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混凝土結構設計論文范文

2023-09-16

混凝土結構設計論文范文第1篇

關鍵詞:混凝土;裂縫防治;結構裂縫

普通混凝土在配制過程中會發生復雜的物理化學變化,由于自身組成材料的不同特性,其硬化后抗拉強度僅為其抗壓強度的1/8~1/13,當混凝土在荷載或溫濕度作用下,產生拉應力,混凝土產生彈塑性及收縮溫度變化,從而產生裂縫。如何預防和處理混凝土裂縫,需要我們從設計、材料、施工、養護等環節采用科學合理的方法。

一、混凝土裂縫產生的原因

(一)設計因素

1.設計板厚不夠時,又不做撓度驗算,整體撓度偏大,同樣會引起板四角裂縫。

2.建設方為提高土地利用率,要求房屋設計時,房屋的長度過長,但同時未設置伸縮縫,在溫濕度的作用下,容易在薄弱環節產生收縮裂縫。

3.面布局凹凸較多,即轉角也越多,轉角處由于應力集中形成薄弱部位,混凝土在收縮及溫差變化下產生裂縫。

4.基礎設計時處理不當,引起不均勻沉降,使上部結構產生附加應力,導致樓板裂縫。

5.樓板雙向受力,按單向板配筋,引起裂縫。

(二)原材料因素

1.現大量采用的商品混凝土,為滿足坍落度大、流動性好的泵送要求,過量添加泵送劑、粉煤灰等,造成水灰比相對較大,粗骨料少而砂漿多,當混凝土脫水收縮凝固時,產生塑性收縮裂縫。

2.為滿足不同的混凝土性能要求,會在混凝土中添加減水劑、膨脹劑、緩凝劑等外摻材料,使用不當或計量存在偏差,造成混凝土開裂。

3.拌合用水的質量不符合要求,含雜質,堿性嚴重或含泥漿量大等。

(三)施工因素

1.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過分澆搗,造成粗骨料沉落;混凝土表面呈沁水現象,在混凝土表面形成砂漿層,導使混凝土的表層比下層干縮性大,待水蒸發后,形成裂縫。

2.混凝土墊層、模板過于干燥,沒有澆水濕透,造成混凝土中的水分被過多的吸收,造成混凝土裂縫。

3.混凝土收漿時,過分壓光,使混凝土表面出現一層砂漿細骨料,使得水泥漿中的Ca(OH)2與空氣中的CO2發生化學生成CaCO3,即發生了碳化反應,而碳酸鈣在澆筑硬化后期會引起混凝土的碳化收縮,導致混凝土樓板出現裂縫。

4.施工速度過快,上荷早,在混凝土尚未達到一定強度時,在混凝土面上堆載、施工,造成早期混凝土受損,在混凝土早期強度低或無強度時,承受彎壓、拉應力,導致混凝土裂縫。

5.施工縫未按規定處理或處理不適當;后期施工擾動前期混凝土,延誤混凝土入模時間,在澆筑過程中加入生水等均能造成混凝土裂縫。

(四)混凝土養護因素

1.夏季施工,混凝土在高溫時段入模,未采取降溫散熱措施,混凝土內部溫升累積,內外溫差過大,導致混凝土形成裂縫。

2.冬季施工未采取防凍措施,在不宜施工的氣候條件下,勉強施工。

3.屋面板施工完成后,長時間未進行保溫隔熱層施工,長期日曬雨淋,受溫度應力的影響形成裂縫。

二、裂縫預防措施

(一)設計方面的主要預防措施

1.盡量采用規則的平面和立面設計,避免平面和立面形狀的突變。統計資料表明:很多混凝土結構的裂縫是由于平面和立面設計不合理造成的,鋼筋混凝土結構物應盡量采用規則的平面和立面設計,避免平面和立面形狀的突變。對于平面布置呈U、L、T狀的復雜平面形式、超過50m 的狹長的平面布置、同一結構的高差太大等不規則現象嚴重的平面及立面形式盡量少用。

2.設計應正確對地基情況提出處理方案,同時還應注明板塊在施工荷載、使用活荷載和二次裝修荷載的限值,設計配筋時應按樓板等效荷載計算板的配筋。

3.構件配筋要合理,間距要適當。在滿足結構受力驗算及最小配筋率的前提下,可盡量配置鋼筋等級低、直徑小的鋼筋,以增強構件的整體抗裂性能。主次梁交合處主梁設加強箍筋或附加吊筋;大截面梁設置腰筋;主梁在集中應力處,宜加設抗剪鋼筋;大跨度、較厚的現澆板,上面中心部位宜配置構造鋼筋;構件斷面突變或因開洞、留槽等可引起應力集中才處設置加強筋。

4.房屋陽角處樓面板,跨度≥3.9m的樓面板、屋面板,均應設置雙層雙向通長鋼筋,房屋陽角處鋼筋間距不宜大于100mm,屋面板跨度≥3.9m的樓面板厚度不宜大于150mm,鋼筋直徑不宜小于Φ8;3.6m≤跨度<3.9m的樓面板,其板角處上部鋼筋間距不宜大于100mm,伸入板內長度不宜小于1/3L,下部鋼筋間距不宜于150mm,分布筋間距不宜大于200mm。

5.應重視屋面、外墻的保溫隔熱設計,保溫隔熱層傳熱系數宜≤1.0W/(m2·K)。當屋面采用架空隔熱層時,應有通風措施。

(二)材料方面的主要預防措施

1.嚴格控制商品混凝土質量,現場取樣按取樣標準嚴格執行。施工單位在訂購商品混凝土時,應根據工程的不同部位和特性提出對商品混凝土的質量要求。

2.嚴格控制外加劑的質量,科學合理的添加外加劑,以減少水泥和水的用量,從而避免產生裂縫。

3.使用潔凈水源,一般來說,選用城市自來水均可滿足混凝土的拌合用水的要求。

(三)施工方面的主要預防措施

1.混凝土澆筑。為避免砼產生分層、離析,澆筑時應嚴格控制拌合物自由落差。澆筑可分層分段進行,但應注意層與層,段與段之間澆筑時間間隔不得超過初凝時間,以免出現施工縫。

2.提高混凝土振搗技術水平。地下室混凝土應全面細致地進行振搗,下料和振搗要形成一定的順序,防止漏振、欠振。要在下層混凝土初凝前下上層混凝土,振動棒直插入下層混凝土中5~l0cm,以保證接層部位砼的質量。要嚴格控制振搗時間,以混凝土開始灌漿和冒氣泡為準,不得欠振或超振。

3.充分利用先進的施工管理模式和科學的操作程序,建立健全完善的技術、質量管理體系;提高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的素質,嚴格控制施工過程,制定科學可供操作的各項措施。避免因施工造成人為隱患。

(四)養護方面的主要預防措施

1.混凝土的早期保濕養護對于避免早期開裂很重要,還需注意季節性氣候條件的不同對混凝土的內外溫差的影響?;炷恋脑缙谑湛s裂縫是地下室墻體開裂的因素之一。一般來說,“帶模養護”不能代替“保濕養護”,保濕養護應采用“小水慢淋”的方式,使新澆的地下室混凝土墻體處在潮濕并且溫度相對穩定的環境當中。在濕度較低、日照強烈、風速較大的地區,往往地下室墻體在施工的過程中不便苫蓋,使混凝土的失水進一步加劇。而在冬季,氣溫較低,在干燥的氣候條件下,表面失水也不容忽視。

2.樓(屋)面板混凝土澆筑后,應按國家標準《混凝土結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的規定,及時采取有效的養護措施,防止混凝土早期收縮裂縫。屋面板經養護后應及時進行保溫隔熱層施工或采取臨時保溫隔熱措施,防止混凝土開裂。

三、結論

裂縫是混凝土結構中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它的出現不僅會降低建筑物的抗滲能力,影響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而且會引起鋼筋的銹蝕,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材料的耐久性,影響建筑物的承載能力,因此要對混凝土裂縫進行認真研究、區別對待,采用合理的方法進行處理,并在設計、材料、施工養護等環節中采取各種有效的預防措施來預防裂縫的出現和發展,保證建筑物和構件安全、穩定地工作。要徹底消除裂縫現象,尚有待不斷提高施工技術和不斷積累經驗,采用更為科學合理的解決方法。

參考文獻

[1]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S].

[2]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S].

[3]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范(GB50367-2006)[S].

[4]田改枝.鋼筋混凝土結構裂縫形成原因分析[J].山西建筑,2005.

[5]王鐵夢.工程結構裂縫控制[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7.

混凝土結構設計論文范文第2篇

摘 要: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和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的城市化程度日益加深,這對我國未來的經濟社會建設具有重大的意義和深遠的影響。但是,隨著城市化發展,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對房屋建筑的性能要求越來越全面,如舒適性、功能性、節能型等性能都成為建筑工程施工設計過程中不可忽視的問題。其中,建筑工程的質量尤其重要,加強對建筑工程結構加固技術的應用,找出適合的加固方法,提高建筑工程質量已經成為我國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十分重要的環節,因此,我們必須要對其給予高度的重視,滿足人們和社會的需求,以促進經濟發展、提高人們生活水平。

關鍵詞:建筑工程;結構加固技術;現狀;方法

一旦建筑物因為一些原因而不能夠繼續滿足某種功能的要求或者對滿足某種功能的要求產生懷疑的時候,我們就必須對建筑物的整體結構或者建筑物結構的某一部分進行檢測,當檢測結果顯示被檢測的建筑物存在安全隱患時,就需要對該建筑物進行一定的加固處理,嚴重時甚至要進行拆除重建。在我國,約有三分之二的大城市都處于地震區,每次發生地震時都會對當地的建筑物造成十分嚴重的破壞,此外,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發展,人口和建筑物的密集程度越來越高,發生火災的頻率也迅速增加,所引發的后果日益嚴重,這十分不利于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因此,加強對建筑工程加固技術的應用是時代背景下的一項基本要求。

一、我國建筑工程結構加固技術的發展現狀

隨著我國建筑行業的迅速發展,人們對建筑工程結構加固的要求越來越高,我國政府也對建筑工程施工方面給予了相對較高的關注。目前,我國已經頒布了一些相關的行為規范,包括《建筑抗震加固技術規程》、《混凝土結構加固技術規范》等,都對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所采用的加固方法、所遵循的加固基本原則、所使用的加固材料、以及施工安全和工程驗收等環節做出了十分明確的規定和要求。這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和推動我國建筑工程結構加固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然而,由于人們大多都習慣了使用傳統的加固經驗,在混凝土結構加固實踐中不能很好的做出改變,也沒有從更深的層次對加固技術進行探索分析,導致我國的加固技術進步緩慢。這使得我國建筑工程加固技術仍然處于相對較為落后的傳統工藝階段,技術含量較低。

二、建筑工程結構加固的意義和原因

所謂建筑工程加固技術,就是指通過采用各種技術措施來提高建筑工程的質量和可靠性,使建筑物能夠滿足安全性、耐久性、適用性等要求。進行建筑工程結構加固的意義在于滿足對建筑結構強度的要求,依據我國建筑工程施工規范的規定,建筑工程結構設計應該遵循極限狀態設計的原則,混凝土結構必須滿足結構應用要求,以確保其符合相關規定的剛性、強度和耐久性標準。

然而,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導致建筑物難以完全符合人們的需求,建筑結構不得不進行加固處理。在我國常見的加固原因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設計過程中存在缺陷。建筑工程設計人員設計過程中,雖然已經綜合考慮了建筑結構安全及使用的各種影響因素,但在實際應用時,由于各個結構的獨特性,使其難以將所有的因素都通過設計中所采用的數學模型表現出來。第二,勘察造成的缺陷??辈烊藛T在建筑工程施工前期會對建筑場地進行實地勘察,收集建筑基地的實際地形資料,以根據實際情況適當調整施工方法,保證建筑物的質量。但是,若不能真實反映勘察過程中的地基土和地下水情況,那么,將極可能造成建筑工程的缺陷。第三,施工過程中造成的缺陷。主要包括了施工隊伍缺少專業系統的培訓、人員素質低下、施工管理混亂等原因。此外,建筑物的不當使用、惡劣的環境、自然災害等因素也會對建筑物造成破壞,使其不得不進行加固處理。

三、我國目前常用的建筑工程結構加固方法

(一)外包鋼加固法

外包鋼加固法的加固原理是:通過在建筑構件的兩角或四角外包上型鋼,使建筑構件的受力性能大大增強,從而實現加固的目的。這種加固方法有濕式和干式兩種,一般濕式加固法效果更好。外包鋼加固法具有操作簡便,現場工作量小的優點,適用于不能增大建筑構件截面積卻又要較大程度增強承載力的情況,例如鋼筋混凝土柱、梁、腹桿的加固等。

(二)加大截面加固法

加大截面加固法,顧名思義,就是在建筑構件的外面外包混凝土,從而使建筑構件的橫截面積大大增加,配筋量也大幅度提升,進而使建筑構件的承載能力得到增強的一種加固方法。這種方法在我國較為傳統,加固工藝也十分簡單,因此應用范圍極廣。一般在梁、板、柱、墻等混凝土結構的加固中都可使用這種方法。

(三)粘貼鋼板加固法

這種加固方法的原理是用特制的建筑結構膠在混凝土構件表面粘貼鋼板,令它們能夠共同工作、整體受力,從而達到加固的目的,結構承載能力大幅度提升。粘貼鋼筋加固法對建筑結構膠具有非常高的要求,其必須要滿足粘結力強、強度高、耐老化、線膨脹系數小、彈性模量高等要求。

四、建筑工程加固方法的選擇要點

目前,在我國常見的建筑工程結構加固技術有很多,它們各具特點,適用于不同的加固情況,對此,在進行加固方法的選擇時,要仔細分析,進行可靠性鑒定,依據鑒定的結果和結構功能降低的原因,并綜合考慮建筑結構布置特征、建筑主體結構傳力承力特征、新增功能要求以及建筑物周圍環境等各個方面的影響因素,以確保加固技術應用的結果能滿足人們的實際需求。

五、結束語

建筑工程的質量關系到國家的經濟發展和人們的生活安全,是社會民生的一個熱點問題,受到了各界的廣泛關注。而建筑結構的科學加固是建筑工程質量安全保障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我們應該對建筑工程加固技術給予高度的重視。首先,嚴格遵守相關規范是最基本的要求。其次,要加強加固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選擇合適的加固方法,確保建筑物的質量能夠符合設計要求。最后,還要注重對建筑工程加固技術的創新和發展,這是在經濟和科技不斷進步的時代背景下促進建筑工程發展的一項基本要求,對我國的長遠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陳鋼,饒亞飛.探討建筑工程結構加固技術[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5(12):912-913.

[2] 楚百磊,李智勇.建筑工程結構加固技術的探析[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5(19):133-133.

[3] 李江濤.簡述建筑工程結構加固技術[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5(21):57-57.

混凝土結構設計論文范文第3篇

摘 要:水利工程設施可以實現對水流的整合和分配,降低水澇災害的發生幾率,還能夠將收集的水資源利用到農業灌溉、水產養殖及人民的日常生產生活中去,由此不難發現,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及財力興建水利水電工程設施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只有這樣才可以切實的提升國家的綜合實力,才能夠提升群眾的生活品質。文章結合當前的具體狀態,分析了水利項目常見的土石方工程相關內容。

關鍵詞:水利;水電;土石方;施工

引言:如果不能控制好豐富的水利資源,就會使得洪水災害泛濫,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所以國家重視水利工程設施的修建,水利水電工程的土石方施工具有綜合性強、系統性強的顯著特點,施工過程也是極其復雜和繁瑣的,會受到諸多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和制約,所以我們必須采取恰當合理及先進的施工工藝開展施工,提高水電工程建設水平和質量。

1 水利工程施工中幾種常見的土石方施工技術

現階段,我國的水利水電工程土石壩的高度呈現不斷增高的趨勢,而且數量也不斷增多,建設的勢頭很猛,技術也在不斷成熟與進步中,尤其是大型施工機械的利用方便了高石壩的大量建設。

1.1 爆破工藝

當前時期,爆破工藝有了很大的發展,其技術含量明顯的增加了。此時的爆破設備改變了,過去使用的大多數是手風鉆,此時已經變成了潛風鉆。此類設備的效率非常高,而且它的技術特色顯著,在具體的工作中能夠明顯的提升鉆孔的精確性,便于工作者合理的控制工作的品質。站在工藝的層面上來分析,經由技術工作者合理的變革炸藥車,此時得到了一種全新的裝藥機械,它不但明顯的提升了裝藥的水平,而且效益很好,在我們國家的很多地方都有使用。

1.2 明挖工藝

在現代化社會發展中,微差爆破技術、光面爆破技術、預裂爆破技術等都得到了顯著的發展,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具體的開展施工工作的時候,為了保證挖掘工作順暢開展,保證精準,一些機構常常使用高坡開挖措施。這種措施非常先進,所以我們可以很好的掌控它的穩定性,保證挖掘工作順暢開展。

1.3 土石壩施工

所謂的土石壩,具體的說就是使用碾壓等措施,將所在區域的土和石料等混合到一起,筑造成壩體。這種壩的結構非常簡單,而且便于開展施工活動,同時還能夠節省材料。其對壩基的規定不是很嚴格,在如今的項目建設過程中,土石壩被大量的應用。它在我們國家的項目之中占據的比例非常高。由于它們的材料不一樣,因此可以分成筑壩材料為石渣、爆破石料和卵石的堆石壩;筑壩材料為土和沙礫的土壩;以上兩種材料所占比例相當的土石混合壩。按照土石壩不同的施工方法可分為:沖填式土石壩、碾壓式土石壩、爆破堆石壩以及水中填土壩等。其中應用最為廣泛的是碾壓式土石壩。按照土石壩不同的壩高可分為:H<30m的低壩、30m≤H<70m的中壩、以及H≥70m的高壩。

對于土石壩來講,它的優點非常多,比如,在建設的時候不需要遠距離運輸材料,此時就能夠明顯的節省長距離運輸的費用。其次,它的性能很好,一般是散粒狀態的,能夠很好的應對變形現象,所以它對地基的規定不是很嚴格。第三,在維修的時候,因為它的結構不復雜,因此很好操控。第四,在工作中,工序不多,工藝不復雜。不過這并不表示它沒有任何的缺陷。第一個問題是,它單獨的布置溢洪道,這主要是因為其壩頂無法溢洪導致的。第二是天氣會對粘性土產生很大的影響。第三是它的下沉現象非常明顯。第四,它的導流不像是其他方法那樣便捷。

對于水利項目來講,土石壩是一類非常常見的結構,而且會不斷加大應用力度。在具體的開展工作的時候,為了保證施工的品質,工作者可把各類有序的工藝用到其中,這樣就可以確保壩體的品質良好。當前時期,此類施工工藝的類型繁多,而且價位不是很高,因此被大量的使用。

1.4 地下項目施工

在當前時代,水利項目必須發揮出應對洪災災害,澆灌田地等的功效。在建設的時候,地下洞室是非常關鍵的一個建設步驟,要先保證施工的品質,就必須變革工藝,使用先進的工藝。當前時期,相關工作者已獲取了充足的經驗,此時的土石方項目品質良好。

2 工程概況

某混凝土拱壩工程設計工期11月,土石方開挖總量約4000萬立方米,混凝土澆筑總量約1400萬立方米。工程選擇了5個混凝土系統、5個人工砂石料系統、6個棄渣場、3個中轉場和2個石料場,施工現場土石方的調度與調配比較復雜。

3 施工準備

在技術準備方面,準備了施工現場進行土石方爆破的,采用了復式交叉鏈接的起爆網絡技術方案,適合工程的實際需要。土石方明開挖的量一般,就采用孔底設置柔性墊層的小梯段爆破法,在土石方的調配方面,經過精細地計算和規劃,基本到預期的利用水平,采用高土壩的方式,預建立21個地下洞室,并配套相應的機械化施工設備。

4 施工程序

4.1 爆破程序

采用復式交叉連接的非電起爆網絡,2489個炮孔分為258段,總延時8.1s,總裝藥35960t一次起爆,圍堰拆除時,對埋有灌漿鋼管的厚75cm的混凝土防滲墻實施爆破拆除,其中上橫圍堰,長598m,總裝藥1536t,分為402段,總延時17.8s一次爆除;下橫圍堰長890m,總裝藥8950t,分為290段,總延時9.5s,一次起爆。

4.2 土石方明挖程序

主要使用鉆孔機械、運輸機械、輔助機械以及挖裝機械等現代化機械,壩高240m,開挖量為4000萬立方米,邊坡高度為330m。

4.3 土石壩施工程序

主要使用混凝土面板堆石壩技術,滑模工藝可以確保項目能夠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還能夠節省物質,保證配比得當。

5 質量安全措施

第一,要切實提升工作者的質量安全意識,經由不定時的培訓,使得工作者能夠真正的從內心之中認識到安全的關鍵意義。第二,要建立合理的品質安管體系。第三,要做好質量安全控制過程,嚴格抓好事前、事中、事后的質量安全,確保項目不存在隱患。第四,要積極的開展監督工作,不斷完善有關的法規,做好宣傳活動,而且要完善舉報制度,充分調動各方力量對工程的質量安全進行監督和舉報,推進我國的法制化進程;第五,要提高隊伍整體素質,編制質量安全手冊,進行新進員工的培訓工作,新工程開工前,對新開工工程進行全面技術交底,使作業人員熟知作業內容及質量要求。

6 結束語

通常來講,在開展土石方項目的時候,會遇到很多干擾要素,它們的存在不但導致施工工作無法順暢開展,還影響到施工的品質,因此為了保證品質,就要求施工者必須要和時代同步,使用優秀的工藝,在工作的時候必須考慮環境等多方面的要素,確保項目和生態的和諧共處,確保水利項目的真正作用得以有效的發揮。

參考文獻:

[1]梅錦煜.我國水利工程土石方施工技術綜述[J].水力發電,2013(29).

[2]呂昕.水利工程施工中土石方施工技術的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6).

[3]霍鑒強.水利工程質量控制措施[J].沿海企業與科技,2010(2).

混凝土結構設計論文范文第4篇

摘要:現階段土木工程的發展速度較快,不僅規模日益增大,施工中所需求的技術和材料也越來越多,但是在很多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的實際施工中,由于一些技術的應用缺乏科學性,同時后續的維修工作質量較差等多方面的原因,導致其施工質量達不到預期,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因此需要重視土工工程中混凝土加固補強技術的方法和具體應用情況,從而進一步的提升建筑的安全穩定性。本文基于這一觀點,先簡單說明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質量問題,后重點闡述基于土木工程混凝土加固補強技術方法及應用。

關鍵詞:土木工程;混凝土;加固補強技術

1.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質量問題

木工程施工完成以后,其建筑在使用的過程中需要面對的各項災害影響較多,包括常見的火災和地質災害都可能導致建筑結構受損。因此要對建筑進行加強防護工作,使其可以更好地面對各種不可預知的災難,同時也提高建筑自身的抵御能力,減少因災害問題所造成的各項損失。之所以導致土木工程中存在混凝土結構的問題,其主要的影響因素在于施工的過程中沒有對建筑施工進行嚴格的技術管控和標準化的監督。

在應用加固技術的時候,首先需要重視了解需要加固的混凝土構件的需要受力情況,通過對實際情況的了解來制定具有針對性和科學性的加固方法和選擇加固技術,在滿足施工實際需求的同時進一步提高其施工過程中的穩定性,避免事故的發生,也使得應用加固技術之后可以達到預期的目標。其次在加固的過程中需要對加固材料進行相應的了解,根據混凝土加固設計的方案,選擇具有針對性的材料,同時滿足不同加固方式的具體需求,結果最后的混凝土結構能夠形成有效協調并且符合當前力學的應用原理,使其具備更高的安全性。

2.基于土木工程混凝土加固補強技術方法及應用

2.1截面加大加固法

針對當前土木工程施工中所存在的混凝土結構的各類問題,截面加大加固法也是常用的一種加固技術。而加大截面法主要應用原理是通過增設混凝土加層或者是砂漿層的方式來增大構件的橫截面積,從而提升混凝土結構的承載能力。目前截面加大加固法的技術發展較為成熟,并且還具有操作簡單的特性,并且能夠適用各種普通墻體柱等混凝土構件的加固。不僅如此應用截面加大加固法,還可以保持原先混凝土結構的受力,方向不變仍舊保持原先的受力水平。因此在混凝土加固過程中截面加大加固發是常常被運用的一種技術,而且還可以有效地提升混凝土承載能力。在具體應用的過程中需要根據原先混凝土結構的受力特點來分析其結構存在的薄弱環節,加固技術具有較強的針對性,然后設計加固方案的時候可以根據相關的要求來進一步地增大其減面積。比如,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在對建筑的梁和板等受彎構建進行加固的時候,一般就會選擇增加上、下側受壓的方式,但是在具體實施中還好是需要詳細的劃和增大原來構建的截面加固的形式,在有效的增大截面的同時也在確保加固作業的順利展開,確保最后可以達到預期的施工標準。

2.2外包鋼加固法

外包鋼加固法主要是利用束縛原結構從而增強鋼筋混凝土構件的抗變形和承載能力,也是一種復合加固方法,應用外包鋼加固技術之后其混凝土構件的整體性更好。在具體應用的過程中,一般需要對構件的四個角展開外包角鋼的工作,增加結構整體的剛度,同時也為了進一步提升及加固的質量,還可以通過焊接的方式將其橫向連成一個整體,實現對原有混凝土構件的協同工作。外包鋼加固技術有著自身的應用優點,不僅操作方法較為簡單,并且現場作業量較少,在有效提高其混凝土構件穩定性的基礎上,還可以根據實際需求適當的調整和增加截面的抗震和承載能力。但是外包鋼加固技術在應用的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鋼材,并且由于其技術的自身特殊性,常常被運用在節點位置的加固上,因此其處理難度較大?,F階段常用的外包鋼加固技術大致可以分為兩類,第一種是外粘型鋼材加固法,同時也叫做濕式加固法,這種加固技術在施工的過程中較為簡單并且快捷。但是這種加固方法在施工的過程中需要。升溫措施對其進行輔助施工,從而加快其固化的過程,進一步優化混凝土結構的售價結構。第二種類型是無黏結外包型加固法,也叫做干式加固法。第二種加固技術相比于第一種其操作過程更為簡單,但是其混凝土構件承載力的提升幅度卻不高。無黏結外包型加固法在對其外包裝和原有固件進行加固的過程中,并沒有進行連接,二者還是各自獨立,并沒有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這也是影響混凝土構件承載能力的一個較大原因,因此這種方法在加固過程中被利用的次數較少。

2.3粘貼鋼板加固法

這種加固技術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過鋼板與補強結構的共同作用,從而進一步的提升混凝土的應用狀態,增強結構的剛度和提升其承載能力。由于這種加固方法自身的特殊性,這種技術常常被應用于一些薄弱位置或者是墻體表面混凝土的價格。且這一種加固技術除了施工過程中較為簡單,硬化所需要的時間和占用的空間都較小。這種加固技術應用之后不會對混凝土的結構外形產生影響,同時其加固效果質量還較好加固,費用較低。但是具有隨行性較差的特點,不適用于一些特殊結構的梁和異形結構梁。粘貼鋼板加固法在應用的過程中,對混凝土還具有選擇性的,并不適合用來處理混凝土的結果,而且一般情況下選擇這種加固技術,其混凝土的強度需要達到C15以上。并且對于周圍環境也有一定的要求,要求溫度不大于60攝氏度,而濕度則是不能超過70%,如果其環境達不到這個要求,在施工之前就需要采取相對應的預防措施,確保加固的質量達到標準。

2.4貼碳纖維加固法

這種混凝土加固技術在應用的過程中主要運用膠黏劑將構建外層和碳纖維增強聚合物進行粘附處理,從而進一步的增強其混凝土結構的抗震性。這種加固技術是一種新興的加固方法,主要是利用碳纖維材料自身所具有的優越性能。因為碳纖維增強聚合物的強度較高,但是質量輕,同時還具備較強耐腐蝕性。因此將這種碳纖維材料運用到加固過程中可以保持混凝土結構外形不產生變化,同時進一步地提升其加固的強度和效果,從而進一步提升混凝土構件負載能力和改善其受力特性。并且碳纖維材料作為一種新興的加固材料,在運用的過程中其費用較高,同時對加固施工人員的專業技術能力有較高的要求。因此為了充分利用碳纖維聚合物的性能,可以達到預期的施工效果,施工的過程中需要對施工的多個方面進行有效管控。而纖維復合材料加固方法在施工中起應用具有普遍性,適用于各個種類的構建和部件的混凝土加固工作。但是在施工中為了充分發展碳纖維材料加固法的作用,需要做好充足的前期基礎資料的準備工作,根據不同的結構和對于黏貼方式的需求不同,選擇最為科學的碳纖維加固方式。

結束語:綜上所述,可知目前我國大部分的土木建筑工程的規模較大,導致了建筑的負荷量提升,在施工的過程中所使用的各種材料的種類也明顯提升,也影響了土木工程施工的質量。所以需要重視其混凝土加固技術的應用,通過使用更多全新的技術進一步提升其建筑的總體質量,同時在施工的過程中還需要增強對混凝土加固技術的研究,針對混凝土構件的實際受力和受損情況規劃合理的加固工作方案,針對性地提升混凝土構件質量,有效地提升其同工程的整體施工質量,減少安全隱患的發生。

參考文獻

[1]聶宏星.混凝土結構常用加固技術及其特點探析[J].建材發展導向,2021,1908:58-60.

[2]趙彬.鋼筋混凝土結構補強技術應用[J].建筑技術開發,2021,4812:11-12.

混凝土結構設計論文范文第5篇

1 西北地區混凝土路面在排水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1) 路表排水設計中的問題。降落在路面表面和路肩表面的降水若不能迅速排走, 一方面會造成路面積水滯留, 雨天行車時形成霧障而影響行車安全;另一方面會因路表積水時間過長而加速瀝青混凝土面層的損壞。從目前的狀況來看, 降落在地面的水大部分沿路面的橫向和縱向坡度流向路肩和路基外, 還有相當一部分水通過裂縫、接縫、路面混合料的孔隙滲入路面結構內部。而相當多的公路在中央分隔帶的排水設計中, 中央分隔帶與路基接觸的周邊未做防水、排水處理, 這樣中央分隔帶區域勢必形成滯水帶, 最終將這些水分滲透到路基土層內部, 對路基造成嚴重危害。

(2) 路基排水設計中的問題。在公路運營的實際狀況中, 邊溝與截水溝出現的問題最為常見。許多邊溝在長度、坡低坡度及斷面的尺寸中設計不符合要求, 導致降水不能及時排除路面, 過多的水分滲入路基, 長期浸泡引起路基沉陷, 使路基失去穩定性和使用性能。

(3) 抗滑表層和下面層設計中的問題。公路設計人員在瀝青混凝土路面結構設計中, 往往將中面層設計為Ⅰ型密級瀝青混凝土, 如AC—20Ⅰ型等;而下面層則設計為空隙率較大的Ⅱ型瀝青混凝土, 如AC—25Ⅱ或AC—30Ⅱ型;他們將采用AK—13型或AK—16型為抗滑表層。但事實上, 為了滿足構造深度這一指標, 施工方在抗滑表層的施工過程中, 往往減少壓實遍數, 降低碾壓溫度以追求表面平整度, 從而使其實際空隙率增大。因此, 只要遇到降雨, 抗滑表層內部往往積水較多, 同時, 由于路面開裂及表面水少量的滲入, 使得不少水分滯留在混合料的空隙中, 這樣, 下面層基往往泡在水中。這樣, 常期的積水浸泡使得集料之間的黏結力喪失, 久而久之, 則會出現坑槽、松散等現象破壞路面。

2 排水不暢對路基、路面的危害

路面病害都不同程度地與地表水和地下水侵蝕有關, 水的作用加劇路基和路面結構的損害, 縮短了它們的使用壽命。 (1) 自由水滲入路基, 使無粘結粒狀材料和地基土的強度降低, 承載力下降; (2) 由于移動車輛產生高動力壓力, 也會引起基層的細顆粒產生唧泥, 出現脫空、錯臺、開裂等現象; (3) 自由水滲入混凝土路面基層內, 使基層強度降低, 承載力下降; (4) 對冰凍地區, 排水不暢將會使路面發生凍脹破壞; (5) 路面排水不暢使行駛中的車輛明顯感到滑移, 影響司機行車安全[1]。

3 完善公路排水采取的對策

3.1 邊溝排水的結構型式

從我國目前的狀況來看, 高等級公路切方路段普遍采用60cm寬深的梯形邊溝, 為防止邊溝水的倒灌滲入路面結構層, 公路在施工的過程中, 可采用在邊溝下設置矩形滲溝或加深邊溝。

3.2 路面結構層內部排水對策

一般而言, 路面結構層排水系統分路面邊緣排水系統和路面排水層排水系統。如果將滲入路面結構層內的水分, 先沿路面結構層的層間間隙或層內空隙橫向滲流入由透水性材料組成的路肩縱向集水溝, 再集中排出路外, 這種排水系統稱為路面邊緣排水系統。為提高公路的防排水性能, 在公路施工的過程中, 可根據道路的實際情況, 來確定路面邊緣排水系統和路面排水層排水系統[1]。

3.3 地下水的排水對策

對地下水的排水, 一般采用盲滲溝的滲透方式。具體做法是將地下水匯集于溝內, 并將水排到指定地點。實踐證明盲滲溝能疏干表層土體, 截斷及引排地下水, 降低地下水位, 增加坡面穩定性, 并能防止地下細顆粒土壤被沖移動作用。為此, 可在地下水位高而路基填土又受限制的地方, 在施工的過程中可沿兩側設置盲滲溝來降低地下水位, 達到防排水的功能[2]。

3.4 提高瀝青混合料抗滲性能的對策

水損害路面的一個原因還與瀝青混合料抗滲性能不高有關。許多道路在施工的過程中, 瀝青混凝土面層厚度與最大粒徑不匹配, 導致路面出現松散的現象。因此, 應將路面抗滲性能作為一個重要的指標來控制, 尤其是瀝青混合料應從原材料的選擇、配合比的確定到施工中攤鋪與碾壓的控制, 從而提高路面的耐久性能。 (1) 提高瀝青性能的方法。提高瀝青的抗滲性首先要提高瀝青黏附性。那么在施工的過程中, 可采用改性瀝青、摻加抗剝離劑, 并在礦粉中摻加適量的水泥或磨細生石灰粉, 這對提高瀝青混合料水穩定性都將會起到明顯作用。 (2) 選擇適當級配范圍的方法。在施工的過程中, 設計人員往往從選擇適當級配上考慮, 提高瀝青用量及提高4.75mm~9.5mm規格集料的用量, 這樣做都將會提高混合料的抗滲性, 但還有一個因素要考慮進來, 那就是應考慮其高溫穩定性能指標能否達到要求, 這一點至關重要。

3.5 防止下封層的滲水對策

公路施工人員都知道, 下封層的主要作用是防止進入瀝青混凝土路面的水分下滲到基層中。就目前的狀況來看, 下封層一般采用層鋪法施工的單層式瀝青表面處置, 這種方法可以阻止一部分水分下滲, 且方便快捷、施工容易, 但卻不能有效地阻止水分下滲。那么比較有效的做法是采用拌和法砂粒式瀝青混凝土, 或在灑布透層瀝青后, 在基層頂面鋪設有紡土工布。為進一步修正基層的平整度, 可用輕型光輪壓路機來回碾壓直至下面的瀝青泛至土工布表面, 這樣做的目的是有效阻止面層或透水基層中的水分侵入到基層中, 真正起到防水作用。

總之, 公路排水設計是公路設計的重要內容之一, 公路的排水設計對路基的穩定性及路面的使用壽命具有顯著的影響。為此, 設計人員在設計過程中, 要綜合考慮各種影響設計的因素, 如公路等級、降雨強度、地下水情況、地形地質、施工現狀等, 力求設計符合實際情況, 這樣才能確保公路的穩定性和行車安全, 達到經濟、合理、高效的目的。

摘要:防排水設計是公路混凝土路面設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闡述了西北地區混凝土路面在排水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并就這些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以提高公路的防排水性能。

關鍵詞:混凝土路面,排水設計,問題及對策

參考文獻

[1] 彭安平.淺析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排水設計[J].湖南交通科技, 2006 (1) .

混凝土結構設計論文范文第6篇

1.1 施工工序的復雜性

鋼筋混凝上結構施工,通常包括以下工序流程:準備工作→測量與放樣、模板架立→鋼筋架立→埋件安裝→混凝土澆筑→混凝土養護、拆模、消缺等。這些工序工作面的位置是不斷變化的,給施工質量管理控制帶來困難。

1.2 施工工序產品的過程性

工序產品的過程性是指工序產品不直接構成建筑最終產品,工序產品可能僅是為制造建筑產品的臨時支架,如建筑模板支撐系統,或雖進入最終產品,如混凝土、鋼筋等,但必須與其它工序產品融合構成新的筑產品,并由此造成工序產品的不可替換性。

1.3 施工工序產品的易損性

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工序產品的易損性是指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期間,前道工序產品作為后道工序產品施工作業的平臺和支架,受后續工序施工作業影響,其品質會遭受破壞。而且,前道工序成果在后道工序實施后,通常會變成隱蔽工程,其缺陷不能及時識別:即使未隱蔽,也會因混凝土的硬化成型,使缺陷的處理異常困難,由此造成現澆鋼筋混凝土建筑結構開裂質量問題,嚴重的發生倒塌事故。

1.4 施工期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時變性

新澆筑的混凝土重力荷載以及施工活荷載,必須通過模板支撐以及二次支撐傳遞到下面先前已澆好的一層或多層樓板,在每一階段,施工荷載都由混凝土時變結構和支撐系統組成的臨時承載系統承擔,這一臨時承載系統的形狀和混凝土材料性能與支模層數、施工周期密切相關,其承擔施工荷載隨施工工序不斷變化。這種由混凝土時變結構和支撐系統組成的臨時承載系統稱為時變結構體系。

在一個施工循環內的不同施工工序:混凝土澆筑、混凝土養護、底層支撐拆除、新澆筑樓層上架設模板支撐、鋼筋綁扎等,由于作業性質不同,各工序所需施工設施、材料、施工人員數量差異較大,導致作用于時變結構體系的荷載隨施工工序(即隨時間)不斷變化。

鋼筋混凝土結構材料性能的時變性,來自于早齡期混凝土中水泥水化反應還未完成,混凝土未經充分養護,早齡期混凝土強度和彈性模量尚處于發展階段,隨時間逐漸增長,鋼筋混凝土結構構件的受力性能也隨時間變化。建設工程施工質量管理與控制必須考慮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階段的上述特性。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工序產品的易損傷性,要求施工工序質量管理模式向施工循環轉變;鋼筋混凝上結構施工組織設計必須考慮施工階段的時變性特性,加強技術設計強化概念設計。

2 從概念設計上著手注意幾個問題

關于強柱弱梁節點。這是為了實現在罕遇地震作用下,讓梁端形成塑形鉸,柱端處于非彈性工作狀態,而沒有屈服,但節點還處于彈性工作階段。強柱弱梁措施的強弱,也就是相對于梁端截面實際抗彎能力而言柱端截面抗彎能力增強幅度的大小,是決定由強震引起柱端截面屈服后塑性轉動能否不超過其塑性轉動能力,而且不致形成“層側移機構”,從而使柱不被壓潰的關鍵控制措施。柱強于梁的幅度大小取決于梁端縱筋不可避免的構造超配程度的大小,以及結構在梁、柱端塑性鉸逐步形成過程中的塑性內力重分布和動力特征的相應變化。因此,當建筑許可時,盡可能將柱的截面尺寸做得大些,使柱的線剛度與梁的線剛度的比值盡可能大于1,并控制柱的軸壓比滿足規范要求,以增加延性。驗算截面承載力時,人為地將柱的設計彎距按強柱弱梁原則調整放大,加強柱的配筋構造。梁端縱向受拉鋼筋的配筋不得過高,以免在罕遇地震中進入屈服階段不能形成塑性鉸或塑性鉸轉移到立柱上。注意節點構造,讓塑性鉸向梁跨內移。

關于“強剪弱彎”措施;強剪弱彎是保證構件延性,防止脆性破壞的重要原則,它要求人為加大各承重構件相對于其抗彎能力的抗剪承載力,使這些部位在結構經歷罕遇地震的過程中以足夠的保證率不出現脆性剪切失效。對于框架結構中的框架梁應注意抗剪驗算和構造,使其滿足相關規范要求。

注意構造措施。對于大跨度柱網的框架結構,在樓梯間處的框架柱由于樓梯平臺梁與其相連,使得樓梯間處的柱可能成為短柱,應對柱箍筋全長加密。這一點,在設計中容易被忽視,應引起重視;對框架結構外立面為帶形窗時,因設置連續的窗過梁,使外框架柱可能成為短柱,應注意加強構造措施;對于框架結構長度略超過規范限值,建筑功能需要不允許留縫時,為減少有害裂縫(規范規定裂縫寬度小于0.3mm),建議采用補償混凝土澆筑。采用細而密的雙向配筋,構造間距宜小于150mm,對屋面宜設置后澆帶,后澆帶處按構造措施宜適當加強。

3 質量管理與控制的施工循環模式

鋼筋混凝土結構產品施工終結的標志是一個施工循環的結束而不是施工工序的結束。施工階段鋼筋混凝土結構所具有的特性,使以施工工序為核心的現行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質量管理與控制模式,無法避免工序產品因后續施工作業損傷而引起的建設工程質量降低。

為此,作者提出以鋼筋混凝土結構內在品質為目標的質量控制新模式,即在以工序產品質量管理與控制的基礎上,引入跨工序的鋼筋混凝土結構質量管理??刂颇J?把工序產品質量管理與控制體系延伸到鋼筋混凝土結構的一個施工循環。這樣建設工程質量管理與控制的起點是施工工序的開始,終點是一個施工循環的結束,而不是施工工序的結束。因此,要求在原有施工工序質量管理與控制方法、措施的基礎上,一切質量活動延伸到施工循環結束。工序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以施工工序結束控制,同時把工序產品質量保護的監督檢驗納入建設工程質量管理與控制之中,以有效杜絕因工序產品損傷造成的建設工程質量降低事故。

在一個施工循環內,對每道工序實施施工質量管理與控制和工序產品質量保護管理與控制。工序施工質量管理與控制方法與傳統建設工程質量管理與控制方法相同,同時設置工序產品保護的質量管理與控制措施,它在每道施工工序結束、工序產品檢查驗收后實施。例如對模板架立產品經檢查驗收后即進入產品保護程序,安排模板架立工人專人維護管理,采取隨鋼筋架立實時修補損傷,隨混凝土澆筑作業巡視模板支架的穩定性能,發現問題及時加固維護:對鋼筋骨架產品質量保護,安排鋼筋綁扎工人專人跟蹤維護,采取隨混凝土澆筑頭提拉踩扁的鋼筋骨架以及重設馬凳等措施,由此實施工序產品質量保護措施。

為驗證該質量管理與控制模式的有效性,作者在某綜合樓施工中進行了嘗試。該建筑為多層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采用2層模板,10d施工周期。為保證施工工序產品不被后道工序破壞,保證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施工質量,施工單位采取了以施工循環為標志的工序產品質量管理與控制方法。通過采取工序施工質量管理與工序產品質量保護措施,使該工程質量達到優良標準,混凝土結構表面平整光潔,無因負筋混凝土保護層過大造成的開裂以及露筋現象。

摘要:本文結合混凝土建筑結構的施工特性,探索質量管理與控制的創新模式、施工概念設計原則。

上一篇:信息化項目管理論文范文下一篇:計算機軟件工程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