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技術創新社會文化功能論文范文

2023-10-09

技術創新社會文化功能論文范文第1篇

[摘要]哲學是一種抽象的理論,要使哲學的理論能夠為廣大的群眾所掌握并轉化為他們認識和改造現實的思想工具,有必要進行哲學理論的普及宣傳和教育。然而在這種哲學普及宣傳運動的過程中,也出現過一些簡單化、庸俗化的傾向。從哲學理論的高度來進行文化反思,無論對我們的哲學理論的研究還是普及教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哲學理論;學習運動;文化反思

[文獻標識碼]A

哲學的反思是哲學發展的前提。建國以來,我國曾多次開展全國性的哲學理論學習運動。這些運動一方面把抽象的哲學理論普及到廣大的干部和群眾中去,為宣傳馬克思主義哲學作出了貢獻,但另一方面由于這種普及運動中的簡單化、庸俗化、實用化和教條化等傾向,也給我國的哲學理論的研究及其發展造成了許多不良的負面影響。從哲學理論的高度來反思這些哲學學習運動,無論對我們的哲學理論的研究還是普及教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

早在建國之初,為了適應由舊中國向新中國的轉變,毛澤東就明確提出了在全黨全國進行“關于辯證唯物論的通俗宣傳”和“使成百萬的不懂哲學的黨內外干部懂得一點馬克思主義的哲學”的要求,從而在全黨、全國掀起了新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熱潮。

按照毛澤東的想法,在馬克思主義所有理論中哲學理論是最基礎的東西,“這個東西沒有學通,我們就沒有共同的語言,沒有共同的方法,扯了許多皮,還扯不清楚。有了辯證唯物論的思想,就省得許多事,也少犯許多錯誤?!泵珴蓶|的意圖非常清楚,之所以要在全國的范圍進行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通俗宣傳”,就是要確立一個“共同的語言”和“共同的方法”,以此來統一全黨、全國的行動和思想。

特別是在50年代初,電影《武訓傳》的發行和《紅樓夢簡論》的發表,更使毛澤東感到一些知識分子存在著某種“資產階級唯心主義”的思想傾向,因而有必要對知識分子進行思想的改造和教育。在毛澤東的倡議下,1955年初,中共中央連續發出了《中共中央關于在干部和知識分子中組織宣傳唯物主義思想批判資產階級唯心主義思想的演講工作的通知》和《中共中央關于宣傳唯物主義思想批判資產階級唯心主義思想的指示》,明確把對干部的教育同對知識分子的改造結合起來,并把它確定為黨在思想工作中的一項根本任務。

第二次全國性的哲學學習運動是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進行的。這次學習運動是從社會主義的經濟問題開始的。毛澤東針對黨內和干部中間存在著的明顯的忽視商品經濟的傾向,明確強調“聯系實際研究經濟理論問題,目前有很大的理論意義和實際意義”。他于1958年兩次向中共中央建議,要讓廣大的黨員和干部學習斯大林的《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問題》和《馬恩列斯論共產主義社會》,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經濟理論。

然而在毛澤東看來,人們之所以會在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中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除了對馬克思主義的經濟理論沒有進行深入的研究外,一個更根本的原因還在于沒有能夠真正結合實際掌握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方法。因此在1959年,他在再次建議各級的領導在認真閱讀《政治經濟學(教科書)》的同時要認真學習《哲學小詞典》。要求他們逐步地學會使用辯證法這個科學的方法。

毛澤東十分強調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方法論意義,他認為哲學實質上也就是認識論,也就是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論。他特別反對那種離開現實的實際問題只是在課堂上和書齋里對哲學理論的抽象研究,明確要求要“讓哲學從哲學家的課堂上和書本里解放出來,變為群眾中的尖銳武器”。

如果說毛澤東關于讀書的建議主要是針對黨內和各級領導干部而提出來的,那么正是這一關于哲學“解放”的號召,則將這場學習運動推廣到了全國各地和各個階層。為了響應這一號召,哲學理論工作者紛紛走出校門和研究室,深入到部隊、工廠和農村,面向廣大戰士、工人和農民進行哲學普及化的宣傳和教育;各種戰士、工人和貧下中農哲學學習小組猶如雨后春筍般地在全國產生了出來,從而掀起了又一次全國性的哲學學習運動。

第三次大規模的全國哲學學習運動是在“文化大革命”中進行的。毛澤東為了為他的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尋找根據,同時也針對林彪和“四人幫…‘形而上學猖獗”所造成的全黨、全國的思想混亂,多次號召要認真學習一些馬克思主義的經典著作。

同前兩次學習運動不同,毛澤東專門強調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系統性。他開出了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產主義宣言》、馬克思的《哥達綱領批判》、恩格斯的《反杜林論》和《費爾巴哈論》、列寧的《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等經典著作,要求全黨和各級干部認真地加以學習。盡管受到“左”的思想的影響和干擾,這次學習運動帶有十分濃厚的政治色彩,但這種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為主要內容的系統學習,客觀上為清理“四人幫”的形而上學和教條主義創造了理論的基礎和條件。

長達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結束后,長期在我國流行的教條主義思維方式并沒有隨著“文革”的結束而消失,“兩個凡是”仍然極大地禁錮著人們的思想。1978年,《光明日報》《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文的發表,又一次在全國范圍內掀起了一場以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原理為理論背景的大討論,從而開始了我國第四次全國性的哲學學習運動。

這次大討論是直接針對“兩個凡是”和如何對待毛澤東思想而進行的。鄧小平從一開始就十分關注這場理論的討論,強調必須完整正確地理解毛澤東思想。他認為“目前進行的關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問題的討論,實際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爭論”。

與前幾次學習運動不同,這場由哲學爭論而引起的哲學學習熱潮雖然一開始就受到中央領導人的高度重視,但至少在形式上表現出某種自下而上的特征,因而可以說是一場較為自覺的哲學學習運動。這場大討論盡管只是涉及到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一些最基本的原理,某些觀點也值得進一步探討與商榷,但其社會功能卻是十分巨大的。它打破了我國長期盛行的教條主義的思想束縛,由此導致的思想解放運動為十一屆三中全會的順利召開作好了理論準備。

第五次全國性哲學學習運動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進行的。1989年政治風波結束以后,中央為了將全黨、全國、全軍的思想重新統一起來,再一次作出決定,要求全國縣團級以上的干部學習馬克思主義的哲學理論。這場學習運動同前幾次不同,它的范圍始終局限在領導干部的范圍內,而沒有擴展到一般的群眾中去。各種政治的和理論的甚至是一些非哲學的綜合性刊物紛紛刊登哲學文章,也造成了較為濃厚的全國性哲學學習的氣氛。

(二)

總結建國以來五次大規模的哲學學習運動可以看到,盡管這些學習運動掀起的歷史背景各不

相同,每一次學習的重點和內容也不盡一致,但它們卻也表現出某些明顯的共同特點。

第一,在普及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同時又帶有明顯簡單化和庸俗化的傾向

哲學是一種抽象的理論,要使哲學的理論能夠為廣大的群眾所掌握并轉化為他們認識和改造現實的思想工具,當然有必要進行哲學理論的普及宣傳和教育。

然而在這種哲學普及宣傳的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簡單化、庸俗化的傾向。馬克思主義完整系統的哲學理論被確定為一些可以固定不變的原理和結構僵硬的體系,一切哲學的爭論都貫之以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辯證法和形而上學斗爭的形式,然后再用一些庸俗的所謂事例來加以注釋,以至于流行“石頭哲學”令人啼笑皆非的“哲學理論”。這種簡單化和庸俗化的傾向在“文化大革命”中表現得最為極端、最為突出。正是這種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簡單化和庸俗化的宣傳,不僅沒有真正將馬克思主義哲學普及開來,反而導致了人們對哲學的反感。

第二,在強調理論聯系實際的同時帶有某種經驗主義和實用主義傾向

回顧這幾次大規模的哲學學習運動,可以發現它們都是為了解決當時的現實問題而展開來的。馬克思主義本來就不是某種固定不變的教條,而是研究和解決具體問題的方法,具體地分析具體的問題,是馬克思主義的活的靈魂。

然而,在我們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來解決現實的實際問題的過程中,與哲學理論普及化中的簡單化、庸俗化相適應而產生出某種經驗主義和實用主義的傾向。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所倡導的“活學活用”,“立竿見影”,“帶著問題學”學習方式,把馬克思主義哲學變成了一種可以任人隨意拿取并為我所用的工具箱。這種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實用性理解和運用,極大地傷害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的系統性和科學性,使馬克思主義哲學同現實實際的結合流于經驗化和形式化;而且由于這種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經驗化和形式化同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簡單化和庸俗化是結合在一起的,更是極大地增加了人們對哲學理論的厭惡。

第三,在服務于特定政治目標的同時帶有把哲學的理論爭論等同于政治斗爭的傾向

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我國強調的理論聯系實際,差不多都是某種政治需要的實際,所謂理論聯系實際常常也就表現為哲學理論為政治服務。

然而,哲學畢竟不是政治,也決不能把哲學歸結為政治。而我國強調哲學為政治服務的過程中,卻流行著一種用政治來裁剪哲學和把哲學爭論歸結于政治斗爭的傾向。一些人很善于揣摩一定時期的政治傾向,習慣于把哲學的理論爭論同政治上的分歧和斗爭等同起來,統統貼上政治標簽而加以打擊和壓制。被固定化了的哲學“原理”和被肢解了經典“語錄”常常成為打人的“棍子”和壓人的“帽子”,甚至演變為攻擊性的運動。如果說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簡單化、庸俗化和經驗化、實用化所造成的還主要是人們對哲學的反感和厭惡的話,那么這種哲學的政治化傾向則導致了人們對哲學研究和哲學爭論的恐懼。這種恐懼使哲學理論工作者不敢進行創新性的理論探討,使我國的哲學理論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都只是停留于對經典著作、領導人言論和現實政策的注解,從而直接影響了我國哲學理論本身的深入和發展。

第四,在統一思想的意識形態宣傳中的教條主義傾向

盡管每一次哲學的學習運動的具體目的不相同,但其根本目的都是要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來統一全黨、全國和全軍的思想,因而帶有明顯的意識形態的性質。

然而,正是為了用馬克思主義來統一思想卻出現了某種把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固定化和教條化的傾向。與注解政治的風氣相適應,人們習慣于把經典作家的論述和領導人的講話當作某種固定不變可以到處套用的教條,引用經典,成為哲學論證的一種最基本的手段和模式。這種教條主義極大地禁錮著人們的思想,馬克思主義哲學批判現實的精神完全被這種注經式的教條主義所取代,照背、照搬、照套、照抄不僅成為哲學學習的基本風氣,而且也成為專業的哲學工作者進行哲學研究的基本手段。

總結歷史的經驗與教訓,反思建國以來我國的哲學學習和普及運動,我們又能得出些什么有益的結論呢?

首先,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普及化絕不意味著哲學理論的庸俗化和教條化

人是在一定的社會關系中由于周圍環境的影響和自身經驗的積累和沉淀而形成對周圍事物相對穩定看法的,這就是所謂的世界觀。由于這種環境的影響和經驗的積累和沉淀是在一種潛移默化地過程中進行的,因而這種世界觀常常以不自覺的形式出現。學習哲學可以使人們比較自覺地將自己已有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來同一種在理論上系統地闡述出來的思維和行為方式進行對照和比較,從而增強自己思維和行動的自覺性。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一種在總結人類思維成果基礎上產生出來的理論形態的世界觀,它不可能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自發的產生和形成,因此為了提高人們思維和行動的自覺性和增強人們認識和改造客觀事物的能力,有必要宣傳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從某種意義上說,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宣傳、普及和教育,對整個中華民族整體素質的提高是具有一種特殊的意義的。

馬克思說:“理論只要說服人,就能掌握群眾;而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所謂徹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币プ∈挛锏母?,就必須要有思維的抽象,通過哲學理論的系統教育而使人民逐步提高抽象思維的能力,這才能真正使哲學的理論深入到群眾去,因而才能真正地體現出哲學的普及化。

其次。必須完整準確地認識理論和實際的關系

我們常常強調要堅持理論要聯系實際,強調理論必須與實際相結合,然而殊不知,理論與實際的結合本來就應當是一種雙向的過程:它一方向要求理論工作者要研究和解決現實問題,另一方面也要求從事實際工作的人必須把自己的實際經驗上升到理論的高度來。只是片面地要求理論去解決實際的問題而忽視了實際經驗上升到理論的高度,容易導致理論研究的經驗化和實用化。馬克思說:“理論在一個國家的實現程度,決定于理論滿足這個國家的需要的程度?!币蚨?,“光是思想竭力體現為現實是不夠的,現實本身應當力求趨向思想”。理論具有自己的內在邏輯,學習理論就應當而且必須了解和把握這個內在的邏輯,從理論的內在邏輯研究理論,這不是理論脫離實際,而恰恰是為理論與實際的有機結合奠定理論的基礎。

哲學不是注解現實的工具,而是研究和探討現實問題的思維方法和原則。一種真正能夠立足于世的哲學理論,不僅要能夠深入地研究現實和解決現實的實際問題,而且還必須能夠通過對現實的研究而對現實未來的發展有所認識和探索,也就是說,一種真正徹底的理論必須具有某種超前或前瞻的性質。丟掉這種超前性或前瞻性,僅僅把哲學看作論證現實的工具,哲學就始終只能是一種永遠落后于現實發展的事后諸葛亮式的東西。

就哲學和政治的關系而言,哲學是世界觀,是更基礎的東西,而政治則是哲學世界觀在社會斗爭中的某種具體運用。盡管在現實的社會生活中,哲學和政治是密切聯系和相互作用的,但把哲學歸結為政治在理論上實際上是本木倒置。如果說哲學確實應當為政治服務,那么這種服務也決不是亦步亦趨地跟在現實政策的后面作理論的注釋,而在于通過深入地研究現實而指出現實存在的根據和不足,并運用哲學理論自身的邏輯力量去探索現實發展的方向,從而為國家制定新的和不斷完善現實的各種制度提供必要的理論準備。哲學在政治的外面,而決不應當放到政治中間去甚至成為政治的一個組成部分。過分強調哲學的政治功能無論對哲學的深入研究和發展還是對現實的政治本身都沒有任何好處,我們在這方面的教訓可以說實在是太多也太深刻了。

技術創新社會文化功能論文范文第2篇

[摘 要]大學生社會實踐作為高校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栽體,對于強化育人功能、服務學生成長成才具有積極的作用。在當前大學生社會實踐的實際運作過程中,存在著參與面不廣、規劃指導不夠、學生主體意識不強等諸多問題。這需要進一步轉變觀念。創新機制,結合專業。依托基地,深化社會實踐I作,以期更好實現其育人目標。

[關鍵詞]大學生 社會實踐 育人功能

[文獻標識碼]A

[作者簡介]袁金祥,浙江工商大學團委(浙江杭州 310018)

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是實現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有效對接,促進青年學生知行統一、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是幫助青年學生了解國情民生、接受教育、增長才干的生動課堂。作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和提高學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的重要載體,近年來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越來越受到有關方面的高度重視。特別是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出臺后,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更是如火如荼、有聲有色,在實踐機制、內容和形式上等都有了很大的突破,在社會實踐活動的項目化、規范化、陣地化建設等方面積累了寶貴的經驗,也產生了很好的社會影響。但筆者認為,以時代發展和人才培養的需要相衡量,高校社會實踐活動在其實際運作過程中,尚存在育人功能上的偏失,藉此筆者提出并予以匡正。

一、大學生社會實踐育人功能的偏失

社會實踐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環節,對于促進大學生了解社會、了解國情、增長才干、奉獻社會、鍛煉能力、培養品格以及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為大學生運用知識、施展才華、服務社會的主要平臺,社會實踐是全面推行素質教育、提高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實現大學生社會化、深化專業學習、培養大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然而,在當前的大學生社會實踐工作中,由于學生參與面不廣、缺乏面向全體的氛圍、學校對社會實踐規劃指導的不夠等諸多因素,導致大學生社會實踐主體意識、實踐成才的信心和動力的缺乏,造成了實踐育人功能的偏失。

一是大學生社會實踐的參與面不廣,缺乏面向全體的環境和氛圍。當前高校開展大學生社會實踐的組織模式主要有二,其一為集中組隊實踐,表現為以團隊形式,有組織地參加實踐。這類團隊由于有學校的重點支持,有帶隊教師的具體指導,有較為充足的經費保障,有評獎評優方面的政策傾向,因此實踐育人的功效體現得較為明顯,也很受學生的歡迎。但限于精力、財力,這類團隊的數量和規模往往不大,而且受諸如“出精品、樹典型、造聲勢”、“有利于實踐工作開展”之類思想的影響,在團隊成員的選擇上較為嚴格。實踐團隊往往是由學生干部、學生黨員、特長學生和社會經驗較為豐富的學生組成,普通同學參與這類團隊的機會較少,受教育面相對狹窄。其二為學生個體返鄉實踐,這是高校調動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普遍做法。主要表現為學生利用返鄉度假,就近就便地開展實踐。高校主要通過整體動員、自尋出路、集中評介的方式來實施。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社會實踐如何面向全體”的壓力,但在實際運作中,由于高校普遍缺少對實踐個體有效的分類指導和過程監控,對普通學生個體通過實踐增長才智、鍛煉提高等方面考慮不多,措施很少或流于形式,因此,社會實踐作為教育載體對廣大普通學生的教育功能體現不明顯,普通學生參與熱情不高。面上工作的悄無聲息,不僅使得點上的工作成了無源之水,嚴重地影響了社會實踐活動的實際成效,而且也使得高校的社會實踐活動缺乏群眾基礎,得不到學生的廣泛認同。

二是對大學生社會實踐的規劃指導不夠,缺乏長效發展的潛力和后勁。當前盡管不少高校都把社會實踐當作了教育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環節,納入了學校育人工作全局,但無庸諱言,就整體而論,高校社會實踐仍缺乏整體規劃和實施細則,缺乏從教學大綱、師資配置、課時認定及產學研結合的一系列舉施。特別是對專業教師參與社會實踐指導重視不夠,措施落實不夠,直接影響到社會實踐活動“科技含量”的提升與“學生素質拓展計劃”的實施。而且目前不少高校對社會實踐的價值取向還存在著一定的偏差,具體反映在動員布置、檢查督促、總結評比和表彰激勵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著重宣傳、重聲勢,而忽視實踐“育人”本意的傾向。拉橫幅、發傳單、上電視報紙等“轟動效應”多,深入田間地頭、城鎮鄉村實實在在地支農、支工、支醫、支教少;對擴大影響、評先爭優考慮多,對引導學生接受社會教育,堅定理想信念,拓展綜合素質考慮少;對社會實踐整體動員、宏觀指導多,對學生個體參與社會實踐中“為什么要做”、“要做什么”、“怎么做”這樣一些基本問題解答較少。所有這些,既直接關系到社會實踐活動的有序開展,也影響了其未來的走向。

三是大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主體意識不夠,缺乏實踐成才的信心和動力。大學生社會實踐有助于把時代的要求內化為他們的自我意識,主動迎接知識經濟的挑戰,勇敢擔當促進社會發展的歷史責任。社會實踐的重要育人功能之一在于“讓每個學生作為獨立、理性、自為、自由的人格主體參與教育活動以及相關社會情境之中,憑著自身的理智與激情去獨立思考、判斷、選擇自己的行為與承擔責任”。但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情況和新變化,大學生對社會實踐的重要性缺乏主體意識,特別是對廣大普通同學而言,對社會實踐之于個人成長成才的重要性在認識上存在誤區,參與社會實踐的主動性、自覺性不夠,將社會實踐當作一項可有可無的學習任務來對待。而在行動上表現為走馬觀花、敷衍了事,沒能深入、扎實地實踐,臨近假期結束,往往是到實踐單位蓋個公章,寫份實踐報告就了事,甚至有的同學只是上網下載一份報告交差,實際效果并不理想。

二、大學生社會實踐育人功能的匡正

針對大學生社會實踐育人功能的偏失,高校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及時轉變觀念、提高認識,按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要求,營造全員參與的實踐育人環境;要以制度規范和引導大學生社會實踐工作,建立起科學健全、行之有效的工作機制;要體現和突出專業特色,鼓勵學生結合專業開展社會實踐,實現實踐環節上實現第二課堂與第一課堂的有效銜接;要積極爭取社會資源,建立相對穩定的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實現大學生社會實踐長效、穩定的發展。

觀念轉變是先導。作為高校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有效載體,社會實踐對于全體大學生全面提升綜合素質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從高校社會實踐組織者的角度而言,首先應在認識上恢復社會實踐作為教育手段的本來面目。素質教育要求面向全體,有教無類,要求做到教育公平。按照素質教育理念,只有面向全體學生而不是少數學生,使他們

的基本素質都能得到普遍的提高,使他們的特長和潛能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使他們都能有適合自身特點的發展方式,這樣才能真正實現實踐育人的目標。這就要求高校的領導者和組織者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一方面,要通過制定規劃,設置學分,配備師資,增加投入等促使社會實踐真正成為課堂教學的必要延伸和有益補充;另一方面,也要通過反復、深入、細致的教育,使學生明白,社會實踐對于實現教育目標、拓展個人素質的重要意義,以期在校內形成一個面向全體的實踐育人環境。此外,作為教育主體,大學生也要充分認識到社會實踐在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加速其自身社會化進程中的重要作用,增強通過實踐成長成才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機制創新是保障。認識統一后,社會實踐要取得預期的效果,還需要我們建立起一整套科學健全、行之有效的工作機制,以制度來規范和指導工作。高校大學生社會實踐工作機制主要應包括領導機制、目標機制、保障機制、評價激勵機制、督導機制。第一,要建立有效的領導機制,逐步形成在學校黨委領導下,由共青團組織牽頭,教務處、宣傳部、學工部(處)、科研處、各二級學院黨總支、學生會等職能部門和學生組織齊抓共管,實踐教育資源整合互動的領導管理機制。第二,要建立切實的目標機制。從學生作為實踐育人主體的角度著手,端正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態度,引導學生轉變做事嫌累怕臟,實踐走馬觀花的態度,進而樹立起在實踐中成長成才的正確實踐觀。第三,要建立有力的保障機制。一要把社會實踐納入學校教育教學過程,并使其成為學校教育教學的重要和必要的環節,從傳統的第二課堂轉入第一課堂,開設課程,設立學分,使之真正成為每位學生的必修課。二要加強社會實踐指導力量建設,對實踐指導老師進行適當的培訓,幫助他們提高指導能力,選派優秀的專業老師充實實踐指導隊伍,幫助實踐活動組織者選擇主題、確定項目、監控指導、科學考核。三要加大經費的投人。在學生自助解決的基礎上,設立社會實踐專項基金,增大學校的支助力度,為社會實踐的順利開展提供必要的經費保證。第四,要建立有效的評價、激勵機制。對學生,要通過評獎評優,增強他們參與實踐的價值歸屬感和榮譽感,激發和釋放他們自覺成才的潛能。對老師,要將對社會實踐的幫教指導計入教學工作量,并把教師是否參與指導社會實踐、實際成效如何作為其職稱(務)晉升、評先評優的重要依據。最后,要切實抓好督導機制建設,成立專門的督導小組,通過立項申報、實地訪查、網絡交流、信息報送等多種形式,從確定項目到組織實施再到總結,對學生開展社會實踐交流的全過程和每個環節都進行評估和指導,以此來保證整個社會實踐過程按既定目標實現,保證學生個體實踐的真實有效。

專業結合是關鍵。體現和突出專業特色,鼓勵學生結合專業開展社會實踐,這既保證了實踐環節上第二課堂與第一課堂的有效銜接,最大限度地實現了教育過程的連續性和整體性,也有利于推動學生在廣闊的社會課堂中激發專業興趣、鞏固專業思想、增強專業技能,從而最大限度地實現社會實踐“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的價值追求。作為一項系統工程,結合專業開展社會實踐需要推動學校、教師和學生的有序聯動,需要找到學生、學校、社會“三方受益”的動態平衡點。在鼓勵、探索社會實踐與專業結合的過程中,一個可行的切入點是推行“帶課題下鄉”的社會實踐模式。在該模式下,學校每年要定期向全體學生公布社會實踐參考課題,由學生自由組隊、自籌經費、自行申報,學校負責評審立項,審核結題,獎懲激勵。參考課題的范圍既包括“兩課”教師提供的哲學社會科學類課題、專業學院和科技導師提供的與學生專業相關的科研課題,也包括學校和實踐基地提供的與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相關的課題。學生既可以在學校提供的參考課題范圍內申報課題,也可以就自己感興趣的研究領域和方向申報課題。暑假期間,學生可帶課題參與社會實踐,在實踐中完成課題任務。課題經學校審核結題后,學校提供三方面的出路:一是轉化為校內外各級各類科技競賽的項目,二是發表論文,三是促進成果轉化、課題深化、繼續研究。從育人的角度而言,該模式的優點在于它能較好地激發和調動學生自主學習和積極實踐的積極性。

基地建設是依托。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是高校組織學生開展社會實踐的重要陣地和穩定依托,只有組建起大批相對固定的實踐基地,大學生社會實踐才能走出暑期時段,長期穩定地開展下去,實踐育人的功能和成效也才能得到可持續、有保障的體現。因此,高校要積極爭取社會資源,按照“就近就便,優勢互補,雙向受益”原則,主動加強與地方的聯系,從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實際需要出發,努力建好實踐基地。要積極創新實踐基地的運行機制,逐步實現社會實踐基地由單一功能向教學科研基地、勤工助學基地、擇業就業基地、創新創業基地等多種形式、多種功能的綜合實踐基地轉化,從而把實踐基地真正建設成學生走出校門、融入社會的實踐平臺,建設成學生拓展素質、礪志成才的廣闊天地,建設成學生科技成果轉化、創新創業項目的孵化園區。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z].中發E2004]16號.

[2]蔣國勇,應小麗.大學生社會責任感培養原則與實踐[J].中國高教研究.2004,(3):72-73.

[3]中宣部,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共青團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社會實踐的意見[z].中青聯發[2005]3號.

技術創新社會文化功能論文范文第3篇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社會責任;服務理念;公共文化服務

摘要:公共圖書館如何革新服務理念,更好地履行社會責任,是圖書館界必須關注的問題。文章以河南省圖書館閱讀課活動為例,針對新時期背景下圖書館的服務理念和社會責任進行研究,對促進公共圖書館革新服務理念、履行社會責任有參考與實踐應用價值。

1背景

黨和國家一直重視全民素質的提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加強文化建設,明顯提高全民文化素質”“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在黨的十八大報告中再次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高潮,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發揮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惫矆D書館是重要的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和公益文化服務機構,在社會教育與文化傳播中起著重要作用。但長期以來,由于服務理念等多方面的問題,公共圖書館的館藏資源、基礎設施、人力資源利用率并不高,在社會責任的承擔上明顯薄弱,急需革新服務理念、創新服務體系,更好地履行公共圖書館的社會責任。筆者以河南省圖書館閱讀課活動為例,就新時期公共圖書館如何革新服務理念,承擔社會責任進行簡要的探討。

2公共圖書館社會責任分析

公共圖書館的社會責任與其所處的社會大環境有關系,并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調整和拓展。當前,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時期,在構建和諧社會的背景下,如何關注弱勢群體的信息服務,為社會公眾提供終身學習的條件與環境等問題,是公共圖書館的重要社會責任。當前,我國公共圖書館的社會責任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2.1保障公眾文化權利

公眾文化權利是社會公眾的基本權利之一。在2002年國際圖聯頒布的《格達斯哥宣言》中指出:“不受限制地獲取、傳遞信息是人類的基本權利,圖書館與信息服務機構應該為所有用戶提供平等服務?!惫参幕帐钦卜盏闹匾獌热?,以政府為主的公共部門必須提供、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生活權利,向公民提供公共文化產品與服務。21世紀已經進入知識經濟的時代,知識與信息是具有重要競爭價值的資源,公共圖書館則是文獻收藏與信息服務中心,公共圖書館必須幫助公民自由、平等地獲得各種知識與信息,從而促進和諧社會的發展。雖然圖書館并不是公眾獲取知識與信息的唯一途徑,但卻是一個重要的途徑,公眾文化權利的實現與公共圖書館有著緊密關系,公共圖書館作為公益性文化機構,不能忽視自身所應承擔的這一社會責任,而應將自己作為公共文化權利得以實現的重要載體,去保障每一個人自由獲取知識與信息的權利。

2.2為全民終身教育服務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終身教育作為一種全新的理念已經被全球所認可。終身教育理念不僅是一種教育理念,還是一種廣泛的社會實踐活動。當前,我國經濟和社會正進入一個全新的發展時期,黨和國家不斷強調建設“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并將其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對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極為重要。尤其在社會發展不斷加速的情況下,終身學習更是全面提高國民文化素質的重要途徑,也是知識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是整個社會和每個人都不可推卸的責任。同時,終身接受教育也是每一個社會成員的一項權利,國家應當為社會成員提供終身學習的場所,為社會公民提供終身學習的保障。公共圖書館是社會公眾接受終身教育的重要場所之一,有著豐富的館藏資源和服務形式,是社會公眾的“終身學?!?,在為社會公眾終身教育提供服務時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教育不僅是學校的責任,同時也是圖書館的責任,尤其在當前我國社會教育資源短缺的情況下,公共圖書館更應當承擔起為全民終身學習服務的責任,認識到自身是一個社會化的教育機構,應當為任何愿意學習的人提供學習機會和服務。

2.3保障信息公平的責任

在信息社會,信息的公平性極為重要,信息的配置不合理是造成社會分化的重要原因。在人類進入信息化時代后,信息不平等現象已經成為一個全球性的社會問題,甚至對社會公正、民主進程、經濟發展都帶來不良影響。在構建和諧社會的背景下,如何保障公民信息平等是一個必須關注的問題。信息不公平,是指不同國家、地區、行業、人群之間,由于所掌握的信息不同而造成社會待遇、經濟地位之間的差異的現象。信息公平不僅是信息方面的問題,更是一個重要的社會問題,信息不平等現象嚴重影響了公民權益,影響了和諧社會的構建。消除信息不平等現象,需要整個社會各個子系統共同努力。公共圖書館作為公益性公共文化服務機構,應當在保障公民信息公平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如:國際圖聯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發布的《公共圖書館服務發展指南》中就明確指出:“公共圖書館的主要功能之一是消除信息富有和信息貧困之間的鴻溝,應當成為數字時代通向信息時代的電子渠道,提供安全網絡,以防止有人因疏離技術進步而被社會排斥在外,必須讓所有的居民都能獲取信息?!惫矆D書館應當承擔起保障社會信息公平,消除信息不平等現象的社會責任。

3公共圖書館社會責任履行不足的因素分析

3.1公共圖書館發展不均衡

公共圖書館是為團體或區域公眾服務的圖書館,其服務對象主要為一般群眾,經費主要由政府資助。在公共圖書館的建設管理中,由于地區經濟發展差異以及觀念的不同,我國公共圖書館發展的地區差異、城鄉差異極為明顯,尤其是欠發達地區和邊遠地區廣大群眾的文獻信息需求遠遠無法得到滿足,這直接影響了公共圖書館社會責任的履行。即便是在一些發達地區,對公共圖書館的建設投入也極為不足,公民的基本文化權利難以得到保障,造成公民文化權利的缺失。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公共圖書館無論是在館藏資源數量還是在服務質量上都有著極大的差距,這種現象在中西部地區更為明顯,不少市屬城區還沒有區級圖書館,更不用說街道圖書館或鄉村圖書館。除了地區差異外,我國公共圖書館還存在館藏量不足、內容資源陳舊、現代化水平低下等問題,這些問題都對公共圖書館更好地履行社會責任帶來極大的影響。

胡海鷹:新時期公共圖書館的服務理念與社會責任研究3.2管理不到位

公共文化建設水平是衡量一個國家經濟文化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公共圖書館是公共文化建設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我國公共圖書館的建設與管理一直存在缺失。從政策法規來看,我國《公共圖書館法》的立法工作直至2008年才正式啟動,公共圖書館的建設、運作、管理等很多問題都沒有政策法律依據,無法規范公共圖書館的法律地位,落實公共圖書館的責任、權利與義務。近年來,一些省市出臺了一些地方性圖書館法規、條例,用以規范公共圖書館的建設、管理與運作,但還明顯缺乏具體實施細則,多數是一些籠統的綱領性文件。尤其是在公共圖書館的運作管理中,受傳統管理理念的影響,公共圖書館多數著眼于館藏資源建設和內部管理上,在公共服務建設方面還明顯不足,大量資源由于公共服務建設的缺失未得到充分利用,削弱了公共圖書館社會責任的承擔能力,造成功能上的缺失。

3.3公共圖書館社會責任模糊

長期以來,我國公共圖書館并未注意自我宣傳推廣問題,甚至形成自我封閉現象。公共圖書館一方面很少參與社會活動,另一方面又沒有加強公眾服務接口建設,使得公共圖書館與社會公眾脫節,很多社會公眾甚至根本不了解公共圖書館。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社會公眾,而是由于公共圖書館社會責任的模糊。公共圖書館雖然一直履行著服務于公眾的職能,但公共圖書館并未著力于如何更好地發揮這一職能,只是簡單地服務于讀者,而沒有思考如何更多地吸引讀者,造成圖書館資源利用率越來越低,社會公眾關注度越來越低的惡性循環局面。這種現象,尤其在當前各類媒介并存的情況下更為明顯,即便是作用越來越弱的傳統書店,也吸引了比公共圖書館更多的讀者資源。

3.4公眾缺乏圖書館利用意識

公共圖書館的利用率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公共圖書館社會職能的發揮,因此公共圖書館要更好地履行社會責任,必須培養社會公眾使用圖書館的意識與習慣,必須不斷壯大讀者隊伍。隨著社會的發展,尤其是互聯網的迅速普及,社會公眾在有文獻信息需求時,往往首先選擇利用互聯網,忽視了圖書館的利用價值,圖書館讀者明顯減少。我國公眾圖書館利用意識的降低,已經成為制約構建學習型社會的重要因素,使得公共圖書館缺乏生機與活力?;ヂ摼W并不能完全代替圖書館,尤其是圖書館的很多社會職能并不能利用互聯網來實現。圖書館利用意識是公眾在長期與圖書館的接觸中,對圖書館的館藏資源、環境、設施等形成的一種依賴。即便是在英美等發達國家,公眾對圖書館的利用意識也極高,甚至已經將去圖書館看書、借書作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活動之一。我國公眾圖書館利用意識的降低,非常不利于公共圖書館社會責任的履行,甚至出現“有書沒人看”的尷尬局面。

4如何革新服務理念,履行社會責任

4.1強化社會責任意識

公共圖書館要更好地履行社會責任,必須強化自身的社會責任意識。當前,我國公共圖書館利用率低,很大程度上與公共圖書館社會責任意識淡化有關。作為公共文化服務機構,公共圖書館應當增強社會責任意識,明確認識到自身所應承擔的社會責任。公共圖書館不只是一個收藏文獻資源的場所,更是一個公共文化服務場所,承擔著保障公眾文化權利,為公眾終身學習服務,保障社會信息平等的責任。只有不斷強化自身的社會責任意識,公共圖書館才能將社會責任落實為內在需要,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如:河南省圖書館閱讀課活動的開展,就是在強化公共圖書館社會責任意識的情況下,在原有的服務內容基礎上進行拓展的公共文化服務活動。公共圖書館只有明確了自身的社會責任,強化責任意識,才會變被動地等讀者前來借閱書籍為主動向社會公眾推廣、提供服務。

4.2落實“以人為本”的理念

和諧社會是一個“以人為本”的社會,公共圖書館的建設、管理、服務也應當落實“以人為本”的理念。公共圖書館要尊重公眾、理解公眾,充分了解并滿足社會公眾對信息的合理需要。首先,公共圖書館應當以讀者為本,一切為了讀者,充分發揮公共圖書館的服務效能,去了解并滿足社會公眾的信息需要,讓更多的社會公眾能走進圖書館,有效利用圖書館的資源獲取所需信息。因此,公共圖書館的一切工作都要以社會公眾為中心,以社會公眾的需要為出發點。其次,公共圖書館的社會責任需要通過服務來體現,這在很大程度上與館員的職業精神、服務能力、服務質量有關,公共圖書館還需要以館員為本,最大限度地調動館員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在河南省圖書館閱讀課活動中,充分圍繞社會公眾的需要,以社會公眾為本設計各類活動,并建立起了相應的機制來提升團隊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使得河南省圖書館閱讀課活動取得了很好的成績,社會影響力不斷增加,這都與落實“以人為本”的理念有著直接關系。

4.3全面拓展服務領域

傳統的圖書館管理與服務,主要集中于文獻信息的收集、整理、借閱等活動之中,這種管理與服務模式是一種被動的服務模式。公共圖書館要更好地履行社會責任,必須改變這種模式,全面拓展服務領域。如:在服務方式上應當多樣化發展,改變簡單的借閱服務,打造個性化服務、精品化服務;依托網絡資源,建立區域文獻信息資源中心,拓展服務內容;或者讓圖書館的服務走出圖書館,進入社會、農村、學校等,拉近與社會公眾之間的距離,滿足不同社會公眾的文化需求。河南省圖書館閱讀課活動即是對服務方式和服務領域的拓展,一方面通過閱讀課活動,讓圖書館的服務走出圖書館,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與社會公眾零距離接觸,向社會公眾主動推送服務;另一方面通過閱讀課活動,為不同的讀者提供個性化、精品化的服務,使服務更具有針對性,提高圖書館的服務效能。

4.4通過宣傳提高圖書館知名度

在20世紀,我國公共圖書館還有著較高的知名度,公共圖書館是社會公眾獲取信息的重要場所。隨著信息化技術的發展,互聯網漸漸成為社會公眾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公共圖書館漸漸淡出社會公眾的視野。但互聯網并不是萬能的,同時互聯網上的信息真假難辨、良莠不齊。而公共圖書館具有大量優秀的館藏資源,同時還有著專業的信息建設與服務團隊,要履行自身的社會責任,將這些資源服務于廣大群眾,必須提升自己的知名度,使社會公眾能正確認識公共圖書館的價值,幫助社會公眾建立起利用圖書館的意識和習慣。河南省圖書館閱讀課活動,既是在主動向社會公眾推送服務,同時也是對自身的一種宣傳,在為公眾提供實效服務的同時又很好地提高了圖書館的知名度,幫助公眾建立起利用圖書館的意識和習慣,起到了一舉多得的效果。此外,在實踐中還可以通過其他渠道進行宣傳,如電視、網絡、報紙等媒體,采用多種方式來宣傳公共圖書館,提升公共圖書館的知名度,使公眾正確認識公共圖書館。

參考文獻:

[1]席濤.公共圖書館事業均衡發展中的政府責任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09(1).

[2]林敏.圖書館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作用及實現[J].圖書館學刊,2006(2).

[3]范并思.公共圖書館精神的時代辯護[J].中國圖書館學報,2004(2).

(編校:崔萌)第36卷第5期河南圖書館學刊2016年5月

技術創新社會文化功能論文范文第4篇

摘 要:本研究以甘南藏族自治州部分社區居民為樣本,按照不同維度對調查社區進行類別劃分,研究在民族社區類型差異下居民不同的跨文化體驗感,數據分析結果顯示不同類型民族社區對于居民跨文化體驗感與敏感度具有顯著性差異,這對于未來民族社區管理與建設、不同民族居民間交往互動,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民族社區 跨文化 文化適應度 文化敏感度

2014年中央提出了“推動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的社會結構和社區環境”; 習近平總書記在第四次中央民族會議中指出:“相互嵌入就是各民族群眾共居、共學、共事、共樂,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親、守望相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2017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強和完善城鄉社區治理的意見》,提出“不斷加強民族團結,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會結構和社區環境,創建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社區?!痹谛滦问叫乱笙?,根據民族社區居民特點建立適合的管理方式,完成民族互嵌的社區環境與氛圍,是當前完善民族社區治理的重要課題。

在一個民族社區中,民族社區有兩大類,一類是單一民族社區,一類是多民族社區。對于單一民族社區中的社區成員來講,跨文化意味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占大多數民族的居民需要去面對社區之外其他民族的文化;對于多民族社區成員來說,跨文化更多的是與本社區其他民族的文化間的碰撞與交流。社會的發展會使不同民族社區的主體成員之間的互動不僅有可能而且有必要,民族成員不同的價值觀念和每個民族社區特有的一套社會結構、社區文化及制度之間的配合方式, 不可避免地造成民族社區成員之間的社會互動或互有沖突。因此對于民族社區來說,關注民族成員之間的跨文化感對于社區的和諧與穩定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樣本與資料

1.樣本設計

本次研究所選地區為甘南藏族自治州的部分社區。

(1)合作市通欽街社區。為了突出經濟型社區這一社區類型,調查對象主要集中于“民族用品街”地點附近的住戶。問卷調查量為50份,有效問卷量為49份,其中藏族為 24人,回族10人,漢族4人,其他民族1人;在本社區從事商業性活動的人數為29人,占通欽街社區總調查人數的59%;

(2)卓尼縣城南社區。集中調查了城南社區中的法院家屬樓、財政局家屬樓和農行家屬樓,訪問的有效問卷量為45,調查顯示有將近百分之三十的住戶已經不是本單位的人員,藏族居民為29人,占總調查人數64%;

(3)卓尼縣上城門新區。有效問卷量為45。上城門新區是卓尼縣于2016年初發展起來的小區,此小區設施和服務較縣城內其他小區來講是較為完善和齊全的。在上城門小區調查人口中,藏族22人,占調查人數的49%;漢族17人,占調查人數的38%;回族4人,占調查人數的9%,其他名族2人,占調查人數的2%,由此可見,上城門小區屬于較為典型的城市混合民族社區;

(4)卓尼縣藏巴哇鄉新堡村,有效問卷量為37,新堡村人口以藏族居民為主,調查人口中藏族有30人,占調查人數的81%,藏巴哇鄉位于卓尼縣境東北段,產業以傳統的農業和畜牧業為主,地勢偏遠交通不便,其經濟發展在卓尼縣處于較弱地位。根據其特點和當前發展,筆者將藏巴哇鄉新堡村定義為傳統的民族村寨;

(5)卓尼縣拉力溝村,有效問卷量為35,由于距離縣城距離合適且所處地自然風光優美,常年以來,每當天氣轉暖之時拉力溝村大部分居民都以經營農家樂和開放草原景點謀生,吸引著大量縣城和外地來的游客,符合民族地區旅游社區的特征;

(6)臨潭縣的城關鎮社區,有效的問卷量為40,臨潭縣城關鎮社區和卓尼縣的城南社區相似,居民樓大都為單位性質,但是臨潭縣的特點在于它是回民族聚集地,調查數據顯示,回民人數占城關鎮社區調查總人數的55%。

2.變量測量

根據本次調查的民族社區分類,筆者將主要運用居住社區、民族、文化程度、職業及購房性質五個變量,在此項目研究分析的過程中,筆者集中選取的變量為居住社區,分析因居住社區的差異所帶來的居民跨文化感差異??缥幕舾卸群瓦m應測試量表一共有24道題,適應度得分總分為75分,敏感度總分為45分。

3.資料收集與分析

在此次的問卷調查中,問卷發放量為250份,最終問卷收回247份,其中有效問卷為241份。一共選擇了6個社區,為了使樣本具有代表性,在每個社區內的問卷發放量隨著社區大小而數量不同。

根據社區民族成分、社區功能性、社區管理歸屬三大維度將調查的6個社區進行分類。通過調查走訪和數據分析的結合,最終的社區劃分類型為:按照民族成分將調查社區分為傳統民族村寨、城市單一民族社區、城市混合民族社區,對應的調查社區分別為卓尼縣藏巴哇鄉新堡村、臨潭縣城關鎮社區、卓尼縣上城門新區;按照社區功能劃分將調查社區分為經濟型社區、旅游型社區,對應的調查社區分別為合作市通欽街社區、卓尼縣拉力溝村;按照社區管理歸屬劃分,將調查社區分為單位型社區和混合型社區,對應的社區分別為卓尼縣城南社區、卓尼縣上城門新區。根據類型劃分,對劃分下民族社區的量表得分進行對比和單因素ANOVA檢驗,比較不同維度下社區間得分的差異,進行相關分析。

二、結果與分析

1.社區居民民族成分對得分差異的影響

由分析結果可知,社區民族成分對于居民跨文化適應度和敏感度得分差異有顯著性的影響:城市混合民族社區居民對于城市單一民族社區和傳統民族村寨的居民在跨文化適應度得分上有顯著性差異,城市混合民族社區居民跨文化適應程度均高于其他二者;城市混合民族社區和傳統民族村寨的居民在跨文化敏感度得分上有顯著性差異,傳統民族村寨居民在跨文化敏感程度上要高于城市混合民族社區居民。

2.社區功能對得分差異的影響

按照社區功能的分類標準對數據進行分析和解讀,可以看到在社區功能分類下,例如商業型社區居民和旅游型社區居民,少數民族社區居民間的跨文化敏感度和適應度均顯示沒有顯著性的差異。因此對于少數民族社區來講,社區功能對對居民的跨文化體驗感是沒有影響的。并且根數據顯示少數民族地區商業型和旅游型社區中居民的跨文化適應度均處于較高的水平。

3.社區管理歸屬對得分差異的影響

按照社區功能的分類標準對數據進行分析和解讀,可以看到在社區功能分類下,少數民族社區居民間的跨文化敏感度和適應度均顯示沒有顯著性的差異。因此對于少數民族社區來講,社區功能對對居民的跨文化體驗感是沒有影響的。

三、小結與討論

在對民族社區進行分類研究中,按照不同的維度對民族社區進行劃分,根據數據分析可以看到:

(1)關于跨文化適應度:按照社區民族性的分類標準下,社區居民的跨文化適應度具有差異——城市混合民族社區與城市單一民族社區有顯著性差異;城市混合民族社區與傳統民族村寨有顯著性差異??梢钥吹皆诔鞘谢旌厦褡迳鐓^中居民的跨文化適應度比城市單一民族社區和傳統民族村寨的居民都要高,城市混合民族社區的居民對社區中不同于自己民族的文化更愿意接受和習慣,較此維度下其他兩個社區比較,筆者認為這與城市混合民族中民族的多樣性、居民對于其他民族文化的體驗頻率、不同民族間居民交往程度是有很大關系的。

(2)關于跨文化敏感度:①按照社區民族性的分類標準,社區居民的跨文化敏感度具有差異——城市混合民族社區和傳統民族村寨有顯著性差異;②按照社區管理歸屬的分類標準,社區居民的跨文化敏感度具有差異——單位管理民族社區和混合民族社區間有顯著性差異??梢钥吹?,相較于城市混合民族社區來講,傳統民族村寨和單位管理歸屬的社區居民跨文化敏感度都要高,他們在面對不同于本民族文化時,帶有更多的遲疑和思考,而這對于民族文化互相交流與碰撞、不同民族居民交往與互動,是非常不利的。

綜上所述,通過此次調查研究顯示在社區民族性和社區管理歸屬兩大維度劃分下,民族社區類型差異對于居民跨文化敏感度與適應度都是有顯著影響的。經過仔細對比可以發現,拋開對社區維度的劃分,城市混合民族社區居民在跨文化體驗感方面均與其他社區具有顯著性的差異,而且體現出跨文化適應度普遍較高、跨文化敏感度普遍較低的特征,這種特征對于民族文化交流、民族社區居民互動、民族社區管理有著極大的引領作用。因此在對少數民族社區管理的過程中,加強不同民族之間的交流、聯系,讓不同民族生活在同一社區里,是有利于提高民族社區居民對于跨文化的適應度以及降低對于跨文化的敏感度。在民族地區城鎮化的進程中,應大力加強多民族混合社區的建設與管理,要讓不同民族在同一區域共同生活,這對進一步促進民族大融合,加強不同民族之間的交流與互動有著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張景怡.民族社會工作基本問題研究——跨文化的視角[D].中南民族大學,2013.

[2]李艷雯.多民族社區的族際交往——塔城市塔爾巴哈臺的個案[D].新疆師范大學,2007.

[3]岳天明,高永久.民族社區文化沖突及其積極意義[A].西北民族研究,2008,2,53-56.

[4]馬戎.民族社會學:社會學的族群關系研究[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5]高永久.西北民族地區城市社區多遠類型及演化趨勢[A].城市發展研究,2005,12(6),47-52.

[6]趙巧燕.民族社區分類與包容性社區文化建設的政策取向[A].大連民族學院學報,2013,15(2),147-148.

[7]孫華.少數民族城市社區建設研究——以呼和浩特市友誼巷社區為例[D].山西大學,2010

[8]王曉玲.跨文化敏感:民族院校與非民族院校學生對比研究[A].北方民族大學學報,2012(1),73-74.

[9]何靜.中國少數民族大學生跨文化敏感度的實證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

[10]甘南州統計局.甘南州201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OL].2017,5.

作者簡介:

呂偉(1993-),女,甘肅省卓尼縣人,民族:藏族,學歷: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區管理,社會組織管理。

通訊作者范召全.西南民族大學社會學與心理學學院研究生導師.

技術創新社會文化功能論文范文第5篇

摘 要:博物館是開展社會教育的主要陣地和宣傳窗口,青少年是博物館社會教育活動的主力軍。如何利用館藏文物資源,最大限度地優化博物館社教功能,是當前博物館工作的一個重點和難點,也是文博工作者需要認真思考的一個重要命題。文章主要以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博物館為例,淺析民族地區博物館利用館藏資源開展青少年社會教育的有效舉措及重要意義。

關鍵詞:民族地區;博物館;青少年;社會教育

1 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博物館基本情況介紹

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博物館成立于1992年,2009年以新館新貌屹立于張家川鎮濱河西路。作為反映區域文明的綜合性博物館,館藏文物眾多,文化底蘊豐厚,現有歷史文物陳列、民俗文物陳列、馬家塬遺址及墓葬出土文物陳列和館藏書畫精品陳列四個展廳,館內現有各類藏品25119件/組,其中一級文物19件/組,二級文物61件/組,三級文物279件/組。其中有仰韶文化、常山下層文化、齊家文化的陶器,秦漢時期紋飾精美的青銅器,宋、元、明、清時期盈潤秀美的瓷器。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博物館作為“全國文物系統優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自2011年對外免費開放以來,累計接待各類游客逾82萬人次,常年開展各類社教活動、四進活動、臨時展覽和館際交流活動,學術研究不斷提升,文物影響力持續擴大,服務水平更加優化,已成為張家川回族自治縣最具文化氣息的城市名片。

2 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博物館青少年社會教育現狀

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博物館青少年教育工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有效提升了博物館資源與學校教育、課堂教學與實踐活動的有機結合,取得了顯著成效。近日,教育部、國家文物局聯合印發《關于利用博物館資源開展中小學教育教學的意見》,就如何利用博物館資源開展對青少年教育教學提出新的建設性意見,提出了要進一步建立健全館校合作機制,促進博物館資源融入教育體系,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博物館利用館藏資源開展了一系列適合中小學社會教育的實踐活動。

2.1 組織中小學生走進博物館,豐富社會教育實踐內容,利用傳統節日將青少年“迎進來”

為全面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遺產工作、教育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引導廣大青少年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自開放以來,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博物館充分利用館藏資源,先后與全縣30多所學校建立館校合作關系,在春節、母親節、端午節、重陽節等重大傳統節日主動與學校對接,共接待青少年50多萬人次,開展系列社教活動100余次,近20000名青少年參加活動,受到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圖1)。

2.2 建立館校合作機制,開展形式多樣的四進活動,加強館際交流,讓歷史文化“走出去”

為加深青少年對張家川縣域文物資源的認識和了解,進一步培養青少年愛國主義情懷,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博物館積極主動聯系區域內的中小學校,尤其是偏遠山區的中小學,將“流動博物館”帶到學校,將歷史知識帶進課堂,通過現場講解、課堂教學、趣味互動等形式,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拉近博物館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尤其是讓那些偏遠山區的留守兒童有了近距離了解家鄉歷史文化的機會(圖2)。

2.3 充分發掘館藏資源,積極開展進課堂活動,讓文物資源“活起來”

為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讓文物活起來”的重要講話精神,推進文化教育資源的深度整合,讓博物館真正成為青少年了解傳統文化,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的第二課堂。2016年“六一兒童節”前,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博物館走進張家川鎮溝口小學開展“阿陽講堂”,為青少年零距離傳授地域文化和文博知識,使文博知識從以前的“進校園”逐步轉變為現在的“進課堂”。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博物館以基本陳列為出發點,將歷史知識和館藏資源、傳統文化和馬家塬西戎文化相結合,采用PPT課件教學形式,選派優秀講解員利用課堂四十分鐘時間向同學們介紹張家川深厚的歷史文化資源與博物館文物知識,在講解過程中穿插寓教于樂的互動環節,短短一節課的教學,課堂氣氛活躍,師生受益匪淺。此項活動在全縣中小學陸續開展,截至2020年,該活動走進了20余所學校,共開展了50余次,使全縣10000余名青少年從中獲益(圖3)。

2.4 利用新媒體手段,開展互動體驗活動,讓文化遺產“火起來”

近年來,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新媒體成為人們了解社會各行各業的一個重要途徑,尤其是對偏遠地區,新媒體打破了時間和空間上的局限,讓人們足不出戶就能了解社會百態。博物館作為歷史文化文物的傳承者和弘揚者,更應該利用新媒體,增強與青少年線上交流互動,針對這一點,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博物館進行了探索與嘗試,成效明顯。自2019年以來,我們陸續開通快手、抖音等官方賬號,推出了一系列線上互動活動,系統介紹了如弧邊三角圓點紋彩陶盆、清代書畫作品張銳花鳥通頂屏、國寶文物青銅繭型壺等各類文物資源,尤其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在快手和抖音平臺上發布精品文物視頻和專題社教互動活動30余場(圖4),累計播放量300萬人次,尤其是元宵節猜燈謎線上活動,關注度非常高,受到了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

3 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博物館青少年社會教育面臨的問題

3.1 博物館青少年教育模式相對單一

在當今多元化發展的社會中,博物館教育被賦予新的內涵,博物館教育包含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科學思維和藝術素養等,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他們的健康成長對國家的未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鼓勵青少年主動參觀博物館,了解歷史文化,是培養青少年愛國思想的重要途徑。但是由于根深蒂固的傳統教育觀念,博物館教育模式單一,在教學方式上,只重視被動教學,而忽視因材施教和主動性;在教育內容上,只重視知識體系建立,而忽視綜合運用;在培養目標上,只注重傳授知識,而忽視思維創新發展能力;在宣傳服務上,只重視灌輸思維,而忽視主動引領。這些教育方式和博物館社會教育格格不入,而博物館作為歷史文化殿堂,采用的是多渠道、多層次的教育形式,是青少年開發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獨有場所。在目前灌輸式教育為主的模式下,怎樣建立青少年的自我表達和獨立思考的能力是博物館社會教育需要考慮的,在博物館開放式的教育學習中,開發科學合理的教育項目和多元化的模式,讓每一位青少年都有機會參與學習、討論、互動、交流,從而提出問題,表達觀點,博物館體驗式和探索式教育價值更加凸顯。

3.2 博物館參觀學習流于形式

現階段,博物館與學校大都各自為政,沒有形成系統的統籌、協調、共贏關系,無法形成固定的常規化模式,缺乏對博物館系統教育資源的整合與利用。像縣級博物館只是單方面主動聯系、組織,學校只是被動接受,有學校甚至從未組織過校外教育活動,尤其是偏遠山區的中小學。當前,唯分數論依然在學校、家長中存在,青少年面臨著升學壓力,學校、老師、家長就對一切課外活動進行“封殺”。而學生參觀博物館只是走馬觀花,流于形式,博物館教育沒有了生存空間,無法真正發揮社會教育的作用,這也是今后博物館和學校在教育領域需要考慮的問題。

3.3 陳展能力不高,社教項目單一

由于基層博物館的陳列展覽比較固定,形式單一,更新較少,不能適應新時代觀眾的需要。缺乏相關專業技術人員,致使陳展策劃能力不高,進而導致教育項目單一,這就需要基層博物館規劃長遠目標,轉換工作思維,引進專業人才,打造精品展覽,依靠適宜的展覽活動方案,給予視覺沖擊,提升展覽內容,創新展覽形式,讓青少年充分理解展覽文化價值和內涵,深度結合思想和藝術增加社會效益。這是博物館,尤其是偏遠地區博物館社會教育的一大重點和難點,也是博物館創新發展的一個趨勢。

4 建議及思考

4.1 提升博物館“第二課堂”效能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在多場合就青少年教育提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和批示,他強調“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是中華民族的希望,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少年兒童中培育起來”。博物館是青少年與社會互動的最佳場所,作為學校教育的補充,博物館教育為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發揮了重要作用,是學校教育的有效延伸和補充,是一種主要的歷史知識傳播途徑,更是一種更加生動的學習方式,從而讓青少年獲得豐富的社會體驗。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博物館有效發揮“第二課堂”功能,陸續開展了一系列社教活動,在協同完成一項活動或一件作品的過程中,青少年學生切身感受到同伴的需求,可以接受對同一事物的不同觀點,慢慢學會尊重、包容和理解。

4.2 加強館校合作,建立規范化教育體系

目前,博物館建立規范化的教育體系,是社會教育資源最大化利用的有效方法。博物館利用自身教育資源與學校搭建良好平臺,共同促進館校之間的聯動,充分利用館藏文化文物資源,開展主題鮮明的研學實踐教育活動,加強研學活動的統籌管理和監督指導,開發一批立德啟智、特色鮮明的博物館研學精品線路和課程,構建博物館研學資源網絡,發揮實踐育人作用。

4.3 策劃適合青少年的博物館展覽和社教活動

針對青少年開展的博物館教育展覽和活動,是在博物館藏品、研究資料的基礎上,根據青少年的年齡特點確定特定主題、展覽和方式來開展,在活動中,教育人員應與參與者面對面的溝通、交流、互動,以保證教育效果,這就需要對展覽和活動的每個環節進行策劃和組織。前期對觀眾進行調查和分析,對中小學生發放調查問卷,調查內容包括展陳質量的改善、服務水平的提升、展覽形式的滿意度、互動體驗的增設、觀展的目的和開展社會教育活動次數的要求等,針對調查問卷的結果,進行統計分析,根據館藏特色延伸教育活動,密切聯系相關展覽,提出切實可行的調整方案,讓青少年在參觀和體驗過程中,深刻體會到文物背后蘊藏的故事和內涵,進而拉近文物與青少年之間的距離。

4.4 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社會教育品牌

當前,博物館的陳列展覽方式大多以靜態模式展示,觀眾很難直觀了解展品的深層次內涵。以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博物館為例,縣級博物館應從實際出發,找準地域特色品牌,將博物館館藏資源深層次融入青少年教育中,博物館要雙管齊下,把展覽和教育相結合,策劃適合青少年的特色教育活動,動員博物館策展人員、文物保護人員、專家學者及社會各界參與青少年教育項目開發,定期組織館長講解、專家講解,策劃進校園、下基層的流動展覽和教育項目,尤其是到資源相對匱乏的偏遠農村地區的中小學開展教育活動。實施精品戰略,將其做精、做強、做大,形成獨特優勢和較大影響,使之能夠為該館創造社會效益。從當前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博物館青少年教育工作發展實際來看,針對不同年齡的青少年開展研學教育活動,需要研發相對應的系列活動項目,從學校教育教學入手,研究開發歷史、科技、自然的系列活動項目,開闊視野,豐富知識。用好用活館藏資源,取其精華,使縣級博物館青少年教育品牌落地開花。

5 結語

博物館教育是當今博物館行業發展的重點和熱點,博物館社教人員需要在最新政策的指引下,進行深層次理解,策劃社會教育活動方案,開展有價值的博物館青少年教育活動,尋找適合當前博物館青少年教育的途徑和方法,優化博物館社會教育效果,將祖國的未來培養成具有格物致知精神的高尚品德,提高綜合素質,堅定文化自信,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在青少年的成長中發揮積極作用,也是文化教育事業發展的趨勢。

參考文獻

[1]張小博.我國博物館青少年教育現狀、存在問題及對策思考[J].中國文物科學研究,2019(2):9-19.

[2]毛維維.盤活館藏文物資源創新社會教育方式—淺談十堰市博物館“十博課堂”活動[J].青年時代,2018(34):71-72.

[3]景澤時.縣級博物館如何發揮社會教育功能—以古浪縣博物館為例[J].絲綢之路,2020(3):160-163.

[4]周明.淺析博物館對青少年課外教育功能的拓展 以上海自然博物館為例[J].上海教育,2020(1):62-63.

[5]蘇佳.淺談博物館青少年教育活動的策劃與實施—以福建博物院為例[J].科教導刊:電子版,2015(13):34-35.

[6]曹麗芳.淺議青少年教育在博物館教育中的重要性[J].中國民族博覽,2018(1):223-224.

[7]楊丹丹.論博物館教育活動的可持續發展—以首都博物館青少年教育活動為例[J].中國博物館,2010(1):70-73.

[8]教育部、國家文物局.教育部、國家文物局聯合印發關于利用博物館資源開展中小學教育教學的意見[R/OL].[2020-10-19].http://www.gov.cn/xinwen/2020-10/19/content_5552487.htm.

技術創新社會文化功能論文范文第6篇

本刊訊:2月8日,農業部在北京召開會議,進一步學習貫徹中央一號文件和回良玉副總理在“加快農業科技創新與推廣農業專家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研究部署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農業科技創新與推廣工作,推動“科技促進年”活動深入實施。農業部副部長張桃林在會上強調,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加快農業科技進步,必須緊緊圍繞糧食和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農民持續增收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大科技需求,以“加大投入、改革體制、構建體系、提升能力、建設隊伍”為總體要求,以實現農業科技自身跨越發展和引領支撐現代農業發展能力與水平顯著提升為主要目標,創新農業科技發展思路,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科技創新體系。

張桃林副部長指出,要進一步明確農業科技創新與農業科技體制改革的方向和重點,切實加強以下幾方面工作:

實現科技創新方向和重點的調整 農業科技創新要適應世界農業科技發展的新進展新趨勢和我國農業現代化的新形勢新要求,著眼長遠發展,超前部署農業前沿及高新技術和農業基礎研究,力爭在世界科技前沿領域占有重要位置;要面向產業需求,著力突破農業行業重大關鍵技術和共性技術,加快防災減災、穩糧增產等重大農業先進實用技術的應用推廣,切實解決科技與經濟脫節問題。具體來說,要做好科技創新方向和重點的“三個調整”。一是由側重生物技術研究向注重生物、農機及工程、材料、信息技術研究相結合、相融合的調整。二是由注重提高土地產出率向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生態環境保護及可持續發展并重的調整。三是由注重傳統單一的農業生產技術向農業生產與農業多功能、多層次發展技術相統籌的調整。

實現農業技術推廣與服務方式的轉變 要積極適應新階段我國農業生產和經營主體及方式的新變化,在大力推進農業科技自主創新、增加技術源頭供應的同時,更加注重成果轉化和應用推廣,做到“兩手抓、兩促進”。加快構建“一體多元”、“一性三化”的農技推廣與服務新體系,即以基層農技推廣機構為主體,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農業科研教學單位、涉農企業等多方力量廣泛參與、分工協作、服務到位的多元化推廣體系,體現農技推廣工作的公益性和專業化、社會化、市場化,切實提高農業科技推廣與服務能力和水平,努力解決“最后一公里”問題。

實現農業科技體制與管理機制的創新 要在遵循一般科技規律的基礎上,突出農業科技的產業特征和國情特色,探索符合我國農業發展實際的科技管理和制度創新之路。一是要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科技創新體系,著力解決我國農業科技“有體無系”的突出問題。以科研項目為抓手和載體,實行跨學科、跨行業、跨部門、跨區域的單位和科研人員之間協同攻關的科技組織模式,按照農業的產前產中產后、科研的上中下游,合理配置科技資源,確保農業科技的關鍵環節、重點領域能夠得到有效支持,努力把科技力量配置由重復分散轉向科學分工與聯合協作相結合。二是要深化和完善農業科研院所改革。按照中央關于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科技體制改革的總體部署,通過剝離,尤其是對基礎和公共性研究與經營性科技開發活動的分離,整合、轉制、轉型等方式,分類指導、分別改革,創新機制、完善配套,加快建立健全現代科研院所運行制度。三是要完善科技立項機制。強化農業科技立項的產業需求導向,建立以需求定項目、以應用定項目的農業科技立項新機制,從根本上解決科研與生產“兩張皮”問題。四是要創新科技評價獎勵機制。對不同類型科研機構、科技人員、科技項目和科研成果實施分類考核、分類評價、科學獎勵。與此同時,要正確理解和處理好創新主體及產學研結合問題。充分考慮我國農業科技研究和服務對象的特殊性、農業產業的經濟弱質性和生產經營的風險性,以及現階段涉農企業在規模、實力和科技創新能力等方面的不足及成長性,加大政府對高校、科研院所開展基礎性和共性研究的支持力度,并通過完備的知識產權制度和市場機制,保障科研成果發明人的相關權益。同時,要通過金融、稅收等綜合措施,支持和引導企業逐漸成為商業化技術創新、開發及應用的主體。政府對企業的支持,要與企業采用最新技術、帶動技術革新和產業技術進步相掛鉤,防止引起市場主體之間的不公平競爭。要切實加強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在科技創新中的分工與合作,堅持走產學研緊密結合、具有中國特色的農業科技創新之路。

上一篇:關系營銷顧客關系管理論文范文下一篇:心理學史雙重意義管理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