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為增強師生的法制意識范文

2023-09-24

為增強師生的法制意識范文第1篇

【實施方法】課堂理論授課為主,課后討論為輔。 【授課時間】約45分鐘

【教學要求】

1、認真聽講,結合實際積極思考

2、做好筆記,有疑問及時主動提出

3、積極討論,撰寫心得體會 【授課提綱】

一、制度篇:洞明利弊,筑牢思想認識的防線

二、案例篇:以案為戒,永葆忠誠可靠的本色

三、行動篇:警鐘長鳴,提高自身“三個能力” 【授課內容】

今天,我要講的課題是增強法治意識,建設廉政消防。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我們消防部隊從事公安消防執法工作,時刻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和政治敏銳性。具體從它的工作性質、工作崗位、工作任務、工作職責來看都與法律法規息息相關。凡是法律法規執行得好的單位政績就突出工作就上去,人民群眾就滿意就會支持;反之,不自覺遵紀守法、不按章辦事、不講政治的 1

人就會迷失方向失去原則,小者影響個人進步,大者吞并國家財產,走向墮落,最終成為腐敗分子。

一、制度篇:洞明利弊,筑牢思想認識的防線

“廉政”一詞最早出現在《晏子春秋〃問下四》(《晏子春秋》是記述春秋末期齊國著名政治家晏嬰言行的一部著作 ):廉政而長久,其行何也?其反義詞為“腐敗” ?,F在所說的“廉政”主要指政府工作人員在履行其職能時不以權謀私,辦事公正廉潔。

而腐敗屬于一種社會歷史現象,是階級社會和私有社會的產物,從社會制度看,資本主義國家有,社會主義亦有;從經濟發展程度看,發展中國家有,欠發達國家有,西方發達國家亦有;從政黨角度看,共產黨有,其它政黨亦有。因此,古今中外都存在腐敗問題。一直以來,世界各國政府都至力于如何解決腐敗問題,聯合國研究過,歐洲八國峰會研究過,亞洲及我國每年還專門召開會議研究,可以說解決腐敗問題是當今世界各國政府面臨的一個共同難題。

我國古代廉政文化產生很早,早在堯舜禹時期,司法官皋(讀gāo )陶就制定了昏、墨、賊的罪名,其中墨就是指貪婪敗壞官紀,夏朝對此加以確認,規定犯三罪者均處死刑。在西周時期規定了五過之疵,即惟官、惟反、惟內、惟貨、惟親,以懲罰審判官徇私舞弊。

戰國時期李悝(讀huī戰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法家代表人 2

物 )制定的我國歷史上第一部比較系統的封建法典《法經》中《雜法》規定的六禁之一金禁就是懲罰受賄行為的規定。

而在當代,中國共產黨更是注重黨員干部的廉政從政問題,不僅僅在《刑法》中規定了

一、貪污罪、受賄罪、

二、行賄罪、

三、非法經營同類營業罪、

四、為親友、朋友牟利罪等相關的罪行,而且制定了《公安機關領導干部五個嚴禁》《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試行)》、《中國人民解放軍紀律條例》、《公安消防部隊四個嚴禁》、《公安消防監督執法“六個嚴禁”》等相關的法規。

胡錦濤總書記多次強調,反腐敗工作是黨和國家的重要工作,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重要保證。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保持廉潔、消除腐敗是我們各級領導干部經受重大考驗的政治課題。這個課題,對每一個領導干部來說,既是現實的,也是直接的。廉潔自律,甘為人民公仆,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是密切黨群關系的根本保證。所以我們首先從思想上筑牢自身的防線,洞明其中的利弊。

二、案例篇:以案為戒,永葆忠誠可靠的本色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展開中華民族的歷史畫卷,縱觀我國歷史中十幾個王朝的興衰與沉浮,不難發現其從興盛走向沒落直至滅亡的原因都與腐敗有很大的關系。它不僅直接影響國家政治的穩定和社會的發展,還直接危及國家的長治久 3

安。古今中外許許多多血淋淋的事實也都說明一個亙古不變的道理:腐敗問題是危害國家和社會的毒瘤!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幾個古今中外著名的大貪官和清官:

(一)世界第一貪——和珅

和珅曾兼任多職,封一等忠襄(讀xiāng )公,任首席大學士、領班軍機大臣,兼管吏部、戶部、刑部、理藩院、戶部三庫,還兼任翰林院掌院學士、步軍統領等等要職,為乾隆皇帝寵信之極,官階之高,兼職之多,權勢之大,清朝罕有。他還是皇上的親家翁,其子豐紳殷德被指定為乾隆最寵愛的十公主之額駙。后被嘉慶皇帝賜死。 依照薛福成(1838.4.12-1894.7.21 近代散文家﹑外交家)《庸庵筆記》中的兩份記載當年查抄和珅家產的價值約值11億6百萬兩白銀。 相當于清朝政府15-20年左右的年收入。故后來就有“和珅栽倒,嘉慶吃飽”的說法。

(二)臺灣首位被收押的前領導人——陳水扁

陳水扁(1950.10.12-),律師、政治人物。曾任民主進步黨第10-11屆黨主席(2000年1998年)等職位。2010年12月,臺灣高等法院裁定陳水扁因為涉及龍潭買官案被依貪污罪判刑,得服刑17年6個月。2011年1月19日,針對“機密外交款案”,陳水扁二審再次判無罪。

大學三年級時,陳以全臺第一名的成績通過律師資格考試, 4

成為當時最年輕的律師。1974年6月,陳水扁以第一名成績自臺大法律系畢業。 在2008年11月12日被臺北地方法院以涉嫌貪污、洗錢等重罪為由收押禁見,成為臺灣地區歷史上首位遭收押的前最高領導人。

(三)墮落的將軍——王守業

王守業:1943年出生于河南省葉縣貧寒的農民家庭,由于天資聰穎,加上學習努力,成績非常出色。1964年,21歲的王守業以河南省高考總分第六名的成績被天津大學錄取。1968年,解放軍總政治部從一些高等院校選拔優秀畢業生入伍,王守業由此進入名聲顯赫的陸軍第38軍。王守業從工兵做起,1994年7月晉升少將軍銜;1995年12月至2001年7月任總后勤部基建營房部部長;2001年7月任解放軍海軍副司令員;2002年7月晉升海軍中將軍銜。

“事跡”:情婦+貪婪

王守業先后花了一千二百多萬元,包養了五個情婦。分別來自南京軍區文工團、總政文工團、北京軍區文工團、陸軍軍事學院黨委機要員、總后勤部一辦機要員。

王守業被逮捕后,在其北京、南京兩處寓所,查抄到人民幣現金五千二百萬,藏在雙門雪柜及微波爐中;美元現鈔二百五十萬,藏在西門子洗衣機內。在其辦公室私設小金庫賬號內,有存款五千余萬元。王守業交代,是以福利為名,給同僚分發近二千 5

余萬。共貪污人民幣一千六百萬元。

2006年6月29日,新華社發布消息:原海軍副司令員王守業因涉嫌經濟犯罪,已被免去海軍副司令員職務。全國人大常委會終止王守業的代表資格。同年12月14日,王守業貪污挪用公款案在北京作出判決,王守業被判處無期徒刑。

(四)包青天——包拯

包拯(999—1062),漢族,宋廬州合肥(今屬安徽)人,字希仁。天圣朝進士。累遷監察御史,建議練兵選將、充實邊備。奉使契丹還,歷任三司戶部判官,京東、陜西、河北路轉運使。入朝擔任三司戶部副使,請求朝廷準許解鹽通商買賣。改知諫院,多次論劾權幸大臣。授龍圖閣直學士、河北都轉運使,移知瀛、揚諸州,再召入朝,歷權知開封府、權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職。嘉裕六年(1061),任樞密副使。后卒于位,謚號“孝肅”。包拯做官以斷獄英明剛直而著稱于世。知廬州時,執法不避親黨。

包拯升任端州(今廣東省肇慶市)知州。端州出產一種名硯,是朝廷欽定的貢品,和湖筆、徽墨、宣紙一道,并稱「文房四寶」中的絕品。以往在端州任職的知州,總要在上貢朝廷的端硯數目之外,再多加幾倍,作為賄賂京官的本錢。包拯上任之后,一改陋習,決不多收一塊。離任時,就連他平時在公堂上用過的端硯,也造冊上交了。

(五)一代清官──海瑞

海瑞(1515-1587),回族,明代著名政治家、著名清官。海瑞字汝賢、國開,自號剛峰,,從教時被稱為海筆架,后人稱其為“海青天”,與宋代包拯齊名。

海瑞是中國歷史上的著名清官。推行清丈、平賦稅,并屢平冤假錯案,打擊貪官污吏,深得民心。在當淳安知縣,穿布袍、吃粗糧糙米,讓老仆人種菜自給。一日海瑞母親大壽,海瑞上街買了兩斤肉,屠夫感慨到“沒想到我這輩子還能做上海大人的生意啊”。

(六)廉潔自律——周恩來

周恩來(1898~1976),字翔宇,曾用名伍豪等,原籍浙江紹興,生于江蘇淮安。偉大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者,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領導人,中國人民解放軍主要創建人和領導人。他是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

衣著:在人們的印象中,周恩來總是那樣衣冠楚楚,風度翩翩。殊不知,他僅有的幾套料子服裝,大都穿了幾十年,有的破損了,精心織補后繼續穿。

用車:周恩來對自己乘坐的轎車沒有什么特殊要求,后來他經常乘坐的專車是紅旗轎車。他說:“別人不坐我坐,我喜歡國產車。”

飲食:周恩來的家常飯菜很簡單,主食經常吃些粗糧,副食一般是一葷一素一湯。他規定的工作餐標準是四菜一湯的家常飯菜。 7

他說:

“四菜一湯既經濟又實惠。”

住房:建國初期,周恩來搬進了中南海西花廳,一住就是26年,直到他去世。西花廳是清朝乾隆年間修建的老式平房,潮濕陰冷。身邊工作人員于心不安,多次提出修繕,但他堅決不同意。

三、行動篇:警鐘長鳴,提高自身“三個能力”

近年來,我們消防部隊不斷加大黨風廉政教育的治理力度。但由于消防工作有其行業的特殊性,有一定的執法權、審批權、采購權和人事權,消防干部經常與企業、個體老板打交道,工作誘惑力大,稍有貪念,就容易出現問題,我們的一些黨員領導干部由于抵擋不住誘惑,已經吃了虧,栽了跟頭。這樣的例子很多,向我們警示如果不慎用權力,不依法行政,不廉潔自律,我們的黨員干部就有可能淪為腐敗分子,成為階下囚。

第一,提高在是非面前的辨別能力

隨著國內外環境的深刻變化,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給我們提出了許多新的問題。能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頭腦清醒,是檢驗一名消防干部,政治上是否成熟的重要標志,是衡量綜合素質高低的重要內容。因此我們必須更好地學習理論和科學文化知識,自覺地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養和精神境界,增強免疫力和辨別力,始終保持共產黨人 8

的高風亮節。

第二,提高在誘惑面前的自控能力

現在,來自各個方面的“糖衣炮彈”確實很多,手段之隱蔽、形式之多樣、用心之狠毒是很難想像的。如果我們思想上放松了警惕,把握不住自己,就很可能落入圈套,走上犯錯誤的道路。在誘惑面前,為什么有的人就能頂得住,有的人卻經不住引誘。歸根到底還是自身的問題,是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問題。不注意提高自己的基本覺悟,對自已的權力、地位和利益總不滿足,私心太重,私欲太強,就是犯錯誤的開始,發展下去,肯定要走向腐敗。作為一個消防領導干部,職務越高,官大一級,標準就要高一塊,要求就要嚴一分。只有立警為公,執法為民的宗旨,才能以不變應萬變,抵御住各種誘惑。

第三,提高在警示面前的悔過能力

這幾年,消防部隊立足于教育,著眼于防范,堅持從源頭抓起,在治本上下功夫,使廣大黨員干部廉潔自律的意識明顯增強,拒腐防變的能力不斷提高,效果是很好的。但目前仍有少數人不聽招呼,不接受提醒,對組織的告誡不愿聽、聽不進,一直執迷不悟,在違法違紀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從而走上犯罪的不歸路,到時再想起悔過就為時晚矣!“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我們在警示面前要有承認錯誤的勇氣,有悔過自新的能力,這樣才能懸崖勒馬,走上正途。

剛才,我從三個大的方面,交流了“增強法治意識,建設廉政消防”的看法和認識。公安消防部隊要不斷提高開拓創新的能力,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的方針,進一步增強新時期新情況下的法治意識,人人爭當廉政模范,以更堅決的態度、更有力的措施、更扎實的工作,我堅信,在下一階段,通過我們群策群力、奮發進取,就一定能夠在廉政的土壤上培育壯大美麗的文明之花!推動部隊黨風廉政建設走在全社會的前列,確保部隊不發生違法違紀案件和以防火、滅火、搶險救援等消防安全保衛任務的順利完成,為“人民更安心,社會更安全”再立新功!

為增強師生的法制意識范文第2篇

務探一、公民意識的概念

討“‘公民意識’是指公民個人對自己在國家中地位的自我—媒認識, 也就是公民自覺地以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基本權利和義體務為核心內容, 以自己在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中的主體

節地位為思想來源, 把國家主人的責任感、使命感和權利義務目觀融為一體的自我認識。它圍繞公民的權利與義務關系反映

究公民對待個人與國家、個人與社會、個人與他人之間的道德

觀念、價值取向、行為規范, 等等。它強調的是人在社會生活中的責任意識、公德意識、民主意識等基本道德意識。”[1]

按照朱學勤教授的說法, 公民意識包括兩層含義:當民眾直接面對政府權力運作時, 它是民眾對于這一權力公共性質的認可及監督;當民眾自身面對公共領域時, 它是對公共利益的自覺維護和積極參與。[2]

從公民社會概念的演進來看, 現代公民社會產生的前提是國家與社會的二元分化, 并在兩股力量的博弈之下獲得以憲法為保證政治形式, 在民主契約的原則上, 確立以公民社會為目標的政治國家。一方面民眾需要政府為其提供公共產品, 制定規則, 充當仲裁者, 并懲罰不守規則者, 保證個人有自由地從事經濟活動并獲取利益的權利, 因此它需要通過公民放棄一定的自然權利并通過代議制民主原則的制度設計以保證公民對政府合法性的認可和監督。而另一方面為了防止國家力量過于強大, 進而對私權利的侵犯, 在政府和私人事務之間必要出現公共領域, 公民可以通過公共領域進行利益的表達和訴求, 以集合的力量制約過分強大的國家權力, 并以多種方式參與公共生活。這么來看法治國家的目的是借助于法律制度的安排使公民權利得到保障并在此基礎上使個人獲得最大化的自由和發展。“法”自身的合法性來自于公民社會。“家庭和市民社會是國家的真正構成部分, 是意志所具有的現實的精神實在性, 它們是國家存在的方式。家庭和市民社會本身把自己變成國家。它們才是原動力。”[3]馬克思的話很清楚地反映了權利在民的思想, 而反應這種權利要求的意識也就是公民意識, 它是法治社會的精神基礎。法律如果是源自公民自身的權利要求, 自然要遵守與信仰, 只有這樣才能把法律條文內化為遵從規則的法治精神。所以, 推動公民社會建設, 培養公民意識就是在培育法治的深層文化根基, 而且也是當代中國社會轉型的根本動力。

二、公民意識培養應成為地方電視臺法制節目的導向

公民意識是法治的深層文化根基, 只有當公民意識普遍存在于大眾心中, 以公民的身份看待法律, 法治國家的理想才能實現。法治節目與其他節目不同之處在于以法律事件作為培養公民意識的切入口。從對重要的公共事件的關注到身邊關乎自身權利的小事的關注上, 目前地方法制媒體依然是最重要的平臺。而目前各地方電視臺法制節目存在的最核心的問題是:為追求收視率片面追逐“新奇、血腥、性”的新聞題材, 導致節目低俗化, 產生不良的社會影響。社會責任與市場化的收視率的評價標準產生沖突, 這已經成為法制節目面臨的難題, 尤其是地方電視臺, 收視率考核與末尾淘汰制, 使法制節目制片人不得已走上以吸引眼球道路。過多的色情暴力的犯罪新聞, 使法律宣傳的效果適得其反。而公民意識的培養不僅僅在于重大的公共事件, 日常生活中發生的需要與切己利益有關的事件對公眾的啟蒙更為重要。法制節目不應靠“新奇、血腥、性”來吸引公眾, 而是與公共事件相關的案例來贏得收視率。

以《法眼》2005年1月到2006年1月的節目為例, 刑事案件占70%, 民事案件僅占30%。而在刑事案件中暴力犯罪、兇殺、強奸、搶劫的又占了相當比例。為吸引觀眾的注意, 節目的內容偏重故事性, 公安機關偵破的過程著墨過多, 而法理的澄清和根據則比較膚淺, 許多具有法學意義的案件評論不當。在采訪過程中對當事人的人格不夠尊重, 暴露當事人的隱私, 有些偷拍自身也涉嫌違法。從與司法機關的關系看, 對于熱點案例, 易出現媒體審判的傾向, 在有些案例上甚至出現導向性的錯誤。2009年開始《法眼》節目開始出現轉向的跡象, 因為刀槍棍棒式的法制節目, 同樣會引起觀眾的審美疲勞?!斗ㄑ邸烽_始嘗試向服務型的法制節目轉型, 《法眼》邀請了福州各大律師事務所成立了“《法眼》律師服務團”, 線上更關注民事案件, 線下走進社會近距離的對市民進行普法教育。結果發現收視率并沒有下降, 收視率一年內平均上升了百分之五十。這也說明公眾對法制節目的需求并不一定就是刺激火爆的刑事案件。與己利益相關的公共事件同樣能吸引他們的注意。關注社會中人群的法律需求, 法制節目不僅存在較大的市場空間, 而且社會意義突出。因此選題的利益相關性和普遍適用度是受眾關注的兩大核心元素, 這也是法制節目取得較好收視的關鍵。只要是基于受眾的利益相關性和普遍適用度的需求節目同樣有收視率。而本文認為以公民意識為主導的法制節目應該是地方電視臺法制節目發展的方向。

節目的選題是節目精神與氣質的重要來源。選題視角的改變將改變法制節目的走向, 我們將通過具有公民性意義的案例進行公民意識的傳播。因此在下文中我們主要從選題的角度對如何培養公民意識做闡述。

三、地方電視臺法制節目如何培養公民意識—以《法眼》為例

公民意識有三方面內容是最為重要的。首先權利意識是核心, 國家與法存在的目的即是為了個人的權利能得到保證, 并使個人獲得最大化的自由與發展, 你的權利得到法律的保護, 同時你也不能侵犯他人的權利, 這才是守法精神的核心。其次, 公民社會主權在民, 政府某種程度上說是個公民社會的雇傭者, 他服務于公民社會, 這就是公民社會的主體意識。最后公民社會是有強烈自治精神的社會, 因此它需要社會責任感。法制節目主要從這三方面對公眾進行公民意識教育。

(一) 權利意識的培養

所謂權利意識就是指人們對于一切權利的認知、理解和態度, 是人們對于實現其權利方式的選擇, 以及當其權利受到損害時, 以何種手段予以不就的一種心理反映, 它構成了公民意識和憲法精神的核心。[4]對法制節目而言, 培養權利意識主要是讓觀眾知道自己的權利, 并在自己權利受到損害后知曉法律的救濟途徑。例如:《法眼》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報道, 某小區的居民們把綠化帶種上了菜, 小區成了一片“田園風光”。我們采訪當事人他們并沒意識到自己已經違法了。在我們采訪過程中有些權利已經被侵犯的居民也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權利已經被侵犯了, 他們只是認為這是一個道德的問題, 甚至一些原來不會種菜的居民在耳濡目染下, 都自學學會了種菜。此事反映到物業, 物業也不作為。表面上看它可能并不像一起和法律有關的事件, 而實際上他包含了《物權法》、《物業法》, 以及私有財產的認識, 對他人權利的尊重與理解的問題。對此事《法眼》做了報道, 比較詳細地解讀相關的法律。從這樣的一起案例中所傳達出的法律信息是豐富而完整的。而觀眾也可從這細微的事件中獲得關于自身權利的理解。當知曉自己權利后, 進一步應當知道自身權利受到侵害時, 應采用何種手段維護自己的權利, 在對福州市民的了解中我們發現在知曉自己權利方面福州市民還是很不錯的, 但是在如何維護自己的權利上實際并不是很清楚, 厭訴心理還是比較嚴重的。對法治社會而言, 要讓法真正成為社會的規則, 公民更應該通過法律途徑來解決糾紛, 不應害怕打官司。因此《法眼》在節目中注重培養訴訟意識, 《法眼》報道了1元錢餐具費該不該收的問題, 廈門市民林雷狀告5家餐飲企業違法收取餐具費, 林雷認為, 提供消毒的、符合衛生標準的餐具, 是餐廳的義務, 這一塊錢不該收。餐廳則認為消費者可以選擇餐廳自行消毒的免費餐具, 并非強制消費。對此, 思明區法院經過6個多月的審理, 作出一審判決, 餐廳應退還原告消毒餐具使用費人民幣7元。這樣的法律事件有公益性, 而作為公民的林雷他的訴訟意識更具啟發性。

(二) 主體意識的培養

對主體意識的培養, 《法眼》通過對納稅人意識的培養來實現, “納稅人”意識使他們每個人都感到自己是國家的主人, 而所有的公職人員都是他們用納稅金雇傭的公仆。一些西方人動輒說:我是納稅人。含義是我是國家的主人, 我有權對政事發言, 有責任監督官員的作為。而官員們在使用“公款”時心里晃動著納稅人的影子, 使他們心存顧忌, 形成了一種無形的制約。但在中國官員和百姓的納稅人意識很是淡薄。中國幾千年的古代歷史, “官本位”是絕對的主流價值觀, 而以商人、手工業者、農民為代表的納稅人反而成了社會最底層。這種思想直到現在仍然殘留在許多官員的頭腦里, 怎能不輕視納稅人?只有納稅人重視自己的權利, 這樣法治國家的理想才能實現。以《法眼》做《廢電池如何有家可歸》中對市民的廢舊電池到底有沒有人回收做了調查, 記者以一位市民的身份從環衛處問到省環保局, 再到廢物管理中心, 再到廢物處置科, 再到省環保廳, 再到福州便民熱線, 一圈下來政府部門的建議是:扔個廢電池最好到省外扔, 因為在省外才有費電池的處置中心?!吨腥A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明確規定,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保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合理布設廢舊電池收集網點, 由具有相應資質的危險廢物回收單位定期回收、處置。而相關部門的推諉和不負責就通過記者的電話訪問展示了出來。節目制作的目的在于敦促相關部門改進工作, 更重要的是展示作為一個公民一位納稅人我們有權利對政府的服務工作提出要求, 雖然這在當下的環境中顯得不合時宜, 但主體意識也正是在這樣的一次次的事件中慢慢成為習慣。

(三) 責任意識的培養

法治是一項復雜的社會工程, 需要各方面的積極參與和配合, 而不能僅是政府管理部門單方面的推進。我們不能因為整個社會調控體系對法律過分強調而削弱道德等其他社會控制力量, 從而我們必須意識到, 以后必然還會有更多的權利回歸, 必然還會有更多的領域需要公民自己來把握和運行。只有有了公民的責任意識, 整個法治體系才算是完整。

因此, 在法制節目中不能停留在僅僅對公民權利的宣傳, 隨著公民權利意識的提高, 培養和傳播公民責任意識成了電視法制媒體的核心任務?!斗ㄑ邸饭澞恐性鴮π^的消防設施做過調查, 在老的小區半數消防設備已經不能使用, 但卻無人過問, 居民不管, 物業不管, 消防部門也不管, 這其中固然有相關責任部門不作為的問題, 但也凸顯出居民的責任意識的缺失, 因為在調查中我們發現這個問題的解決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困難, 程序多一點, 但并不是不可解決?!斗ㄑ邸芬步Y合大量的案例與討論, 引起大家對公共事務的關心, 從側面宣傳公民的責任意識。公民的責任意識提高了, 才能為法治國家的建設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四、結論

中國是一個有著深厚“人治”傳統的國家, 在向現代公民社會轉型的過程, 只有每一位公民開始信仰法律而不是下跪磕頭期盼青天大人, 這樣的轉型才能真正的完成。而對公民法律的信仰的培養, 電視法制節目責無旁貸。當法制節目轉向以公民意識培養為主的時侯, 不一定就以犧牲收視率為結果, 因此在節目走向的把握上, 節目創作團隊的價值取向同樣重要, 法制節目承擔著中國人法治啟蒙的重要角色, 媒體人因對此更有一份責任感。

參考文獻

[1]莫敏秋.淺談大學生的公民意識及培養[J].廣東行政學院學報, 1999 (2) .[1]莫敏秋.淺談大學生的公民意識及培養[J].廣東行政學院學報, 1999 (2) .

[2]朱學勤.書齋里的革命[M].吉林:長春出版社, 1999:363.[2]朱學勤.書齋里的革命[M].吉林:長春出版社, 1999:363.

[3]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6:251.[3]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6:251.

上一篇:物業管理員工崗位職責范文下一篇:校長個人年度工作總結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