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民間組織財務管理制度范文

2023-09-24

民間組織財務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一、組織運行成本投入較少

對于民間非營利性組織, 雖然不以營利為目的, 但并不等于不發生費用, 也不代表無償服務。因為對于公益性機構來說, 業務活動的開展從策劃到實施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等開支。因此組織相關負責人要投入必要的開支。例如財務系統軟件要采用新的版本, 應對財務軟件進行更新升級, 這有助于財務人員開展工作, 提高財務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其次, 要對財務軟件投入一定的維護費用, 不能讓財務軟件的運行留下隱患, 一旦財務系統損壞后, 未備份的財務數據則無法恢復, 這最終不利于民間非營利組織財務管理的開展。筆者認為組織應該花費必要的開支, 不能因為節約成本而最終帶來不必要的損失, 使得最終所節約的成本小于所付出的損失。

二、投資決策程序不嚴密

創立期民間非營利組織規模小, 主要的投資渠道一般有兩個, 一個渠道是把資金存入銀行, 另一個渠道是購買理財產品。關于購買理財產品民間非營利組織負責人沒有事先與理事會成員進行商量決議, 而是自己拍腦袋決定要投資于哪種理財產品, 投資決策沒有做到民主化、透明化。因此筆者認為購買理財產品進行投資時, 應該通知理事會成員進行商量決議, 通過理事會成員的商量民主決策后來判斷投資基金項目的可行性, 這樣有利于降低投資風險, 維護民間非營利組織資金的安全。

三、成本核算體系不健全, 會計信息不完整

《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的頒布, 明確規定了會計制度的適用范圍, 統一了民間非營利組織等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核算標準, 民間非營利組織作為獨立的會計核算主體應該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體系。但高校民間非營利組織的管理機構依托于該校行政管理部門, 其辦公場所、辦公設備與本校沒有明確的區分, 辦公人員也是該校的工作人員, 發生的固定資產購置及折舊費、水電等日常辦公經費、人員經費沒有真正核算到民間非營利組織的賬務系統中, 造成民間非營利組織成本核算不完整, 會計信息失真的現象。財務人員應提高成本核算水平, 提高組織的會計信息質量。

四、財務主管與監事沒有很好的發揮相應的監督作用

監事依照章程規定的程序檢查民間非營利組織的財務和會計資料, 監督理事會遵守法律和章程的情況。監事列席理事會會議, 有權向理事會提出質詢和建議, 并應當向登記管理機關、業務主管單位以及稅務、會計主管部門反映情況。在實際工作中, 民間非營利組織監事一般由上級單位領導兼任, 或返聘已退休領導。兼職監事都有自已的工作重心, 他們對整個民間非營利組織資金運作、項目管理并不了解, 只是巡例參加理事會, 充當“旁聽者”, 因此并沒有真正的起到財務監督作用。只有明確監事工作職責, 才能提高監事的財務管理能力, 提升監事在民間非營利組織的地位, 才能讓監事更好發揮財務監督作用, 確保民間非營利組織的資金安全, 資產增值。

五、財務人員的業務水平不高

第一, 民間非營利組織沒有配備專職的會計人員, 也沒有請專門的代賬公司為民間非營利組織進行專業的代賬, 而是由缺乏相關經驗的兼職會計進行簡單的記賬, 處理財務核算若在財務人員沒有經驗的情況下可能不能真正符合會計信息質量的相關要求。這就要求民間非營利組織相關負責人聘用專職的有經驗的財務人員。第二, 即使有相應的專職會計人員, 也不能進行正確的財務核算, 因為民間非營利組織財務核算要遵循《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 而絕大部分財務人員熟悉和熟練運用《企業會計準則》, 兩個制度是相互聯系又是相互有區別的, 但是財務人員對民間非營利組織的財務核算還缺乏相應的經驗, 這樣會導致在遇到特殊業務要處理或與遵循企業會計準則有區別的情況下不能做出正確的職業判斷。這就需要財務人員積極學習民間非營利組織相關的財務核算制度, 學會在實際工作當中運用, 并積累更多的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核算方面的經驗, 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除了向財務主管反映之外, 還要咨詢其他民間非營利組織的財務人員, 如果有相同的業務要比照其他民間非營利組織的財務處理方式。第三, 財務人員的業務水平有待提高, 財務人員若只是簡單的進行會計核算, 雖然發揮了會計的核算職能, 即確認、計量、記錄、報告, 但是財務人員要真正的發揮會計的監督職能, 對民間非營利組織的業務活動進行審核與檢查, 對于業務活動與民間非營利組織的支出要嚴格把關, 控制支出的合理性等, 主動參與到業務活動當中來, 不能只是簡單的記賬算賬。

參考文獻

[1]許成祝, 仲信.論基金會財務管理與會計核算體系[J].財務與會計, 1991, (8) .

[2]張永合.大學教育基金會財務管理構架探析[J].山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14, (01) :48~50.

[3]黃秀蘅.高?;饡攧展芾硖轿鯷J].全國商情 (理論研究) , 2013, (08) :60~61.

[4]鄧典雅, 林小琳.高校民間非營利組織財務管理淺析——以某高校為例[J].財會通訊, 2013, (20) :79~81.

民間組織財務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關鍵詞:非營利組織,財務分析,改進與完善

一、我國民間非營利組織財務分析現狀及存在問題

(一) 民間非營利組織財務分析的現狀

我國非營利組織的財務分析受人員數量限制難以進行。我國民間非營利組織大多起步晚、規模小、專職員工少。據統計調查顯示, 至2012年底我國公益基金會專職工作人員10345人。我國向來是勞動人口大國, 然而公益基金會的專職人員才剛破萬人, 其他非營利組織更無充足專職人員可用, 專業人才隊伍的供求不平衡是基金會發展的重大瓶頸。

(二) 民間非營利組織財務分析中存在的問題

一是, 理論界對于非營利組織的財務分析未達成一致公認的分析體系。主要原因是非營利組織本身是“不以營利為目的”的社會團體, 沒有利潤無法直接套用營利性企業“以利潤為核心”的財務分析體系, 因此在非營利組織領域, 理論界出現多種分析理論, 如委托代理理論、權變管理理論、平衡計分卡等;

二是, 非營利組織內部財務數據易于分析, 社會價值不易量化。非營利組織的運營“不以營利為目的”, 其發展目標是實現社會價值, 然而社會價值是難以用數字衡量的指標, 因此以社會價值為核心來進行財務信息的數學上的分析實非易事。

二、非營利組織財務分析——以壹基金為例

壹基金是國內首個由個人發起的公募公益基金會, 自創立之初便按季度披露財務簡報, 信息透明度較其他非營利組織高。深圳“壹基金”成立之后嚴格按照《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進行會計核算, 由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中的畢馬威代為記賬, 保證了記賬的科學性和規范性。

(一) 非營利性分析

按照我國《基金會管理條例》的規定, 用公益事業支出占上年總收入百分比、業務活動成本占當年總支出百分比、工資福利與行政費用占當年總支出百分比三個指標衡量。 (見表1)

公益事業支出占上年總收入百分比反映非營利組織的非營利性運行水平。按照我國《基金會管理條例》第29條規定:“公募基金會每年用于從事章程規定的公益事業支出, 不得低于上一年總收入的70%?!币蓟鹪?009年與2012年未能達到標準。

業務活動成本是基金會為實現其公益事業目標, 開展公益活動或提供志愿服務時所發生的費用。如表可以看到, 2007至2013年間, 壹基金的業務活動成本均在當年總支出的90%以上。多年平均值在96%左右, 此指標反映了壹基金資金支出的公益意圖, 可見壹基金的公益意圖十分明確。

工資福利與行政費用占總支出比例反映了非營利組織為組織和管理公益事業而發生的費用占總支出的比重??v觀壹基金的該項指標, 占比最多的一年為2009年。依據我國《基金會管理條例》第29條規定:“基金會工作人員工資福利和行政辦公指出不得超過當年總支出的10%”??梢? 壹基金的工資福利與行政費用支出比例不算高, 其非營利性程度應該值得肯定。

(二) 籌資能力分析

對于籌資能力的分析主要從總收入、捐贈收入的絕對值和籌資費用率三個方面來衡量壹基金的籌資能力。 (見圖1)

從總收入中的捐款收入情況看, 捐款收入與總收入金額基本持平, 由圖可以見得壹基金基本沒有接受過政府提供的補助, 是真正的民間的非營利組織, 不存在政府干預的現象, 對政府沒有依賴性。另外收入中不包括投資收益, 說明壹基金對捐贈收入的使用非常謹慎, 不存在挪用善款投資盈利的情況。

但是從另一個方面來看, 單一的依賴捐贈的籌資方式也存有嚴重弊端, 受捐贈人意愿影響極強, 并不是穩定的收入來源方式, 各年間收入起伏較大, 收入不受控制的波動可能會給組織帶來資金不足的風險。

(三) 運營能力分析

對于運營能力主要從各項費用總額、管理費用占總支出比例、籌資費用占總支出比例、年度收支比等指標著手進行分析。

單項費用中, 管理費用始終在非公益事業支出中占較大比重。2009年管理費用激增, 可能是由于壹基金欲脫離“紅十字會”的管轄“自立門戶”而產生了較多的行政管理費用支出, 2009年之后的管理費用支出的絕對量較為穩定, 但從相對量 (即“管理費用占總支出的比重”) 顯示管理費用支出的比重呈上升趨勢, 說明壹基金對管理費用的控制不足。

從籌資費用來看, 其絕對量要遠遠小于管理費用, 但是不論從籌資費用的絕對量方面還是籌資費用占總支出的比重的角度看, 籌資費用的指標在2007年至2013年間均有較大起伏, 由此體現了壹基金籌資費用支出的不穩定性, 不由得懷疑籌資費用使用的有效性。 (見圖2)

(四) 發展能力分析

發展能力反映了一個社會組織的可持續成長的能力, 主要從資產和收入兩個方面進行衡量。

在2007至2013年間壹基金的總資產增長率起伏波動幅度較大, 同時與總資產相關的限定性資產增長率與非限定性資產增長率也有較大程度的波動。如圖所示總資產增長率在2008年達到峰值, 而限定性凈資產增長率在2013年達到峰值。

從收入的角度, 某些項目收入的捐贈資金較多, 某些項目可能由于宣傳等沒有做到位, 資金較為匱乏, 各公益項目之間的收入可能出現較大懸殊;

從支出的角度, 即便某些項目收入款項再多, 需要支出的項目或對象不會因為善款的增多而增加, 甚至有些項目得到的限定性善款金額已經超過該項目預算總數, 不得不用非限定性凈資產來補足, 此時若非限定性凈資產收入過少, 則可能會影響公益活動的開展, 對公益目標的達成產生不良影響。 (見圖3)

(五) 分析結論

通過以上分析, 可見壹基金是一個非營利性較強的非營利組織, 但是其收入不穩定且沒有制定預算, 很容易導致非營利性下降。其籌資能力較強, 獲得的捐贈收入增長較快, 但籌資方式單一, 籌資收入歷年間變化較大, 且不受組織自身意愿的控制, 短時性資金不足的風險較高;運營能力較弱, 收入支出循環系統不夠穩定, 對籌資費用、管理費用的控制也有不足, 并且在獲得巨額捐贈收入的同時其資金運作效率并不高, 不能及時有效的對收入進行分配和使用;然而近幾年積極的、極具創新性的籌資方式還是體現了壹基金良好的發展態勢。

三、完善非營利組織財務制度的改進建議

(一) 非營利組織應推進公益事業支出預算的編制

由壹基金的例子可以看到, 壹基金的“公益事業支出占上年總收入百分比”各年間起伏非常大, 容易導致非營利性下降的趨勢, 因此一個非營利組織要保證組織的非營利性, 預算的制定非常重要。依照上一年的收入狀況制定本年度的公益事業支出計劃, 并按照計劃開展本年度的公益事業, 以保證達到《基金會管理條例》中對“公益事業支出占上年總收入百分比”不得少于70%的要求, 保證組織的非營利性。

(二) 非營利組織應當拓展籌資渠道

由壹基金拓寬籌資渠道的途徑有很多, 對于壹基金而言, 其創始人李連杰的明星優勢可以加以利用, 李連杰的簽名義賣、以壹基金的名義開展明星義唱義演, 這些方式均可以為組織創造新的收入來源。而其他公益基金會即便沒有“李連杰優勢”, 也可以通過義賣自己基金會的周邊產品如襯衫、文具用品、標志性玩偶等獲得收入。雖然這項業務不一定適合所有的公益基金會, 但是壹基金的嘗試, 可以為其他公益基金會提供拓展籌資渠道的新思路。

(三) 非營利組織應當在制定公益事業支出預算的基礎上實時動態調整預算

對于非營利組織, 各年度收支比的數值大小并不是衡量其運營能力的最重要的因素, 各年收支比的平穩性才是有效運營的關鍵, 對此強烈建議非營利組織重視組織的預算, 一方面要在上一年收入的基礎上進行預算, 達到非營利性的要求, 另一方面還要在實現本年的捐贈收入計劃同時, 對預算進行動態調整, 以穩定收支循環相對穩定的狀態。

參考文獻

[1]劉忠祥.中國基金會發展報告[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4.

[2]邊地.我國慈善基金會財務狀況評價——以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為例[J].財會月刊.2012, 6.

民間組織財務管理制度范文第3篇

民間組織管理局局長 2010年11月14日

社會組織管理工作,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市民政局的業務指導和大力支持下,堅持以科學發展觀、創先爭優活動為指引,以構建和諧雙塔為目標。按照年初的工作部署和工作思路,圍繞激發民間組織工作活力,以培育發展為目的,以監督管理為手段,以調研掌握情況,以創新推進發展,積極做好民間組織的培育、發展和管理工作。構建行為規范、分類管理、分類引導、分級管理的民間組織管理體系,構建布局合理、結構優化、功能到位、作用明顯的民間組織發展體系。努力開創民間組織工作新局面。下面將工作情況述職如下:

一、加強學習,提高能力

我始終把學習作為一種政治責任,一種精神追求,作為增長才干,提高工作能力和執政水平的基礎和源泉,結合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特別是認真學習了黨的十六大和十七大精神,學習黨的新時期

的路線方針政策及市、區黨委、政府有關會議精神及各項決策部署,在政治上始終同黨中央保持一致,與上級黨委保持一致,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在思想上牢固樹立了堅持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不動搖。在全面把握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理論精髓上有了新的提高,用科學的理論武裝頭腦,思想政治素養、科學決策水平得到了進一步提高,同時認真學習政治、經濟、歷史、法律、文化、科技等領域的知識,不斷豐富學習內容,拓寬學習范圍,加強知識更新步伐,力求在學習上求深、求精,力求用學習的效果指導實際工作,解決實際問題。

二、克服困難,勇于創新,各項工作成績顯著

(一)扎實做好社會組織登記管理工作

1、堅持依法行政,把好登記、備案關。在社會組織登記工作中,我們堅持依法行政,規范登記程序,仔細審核材料,嚴把入口關。把登記管理與培育發展有機地結合起來,對農村專業經濟協會和社區民間組織登記,降低登記門檻,簡化登記手續,免收公告費,積極培育發展,較好地完成各類社會組織的登記備案手續。在民間組織數量 2

不斷增加的同時,整體質量有了進一步提高。全區現有民間組織205家,其中社團34家,民辦非企業單位171家。

2、完成了年度檢查工作。今年的年檢工作與往年不同,年檢工作與清理整頓工作同時進行。副縣級以上領導干部不允許在專業類社團中兼任領導干部職務,同時也不許同時擔任兩個單位的法人職務;國家公務員不許再行業類協會中兼任任何職務。再年檢中,特別強調財務管理,社團必須有財務賬目和獨立賬戶,連續三次通知不來年檢的單位,超過5月31日,都列入限期整改行列。今年參加年檢的社會團體33家,民辦非企業單位165家,新登記社團1家,民辦非企業單位6家,年檢率達到90%,合格率達到90%。通過年檢,一是加強了社會組織的自身管理,提高了社會組織的整體素質。二是有效加強了社會組織的財務管理,使社會組織財務初步走上規范化軌道。三是業務主管單位增強了責任感,從而落實了雙重管理體制。

(二)大力推進民間組織培育與發展工作

堅持以發展為主線,在發展中提升質量,在發展中培育規范,在發展中優化布局。著力構建與我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布局合理、結構優化、功能到位、作用明顯的新社會組織發展體系。

1、積極推進基層社會組織管理。為加強基層社會組織規范管理,發揮基層社會組織在構建和諧社區中的積極作用。在社區服務、社區居家養老、社區醫療衛生等方面共登記了111家社會組織,以其靈活的體制和全方位的服務,極大的調動了社區居民的參與意識,即貼近實際、貼近群眾,又有效的實施了社區的規范、整合與培育發展和管理。銀河社區服務站在年民服務中為居民發放“便民服務一卡通”,居民持卡可以減免相關服務費用。新華社區服務站成立了“愛心加盟店”,為困難戶發放愛心服務卡33多張,困難戶持卡購買商品實行打折優惠,受到了困難戶的歡迎。振興社區開展了“暖春基金會”,有社區黨員、居民主動捐款5320元,為居民的突發事件進行援助、救助。這些社區組織為社區居民提供堅實的保障平臺,有利的促進了社區社會組織健康科學協調發展。

2、加強對基層社會組織的備案管理,我區基層社會組織的數量雖然增長很快,但是還存在不少問題。如運作不規范、結構不合理、發展不平衡、管理不到位等情況,我們把對基層社會組織實行備案制度。我們進行大膽的探索和創新,凡是具備法人資格與社區居民密切相關的服務類、有利于慈善救助的公益類和提供法律援助、保護婦女兒童、老年人的維權類等社會組織,將社區內松散的文化娛樂、體育健身、書畫民俗等暫時有民政局委托街道辦事處進行登記管理,按照社區民間組織的不同性質,進行歸類備案,現有備案的社區組織200多家。如:燕園社區成立了“綠絲帶”志愿者隊伍,隊伍成員320多人,以“一幫

一、多幫一”的形式開展為弱勢群體服務等活動。

(三)采取有效措施,積極推進農村專業經濟協會扶貧工作

我區現有農村專業經濟技術協會8個,主要分布在區、鄉鎮、村三級,有果業協會、蔬菜協會、種植協會、養殖協會等4種。共有會員1000多人,扶持貧困農戶170多戶,重點扶持特困農戶35戶,大部分困難戶已經脫貧, 5

輻射帶動了周遍地區2000多戶農戶脫貧。這些協會采取會員制的方式,吸收從事同一專業的農民做為會員,由協會提供產、供、銷過程中的服務,組織會員在產前、產中、和產后等環節上進行合作。

協會緊緊圍繞農村經濟建設,建立起資源共享、生產互助、利益共有、風險共擔的運行機制,依托一定的產業鏈條把農戶組織起來,以市場為導向進行生產經營。協會具有示范帶頭作用,形成了“一戶帶一組,一組帶一村,一村帶一片,一片興一業”的局面。使一大批的專業戶、專業村和專業生產基地脫穎而出。農村有什么樣的主導產業,當地就有什么樣的協會,而協會的發展壯大,又會促進當地產業鏈的發展。

(四)進一步落實城鄉協會手拉手結對幫扶活動 我們以科學發展、創先爭優活動為契機,以結對幫扶促民生為出發點,對城鄉6對協會進行手拉手結對幫扶活動,對35戶特困農戶進行扶持帶動脫貧活動。首先協會根據幫扶戶實際情況確定幫扶工作內容,明確幫扶工作重點,制定幫扶計劃,簽定幫扶協議,建立幫扶跟蹤檔案, 6

幫扶成果顯著,幫扶資金共折合人民幣近五萬余元。如駝山子梨業協會幫扶困難戶15戶,實行專業技術服務隊統一科學管理,進行剪枝、拉枝、疏果,并嚴格按有機食品生產規范管理,使用農家肥,平均提高產量35%以上,總產量提高105萬公斤,產品質量明顯提高,極大地促進了本村的果業發展,為困難農戶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經濟效益,協會支部也充分的發揮了服務為民的核心作用,人均收入直接增收了一萬多元。

(五)認真做好其他社會組織工作

1努力完成社會組織黨組織和黨員中開展創先爭優活動

根據中央、省、市、區委的統一部署,社會組織參加創先爭優活動,從2010年7月開始,到2011年7月基本結束。由區民政局牽頭,區財政局、區司法局參加,成立社會組織黨組織創先爭優活動指導小組,負責對全區社會組織黨組織和黨員中開展創先爭優活動進行指導。

為貫徹落實好市區委組織部的文件精神,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基礎上,成立了指導機構,組建了雙塔 7

區社會組織黨組織和黨員開展創先爭優活動指導小組,設立了指導小組辦公室;印發《關于印發雙塔區社會組織黨組織和黨員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實施方案的通知》和《關于開展城鄉社會組織“辦實事、解民憂、惠民生”活動的具體實施意見》等文件,明確了指導小組辦公室、業務主管單位的職責、方法和步驟,并提出了具體要求。召開了創先爭優活動的動員會議。

2、舉辦社會組織業務培訓班

為加大對社會組織工作人員培訓工作力度,積極推進民間組織完善內部治理結構,努力提高工作人員素質。年初我們召開了協會會長、秘書長及其會計人員培訓會,參加會議人員70多人。重點培訓政策法規、民主辦會、社團收費,財務會計賬目建立、制度建設等重要文件,還有市民政局、市監察局等文件,把握當前經濟社會形勢,學習交流先進經驗,增強民間組織自律與誠信水平,提高工作人員的業務能力和工作水平,打造一支知識化、專業化、職業化、年輕化的民間組織工作人員隊伍,引領民間組織規范健康發展。

3、對全區社會團體小金庫檢查

根據朝紀發【2010】16號文件精神,我局召開了緊急會議,成立了治理“小金庫”領導小組,配備專業工作人員對全區涉及收取會費的社團進行了財務全面檢查。于10月20日配合區財政局,歷經10天的時間,對區部分社會團體進行了重點小金庫檢查。此次檢查,對不規范財務管理單位,進行了清理整頓。

三 、廉潔自律,不斷加強自身修養和鍛煉 作為政府職能部門的領導干部,我深知社會組織管理工作是黨和政府聯系人民群眾的橋梁和紐帶,因此,在思想上不敢倦怠,時刻把自己的舉動置于組織和群眾監督之下,不斷加強自身修養和黨性鍛煉,認真遵守組織紀律,嚴格按照黨中央和市區有關領導干部廉潔從政工作的有關規定辦事。堅持從小事抓起從點滴 做起,帶頭和抵制利用公款大吃大喝和鋪張浪費,始終做到不該吃的不吃,不該要的不要,不該拿的不拿,不該去的地方不去。不斷提高自身素質,自覺做到廉潔勤政。在工作中,堅持按原則規定辦事,依法進行社會組織注冊登記,不講人情,不 9

走過場。在生活上公私分明,不搞特殊,始終做到清清白白做人,公道正派做事,清廉正直為官,上不愧黨 ,下對得起人民。

民間組織財務管理制度范文第4篇

一、民間組織的界定

(一)民間組織的定義

在學術界,目前人們對這一概念的界定還沒有達成一個共識。在各種文獻資料中出現“民間組織又稱為非政府組織(NGO)、非營利組織(NPO)”的字樣,三者常常是混用。筆者不認同這樣的使用方法,非政府組織是相對于政府組織而言的一類組織,一般是指高度行政化的社團和相對行政化的社團。非營利組織是相對于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企業組織而言的一類組織,揭示這類組織的非營利特性,它受到“非分配約束”,即非營利組織不能把獲得的凈收入分配給對該組織實施控制的個人,包括組織成員、管理人員、理事等,凈收入必須得以保留,完全用于為組織的進一步發展提供服務。第三部門是相對政府部門、市場部門而言,一般它的外延要比NGO、NPO要大。

我國官方定義的“民間組織”是指由民間力量主辦的,為社會提供服務,不以營利為目的的社會組織,它包括兩大類:一是社會團體,二是民辦非企業單位。筆者認為這一概念雖然在使用上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此概念過于寬泛,不利于我國的民間組織向規范化發展。而對民間組織的界定不清會影響它的發展方向和發展路徑,尤其是在我國這樣社會轉型的大背景下,民間組織存在領域不確定就會影響它發揮應有的功能。

本文根據國內外學者所界定的民間組織特性和定義,對民間組織的定義作出如下表述:民間組織是指在政府、市場體系之外的,以民間形式存在,由社會成員自愿成立的具有公共服務宗旨和獨立性,接受非分配約束條件,能夠承擔一定公共事務責任的依法成立的組織。

(二)民間組織的正常功能與作用

民間組織是獨立的社會組織,具有很強的服務性和自愿性,它的根本特征決定了它與政府部門、企業部門社會功能的不同。一般認為,發展完善的民間組織有以下幾種功能和作用。

1.民間組織對社會公民的正面影響功能,它通過提供一個公民公共生活的平臺,促進社會認同、社會交往和社會良好文化的形成,即在組織成員之間建立一個紐帶、橋梁,更好地進行溝通,達到相互學習和相互影響的效果。

2.民間組織對社會的組織動員功能,它通過推動社會公民參與各種活動,滿足公民的民主意識和參政意識,加強政府與民眾之間的交流和溝通,緩解一些社會沖突,有利于實現社會民主化。

3.自治功能。民間組織來自民間,是社會的主要載體,如果要在維持市場秩序、監督政府政策的實施、提供社會服務和公共產品等方面發揮作用,必須具備一種自治的功能,才能真正起到它應有的作用。

4.民間組織可以成為影響政府決策的重要因素和推動政府改革的強大動力。當然這是指發展完善、具備強大能力的民間組織。目前,在我國這類民間組織并不多,在農村基本上沒有。

(三)民間組織的分類

1.按照地域對民間組織進行分類有城市民間組織和農村民間組織兩類。在本文中,農村這個概念主要是指“縣—鄉(鎮)—村”這樣的范圍,有別于城市的“市—區—街道—社區”結構范圍。根據此次調查的結果,當前農村民間組織主要有三類:一是提供農林牧漁業生產、銷售、技術推廣等服務的經濟類社會團體,即農村經濟協會,目前廣西陸川縣這種組織的數目占當地民間組織總數的48%,是發展最好、分布面最廣、最具有生機和活力的一種民間組織;二是農民主辦或領辦的各類農村民辦非企業單位,如鄉村學校、文化體育等;三是農民自發組織的公益性社會文化社會團體,包括在許多鄉村事實上大量存在的老年協會、戲劇協會等,由于登記注冊的較少,具體數目不詳,這類民間組織大多是“草根組織”,卻是典型的民間組織。

2.不管是根據國外的學者,如塞拉蒙、沃爾夫所歸納提出的特征,還是用本文的定義去衡量,我們都會發現在我國完全符合這些標準或定義的民間組織并不多,尤其在農村更是少之又少。我國民間組織由于其在社會轉型的背景下成長,自然比一般民間組織要復雜得多,它不僅具有民間組織所共有的特征,也存在一些屬于中國本土的特征。筆者結合提供公共產品分類的方法,根據各類民間組織所具有的特征,參照國外的標準以及本文對它的定義,為促進我國民間組織向正規化發展,對其種類與特征的區分如表1所示。

表1中所提到的官方性民間組織在一些學者看來是屬于準政府組織;而俱樂部式民間組織是屬于純民間組織,在此專門作為一種是為了展現以集團內部成員為服務對象的民間組織;除此之外,后三種組織都存在不少不能在民政部門登記或不想登記的民間組織。

二、農村民間組織的功能

新公共管理理論認為,民間組織與政府的關系是合作伙伴,而不是敵對的互相抑制的關系,民間組織可以承擔一些社會公共事務責任,把那些政府管不好,也管不了,不想管的事情交由民間組織來做。在我國,目前要實現政府與民間組織這樣的合作模式很難。有三大問題要我們去面對:(1)我國的民間組織發展不夠完善,尤其在農村,更是空有數量,種類單一,普遍存在資金和管理問題,沒有什么能力去為社會提供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2)我國政府對民間組織的態度還不夠明確,相關政策還沒有出臺,這涉及授權和分權的問題,尤其是在基層政府公務員中對民間組織有正確認識的人并不多,更談不上去引導和培育民間組織,這大大影響我國農村民間組織的發展。(3)就算政府授權和分權,民間組織有能力承擔社會公共事務,但是哪些職能可以由民間組織承擔,哪些公共產品可以由民間組織提供,在當今的民間組織研究當中并沒有清楚地界定??梢哉f,如果不了解民間組織的存在領域、功能作用,民間組織就不可能有明確的發展范圍,就不可能去承擔具體的公共事務,幫助政府解決一些難題。

(一)當前農村民間組織的功能發揮現狀

廣西陸川縣民間組織數量從無到有,逐步增長,到2007年登記在冊的民間組織已達到196家,其中縣級社團15家,社團分支機構68家,農村經濟協會94家,民辦非企業單位19家,但半數以上名存實亡。農村民間組織生成機制出現問題,主要是政府選擇才會推動農村民間組織的發展,而不是社會選擇,由農民自發去成立民間組織。于是出現了農村民間組織光有數量無質量,結構不合理,形式比較單一的現象。由于民間組織在農村發展最好的是農村經濟協會,于是在此主要探討這一類型民間組織的功能。

目前,農村民間組織的功能發揮情況與正常功能發揮程度有一段距離,一般發揮以下幾種功能:(1)發揮正面影響功能,協會通過開展活動加強農民會員之間的人際聯系,在協會平臺上學到相關的技術知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農民的認知和道德水平。(2)協會能夠引導當地的農民加入一些新的產業生產中,促進當地產業結構的轉變,即發揮組織功能。(3)草根純民間組織發揮文化交流功能,成為農村優良文化的交流大使和傳承大使,尤其是那些保護弱勢群體的組織,協調緩解了村民矛盾,在一定程度上承擔一部分政府不能做好的職能。

(二)農村民間組織需要完善的功能

盡管當前農村民間組織發揮了一部分功能,但由于民間組織生成機制以及組織本身的管理與結構問題,功能失靈現象在農村民間組織中依舊存在。與正常功能發揮相比較,農村民間組織需要完善以下幾種功能。

1.自治功能。目前農村民間組織的內部管理狀況并不樂觀,這會影響其自治功能的發揮。

2.在政府與社會之間進行協調的功能,進而完善推動社會變革的功能。經濟協會為了自身的利益和政府的聯系比較多,但其他類型的民間組織基本上和政府沒有多大的聯系,因此在發揮其社會功能方面存在很大程度的失靈。

3.促進成員團結合作的功能。目前農村民間組織的這種功能發揮有限,此類組織雖有一定的號召能力,但開展活動有限。

4.服務功能需要進一步的發揮,主要是經濟協會為農戶提供銷售方面的服務有所欠缺,甚至有不少協會違背民間組織不營利的本質,賺取會員的中介服務費用。

三、啟示和建議

從以上的功能分析可以看出,我國農村民間組織所具備的功能還沒有達到一般標準。試想,如果政府把一些社會職能轉交給民間組織,而民間組織卻因為功能發展不齊全,無法承擔這些社會職能,這樣就會出現“權力真空”現象。筆者結合調查所獲得的信息,從政府角度去思考應如何培育、規范民間組織的發展,把哪些職能轉讓給民間組織承擔以及從民間組織的角度去思考如何完善組織功能,提出以下建議。

(一)從政府角度去促進民間組織的發展

1.政府應認識到民間組織的重要性,承認民間組織的作用和對新農村建設的意義,民政部門與各業務主管部門要提高對民間組織的認識,并加大宣傳民間組織的力度,讓更多人了解民間組織的作用和功能,才會去接受這一新事物,才能發揮民間組織在新農村建設中的溝通協調作用。

2.政府要有明確的政策導向,為民間組織的發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同時要有意識地提高民間組織社會交流和促進農民民主和法律意識等方面能力。

3.完善我國農村民間組織主體資格制度。政府應確定民間組織準入的標準:縣—鄉(鎮)—村,實施有層次的主體資格制度,讓那些無法或不能在民政部門獲得法人資格的純粹民間自發的組織納入法定民間組織行列,有利于這些農村民間組織持續發揮文化、人際交流的巨大作用,更有利于文明鄉風的形成。

4.建立民間組織的經費保障制度。發展壯大民間組織需要經費作保證,國家對民間組織一些涉及經費收入的政策要有所變通,此外政府要給予財政上的補助或扶助。

5.對農村民間組織尤其是農村經濟協會的主要負責人進行培訓,提高他們的管理水平、技術水平、服務水平,進而轉變其價值觀念。

(二)從民間組織角度去憲善自身的功能

1.民間組織與政府脫鉤的問題。筆者在調查中發現,凡是與政府關系密切的民間組織的發展都比一般民間組織要好,這是在社會轉型時期以及我國民間組織發展不完善時期的一大特點。筆者建議,這些發展較好的民間組織可以引進專職人員進行管理,這樣既可以徹底解決脫鉤問題,又有利于組織的持續發展。

2.實現民間組織的結構轉型。不管是在農村還是在城市,不少民間組織的組建都與有經濟實力的社會精英相聯系。這種個人魅力型發展模式在社會轉型期間以及民間組織發展初期確實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長期下去不利于組織的發展。因此民間組織要完善組織功能,就必須轉變組織的領導制度,尋找適合自身發展的模式。

3.拓寬運行經費的來源。組織要持續運行需要經費的支持,一般組織的經費來源是會費、捐款、政府資金扶助。農村民間組織的經費開支是很難靠會費來維持的,至于社會捐款、政府扶助目前在農村很少有。筆者建議學習國外經驗,讓一些農村民間組織開展一些經濟活動,但必須受“非分配約束”條件的限制。

參考文獻

[1]俞可平主編.治理與善治.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蔡磊.非營利組織基本法律制度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民間組織財務管理制度范文第5篇

近年來,公共突發事件的頻發和一系列丑聞的曝光使基金會等類型的非營利組織進入公眾的視野。非營利組織作為現代社會的三大組織形式之一,在“社會領域”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我國目前的非營利組織由國有事業單位和民間非營利組織兩部分組成,它們資源來源不同、社會職能各有側重,遵循各自的會計準則,本文只對民間非營利組織進行研究。顧名思義,民間非營利組織和這種組織的資源投入者不以營利為目的,但這不意味著資源投入者向非營利組織投入資源沒有目的。民間非營利組織在以資源投入者的這種目的為組織使命的同時,有義務向資源投入者在內的社會公眾披露相關信息以反映受托責任的完成情況。資源投入者(包括潛在的)首先需要清楚資源的去向,是否用于完成他們的“目的”,也就是需要獲知資源使用的“透明性”。隨著民間非營利組織的增多,在對資源爭奪加劇的情況下,資源投入者在選擇把手中的資源投入哪一個組織時,更需要了解組織使用資源的效果和效率,也就是資源使用的“專業性”。因此,是否能提供反映“透明性”和“專業性”情況的信息,關系到民間非營利組織的生存和發展。

2 民非組織信息披露現狀及矛盾

目前我國的民間非營利組織(以下簡稱民非組織)主要有4種形式:社會團體、基金會、民辦非企業單位、寺院等宗教活動場所。截至2016年1季度,我國共有社會團體32.9萬個,基金會4 841個,民辦非企業單位33.1萬個。這些民非組織信息披露主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基金會管理條例》《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民辦教育促進法》及實施細則、《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等法律法規。在這些法律法規中只有《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對民非組織財務信息披露的內容做了系統詳細的規定。通過對各種民非組織官網公開披露的信息調查發現,在眾多的民非組織中又以資源需求最為廣泛、迫切的公募基金的信息披露為領先。這些公募基金的信息披露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四類信息:反映組織基本情況、業務活動基本情況的工作年報;三張財務報表;報表附注中的常規項目等“基本”信息。報表附注中董事會成員和員工的數量、變動情況以及獲得的薪金報酬情況的說明;報表附注中計算公益事業支出比例、工作人員工資福利和行政辦公支出比例時需要具體說明的事項等“深入”信息。專項捐贈收支報告等“專項”信息。季度財務管理簡報等“及時”信息。

從目前我國民非組織披露的最高水平來看,以上“基本、深入、專項、及時”的信息基本可以向資源投入者及社會公眾交代資源的來龍去脈,完成“透明化”民非組織的任務,滿足資源投入者以及社會公眾“透明性”方面的需要。資源的投入者可以通過這些信息了解到其托付給民非組織的資源是否被用于其提供資源時的目的,比如被用于救助多少名受災群眾,被用于購買多少頂帳篷。但是,這些信息沒有告訴我們:受救助的群眾是否滿意;是否同樣的支出可以購買更多數量的帳篷;是否有更需要救助的群眾沒有得到救助,也就是沒有提供資源使用效果效率方面的信息。資源的投入者不僅需要知道民非組織“做了什么”“怎么做的”,也需要知道民非組織“做得好不好”,是不是能“做得更好”,還有沒有其他民非組織可以“做得更好”。隨著日益增多的民非組織對資源爭奪的加劇,資源投入者對民非組織的信息將不再滿足于“透明”,對反映民非組織資源使用效果效率,揭示民非組織“專業性”方面的可比信息將更為渴望?!百Y源的使用效果效率”方面的信息可以說是民非組織財務會計信息的先天缺陷,民非組織的不以營利為目的的宗旨決定了它不可能像營利組織一樣擁有“利潤”這一判斷“好壞”的終極標準。營利組織的會計要素有六項———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利潤。民非組織的會計要素只有五項———資產、負債、凈資產、收入、費用。收入和費用的結果是凈資產的變動,而民非組織的存在目的也并不是為了凈資產的增加。所以說,民非組織財務會計天然缺少衡量“效果效率”的指標。一方面“專業性”可比信息需要日益強烈,一方面財務會計天然缺失這方面的信息,這就是目前民非組織會計信息需求與會計信息供給的矛盾。

3 引入管理會計指標的民非組織信息披露體系構建

對于現代會計的兩大分支,一般認為財務會計對外,管理會計對內,對外的信息披露是財務會計的傳統領域。但會計存在的根本目的就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他們想要的信息,然后才談到如何利用專門的技術、方法來提供這些信息。當財務會計無法解決信息需求與信息供給的矛盾時,我們不應再拘泥于對內對外的劃分,而應該站在為會計信息使用者提供符合其要求的信息的高度,以更廣闊的視野來搜尋這一矛盾的解決方案。管理會計的職能是提供信息以幫助管理當局進行規劃、控制、組織、決策等組織管理,而管理當局管理的目的是實現組織宗旨,所以管理會計存在的根本目的是實現組織宗旨,這個宗旨可以是營利組織的企業價值最大化,也可以是非營利組織的“人道、博愛、奉獻”。隨著組織的發展,會形成一系列反映組織宗旨達成情況的管理會計指標,這些指標正可以反映組織資源使用的效果和效率。

目前,也有民非組織嘗試披露效率效果方面的信息,比如中國紅十字會披露的專項績效評價報告。但這些報告更多的是仿效政府預算績效評價的方式,對項目的各個方面給予評分,但信息使用者無法獲知這些評分是如何做出的。我國《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規定的財務情況說明書中也有一項內容為:年度計劃和預算完成情況,產生差異的原因分析,下一會計期間業務活動計劃和預算。綜合以上方面,筆者對我國民非組織“專業性”信息構建提出以下設想:以預算績效評價為形式,以管理會計指標為內容。具體來講,就是民非組織要和三張主表、報表附注一起披露其本年預算的完成情況,下一年度的預算情況。預算的范圍可以是整個組織,也可以是組織的各個專門項目。比如基金會組織的“紅十字天使計劃”“海洋天堂計劃”等。預算的內容為民非組織的關鍵管理指標,這一指標可以是財務的,也可以是非財務的,只要能夠綜合反映組織的效果和效率,概括組織的宗旨完成情況。筆者嘗試以較熟悉的民辦高校為例,構建反映民非組織“專業性”的信息披露體系,見表1。

建立以預算績效評價為形式,以管理會計指標為內容的民非組織“專業性”信息披露體系的關鍵和難點在于管理會計指標的確定。這些核心的管理指標是隨著組織發展到一定程度,隨著組織的管理需要而產生的。并且,基金會有基金會的指標,高校有高校的指標,醫療機構有醫療機構的指標,民非組織所處的行業不同,其管理會計指標也各異。綜合以上兩點,構建民非組織“專業性”信息披露體系可行的路線圖是:第一步:形式強制,內容自主。也就是在現有信息之外,規定民非組織必須在財務情況說明書中披露本組織或本組織各項目本年預算的完成情況及下年預算。預算中除常規財務信息之外,要披露關鍵管理會計指標,但指標的具體內容可以由各民非組織自行確定。第二步:形成行業基本指標,增強信息可比性。經過一段時間的各民非組織的自主披露之后,逐步提煉形成各行業的基本指標。要求本行業民非組織必須披露基本指標,其他指標自行補充。在這個過程中不僅能增強信息的可比性,而且推行對基本指標的披露可以帶動行業內落后組織加強內部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未來,隨著《國際綜合報告框架》的發展和推廣,民非組織的信息披露也可能置于這個框架下,進行全面綜合的報告。

4 結語

當財務會計信息不能滿足信息使用者對民非組織資源使用效果效率,也就是民非組織“專業性”信息的需求時,我們應該引入管理會計指標來解決這一問題。在建立“以預算績效評價為形式,以管理會計指標為內容”的民非組織“專業性”信息披露體系時,考慮到民非組織的發展水平差異和行業差異,我們制定了兩步走的路線圖:首先形式強制,內容自主;下一步再形成行業基本指標,增強信息可比性。在整個民非組織信息披露體系的構建過程中,從主體管理指標的確定,到行業基本指標的提煉,再到信息披露平臺的搭建,不僅需要政府法律法規的約束,更需要民非組織自身的重視和參與。民非組織只有同時提供出“透明性”和“專業性”兩方面的信息,才能獲得資源,實現自身的生存和發展。

參考文獻

[1][美]彼得·德魯克.非營利組織的管理[M].吳振陽,譯.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

[2]劉福東.矯治非營利組織“失靈”的管理會計思考[J].現代管理科學,2011(5):111-113.

民間組織財務管理制度范文第6篇

隨著高等教育的迅猛發展, 作為高等教育主力軍的高校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高校呈現出經濟活動多樣化、經濟關系復雜化的趨勢, 這賦予了高校更高的財務管理要求。

通過文獻研究和訪談, 結合審計實踐, 筆者發現, 雖然高校的會計核算相對企業單位較為簡單, 但其財務上卻有著諸多問題, 如:費用報銷不及時, 票據不規范, 賬目混亂, 專項資金使用效率低下以及員工長期占用單位資金等。目前在實行綜合預算、國庫集中收付的改革背景下, 高校的財務出現了新的問題, 其中的一些問題較以前更加隱蔽, 發現問題也更加不易。

民間審計是及時發現、糾正、規范高校財務管理的重要途徑, 筆者認為從民間審計視角出發, 對高校財務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歸納整理并提出建議具有重要有意義。

二、高校財務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 財務人員對財務工作缺乏合理認識, 不適應財務管理要求

從會計核算角度看, 高校的會計核算相對企業單位較為簡單, 所運用的會計科目較少, 除經營性項目外一般采用收付實現制。但注冊會計師在審計中發現, 高校普遍存在會計基礎薄弱、銀行賬戶混亂、財權不清等情況。目前, 高校財務專業隊伍中低學歷、低素質現象普遍。很多財務人員缺乏對財務工作的全面認識, 把工作重點放在記賬、算賬、報賬等方面, 忽視管理和經營, 財務知識陳舊, 會計基礎工作不規范, 對領導決策和國家財政法規制度的執行教條化, 這導致高校財務管理浮于“表面”, 難以深入。

(二) 預算機制欠合理, 預算管理方法存在缺陷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 越來越多的高校創辦了經濟實體, 二者在資金、資產、收支業務活動中存在密切聯系。注冊會計師審計時, 往往發現其中存在較多隱匿的違紀違規問題。

第一, 大多高校的預算沒有充分關注相關經濟實體的預算管理。企圖逃避監督的高校往往采取與相關經濟實體聯手、虛列支出、轉移截留專項資金的手段, 這嚴重降低了高校對資金的利用率以及資產管理效率, 給高校帶來一系列損失;

第二, 不乏少數的高校在預算編制上缺乏客觀調論證, 領導的個人意志常常左右預算編制, 預算的執行、監督和控制機制也不健全, 這些都很大程度地影響預算的實際效果。

(三) 專項資金管理薄弱, 浪費及在職消費現象嚴重

現階段, 國家或有關部門撥發的專門指定用途資金仍是高校資金的重要來源。而一系列挪用、貪污科研、基建等專項資金事件的曝光, 讓社會對高校專項資金管理的關注日益提高, 專項資金往來情況審計已成為民間審計的重點, 審計中暴露的問題也日益顯現:

第一, 高校專項資金缺乏健全的管理體制。很多高校責權劃分不清, 甚至存在濫用權力、做假帳、虛報資產、欺上瞞下等現象, 導致資金縮水、價值與價格分離;

第二, 高校專項資金浪費及在職消費現象嚴重?,F行制度下領導層及相關人員通過辦公費、差旅費、業務招待費、通訊費和培訓費等項目報銷私人支出, 造成專項資金流失;

(四) 經營性資產產權不清, 國有資產隱性流失現象嚴重。

近年來高校以出租、投資等形式投入校辦產業和其他經濟體的經營性資產大幅增加, 但卻缺乏相關的管理制度和使用規范。注冊會計師在審計中常常發現相關賬務處理混亂, 哪些是校辦產業、哪些是由其他單位承包模糊不清。這導致學校的投入得不到應有的回報、資產保值增值率低下;甚至很多經濟體無償占有學校的國有資產, 造成大量國有資產的隱性流失, 嚴重損害了高校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三、增強高校財務管理能力的對策

(一) 轉變財務管理觀念, 改革高校財務管理體制

第一, 高校會計要向管理型會計轉化, 要做好財務管理基礎工作, 樹立正確的財務管理目標, 即實現高校財務成本的最小化, 創造最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第二, 貫徹落實“統一領導、分級管理、財務集中、財權下放”的財務管理體制, 同時健全財務工作責任制, 明確高校內每一個崗位、每一個層級的責任與權力, 加大經濟責任考核力度, 推動高校財務工作的健康發展和不斷進步。

(二) 加強高校內部審計制度建設, 提高高校內部審計效率

第一, 健全高校內部審計人員選拔機制, 提高內審人員素質。

嚴格制定審計人員錄用標準, 確保審計人員具備良好的綜合素質;加強業務培訓, 提高審計專業技能。

第二, 保證內部審計部門的獨立性, 做好內部審計對高校財務的監督工作。

領導層加強對內部審計的重視, 為內審工作的開展提供組織保障:一、保障內部審計經費;二、建立獎懲制度, 對有貢獻的內審人員給予物質與精神獎勵, 對出具虛假內審報告者追究責任, 積極開展內部審計人員的績效考核, 提高內審效率;三、督促審計部門科學制定內部審計計劃, 并將審計計劃上報適當校領導, 加強內部審計部門與管理層的溝通, 提高內部審計部門工作質量;

第三, 完善內部控制制度, 具體措施包括:

完善各項規章制度, 規范高校日常財務管理;加強成本費用管理及預算控制;加強不相容職務分離控制, 形成不同崗位間內部牽制的工作機制;提高財務監督力度, 重點監管貨幣資金流向;完善績效考評體系等。

(三) 充分發揮民間審計指導、規范高校財務管理的作用

第一, 高校應與會計師事務所建立、保持適當的業務關系, 杜絕審計合謀行為的發生, 積極配合注冊會計師的審計工作, 做好內審工作, 明確內部審計和民間審計在高校審計中的職責和分工, 提高審計效率。

第二, 注冊會計師應充分把握高校的行業特點, 及時了解相關政策法規, 在審計時有的放矢, 做好賬簿審計的基礎工作, 注重對延伸單位和專項資金的審計, 幫助高校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改進財務管理工作。

參考文獻

上一篇:黨組織建設心得體會范文下一篇:康復科規劃建設與管理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