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我國封建社會人口問題論文范文

2024-01-26

我國封建社會人口問題論文范文第1篇

摘要:本文通過對有關收養問題研究的文獻的整理,從收繼問題,國內外收養的類型、目的和原則進行梳理,最后從研究方向、學科差別和研究方法上進行比較總結,認為國內關注的領域可以拓展到少數民族的收養研究。

關鍵詞:收繼收養制度宗族

key word: Receives following the adoption system the patriarchal clan

作者簡介:張伍呷,女,四川人,四川大學,碩士。研究方向:人類學。

收養是一種世界范圍內存在古老社會制度。它作為社會親屬關系中的一項重要制度,在不同的文化社會,收養的目的、類型都存在很大的差異?,F就學者們對收養問題的研究進行綜述。

一、相關文獻的綜述

(一)、收繼的研究

收養與宗族的問題。收繼現象始終存在于中國社會之中,是構成擬親屬關系的方式之一,也是家庭史研究中不可忽略的環節。中國古代實行的是宗法制度,即遵循以家族為中心,按血統、嫡庶關系來組織和統治社會的社會制度,因而宗族在收養者與財產的繼承之間問題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根據有關宗族的族譜,美國學者James Watson通過對香港新田的文氏村進行研究,通過實地調查獲取的第一手資料,在分析很多收養案例后得出結論:宗族內部的分支爭斗是導致收養外人這一異常形式存在的根本原因。①宗族各分支都是擁有財產的集團,很自然分支成員希望在自己的宗族內收養,,這樣可以限制外人對他們財富的侵占。養父每次從族內另一分支(或別的宗族)中收養一個后繼者,就意味著為始祖留下的財富里增加了一個分享利益的人。所以超越了父系等級范圍的收養則不太可靠,那很有可能被卷入宗族分支之間爭權奪利的紛爭循環中,而這種內部爭斗正是中國勢力強大宗族的特點。對于那些在更近的父系親屬里找不到養子的養父來說,這些爭斗讓宗族內部的收養危險性增大了。在這種社會環境里 ,收養較為可靠的可能性就是跳過本族圈子,到貧窮的外族人那里去挑選繼承人。

19世紀安徽社會中收繼現象較為普遍,毛立平在研究收繼問題時以安徽地區為中心,對19世紀中國收繼的不同類型與程序、收繼與宗族的關系、有關收繼的制度規范與實際收繼行為間的差異等方面進行較深入的考察與研究。平均14%的家庭發生收繼或出繼行為,來解決一些家庭的“無后”的問題。從宗族角度講,收繼可以分為族內收繼和族外收繼兩種情形,各需履行不同的收繼程序,中上層家庭以族內收繼為主,下層家庭則族外收繼多于族內收繼。國家和宗族對收繼的前提、原則和被收繼人在新舊家庭中的地位做出種種規定,但制度規范與人們的實際行為間存在著相當的差異。②

(二)、收養類型類型和目的的研究

中國國內的收養類型都是比較統一的說法,即族內與族外收養。族內收養也稱過繼,被收養者在父系中越過自己所屬的一分支或一系到另一分支或一系里去延續將要斷了的香火;族外收養則是跳過本族圈子,到貧窮的外族人那里去挑選繼承人。從宗族角度講,可以將收繼分為族內收繼和族外收繼兩種,也稱為同姓收繼與異姓收繼。異姓收繼可分為收繼與出繼雙方有無親屬關系兩種情況。③當然還有一種就是對上門女婿的收養,為自己的女兒找一個極其窮困的女婿,讓他們改姓或者是讓他們的部分兒子跟祖父姓,其實等同于入贅,不過這被人們視為確保繼承人的辦法里最危險的一種。

國外的收養形式則有很大差別。古巴比倫人具有很強的契約觀念,如果沒有簽訂契約,那么收養關系便得不到法律的認可。收養的類型分為三種,一是對嬰兒的收養這是古巴比倫人常見的一種收養類型,即沒有孩子的夫婦對別人的嬰兒進行收養,以延續世系,養子為去世的養父母舉行葬禮和相關的宗教儀式。二是對成年男子的“經濟收養”,這種收養不是為了延續世系,而是追求經濟利益的互惠,其實質是不動產和動產之間的財產轉移。三是對奴隸的收養。很多契約顯示,普通夫婦和那迪圖女祭司收養奴隸作為養子(女)。養子(女)享有的人身自由取決于對養父母贍養義務的完成。④古代亞述奴孜地區的收養分為三種類型:贈送土地所有權的收養、購買土地所有權的收養和涉及兵役份地條款的收養。⑤羅馬將收養分為自權人收養和他權人收養,后者又分為完全收養和不完全收養。在日本社會里,收養有三種類型:女婿收養、婚外情人收養和以逃避繼承為目的的收養。婿收養是當今日本最重要的收養之一。

在談到國內收養目的研究中,Watson提到首先是基于中國傳統的靈魂觀念每個兒子都有義務為父親(祖父等等)生育子孫來傳宗接代,供奉祖先的靈魂。其次是也有許多物質方面的因素促使那些無后的人為自己尋找繼承人。根據慣例,一個人死了即使沒有留下遺囑,他的財產會自動由其父系血親中最親近的人來繼承。易健雄等人則是從社會整體角度將收養的目的按時期來總結,在原始社會末期,有些地區出現了把別一氏族的成員、包括未被處死的俘虜收養入族以使本族繁榮起來的收養制度,此時的收養目的完全是為了氏族的整體利益,即補足氏族人口及擴大氏族規模,可稱為“為族的收養”。 到了奴隸社會、封建社會時期,家族發展成為社會生活的單位,收養主要作為維系家族繁衍的補充手段而存在此時的收養可稱為“為家的收養”。 家族衰微之后,家庭上升為社會生活的基本單位,收養主要是為了養父母的利益,可稱為“為親的收養”。 近、現代以來,特別是一戰以后收養制度以其固有的社會功能被賦予解決未成年人的養育問題、維護未成年人利益的立法目的,這可稱為“為子的收養”。⑥

國外收養的目的。古巴比倫人的收養不同于一般意義上出于立嗣需要的收養,除了立嗣的需要,經濟利益的需求也是古巴比倫人收養的一個重要因素。如對成年男子的收養,則體現了收養的經濟目的,實質是不動產和動產之間的財產轉移手段。這種目的的收養在古代亞述奴孜地區的發生與發展都同樣是以獲得經濟利益為驅動力,尤其是后兩者,更是體現了赤裸裸的金錢關系,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借“收養”之名,行獲得土地所有權之實。對于家制度的日本,女婿收養實際上是與祖先崇拜伴存的宗教事項的繼承,他承擔著主持祈禱列祖列宗永存的宗教祭祀儀式的責任;婚外情人收養是一種供給情人的途徑,它引起對收養人財產的合法分享。這也因為日本的收養概念和親子關系概念遠遠寬于雙親與未成年子女間的關系的概念;在日本,收養可以用來逃減遺產稅,這是因為它是征收個人繼承稅而不是征收遺產整體的遺產稅。⑦逃稅收養還被逃稅審查機率很小所刺激。原因之一是稅務局在審查方面相當謹慎節制,因為收養之類的家務事的調查往往包括穩私爭議。

二、結論

在對收養問題的研究方面。收養類型的研究,國內主要是以族內收養和族外收養兩種主要的形式,而收繼的問題則無可避免的與中國的宗族制度深刻的關聯,這也是學者集中探討的主要領域之一。國外的收養類型則是較為豐富,如古巴比倫對嬰兒、成年男子和奴隸的收養,日本對女婿、婚外情人收養等,基本不存在聯系宗族的問題。收養目的研究,通過中外的對比可以發現,收養的目的存在很明顯的差異,國外古代的收養行為更多是以經濟利益行為為目的,存在很明顯的金錢交易關系,而國內的收養則是更多與傳統靈魂觀念。

在學科方面,研究收養問題時除了從社會理論視角思考外,更多的學者是側重在了法學上,關注的是收養法律的完善及法制對收養行為存在的缺陷、收養雙方權益義務保障完善等方面的問題。

在研究方法上面,鑒于社會學科的特殊性,基本仍然是以定性理論研究為主,也有文獻通過定性研究法來探討個別問題。

我國當前的收養在宗族逐漸弱化的情況下,主要應該是非親屬間的收養,那么對于這種非親屬的收養存在的社會功能如調節人口和財產,補充家庭勞動力等又如何;其次,對于少數民族收養問題的研究很少,我國也存在跨民族收養,那么同樣也可以關注被收養孩童的雙重文化社會化問題。

參考文獻:

[1]JAMES L. WATSON ,《Agnates and outsiders:adoption in chinese lineage》,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VOL.26NO

[2]毛立平,《19世紀收繼問題研究——以安徽為中心》,《安徽史學》,2006年第2期

[3]林濟,《近代鄉村財產繼承習俗與南北方宗族社會》,《中國農史》2003

[4] 易健雄、蒲奕,《養老與收養——論我國步入老年型社會后收養制度的完善》,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4年10月

[5] 李海峰,《古巴比倫人的收養制度》,《世界民族》2006年第2期

[6] 霍文勇、吳宇虹,《古代亞述奴孜地區土地所有權和收養問題研究》,歷史教學,2005

[7] Taimie L.Bryant,《Sons and Lovers Adoption in Japan》,《American Journal of Comparative Law》1992

注釋:

① JAMES L. WATSON ,《Agnates and outsiders:adoption in chinese lineage》,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VOL.26NO.

②毛立平,《19世紀收繼問題研究——以安徽為中心》,《安徽史學》,2006年第2期

③毛立平,《19世紀收繼問題研究——以安徽為中心》,《安徽史學》,2006年第2期

④ 李海峰,《古巴比倫人的收養制度》,《世界民族》2006年第2期

⑤霍文勇、吳宇虹,《古代亞述奴孜地區土地所有權和收養問題研究》,歷史教學,2005

⑥ 易健雄、蒲奕,《養老與收養——論我國步入老年型社會后收養制度的完善》,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4年10月

⑦ Taimie L.Bryant,《Sons and Lovers Adoption in Japan》,《American Journal of Comparative Law》1992

我國封建社會人口問題論文范文第2篇

2、現代中國經濟學基本原理及學科形態創新研究

3、基于生態主義語境的綠色政策網絡探析

4、論政府透明度研究的理論維度

5、馬克思自由與平等關系思想及其當代價值

6、日本戰后馬克思環境思想研究評述

7、地利共享、分配正義與政府責任:一個分析框架

8、社會互構論視角下“半工半耕”的微觀機制

9、環境科學特殊對象的哲學與倫理學研究的綱領

10、對我國地方政府社會管理創新的理論考察

11、上海城市發展的理念研究與文化闡釋

12、全面落實二孩政策 促進人口均衡發展

13、作為生產的文學批評:《講話》的生產性及其意義

14、城市化進程中失地農民的貧困問題及其治理

15、城中村空間結構的社會因素分析

16、中國與國際法秩序的構建

17、農業轉移人口就近城鎮化意愿的地區差異

18、國家能力、公民組織與當代中國的環境信訪

19、歷史的表達:主觀認知與客觀真實的辯證統一

20、困境與出路:回望清代律學研究

21、農村老年人的生計、福祉與家庭支持政策

22、2014年《理論觀察》總目錄

23、人工自然祝野下的和諧社會審視

24、協商治理與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

25、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人協調發展的思維向度和制度建構

26、論我國土地使用權與房屋所有權關系的立法模式

27、以“權利束”視角探究數據權利

28、生態文化理論視角下的社會生態學與綠色變革

29、國家視野下的中國民族問題

30、社會轉型陷阱生成的政治生態分析

31、全國期刊民族學文化(社會)人類學研究論文索引

32、抑制或鼓勵:民族危機下的人口問題

33、環境正義:環境法學的范式轉移

34、中國國際政治經濟學學科的發展歷程

35、壓力性治理、民族身份與城市空間權利:少數民族流動攤販街頭治理的政治邏輯

36、在創新社會管理中解決民生問題

37、社會組織嵌入新鄉賢引育何以可能?

38、高中地理課堂中的人文教育淺探

39、城市協同治理的社會組織:結構、機理與增效

40、重大利益協調視角下包容性發展的理論與實踐問題研究

41、內政與外交的互動:論伊朗周邊外交中的俾路支因素

42、國家治理現代化進程中社會治理共同體的倫理性構建

43、中國民族政策實施環境及優化對策

44、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思想資源

45、治理民主:民主研究的新進程

46、科學技術發展與生態危機

47、人口老齡化背景下我國養老問題研究趨勢分析

48、馬克思生態經濟思想演進的四重維度

49、斯大林模式究竟是怎樣形成的

我國封建社會人口問題論文范文第3篇

摘要:我國科技水平不斷提升,社會經濟快速發展,醫療衛生制度在不斷健全,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國人均壽命,也增加了老齡化人口的比重,直接產生了養老保險金在供需方面的平衡性危機。本文先分析了我國人口老齡化與養老保險金兩者產生不平衡的根本原因,思考了如何解決我國人口老齡化與養老保險金平衡性的問題,并提出幾條可行性建議,對我國養老保險事業的良性發展具有一定的現實與理論意義。

關鍵詞:人口老齡化   養老保險金   平衡性

現今,我國人口老齡化現象越來越嚴重,在老齡人口持續增長的情況下,支付養老保險金面臨著很大的壓力。與此同時,養老保險的待遇一直在提高,倘若養老保險金組織管理協調不善,勢必會造成養老保險基金出現收支不均和短缺等問題。

一 、我國人口老齡化與養老保險金的平衡性問題

1.天南海北,區域差別難調劑

我國幅源遼闊,基礎、資源、政策等因素造成地區經濟發展差異很大,所以養老保險金方面的供給與需求狀況也有較大的區別。目前,許多經濟發達地區在養老保險金方面做出了一定的成效,但一些經濟欠發達地區甚至出現入不敷出的狀態,再加上國家并沒有制定跨區域調劑養老保險金的辦法,從而導致一些富足的地方有充足的養老保險金,而一些貧乏的地方不足以按時支付養老保險金,以至于沒有明顯地體現出養老保險金的使用效

率。如果能解決養老保險金跨地區管理這個問題,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養老保險金因地區差異帶來的一系列問題。

2.一制雙軌,資金管理難統籌

就現在的情況而言,我國養老保險金制度實施的行政區域大多集中在市、縣級城市。而國務院對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的養老保險主要采取行業統籌制度的方式,這種養老金“雙軌制”必然會導致地方養老保險金和行業統籌之間出現不協調。即使部分行業統籌的模式正在以一定的方式逐步向地方社保部門轉移,但是統籌初期的繳費率和支付水平不一致等不規范的操作,都會直接影響到地方養老金的統籌。要想在較短的時間內解決供給不平衡性的問題,具有一定的難度。

據資料顯示,我國離退休人員的增幅逐年加大,預測到2050年,城市的退休員工與在職員工的比例將達到1∶1??梢哉f,在未來比較長的一段時間內,養老保險金的支付將會小于養老保險金的供給。如果不能找到有效的統籌管理措施,就不能實現日益增長的支取意愿,所以建立養老保險金的積累制度迫在眉睫。

3.三世同堂,支付壓力很明顯

目前,我國存在的人口老齡化與養老保險金平衡性的問題涉及父母與子女之間相互統籌的問題。人口年齡結構預測表明,1990年,我國老年人與勞動年齡人口的贍養比率為13.7%,2000年上升為15.6%,預計到2025年將上升為29.46%,2050年上升為48.49%。如果再加上撫養幼年子女,2025年的贍養比率將達到59.55%,2050年將達到76.8%。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養老保險金供需不平衡的問題,但卻給現在的年輕人增加了經濟負擔和壓力,他們不僅要養育子女,承擔贍養老人的義務,還要積累自身的養老保險金,使得養老保險支付經濟壓力明顯增大。

二、解決我國人口老齡化與養老保險金平衡性問題的對策

目前,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不斷加快,開始步入老齡化社會,實現人口老齡化與養老保險金的平衡性供需,關系到國計民生,對于社會經濟發展和維系社會穩定都有重要的政治和社會意義。筆者建議可嘗試如下措施,來緩解人口老齡化與養老保險金平衡性的問題:

1.加強監管及多體系融合

一方面,加強養老保險金的監管。行政職能部門內部監管和民間外部監督“雙管齊下”,加強對養老保險金的監督和管理;保監會、審計部門、財政部門定期檢查盤點養老專項資金,細化養老保險金的來源和去向,有效減少和遏制貪污、挪用等現象發生;大力提倡地方專業志愿者與離退休專業人員監督使用和管理養老保險金的過程,定時定期公開養老保險金收支情況,提高養老保險金的透明度和使用效率。

另一方面,國家和地方要結合使用和管理養老保險金的實際情況,制訂完善的養老保險金法律法規,以此來約束養老保險金的使用、投資和管理,把養老保險金管理納入政府社會保障預算體系中,進行有針對性的投資和理財,盤活“睡眠”中的養老保險金,增加養老保險金的合理收益,將養老保險金管好、管活、管出效益,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養老保險金供需平衡問題。

2.延遲退休年齡,促進收支平衡

據資料顯示,在全面推廣養老保險制度下,截至2012年底,全國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為1.75億,參加養老保險的農民有8400多萬,而2013年全國企業參保退休人員月平均基本養老金為621元。另據統計,1980年,中國在職職工與退休人員的供養比是13∶1,1990年這一比例為10∶1,2003年這一比例銳減到3∶1。此外,每年新增退休人員300多萬人。如果現行政策不變,社會統籌養老保險金收支均衡赤字將在2016年后凸顯出來。同時,我國養老保險制度只覆蓋總人口的15%,97%的農村人口沒有養老保障。

我國公民受教育的年限在延長,如果不延長退休年限,勢必會縮短參與工作的年限,也容易導致老齡化與養老保險金在供需方面的不平衡,所以延遲法定的退休年齡勢在必行。

3.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以有效應對挑戰

目前,我國養老保險金主要采取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兩種積累形式,這是較為基本的養老保險模式,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而,對于許多初期歷史遺留的欠賬問題,如繳費率不一致和支付水平差異等,尚沒有有效的處理方法,于是出現了個人賬戶基金被挪用到基本養老金進行發放等情況。因此,在解決人口老齡化與養老保險金平衡性問題時,個人賬戶一定要做到??顚S?,按照法律法規去投資管理,使得個人賬戶資金升值,一部分利潤用于個人賬戶的利潤分成,另一部分利潤用于彌補以往的虧欠,力促積累的個人資金規模能恢復到正常的狀態。

三、結論

對于廣大退休人員來說,養老保險金是退休后生活的主要經濟來源,關系著大眾“老有所養”的民生問題,所以在推進養老保險制度、參與養老保險金管理的過程中,一旦發現問題,我們就要及時剖析,挖掘問題的根源,尋找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切實有效地改善養老保險金的統籌性與平衡性,全面促進養老保險的持續與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戴佳晨.關于我國人口老齡化與養老保險金平衡性問題的探討[J].商業時代,2011,(3).

[2]郭磊.人口老齡化與養老保險金供求平衡研究——以北京市為例[D].北京:北京交通大學,2010.

[3]張樂川.中國城鎮基本養老保險金“年齡缺口”分析——基于延長退休年齡的假設[J].南方人口,2012,(4).

(作者單位:江蘇省揚州大學離退休處)

我國封建社會人口問題論文范文第4篇

內容提要: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我國流動人口呈快速增加趨勢。流動人口屬于非技術性移民,具有低收入、受歧視、高風險、高流動性等特征,保障能力較弱。在家庭保障和社區保障不足以使他們抵御工業化帶來的風險(如工傷、失業和老齡等),政府應該承擔他們社會保障的責任以化解工業化和城市化中的社會風險。根據流動人口的實際需要,在進一步完善現有政策的基礎上,提高政策的可操作性,解決他們在工傷和大病醫療等方面的突出問題,是構建我國流動人口社會保障體系的關鍵。

關鍵詞:流動人口;問題;社會保障

流動人口一般指那些在一定時期離開常住戶口所在地、在另一行政區域暫時居住的暫住人口,尤其是以營利謀生為目的、自發在社會經濟部門從事經濟和業務活動的城市暫住人口。事實上,人們經常把在某個地方生活、工作、居住,但沒有居住地正式戶口的人,都納入了“流動人口”這一范疇[1]。目前,農民工或稱為“農村外出就業者”是我國流動人口的主流(占70%以上),他們在城市工作、生活、居住,從職業角度講,他們是工人;從身份、戶籍上講,他們是農民,且絕大部分處于流動不定的狀態。據統計,2003年農民工數量已有1.14億人,而流動人口已達1.4億。隨著近幾年城鎮化率以每年1個百分點的速度提高,農村勞動力轉移的速度也在加快,流動人口呈快速增長之勢。但通過調查卻發現,我國流動人口的社會保障狀況令人擔憂,社會保障制度嚴重滯后,已成為影響人口流動和實現社會和諧發展的制約瓶頸。

1.我國流動人口社會保障面臨的突出問題

1.1 醫療保障滯后、流動人口的身心健康狀況呈惡化趨勢

我國目前醫療保障體系的覆蓋面十分有限,絕大多數流動人口沒有醫療保障。有調查表明,在外出期間,有36.4%的農民工生過病,他們生病后有59.3%的人沒有花錢看病而是依仗年輕、體質好硬挺過來的;另外40.7%的人不得不看病而絕大部分是自費,用人單位為他們支付的費用不足花費的1/12。這就又帶來了一系列的隱患甚至災難,如流動人群因私人接生造成大出血、感染、孕產婦和新生兒死亡的發生率明顯高于其他人群,他們的新生兒計劃免疫接種率普遍低,政府的公共衛生服務如傳染病監測、預防、健康教育等難以享受。流動人口在城市的居住及生活條件差, 他們往往是傳染性疾病的易感人群,當流動人口得了傳染性疾病時, 他們由于沒有醫療保障得不到及時的醫治,從而導致疾病的迅速擴散[2]。在2003年的“非典”肆虐期間,發生大批流動人口返鄉現象,甚至包括已查出有“非典”癥狀的,這就是缺乏醫療保障導致的極端現象。

多數流動人口尤其是農民工受生活條件所限,不潔凈的飲食使他們成為肝病感染的高危人群。工作環境差、工作時間長是影響他們健康的主要原因。由于生活、工作壓力大,社會地位低,文化生活匱乏,疲憊的身心無處釋放,多數農民工焦慮、抑郁等心理疾病比較多見。此外,流動人口往往是受教育比較少,文化程度低,進入城市往往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技術含量低的流水作業,這些工作很多是充滿了危險和職業危害,需要在上崗前進行培訓,但現在大部分用工單位都不重視甚至有意忽略和回避,使他們成為職業傷害和職業病的高發人群;偏重體力付出,而且多是超時、低報酬的臟、累、險、差、高溫、高空、有毒有害的工種崗位,缺少必要的安全衛生保護。這些工作特點直接造成了他們的身體過度消耗和傷害。長期處于慢性疲勞狀態,勞累的工作導致農民工易患心血管疾病和膽、肝、腎結石、高血壓等疾病。

1.2 我國社會保障體系對流動人口的覆蓋率很低

經過十幾年的改革,我國已初步形成了包括社會保險、社會福利、優撫安置、社會救助和住房保障等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的框架。但現行社會保障制度基本上是以城鎮人口為基礎的,對于流動人口的社會保障基本上處于初步探索階段。絕大部分流動的勞動力沒有養老、工傷、醫療、失業等基本社會保障[3]。從社會保障的主體養老保險看,只有北京等幾個城市實行了面向流動人口的社會養老保險。各城市的制度推行情況看,制度沒有得到普遍認可,存在參保率低、退保率高的現象。作為流動人口主體的農民工因流動性較強而成為社會保障的一大難題,舒迪等所作的《農民工正成為中國工人階級的主要力量》調查顯示,我國流動人口養老、失業、醫療、工傷、女職工生育保險的參保率分別只有33.7%、10.3%、21.6%、31.8%和5.5%。而流動人口的企業補充保險、職工互助合作保險、商業保險的參保率就更低,分別只有2.9%、3.1%和5.6%。如此低的社會各種保險的參保率,反映出流動人口的社會保障問題越來越突出,給當前和未來的流動人口的生活、社會穩定都留下了較大的隱患。盡管我國已將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對象擴大到了靈活就業人員,但是仍然是主要針對城鎮職工,對流動人口缺乏針對性,特別是社會保險的統籌層次過低還不能適應這一群體流動性強、就業方式多樣、收入不穩定等特征。

1.3 社會保障制度的缺失使得流動人口的諸多權力無法得到保障

2004年的中央1號文件第一次把農民工作為我國產業工人的重要組成部分來提出。從我國工業化與現代史進程中看,這是一項重大進步,但在農民工是不是城市居民這一問題上,現有的政策仍是不明確的、模糊的和回避的。與流入地的居民相比,他們的教育水平、勞動技能、生活水平、保健意識等各方面都處于劣勢地位[4]?,F實中,這一社會群體社會地位低下、得不到應有的尊重,無法獲得公平待遇。他們作為城市中現實的弱勢群體,所遇到的困難涉及就業、勞動權益、公共衛生、社區關系、居住權、文化生活等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把農民工僅看成是一種勞動力,“經濟上吸納,社會上排斥”,將流動人口與城市的關系,簡化為純粹的一次性勞務關系,與社會單位相聯系的各種權利、責任等都被簡化。各種肆意侮辱踐踏農民工的基本人格和尊嚴的行為時有發生,難以進入城市各類保障體系,合法權益得不到較好的保護,“強資本弱勞工”現象嚴重一些企業將侵犯農民工權益作為一種生存策略或贏利手段。近幾年不斷增長的流動人口工傷事件和理論學術界將流動人口視為社會弱勢群體的事實,反映了流動人口缺乏基本保障的事實和他們對社會保障的訴求。

1.4 社會保障制度的不健全嚴重影響了流動人口子女的健康及受教育的權利

隨著20世紀90年代以后出現的舉家遷移,流動兒童呈快速上升趨勢。而據不完全調研發現,流動兒童在健康保健方面與常住兒童的服務和待遇有一定差距。由于許多部門對流動人口問題認識落后、政策法規滯后、管理和服務滯后、衛生保健滯后。流動人口的建卡率、產前檢查率、住院分娩率及產后訪視率均低于常住人口,流動兒童的健康狀況存在一定的問題;流動少年兒童的義務教育仍然存在許多問題。大量流動兒童的涌入給流入地的基礎教育工作增添了巨大的壓力,雖然各地政府已出臺相關政策取消借讀費,實行平等收費。但在教育資源不足的城市,仍以捐資助學費等名目向學生收取費用,成為流動兒童進入公立學校的經濟門檻。隨著流動兒童初中入學和畢業人數的快速增長,他們的升學去向問題也越來越突出。部分地方的高考政策致使很多初中階段的學生較早放棄了學業進入打工行列,導致流動兒童少年無法完成九年義務教育。

2.我國流動人口社會保障制度建設滯后的原因

2.1 社會保障體制不完善和執法不力

計劃經濟時代形成的城鄉二元社會結構是城市流動人口社會保障權缺失的根本原因。根據穆懷中(1997年)的研究,城市社會保障水平超出適度上限6%~8%,農村低于適度下限5%~6%,二者的差別是很大的。在經濟體制改革過程中,社會保障的改革思路還是以戶籍為基礎的,于是造成了流動人口的社會保障不在城市而農村又無能力解決他們的社會保障的困境。其次是執法方面的原因。許多城市管理部門對流動人口采取了限制性措施,如以政府文件形式規定某些工作不能向流動人口開放。這些政策規定不同程度地損害了流動人口的合法權益,同時一些維護城市流動人口的法律、法規得不到很好貫徹執行,或是在具體操作時出現偏差。我國《失業保險條例》、《勞動法》、《合同法》等法律、法規對勞動者權益、勞動關系等方面做了明確規定,但許多單位并不執行。導致用人單位不參?;虿唤o流動人口買社會保險,不與流動人口簽訂勞動合同、擅自延長工作時間,不提供職業安全防護措施,同工不同酬、甚至惡意克扣工資等。而地方政府為保證經濟增長,對企業侵犯勞動者權益的違法行為并沒有采取真正的有效措施,結果損害了流動人口的合法權益,包括社會保障權益。

2.2 高度流動性是建立流動人口的社會保障體系的最大操作障礙

流動性強、地區之間社會保障制度差異使得短期內難以建立統一、完善的流動人口社會保障體系。勞動和社會保障部2004年明確要求各地勞動保障部門把與用人單位形成勞動關系的農村進城務工人員納入醫療保險范圍。但調查發現,農民工具有很強的流動性特征,目前的醫療保障體制難以將農民工納入統一保障體系。具體存在的主要障礙有:第一,戶籍障礙,就每一個流動人口來講,成為哪個城市的居民,是否長期定居在某一個城市,還是一個未知數;第二,執法障礙,對不為農民工辦理社會保險的用人單位,勞動保障部門缺乏強有力的手段加以糾正;第三,管理障礙,管理手段跟不上,網絡體系不健全;第四,社會保險基金沒有實現更大范圍內的區域統籌,與農民工跨省流動就業存在矛盾,加上城鎮保險不能和農村保險實現有效對接,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民工參保。此外,醫療保險還有一個突出問題是,在異地就診手續繁瑣,非常不便。

2.3 流動人口與用人單位參保意識較差

流動人口普遍較為年輕,他們一方面認為自己年輕無病,沒有必要參加醫療保險。在社會保障費用由用工單位和個人共同負擔的情況下,更不愿意繳納參加醫療保險的費用。多數農民工面對社會保障,都會陷入要“飯碗”還是要保障的困境。他們認為,要求加入保險而被老板解雇則損失更大;也有人認為:工作的流動性比較大,加入保險還不如每月增加100元的工資實惠;許多用工單位不同程度地存在對流動人口的歧視,忽視他們的社會保障權益,故意違反國家政策,將他們長期排斥在社會保障之外。企業則認為農民工辦醫療保險,意味著人力成本要增加8%左右,流動人口的低成本優勢就打折扣了。所以,有些地區靈活就業人員參加醫療保險的辦法未覆蓋流動人口,在當前企業用工還不規范的環境下,在用工企業和單位作為流動人口醫保制度執行的關鍵方面,用人單位為降低用工成本會盡量逃避為流動人口繳納醫療保險費的義務,即使政府有辦法強制用人單位參保,目前政策的吸引力還不足以吸引流動人口主動參保,在飯碗與保障的權衡中取舍中,流動人口更多地選擇飯碗而放棄了保障。

2.4 流動人口收入水平低以及地方財力薄弱

總體上看,流動人口的收入水平是偏低的。在許多用工企業了解到,農民工工資水平一般只有五六百元,他們作為社會的困難群體,收入水平低、經濟條件有限。在以自我保障為主、政府財政支持為輔的世界性社會保障改革趨勢下,保障制度的建設及保障能力均與參保人員的支付能力有密切關系,收入水平也就成了我國流動人口社會保障制度建設滯后的重要原因。所以,在流動人口收入水平不高和地方財政困難的情況下,必然決定了目前無法建立城鄉一體化、統籌層次較高的社會保障體系。

3.建立流動人口社會保障體系的政策建議

3.1 通過立法和強化執法力度保護流動人口的合法權益

現代社會保障作為一種以解除國民生存危機和保障國民基本生活為本源職責的制度安排,應該使所有公民享有國家提供的義務教育、基本社會保障、基本醫療衛生保障等公共服務,流動人口和城鎮常住人口應該是平等的。但現有的社會保障制度并沒有完全覆蓋流動人口。所以,通過健全法律法規建立有效的流動人口保障機制,是“以人為本”精神和社會公正的最好體現。個別省市先后出臺了一些地方性法規(上海出臺的《流動人口衛生防疫管理暫行規定》等),對我國流動人口社會保障立法研究和實踐都很具借鑒意義。

流動人口社會保障的制度化、法制化,有助于保障流動人口基本權益。政府應加強用人單位合同監管,督促用人單位嚴格按合同和國家法規,履行出資辦理醫療保險的義務。依法參加醫療保險是勞動合同中重要條款之一,也是用工單位應盡的義務,農民工應該享受的權利之一。但是目前用工單位不簽訂勞動合同或者簽訂“霸王合同”、“生死合同”的現象比較普遍,不讓農民工參加醫療保險的行為比比皆是;應逐步消除戶籍管理制度仍存在的城市和農村戶口的二元化管理,流動人口的社會保障體系構建中的許多問題與現有的戶籍制度密切相關。對現行憲法進行修改時,恢復關于公民享有遷徙自由的內容,消減戶口的利益分配功能,以恢復戶籍的本來面目,努力實現公民遷徙自由,配套進行農村的土地制度、城市的勞動就業制度、社會福利保障制度的改革,建立健全面向所有公民的平等的勞動就業市場和社會保障體系。

3.2 積極探索和建立適用于流動人口的社會保障體系

對于流動人口的社會保障,現在的關鍵是進一步完善政策,根據他們的實際需要,提高政策的可操作性,首先應該解決他們在工傷和大病醫療方面的突出問題,然后研究養老等問題。

首先,確立強制性工傷保險制度并將受職業病危害的人員納入工傷保險范圍。2004年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頒布了《關于農民工參加工傷保險有關問題的通知》,明確了農民工同樣享受2004年1月1日開始施行的《工傷保險條例》的保障。凡是與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的農民工,用人單位必須及時為他們辦理參加工傷保險的手續;其次是醫療保險。應充分考慮農民工所從事的行業特點和就業方式,分階段制定出符合農民工利益的特殊的社會保險政策,逐步解決農民工的基本醫療保障問題。農民工醫療保障具有特殊性,對于該低收入群體,完全依靠其自身的積累比較困難,需要有特殊的政策措施來引導和激勵。對在城市就業、生活的,應以參加城鎮醫療保險為宜,以保證他們與城鎮職工享受平等的醫療保險權利。而對收入低或自愿選擇的,也可以讓他們以靈活就業的方式選擇低繳費低待遇的辦法,同時也為回鄉參加當地農村合作醫療提供方便;最后,建立流動人口大病醫療保障是當務之急。大病往往會使其喪失基本的勞動能力,失去收入來源,因病返貧通常影響到農村一個家庭的生存,應該為不穩定就業的農民工建立大病醫療保險,費用由用人單位和農民工雙方負擔,最終推進城鄉協調的社會保險制度,實現農村社會保險與城鎮職工社會保險制度的接軌和社會保險關系的接續。

逐步建立與流動性相適應的個人賬戶式養老保險制度。流動人口社會保險體系應該適合流動人口特點,將他們交納的社會保險金以個人賬戶的形式存在。這些個人賬戶基金在必要時可以與城市居民社會保障體系的基金統籌使用,但一旦個人需要流動時,個人賬戶應該跟隨他一起流動,帶到另外的城市,如果他永久性地回到尚未建立社會保障體系的原籍地時,可以一次性地提取現金。我們可將其稱之為流動人口“個人賬戶”的邊際做實制度,該制度可以解決因流動人口的高度流動性所帶來的困難,因而從操作的角度來看,在實現養老保險更高層次統籌、建立一個全國性支撐網絡的基礎上,建立流動人口的社會保障體系是可行的。

3.3 通過建立完善長效融資機制保障流動人口的基本權利

從社會保障制度的產生與發展看,政府始終起著決定性作用,市場經濟不發達的國家尤其如此。因為在這些國家,權力中心提供制度安排的能力和愿望是決定制度變遷的主導因素(盧現祥,2003)。我國財政收入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及中央財政收入占全國財政收入的比重的提高及政府直接投資職能逐步弱化,為政府履行公共財政職能、建立流動人口社會保障制度提供了財力基礎。

首先,通過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強化流動人口公共衛生服務和醫療救助制度。逐步將流動人口衛生服務的提供與管理納入到城市衛生服務的管理體系中,政府要重點投入公共衛生領域,對婦幼保健領域實施補償機制,要在有限的資源中,盡可能為他們提供更多的衛生服務和醫療保障。當前要重點解決的突出問題是,提高流動人口的計劃免疫接種率和擴大重點人群公共衛生服務的提供、提高住院分娩率、提高重點傳染病的診治率;其次,設立流動人口社會保障基金。對流動人口突發的疾病和特困人口的危重疾病予以救助資助。建立流動人口大病貧困醫療救助制度,為貧困流動人口提供全面或部分醫療費用的補償或減免,也是一個不可少的環節,這一點對貧困流動人口患重點傳染病的醫療救助特別重要,可防止他們因經濟困難不去就醫而導致產生傳染病的擴散和流行。

最后,增加政府投入并通過合理的用工制度保障流動人口及其子女受教育的權利。流動人口的素質將成為我國發展制造業基地、成為世界制造業中心的關鍵。如果他們的基本福利和社會保障得不到保證,就很難將他們培養為有更高追求、更符合現代化企業要求的產業工人。因此,完善流動人口的用工制度并加強監督管理,真正將《勞動法》落實并保障他們的受教育權利,還包括流動人口子女的受教育權。在當前教育資源有限、大部分地區無能力接受流動人口子女入學的情況下,政府必須采取有力措施,加大教育的投資,合理調配教育資源,保證流動人口子女都能接受教育。流入地政府應當承擔流動兒童接受義務教育的責任。對于財政負擔較重的地區,采取省和中央財政分擔的辦法來解決。

3.4 建立與完善流動人口社會保障制度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首先,流動人口社會保障制度的定位要合理?;谖覈洕Y構和社會結構的現實和社會轉型的需要,流動人口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也應該具有過渡性,不可能一步到位使所有人都獲得充分的社會保障。保障制度應該保障流動人口基本生活,通過為工業傷害者提供傷害補償、失業者和老年人提供收入補償、患病者提供醫療保障而達到保障其基本生活的目標。

其次,社會保障水平要適度。企業是社會保障資金來源的主體,企業繳納社會保障費用,直接影響到企業的成本和產品競爭力。企業必須在控制企業成本、保持競爭優勢與承擔社會責任之間尋求平衡。根據日本經濟學家武川正午2003年對社會福利費增加后日本企業可能采取的19種行動進行調查后發現,在社會保障費率適度、容易被企業吸收時,不會對企業成本構成壓力,如果社會保障項目包攬過多、社會保障費率過高勢必造成成本過高、影響產品競爭力,甚至導致失業水平上升,就違背了建立制度的初衷。流動人口社會保障制度既要提高他們的穩定性和素質,又不能將社會保障水平定位太高,以免降低了流動人口和我國制造業對就業崗位的競爭力。

再次,建立針對流動人口的社會保障制度,必須考慮流動人口與城鎮居民的不同特點和流動人口本身的具體情況采取分類措施。如對于養老保險,則可以先對包括農民工在內的流動人口進行適當分類,對達到規定居住年限及有相對固定住所或單位的流動人口,正式納入當地的養老保險體系;對不符合上述條件的流動人口,則有必要根據制度多元化的原則來設計相關方案供其選擇,并作為全國性政策出臺[5]。

最后,從現實和可操作性出發,探索和建立適用于流動人口的社會保障體系。根據馬斯洛在《人類動機》中提出的需求層次理論,對安全感的需求是建立在生理需求得到滿足的基礎上。盡管對社會保障的需求是一種最基本的安全需求,流動人口對社會保障的需求不如對就業需求強烈,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不能損害就業。根據流動人口流動性強、非正規就業者多并處于相對弱勢地位的特征,對社會保障分類分層,提高其可操作性。對在城市有穩定收入和穩定居所的流動人口,應逐步地接納到城市的社會保障體系里來。其突破口在首先確立強制性工傷保險制度并將受職業病危害的人員納入工傷保險范圍;其次是醫療保險(重點是大病或疾病住院保障機制);第三,對農民工的社會救助和社會福利;最后逐步建立養老保險和住房保障等項目。

基金項目:本文是山東省社科規劃項目——我國社會養老保險融資制度研究(項目編號05BJZ18)的階段性成果之一

參考文獻:

[1]陳岱孫.中國經濟百科全書(下)[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1991:1655.

[2] 陳愛云.流動人口的社會保障政策分析[J].醫學與社會,2006,(4):8.

[3][4]符堅,吳紅宇.流動人口的特征、現存問題和公共政策思考[J].廣東經濟,2006,(3):35.

[5]陳建華.社會弱勢群體社會保障探析[J].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06,(3):31.

[作者簡介]程昶志(1967-),男,經濟學博士,長期從事應用經濟理論的教學與研究。

[收稿日期]2007-10-20(責任編輯:啟方)

我國封建社會人口問題論文范文第5篇

內容摘要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加劇,老年人口數量日益增長。在社會老齡化的背景下,適老化設計順應時代發展的要求。社區健身器材在老年人健身發揮重要作用。本文在分析適老化設計相關理論的基礎上,將適老化設計理念應用到社區健身器材設計上,提出了社區健身器材適老化設計原則,為老年人社區健身器材的適老化設計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參考。

關鍵詞    老齡化;社區健身器材;適老化設計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加深,老年人口數量日益增長。隨著老年人健康意識的增強,老年人健身需求迅猛增長,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參加到體育鍛煉中來。相比于居家健身、健身房等形式,室外健身更受老年群體的歡迎,逐漸成為老年人日常健身活動的主要方式。數據調查顯示,定期的健身活動可以增強老年人身體素質,使身心愉悅。

老年人作為社區健身器材使用頻率最高的群體,社區健身器材在保障老年人健康,增強體質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現有的社區健身器材設計缺乏針對性,適老化程度不足,忽視了老年人的特殊性。產品的適老化設計能夠幫助老年人更好地適應環境,對社區健身器材的適老化設計研究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同時,老齡化問題加劇,也為老年人產品提供了巨大的市場,針對老年群體的產品適老化設計,將更好地滿足老年人的各方面需求。

1  適老化設計概述

適老化,顧名思義就是適合老年人使用。適老化設計是指在產品、建筑及公共設施中,綜合考慮老年人身體機能、心理特征、認知能力、行為方式、生活環境等諸多因素而進行的針對性設計,旨在通過產品的適老化改造,使產品更加符合老年人的使用習慣,從而更好地滿足老年人的需求。適老化設計的本質是對現有產品的適老化改造。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加速了老年產業的發展,適老化設計將成為未來老年人產品的重要發展方向。

適老化設計作為一種理念,要求設計者遵從以“老年人為中心”的設計方法,站在老年人的角度思考問題,將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征作為依據,盡可能地滿足老年人的需求,使產品更加適合老年人使用操作。

2  社區健身器材現狀

目前,社區健身器材已經成為老年人提高身體健康、增強體質、休閑娛樂的最基礎、最有效的工具。社區健身器材種類多樣,按照功能、訓練形式的不同,大致可以分為4類,即伸展類健身器材,力量型健身器材,扭腰類健身器材,有氧類健身器材。常見的社區健身器材有漫步機,健騎機,太極揉推器,上肢牽引器,扭腰器等。但受空間限制,社區內一般很難具備所有類型的健身器材,且現有的社區健身器材在設計上存在諸多問題:(a).現有的社區健身器材產品結構單一,同質化嚴重,設計專屬性缺失。目前我國社區安置的健身器材主要為全民型健身器材,健身器材種類雖多,但缺少設計的針對性,設施適老化不足。(b).老年人身體狀況存在差異,對健身活動需求不同,結構單一,訓練強度、模式不能調節,無法滿足老年人多樣化的健身需求。(c).現有社區健身器材社交性考慮不足,器材設計主要從功能性角度出發,忽視了老年人的社交需求,訓練過程枯燥乏味,趣味性、互動性差,易增加老年人運動的疲勞感,消減鍛煉的積極性。

3  社區健身器材適老化設計意義

傳統的社區健身器材主要面向大眾,缺少對老年人的設計

思考。社區健身器材的適老化設計能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健身服務,豐富健身活動形式,關懷老年人的健康,老年人的健身需求將得到有效地滿足。推進社區健身器材的適老化改造是當下非常有必要且有意義的。產品的適老化將為老年群體提供更多的關懷與溫度。對社區健身器材的適老化設計,也將進一步推動適老化設計理念在社區健身器材的研究發展,為老年人社區健身器材設計提供新的思路。

4   社區健身器材適老化設計原則

4.1  安全防護性

安全防護性是指老年人在參加健身活動的過程中,確保產品的安全操作,達到預期的鍛煉目的。健身器材的安全性是進行社區公共健身器材適老化設計的首要因素。老年人參加健身活動的目的是強健體魄,減緩老年疾病的發生。在健身過程中,如果不能確保老年人的安全性,將極大降低老年人活動健身的積極性。隨著年齡增長,老年人生理特征發生變化,身體機能下降明顯,在進行健身活動中容易造成運動損傷,危害老年人的健康。對于老年人而言,由于運動能力的下降和身體條件的限制,對社區健身器材的安全性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

社區健身器材的適老化設計,首先要注重造型的適老化,產品造型是用戶獲取的最直觀感受,要通過造型傳遞給用戶安全穩定的形態語義信息,去除不必要的裝飾,簡化造型、結構,如可以使用三角形結構傳遞穩固安全的信號。老年人身體穩定性、協調性下降,在使用器材過程中容易摔倒,應該增加一些輔助設施,保障老年人健身的安全性。調查發現,使用健身器材鍛煉的主要以老年人為主,但目前社區健身器材仍然主要沿用全民型健身器材,產品尺寸無法適應老年人生理特征的變化,將增大老年人受傷的概率,存在較大安全隱患。因此,針對社區健身器材的適老化改造應該考慮老年人身體尺寸的變化,保障其健身安全。同時,可以對老年人握持處進行表面工藝處理,在握持處增加磨砂或突起處理,增大摩擦,提升老年人握持的穩定性,降低老年人跌倒的風險。受年齡影響,老年人肢體控制能力及活動范圍受限,應該在現有健身器材上增加限位卡槽結構,保證訓練強度和活動范圍在一定的安全范圍內,避免運動損傷。

4.2  社交互動性

退休后,老年人社會角色轉變,接觸社會的機會減少,社會參與感降低,長期的缺乏社交和互動,容易使老年人性格上變得孤僻、自卑,情緒低落。因此,社區健身器材適老化設計除了滿足老年人身體鍛煉的需求,還應滿足老年人的社交需求,承擔起老年人社會交往的重要功能。老年人生活孤寂、苦悶,需要與同齡人的溝通、交流,排解不良情緒,給予老年人精神上的慰藉,在鍛煉身體的同時,保持身心健康。社區健身器材的適老化設計應該注重提升老年用戶的社會融入感,增加與外界的接觸,擴大社交圈層。在健身過程中,增加互動性,有助于老年人走出封閉狀態。社區健身器材適老化設計過程中,不

僅需要增強人與產品的互動關系,同時應該關注到老年人之間的交流互動行為,現有社區健身器材社交性方面設計不足,在適老化設計改造時,應該考慮更多成員參與的情況。通過設計,讓更多老年人參與到健身過程中,增加與其他老年人之間的溝通、交流,增強社區健身器材的互動性,滿足老年人的社交功能需求。同時,在互動交流的過程,能夠轉移老年人注意力,在無意識狀態下增加老年人鍛煉時長。

4.3  舒適便捷性

舒適性是衡量一個產品好壞的重要標準。老年人作為一類特殊群體,在產品設計的舒適性方面應該更加關注,以最大程度的保障老年人在進行體育鍛煉的過程中能夠獲得更加舒適的感受。在社區健身器材適老化改造過程中,應該注意老年人因年齡增長而造成的身體尺寸的變化,確保產品人機尺寸的合理性,使老年人訓練過程中能夠保持姿勢的舒展自然。同時,社區健身器材的設計應該注重提高產品的易操作性,盡可能地按照老年人的生活習慣進行改造,使產品更加符合老年人使用的規律和經驗,降低老年用戶群體的學習成本,使產品更便于操作,進而達到理想的健身效果,真正達到適老的要求。

在色彩設計上,可以通過顏色對各功能區加以區分,增加健身器材的引導性,幫助老年人更快、更規范地使用健身器材。在使用顏色上,要注意色彩的情感屬性,盡可能地使用符合老年人色彩感知的顏色,采用冷暖色彩的搭配方式,控制使用顏色的種類、數量,避免使用飽和度、明度過高的色彩,這類顏色容易增加老年人的緊張情緒,造成老年人的視覺不適感。材質的選擇上,應該注重老年人的觸覺體驗的舒適性。目前,常見的社區健身器材整體采用鋼鐵材質。金屬材質容易受到溫度

的影響,尤其在室外環境中,冬冷夏熱,給老年用戶使用上帶來諸多不便??梢圆捎貌煌馁|混搭的方式,在原有材質的基礎上,在與老年人發生接觸行為的部分,增加或改用其他材質,如在器材的抓握位置使用橡膠或其他類膚材質包裹,都可以有效地降低老年人健身活動中的不適感。同時,注意采用不同色彩、不同材質的設計,增加產品視覺引導,更易于引起老年人關注,增強社區健身器材的易用性。

5  結語

本文研究了適老化設計相關概念,并結合現有社區健身器材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局限性,指出了社區健身器材適老化設計的安全防護性、社交互動性、舒適便捷性原則,指導設計實踐。希望通過對現有社區健身器材的適老化改造,提升產品適老性,使其能夠更好的為老年群體服務。

【參考文獻】

[1] 楊曉林.家用醫療產品的人性化設計[D].齊魯工業大學,2013.

[2] 石園,吳海平,張智勇,梁廣文,趙俊.人因工程下不同養老模式的適老化設計研究[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6,36(04):987-991.

[3] 王振翔.基于老年人行為特征的家居產品適老化設計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9.

[4] 章業成.基于行為特征的老年社區健身器材設計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6.

[5] 劉永強.中國社區健身設施的適老化[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9,39(24):6145-6149.

[6] 周友成,王艷艷.老齡化背景下滿足老年人需求的室外健身設施設計研究[J].工業設計,2019(04):148-149.

[7] 鄭柳楊.基于用戶需求的產品適老化設計研究[J].福建建設科技,2019(05):13-15.

[8] 劉宇軒,沈杰.面向老年人的社區健身設施社交化設計研究[J].大眾文藝,2020(02):91-92.

[作者簡介:闞志剛、李超,長春理工大學。]

我國封建社會人口問題論文范文第6篇

2、淺析我國人口老齡化及其養老保障問題

3、有關城市軌道交通的名詞

4、中國人口發展趨勢對未來經濟有何影響

5、測試卷8 《人口的變化》

6、國際視野下的中國人口少子化

7、我國人口老齡化現狀及對醫療服務帶來的挑戰1

8、在黨的陽光雨露滋潤下

9、中國人口老齡化特征及其對社會經濟的影響

10、基于時間預測模型預測全面二胎政策下的我國人口數量

11、馬寅初和周總理的情誼

12、中國人口老齡化與養老金融

13、論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影響

14、多媒體技術在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中的作用

15、新時代我國人口較少民族現代化發展問題探討

16、人口素質現狀及其提高

17、德陽市老年居民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利用情況和滿意度調查

18、新形勢下鄉鎮基層計劃生育宣傳教育工作探究

19、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及對策研究

20、初中思想品德課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1、落實“鼓勵三孩”政策之淺見

22、《計劃生育是國策》(陜教版)

23、我國人口老齡化背景下養老產業發展問題研究

24、淺析我國人口素質與社會經濟發展

25、人口政策需要科學調控

26、淺談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問題及對策

27、我國人口老齡化背景下社會養老問題分析

28、超低生育率陷阱是“強國大患”

29、基于馬爾薩斯人口理論下對我國人口問題的分析

30、二胎政策對我國經濟與人口的影響探討

31、人口老齡化及居住問題——無障礙設計的必要性

32、人口老齡化問題及其對策研究

33、科學認識計劃生育與人口老齡化的關系

34、中央明確做好人口工作六大重點

35、腦梗死復發的危險因素分析

36、中學生物教學中的人口狀況分析

37、關于新時代背景下我國計劃生育工作的探討

38、計劃生育政策演變過程小卡片

39、勝坨鎮:人大代表助力夏糧保收

40、人口計劃生育工作要重視人口老齡化問題

41、當前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的現狀、特征及解決對策淺析

42、人口政策目標不在于“最優人口規?!?/p>

43、我國人口老齡化背景下老年護理的問題與對策分析

44、馬克思主文兩種生產理論對現實人口問題的幾點啟示

45、偃師市開展四項大型活動服務計生家庭

46、喜武湯對慢性心力衰竭大鼠血清sFas、sFas—L的影響

47、二胎政策放開與消費經濟發展關系實例論證

48、預測:2029年將達到人口峰值

49、我國人口可持續發展問題實證研究

上一篇:跨越式發展煤炭經濟論文范文下一篇:新貿易保護主義分析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