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環境地質調查報告范文

2024-03-06

環境地質調查報告范文第1篇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人類對于自然資源的使用程度不斷提高,這使得部分地區人類活動對于生態與地質環境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響,進而形成了一系列地質環境及地質災害問題。針對地質環境及地質災害進行的調查,是實現準確獲取地質信息,制定相應的防護措施,降低地質災害導致的人民生命財產損害問題的發生幾率。本文探討了地質環境及地質災害的調查的相關要點內容,旨在提供一定的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地質環境;地質災害;調查

1.地質環境及地質災害調查的技術應用模式分析

隨著信息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現階段地質環境調查工作在技術層面有了顯著的進步,空間遙感、地位技術以及其他數字技術的應用全面提升了地質調查的準確性。當前,地質環境及地質災害調查的技術應用主要包含以下三種基本模式:

1.1傳統調查評價方法+數字地質圖模式

該地質環境及地質災害調查技術模式是將傳統地質勘測信息以數字化的形式錄入軟件系統,借助軟件制圖成為數字化的地質圖,便于相關地質調查人員的信息查閱和使用。在當前的地質調查工作中,這種模式的應用較為普遍,提升了地質圖制作的準確性和效率性。但這種模式在是對傳統地質制圖方法的改進,屬于工具應用方法層次的改變。其使用的軟件僅僅調用了圖形編輯功能,沒有全面發揮出當前信息化軟件的整體技術優勢,對于地質調查工作整體性提升的促進作用不明顯。就整體趨勢而言,這種模式將在大數據技術的支持下形成更具規模的空間數據庫,在充分引入融合數字地形模型后才能實現質的飛躍。

1.2基于RS、GIS的地質災害數據庫調查評價模式

該地質環境及地質災害調查技術模式綜合了RS、GIS勘測獲得的相應區域的地質水文、及其他相關空間地理信息,以此為基礎將相關信息錄入軟件系統,借助圖形處理技術,形成一系列的地質環境空間數據庫。在改模式的應過程中,在上述數據庫內信息的支持下,GIS系統能夠對調查區域進行綜合性的智能化分析,根據地質環境條件對地質災害進行預測,專業人員通過預測結果的運用形成相應的地質災害圖或調查報告。這種模式的應用全面提升了地質環境與地質災害調查的水平,在數據規模和分析預測能力等方面體現出了明顯的優勢,是當前核心技術形式。

1.3 智能化的GIS、RS、GPS整合的調查評價模式

該地質環境及地質災害調查技術模式是將以GIS,RS和GPS三種技術進行了全面的優化整合,實現標準化統一性的空間數據和信息處理與使用系統,通過三維可視化的形式進行地質環境與地質災害調查分析。該模式實現了地質數據的動態化監測與更新,有效保證了信息的實效性,智能化GIS系統的功能支持,在分析結果準確性方面達到了專家級識別處理水平。這種模式是當前科研人員與專業技術人員研究和實驗的重點。隨著網絡信息技術與計算機數據處理能力的進一步提升,這種技術模式的覆蓋性必將全面提升。

2.地質環境及地質災害的調查中的注意事項

2.1調查的類型與精度的確定

地質環境及地質災害工作中,相應調查類型的選擇與精度的確定是基礎性環節。地質環境調查相應數據和災害預測結果的應用是以所在區域實際需求為出發點的,其目的在于降低地質災害對于區域建筑物、功能性設施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損害。在具體的選擇過程中,調查人員可對區域建筑密集程度、功能性設施的重要性以及人口規模等情況進行深入的分析,對地質調查對象等級進行劃分,從而選擇相應的調查類型。在此基礎上,選擇適用的相應精度標準,具體的精度標準包括:小比例尺、中比例尺、大比例尺和詳細比例尺等。在確定調查模式和精度的基礎上,按照相應的指導規范展開調查工作。

2.2地質災害風險分級

地質災害風險分級工作是在調查預測結果的基礎上,綜合對所在區域可能形成的系列性影響所劃分的,主要判斷依據為生態環境損害和構筑物與經濟損害的整體水平,執行標準為危害發生可能性與破壞損失兩方面參數。在具體判定過程中,對于地質災害風險發生的可能性,主要衡量準則為相應災害的發生幾率和與受影響目標的空間距離,而破壞損失則可通過地質災害所在區域經濟價值和承災脆弱性判別。對于地質災害分級,當前行業主要執行依據為:按照《澳大利亞地質力學聯合會規定》( AGS, 2007a)進行6個層級災害劃分,按照《滑坡崩塌泥石流災調查規范》等系列國家標準進行4個層級災害劃分,最終結果根據兩者進行綜合性判定。

2.3地質環境與地質災害調查方法的選擇

地質環境與地質災害調查工作在完成類型精度設置與災害分級后,可確定具體的調查方法,調查方法的選擇主要依據調查項目二確定,除去傳統的災害成因、災害規模以及發生變化趨勢外,應包括一下部分數據內容:①達到一定體積規模的地質災害發生的年頻率;②潛在地質災害隱患的滑距和滑速;③承災體及經濟價值;④承災體時空概率和⑤承災體易損性。上述信息內容共同構成了地質環境與災害調查的整體目標,以此為基礎結合調查精度與類型確定調查方法。當前,較為通行的調查方法分類如下:低精度的調查適用于中小比例尺(<12.5萬),采用的方法也是一般性的收集資料、遙感解譯、地面調查等;中精度的調查適用于大比例尺(1:2.5萬-1:5000),采用的方法主要有工程地質測繪、經驗辦法、走訪知情者、簡單模型、統計技術等;高精度的調查適用于詳細比例尺(> 1:5000),采用的方法主要有詳細比例尺工程地質測繪、鉆探、物探、山地工程、測試與試驗、承災體資產評估等。

3.結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我國經濟發展與和諧社會建設現實需要的促進之下,地質環境和地質災害問題已經成為了社會關注的要點內容之一。多種新型地質技術的應用,進一步提升了調查工作的效率和準確性,在地質災害預測評價方面水平的提高,有效保證了地區對于地質災害的控制,進一步降低了地質災害發生對于經濟生產和人員安全的損害,為當地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參考文獻:

[1]張像源,曾青石,陳輝.地質災害野外調查數據采集系統數據模型研究[J].水文地質工程地質,2007,05:98-101.

[2]陳亮,曹愷.信息量模型在縣市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中的應用[J].西部探礦工程,2003,12:170-172.

[3]鈕亮.災害調查信息系統的建立——在婁煩縣地質災害調查中的應用[D].太原理工大學,2002.

[4]李彪.探討遙感技術在地質災害調查的應用[J].城市地理,2014,06:65+63.

環境地質調查報告范文第2篇

摘 要:生態環境是一種有價的資源,應該用經濟手段督促礦產資源開發者履行礦山地質環境恢復和治理的義務。從經濟學的角度及借鑒發達國家在礦山環境治理方面取得的成功經驗,提出中國的礦山環境恢復治理保證金制度的模式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礦山環境;治理;經濟手段

一、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呼喚保證金制度

長期以來,由于在礦產資源開發利用中忽視環境保護,中國礦山環境不斷惡化,土地破壞、水生態平衡失調日益突出,“三廢”污染嚴重,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質災害頻繁發生。已對群眾的生存環境和可持續發展構成威脅,如何改善礦山環境、建設綠色生態礦山,如何發展循環經濟、實現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統一協調,已成為礦業可持續發展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解決礦山環境問題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從不同層次、不同角度,運用科學的理論,采取先進的方法來開展這項工作。切實搞好礦山環境保護與治理,必須從根本上解決礦山開發與環境保護相統一的問題,強化企業對礦山環境的保護意識和責任意識。特別是國家及各級政府應給予礦山企業優惠政策;建立一部統一完整的礦山環境法規,使礦山環境得到有效保護和監管;建立政府引導、市場運作、企業主導的投入機制,多元化吸收資金,鼓勵企業、個人等社會資金以及國外資金投資于礦山環境治理工作。

中國現行的《礦產資源法》對礦山環境保護方面的規定還不夠詳細,缺乏可操作性。在管理體制上,礦產資源開發分散在十多個部門管理,職責交叉,互相推諉,使采礦引起的塌陷、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質環境問題和地質災害幾乎形成管理真空。按照《地質災害防治條例》規定的“誰破壞,誰治理”原則,采礦權人、探礦權人應對其采礦、探礦活動造成的礦山環境破壞承擔恢復治理責任,但這種原則性的規定缺少必要的措施和制度來保證。例如河北省1998年在全國率先出臺了《河北省地質環境管理條例》,將礦山地質環境調查、評價,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征收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補償費等作為重要內容寫進了地方性法規。但是,由于缺乏國家基本法對礦山地質環境方面的管理規定,行業部門之間的職責難以理順,礦山地質環境保護的管理職能到位難度仍然較大[1]。

生態環境是一種有價的資源,應該用經濟手段督促礦產資源開發者履行礦山環境恢復和治理的義務,而目前的礦山環境管理最薄弱的就是缺乏有效的手段來約束采礦權人自覺履行礦山環境治理義務。特別是一些大型礦山企業開采歷史長,對地質環境的破壞尤為嚴重,誘發了一系列的地質災害。這類礦山在開辦時沒有預留礦山環境恢復資金,在生產中也未提留用于礦山環境恢復費用,長期以來此類問題一般由政府來解決,不利于調動礦山企業保護礦山環境的積極性;而且,礦山關閉后,采礦權滅失,采礦權人更不會主動履行礦山環境治理義務,容易形成新的歷史遺留問題,形成惡性循環。因此在全國建立和推行礦山環境治理恢復保證金制度勢在必行。礦山環境恢復治理保證金就是為了保證采礦權人在采礦過程中合理開采礦產資源、保護礦山環境,在閉坑、停辦、關閉礦山后,做好礦山環境恢復治理、地質災害防治等工作應繳納的備用治理費或質保金。

二、建立礦山環境恢復治理保證金制度的經濟學基礎

經濟學認為,外部性externality是某種經濟交易所產生的成本或利益,這種成本或利益落在第三方身上而交易者沒有考慮到。外部性的存在,無論是外在成本還是外在利益,都是市場失靈的一個來源。在存在外部性時,政府可以采用兩種可能的行動來實現更有效的資源配置。其一是建立和實行私有產權制度,其二是對引起外在成本的活動征稅,而對引起外在利益的活動給予補貼。

礦山企業在開采礦產資源前,要向國土資源部門申請采礦權,國土資源部門批準同意后,礦山企業才能夠從事礦產資源開采工作,國家收取各種稅費,體現了所有者權益,這個過程是一種交易關系。礦山企業的經營對象也是交易的對象——礦產資源,而礦山環境是與礦產資源捆綁在一起的資源,礦山企業在開采礦產資源時,不可避免地破壞礦山環境。但是,礦山企業在開采礦產資源時,并沒有將礦山環境資源納入到企業運營成本中,礦山企業的經濟行為所引發的環境問題轉嫁給了他人和社會,這不符合市場經濟規則。事實上,礦山企業已經在開采礦產資源的同時,使用了礦山環境資源,從而產生了外部性問題。所以要運用經濟手段對礦山企業進行監督,促使企業運營過程中產生的經濟外部性內部化。礦山環境恢復治理保證金制度很好地解決了礦山環境影響的外部性問題[2]。

三、國內外實施礦山環境恢復治理保證金制度的地區成效顯著

保證金制度是確保被破壞的礦山環境得以按照環境保護及復墾要求進行恢復的基本保證。實施礦山環境保證金制度,礦山企業對礦山環境保護工作就會更加積極主動。

近年來,云南、廣東、黑龍江、浙江、寧夏、江蘇、山東、河北等省相繼發布實施了有關礦山環境保護方面的規定,推行了礦山環境恢復保證金制度,促進了地方礦業的健康發展,為建立全國統一的礦山環境恢復治理保證金制度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云南的滇西蘭坪、鶴慶、下關、祥云等縣采選礦山企業通過建立礦山環境恢復保證金制度,礦山環境治理的力度不斷加大,礦山環境有了明顯的改觀。變“誰破壞、誰治理”為“誰破壞、誰負經濟責任”,向礦山企業收取礦山環境恢復保證金,再組織專人治理等措施,礦山環境與企業經濟利益直接掛鉤。如云南地礦資源股份有限公司北衙分公司加大科技投入,一次性投入200萬元,改建環保設施,解決了黃金生產排放尾液中氰化物污染的問題;同時在采礦方法上采取向式水平充填法,減少廢礦石對環境的影響。蘭坪縣政府及其主管部門對蘭坪鉛鋅礦區的采礦秩序進行了大規模整頓,實現了“一礦、一證、一主體”,采礦秩序和礦山環境明顯好轉。大理下關的滇西水泥廠,投入1 500萬元用于生產工藝的改進和礦山、廠區的綠化,由于綜合利用采礦和工業廢渣達到30%以上,得到了國家優惠政策的支持,減免了1 842萬元稅金。

國外對礦山環境的管理,無論從法律制度上還是監督管理體制上,都已經比較完善。許多國家按照“污染者付費”原則建立了保證金制度,以確保采礦權人履行礦地恢復義務。許多國家的管理實踐表明,礦業項目都有特定的壽命期,礦業活動結束后的環境恢復是礦山環境管理中一個突出問題,僅僅規定礦業經營者的礦地恢復義務是不夠的,還必須采取一定的保證措施。在一些發達國家如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法國等,為了確保礦業履行其恢復義務,普遍實現了保證金制度。礦業經營者為履行礦地恢復義務,必須按政府規定的數量和時間提交保證金。如果企業按規定履行了礦地恢復義務,政府將退還保證金;否則,政府可以動用這筆資金進行礦地恢復工作。美國一些州規定,在采礦許可證得到批準但尚未正式頒發以前,申請人先繳納復墾保證金,保證金數額根據許可證批準的復墾要求確定??梢蚋鞑傻V區的地理、地質、水文、植被的不同而有差異,其數額由管理機關決定。保證金在采礦者不履行復墾計劃時用來支付復墾作業的費用。

四、礦山環境恢復治理保證金制度模式探索

(一)關于保證金的收取依據

礦山環境恢復治理保證金可以是礦山企業出,可以是金融機構為其擔保,也可以是個人。依據《擔保法》,債務人將一定數額的金錢交付債權人作保證金,當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債權人有權以保證金抵償,當債務人履行債務時,債權人應將保證金如數退還。所以,一旦礦山企業沒有履行其應盡的義務,沒有恢復治理或者恢復治理不達標,就可以啟動礦山企業繳納的保證金來開展礦山環境的恢復治理工作。如果礦山企業很好地履行了其應盡的義務,較好地完成了礦山環境恢復治理工作,那么該礦山企業繳納的礦山環境恢復治理保證金在規定的時限內(比如6個月到一年,因為礦山環境恢復治理的成果要在一段時間以后才能表現出來)本息全部返還給礦山企業。

土地復墾費的收取是依據《土地復墾規定》第二條規定的。土地復墾是指對在生產建設過程中,因挖損、塌陷、壓占等造成破壞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復到可供利用狀態的活動。第三條規定適用于因從事開采礦產資源、燒制磚瓦、燃煤發電等生產建設活動,造成土地破壞的企業和個人。根據《土地復墾規定》,由于礦產資源開采、燒制磚瓦、燃煤發電等生產建設過程中造成的土地破壞,依據“誰破壞,誰復墾”的原則,需要相關的企業和個人出資進行土地復墾。

(二)關于保證金的收繳標準

礦山生產對環境的破壞程度與礦區面積、礦種、礦產資源開采方式、礦區的地質、地貌、水文和植被等因素密切相關,因此,保證金收繳標準的確定應充分考慮這些因素。

目前國內外收繳標準的確定大致有兩種:一種是根據礦區面積來確定,另一種是根據礦種來確定。在實際運作中這兩種方式各有利弊:第一種方式操作比較簡便,但對于不同的礦種對礦山環境造成的破壞程度不同這一點考慮不夠充分;第二種方式體現了不同礦種開采造成的環境破壞程度不同,但是在礦種復雜而保證金制度又剛剛建立的情況下,具體操作難度很大。

鑒于以上情況和中國礦山現狀,可以考慮根據以下方式確定保證金的收繳標準:保證金的收繳總額=采礦許可證登記面積×單位面積繳納標準×影響系數。其中,影響系數根據礦種、礦產資源開采方式和礦山的地質、地貌、水文、植被等情況來確定。

(三)關于保證金的收取方式

保證金的收取一般有一次性收取和分期收取兩種。一次性收取通常是在礦山建設時,根據礦山企業的征地范圍,開采區影響范圍和未來可能造成的生態環境影響,估算出未來礦山環境恢復治理的費用,作為礦山投資的一部分,交給經政府主管部門指定的金融機構管理,在礦山企業進行恢復治理合格后,連本帶利返還給礦山企業。一次性收取方式的優點是保障程度高,保證金的收取比較可靠,對(下轉218頁)(上接209頁)政府管理而言比較簡單。缺點是一次性收取的保證金在估算上難以確定一個準確合理的數據,對礦山企業來講,擴大了基建投資,長時期有一大筆資金抵押在銀行,影響資金周轉,增加了生產成本。

分期收取的方式,是在礦山生產時期定期收取用于礦山環境恢復治理的資金,存入指定的金融機構,待礦山環境恢復治理達標后,連本帶利返還給礦山企業。這種方式的優點是對礦山企業的壓力小,不會因一次性拿出一大筆資金而造成投資過大、資金積壓。缺點是保證金收取時間過長,如遇變故,礦山企業不能如期履行環境恢復治理的承諾,有可能導致保證金收取金額不足,不能滿足環境恢復治理的資金需求。

從中國目前的情況來看,建議對采礦許可證有效期短的小型礦山,采用一次性收取保證金的方式,因為這類礦山需繳納的保證金數額不大,采礦權人負擔起來難度不大,也可以促使采礦權人積極開展礦山環境恢復治理工作,同時減少礦山開采過程中棄礦現象的發生。

對于采礦許可證有效期長的大型礦山來講,需要繳納的保證金數額巨大,礦山一次性繳納比較困難,因此,可采用分期繳納的方式。分期繳納保證金可以采取以下形式,即將采礦許可證登記的礦山面積劃分為不同的區域,如首采區、次采區等,首次繳納的保證金數額根據首采區的面積來確定。當首采區開采完畢后,由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會同其他部門對礦山環境恢復治理工作進行驗收,如驗收合格,礦山企業可進入次采區繼續開采,首次繳納的保證金可作為次采區礦山環境恢復治理的備用金,不需要再繳納其他的保證金。如驗收不合格,礦山企業應繼續對礦山環境進行恢復治理,達不到驗收標準前,不得進入次采區進行開采,如一定要進行開采的,需要繳納次采區礦山環境恢復治理保證金。

參考文獻:

[1] 唐恒.中國礦山生態環境與保護現狀[J].內蒙古環境保護,2006,(1):12-16.

[2] 羅劍.淺議礦區生態環境治理[J].廣東土地科學,2005,(2):27-28.

[責任編輯 安世友]

環境地質調查報告范文第3篇

摘 要:為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地勘單位和地質工作在綠色發展、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中做出了充分努力,本文探討地質檔案在綠色發展與地質災害防治方面的開發研究,充分發掘地質檔案信息,積極做好地質檔案在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中的開發利用,建立地質災害防治專題檔案,建立地質災害防治檔案數據庫并深度開發利用,促進企業結構轉型升級,創造經濟效益,提升企業形象,促進安全生產常態化管理,力爭最大化發揮地質檔案的信息價值。

關鍵詞:檔案;地質檔案;地質災害;開發研究

地質檔案是地質工作活動的記錄和成果,它是在地質調查研究、礦產勘探等活動中形成的科技檔案,是地質工作最基本的資源,是地質工作的直接成果,也是地質工作不可或缺的參考內容,是地勘單位的生命源泉,在地質工作中意義重大。一般可劃分為區域地質調查檔案、固體礦產地質檔案、石油地質檔案、海洋地質檔案、物探和化探檔案、水文地質和工程地質檔案,是地勘單位的重要成果和資產。

地質災害指的是以地質動力活動或地質環境異常變化為主要成因的自然災害。在地球內動力、外動力或人為地質動力作用下,地球發生異常能量釋放、物質運動、巖土體變形位移以及環境異常變化等,危害人類生命財產、生活與經濟活動或破壞人類賴以生存與發展的資源、環境的現象或過程。地質災害防治是指由自然作用或人為因素誘發的對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造成危害的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縫、地面沉降等地質象,通過有效的地質工程手段,改變這些地質災害產生的過程,以達到減輕或防止災害發生的目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實行預防為主、避讓與治理相結合的方針,按照以防為主、防治結合、全面規劃、綜合治理的原則進行。地質災害檔案正是在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中產生的檔案,是根據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自然規律,收集、形成并服務于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地質檔案。

在綠色發展背景下,開發利用地質科技檔案,對開展地質災害預防與治理工作,對地勘單位轉型發展都有重要作用。

1 地質檔案在綠色發展要求下開發利用的可行性

1.1 綠色發展、轉型升級需要

新時代地質工作要符合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發展要求,自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起,提出綠色發展理念,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各行各業和社會進步都要轉變思想,從綠色發展和諧共生的角度探索發展之路,地質工作也要根據自身特色,維護生態文明,謀求長遠發展,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日益增加。地質檔案工作要緊隨時代,不斷創新,反映時代發展中的地質工作特性,為先進理念下的地質工作提供信息價值,為綠色發展做貢獻,為地質災害防治做好基礎工作。

1.2 地勘單位社會定位與自我實現

地勘單位主要從事礦產地質勘查、石油勘查、地質鉆探、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調查、地球物理勘查、地下取水工程、灌注樁工程、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和勘查的綜合性專業地質工作,具有豐碩的地質成果,成熟的地質技術。以地質工作為基礎,地勘單位擁有類別多樣、內容齊全的地質科技檔案,在地理信息、地質條件、地勘工作等方面具有明顯的信息優勢。在新時代地勘單位應發揮地質信息價值,樹立相應的社會定位,履行相應的社會職責。

1.3 檔案基礎工作完善

1.3.1 地質檔案組織健全,制度完善。地質檔案作為地勘單位的重要成果和無形資產,建立起固定完善的管理制度,由總工程師整體領導,由專人負責地質檔案管理,由地質人員進行業務指導,由監督部門進行檔案歸檔監管,分工明確,結構合理,人員專業。建立并落實地質檔案歸檔、管理、借閱、保密等制度,多方面指導落實地質檔案工作,組織齊全,制度完善,為地質檔案深度開發、服務于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奠定了組織基礎。

1.3.2 地質檔案信息化進展順利。對地勘單位來說,通過專業掃描設備和電子存儲設備,地質檔案基本實現電子化,基于檔案管理系統和辦公軟件,對地質檔案歸檔、管理、借閱、開發利用進行電子化管理,實現地質檔案電子化檢索查閱,實現對地質檔案的高效開發與利用。通過進一步對OA系統的建設和基于大數據、網絡云對地質檔案管理軟件的研究開發,建立地質檔案數據庫,進一步開發地質檔案數據,有效整合抓取地質檔案信息,發揮地質檔案價值,為地質檔案在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中發揮作用提供強有力的信息保證和技術手段。

1.3.3 地質檔案編研工作。地質檔案信息深度開發利用,根據地質檔案類別,能夠分別建立區域地質調查檔案、固體礦產地質檔案、石油地質檔案、海洋地質檔案、物探和化探檔案、水文地質和工程地質檔案資料匯編;能夠進行區域地理信息數據提取、整合、匯編、分析利用;能夠進行區域地質工作要素提取、整合、匯編、分析利用;能夠進行地質技術方法、手段的整合分析;能夠進行地質工作趨勢分析預測、展示行業變遷等,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和研究能力,能夠為地質檔案工作順利展開、為地質工作順利完成提供助力,為行業發展提供方向、為人才培養提供依據,能夠利用地質檔案為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提供信息保證。

1.4 災害頻發,防患未然

近年來,由于氣候、環境、季節等因素,受高溫、汛期、地理地形、以往地質工作等影響,地質災害時有發生,嚴重影響到人身和財產安全。出于對地質工作特殊性的考慮,從環境保護、災害防治、行業前景、經濟發展等多方面進行相關工作,提前預防,災后治理,以消滅安全隱患,杜絕風險,是地勘單位貫徹落實國家方針政策、業務拓展的新方向,也是地勘單位充分發揮行業特長、開發利用地質檔案信息價值的體現,是地勘單位應盡的社會責任。

2 地質檔案在地質災害防治方面的研究內容

2.1 地質檔案前期收集、整理工作

做好地質檔案的收集、整理、歸檔,包括找煤、調查、儲量核實、普查、詳查、勘探等地質工作的不同階段檔案,煤田地質、水文地質、水源井、地熱、測繪、其他礦產資源等不同類別檔案,各世紀礦區、各地區礦區等不同區域類別的檔案,根據鉆孔資料、原始資料、區域地質地形、地理條件、工作量等建立不同內容的檔案,按文字報告、附表、圖件、文件等建立不同表現形式的報告。這些分類檔案從多角度多方面整合抓取地質檔案信息,為開展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和地質災害防治專題檔案的建立提供了充足的數據。

2.2 收集地質災害工作信息需求

根據國家關于地質行業相關政策和生態文明建設新思路要求,結合以往地質項目工作和地質檔案管理工作經驗,參考新的工作標準和技術手段,根據煤礦隱蔽致災項目、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項目、汛前隱患排查項目、地質災害核銷等工作的各自特點,由地質檔案部門向地質項目工作者收集地質災害工作中有已經使用、需要使用及有可能使用到的檔案資料,再根據收集到的資料需求,有針對性地收集相關資料,系統整合,分類整理,為建立地質災害專題檔案做準備。

2.3 建立專題檔案

根據收集的檔案資料,結合地質災害工作的地質資料需求,充分發掘地質檔案資料信息,初步建立地質災害防治專題檔案。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2.3.1 相關文件。地質安全生產及地質災害相關文件,以陜西省內地質工作相關文件為例,如《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煤礦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國辦發[2013]99號)、《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關于煤礦隱蔽致災因素地面普查現狀和需求情況的通知》(煤安監司函技裝[2013]11號)、《關于全面開展煤礦隱蔽致災因素普查工作的通知》(陜政辦發[2014]74號)等。

2.3.2 相關報告。地質災害工作可能應用到的相關報告材料,如《礦井設計安全專篇》《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綠色礦山建設實施方案》《環境影響評估報告》等。

2.3.3 原始資料。地質工作從開始階段累積的地質臺賬、報表等,包括項目相關工作起止日期、完成工作量、工作面準備情況,項目原始記錄臺賬、工程圖件。

2.3.4 成果報告。地質災害項目工作完成得到的最終成果報告,包括項目相關的文字報告、文件、附表、附圖等。

2.3.5 其他資料。包括人員配置、工作計劃、完成情況、說明文件等資料。

2.3.6 電子文件。地質災害項目工作中產生的電子文件,以及地質檔案工作中對地質災害相關檔案進行電子化的資料。

2.3.7 編研成果。包括對地質檔案信息的整理和分析匯總,對地質災害結論的收集整編,災害預防宣傳冊等。

2.4 開發利用信息化資源

基于地質檔案管理系統和辦公軟件,對地質災害檔案進行信息化管理,對地質災害相關原始數據進行電子化掃描,錄入數據信息,建立地質災害防治檔案數據庫,系統整合,按需抓取,按照區域因素對地質檔案內容進行整體架構,按時間因素對地質檔案進行前后關聯,化零為整,按地質條件對地質檔案進行對比分析,按工作方法、技術手段進行分類關聯,按資源量、項目成果、歷史問題進行系統整合,按問題和建議進行歸納總結,形成時間、空間、前因后果的有效聯系;對勘查區范圍、資源量、鉆孔等數據進行單獨錄入,方便對數據進行單獨抓取和對比分析,從整體到局部,由面及點,滿足多維度、多層次、多種類的地質檔案數據需求。根據地質災害檔案的特色和開發利用需求,進一步研究開發相關檔案管理軟件、數據分析軟件,建立地質災害檔案數據庫,研發地質檔案管理系統,為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提供數據信息和分析預測。

2.5 加強涉密資料保密,保證專項檔案安全

地質災害檔案涉及區域地質及地質構造、地質測繪等多方面問題,在地質檔案開發利用中,必須加強地質災害檔案的保密。根據《檔案法》《保密法》等法律,按照地質工作內容和涉密測繪資料使用規定,地勘單位必須建立相應的涉密測繪資料保密制度,界定涉密地質檔案的范圍,規定涉密地質檔案的保存、管理辦法,以及借閱及開發利用的流程和使用守則,保證地質檔案在保守國家秘密的基礎上,能夠在地質災害工作中合理應用,充分發揮檔案價值。

2.6 地質災害防治專項檔案宣傳與推廣

開展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災害檔案開發利用的宣傳,利用網站、公眾號、宣傳頁以及現場宣傳等方式宣傳地質災害防治的作用和地質災害檔案開發利用的必要性,在當地做好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并開展演練,提高地質災害安全意識,發揮地勘單位的工作優勢,承擔地勘單位的社會責任。

2.7 加強地質災害檔案人員素質建設

地質災害檔案是地質災害項目中形成的科技檔案,是在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中產生的原始記錄、報表、總結和有關的依據、指示性文件,以及成果報告和有關的圖件、附表等,具有極強的專業性,這就要求地質災害檔案管理人員必須要具備專業的地質檔案管理知識和地質災害工作知識,并且能夠不斷更新方法與思想,開拓進取,與時俱進。對檔案人員進行培訓學習,并由地質工作者對檔案人員進行大量業務指導,使檔案工作者對地質災害工作有充分了解,更好地勝任地質檔案在地質災害防治中的開發利用工作。

3 效果及影響

3.1 能夠完成地質災害防治專題檔案的建立與開發利用

根據地質災害防治專題檔案建立和開發利用的探究,能夠對地質災害防治檔案進行整合管理,為后期大量地質災害工作的開展提供參照,也為地質工作提供相關區域地質數據,為地質災害防治檔案的科學長效管理歸檔提供了模板。能夠建立地質災害防治檔案數據庫,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高效利用地質檔案資料提供技術保障,對地質檔案開發利用提供新方法、新思路,對地質檔案數據應用與分析提供內容和技術保障,對地質檔案管理系統的研究開發打下良好的基礎。地質災害防治專題檔案的建立,為其他地質檔案的深度開發利用提供參照,促進檔案工作整體推進。

3.2 促進結構轉型,創造經濟收益

地質檔案在地質災害防治中的開發利用,能夠大力促進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探索和拓展,大力開展了地質災害防治相關項目,在地勘單位工作全面緊縮的情況下,開拓新的道路,促進結構轉型,更改收益結構。并且打開思路,進一步促進相關工作理念、工作內容的形成與發展,進行人才培養,大力推進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進一步推動企業轉型升級。

3.3 促進生產安全科學化、常態化管理

地質災害防治檔案的開發利用,能夠為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順利進行提供有力保障,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拓展也促使地質災害檔案管理更加科學合理。目前,高溫、汛期等特殊時期引發地質災害隱患排查預防工作日益增多,生產安全管理工作重要性日益突顯,檔案安全工作日益受到重視,地勘單位增加了安全隱患意識,能夠建立生產安全科學化、常態化管理制度并不斷完善。

3.4 提升了企業形象

地質災害防治檔案開發成果的宣傳利用,提高了個人對地質災害的認識水平和災害防治的技術手段。對地質災害檔案的開發、宣傳與利用,對當地人進行宣講教育,科普地質災害知識,進行災害演練,都極大提升了地勘單位的企業形象,樹立了地勘單位在新時代應有的社會定位,履行了地勘單位的社會義務。

參考文獻:

[1]李妍花.提高自然資源檔案管理效率的幾點建議[J].蘭臺內外,2021(07):62—63.

[2]何惠云.大數據時代企業檔案信息資源整合與利用研究[J].蘭臺內外,2021(08):33—34.

[3]郭鵬,孫超,李晟洲.水工環技術在地質災害防治中的應用策略[J].華北自然資源,2021(06):53—55.

作者簡介:楊爽(1989— ),大學學歷,陜西省一三九煤田地質水文地質有限公司館員,研究方向:檔案管理。

環境地質調查報告范文第4篇

1 關于地質災害的概述

地質災害是人為及自然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表現, 對環境及人們的生命財產帶來了威脅。眾所周知, 我國地大物博, 幅員遼闊, 海岸線長, 正是由于這樣一種地質形態, 才會頻繁的出現地質災害??扇羰浅霈F泥石流、滑坡等地質災害, 就有可能會危及大眾的人身安全, 且還會給受災地區的交通、通信等帶來不利影響, 不利于當地的經濟發展。所以, 必須加強對地質災害的防護, 無論是人力還是物力, 當地政府都應當給予大力支持, 對出現重大災害的地區, 應當加大關注力度, 設置地質災害防治系統, 有效預測地質災害的發生, 保障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促進社會的穩定發展。

2 地質災害防治的作用

就目前地質災害的情況而言, 其不光屬于科學研究領域, 還屬于社會公共學研究領域。從宏觀角度出發, 地質災害的防治不只需要及時消除地質災害的危險性, 還應對利用地質環境引起重視, 目的是為盡快解決問題。從長遠發展角度出發, 就必須提高地質環境的穩定性?;诖? 就應對地質災害的防治加強研究, 降低地質災害出現的幾率, 同時還應及時處理地質減災問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 為突顯防治效果, 必須從以下方面開展, 分別為:地質災害的防治、地質環境利用。

3 地質災害的防治措施

地質災害一旦出現, 其帶來的損失無法估計, 就連引發的安全問題也無法預測。所以, 就需要減少地質災害帶來的損失, 有效解決安全問題, 必要時, 還應采用合理、有效的措施來進行防治。

3.1 創建地質災害調查區域

就目前情況而言, 要想有效的防治地質災害, 減少災害帶來的損失, 必須在地質災害頻繁出現的地區創建調查區, 而且還需要成立特別調查小組, 專門研究地質災害的地形地貌、氣候等特點, 做到可以精確預測出地質災害的發生, 并及時采用措施進行處理。除此之外, 還應依照地質災害的特征合理劃分等級。等調查研究結束以后, 調查小組還應對地質災害高發地區的特征展開探究, 并采用有效措施防治地質災害, 進而為防治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

3.2 設置警報裝置

為對地質災害地區的防治成效進行分析, 必須事先在該區域設置警報系統。如果警報裝置應用符合要求的檢測技術, 就可以檢測地質災害, 而且還能在災害出現以前, 將收集到的地質信息及時反饋給所需部門, 并積極采用防治措施, 目的是為減少地質災害帶來的損失。

3.3 創建緊急處理制度

當前階段,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 人們也開始對地質災害的處理提出嚴格要求。除了創建地質災害調查區域以外, 還應構建災害緊急處理系統, 尤其是那些頻繁出現地質災害的地區。此外, 還應采用先進技術, 并將其和相關資源結合在一起, 創建災害響應制度, 并對其進行完善。一般來說, 上述機制主要是由網絡信息平臺、應急設備以及處理技術等組合而成。一旦出現地質災害, 便能在短時間內到達災區, 快速開展救災工作, 保證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 減少受災損失, 穩定社會。

4 地質環境利用

4.1 利用建設工程地質環境

在工程地質環境建設中, 利用地質環境占據著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具體可通過以下方面表現出來: (1) 對工程的地質信息以及影響因素等進行分析。只有全面了解地質環境的風險種類, 才可以創建安全、穩定的工程地質環境。當然, 在建設地質環境的過程中, 還應對其穩定性進行評價, 避免再次出現地質災害; (2) 樹立長遠發展理念。眾所周知, 長遠發展理念在防治地質災害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單就地質環境的利用現狀來說, 人為因素不容小覷。 (3) 當創建工程地質環境時, 不光需要對工程和地質的穩定性進行評估, 還應當確立可持續發展觀, 有效的提高對地質環境的利用。

4.2 區域地質環境的利用

在對區域地質環境進行利用時, 應綜合考慮工程建設的特征??傮w而言, 應該著重注意以下幾點內容:一, 對區域地質環境的安全情況進行分析與判斷, 并依照地質環境利用評價體系來了解區域的地質環境;二, 在了解地質資源之后, 還應合理利用其它地質環境。結合實際情況, 對地質環境進行細化, 尤其是在經濟發展期間, 更應充分利用自然資源來帶動本區域的經濟發展。

5 結語

綜上所述, 當突發地質災害時, 必須及時采取措施來進行處理, 同時還應利用地質環境, 將地質災害的防治工作落實到位, 并充分發揮其重要作用。

摘要:最近幾年來,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 人們開始對生產建設環境提出嚴格要求, 尤其是其安全性和穩定性。單就地質災害來說, 其會直接破壞生產建設環境, 而且還是毀滅性打擊, 所以, 就需要及時應對上述情況, 并提前制定好預防方案。此外, 還應對地質環境利用引起重視, 因為它會直接影響到生產建設, 當然, 還有必要對地質環境的安全評價結果進行分析, 目的是為更好的明確工程建設的范圍和規模, 從而盡快實現經濟發展目標。

關鍵詞:地質災害防治,地質環境利用,分析,闡述,研究

參考文獻

[1] 汪磊.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利用問題及對策分析[J].科技風, 2017 (24) :104.

[2] 閆國芹.地質災害防治策略和地質環境應用探討[J].價值工程, 2016, 35 (10) :207-209.

[3] 王亮, 劉長憲.解析地質災害防治及其地質環境利用[J].建材與裝飾, 2016 (11) :205-206.

[4] 張朝月.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利用問題研究[J].科技展望, 2015, 25 (06) :129.

環境地質調查報告范文第5篇

摘要:邯鄲市武安市由于礦產資源豐富,當地對其進行了較長時間的挖掘,挖掘出較多的煤礦資源較大,致使當地出現多處有采空區、水資源遭到污染、土地廢棄嚴重和地質環境結構變復雜等問題。因此本文以燕山西部鐵礦區礦山為例,對其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做出改進措施,切實的對礦山地質環境進行保護,降低在開發的過程中出現的生態環境污染的問題。

關鍵詞:礦山地質環境保護 環境治理 因地制宜

1.測區概況

本次所要治理的區域位于武安市西寺莊鄉中寨村北約2.0km處,中心地區地理坐標為東經114°06′33″,北緯36°48′01″,總治理面積達到了0.731km2 。治理區位于太行山東麓與華北平原接壤處,屬低山丘陵地帶,地勢北高南低,北部燕山海拔500m左右,為治理區制高點,南部三個山丘夾兩個溝谷,均呈長條狀。治理區山坡較多,存在大量廢棄農田,較少的植被覆蓋。本地區年降水量中等偏少,無常年性地表徑流,并且水源順山體裂隙入滲到地下,以地下水的形式排泄,地表水較少。

2. 礦山現狀及問題

2.1水資源問題

測區范圍內,礦山的開采方式都是采取的露天開采的方式,最低開采標高位于當地最低侵蝕基準面之上,礦業活動未造成含水層破壞,雨水地表徑流發生變化,水源順山體裂隙入滲到地下,地表水變得更加稀缺。

2.2礦區周圍問題

治理區內礦山地質環境條件復雜,礦山地質環境問題類型多。南部為三個山丘夾兩個溝谷,三個山丘山坡上私采亂挖的群采現象十分嚴重,大量土地荒蕪。小型采坑眾多,方量最小0.5m3,最大20m3,廢棄渣堆隨意堆積于群采區周圍。

3. 主要施工方案以及工程量

3.1施工原則

采用“因地制宜、重點突出”原則,對本測區進行環境治理和改善。在對治理區進行治理時應減少對現有周邊環境的污染。布置溝道時應充分利用已有的自然溝道或者洼槽,在對治理區進行充分的考察和評估之后,礦區采礦應減少開挖工程量,以降低工程造價。溝床縱坡的選取應盡可能選擇坡度較大的,并且最好與天然坡度與坡向相同或近似,以減少開挖工作量。對排水溝上部及兩側的地表水,應進行進行攔截和排放,防止地表水大量入滲,造成兩側坡的滑坡。綜合利用多種手段相結合的方式對掌子面、渣堆、殘山、采坑等礦山地質環境問題,進行綜合整治。

3.2工作完成情況

修建了長約2151.3m的截排水溝,改造并增設道路2845.4m,在相應排水及輸水處鋪設4829.5m長供水管道。

為填埋和整平采區礦坑和地表,共整理處殘山土石方445705.4m3,需削掉不穩定斜坡62982m3 ,原有和改善過程中出現的危巖和平臺臺面覆土分別有19314m3和190684.35m3,都一一進行了清除。擋土墻基槽開挖12661.5m3,干砌石擋土墻15579.65m3,漿砌石擋土墻18528.86 m3,修建排水溝1024.5m3,修建支道1027.4m,修建田間道路1818m;鋪設供水管道4829.5m,外購土110875 m3,為充分利用山坡荒廢田地和改善周邊環境,種植了1722株核桃樹,59120株荊條,1134株柏樹和313株楊樹等。

4. 工程項目治理前后對比

4.1地表處理

在未進行改良前治理區地表覆蓋許多砂石,地面坑洼較多,有許多坡度較陡的土坡,如圖4-1所示,通過治理,環境得到了良好的改善,地面抹過石灰,變得較為平坦,坑坑洼洼被填平,陡坡也被進行了治理被進行削坡,沒有原來的陡峭。

為進行治理前,植被覆蓋度較少,只有少許的荒草和灌木,不能夠對水土進行很好的保護,如圖1所示,進行治理后原有的荒草被小麥、蘋果等水果和農作物所代替,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改善了礦區的周邊環境,如圖1和2所示。

5.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取得

項目受到省廳、市局及專家領導的高度重視,并多次蒞臨現場指導工作,其中一期、二期項目治理完成后,恢復林地、梯田總面積約486.6畝,治理區內種植核桃樹、蘋果樹等多種經濟農作物,且建有大型魚塘兩處,為當地群眾提供了大量就業機會,提高了村民的經濟收入,受到當地政府和群眾的好評,有效的解決了歷史遺留問題,改善了環境空氣質量和礦山生態環境,為當地的礦山治理提供了有效的參考模式,起到了示范作用,從長遠發展來看,將會產生很好的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

6結束語

經對治理區域所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并綜合現有資源和資料,為治理區域的治理提出幾點可行性建議,并進行實地操作,經過對工程項目的順利實施,為本單位在礦山環境恢復治理工程方面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培養和鍛煉了技術隊伍,為后續項目的順利承攬打下了堅實基礎。

[1]彭茜,程宏偉,喻上坤. 礦山環境恢復治理保證金制度困境與出路分析[J]. 中國礦業,2017,(05):20-24+45.

[2]董宇婕. 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研究[J]. 中國金屬通報,2017,(03):59+53.

[3]劉瑞平,徐友寧,何芳,喬岡,張江華,柯海玲,陳華清. 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模式研究[J]. 青海環境,2016,(03):102-108.

環境地質調查報告范文第6篇

1.我國礦山環境恢復治理法規及部門規章中的激勵制度

涵蓋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激勵機制內容的法規及部門規章主要有2009年頒布實施的《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規定》(國土資源部第44號令)、2011年頒布實施的《土地復墾條例》(國務院第592號令)、2006年財政部、國土資源部、環保部(原環??偩?共同下發的《關于逐步建立礦山環境治理和生態恢復責任機制的指導意見》以及2005年國務院出臺的《關于全面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的通知》等。在這些法規及部門規章中,對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激勵機制建立秉承的原則、對象、治理的主體等有關政策做了進一步的落實。[1]2005年,《國務院關于全面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的通知》明確提出,探索建立礦山生態環境恢復補償制度,按照“誰破壞、誰恢復”的原則,明確治理責任,保證治理資金和治理措施落實到位,新建和已投產生產礦山企業要制訂礦山生態環境保護與綜合治理方案,廢棄礦山和老礦山的生態環境恢復與治理,按照“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積極探索通過市場機制多渠道融資方式,加快治理與恢復的進程;并要求財政部、國土資源部等部門盡快制訂礦山生態環境恢復的經濟政策,積極推進礦山生態環境恢復保證金制度等生態環境恢復補償機制。據此,2006年財政部、國土資源部、原環??偩止餐掳l了《關于逐步建立礦山環境治理和生態恢復責任機制的指導意見》,對《國務院關于全面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的通知》提出的制訂礦山生態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方案的有關政策作了進一步落實,并提出了建立礦山環境恢復治理保證金制度的具體要求?!兜V山地質環境保護規定》(國土資源部第44號令)的出臺,彌補了《礦產資源法》的立法不足,增加了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激勵政策的具體管理法規和可操作性措施,對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具有重大指導作用。其在第三條和第六條中規定“國家鼓勵企業、社會團體或者個人投資,對已關閉或者廢棄礦山的地質環境進行恢復治理”和“誰投資,誰受益”。2011年發布的《土地復墾條例》(國務院令第592號)第9條規定“對在土地復墾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給予表彰”,第二十三條規定“對歷史遺留損毀土地和自然災害損毀土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投入資金進行復墾,或者按照‘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吸引社會投資進行復墾。土地權利人明確的,可以采取扶持、優惠措施,鼓勵土地權利人自行復墾”。許多地方性法規中也對礦產資源開發環境保護作了相應規定,這些原則性的規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地解決礦山環境保護具體法律制度彈性較大、穩定性不強的風險,賦予地方政府更多的規章制定的靈活性。

2.地方相關制度建設 部分省份出臺的政策法規中,也包含了對礦山環境恢復治理的激勵政策。河南省國土資源廳關于《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規定》的實施意見中提出,“礦山地質環境保護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誰開發誰保護、誰破壞誰治理、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河南省國土資源廳依據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規劃,按照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程項目管理制度的要求,對市、縣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給予資金補助”?!栋不帐〉V山地質環境保護條例》第七條規定:“鼓勵單位和個人投資礦山地質環境的保護與治理”。第二十九條規定:“投資治理已關閉或者廢棄的礦山,投資人可以依法享受投資收益,但不得損害他人的合法權益”。第三十一條規定:“采礦權人按照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綜合治理方案進行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從廢石(矸石)、尾礦中回收礦產品的,可以依法減免礦產資源補償費”?!逗邶埥〉刭|環境保護條例》第四條規定:“縣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本行政區域內地質環境保護工作的領導,組織和督促有關部門、單位和個人采取有效措施,保護、治理和改善地質環境,防治地質災害。地質災害多發區的縣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地質災害防治所需經費列入年度財政預算??h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制定優惠政策,鼓勵和支持地質環境治理活動,并對取得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第十一條規定:“由社會資金投入的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和地質災害治理項目,可以根據治理的難易程度和投入產出比率給予投資人一定年限的治理成果使用權。”《江蘇省地質環境保護條例》第四條規定:“地質環境保護堅持保護優先、合理利用、誰開發誰保護、誰破壞誰治理、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第二十條規定:“對本條例實施前廢棄礦山的地質環境恢復和治理,能夠確定責任人的,由礦山所在地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督促其依法恢復和治理;不能確定責任人的,由礦山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組織恢復治理,所需經費由省、設區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安排??h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采取措施,鼓勵單位和個人對廢棄礦山的地質環境進行恢復和治理。”另外遼寧等其他省份也提出要按照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鼓勵單位和個人投資治理。雖然大多數省份在政策法規中提出了鼓勵礦山環境恢復治理的意見,但具體的激勵機制尚未健全,有些省份甚至沒有具體的激勵措施,礦山環境恢復治理的激勵機制還處于探索階段。

二、各地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激勵機制建設經驗探索 1.礦山地質環境治理與土地開發利用相結合

江蘇省出臺政策明確規定,“在開展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項目時,對于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原礦業廢棄地通過整治復墾可形成農用地的,經驗收合格,可以置換為建設用地指標;整治后可作為建設用地使用的國有礦山廢棄地,可納入政府土地儲備,以土地出讓收益補償礦山廢棄地的整治資金缺口”。福建省福州市延平區水東街道紅桃山特大型滑坡治理與房地產開發相結合,區政府通過土地招拍掛政策既消除了地災,又增加了3000多萬招拍掛地價款的收入;清流北山滑坡治理與造地相結合,通過北山滑坡治理,填土造地可開發區域面積1027畝,新增用地將用于清流城市建設,滑坡治理工程竣工后將為清流再造一座城。

2.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與余留資源開發相結合

江蘇省出臺政策明確規定,在開展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項目時,在整治最終境界的前提下,確定余量資源,余量資源收益進入項目恢復治理資金專戶,專項用于礦山環境綜合整治,利用的余量資源免交礦產資源補償費。江蘇省句容市對市域內的廢棄礦山進行治理,利用句容少姑山建筑石料灰巖礦能再利用開發的特性,允許治理者對部分廢棄礦山利用余量資源,將其折算為治理費用,政府不再出資用于治理。福建省泉州市針對位于安溪縣感德鎮潘田村的地質災害區治理,提出“以礦救災,整體搬遷”的工作思路,利用廢棄礦山的殘余資源量折算治理費用,引入企業整體承包整治項目。拍賣采礦權使用費5000多萬,引入企業整體承包整治項目,村中余留資源轉讓給潘田鐵礦,人均獲得5000元收益,另有1000元作價入股,每年村里可得200余萬元的分紅。

3.與景觀資源、旅游資源開發相結合

各地方政府以旅游景觀建設和旅游開發為紐帶,以旅游項目開發模式籌措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資金。浙江省紹興市永興石料廠治理工程,投入治理資金1100萬元,治理面積16.8畝,治理后的項目工程成為鏡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的主要景點之一。福建省廈門集美區出臺政策鼓勵民營資本參與裸露山體的治理,以閉坑的采石場為基礎,建起集志、海翔、仙靈旗等10多家休閑農莊,發展了當地的鄉村旅游,壯大了第三產業,增加了農民的收入。福建省長樂市將市域內廢棄采礦點改造成公園,利用公園設施、景點的冠名權資源,吸引了煙草公司、保險公司、華能電廠、市建筑協會等團體的資金投入用于廢棄礦山地質環境治理。

4.與稅收、金融優惠扶持政策相結合

山東省濟寧市本著“誰投入,誰受益”的原則,制定了一系列鼓勵投資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的優惠政策。規定外商和其他單位及個人單獨投資復墾治理國家已征用的塌陷地,從有收益之年起,10年內免交國有土地使用費,10年后實行減半征收煤礦企業復墾塌陷地的,收益和土地權屬的確定按國家有關規定辦理;其他單位和個人復墾國家未征用的塌陷地進行糧食生產的,3年內免交合同定購任務,并按國家有關規定給予稅收優惠照顧;從事種植養殖業生產的,從有收益之年起,3年內按國家規定給予稅收優惠照顧,并延長承包經營期限,種植業可延長到30年,養殖業可延長到50年;外商和其他單位及個人投資入股參與復墾治理的,按其投資比例享受收益分配。廣西梧州市在出臺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激勵政策上,針對地質災害的治理,除加強財政投資外,還積極爭取亞洲開發銀行貸款、國家開發銀行貸款,并采用其他融資方式,實現資金的周轉。如棗沖小區安置房二期采取先由開發商建設,再轉交給政府的BT模式(Built-Transfer,建設-移交)。對治理后適宜建設開發的地塊,采取拍賣出讓和城市開發等商業化運作方式。

5.與行政、保障民生政策相結合

部分省市(縣)出臺政策將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與下山脫貧、生態移民、新農村建設、市政工程建設等保障民生的政策相結合,開展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重慶市通過整合土地整理、巴渝新居、新農村建設、危舊房改造、高山移民、退耕還林、扶貧和救災等資金,結合市級地災專項資金,采取搬遷避讓的方式,將受地質災害影響的群眾撤出危險區域,從而改善搬遷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改善居住環境,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2008年至2010年,通過“金土工程”的實施,共計搬遷避讓受地質災害威脅群眾8811戶29543人。寧夏固原市西吉縣通過礦山地質環境搬遷避讓治理項目的實施,優化了農村道路、美化了農村面貌,降低了新村建設占地面積,僅馬建鄉龐灣、臺子、劉垴,新營鄉玉皇溝村4個搬遷避讓點至少凈增耕地100畝,人均耕地面積達到4.4畝,耕種條件得到基本改善。

三、存在的困難與問題

1.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任務艱巨,所需的治理資金供應和保障龐大

從待治理的礦山數量來看,據《礦山地質環境調查報告》(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2008年4月)顯示,受調查的113390個礦山中,礦山地質環境受到嚴重影響的礦山有8457個,受到較嚴重影響的礦山有54091個,受到輕微影響的礦山有39088個,需要在全國部署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程212個,要治理的礦山總數為15678個,其中近期治理的礦山數為7080個,遠期治理的礦山數為8598個。從全國礦業開發破壞的土地面積和已恢復治理面積的差距,同樣可以看出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任務艱巨。據資料顯示,截至2007年,全國礦業開發占用和損壞土地面積為165.8萬公頃,其中尾礦堆放90.9萬公頃,露天采坑52.2萬公頃,采礦塌陷20.3萬公頃。而我國累計恢復治理礦山環境總面積僅為15.5萬公頃,尚達不到破壞土地面積的10%。2007年,11.3萬公頃礦山土地被損壞與占用,恢復治理礦山環境總面積僅為3.8萬公頃,占年新增損壞土地的33.63%。

2.缺乏多元投資機制

任何參與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項目的投資行為都是為了獲得某種利益、滿足人類特定群體的某種特定需要為內在驅動動力。政府投資是為了促使國民經濟健康發展,是為了落實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并重的根本原則,以及落實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緩解約束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瓶頸,滿足社會福利最大化的要求,社會個人或團體機構投資是為了更好地滿足其本身的投資、需求、效用偏好,來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即使是社會上的機構或個人的捐贈行為,也是為了實現上述的兩種目的或兩者之一。目前,針對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項目資金的投入,如何優化配置好政府資金與民間資金的投資活動,如何發揮政府資本的導向、補缺和“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投資機制,如何實現民間資本投資的主導作用,是削減中央政府財政或地方財政的包袱、解決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資金投入不足問題的基礎。根據政府資本和民間資本投資的行為指向不同,利益驅動機制的差異,可以通過制度創新手段建立法制化的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多元投入機制。

3.缺少引進民間資本可操作性細則

雖然有些省份出臺的《礦山地質環境保護條例》明確規定了礦山地質環境保護應當堅持誰開發誰保護、誰破壞誰治理、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并鼓勵單位和個人投資礦山地質環境的保護和治理,但對于引入民間資本投入礦山恢復治理的工作,還沒有出臺具體可操作性的指導細則。部分市、縣積極探索,開展了一些有益的嘗試,但都各自為政,做法不一,沒有統一的政策依據。應盡快出臺國家層面的鼓勵政策,明確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的利益分配及恢復治理后土地的相應使用政策。

四、相關建議

1.引入市場機制,出臺土地使用權等多方面的優惠政策,積極鼓勵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活動

政府以公開、公平、誠信為基礎,對需要治理的礦區地塊采用定期公開招標公示制度,治理地塊的投資底價可由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委托具有評估資質的單位進行評估。確定治理地塊的底價后,由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組織招投標或掛牌。申請對礦山地質環境進行治理的投資人,可通過投標、掛牌的方式獲得指定地塊的治理權。環境治理工作結束后,經投資人申請,市、縣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要進行檢查驗收,驗收合格后,根據土地用途,提供土地使用權,并辦理土地使用手續。對在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方面取得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市縣人民政府應當給予表彰和獎勵。

2.從財政、稅收、金融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吸引民間資本參與礦山環境恢復治理活動

財政方面,政府可為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的技術、設備的投入制定一系列財政補貼政策,在預算上對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的相關產業實行大額度補貼等;稅收方面,對于民間資本可采取免繳國有土地使用費等優惠政策;金融方面,政府可為民間投資商提供一些必要的擔保措施,以便在銀行取得授信,以及制定民間投資商可獲得一定利率優惠、適當延長其貸款期限等優惠政策。

3.加強部門聯合,各部門從其職能出發,給予技術支持和產業扶持 財稅、金融、農業、林業、畜牧水產等部門要從各自的職能出發,對開展此項工作給予支持,各相關部門應給予礦山環境治理的投資人具體技術指導,多個部門聯合出臺優惠政策,積極引導多渠道資金開展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工作。在符合產業政策前提下,對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區替代和接續產業發展項目給予項目核準、審批及產業扶持政策支持。制定礦山地質災害治理產業扶持政策,爭取國外資金援助和技術支持。

4.盡快出臺國家層面的鼓勵政策,明確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的利益分配及恢復治理后土地的相應使用政策

制定和完善礦山開采與土地資源的保護法律、法規。出臺激勵民間資本參與礦山環境恢復治理的細則,對歷史遺留問題實行“誰治理、誰受益”的鼓勵政策。合理分配企業、政府、農民利益,進一步改善礦山地質環境,積極拓寬我國礦山環境恢復治理的投資渠道。盡快出臺系列政策,明確恢復治理后土地的相應使用政策,使恢復治理后的土地得到相應的利用。

上一篇:寒假安全告家長書范文下一篇:合規學習活動總結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