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國內企業生產管理論文范文

2023-10-07

國內企業生產管理論文范文第1篇

摘要:在經濟全球化大背景下,國內企業要在國際競爭中取得優勢,就必須重視企業倫理建設。本文主要論述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中外企業倫理的發展趨勢、我國企業倫理現狀及我們如何應對這種趨勢。

關鍵詞:經濟全球化;企業倫理

文獻標識碼:A

一百五十多年前,馬克思就曾預言:世界市場的開拓,使一切國家的生產和消費都成為世界性的了。今天馬克思的預言已變成了現實,經濟全球化趨勢已十分明顯,國內市場已呈國際化競爭之勢。在此背景下,對于國內企業來說,如何參與國際競爭,并在競爭中取得優勢,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應大力加強對企業倫理問題的研究。

一、企業倫理建設的發展趨勢

近年來,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逐步加快,世界各國均日益重視企業倫理建設,并呈現出一些共同的發展趨勢。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趨勢一,各國越來越重視企業倫理文化建設。蘭德公司對世界500強多年跟蹤調查發現,凡是百年不衰的企業都普遍重視企業文化和企業倫理建設。當然,這些著名的大企業能夠始終占領著廣闊的國際大市場,并保持著強勁的增長勢頭,這其中固然有長期積累的實力、現金等因素的原因,但在企業管理過程中注重倫理道德意識的滲透以及運用倫理道德手段進行管理也是一個重要原因。近年來,許多國家都普遍重視企業倫理問題。例如,美國一些大公司一般都聘請專門的企業倫理顧問,制定倫理章程,開通“倫理熱線”,并對雇員進行倫理教育,特別是美國1991年通過了“聯邦審判準則”后,各企業對倫理問題變得更為重視。這是因為該準則規定:法官在審理法人案子時,可據當事人的倫理態度和行為來判決。這就促使企業的道德意識增強,使企業在追求經濟利益的同時,也日益關注各類倫理問題。當前,我國一些大企業也開始重視企業倫理建設。例如,海爾集團始終追求良好的企業信用,嚴格遵守“產品質量不打折”的承諾,因而使自己的產品一步步走向全世界,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所認同,其產品目前已得到國內外廣大消費者的高度贊譽和青睞。

趨勢二,現代企業的倫理傾向日益表現為跨文化價值觀念的相互接近、趨同。經濟的發展離不開倫理規范的積極支持,長期以來,東西方學者在這個問題上有著相似的認識。法國企業倫理協會秘書長喬治·斯太奇就曾說過,在經濟利益和社會責任的平衡之間,最經濟的做法是企業要樹立誠信為本的觀念。我國兩千多年前孔子也曾說過“言必信,行必果”,在今天它不僅成為一個公民應該遵循的道德準則,也成為很多企業所倡導的倫理規范。確實,一個企業即使有雄厚的資金,先進的設備和科技力量,如果忽視作為無形資產的倫理道德的作用,資金、資源及科技都不一定能夠轉化為現實的經濟效益,甚至還會使企業倒閉破產。而市場經濟演進的歷史也告訴我們,越是趨于完備、競爭越是激烈的市場環境,越是要求人們守信。因此,不論國別、民族、企業之間奉行的公平競爭、誠信為本等市場經濟的倫理準則應是基本相同的,而且這種趨同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日益明顯。

趨勢三,中國傳統文化對企業倫理的價值與意義,尤其是在21世紀所可能產生的作用,已被世界范圍內的有識之士所重視。他們認為以儒學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在當今仍極具借鑒意義。德國學者玻爾曾說過,中國傳統的儒學思想可以彌補西方思想的局限,對于人類應付現代社會的挑戰,具有超越民族界限的價值和意義。確實如此,比如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僅是個體所應遵守的道德規范,也是企業倫理建設中必不可少的基點。中國傳統文化是博大和精深的,中外學者在研究亞洲“四小龍”經濟騰飛的原因時,都一致認為中國傳統文化,尤其是儒家倫理道德思想是其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

二、我國企業倫理建設存在的問題

人世以來,我國的企業在面臨來自國際的挑戰中,經營能力和管理能力都有很大提高,企業倫理問題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誠信等詞語不僅是做人的基本道德規范,也成為企業的倫理道德。例如:聯想集團提出了“誠實做人,注重信譽,坦誠相待,開誠布公”的企業倫理道德準則,海爾集團則提出了“先賣信譽后賣產品”的企業道德理念。但與此同時,許多企業仍存在道德意識薄弱,假冒偽劣產品層出不窮,不斷地侵犯消費者權益、污染環境等問題,這嚴重地損害了消費者的切身利益,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

(一)不注重企業倫理文化建設

近年來,在對待企業倫理文化建設問題上,不同企業有著不同的態度。一個突出的表現是,一些知名大企業已開始注重企業倫理文化建設,而其他多數企業對企業倫理文化建設仍然重視不夠。例如海爾集團,1984年還是一個虧損147萬元的瀕臨倒閉的集體小廠,經過20年的穩步發展,到2004年.海爾全球營業額突破1009億元,蟬聯中國最具有價值品牌第一名,品牌價值高達616億元。海爾之所以能取得這樣巨大的成功,就是源于海爾的企業倫理文化和海爾精神。但是由于我國的特殊國情,一些企業還沒有跳出傳統體制、傳統文化的思維定勢。這主要表現是以人情關系取代契約關系,不考慮如何提高自己的競爭力,而是搞不正當的競爭。有的企業甚至弄虛作假、賴帳、毀約、失信于民,結果使企業的信用大大降低,更有甚者導致破產。比如這兩年被媒體炒得非常熱的南京冠生園事件就是其中最經典的一例。南京冠生園是一個擁有80多年歷史的老字號,但馬失前蹄,用陳餡做月餅,事情被曝光后,不但對消費者沒有絲毫歉意,而且還遷怒媒體并振振有詞說用陳餡做月餅是業內不公開的秘密,這一說法震怒了消費者,企業的商業聲譽頓時一落千丈,最后不只月餅失去了銷路,而且其他產品都變得無人問津,最后不得不宣告破產。南京冠生園事件雖然有管理上的原因,但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企業本身缺失了起碼的倫理道德,缺失誠信,其結果既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自身也難逃破產的厄運。

(二)企業的社會責任感不強

所謂企業社會責任,是指企業在創造利潤同時,還要承擔對客戶、消費者、員工、社區及環境的社會責任,包括遵守商業道德、安全生產、職業健康、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支持社會公益、保護弱勢群體、節約資源等。對于企業要不要承擔社會責任這一問題,不同人有不同看法。有的認為,任何企業面臨的第一要務就是追求利潤最大化,創造最大的經濟效益,至于其他社會責任并不重要。有的認為,只要所有企業實現了利潤最大化,就能實現國家利益的最大化。正是在后一種思想的影響下,一些企業的社會責任感明顯不強。比如,2003年3月發生在安徽的毒奶粉事件,生產商缺乏應有社會責任生產劣質奶粉,經銷商缺乏應有社會責任在沒有看到此奶粉的經銷許可證下就經營,由此劣質奶粉致使安徽出現多起大量臉腫、嘔吐、頭大、爛眼的嬰兒,甚至有的

出現臟器功能衰竭搶救無效死亡。事實上,一些地方政府與一些不良企業結成了利益共同體,成為包庇縱容企業違法行為的“保護傘”,從而導致企業進一步喪失社會責任感,變得唯利是圖,這不僅給社會帶來了危害,也影響了自身的發展?,F在有一些國內企業就是因為缺失了社會責任感而難覓境外合作伙伴,這樣的例子很多。例如,我國一家服裝廠與加拿大某內衣零售公司達成合作意向后,由第三方機構審核企業社會責任時,發現這家廠存在雇傭不足16周歲童工的現象,加拿大零售商獲悉情況后便中止了合作;2005年10月,浙江一家服裝加工廠計劃與外資企業合作,檢驗集團在審核其企業社會責任時發現這家服裝廠提供虛假資料,存在嚴重的加班超時現象,并存在提供虛假資料,隱瞞工資工時問題,正與其合作的美國某品牌服飾公司得知情況后,立即收回了之前達成的1500萬元大訂單。

(三)在企業倫理問題的認識上仍存在片面性

比如對企業目標的確定,很多企業認為企業作為一個經濟組織,其追求的唯一目標是經濟目標,企業的經營與倫理道德沒有關系,如果講倫理就意味著承擔責任,會無形中使企業的成本上升,不利于實現利潤最大化。當然,一個經濟組織能否盈利是衡量企業是否健康的一個尺度,但是如果一個企業只單純地追求經濟目標,就有可能不顧企業倫理問題,如現在一些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對環境的破壞,背信棄義,毀約等現象的發生。這些并沒有引起我國大多數企業的重視,國家也對企業缺乏倫理道德的約束和調控,這就使得一些企業將倫理問題被置于企業決策管理和生產經營活動范圍之外。

(四)企業倫理規范建設明顯滯后

當前,我國企業倫理規范建設明顯滯后。市場運行規則的不完善或規則執行缺乏有力監控,使得那些投機經營等違背企業倫理的企業非但不受懲罰反而能夠獲得大利;相反,那些遵從倫理道德的企業卻得不到應有的經濟回報或面臨成本過高的壓力,最終導致有些企業不再注重甚至放棄企業倫理建設,有些企業雖然認識到了企業倫理的重要性,但是在現實中遇到實際問題時經抉擇后還是放棄了抓企業倫理道德建設。

(五)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重視不夠

近些年來,中國儒家傳統文化深受日本、韓國等東亞地區的關注,且對中國儒家文化傳統感興趣和研究的人也越來越多。然而,作為儒家文化的發源地的中國,相反卻出現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重視不夠的現象。這不得不引起人們的深思。

三、加強我國企業倫理文化建設的對策

(一)認識企業倫理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隨著我國經濟與國際接軌,我國的對外開放也將進一步深化,在現在及未來,發達國家的倫理道德觀念對我們的影響和沖擊是不言而喻的,這對于我國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我國企業在與國外企業打交道的過程中,其倫理道德觀顯得尤為重要,因為它代表的不僅是自己,更是一個國家;企業的倫理觀不僅影響該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而且還關系到整個國家和民族的形象,因此,面對其他國家重視企業倫理建設的現實,我國企業更應該通過企業倫理建設來提升自己的競爭力,只有這樣,我國企業才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求得生存和發展。

(二)避免重走東西方企業所走過的彎路

作為后起之秀,我國在企業倫理建設問題上應避免重走東西方企業所走過的彎路,研究美國、日本等國家的企業倫理發展過程,并從中得到啟發。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作為戰敗國,其經濟在短時期內就實現了聞名世界的“經濟騰飛”,迅速發展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第二大經濟強國??梢哉f,日本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推行了現代企業倫理文化建設。與日本形成鮮明對照的是,盡管美國是最大的受益國,但戰后不久美國的許多企業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挫折。許多學者在對日本和美國的企業進行考察和研究后一致認為,造成美國企業經營困難的根本原因是,美國在管理上忽視了對企業的倫理文化的建設。為此,我國應借鑒發達國家的發展經驗,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應注重企業倫理文化建設。

(三)統一企業的義利關系

市場經濟是一種信用經濟、契約經濟,即推崇契約倫理和信用道德,用“誠信”、“不背信棄義”、“不違約”等道德準則來規范自身行為。這種契約倫理和信用道德一直是我們傳統中所缺少的,也是最值得我們學習的。長期以來我們都習慣于在熟人中講道德,但在陌生人中就不注重道德??墒墙裉烊绻麤]有這種契約倫理和信用道德的支持,人與人之間、企業與企業之間就無法建立起廣泛的信任關系和相互合作的基礎,市場規則就無法有效地發揮作用。更值得一提的是我們應借鑒西方企業倫理中對義利關系的處理,使義利關系系統從對立走向統一。在計劃經濟時期,我們的義利關系可以說是對立的,只講義不講利。在改革開放初期,我們又變為片面地講利而不講義。這也成了我國信用的低下和社會信用體系的脆弱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因此,如何借鑒別國企業倫理中的積極因素,使義利關系統一,建立良好的企業信譽和良好的企業形象,保持企業的可持續性發展是一個值得我們每個企業思考的迫切問題及永恒主題。

(四)正確對待我國傳統企業倫理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對于中國式企業倫理的構建而言,它是一筆寶貴的財富。中國傳統文化所注重的和諧觀念,有助于企業凝聚力的形成,如孔子講“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泵献诱J為“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類似的古訓還有很多,比如和氣生財、家和萬事興、百忍堂中有太和,都說的是“和”。所謂“和”包括自然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人的和諧及自我身心的和諧。儒家認為凡事均要講和諧。和為貴,是中國文化的優秀傳統和重大特征。不僅儒家,其它如道家、墨家等也都主張“和”。墨子還提出:“以兼相愛交相利之法易之?!蹦诱J為,做有利他人之事并不意味著只利于他人,其實利益是相互的,因而決不可做犧牲他人的事情,犧牲他人利益的同時亦將損害自己。此外,中國傳統文化所追求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以及“修身、治國、齊家、平天下”的宏大理想抱負,也都體現著一種整體主義精神,有助于企業確立利益觀念。對于亞洲“四小龍”,許多研究者認為,從東方傳統家庭倫理模式中發展而來的“以集團為中心”的亞洲資本主義精神,是其經濟騰飛的重要精神動因。在亞洲“四小龍”的發展中,儒家文化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中國傳統文化在現實面前已經展示出它的偉大,它激發起人們的自豪感與責任感,而這正是中國企業所必需的精神。

(五)創建適合我國國情的企業倫理文化模式

我們在借鑒西方及東亞的企業倫理建設并吸取我國古代傳統文化精神的基礎上,要最終創建一種適合中國國情的企業倫理文化模式。這種適合中國國情的企業倫理文化模式,既不應該是西方模式的簡單照搬,也不可能是東亞模式的仿照,而必須是有中國特色的,充分展示中國傳統文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特色企業倫理文化模式。

責任編輯 劉鳳剛

國內企業生產管理論文范文第2篇

【摘 要】本文從國內電商企業的發展狀況入手,分析了電商在高速發展的同時,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現狀以及所面臨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筆者提出了相應的建議和對策,以供參考。

【關鍵詞】電商企業;人力資源管理

一、國內電商企業的發展狀況

隨著計算機、互聯網和移動通信等信息技術不斷的進步和普及,由此而產生的電子商務模式在國內獲得了快速的發展,逐步滲透到了我們的工作、生活和學習之中,普遍為人們所認識和接受。同時,國家也把電子商務提升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寫入《“十二五”規劃》,對其進行大力的扶持。在此等發展的背景之下,電商企業如同雨后春筍般得到了迅猛的成長。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2年底,國內電子商務市場交易規模達7.8萬億,同比增長30.83%,國內從事B2B、B2C、C2C等各類電子商務服務的企業累計已經超過38000家,同比增長17.9%;電子商務服務企業直接從業人員超過200萬人,由電子商務間接帶動的就業人數,已經超過1500萬人。綜合看來,國內電子商務行業已經初具規模,進入了一個屬于自己的發展時代。

二、電商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現狀及問題

1.人力資源規劃。人力資源規劃決定著企業的人力發展戰略,直接服務于企業的戰略目標。而目前,電商企業面臨著劇烈的競爭,內外的發展環境不斷發生著改變,企業迫于經營壓力不斷轉變著自己的經營策略。這些企業往往抱著“計劃沒有變化快”的思維,忽視了人力資源規劃工作,缺乏應有的人力需求分析,直接導致了企業人力發展目標不明確,招聘工作的隨意性較大,降低了人力資源管理的效率。

2.人員招聘。電商企業在人員招聘方面存在著以下幾個共性的問題:第一,人才稀缺,招聘壓力大。據有關機構發布數據表明,電子商務行業未來三年發展的人才缺口將達到400多萬,而國內大學每年培養的電子商務專業的畢業生不超過10萬,除此之外,電商企業急需多層次、復合型的高級管理人才,然而因為行業發展時間短,具備豐富工作經驗和資歷的人才稀缺,“一將難求”。在招聘時,電商企業普遍感覺壓力大,很難招到合適的人才。第二,人員流失率較高。電商企業無論從基礎性的職位到高端的管理人才都面臨著緊缺的問題。高校的人才培養方式與企業工作脫節,剛剛畢業的學生無論從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無法滿足企業的需求,而且行業時間短,高級人才稀缺,電商企業之間不得不以高薪“互挖墻角”來補血,導致電商人員流失率普遍高于傳統行業,達到了20%~30%;第三,招聘成本居高不下。電商企業招聘人才主要以網站招聘為主,這種招聘方式效率低,再加上企業自身難以留住人才,流失率較高,導致企業不得不經常進行反復的招聘,企業的招聘成本一直居高不下。

3.培訓與開發。電商企業往往依托網站建立平臺為客戶提供服務,非常重視用戶的體驗,強調員工之間的溝通協作,而且電商企業的員工普遍年輕化,非??粗刈约旱某砷L。這就需要企業為員工提供系統的培訓與開發。然而,電子商務行業發展迅速而且競爭激烈,多數企業為了爭奪市場,只顧眼前效益,忽視了對員工的培訓與開發,只是象征性的開展一些入職培訓、拓展培訓等,缺乏有效性和針對性,再加上電商企業人力資源部門不完備,人手不足,經常陷于日常事務性的工作而無暇顧及其他,也就談不上針對企業的實際和員工的培訓需求來建立有效的培訓與開發機制。

4.薪酬與福利。電商企業的員工主要是以85、90后的年輕人為主。這些員工個性張揚,喜歡創新,但是往往以自我為中心,心理承受能力差,工作責任意識不強,時常跳槽,增加了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困難。企業為了能留住這些員工,防止被“挖角”,一味的提高員工的薪酬和福利待遇,使得企業的薪酬福利成本不斷增加。高額的薪酬成本已經成為了電商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巨大壓力之一。據相關數據統計,電子商務B2B從業人員月平均收入水平已經達到了6800元,B2C從業人員月平均過程也超過了6500元,電商企業已經成為了名副其實的“高薪企業”。

5.績效考核。電商企業經營環境復雜多變,競爭激烈,企業最大的目標就是追求經濟效益。在考核指標選取上,財務類指標成為電商企業的績效考核的重點,而非財務類的指標得不到企業的重視,直接導致員工只重視眼前效益,而忽視甚至損害了企業長期發展的利益。再加上企業由于占領市場和客戶的需要,經常對員工的工作崗位、職責和內容進行調整,而企業績效的考核存在著較長的周期,導致之前所選取的績效指標與員工的實際工作不符,最終績效考核只能流于形式,員工也很難接受自己的考核結果。

6.員工關系。電商企業多數正處于創業階段,企業制度建設不完善,跟不上企業發展的步伐;而且已有的制度往往因為企業過快的發展和變化導致與實際工作不相符,漏洞百出,加大了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難度,增加了企業用工管理的風險。另外,大部分電商企業無心也無力進行企業文化建設,對于員工缺乏有效的激勵,不能在員工中形成對于企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再加上企業員工的工作壓力大,經常加班,員工對于企業非常不滿意,從另一個方面增大了企業的離職率。

三、電商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建議和對策

1.將基礎性人力資源工作外包,解放HR。電商企業大多數為中小型企業,人力資源部門不健全,工作人手不足,工作壓力大,HR經常陷入日?;A性的人事工作中,沒有精力和時間去考慮如何將人力資源管理與企業戰略目標進行結合,無法形成有效、長期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機制。筆者建議電商企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可以選擇性的將人事檔案管理、批量崗位招聘、繳納社保等人力資源管理的日常性、基礎性的事物工作外包給相應的服務機構,讓HR擺脫日常繁瑣的工作,讓他們能夠專注于人力資源管理的核心業務,比如人力資源規劃、人力資源戰略管理等。

2.建立企業雇主品牌,吸引人才。電商企業人員招聘難的原因之一是企業缺乏建立雇主品牌意識,無法吸引人才,特別是高、精、尖的一流人才。企業可以從企業品牌、企業文化和價值觀入手,為員工提供優質的工作環境、彈性的工作時間、良好的薪酬待遇以及更多學習發展機會等服務,來建立企業的雇主品牌,提升企業在人才市場和行業內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吸引潛在的求職者和優秀人才,以解決招聘難題。另外,良好的企業雇主品牌對現有的員工能形成有效的激勵,幫助企業留住員工,特別是核心骨干員工,從而降低企業的離職率。

3.實行人力資源管理電子化,提高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效率?,F代技術發展飛快,先進的軟件、快速發達的網絡系統、大容量的硬件設備為人力資源管理電子化提供了有效的保障。電商企業應借助高科技這一手段,在企業推行電子化人力資源管理(EHR),實行網絡招聘、網絡培訓、網絡學習、網絡考評等,提高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降低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成本,幫助企業能及時應對內外環境的變化,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4.加強校企合作,打造實用的人才培養模式。國內高校電商人才培養與企業實踐脫節,高校畢業生不能立即為企業所用。針對這一問題,電商企業可以主動走入高校,利用高校優質的教學資源,結合企業自身的特點和需要,與高校加強合作,共建校內、校外實訓基地,實行訂單式的培養模式,與高校一起為學生量身打造實用的課程體系,直接將高校學生塑造成企業所需要的“熟手”,以解決企業迫切的人才需求。

5.建立和完善企業人事制度,規避用工法律風險。目前,我國勞動爭議案件逐年大幅遞增。對于企業來講,勞動爭議的頻發增加了企業的用工成本。究其原因,主要是人事制度的不完善導致的。國內電商企業大部分為民營企業,在這個方面的問題顯得尤為突出。人力資源部門應盡快根據國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規以及企業的自身的情況和發展特點來建立和完善企業內部的人事制度,并對現有的制度應根據企業的發展進行及時的修訂,來規范企業的用工管理,規避用工的法律風險,減少企業不必要的損失。

6.完善薪酬體系,增強薪酬的激勵作用。通過完善企業的薪酬體系,將薪酬福利水平與員工的知識、能力、貢獻和需求掛鉤,全面提高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增強薪酬的激勵作用。電商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特點來構建薪酬體系。筆者建議,在薪酬體系當中應包括固定薪酬、可變薪酬、福利和輔助薪酬等內容,在薪酬比例關系上,應增加可變薪酬的幅度,以此來帶動和激勵員工在增加自己個人收入的同時,也能給企業帶來豐厚的回報。

7.建立科學合理的績效考核體系。企業應避免隨意的績效考核,將績效管理工作流于形式。在績效指標的選取上,針對員工崗位的特點選擇財務指標與非財務指標,并將指標進行有機的結合,盡可能的將指標進行量化,以保證績效考核的切實可行。在整個績效管理過程中,企業和人力資源部門應建立公平公正的考核小組,縮短考核周期,采用科學合理的考核方法,避免績效考核不為員工所接受。與此同時,相關部門還應追蹤員工的績效狀況,對有績效問題的員工采取對應的績效輔導來提高業績。在應用績效考核結果時,避免獎多罰少、只獎不罰或者與此相反的局面。

8.重視企業培訓,滿足員工的培訓需求。企業和人力資源部門應該充分的重視員工培訓需求,完善培訓機制,為員工提供個性化、多層次的培訓來滿足員工的培訓需求。首先,可以在培訓的內容上,根據員工的個性和興趣愛好的差異來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在強化企業戰略目標和企業價值觀的同時,根據個人對于自身崗位的不同期望,加入有針對性的業務技能、管理技能、溝通技能,團隊合作等方面的培訓,讓員工能切實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增強自身的工作能力。其次,在培訓形式上,以員工為中心,注重對員工的啟發和引導。通過采用團隊合作、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較為豐富的培訓形式將知識和技能傳輸給員工,增強他們的工作技能以及對于崗位、企業的認可度。最后,人力資源部門應該做好培訓的反饋工作,及時對培訓活動進行總結和評估,提高企業的培訓能力。

9.采取個性化、多樣化的激勵手段。傳統的激勵手段比較單一,已經不能滿足電商企業發展的需要。人力資源部門應創新設計個性化、多樣化的激勵體系,針對員工不同的需要,有針對性的開展激勵活動。除了建立合理的薪酬福利體系以外,還應該重視和尊重員工的日常工作,肯定員工帶給企業的貢獻,為員工創建寬松的工作環境和氛圍,和諧的人際關系以及自由發揮的空間,讓他們更多的參與到企業的管理之中,以激發員工的創造力和潛力,充分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參 考 文 獻

[1]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2012中國電子商務人才狀況報告[EB/OL].[2012-07-19].http://www.100ec.cn/zt/bgk/rczk.pdf

[2]萬玉鳳.互聯網蓬勃發展電子商務人才迎來春天[N].中國教育報.2010-6-16,(5)

[3]吳婧.我國電子商務企業如何有效實施人力資源管理[J].人力資源管理.2011,(3):47~48

國內企業生產管理論文范文第3篇

摘要:物流服務業的發展對國家經濟的持續增長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并增強了國內企業的國際競爭優勢。然而,我國部分物流企業在物流成本核算中采用傳統成本法,使成本核算數據失真,從而降低了優勢地位。作業成本法作為一種成本核算較為科學的方法,恰恰能彌補其不足之處。

關鍵詞:作業成本法 物流成本 成本管理

現代經濟的快速發展,使物流服務產業不斷升級,貨物倉儲、物流配送等作為新型服務產業,受到多數人的關注。作為第三產業的物流服務業,在國家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被譽為企業“第三利潤源”的現代物流業,已被全世界越來越多的國家所重視。然而,我國部分物流企業在物流成本核算中采用傳統成本法,使成本核算數據失真,從而降低了優勢地位。作業成本法作為一種成本核算較為科學的方法,能彌補其不足,從而達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1 傳統成本核算法存在的問題分析

目前物流產業環境發生重大變革,高度自動化和新技術改變服務產品的生產方式,改變了服務產品的成本結構,而傳統成本制度無法適應企業環境的變化,進而導致錯誤的決策。采用傳統成本制度存在的問題如下:

1.1 無法適應產業環境的重大改變

物流企業為比競爭對手能更好地滿足客戶需要,提升客戶的服務水平,通過采取先進技術設備來滿足客戶個性化需求,正因為采用了這些先進技術設備后,使企業減少了大量的人工成本,同時企業間接成本也不斷上升,在這樣的情況下,企業通過傳統成本法核算成本,單一化地分攤成本費用,會使得企業服務成本被扭曲的可能性加大,導致成本失真惡化嚴重。其理由為許多成本費用是隨產品多樣化與復雜性而變化并非隨數量、直接人工小時、材料金額與機器小時而變化。

1.2 無法計算正確產品成本

在傳統成本制度下,僅以服務數量為分攤基礎,傳統成本制度僅考慮單一服務,并未考慮服務產品多樣化的情況下,將導致成本扭曲,而服務產品成本亦應包括長期變動成本如營銷成本等。如果因為服務產品的規格或數量存在某些不一致的地方,那么其核算方法可能對成本產生扭曲。傳統成本制度因制造成本被分攤而非追溯到產品上或當制造費用占產品成本比重越大時,成本扭曲情況更加嚴重等原因而產生扭曲現象。

1.3 無法適應企業不同的目的

在提倡降本增效的作業流程中,傳統成本法在服務成本計量、物流作業管理等方面都存在著一定弱勢。有些一般公認會計原則如穩健原則,其基于穩健保守原則所決定的成本信息,將無法滿足管理者預測與規劃的目的?;趥鹘y成本制度的缺失,企業若使用作業成本法,其精神和技術可以解決傳統成本會計制度所無法解決的難題。

2 應用作業成本法的準備工作

傳統成本制度拘泥于以人工小時或機器小時為分攤的基礎,未能完全反應目前先進作業環境下的正確成本,因此已不足以協助管理人員面對目前的競爭環境。應用作業成本法來核算企業的物流成本,達到物流成本優化的目的,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準備工作。

2.1 成立實施領導小組

作業成本法的有效實施必須要有一個專門的領導小組來負責作業成本法具體的執行情況。作業成本法的實施需要公司各部門的密切配合,領導小組需召集各部門負責人,將具體工作和任務安排落實到位,明確公司各部門的職責。領導小組采用逐層推進,分級管理的原則,每一級負責人需對其上級領導負責,核算物流成本信息的崗位人員必須服從管理,以此成立由公司總經理統一領導下的各部門經理各司其職的領導小組。在這樣的管理組織結構下,公司的資源將得到有效配置,并且可以在作業流程中及時發現問題,并加以解決。

2.2 組織員工培訓

在實施作業成本法的過程中,如果公司員工對作業成本法的基本原理缺乏了解,不能明確作業成本法實施的目的,對作業成本法涉及的作業流程不熟悉等一系列問題,將阻礙作業成本法在公司中的有效實施。公司在錯綜復雜的市場競爭環境下,如果因員工的無知或成本信息的失真,導致公司在關鍵時刻作出錯誤決策,將不利于公司今后的發展。因此,公司在應用作業成本法之前,需定期組織員工的培訓,使員工對作業成本法的基本原理有所掌握,明確作業成本法實施的目的,熟悉作業成本法實施的程序以及作業流程,具備制表能力和計算能力,并且了解作業成本法在實施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能認真對待崗位工作,明確自身的職責。

2.3 資料的收集與整理

實施作業成本法之前,需要收集和整理與作業成本法相關的公司各部門的有關資料,包括公司組織結構圖、成本會計制度及其相關的記錄表格、工作說明書、作業流程等等。另外還需要準備計算工具和工作圖表,其主要包括作業詞典、作業清單、動因清單、作業量清單、現場調查和訪談記錄、消耗關系圖、分配率確定表、成本計算表等,在收集、整理、設計這些工作圖表時,要詳細周到的反映出公司的物流作業,并且需要考慮工作圖表的填制容易操作。以上相關資料的收集與整理對作業成本法的有序開展將起到積極地推進作用。

2.4 作業成本制下會計科目的設置

傳統成本會計制度的建立都是基于對外公布財務報告基礎之上的,而作業成本制與傳統成本會計制度不同,其實施的目的是為了對公司的物流成本進行有效管理,因此,作業成本制下會計科目的設置需要劃分到更細的科目,有時可依據客戶單位來進行設置或者分解到公司內部各部門單位進行分類等等。作業成本制下,公司總分類賬是作為成本分配的起點,但在實施作業成本制時,在成本分配前需要將總分類賬進行適當的調整和細化。一方面可以將成本分解到公司各部門層次,這將有利于把資源成本分配到作業上。另一方面在成本分配中可對不符合實際情況的成本項目作適當調整。

2.5 作業與成本動因分析方法的選擇

在資料的收集與整理,會計科目的設置等準備工作做好后,可采取一定的方法對作業與成本動因進行分析,對作業與成本動因分析方法的選擇可以從問卷調查、記錄、訪談、觀察、抽查等方法入手。如哪些作業是重要作業,哪些是次要作業,哪些作業消耗哪些資源等一系列的問題,可以通過訪談的方法。對存貨盤點作業所涉及的成本動因,可以通過記錄盤點耗用的時間來表示,也可以通過抽查的方法來衡量存貨盤點作業所耗用的時間。對作業與成本動因分析方法的選擇可根據實際情況結合使用,對信息精確度的要求越高,其所花的時間和成本就越高,所以物流公司可根據自身要求對作業與成本動因分析方法作適當的選擇。

3 實施作業成本法在物流成本優化管理中的建議

實施作業成本法能達到物流成本優化的目的,對企業而言如何一如既往的將這種成本優化的理念貫徹下去,需要企業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加強物流成本優化管理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3.1 合理確定物流作業

基于作業成本法來優化物流成本,重要的工作是要做好對物流作業的合理確定和正確劃分,物流成本如何歸屬,累計費用如何核算,都要始終圍繞著物流活動作業中心,將物流活動作業中的成本合理分攤到各成本核算對象,時刻關注物流作業與其對應的成本動因之間的密切度和關聯性。

3.2 不斷提升企業員工物流成本優化管理意識

實施作業成本法所取得的成效與企業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是分不開的。在物流成本的優化設計上,通過實施作業成本法,可能會導致有些員工會增加額外的工作量,使部分員工在工作中會出現懈怠狀態,導致作業數據的失真。數據搜集及數據分析對作業成本法和傳統成本法而言是不同的,作業成本法實施成功必須掌握正確的數據資料。因此,企業管理層應加強公司員工隊伍建設,不斷提升公司員工物流成本優化管理意識,這對企業今后物流成本優化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顯得至關重要。

3.3 不斷加強物流成本的控制水平

物流成本控制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了企業在行業中競爭優勢的大小。物流行業競爭較為激烈,公司物流服務成本的多少,將直接關系到公司利潤的多少,企業如何在市場中取得競爭優勢地位,如何控制好物流服務成本,加強物流成本的控制水平,是企業當前所要考慮的首要問題之一。在加強物流成本的控制方面需要重點對物流作業中的進貨入庫作業、儲存作業、存貨盤點、揀貨配送作業等幾個關鍵性作業進行有效管理,并做好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進一步達到提升公司物流成本控制水平的目的。

目前,我國的物流企業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對于物流企業的成本優化與控制研究也處在不斷探索與創新階段,作業成本法作為物流成本優化的有效方法之一,被越來越多的學者和專家所關注,但在企業的物流成本管理與控制中應用的還不夠普遍,這充分說明實施作業成本法有一定的限制因素存在,對作業成本法的理論研究與實際應用之間還不能充分地建立有效對接。如何使企業在物流成本核算上真正脫離企業過去的成本會計核算方法,使得采用作業成本法更具有可操作性,這是作業成本法在未來運用并實施于企業物流成本優化過程中需思考和改進的地方。此外,物流成本的管理與控制是一項系統工程。物流企業作為第三方物流,在成本的管理與控制上需要得到生產企業的大力支持與配合,需要整個供應鏈共同參與,以此來優化物流成本的管理與控制。物流企業與生產企業之間需要做好信息對接工作,使其間的信息更具透明性,物流企業可以參與生產企業物流規劃的制定,通過掌握生產企業的相關信息,做好物流配送工作,這就需要生產企業與物流企業相互信任、密切配合,共同制定物流成本優化方案,從而進一步優化物流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付建森.作業成本法在我國物流行業的應用前景[J].科技致富向導,2009(22).

[2]龐彩輝.作業成本法在物流企業中的應用[J].中國市場,2008(02).

[3]秦明森,言木著.物流決策分析技術[M].中國物資出版社, 2003.

[4]邵瑞慶.關于物流企業成本核算方法的比較與選擇[J].經濟與管理研究,2006.

[5]邵揚.物流業對中國經濟增長的影響研究[D].吉林大學,2009(12).

[6]申風平,黃玉華,劉玉瑩.作業成本法在企業物流成本核算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08(10).

[7]唐麗華.作業成本法在企業物流成本核算中的運用[J].物流科技,2008(6).

國內企業生產管理論文范文第4篇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企業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區別和聯系,探究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結合優勢,為企業尋求二者的緊密結合做好理論工作,以期更好的促進企業發展。

關鍵詞:財務會計;管理會計;結合優勢;企業發展

引言

作為企業會計的兩大分支,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共同構筑起了企業會計的完整內涵。當下知識經濟時代全面來臨,企業財務管理日益趨于信息化,這不僅使財務管理工作更加便捷,同時也使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關系更加密切。如何實現企業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優勢整合,凸顯企業優勢,使之更好地為企業服務,已經成為企業管理者共同關注的焦點。

一、企業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區別

1、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含義不同。財務會計,又稱對外報告會計,是企業會計工作中的基礎工作,財務會計工作大多是記錄企業日常的資金流動情況,在月末或者每季度末和年度終結時對企業的資金使用情況進行匯總結算。財務會計的核算目標主要是對與企業經營管理有關的債權人、投資人以及政府部分為企業提供的財務狀況進行管理。管理會計,又稱對內報告會計,包括管理系統和成本會計兩部分,對象是企業當前和未來的經濟活動,為企業在內部生產管理上的特定需求提供信息,根據企業的經營管理活動分析企業經營管理在各個階段的發展,綜合考慮企業未來管理的趨勢,總結企業運營規律,為企業經營管理活動制定對策提供依據。

2、企業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工作主體不同,目的不同。企業財務會計通常只是以企業本集團為主體,而管理會計涉及到的部門和流程多,可能是一個班組也可能是整個企業。因為面對的工作主體不同,服務對象的要求不同,所以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工作的目的不同。企業財務會計在工作中要遵循會計準則,核算企業中的各個事項,清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明確經營生產中的收益、支出和利潤,并根據得出的準確數據全面反映企業經濟的經營發展情況,制定編制報表。其工作就是分析企業的運行情況,對外提供真實有效的財務報表。而企業的管理會計注重的是資金的管理情況,運用已有的財務數據有效的監管資金,為企業管理人員使用資金、科學決策提供信息。

3、企業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工作的計量單位不同,核算要求不同。企業的財務會計在經營管理中的計量單位是貨幣信息,是對企業經濟情況的總結和核算,對外提供的企業財務報表也是以貨幣為計量單位。而企業的管理會計主要以變動成本法為依據,管理預算和決算等工作。相應的,企業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工作的核算要求也不同。財務會計要求數據或報表必須及時、準確。財務會計必須遵循國家規定的會計準則和制度,以企業內部的經營管理為核心,對企業發生的各種經濟活動做好全面的分析、評估、報告,及時準確的反映企業的經營管理情況,為配合相關政府部門的監督提供有效的參考信息。管理會計則摒棄了傳統的會計核算模式,將管理學內容融入其中,以會計成本為基礎形成預測系統,以滿足內部報告需求。

二、企業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聯系

1、企業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對象相同,目標相同。企業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對象都是以企業的資金為最終管理對象,財務會計就是分析企業的資金使用情況和利用效率,而管理會計則是以財務會計的工作為基礎,對控制和管理企業的全過程。他們本質上都是分析資金的運作狀況,反映企業的經濟情況。企業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根本目標都是為企業的經營管理活動提供真實、準確的基本數據和完善的信息資料,提高企業的經營管理效益,增加企業利潤。

2、企業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信息來源相同。財務會計主要是統計企業資金的使用情況,并根據數據詳細、具體的總結,編制財務報表,而管理會計是企業為了預測未來發展狀況而制定的細節化的資金管理對策,從根本上看,企業的管理會計是財務會計的更高層次,其管理內容的制定是在財務會計的基礎上進行。所以,兩者的信息來源相同,其基本內容是體現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直接的原始數據。

三、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結合的優勢

盡管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在企業會計工作中扮演著完全不同的兩種角色,但究其根源,都是為了企業的運行與發展。在知識經濟迅速發展的當代社會,要使企業能夠在激烈的市場大浪潮中不被淘汰,必須從資金控制與管理上著手,取長補短,將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有機融合,從而為企業發展與決策提供更高品質的服務。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相結合的優勢突出體現在:

1、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有機結合能夠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隨著改革開放與世界經濟一體化的不斷推進與深入,各類民營企業、外資企業紛紛出現在國內市場,市場中的經濟成分更加多元、復雜。在這一時代背景下,企業內部控制理論應運而生,內部控制的關鍵在于資金控制,只有對企業資金情況有了更加準確的把握,才能對行業動態與企業發展前景作出正確預測,進而作出科學的戰略抉擇,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2、過去,企業決策者多關注企業盈利,利潤是企業生產經營追求的終極目標?,F代企業管理思想要求企業管理者突出成本意識、風險意識與效益意識。要求企業在生產經營中節約成本,提高資源利用率。調查研究發現,八成以上的企業中,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兩大部門均存在職權交叉的情況,兩者的融合恰恰有利于降低成本,實現資源優化配置,進而推動企業由粗放式發展模式向集約式發展模式的轉變。

四、實現兩者優勢結合的措施

1、在成本核算及控制方面實現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結合

實施成本預算時,除了發揮財務會計的成本核算功能之外,還可將管理會計中關于成本控制、預算管理的方法運用進來,實現二者融合。利用管理會計相關知識,對企業產品的成本構成加以分析,結合產品設計、材料消耗、加工工藝等情況,綜合考慮并制定出最佳成本。然后將這一最佳成本與財務會計成本核算結果進行對比,分析差異。在生產過程中,突出對可控差異部分的監督與管理,以有效降低其影響,進而達到節約成本,提高產品質量的目的。

2、在提供財務預算、分析、評價等方面實現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結合

傳統會計管理模式中,在對企業戰略決策、業績評價等領域進行管理時,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多各司其職,利用不同方法發揮著不同作用,但在管理目標上卻存在同一性。在企業運行與發展的過程中,涉及數據處理、整合的環節可謂無處不在。通過兩者優勢結合,能夠在企業內部實現資源的優化整合,提高財務數據信息的測評水平,使企業財務信息向系統化方向發展,創造性地制定出更具時代特色的企業發展戰略。

3、在制定企業經營目標方面實現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結合

企業生產經營的所有環節都需要以明確的目標為前提,科學明確的目標如同企業前行道路上的明燈,指引著企業發展的方向,也是全體企業員工努力工作的不竭動力。為了實現企業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有效融合,必須制訂出科學合理的戰略目標,以現代企業管理理論武裝企業,不斷更新管理理念,結合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兩者優勢,對財務信息與數據進行動態測量,加強管理,實現企業的良性發展。

五、結束語

隨著時代發展,現代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面臨的考驗越來越多,會計信息使用者對企業會計工作的要求也越來越多,沿襲傳統的會計管理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現代企業發展的需求,為了突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實現企業的可持續良性發展,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優勢整合勢在必行。

參考文獻:

[1]任海寧.淺談企業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結合優勢[J].現代經濟信息,2013,(04):144-145.

[2]韓謳明.企業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結合優勢探究[J].中國集體經濟,2012,(7):160.

[3]肖麗麗.財務會計、管理會計、成本會計與財務管理的區別分析[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2,(21):235.

國內企業生產管理論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本文簡述了中小企業的營銷現狀,分析了當前中小企業營銷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營銷手段和發展策略,希望提升中小企業的營銷能力,增強中小企業的競爭力。

關鍵詞 中小企業 市場營銷 策略 營銷組合

一、引言

在經濟的推動下,我國已經進入買方市場,制約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是激烈的市場競爭和銷售問題。市場已經進入了一個整合營銷時期,將市場營銷、社會營銷、關系營銷等結合起來。近些年,由于中小企業的經營環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中小企業得到了迅速發展。但在我國中小企業中,占據主導地位的還是傳統的營銷觀念,比如生產觀念、產品觀念、推銷觀念等。

有一些中小企業制定了營銷戰略,也沒有得到具體的實施,使得營銷戰略只是一句空談,只是裝飾東西的而已。由于缺少合適的戰略,在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許多企業需要不斷被動地調整自己的發展方向,沒有發揮優勢資源的作用。面對激烈的競爭以及成本的急劇擴張,生產觀念、產品觀念、推銷觀念是根本不能滿足企業發展需要的,營銷觀念的滯后和營銷能力的欠缺,已經明顯地阻礙了企業的發展,導致營銷業績不理想,并直接導致企業市場占有力下降。我國中小企業必需要轉變營銷觀念,促進營銷手段和策略的改進,推動企業的發展。

二、當前我國中小企業營銷存在的問題

(一)營銷觀念落后。

對很多中小企業而言,生產觀念、產品觀念是主導觀念,由于沒有樹立營銷理念,不重視營銷觀念,他們沒有意識到營銷觀念將會給企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大部分企業還只是處于推銷觀念階段。企業仍然以生產產品為中心,沒有考慮消費者和用戶的需求,只是希望通過提高銷售量來擴大利潤。即使有的企業樹立了營銷的觀念,也處于被動地位。有一部分企業已經開始意識營銷時代的到來,有計劃地實施營銷戰略,但是僅僅摸索階段,甚至有些企業直接照搬國外營銷模式,不僅僅不利于企業的發展,還使企業陷入發展的困境。

(二)營銷策略單一。

由于我國總體營銷水平的同質化使得企業營銷戰略多元化程度不高。在我國很多行業,不論是房地產,還是手機,最常見的競爭手段就是價格營銷。國內的中小企業為了擴大市場份額和收益,最常用的策略就是價格和促銷,長此以往,中小企業的實力將會慢慢地削弱。同時由于中小企業的營銷觀念落后,缺少專業的營銷人員,因此企業選擇的營銷模式也是不專業的。企業往往只選擇一種營銷模式,沒有將幾種適應的營銷模式進行整合,如選擇廣告,或選擇與其他企業合作,或選擇網絡營銷等等,總之營銷模式單一,不利于企業的發展。

(三)營銷能力差,不注重內部營銷。

資源與資本積聚相當有限是中小企業的最大弱點,不僅僅在規模上無法和國有大企業尤其是發達國家的大企業相比;并且由于經濟實力有限,在產品競爭力、廣告、宣傳、公關等方面也不能夠和財大氣粗的大企業相比。因此,中小企業的市場知名度和吸引力也就不高,比不上我國的大型企業,與進入我國的跨國公司相比,差距更大。隨著我國企業集團化的發展與外國大企業的進入,我國的中小企業缺少和其抗衡的實力,因此中小企業急需推動營銷能力的提高。

(四)營銷人才急缺。

由于中小企業影響力不強,即使許多中小企業愿意提供優厚的薪酬和良好的工作環境,理想的營銷人才也是很難招聘到的。由于中小企業智力資本與知識能力的積累不足,企業內部現有營銷人才也難以提升。由于企業缺少高素質的營銷、管理與技術人才,企業沒有很強的制度創新能力和組織協調能力,決策的科學性不強,管理手段單一,使得人才隊伍缺少凝聚力、各行其是,營銷系統整體缺少戰斗力,人員流動過于頻繁。另外,由于技術改造投入不足,設備更新緩慢,技術陳舊,加之銷售渠道不夠廣泛,市場面較窄,這些都造成企業競爭力不強,難以和大企業相抗衡。

一般而言,絕大多數企業的高層管理人員都比較重視營銷工作,但是只有企業營銷部門主管營銷工作,因此企業高層卻招不到專職的營銷管理人員,因此可以看出這種“重視”具有明顯的局部性、不確定性和非過程性,造成不系統、不全面、不到位的企業營銷的出現。

(五)不注重營銷創新。

傳統習慣的約束以及營銷戰略的缺乏導致了中小企業家們營銷創新的觀念滯后,市場創新能力不強,缺少具有創新力的顧客服務體系。

雖然中小企業有很強的應變能力、有較高的內部決策效率,易于滿足市場需求,但是由于企業整體市場競爭實力不強,企業的營銷觀念落后,營銷模式單一,營銷能力不強,缺少專業的營銷人才,導致了中小企業的發展受到了嚴重的制約。因此,中小企業必須揚長避短,發揮自身的優勢,采取特色營銷策略。

三、我國中小企業的營銷策略

(一)增強營銷理念。

中小企業要想提高市場占有率,就必須創新觀念,擺脫至今依然有較大影響的“生產觀念”和“推銷觀念”的束縛,堅持以顧客為中心,樹立起現代營銷理念。在經營活動中,中小企業要樹立顧客既是上帝又是企業合作伙伴的思想;要創新思路,改變觀念,將和大企業之間的競爭關系改為合作關系,以大型企業為自己最大的消費者,為大型企業提供零部件、配套產品及其服務,發展成為支持大企業的中心企業群。隨著國內大型企業集團的不斷出現與國外跨國公司的進入,我國中小企業發展成為大企業的可能性越來越低。因此中小企業應充分挖掘“小”的潛力,發揮“小”的優勢,樹立以小取勝的新觀念。中小企業要強化現代營銷觀念,主動推銷企業,提高企業的知名度。

(二)采取4P營銷組合策略。

1、產品策略。

中小企業為了提高產品的特色,必須促進新產品的改進和開發。由于對新創新開發的產品進行模仿,可以有效回避率先創新的風險和高額投入,因此中小企業可以將模仿和改進結合起來,促進仿制性新產品的開發,體現中小型企業產品策略的特色。營銷的核心是買賣,買賣的核心是產品,在所有營銷策略中,產品省略是最重要、最有效的策略。由于中小企業沒有龐大的資金,不能像大企業那樣大批量生產并通過公關、廣告宣傳等促銷手段或低價格來達到占領市場的目的。中小企業可以選擇小批量、多品種的生產,有針對性的進行生產,提高產品的特色,促進產品的差別化和高級化。另外,中小企業應該重點投資經營能有效發揮企業特長的市場空間,促進企業的專業化,提高市場占有率。

2、價格策略。

中小企業應該根據不同產品的不同的特色,有針對性的制定產品價格。在某一特定供求狀況下對有些日用消費品實行降價促銷,用低價格占領市場,提高市場競爭力;在不同的供求情況下對有些日用消費品價格折扣,或超基數優惠價促銷,鼓勵居民或大用戶提高使用量。同時,根據不同的渠道特點實施不同的折扣價,提高對中間商的吸引力;針對顧客的心理狀況有針對性地實行不同的價格策略。為社會生產提供的生產資料及為大企業提供的零部件、配套產品、其它配套服務產品中小企業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采取靈活的價格策略。

3、渠道策略。

選擇性、專項性與創新性應該成為中小企業渠道營銷的主要特色。由于經濟實力的限制,中小企業不應采取廣泛分銷策略,而應僅選擇少數與企業關系好的高素質的中間商來推銷產品,或者是和大企業結成聯盟,將大企業作為消費者,與之建立專項性直銷的銷售渠道。同時,中小企業應該創新渠道策略,以關系營銷為基礎,構建新的分銷渠道體系,中小企業與中間商應該加強戰略聯系,形成利益共同體,增強渠道競爭力,促進網絡營銷的直銷渠道體系的建立,為中小企業走進國際市場或參與國內市場的國際競爭創造有力的環境。

4、促銷策略。

中小企業應該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促銷策略,突出柔性化促銷,即不把大量金錢投入到廣告等硬件促銷手段中去,提高人情味的全員促銷、關系促銷及多種方式與消費者進行雙向溝通等柔性化促銷策略在實際促銷中的使用程度。

(三)整合多種網絡營銷方式,進行網絡營銷。

由于信息技術的發展,網絡對企業營銷對產生的作用越來越大。在企業的整體營銷戰略中網絡營銷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將營銷和互聯網絡、電腦通信技術和數字交互式媒體聯系起來,進而達到企業目標的一種營銷方式。樹立網絡品牌,開拓產品或服務市場,發布企業信息,提供技術支持,進行網上市場調研等活動都屬于網絡營銷的范疇。中小企業通過互聯網捕捉信息,創造商機,促進網上經營活動整體效益的提高。網絡營銷和傳統的營銷方式相比具有獨特的優勢。隨著網絡經濟對傳統經濟的不斷滲透,網絡營銷逐漸發展成為一種潮流和企業在互聯網時代的一種基本生存方式,并且被越來越多的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視為未來贏得競爭優勢的途徑和手段之一。

(四)與媒體合作,注重品牌營銷。

通過與媒體合作,將宣傳品牌的各類廣告媒體按適當的比例合理地組合使用,提高消費者的購買欲望,樹立和提升品牌形象就是品牌提升戰略。通過加強宣傳,促進影響品牌的各項要素的改善和提高,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提升品牌形象及要求量,同時更要求質。前者是指不斷地擴大知名度,后者是說促進企業提高美譽度的提高。

1、品牌營銷戰略思維要高。

要想做好品牌營銷就需要順市場消費者的需求之勢、順競爭者的競爭之勢、順企業資源之勢。順消費者的需求之勢,就是說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而不要去引導消費者,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不僅要知道消費者目前的消費需求,還需要對消費者未來的消費需求進行梳理。順競爭者之勢,就是要知己知彼,最忌在競爭中采用與競爭對手相同的策略。順企業資源之勢,就是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要量力而行,殺雞取卵式的企業經營不符合持續發展的要求的。

2、注重差異化。

差異化是品牌營銷的本質,因此做營銷就要注重差異化,提高產品的特色?,F在企業產品上的同質化現象非常嚴重,只有產品研發技術特別出眾的企業,生產出來的產品才比較有特色,其他的企業生產出來的產品基本上差不多。因此,在沒有技術差異化的前提下,品牌營銷差異只能是一種提法上的差異。筆者建議通過文化差異來實現品牌差異,但是這種方式需要很長的時間投入,主要通過品牌個性、品牌文化塑造來達成。

(五)注重營銷創新,制定動態營銷策略。

中小企業在實現創新營銷中,首先要對觀念進行創新。所謂觀念創新,實際上就是轉變觀念,就是要與時俱進,根據形式的發展用新的觀念去代替已經跟不上形勢發展要求的舊觀念。營銷看上去只是企業的功能之一,實際上營銷是整個企業都在進行的工作,要想促進企業營銷能力的提高,必須從根本上對企業進行創新,推動企業核心競爭力和商業模式的創新。另外,中小企業不僅要注重營銷創新,還要制定動態營銷策略。企業要制定動態營銷策略,就是要密切關注市場對象,根據市場中各種要素的變化,有針對性的調整營銷思路,改進營銷措施,采用靈活的營銷活動來適應市場的變化。掌握市場中各種因素的變化是動態營銷策略的核心,而調研就是掌握各種因素的變化的關鍵。

四、結語

中小企業作為國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發展對國家經濟的發展是有著重要作用。與大企業相比,中小企業擁有決策迅速、行動靈活等優勢,但在市場營銷、品牌、資金等方面都先天處于劣勢。企業發展的頭等大事就是如何在市場營銷或者產品銷售上取得突破,這和企業的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系。筆者對中小企業的營銷手段與策略的選擇提出了幾點建議,希望能為中小企業提高營銷能力,促進中小企業的持續發展提供幫助。隨著跨國公司以及我國大公司的快速發展,中小企業正面臨著經濟全球化的機遇與挑戰,我國中小企業應該在環境的不斷變化中,善于發展的機遇,并利用有利于中小企業的法律法規,選擇可以充分發揮優勢的營銷策略組合,使中小企業在市場營銷方面能夠真正的持久發展?!?/p>

(作者單位:渤海大學管理學院工商管理)

參考文獻:

[1]杰羅姆·麥卡錫.市場營銷學基礎.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年.

[2]萬瑞嘉華經濟研究中心.中小企業營銷策略.廣東經濟出版社,2002年.

[3]李家龍.中小企業市場營銷.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年.

[4]詹姆斯·史蒂芬森.中小企業營銷完美指導手冊.企業管理出版社,2011年.

[5]朱如山.中小企業營銷策略研究.商.2012年05期.

[6]柴成.中小企業市場營銷策略分析.現代營銷.2011年08期.

國內企業生產管理論文范文第6篇

【摘要】一個企業的核心是企業文化,它決定著企業長期發展的經營戰略。企業文化的組成部分主要是企業的目標,使命與愿景,很多成熟的企業文化對企業短期具體目標的設定、或者是長期發展戰略的制定都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而在我國企業文化建設急需解決的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1企業文化建設過于重形式,2企業文化建設缺乏創新意識和能力,3企業文化建設缺乏戰略思想,4企業高層未起到很好的領導作用。解決辦法,1確實做好企業文化建設的基礎工作,2提高企業文化建設的創新思維,3科學落實企業文化建設,4提升企業家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企業文化建設 目前問題 解決辦法

一、引言

由于當今社會發展日益趨近全球化,一體化,并且各國經濟體的交流聯系也大大增加。同時意味著整個世界競爭越發激烈。一個企業想要在市場競爭中有一處容身之地,不單單需要生產優質的產品,提供全面的服務,更要重視企業文化的建設,因為企業文化已經逐步成為一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二、企業文化的實質與作用

(一)企業文化的實質

現在普遍認為,企業文化是在不同的社會文化背景之下產生的,它是一個企業或者組織內部的成員在平常的生產運作經營管理的過程中,所形成的行為規范、經營理念、管理制度、核心價值觀等的綜合統籌,也是精神文化和物質文化的兩者的結合。其中物質文化是其外顯文化,它主要包涵企業提供的各種服務、獨有的logo品牌以及生產的各種產品等等。而精神文化則是其內隱文化,它可以概括為理念、價值觀、信念、目標等。當然了,在這些當中,又要數價值觀是企業文化建設的的核心,它是企業文化的基石,所有企業文化的建設都要圍繞其價值觀來展開。

企業文化還可以分為三個層次,包括物質層,制度層,精神層。物質層面是企業文化建設外在的物質體現的文化,如企業的標識和LOGO,企業生產的產品、商標、制作工藝等等。制度層面是指企業為實現自身目標制定的各種規章制度、行為準則的文化,如在企業生產管理中制定的義務并能保證一定權利的規章制度或條例。精神層面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受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意識形態影響而形成的一種精神文化。如企業的目標,使命,愿景等。精神層面的企業文化是整個企業文化建設的核心與靈魂所在,對其他層面的文化起著領導性的作用。

(二)企業文化的作用

如果一家企業沒有企業文化那將是可怕的,就如同失去靈魂一般,他會逐漸失去市場競爭力和長遠發展能力。企業的文化對于一個企業而言是精神支柱,它對于整個企業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1.導向作用。企業文化可以對所有的員工甚至整個企業起到導向作用,一個員工一直都在一個企業工作,那么他肯定會被整體的企業文化所感染,即便自身是個比較懶散的人,但是整個企業文化是勤勞工作,那么最終他也會變成勤勞的一份子。最為重要的是企業文化對于整個企業經營管理和價值取向起到引導作用,企業文化完全成熟后,那就是一個企業和全體員工對其的選擇。它已經建立了起了規范和價值。如果后期有企業員工或者整個企業對于原本的文化發生了違逆的情況,那么企業文化會自動引導企業員工和企業走到正確的道路上去。

2.約束作用。企業文化還對企業的員工有著約束的作用,但是并不是像法律,法規那樣的強制性,它是一種軟約束。而這個約束則是來源于企業的群體行為,文化氛圍。人是一種很盲目的生物,最喜歡的就是從眾,例如群體的意識,共同的文化等等都會個體產生深遠的影響,由從眾而產生的群體壓力,會使個體產生心理共鳴,最終達到約束的作用。

3.凝聚作用。企業文化對企業員工還有著凝聚的作用,當你企業的價值觀和信念被所有的員工認同之后,這時這個企業的價值觀和信念就是一種黏合劑,它能產生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因為它能明確指向企業的核心價值理念,而這個又得到全體員工的認可,將個人利益和企業利益融合,使原本利益個體不同的員工團結一致,讓每個員工都能感受自己和企業一同發展,壯大,結實的凝聚在一起。

三、國內企業文化遇到的問題研究分析

(一)企業文化建設過于重視形式

在現實操作中,大部分企業喜歡組織各種企業活動,認為企業多搞幾次籃球比賽、多舉辦幾次美文征集評比、多組織幾次集體旅游或者聯歡活動,就是企業文化建設了。甚至還有些企業過分在乎于企業的物質層面的東西,如商標、LOGO、員工的服裝等。當然這些企業活動有它存在的合理性,但是卻將企業文化建設搞得太形式化了。企業文化建設最重要的是企業文化建設中有關于企業目標、企業信念、價值觀等等的制定與構建。而這些才是企業文化精神層的核心,前面所有的形式應該作為深層精神文化的載體,而不是將其作為企業文化的主體,只重視外在表象,忽視了精神文化的建設,那是舍本逐末的行為。但是卻是中國企業文化建設中最為普遍的錯誤。

(二)企業文化建設缺乏創新意識和能力

現在很多企業的文化基本都是從其他成功企業原版照抄的,大部分都是一些奮斗拼搏、團結友愛、崇尚價值的內容。當然不能這些內容差,只是這些企業文化完全突出企業自身的特點,極其缺乏創新意識。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是推動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它必須依據企業的自身情況,還要根據企業的長期發展的戰略目標等來制定,且還必須是符合企業、適合企業的特色文化,只有這樣企業文化才能發揮它真正的引導作用。

一個企業發展會經歷創業階段、規范化階段、成熟階段、衰退等幾個階段。每一個階段,企業的運營情況、領導方式、組織架構、等等都會根據當時企業所處的階段變化而有所不同。如果它的企業文化一直保持一成不變,還依舊按照公司剛起步時制定的來運行,則一定會出現不適應的情況,它正面積極的作用會得不到認同,甚至會起到反作用。因此,企業文化建設應當適時根據當前的企業經營狀況和外部環境情況而進行改變。創新能給予企業文化新的動力,推動企業文化建設向著新的大路前行??上г诂F實中,很多企業都是隨便的設計一下企業文化后便不再去改進完善了,使得企業文化逐漸失去了對企業的積極向上的作用。

(三)企業文化建設缺乏戰略思想

眾說周知,企業文化建設是一個系統過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完善的。所以,企業文化建設必須從長遠的戰略發展出發,再根據企業的目標和使命,和愿景,來綜合思考企業文化建設的種種問題。第一,我們要明確企業文化中的精神文化,一個企業文化的靈魂與核心就是精神文化中企業的價值觀。第二,我們必須制定相應的制度守則、行為規范等,沒有規則不成方圓。第三,我們要落實到物質層文化上,確定關于服務、產品、員工活動、企業形象、企業環境等細節的具體實施。第四,我們還要廣收意見、試運行并進行修改,直到最后推廣成功后也要根據當時企業情況不同加以不斷修飾、完善。這樣的一個系統過程,絕對不是短時間可以完成的??墒?,現實中許多企業文化建設卻都表現得很是浮躁,缺乏戰略思想,很多企業領導就是喜歡一些響亮的口號,宣傳手冊精美,服裝整齊劃一,然后把這些當作他們企業文化外在表象,然后就是下令各部門強行推廣,其結果就是企業文化只是空有皮囊,再也發揮不出其應有的作用。

(四)企業高層未起到很好的領導作用

企業高層管理者都應該是企業文化建設和推廣中最重要的倡導者??梢赃@么說企業創始人、高層管理者本就是企業文化建設中發揮關鍵作用的人物,是真正意義上的源頭,他們在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起到了創建和倡導企業文化的主導作用。因為只有高層管理者以身例行落實企業文化的內容,才能使得整個公司員工慢慢感染這種企業文化的氛圍,成為企業文化的堅守者和傳導者。但是,許多企業高層和高管卻完全沒有起到以上所說的作用。相比較而言,他們更關注的是產品的銷量與利潤,更重視的是市場的地位與發展,更注重于企業的經濟效益,以及企業運營的績效與業績,而不是當前他們企業文化建設處于怎樣水平,需要做那些方面的改進?,F在國內社會大多數的企業,特別是一些中小企業的管理者對于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性認識還不深刻,還處于懵懂的認知過程中,這也影響了企業文化的遲緩發展。

極大的阻礙企業高層發揮核心領導作用,使得整個企業缺乏統籌安排,最后導致整個企業在失去了核心競爭力。

四、國內企業文化問題的解決辦法

我們現在已經了解當前社會企業文化的所存在的問題,這些問題不是我們說說重視企業文化建設就可以解決的,我們必須要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為企業文化建設掃清漳礙。根據以上問題具體解決辦法有以下幾點。

(一)提升企業高層的文化思想

企業高層管理者應該提高思想認識,因為只有他們認識到到建設企業文化的本質,認識到建設企業文化在企業經營戰略導向和凝聚激勵員工的作用后,才能真正明白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性。不單單在思想上要有必要的重視,企業高層還需要成為企業文化建設的身體力行者、推廣者。通過學習等多種方式來提升相關方面的能力,保證在領導企業員工進行企業文化建設的時候思路明晰、指揮得當,通過科學有效的方法推動企業文化建設工作。

(二)依據系統框架科學推進企業文化建設

前面說到系統科學方法推動企業文化建設,很多企業不知道該如何實施,其實只需做到以下幾點,首先從企業的使命、愿景出發,確定了企業的本質后,必須要統籌兼顧,以整體觀、全局觀來為建設企業文化制定適合的目標和推進的流程。目標是預期的結果,流程是行動的引領,而科學建設企業文化必須要有適合的目標和完善的流程,科學有序地推進企業文化建設工作。而有了目標就是有了方向,接下來就是按照制定的推進流程去建設,逐步確定自己企業文化建設的基本步驟。

(三)提高企業文化建設的創新水平

企業文化的創新根本來源于不斷地學習,因為只有不斷的接受新知識,才能開闊自己的眼界,從而能對企業文化進行不斷地創新。所以企業要努力打造成學習型組織,并不單單僅限于于企業高層,普通員工也要在企業中出不斷學習,使整個公司營造出創新的良好氛圍。對于新事物新思想要勇于接受,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對于中華傳統文化的優秀成果我們不能一味指責落伍,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就有儒道文化的很多內容值得現代企業學習借鑒。

因此,我們需要建設企業文化首先要扎根于中華傳統的優秀文化之中,但是這還遠遠不夠,企業文化建設并不是建成了就可以一勞永逸,需要結合企業內外部情況,以及時代的變化而適時調整。企業文化建設就是要不斷創新,不斷給企業注入新的時代蘊涵。

(四)做好企業文化建設的戰略工作

企業文化建設不能光說不練,它需要企業拿出實際行動來經營。建設企業文化需要資金、人員、設備場地等等方面的投入,沒有企業各部門的通力配合是難以完成的,這就需要在企業高層管理者的領導下,制定好相應的戰略部署,合理調度各部門,做好文化建設的保障工作,使得企業文化建設能夠順利進行。自然,制定好企業文化建設的戰略也并非保證企業文化可以完美的建設,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我們的戰略要不斷的調試與完善,只有讓企業文化的戰略都在不斷升級,才能真正將企業文化做到深化為企業的魂。

五、結語

對于企業文化建設可以說完全離不開員工的努力,特別在企業文化建設的前期,需要企業所有人群策群力。每個人都要勇于表達自己的見解,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議。通過充分調動企業員工的熱情,讓全體員工參與到企業文化建設之中,這樣在后期企業文化才能真正發揮作用,員工才能認同和接受自己的企業文化。使得企業能在當今激烈的社會環境下脫穎而出,真正做到企業文化成就企業。

參考文獻

[1]欒強.我國企業文化建設亟待解決的問題及對策[J].山東社會科學,2017(01):141-144.

[2]鮑茹萍.阿里巴巴的企業文化研究[J].納稅,2017,11(02):108-113.

[3]唐曉鑫.企業文化軟實力與核心競爭力研究[J].商業經濟,2017(01):129-131.

[4]趙娜.論企業文化與員工主人翁意識[J].商業經濟,2017(05):98-100.

作者簡介:孫寧(1993-),男,溫州商學院工商管理專業本科生。

上一篇:??菩l生信息管理論文范文下一篇:系統軟件信息管理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