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衛生評估范文

2023-09-20

衛生評估范文第1篇

[摘 要]納稅評估是稅收征管的組成部分,并在稅收征管中居核心地位。要推進我國納稅評估向縱深發展,必須加快納稅評估機構設置和完善納稅評估法制建設的配套改革。

[關鍵詞]稅收征管;納稅評估;定位;配套改革

一、納稅評估的定位

納稅評估是指稅務機關運用數據信息對比分析的方法,對納稅人和扣繳義務人(以下簡稱納稅人)納稅申報(包括減免緩抵退稅申請,下同)情況的真實性和準確性作出定性和定量的判斷,為納稅人提供自我糾錯的機會,并采取相應的征管措施,以增強稅源管理,提高稅收遵從度的管理行為??梢?,納稅評估是一種介乎于稅務管理、稅款征收與稅務稽查之間的相對獨立的管理活動,它與稅務管理、稅款征收、稅務稽查一起,共同構成稅收征管體系,并在稅收征管中居于核心地位。

(一)納稅評估不同于稅務管理

納稅評估側重于對納稅人申報真實性、準確性的分析,其工作主要涉及案頭評估、稅務約談和評估處理。分析工具一般采用“人機”結合,評估主要是根據事先掌握的信息,通過一定的數學模型和人工邏輯分析進行,稅務約談主要是引證或搞清評估中發現的疑點。它強調事前涉稅信息的充分、評估方法的科學和評估技能的過硬。因此,納稅評估不同于稅務管理涉及各種稅源管理及其紛繁復雜的納稅人管理事宜,在業務上相對單一和專業,除在評估中采用稅務約談和落實納稅評估處理結果外,評估員一般必須直接與納稅人接觸。

(二)納稅評估不同于稅務稽查

稅務稽查屬于現場檢查,主要通過查賬、詢問、現場勘查、異地調查等方式,以判斷納稅人是否存在稅收問題;稅務稽查可以涉及納稅人當年和以前年度的納稅情況,稽查期一般視案情的復雜程度而定。而納稅評估是屬于非現場檢查,主要通過案頭審計、約談納稅人等方式進行;納稅評估對象主要是申報所屬期的納稅申報,評估期限一般在下一個申報期來臨前結束。案頭審計主要是根據評估部門預先設計的評估指標和預警值等,運用計算機對納稅申報涉及的各項相關資料進行比對分析,對存在的疑點通過人工分析和約談納稅人等方式予以解釋。在評估中,評估員一般不應進行實地檢查和查看納稅人的賬冊。納稅評估中發現的疑點,通過約談仍未能解釋清楚的,應轉入稅務稽查環節,由稽查部門做進一步調查。

不賦予納稅評估實地調查權是有道理的。一是納稅評估的主要任務是評估納稅人當期申報的數據與預警值是否相符,申報資料的各項指標之間是否存在邏輯關系。在評估中,評估員若發現申報數據及其資料出現較大差異,其責任是約談納稅人并要求其作出解釋或舉證,以消除疑點。疑點若不能消除,則可判定納稅申報存在問題,進一步查核則是稽查部門的事情。其二,納稅評估作為稅源的日常管理工作,也不允許對評估中發現的問題介入過深的調查。因為納稅評估工作一般在下一申報期開始前就要結束,如果允許其對案件審計中發現的疑點實地調查,將耗用較多的評估資源。由于納稅評估期限較短,因此,即使允許實地調查,在短期內也難以發現問題,而在匆忙之中作出調查結論,恐怕也是有問題的。其三,允許納稅評估介入實地調查容易與稅務稽查相混淆。我國現行《稅收征管法》規定,稅務機關在實行納稅檢查時,具有“到納稅人的生產經營場所和貨物存放地檢查納稅人應納稅的商品、貨物或者其他財產,檢查扣繳義務人與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有關的經營情況”的職權。如果納稅評估也允許介入實地調查,就行使了納稅檢查的職權,使納稅評估與稅務稽查在某些職權上存在混淆。明確規定納稅評估不介入實地調查,可以使納稅評估和稅務稽查的職權更加清晰,分工更加明確。

(三)納稅評估在稅收征管中處于核心地位

稅收征管的基本目標在于貫徹稅收法律政策,確保稅收能夠及時足額地入庫。稅務管理涉及大量的基礎性工作,從各方面構筑有效的征管平臺,并通過執行一系列的征管制度以規范納稅人行為;而稅務稽查則通過事后檢查來判斷納稅人的稅收遵從,對各種違法行為予以處理并追繳流失的稅收??梢赃@樣說,稅務管理與稅務稽查分別通過柔性與剛性的方式對納稅人實施管理。但這一柔一剛怎樣才能有效地結合并充分發揮其作用,仍缺乏聯結點,納稅評估正好彌補了這一缺陷。納稅評估使稅務管理柔中帶剛,使稅務稽查剛中帶柔,從而使稅款征收更有保障。

1 由于納稅評估是在申報后立即展開,納稅申報中存在的問題能夠及時被發現和處理,因而能夠有效地消除納稅人對申報不實的僥幸心理,改善了稅務管理過于柔弱的一面,也給納稅人依法申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虛假申報構成一定的震懾力。

2 納稅評估的目標定位決定其具有服務的功能。在納稅評估中發現的問題一般不像稅務稽查那樣強調處罰,而是更加注重幫助納稅人識錯、糾錯,提高其正確納稅的能力。雖然納稅評估中發現的涉稅問題不能完全免責,但相對于稅務稽查而言,其免責范圍相對較廣,處罰力度也相對較小。這種相對溫和的處理方式深受納稅人的歡迎,尤其是因稅收無知而造成申報錯誤的納稅人,往往能從中獲得不少的納稅幫助,這對于構建和諧的征納關系具有重要的意義。

3 納稅評估為稅務稽查提供可靠案源,有利于稽查資源的有效運用。當然,硬性地把納稅評估作為稅務稽查前置的做法并不可取。這是因為,一是由于納稅評估本身的局限性,它不可能發現所有的涉稅問題,即使是納稅評估通過的納稅戶也不一定就沒有問題;二是所謂前置是指沒有通過納稅評估不得進人稅務稽查階段,因此,建立前置程序將限制稅務稽查的選案權,并打亂稅務稽查的具體計劃。然而,不管怎樣,納稅評估對于推動稅務稽查走向科學化、高效化的作用是不可置疑的。

可見,確立納稅評估在稅收征管的核心地位,可以使征管體系更加嚴謹,征管工作更具活力,精細化程度更高,稅收的管理與服務功能更加凸顯。而一旦把納稅評估的核心地位確立下來,我國的征管模式也將隨之發生較大的變化,弱化管理的狀況必將得到根本的改變。

二、納稅評估的配套改革

確立納稅評估在稅收征管中的核心地位,將面臨著一系列的配套改革,其中,納稅評估機構的設置和完善納稅評估的法制建設,已經成為推進我國納稅評估向縱深發展的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納稅評估的機構設置

納稅評估的專業性與基礎性特點,決定了納稅評估工作必須在相對獨立和穩定的環境下開展。建立獨立的納稅評估機構,明確納稅評估的職責,配備高素質的評估隊伍,完善對評估人員的激勵機制,是推動我國納稅評估工作向縱深發展的關鍵。在國外,大凡納稅評估搞得較好的,無不與之有關。例如,新加坡成立了獨立的評稅部門,并分別設有稅務處理部、納稅人服務部、公司服務部、納稅人審計部和稅務調查部,各部門職能界定明確,各司其職。法國設有專門的稅務審計機構,分為中央級、大區級和地區級,其內部審計則以各級稅務局的管轄范圍為界,各負其責。德國聯邦財政部和州財政局也下設了稅務審計局。而澳大利亞的納稅評估機構和稽查機構是分設的。相比之下,我國的納稅評估,無論是機構設置還是人員

配備都相差甚遠。一是除個別地方外,基本都沒有設置獨立的納稅評估機構。目前的納稅評估工作主要是由稅源管理部門負責,在個別地方是由稅務稽查員兼辦的。二是納稅評估的職責不明,特別是與稅務稽查的界線更是含糊不清。三是缺乏適應納稅評估工作要求的高素質的評估隊伍,難以滿足納稅評估工作的需要。四是納稅評估隊伍建設的激勵機制尚未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納稅評估工作的深入。因此,要推動我國納稅評估的發展,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妥善解決以上問題。

1 盡快成立獨立的納稅評估機構。設置的納稅評估機構屬于稅務機關內部的一個職能部門,其主要職責包括:(1)設計評估指標體系,測算、確定相關指標的峰值和預警值。(2)負責評估軟件的開發工作。(3)實施案頭評估,對案頭評估中出現的疑點,約談納稅人,對評估結論作出相應處理,并制作納稅評估報告。(4)幫助納稅人正確處理評估中發現的問題,并開展相關的稅法教育和納稅指導。(5)在法定時間內向稽查部門移交有重大違法嫌疑的案件。(6)建立納稅評估信息體系,不斷開發信息來源渠道。(7)維護納稅評估資料數據,實施納稅評估檔案管理。(8)把納稅評估信息及時傳遞給相關部門。

為了更好地開展納稅評估工作,可在納稅評估機構內劃分五個部門(或崗位,下同),分別從事五種不同的評估業務。(1)專門從事預警值和評估指標制定的部門。該部門的主要職責是根據各稅種的特點及其影響申報質量的相關因素,設計納稅評估指標體系,搜集相關的涉稅信息及其經濟信息,運用經濟分析學、計量經濟學等原理,結合本地區的實際情況以及相關的經驗數據,測算、修改、確定相關評估指標的預警值和峰值,為開展納稅評估工作提供前提和基礎。(2)專門從事納稅評估對象篩選工作的部門。該部門的主要職責是運用計算機和人工方式對納稅申報期內的申報資料進行初步評估,把初步評估發現的問題戶轉交納稅評估分析處理部門處理。初步評估的面應逐步從重點戶向所有納稅戶過渡,使初步評估的對象覆蓋到所有的納稅戶。該部門應積極參與納稅評估軟件的開發工作,不斷改進納稅評估手段。(3)專門從事納稅評估分析與稅務約談工作的部門。該部門的主要職責是根據篩選部門轉來的有問題的申報進行案頭分析評估,對疑點作出解釋;約談納稅人,搞清申報疑點;對納稅人解釋相關的稅收政策;制作納稅評估分析報告,并把案卷移交納稅評估處理部門處理。(4)專門從事納稅評估處理工作的部門。該部門的主要職責是根據納稅評估分析部門轉來的材料制作處理結論:對納稅評估暫無異議的,制作“納稅評估暫無異議結論”;對納稅評估發現的已被確認的申報問題,制作“納稅評估問題及其處理建議”,并交由納稅人,由其對已申報的稅額自主作出是否更正的決定;對納稅評估中發現的疑點問題,通過案頭分析和稅務約談仍不能搞清的,制作“納稅評估待處理報告”,轉交稅務稽查部門;對納稅人未能在規定時間內根據“納稅評估問題及其處理建議”作出相關的納稅調整,或調整不理想的,制作“提請稅務稽查建議”送交稅務稽查部門。(5)專門從事納稅評估處理落實和歸檔工作的部門。該部門的主要職責是把“納稅評估問題及其處理建議”文書送達納稅人,跟蹤納稅人是否按處理建議對已申報的稅額作出更正,并把納稅人更正納稅申報的情況及時向納稅評估機構報告以及向稅務管理部門通報;把“納稅評估待處理報告”、“提請稅務稽查建議”送達稅務稽查部門,并向其提請對相關納稅人實施進一步調查的建議。把納稅評估機構分成五個部門(或崗位),既符合納稅評估的專業化要求和評估權的相互制衡,也有利于納稅評估崗位責任制的推行。

2 配備業務素質高的有一定規模的專業評估隊伍。納稅評估的性質要求評估員必須具有較高的業務水平,有一定的工作經驗,有較強的發現問題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尤其是對從事預警值和評估指標體系制定的人員要求更高。因此,不改變當前我國納稅評估隊伍的狀況,納稅評估工作將難以向廣度和深度推進,納稅評估的目標也難以實現。因此,建議從下列幾個方面予以改善:(1)增加評估員編制。根據評估機構設置的要求配備相應的評估人員,確保納稅評估工作能夠有效運行。隨著納稅評估核心地位的確立,稅務人員的配置應更多地向評估員方面傾斜。(2)實行評估員定級制。把評估員劃分為高級評估員、中級評估員和初級評估員,實行不同的待遇。實行評估員定級制,將有利于激發評估員自覺學習、自我完善的積極性,對促進評估隊伍綜合素質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評估員的評級可由國家稅務總局統一組織進行。(3)加強對評估員的培訓,不斷提高其評估技能,以適應納稅評估工作的要求。(4)建立獎懲嚴格的機制。對在評估工作中成績突出,能為國家挽回重大損失的,給予物質與精神獎勵;對評估工作不努力,工作馬虎,造成國家稅收損失的,應追究其相應的責任。

(二)完善納稅評估的法律責任

納稅評估涉及的法律責任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納稅評估后被稅務稽查部門發現評估所屬期存在納稅問題,則該涉稅責任應由誰承擔;二是在納稅評估中發現被評估的納稅人存在涉稅問題,是否應依法予以行政處罰;三是評估部門是否擁有行政處罰權。

1 納稅評估后被稽查部門發現的涉稅問題的法律責任。一般來說,納稅評估后被稅務稽查部門發現的涉稅問題,通常有兩種情況:(1)被納稅評估部門認定為暫無異議,而事后被稅務稽查部門發現涉稅問題。由于納稅評估主要是根據評估指標實施案頭分析和稅務約談,在信息并不充分的情況下,評估人員對被評估人存在的涉稅問題未能及時發現是在所難免的。因此,納稅評估沒有發現的涉稅問題后被稽查部門發現的,由納稅人承擔相應的責任是理所當然的。雖然現行《納稅評估管理辦法》第22條的“納稅評估分析報告和納稅評估工作底稿是稅務機關內部資料,不發給納稅人,不作為行政復議和訴訟依據”規定,已把納稅評估可能引起的麻煩降至最低,但為了避免納稅人對納稅評估責任的誤解,征管制度還是應該明確規定,納稅評估后被稽查部門發現的涉稅問題,屬于納稅人原因的,由納稅人承擔法律責任。(2)納稅人根據納稅評估部門發出“納稅評估問題及其處理建議”,對相關納稅事項作出調整、更正,但事后被稽查部門認定為錯誤的。如果該錯誤完全是由于納稅人遵循評估部門的建議而形成的,則責任在稅務機關,納稅人可以根據《稅收征管法》第52條的規定承擔責任。也就是說,稅務機關在法定時間內發現納稅人少繳稅款,可以追征,但不得加收滯納金,更不能罰款;如果該錯誤并非完全是由于納稅人遵循評估部門的建議而形成的,則責任應在納稅人與稅務機關之間劃清,并按征管法的有關條款予以處理。確認這一法律責任,將給納稅評估提出更高的要求,即納稅評估部門建議納稅人調整、更正相關的納稅處理方式,應以文書形式下達,事后稅務稽查機關發現納稅人存在問題,納稅人應負舉證責任,說明其涉稅處理是在稅務機關建議下進行的。

2 納稅評估發現的涉稅問題的法律責任。不少實施納稅評估的國家或地區,對納稅評估中發現的涉稅違法行為,大多采取較寬容的態度,即對確實因為稅收無知造成申報錯誤或情節較輕且初犯,并能積極補稅的,一般都免予行政處罰。我國現行的《納稅評估管理辦法》第18條“對納稅評估中發現的計算和填寫錯誤、政策和程序理解偏差等一般性問題,或存在的疑點問題經約談、舉證、調查核實等程序認定事實清楚,不具有偷稅等違法嫌疑,無需立案查處的,可提請納稅人自行改正”的規定,便含有對此種行為免予行政處罰之意。但對需要進一步到市場經營現場了解情況,審核賬目憑證,并因此發現有關的涉稅問題,“需要處理處罰的,要嚴格按照規定的權限和程序執行”。也就是說,對納稅評估中認定的某些違法行為,必須依法予以行政處罰。應該說,對納稅評估發現的問題,采用有區別的處理方式是可取的,它給納稅人提供了糾錯的機會,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納稅評估的服務功能。但《納稅評估管理辦法》的這些規定,仍與我國現行《稅收征管法》的有關規定存在不一致的地方?,F行征管法僅對“因計算錯誤等失誤”造成少繳稅款予以免責,而在《納稅評估管理辦法》中,因“政策和程序理解偏差等一般性問題,或存在的疑點問題經約談、舉證、調查核實等程序認定事實清楚,不具有偷稅等違法嫌疑,無需立案查處的”也給予了免責,便超出了征管法的免責范圍。因此,為使我國納稅評估能在法治基礎上健康發展,應對現行稅收征管法規作適當的調整和補充,明確納稅評估發現的涉稅問題的法律責任。建議對確因稅收無知造成申報錯誤或情節較輕且初犯,并能積極補稅的給予免予行政處罰的處理;而對涉稅問題情節較嚴重以及非初犯者,應給予一定的處罰,但處罰的起點及其力度可考慮輕點,例如對偷稅行為可處以所偷稅款0.1-1倍的罰款;但對惡意違法的,則必須按現行征管法的規定處理。

3 納稅評估處罰權的界定。由于納稅評估部門的主要職責是對評估申報期內納稅申報的真實性、準確性作出客觀地評定,并出具評估結果,因此,對評估中發現的涉稅問題的具體行政處罰,應由相關的職能部門作出,納稅評估部門不應擁有行政處罰權。這有利于理順各職能部門的職權責任,也有利于納稅評估工作的開展。我國《納稅評估管理辦法》第20條規定:“需要處理處罰的,要嚴格按照規定的權限和程序執行”。這已明確規定了納稅評估中發現的涉稅違法行為,是由相關部門予以處罰,納稅評估部門并不擁有行政處罰權。

責任編輯:上林

衛生評估范文第2篇

一、外包業務項目評估和審核

外部業務申請科室或部門為外包業務的主管職能部門,負責相應外包業務的管理。提出業務外包的科室主任為外包業務主管責任人,負責對外包業務進行經濟性、可行性等項目評估。

業務外包需進行內部分析評估。主要包括

1、業務是否是醫院的核心業務。

2、包業務自己完成與外包的優缺點即完成相應目標的程度(可行性)。

3、外包是否能降低生產成本(經濟性)。

院辦公會負責對提交的外包業務評估分析報告進行討論、決定。確需外包的,經審核同意后交由相應科室負責進行相關招投標比選、實施、監管工作。

二、業務外包流程

1、根據《醫院外包業務遴選和辦法》和《科區醫院外包業務管理制度》制定招標比選文件并采取合適方式公開招標公告。

2、 愿意承包的公司按招標要求做投標文件。

3、按公告上規定的時間、地點進行現場比選,醫院評標小組依據招標比選文件及相關公司或服務部標書集體評標,條件優得分高者中標。

4、簽訂《外包合同》、訂立《實施細則和辦法》、《檢查與考核方案》等。

二、業務外包的監管部門及監管程序

1、業務外包申請科室負責人及監管人員依據合同及附件的要求對外包業務進行日??己伺c服務質量的監督,現場指揮與協調;

2、定期收集信息,并將相應的信息制成質量考核通報交與財務科作為支付外包費的依據;

3、如發現外包業務服務公司未履行合同內容,及時提出限期改正,如有嚴重違約情況,對其進行書面警告,如拒不履約可上報分管領導后,由醫院辦公會決定是否重新招標更換外包公司。

三、各環節的主要風險及管控措施

①制定業務外包實施方案,是指醫院根據經營計劃和業務外包管理制度,結合確定的業務外包范圍,制定實施方案。該環節的風險主要是:醫院缺乏業務外包管理制度,導致制定實施方案時無據可依:業務外包管理制度未明確業務外包范圍,可能導致有關科室在制定實施方案時,將不宜外包的核心業務進行外包;實施方案不合理、不符合醫院經營特點或內容不完整,可能導致業務外包失敗。

主要管控措施:第一,建立和完善業務外包管理制度,根據各類業務與核心業務的關聯度、對外包業務的控制程度以及外部市場成熟 度等標準,合理確定業務外包的范圍,并根據是否對醫院經營有重大影響對外包業務實施分類管理,以突出管控重點。同時,明確規定業 務外包的方式、條件、程序和實施等相關內容。第二,嚴格按照業務 外包管理制度規定的業務外包范圍、方式、條件、程序和實施等內容 制定實施方案,避免將核心業務外包,同時確保方案的完整性。第三,根據醫院預算以及經營計劃,對實施方案的重要方面進行深入評

估及復核,包括承包方的選擇方案、外包業務的成本效益及風險、外 包合同期限、外包方式、員工培訓計劃等,確保方案的可行性。第四, 認真聽取外部專業人員對業務外包的意見,并根據其合理化建議完善 實施方案。

②審核批準,是指醫院應當按照規定的權限和程序審核批準業務外包實施方案。該環節的主要風險是:審批制度不健全,導致對業務外包的審批不規范:審批不嚴格或者越權審批,導致業務外包決策出現重大疏漏,可能引發嚴重后果;未能對業務外包實施方案是否符合成本效益原則進行合理審核以及做出恰當判斷,導致業務外包不經濟。

主要管控措施:第一,建立和完善業務外包的審核批準制度。明 確授權批準的方式、權限、程序、責任和相關控制措施,規定各級人 員應當在授權范圍內進行審批,不得超越權限審批。同時加大對分公 司重大業務外包的管控力度,避免因分公司越權進行業務外包給企業 帶來不利后果。第二,在對業務外包實施方案進行審查和評價時,應當著重對比分析該業務項目在自營與外包情況下的風險和收益,確定外包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第三,總會計師或醫院分管會計工作的負責 人應當參與重大、業務外包的決策,對業務外包的經濟效益做出合理評價。第四,對于重大業務外包方案,應當提交院長辦公會或職工代表大會審批。 ③選擇承包方,是指醫院應當按照批準的業務外包實施方案選擇承包方。該環節的主要風險是:承包方不是合法設立的法人主體,缺乏應有的專業資質,從業人員也不具備應有的專業技術資格,缺乏 從事相關項日的經驗,導致醫院遭受損失甚至陷入法律糾紛;外包價 格不合理,業務外包成本過高導致難以發揮業務外包的優勢;存在商 業賄賂等舞弊行為,導致相關人員涉案。

主要管控措施:第一,充分調查候選承包方的合法性。即:是否為依法成立、合法經營的專業服務機構或經濟組織,是否具有相應的經營范圍和固定的辦公場所。第二,調查候選承包方的專業資質、技術實力及其從業人員的職業履歷和專業技能。第三,考察候選承包方從事類似項目的成功做法、各界評價和口碑。第四,綜合考慮醫院內、外部因素,對業務外包的人工成本、營銷成本、業務收入、人力資源等指標進行測算分析,合理確定外包價格,嚴格控制業務外包成本。第五,引入競爭機制,按照有關法律法規,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采用公開招標等方式,擇優選擇承包方。第六,按照規定的程序和權限從候選承包方中擇優做出選擇,并建立嚴格的回避制度和監督處罰制度,避免相關人員在選擇承包方過程中出現受賄和舞弊行為。

④簽訂業務外包合同確定承包方后,醫院應當及時與選定的承包方簽訂業務外包合同,約定業務外包的內容和范圍,雙方權利和義務,服務和質量標準,保密事項,費用結算標準和違約責任等事項。

該環節的主要風險是:合同條款未能針對業務外包風險做出明確的約定,對承包方的違約責任界定不夠清晰,導致醫院陷入合同糾紛和訴訟;合同

主要管控措施:第一,在訂立外包合同前,應充分考慮識別,業務外包方案中的重要風險因素,并通過合同條款予以有效規避或降低。第二,在合同的內容和范圍方面,明確承包方提供的服務類型、數量、成本,以及明確界定服務的環節、作業方式、作業時間、服務費用等細節。第三,在合同的權利和義務方面,明確醫院有權督促承包方改進服務流程和方法,承包方有責任按照合同協議規定的方式和頻率,將外包實施的進度和現狀告知醫院,并對存在問題進行有效溝通。第四,在合同的服務和質量標準方面,應當規定承包方最低的服務質量要求以及如果未能滿足標準應實施的補救措施。第五,在合同的保密事項方面,應具體約定對于涉及本醫院機密的業務和事項,承包方有責任履行保密義務。第六,在費用結算標準方面,綜合考慮內、外部因素,合理確定外包價格,嚴格控制業務外包成本。第七,在違約責任方面,制定既具原則性又體現一定靈活性的合同條款,以適應環境、技術和醫院自身業務的變化。

⑤組織實施業務外包,是指醫院嚴格按照業務外包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和相關要求,組織業務外包過程中人、財、物等方面的資源分配,建立與承包方的合作機制,為下一環節的業務外包過程管理做好準備,確保承包方嚴格履行業務外包合同。在組織開展業務外包時,應當根據業務外包合同條款,落實雙方應投入的人力資源、資金、硬件及專有資產等,明確承包方提供服務或產品的工作流程、模式、職 能架構、項目實施計劃等內容。

該環節的主要風險是:組織實施業務外包的工作不充分或未落實到位,影響下一環節業務外包過程管理的有效實施,導致難以實現業務外包的目標。

主要管控措施:第一,按照業務外包制度、工作流程和相關要求,制定業務外包實施的管控措施,包括落實與承包方之間的資產管理、信息資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安全保密管理等機制,確保承包方在履行外包業務合同時有章可循。第二,做好與承包方的對接工作,通過培訓等方式確保承包方充分了解企業的工作流程和質量要求,從價值鏈的起點開始控制業務質量。第三,與承包方建立并保持暢通的溝通協調機制,以便及時發現并有效解決業務外包過程存在的問題。第四,梳理有關工作流程,明確每個環節上的崗位職責分工、運營模式、 管理機制、質量水平等方面的要求。

⑥驗收在業務外包合同執行完成后需要驗收的,醫院應當組織相關科室或人員對完成的業務外包合同進行驗收。

該環節的主要風險是:驗收方式與業務外包成果交付方式不匹配,驗收標準不明確,驗收程序不規范,使得驗收工作流于形式,不能及時發現業務外包質量低劣等情況,可能導致醫院遭受損失。

主要管控措施:第一,根據承包方業務外包成果交付方式的特點,制定不同的驗收方式。一般而言,可以對最終產品或服務進行一次性驗收,也可以在整個外包過程中分階段驗收。第二,根據業務外包合同的約定,結合在日??冃гu價基礎上對外包業務質量是否達到預期目標的基本評價,確定驗收標準。第三,組織有關職能科室、財會科室、質量控制科室的相關人員,嚴格按照驗收標準對承包方服務進行審查和全面測試,確保服務符合需求,并出具驗收證明。第四,對在驗收過程中發現異常情況的,應當立即報告,查明原因,視問題的嚴

重性與承包方協商采取恰當的補救措施,并依法索賠。第五,根據驗收結果對業務外包是否達到預期目標作出總體評價,據此對業務外包管理制度和流程進行改進和優化。

⑦會計控制是指醫院應當根據國家統—的會計準則制度,加強對外包業務的核算與監督,并做好外包費用結算等工作。

衛生評估范文第3篇

一、學?;厩闆r

1、學生基本情況。我校為三年制初級中學,現有在校學生數為685名, 共14個教學班。

2、教師基本情況。學?,F有教師41名,其中專任教師學歷達標合格率100%,專任教師接受計算機培訓達100%,遠程教育培訓考試通過率100%。

3、辦學條件。學校校園環境優美;建有物理、生物化學實驗室、現代遠程教育教室(計算機室、多媒體室、光盤播放室、電子備課室)。

二、主要成績與做法。

(一)明確辦學方向,確立辦學思想

我校認真組織學習現代教育理論、教育思想,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以培養“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與他人共同生活、學會生存”的現代型人才為目標,牢固樹立“為家長和學生提供優質教育和優質服務”的辦學宗旨,以師生共同發展為本,本著“質量求生存,創新求發展,科研求品牌,特色求聲譽”的辦學方針,遵循依法治校、開放管理、可持續發展的人本理念、科研興校、民主合作的管理理念、與時俱進求突破,深入細致抓落實,強化了人文教育,培養了創新精神,提高了綜合素質,指導和促進了學校工作全面開展。

(二)強化師德建設提高育人水平

我校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高雅的氣質影響人”為目標,以“樹形像、鑄師魂、重師能、展師風”為核心,以發揚“敬業奉獻、勤業愛崗、樂業愛生、精業鉆研、創業開拓”五種精神為教育的主要內容,對新形勢下如何進行師德建設方面做了積極探索,使全校教職工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 三)整體推進校本培訓,提高教師隊伍素質。

學校建立校本教研制度,成立校本教研行動指導組,形成校本教研網絡,學校校本培訓工作抓得實,抓得細,確立了“立足校本教研 深化課堂改革 促進師生共同發展”的校本研究理念,促進了教師專業成長。教師們的教研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取得了突出的成績。

1、強化學習,準確定位校本教研

(1)采用“集中式接受性”學習,引導教師結合教育教學改革進行校本教研的自悟反思。

(2)認真反思過去學校教研中存在的問題。通過研究,弄清了新課程倡導校本教研中存在的一些弊端,面對傳統校本教研的弊端,學校為教師創建教研平臺,營造一個教研氛圍,引導教師們走上從事研究的這條幸福的道路上來。

2、深化課題實驗,使校本教研充滿活力。

通過校本教研,我校涌現出了張善保、盧敦萍等優秀科研型教師。

(四)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構建和諧校園,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1、學校始終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成立了德育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學校的德育

工作。

2、德育室、黑板報、宣傳欄、廣播站等宣傳陣地齊全,與當地派出所和交警大隊結成共建單位。學校重視“三風”建設,在實施過程中,從抓教風入手,推動學風的培養和校風的形成。

3、發揮團支部的作用,從大處著眼,把“贊美教育”作為靈魂,貫穿于各項活動的始終,引導團員樹立遠大理想和志向。從身邊做起,從點滴做起,培養愛的真情實感,培養良好的思想道德和意志意質,增長知識本領和才干,為祖國在新世紀中實現現代化作好準備。

4、在抓好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的基礎上,突出了“副”科教師在德育中的作用,要求“副”科教師要有全局觀念,從有利于教育學生的角度出發,對學生高標準、嚴要求、與班主任協調一致,形成德育合力。

5、重視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結合,定期召開家長會。開設“家長信箱”、開通校長熱線,努力營造家校暢通工程,使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同步。針對單親、無親學生,學校及時更新觀念,提高認識,積極探索教育孩子的新方法,新思路。通過多種途徑,依賴多種形式,形成以德育大綱為依據,以學校教育為主體,以社會教育為導向的新格局。

(五)加強教學管理,提高教學質量

在教學工作的管理中,我校“以教學為中心,以質量為根本”為主線,結合實際認真實踐,樹立新形象,建樹新業績,實現了教學工作的新發展、新飛躍。

1、抓思想——全體教師認識到位

為提高廣大教師的思想認識,我校召開了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動員大會,多次組織教師學習全國模范教師鄒有云先進事跡,全體教師進一步認識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緊迫性和重要性。

2、抓常規管理——逐步規范

我校加大常規教學管理力度,在備課、上課、批改、輔導、考核評價各環節均提出具體措施。

3、抓學生——促進培優轉后工作

通過采取分層次教學、做好尖子生的培養提高工作和“學困生”的補習輔導轉化工作。

4、抓教學評價,優化教學過程

由于我們狠抓了教學全過程的管理,在學校工作中突出了教學的中心地位,把教師的教學能力、教學效果與評職晉級、評先、考核掛鉤,使全體教師全身心地投入教學工作,搞好教學過程的每一個環節。

(六)貫徹落實體衛藝術工作條例,培養全面發展又有特長的人才

(1)體育衛生工作

認真貫徹落實《學校體育衛生工作條例》,按新課程要求設置體育課,嚴格執行《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為加強體育衛生工作條例的貫徹落實,學校堅持做到:一是成立體衛工作領導小組。二是提供必要的活動場地和配足器材設備,并保證活動經費的投入。三是健全體衛工作的各項規章制度。

學校每年有計劃地組織校內運動會,豐富了學生的生活。

(2)藝術教育工作:學校重視勞動藝術教育工作的開展,學生初步形成了健康的審美情趣,培養了良好的審美能力,提高了審美的綜合素質。學校按藝術課程標準,設置藝術課程,并配有專用的美術室、有配套的教具器材。

(七)合理運轉資金,不斷改善辦學條件

1、依照上級規定認真做好財務及校產管理工作,做到經費使用合理、帳目清楚,實施收費卡制度,無亂收費現象,做到學校資產產權明晰、管理規范、物盡其用。

2、積極改善辦學環境,對操場、食堂、路面、學生公寓等校園內外進行了綜合整治,使校園育人環境煥然一新。

二、存在主要問題。

1、學校的發展和目標的達成度還不適應家長的需要及社會的期望。主要表現在學校特色創建等方面有待強化,學生個性的發展和整體教育質量的提高有待不斷努力。

2、教師自身素質現狀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素質教育的深入實施。

三、改進措施

1、進一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自身素質。

2、進一步加強教育教學管理,提高教師課堂教學水平,重點是把握課程改革這一主題,轉變教育教學觀念,增強科研意識,加大教科研力度,向科研與課堂要質量、要成效,切實提高教學質量。

3、進一步樹立服務意識,繼續改善辦學條件與環境,為學??沙掷m發展創造可靠的物質和技術保障。

4、抓好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和良好習慣養成。

5、繼續推進學校各項改革,積極創建現代學校管理制度。 回顧過去感慨萬分,展望未來任重而道遠。我校今后將進一步探求適合學校發展的成功之路,不斷提高辦學質量和效益,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努力拼搏。

四、自查評分

衛生評估范文第4篇

摘 要:新的審計風險模型是基于戰略管理理論和系統理論在審計實踐中的運用所推動的審計方法的新發展。作為一種審計理念的轉變,風險導向審計在我國開展還存在一定的障礙。為克服新的風險審計模型在我國應用中的障礙,應完善相關法律法規體系、強化審計人員的職業素質、加強公司治理結構、建立風險導向審計信息系統的資源共享機制等。

關鍵詞:重大錯報風險;審計風險;審計模型

新準則的基本思路是,通過修訂審計風險模型,強調從宏觀上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包括內部控制,以充分識別和評估會計報表重大錯報的風險,針對評估的重大錯報風險設計和實施控制風險測試和實質性測試??梢?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模式是由重大錯報風險和檢查風險組成的,其模型為:審計風險=重大錯報風險×檢查風險;檢查風險=審計風險/重大錯報風險。在審計風險一定的情況下,根據重大錯報風險的大小,決定檢查風險,進而確定具體的審計程序、方法、范圍和重點。

1 新審計風險模型的優越性

1.1 新的風險模型是審計方法的創新

新的風險模型則是從企業的戰略分析入手,通過“戰略分析——經營環節分析——財務報表剩余風險分析”的基本思路,來決定實質性審計程序的性質、時間和范圍,并建立了企業財務報表風險與企業戰略風險之間的邏輯聯系,使這一方法更科學、有效。

1.2 有助于審計人員全面了解企業及其環境

應用新的審計風險模型要求注冊會計師實施程序,更廣泛和更深入地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的各個方面,為識別重大錯報風險提供更好的基礎。因此,在審計中,注冊會計師要將客戶置于一個大的經濟環境中,運用立體觀察的理論來判定影響企業持續經營的因素,從企業所處的商業環境、條件到經營方式和管理機制等構成控制因素的內外部各個方面來分析評估審計的風險水平,掌握可能存在的重大風險,從而克服缺乏全面性的視角而導致的審計風險。

1.3 有利于合理分配資源,提高審計效率

新的審計風險模型要求注冊會計師在審計的所有階段都要實施風險評估程序,并將識別的風險與認定層次可能發生錯報的領域相聯系,而不能直接將風險定為高水平。由于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存在固有限制,無論評估的重大錯報風險結果如何,注冊會計師均應針對重大的各類交易、賬戶余額、列報和披露實施實質性測試程序,不得將實質性測試僅集中在例外事項上。新風險審計模型這種要求使得注冊會計師在既定的審計風險下既可以根據重大錯報風險水平來確定可接受的檢查風險水平,又可以根據此計劃實施和執行審計行為,合理分配審計資源,從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1.4 有利于加強公司治理層和管理層的責任

近10年來,我國的會計信息失真問題已到了非常嚴重的地步。實證研究表明,治理層和管理層舞弊已成為我國財務報表審計中存在的重大錯報中最主要的因素?,F代風險導向審計在揭露治理層和管理層舞弊方面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有利于加強公司治理層和管理層的責任,減少舞弊事件的發生。

另外,新的審計風險模型最終目的是完善公司治理,協助管理層應對風險、把握機遇,提升企業價值。它以風險為出發點,由傳統的事后評價變為全過程的動態反應,為管理層提供及時有用的信息,為公司治理相關措施的有用性給予反饋。它是將各項管理經營活動整合成一個完整、相互約束和自我改善的體系。它運用立體觀察的理論來判斷影響企業經營風險的各種因素,從企業所處的行業狀況、監管環境、經營目標、戰略規劃到經營方式、業務流程等內外部各個方面來評估企業的風險水平,把經營風險植入到本身的風險評價中去,并貫穿于內部審計的全過程。

2 我國推行新的審計風險模型的建議

針對我國注冊會計師目前的執業水準和審計環境的現實,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推動新的風險導向審計的運用。

2.1 完善相關法律法規體系建設

在當今社會,完善與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相關的法律法規體系,并在實際中真正起到約束注冊會計師行為的作用,是一種在短期內有效的手段。法律風險越高,對注冊會計師的約束越強??傮w上講,我國關于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的相關規定還存在于比較籠統的概念階段,缺乏可操作的具體細則,民事賠償方面的規定不夠完善,注冊會計師承擔的法律風險較小,這本身也有悖于架構新的風險導向審計方法的本意。因此,結合新的風險導向審計廣泛應用的客觀實際,以及目前法律法規,當前最需要完善的就是加強對注冊會計師民事賠償責任的規定,改變以行政責任為主,輔之民事和刑事責任的現狀,尤其要加大賠償額度與處罰力度,并對賠償之外的處罰程度給予更加明確的規定。這樣做才能使注冊會計師在執業時不得不忌憚法律后果,客觀上強化了法律風險意識,符合了新的風險導向審計的初衷,有利于在審計中貫徹新的風險導向,提高審計效果。

2.2 強化審計人員的職業素質訓練

由于新的風險導向審計的范圍不斷擴展,審計人員關注的范圍不斷延伸,對專業水平和職業道德的要求也不斷提升,這就要求注冊會計師在執行財務報表審計時,應具備與客戶所在行業及企業相關的知識結構,才能勝任新的風險導向審計的要求。這些知識主要包括:行業生產經營特點、經濟技術指標及行業政策,企業的經營戰略、經營環境、經營風險等。另外,還要實現獨立審計隊伍的優化組合,改變會計師事務所單一財會型人員的結構,注重聘用一些法律、工程技術、計算機等非會計審計專業的人才,并對項目審計小組進行科學配備。同時,為提高審計質量與效率,還應相對固定每一小組對某一行業的審計工作。注冊會計師協會應加大培訓力度,沒有參加審計風險準則后續教育的注冊會計師,不予年檢,以此強制推動審計風險準則的貫徹實施。

2.3 加強公司治理結構

合理科學的公司治理結構對推行新的風險審計模型至關重要。新的風險審計模型的起點是企業經營風險,重點關注重大錯報風險,因此公司治理的優劣與否直接決定重大錯報風險的程度,從而影響到審計效果。如果公司治理存在缺陷,管理層就既可能損害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又影響到外部審計人員出具報告的客觀性及審計風險的高低,可能造成監督和控制這兩個環節失效。當前公司治理結構及內部控制制度的不完善和經理人信息控制權的存在,客觀上妨礙了風險導向審計的運用。因此,在優化公司治理框架下,應強化企業內部控制的設計、運行、評價、改進,加強對管理層責任的控制。

2.4 建立風險導向審計信息系統的資源共享機制

評估被審計單位重大錯報風險要求對企業的業務、市場狀況、管理層,甚至企業所處行業整體的經營狀況和市場狀況等因素都要有比較清楚的了解。而我國會計師事務所90%以上的業務是審計業務和會計業務,沒有經濟、法律方面等多元化的背景。他們不了解企業的經營狀況、不了解整個行業,數據積累嚴重不足。這可以說是實施新審計風險模型的最大障礙。為推行新的審計風險模型,政府部門、銀行、證券公司、行業協會等單位的企業信息應及時上網,實現資源共享,以推動社會建立企業信用體系。會計師事務所也應建立功能強大的數據庫,收集各個行業的資料,建立客戶檔案,對注冊會計師在審計過程中所需要的各方面的知識以及有關被審計單位的各種資料進行整理和歸納,滿足會計師事務所有效判斷被審計單位的經營風險和行業風險的需求。并及時更新數據庫,為注冊會計師實施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提供強有力的數據支持,從而更好地適應我國注冊會計師實施審計程序的客觀需要,促進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在我國的全面推行。

參考文獻

[1]丁瑜.審計風險模式的演變及風險導向審計的新發展[J].當代財經,2006,(11):118121.

[2]謝榮、吳建友.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理論研究與實務發展[J],會計研究,2004,(4):4751.

[3]李永紅.中國推行風險導向審計的現實思考[J].理論導刊,2009,(9):20.

[4]劉淑芬.對新審計風險準則的解讀[J].中國市場,2007,(1):1415.

衛生評估范文第5篇

編者按: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深入發展,企業價值評估已成為國際評估行業發展的重要領域之一。為了規范我國企業價值評估行為,中評協早在2004年就發布了《企業價值評估指導意見(試行)》。七年多來,在規范企業價值評估執業行為、提高企業價值評估執業水平、鞏固拓展企業價值評估市場和服務我國證券市場發展和經濟結構調整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絕大部分內容經實踐檢驗是行之有效的。七年來,我國評估準則體系基本建立,國內外企業價值評估理論和實踐有了新的發展,國內證券市場和產權市場逐步完善,評估實踐對企業價值評估提出了新的要求。2011年,中評協在總結指導意見實施經驗基礎上,結合國內外評估理論和實踐的發展,對指導意見進行修訂,發布了《資產評估準則——企業價值》。為了幫助行業內外理解準則,促進準則實施,本刊約請負責該評估準則制定的專家對準則制定背景、重要意義和主要內容及特點等進行了介紹,供大家參考。

為規范注冊資產評估師執行企業價值評估業務行為,中國資產評估協會在總結《企業價值評估指導意見(試行)》(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實施經驗的基礎上,結合評估理論和實踐的發展,制定了《資產評估準則——企業價值》(以下簡稱“企業價值評估準則” 或“準則”),并于2012年7月1日起施行。企業價值評估是目前資產評估行業的一項重要業務,準則的出臺必將對整個行業產生廣泛和深遠的影響。隨著企業價值評估準則的實施,將進一步規范企業價值評估執業行為,促進企業價值評估執業水平再上一個新臺階,提升整個評估行業的公信力,并對鞏固拓展企業價值評估市場和服務我國證券市場發展和經濟結構調整等方面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一、將指導意見修訂上升為企業價值評估準則的背景和重要意義

指導意見自2005年4月1日起施行以來,為廣大評估機構和注冊資產評估師執行企業價值評估業務提供了操作指南,為委托方和監管部門評價評估工作成果提供了客觀標準,為維護社會公眾利益和評估各方當事人合法權益起到了積極作用。企業價值評估方法已經由原先的資產基礎法為主、收益法簡單驗證逐步過渡到目前資產基礎法和收益法兩種評估方法并重的格局,而且市場法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應用,可以說,指導意見實施7年來,絕大部分內容經實踐檢驗是行之有效的。

七年來,我國評估準則體系基本建立,國內外企業價值評估理論和實踐有了新的發展,國內證券市場和產權市場逐步完善,評估實踐對企業價值評估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對指導意見的修訂十分必要。準則的制定過程中,始終堅持以基本準則為導向,并注重與已頒布的其他評估準則的相互銜接。修訂后,準則的整體框架、相關術語、披露內容等方面實現了與其他評估準則的協調。準則起草過程中也十分注意借鑒國際經驗,力求使一些基本名詞、概念、術語、方法與國際接軌,以利于促進資產評估行業的國際化。同時考慮我國評估準則體系是規范我國評估行業的,應立足于我國的經濟與法律環境,準則的制定必須要考慮我國評估實踐,兼顧穩健性與適度超前性,不能簡單地模仿或照搬國外的條款。

如何有效地協調好操作性和原則性,是準則起草過程中一直在平衡的一個重要問題。準則起草過程遵循了“粗細結合”原則。修訂后的企業價值評估準則,對市場法和收益法的具體運用提出了細化要求,對資產基礎法進行了調整,對流動性溢折價的考慮、評估結論的形成方式等提出了更加明確的要求,對具有多種業務類型涉及多種行業的企業價值評估明確了技術路徑,根據監管部門的要求對評估報告披露的內容進行了重新梳理。

本次修訂,對指導和規范企業價值評估實踐、促進評估行業更好地服務市場具有重要意義。一是總結和固化了企業價值評估中通行有效的執業實踐,有助于鞏固評估行業的傳統核心業務,可以更好地適應市場對評估專業服務的要求,更好地服務我國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二是提升了對企業價值評估的要求,為評估師提供了較為超前的實踐指引,有助于提升行業專業性;三是促進了評估理念和評估方法的國際接軌,增強了準則的國際趨同。

二、主要修訂內容

(一)引導和規范市場法和收益法的運用

企業價值評估準則在條款數量和內容詳細程度方面,加強了對運用市場法和收益法的指導。在第三章“操作要求”中對財務報表的分析調整,非經營性資產、負債和溢余資產的識別、分析和評估進行了規范,在第四章“評估方法”中豐富了兩種方法的相關條款。在第五章“披露要求”中專門就運用收益法和市場法進行企業價值評估時應當在評估報告中重點披露的內容進行了規范。

(二)對收益法的具體運用提出了細化要求

準則第四章“評估方法”中收益法共有10條。第二十三條主要講收益法的定義及其適用性,第二十四、三十二條明確了收益法的具體方法。根據國外準則及我國評估界的執業實踐,明確提出了股利折現法(DDM)和現金流量折現法(DCF)兩種常用的具體方法。第二十五條對股利折現法的定義和應用范圍做出規定,“通常適用于缺乏控制權的股東部分權益價值的評估”?,F金流量折現法明確提出“通常包括企業自由現金流折現模型和股權自由現金流折現模型?!痹跍蕜t第二十六條,對如何恰當選擇兩個現金流折現模型進行了規范。為了使準則具有可操作性,在準則第二十七至三十一條,對預期收益、收益期、預測期、折現率、預測期后的價值逐條進行了規范。

關于未來收益的預測,為明確注冊資產評估師的責任,提高評估行業公信力,將指導意見中注冊資產評估師“應當從委托方或相關當事方獲取被評估企業未來經營狀況和收益狀況的預測,并進行必要的分析、判斷和調整,確信相關預測的合理性”調整為“注冊資產評估師應當充分分析被評估企業的資本結構、經營狀況、歷史業績、發展前景,考慮宏觀和區域經濟因素、所在行業現狀與發展前景對企業價值的影響,對委托方或者相關當事方提供的企業未來收益預測進行必要的分析、判斷和調整,在考慮未來各種可能性及其影響的基礎上合理確定評估假設,形成未來收益預測”,此外,對未來收益預測中的關注點在準則第二十七條第二款專門進行了提示。

(三)對市場法的具體運用提出了細化要求

準則第四章“評估方法”中市場法共有6條。準則在第三十五、三十六條對上市公司比較法和交易案例比較法應用過程中的關鍵點進行了規范。鑒于目前國有資產評估中上市公司國有股東股權比例變動不需要評估,評估實務操作中的評估對象基本為非上市公司,為提高上市公司比較法的可用性,在準則第三十五條,強制性要求上市公司比較法的評估結論應當考慮流動性對評估對象價值的影響。

市場法運用的關鍵在于可比企業的選擇和價值比率的選擇、計算和應用。準則第三十七條對可比企業的選擇提出了標準和關注點,第三十八條將價值比率分成四類,并對價值比率的選擇、計算和應用提出了明確要求。

(四)對資產基礎法進行了調整,規避潛在的執業風險

準則第四章“評估方法”中資產基礎法共有4條。第三十九條主要講資產基礎法的定義。為避免歧義并與基本準則相銜接,準則除在第二十二條中出現成本法的提法外,將企業價值評估中的成本法統一稱為資產基礎法,并對資產基礎法的定義進行了調整。指導意見中資產基礎法“是指在合理評估企業各項資產價值和負債的基礎上確定評估對象價值的評估思路?!薄白再Y產評估師運用成本法進行企業價值評估,應當考慮被評估企業所擁有的所有有形資產、無形資產以及應當承擔的負債?!睆脑u估實踐看,注冊資產評估師很難考慮被評估企業所擁有的所有資產以及應當承擔的負債,這導致準則條文與實際應用存在顯著差異,為注冊資產評估師的執業埋下風險隱患。為此,準則提出“企業價值評估中的資產基礎法,是指以被評估企業評估基準日的資產負債表為基礎,合理評估企業表內及表外各項資產、負債價值,確定評估對象價值的評估方法?!彪m然從方法的內涵上看沒有變化,但是操作上更為清晰。準則第四十條對注冊資產評估師如何識別資產負債表表內及表外的各項資產、負債進行了規范,并且明確提出“注冊資產評估師應當知曉并非每項資產和負債都可以被識別并用適當的方法單獨評估?!?/p>

此外,運用資產基礎法評估各項資產時,如機器設備、不動產、無形資產等,除應遵守相應的具體準則外,第四十一條特別強調“注冊資產評估師應當知曉,在對持續經營前提下的企業價值進行評估時,單項資產或者資產組合作為企業資產的組成部分,其價值通常受其對企業貢獻程度的影響?!?/p>

(五)進一步強調三種方法的適用性

目前的評估實踐,出現了不考慮評估方法的適用性,機械強調兩種或兩種以上方法運用的情況,以及簡單、片面強調方法適用性而投機取巧選擇性使用評估方法的情況。準則在指導意見收益法適用性的基礎上增加了市場法和資產基礎法的適用性條款。準則對指導意見第二十五條收益法的適用性條款進行了調整,對市場法的適用性規定為“注冊資產評估師應當根據所獲取可比企業經營和財務數據的充分性和可靠性、可收集到的可比企業數量,恰當考慮市場法的適用性?!睂Y產基礎法的適用性規定為“當存在對評估對象價值有重大影響且難以識別和評估的資產或者負債時,應當考慮資產基礎法的適用性?!薄耙猿掷m經營為前提對企業價值進行評估時,資產基礎法一般不應當作為惟一使用的評估方法?!?/p>

(六)進一步明確評估結論的形成方式

指導意見第三十八條規定,“注冊資產評估師對同一評估對象采用多種評估方法時,應當對形成的各種初步價值結論進行分析,在綜合考慮不同評估方法和初步價值結論的合理性及所使用數據的質量和數量的基礎上,形成合理評估結論?!边@一規定,是對采用兩種方法時確定評估結論依據的規范,并沒有規范形成合理評估結論的具體方法。準則給出了確定方法,即定性和定量分析方式。評估實踐中,既可以在兩個評估結論中選其一作為最終評估結論,同時也允許采用定量分析方式形成最終評估結論。

(七)適度提高對流動性溢折價的考慮

準則第二十一條要求注冊資產評估師執行企業價值評估業務,應當結合所選擇的評估方法關注流動性對評估對象價值的影響。無論采用何種評估方法,評估師都應盡到關注義務,關注的目的是要判斷流動性對評估對象價值的影響。當流動性對評估對象價值有重大影響時,則應當予以恰當考慮。在準則第三十五條明確提出,上市公司比較法“形成的評估結論應當考慮流動性對評估對象價值的影響?!北舜诉b相呼應。

(八)對具有多種業務類型涉及多種行業的企業價值評估明確了技術路徑

對具有多種經營業務、涉及多種行業的企業進行企業價值評估時,準則第十九條提出“業務單元”的概念,要求注冊資產評估師“應當根據業務關聯性合理界定業務單元,并根據被評估企業和業務單元的具體情況,采用適宜的財務數據口徑進行評估?!痹跍蕜t第四十二條還明確提出,“對專門從長期股權投資獲取收益的控股型企業進行評估時,應當考慮控股型企業總部的成本和效益對企業價值的影響?!?/p>

(九)對評估報告披露的內容進行了重新梳理

準則對評估報告的披露要求,除與《資產評估準則——評估報告》銜接外,重點就采用收益法和市場法進行企業價值評估時需要重點披露的內容做出了規范要求。在第四十七條至第五十一條逐條對“影響企業經營的宏觀、區域經濟因素、所在行業現狀與發展前景、企業的業務分析情況、企業的資產、財務分析和調整情況、評估方法的運用實施過程”進行了規范。同時,考慮到評估機構目前的執業現狀,允許注冊資產評估師根據評估對象的復雜程度、委托方要求,合理確定評估報告披露的詳略程度。

三、認真學習,把握實質,提升企業價值評估執業水平

(一)加大宏觀、區域經濟分析、行業分析和企業業務分析的力度,不再拘泥于簡單的財務報表分析,跳出評估看評估

指導意見施行以來,企業價值評估方法呈現多樣化特征,運用多種評估方法的比例逐年提升,而且以收益法和市場法評估結果作為最終評估結論的比例也有所提升。但從現有企業價值評估執業實踐看,廣大從業人員普遍存在“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的情況,執業過程中過分強調企業的財務報表分析,缺乏對影響企業經營的宏觀、區域經濟因素、企業所在行業現狀與發展前景、企業業務的分析。

準則特別強調了影響企業經營的宏觀、區域經濟因素的分析、企業所在行業現狀與發展前景的分析、企業業務的分析。任何被評估企業的價值必然受到其所處宏觀、區域經濟因素的影響,而其所在行業現狀與發展前景對被評估企業的價值影響更為明顯。當然,無論宏觀、區域經濟因素,還是行業現狀與發展前景,最終要通過被評估企業自身的業務情況體現,因此,注冊資產評估師應特別注重企業業務的分析,包括企業的經營模式、經營管理狀況、企業在行業中的地位、競爭優勢及劣勢、企業的發展戰略及經營策略等,企業業務分析是財務報表分析的基礎。我們要加大這三方面分析的力度,真正理解企業價值的驅動因素,遵循價值規律的本質特征,從評估結論為評估目的服務的角度去開展評估,充分維護價值規律在市場資源配置中的積極作用,進一步提高評估行業的公信力和專業性。

(二)加大對證券市場和產權市場的研究,提升方法應用的市場化程度

證券市場和產權市場是當前我國企業價值評估的主要服務市場。在指導意見頒布后的7年間,中國證券市場、產權市場、PE市場的快速發展,為資產評估行業提供了巨大的發展空間,并對資產評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市場真實需求為導向,提升方法應用過程中的市場化程度,是企業價值評估未來發展的重要趨勢。

企業價值評估的三種基本方法是從不同的價值衡量角度出發,反映不同的價值驅動因素。每種評估方法有各自的適用條件和假設前提,也有各自的優劣勢。不同評估方法為交易方定價提供了全方位的價值尺度和定價依據。伴隨著中國證券市場的信息積累逐漸豐富和收益法應用的技術手段漸趨完善、各項主要模型的應用和參數的確定方法逐步成熟,收益法廣泛應用的條件逐步完善。特別在指導意見出臺后,對于收益法大部分參數的確定,特別是通用性參數的確定已逐漸達成共識。評估機構對于預測假設、收益預測及各項參數的確定操作方法也與國際同行的主流做法一致。中國市場經濟發展30余年,經濟領域有效數據積累逐漸豐富;證券市場發展20余年,信息披露機制逐漸完善,這些都為市場法的運用創造了有利條件,市場法運用的外部條件正漸趨成熟。

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交易更加市場化,市場化交易需求的本質決定了服務于最終定價的評估方法應用全過程必須市場化。除了評估方法的市場化外,還要求參數的選取必須市場化。而現階段服務于證券市場的數據服務的匱乏嚴重制約了市場法的推廣應用和收益法的準確應用。因此當務之急是要建立上市公司、交易案例的信息數據庫,為收益法和市場法應用過程中可比公司的選擇、通用性參數的確定、流動性溢折價、評估結論的合理性判斷等提供依據。從評估行業而言,應加大兩大方法研究的深度和力度,引導和規范兩大方法的進一步應用,提高其市場化程度。

(作者單位:北京中企華資產評估有限責任公司)

衛生評估范文第6篇

通過對納稅評估概念內涵的分析研究,使我們更加深入系統的了解納稅評估制度,認清我國納稅評估的不足,建立完善的納稅評估制度。完善的納稅評估制度將會有效的提高我國的稅收征管水平,解決當前稅收征管所面臨的問題。

關鍵詞:納稅評估;稅收管理;評估體系

一、我國納稅評估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 我國納稅評估發展現狀

我國的納稅評估工作起步的較晚,一直處在發展和完善的過程中,但是納稅評估在我國也已經經歷了十多年的歷史,我國的納稅評估從1998年開始實行,正式的發展階段是2001年印發的《國家稅務總局關于開展增值稅、個人所得稅專項檢查等問題的通知》,這是第一在國家稅務總局文件里提及到“納稅評估”,起到了重要的標志性作用,2012年7月,在全國稅收征管工作會議上,國家稅務總局明確提出納稅評估是稅源管理部門日常稅收征管的重要程序。

(二) 我國納稅評估的問題

1、納稅評估的法律依據不足。在我國,關于納稅評估的相關法律并沒有國家的統一規定,同時各地稅務機關制定的納稅評估工作流程也是不盡相同。這使得納稅評估過程沒有全國性的統一標準,一旦涉及到納稅評估工作的移交,移交部門因不了解上一個環節部門的工作流程,將很難從事工作,由此可見,在今后的稅收征管過程中,我們稅務機關應該更加注重納稅評估相關法律的確立,建立統一完整的納稅評估體系。

2、納稅評估的指標體系不健全。當前,我國的納稅評估指標沒有全國統一的標準,都是由各個地區的稅務局分別設立,沒有形成完善的納稅評估指標體系,同時這些評估指標的實際應用性較差,內容比較空洞,與外部核算條件得不到完美的配合,現行的很多指標也無法全面地準確地反映當前的經濟形式,缺乏效用價值,有些兒較早的文件早已經失效,不再執行。

3、納稅評估沒有充分利用計算機應用技術。當前我國的稅務系統并沒有實現信息的互通交流,各個部門、各個方面掌握的信息都無法及時交流,并且國、地稅之間沒有實現網絡共享,這樣彼此之間的信息交流起到了很大阻礙作用,獲取的信息比較單一,因此網絡建設的不完善、不通暢,數據無法及時共享是稅收征收管理過程中帶來明顯的阻礙作用。

二、完善我國納稅評估的對策

(一)優化納稅評估內部要素的對策

1、完善評估組織體系,加強分清權限職責。第一,需要建立專門負責納稅評估管理機構。建立了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專業化評估機構,是實現良好的納稅評估協作體系的基礎,這首先要求各級稅務機關根據實際的需要,在分析當前實際情況的前提下,設置專門的評估組織機構及專門的評估人員,可以明確到各自具體負責是事項,包括制定評估指標及評估程序等,保證評估工作的有效開展,有利于日后稅收工作的進行,這樣一是可以使評估專員利用稅源管理部門熟悉納稅人情況、掌握全面的信息;二是可以精簡機構,提高效率。設立專門的人員,對納稅評估工作而言,更具有針對性,可以減少人員的冗雜,做到精簡機構,專門性的人員辦事更加具有合理性、高效性,稅務人員操作起來更加的熟練,從而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評估工作的效率。

2、開發納稅評估軟件,提高數據處理效率。從長遠發展的角度考慮,為了進一步穩定和落實納稅評估制度,應該開發專門的納稅評估軟件,提高數據處理效率。軟件的開發與利用需要專家學者一起研究實踐得來,形成一套適用于我國當前稅收征管局面的系統,進而研發出相關軟件,廣泛推廣使用。這一軟件要借助于稅務系統數據庫,納稅人申報資料和第三方資料,通過對納稅人海量數據的自動計算、比對,可以擺脫手工方式下確定評估對象的盲目這樣就良好的解決了評估人員效率不高,工作量大,不能充分發揮納稅評估的功能等問題,從而會提高征管效率,實行管理與服務并行的方針。從軟件設計角度,要做到界面簡潔明了,系統操作方便簡單,評估起來非常的方便,應當采取流程式作業,相關評估指標錄入系統要健全,涉及的范圍要廣。

3、嚴格選拔納稅人才,提高其綜合素質。第一,優化配置,合理配置納稅評估專員。在實際工作中,先要建立嚴格的評估人員選拔機制,挑選綜合素質較高的稅務人員,同時也要具備較強的責任心來從事納稅評估工作,具有較強的發現問題和處理問題的能力;第二,加強對從事納稅評估人員的集體培訓,定期組織經驗交流會,不斷提高納稅評估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和評估能力,對評估工作涉及的稅收知識、財務知識等等的技能要進行系統的培訓,同時要培養評估專員的分析能力以及與納稅人的約談技巧,切實提高培訓學校的質量和效果,不讀提高評估人員的綜合素質,通過定期的經驗交流會,通過評估人員對評估方法、約談技巧等進行交流總結,培養出一批能勝任評估工作的專業性的、富有戰斗力的評估團隊。

(二)優化納稅評估外部要素的對策

1、完善健全納稅信用體系。在一個信用環境良好的社會,講究誠信的納稅人所申報的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可能比較高,同時,社會各相關部門提供的納稅人涉稅信息以及宏觀經濟數據真實可信,在此基礎上通過科學方法評估才可能得到正確結果。因此,保證納稅評估有效實施的一個前提和基礎是社會信用的健全發展,建立社會信用體系,對于納稅評估工作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而通過納稅評估促使納稅人真實申報,又可以促使納稅人誠信申報,提高社會整體的信用水平。

2、加快信息網絡建設。在信息化時代,掌握了準確有效的企業經濟信息,是保證納稅評估工作有效完成的一個先決條件,而當前,制約我國的納稅評估進程的,恰恰是涉稅信息量不足、所掌握的信息不夠真實,其主要原因在于信息不對稱、不流通,而要解決這個問題,必然要建立一個是高效快捷、信息流暢的稅務信息網絡,經過這幾年,我國的稅收信息網絡建設較之前有卓越的成績,計算機技術應用逐步提高,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在這樣的前提下,我們更要進一步完善稅務信息網絡,實現信息共享,首先要從內部的網絡系統開始改變,只有做好稅務內部系統,才能更好的和其他各個部門銜接,才能更好的和外部系統融洽銜接,盡快實現國地稅之間的信息互通,最后我們應該更加注意內網、外網與互聯網之間的協調運作,實現更高效的納稅評估機制,這樣不僅有利于稅務部門采集納稅人的會計、生活經營信息,也有利于納稅人納稅申報、即使獲取稅務部門通過網絡發布的稅收政策信息。(作者單位:吉林財經大學稅務學院)

參考文獻:

[1]鄭堅.納稅評估理論與實踐.中國稅務出版社,2006.

[2]趙海益.納稅評估.立信會計出版社,2012.

[3]袁有杰.我國納稅評估研究.經濟科學出版社,2007.

[4]陳新.納稅信用體系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

[5]劉佳 陳娟.納稅評估實務操作與規范指南.中國法制出版社,2009.

[6]胡俊坤.納稅評估實務與模型案例分析.中國市場出版社,2014.

[7]李小平.稅收風險管理與模型應用.中國經濟科學出版社,2012.

[8]錢麗君.納稅評估實務與模型案例分析.中國市場出版社,2014.

[9]劉慧平.稅源專業化管理操作實務與案例分析.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4.

[10]戴黎明.關于納稅評估的幾點理論思考.涉外稅務,2011.(4).

上一篇:小學德育總結范文下一篇:探索平行線的條件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