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小學數學教案范文

2023-03-16

小學數學教案范文第1篇

內容:一年級數學上冊 第2~3頁 教學目標:

1、結合情境圖,會比較物體的輕重、遠近、粗細、寬窄。

2、在教師引導下學會與同伴交流,形成合作意識,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教學難點:引導學生有序的觀察和數數。

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1、師:小朋友,從今天開始,你就成了一名小學生,心里高興嗎?暑假前,大家都在不同的學?;虬嗉壣嫌變簣@,現在同學們聚在一起,組成了一個新的集體,從今天以后,都應該成為好朋友,互相關心,互相幫助。我也是咱們這個集體中的一員,(作一下自我介紹)。 我給大家上數學課,哪位同學能說一說,數學課是學什么的?

2、小組內同學互相交流。匯報交流情況。

3、師:同學們,爸爸、媽媽每天買菜,我們買學具,工人師傅修路、架橋、蓋房子、制造汽車、電視等等,都用到數學知識。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今天老師就帶你們去個非常美麗的地方,里面藏著好多的數學秘密,比一比誰發現的多。

二、創設情景,自主探索:

1、放錄象《海底世界》 師:你看到了什么?

(生說:熱帶魚、珊瑚„„)你們想不想看的更清楚些? (課件:課本圖片)板書課題。

2、師:圖片上有什么?你能說出它們分別有多少嗎?

3、學生觀察課本情境圖,同桌互相說一說看到的海洋生物及數量。

4、指名回答,自己喜歡的海洋生物的數量。師:你是怎樣數的?(生說:一行一行的順序„„)師強調一定要按一定的順序數。

5、師小結:同學們說得真好,下面我們把數的情況記下來,好不好? (教師發給學生每人一份帶有海洋生物形象的表格) 師:看看這個表格,你想怎樣記?

(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最后引導學生用畫“○”的辦法一個對著一個的畫下來,再與后面相對應的數連起來)

師:下面,就請同學們自己來數一數,畫一畫,連一連。

6、學生填表,教師巡視指導并留心觀察學生是怎樣數的,怎樣畫的,了解學生數數的基礎。

7、師:誰愿意將自己的作品展示給大家?

(生展示,并通過語言向大家介紹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8、師給學生滲透海洋生物的知識及進行環保教育。

三、拓展應用

1、游戲:給小動物找家

2、引導學生觀察教室里有什么?有多少?(讓學生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四、總結

今天你有什么收獲?自己表現怎么樣?

五、課外延伸

回家數自己家里的物品,下節課交流。

一、快樂的校園

信息窗1——科技小組活動 教學目標:

1、能夠借助具體物品正確地數出10以內物體的個數。

2、通過操作活動,能了解10以內數的具體含義,會讀、寫1~5各數。

3、初步經歷用10以內的數描述身邊事物的過程,掌握2~5的數的組成。

4、在教師的引導下學會與同伴交流,初步形成合作意識,感受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

教學重點:能正確數出10以內物體的個數,會讀、寫1~5各數。 教學難點:2~5的數的組成。 教學準備:“科技小組活動”的投影片 師生雙邊活動:

一、導入

前幾天,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參觀了我們可愛的校園。今天,操場上正在進行科技小組活動,同學們有興趣嗎?那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二、新授

出示信息窗1——科技小組活動的投影片,創設問題情境 師:看了這幅圖,你知道了什么?

生1:我也想和圖上的小朋友一起玩,因為他們玩的很開心。 生2:我數出了天上有5架飛機。 生3:我知道了天上有1個太陽„„

師:你們真了不起。想一想,能看著圖提出你喜歡的問題嗎? 生:放火箭的有幾個同學?

師:這個同學真棒,能大膽發言,提得問題又好。同桌互相找一找,看發射火箭的有幾個同學?

(學生認真而有趣的看圖) 生1:一個。

生2:

1、

2、

3、4,四個。

師:這是怎么回事,怎么不一樣呢? 生1:我數的是正在發射火箭的同學。 生2:我數的是所有發射火箭的同學。

(下面的同學意見不一致,對這個問題議論紛紛) 師:你們說得都有道理。已發射火箭的上一個同學,但如果看所有發射火箭的就是4個同學。你們看得范圍不同,數的人數也不同,說得都很有道理。 生:

1、

2、3„„可以表示什么呢? 師:誰愿意回答? 生:1可以表示1個太陽,2可以表示2架火箭,3可以表示3個小朋友,4可以表示4棵樹,5可以表示5架飛機„„ 生:這些數怎么寫呢? 師:誰能教教大家?

生:1像„„,2像„„,3像„„,4像„„,5像„„

三、鞏固練習

1、寫1~5的數字。

2、完成自主練習。 第3題可引導學生先讓學生獨立的分,然后進行交流,最后整理出5可以分成1和

4、2和

3、3和

2、4和1。教師可以以此題的練習形式為線索,擴展到其他數的分與合。

四、小結:

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把你的問題暫時放進問題口袋里,留著以后慢慢解決。 教學后記:

一、快樂的校園

信息窗2——老鷹捉小雞 教學目標:

1、借助“排第幾?”了解10以內數的順序,體會序數的意義。

2、會寫6~10各數,掌握6~10的數的組成。

3、滲透簡單的找規律,在教師的引導下學會與同伴交流,初步形成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了解10以內數的順序,會寫6~10各數, 教學難點:掌握6~10的數的組成,滲透簡單的找規律。 教學準備:“老鷹捉小雞”的投影片 師生雙邊活動:

一、導入

同學們喜歡玩游戲嗎?那我們一起去操場看看吧!

二、新授

出示信息窗2——老鷹捉小雞的投影片,創設問題情境

1、瞧,操場上的同學們在干什么呢?看了這幅圖,你知道了什么? 操場上有做老鷹捉小雞的游戲的,有看游戲的,還有跑步的。 我知道了跑步的有4人„„

2、你能提出哪些問題?生自由發言。 扎辮子的女生排第幾? 你知道他們各排第幾?„„

3、數字

1、

2、3„„還可以表示什么呢?第

1、第

2、第3„„第10。 繼續提問。

生提問:運動衣上的“6”表示什么意思?

4、這些數怎么寫呢?在田字格中該怎樣寫呢?誰能教教大家? 6像„„,7像„„,8像„„,9像„„,10像„„

三、鞏固練習

1、寫6~10的數字。

2、完成自主練習。

第3題是小鳥回家,重點讓學生比較兩個4所表示的意義,體會同一個4,既可以表示幾個也可以表示第幾個。

第4題是飯前準備筷子,主要是讓學生體會數數的方法是多種多樣,滲透按群計數。

3、說一說:生活中什么時候用到幾個,什么時候用到第幾個?

四、小結:

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

可以把你的問題暫時放進問題口袋里,留著以后慢慢解決。 教學后記: 快樂的校園

信息窗3——拔河比賽 教學目標:

1、在“拔河”的情景感受數量之間的大小及相等關系能用一一對應的方法通過學具操作理解數量之間的關系。

2、認識大于號、小于號和等于號,并知道它們的含義,用會這三種符號表示數量之間的關系。能正確描述數的大小。

3、參與觀察、操作等實際活動,初步體驗“數感”。

4、培養對數學學習的親切感,樂于參加數學活動,愿意提出數學問題。

教學重點:認識大于號、小于號和等于號,并知道它們的含義用會這三種符號表示數量之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能正確描述數的大小,是本課的難點。 教具準備:多媒體、實物展臺、彩色圓片

師生雙邊活動: 活動一: 引入新課:小朋友們在幼兒園里玩過許多有趣的游戲吧,哪個小朋友玩過拔河的游戲,能說說這種游戲怎么玩嗎?今天,有一個班的小朋友正在玩拔河的游戲,他們想請咱們班的同學一起去看看好嗎?(出示課件)

你觀察到什么?你想說什么?問些什么

[本課是在拔河的情景中認識大于號、小于號和等于號,因此,要啟發學生對拔河這種活動的認識,明白拔河時兩邊的人數要相等。鼓勵學生交流自己的感受,如果學生在數人數的時候是兩個兩個地數的應該鼓勵。能用自己的話說說對拔河的認識,樂于發表自己的見解。能夠看懂圖意,用自己的話簡單的描述圖中的事物。] 活動二

你說我講:為什么比賽還沒有開始?

我們可以用不同顏色的圖片來代表拔河的小朋友。怎樣擺才能夠讓別人一下子看出哪邊的人多?看著擺好的圖片,說說你發現了什么?引導學生從兩邊的人數不一樣來分析這個問題。 [此處引入“一一對應”的觀念,但學生如果有別的擺法,只要正確就應該給予肯定。能認真聽別人的發言。能夠正確的進行操作,并能自己的話描述操作的過程和結果。] 活動三

今天,老師介紹數學王國的兩位好朋友給大家認識,他們是一對孿生兄弟,長得可像啦!先請它們來和大家打個招呼吧。(課件演示:兩個符號的自我介紹。)

聽了他們的自我介紹,你知道了什么?仔細觀察兩個式子,你有辦法區分這兩個孿生兄弟嗎?

學習順口溜:大于號、小于號,兩個兄弟一起到,尖角在前是小于,開口在前是大于,兩個數字中間站,誰大沖誰開口笑。

手指游戲:用中指和食指表示兩種符號,表示四組數的大小。 [簡單介紹符號的名字和作用,學生對符號有初步的了解即可。] 板書9<10,10>9(教學讀法)

引導學生從尖角和開口的方向來區別大于號和小于號。區別這兩個符號對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這個順口溜可以幫助學生區分。先教學生用手指表示符號的方法,再引導學生進行游戲。

[能夠從課件中了解兩種符號的名稱。能夠正確讀出這兩個關系式。能夠認真觀察,表達自己的想法。能在老師的幫助下正確的用手指表示符號。] 活動四

讓我們再回到拔河的場地看一看,現在可以進行比賽嗎?為什么?你能和同桌說說嗎? 像剛才用圓片來擺一擺,怎樣能讓別人很容易地看出兩邊的人數同樣多?

大于號和小于號的另一個兄弟來了,他叫等號。等號放在兩個數之間表示兩邊的數一樣大。引導學生從兩邊人數相等來分析。引導學生與同桌交流。學生進行操作。板書“10=10”。引導學生觀察等號的特點。

[能認真聽別人的發言,補充時不重復別人說過的話。能夠用自己的話描述操作的過程和結果。能用自己的話說出等號的特點。] 活動五

小朋友們都非常愛自己的集體,不參加比賽的同學都當拉拉隊員,哪邊的人數多呢?你能用大于號或是小于號來表示哪邊的人數多嗎?還可以比什么?互相說一下。學生獨立嘗試,教師隨機指導。能標出其他比較的問題,能正確進行比較。 活動六 說一說,你這節課認識了誰?它是什么樣的?你還想知道些什么?還想提出什么問題解決不了的,把它放進問題口袋里。

[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自己在本節中的收獲。

能用自己的話小結學習的主要內容。] 教學反思:

快樂的校園

信息窗4---快樂的課堂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學生初步認識0的意義.

2、感知0不僅可以表示一個也沒有,還可以表示起點、分界線。

3、學會0的寫法.

教學重點:初步了解0的意義及0的寫法.

教學難點: 0不僅可以表示一個也沒有,還可以表示起點、分界線。 教學準備:課件、溫度計、每人準備一把小直尺、0~5的數字卡片. 師生雙邊活動

出示課件:樹上有十個蘋果,用數字10來表示,摘走一個,剩下的用數字9來表示.如果再摘走一個(課件出示)用數字8來表示„„一直等到樹上一個蘋果也沒有了,該用數字幾來表示?(這時肯定會有同學說出用零來表示)對!用零來表示, (一)認識0.

樹上一個蘋果也沒有,我們可以用數字“0”來表示,板書:0 這個數字讀作“零”,“0”表示沒有.“0”和1,2,3,4,5一樣,也是一個數.但它表示什么呢?(表示沒有) (1)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說說“0”的用法和意義.

師說: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用到0這個數字,比如;媽媽買回5個蘋果,吃了5個,還剩0個.小華有3支鉛筆,用了3支,還剩0支.你們一定還會說出許多這樣的例子.現在我們分小組議論,看誰說得最好.議論后,得出在溫度計上可以找到0,在比賽的記分卡上可以找到0,在學生的直尺上可以找到0。(教師一一出示給學生看) (2)拿出自己的小直尺. 剛才同學們說得非常好,你們對0有了初步的認識.0可以表示沒有.0還可以表示什么呢?請大家拿出你的小直尺. 看一看,0在什么位置?在這里它還可以表示什么? (3)出示課件(直尺放大圖.)

請大家看放大直尺圖,0在這里表示一段也沒有.它還可以表示起點.表示量東西從這里開始.

這個0應排在誰的前面?為什么排在1的前面?(因為0是起點) 指名數直尺上的數:從0~5.齊讀:0~5,5~0. (二)指導0的書寫.

老師邊范寫邊說:寫0時,從上到下,從左到右、起筆收筆都要相連,寫成橢圓形.自己在課桌上練習寫0,注意筆順.在書上練習格描寫0. (三)鞏固反饋

拿出0~5的數字卡片,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一排.

(四)小結:

說說這節課認識了誰?它是什么樣子的?你還想知道些什么?還想提出什么問題?解決不了的把它放到問題口袋里。 教學反思:教后扎記

同學們能夠準確地數出10以內物體的個數,加深對10以內數的含義的認識,能流暢地書寫1-5各數,而且訓練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初步培養估計意識。學生能用10以內的數描述身邊的事物,學會了同伴交流,初步形成合作意識,感受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學習數的樂趣。

二、媽媽的小幫手

信息窗一幫媽媽整理衣服 教學目標:

1、讓學生按一定標準給物品分類,體驗同一標準分類的確定性及不同標準分類的多樣性。

2、在分一分、比一比的活動中,讓學生形成初步的觀察分析、比較能力。

3、經歷分類、比較的過程,感受生活和數學的密切聯系,初步養成分類整理物品的習慣。 教學準備: 準備不同類型的本子、多媒體圖片 教學重點:重點是讓學生按一定標準給物品分類。 教學難點:難點是體會按不同標準分類結果的多樣性。 師生雙邊活動:

一、導入課題:

教師為每一學習小組提供幾種不同類型的本子,混放在一起。 教師出示一摞各種樣式的本子,提問:“本子這么亂,怎么辦?你來幫我吧!”

讓學生運用自己的已有經驗一邊動手分,一邊討論方法。請一位學生幫助老師分類整理,過程用實物投影展示。 教師小結:“我們剛才就是進行了分類整理。 出示課題:分類

二、學習分類:

1、教師引導:“分類在我們生活中的用處可大了。你看,媽媽正需要你幫助呢!” 教師小結:“同學們想出了各種辦法幫助媽媽。你認為他們的方法怎么樣?”“你能用幾種方法進行分類?”

總結:我們用了不同的標準進行了分類,分出的結果就不一樣。

2、教師引導:“媽媽很辛苦,我還可以幫媽媽做點什么呢? 引導學生體會分類的意義。 課件出示例題圖片。

學生分組討論,怎樣幫助媽媽整理衣服。教師巡視、指導學生活動。 學生自由發表見解??赡艹霈F以下幾種方法: ①、把爸爸、媽媽和小明的衣服分開; ②按上衣和下衣分; ③按顏色不同分; „„

引導學生分析,體會分類標準不一致,分得結果就不一樣。

3、教師引導:“媽媽很辛苦,我還可以幫媽媽做點什么呢?

教師引導學生獨立思考,然后說說自己的想法。培養學生熱愛勞動和關愛媽媽的情感。 對于學生說出的例子,如果可以運用分類的知識,就引導學生進行分類,并說說自己分類的方法。學生可能想到的:

①、幫助媽媽整理背包(或者自己的書包); ②、幫助媽媽整理廚房里的碗筷; ③、幫助媽媽整理客廳的里的物品; ④、幫助媽媽整理勞動工具; „„

學生體會數學知道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小結:“看,生活中處處都能用到數學知識。其實,分類的知識不僅僅在這方面有用,還有許多用處呢!

4、解決問題

(1)哪些是鳥類?用“O”圈出來。 教師出示自主練習第一題圖,學生獨立思考完成。完成后請學生說一說自己圈的,并說理由,與其同學進行評價。 (2)分一分,說一說。

教師出示自主練習第二題圖,學生討論完成。完成后請小組派代表說一說自己小組分類的方法,并說明理由。

引導學生說一說還發現了什么。 (3)想一想有哪幾種分法

教師出示自主練習第三題圖,學生先獨立完成,然后在組內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請有代表性的組派代表介紹分法并說明理由。其他同學進行補充

5、全課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數學知識?你還能說一說生活中還有哪些時候能用到分類的知識嗎?”

培養在生活中運用數學知識的意識。

6、課外活動

回家幫助家人分類整理物品,并和家人說一說自己分類的方法,請家人給你評價。 培養學生熱愛勞動和關愛長輩的情感。引導學生在生活中運用數學知識。 注重評價方式靈活化、過程化。 教學后記:

媽媽的小幫手

分類與比較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比較“厚薄”,引出對長短、多少、大小等比較。

2、經歷具體分類活動的過程,初步體驗分類結果在同一標準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標準下的多樣性。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初步養成整理物品的習慣。

3、在分一分,比一比的活動中,讓學生形成初步的觀察、分析、比較的能力。

4、在教師的引導下,能在日常生活中發現并提出有關分類、比較的簡單數學問題。并能初步匯報和交流自己的想法。 教學準備:多媒體—主題圖、

教學重點:重點是學習按指定標準或自定標準讀對物品進行分類。 教學難點:難點是能提出有關分類、比較的簡單數學知識。 師生雙邊活動:

一、

導入:

師:同學們,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小明最近搬新家了。小明邀請大家到他家去做客,你們想到他家去參觀嗎?(出示放大的主題圖) 師:瞧,這就是小明的家。誰能說說小明家都有什么

利用小明搬家導入本課,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以及學習數學的愿望。

二、

學習比較、分類:

1、

引導學生體會分類的意義。課件出示例題圖片。 教師引導:小明說“媽媽的衣服真多呀!”他是怎么知道的? 學生分組討論,自由發表見解,教師巡視、指導學生活動。 教師小結:“因為媽媽的衣服最厚所以小明知道媽媽的衣服最多。那么除了可以比較誰的衣服最多,還可以比較什么呢?”

學生自由發表見解??赡艹霈F以下幾種比較: ①、誰的衣服最長?誰的衣服最短?; ②、媽媽和小明誰高誰矮?; ③、哪邊的馬大?哪邊的馬小?; ④、哪個水晶球大?哪個水晶球小?; „„

2、師:小明搬家之后,除了幫媽媽整理衣服,他還能幫媽媽做什么?

對于學生說出的例子,如果可以運用分類的知識,就引導學生進行分類,并說說自己分類的方法。學生可能想到的:

①、幫助媽媽整理廚房里的碗筷; ②、幫助媽媽整理客廳的里的物品; ③、幫助媽媽整理勞動工具; „„

教師小結:“看,生活中處處都能用到數學知識。其實,分類的知識不僅僅在這方面有用,還有許多用處呢!”

3、解決問題

①、哪本書最多?教師出示自主練習第一題圖,學生獨立思考完成。完成后請學生說一說自己圈的,并說理由,與其同學進行評價。 ②、比一比誰輕?誰重?。 教師出示自主練習第二題圖,學生討論完成。完成后請小組派代表說一說自己小組分類的方法,并說明理由。

引導學生說一說還發現了什么。 ③、哪團線長?你還能比較什么?

教師出示自主練習第三題圖,學生先獨立完成,然后在組內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④、在適當的(

)內畫對勾。 ⑤、誰拿最合適?

請有代表性的組派代表介紹分法并說明理由。其他同學進行補充。 練習時,組織課堂上的實踐活動,由教師、大同學、小同學進行比較。在兩兩比較的基礎上,最后通過推理得出誰的手最長。

對物體的比較,有直接比較,還有借助生活經驗進行推理比較。

4、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數學知識?你還能說一說生活中還有哪些時候能用到分類的知識嗎?”

引導學生進行總結。培養在生活中運用數學知識的意識

5、課外活動

培養在生活中運用數學知識的意識回家幫助家人分類整理物品,并和家人說一說自己分類的方法,請家人給你評價。

培養學生熱愛勞動和關愛長輩的情感。 引導學生在生活中運用數學知識。 注重評價方式靈活化、過程化。 教學后記:

三、走進花果山

信息窗1——10以內數的加減法(一) 教學目標

1、能初步理解加法的含義,知道把兩個數合起來用加法計算。

2、初步學會從實際情境中提出問題,并能運用所學的10以內數的加法來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發展應用意識,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3、在與同學交流的過程中,培養合作意識,初步學會有條理地表述自己的操作和思考過程。

4、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探索的欲望。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每人10個圓片

教學重點:學習10以內兩數想加的計算方法

難點:理解10以內兩數相加的計算方法思考兩個數相加的算法 教學過程:

活動程序與教師提示 活動內容 關注要點 活動

(一)

1、師:在我們中國有一個神通廣大的神話人物,他一個筋斗能翻十萬八千里呢!猜猜他是誰?他和他的小猴子們住在哪里呀?想不想到花果山去看看呀?多媒體出示:(花果山的圖畫,里面蘊藏著加法的信息)

2、引導學生看畫面,說說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

師:畫面上有一個十分好奇的小朋友,他正在提出問題呢!你能回答他的問題嗎? 學生觀察畫面,對整幅圖有一定的感受。 鼓勵學生認真觀察,找出問題并進行思考。

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動畫人物來引入新課,能及時地調動起學生學習數學的濃厚興趣。 學生充滿興趣的仔細觀察圖畫,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 能夠通過觀察發現“一共有多少只小猴子”這個問題。 活動

(二)

1、能利用你手中的材料解決這個問題嗎?自己試試看。

2、把你的想法和其他小朋友交流交流,好嗎?

3、哪個小組來交流你們小組的想法?

4、師:大家的想法都很好!當我們要把兩個數合起來的時候就可以用這樣一種方法,你猜,是什么方法?對!加法!(板書)

師教學加法的算式及加法的讀法與寫法。

學生通過操作學具,或畫圖利用以有的知識想一想,數一數。 在小組交流的過程中,學生表達自己的操作過程和想法。 全班交流的過程中,學生可能會用多種方法來解決自己提出的問題,教師適時引導出加法的含義??赡艹霈F多種方法: 直接去數: 用數的組成: 用圓片擺一擺

在引出加法的算式和加法算式的讀法及寫法時,把自主權放給學生,讓學生自己來發現,來探討。

學生通過獨立的操作進行探索及思考。

在討論交流中,能夠探索出多種算法,在與同學的交流過程中,有較強的合作意識并能有條理地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操作和思考的過程。 掌握加法的讀、寫方法。 活動

(三)

1、 繼續觀察畫面,你還能提出用加法解決的數學問題嗎?

2、 小朋友們提出了這么多的問題,我們先來解決哪一個?(選一個集體解決)

3、 你會解決哪個問題?

4、 剩下的問題小組在一起解決。 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有:

(1)

天空中一共有幾只小鳥? (2)

一共有幾個桃子?

(3)

紅花和黃花一共有幾朵? (4)

一共有幾個小朋友? (5)

一共有幾朵白云? 指名回答集體訂正。

指名回答后說說自己的想法。 小組在一起交流。

鼓勵學生從圖中提出用加法解決的數學問題。

學生用所學的知識來解決問題,進一步加深對加法的認識。 通過交流進一步理解加法的意義。 在小組內發表自己的意見。 活動

(四)

1、(多媒體出示:第一題)師:瞧!小猴子們發現了什么?原來是一群有趣的螞蟻,他們在干什么呢?你想問什么?你會解答嗎?

2、(多媒體展示第三題)師:咱們來一次小比賽,看誰做的又對又快!

3、數學游戲。 師:咱們用我們靈巧的雙手,做一個有趣的游戲。想做嗎?來,誰先和周老師做游戲?(師伸出手指說:我出3,生再出一個數:我出4。兩個人把手指合在一起:3+4=7)

4、師:這節課咱們游覽了花果山,小朋友們在這里玩的高興嗎?能說說你有什么收獲嗎? 生觀察畫面提出問題,獨立解答。 直接寫在書上。 師生做,再生生做。

學生談自己本節課的收獲。 能看懂圖意,正確解答。

能正確的計算10以內數的加法。

用游戲的形式激發學生的興趣,并進一步鞏固加法的知識。

學生自己對本節課做一個小總結,有利于他們對所學知識做一個整理與回顧。 課后反思:

走 進 花 果 山

信息窗2—野餐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景,進一步體會加法的意義,初步了解交換相加兩個數的位置得數不變. 2學習有關0的加法,鞏固加法的意義和基本的口算方法。

3、初步學會從實際情境中提出問題,并能運用所學的10以內數的加法和有關0的加法解決實際問題. 4、在與同學交流的過程中,培養合作意識,初步學會有條理地表述自己的操作和思考過程。 5、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好奇心。 教學準備:投影片

教學重點難點:培養問題意識,進一步理解體驗加法的意義 教學過程:

活動程序與教師提示 活動內容 關注要點 活動一

師:小猴子們和小朋友來到了花果山,玩的可高興了,可是小朋友玩累了,他們準備開始野餐了,小朋友想知道他們都帶什么好吃的了嗎? (出示投影片:課本31頁的野餐圖) 引導學生看圖,初步理解圖意。

1、師:你們看這些小朋友帶什么了呀?

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小組長要分火腿腸了,他提了一個問題:每人一根火腿腸需要幾根呢? 你能直接算出需要多少根火腿腸嗎? 那到底有多少個學生呢?

學生觀察畫面,對圖畫有一定的感受。 讓學生暢所欲言

學生先自己思考 ,然后進行交流

學生可能會說:看看一共有多少個學生就知道需要多少根火腿腸了 學生自己列算式,可能會 列出兩個算式: 4+3=7(個) 3+4=7(個) 比較這兩個算式有什么特點 直接切入課題

學生能夠仔細觀察圖畫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 初步鍛煉學生的換位思考,解決實際問題.

讓學生通過觀察發現交換兩個加數的位置,得數不變的規律. 活動二:

剛才我們知道了每人分一根,需要7根火腿腸,那你們還能提出這樣的問題嗎? 師板書問題

師:你想解決哪個問題? 再仔細看圖 學生可能會提:

4、

一共有幾只小猴? 2、一共有幾個桃子? 3、一共有幾罐飲料?

4、黃花和紅花一共有多少朵?

讓學生自己獨立的嘗試列式計算,再交流算法

在解決第2個問題時,要讓學生說一說為什么這樣列算式, 培養學生敢于大膽發言的好習慣 使學生進一步體會算法多樣化 讓學生掌握0的加法的計算方法 活動三:

師:小朋友我們一起做個伸手指列算式的小游戲,怎么樣?游戲規則是這樣的:請一個小朋友跟老師一起一邊演示一邊講解,同桌兩個小朋友每人任意伸出幾個手指(最多伸5個,不伸表示0)說出你們倆手指數相加的算式,誰搶先說對誰就贏。 剛才小朋友做游戲搶答的非常好,老師這里還有一些算式卡片,不知小朋友能不能直接說出得數呢? 同桌倆做游戲

出示:4+1=

5+4= 1+4=

4+5= 6+2=

2+6= 6+0=

0+6= 讓學生齊答或者開火車回答

通過練習,加深有關對加法知識的理解,以及加法口算的速度. 加深對加數交換位置,得數不便變的理解. 活動四:

小朋友真厲害,相信做書上的自主練習肯定不成問題,是嗎? 打開課本第33頁 第1和第2題

小朋友這節數學課,高興嗎?為什么? 先說題意,然后獨立完成交流結果 讓學生進行總結

教師對學生的結果進行評價

能用自己的話說出本節課的主要學習內容. 課后反思: 走進花果山

信息窗3——游水簾洞 教學目標

1能初步理解減法的意義,正確計算10以內數的減法。

2初步學會從實際情境中提出問題,并能運用所學的10以內數的減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發展應用意識,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3在與同學交流的過程中,培養合作意識,初步學會有條理表述自己操作和思考過程。 4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好奇心。 教學重點:讓學生正確計算10以內數的減法。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解決10以內數的減法實際問題和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準備:投影圖片。 師生雙邊活動: 一 出示圖片,引導學生看圖,初步理解圖意。 1教師引導學生看圖,說說圖中提出的什么問題。 2你能指著畫面具體說說知道了什么?可以求什么? 二 解決出現的問題。

1自己利用學具解決剛才提出的問題好嗎?自己試試看。 2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組中進行交流嗎? 3小組在全班交流。 4教學減法算式。

從7里面去掉4,用減法計算。你能試著寫出減法算式嗎?

根據學生的回答列出減法算式,7-4=3,介紹“—”符號,教讀算式,生練讀。 三 繼續解決問題。

1繼續觀察畫面,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2我們先來解決“跳進洞里幾只猴子”,你會列式嗎?反饋并訂正。 3“樹上還剩幾個桃子”相信同學們一定會解答。 四 擴展練習

1你能在小組中說說圖意嗎?該怎樣解答? 2自主練習的第2題與同位說一說該怎樣解答? 3看看誰做得又對又快。

4小雞回家,看看那位同學能夠幫助小雞回到自己的家。 五 全課總結. 教學后記: 走進花果山

信息窗4——小猴子下山 教學目標:

1鞏固已學過的10以內數的減法。

2正確解答相同的兩個數相減的減法問題,讓學生借助學具操作,體會相同的兩個數相減得數是0的道理。

3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正確解答相同的兩個數相減得數是0的算式。

教學難點:通過借助學具操作,算出得數,體會相同的兩個數相減得數是0的道理。 教學準備:學生準備小棒、師準備投影片。 師生雙邊活動:

一、 導入:

在花果山上有一群猴子,有一天他們下山來,看見一棵樹上結滿了又大又紅的桃子。一只頑皮的小猴子就提著籃子來摘桃,你想知道小猴子摘桃子的結果嗎?請看投影片。 二 、出示“小猴子下山”的投影片讓學生仔細觀察。 談自己看到了什么?學生自說說,然后小組內交流。 三 、引導學生看圖,根據圖意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同桌悄悄說說。同桌互相合作學具解答自己剛才發現的問題。

四、 全班交流自己是怎樣解決發現的問題。 生說算式,師板書。

五、 操作學具 通過學具操作,著重讓學生理解從一個數里減去0的含義,體會一個數減去0得數還是原數的道理。

六、 擴展練習

1、同桌互相說說40頁第1題的圖意,并列出算式解答。

2、誰能又準又快地計算41頁的第2題。

3、小組討論第3題,根據圖意如何列4個不同的加減算式。

4、看圖能正確流利地講一個有關的數學故事。(小組合作探討)

七、 學生總結本節課的所學內容。 教學后記:

走進花果山

信息窗6——小猴學釣魚 教學目標:

1、能初步理解加減混合的含義,學會10以內加減混合運算。

2、能從實際情境中,理解加減混合的意義,并能用所學的10以內加減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發展應用意識,積極參加學習活動,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投影片

多媒體課件

學具

教學重點難點:理解加減混合的意義,掌握算法 教學過程:

活動程序與教師提示

學習內容 關注要點 活動一

出示課件

(一)小猴學釣魚。

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圖中講述的故事,明白事情發展的過程。 誰能講一講圖中的故事并提出數學問題。

學生觀察畫面,對整幅圖有一定的感受,講一講圖中的故事。 啟發學生提出:“有5只小猴子學釣魚,跑了3只,又來了1只,現在有幾只小猴子?” 學生能仔細觀察圖畫,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引入對10以內數的加減混合運算的學習。 活動二

1、你能用學具解決剛才提出的問題嗎?自己試試看。

2、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組里進行交流嗎?

3、那一個小組來交流一下?

4、列式計算

你能根據剛才擺的方塊列出算式嗎?

學生通過操作學具,加深對圖意的理解,想一想,算一算。 在小組交流的過程中,表達自己的操作過程和想法。 全班交流,可能出現的方法有:

1、小方塊來擺一擺,從5個里面拿去3個再加上1個。

2、用5個方塊加上1個,再減去3個。

3、直接口算答案。

學生嘗試用算式解決問題的方法??赡芰械乃闶接校?5-3+1

5+1-3 (并口算出結果) 學生能通過操作學具先進行獨立的探索。

在討論交流中,能夠探索出多種算法。在與同學交流的過程中,有較強的合作意識并能有條理地、清晰地表述自己的操作和思考過程。

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方式解決提出的問題,鼓勵算法多樣化。

5、誰能說說算式中各數代表的什么意思? 引導學生用:“先算„„再算„„”的格式表示運算順序。 初步認識加減混合運算,要從左往右依次計算的順序。 活動三

1、繼續觀察畫面,你還能提出哪些可以用加減混合計算的數學問題? 教師根據學生的提問板書:現在魚缸里有幾條魚?(列式)

2、誰能說說魚缸里小魚的條數是怎么變化的,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讓學生自主探索根據自己的理解,獨立列式計算,理解有困難的可以根據圖意擺學具,再列式。

學生列出3-1+2=4或 3+2-1=4都是合理的。

學生用“先算„„后算„„”的格式表達運算順序。 學生先獨立解答然后在小組交流鼓勵學生,發現問題,并自己解決鞏固前面所學的加減混合運算,加深對加減混合運算意義的理解。 活動四—自主練習 第1題

看圖想一想小朋友手中現在有幾個氣球? 第4題

小羊可以踩哪些石頭過河? 第6題

看圖講一個數學故事。 全課總結(略)

通過解決問題,來加深對加減混合運算順序的理解。 鞏固加減混合運算的口算方法。

進行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的綜合練習。 引導學生進行總結。

思維的角度不同列出的算式也不同,只要學生說的有道理都可以。 激發興趣,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只要學生編得合理有趣,都要表揚鼓勵。 能用自己的話說出學習的主要內容。 教學反思:

走進花果山—數學廣場 教學目標:

1、結合現實場景,發現事物中隱含的規律,對數字、圖形、物體等的排列規律有初步的了解。

2、經歷探索、發現規律的過程,初步體驗尋找事物規律的思考方法,形成初步的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

3、能運用簡單的規律解釋現實中的現象,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在與他人的合作交流中感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活動程序與教師提示 活動內容 關注要點 活動一 教學例題 出示課件。 教師引導:“生活中有好多東西都特別有趣。請小朋友看看這幅圖片,告訴老師你發現了什么?”

教師小結:我們剛才就是在――找規律。 教師組織學生觀看圖片。 讓學生仔細觀察,認真思考。

請多位學生從不同方面說說自己的發現。 出示課題:走進花果山――數學廣場。

讓學生熟悉類似的事物,為發現規律作好準備。 活動二

教師組織學生觀看課件,提出問題:“你發現了什么?” 教師小結:“圖中你都發現了什么 ?”

教師組織學生觀看一組本校有規律排列的景物的圖片。 讓學生仔細觀察,一邊思考,一邊與其他同學討論。 請一位學生說說自己的發現。

引導學生發現事物都有自身的規律。 發現熟悉的事物中隱含的規律 解決問題

1、涂涂畫畫

2、填一填

3、你能接著畫下去嗎?

4、想一想,畫一畫。你能接著畫下去嗎?

5、找規律。

6、請你按2-10的順序走。

教師出示試試做做第一題圖,前兩小題學生獨立完成,第三小題學生討論完成。 完成后請三位學生分別說一說自己做的,并說明原因。 教師出示試試做做第二題圖,學生獨立完成。 完成后請多位學生說一說自己做的,并說明原因。

教師出示試試做做第三題圖,學生先獨立思考,再小組討論。 完成后請小組派代表說一說自己小組做的,并說明其中的規律。 教師出示試試做做第四題圖,學生可獨立思考并完成。 完成后請一位學生說一說自己接著畫什么,并說明理由。

教師出示試試做做第五題圖。學生先獨立完成然后在組內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請有代表性的不同小組上臺交流。 其他同學補充。

教師出示試試做做第六題圖。先引導學生觀察算式的排列情況,發現其中的排列規律,然后獨立完成。

請多位同學上臺交流。 能正確做出并說明理由。 能夠很快找出題的規律。

能獨立思考,不盲目做題。找出正確規律。 能有條理的思考問題。

能仔細看圖,認真聽別人發表意見。

引導學生有序地思考,盡可能找出更多的路來。 全課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

“你能說一說你發現生活中還有哪些事物是有規律的嗎?” 引導學生進行總結。

使學生體會到事物中隱含的規律。 能用自己的話說出學習的主要內容。 能舉出實際例子。 知識擴展

“我們已經知道事物都有自己的規律。請你找找我們身邊這些物體的規律。” 進一步體會事物各自的規律。 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 課后反思

青島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4單元備課 第一課時

課題:誰的手兒巧—認識圖形 內容:一年級數學上冊第57-58 教學目標:

通過觀察實物和模型,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圓柱和球等立體圖形,知道這些形體的名稱,并能辨認和區別這些形體。

在拼、擺、摸等探索活動中,培養初步的觀察、比較、抽象思維能力,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 在觀察、操作活動中,感受立體圖形與生活的密切聯系,能對身邊與立體圖形有關的事物產生興趣。培養用數學眼光觀察周圍事物的意識。

教學重點:經歷對實物的辨別過程,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 教學難點:培養初步的觀察、比較、抽象思維能力,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 教學過程: 新課引入:

師:小朋友在家里都和爸爸媽媽一起玩過搭積木的游戲。屏幕顯示:小朋友搭積木圖。同學們想不想搭積木?現在,我們也準備了一些積木,同學們想搭什么就搭什么,看你還能發現什么,看誰發現的多!

二、創設情景,自主探索:

(一)拼一拼,搭一搭。

(學生小組間可合作進行操作活動,然后匯報拼搭出的形狀,并說明自己的發現) 小組活動時同時放音樂,增強氛圍,教師巡回指導。 小組進行匯報。

生:旅館、幼兒園、別墅„„

師:你們搭的真棒,真是一群小建筑師。你們在搭的過程中都用了哪些形狀的積木? 生:圓柱、長方體、正方體„„

師:你們在搭積木的時候,是不是發現有些積木特別愛滾動?拿起來看一看是什么? 生:球、圓柱。

師:從積木中找出形狀不規則的積木,教師一邊示范一邊指點學生找。我們一塊研究剩下的積木。據你搭建積木過程中的觀察分分類。

(二)分一分。

學生分組分類,教師指導。 指名學生分類,投影顯示。 讓學生說說分類的原因。

學生甲:長方體的面是平的,很光滑,它們的角很尖,它們是長長方方的。 學生乙:正方體的面是平的,很光滑,它們的角很尖,它們是正正方方的。 學生丙:球的形狀象個皮球,面是曲的。

學生?。簣A柱的形狀像個筒,它的兩頭是圓的,它上下一樣粗,它的中間圓的,很光滑,像個柱子。 教師:“剛才我們認識了這四種形狀的物體。” 教師板書: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 拓展應用。

學生拿出學具盒放到面前,打開。

教師:里面有沒有這四種形狀的物體?有圓柱嗎、球、長方體、正方體嗎? 讓學生數出8個小正方體,放在自己面前。

師:用8個小正方體搭成一個長方體??凑l搭的好?

指名學生到前面演示。有沒有不同的擺法?對于學生的擺法教師要及時給予肯定。 師:用8個小正方體,能擺一個更大的正方體嗎? 指名學生到前面演示。 要求學生把學具收拾好。

師:這四種形狀物體的立體圖形是什么樣的?屏幕出示。 在生活中,你還能找到這些形狀的朋友嗎?

教師出示自主練習第1題,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舉例子。 教師小結:“看,生活中處處都能有這些形狀的朋友??梢?,認識物體的作用可真不小!”

(四)課間休息

1、“老師說四種物體的形狀,你來想他們的模樣。”同時放音樂。

2、教師說名稱,讓學生從桌子上摸出這些物體,舉給老師看。

3、請學生在封閉的口袋里摸,并說出它的名字。

4、小組之間進行摸物體游戲。

三、教師總結。

這節課同學們有什么收獲?可以師生共同總結。

四、布置作業。

教科書59頁第2題。 教后札記

1.通過觀察實物和模型,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圓柱和球等立體圖形,知道這些形體的名稱,并能辨認和區別這些形體。

2.在拼、擺、摸等探索活動中,培養初步的觀察、比較、抽象思維能力,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

3.在觀察、操作活動中,感受立體圖形與生活的密切聯系,能對身邊與立體圖形有關的事物產生興趣。培養用數學眼光觀察周圍事物的意識。

第2課時

課題:誰的手兒巧—認識圖形練習課 內容:一年級數學上冊60~61頁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鞏固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認識,能夠進行辨認和區分。

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比較、抽象思維能力,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感受立體圖形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用數學眼光觀察周圍事物的意識。

3、在與同伴交流的過程中,初步培養合作意識。培養學生自我評價、自我反思的意識。 教學重點:辨認和區別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等立體圖形。

教學難點:感受立體圖形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用數學眼光觀察周圍事物的意識。 教學過程: 復習導課: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認識了四種形狀的立體圖形,下面請與你的同桌互相交流一下,并從學具中找出相應形狀的物體。

學生同桌之間進行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鞏固練習:

教師出示自主練習第4題。說一說,你想怎樣擺下去。

此題是找規律的題目,讓學生獨立思考完成。完成后請學生說正確答案,并說出理由,其他學生進行評價。如完成有困難的學生,可利用學具動手擺一擺、說一說。

2、出示自主練習第5題。分類練習旨在對前面所學的分類知識進行鞏固。 可先讓學生觀察第一組為什么圈出“白菜”,再按照這一提示依次把下面三組圈出來。圈完之后,組織學生交流各自的想法。要重視對第

三、四組物品分類的練習。

也可讓學生討論完成,完成后請小組代表說說自己小組圈的方法,并說明理由。 出示自主練習第6題。

通過擺方塊活動,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空間意識,鞏固所學知識。練習時,可讓學生照著練習中提供的形狀先想一想,再用學具擺一擺,也可以擺出其他的形狀,然后想象著數出方塊的個數,并交流各自的數法。

補充練習:教師教學用書79頁第7題。 學生獨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進行評價。 整理評價

1、完成“我學會了嗎”,數一數、填一填。 讓學生獨立完成,學生獨立地分類數出各種形體后,填寫簡單統計表。了解學生對本單元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情況,對學生的情況進行評價。特別注意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有針對性地指導。

2、豐收園。

說說今天我們練習了什么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用到過我們所學的知識嗎?今天你的表現怎樣? 課外作業

用形狀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物品,搭出你想象的物體,并介紹給你的同伴聽。 觀察生活中形狀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物品。 教后札記

1、通過練習鞏固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認識,能夠進行辨認和區分。

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比較、抽象思維能力,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感受立體圖形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用數學眼光觀察周圍事物的意識。

3、在與同伴交流的過程中,初步培養合作意識。培養學生自我評價、自我反思的意識。 教學重點:辨認和區別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等立體圖形。

教學難點:感受立體圖形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用數學眼光觀察周圍事物的意識。

五、海鷗回來了教學設計 課題:海鷗回來了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小學數學第一冊(青島版)教科書第62--63頁,11--20各數的認識。 教學目標:

1、借助學具操作,認識11--20各數。

2、正確書寫11--20各數,正確認識計數單位“個”、“十”

和數位“個位”、“十位”

。

3、經歷動手操作初步認識計數單位以及11--20各數的過程,初步體驗計數的發展和作用,形成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4、結合現實活動學習認數與計算,培養環保意識,提高學習興趣。 教學過程:

一、創設激嗨!圣誕節快樂! 有一伙人在四處打聽你,還說逮住你不會輕饒你,他們一個叫財神,一個叫順利,領頭的叫幸福!我問過煩惱了,它根本不愛你,還說永遠不理你,讓我轉告你不要自做多情!還有健康讓我帶封情書給你;它暗戀你好久了并且一生不變!提前祝你:新年快樂要發給二十個人你這一年就會財源滾滾,如果刪除不發,那你這一年就會破財。發吧!我也被逼的,誰叫你人緣好情,引入課題

小朋友,你們喜歡大海嗎?今天老師領你們到海邊去看一看,好嗎? 教師出示:“海鷗回來了”的掛圖,引導學生觀察圖上有什么?看到圖,你想知道什么?提出你們的問題。

學生看掛圖感受大自然的美麗,根據圖片可能提出的問題有: 沙灘上有多少只海鷗?天空中有多少只海鷗? 巖石上有多少只海鷗? 水中有多少只海鷗? 沙灘上有多少位小朋友?

二、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

1、學生自己數沙灘上有多少只海鷗?并匯報自己的結果與過程。教師可提倡學生多種數法,只要數的正確就可以。

2、教學認識11和數位 (1)、如果用一根小棒表示1只海鷗,沙灘上的海鷗要多少根小棒?同學們快來擺一擺,擺完后并觀察小組內各同學擺得是否與你的相同?若有不同,你認為哪種擺法好,為什么? 學生通過動手操作,觀察交流體會比較可能想到把10根放在一起,1根獨放,這樣便可以一眼看出11根。

教師在投影儀上展示出10根在一起,1根獨放的結果,加深學生的認識。 (2)、學生看著展示結果說一說:11里面有幾個十和幾個一? (3)、10根表示1個十,它對著的位置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十位”。十位表示有幾個十,這1根對著的位置也有一個名字,叫“個位”,個位表示有幾個一。 (4)、怎樣用計數器表示“11”呢?

學生在自己的計數器上拔珠表示,并說出自己是怎樣拔的?教師最后總結:有1個十,就在十位上拔1個珠子,這1個珠子表示1個十;有1個一,就在個位上拔一個珠子,表示1個一。 (5)、教學“1”的寫法

有1個十,在十位上寫1,有1個一,在個位上寫1。學生在田字格中練習,教師巡視指導,并選出較好的展示給學生們,其余同學模仿書寫。

3、教學認識19 我們來看“天空中有多少只海鷗?”學生可以數一數,擺一擺,拔一拔。然后分組匯報自己的發現與意見,討論怎樣一看就知道“有多少只海鷗?”那就寫出來,教師指導學生練習“19”的書寫,

4、教學20的認識

剛才天空中有19只海鷗,現在又飛來一只海鷗,一共有多少只海鷗呢?學生數一數,答20。那20,我們應怎樣擺,怎樣拔?學生操作??赡艹霈F1個十和10個一組合,在計數器的十位上撥1個珠,而在個位上撥10個珠,也可能出現在2個十放在一起,或要計數器的十位上直接撥2個珠,這樣教師要及時鼓勵和引導學生要善于思考,找出最快最好的表示方法。

三、鞏固練習

1、小組內撥珠比賽,一個小朋友說

11、12„„20,其余小朋友撥珠。

2、找朋友。教師發給學生數字卡與1個十和3個一,8個一和1個十,2個十,1個十和6個一,1個十和1個一,分組活動找到自己相同的朋友。

四、總結 這節課,你們知道了些什么?學會了什么?認識了哪些新朋友?你還想了解什么?請學生上臺說一說,講一講,寫一寫,畫一畫。

教后記

1、借助學具操作,認識11--20各數。

2、正確書寫11--20各數,正確認識計數單位“個”、“十”

和數位“個位”、“十位”

。

3、經歷動手操作初步認識計數單位以及11--20各數的過程,初步體驗計數的發展和作用,形成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4、結合現實活動學習認數與計算,培養環保意識,提高學習興趣。

課題:海鷗回來了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小學數學第一冊(青島版)教科書64頁,20以內不進位加法與不退位減法、估算。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實例,能正確口算十幾加幾(不進位)、十幾減幾(不退位)的加減法 ,知道加減法各部分的名稱。

2、結合圖片,了解估算,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滲透估算思想。

教學過程:

一、20以內不進位加法及各部分名稱

師:小朋友看,沙灘上有多少位小朋友?小朋友可以用自己的表示方法表達出來。學生回答:有12位。

師:看,現在又從遠處跑來了3位小朋友,現在一共有幾位小朋友?同學們根據以前我們的知識,能否列出算式?

1、擺小棒

學生可能列出12+3= 和3+12= 兩種算式,那么這兩個算式哪個正確,我們看它們結果是否相同,小朋友先用小棒擺一擺。學生可能一根一根的擺放,也可能把10根放在一起,2根放在一起,然后把3根放在2根邊,加起來共計15根,也就是12+3=15。也有部分學生先擺3根,再擺2根,最后放10根,也是15。即3+12=15。教師在此過程中,巡視指導,有擺放小棒有困難的學生要及時提示。學生說出自己計算過程:2+3=5,10+5=15,3+2=5,10+5=15。

2、計數器

學生撥計數器計算12+3= 或3+12= 。學生獨立撥,小組交流、討論,選出自己認為最好的撥法,然后匯報加的過程。

3、加法各部分的名稱

教師板書12+3=15。12有名字叫加數,3的名字叫加數,15的名字叫和。因為12叫加數,3也叫加數,因此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即12+3=15, 3+12=15。(板書:加數+加數=和)

二、20以內不退位減法及各部分的名稱

小朋友看,巖石上原來有17只海鷗,飛走了4只,現在巖石上有多少只海鷗?(有13只)是怎樣得出來的?小朋友根據以前減法知識,能否列出一個減法算式?

1、擺小棒計算

學生可能列出17-4= ,小朋友可以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擺一擺17減4等于幾? 生:我擺17根,再在17根里拿走4根,剩下13根,也就是現在巖石上有13只海鷗。 生:我擺17根時,10根一起,7根在一邊,我在7根中拿走4根,剩下3根,再用10根加3根就是13根,即7-4=3,10+3=13,所以現在巖石上有13只海鷗。

2、撥計數器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交流、討論,展示自己撥珠的過程,并選一名學生匯報自己小組撥珠的過程。

3、20以內不退位減法各部分的名稱

同學們都知道17-4=13,在加法中每個數字都有自己的名字,那么減法中有沒有呢?有那么叫什么呢?

17叫被減數,4叫減數,13叫差,即被減數—減數=差

三、估算

教師出示小方塊,請學生看看,說說大約有幾塊,學生回答,4塊、5塊、6塊,那么我們再來數一數,1塊、2塊„„5塊。教師再出示一大堆方塊,請學生根據以上經驗,估算一下大約有多少塊? 生:30塊 31塊 40塊 45塊 35塊 那么我們讓一名學生上來數一數,共計多少塊? 5塊、10塊 „„ 40塊

象這樣我們從實際出發,用眼看大約有多少的過程叫估算。

四、鞏固練習 估一估,數一數 65頁第5題

五、總結

本節課你學會了什么?請小朋友們說一說。 教后札記

1、結合具體實例,能正確口算十幾加幾(不進位)、十幾減幾(不退位)的加減法 ,知道加減法各部分的名稱。

2、結合圖片,了解估算,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滲透估算思想。

課題:海鷗回來了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小學數學第一冊(青島版)教科書65—67頁,11—20各數的認識。 教學目標:

1、繼續練習數出數量在11—20之間物體的個數,提高準確率。

2、通過各種活動充分認識記數單位“ +” 和“—” ,明確11—20各數是有兩個數位組成的。能正確比較20以內數的大小。

3、能用20以內的數描述事物,體會數與生活的聯系。 教學重難點

明確11---20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教具準備:

計數器、數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集體數數,穩定情緒。

1、從0數到20,從20數到0。(建立數序概念)

2、男女生做接數游戲,可以2個2個的數或3個3個的數。(建立規律概念)

3、師生共做說寫數游戲。教師說數,學生寫數。(使學生養成認真聽、寫數的習慣)寫后同桌交流。

二、教師操作,加強數位練習

1、教師用計數器撥數,學生說出所撥數及數位。

如教師撥17,學生答17的個位上是7,表示7個一。十位上是1,表示1個十。(反復練習,增強數位、數的組成及數的意義的認識)

2、師生做猜數游戲

①1個十和5個一是(

)

②十位上是2,個位上是0,這個數是(

) ③比14大,比16小的數是(

) ④13的左邊是(

)右邊是(

)

三、學生操作,加強交流意識

1、學生用小計數器,每人撥一個數,并比較大小。 如,甲撥15,乙撥18。 甲說我的15比你的18小 乙說我的18比你的15大

......

2、學生用學具數字卡片做猜數游戲(20以內)

如,學生甲出示卡片11,學生乙說我要出的數比你的大的多。甲猜20,19,18......

四、指導學生完成教科書第6--9題------全能練習

1、教師先指導每一個學生明確題意,再讓學生完成。

2、教師巡回指導,并重點指導學困生。

五、拓展練習(完成67頁圖畫內容)——拓展思維練習

1、指導學生看圖,說一說圖中都畫的是什么?

2、估一估大海里的海鷗和船只各有多少只?

3、鼓勵學生提出數學問題。

六、課堂總結:

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這些數學知識可以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你愿意試試嗎?老師愿意隨時幫助你!下節課我們繼續共同探討。 教后札記

小學數學教案范文第2篇

任意寫一個數,例如35902,數出這個數中的偶數個數、奇數個數及所有數字的個數,就可以得到2(2個偶數)、3(3個奇數)、5(總共5位數),用這3個數字組成下一個數字串235,對235重復上述程序,就會得到

1、

2、3,將數串123再重復進行,仍得123,于是便進入“黑洞”了。

自己隨意寫一個長一些的數試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宮格:

?

小學數學教案范文第3篇

1、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師:請大家先觀察下列生活中一些現象(多媒體演示),再回答問題:

(1)一位外地教師問小王裘村中學在什么位置?小王告訴他從裘村汽車站出發,往東走1000米,再往北走50米,就是裘村中學。

(2)張師傅來教室替女兒拿學習用品,鄔老師告訴他:你女兒坐在第三列第五行。

3)一艘漁船在汪洋大海中發出求救信號,我海軍快艇立即在A處測出該漁船在北偏東45度,距A點27海里處。

(4)中央氣象臺報告:2003年5月29日8時,第4號熱帶風暴“蓮花”的中心位置在北緯22.1度,東經125.8度。 問題1:

這些現象有何共同特點? 從這些現象中你能發現些什么? (讓學生思考三分鐘,允許相互討論)

2、合作研討,探索新知 生1:這些現象都是講“定位”。

生2:兩個有序實數對可以確定一點的位置。 生3:有多種確定位置的方法。

3、理性概括,納入系統

師:好!大家觀察得非常仔細,現實生活中經常會碰到定位問題,需要用數學去解決。

我們知道確定直線上一點的位置的方法是建立適當的數軸(參照系),怎樣確定平面上一點的位置?我們先來思考下面的問題:

問題2:

現象(1)提供了“定位”的一種方法,能否將其數學化? 生4:以裘村汽車站為原點,以正東方向為正方向,以50米長為一個單位長度建立數軸(x軸),再以x軸上表示20的點為原點,以正北方向為正方向,以50米長為一個單位長度建立數軸(y軸),則y軸上表示1的點就是表示裘村中學。 生5:兩條數軸的原點可以重合。

師:好!有公共原點且互相垂直的兩條數軸組成的圖形就是確定平面上一點位置的一種參照系-平面直角坐標系(揭示課題),此后教師結合圖形介紹:坐標系、原點、坐標平面、象限等概念及點的坐標特征(突出“有序”)。

4、指導應用,深化認識

師:現在我們應用直角坐標系來解決兩個基本問題。 (1) 已知點求坐標

問題3:

寫出圖中A、C、D、E、F、G各點的坐標(圖略)。

先讓學生個別學習(允許相互討論),再進行合作交流。(討論結果略) (2)已知坐標描點

問題4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標系,描出下列各點:

A、(4,3);

B、(2,-3); C、(0-4,-1);

D、(2,-2);

E、(2,0);

F、(0,-3); G、(1/2,-3/4);

O、(0,0);

先讓學生個別學習(允許相互討論),同時教師進行個別指導,再進行合作交流。(討論結果略)

5、縱橫拓展,鼓勵創新

師:我們從上述兩個問題中可以概括了這樣一個結論:平面上的點與有序數對建立了一一對應關系,現在請大家再思考兩個問題:

問題5 觀察直角坐標平面,回答下列問題? ①各個象限內的點的坐標有何特征?

②坐標軸上的點的坐標有特征:

③象限中角平分線上的點的坐標有何特征?

④橫坐標或縱坐標相等的點有何特征?

讓學生在“互動”中學習。(討論結果略)

問題6 請你舉出盡可能多的生活中應用平面直角坐標系的例子? 生6:應用平面直角坐標系可以記錄一天中溫度變化情況、

生7:應用平面直角坐標系可以記錄一天中股票漲跌情況。 生8:應用平面直角坐標系可以描述圖像上某一點的位置。

6、歸納小結,反思提高 (1)本課的全過程可以概括為:

具體問題(現象)抽象概括

圖形化 解釋應用 解決具體問題(現象) (2)解決問題的思想方法:

現實問題 數學化 數學問題 數學方法 數學問題的解 還原說明 現實問題的解。

(3)數學和自然和社會有密切聯系,我們碰到實際問題要善于用數學的觀點和方法去分析、解決;看到數學式子或圖形要善于給它賦于不同的現實意義。 (4)我們已經知道確定平面上一點的位置的方法有多種,請你提供盡可能多的方法確定汪洋大海中發現求救信號的遇險船只。(供課外思考)

小學數學教案范文第4篇

一、教材簡析:

本單元以“親情” 為主題,所有內容圍繞這一主題展開:在簡短的導語之后,以三字經的形式編寫識字課,既認了字,又使學生懂得要尊敬長輩、敬愛父母等道理。接著,編排了《看電視》《胖乎乎的小手》《棉鞋里的陽光》《月亮的心愿》等四篇課文,教育學生關愛他人,尊敬長輩,樂于助人。在語文園地里,安排讀讀背背中有反映溫馨家庭生活的短詩《鞋》;口語交際安排討論爸爸媽媽不讓自己做家務事該怎么辦。

識字二借鑒傳統的“三字經”的語言形式,利用“三字經”的押韻上口,好讀易記的特點,進行識字、寫字教學,同時對學生進行了傳統的愛長輩,愛家庭的教育。

《看電視》這首小詩描述了一家四口看電視時的情景。折射出家庭的溫情和尊老愛幼的風尚。整首詩以“奇妙”貫穿全篇,首尾呼應,內容生動有趣。

《胖乎乎的小手》課文通過一張畫著胖乎乎小手的畫,夸獎了蘭蘭愛勞動、關心長輩的好品質。 《棉鞋里的陽光》是這一單元又一篇充滿家庭溫暖的文章。文中的小峰看到媽媽對奶奶的細心體貼的照顧,想到為奶奶曬棉鞋,贊揚了尊老敬老的好風尚。

《月亮的心愿》 以月亮的心愿變化為線索,贊美了珍珍對媽媽的關心和體貼。

《語文園地二》我的發現意在讓學生發現“加一加”、“減一減”的識字方法。并用這樣的方法識記下面“我會認”中的字,把學過的識字方法及時運用。

二、教學目標:

1、 認識74個生字,會寫30個字。

2、 有感情朗讀課文,體會家庭中幼愛長,長愛幼的深情,并從中受到教育,懂得關愛他人。

3、 初步感知詩歌的韻律美,使學生喜愛詩歌。

三、教學重點、難點:

1、準確掌握本單元的生字,一類生字要求讀準、寫正確,會用新詞說話。

2、理解本單元內涵,培養學生從小學會熱愛家人、朋友的美好情懷,做一個善良懂事富有愛心的好孩子。

3、養成從小熱愛勞動,關心他人的美好品質。

4、說一說好孩子、好學生應該具有哪些優良。

5.看電視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認識“全、奇”等14個生字。會寫“爸、全”等6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家庭成員之間的親情。 3.初步感知詩歌的韻律美,喜愛讀詩歌。

教學重點:

認識生字,會寫6個生字,能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知道全家人在生活中應該相互關愛。

教學方法:以讀為主,讀中感悟。

教學用具;課文插圖,《看電視:范讀》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猜謎揭題

1、猜謎:

小小一間房,只有一扇窗, 唱歌又演戲,天天換花樣。 打一家用電器。

板書:電視。補上“看”。這就是我們今天要上的課文,我們一起把題目念一念。

2、談話:你們喜歡看電視嗎?都喜歡看哪些電視?你們的爸爸媽媽喜歡看什么電視,你們知道嗎?

3、過渡:(出示課文的插圖)這家人也愛看電視,我們就一起來聽一聽他們愛看什么電視又是怎么看的呢?

二、初讀感知

1、聽課文范讀,邊看邊標出自然段的段號。

2、學生選擇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和不理解的地方作個記號。

3、小組內互相請教,解決疑難。

4、全班交流。說說自己學會了什么,誰教會了自己什么,小組內有什么問題還沒有解決的。

三、自主識字

1、借助拼音自己嘗試著讀。

2、把自己認為覺得很好的那個生字教給其它的小朋友,老師幫助正音。

3、說說自己是用什么好方法記住這個生字的,

4、檢查學生掌握生字的情況。(去掉拼音打亂順序讀,開小火車讀,并給這個字找個朋友,組詞)

四、再讀課文

1、四人小組進行讀,讀給組里的同學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

2、個別讀,評議,要求在聽的時候注意聽讀的小朋友有沒有讀得不對的地方。

3、練讀,采用多種方式讀課文。比如:小組讀,男女同學對讀,分小節讀,全班齊讀。

4、進行比賽,學生評選出自己喜歡的朗讀者,加以鼓勵。

五、圖文結合

1、我們來看看這圖上有哪幾個人啊?他們在做什么啊?你覺得他們開心嗎?

2、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①我們現在來學習第一小節,有哪個小朋友覺得自己第一小節讀得特棒的要想讀給大家聽一聽的呢?

②以“奇妙”設立縣念:這家人看電視有哪些奇妙的事呢?咱們下節課再來學習吧!

第二課時

一、朗讀感悟

1、學習第二小節 ①請學生讀第一小節。

②接下來我們就要看看這家人看電視到底有什么奇妙的。 ③同桌再讀第二小節,想想奇妙在什么地方?兩個人討論討論。

④請學生發言,說說自己的發現。(身為足球迷的爸爸愛看球賽,卻關掉球賽,換成京劇。) ⑤齊讀第二小節。

2、學習第三小節 ①指名讀這一小節

②說說有什么奇妙的地方?(奶奶放棄了自己喜歡的京劇,換到了足球頻道;還有奶奶不看電視只看我們,和我們一起拍手歡笑。)

③說明了什么?

④有誰能把這一小節讀得非常好。誰來試試?(指導學生讀出奶奶愛自己孩子的感情。) ⑤自由讀

3、學習第四小節

3 ①四人小組用同樣的方法來學習這一小節。教師巡視指導。 ②交流匯報各小組的學習情況。

4、學習第五小節。

①指名讀。想想每個人心里裝著的秘密是什么?(互相關愛,為了別人的快樂愿意放棄自己喜歡的。)

②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這一小節。

5、練習用“因為„„所以„„”說話。 ①齊讀二到五小節

②小組討論,用“因為„„所以„„”根據書上的內容進行造句。 ③全班進行交流。

④聯系實際用這個關聯詞造句。

二、寫字指導

1、出示“我會寫”中的生字,讓學生觀察,說說自己的發現。

2、教師范寫難字,學生書寫。

3、學生在書本上練習,師巡視。

4、評議,再練寫。

四、拓展學習及實踐活動

把課文朗讀給爸爸媽媽聽,讓他們談談自己的感受。 教學反思:

6. 胖乎乎的小手

教案示例

教學目的

1.認識“胖、喜”等13個生字。會寫“看、著”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培養尊敬長輩的美德,有幫助長輩做事的愿望和行動。

教學重點

認識13個生字,會寫6個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4 認識生字“墻、替、幫、鞋”;書寫“笑、畫”;長句的朗讀。

教學方法:創設情境小組合作

教學用具:課文插圖,媒體資源:視頻《胖乎乎的小手:范讀》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謎語激趣,引入課文

1、謎語激趣。

小朋友,你們喜歡猜謎語嗎?我出一則謎語考考你們。“兩棵小樹十個杈,不長葉子不開花,能寫出算還會畫,天天干活不說話。”(手)

2、引入課文。

人的手多么靈巧啊!今天,我們要認識—雙胖乎乎的小手。[板書課題:胖乎乎的小手]齊讀課題。

這雙小手幫誰做過什么事呢?我們來讀課文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借助拼音讀課文,《胖乎乎的小手:范讀》對照閱讀,用熟悉的符號標出難讀的生字詞,多讀幾遍。

A、學生提出難讀的生字詞,其他學生幫忙。 B、游戲幫助記憶。(以開火車的形式認讀生字)

2、再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 A、檢查讀長句子。 ●出示四個句子。

全家人都喜歡蘭蘭畫的這張畫。 這胖乎乎的小手替我拿過拖鞋呀! 這胖乎乎的小手給我洗過手絹啊! 這胖乎乎的小手幫我撓過癢癢啊!

●指讀句子,引導學生先說優點,再評不足。

3、再讀課文,邊讀邊想像文中人物說話時的動作、神情。

三、自主識字,指導寫字

1、自主識字

5 過渡:小朋友,你們通過讀課文,認識了許多生字朋友。下面,我們來進一步了解他們,好嗎? A、學習小組討論:用什么方法記憶每個生字? B、交流討論結果。(引導學生總結識字方法,如: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

2、寫字指導。 A、“放大鏡”。

●同桌比較“著”、“看”的異同。 ●全班交流。

●觀察“著”、“看”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B、師范寫。(引導學生看“著”、“看”中撇的書寫) C、學生描紅,練寫。

第二課時

一、游戲導入,分角色讀

小黑板上出現一座高峰,以學習小組為單位認讀不帶音節的生字,如有同學讀錯了,小組其他同學幫忙讀,讀準一個生字,就向上攀登一步,讀準全部生字,才能登上最高峰,成為勝利者。

感悟積累

過渡:你們真棒!老師請小朋友看一幅圖,比比誰是細心的孩子。

1、指導看課文插圖。

圖上畫了什么?他們在干什么?(仔細觀察他們的神情)

2、學習小組合作學習。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朗讀課文,可以加上動作。

3、全班交流。

A、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展示學習過程。(分角色朗讀課文) B、夸一夸,幫一幫:引導學生先評優點,再評不足。 ●引導學生想想平時姥姥、爸爸、媽媽是怎樣和自己說話的。 ●交流:姥姥、爸爸、媽媽的話語氣和藹可親,充滿關愛和稱贊。 蘭蘭的話語氣天真活潑,有禮貌。 ●學生表演讀。

4、競技場。

A、蘭蘭長大以后,會幫家人做哪些事情呢? ●在學習小組內交流自己的想法。

6 ●小組派代表匯報,其他小組可補充。

B、創作畫《我有一雙小巧手》,并寫上想說的話。

二、看一看,記一記,寫字指導、

1、先看“畫”、“笑”、“興”、“會”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記一記。

2、老師范寫:“畫”和“笑”。

3、學生書空,描寫、練寫。

4、寫得好的作品展示。 教學反思:

7.棉鞋里的陽光

教案示例

教學目的:

1.認識“棉、照”等13個生字。會寫“媽、奶”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有關心長輩的愿望,學會體貼長輩。

重點難點:

認識生字,注意讀正音:前、后鼻音;平、翹舌音。

教學用具:一幅全家福照片,《棉鞋里的陽光:范讀》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看圖說話,導入新課

1、出示一幅全家福照片,師問:小朋友,說說平時在家里誰最疼自己?

生:爸爸、奶奶或媽媽等不同的人物。

師:他(她)都是怎樣疼愛自己的?

生:買好吃的、好玩的或買漂亮的新衣服等。

師:今天老師要給大家講一個故事,這個故事中有位小朋友就非常愛自己的奶奶,你們想不想知道他是怎樣愛他的奶奶的呢?他會幫助奶奶做些什么事呢?

2、觀察課文插圖。

A、仔細看圖,根據圖中的內容想一想,說一說。

B、自己自由練說后,指名說故事。

C、我們能不能給這個故事取一個名字?

3、揭示課題板書:棉鞋里的陽光

隨機認讀課題中的生字。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學生借助拼音自由讀課文,聽《棉鞋里的陽光:范讀》,邊聽邊畫出難讀的字詞。

2、小組同學互讀互聽,并想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

3、各小組挑選一名同學按自然段接讀課文。

4、其他同學邊聽邊畫:課文中有哪幾個人物?哪些字音讀時要提醒大家注意?

(三)互相交流,認讀生字

1、小組交流:哪些字音讀時要提醒大家注意?

2、指名學生指出讀音要注意的字詞,讓他領讀,其他同學跟讀,如:曬(shài),容易讀成曬(shà)等。

3、老師在卡片中相應出示學生所指出的字詞。

4、老師范讀,領讀,小老師范讀,領讀,多形式認讀。

四、再讀課文,發現感知

1、生字回到課文中能不能讀好?老師領讀課文,學生跟讀。

2、讀了課文,你們發現了什么或知道了什么?

(課文中有小峰、媽媽、奶奶)

3、根據學生回答,出示課文人物的語言。

4、分角色朗讀媽媽、奶奶、小峰的話。

5、一邊讀一邊說一說:讀了他們的話,你想說些什么?

五、提出問題,自讀自悟

1、讀了課文,自己想提出什么問題?自己問自己答。

2、全班交流。

3、讀了課文,你們還能提出哪些問題,讓同學來回答?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識字

1、出示生字卡片,全班齊讀,說說你是怎么記的?指名匯報。

2、分男女生讀,男生讀生字,女生組詞或女生讀生字,男生組詞。

3、小火車,同桌的小朋友一個讀字音,一個組詞。

4、小老師領讀。

5、讓學生挑選自己會認的字讀給大家聽或挑選會認的字說詞語。

6、做聽音找卡片游戲。

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學生自由練讀。

2、小組練讀,以給畫面配音的形式分角色讀。

3、指名分角色朗讀。

三、指導書寫

1、今天我們要學習寫好6個字,會讀嗎?

2、師范寫這幾個字,引導學生觀察寫這幾個時要注意什么?請小老師說說該怎樣才能寫好?

3、引導學生說說寫這幾個字時有什么發現?

4、學生練寫,教師巡視,著重指導寫好“奶、午、”兩個字。

5、請學生把自己寫得最漂亮的字給大家看,互相評價。

6、出示小黑板,分別用“午、放、收”組詞,看誰寫得多。

四、實踐活動

回家去做一件體貼長輩的事。

教學反思:

8月亮的心愿

教案示例

教學目的

1.認識“簾、女”等14個生字。會寫“女、太”等6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在父母生病或有困難時,有體貼、照顧父母的愿望和行動。

教學重點:認記生字。

教學難點:理解“月亮的心愿”和小女孩美好的心靈,練習朗讀。

教學方法:以讀為主,讀中感悟。

教學用具:生字卡片;媒體資源:視頻《月亮的心愿:范讀》,動畫《月亮的心愿:生字學習》

教學時間: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揭題

板書:心愿

同時質疑:“心愿”是什么意思?

將課題板書完整:月亮的心愿。

(生讀課題)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二)聽范讀課文,標識生字

(三)朗讀感悟

學生聽后自讀課文,評價,激起讀書興趣。

(1)個人自由讀課文,自己評價。

(2)同位互相讀課文,并互相評價。

(3)指名分段讀,其他同學聽后評價。

(4)教師總結

(四)細讀討論

1.同桌合作讀讀課文,說說月亮的心愿是什么?

2.小組合作學習。讀讀議議:“月亮剛開始說得去跟太陽公公商量商量,讓明天有個好天氣,可是后來月亮為什么又想讓明天下雨?”

3.讀

1、2自然段,讀后你知道了什么?

4.(觀察課文插圖一)從圖中能看出這些嗎?說一說月亮笑什么呢?

5.(觀察課文插圖二)看看月亮的表情與第一幅圖中有什么不一樣呢?月亮愁什么呢?

6.下面找小伙伴分角色讀一讀課文的3-7自然段。指名讀。讀后你知道了什么?討論:珍珍想不想去郊游?為什么?珍珍的心愿是什么?

(五)疑讀課文

課結束前,教師布置學生讀課文思考:讀過課文,你喜歡課文中的誰?為什么?

第二課時

(一)討論上節課布置的問題

(二)學生字

1.學生自學生字

(1)讀課文找生字讀。

(2)自讀生字表中的生字。

(3)互讀,互查。

2.教師檢查讀生字

(1)按序抽讀生字:齊讀、分組讀、個人開火車讀。

(2)按序將生字貼在黑板上,要求自讀三遍,一遍比一遍快。讀后開展計時讀字比賽。

(3)打亂生字后指名讀。

3.教師檢查記生字

(1)你覺得哪些生字容易記?讓學生看黑板上的生字找一找。在學生找出后,讓學生說說是怎么記的?還可以回憶一下學過哪些偏旁的字。

(2)其它難記的字,可在教師的幫助、啟發下進行識記。

(三)鞏固生字

教師課前準備好課件或投影片:將結構相同的字分別放在一起,教學時依次出示給學生看,學生讀后找出其中的秘密。讀過生字,同座比賽組詞,最后出示全部生字,讓學生快速讀,拍手讀、比賽讀。

(四)朗讀課文

朗讀全文,說說月亮的心愿是什么?小女孩的心愿是什么?

全班有感情齊讀課文。

第三課時

(一)鞏固讀生字(復習導入)

1.按序讀卡片

2.打亂順序讀卡片

3.學生讀自制卡片

4.游戲。教師讀出一字,學生快速拿出卡片,并讀出生字和反面的詞語。

(二)書寫生字

1.教師范寫生字,師生共同突破重點、難點。

(1)“女”字和女字旁在書寫上的區別。

(2)“太”字是“豎撇”,寫好“豎撇”,最主要的是要“先豎后撇”,就是先寫豎,由豎中彎下寫撇。

(3)“氣”字要寫好最后一筆,彎處要寫得像一張弓,鉤處要有力。

2.學生書空。

3.學生在書上練寫,教師評價。

(三)聽故事或交流課外閱讀情況,談談感受。

1.烏鴉反哺

《本草綱目•禽部》載:“慈烏:此鳥初生,母哺六十日,長則反哺六十日。”大意是說小烏鴉長大以后,老烏鴉不能飛了,不能自己找食物了,小烏鴉會反過來找食物喂養它的母親。烏鴉反哺的故事經一代代的口授心傳,已為許多人知曉。從某種程度上,縈繞在人們心頭的“反哺情結”至今仍是維系社會及家庭走向和諧、溫馨和安寧的重要力量。

2.聽故事,念童謠。

故事:《烏鴉愛媽媽》

經過媽媽的精心哺育,小烏鴉漸漸長大,它長得又高又壯,飛翔的速度很快,現在已經長成一只大烏鴉。而烏鴉媽媽漸漸衰老,終于飛不動,整天只能坐在窩里。

大烏鴉捕蟲的技術非常好,它每次出去找食,總會想到媽媽在鳥窩里,肚子一定很餓。大烏鴉將蟲子帶回家,讓烏鴉媽媽吃飽之后,自己才吃剩下的。附近的鳥類都稱贊大烏鴉非常孝順。

有一天,森林發生大火,鳥類紛紛逃離。大烏鴉想帶著烏鴉媽媽飛離災區。媽媽飛不起來,大烏鴉非常緊張,繞著大樹飛來飛去。

“孩子!你趕快逃走吧!不要管媽媽了。”烏鴉媽媽說。“不!我不能丟下媽媽!我要想辦法救媽媽。”大烏鴉說。其他鳥類也都勸大烏鴉不要管媽媽了,自己逃命要緊。“不!我要留下來救媽媽。我愛媽媽。”大烏鴉不肯飛走,它用力鼓動翅膀,企圖將大火扇滅。

火勢還是很猛烈,大烏鴉憑著一股孝心、勇氣,決心要與森林大火搏斗。其他鳥類看見大烏鴉并沒放棄,深受感動,紛紛飛到它的身邊,一起鼓動翅膀,希望能將大火熄滅。

忽然間,刮起一陣大風,吹來濃濃的烏云,一場大雨將森林大火澆滅了。大烏鴉得到風、雨和百鳥的幫忙,阻止了這場森林大火。它救了烏鴉媽媽,也救了整座森林。

又濕又累的大烏鴉飛回鳥窩,烏鴉媽媽張開雙翅,緊緊抱著它:“你真是我的好孩子!”

童謠:《大烏鴉》

大烏鴉,抓只蟲蟲喂媽媽。我要學習大烏鴉,愛爸爸,愛媽媽,做個孝順的好娃娃。

教學反思:

語文園地二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發現漢字規律,自己小結識字方法。

2.初步了解多義詞。

3.積累詞語。

4.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運用規律自主識字。

2.創設情景,提高學生口語交際的能力。 教具準備:

1.學生自制識字課本(可剪剪貼貼,或請家長把自己會認的字寫出來)。

2.教學課件。

3.識字“蘋果樹”。 教學課時: 三課時

第一課時

引導學生去發現:

1.同學們,歡迎大家到語文園地來做客。(教師邊說邊出示圖標),我們先一起完成第一題:我的發現

(1)你們看,老師手里拿的是什么?(教師出示大眼睛圖片)

(2)用上你們的大眼睛看一看小黑板上的字詞,說一說你發現什么啦?(教師出示掛板,與書上的第一組相匹配)

學生A:我發現左邊的漢字比右邊的漢字多了偏旁。

學生B:我發現把左邊的偏旁去掉就變成右邊的漢字啦。

學生C:我還發現這些字的讀音有些像。

(3)他們說得非常好(獎給發言學生“大眼睛”的圖片),請大家讀一讀,記一記。 (4)再用上你們的大眼睛看看第二組字詞(教師出示),說說你們又發現什么啦?

學生A:這一組左邊的字比右邊的字少了偏旁。

學生B:我發現給左邊的漢字加上偏旁就能變成右邊的漢字啦。

學生C:這些字的讀音也有些相同。

(5)你們真會發現(獎勵學生“大眼睛”圖片)請大家讀一讀,記一記。

(6)教師出示生字卡片(票、元、旦、值、篇、遍)請學生們讀一讀并組成詞語。 (7)小結:聰明的同學們,說一說你們記字的方法。

學生A:這幾個字我是用去偏旁和加偏旁的方法記住的

學生B:前三個字我是用去偏旁記的,后三個字我是用加偏旁記的。

教師:同學們總結的方法好極了,許多漢字都可以用加一加。減一減的方法來記憶,想一想還能說出一些嗎?(讓學生舉例說明)

2、接下來,我們繼續去發現。

(1)你們看這些詞語(教師出示)讀一讀。

張貼一張畫東張西望

開張張爺爺張開嘴巴

(2)動腦筋想一想,這些帶點的字里有什么秘密嗎?誰說一說。(待學生發現后指名說一說,能說出表示的意思不同即可)

(3)還能說出帶有“張”字的詞語嗎?指名請學生擴詞。

第二課時

帶領學生去積累:

一、我會讀

1.出示一棵“蘋果樹”,蘋果數上掛滿了紅彤彤的“蘋果”(“蘋果”上寫了“我會讀”中的詞語)。

2.小組學習:四人小組輪流讀“我會讀”中的生字,互相糾正讀音。

3.各個小組采用輪流的方式(開火車一人讀一個詞),看哪一組摘的“蘋果”多。

二、讀讀背背

1.小組學習。

(1)四組小組一起讀小詩《鞋》,互相糾正讀音。

(2)說一說這首詩說了什么意思。

(3)表情朗讀這首詩(可加動作)

2、指名朗讀《鞋》,同學評議。

3、自由背誦小詩《鞋》。

4.全班配樂背誦。

第三課時

口語交際:我該怎么辦

一、口語交際。

1.創設情景,激發交際欲望。

同學們,這個單元我們學習了好幾篇關于孝敬父母,尊敬長輩的課文,許多小朋友都在家里學著幫父母做家務,可前兩天,我卻收到了一位同學的來信,向我訴說了他的煩心事,你們想知道是什么嗎?你們先猜一猜會有什么煩心事呢?

2.揭開謎底,引出交際話題。

(1)教師讀這封信,揭開煩心事到底是什么?

(2)尋找有類似苦惱的同學。

(3)揭示交際話題:出主意,想辦法。

3.引導交際主題,開展討論交流。

(1)找根源:說說父母為什么不讓這些同學做家務?

(2)出主意:怎樣才能說服父母?為什么?

(3)想辦法:在什么情況下,怎樣做?

4.分角色表演,評價激勵。

(1)小組內分角色練習。

(2)選出代表上臺表演,評價激勵。

二、識字交流,擂臺賽。

1.拿出自己的漢字積累卡,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識字賽。評選一名在看電視時認識漢字最多的同學。

2.每組優勝者再比賽,選出第二期擂主。頒發小博士帽。

小學數學教案范文第5篇

(一)

【單選題】(A)于1758年出版的著作《數學史》是世界上第一部數學史經典著作。

? ? ? ? A、蒙蒂克拉 B、阿爾弗斯 C、愛爾特希 D、傅立葉

【單選題】首次使用冪的人是(C)。

? ? ? ? A、歐拉 B、費馬 C、笛卡爾 D、萊布尼茲

【單選題】康托于(B)年起開始出版的《數學史講義》標志著數學史成了一門獨立的學科。

? ? ? ? A、1870 B、1880 C、1890 D、1900

【判斷題】歷史上最早的數學史專業刊物是1755年起開始出版的《數學歷史、傳記與文獻通報》。錯誤

【判斷題】公元前5世紀的《希臘選集》中記載了關于丟番圖年齡的詩文。(錯誤)

數學史與數學教育 緒言

(二)

【單選題】卡約黎的著作《數學的歷史》出版于(B)年。

? A、1890

? ? ? B、1894 C、1898 D、1902

【單選題】史密斯的著作《初等數學的教學》出版于(A)。

? ? ? ? A、1900 B、1906 C、1911 D、1913

【單選題】(D)數學史教授卡約黎倡導為教育而研究數學史。

? ? ? ? A、德國 B、法國 C、英國 D、美國

【判斷題】四等分角以及倍立方問題同屬于三大幾何難題,是被證明無法用尺規做出的。(錯誤)

【判斷題】史密斯倡導建立了ICMI。(正確)

數學史與數學教育 緒言

(三)

【單選題】Haeckel的生物發生定律應用于數學史中即為(C)。

? ? ? ? A、基礎重復原理 B、往復創新原理 C、歷史發生原理 D、重構升華原理

【單選題】史密斯的數學史課程最早開設于(C)年。

? ? ? ? A、1889 B、1890 C、1891 D、1892

【單選題】《如何解題》、《數學發現》的作者是(C)。

? ? ? ? A、龐加萊 B、弗賴登塔爾 C、波利亞 D、克萊因

【判斷題】M.克萊因認為學生學習中遇到的困難也是數學家歷史上遇到的困難,數學史可以作為數學教育的指南。(正確)

【判斷題】18世紀歐洲主流學術觀點不承認負數為數。(正確)

數學史與數學教育 緒言

(四)

【單選題】HPM的研究內容不包括(D)。

? ? ? ? A、數學教育取向的數學史研究 B、基于數學史的教學設計 C、歷史相似性研究

D、數學史融入數學科研的行動研究

【單選題】HPM的主要目標是促進三方面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其中不包括。D ? ? ? ? A、大中學校數學史課程 B、數學史在數學教學上的運用

C、各層次數學史與數學教育關系的觀點 D、數學史對數學發展的推動作用

【單選題】(A)最早計算出了地球與太陽間距離和地球和月亮間距離之比。

? ? ? ? A、Aris正確archus B、Pla正確o C、Nikolaj Kopernik D、Archimedes

【判斷題】為了講解銳角三角函數中三角比的變化情況,采用日晷的例子比梯子靠墻下滑的例子更為科學的原因是日晷的例子中一條直角邊長度不變。(正確)

【判斷題】古巴理論時期的數學泥板M7857記錄了等差數列求和問題。(錯誤)

數學史與數學教育 緒言

(五)

【單選題】由驢橋定理可判斷的是(C)。

? ? ? ? A、等邊三角形三個角相等 B、等邊三角形角度與邊長的關系 C、等腰三角形兩底角相等 D、等腰三角形底角與腰長的關系

【單選題】將圓周分為360等份,每份對應為1度,是源于(C)。

? ? ? ? A、古埃及 B、古希臘 C、兩河流域 D、古印度

【單選題】之所以將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平面所分成的四個部分叫象限,來源于清朝天文學家梅文鼎將(D)分為四等分,每個四分之一圓稱為象限。

? ? ? A、正方形 B、長方形 C、三角形

? D、圓形

【判斷題】托勒密的《天文大成》中提出了度分秒的概念。(正確)

【判斷題】數學歸納法的名稱來源于19世紀德國人的著作。(錯誤)

數學史與數學教育 緒言

(六)

【單選題】阿那克薩戈拉斯認為,人生的意義在于研究(B)。

? A、日、月、星 ? B、日、月、天 ? C、人、理、星 ? D、人、理、天

【單選題】薩頓被認為是(A)之父。

? A、科學史 ? B、數學史 ? C、代數史 ? D、幾何史

【單選題】祖暅利用截面原理推導出了(C)的體積。

? A、正方體 ? B、長方體 ? C、球體 ? D、椎體

【判斷題】John Dee在其畢業論文中對亞里士多德的大量理論做出了批判。(錯誤)5

【判斷題】法國數學家韋達的正式工作其實是一名醫師。(錯誤)

數學史與數學教育 緒言

(七)

【單選題】利瑪竇和徐光啟根據(C)的《幾何原本》翻譯了其前六卷的內容。

? ? ? ? A、希臘語版 B、阿拉伯語版 C、拉丁文版 D、英文版

【單選題】(C)數學家索菲·熱爾曼對費馬大定理做出了一個一般性結論。

? ? ? ? A、德國 B、英國 C、法國 D、俄國

【單選題】利瑪竇向徐光啟所說的西方學校中必學的教材是(A)。

? ? ? ? A、《幾何原本》 B、《測量法義》 C、《勾股義》 D、《定法平方算數》

【判斷題】法國數學家華里司的作品《微積溯源》成為中國第二本微積分教材。(錯誤)

【判斷題】索菲·熱爾曼在巴黎大學跟隨高斯學習,激發了其對數學的興趣。(錯誤)

數學史與數學教育 緒言

(八)

【單選題】林肯于1860年選舉總統之前幾乎精通了《幾何原本》的前(C)卷)。

? ? A、4 B、5

? ? C、6 D、7

【單選題】畢達哥拉斯定理在《幾何原本》中第一卷的第(C)條命題。

? ? ? ? A、27 B、37 C、47 D、57

【單選題】托馬斯·霍布斯于(C)歲開始學習數學

? ? ? ? A、20 B、30 C、40 D、50

【判斷題】法布爾在其小說《昆蟲記》中提到了大量關于其學習數學的經歷。(錯誤)

【判斷題】托馬斯·霍布斯的《利維坦》在形式上受到了《幾何原本》的較大影響。(正確)

數學史與數學教育 緒言

(九)

【單選題】根據第斯多惠的觀點,錯誤的教學原則是(D)。

? ? ? ? A、由近及遠 B、由簡到繁 C、由易到難 D、由未知到已知

【單選題】西塞羅認為,“假如我們把(D)看作我們的向導,她是決不會把我們領入歧途的”。

? ? ? ? A、科學 B、理性 C、數學 D、自然

【單選題】在教育學中,(D)提出“自然不強迫任何事物去進行非它自己的成熟了的力量所驅使的事”。

? ? ? ? A、盧梭 B、赫爾巴特 C、杜威 D、夸美紐斯

【判斷題】阿波羅尼斯在其著作《圓錐曲線》中證明了交半徑之和為常數。(正確)

【判斷題】解析幾何的發明者是笛卡爾。(正確)

數學史、數學情感與數學觀

(一)

【單選題】(B)認為唯有有教養的人才能領會興趣。

? ? ? ? A、克萊因 B、第斯多惠 C、夸美紐斯 D、裴斯泰洛齊

【單選題】(C)認為興趣是創造一個歡樂和文明的教育環境的主要途徑之一。

? ? ? ? A、克萊因 B、第斯多惠 C、夸美紐斯 D、裴斯泰洛齊

【單選題】(B)認為教師要以學習興趣為教學的前提。

? ? ? ? A、克萊因 B、第斯多惠 C、夸美紐斯 D、裴斯泰洛齊

【判斷題】《Marcus Ordeyne的道德》一書中主要表現了數學教育與興趣之間的聯系。(錯誤)

【判斷題】兩河流域先于中國人發現了勾股定理。(正確)

數學史、數學情感與數學觀

(二)

【單選題】祖沖之第一個計算出的圓周率為(C)。

? ? ? ? A、七分之二十二 B、二十二分之七

C、一百一十三分之三百五十五 D、三百五十五分之一百一十三

【單選題】(C)人最早使用了負數。

? ? ? ? A、印度 B、阿拉伯 C、中國 D、古希臘

【單選題】第一個運用角邊角定理進行遠距離測量的是(A)。

? ? ? ? A、泰勒斯 B、柏拉圖 C、亞里士多德 D、歐幾里得

【判斷題】運用角邊角定理進行遠距離測距的主要原因是需要測量的距離出現時間較短,來不及直接測量。(錯誤)

【判斷題】阿基米德發現圓的直徑等分圓。(錯誤)

數學史、數學情感與數學觀

(三)

【單選題】斐波那契于(B)年出版了《計算之書》。

? ? ? ? A、1200 B、1202 C、1204 D、1206

【單選題】阿基米德假設每一粒沙與罌粟殼大小相當,推算出整個宇宙中的沙粒數量10的(D)次冪。

? ? ? ? A、38 B、47 C、52 D、63

【單選題】首先發明冪指數的人是(C)。

? ? ? ? A、阿基米德 B、泰勒斯 C、笛卡爾 D、牛頓

【判斷題】古羅馬哲學家西塞羅于公元75年尋找到了阿基米德的墳墓。(錯誤)

【判斷題】阿基米德首次計算出來球和外切圓柱體的體積之比為3:2。(錯誤)

完整版答案,請按照下方提示獲?。?/p>

方式一:打開手機微信掃一掃下方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幫幫ING

方式二:百度:萌面人資料鋪

上一篇:信息技術教案下一篇:版式設計教案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