學名師,1人被評為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累計32人入選教育部新(跨)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

學校以“培育英才,服務社會;注重過程,勤奮求實;協調發展,特色鮮明”作為辦學指導思想,以面向企業為主,不斷深化教育思想、教育內容、教育方法和課程體系改革,教學質量居全國及上海市高校前列。學校有國家精品課程共11門,國家雙語示范課程2門,上海市精品課程46門。2000年以來,主持國家級教學改革項目16項,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11項,完成教育部重點規劃教材13部,8部教材獲國家級獎勵?,F有52部教材列入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學校建有國家特色專業6個,建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工程教育中心中國分中心,工科化學為國家教學實驗示范中心。

多年來,學校以培養“厚基礎、強實踐、高素質、具有創新精神和國際視野的社會英才”為目標,重視對學生全方位的培養。學生在國際國內數模競賽中屢創佳績,多次名列上海市或全國參賽學校之首,1997年、2005年先后兩次獲得美國大學生數模競賽特等獎,使我校成為國際上少數兩獲殊榮的高校之一;1993年、1999年和2007年我校在“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三捧“優勝杯”;在歷年全國和上海市級各類英語比賽中屢獲大獎,2000年、2005年上海市高校英語演講比賽上,我校選手囊括英語專業和非英語專業兩項冠軍,2007全國亞軍,在2007年“國際英語辯論大賽中國賽區”比賽中獲冠軍隊及季軍隊和最佳辯手;女子乒乓球隊多次在世界大學生乒乓球錦標賽上奪冠。同時,在物理、計算機編程、電子設計、機器人制作、科技發明等方面的競賽中我校也成績斐然,均名列國內和上海市高校前列。

學校有8個國家級研究基地、16個省部級研究基地、2個國際合作科研基地、51個校級研究所(中心),建有國家大學科技園,是全國6所首批建立國家技術轉移中心的高校之一。學校擁有一支老中青結合的、有1300多名專兼職研究人員組成的科研隊伍,近年來,每年承擔各類研究課題1000多項,科研經費逐年增加,2001年超過1億,2004年超過2億,2007年達到3.06億。“十五”期間國家863高技術經費名列全國高校第9位。獲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發明獎及國家科技進步獎42項,獲省部委科技進步獎500多項,獲得國內外專利700多項。取得新型水煤漿氣化技術、粉煤加壓氣化技術、大型聚酯裝置成套技術、大型石化裝置先進控制與優化技術、大型甲醇合成技術、水氯鎂石先進脫水工程技術、含氟芳香精細化學品及氟化試劑的先進制備技術、有機熒光功能材料、新型自控發酵罐、承壓設備及系統安全技術、石油焦化污水封閉分離成套技術等一批重大創新成果,一批行業共性、關鍵技術的大規模產業化推廣應用取得了重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學校在技術轉移與產學研合作方面特色鮮明,處于全國領先地位。入選了首批國家技術轉移示范機構,加盟了“新一代煤(能源)化工”、“汽車輕量化”、“抗生素”等三個國家級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特別是向美國最大的煉油企業Valero公司進行的“石油焦氣化技術”實施許可,標志著中國大型化工成套技術首次向美國等發達國家實施技術轉移,也是中國高校迄今為止獲得的最高海外技術許可費用項目。

學校重視并不斷拓展對外合作交流空間,己與美、德、日、法、英、加、韓和澳大利亞等國的70多個高校、企業集團和科研機構建立了長期廣泛的學術交流關系,特別是與一批海外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建立了姊妹學校關系或簽署了合作協議并實施教師互訪、學生交換以及聯合培養的合作機制。

在抓好物質文明建設的同時,學校始終堅持花大力氣,加強黨建和精神文明建設,推進學生全面素質的培養。學校率先進行“兩課”改革,改革成果分別獲得上海市和全國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在上海市組織的學習鄧小平理論優秀論文評選活動中,連續五年獲得一等獎和優秀組織獎。在營造育人環境、創新育人機制,發揮整體育人優勢的實踐中,取得明顯成效,涌現了一大批上海市和全國優秀學生、先進集體和文明寢室;學校先后獲得“全國大學生藝術節上海市活動優秀組織獎”、“全國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工作先進集體”;被評為“上海市群體工作示范單位”、“上海市藝術教育先進集體”、“上海市擁軍優屬模范單位”、“上海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集體”、“全國群眾體育先進集體”、“全國學校民主管理先進單位”;1996年以來連續六次榮獲上海市“文明單位”光榮稱號。

半個多世紀來,學校共為國家培養了10萬余名畢業生,其中9人當選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許多人成為國家和各級政府部門的領導;一大批優秀人才成為高校、科研機構、骨干企業的領軍人才和高級技術專家。同時還涌現出許多諸如獲得“2006影響世界華人大獎”等各種榮譽的海外杰出校友。1988年,在學校慶祝石油加工系成立三十周年時,江澤民同志欣然題詞:人才輩出。

華東交通大學專業范文第4篇

網上存在很多考研輔導的論壇,但是其中最有名氣的就是凱程論壇。凱程論壇對考生來講,是一個很好的考研交流平臺。因為在考研的備考初期都會比較迷茫,對于專業的報考信息、參考教材、考研錄取信息、報名信息都會比較欠缺。因此凱程論壇致力打造一個考研論壇:凱程教育的老師在這里無私的分享考研復習經驗和考研復習方法,都會無償分享有關考研資料、考研信息、專業將來的就業信息以及相關院校的某些情況。在凱程論壇里,所有的考研人都有共同的目標,都有共同的考研理想,都會努力加油復習,都是很熱心地幫助周圍的研友,凱程考研論壇歡迎您的進入。

公安學基礎

一、緒論

(一)警察與警察學 1.警察的概念

作為警察行為含義上的警察概念,是指國家按照統治階級的意志,運用武裝的、行政的、刑事的手段,以強制性實力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治安秩序的行為。

作為警察力量含義上的警察概念,是指按照統治階級的意志,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治安秩序所設置的,武裝性質的國家治安行政和刑事司法力量。

2.警察的起源與發展階段 主要有兩種起源觀:

1、警察與人類同生共存的自然起源觀。

2、馬克思主義的警察與國家同生共存的起源觀。

發展階段:

1、警察的萌芽時期:從原始氏族公社瓦解到出現奴隸制國家的萌芽,這是一個過渡時期。

2、古代警察時期:自警察行為產生以后,直到資產階級近代警察行政產生以前這段時期,是古代警察時期,它歷經奴隸制社會和封建社會。

第 1 頁 共 1 頁

3、近代警察時期:國家建立警察行政制度以來的歷史階段。 3.警察與國家

論述題:警察與國家的關系? 答:

1、警察必須與國家一致

(1)警察必須與國體一致;(2)警察必須與國家意志一致。

2、警察是國家機器的重要組成部分

(1)警察是國家的武裝力量;(2)警察是國家的執法護法力量: (3)警察是國家的刑事偵查力量;(4)警察是國家的治安行政管理力量; (5)警察是國家的緊急救援和安全防護力量

3、警察是有實力的國家機器

警察實力,是指由警察人員機構和裝備設施結合而成的物質力量。

(1)暴力性實力;(2)行政強制性實力;(3)刑事偵查性實力;(4)安全防護性實力

4、警察的職能由國家的職能決定 政治鎮壓職能;社會管理職能

(二)我國的公安學 1.公安學的概念

公安學是關于我國公安工作規律和對策的知識體系,是我國人民民主專政下公安工作實踐經驗的總結概括,公安學是所有公安學科的總稱。

2.公安學的研究對象

公安學研究的是,我國公安工作在中國共產黨及人民政府領導下,保衛國家安全、維護社會治安秩序的工作規律、對策及其歷史與現狀。

二、我國公安保衛機關的建立和發展

(一)建國前公安保衛機關的創立和發展

1.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公安保衛機關(土地革命)

1927年——上海——黨的第一個保衛機關——中央特科——周恩來親自主持 1931年——江西瑞金——人民革命政權的第一個公安機關——國家政治保衛局——鄧發任局長

第 2 頁 共 2 頁

2.抗日戰爭時期的公安保衛機關

1939年——中共中央社會部——簡稱“中社部”——當時歷史條件下領導全黨全軍和各抗日根據地保衛工作的最高領導機關

1937年——延安市公安局

1938年——延安市警察隊——簡稱“邊警”——全稱“陜甘寧邊區人民警察”——最早的、較正規的、著統一制式服裝的人民警察隊伍。

3.解放戰爭時期的公安保衛機關

(二)新中國成立后公安機關的建立和發展 1.新中國建立初期的公安機關(1949年-1966年) 公安部自建立之初就設立了經濟保衛局

1983年,組建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同年成立國家安全部 1986年,交通部門移交公路管理給公安機關。

1992年7月1日,第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人民警察警銜條例》 1995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人民警察法》 2.“文化大革命”時期的公安機關(1966年-1976年) 3.改革開放以來的公安機關(1976年-至今)

三、公安機關的性質與職能

(一)公安機關的性質和宗旨 1.公安機關的性質

公安機關是我國人民民主專政政權中,具有武裝性質的治安行政和刑事執法的專門機關。

2.公安機關的宗旨

公安機關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二)公安機關的職能 1.公安機關的基本職能 對敵人專政和對人民民主

2.公安機關的專政職能和民主職能的關系 論述題:公安機關專政職能和民主職能的關系

第 3 頁 共 3 頁

答:公安機關的專政職能和民主職能是對立統一的關系,二者既有聯系,又有區別。 (1)、專政職能和民主職能的區別

從兩種職能的區別來看,專政和民主不僅在含義上截然不同、界限分明,而且在具體對象、目的,作用、方法上也有原則的不同,不容混淆,對誰專政、對誰民主,是根本立場和政治原則問題,對敵對勢力、敵對分子必須實行專政,對人民內部堅持實行民主,不容顛倒。

(2)專政職能和民主職能的聯系

從兩種職能的聯系上看,專政和民主不僅相互聯系,不可分割,而且相互滲透、互相促進,不能割裂或偏廢。

對敵人的打擊、懲罰,同時意味著對人民利益的有力保護和人民意志的具體體現,同樣,對人民的每一次保護與服務措施或組織宣傳工作,同時意味著對敵人的預防、控制、打擊力量的增強。

綜上所述、公安機關的專政職能和民主職能的基本關系表現為:專政職能是實現民主職能的基本保障,民主職能是發揮專政職能的基礎條件。

四、公安機關的任務與公安工作

(一)公安機關的任務 1.公安機關的任務

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是公安機關在新世紀新階段的總任務。 為了實現這一總任務,新世紀新階段公安機關的四項基本任務是: (1)切實加強對敵斗爭,確保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

(2)嚴密防范、嚴厲打擊嚴重刑事犯罪活動,及時解決影響人民群眾安全感的治安問題。

(3)積極防范、依法打擊各種經濟犯罪活動,堅決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和國家經濟安全。

(4)積極預防,措施處置由人民內部矛盾引發的群體性事件,鞏固和發展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

2.實現公安機關任務要抓好的事項 (1)竭盡全力維護社會穩定 (2)加強隱蔽戰線的斗爭

第 4 頁 共 4 頁

(3)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提供治安保障 (4)嚴厲打擊嚴重刑事犯罪 (5)廣泛開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

(二)公安工作 1.公安工作的概念

公安工作是我國人民民主專政政權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依據黨和國家的政策和公安法規保衛國家安全與維護社會治安秩序的專門工作。

2.公安工作內容 或:公安工作系統的構成

(1)、公安領導工作;(2)公安秘書行政工作;(3)公安政治工作;(4)公安專業工作:刑事司法性質的工作、治安行政管理工作、武裝保衛與專門公安工作;(5)公安指揮工作;(6)公安法制工作;(7)公安教育科研工作;(8)公安后勤保障工作

(三)公安工作的特點

1、國家性與社會性相結合

2、“劍”的作用與“盾”的作用相結合

3、實力性權威與非實力性權威相結合

4、隱蔽性與公開性相結合

5、集中性與分散性相結合

6、機動性與穩定性相結合

五、公安機關的職責與權力

(一)公安機關的職責 1.公安機關職責的概念

公安機關的職責,是指國家依法確定的公安機關的管轄范圍和責任義務。 2.公安機關的法定職責

(二)公安機關的權力 1.公安機關權力的概念、特點

公安機關的權力是指公安機關在國家法定的職責范圍內依法可以行使的權威性行為。 特點:法律性、強制性、實力性、特許性、有限性、單方性

第 5 頁 共 5 頁

2.公安機關權力的構成

四類基本權力:(1)治安行政管理權;(2)刑事執法訴訟權;(3)緊急狀態處置權;(4)警械武器使用權

3.公安機關權力實施的基本要求

(1)職責與權力相適應;(2)符合法定事實;(3)符合法定程序;(4)堅持公正裁量;(5)接受監督和制約;(6)嚴禁濫用權力

六、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則與公安機關的管理體制

(一)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則 1.黨對公安工作絕對領導的涵義

(1)我國的各種政治力量中,只由中國共產黨領導公安工作。 (2)公安機關服從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絕對的、無條件的。 2.公安工作堅持黨的絕對領導的必要性

(1)公安機關是關系國家安危、社會安定的人民民主專政力量,黨的正確領導,才能發揮其職能作用。

(2)公安機關有法律賦予的權力和強大的實力,黨的領導才能保證其正確運用。 (3)公安機關處理社會矛盾中最具有對抗性、隱蔽性、腐蝕性的問題,黨的領導才能使其加強戰斗力和保持純潔性。

(4)公安工作具有廣泛的社會性,黨的領導才能動員、組織、協調各方面力量參與。 (5)公安工作具有極強的政策性,黨的領導是公安決策正確性的根本保證。 (二) 公安機關的管理體制 1.公安機關的管理體制

我國公安機關現行的是“統一領導、分級管理、條塊結合、以塊為主”的管理體制。 2.公安機關管理體制的改革和完善

(1)進一步加強黨對公安工作的絕對領導。 (2)各級政府要加強對公安工作的領導。 (3)加強公安機關內部業務領導管理。 (4)堅持公安領導干部雙重管理。 (5) 理順公安分局和派出所的管理體制。

第 6 頁 共 6 頁

七、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線與基本方針

(一)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線 1.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線 群眾路線

2.公安工作群眾路線的內涵

所謂公安工作群眾路線,是公安工作實行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的工作路線,它是在公安工作中服務群眾、保護群眾、宣傳群眾、組織群眾、依靠群眾的理論、原則、制度和方法的總稱。

3.公安工作堅持群眾路線的必要性

(1)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人民警察的宗旨。 (2)人民群眾是維護社會治安的基本力量。 (3)公安工作廣泛的社會性尤其不能脫離群眾。 (4)警民關系是調整各種社會關系的基礎。 (5)公安工作離不開群眾監督。

(6)群眾是解決警力不足的深厚人力資源。

(二)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針 1.公安工作基本方針的概念 專門工作與群眾路線相結合

專門工作與群眾路線相結合,是指在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治安秩序中,要把公安機關的職能作用發揮與依靠人民群眾的主動參與結合起來,形成合力,共同進行。

2.專門機關與廣大群眾相結合的內涵

(1)一方面,公安機關要充分行使國家賦予的職責和權力,依據憲法和法律進行各項公安專業工作,實現公安工作的任務和目標。

(2)另一方面,要依靠廣大群眾,充分行使公民權利和履行義務,積極主動參與社會管理,支持、協助公安機關、人民警察的工作。

(三)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方針 名詞解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是調動社會各方面的力量解決治安問題的根本途徑和長遠戰略方

第 7 頁 共 7 頁

針。

1.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方針的基本內容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內容是:在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領導下,充分發揮公安司法機關的職能作用,廣泛組織社會各方面的力量,依靠廣大人民群眾,運用政治的、經濟的、行政的、教育的、文化的、法律的各種手段,預防懲罰違法犯罪行為、預防和處置治安事件和治安事故,教育改造違法犯罪人員,逐步限制和消除產生違法犯罪的土壤和條件,建立良好、穩定的社會秩序,保障經濟建設和改革開放的順利進行,保護人民安居樂業,維護國家長治久安。

2.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方針的要求

(1)各級黨委政府要把綜合治理擺上重要議程、健全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領導機構和辦事機構,定期研究部署工作。

(2)各部門各單位要齊抓共管,形成“誰主管、誰負責”的局面。

(3)各項措施要落實到城鄉基層單位,群防群治形成網絡,廣大群眾法制觀念普遍增強,敢于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

3.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方針的工作范圍(任務) 打擊、防范、教育、管理、建設、改造

八、公安隊伍建設

(一)公安機關人民警察的素質和職業道德 1.公安機關人民警察的素質

人民警察的素質,是指人民警察應當具備的政治思想、業務能力、文化水平、心理素質、身體狀況等諸方面條件的總和。

(1)政治素質;(2)業務素質;(3)法律素質;(4)心理素質;(5)身體素質 2.公安機關人民警察的道德

人民警察的職業道德,是指人民警察在依法履行職務活動中所遵循的道德原則和道德規范。

(1)對黨忠誠;(2)服務人民;(3)秉公執法;(4)清正廉明;(5)團結協作;(6)勇于獻身;(7)嚴守紀律;(8)文明執勤

(二)公安機關人民警察的義務和紀律 1.公安機關人民警察的義務

第 8 頁 共 8 頁

人民警察的義務,是指人民警察在行使權力、履行職責過程中,必須做出或不得做出一定行為的約束。

(1)秉公執法,辦事公道; (2)模范遵守社會公德 (3)禮貌待人,文明執勤; (4)尊重人民群眾的風俗習慣 2.公安機關人民警察的紀律

人民警察的紀律,是根據人民警察的職業特點而制定的,要求人民警察在行使權力時必須遵守的義務性行為規范的總稱。

(1)政治紀律; (2)組織紀律; (3)工作紀律; (4)保密紀律

(三)公安機關人民警察的人事管理 1.公安機關人民警察的錄用

擔任人民警察的條件:(1)年滿18周歲的公民;(2)擁護憲法;(3)有良好的政治業務素質和良好的品行;(4)具有高中畢業以上文化程度;(5)身體健康;(6)自愿從事人民警察工作

錄用程序:(1)發布招考公告、(2)資格審查、(3)考試、(4)考核、(5)審批 錄用原則:公開、平等、競爭、擇優 2.公安機關人民警察的晉升、辭退

人民警察不得辭退的情形:(1)因公負傷致殘,并確認喪失工作能力的;(2)患嚴重疾病或負傷正在進行治療;(3)在孕期、產期或者哺乳期內的。

3.公安機關人民警察的職務序列與警銜制度 警銜制度設五等十三級 實行警銜制度的意義:

(1)、是完善人民警察隊伍管理制度的重大措施。 (2)、有利于人民警察隊伍的正規化建設。 (3)、有利于人民警察隊伍的集中統一指揮。 (4)、有利于增強人民警察的責任感、榮譽感。 4.公安機關人民警察的獎懲制度

行政處分,是國家行政機關依據行政法規的有關規定,給予有違紀行為的公安民警的懲罰。

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

第 9 頁 共 9 頁

在受處分期間,不能享受正常的晉升職務、級別。 警告以上的,不得晉升工資檔次。

(四)公安機關人民警察的內務管理 1.公安機關人民警察內務的含義

公安機關人民警察的內務,即公安機關人民警察的內部事務,具體說,就是公安機關人民警察內部運轉活動程序和對外聯系活動方式。

主要有兩大部分構成:一是公安機關內部工作運行程序,包括入警的主要程序、內部關系的基本原則、警容風紀的一般要求、日常事務的行政管理、值班備勤的部署安排、重大活動的主要議程以及警徽警歌的使用規定等內容。

二是公安民警人員對外聯系的行為方式規范,包括著裝、儀容、禮儀、警務公開、接待

群眾、接受報警與求助、突發事件處置等方面的具體要求。

2.公安機關人民警察內務建設的任務 (1)建立規范的工作、學習、生活秩序。 (2)樹立公安民警的良好形象。 (3)提高公安隊伍的戰斗力。 (4)完成公安工作的各項任務。

3.公安機關人民警察內務建設的方針、原則和基本要求 方針:從嚴治警、依法治警

原則:高效務實、加強監督、著眼基層

基本要求:培養公正廉明、英勇善戰、無私無畏、雷厲風行的優良警風。

公安部還專門提出了公安派出所正規化建設和內務建設“人要干凈、物要整潔、說話要和氣、辦事要公道”四項基本要求。

(五)公安隊伍正規化建設 1.公安隊伍正規化建設的涵義和內容

涵義:要根據公安機關的性質、任務和工作特點,依據《人民警察法》等法律法規,在公安機關的組織機構、勤務機制、工作方式、教育訓練、監督制約、警務保障等方面實現標準化、程序化、法制化和科學化,使公安機關指揮暢通、內務規范、工作高效、保障有力,這就是公安隊伍正規化建設的內涵。

第 10 頁 共 10 頁

內容:當前公安隊伍正規化建設的重點是“四統一”、“五規范”。 四統一:統一考錄制度、統一訓練標準、統一紀律要求、統一外觀標識。

五規范:規范機構設置、規范職務序列、規范編制管理、規范執法執勤、規范行為舉止。 2.公安隊伍正規化建設的途徑

(1)加強思想政治建設,始終把政治建警放在首位。 (2)堅持從嚴治警、依法治警,堅決克服消極腐敗現象。 (3)堅持科教強警戰略,提高公安隊伍戰斗力。

(4)貫徹“建設過硬班子、純潔公安隊伍、樹立良好警風、提高執法水平”的思路,加強領導班子建設。

(5)堅持從優待警,從政治、思想、生活上關心愛護民警。

九、公安改革與發展

(一)公安改革及其意義 1.公安改革的涵義

公安改革是黨和國家及公安主體根據社會政治、經濟及社會治安形勢而進行的關于革除公安工作中陳舊落后的東西,調整與經濟基礎不相適應的各種公安關系,發展一切有利于充分發揮公安機關職能作用的、提高公安機關戰斗力因素的活動的總和。

公安改革的分類,從進行公安改革的主體角度劃分為:黨和國家關于公安工作的改革、公安主體自身的改革;從一般警察學意義上劃分:公安警政改革和公安警務改革。

2.公安改革的意義

(1)公安改革符合上層建筑一定要適應經濟基礎的規律。 (2)公安改革是公安主客體矛盾的必然要求。

(3)公安改革是“一國兩制”以及與國際警務相接軌的現實需要。

(二)改革開放30年公安改革的基本經驗和成就 1.改革開放30年公安改革的基本經驗 2.改革開放30年公安改革取得的成就

(三)新世紀新階段及當前的公安改革與發展

1.《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公安工作的決定》的主要內容(了解) 2.公安機關“三項建設”的背景、內容與意義(2012年警務碩士考試---論述1:論述公

第 11 頁 共 11 頁

安機關“三項建設”?) 更多考研信息,請關注凱程教育!

華東交通大學專業范文第5篇

同學,性別,出生于19年月日,系我校學院專業級學生,學制年,如成績合格,將于20年月畢業。

特此證明。

輔導員簽字:學院蓋章:

哈爾濱理工大學教務處

華東交通大學專業范文第6篇

第一條科研立項選題及立項程序

科研選題應和所學專業相結合,選題還要依據市場需要,解決實際應用問題。其目標既要著眼于應用和開發,同時還要謀求獲得新的知識??蒲辛㈨棾绦蛉缦拢?/p>

1.每學年春季由學生個人或者團體提出申請并填寫《大學生科研立項申請表》。

2.學部組織專家審核并推薦指導教師。

3.報教務處最終審批立項。

第二條項目類別及時間要求

學生科研立項分為重點項目和一般項目兩類。重點項目為利用所學知識進行創新應用設計制作的項目,每屆3-5項;一般項目為應用所學知識進行一般應用設計制作的項目,每屆5-8項。自立項批準下文之日起,重點項目的完成期限為三個學期;一般項目的完成期限兩個學期。立項后到了完成期限沒有結題者,除了不得申報新項目外,我學部還有權視其具體情況決定撤消或中止該項目。

第三條中期檢查

科研項目在研究期間須按要求填報《項目中期檢查表》,由學部組織檢查,檢查合格者繼續進行研究,不合格者視情況決定是否終止研究。對于拒交項目檢查表者,學部將撤消或中止其項目研究。

第四條項目結題要求

凡批準立項的科研項目按要求完成了研究制作,對不同類別的項目必須按下列要求進行結題,并由電子信息學部聘請學部專家對研究制作成果進行鑒定和驗收。

1.重點項目除了完成設計作品以外,必須完成一篇5000字左右的項目結題報告并在專業期刊上發表相關論文1篇。

2.一般項目除了完成設計作品以外,必須完成一篇5000字左右的項目結題報告。

第五條獎勵措施

凡學部批準立項的項目,將給予課題組一定研究經費的支持。完成結題成果的同學,在年終綜合測評中按相關標準加分。

第六條本辦法由機械與電子信息學部負責解釋。

機械與電子信息學部

上一篇:加盟連鎖店合同范文下一篇:教師年度履職總結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