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中國古代歷史范文

2023-09-17

中國古代歷史范文第1篇

曹沖

曹操不但是一個成功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還是一個成功的父親。他的幾個兒子,文功武略,各有卓越之處,而他最喜愛的,首推曹沖。古代所謂神童,以語言天賦突出的居多,曹沖卻表現出解決問題的高超思維能力。曹沖七歲時以等量置換的辦法稱大象體重,不但震驚了當時之眾,也流傳千古,成為最經典的兒童智力啟蒙故事之一。

還有一個典故:孫權曾送來一只漂亮的雉雞。曹操想觀賞雉雞舞蹈,但使盡辦法,這珍禽就是不鳴不舞,讓人徒嘆奈何。曹沖想出一個辦法,讓人制作一面大鏡,擺在雉雞面前。那雉雞于鏡中看到同類,起了爭勝之心,當即舞將起來,這一下對鏡成雙,煞是好看。

有的故事,不但體現了曹沖的智慧,還表現了他寬厚仁慈的一面。一次,曹操坐騎的馬鞍放在倉庫中,不慎被老鼠咬壞。庫吏大驚失色,自認必死。曹沖知道后,心生一計:他先用利刃將自己的單衣穿戳成鼠齒狀,然后裝成一臉

愁色的樣子去見父親。曹操問他何事憂慮?曹沖說:“世俗以為鼠齒衣者,其主不利。今單衣見齒,是以憂戚。”曹操趕緊安慰愛子,說:“此妄言耳,無所苦也。”過了一會兒,庫吏前來報道曹操那樁馬鞍被鼠咬壞一事,曹操聽后,笑著說:“連我兒子的單衣都被咬壞,何況馬鞍乎?”根本沒有追究的意思。據說,每當曹沖見到當刑者,總要上去尋問是否冤枉,是否處理過重?如是,他就要想方設法為之救命或減刑;每當見到那些勤奮而能干的官吏因小過或失誤而觸犯法律,他都要親自到曹操那里說情,請求父王寬大。史書稱曹沖“辨察仁愛,與性俱生,容貌姿美,有殊于眾,故特見寵異”。——這種悲憫寬厚的氣質在一個十幾歲的孩子身上體現出來,簡直催人淚下。

可恨天道難測。上蒼把智慧慷慨地賦予曹沖,卻又殘酷地掠走他的生命。建安十三年,年僅十三歲的曹沖突患大病而亡,據后人推斷,可能是“絞腸痧”。曹沖的夭折,留給歷史一道殘缺的美麗,留給后人一份遺憾的嘆息。也許上天的深遠用意,非我等凡胎肉眼所能看穿。曹沖死后,曹操悲痛萬分,曹丕來寬慰他,曹操說道:“曹沖之死,是我的不幸,又是你們的大幸。”曹丕即位后,也經常對臣下說:“若使倉舒(曹沖之字)在,我亦無天下。”可見,曹沖之死,客觀上為曹丕爭奪王位掃除了最大障礙。

孔融

三字經有云:融四歲,能讓梨,弟與長,宜先知。一個四歲的孩子就懂得謙讓之道,不能不說是一種奇跡。(注意,后來以他為楷模澆鑄出來的成批作品,可沒法跟這個始作俑者相提并論)。

有關孔融,還有一個“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典故。

孔融十歲,隨父到洛陽,時李元禮有威名,登門者須雋才之士或有清譽,又或是中表親戚,閣人始肯通傳,孔融獨自到李府,向門官言道:“我是李府君親。” 門官為他通傳后請人府相見,李元禮問道:“君與仆有何親?”,孔融對日:“昔先祖仲尼(孔子)與君先人伯陽(老子)有問禮之誼,是以仆與君奕世為通好也。”此言出自一個十歲幼童之口,李元禮及在座賓客莫不奇之。時有太中大夫陳韙后至,得聞此事,便道:“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小時候聰明,長大了未必能佳。這倒是很常見的事,不過卻是對孔融的不以為然。沒想到孔融應聲答道:“想君小時,乃當了了。”

這里用了一個歇后手法,意思說陳韙現在是“大未必佳”。陳韙遭此反擊,大為尷尬,一時語塞。一個十歲的孩子,一句話堵得名士張口結舌,孔融才思之敏捷,實在令

人贊嘆。

但是孔融的神童段位,僅僅停留在辯捷的層次上。而這種沒有智慧作后盾的辯才,除了得罪人之外,于人于己,實在沒有更好的用途??兹诔扇酥?,先后擔任過北海相,青州刺史,少府,大中大夫等職。在職期間,除了空發議論,作一些修復城墻重建學校的形象工程之外,基本沒干過什么足以證明他有政治才能的事。

大凡能說會道而又不甘寂寞的人,對于干活的人總是指手畫腳一百個不順眼,孔融也沒跳出這個窠臼。他依附于曹操的翼護下,得以在盜賊蜂起的軍閥割據時代作著“座上客常滿,杯中酒不空”的香夢,但是對于曹操的政策卻極盡冷嘲熱諷之能事。如果說他勸阻曹操伐劉備是“興無義之師,恐失天下之望”雖然迂腐但是還帶著點為天下計的味道,那么他為諷刺曹丕納甄氏而編造的“想當然”的故事,就純粹屬于徒逞口舌之利,完全是過把癮就死的嬉皮士心態。三國時代的統治者,對待知識分子通常有著驚人的耐性,但是曹操的耐性終于還是被逼到了極限。 公元208年,曹操把孔融滿門抄斬。當時還有一個令人凄然的花絮:孔融被捕的時候,大兒子九歲,小兒子八歲,“二兒故琢釘戲,了無遽容”——專心地做著某種游戲??兹谶€懷著一種僥幸心理問使者:“我好漢做事好漢當,能不能放過我的孩子?”沒想到他兒子秉承了他的硬骨頭精神和早慧特征,慢

慢說道:“父親豈見覆巢之下,復有完卵?”

中國古代歷史范文第2篇

我國古代小說的發展及其規律 教學目標

1.本課時教學在知識方面要求學生了解并掌握課文的結構,掌握課文中提及的有關文學常識。

2.在能力方面,培養學生分析文章、把握寫作文學評論文章的能力。

3.在情意方面,讓學生為祖國悠久的文化歷史,輝煌的文學成就而驕傲、自豪。 教學重點

課文屬專業論文,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困難。在講授時,焦點不完全放在談小說發展及規律的史料和專業術語上,以理清文章思路和結構為突破口,化難為易。 教學難點

涉及史料多,有些史料須在一定的大背景下去理解,需要學生有一定的文史知識為基礎,而學生恰恰在這方面有所欠缺。盡可能讓學生理解所引史料,是本文教學應突破的一大難點。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對于古代小說中的人物,同學們可能都不陌生,勇猛剛直的張飛,嫉惡如仇的魯智深,即使《聊齋志異》中的狐貍精,都讓人過目不忘。中國古代的小說,有著輝煌燦爛的成就,那么它是如何產生的?最早的小說是什么?又是怎么變化的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專門論述這方面問題的文學評論文章。 (板書課題)

二、 教師提問:大家看這篇課文的題目有什么特點嗎?

上述問題要求學生各抒己見,只要談自己對題目的看法就好。在學生回答基礎上,教師適當歸納總結——題目用語平實、準確。題目表述準確,有極強的概括力。從題目上我們可以清楚地知道,全文要談的對象是中國的古代小說,而對這個問題,作者要談兩方面的問題,一是談發展,二是談規律。

(要求學生默讀此文,默讀中用筆在文中打上記號,如把引用的史料標出來,文中承上啟下的句子標出來。此文用默讀方法較好,可以有利于學生思考,把握文章內容,又可以有效地利用課堂教學時間)

請學生回答:全文共多少個自然段落?分為幾部分?從哪里劃分?為什么?

(第一個問題很好回答——6;第二個問題也好回答——2,因為此前已經給學生分析了本文的題目;第三個問題需做一番思考,從第7自然段以后是第二部分,因為第7自然段是一個明顯的有著啟下作用的過渡段,這樣,第

三、第四兩個問題全部解答了)

隨著上述回答的結束,教師板書:全文共16自然段,分為二部分。第一部分(1-6),第二部分(7-16)。

三. 閱讀課文第一部分后回答問題,然后填表。

1.作者是按照什么來給古代小說分段的?分幾個階段?

提示:按照小說的體裁特點。分五個階段:神話傳說;志怪小說;傳奇小說;話本小說;演義小說。

2.這些小說形式現在已經消失了嗎?

提示:古代小說的原有傳統并沒有也不可能消失,這些形式自然還存在,特別是民間。

填表:

朝代 發展階段 體裁特點 例子

魏晉南北朝以前 起源 神話傳說 《穆天子傳》《山海經》

魏晉南北朝 發展 志怪志人 《搜神記》中的《宋定伯捉鬼》,《世說新語》中的《周處》

唐 成熟 傳奇小說 《長恨歌傳》《李娃傳》

宋元 繼續發展 話本小說 《三國志平話》《三言》《二拍》

明清 頂峰 演義小說、創作小說 四大名著

四. 閱讀第二部分。

1. 作者一共總結出幾條規律?是怎樣闡釋的?

提示:四條規律,即中國古代小說是來自民間的;史傳文學對中國古代小說影響很大;古代小說創作立足于現實;受封建文化的摧殘,發展極為艱難。對每一條規律作者都有例子分析闡明。

2. 作者為什么對第三個規律要做更詳細的闡釋?

提示:古代小說立足于現實進行創作,對一般小說尤其是歷史小說而言,讀者不難理解。但神話小說怎么就立足于現實,這卻是容易引起爭議的。所以作者舉《西游記》為例進行更詳細透徹的分析闡釋,以表明自己的看法并不失之偏頗。

3. 最后一條規律,作者何以寥寥幾筆就寫完了呢?你能幫助舉幾個例子嗎?

提示:讀者結合讀過的歷史和文學資料不難理解,所以略寫;例子如《水滸傳》《金瓶梅》遭禁,曹雪芹的遭遇等。

4. 你還能為中國古代小說的發展總結一點規律嗎?(思考)

小結:第一部分是從縱的方面論述,第二部分是從橫的方面論述,全文縱橫交織,互相補充,完整地闡述了我國古代小說的發展及其規律。

五. 理解課文中的引用的句子,完成課后練習二。

1. 事出于沉思,義歸于翰藻。

提示:意思是,文學作品所描寫的對象具有積極意義,其內容的表達、形式的安排,都經過作者深沉的構思、想象,其辭藻、音律、用典等藝術形式都比較講究。課文引用蕭統之言是為了說明蕭統對文學與歷史等學術著作的區別已經有所認識,到唐代,我國的古代小說終于脫離歷史而發展成為文學創作。

2. 愛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善惡必書,是為實錄。

提示:愛它而要知道它有缺點,恨它要曉得它有長處。缺點、長處必須都寫下來,這才是真實的記錄。課文引用《史通》此言,是為了生命我國古代小說對史傳文學的傳統的繼承,首先表現在能夠辨證地認識人和描寫人。 遷移訓練: 參照《林黛玉進賈府》《智取生辰綱》《林教頭風雪山神廟》,簡析王熙鳳、賈寶玉、楊志、林沖的性格特征,說明我國古代小說‚愛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善惡必書?的寫人技巧。

(提示:王熙鳳虛偽圓滑、貪婪鄙俗、諂上壓下,但精明潑辣。賈寶玉率真多情但紈绔習氣太重。楊志狠毒但精明能干。林沖正直善良,疾惡如仇但逆來順受、隨遇而安。)

3. 明鏡照物,妍媸畢露。

提示:意思是,明亮的鏡子照物體,物體的美麗和丑陋全都清晰地顯露出來。課文引用此言,是為了說明《水滸傳》寫人藝術的高明。

4. 雖然吾書名為志怪,也不專寫鬼神,卻時時寫人間的變異,也略微含有鑒戒。課文引用吳承恩的話,是為了說明《西游記》是立足于現實的。

在小說的發展過程中,有哪些規律性的東西呢?請同學們從書中找出來。 總結:第一部分是文章的骨髂,雖然清晰明白,但難免干癟,第二部分是血肉,兩者結合,文章才豐富,才豐滿。

布臵作業:熟記各個發展階段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六、寫作特點主要有四。

(一)、評論精當,一語中的

文學評論要以科學的文藝理論為指導,提出評論者的觀點。觀點新穎獨到而又持之有據,評論才有價值。本文的價值,正在于作者對所評論的文學現象發表了許多獨到的見解,評析精當,往往一語中的。

關于我國小說的起源,有人說有很多起源,如寓言、史傳、諸子散文等等。魯迅先生則認為勞動者休息時‚彼此談論故事,正就是小說的起源?。作者則明確指出:‚其實源只有一個,那就是神話傳說。?

對魏晉南北朝的志怪、志人小說,一般評論者認為這時小說已‚初具規模?,是我國小說的‚雛形?。作者則認為:‚‘志’是記錄的意思,而不是創作?,‚是作為史實記載下來的?,還算不上真正的小說。

再如,‚唐代小說的發展主要表現在想像虛構和講求文采?,‚歷史小說走宋代傳奇的路子……,作為文學作品是失敗的?,‚《金瓶梅》開辟了一條寫平凡人和生活的道路?等,都有作者的真知灼見在,而與以往文學史中的觀點不同。如《金瓶梅》因有較多的猥褻描寫而長期列為禁書,直到80年代才有較深入的研究。作者不僅說它‚顯示了現實文學的長足發展?,而且拿婦孺皆知的《紅樓夢》作比較,認為‚紅樓夢的道路,是金瓶梅所開創出來的?,這就使讀者明確了金瓶梅在小說發展史上不容忽視的地位。

在對小說發展源流考察的基礎上,作者歸納出4條規律。這是對文學現象

所作的理性思考,使文章上升到理論的高度而更具有指導的意義。

(二)、論據典型,以一當十

從文章題目的論述范圍而言,可以寫成一部專著,作者卻大題小作,以簡馭繁,僅用4000來字就說清了問題。其原因一是闡述論點精練簡潔,要言不煩,二是選擇論據少而典型,以一當十。

作者論證第1條規律———小說來自民間、反映人民意愿時,主要舉《三國演義》為例。在這部文人創作的小說成書之前,早有民間的話本《三國志平話》等在流傳。以《三國演義》為例證明中國小說的每次發展、進步,都是文人作家向民間學習,參予、加工民間創作而取得的。并由此引申出中國古典小說重視情節,也是保留了民間創作的特點而形成的,還拿這一點與外國小說作了對比。

論證第2條規律———中國古典小說受史傳文學影響,舉《水滸傳》為例。先引劉知幾的話,指出史傳文學的經驗是‚愛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善惡必書,是為實錄?。再說民間文學寫人往往是好壞分明,壞人無好處,好人無壞處。經過比較,指出《水滸傳》是吸收史傳文學寫人藝術經驗的第一部古典小說,它寫人如‚明鏡照物,妍媸畢露?。最后指出《水滸傳》使小說的人物描寫大大推進一步,而后才有《儒林外史》《紅樓夢》。

論證第3條規律———小說立足于現實、不脫離現實,主要舉《西游記》為例。先總述書中所寫神怪境界、唐僧的‚八十一難?等情節都是現實生活中有的。再舉兩個細節具體說明,一是‚小子國?,有太監高采為現實根據;二是書中所寫魔怪從神佛處來,有錦衣衛的橫行霸道為現實根據。再總述‚一部《西游記》……正是辛辣地挖苦與諷剌了神佛即現實統治勢力?。最后說到《三國演義》《水滸傳》表現的民族感情、正統觀念,也都是現實的反映?!段饔斡洝吩谖覈诺湫≌f中,是最富于幻想而似乎遠離現實的,證明了《西游記》也立足于現

實,其它為群眾熱愛的小說就更不用說了。

論證第4條規律———小說受封建統治文化的壓迫摧殘而發展極為艱難,作者沒有舉具體事例,只概括列舉兩種文化現象:一是‚許多偉大作家生活、創作條件都全無保障?。讀到這里,我們自然會想起‚舉家食粥?、貧病交迫、英年早逝的曹雪芹。二是‚許多偉大的作品不知道作者是誰?。讀到這里,我們也會想到《金瓶梅》的作者至今還無定論,對《西游記》的作者也時有異見。從這兩種文化現象,作者‚感受到封建文化對小說創作的殘酷扼殺;‚感覺到那些現實主義大作家和他們的不朽作品的崇高可貴。?

文章這一部分論述4條規律,主要舉了三部小說為例,可以說少到不能再少,而每一個例證都充分證明了作為分論點的一條規律,論據十分典型,論證十分有力,真是以一當十,以少勝多。

三、縱橫交織,結構嚴謹

文章形式是為表現內容服務的。這篇評論的內容是要從我國古代小說的發展脈絡中發現規律性的東西,這就決定了它的結構形式。論述發展歷程,追根溯源,再順流而下,按時間順序,呈縱式結構;概括規律,則取并列式,由主到次,一一道來,呈橫式結構。這樣,全文縱橫交織,經緯互補,結構嚴謹,線索清晰。

(四)、字斟句酌,分寸恰當

與寫評論一部文學作品相比,對文學現象的評論是一種更高級、更復雜的批評活動。因為文學現象本身就是一個復雜的問題。本文評論的對象是我國古代小說,從上古神話到清末名著,上下數千年;范圍包括‚筆記?、傳奇、話本、演義、‚擬話本?、章回體等多種小說樣式,具體作品更是浩如煙海,何止萬千。要評論恰當是很難的。作者憑借深厚的語言修養,精練而恰當地表述了自己從長期研究中獲得的真知灼見。其語言的特色主要表現為: 1準確周嚴。

如第1段說神話與傳說‚兩者之間的界限很難確切劃分?。這句話強調兩者的‚同?,同到難以分辨。但兩者畢竟有‚異?,神話是‚把神人化?,傳說是‚把人神化?。

作者用‚很難?和‚確切?對‚劃分?嚴加限制,就不致造成自相矛盾。 又如第14段說‚中國為群眾長期熱愛的小說創作多是立足于現實,不脫離現實,否則就沒有生命力。?有了‚為群眾長期熱愛?這個限制性短語,就把論述范圍縮小到少數優秀小說,而把多數小說排除在外。在‚立足于現實?之前又加‚多是?一詞,使這一論述更為嚴密,無懈可擊。

再如第15段論述《西游記》中的描寫,兩次用‚不是沒有現實根據的?這種雙重否定的句式來減輕語氣,就比直說‚有現實根據?顯得分寸恰當,留有余地。

2簡潔明了。評論語言多用判斷句,為求嚴密,句式往往較長。作者卻常用短句就準確表述了自己的看法。如: 神話是把神人化,傳說是把人神化。 ‚志?是記錄的意思,而不是創作。

唐代小說的發展主要表現在想像虛構與講求文采,這就同過去的作品有所區分。 傳奇小說發展到宋代就衰落了。

這一類代表作是《金瓶梅》,它在小說發展史上開辟了一條新路。 史傳文學不是源,而是流。

正是作者立足于現實的創作精神,才使作品有了旺盛的生命力。

這些話都說得語氣肯定,簡潔明了。正因如此,才使這篇評論有如此巨大的容量。

教學這篇課文,一要把握單元教學的要求。因為這是初高中全套語文教材中唯一的文學評論單元。既應以本單元的基礎知識《文學評論的特點》作為學習的

向導,又要發揮本課在單元教學中特有的作用,重點學習如何閱讀從宏觀上評論文學現象的文章,以培養學生閱讀這類文學評論的興趣。二可從溫故中知新。初中第一冊的《〈詠柳〉賞析》,是一篇詩評,也是先按順序逐句賞析詩的語言,再評析詩的三點藝術特色,呈縱橫交織的結構。稍作回顧,可為本課的學習作點鋪墊。三是運用比較閱讀來加深理解。高中第四冊第五單元‚基礎知識?《中國古代小說的特點》,與本課有同有異?!短攸c》是說明文,介紹的是大家公認的常識;本課是文學評論,著重闡述作者的觀點。兩篇文章第一部分都是談小說發展源流,但詳略不同?!短攸c》第二部分介紹我國古代小說的一般特點,而本課第二部分論述發展中的規律。通過比較,可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四是開拓視野,讀寫結合??山M織一次小說評論或文學評論報告會,或出一期文學評論手抄報,以課外閱讀活動來豐富課堂教學。 中國藝術表現里的虛和實 教學目標

1把握課文的寫作思路、行文脈絡,由荀子的話談起,述及繪畫、舞蹈,條分縷析,思路,脈絡極為清晰的特點。

2學習從全文總體上把握內容,融會貫通的閱讀方法。

3從文中諸多引文和述及的作家作品中,感受民族文化的輝煌。 教學難點

文中涉及各種門類的藝術,學生恐難一一明白,但不管怎樣,好的作品總給人留下足夠大的空間——虛,以虛來襯實,使作品更堅實更厚重,這是不管哪一門藝術所共通的。對換‚虛?‚實?的理解是講授難點。 教學重點

重點講授趙執信《談龍錄》中引文。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教師講述以下內容,通過提問,啟發學生思考。

某著名國畫家應邀去國外開畫展,取得了轟動性的效應。在媒體的強列請求下,畫家在一次招待會上揮毫獻藝。只見他鋪開宣紙,泡蘸濃墨,頃刻間,一塊巨石上,一只蒼鷹傲視遠方。大家連稱奇絕。此時也有人提出異議:原來中國畫這么好畫。畫家對這位記者說:是的,畫起來不難,但學起來不易。我已經學了‚五千年?了。大家一片驚呼!同學們聽懂了畫家的回答嗎? 可隨機提問學生,讓他們就畫家的回答談自己的見解。最后由教師歸納如下:這位畫家的回答十分巧妙,飽含著對民族藝術的驕傲和自豪。它的‚五千年?是虛的,人不可能活那么長,學那么長,但‚五千年?又是實的,它是文明歷史的積淀,深含著民族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

作家反映現實描繪生活時,對對象本身時而采取正面描寫,在形似的基礎上傳神地寫出事物的形象特征;時而采取側面烘托或暗示的寫法,藏頭露尾、若隱若現地描繪出那些難以描繪的、富于動態變化的對象特征,這兩種寫法,前者稱之為‚實寫?,后者稱之為‚虛寫?,也就是古人所說的‚春之精神寫不出,以草木寫之;山之精神寫不出,以煙霞寫之?。虛實,不僅是藝術創作的一條基本原理,而且是美學原理中的一個基本命題。虛與實互根互存,對立存在,因相輔相成而統一。

二、教師板書課題

介紹文章出處,作者

三、 學生默讀課文,同時找出作者行文的脈絡,找出文章里面和注釋當中涉及到的文學常識。

教師歸納行文思路,理清全文結構,在講解同時板書。

1、(1-6)全粹虛實統一是中國藝術傳統中的重要表現手法。(提出問題)

2、(7-12)闡述中國繪畫、戲曲空間表現方法:虛實結全、相生。(怎樣做到

‚相生?)

3、(13-14)中國古代藝術中的空間表現都是由舞蹈動作中延伸出來的。 由荀子的話引出藝術中虛和實的話題 ®引《談龍錄》點明藝術的最高成就是虛實統®由此及彼,述及繪畫、舞臺藝術、書法、建筑都有此特征®‚虛實相生?的表達形式,是一份寶貴的獨創的藝術遺產。

四、分析《談龍錄》《畫筌》兩段引文,把握作者的觀點。

1、翻譯兩段文字。

A、錢塘洪昉思,久于新城之門矣.與余友.一日,在司寇(漁洋)宅論詩,昉思嫉時俗之無章也,曰:"詩如龍然,首,尾,爪,角,鱗,鬣,一不具,非龍也."司寇哂之曰:"詩如神龍,見其首不見其尾,或云中露一爪一鱗而已,安得全體 是雕塑繪畫者耳!"余曰:"神龍者,屈伸變化,固無定體,恍惚望見者,第指其一鱗一爪,而龍之首尾完好,故宛然在也.若拘于所見,以為龍具在是,雕繪者反有辭矣!"

意思是,浙江杭州人洪昉思很久以來就在山東桓臺人王漁洋門下,同我是朋友.有一天,洪昉思與刑部尚書王漁洋一起議論詩,他痛恨當時流行的詩歌沒有章法,說:"詩好像龍,頭,尾,身上的鱗片,頸上的長毛,一個不具備,就不是龍."刑部尚書笑他說:"詩好像神龍,見頭不見尾,或者在云霧中露一個爪子一個鱗片而已,怎么會露出全體 那是雕塑繪畫!"我說:"神龍屈伸變化,固然沒有固定的身體,恍惚望見它的只是它的一鱗一爪,而龍的頭尾完整,所以好像都在.假如拘泥于所看到的,以為龍的全體都在這里,那么雕塑繪畫者反而有話說了!"所闡釋的觀點是:就詩歌說,寫出來的精粹的詩是從豐富的生活中提煉出來的,也就是精粹從全體中來.但就詩的本身說,又要求完整.要寫一鱗一爪而沒有支離破碎之感,且能給人以完整的龍的感覺,這就要求作者的心目中先

有一條完整的龍在. B、空本難圖,實景清而空景現.神無可繪,真境逼而神境生.位臵相戾,有畫處多屬贅疣.虛實相生,無畫處皆成妙境.

意思是:虛空本來就難以畫出來,實在的景物清晰,那么虛空的景顯露出來了.精神,神氣很難畫出來,實在的境界逼真了,神奇的境界就產生了.虛和實位臵相反,畫的景物不和諧,有畫的地方大多屬于多余的累贅.虛和實互相作用,生發,沒有畫的地方也能構成奇妙的境界.所闡釋的觀點是:虛實結合,虛實相生是中國繪畫處理空間的方法.

2、課文所引趙執信《談藝錄》中的一段文字,指出了對詩歌藝術性的三種看法。試簡析這三種看法,并指出他們的根本分歧點在什么地方。

洪昇要求完整,畫龍,要把整條龍畫出來,連它的首尾鱗爪都不能忽略。王漁洋則認為,神龍見首不見尾,有時只在云中露出一鱗一爪,只要把最精粹的部分畫出來就行了。趙執信則認為,完整和精粹兩者是不可分的,要在全體中求精粹,離開了完整就談不上精粹。他們的根本分歧點就在于如何理解和處理完整(即課文所謂‚全?)與精粹(即課文所謂‚粹?)的辯證關系。洪昇強調‚全?,王漁洋強調‚粹?,都具有一定的片面性,趙執信能夠不失偏頗,兼顧‚全?‚粹?,正好體現了中國藝術傳統中的現實主義創作方法。 對于《談龍錄》中的引文,分析三者的藝術理論觀點:

洪思——重實輕虛(自然主義)

王漁洋——重虛輕實(抽象主義)

趙執信——虛實相生(現實主義)

3、‚真境逼而神境生?,試以戲劇表演中的動作為例,談談你的理解。 如京劇表演中的‚過門?動作,就是通過演員集中精神用程式、手法、行動,

逼真地表現出來的,達到‚真境逼?,如身臨其境,使人忘掉對戲劇布景的要求,以致‚神境生?的。再如,在京劇舞臺上,演員手執一馬鞭,上下擺晃,做出的姿態便給人以騎馬前行的感覺,若真的將一匹馬牽到臺上,豈不弄巧成拙。這樣一來,真是真了,卻扼殺了觀眾的想像,過于實在,誘發不出觀眾的聯想與想像,又何來藝術的美感享受?‚逼真?和‚避真?,都需要實與虛的融合,只實不虛是不行的。

小結:文章論述‚中國藝術?,論述的思路實質上就是順著趙執信的話,由詩歌到繪畫,由繪畫到戲劇,由戲劇到書法,旁及建筑、印章。論述的重點,第一是戲劇,第二是繪畫。虛實相生的表現手法,在詩歌創作上,是通過具有象征力量的一鱗一爪,顯示龍的全體豐滿的內容,‚一粒沙里見世界?。虛實相生的表現手法,在繪畫藝術上,是在一片空虛的背景上突出地集中表現人物行動姿態;在舞臺藝術上,是一般不設臵逼真的布景,演員結合劇情的發展,靈活地運用表演程式和手法,使得‚真境逼而神境生?。

五、知識延伸

1、文中指出:‚八大山人畫一條生動的魚在紙上,別無一物,令人感到滿幅是水。我最近看到故宮陳列的齊白石畫冊里的一幅畫上,畫一根枯枝橫出,站立一只鳥,別無所有,但用筆的神妙,令人感到環繞這鳥的是一個無垠的空間,和天際群星相接應,真是一片‘神境’。?試再舉幾個繪畫方面的例子,加以闡釋,說明虛實是如何相生的。

如我們所熟悉的《踏花歸去馬蹄香》,畫者只畫了一個人騎著馬,馬蹄起落處,有幾只蝴蝶繞著馬蹄翻飛,足以表現出騎馬踏花的情景。然而,若是真畫一個人騎著馬踐踏花叢,那不但失卻了美感,失卻了趣味,而且也表現不出那個‚歸?字的含義了。又如《蛙聲十里出山泉》,若不是幾只小蝌蚪在澗溪中順流游動,又怎能十里之外聽得見青蛙的鳴叫?暢游的小蝌蚪是實,但實中存虛,待蝌蚪游

出十里之外,不也就長成青蛙了么。雖說這游到十里之外的景象以及蛙聲是‚虛?,但已經完全可以想像得出了。至于膾炙人口的《深山藏古寺》,更是令人叫絕。畫面上只見祟山峻嶺,山路蜿蜒,一小僧在山下河邊汲水……古寺‚虛?掉了,但并不等于沒有,不然小僧擔水又去何處?自然是自古寺而來,再回古寺而去了。這也是實中存虛。人們可以想見古寺就藏在山的深處。

2、文中說:‚中國舞臺動作在兩千年的發展中形成一種富有高度節奏感和舞蹈化的基本風格,這種風格既是美的,同時又能表現生活的真實,演員能用一兩個極洗煉而又極典型的姿式,把時間、地點和特定情景表現出來。?結合這個句子在文段中的地位分析它屬于觀點還是屬于材料? 需要關注句子在主要觀點與具體事例之間的橋梁作用。對于主要觀點而言,它是材料,它與上文的繪畫、書法事例處在同一層面上,共同支撐著主要觀點;對于下面的材料‚趟馬?動作而言,它又確屬理論上的分析概述,又屬于觀點。弄清它所處的地位,對于準確全面地理解文段,意義重大。

3、作者說:‚大而至于建筑,小而至于印章,都是運用虛實相生的審美原則來處理的,而表現出飛舞生動的氣韻。?結合自己對印章的認識,談談其中的虛實。

治印,以著字處為實體,以其配字、偏旁、點畫間的空隙為虛處。其一,治印講究虛實的對立、調和、生發。其二,既要講字畫線條、偏旁實體的安排,又要注重于字畫線條分割出的所有空間(諸如形態、部位、大小等)的安排;其三,既要講究空間大分割塊面的虛實顧盼,又要講究包括每個小分割空間在內的全部的虛實顧盼。虛實之說,體現在線條處理上就是斷而氣連,晦而透明。這類有虛實的線條,表現為粗細有主次,節奏有輕重,表里有起伏。鈐qián于平面紙上能產生出浮雕般的立體感、層次感。此外,一印刻就,在鈐蓋時要注意虛實的運用。初學鈐印如同治印,只關注于文字實體,而忽視空間虛部。重實

輕虛,是一大通病。其實,鈐印時也應該實中見虛,如果唯恐印面不清晰,印泥豐而濕,用力實且重,則事與愿違,鈐出的印蛻,勢必會‚逃掉?許多迷蒙空靈,可資玩味的東西。

提問學生有關文學常識的內容:如‚司寇?‚新城?指誰?這是一種什么稱呼?閻立本是什么人?重要作品有什么?‚八大山人?,張旭分別是什么人?

以上當堂提問,鞏固文學常識內容,又可檢查學生默讀成果。

教師總結:從以下三點專談

1‚虛實相生?是我國獨創的藝術創作觀點,當引以為榮。

2要用此觀點專審視一切藝術作品。

中國古代歷史范文第3篇

秦漢:秦始皇建立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多民族中央集權的國家.北擊匈奴,南征百越,移民戍邊。促進邊疆開發。

匈奴:秦---北擊匈奴,修長城,東到臨洮 西到隴西

漢---匈奴威脅漢的政權,西漢加強同匈奴關系,加強各民族之間的聯系。

越族:秦—南征百越,設四郡(設象郡、桂林、南海三郡,對珠江流域進行管轄),開靈渠,移民墾荒。

魏晉南北朝(北魏孝文帝改革):

興起于東北的鮮卑族拓拔部。①少數民族不斷涌進中原,沖垮胡漢界限。②少數民族開始漢化,促進自身進步。

孝文帝:政治改革向漢族學習,實行均田制,遷都洛陽,接受漢族先進文化,促進北方經濟恢復,加速北方各族封建化進程和民族大融合。

唐: 唐太宗的民族團結政策;被西北各族首領尊為“天可汗”。

宋:宋面臨遼、金和西夏的威脅。

元:蒙古族

明清:滿洲族。①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進一步發展和鞏固。②中央同邊疆地區的關系空前加強。③版圖最終奠定。(烏蘭布通戰役和多倫會盟平西北和北部的蒙古準噶爾叛亂,接受蒙古貴族和喇嘛的臣服。

中國古代歷史范文第4篇

1、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的遠古人類:元謀人 (距今約170萬年)

2、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養蠶和絲織的國家:大汶口文化 (大汶口文化中期)

3、我國最早的歷法:《顓頊zhuanxu歷》(五帝)

4、我國的第一個奴隸制王朝: 夏朝 (夏朝)

5、我國(世界上)關于日食和流星雨的最早記載:夏朝 (夏朝)

6、我國已知的最早的文字:甲骨文 (商朝)

7、我國最早的醫學分科始于:西周 (西周)

8、我國歷史上有確切紀年的開始:前841年 (西周)

9、我國(世界上)關于哈雷慧星的最早記載:前613年 (春秋)

10、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探討宇宙本原的哲學家:老子 (春秋)

11、我國的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孔子 (春秋)

12、編年體通史(第一部史書):《左傳》左丘明 (春秋)

13、我國的第一部國別體史書:《國語》左丘明 (春秋)

14、我國最早的一部天文學專著:《甘石星經》甘德、石申 (戰國)

15、我國現存最古老的帛畫:《御龍圖》《龍鳳仕女圖》(又名《婦女鳳鳥圖》)(長沙出土) (戰國)

16、我國最早的農民起義:大澤鄉起義(陳勝、吳廣) (秦朝)

17、我國現存較早的一部醫書:《黃帝內經》(編撰于戰國;成書于西漢)

18、我國現存的第一部完整的歷法:《太初歷》(西漢)

19、我國運用溫室栽培作物的開始 (西漢)

20、我國的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司馬遷(西漢)

21、我國(世界上)最早提出勾股定律的數學專著:《周髀算經》(西漢)

22、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和使用煤的國家 (始于漢代;北宋時普遍開來)

23、我國的第一部斷代史:《漢書》班固 (東漢)

24、我國最早的測震儀器:地動儀(張衡)(東漢)

25、我國最早的麻醉藥劑:麻沸散(華佗)(東漢)

26、我國最早的體育保健體操:五禽戲(華佗)(東漢) 我國的第一部完整的藥物學著作:《神農本草經》(東漢) 我國(世界上)最早提出圓周率正確算法的數學家:劉徽 (三國) 我國現存的第一部脈學專著:《脈經》王叔和 (西晉)

我國古代最短的小說:《隕盜》(陶淵明所寫)共25字 (東晉)

我國(世界上)第一位將圓周率計算到小數點后第七位的數學家:祖沖之(南朝) 我國現存的第一部完整的農書:《齊民要術》賈思勰 (北朝) 我國(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橋:趙州橋(李春) (隋朝) 我國(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陸羽 (唐朝)

我國(世界上)第一部由國家編定頒布的藥典:《唐本草》 (唐朝) 我國(世界上)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板印刷品:咸通《金剛經》(唐朝) 我國(世界上)第一位測出子午線長度的人:僧一行(唐朝) 我國(世界上)最早的火藥武器:火箭 (唐朝) 我國(世界上)最早的船塢(北宋東京郊外) (北宋) 我國(世界上)最早的紙幣(北宋四川成都地方一帶) (北宋) 我國(世界上)第一位發現地磁偏角的人:沈括 (北宋)

我國(世界上)最早、最完備的建筑學著作:《營造法式》李誡(北宋) 我國第一座海港大石橋:泉州洛陽橋 (北宋) 我國古代最長的橋:泉州安平橋 (南宋)

我國(世界上)第一部系統的法醫學著作:《洗冤集錄》宋慈 (南宋) 我國古代最精密的歷法:《授時歷》郭守敬 (元朝) 我國現存最早的官修農書:《農桑輯要》 (元朝)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推行純紙幣流通的國家 (元朝) 我國古代藥物學的最高成就:《本草綱目》李時珍 (明朝) 我國的第一部長篇歷史小說:《三國演義》羅貫中 (明朝) 我國的第一部以農民起義為題材的小說:《水滸傳》施耐庵(明朝) 我國的第一部浪漫主義長篇小說:《西游記》吳承恩 (明朝) (1)中國境內的最早人類——元謀人。距今約170萬年。

(2)中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是從商朝開始的。文字的出現,是人類歷史進入文明時期的重要標志。我國文字出現很早,還在原始社會母系氏族繁榮時期,陶器上已經有了刻劃符號。商朝的“甲骨文”已是相當成熟的文字,我們今天的文字就是從甲骨文發展來的。 (3)中國歷史上最早的確切紀年始于公元前841年,即共和元年。

(4)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朝。公元前21世紀,禹死后,他的兒子啟利用已得的權勢,殺死禹的繼承人伯益,繼承禹位。從此,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

(5)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秦。秦始皇為第一個皇帝。中國歷史上惟一的女皇——武則天。 (6)春秋時期第一個霸主——齊桓公。 (7)戰國時期變法最徹底的是商鞅。

(8)中國道家學派的創始人——春秋時代的老子;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春秋時代的孔子;墨家思想的創始人——戰國時期的墨子。 (9)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

(10)中國保存下來的第一部完整歷法——漢武帝時制定的“太初歷”。 (11)中國現存最早的醫書——西漢時編定的《黃帝內經》。 (12)中國第一部完整的藥物學著作——東漢時期的《神農本草經》。 (13)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西漢司馬遷著。 (14)中國第一部斷代史——《漢書》。東漢班固著。

(15)中國現存的第一部完整的農書——北朝賈思勰的《齊民要術》。 (16)中國現存的第一部脈學專著——西晉太醫王叔和著的《脈經》。 (17)中國(也是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唐朝陸羽著的《茶經》

(18)中國最早的一部長篇(章回)歷史小說——《三國演義》。成書于元末明初,作者羅貫中。

(19)中國第一部以農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小說——明初的《水滸傳》。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戰爭——秦朝的陳勝、吳廣起義。

(20)中國最早的資本主義萌芽——明朝中期,江浙一帶。 (21)元代來中國最著名的外國人——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 (22)明朝末對中國影響最大的傳教士——意大利的利馬竇。

(23)中俄雙方簽訂的第一個邊界條約《尼布楚條約》,1689年簽訂。

(24)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1842年8月簽訂。 (25)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的第一槍。

二、中國歷史上的世界之最:

(1)古書上關于夏朝時流星雨和曰食的記載是世界天文史上最早的記錄。世界上關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記錄為公元前613年7月。

(2)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學著作——戰國時期的《甘石星經》。 (3)世界上第一次測量子午線長度的人——唐代僧一行。

(4)世界上最早的指南儀器——戰國時期的“司南”,北宋時期指南針應用于航海。 (5)世界上最早的地震儀——東漢張衡發明的地動儀,造于132年。

(6)世界上最早發明紙的國家——中國。大約始于西漢初,東漢時期蔡倫又改進了造紙技術。

(7)印刷術的發明者——北宋的畢升。世界上最早的紙幣——北宋前期出現的交子。 (8)世界上最早的火藥武器——火箭;現存最早的金屬火器——西夏銅火炮;南宋時發明管形火器;元朝,大型金屬管形火器“火銃(chong)”在軍事上很受重視。 (9)世界上發現的最大青銅器——商朝后期制造的司母戊大方鼎。 (10)世界上制造漆器最早的國家——中國,戰國時漆器已很精美。

(11)世界上最早的兵書——《孫子兵法》,春秋晚期齊國杰出軍事家孫武所著。 (12)世界上最早提出圓周率的正確計算方法的人——三國時代的數學家劉徽;世界上第一次把圓周率精確地推算到小數點以后第七位的人——南朝的祖沖之。 (13)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石拱橋——隋朝李春設計建造的趙州橋。 (14)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四川樂山大佛。

(15)世界上最早、最完備的建筑學著作——北宋李誠著的《營造法式》。 (16)商朝文字里關于蟲牙的記載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牙病記錄

(17)華佗是東漢末年人。擅長針灸和外科手術,他制成的全身麻醉藥劑“麻沸散”是世界醫學史上的創舉。

(18)世界上第一部由國家編定頒布的藥典——《唐本草》。 (19)世界古代最偉大的航海家——明朝的鄭和。

(20)清朝乾隆年間編寫的《四庫全書》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一部叢書。

三、中國古代科技世界之最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早已為世人熟知,但中國古代科技中可以確認居世界之最的發明制造,其實還有不少:

一、瓷器。7800年前,西北渭水、涇水流域的先民就已能燒制紅、灰色的多種形狀的陶瓷器具。

二、太陽能利用。3000多年前,我國就有了太陽能的開發利用技術。

三、鑄造。我國在古代就已利用泥灌、鐵灌、蠟灌等三大鑄造方法和技術?

四、氧氣的發現。在我國古代煉丹術中,就已發現了氧。

五、物理實驗室。在我國古代已有聲振實驗室,為世界上最早的物理實驗室。

六、光源。早在公元250年,我國已經能制造可以改變和調節亮度的銅燈。

七、溫度計。西漢所發明的天平式溫度計,比歐洲的早1600多年。

八、陀螺儀。早在東漢時期,陀螺儀就用于航海,比歐洲的早1300多年。

九、鐘表。為東漢的張衡所發明,在世界上為最早。

十、鉆探技術。11世紀的北宋,就創造了鉆探達200多米的深孔鉆探技術。

十一、石油的發現與命名。東漢時,我國的延河流域就發現了石油,班固為之定名,后經北宋沈括再次認定。

十二、地磁。北宋的沈括發現地磁偏南,比歐洲早400多年。 十

三、熱力機械。最早的熱力機械是北宋以前就已出現的“走馬燈”。 十

四、貨幣。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行紙幣的國家,始于北宋時的四川。 十

五、火箭技術。起源于宋代的“鉆天炮”,是當代火箭技術的先驅。 另: 商朝有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紀錄。

春秋魯國天文學家留下了世界上關于哈雷慧星的最早紀錄。 戰國甘德、石申的《甘石星經》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學著。

編寫于公元前1世紀以前的《周髀算經》比西方早500年提出勾股定理。 西漢《九章算術》有些內容是世界上最先進的。 在世界上最早發明了造紙術。

張衡的地動儀是世界上最早測定地震方位的儀器。 華佗在世界上最早采用全身麻醉方法。

祖沖之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圓周率準確到小數點以后的七位數。 趙州橋是現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橋。

《金剛經》卷子是現存世界上最早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僧一行在世界上第一次測量子午線。

唐太宗時創辦了分科較細的醫學校,比西方早200年。 《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國家編定和頒布的藥典。 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 指南針,北宋時應用于航海。 唐宋時期發明了火藥和火藥武器。 沈括的“十二氣歷”比英國早800多年。 郭守敬的《授時歷》比現行公歷的確立早300年。 1.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國家。 2.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養蠶和織絲的國家。 3. 我國是世界上用漆歷史最悠久的國家。

4. 戰國時期的手工業專著《考工記》,記述了齊國官營手工業各個工種的設計規范和制造工藝,不但在我國工程技術發展史上有重要地位,在當時世界上也是獨一無二的。 5. 春秋戰國時期,我國人民創造的鑄鐵柔化處理技術,是世界冶鐵史上的一大成就,比歐洲早兩千年以上。

6. 《春秋》記載,公元前613年,“有星孛入于北斗”,這是世界上公認的首次關于哈雷彗星的確切記錄,比歐洲早六百多年。

7. 春秋時期我國歷法已經形成自己固定的系統,基本上確立19年7閏的原則,比西方早一百六十年。

8. 戰國時期的著作《甘石星經》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學著作。 9. 西漢時耕犁上安裝了翻土碎土的犁壁,比歐洲早一千多年。

10. 西漢關于太陽黑子的記錄,被世界公認為是有關太陽黑子的最早記錄。

11. 東漢科學家張衡發明制作的地動儀,可以遙測到千里以外地震發生的方向,比歐洲人制作地動儀早一千七百多年。

12. 漢代的數學著作《九章算術》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應用數學著作。

13. 東漢著名醫學家華佗發明的麻沸散,是世界上最早的麻醉藥,比西方早一千六百多年。

14.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紙的國家,西漢前期已發明造紙術。 15. 南朝祖沖之將圓周率精確到小數點后七位數字,這一成果比外國早近一千年。 16. 隋朝開通的大運河,全長四五千里,是世界上最早、最長的大運河。

17. 唐朝能制造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海船,通過波斯灣時,必須換乘小船,因此有“海上霸王”之稱。

造船業能造使用推進器的戰艦,這是最早使用機械動力的輪船錐形。

18.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印刷術的國家。唐朝于868年印制的《金剛經》,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五、四大發明

造紙、印刷術、火藥、指南針四大發明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四大發明深刻影響了世界文明的進程。這些發明改變了世界的面貌和萬事萬物的原有狀態,其波及范圍不限于某一局部地區,而是

整個世界;其影響所及不是一時一世,而是持續千百年之久。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自然不能不說古代的四大發明,指南針、造紙術、印刷術、火藥,四大發明不僅僅是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繁榮的標志和中國人民聰明智慧的體現,更重要的是它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人類近代文明的進程。

蔡倫和造紙術

公元105年,蔡倫在東漢京師洛陽總結前人經驗,改進了造紙術,以樹皮、麻頭、破布、舊漁網等為原料

造紙。大大提高了紙張的質量的生產效率,擴大了紙的原料來源,降低了紙的成本,為紙張取代竹帛開辟了的前景,為文化的傳播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畢升與活字印刷

被譽為“文明之母”的印刷術,是四大發明之一。中國古代早在宋代畢升時期,已有人試驗以木為原料制作活字,因木字遇水膨脹,效果不佳,而未成功,畢升才改木為泥發明用泥制作活字。然此后不久,木活字印刷研制成功并得以發展和推廣,西夏文《吉祥遍至口和本續》等木活字本和維吾爾文木活字的出土為此提供了實物證據。 指南針

指南針的發明并無確切的時間及發明者出現,在北宋曾公亮的《武經總要》中曾提及在行軍時用「指南魚」來幫助辨別方向,至於「指南魚」則是一片薄如魚狀的鋼片,五分寬,兩寸長,肚皮處有下凹,形狀有如小船般,在經過磁化的步驟后,浮于水面!

火藥

中國古代歷史范文第5篇

侵略與反抗(1-5課)

1.鴉片戰爭 1840.6-1842年 (道光帝) 根本原因:英國為了開辟中國市場,中國清政府的腐敗無能. 直接原因:1839年3月,林則徐廣州禁煙,英國領事義律破壞禁煙運動. 6月3日至25日虎門銷煙

虎門銷煙是中國人民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 過程:1840年6月,英國艦隊開到廣東海面,琦善與英軍談判,林則徐撤職查辦,1941年初,英軍占領香港島.1842年,英艦到達南京長江江面,清廷被迫派人向英軍求和. 民族英雄關天培. 1842年,中英簽訂《南京條約》

內容:Ⅰ割香港島給英國;Ⅱ賠款2100萬元;Ⅲ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Ⅳ英商進出口繳納的稅款中國須同英國商定。

影響:鴉片戰爭以后,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社會性質開始發生根本性變化)

2.第二次鴉片戰爭 1856.10-1860.10 (咸豐帝) 根本原因:為了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侵略權益。

英法聯軍為主兇,美俄為幫兇。罪行: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結果:戰爭期間及稍后的一段時期,俄國趁火打劫,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共割占了中國東北、西北領土15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1858年《璦琿條約》中國東北外興安嶺以南、黑龍江以北六十多萬平方千米(割占領土面積最多)

1860年《北京條約》中國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葉島在內約四十萬平方千米 1864年《堪分西北界約記》

3.甲午中日戰爭 1894-1895.4 (光緒帝) 背景:1894年日本為實現征服朝鮮、侵略中國、稱霸世界夢想

經過:黃海戰役:1894.9在黃海大東溝,民族英雄致遠艦管帶鄧世昌犧牲

遼東半島戰役:旅順、大連旅順大屠殺威海衛戰役,北洋海軍全軍覆沒,日軍占領威海衛 結果:1895年4月,中國李鴻章與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日本馬關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

內容:Ⅰ清政府割遼東半島、臺灣、澎湖列島給日本;Ⅱ賠償日本軍費白銀二億兩;Ⅲ允許日本在中國開設工廠(此后便利了資本主義列強對我國的侵略);Ⅳ增辟通商口岸。 影響: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

4.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1900-1901年 (光緒帝) 背景:義和團運動的發展到京津地區威脅帝國主義在華權益

經過:1900年6月為鎮壓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英俄德美日法意奧八國聯軍由英國海軍司令西摩爾率領,進犯北京,在廊坊被義和團圍困。

結果:1901年清與英俄德美日法意奧、比利時、荷蘭、西班牙11國簽訂《辛丑條約》 經濟:清政府賠償白銀4.5億兩,以海關等稅收做擔保;政治: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清政府完全成為在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軍事:清政府拆毀大沽炮臺,允許帝國主義國家派兵駐扎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駐兵保護,不準中國人居住。

影響:給中國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負擔,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從此,清政府完全成為在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北京兩次被占:1860 咸豐帝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 1900.8 光緒帝八國聯軍統帥瓦德西 中國人民反封建反侵略的斗爭(農民階級)

1.太平天國運動(反侵略、反封建的農民起義) 1851-1864年

1851年洪秀全在廣西桂平金田村發動金田起義,建號太平天國,起義軍稱太平軍。1853年占領南京改名天京,定為都城,建立起與清朝對峙的政權。為推翻清朝統治,太平天國派軍隊北伐和西征。

1860年8月青浦戰役:李秀成在青浦大勝洋槍隊;1862年9月慈溪戰斗中擊斃頭目美國人華爾。

1864年,由于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絞殺,天京陷落。

2、義和團運動(反帝愛國運動) 1898年在山東興起;1900年發展到京津地區與八國聯軍在廊坊交戰

左宗棠收復新疆背景:浩罕國陸軍司令阿古柏侵占新疆,英俄想控制新疆,1871年,俄國侵占新疆

經過: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為欽差大臣;1876年,左宗棠率清軍分三路進疆,“先北后南,緩進急戰”;1878年,除伊犁外,新疆從新回到祖國懷抱; 19世紀80年,中俄兩國簽訂條約——《改定條約》,收回伊犁,俄國割占我國西北部領土; 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設立行省。

第二單元

近代化的探索(6-9課)

1.洋務運動(地主階級)時間: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清政府內外交困:太平天國運動、外來侵略

根本目的:維護清朝統治代表人物:中央:恭親王奕訢,地方: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

前期:洋務派以“自強”為口號,創辦了安慶內軍械所(曾國藩)最早、江南制造總局(曾國藩和李鴻章)最大、福州船政局(左宗棠)等一批近代軍事工業。

后期:以“求富”為口號,開辦一些民用工業。主要有李鴻章在上海創辦的輪船招商局、張之洞創辦的漢陽鐵廠、湖北織布局等。

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籌建了南海、北洋最大、福建三支海軍。

為適應中外交涉和開展洋務運動的需要,1862年成立的京師同文館是洋務派創辦的第一所新式學堂。

結果:北洋艦隊全軍覆沒,標志著洋務運動也隨之破產 主觀目的:維護封建統治性質:“師夷長技”是一次失敗的封建統治階級的自救運動

積極作用:1.引進了西方的科學技術,使中國出現了第一批近代企業2.洋務運動為中國近代化企業積累了生產經驗,培養了技術力量。3.在客觀上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為中國近代化開辟了道路。

洋務運動沒從根本上觸動封建制度,沒使中國富強起來。 2.戊戌變法(民族資產階級維新派)

序幕:馬關條與簽訂,1895年康有為、梁啟超“公車上書”,反對同日本議和,請求變法圖強。維新變法運動揭開了序幕發展:創辦報刊《萬國公報》、組建政治團體強學會,《中外記聞》是機關報

高潮:1898年6月-9月“百日維新”結果:光緒帝被囚禁在中南海瀛臺,變法失敗,譚嗣同被殺

3.辛亥革命(民族資產階級革命派)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發展: 1894年,孫中山聯合反清志士在檀香山組織了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團體興中會。 1905年,孫中山在日本東京建立了統一的革命組織——中國同盟會,孫中山被選舉為總理。它的成立,大大推動了全國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運動的發展。同盟會綱領: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 同盟會機關刊物《民報》;“三民主義”:“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三民主義是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

武昌起義:1911年10月10日,革命黨人在湖北武昌發動起義,后稱為“辛亥革命”起義軍占領武昌城,又攻占了漢口和漢陽。

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就職,宣告中華民國正式成立,定都南京,孫中山是臨時大總統。

辛亥革命意義: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統治,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

辛亥革命的果實被北洋軍閥首領袁世凱竊取了,建立起北洋軍閥統治 4.新文化運動(民主資產階級激進派/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 1915,代表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旗幟“民主”“科學”;《新青年》雜志是主要陣地;

基本內容:提倡民主,反對獨裁專制;提倡科學,反對迷信盲從;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宣傳馬克思主義。 1917年,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新世紀的曙光” 1918年,李大釗發表了《庶民的勝利》和《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在北京創辦《每周評論》 新文化運動是我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它啟發著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新文化運動中有對東西文化絕對否定或絕對肯定的偏向,這一直影響到后來。 第三單元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興起(10-13課)

1.五四運動(無產階級)導火線:法國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 前期:1919年5月4日,以北京學生為主,口號:“外爭國權,內懲國賊”,取消“二十一條”“還我青島,誓死力爭”。領導人陳獨秀、李大釗 后期:1919年6月3日,以上海的工人階級為主。

五四愛國運動取得初步勝利 1.北洋政府被迫釋放被捕學生,2.罷免曹汝霖等賣國賊的職務,3.拒絕在《凡爾賽和約》上簽字

意義:是一次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使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 革命階段劃分-1840至五四是舊民主主義革命(資產階級領導)

五四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無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

2.共產黨成立中共一大:1921年7月23日上海(最后一天在嘉興南湖的游船上)代表:毛澤東

1.大會通過了黨的綱領,綱領確定黨的奮斗目標是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共產主義。2.確定黨的中心任務是領導工人運動。大會選舉了黨的中央領導機構中央局,3.選陳獨秀為中央局書記。這樣,中國無產階級的先鋒隊——中國共產黨誕生了。 中國共產黨不僅代表中國工人階級的利益,而且代表著整個中華民族的利益。她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 3.北伐戰爭

第一次國共合作:1924年,中國國民黨召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國共兩黨合作后,領導了國民革命運動

黃埔軍校的建立時間:1924年5月 地點:廣州的黃埔,中國國民黨陸軍學校

蔣介石任校長,廖仲愷任黨代表,周恩來任政治部主任為建立國民革命軍奠定了基礎 北伐進軍(1926-1927)廣東國民政府為推翻北洋軍閥統治,統一全國對象: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

經過:蔣介石任總司令,湖南、湖北是主要戰場。第四軍葉挺獨立團:賀勝橋戰役、汀泗橋戰役、武昌戰役;從珠江流域打到長江流域,1927年國民政府從廣州遷到武漢; 蔣介石、汪精衛等國民黨右派背叛革命,國民革命運動失敗,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 4月蔣介石成立南京國民政府,“寧漢合流”汪精衛將武漢國民政府與南京國民政府合并 4.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南昌起義:1927年8月1日,中國共產黨、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等領導了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過程:占領南昌-南下廣東-轉戰湘南(朱德、陳毅)

秋收起義:1927年9月,毛澤東領導工農革命軍湘贛邊秋收起義(農村包圍城市),建立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三灣改編樹立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 1928年4月,朱德與毛澤東在井岡山會師,組建了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南昌起義的隊伍、湘南農民武裝、工農革命軍),朱德任軍長,毛澤東任黨代表。這是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支堅強的隊伍。

意義:南昌起義、秋收起義等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革命斗爭,創建人民軍隊、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的開始。

5.長征 1934.10-1936.10

背景:博古李德的左傾錯誤導致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

前期:黨中央和中央紅軍從中央革命根據地出發-渡過湘江-渡過烏江-奪取貴州北部遵義

后期:四渡赤水(亂計劃)-巧渡金沙江(跳包圍)-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撟-爬雪山-過草地

1935年10月紅一方面軍到達陜北吳起鎮與陜北紅軍勝利會師

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紅

一、紅

二、紅四方面軍)在甘肅會寧會師,標志長征勝利結束。

意義: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消滅紅軍的企圖,保存了黨和紅軍的基干力量,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

長征的轉折:遵義會議時間:1935年1月

內容:解決博古等到人在軍事上和組織上的錯誤,取消了博古在軍事上的指揮權,肯定了毛澤東的正確主張,增選毛澤東為中央政治局常委。張聞天代替博古,軍事上由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軍事指揮小組負責

意義:遵義會議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這次會議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是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第四單元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14-16課)

1.1931.9.18,沈陽,日本以柳條湖時間為借口發動“九.一八”事變,侵略中國東北。東北三省全部淪陷,

1.國民黨態度:不抵抗政策;2.東北人民和未撤走的東北軍部隊,組織起抗日義勇軍,抵抗日軍侵略。3.中國共產黨派楊靖宇等在東北組織游擊隊,開展抗日游擊戰爭中國人民局部抗戰開始。

2.西安事變(雙十二是邊)背景:民族矛盾激化蔣介石大敵在即,還一味反共 經過:1936年12月12日,國民政府東北軍將領張學良、十七路軍將領楊虎城扣押蔣介石聯,發動“兵諫”,扣押了蔣介石。并通電全國,提出停止內戰等主張。中國共產黨以全民族利益出發,主張和平解決,派周恩來等到西安調停。西安事變和平解決,標志著十年內戰基本結束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

3.1937年7月7日,日軍制造了“盧溝橋事變”,全國性的抗日戰爭從此爆發,日本全面侵華戰爭開始。

日軍向北平、天津大規模進攻,二十九軍副軍長佟麟閣、一三二師師長趙登禹為國捐軀,平津相繼淪陷。

民族危機空前嚴重,國共兩黨實現了再次合作, 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開始領導全民族抗戰。工農紅軍改編為八路軍、新四軍。

4.日軍發動“八.一三”事變,大舉進攻上海;1937年12月,日軍攻陷首都南京,屠殺中國人民30多萬人。

國民政府前往重慶,把重慶作為戰時的陪都。

5.平型關大捷:1937.9 山西平型關八路軍115師伏擊日軍,取得抗戰以來中國軍隊的第一次重大勝利。

臺兒莊戰役:1938 山東臨沂、臺兒莊日軍進攻徐州,國民黨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指揮臺兒莊戰役, 正面戰場(國民黨)取得了抗戰以來的重大勝利。 百團大戰: 1940年8月,為了粉碎敵人的“囚籠政策”,彭德懷帶領八路軍,在華北破壞敵人的交通線,摧毀日偽軍據點。百團大戰是抗日戰爭中,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最大規模戰役。

敵后戰場:中共軍隊以及根據地軍民,是抗擊日軍的中流砥柱,延安是敵后戰場的戰略總后方

6. 1945年4月延安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毛澤東發表《論聯合政府》 主要討論奪取抗戰勝利和勝利后中國將走什么道路的重要問題。確立毛澤東思想為全黨的指導思想。

制定了黨的政治路線,這就是:放手發動群眾,壯大人民力量,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打敗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國人民,建立一個新民主主義的中國。

意義:為爭取抗戰的勝利和實現中國的光明前途準備了條件。

7.中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節節勝利,根據地軍民開始局部反攻;1945.8美國向日本的廣島、長崎投擲原子彈;蘇聯發表對日宣戰的聲明;8.9毛澤東發表《對日寇的最后一戰》朱德總司令帶領中國抗日戰爭進入大反攻

8.勝利原因:中華民族的聯合團結抗日。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簽字儀式,9月9日遞交投降書,抗戰結束。 10月25日,臺灣回歸祖國。

第五單元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

17、18課)

1. 抗戰勝利后,蔣介石在美國扶蔣返共的政策的支持下,陰謀發動反攻反人民的內戰。 重慶談判:國民黨:為了進一步贏得準備內戰的時間,也為了欺騙人民 共產黨:為了盡一切可能爭取國內和平,戳穿蔣介石假和平的陰謀

1945年8月,毛澤東在周恩來陪同下,在重慶與國民黨達成和平建國的“雙十協定” 2.1946年6月,蔣介石四會“雙十協定”對中原解放區瘋狂進攻,標志全面內戰爆發。 1947.3 國民黨重點進攻陜甘寧解放區,中共中央毛澤東、周恩來主動撤出延安。彭德懷、賀龍率領西北人民解放軍,粉碎敵人的進攻

3.1947年夏,劉伯承、鄧小平率晉冀魯豫主力在山東西南強渡黃河挺進大別山,標志著人民解放軍戰略進攻。嚴重的威脅了國民黨統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鎮武漢。 4.戰略大決戰 遼沈戰役:1948.9至11月,林彪、羅榮桓帶領東北解放軍,攻占錦州,攻克沈陽,解放東北全境。殲敵47萬余

淮海戰役:1948.11至1949.1 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粟裕、譚震林等指揮華北解放軍和中原解放軍,以徐州為中心。殲敵55萬余。奠定了解放長江以南各省的基礎。 平津戰役:1948.11至1949.1東北解放軍和華北解放軍,把敵軍分割包圍在北平、天津、張家口。北平國民黨軍隊總司令傅作義接受和平改編。1949年初,北京和平解放。平津戰役的勝利,是華北全境基本解放。 三大戰役中,人民解放軍共殲滅和改編國民黨軍隊一百五十多萬人,國民黨軍隊的主力基本上被消滅,從而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的勝利。

5.1949年4月,毛澤東、朱德命令中國人民解放軍發起渡江戰役。4月23日,南京解放,統治中國22年的國民黨政垮臺了,國民黨殘余勢力推往臺灣。

第六、七單元 經濟、社會生活、科學技術、思想文化(19-22課) 1.張謇江蘇南通人,狀元實業家?!恶R關條約》簽訂后,發展工商業“實業救國”,創辦大生紗廠。

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曲折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①洋務運動到清朝末年出現民族工業的萌芽②一戰期間,辛亥革命的成功,沖擊了封建制度;帝國主義國家忙于戰爭,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經濟的掠奪民族工業進入“黃金時代”③一戰后日本的侵略使民族工業再度受挫,④抗戰勝利后,也沒能得到很好的恢復

特點: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的夾縫中求生存、圖發展,總的來說是比較落后。

部門發展不平衡,重輕工業,重工業不發達。地區之間的發展很不平衡,集中在沿海沿江大城市

2.19世紀初,西方發明的輪船、火車傳入中國。19世紀70年代以后,中國開始架設有線電報。后來,照相術和電影也傳入中國。

1872年上海創辦了《申報》是近代中國最著名的報紙,1897年上海創辦的商務印書館是近代中國歷史最長、規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機構。

3.京張鐵路(1905-1909)詹天佑居庸關、八達嶺“人”字形路軌 侯德榜是我國著名的化學家,撰寫《制堿》,研制“侯氏制堿法”比歐洲降低成本40%。 鴉片戰爭時期,魏源寫《海國圖志》,介紹南洋、歐美各國的歷史地理,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主張

戊戌變法時期的嚴復,譯著赫胥黎《天演論》,主張“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世道必進,后勝于今”

中國古代歷史范文第6篇

1 秦皇陵宮

宋代馬遠,擅長作畫,但他畫畫有個特點,只畫一個角或者半邊,而留出大片的空白,讓人尋味,因而,人們給他一個綽號叫“馬一角”。

宋代魯宗道曾任參知政事,以忠直聞名,因他的姓以“魚”字為頭,人稱他為“魚頭參政”。

南宋末年的宰相賈似道,玩物喪志,無心治國,熱衷于斗雞走馬,飲酒宿娼,還喜歡斗蟋蟀,經常和群妾一起趴在地上觀蟋蟀相斗,并將所謂的經驗寫成一部《促織經》,時人稱他“蟋蟀宰相”。

南宋文學家鄭思肖原名某,元兵南下滅宋后,茲改名思肖。思肖者實為思趙宋王朝也。改名后,思肖隱居吳下,自稱“三外野人”。

宋代詩僧如璧,名饒節,字德操,博學能文,尤長于詩,其中有“間攜經卷倚松立,試文客從何處來”的佳句,被人稱為“倚松道人”。

元代詩人袁凱,工詩,有盛名,性詼諧,常背戴烏巾,倒騎黑牛,游行九峰間。嘗在楊維楨座賦《白燕》詩,頗工麗,人因呼為“袁白燕”。 元代廉希憲喜讀書,尤其精研《孟子》,忽必烈稱他“廉孟子”。

明代詩人楊基,其寫景詩作描寫簡練,具有自然韻味。因其寫有《春草》一詩,人稱其為“楊春草”。

明代陳諤,為順天府尹,每入朝奏事,說話都很大聲,皇帝常稱他為“大聲秀才”。

明代陳獻章,學問淵博,授徒無數,教授學生學習要以自然為本,人稱“白沙先生”。

明代御史馮恩,剛烈正直,人們贊嘆他“鐵膝、鐵口、鐵膽、鐵骨”,稱他為“四鐵御史”。

明代王琎,任寧波知府,生活節儉,一日吃飯時,發現有一碗魚羹,怒罵妻子忘記了過去的苦日子,立即撤去魚羹并把它埋了,時人稱他“埋羹太守”。

明代周新,官任御史,敢于對抗權貴,人稱“冷面寒鐵”。

明朝況鐘,任蘇州知府,懲治貪官,公正嚴明,人稱“況青天”。

明代劉吉為丞相,生性奸詐,多次被人彈劾,但都安然無恙,人們因他耐 彈,稱他“劉棉花”。

明代葉宗行為錢塘縣令,為官清廉,下飯常只有一盤咸魚,時人稱他“錢塘一葉清”。

明代的武將田爾耕、許顯純、孫云鶴、楊寰、崔應元等五人投靠魏忠賢,助紂為虐,被人稱為“五彪”。

明代史忠,性格豪放,為人剛直,不避權貴,所居之樓叫“臥癡”,自號“癡翁”。

清代學者紀曉嵐,才華出眾,有“河間才子”的美譽。一生嗜吃豬肉,以及抽大煙。他的煙桿子特別長,煙袋子特別的大,時人稱“紀大煙袋”。

清代書畫家鄭板橋,特別仰慕文學家、書畫家徐文長(字青藤),自稱為“青藤門下走狗”。

清代濟南詩人王蘋的兩首詩中分別有“亂泉聲里才通屐,黃葉林間自著書”和“黃葉下時牛背晚,青山缺處有人行”之佳句,被人稱為“王黃葉”。

清代王士禎《蝶戀花·和漱玉詞》有佳句:“郎似桐花,妾似桐花鳳”,被人稱為“王桐花”。

清代江西南昌知縣石家紹,盡心民事,老百姓愛戴他,稱他“石爹爹”。

宋代朱浚,為駙馬,官至兩浙轉運使兼工部侍郎,每次上奏,一定要寫上“萬拜”,時人稱他“朱萬拜”。

宋代孫長孺,酷愛學習,喜歡搜羅書籍,專筑一樓藏書,人稱“書樓孫氏”。

宋代劉安世做諫官時,敢于在宮殿上直言,不怕皇帝發怒,時人稱為“殿上虎”。

宋代張威,官至揚州觀察使,統兵打仗,戰無不勝,戰斗越激烈,他精神越好,兩眼變紅,人稱他為“張鶻眼”。

宋代王德曾率十六騎夜入隆德府,生俘金國姚太師。宋欽宗問姚被俘時情形,姚說:“臣被俘時,只見有夜叉來到面前,無從反抗。”王德因而被人稱為“王夜叉”。

宋代喻汝礪,氣節高尚,反對與金議和,曾摸自己的膝蓋說:“我是不會

讓你彎曲的。”時人稱他“捫膝先生”。

宋代錢剴(右邊應是“頁”),曾任殿中侍御史,剛烈正直,蘇軾有詩贊他“烏府先生鐵作肝”,人稱“鐵肝御史”。

宋代李若拙,為人崇尚氣節,自號“五知先生”。“五知”即知時、知難、知命、知退、知足。

宋代詞人謝逸,字無逸,臨川人,曾作《蝴蝶詩》三百首而聞名于世,世稱“謝蝴蝶”。

宋代詞人張先喜歡用一“影”字,著名的句子有“云破月來花弄影”“無數楊花過無影”“隔墻送過秋千影”等,人們稱他“張三影”。

宋代詞人張炎,其詞追求騷雅,嚴守音律,字句工巧。宋亡后詞風凄怨蒼涼,多追懷往昔,抒寫家國身世之悲。其《解連環孤雁》詞,有“寫不成書,只寄得、相思一點”之句,廣為流傳,人皆稱之“張孤雁”。又曾因寫《南浦》詠春水一詞,被人稱“張春水”。

宋代詞人賀鑄,晚年的一首《青玉案》曾名動一時,尤其是其中的一句“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廣為傳唱,賀鑄也因此博得“賀梅子”的雅號。

宋代詞人秦觀。以文才稱于當世,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其詞多寫柔情,亦有羈旅感傷之作。清新婉麗,優美諧暢,情韻兼勝?!稘M庭芳山抹微云》是秦觀“別情”詞的代表作之一。作者也因此詞被蘇軾戲稱為“山抹微云秦學士”、“山抹微云君”。

宋代詞人宋祁。仁宗二年進士,歷任國子監直講、太常博士、工部尚書。曾寫作歌詠春光的名篇《木蘭花》,中有千古名句“綠楊煙外曉云輕,紅杏枝頭春意鬧”,宋祁因此而博得“紅杏尚書”的雅號。

宋代鮑當善于寫詩,曾作《孤雁詩》:“天寒稻粱少,萬里孤雁進。不惜充君庖,為帶邊城信。”人們稱他“鮑孤雁”。

宋代書法家米芾,一生愛墨寶愛字貼愛硯石到了近乎瘋狂的地步,時人稱之“米癲”。

宋代袁韶任臨安太守,糾正許多冤案,社會治安良好,百姓安居樂業,時人稱他為“佛子”。

宋代劉少逸,十一歲時文章談吐就非常精煉而敏捷,當時有“神童”之稱。

宋代徐大正,有詩才,與秦觀、蘇軾等游,筑室于北山之下,時人稱他為“北山學士”。

宋代雍存,隱居不仕,以讀書自娛,居住在城南,號“南郭先生”;縣境有座獨山,有自號“獨山翁”。

宋代蘇云卿,在豫章東湖結廬而居,穿布衣著草鞋,以種菜自給,人稱“蘇翁”。

宋代潘閬,擅長作詩,因避禍到山谷寺中做和尚,自號“逍遙子”。

唐代李邕,書法、詩文等六種技藝都出類拔萃,時任稱他“翰林六絕”。

唐代韋述兄弟六人為官,皆有政績,時人稱為“人之杞梓(良木)”。

唐代楊國忠為右相,畏懼他的人以他為“泰山”,進士張彖卻稱他為“冰山右相”,意為太陽一出即溶化。

唐代盧懷慎與姚廣同為宰相,但盧缺少才干,把什么事都推給姚廣做,時人稱他“伴食宰相”。

唐代侯思止任侍郎,吃蔥油餅一定要人少放蔥多放肉,人稱他為“縮蔥侍郎”。

唐代崔琳,與弟崔珪、崔瑤均為大官,都有棨戟護衛,時人稱他們“三戟崔家”。

唐代杜暹任婺州參軍,離任時,有個小吏送他一萬紙錢,杜暹盛情難卻,只好接受一百張,時人稱他“百紙參軍”。

唐代蘇味道,有文名,官至宰相,但為人圓滑,說做事“模棱持兩端可

也”,人們叫他“蘇模棱”。 唐代李義府,外表溫良恭順,實際十分狡詐陰險,笑里藏刀,人們叫他“李貓”。

唐代有歌妓叫張紅紅,聽一遍便能將新曲記下,后被召入宮中,時人稱她“記曲娘子”。

唐代僧人貫休,以詩聞名,其詩有“一瓶一缽垂垂老,萬水萬山得得來”句,被人稱為“得得和尚”。

唐代裴寬,品格高尚,有才華,常穿一件綠衣,身體瘦弱頎長,人們笑他為“碧鸛雀”。但刺史韋詵器重他,把女兒嫁給他。

五代的馮道,歷事五朝而不衰,自號“長樂老”,人稱“不倒翁”。

五代后蜀的王仁裕,寫詩萬首,時人稱他“詩窯子”。

五代趙光逢,以文章品行知名,人們贊嘆他方直溫潤,稱他為“玉界尺”。

五代王彥章,作戰勇敢,總是提一鐵槍,縱橫馳騁,人稱“王鐵槍”。

五代朱遵度,學識淵博,人稱“朱萬卷”,又稱“幕府書櫥”。

五代后周裴俠,清廉謹慎,奉公守法,有一次周太祖讓他獨立站在一邊,對其他大臣說,有誰和裴俠一樣品格的,請和他站在一起,結果沒有人敢站出來。時人稱他為“獨立使君”。

五代南唐的邊鎬,曾帶兵攻克建州,保存所有俘虜的姓名,被建州人稱為“邊佛子”;后攻克潭州,秋毫無犯,潭州人又稱他“邊菩薩”;后作了節度使,大力提倡佛教,人們又稱他“邊和尚”。

宋代杜鎬,學識淵博,有過目不忘之才,經常不厭其煩給人指點,人稱他為“杜萬卷”。

宋代歐陽修排行第九,朋友也叫他“歐九”。

宋代狄青為延州指揮使,英勇善戰,屢戰屢勝,名聲大振,人稱“狄天使”。

宋代王安石,立場堅定,辦事果敢,性格執拗,人稱“拗相公”。

宋代包拯任開封府尹,威嚴公正,權貴懼怕,人稱“閻羅包老”;因臉黑,辦事不講情面,人“鐵面”;因常為民作主,人又他稱“包青天”。

宋代寇凖為官四十年,沒有田園邸舍,有人作詩笑他:“有官居鼎鼐,無地起樓臺。”后遼國使者來京,問寇凖說:“你莫非就是無地起樓臺宰相?”

宋代蔡京,官至太師,宋徽宗賜他“公相之印”,蔡京于是自稱“公相”。太監童貫后也官至太師,人稱“媼相”。

宋代王珪任宰相十多年,除“取旨、領旨、傳旨”外不干別的事,人稱“三旨宰相”。

宋代李鄴任給事,有次出使金國回來,大談金人“如飛龍”“如老虎”“如旱獺”“如猿猴”,多么厲害,時人稱他“四如給事”。

宋代許及之,任吏部尚書,一天,權臣韓侂胄生日,許去遲了,門人不準他由大門進去,許曲身從一小門鉆進去,被人譏笑他為“由竇尚書”。

宋代邵雍,有文才,居洛陽,親自砍柴耕種,供養父母,安貧樂道,居室起名為“安樂窩”,自號“安樂先生”。

南朝陶弘景很有學問,曾做官,后辭官隱居茅山華陽洞。梁武帝與他很有交情,每有國家大事,就向他請教,時人稱陶弘景為“山中宰相”。

南朝孔奐任晉陵太守,清正廉潔,體察民情,所得俸祿都分給孤兒寡婦,人稱“神君”。

南朝梁的何佟之有潔癖,每日洗澡十多次也認為未夠,時人稱他“水淫”。

南朝人祖瑩,八歲時通曉《詩經》《尚書》。他常常在晚上苦讀,為防家人發現而阻止他,就把燈光遮擋起來,當時號稱“圣小兒”。

北齊后主高緯生活荒淫,無心朝政,并附庸風雅,作《無愁曲》,民間怨聲頓起,稱之為“無愁天子”。

北齊楊子華善畫馬,有次在墻上畫了一匹馬,夜里似聞馬在哀鳴,時人 稱他為“畫圣”。

北齊魏收,恃才輕薄,當時人稱他“驚蛺蝶”。 北魏陸暐與弟陸恭,皆有盛名,時人稱為“雙璧”。

北朝熊安生博通經書,專研“禮”學,有次拜訪徐之干與和士開,忽醒悟徐之干父親名雄,和士開父親名安,熊安生為了避諱,于是自稱“觸觸生”。時人為此嘲笑他。

隋代辛公義,任岷州刺史時,境內百姓很害怕生病,誰病了全家全村人避開他,有病的人大多死去。辛公義把病人抬回衙門大廳,親自為他們治病,向家人講明道理,百姓覺悟,風俗漸變,稱他為“慈母”。

唐代奸相李義府外柔內奸,被人稱為“笑里刀”,又號“人貓”。

唐代宰相李泌,因功封為鄴侯。他愛好神仙道術,時人稱他“鄴仙”。

唐代大詩人李白,好飲酒,詩寫達浪漫豪放,時人認為他原是天上的神仙,故稱他“李謫仙”。

唐代大詩人杜甫,詩歌冠絕一時,被稱為“詩圣”。

唐代劉禹錫,詩歌風格雄渾豪邁,被白居易推為“詩豪”。

唐代長安城有一妓女曹文姬,擅長書法,為關中第一,當時號稱“書圣”。

唐代書法家張旭,嗜酒善書,尤以草書最為知名,是狂草派的先驅,有“草圣”之稱。

唐代孫思邈,精通醫藥,世稱“藥王”。

唐代陸羽,是著名茶學家。有“茶神”、“茶圣”、“茶王”、“茶仙”、“茶祖”等美譽。

唐代宋單父善種牡丹,被皇帝召至驪山種了牡丹萬株,顏色形態個異,宮中稱他“花師”。

唐代王勃與兄弟王勔、王勮,皆有才名,被人稱為“三珠樹”。

唐代詩人趙嘏,詩才很高,尤其以“長笛一聲人倚樓”一句聞名,人稱他“趙倚樓”。

唐代朱誠操守高潔,學問淵博,以“五經”教授學生,人稱他“朱五經”。

唐代詩人李益詩歌寫得好,但生性多疑,為人苛刻,尤其怕妻妾與外人接觸,時人稱他為“妒癡”。

唐代高駢,善射,曾一箭雙雕。后當了侍御史,人稱“雙雕侍御”。

唐代畫家吳道子,不僅擅長畫山水花草,而且人神鳥獸,無所不精,故有“百代畫圣”“神人假手”之稱。

唐代張鷟,自幼聰明,官至學士,時人稱他的文章有如青銅錢,萬選萬中,所以也稱她“青銅學士”。

唐代詩人鄭谷以《鷓鴣》詩揚名,時人稱他為“鄭鷓鴣”。

唐代詩人劉長卿,專工近體,尤善五律,曾自詡“五言長城”。

唐代詩人許渾,長于律詩,以登臨懷古、山水田園為佳。因詩中多用“水”字,人稱“許渾千首濕”。

春秋老子人稱“廣成子”,因居于空洞上,又自號“空洞子”。

春秋百里奚淪落楚國,被秦穆公用五張羖(音古,指黑公羊)皮贖回相

秦,人稱“五羖大夫”。

春秋時魯國人顏叔子獨居一室,一天,一位女子要求投宿,顏叔子整夜點著蠟燭火把照明以避嫌,時人稱他為“魯男子”。

戰國時越國大夫范蠡。他輔佐越王勾踐打敗吳國后,激流勇退,歸隱民間為商賈,于是以“鴟夷子皮”自號,并改名為“陶朱公”。

戰國鄒衍,精通陰陽五行,愛發議論,時人認為不合常理,稱他“談天衍”。

秦漢人范增,足智多謀,為項羽效力,項羽尊稱他為“亞父”。

漢代晁錯,精研法家刑名之學,為漢文帝所重,被稱為“智囊”。

漢代召信臣做上蔡縣令時,愛民如子,百姓稱他為“召父”。

漢代杜詩做南陽太守,除暴安良,關心民生,百姓感激他,稱他為“杜母”。

漢代楊震博學多才,精通經史,追隨他學習的有一千多人,時人稱他“關西孔子”。 漢代張安世,博聞強記,漢武帝駕臨河東時,丟失了三篋書,大家都不知道是什么書,只有張安世能夠說出內容,后來找回三篋書,果然不錯,人稱他為“張三篋”。

漢代李廣,精于騎射,勇冠三軍,人稱“飛將軍”。

漢代郅都,任中郎將、中尉等,敢于直諫,執法嚴酷,權貴稱他為“蒼鷹”。

漢代盧植為人剛毅有氣節,曹操稱贊他為“國之楨干(棟梁)”。

漢代崔烈花五百萬錢買了個司徒的官,時人稱他為“銅臭司徒”。

東漢劉寵任會稽太守,廉潔奉公,離任時,有五位老人每人送他一百錢,劉寵只各選一枚,出了地界,把錢投入江中,時人稱他“一錢太守”。

漢代杜欽與杜鄴,同字子夏皆以文才稱于世,但兩人時被人叫混,于是杜欽主動戴一頂小冠,杜鄴則戴一頂大冠,時人稱杜欽為“小冠杜子夏”,稱杜鄴為“大冠杜子夏”。

漢代秦彭,與堂兄弟四人都是二千石的官,人稱“萬石秦氏”。

漢代嚴延年為河南太守,手段殘酷,殺人無數,人稱“屠伯”。

漢末陳琳,文章寫得很好,他的好友張竑稱他“文伯(文壇霸主)”。 漢代班昭,早年守寡,很有文才,多次被召入宮想皇后及嬪妃們傳授知識,當時號為“曹大家(音姑)”。

漢代龔勝,曾為諫議大夫,王莽篡政后,隱居鄉里,字號“隱翁”。

漢代黃香,侍奉父親極為孝順,京師人稱她“天下無雙,江夏黃香”。

漢代嚴遵,在成都擺攤賣卦算命,每天賺夠一百文錢即關門掛簾研讀《老子》,楊雄曾向他學習,稱他為“逸民”。

東漢末的龐統,德才超卓,時人稱他“南州士之冠冕”,又稱他“鳳雛”。

東漢何休,學識淵博,著作豐富,時人稱他為“學海”。

東漢甄宇,為人謙遜。光武帝建武期間,每年歲終祭神之后,皇帝按例下詔賜博士每人一頭羊。因為羊有肥瘦,負責分羊的總管感到為難,甄宇帶頭取了最瘦的一頭,眾人再無爭執。人送其美稱“瘦羊博士”。

東漢光武帝時將軍馮異,作戰勇敢,屢立戰功,平時卻為人謙和容讓。每當行軍休息時,諸將軍常坐在一起爭功論賞,爭得面紅耳赤,馮異則常躲開,自己坐在樹下,軍中稱為“大樹將軍”。

東漢董宣為洛陽令,不畏權勢,京中號為“臥虎”。又因得罪湖陽公主不肯低頭認罪,被光武帝稱為“強項令”。

東漢張湛,官至光祿勛,敢于直諫,常騎一匹白馬上朝,皇帝稱他“白馬生”。

東漢馬融,學習勤奮,有一次夢見一樹林,林中繁花似錦,便摘了許多花朵吃下,醒來后就對天下文詞無所不知。當時人稱他為“繡囊”。

東漢宋登,任汝陽縣令時,為政清明,治理有方,時人稱為“神父”。

漢代鄭均,品格高尚,多次征召不就,漢章帝親赴他家,賜他終身尚書俸祿,時人稱他為“白衣尚書”。

漢代陳遵,道德文章均受人尊敬,每一出現,往往舉座瞻望,人稱“陳驚座”。

三國時,大將軍曹爽手下的何晏、鄧飏、丁謐被稱為“三狗”。

三國時曹操部將許褚,容貌雄奇,勇力絕倫,而為人赤誠近于癡,時人 稱他為“虎癡”。

三國時的阮咸好喝酒,據說一年中只有三日醒著,他曾任仆射一職,人稱“三日仆射”。

三國時的司馬徽,不談人短處,與人語美惡皆言“好”。有人問他安否,答曰:“好。”有人告訴他自己兒子死了,他答曰:“大好。”其妻責備:“人以君有德,故此相告,何聞人子死反亦言好?”他曰:“如卿之言亦大好。”人稱他為“好好先生”。 晉代王導足智多謀,具有治國才能,溫嶠稱贊他為“江左夷吾(管仲)”。

晉代陶淵明,隱居田園,宅邊有五柳樹,自號“五柳先生”。

晉代趙猛為尚書令,口才極佳,常給人解決紛爭,因他臉上有麻點,時人稱他“麻面尚書”。

晉代魏舒,容貌壯偉,能斷大事,司馬昭很器重他,曾說:“魏舒堂堂,人之領袖也。”

晉代潘岳才名冠世,姿容俊美,少年時乘車出行,路上的女子都爭相向他投擲果子,鄉人稱他為“奇童”。

晉代衛玠,相貌秀麗,神韻清遠,時人稱為“璧人”。圍觀衛玠的人常擠得水泄不通,他死時僅二十七歲,當時人稱“看殺衛玠”。

東晉山水詩人謝靈運因其《登池上樓》一詩中有“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句,被人稱為“謝春草”。

南北朝北齊人高昂,字傲曹,體態雄異,有大志,自稱“地上之虎”。

上一篇:年級組長述職報告范文下一篇:捧著空花盆的孩子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