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我國有色金屬發展現狀范文

2023-09-23

我國有色金屬發展現狀范文第1篇

據了解,《規劃》為推動有色金屬工業轉型升級,加快我國特色的新型工業化步伐指明了方向。

據介紹,2010年我國十種常用有色金屬產量3093萬噸,消費量約3424萬噸,是世界上最大的有色金屬生產和消費國。

工信部有關負責人表示,總的來看,有色金屬品種較多,盡管不同品種發展特征不一致,但在國內外需求帶動下產業仍將保持持續發展的態勢。

《規劃》提出“十二五”期間目標,具體到銅、鋁、鉛、鋅、鎳、鎂、鈦、錫、銻、汞等十種常用的有色金屬,產量將控制在4600萬噸左右,年均增長率為8%,其中精煉銅、電解鋁、鉛、鋅產量分別控制在650萬噸、2400萬噸、550萬噸和720萬噸,年均增長率分別為

7.3%、8.8%、5.2%和6.9%。

據介紹,目前,我國有色金屬工業在產業規模、技術裝備、節能減排、結構調整方面取得明顯成就,主要有色金屬冶煉技術及裝備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但行業快速發展積累的結構性矛盾依然存在,行業發展要素約束增強。國際上圍繞資源、市場、技術、標準等方面的競爭更加激烈,迫切要求有色金屬工業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加速實現轉型升級。

“十一五”期間,我國有色金屬工業在優化產業布局上取得了一定進步。但隨著生產要素的變化,部分產品產業布局亟待優化。電解鋁、鎂冶煉等產能嚴重過剩,2010年開工率分別只有70%、60%。

《規劃》明確“十二五”有色金屬行業布局調整要統籌規劃,提出了引導行業進一步優化布局的方向和任務。以滿足內需為主,嚴格控制資源、能源、環境容量不具備條件地區的有色金屬冶煉產能。

《規劃》同時指出,“十二五”期間大力發展精深加工產品,到2015年,實現有色金屬新材料產品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比重由2010年的8%增加到15%。提高資源保障能力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對有色金屬的消費需求也快速增長,使得我國礦產原料對外依存度不斷上升。” 工信部有關負責人介紹,截至2010年,銅、鋁、鎳的自給率分別只有23%、54%和14%。

資源保障程度低成為制約我國有色金屬工業發展的重要瓶頸。目前我國礦山基礎薄弱,再生資源不能滿足需要,境外資源權益依然不多。我國企業境外銅礦資源實際權益僅占礦產原料進口量的不足4%;鋁資源實際權益僅為礦產原料進口量的3%;鋅資源實際權益僅為礦產原料進口量的2.8%。

為此,《規劃》把提高資源保障能力作為“十二五”發展的主要任務之一。并提出要加快資源基地建設。要

優先在境外,其次在境內。在境外,以加快境外銅、鋁、鉛、鋅、鎳、鈦等原料供應基地建設為重點,積極推動境外資源勘探,在資源豐富的國家和地區,依托具有國際化經營能力的骨干企業,建立與資源所在國利益共享的對外資源開發機制,加快境外資源開發項目建設,形成一批境外礦產資源基地。在國內,進一步加強重點成礦地帶的普查與勘探,增加資源儲量,提高查明資源儲量利用率,積極開展現有礦山深部邊部找礦,延長礦山服務年限。

同時,《規劃》還提出要大力發展循環經濟。鼓勵低品位礦、共伴生礦、難選冶礦、尾礦和熔煉渣等資源開發利用。促進銅、鉛、鋅等冶煉企業原料中各種有價元素的回收,冶煉渣綜合利用,以及冶煉余熱利用。建立完善銅、鋁再生資源利用體系,規范回收、拆解,建設一批規?;偕檬痉豆こ?。完善廢舊鉛酸電池回收利用體系,鼓勵將廢舊鉛酸電池回收利用納入礦鉛生產體系,最大限度地降低重金屬污染。

《規劃》同時指出,我國有色金屬行業要進一步增強創新能力,加強技術改造,加強標準化建設等,在“十二五”期間實現重點大中型企業建立完善的技術創新體系,研發投入占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5%,精深加工

我國有色金屬發展現狀范文第2篇

摘 要: 本文首先簡單介紹導電高分子納米復合材料的發展歷史以及發展前景,接下來詳細介紹了導電高分子納米復合材料的物理性能以及各方面特點,綜述了導電高分子納米復合材料的最新研究進展,最后結合當下科技發展形勢,給出了導電高分子納米復合材料的發展前景以及應用領域的擴展。

關鍵詞: 導電高分子;納米復合材料;聚苯胺

1 引言

隨著科技的發展,導電高分子納米復合材料的應用也日益廣泛,本文簡單介紹一下導電高分子納米復合材料的發展歷史和主要特點,通過查閱相關文獻得知,導電高分子納米復合材料根據導電高分子的特殊性能,可以把導電高分子納米復合材料分為導電材料、導電以及導磁材料、光合催化材料、微波用的吸收材料、生物吸附材料以及防腐材料等,這些導電高分子納米復合材料在各自的應用領域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本文總結各種材料的共同特點,給出導電高分子復合材料的基本特點。

2 導電高分子納米復合材料的性能

導電高分子材料有很多基本性能,其中比較重要的性能主要有導電性能、導電導磁性能、光學性能、生物吸附功能、微波吸收功能、防腐性能等,接下里詳細介紹這些性能。

導電性能

導電性能是導電高分子納米復合材料最基本的性能,也是最重要的性能,當前,很多科學家把提高高分子納米復合材料的單位導電性作為一個重要的課題,并取得了很多成果,當前最熱的研究領域就是利用納米分子摻雜技術來提高高分子的導電能力,實際證明,通過納米分子摻雜技術可以成百上千的增加高分子的導電性能,通過提高高分子的導電性能可以大大擴展導電高分子的應用領域,現在提的比較多的納米摻雜高分子材料主要有金屬氧化物納米復合材料、蒙脫土納米復合材料、碳納米管復合材料、稀土氧化物納米復合材料、金屬鹽納米復合材料等,這些復合材料由于摻雜了納米復合材料,大大增強了性能。

導電導磁性能

導電導磁性能也是導電高分子納米復合材料的重要特點之一,由于其特殊的“雙導”特點,大大增加了導電導磁材料的應用范圍,現在已經廣泛應用于電池、電顯示器件、分子電器件、非線性光學材料、傳感器以及微波吸收等領域,其中導磁高分子復合材料在分子電器件領域占據了絕對優勢地位,據不完全統計,在分子電器件領域,導磁高分子復合材料占80%以上的市場份額。

光學性能

光學性能是某些高分子復合材料的特殊性能,其中美國科學家米勒在上世紀90年代就研究了聚苯胺和聚吡咯兩種復合材料,經過長時間嘗試,終于發現聚苯胺和聚吡咯等復合材料具有光學性能,我國科學家何曉云等以電化方法在氧化銦錫ITO導電玻璃基體上制備聚吡咯薄膜。在導電高分子膜上涂布納米MOS2晶體,熒光分析發現其熒光光譜相對于高分子膜有一定程度的紅移,這說明有些導電高分子復合材料具有光學性能,如今,導電高分子復合材料的光學性能已經被普遍應用,比如應用在液晶顯示玻璃基板的生產中。

生物吸附功能

我國科學工作者鄭國祥等用苯胺作還原劑還原氯金酸合成了金納米結構。TEM實驗表明,苯胺還原氯金酸能生成苯胺齊聚物或其聚合物包裹的金球形納米粒子。X射線光電子能譜(XPS)分析表明,金納米粒子包覆的聚合物層帶正電荷。該納米粒子能用于電極表面納米結構組裝及氧化還原性的生物大分子的電化學研究,實現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在這種帶正電荷的金納米粒子表面的直接電子轉移,這些研究工作表明導電高分子具有生物吸附功能,此外導電高分子復合材料還有微波吸收功能、防腐性能等,限于論文篇幅,在這里不再累述,具體可以參閱相關文獻。

3 導電高分子納米復合材料的研究現狀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導電高分子材料的研究成果不斷涌出,導電高分子復合材料的研究不斷深入,高分子材料在很長一段時期都被用作電絕緣材料.隨著不同應用領域的需要以及為進一步拓寬高分子材料的應用范圍,一些高分子材料被賦予某種程度的導電性以致成為導電高分子材料。其之所以有導電能力主要是因為進行了摻雜處理,在其導電原理中已經發現了導電通路原理,在導電通路原理中有“滲濾閥值”現象。在分類上可以分為兩大類:結構型導電高分子和復合型導電高分子。導電高分子又有具有很多特殊效應,比如壓敏﹑拉敏效應等。導電高分子材料是一類具有重要理論研究價值和廣闊應用前景的新型功能材料,在很多領域都可以應用到。

4 導電高分子納米復合材料的應用前景分析

目前導電高分的研究方向是朝著光導電方向和復合型導電高分子材料的研究方向。高分子材料代替金屬材料是今后材料學科領域的發展趨勢。由此帶來導電性聚合物的市場需求日益增長,其應用領域逐步擴大,這就必然對導電性聚合物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將來必定有更多的專家學者加入到大盤點高分子的陣營中。

5 結語

本文簡單介紹了導電高分子納米復合材料的發展歷史以及基本特點,在此基礎上,較為詳細的介紹了導電高分子納米復合材料的研究現狀和應用前景,本文認為導電高分子納米復合材料性能優良,研究充分,應用廣泛,具有遠大的發展前景。

參考文獻

[1] 生瑜,陳建定,朱德欽.功能高分子學報,2004,17(1):13~15.

[2] 蘇廣均,李建華.南通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4(2):21~27.

[3] AmitabhaD,AjayD,SusantaL.SyntheticMetals,2004,144(3):303~307.

作者簡介:李暉(1995—),性別男,民族漢,籍貫河南漯河,學歷大學本科,研究方向 材料物理

我國有色金屬發展現狀范文第3篇

1.金屬有機物的類型以及金屬有機化學的發展

(1)金屬有機物的類型分析

金屬有機化學的進步與發展歷程中,其應用范圍也變得越來越廣泛,通過科學家們的不斷探索和不斷研究,越來越多的合成金屬有機物在人們的生活中得到應用,這不僅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并提高了人們的生活幸福指數,還對科技發展有著非比尋常的意義。通常情況下,金屬有機物的類型有兩種一種是過渡金屬有機化學,還有一種是稀土金屬有機化學。這兩者不僅是當前我國研究的前沿熱點領域,而且在世界范圍內也有著很廣泛的研究和應用。過渡金屬有機化學作為金屬有機物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催化科學密切相關。隨著相關研究人員不斷深入的研究,過渡金屬有機化學由于有著較高的選擇性,合成水平是非常高的。除此以外,過渡金屬有機化學因為它的特殊性質,使得結構化學的知識體系變得越來越豐富。在現實生活中過渡金屬有機化合物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它的合成物不僅在抗癌方面有著突出的作用,在現如今公司市政單位的殺菌消毒方面,也是經常用到的,就目前的現狀來看,過渡金屬有機化學的合成物會在人們的生活中有著越來越廣泛的應用,而且很有可能會在醫學領域有著重大的突破和進展。稀土金屬有機化合物可以通過許多方法進行制取,它的特殊之處在于有著獨特的結構。除此以外,稀土金屬有機化合物的光學特性也引起了國內外科學家的廣泛關注。和過渡金屬有機化學相同的一點是稀土金屬有機化合物也有著一定的催化性質,這就導致了它的應用相對來說也較為廣泛。金屬有機化合物可以通過多種方法進行制取,而且在金屬有機化合物的研究過程中研究人員通過深入的研究,發現了金屬有機化合物中多層面的知識內容,包括其結構類型鍵型和鍵角等。

(2)金屬有機化學的發展分析

在金屬有機化學領域的發展中,其發展過程相對來說不是很漫長,但是較為曲折和復雜。在1960年到1990年之間,金屬有機化學在這一時期有了很大的突破,許多研究金屬有機化學的科學家和優秀人才,對金屬有機化學的研究和應用做出了極大的貢獻。在這個時間段內金屬有機化學的理論和實踐有了很大的突破和發展,而且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在金屬有機化學的理論方面在1950年到1970年這一個時間段內發展特別迅速,這也為其以后的應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這個時間段內,除了金屬有機化學得到了進一步的的應用和理論上的快速發展以外,高分子科學方面也通過研究人員們夜以繼日地研究取得了非常突出的進步和非常優秀的成果。早在1960年就有國外的研究人員合成了一系列的金屬有機物,在物理和化學手段的共同研究下,相關人員合成了越來越多的新的結構類型的技術有機物。在金屬有機物的發展歷程中,從最開始較為復雜的理論研究再到簡單的應用上的時間再到復雜的過程中金屬有機化學逐漸由理論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金屬有機化學不僅在工業方面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而且逐漸在農業方面以及科研醫學等領域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在金屬有機化學的研究中,研究人員不斷總結前人的經驗并將理論付諸于實踐使得金屬有機化學在推動我國科技發展上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同時,金屬有機化學的研究也豐富了化學學科的理論體系并進一步推動了化學學科在工業、農業、醫學和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應用。為了能夠進一步推動金屬有機化學在我國的發展,現如今越來越多的研究人員針對金屬化學展開了研究,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金屬化學的應用范圍也變得越來越廣泛。在下文中筆者將針對金屬有機化學未來的發展及應用方向展開探討與分析,并對金屬有機化學的發展進行展望。

2.我國金屬有機化學未來發展及應用方向

我國就目前的研究現狀來看,金屬有機化學的理論體系已經被逐漸完善,而且金屬有機化學在各個方面已經取得了非常廣泛的應用,不僅包括環保和材料領域還包括新能源,以及醫療、健康、工業、農業等諸多領域。并且隨著相關技術人員在理論上的研究和在技術上的不斷進步與突破,金屬有機化學的應用涉及了越來越多的領域,也逐漸進入千家萬戶。我國的金屬有機化學研究人員在不斷取得理論上的進展以外,在金屬有機化學的實際應用中也在不斷進行著嘗試與突破。在下文中筆者將針對金屬有機化學未來的發展方向及應用方向展開分析,并對金屬有機化學進行一定的展望,旨在能夠推動我國科學技術的進一步發展。

(1)環保領域

現如今環保領域作為各個學科都在進行不斷嘗試與突破的領域,我國金屬有機化學學科在環保領域中的應用也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隨著我國生態友好型和資源節約型社會的不斷推進,環保作為當前的熱門話題對于社會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在我國目前金屬有機化學通過提高能源的經濟性,并開發新的催化劑對環保領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然而,現如今金屬有機化學的研究人員不僅在預防環境污染和提高能源的經濟性上有著前景可觀的研究,還在減少衍生物并研制更加高效環保的催化劑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因此,可以說,隨著人們對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金屬有機化學可以進一步推動綠色化學的研究,并且在研究過程中減少有毒副產物的產生。目前,環保領域是我國金屬有機化學相關研究人員正在進行不斷嘗試與突破的領域。就目前的現狀來看,隨著人們對環保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金屬有機化學將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重視,而且隨著其研究的深入進行,金屬有機化學將為人類的發展貢獻出一份不容忽視的力量,或將成為化學歷史上發展的一塊里程碑。

(2)材料領域

金屬有機化合物不僅可以合成電子材料和無機材料的催化劑,還能夠在光學材料和其他特殊材料中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在材料領域金屬化合物有著非??捎^的應用前景,而且有著較多的優點。金屬有機化合物可以溶于有機溶劑,而且在反應的過程中有著較強的選擇性和可控性。同時金屬有機化合物合成的新型金屬膜也能夠避免傳統的金屬膜的缺點,隨著對金屬有機化學的研究,金屬有機化合物在越來越多的領域和行業得到認可。由此可見,金屬有機化學在材料領域的應用有著很大的優勢,并且金屬有機化學隨著在材料領域中越來越廣泛的應用,也將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和各行各業的重視。

(3)能源領域

由于我國人口眾多能源消耗量巨大,因此能源領域一直是我國科學研究的重要領域。金屬有機化學在新能源的領域也取得了較為前瞻性的突破?,F如今從21世紀初以來,能源研究的熱點問題是模擬生物功能實現能源的利用,這一熱點問題可以利用太陽能實現能源的可持續利用。而這個問題是屬于金屬有機化學領域的。隨著人類科學的發展,能源問題是阻礙科學發展的重要原因,同時也是科學研究的重要對象,如果能成功實現人工固氮及人工太陽能為主體的模擬生物功能實現能源的可持續利用那么將為人類的發展做出巨大的貢獻,同時也會讓子孫后代獲益,因此能源領域是我國金屬有機化學研究的重要領域,也是金屬有機化學研究的未來趨勢。金屬有機化學在能源領域的應用也將成為金屬化學未來的重要發展趨勢,并且隨著相關研究人員不斷深入的研究,金屬有機化學在能源領域的應用也將減少不清潔能源對環境造成的危害,這對于地球的發展來說有著非比尋常的意義。

(4)健康醫療領域

作為人們日常生活中最關心的一個問題,金屬有機化學在健康領域也有著非常重要的研究意義和研究價值。隨著金屬有機化學研究的不斷深入和不斷發展,金屬有機化合物在人們健康領域中的應用也將得到進一步的擴展?,F如今我國金屬有機化學在抗癌這一領域中已經取得了突破性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成功案例也增強了研究人員在健康領域中的研究信心,由此可見金屬有機化學在健康領域中的應用也將受到越來越多研究人員的重視,并且在未來也將取得巨大的突破。金屬有機化學在我國的醫藥領域也有著較為廣泛的應用,主要體現在疫苗領域中。

(5)金屬有機化學在農業和工業中的應用

工業和農業作為我國重要的產業,不僅關乎著社會的穩定和發展,還關乎著千家萬戶的生存和生活?,F如今金屬有機化學在我國農業和工業中的應用變得越來越廣泛,尤其體現在農業的應用中。金屬有機化學在農業中的應用主要體現在農藥和化肥中。我國在數年前用的農藥和殺蟲劑還有非常多的毒性物質,一旦人們長久食用這些噴灑農藥和殺蟲劑的農作物,將對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較大的危害。而隨著我國技術有機化學的發展越來越迅速,副作用少的殺蟲劑被應用到農業生產中。我國研究人員借鑒了歐美等發達國家的經驗,將金屬有機化學逐漸應用于華北和東北等區域,這不僅對我國農作物質量的提高有著非比尋常的意義,而且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國的糧食產量。

3.結束語

總而言之隨著我國金屬有機化學領域的不斷發展與突破,不僅為科學技術的進步帶來了強大的推動力,還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金屬有機化學在越來越多領域中的應用使得人們對金屬有機化學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相信隨著研究人員不斷深入的研究,金屬有機化學一定能為人類作出越來越多的貢獻。

摘要:隨著我國科學技術和科研能力的不斷提高,金屬有機化學在我國的發展有了飛速的突破。作為我國近些年來才有的一門新興學科,金屬有機化學領域的發展在現實中的應用非常廣泛,而且其種類也非常多樣化,在本文中筆者將針對金屬有機物類型以及金屬有機化學的發展歷程展開分析進而對其應用研究進行展望。

關鍵詞:金屬有機化學,發展,應用

參考文獻

[1] 郭思遠.針對我國金屬有機化學進展探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8(13):54-56.

我國有色金屬發展現狀范文第4篇

【摘要】通過調查發現,大眾傳播媒介是公眾獲取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不同的人群在媒介選擇上的差異較大,而傳播媒介的科技傳播力度不夠大。由此,本文提出了科技傳播媒介的發展對策:在堅持公益性投資的同時,科技傳播媒介要走產業化的道路;大力培育科技傳播媒體品牌;根據不同受眾的特點,注重分眾傳播,使傳播效果最優化;應注重新媒體的使用。

【關鍵詞】科技傳播;傳播媒介;媒介發展

2010年,東莞理工學院城市學院承擔了廣東省科技廳軟科學研究項目“廣東省科技宣傳與公眾認識科技工作研究”的課題。為提高課題研究的科學性與準確性,課題組選擇了100個來自廣東省各地市的大學生,對廣東省21個市10個階層的公眾進行了調查。

一、我國科技傳播媒介的現狀

大眾傳播媒介是公眾獲取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本課題組的調查顯示,針對2010年的廣東登革熱疫情,79%的人是通過媒體獲知信息的;11.1%的人是從親朋好友處得到信息的;而選擇醫療部門和政府機構的比例均較小,分別為4.4%和4.1%。2006年《中國科普報告》的數據顯示,中國公眾通過電視獲得科技發展信息的比例為91%、報紙雜志為44.9%、廣播為22.4%、圖書為10.2%。這組數據表明,中國科技信息傳播的途徑已發生變化,大眾媒體已成為科技傳播主渠道。[1]

不同的人群在媒介選擇上的差異較大。2006年我國頒布實施了《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將農民、城鎮勞動人口、領導干部和公務員、青少年四類確定為提高科學素養的重點人群。為了解這些人群獲取科技信息的情況,課題組主要對其中三類人口進行了重點分析:

互聯網、電視和報紙雜志是領導干部和公務員獲取科技信息的主要媒介,其中互聯網為33.5%,電視和報紙雜志均為29.5%。城鎮勞動人口獲取科技信息時最常利用的媒介是電視(45.4%),其次是互聯網(26%),排在第三位的是報紙雜志(14.7%)。55.5%的農民選擇電視作為獲取科技信息的渠道,其次是報紙雜志(16.8%),和親友同事的談話占據10.9%,利用互聯網獲取科技信息的比例僅為5.9%。因此,不可低估人際關系傳播在農民信息傳播中的作用。

傳播媒介的科技傳播力度不夠大。據中國科協調查,現今許多媒體中,沒有專職的科技記者,沒有固定的版面、欄目或時段,一些重大科技信息得不到充分的報道是造成科技宣傳弱勢的一個重要原因。

①報紙:科技類報紙發展困難,綜合性報紙科技傳播力度小。在1978年召開的全國科學大會的鼓舞和感召下,許多省份先后創立了自己的科技報。1983年,國家級科技類報紙《科技日報》創刊。這一時期科技類報紙的發行量一度迅速增長。據統計,全國科技類報紙大約有80多家,幾乎每個省份都有自己的科技報紙,其中較為知名的是《科技日報》、《大眾科技報》,但是這些科技類報紙發展得如何呢?“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國家開始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一些科技類報紙面向市場,逐步探索走出一條成功的發展之路。但由于種種原因,到目前為止,除極少數科技類報紙之外,大多數科技報都面臨資金短缺、設備陳舊、人才匱乏、市場難以拓展等問題?!盵2]

再以綜合性報紙為例,除《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文匯報》、《新民晚報》等有科普專版,《羊城晚報》等少數幾家有“科學小品”之類專欄外,從中央到各省市區的絕大多數大報都只有科技新聞版,而無科普專版或專欄。

②電視:科技頻道、科技節目所占比重小。中央電視臺2001年設立CCTV-10為科技·教育頻道,其《探索·發現》、《地理·中國》多個科技節目受到觀眾的歡迎。另外,CCTV-7的一些經濟類節目如《致富經》等,也傳播農業科技信息。

中央電視臺的科學節目播出時間僅為9%,且科學節目收視率不足1%,在很多地方還無法收看到。地方電視節目的科學節目更少。[3]在廣東本土電視節目中,廣東電視臺公共頻道的《解密大行動》是類似央視《走近科學》的一檔科普類節目。它搜羅奇聞異事,結合廣東地域特點,策劃推出了有關廣東省不良飲食習慣而造成的“廣東怪病解密系列”,受到了群眾歡迎。廣東省各地市電視臺中,目前在播的僅有7個科技節目,其中醫藥健康類有3個:廣州電視臺經濟頻道的《探索健康》、中山電視臺公共頻道的《四季養生堂》以及中山電視臺綜合頻道《健康有約》??破战饷茴愑?個:東莞電視臺第二頻道的《科普大篷車》、江門電視臺的《秘境疑云》、南方電視臺經濟頻道的《discovery 探索》、南方衛視的《華夏探秘》。與占據播出主角的娛樂節目、電視劇相比而言,科技節目在整個電視節目中所占的比例是微乎其微的,而且播出的時段也是非黃金收視時段,并且多以醫藥健康類、講離奇故事的形式出現。真正意義上的科技節目僅有東莞電視臺第二頻道播出的《科普大篷車》。(根據2011年9至10月的電視播出情況進行的統計歸納)

③互聯網:科技信息零散,沒有形成有力的傳播平臺。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和普及,電腦逐漸進入千家萬戶,網絡以其方便快捷的特點逐漸成為人們依賴的媒體??萍季W站為數眾多,我們僅從網易科技頻道網站導航中就可看到74個科技咨訊網站。網絡上,科技傳播的公益團體也非?;钴S,如科學松鼠會以“剝開科學的堅果,幫助人們領略科學之美妙”為宗旨,是一個非營利性的科技傳播機構?!赌戏街苣吩u價說:“松鼠會的文字作品兼具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已經成為本土科普作品的重要來源?!?/p>

那么,在互聯網眾多網站中,受眾是通過哪些類型的網站來獲取科技知識的呢?調查結果顯示,在選擇網站類型獲取科技知識中,23.2%的受眾通過專業科技網站獲得科技信息,21%的受眾通過門戶網站獲得科技信息,18.6%的受眾通過政府網站獲得科技信息,15.7%的受眾通過科技局、科協網站獲得科技信息,13.6%的受眾通過微博獲得科技信息??傮w而言,在網絡中沒有哪一種方式占據明顯的優勢,網絡中的科技信息比較分散,沒有形成有力的傳播平臺。

④新媒體:微博、手機等新媒體尚未被充分重視。微博,作為網絡媒體一種新的衍生品,在近兩年迅速崛起。社會經濟地位較高的人和年輕人更快地接觸到這種新的傳播渠道。在科技信息傳播過程中,科技傳播的主體對微博、手機等新媒體的重視還不夠充分。以新浪微博為例,以“科技”為關鍵詞可搜索到相關微博500多個,但多為企業的宣傳主頁,而純粹進行科技信息傳播的微博卻為數不多,并且這些微博中存在著信息碎片化的問題。

調查結果顯示,在利用手機獲取科技信息的幾種方式中,人們較為傾向于手機上網和短信獲取,比重分別為30%和29.9%,通過訂閱信息和郵件獲取的所占比重不大,分別為18.7%和13.5%??傊?,雖然微博、手機等新媒體發展迅速,但作為科技傳播的一種渠道,還未發揮其真正的實力,科技傳播的主體對這類新媒體的認識和重視也是不夠的,應該探討如何實現這些新媒體為科技傳播所用。

二、科技傳播媒介發展對策

在堅持公益性投資的同時,科技傳播媒介要走產業化的道路??萍紓鞑ギa業化是當前科技傳播的一個發展趨勢。美國的電視廣播產業基本可以分為兩大類型,即公共廣播電視系統和商業廣播電視系統。商業電視廣播系統以靈活多變、豐富多彩、適合市場需要的節目占據主要市場。探索頻道(Discovery Channel)自1985年在美國開播后,向全球提供高品質的非戲劇性節目,內容涵蓋科技、自然、歷史、探險和世界文化等領域,如今已成為世界上發展最迅速的有線電視網絡之一,覆蓋面遍及美國99%的有線電視訂戶,在全球145個國家和地區有超過14400萬個家庭訂戶。[4]

我國大眾傳播媒體應該緊跟社會發展的腳步和國際潮流,把科技傳播當做一個產業來做,要大力促進科技傳播衍生文化產品的生產,把科普產品推向市場,從而帶動相關產業群落的發展,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打造健康的科技傳播產業體系。同時,政府需要出臺相關的政策法規,對科技傳播產業化進行引導和規范,鼓勵企業創新,在競爭中做強做大。

大力培育科技傳播媒體品牌。目前,除中央電視臺科技頻道的少數欄目外,我國科技傳播媒體品牌缺乏,知名度不高,競爭力不足,對公眾的吸引力不強,不能滿足公眾提高自身科學素質的需求,科技傳播媒體品牌的培育亟待加強??萍紓鞑ッ襟w品牌、精品可以發揮重要的作用,收到很好的效果。其一,這些品牌、精品可以提供豐富、權威的科學技術方面的知識、技能和信息等,為公眾提供更好的科普服務,從而更好地吸引公眾,不斷滿足公眾提高自身科學素質的需求。其二,媒體的品牌、精品可以帶動我國科技傳播水平和能力的整體提高。由此可見,建設科技傳播媒體品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5]

根據不同受眾的特點,注重分眾傳播,使傳播效果最優化。各類科技傳播主體要針對不同的受眾群體采取不同的傳播策略,注重傳播的分眾化,以占領準確的受眾市場。針對領導干部和公務員,首先,要加大各項科技政策、法規在這個階層的傳播力度,使領導干部和公務員的模范作用能夠在科技傳播活動中真正發揮出來。其次,由于這個受眾群體受教育程度較高,對科技傳播信息的理解能力較強,可以發揮平面媒體文字傳播的優勢,增強相關科技信息的縱深度,發揮網絡媒體信息量大的優勢,提升傳播效力。針對農民階層的具體情況,應該加強科技政策傳播,多傳播實用性的科技知識和技術。在農村和邊遠地區,由于物質技術條件的制約,還主要通過電視和報紙等傳統途徑獲得科技信息,而網絡、成果展示等傳播途徑難以發揮作用,加之不少農民文化程度較低,應多利用電視等視聽結合的媒體進行科技信息傳播,用形象生動的傳播方式提高傳播效果。另外還應該就防災減災方面的科技知識加大傳播力度,幫助農民更好地應對自然災害,減少因災害產生的經濟財產損失。針對城鎮勞動人口,除了強化信息的淺顯易懂、生動有趣之外,還應就其感興趣的傳播內容如創業致富等相關信息,幫助城鎮勞動人員創造財富、積累財富。針對未成年人應盡可能采用圖文并茂的雜志、畫報,也可以將科技知識融合進漫畫書、動畫片中,讓他們在娛樂中學到科技知識。

媒介融合時代,應注重新媒體的使用。當今科技高速發展,新媒體新渠道日新月異。渠道的多樣化,要求我們必須跟上時代的步伐,探索科技宣傳工作的新方式。隨著衛星技術、數字化技術和網絡技術的進步,以及這些技術在廣電、通信領域的全方位滲透與應用,傳統媒介的界限漸漸模糊,新媒體形式層出不窮,媒介終端可實現功能逐步強大。媒介融合時代已悄然到來,并對大眾生活帶來巨大的影響。因此,科技傳播主體應跟隨時代潮流的節奏,積極探索新媒體在科技傳播中的使用。

[本文為廣東省科技廳軟科學研究項目《廣東省科技宣傳與公眾認識科技工作研究》(項目編號:2010B070300002)資助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姜巖.大眾媒體已成為科技傳播主渠道[N/OL].http://news.163.com/07/0518/12/3EP9RQB9000120GU.html.

[2]華中強.從我國報業產業化歷程看科技類報紙發展方向[N].大眾科技報,2006-11-14.

[3]李繼承.論當代中國科技傳播結構的變遷與前景的變革[D].中共中央黨校碩士學位論文.

[4]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293130.htm.

[5]亢寬盈.培育我國科技傳播媒體品牌的意義、現狀、目標、措施之研究[DB/OL].http://www.crsp.org.cn/show.php?id=1921&p=1.

(作者單位:東莞理工學院城市學院)

編校:趙 亮

我國有色金屬發展現狀范文第5篇

在人口、資源、環境的重壓之下,傳統農業經營發展的模式已經難以適應人們對農副產品數量和質量的需求,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走集約化、產業化發展之路,生產綠色、健康的農產品,延長農業生產產業鏈,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已經成為農業發展的趨勢。

發展生態農業的關鍵是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統一。在一號文件利好農業發展,生態農業具備潛在投資價值及發展前景的情況下,其發展也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

機遇:正如格蘭仕宣布將進軍生態農業一樣,業外資本的進入將為生態農業發展提供資金的支持。生態農業屬于弱質產業,前期需要投入的資金多,同時需要2-3年的時間來積蓄力量。其投資回報周期長,地方政府、農戶或農業合作組織往往缺乏必要的發展資金,而企業的進入則能夠為其緩解這一難題。

消費觀念和社會風氣的轉變,彰顯了生態農業發展的潛在價值。去年年底,禮品市場有所變化。在國家倡導勤儉節約、限制“三公消費”以及社會輿論的壓力之下,煙酒等產品的銷量有所下降。同時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綠色、健康的消費理念不斷深入,人們對產品的質量也更加關注。在此氛圍下,一些高檔農產品、地方土特產成為消費者新的選擇。而生產無污染、質量有保障的農產品也正是生態農業發展的內在要求。

挑戰:外來資本涌入生態農業,加大對其的投資,本是既利于生態農業發展,也有利于企業開拓市場,增加新的、長期盈利點的“雙贏”之事,但是在具體的實踐中,一些企業未免存在急于求成的心態。生態農業投資回報周期長,為了盡快取得盈利或者增加盈利,企業并未踏踏實實的進行生態農業產前基礎設施投入和提高農產品產量和質量,而是把主要的精力和資金放在終端產品的營銷上,甚至希望通過炒作來提高土特農產品價格,謀取一時的豐厚利潤,這顯然不利于生態農業的長遠健康發展。

我國有色金屬發展現狀范文第6篇

我國港口物流經過多年的經營,目前發展勢頭迅猛,年吞吐量不斷擴大 ,但同時也面臨著諸如規模小、基礎設施薄弱、缺乏遠景規劃等問題和不足。本文對我國港口物流現狀進行調查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建議和意見。

關鍵詞 :港口物流;現狀;問題;對策

0 目錄

1 我國港口物流發展環境及現狀.......................................... 1 2我國港口物流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 2 2.1 大多數港口物流建設缺乏科學,長遠的發展戰略規劃與遠景規劃 ..... 2 2.2 物流規模普遍較小,物流基礎設施薄弱 ........................... 2 2.3 物流建設各自為政 ,物流聯盟程度不高 .......................... 2 2.4 港口物流管理水平有限,信息化服務水平較低,專業人才缺乏 ....... 2 3 我國港口物流發展對策................................................ 3 3.1 加強港口物流信息化建設,提高港口物流管理水平 ................. 3 3.2 重視物流聯盟,促進第三方物流發展 ............................. 4 3.3 加快培養港口物流專門人才 ..................................... 4 4 結論................................................................ 5

1 1 我國港口物流發展環境及現狀

經濟全球化的迅猛發展,使港口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港口作為綜合運輸鏈中一個主要環節,其戰略地位日益加強,是我國進行國際貿易的重要保障和依托。中國擁有1.8萬公里海岸線,11萬公里內河航道 ,設有1460多個港 ,承擔著9%的國內貿易運輸和85%以上的外 貿貨物運輸。隨著港口物流業的迅速發展,國內港 口也已意識到發展港口物流的重要性 ,紛紛加快了對港口物流的規劃和建設。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至少有20多個省市和30多個中心城市政府制定了區域性物流發展規劃和政策,并將開發物流園區作為發展物流的途徑。

港口是水陸運輸的起點和終點,是對外貿易進出口貨物的集散中心。經濟全球化、港口國際化、服務需求多元化,為我國港口和港口物流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機遇 ,促進了我國港口物流的發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大陸集裝箱吞吐量強勁增長,成為我國港口經濟的最大亮點。2003年完成4800萬標箱,躍居世界第一。其中上海、深圳港完成 1128萬標箱和1062萬標箱,分別列世界集裝箱大港第三和第四。香港突破2000萬標箱 ,雄踞全球龍頭老大。 2)加入WTO后,我國加快了港口國際化、市場化的進程 。2003年出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港口法》,成為我國港口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標志港口法制建設上了新臺階,港口管理步入了依法行政、依法治港的歷史新階段 ,推動了港 口經濟市場化的良性發展,促進港口管理加速與國際接軌。

3)港口成為我 國對外開放的門戶和窗口。目前,我國有對外開放的港口已有140個 ,中國已與50多個國家簽訂了海運協定,已有30多個國家近百家境外航運公司獲準在中國港口開辟集裝箱班輪航線。 我國的港口物流業雖已取得了巨大的發展,但從其發展現狀來看 ,還處在起步階段 ,與國外先進的現代物流相比還存在較大的差距 。

1

2我國港口物流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2.1 大多數港口物流建設缺乏科學,長遠的發展戰略規劃與遠景規劃

自1999年世界銀行與國家經貿委聯合舉辦“中國現代物流發展研討會”以來,現代物流在我國迅速發展,我國物流園區的發展經過多年的努力 ,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然而,港口物流建設缺乏科學、長遠的發展戰略 ,規劃脫離自身實際,可操作性差。在港口物流的開發過程中存在著種種誤區,主要表現在物流園區功能模糊 ,不切實際的盲目圈地,物流規劃缺乏依據,各地互相攀比,重復建設,造成社會資源的浪費和企業經營成本的低效率。

2.2 物流規模普遍較小,物流基礎設施薄弱

現階段我國現代物流正在起步 ,2003年中國社會物流總成本27974億人民幣 ,物流總成本占GDP的比重為21.4%,比發達國家高出一倍,反映出中國物流仍處于落后狀態。港口物流也不例外,其規模普遍較小,業務單一,規模經濟性較差。港口運輸本、倉儲成本、管理成本均達不到國際港口的先進水平。物流基礎設施薄弱,有些雖建造了功能較高的現代化倉庫,購買了大量的物流處理設備,但這些設施與市場需求存在較大的差距。特別是集疏運配套設施建設不能充分適應現代物流發展的需要。

2.3 物流建設各自為政 ,物流聯盟程度不高

現階段港口物流的活動范圍有限,與相關海運、鐵路、公路等大型物流企業聯系不緊密,缺乏長期緊密的合作伙伴關系,很難使物流服務快捷、準確及柔性連接。與工業企業、加工企業的聯系也較少,物流聯盟程度不高 。 2.4 港口物流管理水平有限,信息化服務水平較低,專業人才缺乏

現代化港口應是現代物流信息中心,而港口信息化是港口現代化的先決條件,是

2 港口開展物流服務的技術保障。隨著港口航道的加深、船型的加大,每小時的運營成本逐步提高, 要求港口必須進出順暢、裝卸及時、服務全天候,各類商品物資的通關集疏、儲運、配送等物流環節能緊密配合和相互協調。這就需要構筑強大的信息平臺,以現代化信息技術為支撐,對港口物流全過程進行良好控制與管理,為客戶提供準確、及時、優質的信息。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國沿海港口和內河大型港口的信息化建設已經初見成效,但是信息化服務水平還較低。港口物流信息系統沒有形成統一標準,還不能適應發展要求,導致一些單位和部門建立的信息數據不能相互溝通,形成信息“孤島”。物流作業各環節之間沒有較好的銜接,數據交換和信息共享實現困難,物流活動難以順暢進行,客戶需求不能得到很好滿足。此外,港口物流專門人才缺乏,決策層、管理層對現代物流的認知程度有待進一步提高。

3 我國港口物流發展對策

從總體上說,未來我國港口物流的發展戰略實質上具有同一性 ,所不同的只是在港口物流實現形式上的差異 。因此,針對我國港口物流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結合港口物流業的發展環境,從宏觀的角度,提出我國港口物流發展的主要對策。 3.1 加強港口物流信息化建設,提高港口物流管理水平

物流運營的質量取決于各個環節的柔性連接,以較低的成本滿足客戶的需要。業務流程重組,信息化建設是提高港口物 流服務質量的重要手段。港口通過物流信息網絡開展電子商務,并發展成電子物流中心,形成離岸貿易和遠程物流,并實現物流全過程的可視化、自動化、智能化,使得港口物流業務中運輸、裝卸、倉儲、包裝、分撥 、配送、流通加工和信息服務,都建立在公共服務平臺上。

從港口物流管理來看,應根據港口物流不同時期發展的要求,完善港口功能,借助于信息處理平臺的業務流程重新組合,盡量減少中間作業環節,加強連續作業的過程,實現作業流程的科學化、合理化,充分利用現有的物流設施,擴大增值服務,增強港口的輻射能力。

3 3.2 重視物流聯盟,促進第三方物流發展

現代企業之間的競爭,越來越表現為整個物流鏈之間的競爭,隨著船舶的大型化和國際班輪運輸公司聯盟趨勢的加快,港El物流業面臨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為了在激烈的競爭中保持不敗,港口物流企業必須整合供應鏈管理中利益相關主體,通過物流系統各要素的整合,產生協同效應,實現船公司、港口、貨主等企業的共贏。在班輪公司、貨運代理方面的合作,通過優惠的港口費率,承攬適箱貨源,以隨時訂艙或承包班輪一定箱位等方式為班輪配箱,減少班輪公司虧艙的風險,從而增加班輪公司掛靠該港和開辟支線的信心。在碼頭泊位方面的合作,可以出讓股份給班輪公司,與其共同經營,以此穩定原有航線,并開通更多的航線,不斷提升港口競爭力。在堆場及倉儲上的合作,港口可以采用投資參股,共同經營的方式,吸引班輪公司、直接經濟腹地乃至間接經濟腹地提供適箱貨源的公司,做好第三方物流服務,在內陸設立自己的場站 ,或與班輪公司在內陸場站上合作,建立有利的物流通道。在流通加工方面,注意和貨主企業及商業企業的聯合,或出租倉房,或共同投資。在物流信息上的合作,為了能與集裝箱班輪公司更好地實現資源共享,就要聯手在信息平臺的開發上加強合作。 3.3 加快培養港口物流專門人才

現代港口物流人才必須具備多方面的知識和才能,首先,現代港口物流是集商貿、金融、運輸、系統工程、信息技術與手 段等多種知識和技能于一體的,標準化、規范化、信息化和集約化的物流服務將成為物流業的主流方向。港口物流管理人才應具備多方面的知識,僅僅靠掌握一些物流供應鏈中局部的知識是滿足不了環境發展要求的。其次,現代港口物流人才的特點之一反映在對供應鏈的管理能力上,物流管理人才應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對企業內外資源進行整合的能力、對經營全過程進行管理的能力和豐富經驗?,F代港口物流人才的另外一 個要求是反映在對信息技術的應用上。近幾年,物流企業經營形象的提升與一些企業的物流改造大都體現在信息系統與客 戶服務水準的提高。作為現代供應鏈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港口物流服務的水平依賴于對貨物裝卸作業的跟蹤能力和對堆存業務的信息化管理等手段。這不僅僅包括靜態跟蹤和動態跟蹤,也包括對供應商、客戶和第三方物流業務的無縫連接,以提供增值服務,這一切都將通過有效的網絡信息管理系統來實現和完成 。因此對未來港口物流管理人才的一個基本要求是必須系統地掌握電子信息處理與應

4 用的技術。

針對物流人才需求的不同,港口物流企業除了在國內外市場上招募有知識、有資質、有經驗的物流專門人才外,公司的培訓也是必不可少的。公司的培訓可以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等多種方式??舍槍χ懈呒壒芾砣瞬藕推胀ㄎ锪髯鳂I人員,將培訓分為不同的檔次,對中高級管理人才的培訓注重物流及管理知識的融會貫通及提高其應用能力和管理、調能力,對普通物流作業人員主要是灌輸物流理念和某方面的具體操作技能。

4 結論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現代物流作為一種先進的組織方式和管理技術,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港口物流的發展沒有固定的模式,+我國各個港口應根據自身的實際,充分利用現有的供求關系與腹地以及港口自然條件等,并依據現代物流的發展趨勢,借鑒國內外港口物流發展的成功經驗,因地制宜地走適合自身的發展道路,迅速發展港口物流。

上一篇:提高企業財務管理提議范文下一篇:卷煙零售客戶經營指導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