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供應鏈金融范文

2023-09-20

供應鏈金融范文第1篇

摘要:在對互聯網供應鏈金融信用風險度量中,可充分發揮互聯網便利獲取中小企業即時動態非財務數據(如交易頻率、客戶活躍程度、滿意度等)的優勢,掌握中小企業基本狀況、互聯網交易狀況、互聯網服務質量、供應鏈行業狀況等指標,以主成分分析法確定影響互聯網供應鏈金融的主要影響因素,準確、及時了解互聯網供應鏈金融的風險程度,突破傳統以財務指標為主衡量金融風險的局限。在此基礎上,可借鑒期貨風險管理的經驗,設計互聯網供應鏈金融風險管理的盯市制度,以邏輯回歸風險判別器進行信用風險判斷,進一步控制和降低互聯網供應鏈金融的信用風險。

關鍵詞:邏輯回歸模型;互聯網供應鏈金融;信用風險;盯市

一、引言

互聯網供應鏈金融是互聯網平臺支持下的供應鏈金融生態圈,在生態圈中,電商、銀行、物流企業、核心企業以及中小企業跨界合作,減緩過分依賴傳統金融機構的程度。與傳統供應鏈金融一般將中小企業的信用風險控制轉移到信用資質高的核心企業相比,互聯網供應鏈金融的信用風險控制是供應鏈整體的信用風險控制。如何管理互聯網供應鏈金融信用風險已經成為許多大型互聯網平臺積極探索的重要課題之一。

二、國內外文獻綜述

國外對于供應鏈金融業務模式的研究較多。早在1948年,艾伯特(Albert)就將供應鏈金融業務模式分為存貨質押和應收賬款融資兩種,并針對各自的管理方式進行了研究。對于供應鏈金融信用風險的研究,國外學者基本上是基于傳統信用風險評估模型進行的,包括信用度量術模型(Credit Metrics)、宏觀模擬模型(Credit PortfolioView)、信用風險附加法模型(Credit risk+)、信用監控模型(KMV)、風險在險值(vaR)和概率型非線性回歸模型(Logistic)。2013年馬姆杜·雷法特(Mamdouh Refaat)就供應鏈金融的信用風險評價進行研究,將SAS信用風險評分體系應用于標準格式下的供應鏈金融信用風險評估。由于互聯網供應鏈金融是從國內興起的,國外對互聯網供應鏈金融信用風險的研究較少,僅有2012年巴蘇和奈爾(Basu&Nair)通過分析B2B平臺互聯網供應鏈金融預付賬款的業務模式,設計了一種隨機動態規劃模型,認為互聯網平臺下中小企業財務狀況的不完善會增加信用風險。

在國內,研究供應鏈金融較早的羅齊等討論了融通倉模式下如何充分利用物流這一關鍵環節完善供應鏈金融業務的問題。對供應鏈金融信用風險研究一般是基于傳統信用風險評估模型或結合其他模型進行的,孔媛媛等構建了供應鏈傳統信用風險的度量模型,并結合模糊算法將某些難以量化的信用風險影響因子模糊化處理。而對互聯網供應鏈金融信用風險研究較少,趙道致等提出的通過電商平臺結合倉單質押業務的信用風險管理,其本質是將傳統供應鏈金融倉單質押信用風險管理模式搬到互聯網。將財務指標應用到傳統信用風險模型的研究相對多一些,郭菊娥等的研究具有代表性,提出基于B2B電商平臺的互聯網供應鏈金融融資模式的發展路徑,指出互聯網化會讓信用風險呈現協同式的特點,并運用財務指標將不同信用風險模型的有效性進行對比分析。

總體來看,國內外對互聯網供應鏈金融信用風險管理的研究較少,且現有研究運用財務指標進行分析較多,運用非財務指標及系統中實時數據進行分析的較少。

三、邏輯回歸模型

邏輯回歸(Logistic)模型是處理分類數據的有力工具,對解釋變量幾乎沒有任何限制,適用性非常強。

(一)邏輯回歸模型簡介

邏輯回歸模型是概率型非線性回歸模型,在因變量為分類變量時應用較多,可根據分類變量取值分為二分類邏輯回歸、多分類邏輯回歸、配對邏輯回歸三種類型。本文主要分析二分類邏輯回歸模型。

對于信用風險研究而言,分類變量主要是違約和不違約,假設y=l為違約,y=0為不違約,p(y=1)為違約概率,x為信用風險指標,企業違約的概率與信用風險指標的關系為:

P=P(Y=1|X)=f(x) 0≤P≤1

對數變換模型為:

這里,β0為常數,β1、β2….βk為信用風險指標回歸系數;p為違約概率,p越大,企業信用風險越大。本文選定p=0.5為閾值。如果通過邏輯回歸模型預測融資企業違約概率在0.5以上時,判定互聯網供應鏈金融信用風險明顯;當計算出來的結果小于0.5時,則判定融資企業沒有違約,互聯網供應鏈金融信用風險可控。

對于違約概率的參數估計,采用迭代解法進行估計:

(二)互聯網供應鏈金融信用風險指標選擇

供應鏈金融的融資對象主要是眾多中小企業,中小企業財務制度相對不健全,其公開的財務數據往往不能體現公司真實的運營狀況。在研究互聯網供應鏈金融信用風險時,指標選擇應過濾掉這些無效信息或虛假信息,利用互聯網平臺的優勢獲得諸如資產價格、資金流水、交易活動產生的實時流動性數據,以便對客戶進行更真實有效的分析,全方位評價、量化其風險,從而提高貸款決策的可靠性。

本文選擇的信用風險指標包括企業基本狀況、互聯網交易狀況、互聯網服務質量和供應鏈行業狀況等指標(參見表1)。

互聯網供應鏈金融的大數據多是非結構性的數據,冗余、重復信息非常多,需要從中篩選出對信用風險影響大的指標。本文運用主成分分析法進行篩選數據。

(三)主成分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是利用降維和線性轉換的思想,將多個相關變量轉化為少數幾個不相關的主成分變量。主成分變量按照方差由大到小排列,可以不重復地反映原始變量的大部分信息,在引進多方面變量的同時有針對性地分析重要指標,從而使問題簡單化。本文應用主成分分析法對互聯網供應鏈企業平臺上的中小企業諸多交易變量進行主成分分析,將模型簡化。

對于互聯網供應鏈金融中的資金供給方即互聯網平臺企業而言,需要觀測p個信用風險影響因子x1,x2,…,xp,平臺上n個企業的因子原始數據矩陣為:

主成分分析主要有以下五個步驟:

(1)將原始信用風險影響指標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統一量綱,得到標準化數據矩陣Z,其矩陣元素為:

主成分分析法的核心邏輯是利用方差貢獻率來解釋原始信息,方差貢獻率是某個主成分的特征值占全部特征值的比例,即:

貢獻率越大,說明該主成分所包含的原始變量信息越多。主成分個數k的選取標準由主成分累積貢獻率決定,累計貢獻率超過85%時,一般就認為主成分指標變量涵蓋了原始變量的絕大部分信息。

(5)對主成分變量進行綜合評價。在確定主成分后,還要注意主成分變量的實際含義解釋,這種解釋需要結合主成分變量的經濟意義,不能機械式填充。

四、實證分析

本文的數據來源于阿里巴巴網,選取了2016年度60家平臺中小企業,其中共900個數據30家企業作為訓練樣本,用于構建模型;另外30家企業作為測試樣本,用于模型的檢驗。按照互聯網供應鏈信用風險影響指標選擇的原則,本文涉及14個自變量,包括年營業收入、倉庫面積、員工人數、累計成交筆數、累計買家數、重復采購率、近90天退款率、近90天投訴率、貨描相符、響應速度、發貨速度、供應鏈重復采購率、供應鏈近90天退款率、供應鏈近90天投訴率(如表1所示)。

運用SPSS統計軟件進行分析如表2所示。

(一)主成分分析結果

運用SPSS統計軟件對14個互聯網供應鏈金融信用風險影響指標進行主成分分析,得到解釋總方差表(參見表3)。主成分提取原則是特征值大于1且累計方差大于85%,由表3可知提取的6個主成分的累積方差貢獻率達到了87.83%,即解釋了87.83%的總變異,大于85%,說明可以有效反映原始數據的主要信息。

圖1為主成分的特征根數值碎石散點圖,從第7個折點開始折線變平緩,落差變小,說明前6個點能夠很好表達原始變量的大部分信息,進一步驗證了上面6個主成分選擇。

主成分確定后,需進一步確定因子載荷矩陣(參見表4)。將因子數據進行正交旋轉得到的旋轉成分載荷矩陣,可使變量解釋更清晰,明確因子的實際意義。

由表4可知,供應鏈重復采購率X12、供應鏈近90天退款率X13、供應鏈近90天投訴率X14等原始變量的信息主要反映在因子F1上,說明的是供應鏈整體的狀況。

累計成交筆數X4、累計買家數X5等原始變量的信息主要反映在因子F2上,說明的是融資方的互聯網交易頻度狀況。

年營業收入X1、倉庫面積X2等原始變量的信息主要反映在因子F3上,說明的是融資方主體基本狀況。

響應速度X10、發貨速度X11等原始變量的信息主要反映在因子F4上,說明的是融資方服務質量的狀況。

近90天投訴率X8等原始變量的信息主要反映在因子F5上,說明的是供應鏈下游投訴的狀況。

重復采購率X6等原始變量的信息主要反映在因子F4上,說明的是供應鏈下游重復采購的狀況。

總之,這6個主成分集中代表了互聯網供應鏈金融企業的供應鏈整體狀況、互聯網交易頻度、主體基本狀況、服務質量、供應鏈下游投訴以及重復采購狀況,解釋了87.83%的主要信息。

(二)邏輯回歸結果以及分析

本文利用SPSS統計軟件對6個主成分為自變量、信用等級作為因變量進行邏輯回歸模型分析,結果如表5所示。

由表5可知,在5%的顯著水平之下,6個主成分都是顯著的,因此整個模型也是顯著的。融資方的違約概率邏輯回歸模型如下:

最后應用上式對剩下30個測試樣本進行回代檢驗,驗證模型的適用性。通過表6可知邏輯回歸模型對測試樣本判別的平均準確率為90%,其中第一類對15個違約樣本辨別出13個,準確率為86.7%;第二類對15個非違約樣本辨別出14個,準確率為93.3%。這表明本文的邏輯回歸模型具有不錯的預測能力。

(三)預測結果分析

傳統供應鏈金融信用風險管理多是基于財務報表數據進行的,這種數據是結構化的、相對靜態的。而互聯網平臺公司在供應鏈交易循環生態中會形成大量的非財務數據,這些數據具有碎片化、非結構化等特點。在本文的主成分分析實證中,互聯網供應鏈金融企業的供應鏈整體狀況、互聯網交易頻度、主體基本狀況、服務質量、供應鏈下游投訴以及重復采購狀況解釋了87.83%的主要信息,這意味著可獨立利用非財務數據對互聯網供應鏈金融的信用風險進行評估。對本文而言,重復采購率、近90天退款率、近90天投訴率、貨描相符、響應速度、發貨速度等非財務數據都是社會關系參與的體現,這種體現跟企業關注的聲譽有關,通過監控這些指標可以進一步管理信用風險。也就是說在互聯網供應鏈金融中,非財務數據可體現很多信用風險的信息,如果不善于利用這些信息,互聯網供應鏈金融的信用風險管理極可能不是充分有效的。

本文用邏輯回歸模型進一步處理這些非財務指標,最后歸一為違約概率判別變量,實證說明信用風險度量具有一定預測能力,獨立利用非財務數據度量互聯網供應鏈金融的信用風險管理是切實可行的。

相對于傳統財務數據,利用非財務數據管理互聯網供應鏈金融信用風險的重大意義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拓寬了風險管理的界限。傳統財務數據主要反映企業運營狀況、擔保物經濟價值等,對于融資方的行為、偏向、心理都不能覆蓋,這些只能通過非財務數據才能有效表現出來,最終落實信用風險控制點。

(2)可及時動態地進行風險管理。對于企業而言,最短的財務報表周期是一個季度,但如此長的周期不能滿足互聯網時代的風險管理要求。因此,傳統的財務數據背景下信用風險管理效率過低,而且是相對靜態的。非財務數據式的信用風險管理可以快速動態地利用日常交易數據隨時監控融資方的信用狀況,在一定程度上可滿足及時監控的要求。

(3)降低信貸欺詐風險。對于大多數中小企業而言,其財務數據都是未經過審計的,財務制度不完善,僅僅依賴財務數據進行信用風險管理,融資方的欺詐成本較低。但是基于大數據的非財務數據風險管理方式對數據進行大范圍杜撰難度和成本都較大,信貸欺詐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五、互聯網供應鏈金融盯市模式設計

實證分析說明,應用邏輯回歸模型預測互聯網供應鏈金融下融資企業的信用風險具有即時動態性,可將其應用到信用風險管理中?;ヂ摼W供應鏈金融信用風險管理的核心有兩點:第一,確認融資方身份以及交易的真實性;第二,動態度量和判別信用風險。

為了動態度量和判別信用風險,本文增設風險判別器,將盯市制度引用到互聯網供應鏈金融信用風險管理模式中。

(一)盯市模式

本文構建的互聯網供應鏈金融風險管理盯市模式結構如圖2所示。該模式中互聯網供應鏈金融信用風險管理主要涉及五個主體:互聯網平臺、資金需求方、資金供給方、物流企業(倉庫)、第三方支付。為了研究方便,假設互聯網平臺、資金供給方、物流企業(倉庫)、第三方支付平臺同屬于互聯網平臺企業集團的子企業(現實中阿里巴巴集團、京東集團基本符合這種假設),互聯網平臺是整個信用風險控制的核心,因為它是大數據的來源,只有互聯網平臺才能真正控制和監督交易行為。資金需求方可以是互聯網平臺的供應商,也可以是下游的銷售商,涵蓋互聯網平臺的所有企業,這些企業只要滿足授信條件都可以向互聯網平臺申請貸款。物流企業和倉庫是整合物流的重要環節,互聯網平臺企業控制了物流企業和倉庫,就相當于獲得了無形的抵押物,包括且不限于應收賬款、訂單、倉單等。資金供給方可以是擁有剩余自有資金的互聯網平臺企業、P2P公司、小貸公司甚至傳統金融機構等。資金流的閉環重點在于第三方支付平臺,如支付寶、財付通等,它可以實現融資、還款、投資三個資金環節銜接循環。第三方支付平臺通過邏輯回歸風險判別器即時動態地監控資金需求方的狀況,預判資金需求方的信用風險,完成授信資金的劃撥、控制、貸后監控、還款所有的資金循環。

(二)盯市機制的實現

本文模擬期貨盯市制度設計了互聯網供應鏈金融信用風險管理模式,資金需求方和資金供給方相當于期貨交易的雙方,第三方支付平臺相當于期貨公司。

第三方支付平臺具有獲取相關數據的優勢,能夠便利獲得邏輯回歸模型計算所需的動態非財務數據,如交易頻率、客戶活躍度、滿意度等,因此第三方支付平臺負責控制邏輯風險判別器,并管理保證金賬號。

該盯市制度主要分為兩個部分:貸前和貸后信用風險管理。貸前信用風險管理由資金供給方結合互聯網平臺大數據進行授信審批,第三方支付平臺根據貸款額度或者授信額度通知資金需求方提交一定比例的初始保證金。貸后信用風險管理是由第三方支付平臺運用邏輯回歸模型計算企業違約概率。如果企業違約概率低于某一值,保證金賬號資金不動;如果高于某一值且低于0.5時,越接近0.5資金供給方收取的保證金越多,當保證金比例低于維持保證金比例時,第三方平臺通知資金需求方追加保證金;如果違約概率達到0.5或者資金需求方未及時追加保證金,則資金供給方將停止對其放貸、追回貸款余額、有權收取剩余全部保證金,如同期貨交易中強行平倉措施一樣,與此同時,第三方支付平臺要協助資金供給方進行催收管理,提前預警并做好失聯管理。

六、結束語

本文構建了互聯網供應鏈金融的信用風險模型,并進行了實證研究,設計了邏輯回歸風險判別器,并借助盯市原理探索了創新的信用風險管理模式,這種模式適用于廣泛的互聯網平臺。目前互聯網金融單筆授信額度小,如阿里模式單筆授信額度僅為100萬元左右,必須依靠大數據進行信用風險度量。由于沒有抵押,自然要求較大的風險補償,以分散小額度單筆授信的風險。本文建立邏輯回歸風險判別器進行盯市機制下的信用風險管理,可有效降低信用風險,彌補阿里模式不能大額授信的缺點,從而實現規?;谛?。

責任編輯:方程

供應鏈金融范文第2篇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供應鏈管理已經成為現代企業經營管理的核心部分。企業所關注的已不再是單純的資金結算和融資,而是對加快資金周轉、降低融資成本、防范各類風險及優化財務報表等方面的綜合需求。

中國銀行針對企業的上述需求,在供應鏈中尋找出核心企業,并以核心企業為出發點,為供應鏈環節中各方提供基于供應鏈流程的貿易融資服務。目前,中國銀行已推出包括融易達、融信達、通易達、 融貨達等在內的一系列供應鏈融資產品。

融貨達

產品說明

在貿易結算業務項下,憑中國銀行可接受的貨物作為質押為客戶辦理的貿易融資業務。 產品特點

為客戶和市場開辟了新的貿易授信融資渠道,減少了對客戶除貨物以外的抵質押擔保品的占用,不僅能有效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也有助于大企業維護客戶和提高其供應鏈體系的整體競爭力,同時還能幫助企業盤活貨物,提高資金周轉速度。 適用客戶

一方面貨物周轉量大、行情走俏,急需資金支持;另一方面除貨物以外的其他擔保品有限,無法從銀行獲得足夠的授信額度。

相關費用

按照各項具體產品的手續費及融資利息收取

申請條件

1.客戶基本條件:

①經縣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準登記,具有經年檢的法人營業執照或其他足以證明其經營合法性和經營范圍的有效證明文件、經過年審的有效貸款卡、開戶許可證,申請辦理進口開證/押匯、進口代收押匯、匯出匯款(限貨到付款)項下貨押融資業務的客戶還應具有進出口經營資格;

②對擬質押貨物經營年限應在2年以上,有穩定的購銷渠道,在當地行業內的經營業績處于中上游水平,有較強的抗風險能力;

③在我行取得客戶評級,無不良信用記錄,并且在人民銀行征信系統內未發現不良信用記錄。

2.基礎交易須具有真實貿易背景,我行應嚴格防范集團客戶關聯公司之間利用貨押融資方式套取銀行資金;

3.貨押質權可以合法、有效地設定,我行能夠取得該質權;

4.融資款項通過我行用于貨款支付;

5.融資期限在1年(含)以下。

辦理流程

1.客戶向中行提交業務申請,中行為客戶核定質押擔保額(質押擔保額部分無需客戶提供除貨物之外的擔保品),并與客戶簽署《質押合同》;

2.按照有關業務程序,為客戶辦理相關結算及貿易融資業務;

3.貨物到達后,中行、客戶及倉儲監管合作單位三方簽署《動產質押監管協議》;

4.客戶就質押物向中行認可的保險公司購置存倉保險并指定中行為第一受益人,保單正本交由中行保管;

5.客戶憑中行出具的《放貨通知書》分批提貨或一次性提貨,提貨前應向中行歸還融資本息,或在遠期信用證項下補足開證保證金。

融易達

產品說明

融易達是指在以賒銷為付款方式的交易中,在買方簽署書面文件確認基礎交易及應付賬款無爭議、保證到期履行付款義務的情況下,我行在全額占用買方授信額度的前提下,不占用賣方授信額度為賣方提供融資。

產品特點

1.利用買方(核心企業)空閑的授信額度為其周邊的中小供應商提供基于物流環節的融資服務。

2.優化財務報表。融易達業務要求買方對基礎交易進行確認,明確了應付債務,據此,我行可買斷相關應收賬款,進而優化賣方的財務報表。

3.促進業務發展。由于融易達業務解決了賣方的融資需求,因此為買賣雙方擴大業務往來增添了一個有利因素。

利率

原則執行同檔次人民幣貸款利率,外幣融資采用LIBOR加點方式。

適用客戶

1.融易達業務適用于以賒銷為付款方式的貨物、服務貿易及其他產生應收賬款的交易。

2.買方(債務人)面臨上游客戶迫切的融資需求,為降低其內部財務成本,拓展業務,同意占用自身額度由保理商為其供應商提供融資支持。

申請條件

1.依法核準登記,具有經年檢的法人營業執照或其他足以證明其經營合法性和經營范圍的有效證明文件;

2.擁有貸款卡;

3.擁有開戶許可證,并在我行開立結算賬戶。

辦理流程

1.賣方向保理商提交《融易達業務申請書》、貿易合同及其他必要文件,保理商審核貿易真實性和業務文本;

2.保理商全額占用買方額度,出具《融易達業務額度核準通知書》,將有關核準結果通知賣方;

3.保理商與賣方簽訂《融易達業務風險承擔協議書》;

4.賣方履行相關貿易合同項下的約定后,將相關應收賬款轉讓給保理商;

5.在賣方提交單據后,保理商立即要求買方在貿易合同規定的時間內對發票項下的基礎交易內容予以認可,并要求買方簽署《應收賬款債權轉讓通知/確認書》;

6.保理商以賣方受核準的發票金額為上限,為賣方辦理融資;保理商為賣方辦理融資,無須占用賣方授信額度;

7.保理商定期對已到期的應收賬款向買方進行催收。若買方無正當理由且未在規定的付款到期日后30天內將款項付給保理商,則保理商將在付款到期日后第31天從買方的賬戶中扣款;

8.在收到買方付款后,保理商在一個工作日內扣除自身費用、融資本息后,將余額(如有)付賣方。

通易達

產品說明

指我行接受開證銀行或其指定銀行已承付的國際/國內信用證項下應收賬款作為質押,為客戶提供的開立國際/國內信用證及/或辦理后續進口押匯或國內信用證買方押匯業務。

產品特點

幫助以往面臨授信瓶頸的企業可通過使用有收款保證的合格應收賬款質押,辦理開證或押匯業務,從而盤活應收賬款、降低資金成本。

適用客戶

1.在我行同時具有開證業務和遠期信用證項下交單業務需求;

2.因其自身財務實力所限,以及缺少不動產抵押和第三方擔保,一般較難在銀行取得足額授信額度;或者盡管已在我行取得足額授信額度,但有時因業務周期處于峰頂等原因,開證需求會突破其授信額度;

3.企業對運營成本較為敏感,希望不支付融資成本而獲得開證授信,從而充分利用在途資金,降低資金成本。

收費

按照各項具體產品的手續費及融資利息收取。

申請條件

1.原則上在我行辦理貿易結算業務的時間在1年以上;

2.企業經營和財務狀況良好;

3.與我行往來關系正常,無不良授信記錄。

辦理流程

1.我行受理客戶的“通易達”業務申請,對客戶資格和質押應收賬款的有效性進行核實;

2.客戶與我行簽署《信用證下應收賬款質押合同》及各項業務合同;

3.我行在取得對承兌/承付行的足額金融機構授信額度后,為客戶辦理開證業務;

4.A/如質押應收賬款到期日早于信用證對外付款日,于到期日收款后,將不低于質押應收賬款部分的款項轉入客戶在我行開立的保證金賬戶,辦理相應的保證金質押手續,并在信用證對外付款日從保證金賬戶直接對外支付;

B/如質押應收賬款到期日晚于信用證對外付款日,最遲不晚于信用證對外付款日當天為客戶辦理融資,所得融資款項用于對外支付。

融信達

產品說明

融信達是指中國銀行對出口商已向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簡稱中信保公司)或經中國銀行認可的其他信用保險機構投保信用保險的業務,憑相關單據、投保信用保險的有關憑證、賠款轉讓協議等為出口商提供的資金融通業務,是中國銀行研發的“達”系列貿易融資特色產品之一。

產品分類

根據中信保公司的經營范圍分:短期“融信達”和中長期“融信達”

按是否保留追索權分:有追索權“融信達”和無追索權“融信達”(可提前辦理出口退稅及核銷手續)

產品特點

1.加快資金周轉、改善現金流量;

2.規避各類風險;

3.降低門檻,減少額度占用,擴大融資規模。

利率

融資利率按照我行貿易融資業務的利率授權執行,費率按價格服務表執行。

適用客戶

用于滿足出口商在已投保信用保險的出口貿易項下的融資需求

申請條件

一、辦理有追索權融信達業務的客戶應滿足以下條件:

1.原則上在我行辦理國際結算業務的時間在1年以上;

2.企業經營和財務狀況良好;

3.與我行往來關系正常,無不良授信記錄。

二、辦理無追索權融信達業務的客戶應滿足以下條件:

1.原則上應是我行重點支持的國際結算客戶;

2.在我行辦理國際結算業務的時間原則上在3年以上;

3.企業經營和財務狀況良好;

4.在我行信用評級連續兩年在BBB級(含)以上;

5.企業進出口規模在當地排名靠前;

6.歷史履約記錄良好,與我行往來關系正常,無不良授信記錄。

辦理流程

1.出口商就擬申請融資的出口業務向中信保公司投保出口信用保險,中信保公司向出口商出具保險單;

2.出口商按照保單條款或與中信保公司雙方繳納保費協議的相關規定,在規定時限內及時申報并繳納保費;

3.出口商向我行提交融資申請書、出口業務相關單據及構成完整出口信用保險單的相關單據;

4.短期融信達業務項下,出口商與我行和中信保公司三方簽訂《賠款轉讓協議》;中長期融信達業務項下,出口商與我行簽訂《賠款轉讓協議》,同時向中信保公司出具《賠款轉讓協議》,中信保公司就賠款轉讓事宜向出口商及我行進行書面確認;

5.我行經審核同意辦理后,占用中信保公司和出口商的授信額度,確定融資比例后將融資款項劃入出口商賬戶,并將出口單據寄往國外銀行或付款人進行索匯;對于評級連續兩年在BBB以上的客戶,應考慮不占用對出口商的授信;

供應鏈金融范文第3篇

2014-02-12 中國資本聯盟

【金融:商學院】

商業銀行出于風險控制的考慮,不愿意為一些營業規模小、缺少抵押擔保的中小企業提供資金融通。這些企業為了解決融資問題只能轉向準入標準較低而成本相對較高的民間借貸,而銀行就失去了這部分信貸客戶資源。商業銀行如何在控制信貸資金風險的同時攬收資信狀況良好的中小企業客戶,成為銀行能否擴大其信貸產品市場規模的一個重要方面,也為中小企業解決其融資困難的問題提供了可能性,而供應鏈融資是實現這兩個目標的一種途徑。

一、供應鏈融資概述

(一)供應鏈融資的內涵。

供應鏈融資是指商業銀行為某產業的供應鏈條中的一個或多個企業提供資金融通服務,將某個大型優質企業作為核心企業,在其上游供應商和下游經銷商中選擇資質良好的企業,通過做貨物或債券質押,為其提供授信額度,降低整個供應鏈條的融資成本,提高銀行資金的利用效率,同時解決一些企業融資困難的問題,從而實現銀行、企業和商品供應鏈的可持續發展。

(二)供應鏈融資的主要特點。

商業銀行為企業提供的供應鏈融資業務不同于傳統的貿易融資,主要有以下特點:

第一,供應鏈融資需要有一個大型優質企業作為供應鏈的核心企業,其原材料采購和商品銷售過程能形成穩定的供應鏈。

第二,供應鏈融資的對象并非單一企業,而是整個商品供應鏈條上的資質良好、符合銀行融資要求的相關企業。供應商、核心企業和分銷商之間形成統一的融資渠道,可降低整個供應鏈的融資成本。

第三,核心企業的上游供應商和下游經銷商多為中小企業,通過借助核心企業良好的商業信譽和強大的履約能力,可以增大銀行為部分中小企業融資的意愿。

第四,商業銀行在供應鏈融資的運作上實行“一次申請、一次審批”,降低了融資的評級、授信、擔保等信貸門檻,可簡化操作流程,銜接企業的采購、庫存和銷售環節的資金需求。

第五,供應鏈融資多使用融資產品組合,形成多樣化的供應鏈融資產品,如訂單融資和國內保理相結合、預付款融資和商品融資相結合等,從而為企業提供強大的資金支持和靈活的結算手段。

(三)供應鏈融資的運作模式。

供應鏈融資在我國金融業中尚處于起步階段,但發展迅速,多家商業銀行都相繼推出了供應鏈金融服務,如深圳發展銀行的“基于核心企業的供應鏈金融服務解決方案”、建設銀行的“物流金融”、工商銀行的“基于核心企業的供應鏈融資”等服務類型?,F階段我國的供應鏈融資主要有三種模式。

1、適用于采購環節的應收賬款融資模式。處于供應鏈上游的供應商向核心企業提供原材料時,形成對核心企業的應收賬款債權,供應商以未到期的應收賬款向商業銀行申辦融資業務,具體包括應收賬款質押和應收賬款保理。應收賬款質押是指供應商將應收賬款單據出質給商業銀行從而獲得貸款,獲得核心企業支付的采購貨款后再向銀行歸還貸款本息;應收賬款保理是指供應商將應收賬款無追索權地出售給銀行,從而獲得貨款融資。

更多金融業資訊,案例、法規、分析、創新、PE/VC、IPO、三板、并購重組、銀行、債市、信托、項目融資、資產管理、資產證劵化、風險管控、基金管理、小貸、典當、擔保、保險、行業知識等,學習、交流,盡在《中國資本聯盟》平臺微信公眾賬號:CACNORG。讓我們以誠攜手共進,締造中國金融未來。

2、適用于銷售環節的預付賬款融資模式。處于供應鏈下游的經銷商從核心企業進貨銷售時,須向核心企業預先支付貨款,供應商以倉單所代表的提貨權向銀行出質,由銀行向核心企業支付需預付的款項,形成預付賬款融資,經銷商以銷售貨物的收入償還銀行貸款本息。

3、適用于經營環節的動產質押融資模式。資金短缺的企業將其原材料或庫存商品等流動資產交由第三方物流保管,商業銀行與該企業和第三方物流共同簽訂融資協議,由銀行為該企業提供一定額度的短期貸款。

二、輪胎產業供應鏈融資案例分析

(一)

輪胎產業供應鏈基本情況。

山東省J 輪胎公司于2000年 12月成立,地處全國規模最大、經營品種最全的專業輪胎生產基地,目前注冊資本為 21789 萬元。該公司是當地政府的重點扶植企業,具有良好的發展空間和市場前景,2012年在全球輪胎企業排名中名列第 35位。

核心企業J 輪胎公司與其下游經銷商的傳統銷售模式流程如下:

1、J輪胎公司與經銷商簽署年度經銷協議;

2、經銷商訂貨時,需先將款項預付至J 公司銷售部門開立的核算帳戶中或直接支付銀行承兌匯票,J 公司銷售部門開出預付款收據,形成銷售訂單。

3、J輪胎公司生產部門根據經銷商的訂單安排生產,生產周期為 1-3個月;

4、貨物生產完畢后,經銷商將提貨單交至J 公司指定的運輸公司,貨物運輸到經銷商指定地點,完成提貨。

在輪胎產業銷售供應鏈中,J 輪胎公司作為核心企業處于強勢地位,不允許其下游經銷商有賒欠行為,經銷商只有先支付全部貨款,才能夠提到貨。下游經銷商若想擴大銷售規模,就需要增加進貨量,支付更多的預付資金,而這些經銷商大多為中小企業,資金流緊張時就迫切需要向銀行融資。在這種傳統的輪胎銷售模式中,銀行只起到為核心企業開立結算賬戶的作用,商業銀行考慮到這些經銷商通常沒有有效的土地、房產等抵押物作擔保,信貸風險較高,往往不愿向其提供信貸融資。

(二)供應鏈融資運作方案。

為了解決下游經銷商融資難的問題,同時滿足核心企業壯大其經銷商隊伍、提升市場占比的需求,G 銀行擬采用 “預付款融資+保證金+核心企業山東省J 輪胎公司提供擔保及回購承諾”的方式為J 輪胎公司指定的下游經銷商辦理小企業信貸業務,達到拓寬擔保渠道、擴大客戶規模、提升核心客戶市場占有率、實現小企業信貸業務快速健康發展的目的。

G 銀行與J輪胎公司協商溝通后,根據歷年交易量和回款情況,選擇其中 16家優質的下游經銷商推薦給G 銀行,作為開展供應鏈融資業務的目標客戶,并由J 公司向G銀行建議授信額度。

設計供應鏈融資方案時的要素主要包括:

1、采用 “預付款融資+保證金+核心企業山東省J 輪胎公司提供擔保及回購承諾”的方式辦理業務。

2、核心客戶J輪胎公司向G 銀行推薦經銷商名單并提供年度融資計劃后與經銷商、G 銀行簽訂《供貨商、經銷商與銀行合作協議書》,明確三方的權利和義務。該協議約定,若經銷商未能按時歸還融資,核心客戶承諾對輪胎進行回購或調劑銷售,核心企業承擔無限清償責任。

3、經銷商需在 G 銀行的核心客戶所在地支行開立或指定專用賬戶,該賬戶作為向核心客戶支付貨款、歸集銷貨款的唯一專用賬戶,并接受 G銀行監督管理。

4、融資金額根據經銷商年度經銷協議及經銷商申請金額確定,不高于預計進貨總金額的70%。

5、融資期限一般不超過3個月,最長可至 6 個月。

據此,設計出該供應鏈上的預付賬款融資的具體操作流程,主要包括九個步驟:

1、核心企業J輪胎公司與下游經銷商(借款人)簽訂購銷合同。

2、經銷商向在G 銀行開立的保證金賬戶中存入合同總量金額 30%的保證金。

3、G銀行根據融資品種與經銷商簽訂《預付款融資合同》,約定雙方的權利義務。

4、G銀行與核心企業簽訂擔保合同和商品回購承諾。

5、G銀行將貸款以受托支付的方式直接支付給核心企業,作為經銷商從核心企業進貨的預付款。

6、經銷商提貨前向其在G 銀行開立的保證金賬戶中存入不少于本次提貨總金額的保證金,并遞交“提貨申請書”,列明企業提貨的相關條款。

7、G銀行核實經銷商存入的保證金足額到位,根據 “提貨申請書”向核心企業簽發“提貨通知書”,三方合作協議中約定 “提貨通知書”為核心企業發貨的唯一憑證,不得掛失、不得補辦、不得隨意涂改。

8、核心企業在接到提貨通知書并確認無誤后,將回執遞交G 銀行。

9、核心企業收到提貨通知書后向經銷商發貨。

三、供應鏈融資業務操作中應注意的問題

(一)下游經銷商準入標準。

G 銀行在從下游輪胎銷售企業中選擇融資客戶時,需要綜合評價這些企業的資質,從中選擇資質良好的銷售企業作為供應鏈融資的目標對象。

資質評價標準主要包括:

1、在G銀行開立基本結算賬戶或一般結算賬戶;

2、直接從核心輪胎生產企業進貨,與核心企業有兩年以上合作經驗,履約記錄良好,無拖欠貨款及其他不良記錄,未發生重大貿易糾紛,無不良信用記錄;

3、以輪胎為主要經營產品,具有豐富的經營管理經驗;

4、在核心企業提供的經審核并加蓋公章確認的經銷商客戶名單中;

5、可與核心企業簽訂《供貨商、經銷商與銀行合作協議書》,明確三方的權利義務。

(二)向借款人提供的授信額度。

銀行依據核心企業提供的經銷商年度融資計劃、經銷商與核心客戶簽署的年度購銷合同和經銷商的信用評級,按照銀行債項授信相關管理辦法,為經銷商核定循環方式授信額度(授信有效期為 1年,有效期內授信限額可循環使用)。對已有授信不能滿足經銷商臨時性融資需求時,可占用核心客戶非專項授信。

(三)監督支付融資款項。

為確保融資款項的用途真實合規,G 銀行對經銷商賬戶實行專戶管理,確保??顚S?。經銷商必須將保證金資金(融資外的其余預付資金)存入專戶,以轉賬或匯款方式與融資款項一并支付給核心企業。

(四)供應鏈融資業務風險防范措施。

1、貸款行、核心企業和經銷商簽署三方協議,約定若融資到期時經銷商無法償還貸款,由核心企業對輪胎進行回購或調劑銷售并且保證調劑銷售成功,回購或調劑銷售價格由核心企業和經銷商雙方商定。

2、關注輪胎市場經營狀況的變化、原材料及產品價格大幅波動等系統性風險。

3、定期分析、評估產業集群的整體風險,采取針對性管理手段,密切關注、跟蹤監測集群內企業的經營狀況、銷售回籠情況,以及保證人保證能力變化等情況。

4、加強貸后管理,要求經銷商銷售收入的全部或大部分歸集到 G 銀行賬戶,日均存款占比不低于貸款占比。若出現銷售收入下滑或銷售歸行率達不到約定比例,及時采取壓縮授信、收回貸款等保障措施。

5、制定違約貸款處置預案,包括扣收保證金、追究保證人責任,明確相關各方的責任和追償順序,確??焖賹崿F債權。劉本英 崔聰聰

更多金融業資訊,案例、法規、分析、創新、PE/VC、IPO、三板、并購重組、銀行、債市、信托、項目融資、資產管理、資產證劵化、風險管控、基金管理、小貸、典當、擔保、保險、行業知識等,學習、交流,盡在《中國資本聯盟》平臺微信公眾賬號:CACNORG。讓我們以誠攜手共進,締造中國金融未來。

供應鏈金融范文第4篇

摘要:迅速發展的互聯網金融豐富了金融業態,促進了普惠金融發展,也催生了對個人和企業信用數據服務需求。本文在分析互聯網金融的征信發展基礎上,研究征信與互聯網金融對接的政府主導型、市場主導型、行業會員制模式,建議在互聯網征信業務發展初級階段應以政府主導模式為主,逐步引導市場主導型模式健康發展,加快建立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成員信用信息共享機制,最終形成政府征信機構為引導,市場征信機構為主體,行業協會征信機構共同發展的征信體系。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征信體系;金融信用信息;金融創新;金融改革

一、引言

2013年被稱為互聯網金融年,阿里小貸、京東供應鏈金融、P2P網貸、眾籌、第三方支付及傳統金融機構互聯網營銷等互聯網金融模式如雨后春筍般興起,越來越多的個人、小微企業通過互聯網尋求融資、借貸等金融服務。因此,互聯網金融催生了對個人和企業信用數據服務需求。以P2P網貸平臺為例,掌握借貸者的個人基本信息、貸款申請、貸款開立、貸款還款和特殊交易等信用信息,可以幫助P2P網貸平臺更全面了解授信對象,防范借款人惡意欺詐、過度負債等信用風險。2013年P2P網貸規模達到1000億元,而因信息不對稱引起借款人信用風險失控、無法正常還款,導致倒閉P2P網貸平臺75家,涉及金額12億元①。信息不對稱問題已經危及到互聯網金融的聲譽、健康可持續發展,而征信正好能有效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

二、征信概念及發展模式

(一)征信概念

征信是依法收集、整理、保存、加工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組織的信用信息,并對外提供信用報告、信用評估、信用信息咨詢等服務,幫助客戶判斷、控制信用風險,為促進信用經濟發展和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發揮著重要的基礎作用。一是防范信用風險。征信降低了交易中參與各方的信息不對稱,避免因信息不對稱而帶來的交易風險,從而起到風險判斷和揭示的作用。二是擴大信用交易。征信解決了制約信用交易的瓶頸問題,促成信用交易的達成,促進金融信用產品和商業信用產品的創新,有效擴大信用交易的范圍和方式,帶動信用經濟規模的擴張。三是提高經濟運行效率。通過專業化的信用信息服務,降低了交易中的信息收集成本,縮短了交易時間,拓寬了交易空間,提高了經濟主體的運行效率,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四是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1]。征信業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征信業有助于遏制不良信用行為的發生,使守信者利益得到更大的保障,有利于維護良好的經濟和社會秩序,促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不斷發展完善。按收集對象可分為企業征信和個人征信兩類,企業征信主要是收集企業信用信息、生產企業信用產品的機構,個人征信主要是收集個人信用信息、生產個人信用產品的機構。

(二)征信模式

國際上,按照征信機構類型可分為市場主導型、政府主導型、會員制等三種模式。第一種是市場主導型模式。這種社會信用體系模式的特征是征信機構以營利為目的,收集、加工個人和企業的信用信息,為信用信息的使用者提供獨立的第三方服務。美國、加拿大、英國和北歐國家采用市場主導模式。第二種是政府主導型模式。這種模式是以中央銀行建立的“中央信貸登記系統”為主體,兼有私營征信機構的社會信用體系。中央信貸登記系統是由政府出資建立的全國數據庫網絡系統,直接隸屬于中央銀行。法國、德國、比利時、意大利、奧地利、葡萄牙和西班牙等采用政府主導模式。第三種是行業會員制模式。這種模式是指由行業協會為主建立信用信息中心,為協會會員提供個人和企業的信用信息互換平臺,通過內部信用信息共享機制實現征集和使用信用信息的目的。在會員制模式下,會員向協會信息中心義務地提供由會員自身掌握的個人或者企業的信用信息,同時協會信用信息中心也僅限于向協會會員提供信用信息查詢服務。日本采用這種社會信用體系模式。

(三)相關研究

互聯網金融方興未艾,互聯網征信模式研究也剛剛起步?;ヂ摼W征信的核心是信息處理。謝平和鄒傳偉(2012)認為互聯網金融在信息處理上,與商業銀行間接融資、資本市場直接融資差異較大。社交網絡先生成和傳播信息;搜索引擎再對信息的組織、排序和檢索,能緩解信息超載問題,有針對性地滿足信息需求;云計算保障海量信息高速處理能力[2]。在互聯網金融的征信模式研究上,王希軍和李士濤(2013)認為根據交易對象的信用情況開展業務的P2P網絡小額貸款以及電子商務大量的征信需求巨大,可利用互聯網平臺接入村鎮銀行和小額貸款公司等小型機構,亦可通過云計算、大數據,形成時間連續、動態變化的信息序列,預測資金需求者的動態違約,精確進行風險定價[3]。趙相東和相振宇(2013)認為“接口式”和專線式接入人民銀行征信系統都不適合互聯網小微金融機構,而應在信用數據庫的基礎上構建面向小微金融機構的征信服務平臺,既可滿足小微機構獲取信息主體的信用信息需求,又能有效,防范地區、行業系統性風險,還可豐富央行征信系統信用信息[4]。黃海龍(2013)認為電商金融包含大數據、電商平臺、資金提供方、資金需求方,利用物流、商品流、資金流的產生的征信數據,提供消費者信貸和中小微企業貸款[5]。陳冬宇等(2012)認為快速發展的網絡借貸行業風險諸多,引入第三方個人征信,加強征信機構合作,通過披露法制化、申請自愿化、數據標準化、合作流程化,完善違約懲罰機制,降低信用風險,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6]。艾志鋒和陳宇(2013)認為從事網絡借貸資訊服務的第三方網絡平臺提高網絡借貸雙方實時數據資、網絡借貸平臺資信評估、利率、費率,借貸評論社區,并建立網絡借貸信用檔案,有效補充互聯網征信[7]。與已有文獻不同,本文在分析互聯網金融的征信發展基礎上,探索征信與互聯網金融對接的政府主導型、市場主導型、行業會員制模式及選擇次序,并針對性提出相關建議。

三、互聯網金融與征信發展

(一)征信機構多樣化發展

截至2012年末,我國有各類征信機構150多家,征信行業收入約20多億元。我國征信機構主要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政府背景的信用信息服務機構20家左右。第二類是社會征信機構50家左右。其業務范圍擴展到信用登記、信用調查等。社會征信機構規模相對較小,主要以從事企業征信業務為主,從事個人征信業務的征信機構較少。征信業務收入和人員主要集中在幾家大的征信機構上。第三類是信用評級機構。納入人民銀行統計范圍的信用評級機構共70多家。

(二)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不斷完善并廣泛應用

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主要采集傳統金融機構(主要是授信機構)信貸信息,由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負責建設、運行和維護。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已經成為我國重要的金融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并廣泛應用。

目前該數據庫已基本涵蓋金融市場所有授信機構類型。截至2013年末,企業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累計接入機構754家,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累計接入機構776家。其中,企業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為1919.3萬戶企業和其他組織建立了信用檔案,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為8.4億自然人建立了信用檔案,基本上為國內每一個有信用活動的企業和個人建立了信用檔案。數據庫的查詢和應用越來越廣。企業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開通查詢用戶4.2萬戶,全年查詢次數1.04萬次,日均查詢次數28.5萬次;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開通查詢用戶17萬個,全年查詢次數3.5億次,日均查詢95.3萬次。

(三)互聯網征信業務初步開展

一是互聯網信用報告查詢和應用逐步開展。2013年3月27日,征信中心通過互聯網查詢本人信用報告試點工作在江蘇、重慶、四川三?。ㄊ校╅_展。同年10月28日,試點工作范圍擴大至江蘇、重慶、四川、北京、山東、遼寧、湖南、廣西、廣東9?。ㄊ校?。截至2013年末,社會公眾申請注冊用戶數175.8萬人次,有129.4萬人通過了身份驗證,通過率73.6%,申請查詢信息產品667.2萬次,其中查詢信用報告223.2萬次,查詢信息概要215.9萬次,查詢信用信息提示228.1萬次。相比我國8億多互聯網使用人數,互聯網信用報告使用率還很低,發展空間很大。

二是互聯網企業開展征信。與傳統金融業相比,互聯網公司,特別是電商平臺,其掌握的核心優勢在于支付渠道和海量的數據積累,活性高,變化頻繁,能夠對借款人的資本信用做即時、快捷的評估,并進入貸款操作流程。

在互聯網金融的具體業務模式中,第三方支付的金融信貸優勢在于擁有用戶海量的交易數據和很快的交易頻率,能夠確保平臺的信貸不良率控制在1%以下,大幅領先于銀行的小貸業務。阿里金融通過數據平臺開展征信操作,有效商戶信貸風險控制,實現日均100萬左右的利息收入。蘇寧、騰訊、京東等電商平臺,或自己開展小貸業務,或與銀行合作開發信貸產品,都是利用電商平臺的客戶交易數據,開展征信活動,挖掘用戶金融需求,控制信貸風險。P2P公司作為互聯網金融的重要類型,本質上也需要利用平臺或者其他渠道的互聯網數據進行數據征信分析。P2P就是陌生人之間的網上借貸,在不相識的人之間開展借貸業務,投資者就需要借助對借款人的數據分析來完成信用評估。目前國內的P2P公司還沒有達到完全的網上數據征信,因其數據庫不完善,各個平臺之間數據庫相對封閉。

四、互聯網征信模式選擇

目前,我國互聯網征信模式可有三種選擇:征信中心為代表的政府主導模式,電商征信機構和金融機構征信機構為代表的市場主導模式,互聯網金融協會信用信息中心為代表的會員制模式(見表1)。

(一)政府主導型模式:人民銀行征信中心

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采集的金融機構的貸款、信用卡等記錄、具有系統技術成熟、規模效應、信息保密性強等優勢、可逐步接入P2P、眾籌等網絡貸款平臺,并征集相關信用記錄,為互聯網金融企業提供服務同時豐富數據庫?;ヂ摼W金融和人民銀行征信系統可互相補充完善,共同發展。

(二)市場主導型模式:電商平臺或金融機構設立征信機構

電商組建征信機構,利用自身用戶多、交易數據包含的信息量大,通過大數據、云計算充分挖掘數據信息,控制信貸風險,并對外提供征信服務。金融機構組建征信機構,通過組建電商平臺,并利用綜合牌照,風險管理能力等優勢,將交易數據和傳統資產負債,抵押物等信息綜合,充分挖掘銀行、證券、保險、信托、基金等信息,控制信貸風險,并對外提供征信服務。

(三)行業會員制模式:互聯網金融協會設立征信機構

互聯網金融協會設立征信機構,通過采集互聯網金融企業信貸、物流信息開展征信活動,并免費向會員共享,亦可向非會員開展收取金融中介服務費用。

(四)模式選擇次序

一是在互聯網征信業務發展初級階段,可以政府主導模式為主,充分利用人民銀行征信系統?;ヂ摼W金融企業,特別是P2P、眾籌模式等自身數據缺乏,可試點通過接入人行征信系統,了解借款人信用,控制信貸風險。

二是逐步引導市場主導型模式健康發展,鼓勵互聯網電商平臺、金融機構組建征信機構,在充分保護個人信息和企業商業秘密的前提下,開展征信活動,條件成熟的可以對外提供征信服務。

三是完善相關立法,成立互聯網金融協會,加快建設互聯網金融征信行業標準,形成協會成員(下轉第61頁)

(上接第55頁)信用信息共享機制,實現征集和使用信用信息。

四是最后形成政府征信機構為引導,市場征信機構為主體,行業協會征信機構共同發展的征信體系,促進互聯網金融持續發展。

五、政策建議

一是完善征信法律法規。目前我國對互聯網金融信息的使用尚無明確的法律規定,將這些信息納入征信系統存在法律風險。

二是制定征信行業標準??捎蓢鴦赵赫餍艠I監管部門聯合相關部門制定征信行業標準。新型網絡信貸機構的數據缺乏統一標準,歸集困難;互聯網金融項目種類龐雜、數據量巨大,各機構缺乏統一標準。標準不統一影響了互聯網征信數據征集、處理和共享。

三是加強信息共享體系和信息保護制度建設。目前國家對個人信息采集、查詢和不良信息報送告知等有嚴格的規定,目前新型網絡信貸機構自身信用風險管理能力和信息安全管理水平還需進一步提高,新型網絡信貸機構共享征信系統的條件亟需改善?!?/p>

(責任編輯:張恩娟)

參考文獻:

[1]中國人民銀行編寫組.中國征信業發展報告(2003—2013)[R].2013.

[2]謝平,鄒傳偉.互聯網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

[3]王希軍,李士濤.互聯網金融推動征信業發展[J].中國金融,2013(24).

[4]趙相東,相振宇.基于互聯網的小微金融機構征信服務平臺建設研究[J].征信,2013(11).

[5]黃海龍.基于以電商平臺為核心的互聯網金融研究[J].上海金融,2013(8).

[6]陳冬宇,李偉軍,彭中禮,徐赟.網絡借貸引入第三方個人征信的必要性探討[J].征信,2012(1).

[7]艾志鋒,陳宇.我國網絡借貸行業征信體系建設問題探析——基于第三方網絡借貸資訊平臺發展的視角[J].武漢金融,2013(1).

供應鏈金融范文第5篇

摘要:傳統金融業務里,銀行對單一企業授信貸款往往需要綜合考量借款人的財務狀況、抵押質押資產等,以此確定其還款來源是否充足并評價其整體風險。由于處于產業鏈上游的中小企業通常都是單獨運營的經濟主體,抗風險能力弱、信譽值不高、資質不足,銀行因而向中小企業放款的意愿較低。同時,為了防范風險,銀行設置了過程繁瑣的審批流程,金融服務效率較低,與中小企業的經濟貢獻不相匹配。更加糟糕的是,中小企業的籌資渠道相對于大型集團公司來講要少很多,在正規金融機構融資約束較高的情況下只能轉向資金成本較高的民間借貸,結果導致銀行喪失了為數眾多的客戶、中小企業融資成本高的雙輸局面。供應鏈金融的出現一定程度上使上述問題有所好轉,它以產業鏈上信用水平較高的核心企業為節點,通過信用傳遞開展融資業務,實現了多方共贏。不同于傳統銀企間簡單的一次性的債權債務關系,借貸雙方構建了長期合作關系。供應鏈融資業務過程注重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的質量,效率高、成本低,提升了供應鏈效益。

關鍵詞:區塊鏈;供應鏈;金融風險;防范機制

引言

在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都存在各類潛在風險,而金融風險一旦觸發將對整個經濟社會造成巨大的危害,其破壞力強、涉及面廣、影響深遠。經濟法的作用就是對經濟社會發展進行有效控制,確保經濟領域各項法律法規的有效性,進而促進經濟社會的平穩發展,實現對金融市場的有效監管,強化金融市場的風險防范能力。

1供應鏈金融

中小企業一般向供應鏈下游提供工業品的粗加工服務,由于規模小、產品服務可替代性強等特點在產業鏈中處于弱勢地位,向下游核心企業供貨的款項很難及時收回,而新產品研發、材料采購、員工薪酬等資金支出又無可避免,現金流入流出存在較長的時間差,而銀行信貸資金又難以獲得,上述種種原因導致中小企業生產經營中面臨著較大的財務壓力。在此背景下供應鏈金融應運而生。所謂的供應鏈金融就是商業銀行通過互聯網利用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技術手段,獲取供應鏈上下游企業交易、結算、征信、納稅等多維度信息,分析企業的經營特點、經營風險和融資需求,為企業自動匹配合適的金融產品的新型融資方式。

2供應鏈金融的風險與成因分析

2.1市場風險

市場風險是指由于市場價格劇烈變動而導致的衍生工具價值變動的風險,諸如匯率、股票和利率等行情的變動。商業銀行以為企業及其他經濟主體提供存貸款為主要業務,是國家開展經濟宏觀調控的重要執行單位,其業務體系往往受匯率、利率等行情變動的影響更大。與此同時,隨著利率市場化的推行,商業銀行逐步實行浮動匯率管理制,利率風險對于其業務的威脅不斷擴大,最終導致商業銀行面臨大的金融危機。

2.2上下游中小企業自身狀況風險

目前我國中小企業的治理現狀不容樂觀,為數眾多的中小型企業是從家庭式作坊發展起來的。家族式管理制度環境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職業經理人管理能力的發揮,整個企業上下實際還是所有者的附庸,“健全”的管理體制也是名存實亡。另外,中小企業本身資產規模就小,抗風險能力差,再加上內部中高層管理人員經常流動,缺乏高素質人才和企業文化建設,所以它們的共同點就是管理不夠規范、治理結構不健全、財務制度不完善。經營數據透明度差、財務報表缺乏可信度、信用信息缺失造成的融資約束等現狀仍然比較嚴重,為了快速獲取資金,有可能鋌而走險與同樣需要業務量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同流合污”,串謀套取銀行信貸資金。例如物流企業做為第三方監管抵押物不公開,未盡到核實數字的責任和義務,就會影響銀行對融資企業的信用分析、評價以及發放貸款數的預估。

3防范供應鏈金融風險的對策

3.1強化對金融市場內部監管

建設金融市場內部結構也是強化金融風險監管和有效應用經濟法的重要舉措。我國金融行業的起步發展時間較早,整體處于上升發展階段,其面臨的問題依舊較多,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金融市場監管體系還相對落后,存在諸多的欠缺,主體體現在金融企業內部監管工作難以確保金融企業的安全。所以,政府部門要強化對金融市場內部的監管,制定科學合理的監管機制并完善實施辦法,強化金融企業的監管工作,促進經濟法在金融領域內的順利應用,使各類型金融企業能在安全及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順利開展各項金融活動。

3.2建立健全上下游企業信用體系

要加快中小企業信用體系的大規模建成至健全,打破企業信用體系來源于財務報表數據的僵硬局面;推進中小企業征信制度的發展,建立相關法律法規,有效降低銀企雙方的交易成本;督促政府應充分發揮應有職能,提升社會信用;完善中小企業信用評級方式,與當前互聯網大數據、區塊鏈技術相結合,通過數據足跡,整合分散在不同主體的企業信息,做好產業鏈上中小企業的信用積累工作。

3.3加強專業人才隊伍建設

高素質人才隊伍是商業銀行金融風險得到把控的重要保障。鑒于此,銀行因針對風險管理設立獨立崗位,明確崗位權責分配,以確保風險預警機制的進一步完善。銀行應逐步加強對人力資源的優化管理,設立指標科學的績效考核體系,實現對工作人員業務能力的全方位、多層次評價,以此來提升工作人員綜合素質水平,調動各部門的參與熱情。銀行應為風險防控工作人員提供豐富的學習機會,為其提供公平公正的晉升平臺,并加強對工作人員計算機操作能力的訓練,使風險預警系統真正的發揮效益。

結束語

綜上所述,加強對金融風險管理的措施的探討,意義重大。相關工作人員需要明確供應鏈金融的主要風險以及當前風險防范中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提出供應鏈金融風險防范的優化措施,加快建立政府的互聯網金融監管體系,強化金融企業的相關安全技術,樹立投資者金融風險識別意識。

參考文獻:

[1]周雷,鄧雨,張語嫣.區塊鏈賦能小微企業融資研究綜述與展望[J].金融經濟,2021(4):75-83.

[2]薛洋.區塊鏈技術驅動商業銀行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的創新路徑[J].西南金融,2021(2):38-48.

[3]李佳佳,王正位.基于區塊鏈技術的供應鏈金融應用模式、風險挑戰與政策建議[J].新金融,2021(1):48-55.

供應鏈金融范文第6篇

【摘要】近年來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快速發展,成為戰略轉型重要抓手。但是在供應鏈融資業務中,商業銀行過度依賴核心企業(平臺),伴隨著核心企業脫媒和跨界發展,商業銀行發展供應鏈業務面臨嚴峻挑戰。為了應對經濟新常態下客戶綜合化金融服務需求,本文分析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發展現狀,并從內部組織管理和產品創新角度提出供應鏈金融發展四大趨勢。

【關鍵詞】供應鏈金融 商業銀行 管理模式

當前,我國經濟正處于深度轉型調整期和“三期疊加”關鍵期,商業銀行面臨著利率市場化提速,金融脫媒加劇,客戶需求日益多元化等內外部形勢,供應鏈金融已成為各商業銀行尋求競爭力與戰略轉型的重要途徑。與此同時,商業銀行面臨嚴峻挑戰:一是供應鏈金融根本在于抓住“核心企業(平臺)”,因此對合作方依賴度較高。二是核心企業(平臺)加速脫媒,部分核心企業成立下屬金融機構或保理公司替代商業銀行,或通過資產證券化等直接融資手段替代供應鏈金融的資金來源。因此,商業銀行需要適應合作與競爭的局面,深入研究經濟新常態下供應鏈金融特點,強化內部管理和產品創新,打造全方位綜合化的金融服務。

一、商業銀行發展供應鏈金融的必要性

發展供應鏈金融是促進商業銀行戰略轉型的重要舉措。供應鏈金融服務的推進,將實現客戶的批量拓展,增加新客戶、新賬戶,進一步夯實客戶基礎;通過量身定制服務方案,制定差別化信貸政策,提升客戶粘性,增強客戶忠誠度;通過交叉銷售,提高客戶產品覆蓋率,實現客戶價值最大化;通過建立鏈式營銷服務平臺,實現資金體內循環,帶動對公存款、中小企業貸款投放、中間業務及個人業務等的協同發展,滿足客戶多元化融資需求,提高商業銀行綜合收益。

二、供應鏈金融發展思路和目標

商業銀行通過為鏈條企業提供金融服務來滿足核心企業優化產業鏈條的需求,圍繞產業-金融-鏈條,建立覆蓋境內外、大中小微全量客戶、線上線下的統一服務平臺,實現一體化、自動化、專業化、差別化的“四化”目標,提升供應鏈金融服務支持實體經濟的水平。

(一)服務平臺一體化

建設客戶界面友好、操作便捷、客戶體驗統一的供應鏈金融平臺,實現“境內外、本外幣、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提供“投資-融資-結算-管理”的一攬子供應鏈金融服務方案,實現供應鏈業務一點接入、條線聯動機制。

(二)業務操作自動化

對外,商業銀行與核心企業(平臺)合作,整合雙方資源,通過系統對接共建物流、資金流、信息流三流合一的供應鏈管理平臺,為核心企業上下游客戶或平臺上的交易客戶,提供全流程網上操作的金融服務。對內,商業銀行業務受理電子化,銀行子系統交互友好,實現貸款受理、盡職調查報告、業務申報,合同簽約,貸款投放還款等各環節全流程電子化,提高業務處理效率。

(三)服務模式專業化

制定供應鏈業務專項政策和產品管理辦法。組建供應鏈金融專營團隊,整體解決客戶供應鏈金融服務需求,選擇供應鏈鏈條成熟、完整且鏈條企業較多的核心企業(平臺)進行營銷拓展。

(四)風險控制差別化

設計單獨的供應鏈企業評級評價體系,創新整個鏈條進行整體授信機制,建立供應鏈融資預警平臺,給予專項的信貸政策。深入研究核心企業信息流、資金流和物流“三流”特點,實現經濟資本占用精細化參數設置,探索建立相應風險預警機制,建立個性化、靈活的風險補償和風險緩釋方案。

三、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發展趨勢

(一)供應鏈融資線上化趨勢

供應鏈金融線上化順應了互聯網+的社會發展,運用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思維和技術與銀行核心業務進行深度整合,通過銀行系統與核心企業、核心平臺系統對接,實時交互數據和信息,為核心企業的上下游企業提供全流程在線操作的網絡融資服務。

網絡供應鏈融資在銀行服務日趨同質化的市場競爭環境中,開啟了新型金融服務模式。在服務模式方面,銀行與核心企業雙方平臺融合為一個新平臺,“三流”數據全面共享,流程齒接、信息實時交互,銀行深入了解每個平臺的經營情況、業務流程、發展階段和金融需求,為核心企業提供有針對性地量身定制的綜合金融服務。在業務模式方面,整合銀行與核心平臺資源,在貸前客戶準入、貸中交易信息確認、貸后風險預警、逾期處置等各環節合作發揮雙方優勢,鏈條企業借助核心企業信用和交易數據增信,以較低的融資成本解決資金問題。在業務操作方面,銀行與合作企業(平臺)、物流、保險、借款人等互聯互通,信息數據自動驅動業務,全流程在線方便快捷,提升銀行集約化經營能力。在風險控制方面,運用交易、物流、保險等相關數據信息,自動預警、遠程視頻監控、共同控制風險。

(二)鏈式營銷趨勢

從營銷單一企業向營銷整個鏈條轉變,“一鏈一策”地優化流程、提高效率、定制產品,開展鏈式營銷;轉變服務理念,由簡單的銀企關系向協作發展轉變,改變傳統的企業提出需求、銀行提供產品的合作模式,轉為核心企業向銀行提供資金流、物流、信息流等業務信息及數據,銀行與核心企業共建供應鏈管理平臺,在有效控制“三流”的基礎上,為整個鏈條提供全方位的綜合化金融服務,實現銀企共融、協同發展。

(三)專業團隊服務趨勢

組建總分支各層級的供應鏈金融服務專業團隊,打破傳統條線管理,由專業團隊負責供應鏈金融業務的營銷和管理,負責轄內核心企業供應鏈金融服務的營銷、方案制定、產業鏈分析研究、線下產品線上遷移推廣等工作,提升供應鏈服務的專業化水平,實現專業專注管理與服務。

(四)盈利綜合化趨勢

將供應鏈作為整體服務對象,依據鏈條企業與核心企業之間的緊密度、業務量等要素,制定了供應鏈金融服務綜合定價機制、收益分配機制。轉變傳統的以單一客戶、單一產品為對象的思路,向充分挖掘整個鏈條的需求,考量供應鏈全鏈條對商業銀行的綜合貢獻度進行綜合定價,實現單點盈利到綜合化盈利模式的轉變。

參考文獻

[1]趙燕.互聯網金融沖擊下我國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業務發展現狀分析[J].經濟研究導刊,2014,11:127-129.

[2]白世貞,黎雙.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運作模式的創新分析[J].物流技術,2013,2:234-237.

[3]董少廣.以差異化推動銀行供應鏈金融發展的思考[J].國際金融,2013,06:24-28.

[4]李毅學.供應鏈金融風險評估[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11,10:36-41.

[5]孫莉.論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轉型升級之路[J].中國經貿導刊,2014,07:62-65.

[6]楊晏忠.論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的風險防范[J].金融論壇,2007,10:42-45.

[7]郭卉,周敏.我國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業務的必然性分析[J].商業經濟研究,2012,15:66-67.

上一篇:小學教師考核總結范文下一篇:思想自我總結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