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我國現代法治建設影響論文范文

2024-03-14

我國現代法治建設影響論文范文第1篇

摘要:自新時代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農村農業建設得到了迅速發展。我國作為農業大國,農業所帶來的經濟支撐十分龐大,在整體經濟市場中都有著不可撼動的主導地位。農業農村的穩定發展關系著我國農民群眾的切身收益,對于農戶的生活質量水平有著直接關系。當前社會的現代化農業融合了多種時代元素,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網絡信息化技術,信息化在農業中的應用也產生了相當大的行業發展推動力。

關鍵詞:信息化;農業經濟管理

前言

信息化技術的融合度高,適應性強。在現階段的農業經濟管理建設中,信息化技術將現代農業進一步提升為科技農業、智慧農業,可見其在農業建設中的重要地位。構建完整的信息化農業經濟管理系統可以將農業發展更加穩定、長遠,從而也能促進我國的新農村建設,帶動農村地區經濟市場,帶動我國農業全面現代化建設的目標。

1、信息化在農業經濟管理中的重要性

農業是我國的基礎產業,也是國民經濟發展的主要支撐,農業經濟管理在當前已經和信息化相結合,將傳統的管理模式進行了全面升級改進,將農業生產建設更加高質量高效率。信息化在農業經濟管理中的重要性主要可以體現在以下兩個層面:(1)將傳統農業轉變為科技智慧農業。在傳統的農業管理中,多數農戶都缺乏一定的技術支持,導致農業生產效率達不到目標,從而也減少了農戶的經濟收益。在當前的信息化農業經濟管理模式中,將現代化科技技術進行了大面積的覆蓋和推廣,并結合農業實踐應用的結果進行了調整修改。在我國不同地區的農業建設中,已經有相當一部分地區實現了農業生產作業全程機械化,將生產質量進行了大幅度提高,也節省了農戶的人力成本和經濟成本。農村基層相關管理部門會定時定點在各村之間組織農業專業技術交流,也會邀請專業技術人員對農戶進行技術指導[1]。針對各地不同的特色農產品,進行產品升級優化,積極發展農產品第二三產業。信息化技術和理念的出現,為我國的現代化農業經濟建設打開了新局面,將整體農產品產業鏈都進行了帶動,并且環環相扣進行了生態運動,其產業帶來的可持續發展性是傳統農業無法比擬的。從提升農業知識,到建立現代化農業發展觀,再到科技技術與農業的有機融合,促進了我國農業從全方位綜合提升,農業轉變進度加快,有重要戰略意義。(2)有利于新農村經濟增長。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農業進行了多次歷史變革,在一次又一次的歷史轉折點中農業逐漸呈現出嶄新的行業面貌。最具有實質性的改變就是現代農業的經濟收益得到了顯著提高,信息化不僅將農業經濟管理進行了提升,也在一定程度上為農業產品進行了推廣宣傳作用。在傳統農業中,就算當年的農產品大豐收,但是其真正能實現銷售收益的份額并不高,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大眾的目光沒有聚焦在農產品上。信息化農業就將這點問題得到了完美解決,加快了農業銷售,也將農產品經濟市場得到了穩定發展。在打開了農業市場之后,農民群眾的實際收入自然也得到了提高,根據農業市場的發展趨勢,農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對農產量進行控制。例如,在該農產品的經濟市場上以可見的趨勢在進行價格下降,那么農業可以對自己的產品定價進行調整,也能在下一批的同一種產品的產量上做一些調整;反之,如果市場效益良好,那么農戶也能決定在下一年是否可以加大農產品數量,以增加經濟收入。農業信息化發展不止農產品,一些農業技術和農業知識也能在市場上進行交易,農業市場逐漸豐富,在農戶個體的經濟收益得到保障的同時,也側面將整體農業經濟市場進行了優化。

2、信息化在農業經濟管理中的具體應用

2.1優化職能機構

在當前的農業經濟管理中,信息化的出現也為國家職能部門帶來了先進的管理效果。在如今的農業相關職能管理部門中,基本上都搭建了線上信息化綜合服務平臺,農民群眾想尋求職能部門幫助或者辦理業務時,不再需要到固定的場所 進行現場辦理。信息化綜合服務平臺不僅將農業服務體系進行完善,且提高了農業業務問題的解決效率。這種新型農業信息化服務平臺將整體農產業進行了統一規劃,并且在傳統的服務體系上做出了創新,規范化的信息共享平臺為農民群眾切身提供了許多幫助,同時在平臺上還能夠獲取最準確的農業發展資訊。平臺將農業服務、信息、大眾媒體等結合在一起,多樣化的信息服務綜合平臺建設將整體的農業發展進行了穩定支撐。農戶在線上信息平臺上可以先進行問題咨詢,然后在平臺中得到解決方法時再去線下服務大廳辦理業務,這樣服務效率和業務完成度就會得到質的提升。信息服務平臺還有一個重要作用,就是收集整理相關信息,準確定位農業生產信息相關工作,提高農業信息對農業生產的實際指導作用[2]。各地區的相關職能部門要合理使用農業信息服務功能,在將當地的農業問題進行匯總后要進行實地考察幫助,開展多種農業幫扶活動,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建設信息化農業管理模式是現代農業經濟中的關鍵環節,讓農戶切身感受到信息化服務的優勢,才能打好群眾基礎,從而推動現代農業信息化建設。

2.2開展互聯網+農業經濟項目

在現代農業信息化建設中,地方部門可以先建立信息示范點,根據實際建設情況再選擇后續的推廣實踐措施。農業信息化發展是未來農業發展的趨勢,各地方一定要將其進行重視。利用農業信息化基地項目開展一系列的現代農業發展項目,將項目基地中的基礎現代設施進行配置,安排技術人員講解相關技術知識。在建設現代化信息農業基地時,要在前期進行基礎的考察工作。我國對于現代農業的鼓勵扶持政策補貼力度相當大,各地可以結合地方政策進行資金籌集,也可以通過企業投資、個人籌集等方式。通過硬件設施的建設和技術人員的專業指導,將項目基地打造成示范點。在將網絡計算機在家家戶戶進行配置以后,可以利用互聯網+的理念進行多元化的現代農業發展。我國幅員遼闊,每個地區都有不同的人文傳統和農業特色,當地的農村地區應當把握住這一點,將自身優勢進行放大,利用好互聯網平臺做出宣傳。結合以上概念,農戶首先可以開展生態農業休閑旅游,就以當地的傳統文化為主要競爭力,當地的相關部門也要做出一定支持,將農村的周圍生態環境規范整理,并且擬定切實可行的宣傳方案。在進行農業生態休閑旅游時,也可以將農業產品進行銷售,提高農戶的經濟收益。除此之外,農民群眾也能夠利用計算機互聯網,將銷售渠道擴展,在網絡上進行電商銷售。上述的農業經濟項目在實際中已經有多地進行了實踐,并且已經獲得了初步成功,類似的經濟項目還有多種,但是其核心要點都是不變的,就是利用網絡互聯網的信息技術,將自身的優勢進行宣傳,并實行一系列的農業產品的發展。合理利用信息化技術能夠實現我國的傳統農業完美轉型,也能將整體農業發展的格局不斷擴大,現今社會是個信息化高度發展的時代,各地農村應當抓緊時代機遇,將我國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3]。

3、總結

信息化在農業經濟管理中的作用十分巨大,且為現代農業經濟建設帶來了多種發展角度。農業信息化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支柱,兩者有機結合才能實現我國農業的全面轉型,從而帶動農業市場經濟,也將整體農業發展的未來基礎進行了夯實。加大農業信息化基礎設備的建設,將各地農村的特色進行凸顯,利用現代化的互聯網+理念將當前農業從多角度進行提高,在加快農業信息化建設進程的同時,也帶動農民群眾走向新農村建設道路。

參考文獻:

[1]曹宗平.信息化技術在農業經濟管理中的應用[J].安徽農學通報,2021,27(20):121+145.

[2]李冬.信息化在農業經濟管理中的應用探析[J].山西農經,2021(12):81-82.

[3]陳瑩.信息化在農業經濟管理中的應用關鍵分析[J].山西農經,2021(09):72-73.

我國現代法治建設影響論文范文第2篇

(中共東臺市委黨校, 江蘇東臺224200)

【摘要】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是一場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全中國人民共同參與的、史無前例的偉大社會實踐。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在黨的領導下取得了一系列的偉大成就:建立了中國特色的立法體制和法律體系,確立了尊重和保障人權、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的法律制度,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公正司法,加強普法和法學教育,從而推動了中國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保障了國家的長治久安。

【關鍵詞】中國共產黨;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法制建設

法治是政治文明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標志,是當今世界各國人民共同向往和追求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為爭取民主、自由、平等,建設法治國家,進行了長期不懈的奮斗,成功地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是一場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全中國人民共同參與的、史無前例的偉大社會實踐。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國的民主法治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有著悠久歷史和燦爛文明的中華民族,正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在民主與法治的道路上闊步前進。

一、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特色法治建設的歷程

(一)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法制建設與司法制度

1、法制建設:

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成立后,中國革命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人民民主政權的創建和革命法制的制定,都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進行的,并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作為指導方針。這是確保革命法制建設勝利發展的根本保證。1922年7月黨的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宣言》中,明確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綱領。為了實現這一革命綱領,中國共產黨領導了全國的工人運動和農民運動,并通過各種革命組織,制定了許多具有法律效力的規約禁令。如 1922年8月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制定的《勞動法案大綱》,是我國最早的勞動立法綱領。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全國進入了偉大的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法制建設方面,繼承并發揚了老蘇區的優良傳統,糾正了蘇區的“左”傾錯誤,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創造性地運用于我國革命實踐,使抗日民主政權的人民民主法制建設日益完善,并進入全面發展階段。新民主主義法制的民主原則,是它同一切剝削階級法律的根本區別。它是在為了群眾、相信群眾并依靠群眾的思想指導下,發動人民親自登上歷史舞臺,掌握政權,制定法律,執行法律,行使廣泛的民主權利,建立了以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為核心的新型政治制度,成立了人民的司法機

1關,實行便利人民的訟訴制度。這一切都是以民主集中制和貫徹群眾路線作為根本指導方針。如抗戰初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陜甘寧邊區政府于 1939年4月4日公布《陜甘寧邊區抗戰時期施政綱領》;各解放區人民政府分別制定了《懲治貪污條例》、《懲治關于婚姻與奸害罪暫行條例》,以及懲治擾亂金融罪和破壞森林罪的單行刑事法規等。

2、司法制度: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確立了各級法院、檢察機關等,同時也形成了當時的審判原則和訴訟制度。如人民調解制度,它最早發端于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工農運動中,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革命根據地創建的依靠群眾解決民間糾紛實行群眾自治的一種組織制度。

(二)新中國成立后、改革開放前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社會主義法治建設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經過革命、建設、改革和發展,逐步走上了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道路。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開啟了中國法治建設的新紀元。從1949年到20世紀50年代中期,是中國社會主義法制的初創時期。這一時期中國制定了具有臨時憲法性質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和其他一系列法律、法令,對鞏固新生的共和國政權,維護社會秩序和恢復國民經濟,起到了重要作用。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以及隨后制定的有關法律,規定了國家的政治制度、經濟制度和公民的權利與自由,規范了國家機關的組織和職權,確立了國家法制的基本原則,初步奠定了中國法治建設的基礎。

(三)改革開放后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社會主義法治建設

20世紀70年代末,中國共產黨總結歷史經驗,特別是汲取“文化大革命”的慘痛教訓,作出把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重大決策,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并明確了一定要靠法制治理國家的原則。以鄧小平為主要領導的中國共產黨人對如何才能保證國家的長治久安和興旺發達作了深刻的思考與總結,并最終找到了問題的答案——1978年12月,鄧小平同志在中央工作會議閉幕會上的講話提出:“現在的問題是法律很不完備,很多法律還沒有制定出來。往往把領導人說的話當做‘法’,不贊成領導人說的話就叫做‘違法’,領導人說的話改變了,‘法’也就跟著改變。所以,應該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訴訟法和其他各種必要的法律。”“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須加強法制,必須使民主制度化、法制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1]鄧小平同志還指出,黨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不允許有凌駕于國法之上的特殊黨員。鄧小平同志的這些思想,為實現黨的領導制度和領導方式由“人治”向“法治”的轉變,打下了基礎,提供了根據。1978年12月22日,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通過公報:“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須加強社會主義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具有穩定性、連續性和極大的權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從現在起,應當把立法工作擺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重要議程上來。檢察機關和司法機關要保持應有的獨立性;要忠實于法律和制度,忠實于人民利益,忠實于事實真相;要保證人民在自己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許任何人有超于法律之上的特權。”這一經典論述道明了改革開放新時期法治建設的基本理念。此后,現行憲法以及《刑法》、《民事訴訟法》、《民法通則》、《行政訴訟法》等一批基本法律出臺,中國的法治建設進入了全新發展階段。

20世紀90年代,中國開始全面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由此進一步奠定了法治建設的經濟基礎,也對法治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國共產黨、新中

國的主要領導人江澤民同志根據鄧小平關于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民主法制的思想,在1997年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黨的十五大報告中指出:“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并將“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確定為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目標,提出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重大任務。199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被載入憲法。“將‘法制’國家改為‘法治’國家,這是一個根本性的歷史轉變”。[2]這預示著:中國將依靠黨的領導,政府的推進,輔之以社會的力量,走向法治化的道路。中國的法治建設揭開了新篇章??梢哉f,依法治國這一基本方略從根本上解決了社會主義實踐中長期沒得到解決的黨領導人民如何治理國家的問題,回答了領袖人物的個人權威與國家法律權威的關系問題,以及黨的領導和依法治國的關系問題。這無疑是對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特別是對黨的理論的重要貢獻,對于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進入21世紀,中國的法治建設繼續向前推進。2002年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將社會主義民主更加完善,社會主義法制更加完備,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實,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2004年,將“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載入憲法。2007年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明確提出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并對加強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作出了全面部署。

二、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特色立法體制和法律體系的建立

黨的方針、政策是立法的依據和執法、司法的重要指導。中國共產黨在國家政治生活中處于領導地位,要提高治理國家的法治化水平,離不開黨在立法上的領導。在黨的領導下,正確的政策主張上升為法律,依靠法律治理國家、管理社會。樹立黨在國家活動中的威信是中國各項事業朝著正確方向前進的必然要求。堅持黨的領導,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作用,依靠黨實行民主的科學的決策,制定和執行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來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事業不斷前進。體現在我國黨委領導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中,中國社會主義具體實踐與探索中出現的種種問題,往往先經黨的代表大會討論分析并向全國人大提出立法建議,再由全國人大以法的形式予以公布。關于政治方面和重大經濟,行政方面的立法,在制定前,全國人大常委會黨組應將立法的指導思想和原則呈報中共中央審批。1982年以來,中國四次修改憲法均是在中國共產黨隨時代發展,國情變化,不斷將黨的理論創新戰略性根本政策反映到憲法中去。近年來,在對社會問題的整治過程中,中國共產黨的各級組織對彌補法律的空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1953年12月24日,毛澤東帶著起草小組的幾個成員陳伯達、胡喬木、田家英乘專列離開北京,于27日夜來到風景如畫的杭州,開始做一項為新中國

[3]法制建設奠定千秋基業的大事,起草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國人民的領袖,

中國共產黨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設計、制定“54憲法”的領導者——毛澤東就在那里協同憲法起草工作小組開始了制憲之旅。1954年9月20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這是中國有史以來第一部真正反映人民利益和意愿、肯定人民主人翁地位的憲法。為維護國家法制統一,同時又適應各地不同情況,《憲法》和《立法法》規定,除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外,國務院,可以制定行政法規;省、自治區、直

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有權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等。為保證國家法制統一和法律規范之間的協調,中國法律規定了不同層級法律規范的效力。有法可依是黨領導人民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前提。經過多年不懈的努力,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基本形成。當代中國的法律體系,部門齊全、層次分明、結構協調、體例科學,主要由七個法律部門和三個不同層級的法律規范構成。

三、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法治政府建設,依法行政能力的增強

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是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重要內容,成為中國政府施政的基本準則。多年來,中國政府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采取一系列措施切實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目前,中國各級人民政府的行政權力已逐步納入法治化軌道,規范政府權力取得和運行的法律制度基本形成,依法行政取得了重要進展。形成了行政主體法律制度、行政行為法律制度、行政監督、救濟法律制度以及國家公務員法律制度等一系列基本法律制度,分別在《憲法》、《國務院組織法》、《行政許可法》、《行政復議法》、《公務員法》等相關法律中加以規定。

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我國的基本方略和全社會的共識。以依法治國為核心內容、以執法為民為本質要求、以公平正義為價值追求、以服務大局為重要使命、以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為根本保證的社會主義法治理念逐步確立。鄧小平同志曾說:“美國有個尼克松,日本有個田中,都得上法庭,為什么我們中國的領導人不能上法庭呢?黨組織也不能因為自己是執政黨就把自己置于法律之外,否則,社會之中就存在一個不受國家法律約束的特殊集團,社會主義的法制也就蕩然無存了。”[4]因此,中國共產黨不斷增強依法執政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接受人民的監督,維護法的尊嚴。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制定憲法和法律,同時以憲法為根本的活動準則,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堅持憲法和法律至上,帶頭維護憲法和法律的權威,最廣泛地動員和組織人民依法管理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通過領導立法、帶頭守法、保證執法,中國共產黨執政地位不斷鞏固。

四、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司法建設的發展

黨對司法機關的領導主要通過組織領導和政治領導來維護司法機關的分工合作,互相配合,相互制約,為其提供秉公辦事,獨立司法的外部環境。司法工作中,緊緊依靠黨的領導,堅決貫徹黨對公民、團體權益的保障與維護,解決各種社會矛盾和糾紛,實現社會正義。中國共產黨在世紀之初,不僅兩次出臺中央紀律檢察報告,而且大力改革司法體制,尤其是監察體制,頒布《監察》法,堅決與黨內的腐敗分子進行斗爭。當前,我國正努力構建的在黨委領導下,法律授權下,以檢察機關為第一主體地位的社會化依法預防體系系統工程是一項既有益于加強黨對司法機關工作領導的,又有益于改善黨的領導的有益嘗試。在黨的領導下,制定了《人民法院組織法》、《人民檢察院組織法》、《仲裁法》、《律師法》、《公證法》等法律,建立了公開審判制度、辯護制度、仲裁制度、律師制度、公證制度、法律援助制度和司法考試制度等制度。相信隨著黨領導方式的不斷改善,檢察制度的大力改革和完善,司法機關所體現出來的監督作用將愈加明顯,中國司法體制將愈加完善。

五、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法律制度的建設

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消滅貧窮落后,把讓每個人享有充分的人權,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法治國家,作為不懈的奮斗目標。以憲法為根本

依據,中國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保障人權的法律制度,人權保障事業不斷法律化、制度化。如保障生命權的《安全生產法》、《職業病防治法》?!稇椃ā芬幎?,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缎淌略V訟法》明確禁止刑訊逼供?!睹穹ㄍ▌t》規定了公民的姓名權、名譽權、肖像權等各種人格權。通過以上法律保障人民的人身自由、人格尊嚴。此外,在黨領導下還頒布和實施了一系列保障人民的平等權、政治權利、宗教信仰自由權、勞動權益等法律,如《婦女權益保障法》、《選舉法》、《宗教事務條例》、《勞動法》、《義務教育法》等 。

六、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市場經濟秩序的法律制度得到規范

“市場經濟是法治社會的基礎性推進力量。1987年以來實行改革開放,在經濟體制改革中終于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模式。而且在實踐中有了顯著成效,這是法治社會形成、發展的最具基礎性、廣泛性、深刻性和現代性的強大

[5]動力源泉。”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從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

濟體制轉變過程中,不斷加強經濟立法和相關立法,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法律制度已基本形成。規范市場市場主體經濟秩序的民事法律制度、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法律制度、市場管理的法律制度、宏觀調控的法律制度、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律制度、對外經貿合作的法律制度等法律制度也日趨成熟。如《民法通則》、《物權法》等一系列法律,建立健全了債權制度、物權制度,形成了各種所有制經濟合法共存、平等競爭、相互促進新格局;《公司法》、《合伙企業法》等法律,確認各類市場主體的合法地位,保障其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反壟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規范了市場競爭行為,加強了政府監管和社會監督;《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建立了保護消費者利益和保證產品質量的法律制度;《專利法》、《著作權法》等一批行政法規,建立起比較完善的知識產權法律制度。此外,中國共產黨十分重視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領域的國際合作,帶領人民締結、參加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條約》、《京都議定書》等30多項國際環境與資源保護條約,并積極履行所承擔的條約義務。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通過修訂《對外貿易法》,健全貨物進出口、技術進出口和國際服務貿易管理制度,建立起符合中國特色的對外貿易調查制度和對外貿易促進體制。

七、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普法教育和法學教育的發展

1、普法教育:當今中國,普及法律知識已經成為全社會共同參與的行動。按照黨中央關于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決議的要求,憲法和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得到比較廣泛的普及;廣大人民群眾的法制觀念普遍提高,遵紀守法的自覺性和運用法律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能力不斷增強;各級領導干部的法律意識明顯增強,依法決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能力逐步提高;隨著普法教育的深入,依法治理工作全面展開,為推進依法治國進程,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都發揮了積極重要的作用。2001年,中共中央、國務院轉發的“四五”普法規劃將現行憲法頒布實施日即12月4日確定為全國法制宣傳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以來,中共中央政治局先后組織了20多次有關法治的集體學習,對推動全社會特別是國家公務人員學習法律知識、樹立法治觀念,起到良好示范作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國務院常務會議、全國政協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舉行了一系列法治學習,各級黨組織和國家機關集體學習法律知識已形成制度。從1986年至今,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開展了五個“五年普法規劃”,今年是“六五普法規劃”的開局之年,黨中央作出了

一系列重大部署,確定了目標以及十項主要任務,全力以赴進行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治建設。

2、法學教育:建國初期,我國的法學教育在黨中央的重視及努力下取得了很大的成績,構筑了新中國法律教育的基本框架, 并確立了我國法學教育的社會主義發展方向,也為后來法律教育的恢復、發展打下了基礎。1992年鄧小平同志南巡講話和黨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目標;1997年黨的十五大確定實施“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治國方略。在這一直接推動下,法學又一次成為了我國的顯學。90 年代以來法學教育更是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據統計,我國現有法學本科專業的高等院校已近600所,法學專業在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達30萬人,其中本科生為20多萬人,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2萬多人,法學碩士研究生6萬多人,法學博士研究生6000多人。我國法學教育在黨的領導下呈現出了多渠道、多形式、多層次的格局。

結語:

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偉大實踐使中國人民深刻認識到,全面貫徹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必須遵循以下原則: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保證中國共產黨在法治建設中始終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保障廣大人民群眾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實現當家作主的權利,保證國家各項工作都依法進行。厲行法治,實施依法治國,徹底建設法治國家任重而道遠,要加強黨在立法、行政、司法工作的執法活動中的領導。在我國實施依法治國方略各個環節中,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不僅是黨的主張,還是人民的整體意志。只有在擁有科學的世界觀,方法論作指導,捻熟人類社會發展規律,既善于集中群眾的智慧和力量,又具有豐富的組織經驗和崇高的政治威望,能夠率領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統一行動的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才能保證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這一目標的順利實現。中國共產黨當之無愧為我國立法的政治設計者,執法的組織協調者,守法的行動帶頭者,普法的思想引導者。中國共產黨當之無愧為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偉大成就的領導人。

注釋:

[1]鄧小平文選,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46頁.[2]張文顯:改革開放新時期的中國法理學[J],法商研究,2001年第1期,第35-36頁.

[3]逄先知、金沖及:毛澤東傳(1949——1976)[M],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第316頁.

[4]鄧小平文選,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32頁.

我國現代法治建設影響論文范文第3篇

(一) 公民守法消極、法律意識淡薄

近些年來, 公民的法律意識在逐漸增強, 但仍然有大多數公民不知法、不信法、不守法, 還沒有完全擺脫“人治”的心理束縛。有的人不知法, 認為法律是懲治邪惡的, 只要不觸及法律的底線, 就不需要了解熟悉法律。有的人不信法, 當自身的合法權益遭受侵害時, 往往找關系、拖熟人, 或者上訪找政府、找領導, 很少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有的人不守法, 對法律法規的蔑視, 法律法規的規定還沒有內化為社會公眾自覺行為, 法律的尊嚴和權威性無法樹立。

(二) 立法不科學、不完善

一是立法速度過快, 公民對法陌生。面對紛繁復雜的法律法規, 公民感覺無所適從, 無法了解和運用, 更實現不了法律應有的價值。二是立法沖突現象普遍, 法律可操作性差。目前我國有的法律法規規定過于籠統, 概念含混不清, 內容彈性大, 破壞了法律的穩定實施和運行。三是立法權限混亂。部分政府和部門地方保護主義嚴重, 通過立法跑馬圈地, 為本地區、本部門爭取各項權益, 從而損害了公民的利益, 加大了公民的負擔。

(三) 行政執法人員有法不依、執法違法現象時有發生

一是有法不依。如近年來城管的暴力執法、野蠻執法屢屢發生, 是有法不依的典型表現, 損害了政府的公信力, 踐踏了法律賦予的行政權力, 飽受公眾質疑。二是執法違法。在實踐中, “釣魚執法”、“養魚執法”、“選擇性執法”、“運動式執法”等執法違法現象還大量存在, 引發民眾的極度不滿, 也嚴重影響公民對法律的尊重。

(四) 司法公正的缺失

司法就是社會正義最根本的保障, 是社會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然而, 近年來, 一些司法人員知法犯法, 司法領域的腐敗也頻頻見諸報端, 民眾對司法機關的信任大打折扣。同時由于部分冤假錯案遭到媒體曝光, 導致民眾對司法審判的公正性產生質疑。另外, 很多人經過艱難而漫長的訴訟后, 法院的判決卻無法執行, 從而損害了公民利益, 削弱了公民對法律的信任。

二、我國公民法律信仰缺失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 傳統文化的局限性

首先, 傳統法律文化缺乏法律信仰基因。我國以倫理道德為主, 以儒家學說為核心, 儒家注重道德的教化功能, 著重培養和教育人們的倫理道德, 公民順從和依附觀念強烈, 形成一種“無訟社會”, 在內心深處就厭惡和排斥法律, 更不用說運用法律維權進而培養法律信仰了。其次, 傳統政治文化缺乏法制思想??v觀中國法治史, 君王以言代法、以言廢法、法外施恩貫穿封建社會的始終。這種權大于法的理念在當代中國仍然普遍存在著。

(二) 法律體制機制的不完善

一是行政執法自由裁量權過大。在我國, 80%以上的法律, 90%以上的法規和規章是由行政機關負責執行的。[1]由于我國行政執法權過大, 日益膨脹, 自由裁量空間也很大, 幅度難以把握, 導致行政執法人員濫用自由裁量權, 在執行過程中滋生了各種執法違法、執法腐敗現象, 從根本上損害了公民的合法權益, 導致公民對法律不信服, 不相信依靠法律能解決問題。二是司法體制不健全。由于司法機關相關制度還不科學、不完善, 導致公安、檢察、審判等機關職能交叉, 權責不明, 有利則爭, 無利則推, 造成了法律秩序的混亂。同時, 由于受地方嚴重干預, 法院辦案行政色彩濃厚, 難以真正獨立行使審判權, 從而損害了司法的尊嚴和權威, 導致人們不愿意通過訴訟途徑解決問題, 維護權益。

(三) 我國公民多元信仰的沖擊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 當代公民的價值觀已由單一化走向多元化, 由簡單化走向復雜化, 具體表現在價值標準上, 價值標準務實化、功利化, 有的尚能以社會利益為標準, 有的則以小團體的利益為目標, 甚至以個人利益為標準;表現在價值取向上, 個人主義、自由主義、無政府主義、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等思潮盛行, 各種思潮之間互相影響, 對于法律的內涵和本質、地位和作用等問題有著不同的理解和界定, 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沖擊著我國公民法律信仰的形成。

(四) 普法教育工作流于形式

首先, 普法教育工作深度不夠。沿海發達地區比較重視普法教育, 但停留在面上, 不夠深入, 僅限于宣傳和法制講座。而偏遠地區人們的法律意識比較淡薄, 不夠重視普法教育。其次, 普法教育內容比較片面, 針對性不強。我國當前的普法內容偏重條文, 缺乏對法律精神、價值的宣傳, 公民的法律理論基礎不扎實。加上我國很多地區沒有因地制宜, 針對性不強, 實行“一刀切”, 宣傳中重義務、輕權利, 甚至有的普法人員直接回避權利, 片面宣傳義務, 導致很多公民誤解法律精神, 影響普法效果。[2]

三、提升我國公民法律信仰的對策探討

(一) 集中力量發展經濟, 提高市場經濟的水平

法律信仰作為上層建筑, 其正確與否, 取決于經濟發展水平, 需要隨著社會物質條件的變化而變化, 要形成正確的法律信仰, 必須具備一定的經濟發展基礎。因而, 我國應當集中力量發展經濟, 提高市場經濟的水平, 為我國公民形成正確的、符合時代發展的法律信仰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

(二) 增強公民法律信仰意識

一要增強權利意識, 激發公民參與的積極性, 有利于對法律的理解和探究, 也有助于人們法律信仰的形成。如果公民沒有自我權利意識和主人翁責任感, 那么只有被動地接受法律, 最終將逐漸失去熱情和參與感。二要增強法律至上意識。法治社會奉行法律至上, 法律規范和制約權力, 個人行為要符合法律規定, 特別是權力違反法律時, 必須服從于法律, 確保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確保法律的神圣。三要增強守法意識。守法要變成人們自愿的行為, 不能依靠強制命令執行。若將守法變成強加的義務, 守法精神變質, 極易導致規避法律。

(三) 完善法律體制, 樹立法律權威

一要提高立法質量?!稕Q定》指出:“法律是治國之重器, 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就立法過程而言, 所制定的法律應當是良法, 符合人性, 尊重生命, 能夠增加公民的福利和利益, 能夠為公民維護自身利益和權利提供便利, 只有這樣的法律才會得到認可, 才值得去信仰。

二要嚴格執法。執法機關應當按照法律的授權, 嚴格執法, 不超越職權、濫用職權, 真正做到“法無授權不可為”, 按照法定職責, 積極作為, 不懶政, 不拖拉, 真正做到“法定職責必須為”, 不受到不正常因素的干擾和破壞, 做到公開、公平、公正, 將法律信仰作為執法者執法的職業操守, 這樣必然會提高執法的公信力, 形成法律的崇高地位, 進而也鞏固了法律信仰基礎。

三要堅持司法獨立和公開。司法獨立是司法公正的保障, 也是推進依法治國的關鍵。司法獨立的核心是要厘清黨和司法機關的關系, 加強黨對司法工作的領導, 最重要的一條, 就是切實保證法律的實施, 充分發揮司法機關的作用, 切實保證人民檢察院獨立行使檢察權, 人民法院獨立行使審判權, 使之不受其他行政機關、團體和個人的干涉。[3]

(四) 加強普法教育

一是要對領導干部開展針對性的普法教育。領導干部是普法教育的重點人群, 要定期開展專門的法律知識培訓, 加強他們對法律條文、原則和精神的學習。二是普法教育活動要全面深入, 豐富多彩。全面深入的開展普法教育, 特別是要加強偏遠山區的普法教育, 擴大公民的參與度, 通過開展辦講座、放電影、送戲下鄉等豐富多彩的法律文化活動, 將法制教育融入公民的日常生活中, 以加深公民的法律素養, 培養他們對法律的感情, 這有利于法律信仰在公眾心中形成, 形成人人信仰法律的社會環境。

摘要:法律信仰是依法治國的基石, 目前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期, 法律信仰缺失嚴重, 主要存在公民法律意識淡薄、立法不科學、不完善、行政執法違法等問題, 究其根源主要是受傳統文化、法律體制機制、多元法律信仰等方面的影響。提升公民法律信仰, 要集中力量發展經濟、增強公民法律信仰意識、完善法律體制、加強普法教育。

關鍵詞:法律信仰,缺失,提升

參考文獻

[1] 周旺生.論法之難行之源[J].人大報刊復印資料, 2003 (9) .

[2] 劉博識, 隋立雙.試論當代我國法律信仰的缺失與培育[J].中共烏魯木齊市委黨校學報, 2015.3.

我國現代法治建設影響論文范文第4篇

一、高校治理法治化建設的必要性

法治化建設對于高校的內涵式發展具有重要的時代意義。其必要性主要體現在:

一是目前高校所面臨的環境的改變, 對高校治理模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一方面, 我國高等教育的規模在不斷擴張。根據2017年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學評估中心正式發布的中國高等教育系列質量報告, 截至2016年, 我國普通高校達到2596所, 普通本科高校達到1237所, 本科院校成為高校增長最重要的主力軍。全國普通本科高校招生規模405萬, 在校生規模突破1613萬, 普通本科畢業生規模突破374萬。教師數量持續增長, 1995-2015年, 全國普通本科高校教職工總數從106.5萬人增加到236.9萬人, 躍居世界第一, 我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高等教育大國。1我國高校數量的增加及教育質量、辦學條件的不斷改善, 對高校的治理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時, 越來越多的人在接受高等教育, 也在對高等教育做出評論, 高校管理水平的高低將不斷被社會所評判檢驗, 高校的影響力與自身管理水平密切相關。另一方面, 在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綜合改革的背景下, 高等教育的角色定位在轉變。2016年《高等教育法》, 進一步理順了高校、政府與社會的關系, 落實高校辦學自主權, 進一步厘清教育公益性與學校分類管理的關系, 改革高等教育辦學體制, 大力支持民辦教育發展, 通過法律引導市場和社會力量參與辦學, 逐步形成教育部門依法行政, 高校依法辦學, 依法接受監督的新型格局。在這一新的形勢下, 高校需以新常態的思維, 由高等教育管理向高等教育治理轉變, 推動中國特色現代高等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

二是高校內涵式發展, 迫切需要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來推進。高校實現內涵式發展, 就需不斷提高管理水平, 推進體制機制創新, 建立現代大學制度。推動依法治校, 是實現大學治理法治化, 建設一流大學之根本要義。高校治理的法治化建設有助于學校管理的制度化、規范化。法治化建設, 可以提升學校治理的制度化水平, 可以為學校的管理提供法制保障, 使學校各項管理事務都可以在法治化軌道上運行, 有利于學校管理的平穩, 從而更好的提升管理績效。同時, 高校治理的法治化建設, 有利于推進學校管理的精致化。高校在發展過程中, 積累和確定了一定的基本制度結構, 還存在一些制度性的漏洞和真空。通過法律法規將微觀層面的制度不足予以彌補, 將更好的鞏固和完善學校管理制度, 實現學校的集約型可持續性發展。

三是提高學生培養質量, 助力學生成長成才的迫切需要。一方面, 學生培養質量, 不僅僅指學生的專業課成績, 還包括學生的思想理念、道德文化的培養。學生的成長成才離不開自我的約束, 也離不開學校的有效管理。樹立高校學生管理的法治理念, 在學生管理中關心愛護學生, 尊重學生人格與權益, 做到權責分明, 依規依章管理, 對學生法治思維形成的教育、管理、引導和服務, 實現學生相關規章制度的執行、遵守和認同, 可以有效保護學生的正當權益, 為學生成長成才保駕護航。另一方面, 高校大學生要想獲得用人單位的青睞和認可, 除了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和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外, 還應具備深厚的人文素質, 而學生所應具備的人文素質中, 法治意識是一項重要的素質。大學生日后都將奔赴祖國建設的各個崗位, 在構建社會主義社會中發揮骨干作用。因此, 積極培養他們的法律精神, 增強他們的法治觀念是當代大學教育不可推卸的重要責任。

二、高校治理法治化建設所面臨的困境

高校治理, 過去被稱之為“高校管理”。“治理”與“管理”的根本區別是在組織發展過程中人們對“法制”尊重的理性與非理性的程度。“治理”具有更加顯性的理性特征。“治理”更加重視組織內部內部成員的互通互動, 更加注重組織內部成員的平等性和對“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共同堅守。從本質上看, 高校治理即是基于依法治校的集體共治。2在以法治國、依法治校的當下, 我國高校治理法治化建設所面臨的困境, 主要有以下兩方面。一方面, 我國高校行政色彩濃厚, 辦學權力高度集中化和集權化, 高校官本位和官僚行為無處不在, 官本位意識濃厚, “行政化”滲透在高校的人才培養、教師管理和學術治理等各個場域之中。另一方面, 高校管理層法治意識淡薄。高校內部依然存在對“法”的忽視, 個別高校內部的個別領導, 對從嚴治黨、依法治校依舊是漠然置之, 對法律的學習不夠重視, 依法治校在實踐層面上沒有有效推進。依法治校的實踐運行遠遠沒有滲透到大學治理的全部領域, 也遠遠沒有舍棄行政化的治理慣習?,F有高校制度環境下所面臨的法治化建設困境, 如果不得以有效的破解, 則高校法治化建設很難有效推進。對此, 筆者認為, 需針對不同屬類的高校, 進行管理制度的創新和變革, 加強治理體制和法治文化的建設。

三、高校治理法治化建設的路徑探索

首先, 針對目前高校所面臨的行政色彩濃厚的問題, 筆者認為作為高校應維護大學的學術價值和社會價值, 凸顯學術治理的核心地位, 實現學術委員會從咨詢向決策的功能轉變, 將其作為高校的治理體制來不斷建設完善。高校應規范學術委員會的議事規則和程序, 推行依法治校, 強化大學章程和學術委員會章程對學術委員會的職能保障, 將依法治校與學術治理相結合, 同行同向, 互相支持, 共同構建現代大學治理結構, 充分維護大學的學術價值和社會價值。其次, 完善學校章程和各項規章制度的制訂、審查、發布及匯編制度。高校制度的制訂應符合理性與常識, 不得超越法定權限和教育需要設定的任務。高校應設立或指定專門的機構, 對校內各項規章制度進行審查, 當新的教育法律法規、規章和重要文件發布后, 要及時對照修訂校內相應的規章制度。對與上位法或國家有關規定相抵觸, 不符合學校章程和改革發展要求及相互之間存在矛盾的內部規范性文件和管理制度, 要及時修改或廢止, 保證學校規章制度體系層次合理、協調一致。故學校應加強制度的匯編及發布工作, 以便于師生了解及查閱, 確保學校各項制度落實到位。第三, 健全學校議事規則, 對重大決策事項進行合法性論證和評估。學校對于其發展規劃、基本建設、重大合作項目、重要資產處置及重大教育教學改革等決策事項, 應當完善職能部門論證、法律咨詢、聽取教師意見、專業機構或主管部門測評相結合的評估機制, 進行合法性、可行性論證。充分發揮教職工代表大會、共青團、學生會等群眾組織在民主決策機制中的作用, 積極探索師生代表參與學校決策的機制, 擴大有序參與, 加強議事協商。第四, 構建成熟的高校法治文化。高校治理的依據主要是“法”, 即依法治理、依法治校。依法治校就需構建完善的“法治文化”。高校領導干部要帶頭學法, 要高度重視內部職能部門管理理念和方式的轉變, 要提高教師依法執教的意識與能力, 強化教職工學法用法, 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 將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貫穿于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課的教學過程。高校在各陣地建設中, 應為法治教育留下一定的空間, 嘗試將多種元素融合, 帶來更多的教育契機。同時要注重“依法治校”和“以德教化”的平衡, 使法治成為高校師生的文化共識、價值取向和行為方式, 最終形成法治信仰。

四、結語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高校的青年學生最富朝氣, 也最富于社會責任感, 又具有相對高質量的知識儲備。高校應充分發揮自身優勢, 實現在“新常態”下高等教育角色定位的轉化, 通過高校治理的法治化建設, 成為社會法治建設的“主力軍”與“引領者”, 為貫徹落實依法治國方略與“四個全面”戰略布局,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進程中的貢獻力量。

摘要:全面依法治國開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制道路的新征程。高校治理的法治化建設是適應時代, 有利于其健康有序發展的必然要求, 同時也是一項復雜的系統性工程。在這一工程建設過程中, 高校應根據自身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實際情況, 對法治化建設路徑進行不斷探索, 凸顯學術委員會之學術治理的核心地位, 完善制度建設、健全議事規則、構建成熟的高校法治文化, 漸進推進法治建設進程, 切實提高高校治理法治化水平。

關鍵詞:全面依法治國,高校治理法治化,路徑,探索

參考文獻

[1] 搜狐網:http://www.sohu.com/a/198551043_239689.

[2] 楊光欽.新時代我國高校治理體系的制度重構—基于“一帶一路”倡議的現實化思考[J].當代教育科學, 2018 (04) :89.

[3] 李真.我國高校管理的法治化建設:現狀、功能與路徑選擇[J].南方論刊, 2015 (04) :18-19.

[4] 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N].人民日報, 2014-10-29.

[5] 陳煥隨.依法治國理念貫穿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路徑探析[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 2015 (09) :46-47.

[6] 彭美.通過大學章程實現高校法治化治理的幾點思考[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 (高教版) , 2015 (12) .

我國現代法治建設影響論文范文第5篇

摘 要:作為我國世界歷史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美國史研究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眾多研究者的關注。自90年代“美國熱”以來,中國的美國史研究不斷的走向多元化和現代化,新的觀察視角與研究方法不斷的出現。尤其是在我國現代化發展進程的要求下,對其研究愈發的現代化。本文在對美國史研究進行梳理的基礎上,對現代化視野下的美國史研究視角及其側重點進行了分析,以期對以后的美國史研究有所啟示。

關鍵詞:現代化;視野;美國史;研究

隨著全球化發展進程的加快,國家與國家之間的依賴逐漸加深。在這種發展背景之下,史學界涌現出了研究借鑒其他國家發展歷史的潮流,而在這其中,取得較大成就的當屬對美國史的研究。

在世界歷史研究中,美國史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但同時也應注意到,對其的研究并不是簡單的國別史研究,而是將美國史研究納入進我國國家建設及經濟發展的進程之中。因此在這個研究要求之下,隨著我國經濟發展的現代化,美國史研究也逐漸進入現代化的視野之中,并逐漸從其研究成果中借鑒發展經驗,并借以豐富我國的現代化發展經驗。所以,在我國現代化發展進程的要求之下,對現代化視野下的美國史進行分析研究就十分有必要了。

一、美國史研究的發展進程

自上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中美關系得到緩和并建交以來,了解美國并研究其發展歷史,成為我國外交工作中的重要環節。尤其是在改革開放之后,我國的社會與經濟逐漸恢復正常,這也就相應的引領了社會科學方面的研究,加之在改革開放發展的推動下,我國以更加嶄新的姿態融入到國際社會的發展中,從而更加推動了中美文化的交流,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對美國史的研究就順勢成為了人文研究的弄潮兒。從之前的研究成果來看,這一時期美國史的研究主要側重于美國外交史和政治史,借以希望能夠從中借鑒到美國發展的經驗教訓。

1990年之后,隨著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美蘇爭霸的“冷戰”格局逐漸被瓦解,世界發展出現了新的形勢,即其逐漸朝向多極化發展,國際關系也一改往日的對立局面,逐漸開始多元化。世界格局發展生的變化及國際局勢的變動,讓美國史的研究也逐漸多元起來。其一改往日政治意識形態操控下的研究局面,將過去只局限于社會制度及意識形態的美國史研究向著更為廣闊、深入的層次擴展。在這一時期,其研究方向有社會發展史、思想文化史、西部及南部發展史、婦女史和城市經濟發展史等。這種研究方向與我國當時十分重視現代化建設與經濟發展具有十分密切的關系。

及至21世紀,全球化密切了國家與民族的聯系,在國家史學研究方面,呈現出“去民族化”與“跨國轉向”的研究趨勢。在這一時期,美國史研究中雖然仍舊側重于外交史方面,但較之以前,其在美國史研究中所占的比重不斷減少。與此同時,隨著經濟發展現代化進程的加快,城市化進程中出現的問題、環境的不斷惡化及資源危機的加劇都使得我國的史學研究轉向于美國發展進程中所采取的減緩環境惡化與治理的措施,同時在對法治完善等方面,對其借鑒也較多。因此,這一時期的研究可以說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之前的意識形態的局限性,使得美國史的研究更為開放、創新。

從美國史研究的發展歷程可以看出,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及全球化趨勢的加劇,其也在不斷的開放與兼收并蓄中得到充實,尤其是在現代化視野的關照下,其研究內容更加廣泛,所涉及的領域也更為深入。

二、現代化視野關照下的美國史研究內容

在我國的現代化進程不斷加快的情況下,隨之也出現了許多問題。為了更好地解決社會發展進程中出現的問題,我國不斷向國家發達國家借鑒經驗教訓,而在這其中,由于美國在民族獨立戰爭之后走上了快速發展的道路,并逐漸成為世界發展強國,我國在現階段的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在美國歷史發展進程中也曾出現,因此,在對美國史研究方面,其涉及的領域不斷增多。首先,現代化視野下的美國史研究,將美國城市化發展進程納入其中。在美國走上獨立發展的道路之后,其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從而相應的帶動了其城市發展,并以此引起了以美國為代表的北美洲城市化發展浪潮。同時,在華盛頓總統的領導下,年輕的美國走上了城市化與工業化的發展道路,并在兩者的互相推動下,取得了極大的成就??梢哉f,在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進程中,城市化是不可避免的選擇。這種發展經歷與我國目前的發展道路有許多相似之處,同時,由于我國面臨著城市化與工業化發展的攻堅期,其發展過程中出現的諸如城市人口增長、住房緊缺、交通擁堵、城市污染等成為困擾當前社會發展的主要問題,因此在史學研究方面,美國史研究逐漸轉向了其城市化進程方面,以此希望可以從中有所借鑒。其次,現代化視野下的美國史研究,逐漸開始重視美國發展過程中的環境污染與治理。美國從20世紀初就成為世界工業發展的引領者,而其工業化與城市化所付出的代價便是自然環境的破壞。在美國工業發展的最初階段,其環境破壞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首先是印第安人所生活的生態文明被工業文明所破壞;其次是工業生產所帶來的煙霧事件、光化學事件等,導致其生態遭到了極大的破壞。同時,農藥的大量使用使得土地污染十分嚴重。這極大地影響了美國經濟的發展,因此美國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資金物力來進行環境污染的治理,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而在我國的現代化進程中,由于工業化所帶來的環境污染也不斷地加重,因此為了對其進行更好的治理,我國政府不斷的加大污染治理力度。與此同時,史學研究也逐漸轉向了美國環境污染的研究,并取得了較為可喜的成果。這不僅為我國美國史研究帶來了新的內容,也為我國的環境污染也帶了相關的借鑒。最后,現代化視野下的美國史研究,將其文化作為主要的研究內容之一。全球化的趨勢使得國家歷史的研究逐漸的“去民族化”,但與此同時,世界各國的文化發展卻逐漸開始突出其民族特色。美國文化作為當前世界文化發展的強勢文化之一,其在世界范圍內的傳播速度越來越快,尤其是在我國的傳播,更是擁有強大的市場。在當前國家發展中,文化逐漸城市衡量其發展能力的重要標準之一,因此為了豐富我國的文化發展,在美國史研究中,逐漸開始重視其文化發展,并對其優秀資源進行借鑒,以此為我國的文化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總之,由于在現代化研究參照的帶動下,美國史增添了許多新的內容。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美國史研究將會開掘出更多新的內容。

三、結語

現代化視野下的美國史研究,其內容龐大,涵蓋了其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多方面的研究內容。而現代化的研究視角,也帶動了之前相關研究的創新,使其在新的社會環境下重新散發出生命力。我國正處于現代化進程的關鍵時期,面臨著許多的社會問題,而美國社會發展中的許多經驗與教訓可供我們借鑒,因此,對美國史的研究還有更多可以開拓的領域。

參考文獻:

[1] 王恩銘,美國20世紀末的一場文化戰爭:保守派與進步派的較量,世界歷史,2011(5).

[2] 李劍鳴,《1989年以來中國的美國史研究》,第43頁.

[3] 王曉德,美國對西屬美洲獨立運動政策的轉變及其影響,世界歷史,2012(3).

[4] 鄧蜀生,《一個句號:六卷本《美國通史》的出版歷程》,《史學月刊》2003年第9期.

[5] 王希,《誰擁有歷史———美國公共史學的起源、發展與挑戰》,《歷史研究》2010年,第3期.

作者簡介:趙芳 (1988-) ,女 ,漢 ,山東省桓臺縣人, 碩士 ,研究方向:世界史 。

我國現代法治建設影響論文范文第6篇

一、相關概念的界定

中國的遠程學習經歷了函授教育、廣播電視教育和現代遠程教育三代。在學歷生的招生方面, 2014 年, 成人本??普猩?65 萬, 網絡本??普猩?06 萬。在本文中提到的現代遠程教育, 區別于函授教育和廣播電視教育, 僅指利用Internet技術和交互多媒體技術、以成人為教學對象, 由教育部批準的遠程教育試點院校所開展的遠程教育。

建立在民主基礎上的法治, 明確了法律在社會生活中的最高權威, 體現著平等的原則?,F代遠程教育的法治建設就是要明確法律在遠程教育領域的權威性, 既要讓現代遠程教育有法可依, 又要讓現代遠程教育有法必依。

二、現代遠程教育法治建設面臨的挑戰

1998 年, 教育部報請國務院批轉《關于發展我國現代遠程教育的意見》, 我國現代遠程教育起步。時至今日已走過了18 年的歷程, 在發展的過程中, 現代遠程教育的法治建設面臨如下挑戰:

( 一) 立法層次較低

根據對法律位階的劃分, 由國家立法機關制定的法律是為最高層次的法律。近年來, 由國家立法機關制定的教育領域的基本法律, 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F代遠程教育作為我國當前教育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織部分, 僅在《高等教育法》中有一句話提及: “國家支持采用廣播、電視、函授及其他遠程教育方式實施高等教育”。當前, 現代遠程教育領域的法律文件集中于教育部頒布的部門規章, 立法層次較低。

( 二) 政策變化帶來規范缺失

教育部于1999 年、2000 年和2003 年陸續確定了69 家現代遠程教育的試點單位, 2014 年1 月28 日, 國務院取消和下放了一批行政審批項目, 其中有一項是“取消利用互聯網實施遠程高等學歷教育的教育網校審批”。教育網校審批權限的取消, 對于現代遠程教育行業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社會輿論各抒己見, 有人認為我國將有可能出現上千所可頒發學歷的網絡大學, 也有人認為誰能給學習者提供優質資源服務, 誰才有資格受益, 而不是誰擁有試點資格誰就受益, 更有甚者, 指出現代遠程教育很可能陷入“一放就亂、一收就死”的困局。但是, 現代遠程教育具體應該按一個什么樣的法律依據開展, 曾經沒有籠罩“試點院校”光環的高校應當如何作為, 卻沒有相關的配套法律予以說明。

2003 年, 教育部出臺了《關于現代遠程教育校外學習中心 ( 點) 建設和管理的原則意見》, 這項政策在明確校外學習中心建設條件、性質、主要職責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2015 年10 月14 日, 國務院下發了《關于第一批取消62 項中央指定地方實施行政審批事項的決定》 ( 國發〔2015〕57號) , 取消高?,F代遠程教育校外學習中心 ( 點) 審批?,F代遠程教育校外學習中心 ( 點) 審批的取消, 是否意味著開展現代遠程教育的高??梢栽诟魇∈须S意設立校外學習中心? 《浙江省教育廳辦公室關于改進高?,F代遠程教育校外學習中心管理的通知》率先給出了答案, 取消高校遠程教育校外學習中心審批, 改為登記制, 同時強調高校要按照合作協議積極行使相關權利, 嚴格履行相關義務, 學習中心依托單位應依法加強建設和規范管理,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積極做好監督和服務工作。但是除浙江省外, 其他省份目前為止并沒有給出明確的配套政策。

三、現代遠程教育加強法治建設的必要性

( 一) 現代遠程教育加強法治建設是依法治國的有機組成部分

2014 年, 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F代遠程教育承擔著促進教育公平, 推進優質教育資源共享的重要角色, 在提高全民文化素質、提高勞動生產率和創造經濟效益方面發揮著重要的功能。加強現代遠程教育法治建設, 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 二) 現代遠程教育加強法治建設是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

現代遠程教育在興起之初就具有較強的市場色彩, 2000 年教育部下發的《關于支持若干所高等學校建設網絡教育學院開展現代遠程教育試點工作的幾點意見》 ( 教高廳[2000]10 號) 。該項政策賦予了現代遠程教育試點高校很大的自主權利: 主要包括根據社會需要, 網絡教育學院可以自行組織考試錄取學生, 自行選擇開展網絡教學的專業, 自主進行學籍管理和頒發畢業證書和授予學位等。隨著現代遠程教育的蓬勃發展, 現代遠程教育也面臨著諸多問題, “繼續教育被指成高校錢袋子”之類的新聞更是見諸報端?,F代遠程教育要健康發展, 就必須做到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明確合法行為與違法行為的界限, 讓法律為現代遠程教育的發展保駕護航。

摘要:本文在辨析基本概念的基礎上, 探討了現代遠程教育發展面臨的挑戰, 指明了加強法治建設的必要性。

關鍵詞:現代遠程教育,法治

參考文獻

[1] 藺艷娥.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遠程教育政策發展初探[J].陜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08.12.

[2] 黃文偉.遠程教育:從法規政策角度分析[J].海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07.02.

上一篇:擴大學生國際財務視野論文范文下一篇:商務交際英文書信寫法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