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五大發展理念解讀體會范文

2023-09-23

五大發展理念解讀體會范文第1篇

創新理念

一應處理好脫貧與致富的關系。脫貧與致富是兩個不同層面的問題。脫貧是生存問題,致富是發展問題;脫貧是公平問題,致富是效率問題;脫貧是政府責無旁貸、義不容辭的職責,致富是市場規律、能力角逐的結果;脫貧必須采取特惠性政策應保盡保,致富只能運用普惠性制度公平競爭;脫貧,政府必須全面兜底,確保生存權,致富,政府只能創造軟硬環境,提供發展條件,不可全部包攬;脫貧,必須微觀,精準到戶到人,致富,只可宏觀,針對大環境,搭建好有利致富的市場平臺;脫貧的責任主體應是以縣為單位的“塊塊”,致富的責任主體應是從上到下各涉農部門的“條條”及社會各方力量。在脫貧問題上應重點抓好四件事:一是基本生活保障,二是基本住房保障,三是基本教育保障,四是基本醫療保障。在致富問題上應突出抓好三件事:一是改善條件,二是提高能力,三是創造機會。

二應處理好個體與集體的關系。扶貧開發應既重瞄準個體,更重扶持合作。不合作無法抵御來自市場、自然、政策及國際的風險。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農村生產經營方式經歷了“合—分—合”的變遷,新型農民合作組織必須實現從“組織農民”向“農民組織”的飛躍,讓農民由“被動參與”變為“主動合作”,成為合作組織的真正主人、主導和主力。1898年光緒曾發上諭“各州府縣力推農會”,100多年后的今天,我們仍需要在這個問題上做出努力。盡管目前全國農民專業合作社已發展到100多萬家,但貧困地區數量太少、體量太小的問題依然需要下大功夫解決。

三應處理好死錢與活錢的關系。貧困地區的基礎設施投資是必須的,但要想穩定解決溫飽并實現脫貧致富,還應推進政策性金融批量注入貧困地區,并大力發展互助合作式民間金融,把小錢變大錢,把死錢變活錢,讓農民在世界貨幣戰爭的“正規戰”中學會“游擊戰”,讓九億人口的中國農村不再成為貨幣戰爭的盲區。要克服貧困地區存貸比高達70%-80%的惡性循環現象。皮凱迪在《21世紀資本論》中指出,近100年來,人類社會財富增長了8倍,而富人的財富增長了128倍。在金融成為經濟的重要主導時代,中國農村尤其是貧困地區的農村沒有較大規模的“活錢”注入,財富的增長就不可能有大的起色。

協調推進

一應處理好短期與長期的關系。物理學上有能量守恒定律,在一定歷史階段,財富也是守恒的,而財富的分配則是不均衡的,有人富就有人窮,有人窮就得扶。貧困是一個相對概念,是一種動態現象,既要打攻堅戰,還要打持久戰。要不斷強化扶貧開發是國家意志、國家理念、國家戰略的政治導向。中央明確提出,通過五年攻堅,到2020年實現“兩個確保”(確保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確保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是基于現行標準的確保。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扶貧標準會不斷調整,每調一次就會有新的貧困人口出現??倳浽谥醒敕鲐氶_發工作會議上明確指出:必須深刻認識我國貧困問題的長期性、艱巨性、復雜性,做好打持久戰的思想準備。即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我國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一定程度上的貧困問題仍然會存在。對于總書記的這一論斷應全面準確理解和把握,決不能把扶貧開發當成一沖鋒就能徹底解決的短期行為,應充分認識到扶貧開發是一個國家永恒的課題這個社會現實,從法律、政策及理論架構方面建立扶貧開發的支撐體系。

二應處理好口袋與腦袋的關系。“讀書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已在貧困地區流行??诖b滿了,腦袋空著,口袋照樣會癟下去,只有先讓腦袋不斷充實起來,才能讓口袋持續膨脹起來。首先,引導輿論重視知識,在全社會營造一個“讓有錢人讀書,讓讀書人有錢”的氛圍,把“經濟人社會”改造成“知識人社會”。決不能讓“生兒不用識文字,斗雞走馬勝讀書”現象重演。其次,從制度上規正人們對知識的偏見。憑什么會種田會養雞會養豬是低素質,會彈琴會唱歌會跳舞是高素質。再次,從體制機制上確保人們對知識的獲取,強化基礎教育,延長義務教育年限;強化職業教育,讓農民學以致用;強化農村繼續教育、終身教育。第四,改精英教育模式為生存教育模式。讓貧困地區的孩子從小就學習掌握一項生存與發展的技能,克服千軍萬馬都擠一條高考獨木橋的弊端。

三應處理好對上與對下的關系。對上負責就是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將上面的要求與下面的實際有機結合,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做好扶貧開發工作。對下負責就是要瞄準貧困戶、貧困村、貧困區域的實際需求去雪中送炭,讓“頂層”的溫暖真正傳導到“基層”的百姓。扶貧開發的目標是基層貧困群體,我們黨的宗旨就是把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始終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因此,只有對下負責才是最好的對上負責,不能對下負責,就是對上失職。在具體工作中,既要注重多少人脫了貧這個“數字面子”,更應緊盯始終讓所有窮人共享改革發展成果這個“實惠里子”,確保讓貧困人口有真正的獲得感。

綠色引領

一應處理好溫飽與環保的關系。在“溫飽”已基本不成問題,“環保”卻成了問題的今天,必須按照總書記“兩座山”的思想,正確處理好二者的關系,決不能讓“環保”成為“溫飽”之后的“瘟疫”。“溫飽”問題好解決,“瘟疫”問題解決起來可就難了。一是該堵的堵。如果引進來項目影響水綠山青,即使是金山銀山也應拒之門外。二是該罰的罰。實行“反向激勵”,嚴格落實責任終身追究制,避免“公地悲劇”成“公共悲劇”。三是該補的補。政府應拿出真金白銀,盡快補齊環保設施和監管能力欠缺的短板。四是該給的給。政府應從環境的外部性去考量,借鑒國際上“碳交易”的做法,要求發達地區給生態保護地區合理補償,而不是象征性地搞一點安慰。

二應處理好大開發與大開挖的關系。地下挖煤、劈山開礦是實現脫貧致富的有效方式,但大開發并非只是簡單的挖掘地上地下資源,它可以是人力資源的開發,也可以是新興產業的開發;可以是無中生有的再造,也可以是傳統技藝的繼承。當務之急,應從挖地開山的“大開挖”轉向無形資源的“大開發”,如發展鄉村旅游、深化農產品加工、活化傳統技藝。鄉村旅游是中國農民的第三次創業。第一次創業是發展鄉鎮企業,第二次創業是進城打工。開發鄉村旅游的第三次創業將使中國農村發生“三千年未有之變局”。應從注重物的改造轉向人的改造,通過“人”的發展,解決“口”的問題。杜甫當年感嘆“國破山河在”,我們今天決不能讓“國在山河破”。

開放互動

一應處理好職能部門與涉農部門的關系。中國扶貧開發大抵分為三個階段,1986年以前是通過五個“一號文件”推行普惠式扶貧;1986年開始各級成立扶貧機構,扶貧進入有組織、有重點、有步驟的扶持時期;自2002年黨的十六大提出城鄉統籌發展戰略,各涉農部門已由過去的配合扶貧變為扶貧主體,每年投入的資金比專項扶貧資金要大得多。各涉農部門應按照總書記五個一批的要求,實行“誰的孩子誰抱走”,把部門資金和項目重點投放于貧困地區,勠力同心為貧困地區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二應處理好政府部門與社會組織的關系??倳浂啻螐娬{“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我們黨的重要使命”,各級政府部門應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層層簽訂脫貧攻堅責任書、立下軍令狀。但是,政府決不能在攻堅戰中大包大攬,單打獨斗,應全面發動社會廣泛參與,可以進行榮譽激勵,可以花錢購買,也可以引進第三方等措施,讓一切愿意投身扶貧事業的個人、企業和社會組織能為、可為,讓各級政府部門和各類社會組織盡顯其能、相互配合、協力攻堅。

三用處理好財政撥款與社會捐助的關系。扶貧需要巨大的財力支持,僅靠財政撥款還遠遠不夠,應充分發動社會廣泛募集資金。美國每年的社會捐助和財政收入基本相當,我國在這方面還有很大空間,《2016年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顯示,中國大學社會捐贈總額在750億元人民幣左右,而美國高校僅2014年就獲得捐贈374.5億美元,由此我國社會“眾籌”資金的潛力可見一斑。對此,應從道德層面給予激勵、從文化層面給予影響、從制度層面予以規正、從法律層面予以約束,構建一套完備的體制機制,引導更多的有識之士主動反哺窮人、幫助窮人、扶持窮人,真正把“達則兼濟天下”的傳統美德轉換成實實在在的扶貧行動。

共享成果

一應處理好窮人經濟學與經濟學家經濟學的關系。經濟學家想通過市場降價減少生產,而窮人只會生產某種商品,降價反而會讓他們為保收入生產更多產品。本來養五頭豬的收入需要養十頭才能保住。生產沒減少,反而大幅增加了。經濟學家都通過提價節約資源,但富人不在乎那點小錢,照樣消費,而窮人面對生活必需品的漲價,只能減少其他開支維持生計,不僅沒能節約,而且降低了生活水平,更嚴重的是拖累了市場。經濟學家想通過統一標準提高質量,但標準一高成本就高,窮人買不起,只好消費更差的產品。扶貧開發必須真正弄懂“窮人經濟學”。懂得窮人經濟學,不僅要懂得窮人經濟學的特殊性,更要懂得窮人之為窮人的根源。如果還把窮人視為可憐可悲、低等下賤的形象,仍舊以一種居高臨下的姿態俯瞰他們,以一種憐憫的姿態恩賜他們,而不從本質上去探討貧困的根源,那么再高深的理論都談不上懂得窮人經濟學。決定一個艦隊的速度不是看最快的那一艘,而是看最慢的那一艘。社會不能只研究讓有錢人掙到更多的錢,不研究讓沒錢人掙到生存的錢。只有克服歧視性貧困,才能真正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

五大發展理念解讀體會范文第2篇

創新發展理念方面:在市委黨校唐鈺嵐老師的課上,唐老師給我們舉了例子,比如國人到日本買馬桶蓋,國人對iPhone的瘋狂追求,還有就是我們國家造不出汽車發動機,飛機發動機等,這些表明我們創新能力、自主知識和知名品牌缺乏,科技成果轉化率、科技進步貢獻率與發達國家仍有不小的差距。改革開放30多年來,雖然我國已經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是走以土地、勞動力、資本等為主導的傳統發展之路已行不通,必須依靠創新尤其是科技創新,走創新發展之路,實現可持續發展,才能破解經濟社會發展瓶頸,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因此我們要牢固樹立創新發展理念,把創新發展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各方面創新,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協調發展理念方面:協調發展主要是補短板,解決我國發展不平衡的問題。我對協調發展理念有三點理解。第一是協調區域、城鄉發展。我國國土遼闊,不同地區之間自然條件不同,歷史基礎有別,因而長期存在較大發展差距。這就需要繼續實施西部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和東部率先發展的總體戰略,重點實施“一帶一路”,京津冀協調發展、長江經濟帶三大戰略,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由于長期存在“城鄉二元結構”,我國城鄉差距較大,農村基本公共設施缺乏,教育醫療水平低下,大批農民工涌入城市,農村出現空巢老人,留守兒童等現象。因此需要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機制體制,促進城鄉協調發展。第二點是堅持經濟建設與社會建設同步發展。目前我國要協調經濟發展與社會建設之間的關系,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資源到教育、就業、醫療、社會保障、公共衛生和環境保護等領域,解決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讓全體人民共享發展成果。 第三點是協調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關系。一些地方把GDP增長作為硬指標,卻忽視了思想文化建設和社會文明程度提高?,F在農村很多地方仍存在封建迷信思想,并且將賭博作為唯一的娛樂活動。因此要協調物發展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綠色發展理念:綠色發展,就是解決好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問題。長期以來中國重經濟發展,輕環保,造成一系列環境污染問題。以水污染為例,我們國家是水質型缺水國家,雖然我們水資源總量很多,但是我們的水質很差,可用水量非常少。因此我們要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推進美麗中國建設。

開放發展理念:總書記曾說過:“各國經濟,相通則共進,相閉則各退。”通過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我國順利實現了從貧窮落后大國到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的飛躍。因此說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導致落后。我國所提倡的“一帶一路”發展戰略,貫通中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乃至歐洲部分區域,是開放發展理念的一個具體體現。因此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各國經濟加速融合的當今時代,我們要牢固樹立開放發展理念,把一國發展置于廣闊的國際空間來謀劃,發展更高水平、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與世界各國互利共贏、共享發展成果。

五大發展理念解讀體會范文第3篇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是我們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會議審議通過的“十三五”規劃建議,明確了今后五年我國發展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重大舉措,在發展理念、發展政策、發展體制上有一系列重大突破??倳浽谌珪习l表重要講話,科學回答了關系我國長遠發展的許多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以一系列富有創見的新思想新觀點升華了我們黨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為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勝利提供了有力思想武器。全會的成功召開,必將在中華民族發展的歷史坐標中留下濃墨重彩的篇章。

這次全會取得的成果很多,其中最突出的是鮮明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這五大發展理念是貫穿全會精神的靈魂和主線,“十三五”規劃建議就是按照這條主線來謀篇布局的。學習貫徹全會精神,重要的是牢固樹立五大發展理念,切實落實到各方面實踐之中。

一、深刻認識五大發展理念的重大意義

發展理念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長遠,是戰略性、綱領性、引領性的東西,直接關乎發展成效乃至成敗。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集中體現了今后五年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的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深刻揭示了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理解五大發展理念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應當緊密聯系大勢和大局來把握。

從維護和用好我國發展重要戰略機遇期來看,五大發展理念是順應時代潮流、把握發展機遇、厚植發展優勢的戰略抉擇。當今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沒有變,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深入發展。盡管各種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但加快自身發展、提高綜合實力依然是世界各國的共同追求。特別是圍繞克服國際金融危機的深層影響、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許多國家都積極創新發展理念、完善發展戰略,力爭以新的理念、新的戰略贏得發展主動??梢哉f,發展問題歸根到底是理念問題,發展戰略競爭透射的也是發展理念之爭。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五大發展理念,順應了時代發展要求,汲取了各國發展的經驗教訓,是借鑒更是超越,有共性更有自己的特色。樹立和貫徹好五大發展理念,就能使我國發展占據時代制高點,維護和用好我國發展重要戰略機遇期,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贏得更大的發展優勢。

從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來看,五大發展理念創造性地回答了新形勢下我們要實現什么樣的發展、如何實現發展的重大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這是事關長遠的頂層設計,是我們黨在新的形勢下治國理政的總方略。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戰略目標,處于中心位置;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是戰略舉措,全面從嚴治黨是戰略保證。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發展始終是硬道理,是必須抓好的第一要務,同時發展也應當根據新的實踐而有新的理念、新的要求。還應看到,“十三五”時期我國發展環境發生了新的變化,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是必須把握好的大邏輯。新常態要有新作為,新作為要有新理念。我們黨提出的五大發展理念,把握了發展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動力轉換的新特點,順應了推動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的新要求,點明了破解發展難題的新路徑。發揮好五大發展理念的引領作用,才能更好推動發展方式轉變,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才能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從黨的理論創新的發展歷程看,五大發展理念是我們黨關于發展理論的一次重大升華。我們黨高度重視理論指導和理論創新,正是有了正確理論的指導,有了理論上的不斷與時俱進,我們的發展道路才行穩致遠、越走越寬廣。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們黨總是根據形勢和任務的變化,適時提出相應的發展理念和戰略,引領和指導發展實踐。從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發展是硬道理,到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到堅持科學發展、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到堅持“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每一次發展理念的創新和完善,都推動實現了發展的新跨越。時代在前進、實踐在發展,理念創新、理論創新永無止境。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著眼新的發展實踐,深入推進黨的理論創新,在發展目標、發展動力、發展布局、發展保障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五大發展理念,體現了對新的發展階段基本特征的深刻洞悉,體現了對社會主義本質要求和發展方向的科學把握,標志著我們黨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達到了新的高度。

總而言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是我們黨的重大理論創新成果,是對我們黨關于發展理論的豐富和發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長期堅持的重要遵循。要深刻認識五大發展理念的重大意義,使之真正成為引領發展實踐、開創美好未來的一面旗幟。

二、深入把握五大發展理念的基本內涵和實踐要求

對五大發展理念的基本內涵和實踐要求,總書記重要講話和“十三五”規劃建議作了深刻闡述。概括起來講,就是要深刻認識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深刻認識協調是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牢牢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正確處理發展中的重大關系,不斷增強發展整體性;深刻認識綠色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推進美麗中國建設;深刻認識開放是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深刻認識共享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在學習貫徹全會精神過程中,領會好五大發展理念的基本內涵和實踐要求,有這樣五個方面需要深刻把握。

——五大發展理念體現著黨的思想路線的本質要求,蘊含著解放思想、與時俱進的思想品格。樹立和踐行五大發展理念,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意味著對傳統發展思路和發展方式的根本轉變,也必然伴隨著思想的解放、觀念的更新。要從黨的思想路線的高度看待問題,注重從思想方法和思維方式上解決問題,深刻認識發展是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發展環境、發展條件不會一成不變,發展理念自然也不會一成不變。面對新的發展實踐,有些東西過去有效,現在未必有效;有些過去不合時宜,現在卻勢在必行;有些過去不可逾越,現在則需要突破。這就需要領導干部把解放思想作為總開關,樹立與時代和實踐發展相適應的思維方式,堅決破除那些片面追求GDP、拼資源拼投入、重城市輕農村、先污染后治理、重效率輕公平等陳舊觀念,以新的發展理念引領新的發展實踐。樹立和踐行五大發展理念,不能停留在口頭上,而要作為行為標尺,自覺對照檢驗我們的實際工作,符合的就鼓勵和支持,不符合的就反對和摒棄,更好地在解放思想中跟上時代,在轉變觀念中贏得新的發展。

——五大發展理念來自于發展經驗和教訓的深刻啟示,蘊含著尊重規律、按規律辦事的實踐邏輯。在發展問題上,我們既有成功經驗,也有深刻教訓。成功經驗在哪里,重要的是堅持從實際出發,按客觀規律辦事;教訓也主要反映在脫離實際上。一個時期以來,一些地方片面發展、畸形發展,一些地方竭澤而漁、寅吃卯糧,一些地方與民爭利、忽視民生,等等,帶來了諸多矛盾和問題??倳洀娬{:我們的發展,必須是遵循經濟規律的科學發展,必須是遵循自然規律的可持續發展,必須是遵循社會規律的包容性發展。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五大發展理念,從根本上說,就是要把發展更好建立在把握規律、按規律辦事的基礎上,實現更有質量、更高水平的發展。貫徹好五大發展理念,就要增強規律意識,在研究和把握規律中認識發展的新內涵、新要求。要注重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發展速度、質量和效益的有機統一,統籌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的各項工作;注重綠色富國、綠色惠民,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注重加強社會建設、創新社會治理,把改革力度、發展速度與社會可承受程度統一起來,使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要始終堅持從實際出發,不搞整齊劃

一、不搞大干快上、不搞層層加碼、不作難以兌現的承諾,做到因地制宜、因事制宜,一步一個腳印地做好工作。

——五大發展理念是針對我國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提出來的,貫穿著鮮明的問題導向。在實踐中發現和解決問題,是我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方法。五大發展理念以問題為牽引,直指我國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創新發展注重解決發展動力問題,協調發展注重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綠色發展注重解決人與自然和諧問題,開放發展注重解決發展內外聯動問題,共享發展注重解決社會公平正義問題??梢哉f,五大發展理念既抓住了制約發展的癥結,又開出了解決問題的良方。貫徹五大發展理念,也要增強問題意識、強化問題導向,瞄著問題去、追著問題走,在破解發展難題中實現發展的新進步。抓問題還要注意抓薄弱環節,解決問題應當緊緊扭住短板、全力做好補齊短板這篇大文章。無論是制定具體規劃,還是出臺政策措施、完善體制機制,都要著力補短板、解難題,在攻堅克難中增強經濟社會發展的協同性平衡性。

——五大發展理念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彰顯著人民至上的價值取向。為什么人、由誰享有的問題,是發展要解決的根本問題,也是衡量一個政黨、一個國家性質的試金石。我們是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理所當然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發展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五大發展理念貫穿著鮮明的百姓導向、民生導向,反映著我們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根本宗旨。要始終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實現人民幸福作為發展的目的和歸宿。越是發展到更高層次、更高水平,越要堅持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越要堅持全體人民共同富裕。要全面把握和推動落實共享發展的政策措施,凡是為民造福的事情就要千方百計做好,凡是損害群眾利益的事情就堅決不做,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過程成為增進人民福祉、促進公平正義的過程。要著眼于堅決打贏“十三五”脫貧攻堅戰,下大力氣解決收入差距過大、公共服務供給不足、社會保障滯后、教育和就業機會不均等突出問題,使發展更具公平性、普惠性,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

——五大發展理念是具有內在聯系的集合體,體現著辯證思維和統籌兼顧的科學方法論。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相互貫通、相互促進,有著深刻的內在聯系。這五大發展理念,主題主旨相通、目標指向一致,統一于“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和“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中,統一于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中,統一于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進程中。這五大發展理念,既各有側重又相互支撐,共同構成了一個開辟未來發展前景的頂層設計,構成了一個系統化的邏輯體系。把握好五大發展理念,要樹立全面系統的思維,掌握科學統籌的方法,一起用力貫徹落實,不能顧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

三、領導干部要增強落實五大發展理念的素養和能力

落實好五大發展理念,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取決于領導干部的素養和能力??倳洀娬{,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要提高貫徹五大發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成為領導經濟社會發展的行家里手。從實際情況看,現在在一些領導干部中,既有不作為、亂作為的問題,也有面對經濟發展新常態無所適從、不會為不善為的問題,存在素養和能力不適應的問題。這就需要各級領導干部認真貫徹黨中央要求,帶頭樹立和踐行五大發展理念,努力鍛造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過硬素養和能力。

第一,增強運用黨的理論創新成果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素養和能力。理論優勢是我們黨的根本優勢,理論創新每前進一步,理論武裝就要跟進一步。貫徹好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增強落實五大發展理念的能力,首先要解決好理論武裝問題,真正從思想上把推動發展的目標、要求和方法搞對頭。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在深化理論和實踐的雙重探索中,提出了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其中蘊含著十分豐富的發展思想、發展觀點。要把學習貫徹五大發展理念同學習貫徹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緊密聯系起來,不斷加深理解、深化認識。要堅持理論聯系實際,把黨的理論創新成果轉化為謀劃發展的具體思路,轉化為落實發展任務的工作舉措,轉化為推動科學發展的實際成效。

第二,增強把握形勢變化、把握發展趨勢的素養和能力。定大局、謀大事,前提是觀大勢、明大勢。貫徹好五大發展理念,應當認清發展形勢、找準發展定位,把握好我國發展環境的基本特征。要深刻認識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蘊含的機遇和挑戰,既看到我國經濟長期向好基本面沒有改變,隨著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變、經濟結構不斷優化、發展動力持續轉化,良好發展態勢可以保持;又看到不發展有不發展的問題,發展起來有發展起來的問題,甚至更多更復雜,我們面臨諸多矛盾疊加、風險隱患增多的嚴峻挑戰,從而增強機遇意識、憂患意識、責任意識,為實現新的發展藍圖而頑強奮斗。同時,還要清醒把握我們立足的世情國情,既看到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一社會主要矛盾沒有變,我國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我國仍處于發展重要戰略機遇期沒有變;又看到這“四個沒有變”中也出現許多新情況,發展環境、發展條件、發展著力點呈現出許多新的特點,從而認清我們所處的“時”與“勢”,保持戰略定力,堅持奮發有為,做到胸中有大勢、謀事有大局,增強對五大發展理念的理解力和執行力。

第三,增強駕馭現代經濟發展、提高發展質量效益的素養和能力。堅持五大發展理念,重要的是熟悉現代經濟運行的特點,以符合經濟規律的方式推動經濟發展。應當肯定,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逐步建立和發展完善,各級領導干部推動經濟發展的能力不斷提升。但也要看到,現在我國發展領域不斷拓寬、分工日趨復雜、形態更加高級、國際國內聯動更加緊密,對做好經濟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以開闊的視野、創新的知識去研究、去應對。如果總是沿用老的思路和辦法,就難以勝任現在的工作。領導干部要有本領恐慌的意識,加強學習調研,加強實踐歷練,努力掌握現代經濟知識,努力具備較強的專業思維、專業素養、專業方法,力爭有“幾把刷子”。

第四,增強運用法治思維、法治方式推動發展的素養和能力?,F代經濟是法治經濟,現代社會是法治社會。提升經濟發展質量和社會治理水平,一個重要方面就是使各方面工作納入法治化、規范化軌道。落實好五大發展理念,需要各級領導干部認真貫徹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更好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促進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要堅持依法決策,辦事情、作決策都要考慮法律依據是什么、法定程序是什么。尤其是對一些重大工程、重大項目的決策,更要按法律規定辦事,把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等結合起來,提高決策的法治化、規范化和科學化水平。要積極推進多層次多領域的依法治理,健全各方面法律法規,提高法律法規的執行力,切實養成遇事找法、辦事依法、解決問題靠法的行為習慣,充分發揮法治在推動發展中的引領和規范作用。

第五,增強貫徹“三嚴三實”要求、落實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的素養和能力。踐行五大發展理念、抓好改革發展穩定任務,關鍵要有好的精神狀態、好的工作作風。各級領導干部要以“三嚴三實”要求來貫徹五大發展理念,標準要嚴、措施要實,以“嚴”的精神改進工作作風,以“實”的干勁抓好發展任務。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覺落實黨中央的決策部署,緊緊扭住各項重點任務、重要舉措,一抓到底、善作善成。要樹立全局意識、強化責任擔當,正確處理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的關系,自覺把責任扛在肩上、把任務抓在手上,不能逃避責任、消極對待。要弘揚改革創新精神,敢啃硬骨頭、敢于攻堅克難,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在破除體制機制障礙、突破瓶頸短板中推進改革發展。

五大發展理念解讀體會范文第4篇

創新發展理念方面:在市委黨校唐鈺嵐老師的課上,唐老師給我們舉了例子,比如國人到日本買馬桶蓋,國人對iPhone的瘋狂追求,還有就是我們國家造不出汽車發動機,飛機發動機等,這些表明我們創新能力、自主知識和知名品牌缺乏,科技成果轉化率、科技進步貢獻率與發達國家仍有不小的差距。改革開放30多年來,雖然我國已經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是走以土地、勞動力、資本等為主導的傳統發展之路已行不通,必須依靠創新尤其是科技創新,走創新發展之路,實現可持續發展,才能破解經濟社會發展瓶頸,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因此我們要牢固樹立創新發展理念,把創新發展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各方面創新,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協調發展理念方面:協調發展主要是補短板,解決我國發展不平衡的問題。我對協調發展理念有三點理解。第一是協調區域、城鄉發展。我國國土遼闊,不同地區之間自然條件不同,歷史基礎有別,因而長期存在較大發展差距。這就需要繼續實施西部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和東部率先發展的總體戰略,重點實施“一帶一路”,京津冀協調發展、長江經濟帶三大戰略,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由于長期存在“城鄉二元結構”,我國城鄉差距較大,農村基本公共設施缺乏,教育醫療水平低下,大批農民工涌入城市,農村出現空巢老人,留守兒童等現象。因此需要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機制體制,促進城鄉協調發展。第二點是堅持經濟建設與社會建設同步發展。目前我國要協調經濟發展與社會建設之間的關系,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資源到教育、就業、醫療、社會保障、公共衛生和環境保護等領域,解決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讓全體人民共享發展成果。 第三點是協調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關系。一些地方把GDP增長作為硬指標,卻忽視了思想文化建設和社會文明程度提高?,F在農村很多地方仍存在封建迷信思想,并且將賭博作為唯一的娛樂活動。因此要協調物發展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綠色發展理念:綠色發展,就是解決好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問題。長期以來中國重經濟發展,輕環保,造成一系列環境污染問題。以水污染為例,我們國家是水質型缺水國家,雖然我們水資源總量很多,但是我們的水質很差,可用水量非常少。因此我們要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推進美麗中國建設。

開放發展理念:總書記曾說過:“各國經濟,相通則共進,相閉則各退。”通過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我國順利實現了從貧窮落后大國到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的飛躍。因此說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導致落后。我國所提倡的“一帶一路”發展戰略,貫通中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乃至歐洲部分區域,是開放發展理念的一個具體體現。因此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各國經濟加速融合的當今時代,我們要牢固樹立開放發展理念,把一國發展置于廣闊的國際空間來謀劃,發展更高水平、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與世界各國互利共贏、共享發展成果。

五大發展理念解讀體會范文第5篇

創新理念

一應處理好脫貧與致富的關系。脫貧與致富是兩個不同層面的問題。脫貧是生存問題,致富是發展問題;脫貧是公平問題,致富是效率問題;脫貧是政府責無旁貸、義不容辭的職責,致富是市場規律、能力角逐的結果;脫貧必須采取特惠性政策應保盡保,致富只能運用普惠性制度公平競爭;脫貧,政府必須全面兜底,確保生存權,致富,政府只能創造軟硬環境,提供發展條件,不可全部包攬;脫貧,必須微觀,精準到戶到人,致富,只可宏觀,針對大環境,搭建好有利致富的市場平臺;脫貧的責任主體應是以縣為單位的“塊塊”,致富的責任主體應是從上到下各涉農部門的“條條”及社會各方力量。在脫貧問題上應重點抓好四件事:一是基本生活保障,二是基本住房保障,三是基本教育保障,四是基本醫療保障。在致富問題上應突出抓好三件事:一是改善條件,二是提高能力,三是創造機會。

二應處理好個體與集體的關系。扶貧開發應既重瞄準個體,更重扶持合作。不合作無法抵御來自市場、自然、政策及國際的風險。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農村生產經營方式經歷了“合—分—合”的變遷,新型農民合作組織必須實現從“組織農民”向“農民組織”的飛躍,讓農民由“被動參與”變為“主動合作”,成為合作組織的真正主人、主導和主力。1898年光緒曾發上諭“各州府縣力推農會”,100多年后的今天,我們仍需要在這個問題上做出努力。盡管目前全國農民專業合作社已發展到100多萬家,但貧困地區數量太少、體量太小的問題依然需要下大功夫解決。

三應處理好死錢與活錢的關系。貧困地區的基礎設施投資是必須的,但要想穩定解決溫飽并實現脫貧致富,還應推進政策性金融批量注入貧困地區,并大力發展互助合作式民間金融,把小錢變大錢,把死錢變活錢,讓農民在世界貨幣戰爭的“正規戰”中學會“游擊戰”,讓九億人口的中國農村不再成為貨幣戰爭的盲區。要克服貧困地區存貸比高達70%-80%的惡性循環現象。皮凱迪在《21世紀資本論》中指出,近100年來,人類社會財富增長了8倍,而富人的財富增長了128倍。在金融成為經濟的重要主導時代,中國農村尤其是貧困地區的農村沒有較大規模的“活錢”注入,財富的增長就不可能有大的起色。

協調推進

一應處理好短期與長期的關系。物理學上有能量守恒定律,在一定歷史階段,財富也是守恒的,而財富的分配則是不均衡的,有人富就有人窮,有人窮就得扶。貧困是一個相對概念,是一種動態現象,既要打攻堅戰,還要打持久戰。要不斷強化扶貧開發是國家意志、國家理念、國家戰略的政治導向。中央明確提出,通過五年攻堅,到2020年實現“兩個確保”(確保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確保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是基于現行標準的確保。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扶貧標準會不斷調整,每調一次就會有新的貧困人口出現??倳浽谥醒敕鲐氶_發工作會議上明確指出:必須深刻認識我國貧困問題的長期性、艱巨性、復雜性,做好打持久戰的思想準備。即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我國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一定程度上的貧困問題仍然會存在。對于總書記的這一論斷應全面準確理解和把握,決不能把扶貧開發當成一沖鋒就能徹底解決的短期行為,應充分認識到扶貧開發是一個國家永恒的課題這個社會現實,從法律、政策及理論架構方面建立扶貧開發的支撐體系。

二應處理好口袋與腦袋的關系。“讀書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已在貧困地區流行??诖b滿了,腦袋空著,口袋照樣會癟下去,只有先讓腦袋不斷充實起來,才能讓口袋持續膨脹起來。首先,引導輿論重視知識,在全社會營造一個“讓有錢人讀書,讓讀書人有錢”的氛圍,把“經濟人社會”改造成“知識人社會”。決不能讓“生兒不用識文字,斗雞走馬勝讀書”現象重演。其次,從制度上規正人們對知識的偏見。憑什么會種田會養雞會養豬是低素質,會彈琴會唱歌會跳舞是高素質。再次,從體制機制上確保人們對知識的獲取,強化基礎教育,延長義務教育年限;強化職業教育,讓農民學以致用;強化農村繼續教育、終身教育。第四,改精英教育模式為生存教育模式。讓貧困地區的孩子從小就學習掌握一項生存與發展的技能,克服千軍萬馬都擠一條高考獨木橋的弊端。

三應處理好對上與對下的關系。對上負責就是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將上面的要求與下面的實際有機結合,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做好扶貧開發工作。對下負責就是要瞄準貧困戶、貧困村、貧困區域的實際需求去雪中送炭,讓“頂層”的溫暖真正傳導到“基層”的百姓。扶貧開發的目標是基層貧困群體,我們黨的宗旨就是把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始終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因此,只有對下負責才是最好的對上負責,不能對下負責,就是對上失職。在具體工作中,既要注重多少人脫了貧這個“數字面子”,更應緊盯始終讓所有窮人共享改革發展成果這個“實惠里子”,確保讓貧困人口有真正的獲得感。

綠色引領

一應處理好溫飽與環保的關系。在“溫飽”已基本不成問題,“環保”卻成了問題的今天,必須按照總書記“兩座山”的思想,正確處理好二者的關系,決不能讓“環保”成為“溫飽”之后的“瘟疫”。“溫飽”問題好解決,“瘟疫”問題解決起來可就難了。一是該堵的堵。如果引進來項目影響水綠山青,即使是金山銀山也應拒之門外。二是該罰的罰。實行“反向激勵”,嚴格落實責任終身追究制,避免“公地悲劇”成“公共悲劇”。三是該補的補。政府應拿出真金白銀,盡快補齊環保設施和監管能力欠缺的短板。四是該給的給。政府應從環境的外部性去考量,借鑒國際上“碳交易”的做法,要求發達地區給生態保護地區合理補償,而不是象征性地搞一點安慰。

二應處理好大開發與大開挖的關系。地下挖煤、劈山開礦是實現脫貧致富的有效方式,但大開發并非只是簡單的挖掘地上地下資源,它可以是人力資源的開發,也可以是新興產業的開發;可以是無中生有的再造,也可以是傳統技藝的繼承。當務之急,應從挖地開山的“大開挖”轉向無形資源的“大開發”,如發展鄉村旅游、深化農產品加工、活化傳統技藝。鄉村旅游是中國農民的第三次創業。第一次創業是發展鄉鎮企業,第二次創業是進城打工。開發鄉村旅游的第三次創業將使中國農村發生“三千年未有之變局”。應從注重物的改造轉向人的改造,通過“人”的發展,解決“口”的問題。杜甫當年感嘆“國破山河在”,我們今天決不能讓“國在山河破”。

開放互動

一應處理好職能部門與涉農部門的關系。中國扶貧開發大抵分為三個階段,1986年以前是通過五個“一號文件”推行普惠式扶貧;1986年開始各級成立扶貧機構,扶貧進入有組織、有重點、有步驟的扶持時期;自2002年黨的十六大提出城鄉統籌發展戰略,各涉農部門已由過去的配合扶貧變為扶貧主體,每年投入的資金比專項扶貧資金要大得多。各涉農部門應按照總書記五個一批的要求,實行“誰的孩子誰抱走”,把部門資金和項目重點投放于貧困地區,勠力同心為貧困地區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二應處理好政府部門與社會組織的關系??倳浂啻螐娬{“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我們黨的重要使命”,各級政府部門應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層層簽訂脫貧攻堅責任書、立下軍令狀。但是,政府決不能在攻堅戰中大包大攬,單打獨斗,應全面發動社會廣泛參與,可以進行榮譽激勵,可以花錢購買,也可以引進第三方等措施,讓一切愿意投身扶貧事業的個人、企業和社會組織能為、可為,讓各級政府部門和各類社會組織盡顯其能、相互配合、協力攻堅。

三用處理好財政撥款與社會捐助的關系。扶貧需要巨大的財力支持,僅靠財政撥款還遠遠不夠,應充分發動社會廣泛募集資金。美國每年的社會捐助和財政收入基本相當,我國在這方面還有很大空間,《2016年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顯示,中國大學社會捐贈總額在750億元人民幣左右,而美國高校僅2014年就獲得捐贈374.5億美元,由此我國社會“眾籌”資金的潛力可見一斑。對此,應從道德層面給予激勵、從文化層面給予影響、從制度層面予以規正、從法律層面予以約束,構建一套完備的體制機制,引導更多的有識之士主動反哺窮人、幫助窮人、扶持窮人,真正把“達則兼濟天下”的傳統美德轉換成實實在在的扶貧行動。

共享成果

一應處理好窮人經濟學與經濟學家經濟學的關系。經濟學家想通過市場降價減少生產,而窮人只會生產某種商品,降價反而會讓他們為保收入生產更多產品。本來養五頭豬的收入需要養十頭才能保住。生產沒減少,反而大幅增加了。經濟學家都通過提價節約資源,但富人不在乎那點小錢,照樣消費,而窮人面對生活必需品的漲價,只能減少其他開支維持生計,不僅沒能節約,而且降低了生活水平,更嚴重的是拖累了市場。經濟學家想通過統一標準提高質量,但標準一高成本就高,窮人買不起,只好消費更差的產品。扶貧開發必須真正弄懂“窮人經濟學”。懂得窮人經濟學,不僅要懂得窮人經濟學的特殊性,更要懂得窮人之為窮人的根源。如果還把窮人視為可憐可悲、低等下賤的形象,仍舊以一種居高臨下的姿態俯瞰他們,以一種憐憫的姿態恩賜他們,而不從本質上去探討貧困的根源,那么再高深的理論都談不上懂得窮人經濟學。決定一個艦隊的速度不是看最快的那一艘,而是看最慢的那一艘。社會不能只研究讓有錢人掙到更多的錢,不研究讓沒錢人掙到生存的錢。只有克服歧視性貧困,才能真正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

五大發展理念解讀體會范文第6篇

創新是驅動發展的強大動力,是推動一個國家和民族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要用創新發展理念引領教育創新和創新教育??倳洀娬{:“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決定著中華民族前途命運。全黨全社會都要充分認識科技創新的巨大作用,敏銳把握世界科技創新發展趨勢。”堅持創新發展,就是要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各方面創新。

協調是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著力于解決發展的不平衡性,增強發展的整體性,用協調發展理念引領教育均衡發展??倳洀娬{,“注重發展的統籌和協調。唯物辯證法認為,事物是普遍聯系的,事物及事物各要素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整個世界是相互聯系的整體,也是相互作用的系統。”堅持協調發展,必須綜合處理各方面關系,做好補齊短板的大文章,規避“木桶效應”,增強“協同效應”。

綠色是進一步實現跨越發展的前提條件,是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用綠色發展理念引領生命教育和生態教育。堅持綠色發展,就是要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節約發展、清潔發展,降低能耗和物耗,保護和修復生態;就是要為人民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倳浿赋?,建設生態文明,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生態環境保護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只有堅持綠色發展,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才有依托,人民群眾的健康生活才有保障。

開放是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經之路,也是我國邁向民族復興的必然選擇,用開放發展的理念引領教育開放??倳浿赋?,不斷擴大對外開放、提高對外開放水平,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是我國發展不斷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寶。堅持開放發展,就是要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深化人文交流,完善對外開放戰略布局,形成對外開放新體制,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深化內地和港澳、大陸和臺灣地區合作發展,將進一步提升開放發展水平,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

共享是發展的目的和歸宿,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用共享發展理念引領教育公平和教育扶貧?!督ㄗh》將共享列入五大發展理念當中,深刻表明中國的改革發展,始終沒有忘記最廣大群眾的利益,始終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共享發展,就必須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正如總書記所說:“生活在我們偉大祖國和偉大時代的中國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

上一篇:死因監測工作相關制度范文下一篇:網絡意識形態情況匯報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