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環境心理學論文范文

2023-04-04

環境心理學論文范文第1篇

關鍵詞:心理需求 行為 交往 校園環境 景觀設計

0 引言

順應高等教育理念的轉變,塑造能夠促進交往、滿足學生全面發展的充滿活力和文化氣息的校園環境,已成為一種普遍的共識和追求”。一個擁有特色的校園環境,一定是充滿活力的、生長型的,它吸引著校園中的師生,也使師生更愿意參與進來,形成環境—行為心理的良性互動。

1 相關理論和概念

1.1馬斯洛需要理論1954年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A·H·Maslow)在他的成長動機論中提出了“需要的層次”論,其理論提出人類有五種基本需求,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愛的歸屬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

1.2行為的概念行為是人的心理反應,行動的目的和動機是為了滿足人們的需求。

1.3交往的概念交往是人類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動方式,是人與人l之間發生社會關系的一種中介,是以物質交往為基礎的全部經濟、政治、思想文化交往的總和。

2 促進交往的校園環境景觀設計

根據馬斯洛的人的需要層次理論,從屬和愛的需要是人的摹本需要之一,又是滿足更高層次需要的基礎和手段之一。這種需要在接園生活中表現為師生對交往活動的需求。尤其目前大多數高校都采取全日寄宿制,大多數學生遠離家庭,若社交動機或好群行為得不到滿足,就會產生孤獨感,不僅有礙人們互通思想、情感和互相理解,而且對心理素質的形成會產生消極影響。世界衛生組織近來提出,現代健康觀念已不僅指身體沒有缺陷或疾病,而是在精神上、身體上和社會交往上保持健全的狀態。這種新型的健康觀進一步說明了交往對身心健康的積極作用。

2.1滿足必要性行為的校園環境景觀設計 楊·蓋爾把我們的戶外活動類型分為必要性活動、自發性活動和社會性活動,每一種活動類型對于物質環境的要求都大不相同。在高校校園環境中必要性行為主要表現為認知識別和功能使用。認識活動是人在環境中定向、定位和尋址并能在付諸行動之前理解環境所包含的涵義,并尋找適當的參照系給自身定位,要求空間的可識別性。功能使用指學生學習、生活、運動等基本行為,將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走向集中型、智能化。

由于這一類型的活動在一年四季各種條件下都可能進行,參與者沒有太多選擇的余地。因而也是對環境使用者影響最大、關系最密切的環境。符合師生必要性行為心理需求的環境景觀設計,有助于提高任務績效。

2.1.1教學環境 這里所說的教學環境不是教學、科研工作直接使用的空間,而是在進行教學、科研工作的建筑以外,包圍教學建筑的一切空間,它為其所包圍的教學建筑內部活動提供適宜的環境。這些空間應該具有滿足教學建筑采光、通風要求的適宜尺度,并應該是開敞、明快、寧靜的??紤]到教學樓的采光和通風要求,不宜緊臨教學建筑的外墻種植高大的喬術和茂密的灌木,以避免使空間變得陰暗、蔭蔽。為創造寧靜的環境,教學空間內,最好布置成步道區,也不宜設置運動場地。在教學區內,可以在建筑群中有重點地布置一兩個尺度適宜的景觀空間,作為學生等候上課和課間休息的活動場所,也是校園的必要景觀區。且作為校園的主要知識傳播中心和師生活動服務中心,高效、快捷、明確的環境識別是這一區域的環境景觀特征。

2.1.2交通環境 道路是組織整個校園空間的骨干。而交通空間是以疏導人流、車流為主要功能,它既是在建筑物圍合的許多空間之內穿過,又構成了一種特殊的狹長空間??煞譃槿肆?、車流、人車混流交通空間,其寬度應與人流、車流相適應,并配合設置綠化及必要的輔助設施,包括停車場地。交通空間是動態的、喧鬧的,應盡可能降低其對臨近建筑或地帶的影響。交通空間宜是開敞的,不宜是封閉的,使人們行走其間能夠左顧右盼看到周圍景觀,尤其車流交通空間應該具有開闊的視野,以防止發生交通事故。

林蔭道是一種特殊的交通空間,它是以沿道路一側或兩側成排種植闊葉樹,形成樹冠綿延覆蓋下的遮蔭交通空間,對于劃分空間、遮陽避暑、降低噪音具有重要意義。對于過長的步行道,還應該設置景觀節點或變換路兩側的風景,防止產生視覺疲勞。對于大面積的方形草坪,我們應滿足師生抄近路的習慣,設置斜向鋪裝。清晰的環境識別有助于人們有效的組織路線,在重要的交通點設置方位指示牌是十分重要的。

2.1.3體育運動環境 體育運動環境是指進行體育教學、鍛煉、比賽等各種體育活動空間的環境。各種運動空間的場地尺度,應符合有關規定。運動空間是喧鬧的,在功能分區上,應為其安排適當的位置,盡可能減少對其他建筑的噪聲干擾。在各個運動空間周圍宜適當種植喬木、灌木和草坪既可作為隔離地帶,隔離帶可以減低噪音,又可以起到部分遮蔭作用,以供人們在運動間隙時休息使用,也為那些觀看的人提供場所,促使更多的學生加入體育鍛煉。

2.1.4學生宿舍環境 我國高校傳統的布局是由教學區、學生宿舍區、體育運動區及教師生活區構成的,但是隨著大學與社會的接軌,學生宿舍區越來越淡化,很多宿舍區布置在校外,這在一定程度上給了學生更多自由的空間,但更不利于學校的管理。大部分學生反映這種方式不利于同學間的交流,更不存在班級的含義,高中一直處于填鴨式教育的學生很難適應,以至于成績直線下降。我們更傾向于宿舍的公寓化轉化,滿足學生的不同層次的需求,且布置在校園的邊緣,根據地域氣候,朝陽避風,與學生活動中心、食堂、操場、教學區方便到達。通常當教學區、體育活動區、學生生活區呈三角狀態布置時,相互之間距離最短,利用率最高。在宿舍區周邊也應提供相應的生活設施。對于宿舍周圍的商業攤點要統一管理,盡可能在不破壞環境衛生的情況下,滿足學生的需求。

2.2促進自發性行為產生的校園環境景觀設計 自發行為與必要性行為不同,只有在人們有參與的意愿,并且在時間、地點可能的情況下才會產生。對于環境規劃而言,這個層次上的環境提供是非常重要的,它決定著校園環境的活力。交往與群化是人們社會聯系的基礎,對師生溝通、學科交融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F代校園更加強調交往的隨意性和偶然性,如聊天、曬太陽、散步、駐足觀望等。為此,要提供一系列從開放到私密的領域性環境空間,滿足不同個性學生的需求。在整個校園環境中建筑物把校園分割或圍合成許多大大小小的空間。如若想把校園中所有的空間都布置得十分完美,恐怕是不需要的,也是不可能的。這就需要區別各個空間的重要程度,確定一級空間、二級空間和三級空間,分別在尺度、形態、性質、營造等方面給

予不同的處理,支持不同的行為,并運用收和放的布局手法把空間聯系起來,形成空間序列。

2.2.1一級空間 一級空間指的是校園主要廣場空間、主軸線空間或重要的歷史性空間。這種環境空間要體現校園的獨特性,是重要的禮儀性活動的使用空間,應給人開敞、明快、振奮的感覺。一般300m為該區域的控制尺度。300*300m是步行者愉快勝任的適宜距離,亞歷山大在《模式語言》中建議的節點距離300碼(約275m),300m也與中國古代風水形勢說的“百尺為形,千尺為勢”中的千尺(千尺約為230-350m)不謀而合。因此,將300m作為控制規模是合適的,便于學生、教師愉快的感知。在一級空間處理中,很多規劃設計只強調了氣派,忽視人對于環境尺度的控制把握,造成了非人性化尺度的空間浪費。因而我們在這個層次的開敞空間中更強調環境和人的互動。

2.2.2二級空間 二級空間應該包括小型的庭院、樓間綠地等空間,具有一定的景觀特征。這是個中觀尺度的空間。C·莫丁在《城市設計:綠色尺度》一書中提出70*70m~100*100m作為充滿活力又宜人的尺度,其空間的感受是符合人性化要求的。將之作為大學校園中觀空間的控制尺寸可以營造理想的景觀節點,有利于校園環境景觀的有機生長。二級空間往往在校園環境中均勻分布,它是校園中每個功能區的景觀核心,相對封閉,使用者也相對穩定,而且使用時間延續性長。由于在該空間中會出現多種層次的行為需求,我們應該通過景觀元素進行空間劃分,滿足人們的不同需要。

2.2.3三級空間 在校園中,我們最簡單的“交往”是指師生之間三三兩兩的個別交談。他們或事先約定,或是偶然相遇,從一般的寒暄轉入對某些課題的探討。這就需要有一個適宜的小環境,從而產生交往空間的需求。但是,這種隨時隨地可能出現的少數人的個別交談,既不需要太大的空間,也不必是特定的專用空間。因而,我們就需要在校園中師生時常經過的各處,如道路旁、水池邊、樹蔭下、建筑前后和建筑內部的門廳、走廊旁,安排適宜尺度的小環境,設置座位,隨時供師生交談使用。這種經過精心布置的功能性景觀區就是我們交往開始的地方,我們把它看作校園環境中的三級空間,也就是微觀空間尺度。24m是蘆原義信先生認定的室外空間的基本單元尺度,并對其做了充分的論證,有著合理的人文依據。將24m作為校園微觀空間的控制尺度,可以有效合理安排建筑庭院、小品、綠化、地面鋪裝等,營造人性化的近人尺度空間。

3 結語

新時期的高校校園不再僅僅是為教師和學生提供學習、研究的場所。優美的景觀環境對人身心的塑造,是其精神效用的體現。在高校校園環境景觀設計中,我們應從大到廣場、游園,小到一凳一椅進行全面、細致的考慮,做出最大可能地滿足師生行為心理需求的校園環境景觀。

參考文獻:

[1]畢巖.關于大學環境教育的思考[J].沈陽建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3)59—61

[2]馮鐵丁.環境心理學與心理環境學.國防工業出版社.1996.

[3]石謙飛.建筑環境與建筑心理學.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09.

[4]趙玫,高巍.呼喚積極參與的人性戶外空間—清華大學校園廣場間間環境行為調查與評價,華中建筑.2005.05

[5]靳路明.現代校園空間意象研究,河北農業大學學報(農林教育版).2006 3.

[6]王文友.空間·文化-個性-情趣—關于高等學校校園環境的思考規劃師2000,02.

[7]王文友.空間·文化·個性“情趣—關于高等學校校園環境的思考.規劃師2000.02.

[8]馬丁·皮爾斯著/王安怡、高少霞譯.大學建筑.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3.

環境心理學論文范文第2篇

關鍵詞:數字化教學;課程改革;體驗式教學

近年來,黨和政府愈加強調心理學在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生活中的重要性。習近平總書記在2014年教師節參觀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時,更著重強調了心理學對于優化人才培養的重要性。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中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而其中創新更是放在首位。所以,不斷改革更新我們的教學方式與教學手段,在教學中實現創新,實現與時俱進,是國家與社會的客觀需求。

一、意義

1.多媒體時代的呼喚。20世紀90年代初,數字化教學手段作為一種輔助的教學手段開始在我國教學中運用。創建“數字化教學平臺”,能夠充分發揮現有信息化基礎設施、設備的作用,是進一步推進新課改的重要途徑。隨著時代的發展,創新越來越成為推動經濟騰飛、增強國家競爭力的強大動力。而核心技術的開發主要來源于人才的培養,因此提高人才的創新能力是順應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將大學的創新教學融合于數字化教學模式之中,充分發揮數字化教學的特點,更加完善構建大學資源平臺,豐富授課形式,為培養創新型人才提供更加有力的輔助手段。

2.應用心理學的新進展。當代應用心理學教學正是處于不斷進步、不斷探索的階段,而我們也總結了傳統應用心理學教學中的幾個問題:(1)理論大于實踐,教授大于探究。幾乎所有學過心理學的學生都會有這樣的感受:學的時候覺得很厲害,用學到的心理學理論可以解釋很多現象,但是現實生活中遇到問題的時候卻很少能派上用處。這就反映出了在教學過程中過于注重書本知識,使學生缺乏對心理與行為的感性認識,從而不能很好的應用于生活。而應用心理學所注重的就是“應用”二字。應用心理學的教學主要是課堂講授,也有教師采用了案例教學、多媒體教學來增強學生的互動感,但是學生的積極性提升并不明顯。(2)教學方式和內容不夠新穎。心理學是一個飛速發展的學科,國際上關于心理學的研究與應用心理學專業技術的開創每天都在進步。目前,許多心理學理論性的研究成果已被轉化為應用型的實用技術,在教育和生活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很多教師對此卻不太了解,仍然用固定的模式進行理論講授,使心理學變成了一種“解釋現象之學”,而無法成為真正的應用科學。(3)教學評估體系單一。當前教學體系中主要是以筆試的形式來進行考核,這就使學生的學習只是為了考試得高分,上課聽講、記筆記,考前死記硬背課本上的知識,而對應用心理學的知識和技能沒有真正的理解,也沒有運用的能力。

二、應用心理學的體驗式教學

1.體驗式教學概述。體驗式教學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地創設合適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以及自身積極的活動和思考,并對學生進行適當引導的情境化教導和學習過程,強調在課堂上師生雙方互動的主體作用,使教與學得到有機的平衡與統一。體驗式教學的內容豐富多彩,以實踐為基礎,以理論和技能的雙重提升為目的,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1)視聽感受型:通過觀看實踐的錄像,聽與課程相關的實踐過程的錄音,直觀的感受理論如何應用于實踐。(2)角色模擬型:創設一個故事情境,讓學生們在其中扮演角色,從而體會到每個角色的心理感受。(3)調查報告型:給定主題,讓學生進行資料搜集、實踐調查、總結報告等工作,讓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有更加深入的了解。(4)案例教學法:將各種心理學的相關文字資料和視頻資料引入課堂,直觀地展示理論。在如今的課堂中,體驗式教學在心理咨詢與治療、管理心理學等應用心理學學科中已經成為主流的教學方式。

2.數字化教學資源下體驗式教學的實踐。(1)數字化案例分析。將各種心理學案例的文字資料和影音資料引入課堂來更加直觀地展示,讓學生根據書本上的理論對案例中表現出來的異常心理現象和行為表現進行直觀的觀察、討論分析與診斷,將不同心理案例的表現進行對比,探討出現這些心理問題的原因以及作用機制。在實踐中,我們在應用性強的專業課程中選擇一些我國知名心理學專家經典的、成功的心理咨詢案例的錄像、音頻或者文檔,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而節選(做好隱私保護)讓學生觀看,讓學生感受思考案例中的咨詢過程、來訪者的心理變化、專家談話時的技巧等,然后學生交流感想,最后教師點評。這一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感受到心理咨詢的完整過程,完全突破了傳統教學中理論的教授。(2)多媒體教學。利用多媒體網絡媒介進行教學是對傳統的課堂教學的重大改革和突破。我們主要從兩個方面來實現多媒體網絡教學改革:一方面,推出精品課程,通過錄制精品課程、優質的課程可以普及大眾,有助于學習和復習。另一方面,在課上播放一些心理學的經典錄像(如:在兩性心理學課播放BBC錄制的《兩性奧秘——男女大腦探秘》)。這些經典錄像包括心理咨詢過程錄像、經典心理學紀錄片、心理學實驗等。視頻類學習資料由于具象化的特點,對于錄像中的知識,學生會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此方法與案例分析的區別是,此方法是從錄像中進行學習,而案例分析是將所學理論運用于給出的案例中。(3)數字化沙盤教學。沙盤游戲(箱庭療法)發展至今已成為一種以心理分析為基礎的獨立的心理治療體系。在多年實踐經驗的基礎上,結合中外心理學領域與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成果,開發出一套系統有效的“整合性箱庭(沙盤游戲)治療”的理論與技術,并逐步應用于實踐。在研究生實習指導中,指導實習生充分利用自身的專業優勢,結合綠波小學本身對沙盤游戲治療的熱情與以往實踐,提升了該校學生團體沙盤與教師團體沙盤的學術含金量。11月,根據本理論與技術和科技公司共同研發的APP應用產品“沙世界”已經在蘋果公司IOS平臺上全面上線,充分實現了箱庭療法的數字化。(4)數字化社會調查。進行社會調查也是體驗式教學的經典教學方法之一。讓學生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自己設計問卷,每人完成對應用心理學相關的并且自己感興趣的課題的調查,并對調查結果進行統計分析,然后共同探討調查對于自己的啟發及自己的看法。而當代利用數字化資源進行社會調查的方式也屢見不鮮,使用一些可發放問卷的軟件,將自己制作的調查問卷在網上進行發放,可以省時、省力的收集大量的問卷。而在數字化資源的應用中,我們也對學生布置了網上的問卷調查任務,并且給予了學生適當的幫助和建議,此方法在管理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等課程中均得到了有效的應用。

三、結語

21世紀我國高等教育進入到大眾教育階段,要求高校全面進行教學改革,以信息化帶動教學現代化。將應用心理學體驗式教學放置于數字化教學的嶄新背景下進行審視和思考,符合信息時代對心理學人才培養模式和教學轉型的新需求。充分借鑒國內外的先進經驗,突出應用心理學教學內容特色,以數字化教學環境為背景,分別將多媒體教學、網絡教學、數字化教學與適當的體驗式教學方法相結合,有針對性地指導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程度應用不同的體驗式教學方法,從而形成系統、科學的新型應用心理學體驗式教學模式方法論,進而推進心理學教學模式理論體系的建立和完善。為了使該課程有良好的教學效果,應進行有關數字化教學環境的研究,如遼寧省基礎教育教研培訓中心信息技術部就曾開展了以《“一對一”數字環境與各學科教學整合的問題與對策研究》為依據,對本課程進行合理的改革,并且在改革的基礎上加以應用。

我們通過教學方法及形式的變革,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符合社會需要的實踐創新型人才。唯有進行改革才能提高課程的授課效果,使學生最大限度的受益于此課程。

參考文獻:

[1]莫雷.培養心理學應用型人才的教學改革與實踐[J].中國大學教學,2008,(2).

[2]劉萬和.教育改革中數字化教學的利弊分析[J].甘肅科技,2012,(28):10.

環境心理學論文范文第3篇

摘 要:環境心理學的興起與發展與當時的環境惡化有關。環境心理學由最初研究環境對人行為的影響發展為研究人的行為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其目的在于探索人與環境的交互作用,試圖解決各種因環境而產生的人類行為問題。隨著全球生態與環境問題的日益嚴峻,關注人與環境相互作用和相互關系的環境心理學取得較快發展。環境心理學仍然在生態與環境保護以及自然與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環境心理學;人與環境;生態系統;生態危機

隨著工業文明的產生,各種生態危機、生態災難不斷侵襲著人類社會。自然資源的消耗與枯竭、環境污染、人口膨脹、交通堵塞、住房擁擠、廢物處理等等,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遭受到嚴重的破壞,人們越來越深刻地意識到潛在的環境危害,便出現了解決環境問題的學科。環境科學研究又發現,解決環境問題的若干癥結原來在于人們的心理,于是,環境心理學應用而生。

環境心理學興起于20世紀60年代,20世紀80年代逐漸成熟,到了20 世紀 90 年代以后開始注重個體與自然環境的交互作用。21世紀,隨著全球生態與環境問題的日益嚴峻,環境心理學開始研究生態與環境保護,以及環境與人的心理和行為之間的關系。由于生態心理學與環境心理學所關注的都是環境問題,因此,環境心理學也稱人類生態心理學或心理生態學。環境心理學最終的目的在于改善人類的生活、提升個體的生活質量,為建設和發展生態文明提供理論支撐。

一、環境心理學的產生及興起

人口、環境、自然資源和人的行為等問題便是環境心理學誕生的歷史與背景。環境心理學的興起與美國本土實用主義哲學有關。20 世紀,實用主義在美國盛行,對教育、政治、經濟和文化等都產生了重大影響。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將實用主義與心理學結合,發展出機能主義,影響了大批的研究者。實用主義強調行動和應用——有用即真理,而環境心理學強調以問題為中心,把實用主義作為一種社會思潮,起著對問題的研究作用。

自工業革命以來,科學技術的巨大進步以及人類對自然資源過渡與不合理的攫取,人與環境之間的矛盾日益激化,引發了人對自身活動的反思,科學和技術的迅猛發展在給人類帶來前所未有的物質財富的同時也造成了人類畸形的消費和災難性的環境惡果。1諸如水污染、空氣污染、臭氧層破壞、酸雨,以及一些野生動物的快速滅絕,都對地球的生態系統產生了巨大的損害。然而,環境問題并不是環境自發產生的,根源在于人類對自然資源的過度攫取,由此加劇了人與環境的矛盾。

隨著全球生態系統破壞加劇,許多國家開始意識到環境污染和破壞帶來的全球性危機,如果環境問題再不得到有效改善,人類的生活質量將受到極大影響。環境問題的產生與人類的心理、行為密不可分,心理學作為研究人類的心理及其行為的學科則與環境科學結合起來,通過心理學視角關注人們的環境意識、態度和行為,以及人與環境的相互影響,試圖解決人類面臨的環境問題。

在西方工業國家,大量建筑物的營建帶來了環境擁擠、空間減少、噪聲、壓力等,影響了人的生活質量,壓制了人的個性和需求,有些建筑還影響了人對美的感知與表達。尤其是在美國,城市建筑新舊更替,老舊的建筑被現代主義風格的新興建筑所代替,造成了人際隔閡、人際關系冷漠,甚至使許多窮人和少數族裔流離失所。在這種情況下,各種社會運動風起云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一些心理學研究者注意到生活環境對人類心理與行為影響的重要性,開始著手環境與人類行為相互作用的相關研究,探索人與環境的交互作用。

最先把心理學與環境聯系在一起的則是庫爾特·勒溫(Kurt Lewin)。他用數學函數描述人與環境的關系,認為人的行為取決于個體自身以及其所處的環境。勒溫的場論、生活空間、心理事件、個體內部對環境的表征等觀點奠定了環境心理學的發展基礎。

西班牙的 Enrich Pol1將環境心理學的發展劃分為四個階段:環境心理學的起源、美國轉型、建筑心理學和可持續的環境心理學。2

20世紀40年代末及20世紀50年代,許多為環境心理學的發展建立框架工作的學者們紛紛涌現出來。1943 年,格式塔心理學家布雷斯威克(Egon Brunswik)提出了環境心理學這一術語,并且在其“布雷斯威克透鏡模型”中強調了在構建對環境的知覺中個體主觀能動性的重要作用。勒溫用“生活空間理論”解釋人和環境的交互作用,并用B=f(PE)這樣一個公式來表示。3勒溫的學生巴克(R.Barker)和萊特(Wright)繼承了勒溫的思想,繼續從事環境心理學方面的研究,并把其發展為一種系統的生態心理學研究,研究真實環境對人類心理與行為的影響,并在1947年創立了“心理生態學”(Psychological Ecology),開啟了環境心理學的研究。

20 世紀 50 年代初,建筑師和行為科學家開始研究環境心理學的問題。他們開始考慮如何滿足使用建筑物的人的心理和行為方面的需要,其宗旨在于改善個體的生活質量以及有效解決現實的環境問題。

20 世紀 60 年代,環境心理學開始蓬勃發展??栁摹ぬ├?Calvin W.Taylor)等在美國猶他州立大學設立了“建筑心理學課程”。一些大學開始在心理學系正式開設環境心理學課程以及與環境心理學有關的研究課題。1964年,在召開的美國醫院聯合會關于醫院設計的會議上,第一次使用了“環境心理學” 這個術語1,但直到1973年,環境心理學這一術語才得以固定下來。1968 年,美國成立了“環境設計研究協會”,這是世界上一個研究環境和行為的綜合性、國際性學術研究團體。1969年,《環境與行為》雜志的創立,標志著環境心理學在以美國為中心的北美地區正式成立。2

20 世紀 70 年代,美國心理學會“人口與環境心理學”分會的建立,推進了環境心理學的研究與發展。1970 年,在戴維·坎特(David Canter D.V.)等人的提議和領導下,歐洲召開了首屆建筑心理學國際研討會,1973 年正式成立的人—環境國際研究學會(IAPS)取代了前者。1972年,聯合國在瑞典的斯德哥爾摩舉行第一屆國際環境保護會議,并把環境保護列為人類亟須解決的問題之一。1973 年,坎特在英國薩里大學(University of Surrey)把環境心理學作為研究生的課程,建立了環境心理學碩士點。1974 年,美國心理學創立了第 34 分會,并于 1978 年更名為人口與環境心理學,同時創辦了《人口與環境心理學》雜志。該學會的最初目的就在于改善人類行為環境與人口之間的相互作用。1979 年,《環境心理學雜志》創刊,標志著歐洲的環境心理學也以正式身份登上世界舞臺。3

20 世紀 80 年代,環境心理學取得了巨大的進步與發展。一是1980年在美國與日本東京合作舉行了第一次國際性環境心理學專題會,并成立了“人—環境學會”。二是1981年英國出版了《環境心理學雜志》期刊;三是出版了《人類行為與環境:理論和研究進展》與《環境、行為與設計心理學》系列叢書;四是斯托克斯(Stokols)和奧曼(Altman)等于1987年出版了《環境心理學手冊》,被視為環境心理學發展的里程碑,也是環境心理學成熟的標志,形成了完整的環境心理學理論體系。在這部涉及68位從事環境心理學研究的專業學者的巨著中,有關的研究被分為6個基本的領域,形成了完整的環境心理學理論體系。4

20世紀90年代,環境心理學開始研究人的行為對周圍環境與生態系統的影響。環境心理學的研究轉向了對能源和自然資源的保護,以及對自然與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研究。1992年6 月,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在巴西舉行,標志著世界環境保護進入一個新的歷史發展階段。自1997 年世界各國簽訂《京都議定書》以來,環境問題一直是各界人士關注的重要問題。

20 世紀末,“綠色”問題和生態學已經成為最引人注意的主題。環境心理學主要研究人們對環境的價值觀與環境保護行為之間的關系等問題上,通過人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來保護地球、保護生態,保護人類社會與自然的可持續發展的問題。

二、環境心理學的內涵及其研究內容

(一)環境心理學的內涵

在人與環境的關系中,人通過對環境的覺察得到關于行為的意義,通過其行為的實施來決定與環境的關系,而環境心理學則用心理學的方法研究這種關系。因此,自環境心理學產生以來,關于什么是環境心理學,由于研究者的側重點不同,衍生出了不同的環境心理學定義。

N. W.海姆斯特拉和L. H.麥克法林認為,環境心理學是研究人的行為和物理環境相互關系的學科。D. V. 坎特爾和N. W.克賴克指出,環境心理學是心理學的一個領域,它要探討和分析人的體驗和活動與有關的社會物理環境方面之間的相互關系。H. M. 普羅夏斯基認為,環境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和他們所處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和關系的學科。J. D.費希爾等人則認為,環境心理學是研究行為與建造的和自然的環境之間相互關系的科學。1拉塞爾(Russell J.A.)與斯諾德格拉斯(Snodgrass J.)等人認為環境心理學是系統地考察人與環境之間相互關系的心理學分支。以P. A.貝爾(P. A. Bell)與費希爾(Fisher,J.D.)為首的研究者則認為,環境心理學是對行為與構造和自然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進行研究的科學。環境心理學從研究噪聲入手,分別對個人空間、擁擠和人類的關系、城市發展和城市設計等問題進行研究。其目的是了解個體是如何和環境相互作用,進而利用和改造環境,以解決各種因環境而產生的人類行為問題。巴克(R. G. Barker)認為人類的環境就是物理環境和行為有機體二者之間的“人的社會集合”。西蒙(H.A. Simon)指出,環境就是有機體的生活空間,是與有機體的感覺器官、要求和活動相互依存的。

(二)環境心理學的研究內容

環境心理學興起后,由最初的研究“環境對人行為的影響”到后來研究“人的行為與自然環境之間關系”的交叉學科。隨著環境心理學研究范圍的擴展,有關自然環境對人的影響的研究越來越多,斯托克斯(Stokols)把環境心理學的內容列為如下幾方面:環境認知、人格與環境、環境觀點、環境評價、環境與行為關系的生態分析、人的空間行為、物質環境的影響以及生態心理學等。

環境心理學將行為與環境視為一個整體,具體研究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環境認知。即對環境的知覺和認識,包括環境信息的獲得、對潛在環境的知覺、影響環境知覺的因素、認知地圖、城市和建筑物的表象,以及環境與保護等等。 也就是說,在人與環境的關系中,人通過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和味覺等感覺來接收環境信息。從環境獲取的這些信息,經過知覺者自身的經驗,把知覺對象的前后關系和背景參與進來,形成對環境的知覺,再通過環境知覺來感受和評價。人就是通過這一行為方式的實施來決定與環境的關系。

第二,環境壓力。研究緊張環境引起的心理變化、環境危害和自然災害、個體對環境壓力的反應、極端環境的形式與表現。例如,研究噪聲與心理和行為的關系問題,特別是研究現實環境中噪聲對個體造成的環境壓力。此外,減輕環境緊張和壓力的策略也是研究的一個方面。環境心理學家通過調查和研究發現,一定強度的噪聲所引起的生理反應會干擾人們的工作或學習,被動地接受噪聲,會使人們容易產生焦慮、緊張等不良的心理反應。若是人們能控制噪聲的話,那么噪聲對人們的工作或學習的破壞性影響就會降低。

第三,個人空間和領域性。研究個人空間的形式、功能和測量,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影響個人空間的因素,個人空間的使用與侵犯,領域性的控制與組織,動物的領域行為,人類的領域行為。這也就是說,一個容易辨認的環境應有明顯的路徑、明確的邊界、區域、節點和地標。

第四,密度、擁擠和環境類型。研究密度和擁擠感的關系,高密度對動物和人類的影響、擁擠感的不同體驗以及如何減少擁擠;人類的環境類型,不同的自然環境、工作環境、學習環境和居住環境對個體心理和行為的影響。環境心理學家曾對大學宿舍的建筑和擁擠體驗進行了研究,發現在空間和人數相等的情況下,建筑和設計上的改變會產生不同程度的擁擠現象。通過研究發現,感受到擁擠的大學生,在心理與行為上都表現出了一些消極的反應,比如退縮、無助感增加、個人空間屏障明顯、人際關系緊張等。如果個體之間距離太近,感到擁擠的話,在心理上會產生不舒服的感覺,擁擠破壞了主體對領域和空間的需要,從而擾亂了正常的行為。

第五,空間行為。研究空間行為和環境的易識別性、空間的生氣感和舒適感、空間的秘密性和公共性、空間的使用方式,特別是建筑和布局方式對個體人際關系與交往方式等的影響。

第六,環境問題與行為對策。研究行為技術干預環境的問題、環境對人類健康的影響、環境概念和活動的個體差異性。

環境心理學的研究內容比較廣泛,它所研究的是各種環境中人的行為及人與環境的互動。例如,我們研究密度對人類的影響,主要是考察高密度以及由此引起的心理、行為變化,而不是高密度的物理性質或化學反應。其中,噪音、個人空間、擁擠等研究主題是環境心理學中的經典研究。

三、環境心理學的理論及發展趨勢

環境心理學的研究主要用于解決人類所面臨的環境問題,由于研究者的研究重點不同,興趣不同,由此衍生出各種不同的理論解釋。主要分為認知心理學傾向的環境心理學和生態心理學傾向的環境心理學。

持認知心理學傾向的環境心理學家以認知心理學和現象學研究方法作為其理論根據,把人與環境之間關系的決定因素歸結為人的經驗及認知方式,由這一傾向衍生出三種環境心理學理論,即應激理論、喚起構建理論與環境超負荷理論。

應激理論認為人們會對所有的應激物作出相應的反應。由于個體的許多應激行為都是針對刺激物的,因此這種反應既指心理方面的,也包括生理方面。環境應激物與心理、生理應激反應是交互作用的,不僅環境作用于人,人同樣也作用于環境。應激理論已被用于對環境應激物如噪聲、擁擠、環境壓力等做整體研究,用來解釋當環境刺激超過個體的適應能力限度時對健康產生的影響。

喚起構建理論認為個體的不同行為和經驗內容與生理活動如何被喚起有關。由于喚起是應激的一個必然反應,因而這一理論與應激理論有相似之處。日常生活中由于高興或悲傷等都可以引起喚起。研究者可以通過研究喚起的性質來了解喚起及其產生的環境,研究環境與個體心理的關系。

環境超負荷理論將個體作為人—環境關系中的一個重要變量。由于環境提供的信息量大于個體的加工能力,即個體獲得的感覺信息超過他或她所能有效處理的能力時,就會出現超負荷現象。當個體從特定環境中獲得的信息量太少時,則會造成負荷不足。研究者可以通過了解個體的負荷情況來推知環境的影響。超負荷理論已被用來解釋個體的城市生活以及高密度、噪聲、擁擠現象,這些問題都和喚起和超負荷有關。

持生態心理學傾向的環境心理學家,以生態心理學和學習理論為依據,把決定因素歸結于影響行為的環境。他們強調在觀察行為的過程中對“環境—行為”關系進行描述,把個體所處的自然環境作為整個生態環境的一部分。由這一傾向派生出以下三種環境心理學理論,即環境決定論、生態心理觀和維度理論。

環境決定論認為個體行為完全由環境決定。人類行為的起因和過程完全受環境支配,否認環境和行為之間的相互作用,這是傳統的環境規劃、環境設計的思想。根據這個觀點,只要適當改變城市的物質形式,就能改變個體的行為。個體能適應任何空間布局,而特定環境中的行為完全由該環境的特點所致。實踐表明,環境決定論實際上是由設計師、建筑師憑自己的主觀意志去規劃人們的行為和生活方式。

生態心理觀認為個體的行為與環境處在一個相互作用的生態系統中。這個理論強調人和環境都是統一體中的一部分,一方的活動必然會影響另一方。換言之,在這個相互系統中社會因素和個體因素存在著一種動力關系,行為則被視為具有長遠和近期目標發展平衡中的一部分。

維度理論是奧爾特曼(I.AItman )在 1975 年提出的。他認為擁擠和孤獨是同一維度的兩個極端。獨處的空間太少則會造成擁擠,獨處的空間太多則會出現孤獨。因此空間行為是調節獨處或使其最優化的一種主要機制。根據這個理論,奧爾特曼試圖來解釋個體的空間行為、領域性和擁有感。

以上幾種傾向的環境心理學理論,因其研究內容方面的不同,都只能部分地說明特定環境中個體的行為。迄今為止,仍然沒有一個統一的理論用來解釋環境心理學中的所有問題。

環境心理學的研究主題雖然隨著社會特點而不斷變化,但是一些傳統的研究命題并不因此受到摒棄,而是不斷賦予新的研究客體,比如噪聲、擁堵以及個人空間的問題,一直貫穿環境心理學研究的發展。此外,個人空間、私密性和領域,環境公平、環境保護與可持續性,環境保護行為、位置、環境設計等內容也陸續成為環境心理學的研究范疇。

當下環境心理學開始關注生態系統的保護以及人與環境的可持續發展,這意味著環境心理學已經開始考慮人與環境的關系,認為人與自然的關系是相互影響的。環境心理學在這一思想的影響之下,其研究主題、研究范式與研究內容都有相應的改變,通過人與環境的友好互動來保護地球、保護生態、保護人類社會與自然的可持續發展問題。在這種意義上,環境心理學家面對新世紀環境問題呈現出新的發展趨勢。

第一,環境心理學更加注重與環境因素有關的社會現實和社會問題,更加主動接受環境對人類生存所發出的挑戰,積極地參與國家和政府的決策性研究。

第二,環境心理學關注自然環境和全球生態系統與人的互動關系及其對人的全方位影響?!吧鷳B心理學”、“環境潛意識”、“生態自我”和“綠色行為”等新的學術概念吸引著持續性的研究,生態環境對于人整體發展的積極意義也進入了環境心理學的研究領域。

第三,環境心理學關注人的內在心理過程,即知覺、認知、學習等環境對個人所產生的影響。它還研究集團行為、社會價值、文化觀念等與環境有關的廣泛問題,是一個內涵寬廣、多學科交叉的研究領域,涵蓋社會、文化、心理等不同方面對人與環境的研究,尋求環境和行為的辯證統一,關注人的生活品質的提高。1

第四,環境心理學開始研究心理與環境的生態位建構。通過環境心理適應性研究,將人類心理置于生態大環境中考察,回答人類心理與環境的相互作用。生態位建構意味著適應不再是一個單向的過程,而是一個雙向的過程,有機體不僅要解決自身所產生的問題,還要解決環境所造成的問題。

第五,環境心理學的研究與發展吸引著越來越多跨學科學者的關注,而環境心理學也體現這種跨學科綜合性研究的意義。有關生態心理學的研究強調整體環境以什么方式影響發生于其中的行為,人類學家對人們如何使用空間的研究、對于擁擠問題的研究都激起了許多人對人與環境之間關系的探討。隨著人們對能源及自然環境保護問題的日益關切,對于如何改變人在與環境相互作用的活動中的浪費和破壞行為也有了越來越多的研究。

第六,環境心理學的研究結果被有效地應用到公眾政策制定和公眾環境事務等方面。

第七,各國政府都十分重視環境問題和全球生態問題,有關的環境心理學研究也引起了高度的重視。

實際上,環境心理學本身便是應對人類社會發展所面臨的有關人口和環境問題的時候產生的。進人新世紀以來,許多凸現的國際和社會問題,如環境的持續惡化和全球生態危機、戰爭和暴力以及國際恐怖主義所帶來的環境問題、信息技術對于工作、家庭和社會生活的影響,以及環境和生態保護與人類健康和生活質量的相互影響,社會和自然的可持續發展等,都將成為激發與推進環境心理學發展的重要因素。

[作者單位:陳紅,安徽大學哲學系;李海峰,安徽大學哲學系。]

(責任編輯朱凱)

The Evolution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From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Human and Environment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Protection

Chen Hong,Li Haifeng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human and environment; ecological system; ecological crisis

1收稿日期:2014-04-10

1伍麟、郭金山:《國外環境心理學研究的新進展》,《心理科學進展》,2002年第4期。

2呂曉峰:《環境心理學的理論審視》(學位論文),吉林大學,2013年,第8-9頁。

3楊玲、樊召鋒:《當代環境心理學研究的新進展》,《甘肅社會科學》,2006年第2期。

1樂國安:《什么是環境心理學》,《心理科學進展》,1988年第2期。

2劉建新、高嵐:《簡述環境心理學的形成與發展》,《學術研究》,2005年第11期。

3呂曉峰:《環境心理學:內涵、理論范式與范疇述評》,《福建師范大學學報》,2011年第3期。

4劉建新、高嵐:《簡述環境心理學的形成與發展》,《學術研究》,2005年第11期。

1樂國安:《什么是環境心理學》,《心理科學進展》,1988年第2期。

1李斌:《環境行為學的環境行為理論及其拓展》,《建筑學報》,2008年第2期。

環境心理學論文范文第4篇

環境心理學論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創新能力的培養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內容。德育在培養研究生創新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為此,應采取有效措施,加強研究生德育,以更好地培養研究生的創新能力。

關鍵詞: 德育 研究生 創新能力

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越來越成為一個國家國際競爭力和國際地位最重要的決定因素。研究生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高層次人才重要來源,作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骨干力量和中堅力量,其創新能力在競爭中至關重要。培養研究生的創新精神、創新能力是民族進步、國家興旺發達的需要,是迎接時代挑戰的客觀要求。研究生德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研究生的全面培養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表明,研究生德育在研究生的創新能力培養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德育是教育者根據一定的社會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發展規律,對受教育者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施加思想、政治、道德、個性等方面的影響,并通過受教育者積極的認識、體驗與踐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會與階級所期望的品質的教育活動。德育是社會主義全面發展教育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全面發展新人的重要途徑。那么,創新能力是提出新見解、解決新問題的能力,它是一種實踐能力,是人的綜合素質的體現,主要表現為人的思維能力、心理品質、思想境界和專業水平等。它的形成依托于各學科專業知識學習的掌握。但是作為一種精神狀態和綜合素質,創新更表現為一個人的思想品德和知識智力兩方面結合的產物。[1]因此,研究生的創新能力培養需要德育的參與。德育在培養研究生創新素質和創新能力中具有重要作用。那么,應該如何通過德育提高研究生的創新能力呢?本文嘗試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探討。

一、轉換教育理念,提高教師素質,注重師德師能對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的促進作用。

千百年來,“天地君親師”因襲相傳,發展下來,“師道尊嚴”已成為教師心中一種難以割舍的情結。和諧、平等、融洽的師生關系有時難以形成。然而,培養創新情感,創建寬松的心理環境是開展創新教育的前提。師生之間實現朋友式交往,教學達到同頻共振,創新的火花才有可能迸發。[2]因此,建立和諧、民主、友善的氛圍,真正體現民主型的師生關系,研究生才能更好地表達自己與眾不同的看法和“別出心裁”的念頭,其獨創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培養。

建設一支結構合理,素質較高,具有創新意識和奉獻精神的師資隊伍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關鍵。教師的任務是教書育人,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教師的思想、學識無不對研究生產生影響。教師的創新意識及創新能力,通過言傳身教及對研究生的耳濡目染就會使研究生在教與學的雙向活動中,不僅學到新的知識和技能,而且會受到種種啟迪,領悟到種種創新的方法和途徑。[3]

二、加強世界觀和人生觀教育,突出德育培養創新個性的導向作用。

世界觀、人生觀決定了創新的價值標準。要培養研究生創新能力,其前提是使他們有正確的人生方向,崇高的信仰,而這是需要通過德育來確立的。世界觀提供了對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根本看法,為確定人生目的和態度提供了根本性觀點。一個人有了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的指導,就能正確地認識和了解社會、人生和世界,就能塑造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這樣,研究生的精神和思想個性才會發展完善,創新才能獲得強大的心理支柱,進而促進他們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的不斷增強。信仰是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核心。德育可以確立研究生崇高的社會主義信仰,而信仰是一個人的精神支柱,也是力量源泉。崇高的信仰不僅能激勵研究生努力學習、致力于科學研究,而且是指引研究生個性形成和發展的指路明燈。此外,研究生的思想正處于趨于成熟的特殊時期,對這一階段的重視和把握是研究生德育不能忽視的。而現代研究生所處的環境亦會對他們的世界觀和人生觀產生深遠影響。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我國經濟體制發生了較大變化,多元文化并存,人們的思想也變得復雜多樣。這勢必會對研究生的個性發展產生積極或消極的影響,使得研究生的思想呈現多種可能性,既可能朝著正確的、有利于創新的方向發展,又可能向著錯誤的、阻礙創新的方面變化。這就要求德育擔負起應有的引領作用,使研究生在創新的道路上沿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因此,一定要認識到研究生德育在研究生創新個性形成中的導向作用,加強研究生的德育。

三、注重德育滲透,凸顯課堂教學對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的優勢。

無論是德育課堂教學,還是其他學科的課堂教學,都在規定的教學時間里開展課堂教學活動,這是培養研究生知識素養和創新能力的基礎,在高校創新人才培養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從創新型人才的素質特征來看,僅僅依靠課堂的培養是不夠的。德育不僅要滲透在課堂教學之中,而且要滲透在實踐教學中。實踐教學也可以承載豐富多彩的教育形式和教育內容,它作為校內課堂的合理延伸和有效補充,對樹立科研理想、培育創新精神、激發創新意識、養成創新品格、鍛煉創新能力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4]

事實證明,傳統教育忽視學生主體性,學生難以有自己的見解,不利于創新意識的形成和創新能力的培養。當今時代知識更新異常迅速,研究生教育不僅注重課堂教學,更應該讓研究生學會學習,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并善于獲得新信息,掌握新知識,解決新問題,使研究生在實踐中不斷地豐富和完善自己。因此,無論是課堂教學還是社會實踐都應注重德育滲透,培養研究生的主體思想意識、頑強進取的精神,鼓勵他們標新立異,獨辟蹊徑,不斷刺激他們的創新意識。[5]

四、堅持評價的導向性和判斷性相統一,發揮德育對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的引領作用。

研究生群體有著自己獨特的群體特征,他們文化知識豐富,思想活躍,樂于接受新鮮事物,求知欲和自我實現的欲望都十分強烈,認知方式、思維方式、價值觀等也已基本形成。研究生教育可以通過德育的導向性評價,引導研究生自覺或不自覺地按照學校所倡導、所規范的方向發展或約束自己。尤其在學術規范和學術道德方面要給予正確的引導和評價。[6]研究生的工作需要創新,“學術創新”是要有新思想、新觀念、新方法等,而不是簡單地重復別人的研究,更不是違反學術道德、學術規范的剽竊和抄襲。因此,在培養研究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時,也要注意進行學術道德教育或學術誠信教育,現實中,我國有些研究生在科研論文的寫作中,抄襲現象較為嚴重,不僅敗壞了學術風氣,更抑制了創新。所以,研究生德育在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時,還必須定期或不定期地以各種形式組織研究生學習學術道德規范,并將之貫徹到日常管理、學位論文不端行為檢測等工作當中,同時應制定相應的制度來規制學術不端行為。學校在制定各種評優、獎勵制度時,應適當融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這一項,這樣就可以在導向上起到引領作用。與此同時,評價要與導向相適應,使得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研究生得到相應的獎勵和表彰。唯其如此,研究生的創新意識才會增強,創新激情才會持續高漲,創新素質也就伴隨各種創新活動不斷提升。

五、豐富校園文化,營造自由寬松的學術氛圍,開展以德育為主題的教育能力。

個體創新能力的發展與其所處的環境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良好的環境是創新能力發展的必要條件。校園文化活動、校園社團、校風學風等校園文化環境和氛圍對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都具有重要作用。民主平等、寬松、穩定、開放的學校人文環境有利于學校創新人才的培養和成長。研究生德育在為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的環境和條件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研究生德育要為他們的創新發展創造一個相對自由、寬松和開放的環境。

研究生德育要注重創新環境的培育與營造,強化大學校園文化建設。舉辦研究生論壇、學術節、社團文化節等各種類型的學術創新活動,營造濃郁的學術氛圍,打造高品位的適合研究生群體特點的精神文化平臺,提升研究生的思想素質,培養他們的信心,喚醒他們的創新意識。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敢為天下先的氛圍。發揮研究生的主體作用,使研究生敢于標新立異,避免盲目迷信權威,鼓勵他們發表自己的獨立見解,善于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只要我們營造出學術自由的寬松環境,鼓勵學生探索和發現,就能有利于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培養。[7]

六、提高研究生思想道德境界,發揮德育優化心理環境的創新潛力開發作用。

優化研究生的心理環境,最重要的措施是不斷加強思想道德修養,提高他們的思想道德境界。一個人唯有不斷追求道德的完善,才能排除各種不良刺激,保持平和的心態,情緒穩定,生活樂觀,積極進取,才能產生新思想、新想法,保持旺盛的創新精力。

在社會飛速發展的今天,當代研究生受社會和自身因素的影響,心理世界始終交織著沖突和碰撞、動蕩和不安,會引起心理的一些不良情緒。一般而言,一個思想、心理不健康的人很容易缺乏上進心,不能自我納悅,心胸難以開闊,患得患失,或者做事偏激,不能以飽滿的熱情、旺盛的精力去學習,也難以承擔繁重的學習和工作任務,更難以有創新。反之,心理健康、有著良好思想道德境界的人,性格開朗,樂于助人,人際關系協調,能充分體驗人生的樂趣,在與同學及群體的友好交往中汲取力量,并能積極地納悅自己,信心十足,定位準確,學習效率高。另外,他們積極追求真、善、美,對未來充滿憧憬,理想遠大,動機強烈,心理平靜泰然,能潛心向學,思路開闊,思維敏捷,對問題認識深刻。如此,就能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使創新潛能得以有效發揮。因此,加強研究生的德育工作,優化他們的心理環境,塑造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就能使他們保持健康的心理,形成創新意識,從而奠定創新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冷樹青,杜慧萍.德育教學培養學生創新素質的主要途徑[J].中國成人教育,2007.1.

[2]周雙娥.創新教育中德育教師角色轉換探析[J].教育探索,2006.2.

[3][6]夏宏奎.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障礙因素及對策[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5.2.

[4]馮潤民.高校創新人才培養與德育創新契合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0.4.

[5]武曉峰,王磊.學術第二課堂: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重要陣地[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0.12.

[7]韋成良.高校德育要充分關注學生創新素質的培養[J].中南民族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4.

上一篇:戀愛心理學論文下一篇:愛情心理學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