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職業道德與法律范文

2023-09-19

職業道德與法律范文第1篇

中職語文上冊《我很重要》

導學案

學校: 授課班級: 時間:

《我很重要》導學案

主講教師:

【學習目標】

百度教學、應有盡有

百度文庫:教學資料

1、體會本文的結構美,學習引出觀點的不同方法.

2、使學生明白并認識到自我的重要性.

【學習重點】

1.品味文中富有表現力的語言,領悟作品內涵,并能做出自己的評價.

2.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并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

【學習難點】

將學生的欣賞感知、交流表達和質疑創新有機結合起來,并適時深入引導,讓學生切實明白自己的重要性.

【學習方法】

質疑點撥 法

啟發誘導法

小組合作法

議論討論法

【授課時數】

一課時

【學習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走進作者

畢淑敏,女,1952年出生于新疆,中學就讀于北京外國語學院附屬學校.1969年入伍,在喜馬拉雅山、岡底斯山、喀喇昆侖山交匯的西藏阿里高原部隊當兵11年.1980年轉業回北京, 從事醫學工作20年后,開始專業寫作,共發表作品200萬字.曾獲莊重文文學獎、小說月報第

四、

五、六屆百花獎、當代文學獎、陳伯吹文學大獎、北京文學獎、昆侖文學獎、解放軍文藝獎、青年文學獎、臺灣第16屆中國時報文學獎、臺灣第17屆聯報文學獎等各種文學獎30余次. 國家一級作家.內科主治醫師.北師大文學碩士.主要作品有《預約死亡》、《血玲瓏》等.

三、整體把握

自讀課文,回答下面的問題:

文章可以分為三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第一部分(1—6段):

第二部分(7—28段):

百度教學、應有盡有

百度文庫:教學資料

第三部分(29—40段):

四、小組討論

1、讀完這篇文章,你認為作者想要告訴我們什么?

2、文章題目是“我很重要”可開頭卻一再說“我不重要”,這是不是與題目相悖,為什么?

3、在課文第二部分中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闡述“我很重要”的?

4、若將文章中反復強調的“我很重要”改成“我最重要”行不行,為什么?

(第一小題為必答題,每組都必須回答,其余三道題由抽簽決定答題順序.)

五、共同探究

1、你認為第二部分闡述“我很重要”的幾個依據中,哪一方面最重要,為什么?

2、每次海難發生時,能夠活下來的往往是那些老船員,而年富力強的年輕船員卻不能逃脫厄運,為什么呢?因為關鍵時刻老船員明白自己的重要性,他們心里只有一個念頭:“我要活下去,我的妻兒、父母需要我.”而那些年輕船員卻亂了陣腳:“完了,這下死定了.”由此可見,“我很重要”這樣一個信念在關鍵時刻起到多大的作用. 請以“我很重要,因為———”為開頭造句,切實明白自己的重要性,以后無論遇到何種困難、何種挫折,都要堅持,不要輕言放棄.

【拓展訓練】

認識到自我重要性的一個有效途徑就是認識自己的優點.為了讓同學們進一步明白自己的重要性,咱們進行一個活動,活動的名字就叫“優點轟炸”. 規則說明:

百度教學、應有盡有

百度文庫:教學資料

1、四人一個小組,每組內選一名同學作為對象,其他三個同學對他進行找優點活動,每個同學必須找出他不少于四個優點.被選中的同學認真做好記錄.

2、一個同學講完后,小組內換人繼續進行找優點活動,直到把小組內幾名成員的優點全部找出來.

3、同學認真聽其他同學對自己的評價,看是否屬實,或者看同學們找出來的優點,是不是自己以前不曾發覺的. 活動結束后,找幾位同學大聲讀出自己的優點與大家分享.

【作業布置】

1、完成課后題及練習冊上的習題.

2、練筆:寫一篇關于“我很重要”的小文章.

職業道德與法律范文第2篇

一、教學目標

認知:了解職業道德養成的含義和要求;了解慎獨和省察克治的含義及其在職業道德養成中的意義和要求。

情感態度觀念:認同職業道德養成的要求和意義;以注重職業道德養成為榮;認同職業道德養成的方法。

運用:在職業道德養成的實踐中,自覺運用慎獨的方法;自覺通過省察克治,勇于改過和善于改過。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職業道德養成的方法──慎獨和省察克治。

難點:職業道德養成的方法──慎獨和省察克治。

三、教學時數:1課時

四、教學方法: 案例探究法、小組合作法、討論法等。

五、教學資源

人教版《職業道德與法律》P54~58; PPT課件。

六、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搜集相關案例資料;

學生:預習課文并思考相關問題。

七、板書設計

八、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教學內容

討論“小王同學的想法對嗎”,引出本節課學習內容。

2.教師活動

(1)探究活動一:小王同學的想法對嗎?

通過組織血色很那個討論小王同學的想法,引導學生認識小王將來職業生活的兩種可能性:一是無法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二是接受教訓,重新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使學生明白,在學校學習就要注重職業道德行為的養成,引出本節課要學習的內容。

(二)研習新課

第一目:職業道德需要養成。

1.教學內容

(1)職業道德是后天養成的。

(2)職業道德養成的含義。

(3)職業道德養成的要求。

(4)注重職業道德養成的意義。

2.教師活動

(1)探究活動二:劉德故事的啟示。

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第54頁活動框中的文字材料,結合閱讀教材第

54、55頁的正文以及“鏈接”,回答:假如你是一名職業工作者,你會怎樣做?怎樣才能在職業生活中自覺遵守職業道德規范?

引導學生懂得良好的職業道德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后天養成的;了解職業道德養成的含義;理解職業道德的養成需要從現在開始,需要假以時日,需要持之以恒,需要對照職業道德規范改變自己的道德意識和行為習慣。

第二目:入暗室而不欺──慎獨。

1.教學內容

(1)慎獨的含義及特點。(2)慎獨的意義。(3)做到慎獨的要求。

2.教師活動

(1)探究活動三:推銷員小耿事例大討論。

引導學生認真閱讀第56頁活動框中的文字材料,思考并回答:假如你是小耿,你會怎么做?我們如何在沒有他人監督的時候,也能堅守職業道德?引導學生了解慎獨的含義、特點。板書:入暗室而不欺──慎獨,自己獨處無人監督,按照道德準則行事;自主性,主動性。

(2)探究活動四:楊震拒金。

看“楊震拒金”的故事,要求其他同學邊看邊思考:這個故事在什么地方顯示了“獨”?楊震為什么能做到慎獨?從這個故事中可以看出楊震具有什么樣的道德品質?這種道德品質與慎獨是什么關系?

對學生的回答進行點評、歸納:①什么是“獨”?②為什么要“慎”?③楊震堅持了什么樣的信念?④良好的道德品質與慎獨是相輔相成的:有了良好的道德品質才可能做到慎獨;做到慎獨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理解慎獨的意義,掌握慎獨的要求。

(3)探究活動五:在“隱”與“微”上下功夫大討論。

學生閱讀教材第57頁的“鏈接”,思考:造成“隱”與“微”的原因有哪些?說說我們身邊的“隱”與“微”現象。如果小夏將電腦其據為己有,那么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如果是你,你會怎么處理?引導學生各抒己見,展開討論。

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進行點評:在“隱”與“微”處的不同選擇是對自己道德境界高低的試金石:做到慎獨,將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不能做到慎獨,可能會成為進一步墮落的起點。最后作歸納,強調說明形成堅定的職業道德信念的重要性──有了堅定的職業道德信念,才可能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行為。

(3)探究活動五:在“隱”與“微”上下功夫大討論。

閱讀教材第57頁的 “鏈接”,分小組討論,積極思考,交流自己的經歷和體會,每組推薦代表發言,回答問題。

第三目:日日知非,日日改過──省察克治。

1.教學內容

(1)省察克治的含義。(2)省察克治的意義。

(3)做到省察克治的要求。

2.教師活動

(1)探究活動六:富蘭克林的習慣。

請一位學生朗讀教材第57頁的活動框中的文字材料,其他學生聽并思考并回答問題:富蘭克林的做法,對我們加強職業道德修養有什么啟發?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第58頁第

2、3節正文,理解省察克治的含義、意義,并用PPT出示:對照規范,反省檢查,找出不足;克服與修正不足,以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品質與習慣;提高道德境界。

(2)探究活動七:我們應當怎樣省察克治?

組織學生認真閱讀教材第58頁的“鏈接”和名言,圍繞“我們應當怎樣省察克治”這個問題,結合學生的思想認識和行為表現,展開討論、交流,引導學生掌握省察克治的方法。用PPT出示:學會省察,按照規范反省自身,勇于改過,善于改過。

(三)課堂小結

(四)課堂練習

(五)課后作業

第五課第二框 在職業實踐中錘煉

一、教學目標

認知:了解職業道德榜樣的內涵及意義;知道涵養職業道德要從小事做起,在實踐中錘煉。 情感態度觀念:懂得職業道德的養成需要在實踐中錘煉的道理;崇尚職業道德榜樣,見賢思齊;懂得從小處著手,在職業生活中自覺修煉。

運用:自覺以行動向職業道德榜樣學習;自覺踐行,從小事做起,逐步培養良好的職業行為習慣;在職業實踐中,自覺遵從職業道德的要求,身體力行,糾正自己不符合職業道德規范要求的不良行為,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職業道德養成的途徑:見賢思齊,從小處著手,身體力行。

難點:自覺踐行,從小事做起;自覺遵從,身體力行。

三、教學時數:1課時

四、教學方法:案例探究法、小組合作法、討論法等。

五、教學資源

人教版《職業道德與法律》P59~62; PPT課件。

六、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搜集相關案例資料。

學生:預習課文并思考相關問題。

七、板書設計

八、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教學內容溫故知新,案例導入,引出本節課要學習的內容。

2.教師活動

(1)探究活動一:王順友的馬班郵路給我們的啟示。

簡要介紹王順友事跡,引導學生探討:王順友優秀的職業道德品質是怎么來的?他的職業道德修養的途徑有哪些?

在學生交流、探討的基礎上,點評、歸納,其中突出五個關鍵詞:養成、職業實踐、錘煉、責任感、身體力行,進而引入到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在職業實踐中養成。

(2)引導學生翻閱教材,了解在職業實踐中錘煉良好職業道德的三個主要途徑:在職業實踐中錘煉;見賢思齊,向職業道德榜樣學習。

(二)研習新課

第一目:見賢思齊,向職業道德榜樣學習。

1.教學內容

(1)學習職業道德榜樣的重要意義。(2)怎樣學習職業道德榜樣。

2.教師活動

(1)探究活動二:秦冬琦的故事。

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第59頁活動框中的文字及名言,問題:秦冬琦是如何很快成為一名優秀服務員的?秦冬琦的故事給我們什么啟示?

在學生探討、交流基礎上,引導學生認識職業道德榜樣對人的激勵作用,理解人人都可以像秦冬琦一樣,通過自覺地向職業道德榜樣學習改進自己、提高自己。

(2)探究活動三:怎樣向職業道德榜樣學習?

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第59頁的“鏈接”,組織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課前搜集到的道德榜樣的事跡,并推薦代表回答PPT出示的問題:你向道德榜樣學習過嗎?結果如何?

在學生討論、交流的基礎上,組織學生閱讀教材第60頁第

一、二節正文和“點評”,歸納學習職業道德榜樣的要求,激發學生反思自己在學習道德榜樣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職業道德榜樣,抓住職業道德榜樣的精神實質,將學習職業道德榜樣落實到自己的職業活動中。

第二目:從小處著手,做好每件職業事。

1.教學內容

(1)從小處著手的重要性。(2)如何做到從小處著手。

2.教師活動

(1)探究活動四:從小處著手。

組織學生認真閱讀教材第60頁活動框中的文字材料,小組內交流課前搜集到的有關從小處著手的名言或故事。思考:為什么要從小處著手?從小處著手與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有什么樣的關系?

在學生討論、交流的基礎上,歸納總結,重點引導學生理解從小處著手與培養良好職業道德之間的關系。積沙成塔,集腋成裘;從小處著手,做好每件職業事。

(2)探究活動五:“成大事者,應不拘小節”辯論。

組織學生仔細閱讀教材第61頁“鏈接”和教材關于兩節“從小處著手”的正文,對“成大事者,應不拘小節”觀點進行辯論。在學生辯論基礎上,引導學生正確對待“小節”,辯證地看待“大事”與“小節”的關系,進一步深入理解“從小處著手”的道理以及如何做到從小處著手。指出:克服眼高手低,從每件小事做起;恪守規范,以負責態度做好每件小事。 第三目:身體力行,在職業實踐中養成。

1.教學內容

(1)身體力行對于職業道德修養的重要性。

(2)如何在職業實踐中身體力行。

2.教師活動

(1)探究活動六:珍妮與露絲的故事。

請兩位學生上臺講珍妮與露絲的故事,其他學生邊聽邊閱讀教材第61頁活動框中的文字材料。思考:從職業道德養成的角度看,珍妮與露絲的事例我們什么啟示?為了培養自己的職業道德,你會怎么做?

引導學生理解:實現理想和職業道德品質的養成與提高都離不開行動,都體現在自己的道德行為上。

(2)探究活動七:鄧建軍的故事。

請一位學生介紹鄧建軍的事跡,結合教材第62頁的第

二、第三兩節正文和名言,引導學生思考兩個問題:鄧建軍的成功與他的職業道德有什么關系?鄧建軍良好的職業道德修養是怎么得來的?

引導學生理解鄧建軍事業的成功離不開良好的職業道德,而良好的職業道德是養成的,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又與他在職業實踐中身體力行、在事上磨煉是息息相關的。進而引導學生深刻理解“在職業實踐中身體力行”、“在事上磨煉”的含義與重要性,理解“身體力行”與“磨煉”貴在堅持。

(三)課堂小結

(四)課堂練習

職業道德與法律范文第3篇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實施方案

2011年4月

一、課程簡介:

學分情況:3學分

學時安排:理論學時45

二、課程性質:大連理工大學網絡學院必修課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是大連理工大學網絡教育學院遠程高等教育公共課程之一。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是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導下,以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教育為主線,以倫理學、教育學、心理學等相關學科知識為依托,按照大學生成長、成才發展的規律,給予科學的引導和啟發,力求提高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幫助大學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揚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加強思想道德修養,增強學法守法的自覺性,全面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和法律素質。

三、課程教材:

1.《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編寫組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6月第5版。

2.《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網絡課件,包括:課程講解、例題分析、作業題,請同學們予以參考。

四、教學過程:觀看課件的課程講解、自學平時作業網上課程輔導答疑(網上討論)考試

五、教學特點:

(1) 本課程是一門十分貼近學生生活的課程。以提高大學生的思想

道德水平為主要目的,以增強大學生進行修養的自覺性為著力點,從大學生入學后所面臨的有關問題入手。本課程輔以必要的相關案例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更加深刻的理解知識;

(2) 這是一門綜合性比較強的課程。它涉及多方面的學科內容,包

括倫理學、教育學、心理學等學科相關內容;

(3) 這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這門課程涉及很多基礎的法律問

職業道德與法律范文第4篇

第十課 避免誤入犯罪歧途

二、同犯罪行為作斗爭

一、教學目標

1.認知

(1)了解導致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觀原因,自覺預防犯罪;

(2)懂得職業活動中的各種腐敗現象可能構成犯罪,樹立自覺防范意識。

(3)培養見義勇為、見義智為的品質,與侵犯人身權利、財產權利、公共利益及貪污腐敗等犯罪行為作斗爭。

2.情感態度觀念

要認同法律、自覺守法;樹立以守法為榮、以違法可恥的觀念,增強未成年人預防犯罪的意識和廉潔自律意識,做守法的勞動者。培養見義勇為、見義智為的品質,同犯罪行為作斗爭。

3.運用

全面地、辯證地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學會廉潔自律,做守法的勞動者。自覺依法律己,見義勇為、見義智為,同各種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

二、教材分析

1.教學重點 加強未成年人預防犯罪的意識

未成年人犯罪是全世界的共同問題。當今,未成年人犯罪已在世界范圍內被列為繼環境污染、吸毒販毒之后的第三大社會公害。只有加強未成年人預防犯罪的意識,才能自覺依法律己,也才能在此基礎上,談到同犯罪行為作斗爭的問題,以及怎樣同犯罪行為作斗爭,所以這是教學重點。

2. 教學難點

培養見義勇為、見義智為的品質

見義勇為、見義智為這是兩個道德概念,不屬于法律用語。培養見義勇為、見義智為的品質,是本課道德方面的要求。因為特定群體中小學生一般是18周歲以下的未成年人,自我保護的能力還很差,見義勇為的后果很可能是以付出生命為代價,所以對未成年人不提倡見義勇為,而是把它作為公民的義務。見義勇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優良傳統,“不提倡”并不等于反對,而是要讓學生認同這是一種高尚的行為的同時,強調見義勇為的方式方法,要見義智為。換句話說,要求未成年人懂得在保證自身安全的條件下見義勇為,要教育學生依靠自己的智慧使用有效手段,結合自己的身心特點進行見義勇為;要避免蠻干,以免導致不必要的傷害和死亡。所以是教學難點。

3. 結構線索

本課時的主題是同犯罪行為作斗爭。教材首先從加強未成年人自覺預防犯罪意識入手,通過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觀原因,幫助學生增強法制觀念,自覺預防犯罪;其次提出在未來的職業生涯中,要廉潔自律,做守法的勞動者。最后,培養學生見義勇為、見義智為的品質,引導學生提高與違法犯罪行為做斗爭的自覺性,在將來走向社會后,見義勇為、見義智為,積極同違法犯罪作斗爭。

三、學情分析

由于中職學生是未成年人,進入中職學校學習時間不長,文化知識薄弱,認知水平相對較低,心智還不成熟;還因為思想意識、心理發展不成熟,看問題容易偏激,愛鉆牛角尖,加上生活經驗的欠缺,容易受到不良誘惑和意外災害的侵害,個別中職學生誤入犯罪歧途。所以對學生而言,需要學會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同時中職學生思想活躍,個性活潑,對事物有自己獨特的見解,開始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獨立性,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有較強的求知欲,有學習法律知識的積極性,能夠增強法律意識,認同法律,自覺守法,培養見義勇為、見義智為的品質,同犯罪行為作斗爭。

四、教學方法

案例教學法、情境教學法、小組協作活動法、講授法、任務驅動法等。

五、教學過程

【創境激趣】

[情境創設]

因盜竊罪判刑3年的小華在上小學時,就曾多次有過小偷小摸的行為,逐漸養成了只要是自己喜歡的東西就想盡辦法據為己有的不良品性。初中二年級的一天,他從居民家的窗戶爬進室內,將錢和首飾偷出,結果被判刑。 [問題思考]

●結合上述案例,分析說明未成年人小華犯罪的主觀原因是什么?

同學們,未成年人犯罪是全世界共同的話題,它已經被列為繼環境污染、吸毒販毒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公害。為什么未成年人犯罪如此猖獗呢?隱藏在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要想弄懂這些問題,我們就要學習有關的法律知識,也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內容,第十課第二個大問題,同犯罪行為作斗爭。

請同學們打開課本116頁,看一看教材首先提到什么觀點?

一、同犯罪行為作斗爭

1.加強未成年人預防犯罪的意識

人的行為是在一定思想的支配下做出的,大家來說一說小華走上犯罪的道路的原因是什么?

很顯然,小華之所以走上犯罪的道路,是因為他有小偷小摸的壞習慣,而且認為只要是自己喜歡的東西就據為己有。概括地說,就是貪婪自私,價值觀扭曲。那么,未成年人犯罪還有其他原因嗎?

學生觀察體會,思考討論,總結歸納。 【引思明理】

<設置問題>

1.對未成年人進行預防犯罪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2.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有哪些?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觀原因是什么? 請同學們看課本116—117頁,我們閱讀課本上的案例,再繼續總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

我們先找一位同學來讀一讀。(略)

讀得不錯!下面大家一起來分析這個案例,思考以下幾個問題。老師把每個問題布置給我們幾個學習小組,由各組派代表來總結發言好不好?

①龍某為什么打傷醫生李某?

②龍某故意傷害他人受到了什么法律處罰?

③我們青少年應該從中汲取什么教訓?

教師結合案例引導學生思考,指導學生閱讀教材,歸納為什么要加強未成年人預防犯罪的意識。進一步探討總結影響未成年人犯罪的因素。找出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大致情形。層層推進,深入探究,及時拓展。

學生認真聽講,閱讀教材,交流研討案例,進行思維整合,解決問題:對未成年人進行預防犯罪的目的是什么?

學生據教材內容回答對未成年人預防犯罪的教育,并結合課本上的案例討論,分析說明龍某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由學生總結發言。

(1)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意義

總結:增強未成年人的法制觀念,使未成年人懂得違法和犯罪行為對個人、家庭、社會造成的危害,懂得違法和犯罪行為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樹立遵紀守法和防范違法犯罪的意識。

(2)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觀原因及常見情形

(材料)片刀的“用途”

北京市某中學三個初一的學生,上課傳遞“片刀已買好”的紙條,被老師發現,經過耐心的開導教育,三個學生說出片刀的用途。其中一個學生的鄰居是私營企業主,買片刀是想將其殺死,他們享用企業主的錢財;另一個說他母親愛嘮叨,買刀想趁母親熟睡時將其殺死,這樣就不會有人煩他了。當問及三個學生殺人的后果時,他們都搖頭說:“不知道。”一張紙條被及時發現,避免了血案的發生,挽救了三個孩子。

(討論)上述案例中的三個學生差點誤入犯罪的歧途。簡要說明他們差點誤入犯罪的原因。

總結:三個學生差點誤入犯罪的歧途,就是因為認知水平低,法律意識淡薄,價值觀念扭曲,不能正確對待父母、鄰居和金錢。

歸納:青少年法律意識淡漠,自控力差,認知能力低,價值觀念扭曲,缺乏正確的交友觀。比如龍某就是因法律意識淡漠,自控力差,價值觀念扭曲而走上犯罪的道路,給他人、家庭和自己帶來嚴重的損害。 由學生敘述: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大致情形。(略)

(3)中職學生如何自覺預防犯罪

討論總結: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及社會公共規范,樹立自尊、自律、自強的意識,增強辨別是非和自我保護的能力,充分運用法律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同學們,我們不僅要在中學階段預防犯罪的發生,健康成長,還要在未來的職業生涯中——

2.廉潔自律,做守法的勞動者

看書第118頁中間的案例,思考下列問題。

<設置問題>

1.程某是怎樣一步步走上犯罪道路的?

由學生據教材相關內容總結回答。(略)

閱讀課本118--119頁相關鏈接的內容,歸納總結刑法中規定的職務犯罪都有哪些。由學生講述。(略)

生活中有陽光就有陰影,有光明就有黑暗。說一說: 2.我們在職業生涯中怎樣防范犯罪?

學生分組交流研討,自主合作,探究問題。

(試一試)寫出一個小貼士:預防犯罪的小提示

同學們,我們不僅要自覺預防犯罪,還要同犯罪行為作斗爭。怎樣同犯罪行為作斗爭呢?首先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具體地講就是—— 3.培養見義勇為、見義智為的品質

(小組活動)看書119頁下方的案例和圖片,討論回答書上的兩個問題:

①結合案例說明面對違法犯罪現象,做到見義勇為的必要性。

②公民還可以通過哪些途徑和方式依法同各種犯罪行為作斗爭?

要回答這兩個問題,首先要知道什么是見義勇為、見義智為??凑n本120頁第1自然段。比一比,看誰找得快,看誰找得準。

(1)見義勇為的內涵及其重要意義

見義勇為,就是公民為保護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和他人的人身、財產利益,面對各種違法犯罪行為、自然災害或者意外事故,在危急時刻挺身而出所實施的救助行為。

分析歸納見義勇為的構成要件:一是以保護國家、集體的利益和他人的人身、財產安全為目的;二是具有不顧個人安危的情節;三是實施了同違法犯罪行為做斗爭或者搶險、救災、救人的行為。這三個要件必須同時具備才構成見義勇為行為。

舉例:2008年抗震救災小英雄事跡介紹。(略) 2008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介紹。 由這些感人的事跡,我們可以看到見義勇為之所以代代相傳,生生不息,就是因為見義勇為有著重要意義。哪位同學來總結一下見義勇為的意義?

見義勇為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有利于弘揚社會正氣,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同學們,同犯罪行為作斗爭,不僅有高尚的見義勇為行為,也有正當防衛和緊急避險??磿?20頁相關鏈接內容。

比較:正當防衛和緊急避險

(思考)未成年人如何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要想回答好這個問題,我們先來做一個活動,P120[互動在線],回答問題:

①結合上述案例,說明如何做到見義智為?

②假如在公交車上遇到小偷行竊,應如何智為?

師生共同討論回答問題。(略)

(2)見義智為,積極同犯罪行為做斗爭

見義智為的內涵就是,面對不法侵害,要依靠自己的智慧作出判斷,要采取機智靈活的方法與其斗爭,以避免造成更大悲劇和更多不必要的傷害。

如:在公交車上遇到小偷,可采取認親戚的方式提醒受害者,而不是貿然與小偷打斗;或者打110報警„„等。

因本節課學習的目的是讓學生增強預防犯罪意識,認同法律,自覺守法,培養見義勇為、見義智為的品質,同犯罪行為作斗爭。為達到此意圖,在教學中設置“交流研討”環節。 【體驗導行】 [生活感悟]

下面我們來分析材料中主人公是怎樣走上犯罪道路的? (材料)無影“殺手”

2008年7月14號下午五點多,上海浦東曹飛在家中服毒自殺,年僅27歲。在留給家人的遺書上,第一句話是“別碰紙杯,劇毒氰化物”。氰化物毒性很強,攝入幾秒鐘就使人致死且無救,對其生產、銷售、運輸都受到嚴密監控。隨后一個多月里,河南的小亮、寧波的李某也因服用氰化鈉自殺死亡。為什么受嚴密監控的氰化鈉會落入三個普通自殺者手中呢?經警方偵察發現,它來自哈爾濱楊海東手中。審訊中交代,他從網上查閱信息并從網上郵購過來,然后再加價倒賣給三位自殺者,從中牟利2萬元。而且他還有準備寄往全國各地的快遞單20多份——危險在擴散。2009年2月13號,楊海東因非法買賣危險物質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七年。

<設置問題>交流研討,共同提高

(1)私自買賣劇毒氰化物觸犯了什么法律?會受到什么處罰? (2)談一談楊海東為什么走上犯罪道路?

學生在教師引領下,再次交流研討、分析案例,結合課件的動態演示,形象理解認同法律、自覺守法的深刻內涵,增強預防犯罪的意識。

在教學中,通過問題的引導,用多媒體課件出示的案例,邊分析案例,邊解決設置問題,以此加深學生對重點問題和難點問題的理解掌握,進行預防犯罪的教育。

所設置問題需要學生在觀察案例,學習本課知識的基礎上,深入思考,找到答案。教師可予以講解并補充介紹預防犯罪教育的目的和例子,及培養見義勇為品質、見義智為品質,讓學生真正懂得違法犯罪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要積極預防犯罪行為,同犯罪作斗爭。

[課堂小結]

本課我們學習了解預防犯罪的重要意義,理解掌握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觀原因,在未來的職業生涯中,廉潔自律,做守法的勞動者,同時要培養見義勇為、見義智為的品質,積極同犯罪行為作斗爭。

對照板書總結。利用板書,引導學生就本節課內容進行總結,突出教學重點和難點,以便把握法律知識,深化德育主題。

學生參與小結,實現對知識的再掌握,從而提高課堂學習效果。

[課堂練習]

1. 2005年4月份一天中午,貴陽市17歲的小蕾在西餐廳為客人服務時,發現客人落下一部價值6000多元的手機,隨手裝入自己的口袋中,同時還用客人手機給貴州老家打了一個長途電話。在客人返回尋找時,她拒不承認自己拿走手機。在警方調查時,依然拒絕交出客人手機。

(1)你認為小蕾是否構成犯罪?如果構成犯罪,屬于什么犯罪?

(2)說一說當我們撿到物品時應該怎么做?

2. 2003年3月22日下午4時左右,廣州市初二女生小蘇坐公交車回家時,無意發現一個男子正盯著一名60多歲用手機與人通話的老太太。突然該男子奪過老太太的手機跳下車,跑出十幾米遠。小蘇見狀把書包拋在地上,跳下車追歹徒。曾是足球隊員的她飛起一腳踹了過去,歹徒像足球一樣在地上翻滾,揮手一刀劃過了小蘇的腋間。隨后歹徒拋下搶來的手機,穿過數十個圍觀者揚長而去。當時沒有一人上前助見義勇為的小姑娘一把,而老太太拿回被搶的手機,僅說了一聲“謝謝”后就不見了人影。一名摩的司機則稱贊小蘇:“好樣的!”晚上小蘇洗澡時才發現傷口,被送到醫院縫了六針。

(1)談談怎樣看待小蘇的見義勇為?

(2)面對歹徒時,我們該怎么做?

運用上述兩個案例材料進行課堂練習,利用案例強化認識,通過解決設置問題的活動滲透德育教育,進行能力升華。 學生學以致用,結合本節課所學知識分組交流討論、分析案例,深入思考,強化守法意識,提升德育主題。

[課后作業]

1.完成學生用書[素質演練]部分練習題。

2.結合本節課所學內容,以“見義勇為”為題,寫一篇演講稿。(不少于500字)

學生通過實踐性作業,分層次鞏固知識,提高認識。

[板書設計]

六、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教學設計思路:創設案例情境——設疑探究——啟迪思維——激趣導思——引導學習——鞏固提高——能力升華——學以致用。

職業道德與法律范文第5篇

摘要:哈貝馬斯對法律與道德之間關系的論證是在他的商談原則框架下做出的。雖然哈貝馬斯是一位康德主義者,但他對康德道德哲學的繼承是繼承了康德的道德普遍主義而非道德優先于法律的道德基礎主義。道德與法律之間的關系是基于商談原則的平行關系而非法律以道德為基礎的等級關系。

關鍵詞:商談原則;法律;道德;法哲學;哈貝馬斯

法律與道德之間的關系問題是法哲學領域中十分重要的問題,這個問題“不僅僅是德國啟蒙與后啟蒙思維中的重要問題,也是處于自由主義、保守主義和批判理論語境之中的當代法律理論中十分重要的問題?!北疚臄M簡述當代著名社會理論家哈貝馬斯對這個問題的回答,來看一看他從交往行動理論的獨特視角出發提出的一些較為新穎的觀點。

哈貝馬斯認為,對現代法律的重構性工作遇到的主要困難,在于客觀法與主觀權利、人權與人民主權之間那種在意識哲學中語焉未詳的關系;除此之外,還存在另外一個困難,即自然法學說對實證法與自然法之間關系的傳統看法對現代法律的自我理解所造成的困難。哈貝馬斯認為自然法學說對現代法律的誤解根源在于把法律規范建立在道德規范的基礎上,強調道德規范的優先性;而根據商談原則,法律規范與道德規范之間是一種互補的平行關系而非縱向的等級關系,無論法律原則還是道德原則都只是對同一條商談原則的不同運用。在后形而上學的論證層次上,法律規則與道德規則是同時從傳統的倫理生活中分化出來的,是作為兩個雖然不同但卻相互補充的行動規范類型并列出現的。因此對自主性這個概念就不能僅僅從康德的道德意義上來理解,也有必要同時把自主性理解為民主立法原則中的自主性。道德與民主雖然是兩種不同的商談形式,但道德規范與法律規范之間依然可以存在內容上的重疊,只是不能因為法律規范與道德規范內容上的重疊而推論出法律規范來源于道德規范。事實上,現代法律的實證化、正當化以及形式化特征意味著“法律的有效性再也不能依靠道德傳統這樣一種自然的權威,而是需要一種自主的論證”。這其實是哈貝馬斯對康德實踐哲學所蘊含的自然法傾向的最重要的批判,一旦把法律與道德混為一談,一旦把法律規范當作是道德規范的制度化,就是以道德原則替代了商談原則,以主體性替代了主體間性而回到了意識哲學的范式中,這一范式在當今的論證層面上早已喪失了理論合法性,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學基礎》中對法律的道德化論證所犯的錯誤正在于此??档聦Ψ蓹嗬麃碓吹恼f明建立在對道德原則的三個限定之上:第一是法律概念不像道德概念那樣涉及自由意志而只涉及法律承受者的自由選擇;第二是法律涉及人與人之間的外在關系(實證法形式),而不是道德意義上的主體間本來就存在的內在義務;第三是道德絕對命令的強制被法律表達為現實中的政治強制力量。這就使得“道德立法反映在法律立法之中,道德性反映在合法律性之中,德性的義務反映在法律的義務之中”了??档聦Ψ傻牡赖禄斫獗还愸R斯歸結為一種“柏拉圖主義”,即把道德規范作為完美的本體世界的理念,而現實的法律規范則是對這一理念的不完美“分有”,自然法觀念中實證法與自然法的關系與此相同。直覺到法律規范中的道德內容并沒有錯,法律規范中當然存在道德內容,并且法律規范不應當與道德規范相矛盾,違反道德的法律不具備合法性;“像道德一樣,合法的法律也保護每個人平等的自主性:只要不是所有人都享有平等的自由,就沒有人是自由的?!钡虼司驼f在等級秩序上法律規范次于道德規范,這個推論就不合法了,在哈貝馬斯看來,毋寧說道德與法律是從生活世界合理化過程中同時分化出來的兩種并列互補的商談。這兩種互補商談針對的是同樣的問題,即如何合法規范、調節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如何使得相互沖突的行動在主體間承認的原則下以共識的方式加以解決。法與道德的關鍵區別在于,道德僅僅表達一種文化知識,而法律除了表達文化知識之外還是一種行動系統;道德告訴你應該如何行事,至于你是不是如此行事,道德對此沒有外部約束力,而法律除了告訴你如何行事之外,還要求你在現實中必須如此行事,否則就會受到建制化法律的外部糾正或制裁。

一、商談原則D

道德與法的同源互補關系否認了對二者等級秩序關系的傳統自然法、柏拉圖主義式的理解。規范地說,道德代表的抽象的私人自主與法律代表的法權人(公民)自主可以借助于同一條商談原則來解釋。事實上,不僅僅是道德與法,所有的行動規范都可以借助于這條抽象的商談原則來解釋,這條商談原則是:“D:作為合理商談參與者的所有可能受到影響的相關者都可能同意的行動規范才有效?!?/p>

“有效的”是相對于所有的行動規范而言的,在商談原則D中,有效性還沒有專門分化為道德有效性和法律有效性?!靶袆右幏丁笔侵冈谏鐣袧M足普遍化要求的行動期待?!跋嚓P者”是指其利益受到該規范調節、影響的每一個人。這條原則中最為核心的概念“合理商談”(rationaler Diskurs),“應該包括所有旨在就成問題的有效性主張達成理解的任何努力,只要這種努力是在這樣一些交往條件下發生的,這些條件在一個通過語內行動義務而構成的公共空間里,使得對主題和所發表的意見、信息和理由的自由處理成為可能。這個表述間接地也涉及談判過程,只要這個談判是受經過商談地論證的程序的調節的?!惫愸R斯在《道德意識與交往行動》中系統地論述過商談倫理學,這里就不再贅述,需要指出的是,商談原則是哈貝馬斯政治哲學的“無原則”,也就是說,一切其他原則都可以從這條原則中推演出來,比如道德原則與民主原則就是從商談原則推出的(在對所有不同利益主體做平等考慮的視角下對商談原則具體化就得出道德原則;而以建制化的法律形式出現的,可以同時出于實用的、倫理的、道德的理由而辯護的對商談原則的具體化則產生出民主原則),因此必須對商談原則做一個足夠抽象的理解,不能對商談的主題、意見、理由做進一步限制。

商談原則的基礎在于主體間的交往行動自由,而主體間的交往行動自由是在語內行動約束下的相互承認關系。商談原則預設了所有行動沖突在實踐中都可以得到公平合理的判斷與決定,通過交往理性的合理論辯力量來公平解決實踐問題是哈貝馬斯整個交往行動理論的最終目標,這個宏偉的目標很容易受到經驗主義者的攻擊,從而被斥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F實世界中到處泛濫的暴力沖突、武裝斗爭、種族歧視、生態危機、道德淪喪等等問題似乎都是對哈貝馬斯商談原則的致命反證,要說所有這些實踐問題都能通過非暴力、非強制的合理論辯而得到最終解決也的確令人難以置信,事實上,對哈貝馬斯的民主商談理論“批評最多的在于它過多地強調了共識而對沖突重視不足,他似乎想捍衛一種商談版本的‘普遍意志’作為民主合法性的關鍵,而不管付出多大的代價”。其

實商談原則要解決的問題所處的層面和上述問題并不相同,商談原則只是在元理論層面做出公平解決的預設,至于現實層面的具體問題能否直接運用商談原則(包括受商談程序約束的“談判”)來解決那是另外一個問題。商談原則毋寧說是在理論上論證了所有實踐問題都有可能得到公平的解決,至于現實問題目前能否用商談原則(具體化)得到解決,那還要看其他強制因素能否得到及時排除或抵消。這個排除或抵消強制因素的過程很可能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但無論這個過程多么漫長也不影響商談理論的有效性。牛頓定理論證到只要不受外力作用,運動物體就會永遠做勻速直線運動。這條定理預設了運動物體保持自身運動狀態的持久性,現實世界中根本就無法找到這么一個不受外力作用的物體,但我們不能因此就說牛頓定理無效。牛頓定理的有效性并不是用現實層面上的這種性質的“證據”可以推翻的,要推翻牛頓定理一定要在物理學的元理論層面用嚴格的數學證明方法才行。要在現實中成功地制造一架飛機,我們必須對物理理論有深刻的理解并具體運用之。飛機勻速飛行要么不受外力作用,要么所有外力作用都彼此抵消,雖然現實的天氣環境永遠也不可能達到物理實驗室里的理想水準(即便物理實驗室里的環境也不是物理理論上要求的那種純粹理想環境),但這并不影響運用物理原理制造出的飛機能夠正常飛行,當然更不影響物理原理的有效性——物理原理的有效性恰恰在于它是一種對現實的理想抽象。商談原則也是這樣,把商談原則具體化為法律原則就更能說明問題:現實中當然永遠存在暴力事件和各種犯罪,但不能因此就推斷出法律原則無效,法律規范最終要達到的理想狀態是沒有違法現象存在,但違法現象的存在并不是使得法律原則無效的證據。正因為現實并不完美,我們才更需要一個由商談原則導出的理想法律體系來規范現實,如果現實秩序本來就井井有條、各種違法現象都不存在,那么商談原則、法律原則倒真是沒有必要了??梢?,商談原則說的是所有社會行動都可以也應該通過“商談”來公正地判斷和解決,這在理論論證層面是由語言交往中以理解為取向的語內行動證成的,但現實社會中對語言的使用顯然不可能甚至大多數都不是語內行動,因此我們就需要把商談原則具體化為法律原則(民主原則),通過法律原則實證法的強制力來抵消那些干擾語內行動的因素,“制造”出一種民主程序,使得所有通過這個程序得出的規則都可以被所有人理解為是“理想的”、“有效的”,無論得出的規則是針對實用領域、倫理領域還是道德領域。

商談原則與民主原則的關系如此,那么商談原則與道德原則的關系呢?道德原則顧及每一個人的平等利益,而商談原則又要求所有可能相關者的合理同意,也就是說,道德原則是商談原則的內在要求:如果沒有對每個人利益的平等尊重,又怎么可能使得所有可能相關者取得共識呢?由商談原則推論出道德原則這幾乎是順水推舟的事情,毋寧說商談原則在理論上就內在需要道德原則的支撐。這與由商談原則推論出民主原則是不同的,商談原則在理論層面上并不需要民主原則的支撐,但為了確保商談原則在現實中的具體運用,則需要有一個以法律形式出現的民主程序。用哈貝馬斯自己的話說,就是“道德原則是在一個特定論辯的內在構成的層面上發揮作用的,而民主原則則涉及一個外在的建制層面,在這個層面上,平等地參與一個商談形式形成意見和意志的過程,被有效地建制化,而這個過程本身也是以得到法律擔保的交往形式來實現的?!笨梢?,道德原則與法律原則雖然同源于商談原則,但對其推導過程、兩者所處層面還是有所不同的。除此之外,道德原則與法律原則的另一個不同之處在于,道德原則所涉及的道德理由多少是在生活世界中自然長成的,是在反思開始之前就已經存在的,而法律原則則是反思作用的結果,法律規范是人們有意識地建構起來的——即便法律規范的具體內容可能源自生活世界,但法律規范的形式(成文的實證法)則無論如何都離不開法律共同體的理論化、體系化。隨著社會的不斷進化,法律規范的建構已經越來越獲得某種“自主性”,這也難怪盧曼從外部觀察得出了法律系統具有某種自組織系統的特征。法律規則的產生本身也要依靠法律規則,“民主原則必須不僅確定一個合法的立法程序,而且對法律媒介本身的產生講行導向?!币虼?,權利體系的創立與法律語言的形成其實是同時進行的:一個共同體只有用法律語言把自己理解為由自由平等的法律主體組成的自愿聯合體時,權利體系才有可能由具體化為民主原則的商談原則推出。

二、法律規范對道德規范的功能性補充

如前文所述,法律原則與道德原則同源皆由商談原則推出,是同一條商談原則在不同論辯領域內的運用,雖然論辯領域不同,但論辯所針對的內容卻都是如何來合法調節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需要指出的是,道德原則與法律原則所訴諸的主體雖有重合但并不相同,道德主體是自然人之間相互承認的產物,每一個道德主體具有基于個人生活歷史而產生的不可替代性;而法律主體則是抽象的“法權人”,法律主體的認定與個人的生活歷史并不直接相關,而與其社會行動能力相聯系。如果說道德原則對道德主體的要求訴諸主體的內在自由意志并要求主體外在行動與內在自由意志的選擇相一致的話,那么法律原則對法律主體的要求則僅僅限于主體的外在行動,至于法律主體的主觀意志究竟是否與外在行動相一致,法律原則在所不問。表面上看,法律對道德進行了限制(忽視主觀意志而只注重外在行動,即僅僅注重行動的“合法律性”),但實際上這是法律對生活世界合理化之后的道德原則的補充。在后俗成社會中,道德原則要能夠轉化為現實行動就必須依靠法律的功能性補充來提供有效的動力機制,否則道德就只能停留在文化知識的層面或者是行動者根據自己的“良心”來遵守道德原則,但哈貝馬斯認為根據道德原則社會化為人格結構中的良心權威來遵守道德規范,在現代社會中并不能夠成為一個普遍化、穩定化的遵守秩序的動力機制,因為道德行動主體的風險難測的、高度抽象的自我控制是相當脆弱的,提供這種高要求能力的社會化過程更是難以捉摸。在這樣的背景下,法律作為對道德的社會學功能上的補充機制就自然而然浮出水面,法律規范的具體性、可操作性、強制性等特征可以抵消主要作為文化知識而出現的理性道德在這些方面的弱點。法律既是一種文化知識系統,同時更是一種社會行動系統,相比于道德主體的道德判斷,法權人的法律判斷在行動領域中具有如下三個優勢:

第一,認知優勢。道德原則具有很高的抽象性??档掳训赖路▌t表述為抽象的可普遍化原則而非一份詳細的義務目錄,道德原則要求道德主體自己在相應情境下根據普遍化原則做出道德判斷。這又分為兩個層面,即道德論證層面與道德運用層面。道德論證層面涉及的是一般來說究竟哪些規則可以聲稱是由道德原則推論出來的,即在理論層面上對道德法則進行商談性具體化,比如平等地尊重每一個人、實行分配

正義、助人為樂、對朋友忠誠、為人真誠等等這些都可以作為比較具體的對道德法則的規則化;道德運用層面則是把這些道德規則適用于具體的生活情境之中。由于現實生活(尤其是現代社會)的復雜多樣性,即使人們在道德論證層面上有可能達成共識(事實上這也是很困難的),個人要在相互沖突的行動中區分出究竟應該適用哪些經過論證的道德規則(道德運用層面)也是非常困難的。個人這種對道德認知的不確定性被法律產生過程的事實性所彌補,法律把道德認知負擔從個人轉向立法機構和法院:立法機構在規則論證層面上確定究竟哪些規則可以成為有效的法律規則,法院則在規則運用層面上把有效規則適用于具體情境。這樣就解除了個人對有效規則論證與運用上的認知負擔,從法和道德的互補性的角度來看,“議會的立法程序,司法判決的做出,以及法理學的精確定義規則和系統梳理判決的專業工作,對個人意味著免除形成自己道德判斷的認知負擔的不同途徑?!?/p>

第二,動機優勢。道德規則若要在現實中得到行動的支持,除了對個人認知能力上高要求之外,還對個人的意志能力有很高的要求。一個人很可能具有正確認知道德規則的能力并能夠在現實中對規則的運用做出正確的判斷,但如果他根本就沒有意志、沒有動機去遵循正確的道德判斷,道德規則就仍然無法轉化為現實行動。公交車上身體健康思維健全的年輕人明知為老人、孕婦讓座是符合道德規則的,但他就是不讓,因為道德理由并沒有提供現實中的利益或制裁動力來讓他這樣做,這就是所謂的情感不肯定性。這種不肯定性被法律實施過程的事實性所彌補,如果我們制定一條強制法律,規定不給老人、孕婦讓座將受到適當的懲罰,那么那個原先不讓座的年輕人就不會因為沒有讓座的動機而不讓座了。當然,完美的狀態是道德理由本身就能夠成為動機,這在現實生活中也并不少見,但在現代社會中這樣的狀態并不能成為一個可以穩定期待的狀態,如果不能確保每一個人都按照規則行動或者是不按規則行動的人將受到制裁的話,那就很難讓個人形成普遍化行動期待,社會整合秩序也就難以得到事實上的遵守。

第三,組織優勢。道德原則要求對每一個人的利益做平等考慮,如果說這個人的這一考慮在一個范圍較小的社會中還有可能實現的話,那么在現代這樣一個全球化社會中則難以實現:很難想象一個發達國家的按照道德原則行動的公民能夠出于平等的考慮對第三世界因衣食問題處在生死邊緣的貧民做出道德善舉。即使發達國家的公民有強烈的道德愿望去進行幫助,但如果缺少一系列法律規則的組織性功能,這一愿望最終也僅僅是愿望而已。當然,類似的問題不僅僅出現在國與國之間的道德義務上,也大量出現在一國之內,在一個抽象的匿名社會(與熟人社會相對)中,人與人之間的道德義務如果不能夠得到法律規則有組織的建制化,就很難滿足道德上平等對待“每一個人”的要求。如果制定出個人有義務捐助非因自身原因而無法在事實上行使自由的人的法律,并通過特定法律組織來切實行使之(比如政府以稅收收入來建設對每一個人都有利的基礎設施、慈善基金會把基金捐贈給需要的人等),那么道德原則就有可能在一個復雜社會中有組織地得到實現。具有自我反思能力的法律體系可以為道德原則在復雜社會中的貫徹建立責任系統,這其實是一種道德分工,道德分工使得道德規則轉變(這里的“轉變”并不是說法律以道德為基礎,而是說在法律與道德內容上重合的那部分,以法律功能補充道德難以具體化的缺陷)為法律規則,從而具有可操作性。正是以法律形式出現的責任系統滿足了后俗成社會道德秩序在復雜情境中轉化為現實的需要。道德與法律內容重合的那一部分,法律可以為道德彌補普遍現實化的缺口,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領域是傳統道德并未涉及或是傳統道德雖然涉及但在現代社會已經完全被法律建制化的地方,前者比如以貨幣為導向的市場、以權力為導向的行政系統,后者比如家庭(比如現代婚姻的構成)、學校等。對于這些領域,建制化的法律系統在很大程度上具有構成性作用,而不僅僅是調節性作用,法律對道德的補充就不僅僅是具體化、穩定化的功能,而是彌補了一些傳統道德尚未或無法涉及的內容。

三、法律規范相對于道德規范的特殊性

法律規范在社會行動領域內彌補了道德規范的脆弱性,這是就法律規范與道德規范的社會功能而言的,那么就法律規范與道德規范本身的性質而言,兩者之間又有何聯系與區別呢?這就牽涉到哈貝馬斯的交往行動理論了,商談原則其實就是交往主體間的商談原則,平等的交往主體通過商談原則而產生的行動即交往行動,這樣的交往行動有一部分即為道德行動(還有工具行動與倫理行動),而在現代社會中,所有的交往行動(無論是道德、工具還是倫理行動)都必須表現為法律行動。這就告誡我們,切不可把法律行動混同于道德行動,如果法律要考慮的僅僅是道德因素,如果法律商談與道德商談完全重合,那么交往行動的現實化就不需要訴諸“理由也形成動機”這個事實,即通過商談原則的交往行動直接就擁有動機,因為道德是純粹的義務論商談,出于道德的理由直接就保障了動機的實現而無需另外的外在的法律制度的保障——一旦基于法律制度制裁的威脅而實施了所謂的“道德”行動,那么對于康德和哈貝馬斯來說,這種行動就不是純粹的道德行動。問題是法律商談與道德商談的內容并不完全重合,法律的制定與運用除了要考慮道德因素之外還有另外兩類因素要考慮:實用的因素與倫理政治的因素。一個法律共同體考慮問題的方式顯然不完全等同于一個道德主體考慮問題的方式,我們對政治法律問題和道德問題的區分必須有清楚的認識,這個區分也是為何交往權力與法律制定要彼此滲透的關鍵所在——如果沒有這個區分、如果法律商談等同于道德商談,那么就沒有必要把交往權力形成的意見與意志法律化。

那么法律商談與道德商談具體的區別在哪兒?前文已經論及,無論是法律商談還是道德商談,都是同一條商談原則在不同領域內的運用,商談原則運用于對所有人同等好的領域是道德商談,而運用于對一個具體的歷史存在的法律共同體中的成員則是法律商談??梢钥闯?,法律商談由于歷史性、情境性、具體性,所要面對的因素遠比道德商談所要面對的抽象的、超越歷史、超越民族、超越情境的因素復雜。法律與道德規范相比其特殊性表現在如下三個層面:

第一,法律規范的內容。法律規范的內容不僅僅涉及道德規范,還包括實用規范與倫理政治規范。道德規范的“應該”與目的論無關,也就是說,出于道德理由去做一件事并不是為了諸如個人利益或集體利益這樣的外在目的,出于道德理由去做一件事情僅僅是因為做這件事是你的自然的義務,出于道德的理由而挽救一個陌生人的生命并不是因為挽救了他可以得到什么好處,而是因為這樣做是道德的。因此道德不是價值,道德的應當是絕對的應當,無論在現實中有沒有去實行這個應當的能力,你都會知道“我應當去這么做”,即使你不會游泳,在看見一個落水孩童拼

命掙扎的時候你也肯定知道“我應當去救他”,至于實際上能不能救成,那已經不是道德判斷而是實用的、經驗的判斷。因此道德上的應然有效性與現象界的真實有效性處于同一個層次,說一個陳述是“真的”與說一個行動是“應當的”,其有效性層次相同。而價值的“應當”則是能夠在不同情境中被排序的,是相對的應然,比如在戰爭年代“國家安全”這一法律價值就超過了“經濟發展”的價值,一種價值總與別的價值發生沖突。也就是說,價值要求承認的是相對的有效性,而正義則提出一個絕對的有效性主張:道德命令所主張的是適用于所有人的那種有效性。而法律規范的內容往往不允許建立在如道德規范這樣高的抽象層次。法律總是具體法律共同體、具體國家、具體民族在具體時間內的法律,法律的實質平等除了要考慮道德因素之外,還必須兼顧實用問題與倫理政治問題。前文我們已經論及,實用商談的問題是“在給定目標的情況下如何選擇最有效率的手段?”而倫理政治商談的問題是“每個參與者是誰?我們想要如何生活?”與之相對,道德商談的問題則是“什么對所有人都同等好?”如此一來,法律上正義問題的領域就擴大了,法律商談所包括的一些問題(比如實用問題的前提——價值沖突、利益平衡等)是無法在沖突主體間普遍化的,對這樣的問題,只可能形成妥協而不可能形成共識。因此,法律的實質平等要兼顧三個領域的商談,只有對所有領域的商談都保持程序上的公平和執行力上的強制,現代法律才有可能成為實質上正義的法律。

第二,法律規范的有效性意義。由于法律規范的內容要多于道德規范,由此帶來了法律的有效性與道德的正確性的意義的不同。法律規范具有現實中的強制執行性,因此法律規范的有效性是與社會的接受性緊密相連的,有效性與事實性是法律規范的基本張力。即便撇開法律的事實性不談,在法律的合理商談這個純粹有效性層面,法律有效性與道德正確性仍然具有不同的意義。根據商談原則,道德上的正確性是可普遍化原則的結果,通過主體間的實踐理性對道德實踐做合理決定這個過程,除了純粹實踐理性而外不再有其他外在標準,道德是理性決定并由此形成動機的義務。但法律的有效性卻不得不考慮實用的、倫理的商談,雖然在考慮這些非道德商談的時候法律商談也不能夠違背道德商談,因此“即便以理性形成意志的實證法的合法有效性也不能被還原為道德的有效性”。質言之,法律之所以有效除了用普遍化的道德理由來辯護之外,還可以用實用的、倫理的基于公平程序的妥協來辯護?!坝行У牡赖乱幏吨疄椤_’的,在商談論看來就是正義的。有效的法律規范雖然同道德規范相一致,但它是在如下意義上合法的:它除此之外還表達了法律共同體的真切的自我理解,對共同體中所分布的價值和利益的公平考慮,以及對策略和手段的具有目的合理性的選擇?!?/p>

第三,立法的模式不同。道德規范一般而言是被發現的(當然也是被主體所構成的),也就是說道德本來就存在于主體間之中,我們只是發現了本就自然存在于主體間中的道德規范。而法律規范則在大多數情況下是被“構成”的,不同時代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法律規范之構成顯然不可能完全相同。道德規范涉及的是我們的義務論的自然責任,而法律規范更多涉及的是制度下的“職責”。在法律規范的立法模式中不同法律共同體的意愿構成了不同的職責范圍,而道德規范的自我立法則無視具體的法律共同體之意愿而指向一種對所有人都有效的可普遍化視角。這里的要點簡言之其實是:制定法律規范涉及具體情況下的意愿而主體的道德立法則與經驗無關。比如說,無論什么時代什么民族什么國家,“禁止隨意殺人”這條道德規范都適用,可以說我們是發現了這條道德規范。但諸如“禁止吸煙”之類的法律規范顯然是某些時代某個國家法律共同體通過商談原則(交往權力)而制定的,這條規范說明了這個時代這個法律共同體的意愿,但卻不一定適用于另外一個法律共同體??梢?,“把政治的自我立法同道德的自我立法區別開來,不僅僅是法律形式,還有生活形式的不確定性,以及為事先確定了進行自我決定之意志所以同的那些目標和利益狀況?!?/p>

四、法律規范與道德規范的有效性層級

法律規范與道德規范的這些不同提醒我們,在運用交往權力的立法過程中,要區別對待不同的法律問題,要認清哪些問題必須達成共識而哪些問題可以進行妥協,在政治法律商談中有三種類型的問題(實用問題、倫理問題和道德問題)要求我們在立法過程中采取不同態度區別對待。但不論是實用問題、倫理問題還是道德問題,都必須符合商談原則的程序性公正,否則法律的實質正義就只能是一句空話。因此我們必須把政治上的懷疑主義與哈貝馬斯區分三類法律商談的做法區分開來,哈貝馬斯認為,即便是對實用問題與倫理政治問題的討論,也不僅僅是純粹利益與傳統的事實性抉擇,即便是故意的誤解與否認,也都必須以正確的理解為前提,法律的商談原則至少可以給我們一個辨別是非的標準,如果它還不能在政治上直接發揮指導功能的話。對于“我們應當做什么?”這個問題的三個層面的回答,即實用層面、倫理層面、道德層面的回答,必須在主體間平等交往的語境下來完成,否則就有可能回到實證法思維下的“存在即合理”?!皬姍嗉凑x”的前現代政治思維中。對實用問題的實用性商談,要解決的是在目標已經確定的條件下,如何達成目標的有效率的手段的問題。比如說一個國家現在要發展經濟,確定了在今后五年中每年GDP的增長速度為5%的目標,然后就需要召集社會各界人士進行實用性商談,來制定一個具體而詳細的計劃。當然大家會有很多不同的計劃,但通過一段時間的商談,肯定要找出一個大家認為最有效率的、最合理的計劃,并用這個計劃來達成已經設定的目標。至于為何要讓GDP保持5%的年增長率?為何要連續增長五年?真實的經濟發展是不是可以用GDP這種指標來衡量?甚至為何要發展經濟?對于諸如此類的前提性問題的回答,顯然就不僅僅是實用性商談能夠解決的問題了,一旦對實用問題已經確定的目標本身有了疑問,那么商談就要轉向倫理一政治商談。倫理一政治商談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對我們從長遠而言是有價值的、好的東西?”即針對政治共同體所要確定的價值目標本身是什么來提問。還以經濟發展為例,我們要問,純粹的經濟發展真的是我們大家所需要的么?每年5%的GDP增長率能夠給我們帶來幸福嗎?從長遠來看,這樣的增長(而非發展)對我們(包括我們的后代)而言是好的嗎?對這些問題的回答遠比實用性商談復雜,這牽涉到太多歷史、意識形態、傳統等等因素,而回答這些問題的前提是我們能夠對諸如“我們究竟是誰”、“我們究竟需要什么”、“什么才是幸?!边@樣的集體認同問題做出回答。這樣的問題顯然已經不是一個主觀偏好的問題了,不是說“我想怎樣就怎樣”,而是要回到歷史、回到傳統,運用理性來分析什么才是真實的需要。在倫理一政治商談中,決定結果的那些論據的基礎,是對我們歷史地傳承下來的生活形式的自我理解的“詮釋學澄清”。但是,僅僅有實用商談與倫理一政治商談仍不足以提供立法的合法性基礎,因為這兩種商談都還欠缺正義的維度。經濟發展如果損害了大多數人的權利怎么辦?經濟發展如果以犧牲一些無辜的人(哪怕這些無辜的人不是“我們”這個政治共同體中的成員)的生命為代價還具有合法性么?對這些問題的回答是在道德商談中完成的,道德商談所要討論的不是一個目的—手段之效率問題,也不是討論什么對于“我們”這個特定共同體從長遠看是“好的”問題,而是要討論什么對所有人都同等的好的問題。道德規范是一種可普遍化的規范,一條或一套法律規范如果不具有至少不和道德的可普遍化原則相矛盾的性質,這樣的法律規范就不具有有效性。在道德商談中,“一個特定集體的種族中心視角擴展為一個無限交往共同體的全面視角,這個共同體的所有成員都設身處地地把自己放在每一個成員的處境、世界觀和自我理解之中,共同地實踐一種理想的角色承當?!笨梢?,道德商談的有效性要強于實用商談與倫理商談,在法律制定的程序性保障層面上我們只能基于道德商談的視角,只有通過對具有普遍意義的商談原則的法律建制化,現代民主法治國家的合法性根基才能夠得到保障,現代法律也才能夠不至于在多元社會中逐步喪失社會整合的有效性基礎。

責任編輯:王之剛

上一篇:法律邏輯學下一篇:道德與法治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