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電子商務基礎范文

2023-09-17

電子商務基礎范文第1篇

關鍵詞:數字電子技術基礎教學改革教材優化實踐教學

根據國務院批準的《長江三角洲地區區域規劃》,區域規劃明確了長江三角洲地區發展的戰略定位,即亞太地區重要的國際門戶、全球重要的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中心、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城市群;到2015年,長三角地區率先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到2020年,力爭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而杭州作為長江三角洲之一,是中國外資云集的高地之一,地理條件優越,自然資源豐富,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對人才需求量將越來越大。以技術起點較高的外資、合資、民營及私營企業迅速崛起,成為近年來應用電子技術專業畢業生應聘熱點。

《數字電子技術基礎》是我院應用電子技術專業的一門專業課程,也是發展變化比較快的一門課程,該課程和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密切相關,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電子信息產業已經成為一個高速發展的高技術產業,被稱為朝陽產業。因此,上好該門課對于教師來說很重要,同時學生如何更好地學習好該課程也非常關鍵。

1 存在的問題

目前,《數字電子技術基礎》這門課程的高職類教材普遍存在抄襲本科教材的問題,對本科教材中的內容進行精簡,而并沒有立足于高職教育的現狀,認真分析高職學生的發展去編寫教材。這種現狀勢必要求對課程內容不斷調整改革和完善,同時老師在這門課程的教學上仍有許多不足之處,教學上按照書本照本宣科,多媒體課件制作也缺乏熱點,沒有吸引學生的足夠興趣;而高職的學生由于本身基礎較差,學習的習慣也不好,導致對課程的興趣普遍不高。因此普通的教學方式不能適應于這樣的變化和學生的要求;另外,教學中存在脫離實際和重理論、輕實踐的傾向;原有的考核方式以理論考核為主,評分標準也存在一定問題,不能真正反映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高低。

2 改革思路

一般的教學方法,老師照本宣科,灌輸式教學,對于高職學生而言,大部分本來基礎就差,這樣的教學模式,學生上課會難以集中注意力,逐漸失去學習興趣。筆者結合自己的多年教學經驗,從以下三個方面談談對高職《數字電子技術基礎》課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2.1 優化課程教材內容

目前《數字電子技術基礎》的高職類教材質量上總體一般,內容不夠詳細,篇幅是有,但是往往對知識點蜻蜓點水,很多問題分析都沒有到位,好點的也無非是對本科教材的精簡,因此對課程內容的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對于高職生,要遵循“必需”和“適合”這兩個原則。數字電子上最基本的東西還是一定要,而且必需要保留,要清楚的講解給學生,還有些內容上課的時候可以帶過,要求學生有興趣的話可以自己去看看,授課時要減少理論論證和公式方面的推導。高職學生本身水平一般,對于理論太強的東西很難理解,很多數字電子上面的公式需要用數學的知識來推導,那對于大部分高職生來說還是比較抽象的,這部分的內容可以要求記住即可。然后可以適當介紹一些當前比較高新的技術,讓學生可以了解現在電子技術的發展前沿。

2.2 教學模式的改革

隨著高校硬件條件的發展,多媒體教學開始進入課堂,以前粉筆+黑板的單一教學模式由于很多電路不能很直觀的表現給學生看,上課的信息量會比較少,很多內容不能夠清楚的表述等缺點開始逐漸淘汰。多媒體教學在數字電子上優勢明顯,它可以很直觀的表現電路的結構,比如電路中電流的流向可以很好的表現在投影儀上面,這樣學生可以得到更好的認知,同時教師上課可以節約畫圖時間,增加上課的信息量,使上課更加的生動。當然多媒體也有自身的缺點,那就是它呈現的圖像和文字速度比較快,特別是在有公式推導的過程中,帶來的信息量比較大,學生看多了會感覺疲勞,注意力開始分散,容易產生惰性。所以,本人認為兩者的結合會比較合理,既可以保證教學的信息量,給學生更好地感官體驗,也可以考慮學生的接受度,在必要的時候可以停住,用粉筆在黑板上繼續演示。

2.3 考核方式的改革

目前對學生成績的考核多以理論為主,比如我院的成績里理論就占了70%,實踐只有20%,但是根據目前社會的需求和高職教育的精神,實踐教學環節非常重要,對大部分高職生而言,三年的高職生活后就踏上來社會,而以后從事的工作大多都是一線行業,比較強調動手能力。因此如何在《數字電子技術基礎》這門課上更加突出實踐性就顯得至關重要。傳統的實驗環節僅僅是對課堂理論的驗證而言,學生在實驗指導書的指導下被動的完成實驗指導書上規定的實驗內容、方法、步驟,從而得出相應的結論。這樣的實驗模式是需要的,但是隨著社會的進步,對人才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創新意識顯得非常重要。而傳統的實驗模式很顯然不能夠很好的培養學生獨立自主、創新設計的能力,因此本人認為在傳統實驗的基礎上還要增加專項實踐實驗以及綜合設計性實驗。所謂專項實踐實驗主要是用于訓練學生,使其具備一定的專業技能,提高電子技術應用能力,而綜合設計性實驗主要用于訓練學生具備綜合實驗能力,指導老師給出相應的題目和設計要求,要求學生自己去找相關資料,分析題目設計要求,畫出電路圖,最后設計好電路并檢查正確性。這樣學生就完成了一個電路設計的基本過程,可以啟發學生創新思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精神,突出電子技術的實用性。

另外,還應該指導學生多去了解當前市場上的相關電子行情,對自己所學的東西在市場上的應用前景要有一定的了解,這樣才可以更好的和社會接軌,不至于“畢業就失業”。

3 結語

《數字電子技術基礎》該課程的教學改革必須從高職教學的實際出發,緊跟社會的發展,注重實效,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創新的能力,為學生畢業以后參加工作打下較好的基礎。筆者也會在相應的班級進行試驗,看改革結果如何。

參考文獻

[1] 閻石.數字電子技術基礎[M].5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威廉·H·克伯屈[著],王建新[譯].教學方法原理—教育漫談[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電子商務基礎范文第2篇

1.課程整體的自我評價

對于電子商務技術基礎這個課程,我自己也有一些看法。首先,我個人認為這門課程對于我們電子商務學生來說是很有用的,這些課程里面包括很多我們需要的技能,其中這些課程中有幫助我們提高工作效率的,有保證我們網上安全的,也有讓我們熟悉網上的,有讓我們熟悉軟件的,課程中每一樣對我們電商人來說都有用,如果對我這個課程的整體自我評價就是一般般,因為老師的確講的太快了,我了解老師有老師自己的壓力,因為老師要在有限的時間里講完基本的課程,加上講課時學生的進度可能太慢,所以導致我們出現這個結果,對于我自己感興趣的技術課程相對來說還可以,也許不是精通,但自己在課后還是有去專研的,最后總結一句,我對于這個課程總體來說感覺是很好的,自我評價的話,自己學得一般般,因為很多課程在課堂上聽是聽懂了,但因為課后資料不夠和很多原因,自己感覺學得一般般。

1.1后續學習計劃

1.11(IEBOOK)首先,因為自己對IEBOOK感興趣,所以我會把更多的心思去專研IEBOOK,我不敢保證自己每天都去學一下IEBOOK,因為我們后續課程還有很多,加上現在也有很多課程要去學習,所以用很多時間去學習很明顯是不實際的,因為我自己對IEBOOK的操作要求也就是能夠基本熟悉IEBOOK,能基本制作電子雜志,所以我以后對于IEBOOK的學習時間是定于有空閑時間,但我自己能保證每星期總有時間去專研。

1.11其他方面的話,例如DREAMWEAR和其他軟件我不會再花太多時間去專研,因為本來自己的興趣就不高,加上我自己理想崗位對于這些要求不高,所以我自己會有選擇的挑選自己喜歡的和職業相關的技術來學習,但我自己還是希望可以繼續學習的。

1.11 電子商務技術我是很有興趣PS,網頁制作與維護等等,對于這些方面我會用更多的時間去學習,對于現在學習的PS,我是最感興趣的,所以說,我自己也常常在學習PS,我

現在基本上是每天都看點PS技術的書,所以說我在這方面會花比較多的時間下去。最后總結說一兩句,我認為,以后我們還有很多新的或者更深入的學習,所以說現在說計劃的計劃緊緊是計劃,因為在后續的課程中有我自己想要學的,所以說我是看具體情況來定自己的學習計劃。

2.職業情況

2.1網站推廣2.11最基本就是熟悉網絡營銷和推廣,還要熟悉網絡工具的運用:

2.12精通市場策劃,

2.13具有淘寶銷售經驗和基本的PS技能

2.14具有優秀的語言表達能力

2.2電子商務網站編輯

2.21具有良好的文字功底和編輯基礎,熟悉網站編輯工作流程

2.22熟悉使用WORD,EXCEL等辦公軟件和PS,FIREWORKS,DREAMWEAVER等軟件

2.23具有良好的信息收集,整理能力

3.3網頁美術設計

3.31有優秀的網頁界面設計,顏色搭配能力

3.32精通相關的設計軟件如PS,FLASH,FIREWORKS,DREAMWEAVER

3.33有良好的溝通能力

電子商務職業涉及到很多相關的職位,在這里我就不一一細說了。

3.知識難點解決和有效資源

3.1雖然每個人的知識難點都不同,但我們的有效資源卻是可以共享的,我自己對于自己不懂的知識我主要從4個方面去解決。第一,我會問同學,但在問同學之前我自己必需是認真的專研過,確定了是不會了,才跑去問同學,因為問同學是最直接的方法,有什么不懂可以立即請教,雖然我想問老師,可是,我試過,沒有用,一來老師自己也要上課,二來老師也有自己的私人時間,三來,等老師發信息告訴你的時候也許您自己已經找到答案了,如果打電話打擾老師的話,這也不是很好,如果跑去找老師請教,老師也許在上課等等,諸多的原因結合起來問同學是最直接最快的方法。第二,我會在百度文庫或者谷歌等瀏覽器上面直接找答案,但由于這樣找的資料通常參差不齊,質量也難以保證,所以這個方法也只適合用于簡單的搜索。第三,我會在360DOC等專業的網站上找答案,因為網站有很多有針對性的網站。第四,最后我會在論壇或者學習交流群上交流意見或者問其他有見識的人。 網上有很多方法都可以找到我們的學習資料和有效資源,這只是網上有效資料的很少很少一部分,所以說我也希望得到更多的學習資源。

4.學習方法體會

對于自己的學習方法,我認為大家都是大同小異,有心學習人都是想盡一切辦法去學習,我自己的學習方式也和大家一樣就是想盡一切辦法去學習自己想得到的知識,簡單的說就是利用網上和網下與朋友,老師,同學等方法來學習,在這里我就不一一細說了,但在這里我有一個深深的體會就是,自己學到的東西最好立刻用東西記住或者抄下來,因為我們現在學的都是新東西,如果一段時間您不去接觸,那么我們遺忘的速度是很快的,還有一點就是我們自己在學習的時候多問問同學的意見,團隊學習,在PS哪里,我自己有常常在玩,但是自己的領悟能力還是有限的,多個人多點觀點,之前我自己在玩,但我和同學一起交流過后我就想當于有2倍經驗,所以說團隊學習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5.對教學課程的建議

老師講的很好,就是有一點不是很好,就是講的太快,還有一點就是課后的練習沒有很好的教程,如果上課的教程和課后練習的教程時的給同學那就更好了,最后一點就是希望老師能在網上多找些學習資源給我們,雖然我們自己也會找,但畢竟我們不夠老師有經驗,同時老師找的資料同時也是含金量很高的學習資料,在這里我有一點建議就是,老師可以上課的時候老師自己也可以拍視頻,這樣我們就可以時時刻刻學習,每時每刻在復習。

6.教學平臺的建議

電子商務基礎范文第3篇

關鍵詞:模擬電子技術基礎;雙語教學;電子科學與技術

為應對經濟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戰以及推進我國教育國際化,很多高校已經開設了一些課程的雙語教學,如華中科技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海軍工程大學、河南理工大學。雙語教學,通常交叉使用漢語和英語開展課程教學,讓學生除了接受課程內容學習外,還能接受英語聽說讀寫的訓練。顯然,這種有益于教師與學生的雙語教學模式對推進我國教育國際化、提升高校教育教學質量、培養應用型高素質專業人才等諸多方面意義重大?!赌M電子技術基礎》是電氣類、電子信息類專業學生必修的專業基礎課程,一般針對大二學生開設,此時,學生已學習一年大學英語,具備一定的英語基礎,故對該課程采取雙語教學具有可行性。本文擬以貴州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為個案,探討《模擬電子技術基礎》課程開展雙語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

一、開展雙語教學的必要性

(一)國際交流和培養高素質雙語人才的需要

中國加入WTO后,經濟全球化日益明顯,文化交流亦不斷加深,技術交流也日益增多,這對當代大學生提出了更高的素質要求。要求當代大學生不僅要具備專業知識和理論的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還應具備較好的駕馭外語能力,能夠閱讀外文資料,了解國外相關專業的發展現狀,學習國外先進技術與理論為己所用。對外交流上,諸如國際會議,面對國外專家能夠自如交流、表達自己觀點,亦或不致錯失良好的學習和交流機會。開展專業課程的雙語教學,有助于學生運用外語工具來學習專業知識和進行技術交流。我國教育部也非常重視雙語教學,2001年印發了相關文件,明確提出課程要逐步使用英語等外語進行教學。貴州大學亦不例外,各學院也開始嘗試開設雙語教學課程。尤其是隨著我校海內外合作辦學模式的開展,與海外高校進行深度合作:如與臺灣地區多所高校進行交換生項目,每年雙方互派學生進行短期或長期交流,與美國、法國、捷克、日本、荷蘭、韓國等國家均有交換生項目,我校國際交換生日益增多、派出學生也逐年增加,勢必對我校教師和學生提出新要求,故大力開展雙語教學課程迫在眉睫。

(二)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需要

當前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是工程教育改革的必然趨勢和內在要求,也是各高校促進專業建設、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另一種培養途徑。我國已加入了世界上極具影響力的國際本科工程學位互認協議《華盛頓協議》,協議的宗旨是通過雙邊或多邊認可工程教育資格及工程師執業資格,促進工程師跨國執業。這勢必要求我們用國際統一的標準來培養我國未來的工程師,努力實現工程教育所需要達到的各項要求和標準,提高國際化交流競爭合作能力。貴州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雖尚未開展工程教育專業認證,但隨著貴州省中外合作辦學質量評估標準化建設的步伐,我們應該積極創造條件,迎接新的挑戰。

二、模擬電子技術課程雙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從事雙語教學教師的英語駕馭能力

雙語教學對教師提出了高標準、高要求,大量聘請外籍教師來進行雙語教學是不現實的,再者,外籍教師也不一定能熟練使用中文。在高校,尤其對于西部欠發達地區高校,能熟練采用中文講授專業課程,同時熟練運用英語及其他語言的專業教師實則不多。因為這要求雙語教學教師不僅要有廣泛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教學經驗,而且外語駕馭能力要強,才能很好地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這些也直接影響著學生對該課程的學習興趣。目前,我校雙語教學師資力量同樣不容樂觀,因我校地處經濟發展相對落后的西部地區,教育上的投入相對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教師能力的提高;同時大多數教師來自國內高校及研究所,外語基礎不是特別扎實,教學中采用國外或其它高校的教材、教案居多,目前自編教材、教案偏少,不能完全做到基于我校專業學生的基礎來因材施教。

(二)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

開展雙語教學,對教師來說是一項挑戰,對學生來說,更是一項挑戰,必須付出更大的努力。雙語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外語運用能力往往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同時也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雙語教學的進一步開展。對于貴州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學生,約75%的學生來自貴州農村中學,英語底子薄,尤其是口語和聽力差。以2013級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學生為例,該專業共45人,也即將畢業,據統計,到目前為止,通過CET4考試分數達425分及以上的學生人數不足四分之一,學生英語基礎弱直接影響到雙語教學的開展,欲達到預期效果對師生而言極具挑戰性。

三、開展《模擬電子技術基礎》課程雙語教學的幾點思考

(一)提高教師的綜合能力

教師是整個課程教學各環節的主導。開展雙語教學,不僅要求授課教師具有廣泛的專業知識,還需很好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此外,對于身處國內的教師,快速提高專業英語表達能力的一個有效方法是學習國外先進大學電子技術公開課??上驳氖?,近年來,我校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每個學期會不斷派出教師到四川外國語大學參加英語培訓,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英語運用能力;每年亦派出年輕的專業教師到國外知名大學訪學進修,如派出教師到加拿大多倫多大學、英國格林威治大學等高?;蜓芯克L學進修;鼓勵教師多參加國際交流會議及相關活動;同時引進海外高校畢業高層次人才,比如引進了英國牛津大學、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等博士,初步解決課程雙語教學的師資問題。

同時,教師綜合能力的提高包括教師課堂的掌控能力。教師必須把握教學大綱要求,講授課程重點和難點部分,確保學生掌握該課程的主要內容;根據學生的反饋,及時調整漢語英語講解的比例;正確把握外語教學和專業課程教學的關系,重點始終放在讓學生掌握專業知識上,不能因為雙語教學而忽略主要內容,這是一個開展課程雙語教學的重要原則。教案上,援引其它案例教材的同時,盡可能形成自己教學體系,學校也應該從政策機制上鼓勵教師編寫出更多高質量的教案。學校和教師雙方多管齊下,從而提高真正提高課程雙語教學的質量。

(二)循序漸進的課堂教學模式

一是教學遵循循序漸進原則?!赌M電子技術基礎》課程對大二學生而言,是一門全新的課程,學生一般缺乏整體認知,加之該課程專業術語多、電路分析復雜等特點,教師講解此課程和學生掌握均是一個循序漸進過程。教學中,中英文ppt兼具,遇到專業術語等重點難點問題,多用中文講解,讓學生逐步熟悉,也可引導學生對重要概念和例題逐句逐段解釋。面對復雜內容或重點、難點部分,可以先用英文講解一遍,中文輔助解釋一遍,這樣可以加深學生的印象。學生在課堂上基本理解了所講內容,用英文直接獲取專業知識的能力也不斷增強,最終提高課程雙語教學的質量。

二是教學方法不斷更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方法頗多,主要如下:①課前發給學生上課中使用的PPT課件。主要采用英文制作PPT課件,部分難點或重點,PPT中英文同時出現,有針對性提出問題,啟發學生思考,也會讓學生有綱可循。②課堂中根據授課內容,選擇不同的雙語教學模式。像PN結的單向導電性、基本放大電路結構等簡單問題,可用英漢雙語教學,以英語講解為主。濾波電路及放大電路的頻率響應等重點難點,選用輔助型雙語教學模式,以中文講解為主。③教學時多使用直觀教具,結合實驗室儀器,比如彩色LED、LCD、半導體激光器以及各種基本放大電路版、集成芯片等等,讓課堂貼近生活,這樣學生探求真相的興趣被激發,更容易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④利用互動式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根據學生英語基礎不一、課程內容難易特點、課堂中以問題設置進行提問,或者針對容易的內容,讓學生上臺講解,或者教師中文啟發,讓學生用英語進行概括總結。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輕松的課堂氛圍內掌握專業知識,也提高了英語交流能力。⑤合理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模擬電子技術課程中電路圖多、公式多,而且符號大小寫、正斜體含義都不同,教學中即使教師詳細解釋了,學生還是會感到陌生,可借助計算機多媒體輔助教學,對于難以理解的原理、內容,則采用動畫來表現,直觀多媒體的使用也可減少對英語的直接依賴??傊?,在教學方法上,尤其是針對西南欠發達地區英語基礎薄弱的學生,想法設法讓學生逐漸適應這種雙語教學方式,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步提高學生的國際交流能力。

(三)盡量用英文完成課后練習和考試

要求學生在做課后練習和期末考試時盡量采用英文作答,英文好的同學可全部采用英文作答,英文一般的同學中英文混答,目的是逐漸讓學生適應使用簡單的英語去解答專業問題。

四、結語

《模擬電子技術基礎》課程雙語教學的順利開展,離不開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亦離不開學校的大力支持,尤其在西南欠發達地區高校。有效開展雙語教學研究,發揮教師主導、學生主體作用,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則學生的外語學習和專業學習將相互促進提高,才有助于復合型高素質人才的培養。

參考文獻:

[1]秦臻.模擬電子技術雙語教學思考與實踐[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06,28(3):36-38.

[2]郭禮華,陳錦花.基于雙語的模擬電子技術教學模式[J].北京大學學報,2007,44(s2):234-235.

[3]潘強,李小珉.關于電子技術課程雙語教學的問題與思考[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7,(s1):120-121.

[4]劉小蓮.模擬電子技術雙語教學的實踐與探索[J].中國電力教育,2014,(35):136-137.

[5]郭立芝.基于雙語的數字電子技術基礎教學改革的探索[J].考試周刊,2013,(66):7.

[6]艾永樂,李端.電子技術雙語教學實踐與體會[J].高教論壇,2009,(2):26-28.

[7]鄭繼紅,張薇,賈宏志等.國際化認證背景下光電子學全英教學課程建設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15,(6):116-120.

[8]王娜.中國大陸高等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發展歷程與展望[J].高等理科教育,2011,95(1):64-67.

[9]肖梅.數字電子技術雙語課程教學實踐與研究[J].濰坊學院學報,2013,13(4):105-107.

作者簡介:

肖清泉(1970—),男,湖南新邵人,副教授,博士,主要從事電子材料與器件方面教學與科研。

基金項目:貴州省特色重點學科建設-電子科學與技術(ZDXK[2014]2),貴州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品牌特色專業建設項目(PTJS201302)

電子商務基礎范文第4篇

社會信息的網絡化

第一節

信息化時代的來臨

一、信息化的含義

1、信息化:是指社會經濟結構從物質與能量為中心,向以信息與知識為重心轉變的過程;

2、信息化有三個相互聯系的方面:一是基于信息技術本身的發展及其產業化;二是基于信息技的信息產業的發展; 三是信息技術手段在經濟和社會領域中的廣泛應用。

二、信息與信息產業

1、信息具有5個顯著特征:信息的普遍性、無限性、永恒性、轉移性、共享性。

2、信息技術是指完成信息的獲取、傳遞、加工、再生和利用等功能的技術

3、信息產業是指那些從事開發和利用信息技術的產業

第二節

網絡化帶來的革命

一、國際互聯網的起源于發展

1、互聯網起源于美國

2、Internet在20世紀80年代出現并迅速發展和擴大的主要原因:第一,計算機網絡通信技術、網絡互聯技術和信息工程技術的發展為Interne奠定了必要的技術基礎

第二,Interne在其建立和發展過程中,始終執行一種非常開放的策略,對于開發者和用戶都不加以限制;

第三,Interne在為人們提供計算機網絡通信設施的同時,還為廣大用戶提供了非常友好的訪問手段。

二、網絡化使人類生存方式發生重大改變

首先,網絡化所蘊含的信息和科技、智力因素已成為社會生產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其次,網絡化帶來了社會結構和產業結構的變化 第三,網絡化促進了人類存在形態的改變。

同時,網絡信息的共享性、開放性和全球化也將改變人們的思維方式。促使人們在更加開放的視野中從全球化的視角來觀察世界。

三、網絡化給世界帶來的巨大影響

1、網絡化對政治的影響

2、網絡化對經濟的影響

3、網絡化對軍事的影響

4、網絡化對文化的影響

第三節

中國網絡化的建設和發展

一、互聯網產業是信息全球化最根本的基礎

1、信息全球化迅速崛起的原因是互聯網。

2、互聯網不僅僅是交互通訊、信息傳播和電子商務的工具,而且是信息全球化最理想的工具

二、中國互聯網建設

三、中國邁入網絡化的步驟 第一步:政府上網工程 第二步:企業上網工程 第三步:家庭上網工程

第四節

網絡化時代政府職能的轉變

一、 國家安全

國家考慮了多種保護方法:一是自上而下的方法,二是自下而上的方法

二、 個人安全

三、 信息基礎結構

四、 商業法則

五、 公眾健康和安全

六、 教育

七、 經濟發展

八、 災難防止

九、 環境保護

第二章

電子政務概述

第一節電子政務的概念和實質

一、電子政務的概念

1、電子政務:就是應用現代電子信息技術和管理理論,對傳統政務進行持續不斷的革新和改善,以實現高效率的政府管理和服務。

2、電子政務主要由三個組成部分:

一是政府部門內部的電子化和網絡化辦公

二是政府部門之間通過計算機網絡進行的信息共享和實時通信 三是政府部門通過網絡與民眾之間進行的雙向信息交流。

3、電子政務系統是基于網絡符號Internet技術標準的面向政府機關內部、其他政府機構、企業以及社會公眾的信息服務和信息處理的系統

4、電子政務系統的目的:就是網絡技術為基本手段,優化和擴展政府機構的業務模式、管理模式和服務方式等,

5、電子政務系統的目的有三個:一是政府機構各部門實現辦公自動化、網絡化和信息化幫助提高政府在行政、服務和管理方面的效率;二是利用政府內建立的網絡、信息資源和現代化手段,為公眾提供優質的多元化服務;三是以政府的信息化發展推動和加速整個社會的信息化發展。

二、電子政務的實質

1、電子政務是現代電子信息技術在政府工作中的全面應用

2、電子政務是一種全新的政府管理觀念

3、電子政務是一個動態的過程

第二節

電子政務產生的背景

1、 社會網絡化是電子政務產生的內在動力

2、 國際互聯網和電子數據交換技術為電子政務奠定了物質基礎和技術基礎

3、 歸納電子政務產生和發展的條件和誘因:首先,電子政務的產生源于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和廣泛應用;

其次。電子政務是政府改革的內在需要;

第三節

電子政務的內容

一、電子政務服務的對象

電子政務服務的對象包括本機關內部,也包括其他機關、企事業單位以及社會公眾。

二、電子政務的內容

1、政府的信息服務 (及政府信息公開)

2、政務電子貿易

3、電子化政府

4、政府部門重構

5、群眾參政議政

第四節

電子政務系統的技術框架

一、電子政務系統的網絡模型

電子政務的網絡必須區分為內網和外網

二、電子政務系統的層次模型

1、應用層

2、資源共享與信息交換層

3、數據資源層

4、網絡層

三、電子政務系統的關鍵技術

電子政務的關鍵技術有:網絡安全技術、CA(電子簽章)認證應用技術、傳統辦公自動化(OA)與網上辦公集成技術、跨平臺的信息交換技術、協同工作技術、海量數據庫技術、數據挖掘技術、標準化技術等。

第五節

電子政務的應用

1、電子資料庫

2、電子化公文

3、電子稅務

4、電子采購及招標

5、電子福利支付

6、電子郵件

7、電子身份認證

8、電子商務

第六節

電子政務實施原則和關鍵

一、電子政務實施原則

1、為保證電子政務順利實施必須做到:第一,以公眾為中心提供服務;

第二,充分利用政府內部資源和技能 ;

第三,完善的信息發布管理機制;

第四,聯機提供服務的同時也加強其他服務手段。

2、實施電子政務應遵循的原則:①實用性原則

②可靠性原則

③開放性原則

④安全性原則

⑤標準化原則

⑥先進性原則

⑦擴展性原則

二、中國實施電子政務的關鍵

1、安全保密是電子政務建設的關鍵

2、研制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

3、資金問題

4、推進電子政務建設還需要組織保證

第七節

電子政府與傳統政府

1、電子政府就是通過在網上建立政府網站而構建虛擬政府,

2、電子政府的實質是把工業化模型的大政府——即集成管理、分層結構、在物理經濟中運行的政府——通過互聯網轉變為新型的管理體系,以適應虛擬的、全球性的、以知識為基礎的數字經濟,適應社會運行的根本轉變

3、電子政府的核心:大量頻繁的行政管理和日常事物都通過設定好的程序在網上實施,大量的決策權下放給團體和個人,政府重新確立其職能。

第八節

電子政務與電子商務

電子政務有兩個基本面:一是政務手段的變革,二是政務內涵的變革

一、對商品生產領域的電子商務需求

1、宏觀生產信息的收集

2、宏觀生產信息的供給

3、及時調控生產

二、對商品流通領域的電子商務需求

1、對商品現貨市場的電子商務需求

2、對舊貨市場的電子商務需求

3、對未來商品市場的電子商務需求

4、政府對商品采購的電子商務需求

第三章

電子政務對社會影響的變革

第一節

電子政務對政府管理變革的影響

一、電子政務系統的應用、實施,將從服務、管理、消費三個方面使政府職能發生重要轉變

1、服務方面

(①資料電子化

②溝通電子化)

2、管理方面

(①辦公電子化

②調控電子化

③監督職能電子化)

3、消費方面

(政府采購電子化)

二、電子政務的建立和發展,能極大地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決策的科學和民主化水平

三、電子政務的建立和發展,為政務公開提供了方便、有效、快捷的載體,有利于政府的勤政、廉政建設

四、電子政務為政府節約開支提供新的途徑

第二節

電子政務對經濟發展的影響

一、電子政務將改善政府對國民經濟的宏觀調控能力

推行電子政務后,網絡將成為政府實現宏觀調控的有力手段

二、電子政務通過高效率的政府服務,幫助中小企業成長

1、電子政務對發展中國家的大量中小企業產生的重大的影響: 第一,可以使手工業者與中型小企業更容易進入B2C國際市場; 第二,可以使農產品更方便、快捷地在全球市場交易; 第三,將允許不發達國家的企業進入B2B和B2C供應鏈中; 第四,將使發展中國家的互聯網服務供應商更有效低運作,同時為全球任何地方的客戶提供切實、直接的服務。

三、電子政務的發展還將給信息產業和其他產業的發展帶來無限商機 電子政務的廣推行,將使企業可以通過互聯網直接與政府部門進行溝通和交流,從而節省大人力、物力和財力資源。

四、電子政務的實施能帶動國家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加強對信息技術人才的教育和培訓

第三節

電子政務對社會組織和公民的影響

一、通過建立電子社區改善社區的服務和管理

1、政務管理的基層組織就社區

二、電子政務為公民參與民主化進程提供了有效的手段,“電子民主”正在出現 民主的基礎是公民的知情權和參與權。

三、網絡平民化:減少貧困,彌合數字鴻溝

第四章

電子政務系統與辦公自動化系統

第一節

辦公自動化系統

一、辦公自動化的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是以單項業務處理為中心

第二階段是以數據處理為中心 第三階段是以工作流為中心

第四階段是以知識管理為核心

二、辦公自動化的作用

1、辦公自動化是對傳統辦公方式的變革

2、辦公自動化提供了溝通、協調、控制的有效手段

3、辦公自動化有效降低辦公成本

4、有利于實現資源共享

5、辦公自動化是科學管理的必由之路

三、辦公自動化系統的開發

1、系統需求分析

2、系統設計

3、系統實施

4、系統維護

5、系統評價

第二節

電子政務系統與辦公自動化系統

一、電子政務系統與辦公自動化系統的區別和聯系

電子政務系統與傳統(OA)系統應用的不同之處:一是應用定位不同

二是系統用戶范圍不同

二、電子政務系統中辦公自動化系統的建設

1、提供電子郵件功能是辦公自動化系統的基本要求

2、處理大量的復合文檔型的數據信息

3、包含大量工作流應用

4、支持協同工作和移動辦公

5、應有完整的安全性

6、能集成其他業務應用系統和Internet

三、辦公自動化和Web技術的結合是實現電子政務的基礎 結合了辦公自動化的電子政務系統實施的步驟:

第一,在組織內部構建通信平臺,工作人員之間建立網上信息交流和初步的網上協同工作; 第二,組織內部人員的計算機應用水平得以普遍提高,基本建立起網上協同辦公的意識;(基本實現組織內部辦公自動化)

第三,在Internet上建立公用網站,進行信息采集、發布,部門間公文交乃至簡單的電子貿易等。(這一階段基本實現電子政務)

第六章

政府上網工程

第一節

政府上網工程及其意義

一、政府上網的含義

政府上網:是指在互聯網上建立正式站點,建立虛擬政府,在線處理辦公事務。

二、政府上網工程的含義、原則及實施目標

1、政府上網工程的含義

政府上網工程:是指能在統一規劃、協調下,組織各地各級政府的信息部門、電信部門和科研機構、IT企業等力量,旨在安全有序、高效經濟地推動政府上網跨世紀工程。

2、政府上網工程實施原則

1)認真統籌規劃,避免重復投資

2)加強政府網站的管理,探索政府上網良性發展的運行機制 3)政府管理體制要適應網絡化

3、政府上網工程的實施目標

1)1998年實現30%以上的部委和省級政府在163/169上建立站點,并樹立政府站點樣板。

2)1999年實現60%以上的部委和省級政府在163/169上均有站點。

3)2000年實現80%以上的部委和省級政府在163/169上均有站點,應用項目的實施進入良性循環。

三、實施政府上網工程的必要性和意義

1、政府上網是應用知識經濟和網絡時代的需求

2、政府部門承擔著社會經濟管理職能,政府上網可以提高政府管理水平

3、實現政府辦公電子化

4、促進政府部門同社會各界的溝通,符合全國政府公開施政的發展趨勢

5、“政府上網工程”將極大地帶動國內信息產業市場,形成新的需求

第二節

政府上網工程的進展和效應

一、政府上網工程的進展 通過啟動“政府上網工程”,實現我國邁入網絡社會分“三步走”:

第一步,實施政府上網工程,在公眾信息網上建立各級政府部門的正式站點,提供政府信息資源共享和應用項目;

第二步,政府站點與政府的辦公自動化聯通 第三步,利用政府職能啟動行業用戶上網工程。 政府上網工程取得的進展:

1、 政府網站的數量迅速的增長

2、 政府部門信息化進程快速、有序推進

3、 高度重視信息和網絡安全

二、政府上網工程的社會和經濟效應

1、拉動信息化投資與消費需求

2、提高行政效率,節約財政開支,增強政府透明度,促進對外開放

3、促進政府和老百姓的實時溝通

4、豐富網上中文信息資源

第三節

政府上網工程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政府上網工程面臨的主要問題

1、觀念上的問題

(政府上網及信息化建設,觀念轉變是關鍵)

2、網上信息資源建設問題

(信息資源的有效組織是政府工作中的重要環節)

3、網絡安全問題

(安全的主要威脅有兩種:一是外部侵入,二是內部破壞)

4、政府工作人員素質問題

(公務員不僅要提高政策業務水平,也要提高計算機操作水平、網絡應用水平、適應網絡環境下工作。)

二、解決政府上網工程問題的對策

要保證政府上網工程的繼續順利進行:首先要解決的就是轉變觀念

其次,政府上網不僅僅是技術問題,部門之間、地區之間的相互協調和管理也十分重要 第三,信息資源開發是政府上網的核心,信息質量是信息網絡的生命 第四,全面提高政府部門工作人員自身素質,以適應網絡社會發展的需要 最后,必須重視政府上網工程的安全問題

第七章

網絡銀行

第一節

網絡銀行的概念及其特征

一、網絡銀行的概念

網絡銀行:是依托計算機與通信技術,利用滲透到全球各個角落的互聯網,擯棄銀行由店堂前臺承接業務的傳統服務方式,直接在互聯網上開設的銀行。

(

1、網絡銀行為客戶提供在線的、實時的、即時的服務

2、網絡銀行可以同時向客戶提供交易支付、信貸、投資、保險、財務計劃5類金融服務產品)

二、網絡銀行的特征

1、網絡銀行實現交易無紙化、業務無紙化和辦公無紙化 1)所有以前傳統銀行使用的票據和單據全面電子化 2)不再使用紙幣,全面改變紙幣為電子貨幣

3)一切銀行業務文件和辦公文件完全改為電子化文件、電子化證件和證據,簽名也采用數字化簽名,

4)銀行與客戶相互之間的紙面票據和各種書面文件過去都是郵寄的,費時、費力,在網絡銀行完全成為利用計算機和數據通信網傳送,利用電子數據交換進行往來結算。

2、傳統銀行機構虛擬化

1)傳統銀行機構的擴展是通過增設支行和營業網點來實現的 2)網絡銀行為客戶帶來方便

3)網絡銀行對于銀行來說,由于服務質量提高,速度快,及時方便,安全可靠

4)網絡銀行對于客戶方來說,步僅能夠獲得方便、及時、快速高質量服務,同時還會節省很對服務費,

第二節

網絡銀行的發展

一、企業銀行與家庭銀行的發展

1、企業銀行與家庭銀行的發展在互聯網出現之前,稱之為電子銀行

2、電子銀行的服務時針對一些中小企業客戶個人大客戶而提供的,由于是通過專線和專用軟件,安全性較高。

3、由于不是使用互聯網,客戶對銀行的服務沒有選擇的余地,而銀行對電子銀行的投入和維護成本也比較高。

4、進入互聯網發展階段以后,企業銀行與家庭銀行可以通過與互聯網相聯的電腦直接進入銀行主頁進行交易

二、銀行TC卡的發展

網絡銀行發展的初期,網上銀行業務與銀行卡業務是相互分離的。

網上銀行卡包含4個物理對象:客戶、發卡銀行、特約商戶、認證中心;

3個虛擬對象:網上客戶、網上特約商戶、網上銀行。

三、手機銀行的發展

手機銀行分三種形式:一是在電信商提供給手機用戶的STK智能卡 二是使用WAP(無線應用協議)手機可以直接與互聯網聯接 三是通過雙卡手機,使用符合ISO國際標準的銀行IC卡

四、自助銀行的發展

自助銀行是銀行設置各種電子工具,提供給廣大客戶自由使用、進行金融交易的服務方式。 自助銀行是實體銀行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自助銀行從兩個方面成為網上銀行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是作為現金存取的途徑,成為網上銀行資金流動循環中不可缺少的補充環節;二是將自助設備與互聯網聯接,提供給廣大客戶作為進入網上銀行系統的重要通道。

五、客戶呼叫服務中心

客戶呼叫服務中心成為實體銀行的主要特征

第三節 網絡銀行的構架

一、網絡銀行的業務功能

1、一個完整的電子商務環境包括客戶、商家、認證中心、金融機構以及政府管理機構。

2、網絡銀行一般包括三個要素:互聯網或其他電子通訊網絡、基于電子通訊的金融服務提供者、基于電子通訊服務的消費者。

3、網上銀行的服務一般有網上支付、個人財務管理、公司會計財務管理、網上證券交易、委托投資、發布信息、咨詢等。

4、目前網上銀行可以歸納為三類:一是關于銀行的廣歷史、新聞等告知性介紹;二是本銀行在網上提供的非實時的涉及資金支付的服務;三是真正通過互聯網為個人和企業提供查、轉賬、網上購物或電子貿易等實時支付。

5、網上銀行提供的金融服務可以分為靜態信息、動態信息、賬戶信息、在線交易4個階段。

6、網上銀行主要有四種支付方式:一是間接信用卡付款

二是電子現金,又稱虛擬貨幣

三是以電子郵件為基礎,在網上設置虛擬POS代企業收款

四是用IC卡

二、網絡銀行的成本

網絡銀行的經營成本只占經營收入的15%~20%,而傳統銀行的經營成本占了經營收入的60%.

三、網絡銀行的技術構成

網絡銀行的技術分為硬件技術、軟件技術、客戶應用技術三部分。硬件技術由主機系統和終端系統構成;軟件技術包括操作系統、編譯系統和數據管理系統;客戶應用技術兼有硬件技術和軟件技術。

四、網絡銀行的組織體制

1、網絡銀行有三種發展模式:一是完全建立在互聯網上的網上銀行;二是原有的銀行建立獨立的機構經營網上業務;三是將現有的銀行業務擴展到互聯網上,建立一個不獨立的網上機構,配備最強的人力和財力資源,擁有特別的授權以圖破原有體制開展業務。

2、網上銀行的機構設置一般有三種模式:①設在電腦部門,②有一個電子銀行和小組,各個相關部門參與,③設在業務部門

第四節 中外銀行金融電子化網絡的主要差別

一、建設起點及發展速度的差別是

1、金融電子化伴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而發展的

2、我國信息化建設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20世紀80年代,以電話、電報、傳真為手段的普通電信網絡技術廣泛應用;第二階段90年代的網絡化建設,有幾個骨干形成網基本成形。

二、科技基礎及網絡意識的差別

三、經營理念及經營模式的差別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銀行的經營理念、經營模式和我國有很大的不同;美國商業銀行已發展到以服務為中心,而我國銀行還是以交易為中心。

四、系統構架及技術標準的差別

1、以網上銀行為例,網上銀行系統構架如本章第三節所示,有三種模式,一是完全建立在互聯網上的網上銀行;二是原有的銀行建立獨立的機構經營網上業務;三是將現有的銀行業務擴展到互聯網上,建立一個不獨立的網上機構,配備最強的人力和財力資源,擁有特別的授權以圖破原有體制開展業務。

2、目前我國的網上銀行還局限于第三種,而美國等國家的銀行大多屬于第二種。

五、業務拓展及網絡效益的差別

1、在業務種類上西方銀行業務種類齊全;而我國中間業務還剛剛起步,業務品種有限。

2、在業務市場方面,西方銀行市場廣闊、業務資源豐富,尤其是優質資源多、企業效益好、信譽高;我國市場雖然廣闊,但優質資源不多、企業效益差、AAA級企業少,資金周轉率低,包袱沉重,直接影響銀行的效益。

3、在服務手段上,特別是在網絡資源利用上,由于銀行交易量還很小、利用率低,加之網絡本身的效益還有限,整體效益近期還不佳;西方銀行手段齊全,有網上銀行、電話銀行、企業銀行、家庭銀行和銀行客戶呼叫服務中心等。

第五節

我國創建網絡銀行的有利條件

我國相繼實施的“金橋、金卡、金關”等三金工程(也稱綠卡工程)

第八章

電子政務的安全防范

第一節

電子政務安全需求

一、電子政務安全問題產生的原因

1、開發者留下的隱患

2、網絡設備和軟件本身的問題

3、管理的漏洞

二、電子政務網絡系統特點

1、網絡結構通常遵從政府機構的分級設置

2、政府網絡上運行有兩類應用系統(一類是政府機構的信息發布系統,另一類是辦公自動化系統)

政府機構各級網絡聯接到Internet上,通常采用兩種方式:

1) 國家政府中心網絡通過專線接入Internet,其他各級政府局域網通過國家中心網絡聯接 2) 國家和各級政府局域網各自接入Internet

三、電子政務網絡系統安全要求

1、網絡系統的物理安全和邏輯安全(物理安全指系統設備及相關設施受到物理保護,免于破壞、丟失等;邏輯安全包括信息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

2、網絡系統安全要求(一個系統存在的安全問題來源于兩個方面:①安全控制機構有故障②系統安全定義有缺陷)

政府部門的信息網絡系統,在安全上應達到一下要求:1)訪問控制 2)在線監視

3)及時檢查

4)身份認證

5)信息加密

第二節

電子政務的安全防范技術

一、訪問控制

1、出入控制(主要用于阻止非授權用戶進入機構或組織的物理區域;包括物理通道的控制和門的控制)

2、存取控制

1)保證系統資源不被非法訪問和使用,包含三個方面:①保密性控制:保證數據資源不被非法讀出;②完整性控制:保證數據資源不被非法改寫和讀出;③有效性控制:保證網絡資源不被非法用戶使用和破壞

2)根據控制范圍的不同可分為網內控制和網間控制(網內控制:系統中設定一矩陣Uij,i:資源編號,j:用戶編號;網間控制有三種方式:①基于資源的集中式控制,②基于源、目的地址的過濾管理,③網絡簽證技術)

二、識別與鑒別

面對攻擊,安全系統至少提供識別與鑒別機制。識別就是分配給每個用戶一個ID來代表用 9

戶和進程。鑒別是根據用戶的私有信息來確定用戶的真實性,防止欺騙。

1、口令機制(口令機制是最常用的鑒別方法)

1)口令的方法有:①強力攻擊,猜測一切可能的口令代碼;②猜測可能性較大的口令;③竊取、分析系統通行字表;④偽裝成系統來訪問用戶的口令

2)對抗口令攻擊采用加密、簽名和令牌等方法。但最重要的是進行口令管理,包括選擇、分布、更改等。

2、數字簽名

1)數字簽名機制提供了一種鑒別方法,以解決偽造、抵賴、冒充和篡改等問題。數字簽名采用一定的數據交換協議,使得雙方能夠滿足兩個條件:第一,接收方能夠鑒別發送方所宣稱的身份;第二,發送方以后不能否認他發送過的數據這一事實。

2)簽名的作用有兩種:一是因為自己的簽名難以否認,二是因為簽名不易仿冒

3)數字簽名與書面簽名有相同之處,采用數字簽名,也能確認一下兩點:第一信息由簽名者發送,第二信息自簽發后收到為止未被作過任何修改。

4)常見的數字簽名算法有三種:①RSA數字簽名算法,②Rabin數字簽名算法,③DSS數字簽名算法

3、鑒別設備 1)智能卡

2)詢問/響應系統 3)個人特征識別

三、加密技術

1、加密技術是對信息采用密碼技術進行加密,將加密后的信息在互聯網上進行傳輸,達到目的地后在進行解密,即可以得到原來的信息

2、加密包括兩個基本的元素:算法和密鑰

3、數據加密技術分為兩類:對稱加密和非對稱加密

四、防火墻技術

1、防火墻是指一個軟件和硬件設備組合而成,處于企業或網絡群體計算機與外界通道之間,用來加強互聯網與內部網絡之間安全防范的一個或一組系統。

2、防火墻設置的兩條規則:一是“凡是未被準許的就是禁止的”,二是與之相反,他堅持“凡是未被禁止的就是允許的”

第九章

電子政務的數據挖掘

第一節

數據倉庫

一、數據倉庫的概念和產生的背景

1、數據倉庫:是把支持決策的數據進行收集、歸納、整理,使企業的業務操作環境和信息分析環境分離,從而有效的提供實時的信息服務。

二、數據倉庫的基本特性與體系結構

1、數據倉庫具有以下幾個基本特性 1)數據倉庫是面向主題的

2)數據倉庫是集成數據的統一體

3)數據倉庫在一定時間周期內保持穩定性 4)數據倉庫比較強調時間序列性

2、作為一個系統,數據倉庫至少應包括3個基本的功能部分

1)數據獲取

2)數據存取和管理 3)信息訪問

3、對數據倉庫的基本體系結構進行細分,一個數據倉庫一般有7個主要部分組成 1)數據源

2)數據抽取、轉換和裝載工具 3)數據建模工具 4)核心倉儲

5)數據倉庫的目標數據庫 6)前端數據訪問和分析工具 7)數據倉庫管理工具

三、數據倉庫數據模型的設計

1、一般來說,數據倉庫中數據模型設計,采取的是面向主題的自頂向下的設計方法,或者說是面向對象的設計方法。

2、數據倉庫的設計與傳統的設計方法一樣,要經過概念模型設計、邏輯模型設計和物理模型設計三個階段。

3、對于面向主題的數據倉庫來說,分別有:1)概念模型設計—信息包圖

①信息包圖擁有三個重要對象:指標、維度和類別。指標是在維度空間衡量商務信息的一種方法;類別是在一個維度內為了提供詳細分類而定義的,

②利用信息包圖設計概念模型需要確定三大內容:確定指標、確定維度、確定類別。 2)、邏輯模型設計—星型圖模型

①同信息包圖中的三個對象對應,星型圖擁有三個邏輯實體:維度、指標和類別

首先,位于星型圖中心的實體是指標實體,對應信息包圖中的指標對象,是用戶最關心的基本實體和查詢活動的中心,為用戶的商務活動提供定量數據。

其次,位于星型圖星角上的實體是維度實體,對應信息包圖中的維度對象,其作用是限制用戶的查詢結果,將數據過濾使得指標實體查詢返回較少的行,從而縮小訪問范圍

再次,另外一個實體是類別實體,它對應信息包圖中的類別對象;一個維度的每個單元就是一個類別,代表維度內的一個單獨層次。

②從概念模型(信息包圖)轉換為邏輯模型(星型圖)需要確定三個實體:定義指標實體、定義維度實體和定義詳細類別實體。

3)物理模型設計—星型圖轉換為數據模型

①星型圖中的指標實體和詳細類別實體通常轉變為一個具體的物理數據庫表,而維度實體則作為查詢的參考、過濾和聚合數據使用,因此通常并不直接轉變為物理數據庫表。 ②物理模型設計階段,需要確定三個內容:定義數據標準、定義實體和實體特征、定義規模。

第二節

數據挖掘技術

一、概述 數據挖掘:就是從大型數據庫或倉庫的數據中提取人們感興趣的知識,這些知識實施隱含的、事先未知的潛在的有用的信息,提取的知識表示為概念、規則、模式等形式。 數據挖掘的任務:是從大量的數據中發現知識。

1、數據挖掘的主要任務:1)總規則挖掘

2)關聯規則挖掘

3)分類規則挖掘

4)聚類規則挖掘

2、數據挖掘過程

(挖掘一般由三個階段組成:數據準備、挖掘操作、結果表達和解釋。

3、實際數據挖掘操作的要點:1)首先決定如何產生假設

2)選擇合適的工具

3)挖掘知識的操作

4)證實發現的知識

5)結果表述和解釋

4、數據挖掘過程中采用的挖掘技術

1)統計分析方法

2)決策樹分析方法

3)遺傳算法

4)人工神經網絡

5) Rough集,又稱粗集理論

6)最近鄰技術

7)歸納規則

8)可視化技術

二、數據挖掘技術

數據挖掘:就是從大量的、不完全的、模糊的、隨機的實際應用數據中,抽取隱含在其中的、人們事先不知道但又是潛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識的過程。

1、關聯規則的數據挖掘

1)關聯規則的數據挖掘就是要找出支持度大于用戶指定的最小支持度、置信度大于用戶指定的最小置信度的數據項集,即挖掘出數據庫的強關聯規則

2)關聯規則的數據挖掘挑戰的關鍵:第一步找出大項集的關鍵,第二步只要通過循環就可以從大項集中挖掘出關聯規則。

2、轉移規則的數據挖掘

3、分類方法數據挖掘

三、數據挖掘的功能

數據挖掘的目標:是從數據庫中發現隱含的、有意義的知識

功能:

1、自動預測趨勢和行為

2、關聯分析

3、聚類

4、概念描述

5、偏差檢查

四、數據挖掘工具

1、基于人工神經網絡的工具

2、基于規則和決策樹的工具

3、基于模糊邏輯的工具

4、綜合多種方法的工具

第三節

網絡數據挖掘

一、網絡數據挖掘與傳統的數據挖掘

網絡數據挖掘與傳統數據挖掘相比,具有以下特點:

1、數據源是無序的、非結構化的

2、數據源之間可能存在沉余、不一致甚至矛盾

3、數據源具有很強的動態性

4、數據具有多樣性

5、用戶目標的模糊性

二、網絡數據挖掘的固定流程

網絡數據挖掘的4個步驟:

1、確定業務對象

2、數據準備

3、網絡數據挖掘

4、結果分析

三、網絡數據挖掘的形式

1、網絡內容挖掘

(網絡內容是由文本、圖像、音頻、元數據等形式的數據組成的)

2、網絡結構挖掘

(網絡結構挖掘就是挖掘Web潛在的鏈接結構模式)

3、網絡用法挖掘

四、網絡數據挖掘專業人員

1、業務分析人員

2、數據分析人員

3、數據管理人員

第四節

電子政務的數據挖掘

一、數據挖掘在電子政務中的應用

1、政府的電子貿易在服務器以及瀏覽器端日志記錄的數據中隱藏著模式信息,運用網絡數據挖掘技術可以自動發現系統的訪問模式和用戶的行為模式,從而進行預測分析

2、網站設計通過對網站內容的數據挖掘,主要是對文本內容的數據挖掘,可以有效的組織網站信息

3、搜索引擎網絡數據挖掘是目前網絡信息檢索發展的一個關鍵

4、為政府重大政策出臺提供決策支持

二、實施數據挖掘應考慮的問題

實施數據挖掘從三方面考慮:

1、用數據挖掘解決什么樣的問題

2、為進行數據挖掘所做的數據準備

3、數據挖掘的各種分析算法

第十章

決策支持系統在電子政務中的應用

第一節

決策支持系統及其發展過程

一、決策支持系統

決策支持系統:就是從數據庫中找出必要的數據,并利用數學模型的功能,為用戶生成所需要的信息系統。

一個好的決策支持系統應具備的特點:

1、輔助決策者解決半結構化的問題

2、允許用戶試探幾種不同的決策方案

3、必須具備決策支持模型的管理功能

4、吧數學模型或分析技術與數據存儲和檢索功能結合起來

5、系統必須具備友好的人機交互界面

6、系統必須具備良好的適應能力,可以滿足不同環境和用戶的需求

二、決策支持系統的發展過程

1、決策者的迫切需求促進了DSS的發展

2、在一個單位內部將若干個分離的DSS集合

3、DSS和其他信息系統集成

4、專家信息系統(EIS)的出現

三、決策過程的三個階段

1、發現問題階段

2、分析和探討問題階段

分析:不僅要對所發現和弄清的決策問題進行和列表,更重要的是要弄清一下問題: 1)證實這種決策問題發展的趨勢和存在的必然性

2)搞清楚這種決策問題為什么會出現或為三年會存在這種趨勢或異常

3)預測這種決策問題隨著時間進程的發展趨勢和演變過程

4)要預報這種決策問題的發展趨勢或異常會造成什么影響和后果

3、說明結論和得到確認的階段

第三階段為向決策者說明所發現的這種決策問題和結論,并且能夠得到確認的階段

決策支持工具在線提供更加智能化的功能:1)全部決策過程利用數據和信息實現多元可視化

2)各種分析功能十分強大,但又能夠面向大眾,進行智能化決策支持的全過程要有以決策者為主導的靈活性,或者要有以系統功能使用者為主導的靈活性。

第二節 智能信息系統與智能化決策支持系統

一、智能信息系統

1、智能決策支持系統

2、專家系統

3、智能機器人

4、智能計算機

5、四庫系統(知識系統)

6、自然語言理解

7、圖像識別和語言識別

二、智能化決策支持系統

美國把多目標決策支持系統分成五代:第一代系統是單目標決策支持系統;第二代系統是利用數據庫的系統;第三代系統是綜合運用數據庫及對話技術的系統;第四代系統是把各種決策方法匯集在一個模型庫內,設有模型管理系統,同時也利用了數據庫和對話庫等技術; 第五代系統是知識工程為基礎的系統,由語言系統、知識系統和問題處理系統構成

智能化支持系統包括:

1、數據倉庫和多維數據庫

2、面向用戶的交互式分析工具

3、用模塊組建的集成工具

4、智能化的決策支持工具

第三節

電子政務決策支持系統

一、決策支持系統的運行步驟

信息系統(決策支持系統和信息管理系統)—→參謀(智囊)系統—→決策系統—→監督系統—→決策執行系統

二、電子政務決策支持系統

1、決策支持系統的三種信息處理技術

1)數據倉庫技術

2)聯機分析處理技術

3)數據挖掘技術

2、電子政務中使用的智囊技術

1)智能信息檢索

①模糊神經聚類算法

②軟件計算方發 2)智能網絡入侵檢測技術

①基于神經網絡的入侵檢測方法

②基于專家系統的入侵檢測技術

③基于模型推理的入侵檢測技術 3)智能網絡監控 4)智能體

支持智能體獨立工作技術主要包括:①模式匹配和復雜的邏輯比較

②基于知識的快速推理系統

③繼承其他智能體知識的能力

④當數據不完整時可以進行缺省推理的能力

我國新一代決策支持系統目前面臨的問題:第一,目前我國可用的各類數據信息有限,基于數據倉庫技術的決策支持系統缺乏堅實的基礎

第二,數據倉庫產品價格昂貴,限制了新一代決策支持系統在我國的推廣速度

第三,由于新一代決策支持系統所需要的支撐平臺幾乎全部依賴進口,安全性無法保證,因此限制了我國核心部門發展決策支持系統的步伐,影響了我國的信息化進程

三、電子政務決策支持系統的研究內容

1、決策建模技術

2、模型庫系統

3、接口技術

4、知識表示及推理技術

5、系統集成技術的研究

6、系統開發技術

7、國產化

第十一章

虛擬現實技術在電子政務中的應用

第一節

虛擬現實的定義

一、虛擬現實的定義 虛擬現實(VR):是一門集成人與信息的科學,其核心是由一些三維的交互式計算機生產的環境組成

虛擬現實的含義:

1、VR是通過計算機生成一個非常逼真的足以“迷惑”我們人類視覺的虛幻世界

2、虛擬現實與通常CAD系統所產生的模型是不一樣的它不是一個靜態世界,而是一個開放環境,它可以對使用者的輸入作響應;

3、虛擬現實不僅僅是一個媒體,一個高級用戶界面,它是解決工程、醫學、軍事等方面的問題而由開發者設計出來的應用軟件,她以夸大的形式反映設計者的思想。

二、虛擬現實技術的發展概述

四、虛擬現實在Internet上的應用

1、遠程教育

2、商業應用

3、娛樂

第二節

虛擬現實涉及的關鍵技術

一、VR發動機

二、輸入輸出工具

1、跟蹤三維物體運動的傳感器

2、驅使使用者在虛擬環境中運動的技術

3、響應使用者手的姿態命令輸入的感覺手套技術

4、產生具有深度信息及寬視區的三維立體成像裝置

5、實時圖像生成

6、三維虛擬立體聲生成裝置

三、VR的軟件工程

VR的軟件工程包括虛擬物體的幾何模型、運動模型、物理模型的建立,虛擬立體聲的產生,模型管理技術及實時模擬技術等

具體介紹:

1、虛擬物體的幾何模型、

2、運動模型、

3、虛擬立體聲的模擬

4、物理模型的建立,

5、輸入輸出映射

6、模型的分割

7、虛擬現實模式的管理技術

8、虛擬環境數據庫的建立和管理

第三節

信息傳送與虛擬現實

一、

二、

三、

電子商務基礎范文第5篇

教師 成禮平

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形勢,電子專業的發展,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全面育人,打好基礎,熟練技能,使學生成為適應二十一世紀高素質的創業型勞動者。培養能夠勝任電子技術應用方面工作的技術人員。在總結電工電子專業特點和教學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制定本專業《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教學計劃。

一、教學目標

1.掌握電工、電子線路的基礎知識。

2.具有操作和使用常用電工、電子儀器、儀表的能力。 3.具有閱讀電子整機線路和工藝文件的初步能力。 4.具有操作、使用與維護較復雜的電子設備的能力。 5.具有操作、使用與維護一般電工設備的能力。

二、教學內容設置和要求

根據本專業的特點,對教學內容進行一定的修訂與刪減,根據需要現制定學習內容如下:

1.認識并會連接簡單的實物電路,了解電路組成的基本要素,理解電路模型,會識讀簡單電路圖;

2.理解電流、電壓、電動勢、電位、電能和電功率的概念及參考方向的含義,并能進行簡單計算;

3.掌握直流電路電流、電壓、電阻的測量,能正確選擇和使用電工儀表,掌握測量電流、電壓、電阻的基本方法;

4.理解電阻器及其參數,能識別識別常用、新型電阻器,了解常用電阻傳感器的外形及其應用;理解影響導體電阻大小的因素,了解電阻與溫度的關系在家電產品中的應用及超導現象的存在;

5.掌握使用萬用表測量電阻;了解使用兆歐表測量絕緣電阻及用電橋對電阻 進行精密測量的方法;

6.了解電阻元件電壓與電流的關系,掌握歐姆定律;

7.掌握電阻串聯、并聯及混聯的連接方式,會計算等效電阻、電壓、電流和功率

8.了解支路、節點、回路和網孔的概念;能應用基爾霍夫電流、電壓定律列出兩個網孔的電路方程

9.了解運用電壓源與電流源等效變換及疊加原理進行復雜直流電路的簡化; 10.能熟練運用戴維南定理進行有源二端網絡的簡化及復雜電路的簡化; 11.理解電容的概念,了解儲能元件的概念;能識別常用電容器; 12.能根據要求,正確選擇利用串聯、并聯方式獲得合適的電容; 13.可通過儀器儀表觀察電容器充放電規律,理解電容器充、放電電路的工作特點,會判斷電容器的好壞。

2014.9.1

2013電子《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教學計劃

教師 成禮平

2013電子班都是二年級的學生,班人數為47人,是技能班,所以學生基礎不是太好,自制能力不強,很容易受到外界干擾,課堂氣氛還有待加強。當然也有好的方面,例如有部分學生勤學,認真思考,上課時能夠跟著師的思維老在轉,下課后,有什么不懂,還會搞清楚,其二是,有一部分的學生,你布置的作業,還能按時完成,第三是現在進行新的課改,有利于學生的自學能力提高,所以,我有信心完成好他們的學業。 本期教學的主要任務和要求

完成教材第六至第八章節的教學任務,幫助學生牢固掌握基本概念,熟悉計算公式及應用條件,教會學生能正確解題。要求牢固掌握概念 能正確運用公式解題。

1.知道磁通、磁場強度、磁感應強度和磁導率的概念,會判斷載流長直導體與螺線管導體周圍磁場的方向;

2.掌握磁場對電流的作用力公式,會用左手定則;

3.了解電感的概念,電感器的外形、參數,會判斷其好壞,理解其儲能特性; 4.理解感應電動勢的概念,掌握電磁感應定律以及感應電動勢的計算公式; 5.理解自感系數和互感系數的概念,會判斷和測定互感線圈的同名端;了解自感和互感的應用;

6.了解正弦交流電的產生,理解正弦交流電的有效值、頻率、初相位及相位差的概念;

7.掌握正弦交流電的解析式、波形圖和相量圖表示法。會用相量圖分析計算由R、L、C組成的簡單交流電路;

8.理解交流電路中有功功率、無功功率和視在功率的概念; 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方法

1、 認真鉆研教材,認真備好課;

2、 認真批閱作業;

3、 做好課后輔導工作;

4、 采用課件進行教學

5、 加強教研工作。

電子商務基礎范文第6篇

10機電班《電工與電子技術基礎》教學工作總結

本學期的工作已接近尾聲?,F對工作做一總結,總結成績,思考不足,以便更好地改進工作。

本學期受學校的安排,擔任了10機電兩個班《電工與電子技術基礎》教學工作,期間還進行了電工電子的實訓任務。10機電班是秋季新入學新生,總體上講,學生的文化底子較差,綜合素質離一個合格高中學生還相差很遠,對于學習專業基礎理論課的傾向性與意志力也較底。相反的方面倒是好動,喜歡有動手機會的實踐性課程。而《電工與電子技術基礎》是一門專業基礎理論課,理論性要求高,其難度已涉嫌大學一年級課程。于是這樣跨越式的教學顯得難度較大。(例如學生們高中數學三角函數都沒學過,高中物理也沒有經歷過,有些甚至不懂勾股定理等等),為此,采取的教學策略只能是盡量降低理論難度,以盡量通俗易懂、學生能夠接受方式進行理論知識的講授,并穿插適當、必要的數學、物理知識;力求使學生打下必要的專業理基礎。教學以學生學會、夠用為主,注意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注重基礎知識在實踐中的應用,注重實踐技能的養成。

上一篇:對照檢查材料范文下一篇:黨員自我批評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