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團隊建設論文范文

2023-03-03

團隊建設論文范文第1篇

摘 要:高校財務信息公開是高校信息公開的重中之重,目前,高校財務信息公開情況不容樂觀。從高校財務信息公開的必要性及意義入手,對江蘇省內161所高等院校進行調查,剖析高校信息公開和財務信息公開狀況以發現問題,并提出具體的舉措,以期為高校財務信息公開的落實提供方向。

關鍵詞:高校;財務信息公開;現狀;問題;舉措

一、高校財務信息公開的必要性及意義

第一,增進利益相關者對信息的獲取,推動了“陽光高?!钡慕ㄔO。高校是一個非營利性的組織,它的資金主要源于國家財政的撥款。隨著近年來財政撥款的緩慢增長,高校資金供需不平衡的矛盾逐漸凸顯,因此多渠道尋求資金改變了高校資金來源的單一結構,這也意味著更多利益相關者的出現。對高校財務信息進行公開,有助于保障利益相關者,對財務信息的知情權以及監督權。通過對高校財務信息的監督,更好地推進“陽光高?!钡慕ㄔO。

第二,爭創和諧財務關系,提升財務管理管理效率。由于各利益相關者在財務活動中扮演的角色不同,他們對信息的獲取渠道、要求和內容也各不相同。在財務信息沒有完全公開的情況下,就會存在信息不對稱的現象,易引發各利益相關體之間的矛盾,而這些矛盾的激化會使高校財務管理者陷入一種不必要的糾纏,疲于緩解利益相關者之間的緊張關系,大大降低了財務管理者的工作效率。因此,對高校財務信息進行公開透明的發布,有利于創建一種和諧的財務關系,提升財務管理者的工作效率。

第三,發揮監督作用,爭創廉政校園。隨著近年來高校自主權的逐步擴大,高校腐敗事件頻發,高校財務信息公開,對內有利于財務工作者增強自身責任意識,彌補工作中的缺陷,查找失誤,積極開展風險防范工作,使內控建設得到加強和完善;對外而言,能夠使財務工作受到上級相關部門的監管,社會各界的監督,為創建廉政校園添磚加瓦。

第四,拓展資金渠道,改善財務結構。高校資金來源單一是現階段高校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隨著近年來高校數量的激增,資金短缺愈加明顯,有些高校甚至陷入資金鏈斷裂的困境。積極籌措經費成了當今階段高校財務管理的重要內容。對財務信息公開有助于社會各界了解這一困境,增大對高校的投資,為高校拓展資金渠道,吸納社會投資,改善單一財務結構奠定堅實基礎。

二、高校財務信息公開的現狀

(一)江蘇省內高校分布情況

本文選取了江蘇省內共161所高等本??圃盒?,高校分布情況(見下頁表1)。

根據所屬的主管部門的不同可以將這161所高校,劃分是否為地方部門主管兩類,由中央部門主管的有11所,其余均為地方管轄,在這11所高校中,南京9所,徐州、無錫各1所。

根據2010年9月1日教育部發布的《高等學校信息公開辦法》要求,高校應當遵循公正、公平、便民的原則,建立信息公開工作制度。在本文統計的161所高校中,僅有68所開辟了信息公開專欄,所占比重僅為42.24%。

按照行政區劃分,南京市設有信息公開專欄的有30所,占南京高校比例的55.56%;徐州市有9所,占徐州市高校比例為72.73%;無錫有4所,占比為33.33%;蘇州有4所,占比為16.67%;揚州有3所,占比為37.5%;鎮江有2所,占比為33.33%;南通有4所占比例為44.44%;常州有7所,占比70%;淮陰有2所,占比為28.57%;連云港有2所,占比為40%;鹽城有2所,占比為40%;宿遷和泰州均無任何一所開設信息公開專欄(見下頁圖)。在信息公開的過程中徐州的主動性最好,南京緊隨其后,宿遷和泰州的情況最差。

根據學校的辦學層次劃分,江蘇省內本科院校中設有信息公開專欄的有35所,占本科院校比例為46.05%;??圃盒S?3所,占全部??圃盒1壤秊?8.82%。在本科院校獨立學院中,無一所開設信息公開專欄。在中央部門所屬的11所高校中,僅有2所高校沒有開辟信息公開欄。

(二)省內高校財務信息公開狀況分析

由于高校財務信息公開的標準不統一,在統計的時候采用較為寬松的方法,將只要含有高校財務信息公開相關內容的均計算在內,而不具體細化內容的完整性。

按此標準,在設有信息公開專欄的68所高校中僅有32所對高校財務信息進行公開,占比例47.06%,占總體樣本高校比例為19.88%。

按照行政區劃分,南京有13所,占南京高校比例為24.07%;徐州有3所,占比為27.27%;無錫有3所,占比為25%;蘇州有2所,占比為8.33%;鎮江有1所,占比為16.67%;南通有4所,占比為44.44%;常州有5所,占比為50%;連云港有1所,占比為20%;揚州、淮安、鹽城、宿遷、泰州,均無一所高校進行財務信息公開。

按照辦學層次劃分,??圃盒V鲃舆M行財務信息公開的有15所,占比為17.65%;本科院校主動進行財務信息公開的有18所,占比為23.68%;若除去本科院校的獨立院校,則不改變進行財務信息公開的大學數量,比例提升至35.29%。在隸屬中央的11所高校中,有7所進行財務信息公開,南京有5所,無錫和徐州各1所。

三、高校財務信息公開中存在的問題

(一)整體分析

在2012年教育部就發布了《教育部關于做好高等學校財務信息公開工作的通知》,但從調查的整體情況來看,形勢并不樂觀。大多數高校并沒有進行相關財務信息的公開,甚至不存在信息公開專欄。所公開的財務信息大都未通過整合,不涉及專業分類,有的僅存在收費標準及相關制度,更有甚者,僅存在相關鏈接,頁面打不開。本文進行的統計只是一種寬松的涵蓋,若是按照教育部規定的標準對高校財務信息公開狀況進行調查,則情況更不容樂觀。

(二)差異性分析

1.隸屬部門差異。隸屬于中央部門的高校在信息主動公開和財務信息主動公開方面明顯高于全部樣本高校。由此可以推斷出,隸屬中央的高校在貫徹落實財務信息公開方面更到位,中央部門對高校的監管和教育比地方力度更大。

2.本專層次差異。本科類院校在主動公開信息和財務信息方面明顯優于??圃盒?。這意味著辦學層次越高,信息公開程度越高。但這其中不包括本科院校的獨立學院,據調查,江蘇省內所有本科院校的獨立學院,均不開設信息公開專欄,獨立院校的財務信息公開究竟隸屬于該本科院校還是單獨劃分,形成一個尷尬的存在。本文認為,無論怎樣的原因,都不能成為獨立院校不開設財務信息公開專欄的理由。

3.財務信息公開標準存在差異。在進行高校財務信息公開的調查中發現,雖然很多高校開設了財務信息公開專欄,但其公開程度各不相同。有的僅存在這個頁面并有鏈接打不開的現象,有些盡管能打開,但其內容設置不全面,僅在財務信息公開專欄中,列明了一些規范、準則、財務制度和收費標準,并沒有相關實質性的內容,即便是存在預決算報表的高校,其報表內容也不全面,有的僅提供部分報表并且發布不及時。

(三)潛在性分析

1.關于高校財務信息公開的相關規制尚不完善。自2010年以來,即便教育部發布了《高等學校信息公開辦法》《教育部關于做好高等學校財務信息公開工作的通知》《高等學校信息公開事項清單》等文件,但對于該類文件的貫徹實施并不是很到位。這其中缺乏相關的懲戒機制,且已發布的文件中沒有對實際操作中的內容規定進行細化,在財務信息公開的及時性、完整性和報告的質量方面并未做出明確的規定,致使現階段高校財務信息公開的工作面臨諸多困境。

2.高校相關人員對財務信息公開的觀念不到位?,F階段,高校財務信息的公開是高校信息公開中最敏感的一環。有些高校認為財務信息屬于機密性內容,甚至認為公開財務信息會對辦校的獨立性產生影響,高校領導在此方面意識淡薄。隨著近年來高校腐敗現象的頻發,財務信息公開所受到的阻力愈加增大。另外,政府機關對高校財務信息公開的宣傳力度不夠,導致高校管理者對此缺乏正確的認識和理解,致使財務信息公開工作遲緩不前。

3.高校財務信息公開監管激勵機制的缺位。自《高校信息公開辦法》頒布五年以來,至今沒有建立良好的公開平臺,對相關工作的考評缺少行之有效的機制,這主要有兩個層面,一是內部人員缺乏對高校財務信息知情權的行使意識,二是上級部門缺乏對財務信息公開監管的重視。監管激勵機制的缺位,是造成當下高校財務信息公開工作進展遲緩、執行力低下的重要原因。

4.高校財物信息公開人員素質有待提高。自高校財務信息公開要求實施以來,高校大都沒有進行專業的人員配置,而是從各科室抽調拼湊成一個團隊或將此項目作為財務管理人員的一項副業,且少有會對財務信息公開人員進行相關的專業培訓,導致對此項業務不熟悉,辦事效率低下,甚至會出現失誤或錯誤。對專業人才的培養與配置是促進高校財務信息公開工作的重要一環。

四、加強高校財務信息公開的舉措

第一,轉變觀念,樹立主動公開意識。高校的財務公開,不僅是財務管理者的責任,要對財務公開工作進行切實保障的實施,需要相關領導、部門的高度重視,樹立公開意識,并進行由上而下的傳達,才能保障財務工作者對財務公開的及時施行,成為高校工作中的常態。

第二,健全高校財務信息公開制度,確立清晰公開標準。高校除了應公開教育部規定必須公開的收支預決算表之外,還應該公開一些非強硬規定的信息,并細化公開的標準,形成公開信息發布模板,符合實際操作的需求。另外,教育主管部門應加強對高校監管的考核機制,鼓勵高校能夠及時、準確地公布相關財務信息,并在經費撥款方面對公開工作績優者,實行政策偏向,以示鼓勵;在領導政績考核中列示此項。

第三,建設高校財務信息公開工作的平臺?,F階段,我國高校財務信息公開水平參差不齊,教育主管部門應組織相關專家進行統一平臺建設,建立標準相對統一、規范的平臺。避免高校財務工作中信息公開的隨意性,也便于廣大師生對相關財務信息的查詢,社會各界人士的監督,也利于教育主管部門對高校間財務信息的比對,規范財務信息公開工作。

第四,加強相關專業人才的培養,提升業務水平。高校財務公開專業人才的培養,將是高校推進財務公開建設的重要一環。首先應該提高財務管理者對高校財務公開專業素養的要求,積極開展相關業務的培訓,加大對現在科學管理、計算機應用的學習,并定期組織高校財務信息公開的經驗交流會和研討會,將好的案例和壞的典型匯編成冊,以供學習,以提升高校財務信息公開的業務水平。

五、結語

高校財務信息公開是實現和諧財務關系、廉潔校園的必由之路。目前,高校財務信息主動公開率還處于較低水平。高校應樹立主動公開意識,健全財務信息公開制度、確定明晰標準,創建財務信息工作平臺,加強專業人才培養,以實現財務管理的透明和公正。

參考文獻:

[1] 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共中央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Z].1985.

[2] 鄭鳴,趙璧輝.基于非財務信息的我國高校財務績效評價實證研究[J].教育科學,2008,(1):54-58.

[3] 王豐.高校財務績效考核體系構建研究[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1,(S3).

[4] 王江麗,張建初.高校財務績效評價的效能分析[J].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3):121-124.

[5] 姜宏青,王玉蓮,孫曉琦.我國高校財務報告體系構建研究[J].山東社會科學,2013,(11):161-165.

[6] 蕭天.國家教委教財[1994]64 號文再學習札記[J].教育財會研究,1996,(3):44-47.

[責任編輯 吳明宇]

團隊建設論文范文第2篇

【關鍵詞】管理心理學 團隊建設理論 學生社團管理

現代化大生產向專業化、協作化的方向發展,21世紀的企事業單位都面臨著建設團隊,鑄造團隊精神的重要任務。因此也對當代大學畢業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大學畢業生在踏入社會時不僅要具備扎實的專業技能,同時要有團隊合作意識,理解并能夠融入團隊。但高校學生社團因其自身的群眾性、自主性、開放性等因素的影響,具體活動的內容及其發展方向容易在實際發展過程中出現偏差。因此,如何對高校學生社團進行正確的引導和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管理心理學中關于團隊和團隊建設的基本理論對于開創高校學生社團管理工作的新局面具有深遠的意義。

1 團隊與團隊建設理論簡介

一般意義上講,團隊是指由兩個或兩個以上成員組成他們有著共同的行為目標,并保持著相互負責的工作關系,共享共同的成果,一種為了實現共同目標由相互協作的個體組成的正式群體。團隊的目標沒有成員的交流和合作是無法完成的。當團隊形成之后,其成員必須很快發展出合適的能力組合來完成團隊目標。

團隊建設是一個過程,在該過程中,參與者和推進者都會彼此增進信任,坦誠相對,愿意探索影響工作小組發揮出色作用的核心問題和創造出不同尋常的業績。

高校各類學生社團均具備這樣的特征,學生社團由不同專業、年級的同學組成,他們因為相同的興趣愛好成為社團的一員,他們是四種基本團隊類型(功能團隊、問題解決團隊、交叉團隊和自我管理)中典型的自我管理團隊。相對于高校對于學生社團傳統的管理方法,在高校學生社團的管理中運用團隊和團隊建設的理論更符合學生社團的“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管理”方針,能夠有效促進學生社團的內部建設和制度完善,不斷增強社團凝聚力,同時也能夠不斷提高學生社團的管理部門的工作效能,在促進大學生素質得以拓展和團隊合作意識得以建立的同時使學生社團管理的總目標得以實現。

2 團隊與團隊建設理論在高校學生社團管理中的重要意義

針對當前高校學生社團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在實際管理過程中應用團隊與團隊建設理論去指導學生社團建設有著極強的現實意義:

2.1 社團管理方法單一,阻礙社團的發展

現實中各高校學生社團數量龐大,社團類型多樣,學校管理部門對其管理多停留在宏觀指導層面,管理過程集中在審批活動項目、聯系活動場地、收集活動報告的基礎性工作當中。正是由于類似管理重心的偏移導致了學生社團的發展始終處于較為低級的水平,從團隊建設理論的角度看就是學生社團始終處在團隊的形成和震蕩階段,學生社團的成員無法在參加的社團中獲得更多的鍛煉機會,從而出現了大一加入社團時躊躇滿志,大二對社團的活動心灰意冷,大三大呼上當而不告而別的社團發展惡性循環。

2.2 社團活動單一,阻礙大學生團隊精神的塑造和培養

目前,雖然社團類型眾多,但活動方式大同小異,活動內容較為單一,通常是舉辦講座,組織座談等,缺乏新意與影響力。團隊精神的塑造需要能夠使社團成員產生強烈歸屬感和一體感的社團品牌活動,需要活動的開展能夠給成員提供具有挑戰性的工作。單一的社團活動明顯不能滿足社團成員的這一基本的心理需求和加入社團的最初愿望,成員與社團之間形成不了共存意識與深厚久遠的情感?;诖?我們的大學生在社團中接觸不到團隊精神的理念,更感受不到團隊成員的通力協作所能夠帶來的安全感和凝聚力,為他們走出校門時無法認同團隊精神和無法與工作伙伴和諧相處、良好溝通埋下了隱患。

2.3 鍛造團隊型領導風格的學生社團負責人工作成為真空地帶

為什么要成立高校學生社團的問題現在在我國已經有了較為明確的答案,學生社團是高等院校實現教育改革的重要載體,是對當代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質拓展訓練的主陣地。但現實的社團建設過程中作為社團管理部門如何確立幫助大學生確立自己的社團發展方向,對自己創建和參與的社團進行準確的定位是我們這些教育工作者必須要直面的問題。大部分學生社團核心成員忽視傳統的承襲和新老成員銜接,只重視自己在任期間的活動成績,而不關心社團整體的發展目標和規劃,造成社團活動忽冷忽熱,缺乏穩定性和持久性。這是我們在管理過程中鍛造團隊型領導風格的社團負責人的意識不夠甚至是缺失的集中體現。

從管理心理學的意義上來說,高校學生社團管理工作中在社團建設方面存在的問題集中體現在由于在管理模式和方法上的不夠科學合理導致了學生社團的存在和運作不能滿足社團成員的心理需求,不能實現學生社團本應具備的培養團隊合作意識的功能,同時也導致了社團的發展出現了瓶頸。在這樣的社會和現實背景下,將團隊和團隊建設的理論應用到高校學生社團管理和建設中是迫在眉睫的,也是我們不斷探索推進高校學生社團管理方法的有效途徑之一。

3 團隊與團隊建設理論在高校學生社團管理中的具體運用

3.1 學校層面鑄造團隊精神

絕大多數高校都會在眾多學生社團的基礎上設立社團聯合會這樣的組織機構對學生社團的整體活動進行管理,如何在各種類型的社團之間尋找互補,通過社團與社團之間的協作取長補短,在社團聯合會內鑄造團隊精神,進而在學校的層面幫助各獨立社團克服社團活動單一的現象,并在此基礎上通過確立高校學生社團中高階位的團隊利益優先的原則來推進高校學生社團管理制度的優化。

3.2 學生社團層面注入團隊精神

在學生社團中有效的注入團隊精神,使社團成員能夠充滿活力和熱情的參與到社團的自我管理中,每個人在社團中能夠感受到相互協作過程中帶來的相互尊重,相互包容,感受到社團的發展和自身素質的提高的高度一致,在日?;顒拥拈_展中就將社團與其成員結合成了一個高度牢固的命運共同體,在潛移默化就實現了對大學生進行團隊意識教育和培養的目標。

3.3 運用團隊與團隊建設理論來實現管理與被管理的良性互動

團隊和團隊建設理論要求我們在管理過程中創造一個兼顧個人與團隊,培養團隊精神與個人發展相互促進的管理氛圍,通過在團隊中樹立共同的價值目標和愿望,運用教育的手段推行一系列被社會認可的道德行為規范,并融化到大學生的思想觀念中,引導他們產生團隊協作行為,培養團隊協作精神,在管理過程中建立良好的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互動,都將有利于管理方法的改進和管理效能的提高。

總之,高校學生社團的管理理論體系需要我們不斷去探尋,去實踐,只有將新的理論和方法與實際的管理過程相結合,將理論具體化,不斷總結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積累的經驗,才能使我們的高校學生社團管理更具針對性和有效性。

參考文獻

[1] 蘇東水.管理心理學(第4版).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2] 俞文釗.管理心理學(第2版).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

[3] 張心昊.現代管理心理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團隊建設論文范文第3篇

[摘要] 在現代企業經營管理方面,保險企業應當建立起特有的企業文化,為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謀求自身的獨立魅力、打造企業知名度奠定基礎。該文簡要分析了保險企業文化建設的現狀,并提出了推動保險企業文化建設新發展的措施和建議。

[關鍵詞] 企業文化 現狀分析 可持續發展

1 國內保險市場概況

近年來,尤其是2006年國務院23號文給保險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保險業發展迅速,根據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公布的統計數據,2007年,全國保險業原保險費收入達7035億元,較2006年增長了24.7%,其中人身險原保險費收入4948.9億元,財產險原保險費收入2086.4億元。隨著中國保險市場的日益開放,參與市場競爭的主體快速增加,截止2007年底,人身險市場共有競爭主體53家,其中中資29家,外資24家;財產險市場競爭主體42家,其中中資27家,外資公司15家,市場競爭日趨激烈。

2 企業文化的概念

企業文化是指企業全體員工在長期的創業和發展過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標、價值標準、基本信念及行為規范。

企業文化是企業理念形態文化、物質形態文化和制度形態文化的復合體,即企業文化可劃分為精神層、制度層和物質層三個層次。精神層主要是指企業的領導和員工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價值標準、職業道德及精神風貌,是企業文化的核心和靈魂,是形成物質層和制度層的基礎和原因;制度層是企業的中間層次,包括一般制度、特殊制度以及企業風俗,集中體現了企業文化的物質層和精神層對員工和企業組織行為的要求;物質層是企業文化的表層部分,是指企業的環境、條件、設施、形象要素的總和,往往能折射出企業的經營思想、管理哲學、工作作風和審美意識。

3 國內保險企業文化建設的現狀

目前,國內各保險企業在企業文化建設方面進行了廣泛探索,積累了許多經驗,均提出了自身的企業文化建設綱要,如中國人民保險(集團)有限公司以“人民保險,造福于民”為使命,并將企業的核心價值觀確定為“誠信立業、穩健經營、創造卓越、回報社會”;中國人壽保險有限公司提出了“成己為人,成人達己”的文化理念;中國平安保險有限公司企業使命是:對客戶負責,服務至上,誠信保障;對員工負責,生涯規劃,安家樂業;對股東負責,資產增值,穩定回報;對社會負責,回饋社會,建設國家。公司倡導以價值最大化為導向,以追求卓越為過程,做品德高尚和有價值的人,形成了“誠實、信任、進取、成就”的個人價值觀,和“團結、活力、學習、創新”的團隊價值觀等等,這里就不一一詳述。

在看到國內保險企業文化建設成就的同時,我們也應同時注意到,保險企業文化的建設仍存在著一些誤區:

3.1 對企業文化的認識存在誤區

企業文化涵蓋了企業和企業人一切的思想和行為,是企業和企業人信奉并付諸于實踐的價值理念,是所有團隊成員共享并傳承給新成員的一套價值觀、共同愿景、使命及思維方式,它代表了組織中被廣泛接受的思維方式、道德觀念和行為準則。部分保險企業雖然建立了“企業文化”,但它更關注的是企業外在的表現形式,甚至于認為企業文化就是標識、企業和員工的外在形象、豪言壯語和文體活動等。部分企業片面地把企業文化建設與精神文明建設完全混為一談,認為企業文化建設就是搞一些轟轟烈烈、熱熱鬧鬧的活動,做一些表面文章;不少人想當然地把企業文化等同于員工的娛樂文化,等等。保險企業的網站上,在“企業文化”欄目下,隨處可見領導視察和員工文體活動成為欄目主要內容。

3.2 缺乏建設手段和組織保證

一些保險企業在建設企業文化時“摸著石頭過河”,缺乏系統科學的調研手段、提煉提升技術,一些企業聘請的專家給出的企業文化建設方案也似霧里看花,令人難以捉摸。而且對企業文化建設的組織保證也很薄弱,很少企業有專職的企業文化部,有的把企業文化工作放在行政部門,有的放在黨群部門,有的放在人力資源部門等等,職能不清,無法保證企業文化建設的常抓不懈。

3.3 企業文化不能成為體系

企業文化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內在動力,企業文化滲透并影響著企業管理、經營和人際關系等所有層面。部分保險企業文化借鑒別人的多,自己獨到的少,參照西方的多,融匯民族精神的少,口號形式的多,主體精神的少,能夠在戰略、策略和執行層面形成體系的少。企業文化無法形成體系,直接造成了企業文化的“虛化”,無法真正發揮企業文化的強大作用。

3.4 隨意性大和僵化并存

由于企業文化建設重形式輕內容,重理念輕行為,許多企業在文化建設上隨意性很大,企業文化手冊可以變來變去,本該與企業同生死的核心價值觀居然也變來變去。同時,當企業的生存環境發生重大變化,或企業經營戰略已經調整,或企業文化出現了病態時,企業沒有及時對企業文化加以變革,與企業的發展不相適應。

4 推進保險企業文化建設的幾點思考

4.1 應加強對企業文化建設重要性的認識

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險業所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人才的競爭,是否擁有高素質、高能力的人才將成為決定保險公司核心競爭力的關鍵要素之一。保險企業應加強對企業文化建設重要性的認識,建立和發展先進的企業文化,發揮企業文化的導向作用、約束作用、凝聚作用、激勵作用、輻射作用、陶冶作用、創新作用,使員工產生強烈的歸宿感和信念,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創造性和主動性,使保險企業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4.2 按照社會和諧的要求,加快推進社會體制改革

按照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要求,深化政治體制改革。堅持“以人為本”,營造良好的企業文化建設氛圍?;ㄆ煦y行認為,謀求發展是企業文化的根基,而只有優秀的“人”才能使企業取得更大的發展,同時也只有不斷發展的企業才能留住優秀的“人”。事實上,企業文化是一種重視人、以人為中心的企業管理方式,建立先進的企業文化,就是要把管理的重心放在人這個基礎之上,堅持把“以人為本”的思路貫徹在文化建設的全過程,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愛護人,最大限度地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只有這樣,企業文化建設才能沿著健康的軌道發展。

一是要重視員工的滿意度。滿意的員工會把滿意的心情帶到工作中去,從而實現滿意的績效。美國席爾士公司曾做過一項調查后發現:員工滿意度提高5%,會連帶提升1.3%的顧客滿意度,同時也因此提高0.5%的企業績效。

二是要重視員工的職業生涯設計和規劃。企業要為員工的前途著想,才能體現企業“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對每一個跨入保險企業的員工,都應明確被告知:他可能會有什么樣的職業前途,而通過他的努力,在若干年后,他又會達到什么樣的職位,這樣,才能讓每一位員工都能有一個奮斗的目標,激發其努力實現人生價值。

三是要重視人才培養??赏ㄟ^培訓等方式,全面提高員工的素質。對不同崗位的員工,應采用不同的方式和內容,如對業務人員,要加強保險專業知識、營銷學、金融保險政策、法規等方面的培訓,而針對管理層,應加強對政策、形勢分析、管理藝術、國際同業先進的經營理念等方面進行培訓。

四是要加強人才激勵。除了常用的物質激勵手段外,還應充分發揮精神激勵、情感激勵,民主激勵的作用,激發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提高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4.3 構建適合本企業發展特點的精神文化

企業的精神文化具有強大的凝聚力、感召力和約束力,是支撐企業文化體系的靈魂。企業的共同愿景是企業精神文化必不可少的內容,即企業的愿景、價值觀、目的和使命、目標等,保險企業文化的建設,既要具有保險行業的鮮明特點,又要有每一企業自身的獨特個性和特色,不同的保險企業,歷經不同的歷史,必然會積淀出不同的企業文化;因此,保險企業文化建設,應該把握時代脈搏,突出本行業和本企業的特點,內外有機地結合起來,并做到繼承與創新相統一。以中國人民保險(集團)有限公司為例,企業的前身為中國人民保險公司,企業的使命承襲了老人?!叭嗣癖kU,造福于民”的傳統,將“誠信立業、穩健經營、創造卓越、回報社會” 作為企業的核心價值觀,既體現了保險行業的特點,又突出了企業的特色。

4.4 建設企業的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是在有形的制度中滲透出文化,通過有形的制度載體表現出無形的文化,只有將制度管理與人文管理有機結合起來,營造出良好的企業制度文化氛圍,才能使制度文化形成一種習慣性意識,從而根植于每一位員工的頭腦中,打造出一種獨具特色的企業優勢資源,最終轉化為生產力。保險企業應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規范企業的經營管理行為,并堅持柔性管理的原則,即以制度為準繩,通過人文管理來落實制度,反過來讓制度管理保障人文管理順利進行,剛柔相濟,恩威并施,形成企業的制度文化。

4.5 塑造個性鮮明的現代保險業形象

企業形象對于保險業來說,作用遠遠超過了本身的有形資產,誰的形象好,誰就能夠贏得客戶、贏得市場。為此,保險企業要著力做好幾項工作。這些工作包括:企業國際化經營再上新臺階;大力開展企業文化范圍;以整體改制上市和外部重組為契機,進一步構建符合保險企業戰略發展需要的新體制,新機制,推進企業文化科技領先型企業的建設。

一是全面導入企業形象識別系統和質量認證體系。一方面,要全面導入企業形象識別系統(CIS),建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形成企業獨特的自我個性,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競爭力。如建立富有特色的視覺形象,在營業網點設計上堅持有利展示本司文化、有利吸引客戶、有利客戶舒適、有利客戶方便、有利經濟效益的原則;另一方面,要在企業管理、產品和服務上導入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標準,使保險企業經營管理逐步邁入標準化、程序化、規范化軌道,提升服務能力和水平,增強公眾的認同感,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

二是塑造良好的服務形象。優質服務是企業重要的無形資產,保險屬金融服務行業,應根據各類客戶不同的服務需求,提供量身定做的特色服務。從給客戶提供最佳服務的角度出發,以優質高效的服務活動和服務行為不斷地爭取客戶。同時,建立客戶投訴機制,做到“零障礙、零距離、零差錯、零投訴”等。

三是做好公關和廣告宣傳工作,提高保險企業的知名度和在社會上的影響力。打造企業品牌,提升保險企業市場競爭力,讓企業文化激勵企業員工不斷以高標準,高要求向更高的目標挑戰,向更遠的方向邁進。

參考文獻

[1] 張德主. 企業文化建設[M]. 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 2003.

[2] 徐震宇. 如何進行企業文化建設[M]. 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 2003.

[3] 王吉鵬. 企業文化建設——厘定企業文化落地的方法和路徑[M]. 中國發展出版社出版,2005.

[4] 張春生.提升軟實力 加強保險行業文化建設[N].中國保險報, 2008-01-30.

團隊建設論文范文第4篇

1基本含義闡釋

1.1 團隊建設

團隊建設的定義, 也就是企業建設在企業的管理過程中有計劃、有目的、有組織的工作團隊,并且對企業中團隊中的人員進行能力的訓練、總結、素質的提高的活動。

1.2 健身企業員工團隊建設的重要性

在健身企業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情況下, 健身企業中的各項任務的難度和綜合程度也不斷地提高, 只靠一個人的能力去解決這些問題是不夠的,將無法在經濟市場站穩腳步。團隊,是在沒有改變整個企業的結構的情況下,組建的一個小小團隊,它的形成不但可以保證整個企業的組織結構, 還能夠應對市場中的各種突如其來的變化,因而,對于一些組織來說,有一個高效辦事能力的團隊是很必要的。他可以在組織的發展中發揮它強大的作用提高組織的能力。

團隊里的每個人應該具有強大的能力, 擁有不同方面的知識與技能, 在面對企業發展中的問題時發揮自身的作用。并且每個人還應具有擅長的領域, 當遇到不同領域的問題時可以各盡其能,可以盡快的解決問題,不至于給公司造成影響。因此在剛剛組織團隊的時候就應該嚴格的進行人才的挑選。

一個團隊還要有良好的氛圍,團隊中的每個人要互相尊重, 互相理解,并且還要樹立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消除每個人心中的戒備心理, 提高成員間的支持與信賴。根據外界環境的不斷改變,團隊內部也可以進行應對環境改變的調整,設計出自己的方案,從而實現管理的正確性,與此同時,團隊在進行企業方案的決策時,可以各盡其能,大膽想象,使方案更加準確合理,使健身企業的發展更加壯大。

2健身企業團隊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影響因素

2.1 健身企業團隊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健身企業的團隊建設中一直都存在著這樣一些問題, 這些問題的存在影響了健身企業的長遠發展和利益。團隊是由一個個的個體組成,每個人在團隊中都相互影響與支持,為了同一個目標不斷地努力著, 所以在團隊建設中總是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這里簡單的舉出一些在團隊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2.1.1 反應力及行動力不足

團隊建設現狀是最直接, 也是最典型的現象。在突發事件中,團隊為了避免在解決上遲于對手,盡快的作出合理的方案和行動,并且在方案的執行和推廣的過程中,團隊的推進還應提高等等各種激烈矛盾,并且還存在著很大的執行偏差。在執行的過程中,就會出現很多的錯誤,影響團隊建設的整體進程并且還會破壞健身在人們心中的形象, 從而會給企業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

2.1.2 內部溝通困難,障礙重重

企業的領導者日常需要處理的事物很多。他們在向員工分配任務的時候,往往都是以命令的形式傳達下去,這種做法會使領導者與員工之間產生隔閡, 員工會認為老板把自己當成是完成任務的機器, 即使他們在執行任務的時候有自己的一些看法與建議,也不會向領導者提出的。長此以往會是員工的積極性大大降低。

作為公司管理者與領導者, 因為所站的角度與員工有很大的不同,所處的環境也大不一樣,往往會忽略處于執行位置角度的員工,從而還常常有所抱怨。認為對員工說話像是對牛彈琴, 這樣也會使員工與管理者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 長此以往將不利于企業的發展。

2.1.3 人員流動性強,凝聚力不夠,缺乏穩定性

企業的領導在員工的選擇上應該有自己的意見和方法,不能太過獨斷,從而影響了企業發展,這將會使企業的員工某方面的問題影響到整體的發展,從而得不償失。團隊的凝聚力也會有所影響。企業的穩定性也將受到嚴重的打擊。

2.2 健身企業團隊建設的影響因素

2.2.1 團隊領導

一個團隊不能缺少領導者, 作為一個領導職首先要認清自己的優勢與缺陷,然后在培養自身的品德和誠信,與此同時還要對團隊的成員進行求勝意識的培養, 鼓勵他們發揮自己的優勢和挖掘自身潛在的才能。只有做到了這些, 團隊才能夠有所收獲,作為企業的領導者還必須要勇于承擔責任,不要輕易地去相信那些瞬間成功的神話,也許他們的成功有你沒有看到困難,領導者在領導員工工作時,自己心中應該確立一個明確的目標,只有明確了方向,才能帶著員工去共同努力實現目標。對于一個領導者來說,要永遠記住一點,成功才是最為重要的,也是領導者在領導團隊建設中要取得的最終結果。

2.2.2 溝通

在一個企業的發展建設中, 溝通在工作中是必不可少的環節之一。在企業運行中,溝通可以分為員工與員工之間,員工與客戶之。在與客戶的溝通中,員工時常要為一些決定性時刻做好準備, 例如計劃組織, 這些都是在與客戶溝通活動中的冒險因素,只有在爭取的時間做正確的事,溝通才能夠成功。一個高效率的團隊就是要有一個強大的溝通能力,通過相互交流信息、技術經驗和看法,才能夠使企業發展更上一層樓。此外,領導者與員工之間要處理好關系,多加溝通,有助于領導者能夠在員工那里了解更多的關于企業發展方面的信息。從而團隊中的成員也能夠根據領導者的意見與決定作出相應的行動。

2.2.3 人際互動

企業的正常運作過程中, 需要各級人員進行互動, 在企業中,無論你是什么角色,作為團隊中的一員都應該認清自己的位置并和同事隊員之間做好互動, 同時發掘別人身上的長處與優點,從而使自己也能夠表現的更加的出色。

3促進健身企業團隊建設的對策

3.1 建立溝通機制,實現共同目標

建立溝通機制, 領導者向每個團隊中的員工傳遞團隊的目標,使每個成員都有明確的奮斗目標,領導者還多拿出一部分時間與員工相處, 以做到良好的溝通, 也使每個團隊成員互相溝通,更加深入的了解企業的現狀與業務情況,也使員工了解到自己在團隊中的位置,從而使團隊的目標與企業的目標一致。

3.2 理性化團隊的管理

理性化的管理也是企業建設中的關鍵問題, 作為領導者首先要做到以身作則,積極地為企業建設做出貢獻,樹立良好的形象。其次,領導者要帶領員工加入到企業決策方面的建設中,以謀求更多的建議與方案。

3.3 建立激勵機制

建立一個有效的激勵機制, 確保團隊的合作和工作狀態都能夠保持最佳的狀態。激勵的手法有很多種,比如:對員工實行“利益補償”,補償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 ,可以用金錢或者物質 , 還可以進行心理的收益,使其具有成就感或認可。這些手段都可以激勵員工的工作激情。

4結語

團隊形式的出現,使得企業發展更加穩定,同時團隊建設也對企業可持續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建立一個高效率的團隊是企業發展的重中之重使企業在發展中站穩腳步, 就要大力發揚團隊的精神,使團隊緊緊地凝聚在一起,才能夠使企業在未來發展中更加美好。

摘要:為了淺析健身企業員工的團隊建設的目的,本文通過文獻法對健身企業員工的團隊建設進行了研究。研究的的內容涉及團隊建設,健身企業團隊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影響因素,健身企業團隊建設的對策進行了研究。研究結果顯示:團隊形式出現,使企業發展更加穩定,團隊建設也對企業可持續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企業在未來發展中站穩腳步,就要大力發揚團隊精神才能使企業在未來發展更加美好。

團隊建設論文范文第5篇

摘要 科學建設師生共組科研創新團隊是提升教學質量工程、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有效途徑。以沈陽工學院生命工程學院為例,闡述了師生共組科研創新團隊的內涵,并分析其重要意義,并探索構建師生共組科研創新團隊的舉措,以期為實踐教學改革提供參考。

關鍵詞 實踐教學;師生共組;科研創新團隊;實踐舉措

Key words Practice teaching; Teachers and students group;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team; Practice measures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社會對人才的標準越來越高,不僅要求有過硬的理論知識和一定實踐水平,而且要具備一定的創新精神,將新想法付諸于實踐,才能推動企業和社會的不斷發展。目前,各高校都在積極開展教學改革的創新。其中,師生共組科研創新團隊在實施教學質量工程和實踐教學建設中起著重要作用,也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培養具有創新精神人才的動力源泉。因此,院級的科研創新團隊建設就是實踐教學建設的關鍵。

沈陽工學院生命工程學院在園藝與園林這兩個特色專業實踐教學建設中,依托實踐基地及實驗室建設平臺,根據質量工程要求和專業發展特點,結合多年的探索和教學實踐,打造了一批具有明確研究目標、共同興趣愛好、良好合作精神、結構合理、相互協作的院級師生共組科研創新團隊,并把此科研創新團隊的建設作為實踐教學改革的重中之重。

1 師生共組科研創新團隊的內涵

自20世紀70年代歐美學者研究日本企業成功的秘密時正式提出了“團隊”概念之后,團隊即作為一個研究對象,引起了學者的高度關注。團隊是指具有著共同的目標的特殊群體,成員為了目標共同努力,互相承擔責任。創新是利用已存在的自然資源或社會要素創造新的矛盾共同體的人類行為,或者可以認為是對舊有的一切所進行的替代。師生共組,是由專業教師和優秀學生共同打造的一支科研隊伍。

結合高校的特征和學術研究規律,將師生共組科研創新團隊歸納為以教師的科研項目、重大課題及學生實踐創新為內容,以培養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培養專業教師科研、教學水平為主要目的,由擁有團隊精神的教師和學生共同組成的科研創新群體。是高校進行知識創新、技術創新、思維創新以及培養高層次學術人才的重要單元[1]。

2 重要意義

通過開展創新的實踐活動來實現某種特定目標而組建的師生共組科研創新團隊,對于培養和造就大批高素質創新人才及提高教師自身科研水平均具有重要意義。

2.1 有利于開展教學研究,促進教學改革

教學中普遍運用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師講生聽,填鴨式的被動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嚴重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影響了創新兼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質量。而現實是,高校的教學改革進展非常緩慢,分析及歸納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缺乏可持續性。高校的教學改革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程,時效性差,而領導不斷換屆,新任領導為了抓成績往往把重點放在科研、課題等方面;另一方面,教師自身懈怠。有經驗的老教師雖然知識豐富,但思想守舊,他們適應了灌輸式教學方法,不愿意投入大量精力去重新備課;而新教師雖有創新思維及充沛的精力,但是經驗不足、知識面不夠寬,缺乏統籌改革的能力[2]。在這種情況下,建立科研創新團隊勢在必行,它可以為教學改革提供一個小的平臺。在團隊里,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從興趣出發,主動學習,而教師則起著領路人的作用,點撥學生思路,傳授實踐經驗,培養創新精神。通過團隊的運行,緊密的將課堂上的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中,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

2.2 有利于學生個性化發展

目前,隨著各高校的擴招,學生的基礎參差不齊,通過科研創新團隊可吸收部分基礎好、專業知識基礎牢固、思維活躍的學生參與到科研項目中,不僅為教師提供了科研助手,也為新形勢下人才分類培養模式提供平臺,為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

2.3 有利于培養學生嚴謹的工作態度

學生可通過參與教師的重大課題及科研項目的整個管理及研究過程,包括計劃的制訂、項目的實施、日常管理、數據分析及文章的撰寫等,培養專業興趣,激發創新潛能,逐步養成嚴謹的工作態度、團結協作的精神和高素質的道德修養,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力,真正實現“應用為本,學以致用”的辦學理念,為順利走上工作崗位、實現自我價值奠定基礎。

2.4 有利于提高教師科研素質

學生知識結構新、不易受傳統觀念的束縛、思維活躍,而教師知識體系完整、經驗豐富,二者相互補充,相得益彰,一方面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另一方面有助于豐富教師的科研思路,在與實際生產緊密結合、與專業發展前沿密切關聯的過程中,不斷積累知識,提高科研素質。

3 實踐舉措

沈陽工學院是新獨立的二本院校,其辦學理念是“應用為本,學以致用”。近年來,學校高度重視教師的科研水平及學生的創新能力,立足培養基礎扎實、知識面寬、能力強、素質高的應用型人才,確定了“強基礎訓練、重應用能力、塑創新精神”的實踐教學理念,以科研創新團隊和實踐教學改革為切入點,不斷加大實驗教學基地及科研實驗室的建設力度,形成科學合理的實踐教學體系,制定了完善的實踐教學管理制度和科研獎懲制度,加大了課外科技創新活動的投入。

3.1 建立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梯隊結構

哈佛商學院教授克萊頓·克里斯坦森在《困境與突破》中談及影響創新的因素時指出:有機的結構對創新有積極的影響,它能提高團隊的靈活性、適應性以及跨越職能工作的能力,從而使團隊更容易創新。目前,生命工程學院已形成了具有生命特色的創新團隊20余個,如芳草園藝、守望者動物保護、綠手指化學服務、“綠之夢“天然護膚品、生物碳土壤改良等創新團隊,其中每一個團隊都其特色人才。如,芳草園藝創新團隊的組成,隊長具有組織能力,隊員中有的擅長栽培養護,有的擅長生理指標測定,有的擅長數據分析等等,各負其責,各展才能,相互配合,彼此協作,才構成了高質量、高效率的創新團隊。

作為團隊的指導教師,首先,應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長遠的戰略眼光和敏銳的洞察力,才能優化團隊目標;其次必須具有很強的協調能力和卓越的管理能力;最后能夠善于運用激勵措施,充分調動每個成員的積極性,使團隊和諧有序的運作。

3.2 搭建創新實踐平臺,培養創新及團隊精神

創新實驗室是學生創新團隊開展科技項目實驗研究的平臺。通過此平臺可以指導本科生進行創新實驗,同時鼓勵他們在交叉學科、跨專業等領域進行自主創新,提高綜合創新實踐能力[2]。因此,加強實驗室建設勢在必行。

3.2.1 建立嚴格的管理制度。

以沈陽工學院生命工程學院為例,現已具有30余個實驗室,面對龐大的實驗室體系,學院采取了專人專管的管理體制。即根據實驗室的用途及承擔的課程,由相應的專業教師作為實驗室的安全負責人,具體負責實驗室和實驗儀器的開放與管理、衛生與安全等工作,并建立配套的實驗室管理制度,督促學生自覺愛護實驗室,保證實驗室的可持續發展。

3.2.2 加強開放實驗室平臺的建設。

實驗室采用開放式管理,學生可以利用業余時間隨時在實驗室進行研究,同時,遵守實驗室管理的規定,每次使用實驗室及大型儀器要告知實驗教師并進行登記,這一舉措不僅提高了實驗室及大型儀器的利用率,而且方便了學生自主靈活地參與實驗,提高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同時,由于實驗內容的多樣化、方法的靈活性,增強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及參與意識,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3-4]。鑒于此,生命工程學院實驗室全面開放已經實施,并取得了一定成績。由專業教師專門負責的實驗室,做到了時間開放、實驗項目開放、實驗資源開放、指導教師開放、實驗對象開放等全方位開放,使其成為創新人才培養的重要平臺。

3.2.3 建立新型綠色教研工廠。

對于獨立承辦涉農專業的院校來說,實踐教學基地是必不可少的教學、科研平臺。沈陽工學院生命工程學院的實踐基地——綠色教研工廠實際上就是一個完整的生產線,學生可以近距離地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應用。更重要的是,學生利用這樣一個平臺,可以將基礎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生產線上來,解決放大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沈陽工學院生命工程學院的園藝、園林專業,目前已建成5棟日光溫室和1棟大型連棟溫室,分別進行設施內無公害蔬菜的生產與加工、常用盆栽觀賞花卉及綠化花卉的培育與生產及設施果樹的栽培管理等。面對這樣的綠色教研工廠,一方面,教師可以開展科研項目的研究,利用此平臺還可以更好地使科研項目與企業對接,形成校企合作模式,不僅提高了師生的實踐能力,還能獲最新的市場信息,并取得一定的經濟效益。另一方面,教師也可以把科研項目和企業要解決的實際問題作為實驗項目向學生開設,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且與畢業設計有效結合,提高畢業設計的質量,解決畢業設計給學生帶來的壓力,有效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3.3 建立科研創新團隊體系

通過創新平臺,建立更多的創新載體,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創新實踐機會,不斷加強創新能力,根據共同的興趣,建立合理的團隊體系,同時,有必要充分發揮教師的指導和帶動作用,以教師的創新帶動學生創新能力的增強[5]。一方面利于培養學生創新及實踐動手能力,一方面有助于更好地完成教師承擔的科研項目。因此從以下兩方面入手建立創新團隊。

3.3.1 以教師的科研項目、重大課題為載體建立團隊。

沈陽工學院處于迅猛發展期,師資力量雄厚,青年教師比重大,每年學校都會撥款鼓勵青年教師進行科學項目及課題的研究,專業教師可通過這些課題吸納優秀的、思維活躍、勇于創新的學生共同完成,組建科研創新團隊。特別要強調,此團隊的建立不能拘于形式,不能只安排學生做一些打雜及邊角工作,要讓他們切實參與到項目的主體活動中,如參與項目研究方案的制訂、修改;定期討論項目的實施進展、實驗方法的創新及解決項目進行過程中遇到的技術問題;項目的結題驗收或產業化對接等,使學生多方面、全方位的得到鍛煉,也為培養科研型人才奠定基礎。

3.3.2 以大學生科技競賽為契機建立團隊。

目前,全國各類大學生科技創新競賽越來越規范,參與面越來越廣。動植物標本大賽、挑戰杯、全國英語競賽、創投大賽等學術型科技競賽為展示廣大學生的科技創新實踐能力提供了廣闊舞臺。同時,學校設立一些獎勵機制,對于獲獎學生在綜合素質評定中給予一定的加分,因此,通過參與這些高水平科技創新競賽,既能檢驗大學生實踐動手及創新能力,又能充分調動學生科研、學習的積極性,為濃郁良好的校園學術科技氛圍,推進教學改革奠定基礎。

3.4 建立激勵機制,保障可持續發展

麥克利蘭的激勵需要理論指出,人有追求成就的需要,如果工作本身能讓人們發揮其技能和潛力,那么這種工作本身就可以使人感到滿足。創新團隊是一個群體的模式,要想使這一模式長期、有效的運行下去,就需要制定科學的激勵機制,吸引和鼓勵更多的學生參與。首先,每年定期向學校提交創新團隊的申請,根據科研項目、課程建設及欲參加的大學生競賽,制定好團隊的工作規劃及預期成果;其次,鼓勵和指導學生將參與創新實踐的成果寫成研究論文,按期考核創新團隊所承諾的預期成果,并將定性考評和定量考評結合起來評定,根據成果的類型和層次,給予相應的物質獎勵、學分獎勵或精神獎勵。最后,在科研創新團隊創建運行的過程中形成先進的創新團隊理念,總結摸索團隊的組織原則、發展原則及形成規律,進而形成可持續發展的創新體系。

4 結語

高校的可持續發展要以教學質量為重點,以推進質量工程為契機,與時俱進地落實科學發展觀。多年來,沈陽工學院本著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及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提高學生的工程實踐素質及針對實際問題進行科學研究的能力的原則,積極吸引、鼓勵廣大青年學生踴躍參加科技創新活動,經過多年的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發現:參加創新團隊學生的研究能力、分析問題能力、科技論文撰寫能力、儀器操作能力以及他們的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為今后步入工作崗位奠定了基礎,同時順應了時代對創新人才的呼喚。

參考文獻

[1] 李自勝,肖曉萍.師生共組科研創新團隊模式的研究[J].商場現代化,2009(13):62-64.

[2] 侯文軍.當代大學生創新團隊建設途徑[J].江蘇現代科學,2010(S1):134-146.

[3] 張煒,陳峰,祝勇仁.開放式創新實驗室建設與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模式的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8(2):70-73.

[4] 韓焱,莊黛娜.開放實驗室培養創新人才[J].衛生職業教育,2008,26(13):108-109.

[5] 劉小平,徐海星,李湘南,等.制藥工程專業創新人才培養的探討[J].中國醫藥導報,2008,5(9):93-94.

上一篇:網站建設論文下一篇:網絡教學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