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職業英語論文范文

2024-01-24

職業英語論文范文第1篇

【關鍵詞】職業英語;技能大賽;英語教學;考查能力

【作者簡介】楊麗娟,云南省普洱市職業教育中心。

引言

黨的十九大明確指出,我們黨和社會主義事業已經進入了新時代,在新時代新時期的背景下,社會、國家以及個人對于職業教育的要求和重視程度也變得越來越高。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一步發展,英語在個人職業發展過程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存在一些中職院校的畢業生畢業之后就將英語能力放棄,甚至大部分出現英語能力退化的現象。這是因為在接受英語教育的過程中不重視英語學習,更很難在畢業之后讓英語能力成為職業助力,幫助學生發展自身。

在2012開始的職業技能大賽中加入職業英語項目,這為中職教師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創新英語教學的模式,筆者在培養學生職業英語技能大賽的過程中,逐漸的和自己日常英語教學實踐相結合。職業英語技能大賽不僅僅鍛煉提升學生英語應用的能力,還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指明了職業英語教育的方向——實際應用訓練。

一、現階段中職英語教學存在的弊端

1.教學模式單一,不重視英語應用。傳統的教學理念深深地影響了中職英語教學,即使現代化教學不斷的豐富教師的教學手段,促進教師革新自身的教學理念,一些教師還是存在著“填鴨式”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課堂上被動的接收英語知識,教師在講臺上大段的講解,囫圇吞棗的形式很難讓學生真正的提升自身的英語能力,還讓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抗拒。這種教學模式不僅讓學生喪失了自主探究知識的欲望和自主學習的主動性,還極大地阻礙了教師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的提升。

其次,中職英語教學的一大特點就是為學生之后的職業發展而服務的,學生在實際工作過程中是脫離不開英語應用的,但是在一些教師教學過程中將英語教學脫離學生的應用實際,這就不僅讓學生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感受不到英語對其職業發展的幫助和英語在其崗位上的實際應用,還讓學生逐漸的消磨了學習英語的熱情。

2.過于注重應試,教學評價單一。英語是一門語言工具,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應當注重英語語言的實際應用和自身實踐相結合,而教師為了讓學生應付考試則是讓學生重復的背誦題庫,這對于提升學生英語能力為目的的教學的破壞性是十分嚴重的,教師應當轉變教學觀念,讓學生的英語能力足夠輕松地應付考試。

另一方面,學生在進行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常用的學習方法往往是模仿仿寫以及死記硬背為主,這種學習方式不僅僅限制了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還極大地削弱了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在中職教育中,教師給學生的英語評價往往是基于試卷的基礎上給出分數,這種單一的評價形式讓學生更加的堅信死記硬背是學好英語的方式,殊不知卻走上了英語學習的誤區。教師對于學生英語能力評價的單一還體現在課堂評價的缺失方面,沒有全方位的對學生進行評價,就讓學生很難真正的對英語學習提起興趣。

二、職業英語技能大賽的突出特點

1.立足學生發展,注重英語應用。職業英語技能大賽的突出特點就是注重英語的實用性,賽題的出題方式注重結合生活和工作情境,職業英語技能大賽主要是考察參賽者的語言表達能力、臨場應變能力以及相關的職業素養能力的考察,而這些能力就是學生未來在工作環境中所必需的能力。職業英語技能大賽這種突出實際應用的特點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給出了明確的方向,職業英語技能大賽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和工作情境進行出題,也是給予教師促進學生職業英語能力提升的主要信號,教師可以借助職業英語大賽這個平臺,把握好英語理論教學和實際應用的平衡發展,用理論指導應用,用應用促進理論理解。

其次,職業英語技能大賽分為在線評測、情境交流、職業風采三個環節,其中涉及到口語表達的就高達百分之八十以上,十分強調學生的聽說能力的提升。比如職業風采這個環節要求學生準備一個與職業素養相關的劇本,這個賽題測試的內容是職業化的,也是和學生生活十分貼近的。學生需要通過事先準備,然后完成職業信息梳理,最后通過刻苦的排練來完成相關的劇本內容。這種題型源于生活、職業,對于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更加的注重。

2.關注職業素養,促進創新能力。職業英語技能大賽的另一個特點就是從學生的職業角度出發,關注學生的職業素養能力。 職業英語技能大賽的涉及到筆試、口試,都是根據學生的職業素養來進行安排的。參賽學生不僅僅需要的是擁有扎實的英語基礎功底,更是需要擁有較強的職業素養才能在職業場景中應付自如。由此可見,職業英語技能大賽就是立足于學生的未來職業發展而逐漸形成比賽體系,讓學生真正的面對在職場、工作中的英語場景,促進學生職業素養的綜合提升。

另一方面,職業英語技能大賽的重點環節“職業風采”就可以說是職業英語技能大賽的一個縮影,不僅僅考查的是學生的基本能力素養,更是從多方面考察學生的綜合能力,在酒店接待、服務態度、團隊精神這些方面能夠真正的做出應對和反應。比如近些年流行的題目“淘寶網買衣服以及客服答問”這一情景,在學生描述完或者準備好表演劇之后,只有擁有較強職業素養的團隊才能表現出亮點,而不具備素養或者職業素養不強的則會在邏輯方面漏洞百出。

三、比賽考查能力培養與日常英語教學結合的探索實踐

中職教師指導職業英語技能大賽最終還需要落實到日常教學中通過對于職業英語技能大賽的內涵以及在實際培養學生的實際經驗,和日常職業英語教學結合起來,不斷的創新教學模式,從而全面促進學生英語能力、職業素養等綜合素質的提升。

1.在線測評引導任務教學法,夯實學生基礎。任何學科的學習都是離不開學科基礎的,任何脫離基礎的學習都是不現實的。英語學習更是如此,由于英語學習對于學生來說是另一門語言體系,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注重學生基礎的夯實,但是不能一味地要求學生對單詞進行死記硬背等,注重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讓學生能夠真正的在日常學習中把握英語基礎,提升英語能力。中職學生相比于高初中學生而言,其學習的主動性就較低,因此教師可以利用任務教學法來驅動學生的內在主動性,通過任務目標的引導,讓學生能夠積極的掌握英語知識,將英語單詞的記憶背誦融入到文章、句子以及日常交流中去。學生的英語基礎得到提升,才能夠進一步的在基礎之上提升核心素養。

例如,在線測評的主要形式就是通過聽力和閱讀的形式,選取生活化、職業化等多種類型的體裁,評測參賽選手的英語語言基礎能力以及相應的職場生活場景中運用英語的正確性以及有效性。在日常教學過程中,筆者在接觸新課的時候,首先會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在每次課前,筆者都會通過微課、導學案的形式讓學生進行預習,并且向學生下達任務,任務目標為本節課的知識重點,然后在教學的過程中給予學生充分的思維空間,讓學生能夠自主、自動、自由的發揮思維,引導學生積極的參與課堂,從而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英語知識。任務教學法的一個重點就是小組分組教學,根據學生特性分成若干小組,然后形成組內合作,組間競爭的良性循環,全面發展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

2.情境交流融合情境教學法,增強英語表達能力。職業英語技能大賽中的情境交流是要求學生通過英語對四組圖片進行描述,然后發表個人的見解和互動問答環節。這種考察形式不僅僅從學生的聽、說、讀等三個維度進行考察,還對學生的讀圖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英語文章構段能力、思維辨析能力以及臨場應變能力等多方面全方位的考察。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情境教學法引入到課堂中,參考模擬職業英語技能大賽的情境交流形式,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上感受英語情境,通過學生自由表達圖片內涵以及教師的問答引導,讓學生在應用中增強英語表達。

例如,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筆者通過結合本單元的教學主題,然后在單元小結的課程上運用情境教學,通過多媒體展示一組或者多組圖片,為學生創設相應的主題情境,比如酒店經理、淘寶客服、銀行職員等和學生息息相關的職業背景,促進學生英語能力的提升。其次,筆者還將情境教學法應用于學生的英語視野的拓展方面,選取接近教材內容的、貼近學生生活的社會熱點問題來讓學生進行表述,比如“environment protection”等主題,即貼合了時下的熱點問題,還讓學生能夠充分的表達自己的想法,訓練表述能力。

3.職業風采促進合作學習法,完善英語素養。職業英語技能大賽中,職業風采是比較重要的環節,通常讓學生以團隊的形式完成一個項目,比如酒店接待、服務態度、團隊精神等主題相關的劇本。這樣不僅僅要求學生擁有較強的英語綜合能力,還讓學生對于一些職業、專業技能具有較高的熟悉度,能夠熟悉專業相關的英語詞匯,對于學生的幫助是十分巨大的。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應當注重教學和學生專業相結合,讓學生能夠真正的在職業發展過程中應用英語能力,讓英語成為學生的發展助力。合作學習法是十分契合職業風采的學習形式,教師將學生進行分組,形成優劣互補、互幫互助等合作學習小組,讓學生能夠積極的發揮自身優勢。

例如,筆者認為,傳統教學觀念中的“以成績論好壞”的教學理念已經十分的落后,因此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筆者會以一個包容的心態去看待學生,了解每個學生的特點,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然后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分組教學,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在小組中展現自己的能力。英語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不一定表現能力強,而成績不優秀的學生卻往往能夠在其他方面有自己的優勢,這樣根據學生特點進行分組學習,合作學習,不僅僅能夠驅動學生的內在學習主動性,還能夠讓每個學生真正的參與到英語課堂教學中,為學生查缺補漏完善自我英語知識體系。

4.多元評價體系,尊重每個學生。職業英語技能大賽的屏風體系是多元的,是根據學生不同方面的表現進行綜合性評價,這和傳統中職英語教學評價有著顯著地差異。筆者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會注重對學生的多元評價,通過職業英語技能大賽這一契機,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課堂表現、小組內部積極程度、任務教學完成度、課后復習程度等等多方面建立起多元、多維度的評價體系,側重對于學生英語能力的考察,更加客觀的評價學生。最后筆者會根據評價體系中學生的特點,進行針對性教學,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在英語課堂上感受到教師的關注,引導學生積極的進行學習。

四、結語

在“以教育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的職業教學理念的指導下,教師應該積極的探索英語教育的創新改革模式,讓英語教育真正的成為學生喜歡的、熱愛的一門學科,讓英語能力不再成為學生發展的“阻力”。教師應該擴大自身的視野,不再閉門造車,通過對于英語職業技能大賽和日常教學的思考、對比、反思,探索出一個適合中職學生的英語教學模式。貫徹職業英語大賽的“聽說領先,突出口語,強化交際閱讀”的指導理念,讓學生真正的學有所用,感受到職業英語對于自身的幫助。

參考文獻:

[1]黃惠莉.職業英語技能大賽“倒逼”中職英語教學改革[J].科教文匯,2017.

[2]席春玲.英語技能大賽與中職日常英語教學[J].課程·教材·教法, 2018.

[3]朱海燕.職業英語技能大賽對中職英語教學的幾點啟示[J].教育教學論壇,2017.

職業英語論文范文第2篇

[摘要]提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質量的重點是要加強大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為此,應樹立以學生成長成才為目標、以素質提升為本、以能力培養為綱、以知識傳授為目、以職業技能為用、以教學創新為體、以學生興趣為源的創新型新聞傳播人才培養理念,構建由專業培養、教學“軟件”和教學“硬件”組成的新聞傳播學專業實踐創新能力培養體系和平臺。

[關鍵詞]創新;新聞傳播;人才培養;教育模式

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副司長張浩明(2010)認為,創新人才的培養需要提供優質的培養機制和管理。歐美關于本科人才培養中的“專業教育”與“通識教育”問題也一直存在爭論,從現在的實際情況來看,英國高等教育越來越向職業化教育靠攏。英國女王大學本科教學就是“以專業培養目標為中心”。美國一流大學的新聞傳播教育,如密歇根州立大學的新聞學等專業,也大力提倡在職業化訓練的基礎之上培養創新人才。[1](P74) 創新型新聞傳播人才培養研究大多集中在理論層面的研究,但在實際的人才培養過程中缺乏操作性。筆者對新聞傳播教育教學改革和創新探索進行歸納分析,在“以人為本,知行并舉”的教學理念指導下,提出創新型新聞傳播本科人才培養的理念和培養模式。

一、創新型新聞傳播本科人才培養的理念

創新型新聞傳播人才培養是指在高校的新聞傳播專業教育中對學生進行創新精神、創新基礎、創新能力和創新人格的培養和教育,這是構成新聞傳播創新素質教育的四個主要內容。

為培養具有創新素質的新聞傳播人才,必須樹立新時代新聞傳播教育教學理念:

1. 在教學哲學方面,堅持以人為本。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處于組織者的地位,應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作為學習主體的地位,應充分發揮參與教學的主體能動性,實現教學過程中教師主體與學生主體之間相互作用的統一。

2. 在教學目的方面,以學生成長成才為目標,塑造其創新性人格,陶冶情操,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全面素質。

3. 在教學內容方面,注重專業知識與科技、人文知識相結合、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相結合。

4. 在教學過程方面,以師生雙主體的交往與互動貫穿教學全過程,學生通過參與教學和科研創新活動來獲取學習體驗,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需求,引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創新意識。

5. 在教學方法方面,強調啟發式、探究式教學,做到因材施教,注重個性化培養,啟迪學生創新思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6. 在教學評價方面,在對學生評價時,采用“診斷評價、形成性評價、終結性評價”相結合方式,并以形成性評價為主,同時注重學生的“知識、能力、素養培養”的有機融合。

為此,提出創新型新聞傳播人才培養的指導思想:以學生成長成才為目標,以素質提升為本,以能力培養為綱,以知識傳授為目,以職業技能為用,以教學創新為體,以學生興趣為源,開發學生潛能,增強競爭優勢,培養善于管理的信息傳播人才和精于信息傳播的管理人才。

二、建立系統的實踐創新能力培養體系

通過對國外著名大學創新能力培養及課程設置的研究,根據新聞傳播學各專業特點,建立新聞傳播學專業實踐創新能力培養體系和平臺(如下圖),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培養體系和平臺由專業培養體系、教學“軟件”平臺和教學“硬件”平臺組成。[2](P152-153)

專業培養體系包括培養方案、課程體系和教學要求。在制訂專業培養方案時,適當精減課時數,以保證學生有更多的自主學習時間,同時,明確要求本科畢業必須選修一定實踐創新學分。同時,將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培養納入理論課程和實驗課程的教學建設之中,逐步使大學生能力培養融入教學的每個環節和過程之中。實踐創新能力培養的“軟件”教學平臺主要包括:1.理論課和實驗課程建設中實踐創新能力培養;2.設立大學生科研計劃項目,將學生科技創新活動的相關理論和實踐指導納入課程建設;3.開展假期業界鍛煉,業界鍛煉制可讓學生拓展眼界,了解社會需求,接受社會考驗,提前適應社會,將理論與實踐更好結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踐問題。培養吃苦耐勞的精神和敬業精神,培養嚴謹求實的工作作風以及團結協作的集體主義精神,使綜合素質和能力得到全面提高;4.組織學生參加與專業有關的大學生科技創新競賽,如全國大學生“挑戰杯”大賽、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中國大學生廣告藝術節學院獎等,為學生的成果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臺。通過上述教學平臺,將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培養納入整個教學過程中,并實現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培養的硬件平臺的建立和整合,為實踐創新能力培養提供教學保障。

三、構建以四個課程平臺為基礎,互動式為特色的教學模式

根據創新實踐型新聞傳播人才培養的要求,突破原有的專業課程結構,重新構建四個課程平臺,即課內教學活動(含實驗教學)、課外創新活動、校內文化活動和校外實踐活動,創新與課程平臺相對應的互動式教學模式。

1.課內教學活動:一是實施大作業驅動下的互動式教學,二是實施應用需求驅動下的“講授、模擬、實踐三位一體”的互動式教學。

2.課外創新活動:一是開展研究課題驅動下的互動式科研活動,二是開展實際問題驅動下的互動式科技競賽教學活動,三是開展創業計劃驅動下的互動式創業演練活動。

3.校內文化活動:開展文化主題驅動下的互動式人格塑造活動。

⒋ 校外實踐活動:開展應用項目驅動下的互動式社會實踐活動。

(一)大作業驅動下的互動式教學

為了使大作業驅動下的互動式教學能有效順利開展,要注意以下問題:

⒈精心設計課題。設計選題時,既要有明確的目的、任務和要求,讓所有的學生有事情可做,又要考慮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能力,讓學生夠能做得了事,還要與學生的興趣相結合,讓學生喜歡做事。

⒉明確各自責任。設計課題的目的是要實現團隊學習、分工合作、共同提高。大作業選題設計時,要做好小組成員的分工安排,形成人人參與、團隊合作的學習共同體。

⒊發揮學生的主動。在完成大作業的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留有足夠的思維空間,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此外,教師要對學生在實踐中遇到的問題及時地組織互動式討論,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⒋強調學習成果形式。學習成果需要按大作業要求以作品的形式呈現,并在班級內交流。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達到認知系統化的目的。

⒌建立學習評價標準。學習評價標準既要起事后評價作用,還要起到事前引導作用。采用理論考試與實踐考核相結合、大作業與小作業評價相結合的考核方式,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⒍策略性評價學習成果。在學習成果評價過程中,組織學生對成果進行自我評價,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創新能力,而且可以促使學生養成學習他人長處的良好習慣。通過自評、互評和辯論,學生的學習主體意識得到充分體現和加強,思考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可得到提高。

大作業驅動下的互動式教學,變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為主動探求知識,變書本知識演繹推理性學習為問題解決式學習,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二)應用需求驅動下的“講授、模擬、實踐三位一體”的互動式教學

⒈講授:通過任課教師的課堂講授,使深奧、抽象的課本知識變成具體形象、淺顯通俗的東西,從而排除學生對知識的神秘感和畏難情緒,讓學生掌握課程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

⒉模擬:通過情景的角色扮演模擬,以及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啟發學生領悟并掌握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⒊實踐:通過各種實踐,將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有機地聯系起來,使理論化的技能還原到實際操作中;使學生掌握新聞傳播專業領域的業務流程,增強學生對媒體等環境的深入了解,熟悉媒體的基本操作,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和職業道德;使學生能將一些專業知識融會貫通于實踐操作中,以達到教學與實踐相得益彰的目的,最終使學生掌握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技能。

通過“講授、模擬、實踐三位一體”的互動式教學,能夠達到以下效果:一是通過互動式教學建立了各種學習共同體(教師——學生、學生——學生、教師——教師),并有效地實現了“合活動學習”,即通過合作式活動,使學生從被動記憶狀態轉變為主動參與教育教學過程,將外在的間接經驗轉化為內在的直接經驗,學生不僅在知識、技能與能力方面,而且在價值觀、態度、情感等方面,都得到更多更好的發展; 二是有效地實現了教學重心逐步向學生主體的轉移,由教師為主導的講授過渡到師生合作的互動式模擬,最后實現學生自主學習;三是有效地實現了課堂內教學向課堂外教學的延伸,實現了課堂內教學與課堂外教學的良性互動。最終,實現了學生的知識和能力的有效提高。

(三)研究課題驅動下的互動式科研活動

研究課題是創造讓本科生有機會在做研究中學習和提升,有效解決高分低能、眼高手低的問題??蒲姓n題來源要不拘一格,有學生獨立申報的省大學生創新項目、校大學生創新項目、學院本科生科研項目,還可以參加教師的科研項目。學院每年從教學經費中拿出一定數量的費用設立本科生科研基金,專門用于學生科技創新,每年3月進行一次本學生科研項目申報。

活動流程主要包括:

⒈學院組織教師提出項目,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長圍繞項目進行申報或自主選題;

⒉學生課外閱讀文獻和資料,并查找更多相關文獻和資料進行閱讀,閱讀分精讀和泛讀;

⒊準備報告內容,包括文獻綜述、文獻和資料的主要思想、自己的收獲和思考;

⒋開展報告與研討活動,學生報告,相互討論,教師總結和點評;

⒌學生根據研討的情況,進一步歸納并提出需要研究的問題;

⒍對于提出的研究問題,學生課后(包括假期)進一步開展深入研究;

⒎ 形成研究論文(報告)或作品。

(四)實際問題驅動下的互動式課外科技競賽教學活動

通過舉辦各種課外科技競賽活動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創造活力、學習激情和比學趕超的動力。課外科技競賽主要是技能作品類競賽,如DV大賽、廣告藝術大賽、網頁設計大賽、攝影比賽、大型活動策劃比賽等。

活動流程主要包括:

⒈教師組織學生參加相關課外科技競賽,并做好參賽前的知識的教學和培訓,要求學生掌握競賽的方法和步驟;

⒉學生明確課外閱讀選題的策略及相關要求,并查找更多相關文獻和資料,必要時還要開展市場調查;

⒊分小組進行實際選題的創作,并做好競賽成品;

⒋每個小組向全體學生進行匯報,由教師和其他小組同學提出問題和建議,然后要由教師總結和點評,最后將修改好的作品提交給競賽組委會。

⒌每個小組根據匯報的情況,進一步完善競賽作品。

以上階段是一個反復的過程,在整個解題過程中,要求學生不斷分析問題,在分析中發現問題的本質,總結經驗,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

(五)創業計劃驅動下的互動式創業演練活動

創業計劃為創業教育構建了一個演練的平臺,使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式探討成為必要和可能。圍繞著創業計劃開展的創業演練活動的實質是強調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精神和方法。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成為主動的求知者、參與者和探索者,很多學生在創業計劃過程中學會了如何與別人合作。更重要的是,學生的每一種創意都在創業演練活動中得到了模擬實施和評判,訓練了學生創造性的思維和方法,提升了學生的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

(六)文化主題驅動下的互動式人格塑造活動

主要通過四類校園文化主題,著力構建一種學習、對話、開放、探究、反思、創新的校園文化。

⒈學習型校園文化主題。學術講座、杰出校友座談、師生沙龍,學術節、讀書活動等文化主題活動都營造出了學習型校園的濃厚氛圍。教師的研究成果,學生的學習成果相互交融激蕩,極大地豐富了學校的物質文化內涵。學生置身其中,可獲到精神世界的升華和行動上的見賢思齊。

⒉對話型校園文化主題。在每年舉行的校園辯論賽、演講比賽、與名師面對面等文化主題活動中,教師與學生在校園這個共同家園中通過文化對話、溝通與創新,擴大了學生的信息量,突破了課堂教學的封閉性和局限性,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意識。

⒊探究型校園文化主題。組建專業學生社團和各種興趣小組等學生組織,聘請專業教師進行指導,引導學生自主開展多層次、多樣化、系列化的科技創新活動,發動大多數學生積極參加,從學習一些基礎知識、掌握一些基本技能開始,完善知識結構,鍛煉動手能力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和創新需求,增強學習的主動性。

⒋娛情型校園文化主題。文化創意比賽和各種征文比賽等活動,是培養學生良好思維方式的好形式。校園文化風、新聞采風、廣告節、文化創意節等既有利于學生審美情趣的提高,又有利于拓寬學生的視野,增強他們的感受力、理解力、想象力,從而提高他們追求新事物、新思維的興趣和能力。

在這些文化主題中,教師發揮著文化導向的主體作用,學生發揮著文化傳承的主體作用,教師學生共為主體,既能避免校園文化中學生單一主體產生的自發性與盲目性,同時也能使教師在文化活動中發現自我、表現自我進而更新自我的主觀能動意識得以充分發揮。[4](P3) 教師是校園文化中比較穩定的主體,只有實現對學生主體的有效整合,才能通過師生的互動,努力塑造創新人格。

(七)應用項目驅動下的互動式社會實踐活動

通過參與基于實際應用項目的社會實踐活動,學生親身體驗了實際工作流程,感受了企業文化和工作氛圍,認識了社會對人才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的需求,實踐了運用已有知識、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途徑和方法,較好地實現了學生從學校到工作崗位的“無縫對接”。

參考文獻

[1]密歇根州立大學傳播科學與藝術學院院長查爾斯?薩門訪談錄[J].中國傳媒報告, 2005,(3):74.

[2]賈永華,周銘.測繪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研究與實踐[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9,(23):152-153.

[3]Fuquan Huang.Curriculum Reform in Contemporary China:Seven Goals and Six Strategies[J].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G.B.& U.S.A).2004,Vol.36,No:1.101—115.

[4]何祖健.校園文化不僅僅是學生活動〔N〕.中國教育報. 2008,(03)-01-25.

責任編輯 藍光喜

職業英語論文范文第3篇

【摘 要】輔導員是高校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引路人和知心朋友。建設一支專業化、職業化的輔導員隊伍,是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輔導員隊伍自身發展的迫切需要。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專業化; 實現

輔導員是高校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組織者和實施者,其隊伍的建設狀況直接關系著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際效果。在高等教育飛速發展的新形勢下,要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須努力建設一支職業化、專業化的輔導員隊伍。

一、高校輔導員“職業化、專業化”的內涵

所謂職業化,一是指職業的壁壘和標準,即從事某一行業要有一定標準和要求,需要進行資格認證;二是指從業人員把所從事的工作作為終生事業對待。高校輔導員的職業化,就是要讓高校輔導員工作成為一項專門的職業類別,實行準入機制、考核機制、退出機制。輔導員職業化內涵主要包括:(1)顯性的職業素質,如職業資質、職業行為、職業技能等;(2)隱性的職業素質,如職業道德、職業態度、職業意識等。

所謂專業化,是指某項工作必須由經過專業培訓的專門人員從事。高校輔導員的專業化,是指輔導員必須具有勝任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專門知識體系。其內涵主要包括:(1)具有從事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必需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2)具有界限明確的專門工作領域;(3)必須受過專門的職業教育或培訓,具備較高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4)能在實踐的基礎上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進行理論聯系實際的研究。

根據所從事的工作內容不同,輔導員可以有不同的專業模塊方向。職業化是一個職業的專業性質和發展處于什么狀況和水平,側重于職業的社會認同和制度確認。專業化不一定是職業化,學習了專業等相關知識,但往往并不是以之為終生職業。分工的專業化并不必然導致職業化。因此,在輔導員隊伍建設中倡導的職業化,是專業化的職業化,是把輔導員作為職業生涯、終生人力資本投資的事業來看待的。職業化使輔導員有了發展目標,從而使得隊伍更加穩定。專業化使輔導員有了職業規范,有了努力的方向。

二、高校輔導員非職業化、專業化現象透視

輔導員隊伍建設一直滯后于高校飛速發展的形勢,既未能像專業教師一樣受到學校的重視,也未能真正成為學校的管理者,始終徘徊于行管人員與專業教師之間,究其原因,在于輔導員沒有成為一支職業化的隊伍。

1、缺乏準確的職業定位,導致職責不明。一般來說,輔導員只負責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可在現實工作中,輔導員幾乎成了事事都要關心的“保姆”。過去,高校輔導員大多由留校的本科畢業生擔任,近幾年,由于就業形勢緊張,不少碩士甚至博士也開始關注輔導員崗位。但是,這不僅不能說明高校對輔導員的重視程度提高了,同時也證明高校對輔導員的定位還存在一定誤區,即對政治輔導員究竟應該具備什么素質和要求并不明確。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本是輔導員工作的首要任務,但思想政治教育沒有明確的硬性指標,沒有科學的考核依據和管理辦法,工作的隨意性很大。

2、缺乏規范化的選拔與管理,導致工作低效。一些高校領導對輔導員隊伍建設重要性認識不足,認為學生工作只要有人做就行了,不少高校對政治輔導員的任職要求很低,也缺乏規范的管理制度。輔導員的選拔主要強調思想素質,對于所學專業、是否符合輔導員職業要求較少要求,于是輔導員隊伍在專業結構五花八門,素質參差不齊。剛畢業的留校生經過幾天所謂的“上崗培訓”就加入到了輔導員隊伍,其專業素養和工作能力與實際工作要求存在較大差距。另一方面,輔導員因為承擔了太多的事務性工作,少有時間從事深入細致的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少有時間用來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論水平,由此導致工作往往力不從心,僅憑感性經驗進行工作,方法簡單,缺乏創新,工作效果也不佳。

3、缺乏明確的職業生涯設計,導致發展“瓶頸”。年輕教師可以從助教、講師做起來,有發展前途的最后能做到副教授、教授,而輔導員做了10年,最后還只是個老輔導員。把輔導員工作作為一種“過渡性職業”,在高校教師、學生甚至部分領導干部中已根深蒂固,很少有人能將輔導員視為一種固定的職業并從思想上打算長期從事。隊伍不穩定,已成為不少高校學生工作隊伍建設的一大難題,成為影響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因素。不能突破輔導員職業發展“瓶頸”,就留不住高素質人才,總選留新畢業生來補充輔導員隊伍,勢必對高校人才培養質量造成嚴重影響。

三、高校輔導員隊伍職業化、專業化的實現

改變輔導員隊伍的非職業化、專業化現狀,首先要解決的是管理體制問題:第一,將輔導員的人事管理、日常工作安排與考核劃歸學校的專屬部門,由分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校黨委副書記或黨委學生工作部直接管理,使輔導員成為名副其實的專職思想政治教育教師和學生管理干部。第二,明確輔導員的工作職責,使他們能夠專心從事本職工作。凡涉及輔導員的工作,學校各部門、各院(系)不能分別布置,而要由學??傮w協調,通過一個渠道來安排。第三,在具體工作的安排上,輔導員既可以按現在的模式分別負責某一院(系),也可由學??傮w安排,重心下移,幾個輔導員共同負責一個宿舍樓的學生工作,這樣既可增加與學生的接觸時間,提高工作成效,又適應學分制條件下可能帶來的學生流動對工作的要求。

觀念更新是解決輔導員隊伍非職業化、專業化現狀的又一關鍵。首先,學校要制定相應的配套措施,落實輔導員的編制、職別、級別等問題,配齊所需人員,增加投入,提供必要的場所。學校應將輔導員與專業教師同樣看待,努力培養一批既懂教育又通管理的新型專業化輔導員隊伍。其次,輔導員自身也必須提高認識,更新觀念。作為一名職業化的高校學生德育工作者,必須把個人事業發展與學校宏觀發展有機結合起來,增強對輔導員工作的認同感和親和力,成為一名樂于進取、充滿朝氣和智慧的優秀德育工作者。

解決好出路和待遇問題是輔導員隊伍職業化、專業化的有力保障。輔導員工作任務重、要求高、壓力大、奉獻多,如果待遇問題不能很好解決,勢必影響隊伍的穩定和工作積極性。學校既要在工作上信任他們,給他們“壓擔子”,又要將輔導員的培養(含脫產學習、工作培訓、進修、在職攻讀學位等)納入學校干部、教師培養計劃并加以落實,以解除他們的后顧之憂;既要在政治上提倡無私奉獻,又要敢于大膽提拔重用和落實職務上的待遇,并將他們作為黨政后備干部的重要來源進行培養、選拔和使用。

職業化與專業化要求輔導員逐步向專家型發展,成為學生政治工作、思想工作、教育管理工作、心理咨詢、就業指導方面的專家。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關鍵,作為學生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高校專職政治輔導員隊伍建設顯得尤為重要,積極推進輔導員職業化、專業化建設,是目前解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弱化的有效措施和發展方向。

四、結束語

實現高校輔導員隊伍的職業化與專業化,是新時期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實際要求,也是高校輔導員隊伍自身發展的迫切需要。但是,由于傳統觀念的影響和高?,F行管理體制的制約,要真正建立和完善輔導員的職稱評審體系,建立與之配套的工資報酬體系,還將需要一個較為漫長的過程。但筆者相信,外有制度、政策的傾斜作為保障,內有輔導員自身樹立堅定的職業信念、養成良好的職業素養,輔導員隊伍的職業化、專業化必將會真正實現,輔導員崗位必將成為一種能吸引優秀人才的美好職業。

參考文獻

[1]趙睿.職業生涯管理與輔導員職業化發展[J].新德育?思想理論教育:綜合版,2007(10).

[2]高青.論加強高校學生政工隊伍建設[J].青島化工學院學報(社科版),2000,(1)

[3]施永紅,祝水富.職業化——高校專職政治輔導員隊伍建設的必由之路[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2(5).

[4]姚艷秋,桓明慧.教師職業化與社會化探微[J].遼寧高等教育研究,1999,(3).

職業英語論文范文第4篇

摘要:IT職業英語是軟件服務外包企業同國外各領域公司進行有效交流與合作的工具型語言能力。文章基于軟件服務外包產業對從業人員IT職業英語能力的要求,提出面向IT職業英語能力培養的軟件外包教學改革,闡述課程結構調整、校企合作平臺建設和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內容。

關鍵詞:軟件服務外包;IT職業英語;校企合作

目前國際軟件服務外包市場中的軟件供應商主要是西方國家的公司,其中美國約占70%以上,歐洲15%左右。截至2012年底,中國軟件服務外包產業產值達到了300億美金。英語軟件外包訂單為我國軟件服務外包企業帶來了數量可觀的利潤,軟件服務外包企業對于掌握IT職業英語能力的人才需求量也不斷增長,如何提高軟件服務外包人才的IT職業英語能力成為了各高校和培訓機構亟待解決的問題。

1、IT職業英語人才培養現狀

目前我國各高校和培訓機構的軟件服務外包IT職業英語能力培養機制并不完善,具體體現為“4個不平衡”。

1)重應試輕能力。

由于理工科學生的英語基礎參差不齊,普遍存在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淡薄甚至抵觸的現象,很難通過英語學習來提高IT職業英語能力。再加上高校對于軟件專業IT職業英語教學的要求并不明確,在課程設置和師資隊伍配備方面都不夠完善。軟件專業也只是同其他專業一樣設置了公共英語學習和一門專業英語選修課。通過應試教育的大學公共英語課和很少有人問津的選修課來提高IT職業英語能力顯然是不實際的做法。

2)重理論輕實踐。

由于受到英語四六級考試的影響,軟件專業的學生一般只關注考試的相關內容,大學英語課程也只是針對日常交流和英文應用文的練習,很少有運用英語進行專業技術交流的機會。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也不具有專業性質,只是一味地灌輸語義語法知識,不給或很少給學生用英語交流和建立英語思維方式的機會,這些都限制了學生IT職業英語能力的提高。

3)重語言輕文化。

為了彌補中外文化的差異,軟件服務外包從業人員必須學習一些西方文化知識,這樣在跨文化交流的商務環境中,可以更加準確地把握軟件供應商的需求,為業務合作掃除障礙。但是現行的軟件專業英語教育很少涉及文化交流的內容,僅僅是語言上的聽說訓練顯然不能滿足軟件服務外包的從業要求。

4)重技術輕商務。

目前,軟件服務外包企業需要的是復合型專業人才,從業人員除了要掌握基本的開發技術、團隊合作和項目管理能力外,對于英語商務活動和技術交流學習的能力也要盡可能培養。但是,目前高校的軟件服務外包教學過于看重專業技術培養,培養的畢業生很難勝任技術崗位以外的商務活動,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軟件服務外包人才在企業的適應速度和發展方向。

2、IT職業英語人才培養目標

IT職業英語是指從業人員在軟件服務外包工作中的聽、說、讀、寫等英語能力。如:聽方面,參與項目會議時,要求能夠聽懂與自己項目相關的內容;說方面,可以運用英語較流利地進行項目討論與匯報;讀方面,能快速且準確地讀懂項目技術文檔;寫方面,可以用E—mail進行項目技術與管理交流,可以規范、準確、簡潔地寫出項目報告及文檔。

針對上述要求,IT職業英語教學改革除了要遵循英語教學的客觀規律外,還要充分考慮軟件服務外包企業對于從業人員的職業要求。所以在進行教學改革初期,首先要通過分析和比較英語課程要求和企業英語能力需求來確定IT職業英語教學改革的培養目標。這里主要從聽力、口語表達、閱讀和書面表達幾個方向進行分析,見表1。

從上表可以看出,英語課程的需求和企業英語能力的需求有共性描述,但在細節上有差異。兩者都是要培養學生無障礙溝通和表達的能力,而企業英語能力需求更加強調技術層面和商務交際的實際能力。IT職業英語教學改革要從培養這些實踐能力的角度出發,通過建立健全符合英語教育基本要求和軟件外包產業需求的專業英語課程,實現畢業生“專業”“英語”和“商務”全方面發展的目標。

3、IT職業英語人才培養改革方案

為了提高軟件服務外包人才的IT職業英語能力,哈爾濱師范大學軟件學院和大學公共英語教研室合作,在深入研究英語課程要求和企業英語能力需求的基礎上,在課程設置、合作辦學、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實施面向IT職業英語能力培養的軟件外包教學改革,并取得了顯著成效。

1)課程內容設置。

本著“英語+專業+商務”平衡發展的原則,相關課程內容要在英語課程教學的基礎上進行改革,從語言知識、應用技術、文化交流和商務交際等方面改進或增加相關的課程內容。首先,在大學英語課程中加入技術文檔撰寫和商務交流的內容,并在教學方法、實踐環節、考核機制方面進行有側重性的改革,著重突出軟件外包專業能力和商務交際能力。其次,開設一系列符合企業用人要求的IT職業英語專業限選課,根據具體的外包工作類別分為技術術語、辦公情景英語、商務談判、交際禮儀等實用課程。最后,建立IT職業英語實踐長效機制,組織學生進行課程練習、課后實踐、校內交流、校外實習等,通過實際的語言交流、文檔編寫、商務談判等實踐環節來提高學生的IT職業英語能力。另外,軟件學院的部分課程也鼓勵教師采用雙語教學的方式授課,通過全英文環境的專業技能學習實現“英語”和“專業技術”的無縫對接。

2)校企合作平臺建設。

哈爾濱師范大學軟件學院的軟件服務外包校企合作平臺是—個面向軟件服務外包人才培養,由學校、企業、培訓機構與行業協會共同承擔,通過人力、知識、技術、設備、信息及政策等資源的互動實現人才培養共建、共享、共贏的一種組織形態。校企合作平臺采用了“項目引領”和“訂單式培養?相結合的培養模式,在校企合作平臺中IT職業英語能力的培養是—個重要環節,見圖1。

從圖1可以看出,軟件服務外包校企合作平臺的IT職業英語培養可以分為4個階段:第1階段是第1-4學期的基礎技能學習階段,這一階段的主要教學活動是在校內進行IT職業英語的基礎知識學習和實踐練習;第2階段是在第4學期的暑假,學院組織學生進入面向英語國家提供外包服務的軟件企業進行實訓,實訓內容主要針對英文文檔的閱讀和英語口頭交流技能的實踐訓練;第3階段在第5-6學期,采用“項目引領”式的教學模式,聘請企業資深專家作為客座教授到學校進行雙語技術交流和授課,學生要在專業教師的幫助下學習項目研發和團隊建設的相關知識,在這個過程中要練習英文文檔的編寫技巧;第4階段是第7-8學期,采用“訂單式培養”的校企合作模式,這個階段實現了企業培訓和就業同步的“零距離”接觸,學生要根據自己的就業意愿選擇相關的企業進行實習,在實習過程中除了要通過實地學習提高自身的技術能力之外,還要通過英文項目文檔的閱讀與編寫、商務談判練習、項目階段報告和畢業論文撰寫等環節來提高IT職業英語能力。

3)師資隊伍建設。

師資隊伍的建設對于IT職業英語的教學改革有重要的意義,因為只有教師的學術水平提高了,他們才能更好地實施教學改革。學院定期組織教師進行學術進修和經驗座談,交流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實現專業知識和英語能力的無縫銜接,最終確定了面向IT職業英語教學改革的師資隊伍建設措施,具體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首先,優化教師的知識結構,彌補英語教師的專業缺陷和專業教師的英語缺陷,通過國際交流座談會、英文文獻查閱和商務溝通能力的學習來提高教師的IT職業英語教學能力。

其次,利用校企合作平臺的優勢,選派業務精良、年富力強的專業教師進入軟件服務外包企業進行培訓,提高他們的英語交流能力和英文文檔撰寫能力。

最后,完善教師資格考核機制,利用有效的獎懲制度提高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將專業英語和商務交際教學能力作為教師考核內容,如專業詞匯、英語談判技巧等。

4、結語

哈爾濱師范大學軟件學院在進行了面向IT職業英語能力培養的軟件外包教學改革之后,學生的英語溝通能力和文檔撰寫能力顯著提高,畢業生在進入英語軟件服務外包企業后能夠快速適應工作崗位,并得到了相關企業的廣泛認可。學院在進一步推進教學改革的過程中,要堅持強化IT職業英語能力的培養,探索高質量、高效率軟件外包英語人才輸出的有效途徑,實現畢業生、高校和企業的三方共贏。

職業英語論文范文第5篇

關鍵詞:香港 職業教育 職業培訓 職業技能鑒定

2013年深圳市組織的“香港產業人才培養的聯動機制研究”專題(第三批次)赴香港考察,由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領導帶隊,深圳市、區人力資源部門負責職業技能鑒定和技能培訓的領導、工作骨干,連同深圳市內部分職業技能鑒定機構、職業培訓協會負責人、業務骨干參加。這次考察的目的是為了學習借鑒香港高技能人才培養經驗,推進深圳市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在香港的一周學習考察交流中,我們聽取關于香港職業教育技能訓練體系、職業技能鑒定體系的專題報告,并對香港建造業議會管理及安全訓練中心及工藝測試中心、香港職業訓練局卓越培訓發展中心和香港機電工程署等機構進行參觀。此次考察交流使我們對香港的教育制度及職業教育、培訓的發展、香港職業技能鑒定體系、香港資歷架構和香港資歷架構下的質素保證工作等有進一步的了解,拓展了我們對職業教育、培訓和職業技能鑒定的理解視角。

一、 香港職業教育、培訓與職業技能鑒定的概況

1.香港職業教育、培訓的發展歷程

19世紀香港工業開始萌芽,1933年首次成立資助工業專門學院;60年代香港勞動密集及科技制造業蓬勃,1965年成立工業訓練咨詢委員會,商議解決人力培訓策略問題;70年代香港工業起飛,工業教育進入蓬勃發展新階段,80年代香港工業發展最高峰,1982年香港職業訓練局依照法例(第1130章)成立,為香港最具規模的專業教育培訓及發展機構。90年代香港經濟體系由制造業轉變成金融貿易;2012年職業訓練局配合新高中學制推出專業課程框架,課程多元化,開辦專業大學學位課程,發展資歷架構及行業《能力標準說明》,推動終身學習。

2.香港職業技能鑒定的發展歷程

早期香港職業技能鑒定主要集中在政府和個別公用機構,職業技能鑒定的目的主要為考核員工的技術水平和在招聘新員工時測試應聘者的技術能力。有關的考核主要以實務考試為主,也有以簡單的口試進行,但始終缺統一的標準,至于私人企業,鮮有一套有系統的職業技能鑒定制度。

香港于1976年實施《學徒制度》,將主要行業的訓練納入管理。所有技工/技術員學徒期滿的證書持有人的資料都獲得認可,但不少非學徒出身而富經驗的成年技工,仍然缺乏獲取認可資歷的機會。職業訓練局于1989年推出自愿性技能測試及證書頒發制度,職業訓練局按職業訓練局條例,授權有關的行業訓練委員會推行自愿參加性質的技能測驗及證書頒發制度。

3.香港職業技能鑒定和發證的運作模式

香港職業技能鑒定和發證的運作模式有四種。第一種,由行業管理條例下執行機構發證,并由該機構授權某一法定機構執行技能鑒定。例如,保險業監理處簽發保險中介人資格證書,并授權職業訓練局高峰進修學院執行保險中介人資格證考試。第二種,由行業管理條例下的執行機構進行技能鑒定并發證。例如,勞工處鍋爐及壓力容器科進行鍋爐及壓力容器從業人員的技能鑒定及發證。第三種,由技能鑒定機構執行技能鑒定,并授權某些機構負責技能培訓。例如,保安及護衛業管理委員會進行技能鑒定,并授權認可培訓機構負責保安及護衛員的技能培訓。旅游業議會進行技能鑒定,并授權認可培訓機構(香港旅游協會、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旅游服務業培訓發展中心)負責領隊人及導游技能培訓。第四種,由技能鑒定機構執行技能鑒定,并負責技能培訓。例如,職業訓練局負責自愿性參加的各項工藝測驗,并提供短期在職培訓或職前培訓。又如,建筑業議會負責強制性(天枰操作員)或自愿性參加的各項工藝測驗,和提供較短期在職培訓或職前培訓。

4.香港職業技能鑒定的特點

香港所有強制性的技能鑒定都由政府部門負責監管,例如,電工由機電工程處監管,保安及護衛員由保安局監管。由業界包括雇員雇主雙方廣泛參與制訂考核程序、內容和范圍。部分考核,考生可選擇以英文或者中文進行,以方便不同國籍人士參加。所有計劃都設有上訴機制,考生如對評核結果有所不滿,可向評核小組提出上訴。大部分鑒定的收費,以成本計。但也有一部分是有政府補助的。部分獲鑒定的資歷,獲海外認可,例如中廚,汽修,電工行業等。

二、 對香港職業教育、培訓與職業技能鑒定的體會

1.香港職業教育、培訓推動“終身學習”教育網絡的構建。

此次考察交流中聽取的“香港政府職業教育公共服務體制”專題報告,讓我們對香港職業教育、培訓的發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香港政府資助的香港職業訓練局等官方職業教育及培訓提供者和工聯會聯合訓練中心等民辦單位為未進入高等教育大學的學生或在職、待業人員提供了多元化的專業教育培訓課程、高中教育及應用學習課程和職業教育學位課程,如新基礎課程、中專教育文憑課程、高級文憑課程、學士學位課程等。通過這些課程的學習和考核,學生可以拿到文憑、高級文憑、副學士或學士證書。憑借這些證書,學生可以繼續申請香港本地高等教育大學或海外大學,學生或在職、雙待人員有機會繼續升學、提升或深造,這充分發揮了香港職業教育對“終身學習”教育網絡構建的大力推動作用。

2.香港職業技能鑒定有健全的法律保障

香港職業訓練局為此次考察交流安排的“香港職業技能鑒定體系”專題報告讓我們了解到香港技能鑒定的發展過程和最新情況。香港于1976年實施《學徒條例》,將主要行業的訓練納入管理,所有技工或技術學員學徒期滿的證書持有者的資歷都獲得認可;但是不少非學徒出身而富經驗的成年技工,仍然缺乏獲取認可資歷的機會。1989年職業訓練局推出自愿性技能測驗及證書頒發制度。2008年開始過往資歷認可計劃,目的在于營造有利的終身學習環境、提供不同學習機會及途徑、鼓勵不斷提升技能和知識,以維持競爭力。

香港技能鑒定的發展,伴隨著一些法律條例的出臺,例如1976年的《學徒條例》。在香港,每一種職業技能鑒定,都是依據相關的行業管理條例產生,例如:電力、氣體、升降機條例,保安及護衛條例、保險公司條例、建造業工人注冊條例等。對建造業議會管理及安全訓練中心和機電工程署實地考察時,對方單位接待、講解人員對建造業工人注冊條例和電力、氣體、升降機條例的講解,及職業訓練局安排的“行業委員會如何對職業技能鑒定訓練課程機構監管”的專題報告對保安及護衛條例的詳細講解,讓我們對香港職業技能鑒定的健全法律保障有了更深入的認識,香港能對每一項工種的技能鑒定立法,法律條文細致而實際,責任具體而明確。這使得技能鑒定工作有法可依,能做到執法必嚴,也能落實違法必究。

3.香港職業技能培訓和鑒定測試場所指引規范、要求明確

我們隨團實地考察了建造業議會工藝測試中心的金屬棚架工、砌磚工、木工、平水工等技能鑒定測試場地,同時考察了職業訓練局卓越培訓發展中心的低壓電工測試場所,我看到測試場所指引規范、要求明確,考生怎樣操作是錯誤的、什么樣的操作是正確的,都貼有圖標或展示出正確操作的實體樣例,例如砌磚工測試場就展示出正確砌磚的一堵墻,木工測試場有符合測試要求的一扇門框。充分顯示出測

試是一種手段而不是最終目的,測試是讓考生熟練掌握某一工種的技能,獲取證書。

4.香港行業委員會在職業教育、培訓和鑒定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無論是在香港職業教育、培訓方面,還是在香港職業技能鑒定方面,香港行業委員會發揮重要的提供建議或監管質素的作用。例如,職業訓練局組織成立訓練委員會及一般委員會,目前有21個訓練委員會和5個一般委員會,這些委員會成員有來自政府、也有來自行業屆的。訓練委員會就特定行業的人力發展提出建議,一般委員會為相關范疇的跨行業人力發展工作提出建議,職業訓練局審議訓練委員會及一般委員會提出的關于訓練課程的建議,如認為適當,則在開發訓練課程時采納委員會的建議,使得訓練課程與實際行業崗位的工作內容相近,提高訓練課程的社會實用性、質量和競爭力。又例如,在保安及護衛行業的注冊及發牌、技能鑒定的運行和監管中,有保安服務業訓練委員會接辦保安課程認可計劃,并推出保安人員技能測驗制度,為保證培訓課程質素推出質素控制計劃。再例如,香港資歷架構秘書處為在行業推行資歷架構成立行業培訓咨詢委員會,委員會成員有教育局局長委任,委員以個人名義參與,委員會成員由雇主、雇員及專業團體之代表組成,相關政府部門也參與工作,目前已有19個行業培訓咨詢委員會。行業培訓咨詢委員會的職能是甄選專業撰寫人,并與專業撰寫人緊密合作,制訂業界的《能力標準說明》,制訂《過往資歷認可》機制,在業內咨詢及推廣資歷架構等工作。

三、 小結

此次赴港考察交流的內容與我們的工作密切相關,讓我們對香港職業教育、培訓的發展、香港職業技能鑒定體系、香港資架構和香港資歷架構下的質素保證工作等有進一步的了解。此文介紹了香港職業教育、培訓與職業技能鑒定的概況,并分享了對香港職業教育、培訓與職業技能鑒定的體會,期望能為各地市的職業教育、培訓與職業技能鑒定工作者的工作思路轉變和工作視角拓展提供幫助,并能對各地市的職業教育、培訓與職業技能鑒定工作的創新改革起到助推作用。

參考文獻:

[1]廖毅芳,曾艷英,宋雷.中高職銜接的物流專業課程標準:以香港為鑒[J].《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年,第12卷,第3期:51-55.

[2]香港職業訓練局網站.[DB/OL].http://www.vtc.edu.hk/uploads.

[3]香港教育局網站.[EB/OL].http://www.hkqf.gov.hk/guic.

[4]陳紅,吳峰,郭樹軍.深港合作課程“雙證融通”內涵分析與教學實踐[J].《職教論壇》,2011年,(36):20-24.

[5]資歷架構網站.[EB/OL] .http://www.hkqf.gov.hk.

[6]資歷名冊網址.[DB/OL].http://www.hkqr.gov.hk.

上一篇:價值評估論文下一篇:電商市場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