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網絡教育教學論文范文

2024-02-29

網絡教育教學論文范文第1篇

我們在家還小時,媽媽評價爸爸是五好丈夫五好爹,父母感情很好,媽媽是沒文化的粗人,爸爸從來都是理解和包容媽媽的嘮叨和抱怨。直到現在鄰居也都夸贊家父,八年了,沒雇傭外人,爸爸把不能自理不會說話的媽媽照顧的無微不至,是打著燈籠都找不到的好丈夫,讓女兒們安心工作。

父親從小手把手教我姐們寫毛筆字,手里抱著還不會說話的我,腳上還放著書看,把我們當模特練速寫,老家具都是爸爸打的,父親是天,勤奮好學;母親簡樸本分,從小都覺得有爸爸在,什么事都難不倒。

我上小學在東洲二校,因為兩個姐姐在那所學校,更因為朱恕然校長與爸爸是“莫逆之交”。學校有個校辦印刷廠,活字印刷的字戳修復,書本的封面設計,以及卷子的插圖,都是我爸爸來繪制的。書寫“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等宣傳語,還有櫥窗布置。爸爸既是學校的家長代表,也是有求必應的校外共建力量。那時候的操場一到春天就翻漿,表層干裂,下層是稀泥,踩在上面像現在的氣墊床。朱校長帶高年級的師生到三院的山上取土,鋪操場。我是鼓號隊的成員,少年時大隊輔導員也是我參加工作的第一個領導。她工作講原則鐵面無私,對她我總是敬而遠之。在小學我參加了書法小組,體育小組。繪畫小組也要我,但分身無術。受家庭影響,我愛好挺多,都是沒有壓力的玩中學,所以成績平平。

班主任蔚老師,正統師范畢業生,工作作風嚴謹,寫得一手漂亮的粉筆字。她不會以廠長夫人自居,對我們一群野孩子教導有方,不知傾注她多少心血,沒有更多精力教導自己的孩子。如今早已在病榻上不能自理,去看望她時,還說著我們兒時的某某,家長的理解配合。好人難做,良心幾何?

如今我當老師才知道:不相欠的了無牽掛,相欠的如何割舍?小時候比較靈活,但吃不了苦,班主任評價我華而不實。體育老師是退伍轉業兵姓楊,綽號“楊大包”,多淘氣的男學生都怕他,他帶我們在學校后面的苗圃訓練,跑兩三圈(一圈500米多),我怎么跑得下來?拐過彎楊老師看不見我就走,還帶一腳的泥巴,所以只訓練沒讓我參加比賽。世界真小,當我再回母校當班主任時,教楊老師的孫子和外孫。教音樂是陳老師,給我班帶過一學期班主任,工作態度也絕對是勞模級的,我上學前班時,陳老師家倆女兒大毛二毛有時會來,后來大毛也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我媽說陳老師娘家在阿金溝住,年輕時唱歌好,是金嗓子。絕對懷舊版的老黃歷,親切還有幾分百味摻雜。

一路上在父輩的光環下走過,遇到的是好老師、好校長、好姐姐、好領導、好學生,順風順水上的是好中學,考上幼師,做一名教師,但還是不懂得珍惜和維系良好的上下級信任關系,所處的成長環境都是好的,憑什么好人都讓我遇上呢!有時會抱怨。沒覺悟到自己肩負的使命。

從事本專業美術教學工作中,我不怕麻煩開展國畫課,學生動手又動腦的手工課。利用僅有的一點休息時間開展扎實的書法二課堂活動。用真誠贏得學生的尊敬和愛戴,這也是我教師職業的最大收獲和獎賞。多年后的今天,再看看學生們長大成人,他們何嘗不是以真誠心、責任心回饋社會呢!

無論在哪工作愿我能發揮主人翁精神。支教時,充分挖掘農村學校特色,發揮能寫善畫的特長,為所到學校出謀劃策,上滿課時,還用烙鐵烙了十個少年宮門牌,利用放假時間,根據各活動室設計并烙了十個工藝葫蘆。做展板、櫥窗、寫板報等這都是我的專業特長。與校領導協調配合,完成設計繪制4米×1米的少年宮匾額和簡介。

是黨的培養和關懷,領導的嚴格要求使我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希望不斷提高政治覺悟,放下個性,站在更高的視野上。有效溝通協調上級,團結社會或家長的力量,關心學生全面協調發展,發揮更大的作用。

做了母親后,我有幸接觸到傳統文化,把兩歲兒子扔家,在道德講堂封閉學習了一周,一周對孩子的成長相當于幾個月,而這一周對我的影響是接下來以后的生活,我回到家好像變了個人吧!我覺得很值得。改變的是什么呢?我還是我,應該是觀念和想法變了。那里的老師用自己的經歷現身說法做教材,以誠心傳授,本是陌生人,不知為什么我感覺到從未有過的真誠和親切。學習很有儀式感,也就是很鄭重嚴肅,后不知為什么就把這個純公益的學校取消了。我誠心學習受益良多,不過做的還很不夠。如果學校也有這樣的教育形式就好了。

如陽光,樂觀,向上。如春雨,潤物細無聲,育人無痕。與無數個默默無聞的一線教師一樣,為孩子成長的道路上提供良好的環境。育人,先是律己。上學時老師會帶我們去學校后的苗圃寫觀察日記,長大后我成為一名教師,也曾帶學生去觀察植物寫作文。苗圃用高壓水管三百六十五度噴淋樹苗時,會看到美麗的彩虹。多少年來城市變遷,許下愿望:不變的苗圃,祖國的苗苗壯大,花朵健康成長!

網絡教育教學論文范文第2篇

關鍵詞:高職教育;本科教育;學制體系;教育與經濟發展

我國高職教育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正由以低層次、規模擴張為目的的發展模式轉變為以高層次、提升質量為目標的發展模式,即從追求量的布局轉變為追求質的提升,試圖讓高等教育更加緊密地適應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需要。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也在積極適應這種變化,改變傳統的以學校和課程為中心,向以實踐教學和技能培養為中心轉變,嘗試和推行諸如“工學結合、頂崗實習、半工半讀”等人才培養模式,不斷深化高職教育的內涵,推動高職教育向縱深發展。但在這種內涵式發展中,其高職教育學制體系給高職教育更深入地改革帶來諸多問題。高職教育學制體系在銜接上出現斷檔,低一級職業教育向高一級高職教育輸送人才沒有全面連貫的學制設計。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水平和高職教育改革形勢要求我們必須正視這一問題,務求妥善解決,為高職教育發展提供制度設計支持,為高職教育可持續發展打好基礎。

一、高職教育定位在??茖哟蔚睦Щ?/p>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我國高職教育在辦學定位、辦學規模和條件、職業人才培養水平、職業師資隊伍等方面有了顯著提高。有些高職院校與某些普通本科院校差距在拉近,甚至個別高職院校的辦學條件和辦學水平超過了某些普通本科院校。但由于高職教育學制體系定位在??茖哟?,其在招生就業、財政支持、教師待遇等方面明顯不及普通本科院校。甚至學生考入高職院校感覺自己是“二等學生”,就業時感覺是“二等畢業生”,這種高職教育學制體系上“二等化”,使高職院校覺得低人一等,勢必影響高職教育發展的積極性。

1.高職教育定位在??茖用娌环辖逃c外部關系的規律。教育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具有“滯后性”說明教育優先發展的必要性。高等職業教育作為更加緊密聯系經濟社會和生產實際的教育類型,應當很好地滿足于當前的社會經濟生產的需求,也應當著眼于未來社會發展的需要,人才培養要有一定的前瞻性。教育與政治經濟的關系規律,一方面要求教育要適應當前政治經濟的需要,另一方面教育要對當前的政治經濟有超前的發展,這也是我國優先發展教育戰略國策的根據所在。我國的高等職業教育以??茖哟螢橹髟谶^去是基本符合教育與外部關系規律要求的,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高職教育應向高層次發展,把高職教育定位在??茖用娴慕K極形態,無疑是不符合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v觀很多國家和地區的高等職業教育,已經從過去以中等或??茖哟螢橹鏖_始逐漸向上延伸至本科(學士)教育層次乃至碩士研究生教育層次為主。如日本開始規范職業型研究生院的建設,以培養高級職業技術人才;我國臺灣地區的高職教育不僅有碩士研究生教育層次,甚至有的已上升至博士研究生層次。我國在碩士研究生教育層次設置的專業學位已經含有職業技術教育的成分。教育對經濟和社會生產的反作用應考慮其學制設計的超前性或前置性,為后來的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合適的人才,而避免人才供給的“滯后性”。

2.高等教育分類把高職教育定位在??茖用媸瞧娴?。一般在高等教育分類中,有人把其分為學術型和職業型(有人還分為研究型和教學型、理論型和應用型等),但沒有人把高職教育定位在??茖用?。實際上高職教育也是應該和普通高等教育一樣,不僅有???,而且應該有本科乃至研究生層次的教育,在學制設計上應與普通高等教育互相貫通。目前在我國普通本科院校中,已經有些地方高校將辦學定位在培養應用型人才,緊密結合當地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設置專業,開展供需對接,滲透了職業教育的理念。國外的學術型和職業型高等教育并沒有把兩者割裂,在學制上也沒有設置不可逾越的鴻溝?,F實是,我國高職教育占據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滿足了大眾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為高等教育大眾化作出了貢獻,但其地位卻被僵化地定位二流教育、統一控制在??茖哟无k學,使其在招生就業、學生升學以及工作中的薪金、升職等方面都處于不利的地位。我國高職教育定位在??茖哟尾皇歉叩冉逃诸惖谋疽?,應該用其本源的和發展的觀念改變這種僵化的理解。

3.高職教育定位在??茖哟尾焕诔珜ЫK身學習理念。把高職教育定位在??平逃龑用?,“堵”住了向上一級職業教育發展的路徑,與普通高等教育也沒有設計合理通暢的溝通渠道,不利于高職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其培養的人才在市場機制的競爭中會先天不足的。在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又不平衡的現實下,高等教育需要大眾化也需要類型多樣化,應當最大限度地滿足人們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然而,現行學制結構把高職教育定位在??茖哟?,人為設置了高職院校及其學生上升的空間,把高職教育變成了封閉頂端的教育形態,忽視了學生成長成才和發展上的需要,與終身學習的理念相悖。雖然高職教育中出臺了關于優秀??粕氡究平逃倪x拔制度,但能夠升入本科學習的學生實屬鳳毛麟角;雖然我國還有眾多繼續教育形式,如成人教育、網絡教育、高教自考、業余大學等,可以滿足某些終身學習的需求,但對大多數高職畢業生來說,不能滿足或者不適合他們繼續職業學習以及其他繼續學習的需要。

二、高職教育升級為本科教育展望

按照一般的理解,高等教育的發展需要一個持續發展的階段,而我國高職教育發展時間較短,升級為本科教育需要一定時間的積累。實際上高等學校的發展在一定經濟社會時期是可以超常規發展的,比如,1965年建校的英國華威大學,經過不到五十年的發展。我國近代意義的高等教育已有一百多年的發展歷史,積累了辦學治校的豐富經驗,建國后我國經過長期的學科建設、理論研究對高等教育也形成了比較成熟制度。目前,我國有些高職院校在辦學經費、師資隊伍、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實習實訓基地和人才培養等方面已經具備了升級為本科教育層次的基礎。人為主觀地、整齊劃一地將其定位在??茖哟?,是對高職教育發展呼喚的忽視,對人們需要高職教育發展的忽視,對高職教育課持續發展不利。

1.高職教育升級為本科教育符合教育分類理論。高等職業教育是區別于學術型、研究型的另一種高等教育類型,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目標是培養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等一線工作的高等應用型、技能型人才。按照高等教育分類,我國的高等職業教育范疇,其內部構成可以包括???、本科、碩士等多個層次。我國目前的高等應用型人才教育一般認為主要在高職層次,當然,許多地方本科院校也在強調應用型人才培養,但仍采用學科型的傳統人才培養模式,離職業教育的宗旨還有很遠的距離。多樣化是我國高職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職業教育的層次應當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而提升。高職教育的層次化既反映了經濟社會對不同層次人才的需求,又能滿足人們學習的層級需求,也是全球高職教育發展歷程的生動體現。

2.高職教育升級為本科教育有助于提高生源質量。高職教育升級為本科教育有助于使高級技能型人才得到社會的認同,提高其社會地位。我國高校人才培養與社會人才需求間矛盾產生的原因之一是因為高職教育培養的人才的價值沒有真正得到社會應有的認可,人們對本科教育深情相望,不情愿報考高職院校,造成高職院校生源不足、質量不高。實際上,有些學生樂于學習職業教育的專業和技術,有些學生適合技能型的工作,操作能力強,但由于高職教育的“低人一等”,他們不得不選擇普通高等教育而放棄樂于學習或適合學習的高職教育。所以,高職教育升級為本科教育不僅能提高社會對高技能人才的認同感,也能有效提高高技能人才對其自身的認同度。改變重視普通高等教育和輕視高等職業教育的傳統認知,引導學生的擇校、擇專業觀念的轉變,使樂于參加職業教育和適合職業教育的學生心甘情愿地選擇高職教育,有助于提高報考高職院??忌臄盗亢唾|量。

3.高職教育升級為本科教育有助于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在20世紀60年代初,德國在面臨迅速發展的工業化、信息化、服務性社會和高等教育大眾化的背景下,提出綜合性大學培養科學中堅,應用技術大學培養大量應用型人才的高等教育改革目標,重視應用技術教育和職業教育,提高職業、技術人才的地位。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是通過普及應用技術本科以上教育來有效提高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如英國以能力為重的技術學院、印度的工程與技術學院和技術大學、法國的科技工程學院等,也都是以技術教育為主、以技能培養為重。通過積極發展職業技術教育,以應用型人力資源的優勢助推生產技術普及和廣泛運用,激發生產力的巨大活力,推動經濟的又好又快發展。目前,我國經濟社會正面臨轉型,政府積極推進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調整社會產業結構,高等教育尤其是高等職業教育應該積極適應這一轉變,打通高職教育學制上的瓶頸,設計好職業教育升級體系,為轉型后的經濟社會培養更多合格人才。

4.部分地區高職教育升級為本科教育條件基本成熟。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對人才的要求也不斷迅速提高。在部分發達地區,高職教育要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應加快發展。但這種發展不僅是規模的擴張,主要是辦學層次和水平的提高、辦學內涵的提升。目前,在一些經濟發達地區已經完成了社會生產的工業化,正在向知識社會大步邁進;很大一大部分地區正在加速工業化,當然還有相當的地區比較落后。這種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平衡需要高職教育應有多層次定位,根據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確定高職教育的層次,使高職教育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一些經濟發達地區已經具備了將??茖哟胃呗毥逃墳楸究平逃臈l件。

經過多年的發展,一些高職院校緊密結合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積極探索高職教育的內涵發展,在人才培養模式、校企合作途徑、社會服務定位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積累了豐富的辦學經驗,形成了一套招生、培養、就業的可持續有效辦學模式,找到了一條健康發展的辦學之路。其師資隊伍、教學科研、辦學經費和實習實訓等辦學條件基本具備了升級為應用型本科層次教育的要求,甚至有些高職院校在辦學實力、辦學效益、學生就業等方面超過了不少本科院校。應積極引導那些辦學定位明確、辦學方向正確、辦學條件達標、生源就業較好的高職院校升級為本科層次的職業教育,甚至鼓勵探索研究生層次的教育。當務之急是做好調研,積極先行試點,力爭盡快設計出健康完整的高職教育體系,為高職教育的可持續發展、為經濟社會培養源源不斷的合格人才打好基礎。

作者簡介:侯愛民(1960-),男,北京經濟管理職業學院學生工作部任職,教育管理碩士,副研究員,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網絡教育教學論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在科學技術大發展的背景下,網絡化、信息化的教學手段逐漸在教育領域得到有效應用。國內高校也愈發注重信息化技術的正面作用并將其融入到教學改革中,并將其作為教學模式優化的基礎;這種改革方式有助于強化高校專業學科的教學效果,優化各學科的教學模式?;旌鲜浇虒W源自于信息化技術,而將線下線上混合教學與思政課程相融合,可以切實增強思政教學效果,充分展現先進技術優勢,強化思政課程在互聯網上的話語權。本文將簡要分析思政課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概念與優勢,研究思政課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原則,重點探究思政課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平臺構建、教學模式設計、教學策略以及相關注意事項,以期增強學生的綜合素養。

【關鍵詞】思政課程;線下教學;線上教學

信息化時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課教學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與挑戰。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完成新形勢下宣傳思想工作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必須科學認識網絡傳播規律,提高用網治網水平,使互聯網這個最大變量變成事業發展的最大增量”。截至2019年底,國內網民已超過8.7億人;其中,青年占比超過65%,學生成為網民主體,而新時代的學生更適應也更愿意以網絡的形式獲取知識。在此背景下,網絡這樣的高地思想政治課教師不占領、不充分利用,各種錯誤言論、觀點、信息就會喧囂塵土。因此利用好網絡資源,讓信息化教學在高校思政課教學中正得到日益深入的應用。找到高校思政傳統教學模式與信息化教學的契合點,提升高校思政課教育的影響力、感染力與實效性?;诖?,教學陣地從真實到虛擬、從線下到線上的轉化,將教學空間從有限擴展至無限,圍繞思政課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改革進行探究有著重要意義。

1.思政課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概念與優勢

1.1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概念

線上教學是指依托互聯網,以網絡虛擬空間為媒介特征的教學活動;而線下教學更多是指相對于線上的傳統教學模式,主要依托現實當中的物理空間進行社會實踐與教學活動。將線下線上兩種教學模式相融合,即為混合式教學;該種教學方式能夠將物理時空的教學活動通過網絡平臺與信息技術延伸至虛擬時空,有機融合課堂教學、信息化教學工具以及互聯網類的教學資源,進而增強整體的教學效果,達到其中的育人教學目的?;旌鲜浇虒W有助于學生參與課堂教學,依托線上學習增強學習活動的個性,強化教師的學習效果。

1.2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特征

線下線上混合式是教學的具體特點,包括以下幾方面:第一,在教學內容方面,這種教學模式突破傳統教材內容的桎梏與局限,更多地立足于學生的關注點、興趣點,對教學內容體系進行統籌安排,重新構建課程體系,了解學生需求與學情實際。第二,在教學形式方面,該種教學模式打破了傳統陳舊、單一的教學體系,有機融合網絡教學與課堂教學,充分呈現出混合教學多樣化的特點。第三,在教學手段方面,教師依托該種教學模式能夠更好地運用信息技術、多媒體技術有機融合傳統教學手段與信息化技術手段,充分發揮兩者優勢。第四,在教學評價方面,該種教學模式將教學結果與教學過程相融合,充分展現了教學評價考核的科學性、合理性、多元性等特點。

1.3思政課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優勢

相關調查研究表明,高校學生在參與思政課程時,很難充分展現出較高的課堂參與度,對思政課程學習活動不夠重視且興趣不高,甚至不熟悉整體的課程安排。

若是教師能夠將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融入到思政課程教學中,能夠有針對性地解決上述問題,具體表現出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激發學生的主動性,絕大多數大學生擁有成熟的思維模式,不同于中小學生,大學生普遍對固定的教學計劃較為反感,更渴望自覺性、自主性的學習活動?;诖?,為推動學生綜合素養的發展,教師應明確學生是否具備自主獨立的學習能力與自主意識之間的重要關系。在參與思政課程學習活動時,絕大多數大學生將其歸類為不重要課程,未能充分重視相關學習活動,教師通過有效融合線下線上兩種模式,能夠調動大學生的探究欲望與學習興趣,將先進教學方法展現給學生,優化教學內容,調動更多的教學資源,強化課程的針對性,教師還可依托線上平臺從互聯網中篩選出優質的教學資源,活躍課堂氛圍,豐富教學內容,通過結合兩種教學模式,將原本單調的教學課程進行革新,增強大學生對于思政課程的學習熱情。

第二、保障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不同于新型的教學模式,傳統思政教學更多地將學生固定為被動接受者地位,僅僅單純將知識灌輸給給學生;教師可開展合作式教學活動,確保學生擁有更多的時間,使其能夠對思政教學內容、教學方式進行自主選擇,而不是單純地聽從教師指令;在此基礎上,思政教師只需適當地引導并利用網絡平臺即可將思政課程的知識框架體系傳遞給學生,強化學生的積極性,使其能夠主動地投入到各項教學活動中,引領其充分感知學習樂趣。

2015年,馮務中教授的思政慕課登陸國際知名平臺EDX,吸引140多個國家近8000多人選課,更有海外分析追尋英文版課程。這是清華大學首次將混合式教學模式與思政課程相融合的創新與改革舉措。清華馬院副院長介紹,4門本科階段重要的思政課已全部融合混合式教學,選課人次突破21萬人次。傳統思政課堂需要耗費45-90分鐘講述完整章節。若是將每個章節分解若干知識點,制作成獨立的短視頻,有助于學生自由調配時間,選取在線學習、客戶端觀看、離線觀看等方式,隨時學習,解放教師的精力,拓展延伸討論環節。

馮教授的思政課堂更像是辯論賽,大學生圍繞“互聯網愛國主義”主題,爭辯不斷、反復論斷;只有當學生們的討論陷入膠著時,助教或教授才會適當地進行引導;思政課堂辯論是思政課程在廣大學子眼中最具魅力的教學環節。應用混合式教學方法的線下思政課堂為每位學生留下了充足的發言機會。相應的,線上思政教學更具有內容均衡、概念明確、邏輯清晰的優勢,但為增強知識點的教學效果,還需要依賴師生互動、點對點的線下教學。清華大學在應用混合式教學模式時,通常以傳統課堂為‘根’,將互聯網作為有力的技術支撐,充分發揮線下與線上教學優勢。思政教學方式變革與創新既摒棄傳統滿堂灌的教學模式,還有助于激發學生動力,統一價值塑造、能力培養與知識傳授,增強思政教師的教學力。

基于思政傳統課堂所開展的教學變革,從根本上轉變了高效思政課程的價值取向,更加契合個性化、定制化的時代特點;其中,線下學習更能滿足學生需求并緊貼學情實際,嚴格遵循“服務學生、關照學生、圍繞學生”的基本原則,彰顯思政教學改革所帶來的勃勃生機。

2.思政課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原則

將線下線上混合式教學模式運用到思政課上,需要嚴格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第一、始終明確教學主體為學生,在思政課程中應用混合教學模式時,教師要重視與學生共享、探討、交流學習經驗,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明確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同時,教師也要明確教學的出發點為學生興趣,強化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的合理性,將自由度較高的交流平臺提供給學生,確保學生可依托交流平臺主動開展線上學習,積極參與課堂學習活動。

第二、保持協作性原則,教師在運用混合式教學模式時,應注重與學生間的協同交流,不能僅僅在師生之間、學生之間開展交流活動,還應引導學生與日常的教學周邊環境產生共鳴;始終堅持協作性原則,增強交流溝通的有效性,推動學生將新的經驗共享給同學與教師,不斷強化學生對探究與合作意識,強化學生的互動效果。

第三、情景交融原則,該原則具體是指交替性地開展線下線上教學活動,充分展現信息化技術的優勢;通過開展輔助教學活動,有效銜接線下與線上教學,保證各環節的一致性、協同性;與此同時,思政課教師還可通過融合線下線上聯合模式,互補各教學模式的優勢,以達成預期教學目標。

第四、因地制宜原則,教師在開展思政教學活動時,應結合學情實際,充分調動校內的教學資源;簡單而言,教師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效需要明確教學條件的差異性,充分發揮教學資源優勢,更好地融合信息化技術手段與傳統教學手段,并將其服務于思政課教學活動,強化學生的參與性,幫助學生構建正確、積極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增強學生的認知與思想水準。

3.思政課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平臺的構建

3.1明確教學資源載體

為達成育人教學目標,線下線上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應用效果與協同性,更好地開展思政教學活動,教師應從以下幾點著手搭建網絡平臺:

第一、依托云課堂、微信、微博、微課等教學平臺,完善教學體系;比如,云課堂通常涵蓋了資源、活動、消息等不同模塊,微課視頻涵蓋多種專業課程,教師可將上述教學平臺中的資源庫、文字、圖片等相互連接、相互融合,充分調動大學生的探究欲望與興趣,豐富教學平臺的簽到、教學計劃、小組方案等多種功能,不斷強化思政課程的探索積極性。

第二、教師可依托線上教學體系,組織學生參與頭腦風暴、在線測試、答疑討論、小組任務、問卷調查等多種活動。

第三、教師應充分發揮教學平臺的優勢,將個性教育理念積極引入各項教學環節,組織學生參與翻轉課堂教學。

第四,引入數據統計功能,全方面地了解不同類型學生的視頻瀏覽記錄,把握不同學生群體的實際學習需求,增強整體教學質量;同時,教師還應注重開展現場答疑活動,切實滿足思政教學的實際需求。

3.2優化教學資源內容

在選擇線上資源時,教師要緊密結合思政課程教學大綱、教學目標。在籌備階段,教師應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信息化技術手段,將導學案的相關資源與師生共享。在思政課程體系中,導學案具體是指學習方案,主要結合課程不同階段的具體目標與教學內容,幫助思政教師設計課程教學中的知識,拓展活動探究、習題測試,學習粉絲、階段目標、教學重點、學法指導等模塊,進而確保收集到的網絡教學資源與思政課程的教學目標更為貼合。此外,思政教師應從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多個維度,緊跟教學目標,實現不同形式教學資源的共享;具體包括教材、課件、教學大綱等理論資料。在選取線上教學資源時,教師應秉持以下基本原則,即引導學生充分投入到線上思政教學活動中,不斷強化思政理論教學的有效性、及時性、科學性,強化學生自主研究、自主學習的能力與意識,從整體性角度提升思政教學的針對性、自由性、靈活性。

3.3選取探討資源

長期以來,線上思政教學的根本教學目標在于不斷強化大學生的綜合素養,確保大學生始終能夠堅持正確、健康、向上的思想理念,更好地抵御多元化網絡思潮的負面影響,保證思政教學的穩定長久發展。若從線上教學角度進行思考,則教師在開展思政教學時,應辯證地看待網絡新興技術的時效性與重要性,充分發揮網絡技術的優勢,強化思政話語權?;诖?,教師應從以下幾點著手,選取思政課程的探討性資源:

第一、建立合理、科學、有效的話題資料庫,避免大學生在大學階段寄予出現不良思想。

第二、在選擇探討內容時,教師應傾向于更具代表性且能夠嚴重沖擊國內四種教育體系的評論信息、價值觀以及負面言論,帶領學生深入探究并思考不良言論與不良思潮,進而強化思政教學質量。當前,大多數思政教師在選區課程探討性資源時,需要面對多種多樣、類型不同的網絡不良言論;這也給教師帶來一定困難,因此,教師應始終秉持教學基本原則,在馬列主義的理論引導下,針對不同類型的不良觀點,探索出積極的應對策略與方法,不斷健全思政教學的線上與線下教學體系。

4.思政課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設計

4.1建立網絡課堂實踐的一體化教學模式

教師在應用線下線上混合式教學模式開展思政教學時,首先需要對整體的運用方式進行設計。當前,在大學課程體系中,思修課是思政課程中的重點課程;其主要教學目標即為教育并引導當代大學生形成正確、科學地法治觀、道德觀、人生觀、世界觀,傳授大學生崇高的道德準則與遠大的理想,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充分灌輸給學生,確保其能夠時刻展現抖擻的精神面貌并勇于承擔一定的社會公共責任。

為更好地達成上述教學效果,教師可采取網絡-課堂-實踐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即有機融合實踐拓展、課堂互動教學、線上自主學習三項教學環節,充分發揮上述各項教學環節的優勢,提高教學效果,教師具體可從以下幾點著手:

第一、在思政課程開始前,教師可充分利用網絡平臺,引導學生參與線上自主學習;在該教學環節,教師應注重做好前期自學準備工作,具體包括下列步驟。首先,高校思政教師應從移動學習平臺、微信互動平臺、網絡學習平臺中篩選出較為適宜的線上教學平臺;其次,圍繞教學目標、教學任務,構建教學資源庫,將學習任務與課程教學資源發布在教學平臺,促使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學習活動并準備好課堂討論與發言的相關資料;再次,教師應在教學開始前運用微信群、q q 群,將課程學習信息提前一周發布給學生,這有助于學生更好地了解學習流程,確保自身可以充分結合教學任務安排,高質高效地完成線上學習任務;最后,教師應督促學生利用線上學習平臺,將自身對于課程教學進程中出現的各類疑惑、問題反饋給教師;教師可結合學生的反饋結果,不斷優化線下教學方式與內容,切實增強思政課程的教學效果。

第二、教師可依托課堂互動式教學,有機融合翻轉課堂與傳統課堂。思修課程具有明顯的學科特點,因此,教師在開展思政課堂教學活動時,應明確教學主體為學生,重點優化課堂講解、交流展示、學生討論等各項環節。同時,為更好地踐行新課程提出的各項要求,教師應適當轉換自身定位,將教學任務重點集中在答疑解惑、課堂管理、組織活動方面,確保線下教學任務主要集中在問題解決,進而引導學生圍繞疑惑、問題、社會熱點進行討論,確保班內學生能夠在思想層面對上述問題達成共識并形成貼近社會主流的價值觀。

第三、教師應依托實踐拓展教學環節,帶領學生轉化思政理論知識,提升自身的專項能力與綜合素養。在思政課程教學體系中,實踐拓展環節具體包括課外實踐、課內實踐兩種教學模式;該教學環節有助于轉化學生的理論知識,切實增強其綜合素養?;诖?,教師在組織學生參與課內實踐活動時,應結合思政課程教材中的具體教學內容,不斷強化實踐活動的合理性、科學性;比如,引入模擬法庭、影片觀賞、辯論、演講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的探究欲望與學習興趣。同時,教師也可結合思修課程的實際教學內容,適當地調整教學模式,設置主題性演講活動,引導學生圍繞理想進行演講。簡單而言,通過有機融合課堂教學與主題實踐活動,不但能夠持續增強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切實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還可以引導學生圍繞具體的思政課程內容與班內學生、教師產生共鳴并深入進行思考。

課外實踐具體市值校內社會實踐,不僅包括勤工助學、文明建設、征文比賽等形式,還涵蓋多種類型校外社會實踐活動,具體的實踐活動形式主要為社會調查實踐、養老院探訪、志愿者活動、做義工等。實踐活動有助于強化學生的情感體驗,使其能夠在后續的生活中,嚴格遵循理論指導并做到知行合一。

4.2設置多元化的考核模式

高校在考核線下線上混合式教學在思政課程中的應用效果時,應從以下三點著手:

第一、線上教學考核,主要的教學評價與考核工作集中于在線學習進程中的回帖、發帖、討論、提問等活動情況以及學生在線學習時間,并整合成線上思政成績表。

第二、課堂教學考核,主要的教學評價與考核內容集中于學生發言情況、討論參與度以及成果展示狀態,并整理為課堂表現成績。

第三、教學實踐考核,主要的教學評價與考核內容包括學生在參與實踐活動時取得的實際成果,并將其整理為實踐活動成績。

通過引入多元化的教學考核方式,有助于引導學生充分重視學習結果與學習過程;這樣既能凸顯出混合式教學的重要意義,也能強化大學生的思政綜合素養。

5.思政課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策略

5.1加強線上線下的協同性

在應用線下線上混合模式開展高校思政課程教學活動時,校方管理層應明確師資隊伍是基礎;但國內大部分高校不具備充足的思政教學資源,這就導致思政教師需要面臨極大的教學壓力與繁重的教學任務。為切實增強高校思政教學質量,高校管理層應圍繞混合式教學模式,分別設置課堂思政與網絡思政課程,有效銜接線上線下的人才培養與教學內容,增強兩者的協同性、統一性。簡單而言,高校管理層應持續強化線下線上教學模式的協同性,推動課堂思政教師與網絡思政教師開展緊密的交流、互動、溝通活動,進而增強混合教學模式的應用水準。具體可以從以下幾點著手:第一、圍繞課堂教學的目標,制定網絡教學規劃,不斷強化網絡思政教學的探索性、實踐性、理論性;注重開展在線討論活動,幫助思政教師總結大學生的學習狀態、思想狀況,不斷調整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第二、結合網絡思政教學情況,從思政課堂教材中找尋相關理論知識,增強混合教學體系的自然度、流暢度。

5.2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為更好地滿足協同育人的思政教學要求,教師應將學生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不斷增強線上思政教學的有效性。但由于多方面客觀因素的影響,社會思潮多元且多變,教師很難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教學策略;基于此,教師應逐漸將教學資源、教學經歷傾向于對學生自主能力與自主學習意識的培養,確保學生在面對多元化的社會思潮以及不良價值觀的影響時,能夠始終遵循思政理論,尋求高質高效的解決策略。思政教師具體可從以下幾點著手,解決上述問題:第一、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完善思政問題體系,引領學生廣泛收集資料并針對不同類型的社會實際問題,制定解決預案與應對方法。第二、圍繞社會思潮提出具體的思政問題,充分調動校內資源庫,督促學生及時查閱資料以應對社會諸多不良思潮與價值觀。第三、對于校內資源庫難以解決的問題,教師可通過設置評價體系并將學生積極性與問題解決能力納入其中的方式,不斷探尋解決策略,強化學生的綜合思政素養。

5.3優化課程比例

線下線上混合教學模式具有較高的自由度、靈活度,因此,教師在應用該種教學方式開展思政教學課程時,很容易導致學生陷入過于自由、靈活的環境中,而逐步忽視參與線上四周學習活動?;诖?,網絡思政教師應依托互聯網平臺對學生的上線情況進行審核監督,探尋科、學合理的監督方法,保證學生能夠有效參與線上教學活動,切實增強思政線上課程的教學質量。與此同時,思政教師還需要注重優化線下線上兩種課程的課時占比,不斷強化線上思政教學在思政課程體系中的重要意義,正確劃分思政課時,將傳統課時一分為二,將半數教學課時給予線上思政課程,盡可能避免大學生對線上思政教學產生逆反、抵觸心理,進而調動其積極性,不斷強化思政教學效果。

6.思政課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保障條件

6.1網絡環境

教師在運用線下線上混合模式開展高校思政教學活動時,對網絡條件、網絡環境較為依賴?;诖?,高校管理層應從以下幾個著手,為思政教師營造良好環境:第一、圍繞思政課程建立教學團隊、課程制作團隊,展開分工合作,組織教師共同參與在線思政課程的建設、研發、維護工作,不斷完善思政在線課程體系。第二、無償將校園WIFI開放給大學生,確保其能夠沒有顧慮地參與線上學習活動。第三、在開展線下思政教學活動時,應以小班教學形式為主,完善線下課堂的多媒體設施,確保教學設備能夠滿足線下與線上的思政教學要求,為小組合作學習提供便利性。第四、加大財政資金投入,強化硬件設施建設,確保思政教師能夠有效開展混合式教學,不斷增強外部教學環境的優越性。

6.2教師素養

將線下線上混合模式與高校思政教學相融合,會大幅加大思政教師的工作難度與工作量;其中,這種新型教學模式要求思政教師具備一定的信息技術水準,能夠運用并掌握信息技術設備,這也給思政教師帶來的新挑戰?;诖?,思政教師可從以下幾點著手,強化自身綜合素養,構建高水平的師資隊伍:第一、課前開展資料的收集、查閱、整理工作并將其制作成數字化的思政教學資源,依托信息技術設備,將不同類型的教學資源整合成教學課件,強化線上線下思政教學的針對性。第二、高校管理層應增強對思政教師的專項技能培訓力度,不斷增強思政線上教學水準。第三、在信息化時代,教師應革新自身的教學能力,努力學習先進的信息化技能,確保自身能夠熟練運用不同類型的先進信息技術手段。

6.3學生積極性

高校思政教師在運用混合式教學方法開展思政教學活動,注重優化學生并推動其積極參與到線下思政教學與線上思政教學活動中?;旌鲜浇虒W模式具有各種優勢,比如,線上思政教學注重引導大學生自主自覺學習交流理論知識,而線下思想教學活動注重吸引大學生參與課程的實踐、討論等環節。簡單而言,混合式教學能夠將學生從傳統的被動狀態轉變為主動狀態,持續強化線下思政課堂與線上思政課堂對于大學生的吸引力。在此基礎上,教師還應根據大學生的思想癥結、關注點、興趣點,靈活運用不同類型的教學,對教學手段進行創新,充分調動大學生的主動性與積極性,促使其能夠在實踐活動中展現表達欲與參與欲,幫助其內化理論知識,切實增強自身綜合素養。

結束語:

新時代背景下的思政教育與互聯網越來越緊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一,用科學理論培養人,重視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踐性,把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教育引導學生立鴻鵠志,做奮斗者”。思政課是高校學生的必修課,而信息技術是當代最重要、影響最廣泛的科學技術之一。新形勢下,依托互聯網技術,將網絡教學手段與傳統教學手段相融合,衍生出混合教學模式,有助改善思政教學窘境,達到預期教學目標?;诓糠謱W生對思政課程興趣較低、基礎弱、底子薄,這更凸顯出混合式教學的重要性。高校應明確教學資源載體,優化教學資源內容,選取探討資源,可以構建有效的混合式教學平臺;建立網絡-課堂-實踐的一體化教學模式,設置多元化的考核模式;通過加強線上線下的協同性,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優化課程比例;注重保障網絡環境,提升教師素養與學生積極性,以切實提升混合式思政教學效果。同時,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質疑,樹立正確的三觀,使學生在當前的社會發展過程中能夠貢獻自身力量。

參考文獻:

[1]劉艷冬.應用型高校思政課教學中“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應用研究[J].開封文化藝術職業學院學報,2020,40(11):191-192.

[2]吉鎧東,雷青松,廖晨宏.基于“智慧樹”平臺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探究——以“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為例[J].文教資料,2020(30):173-174+220.

[3]胡慧.基于“任務驅動”的思政課混合式教學設計及運用[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上旬刊),2020(10):16-18.

[4]梁紅秀.高校思政課線上線下教學銜接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0(18):49-51.

作者簡介:

李飛燕(1985-),女,四川人,研究生,講師,主要研究方向:傳統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單位:四川工商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網絡教育教學論文范文第4篇

摘 要:隨著社會發展的腳步逐漸加快,人們要及時更新自己的知識來應對社會發展的節奏,遠程開放教育為所有求學者提供了平等、便捷、自主性強的學習機會,讓更多的人可以接受高等教育。創業教育以引導學生自主創業為目標,可以充分發揮人的創造性和潛力,遠程教育教學當中的創業教育,可以讓人們在自主安排學習時間的同時,接受高等教育,提升自身素質,培養創業能力,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

關鍵詞:遠程開放教育創業創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來臨,人們生活、工作環境的變化越來越快,需要面對不斷出現的新知識、新技術。一次性的學校教育,越來越不能滿足個人終身學習的社會需要。只有不斷學習,才能跟上生活、工作的節奏,提高自身的適應能力。遠程開放教育作為現代化的教育方式,改變了傳統教育的封閉性、固定性等模式,讓學生可以自主安排學習,因此是現代人終身學習的有效途徑之一。

目前我國經濟發展主要還是資本推動型,處于經濟發展轉型期,對就業的吸納能力是有限的,我國的就業情況不容樂觀。在這樣的情況下,開展創業教育,鼓勵人才進行自我開拓,一方面可以促進經濟的發展,也可以吸納更多的就業,這是促進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穩定發展的重要方法之一。創業教育在我國的發展還處于起步階段,遠遠落后于世界創業教育平均水平。

遠程開放教育中的創業教育,順應了創業教育在我國推行的必然趨勢,同時,由于創業教育具有比較廣泛的受眾面,采用遠程教育的方式可以讓更廣泛的人接受到創業教育,減少了限制性,必將極大的促進我國創業教育的發展。

1 遠程開放教育

1.1 遠程開放教育

遠程開放教育是利用多媒體等現代化手段、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面授輔導和學習支持為輔的現代化教育方式。在信息化社會中,現代遠程開放教育為所有求學者提供了平等的學習機會,使接受高等教育不再是少數人享有的權利,而是個體生存的基本條件。教育資源、教育對象、教育時空的開放,為大眾的終身學習提供了可能性。以學習能力的提高為目標,適應知識更新的要求、才能跟上社會的步伐。

1.2 遠程開放教育的特點

遠程開放教育的學生與其他教學模式的學生有很大的不同點,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2.1 入學方式不同

因實行寬進嚴出,遠程開放教育的學生可通過國家統一的高考入學,也可通過電大自行組織的入學測試,這樣就擴大了生源,為想學習的人們提供了學習的途徑。

1.2.2 學習方式不同

遠程開放教育學生以在職、業余、自主學習為主,接受必要的面授輔導和學習支持服務。沒有固定的班級建制,學生可以按自己的學習需要、學習進度、學習方式等自主安排學習。其他類型的學生則往往以傳統的班級建制進行學習,學習的開放性和自主性較小。遠程開放教育更能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和創造性,發揮挖掘學生的潛力。

1.2.3 對各種學習資源的利用和學習支持服務的需求不同

遠程開放教育的學生以自主學習為主,對各種學習資源(包括多種媒體教材和多種現代化手段)的利用更具有多元化和個性化特點,對完善的學習支持服務需求更為迫切。其他類型的學生則較多地依賴教師面授,對各種學習資源的利用和學習支持服務的依賴相對較少?,F代化的學習手段豐富了學生視覺、聽覺上的直接體驗,更便于接受和理解,而且比傳統課堂更生動、有趣。

2 遠程開放教育中的創業教育

2.1 創業教育

創業教育主要是培養具有專業的財會、管理、營銷知識,具有開創意識,具有獨立的工作能力和管理能力,可以建立新的公司或者在公司中開創新的項目的個人。

創業教育在20世紀80年代興起,同傳統教育相比,它不只是教育內容的更新、教育方法和手段的變革,而且是教育功能的重新定位,它以培養學生創業素質,引導學生自主創業為目標,使教育自覺地為經濟建設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持,更好地為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創業教育培養出來的人才,不是去被動的尋找和適應崗位,而是逐漸轉向創造崗位、創造機會。

2.2 創業教育與遠程開放教育的結合

創業教育在我國的發展仍然處于起步階段,在理論和實踐上仍然是不完善的。遠程開放教育與傳統教育的不同,生源的廣泛性、學習的自主性、學習方式的多樣性是遠程開放教育的最大優勢。來自不同行業的學生,可以站在不同的角度發表自己的見解,有利于學生之間互相啟發,拓展了學生思考問題的視角和和解決問題的思路。利用遠程教育的這些優勢開展創業教育,將會極大的促進創業教育的進行。

2.2.1 充分發揮遠程開放教育生源多樣性的優勢,擴大創業教育的范圍

目前我國進行創業教育的范圍還比較有限,這不利于解決市場上出現的就業問題。遠程開放教育的生源廣泛,而且遠程教育是許多人進修學習的選擇,這樣就讓創業教育的接受群體具有廣泛性和針對性,可以為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打開另一片發展的天地。遠程教育學習的學生也許在學歷上沒有太多的競爭力,但是創業教育可以讓他們接受新的理念,讓他們開闊思路,發掘身邊的商機,培養他們的管理和營銷能力,增強他們的就業競爭力。

2.2.2發揮遠程開放教育學習的自主性,提高創業教育的實踐性

由于遠程開放教育學習具有自主性,學生可以自行安排學習的時間,那么就少了許多的限制,創業教育在開展中就可以更側重于實踐,創業教育的終極目標是教會學生怎樣去動手實踐,建立一個新的公司或者新的項目。比如國外的創業教育要求學生完成一份企劃書,這是學生創業的一個模型,遠程開放教育的自主性學習給了學生更多的時間和空間來提高實踐性。

2.2.3 遠程教育學習方式的多樣,提高了創業教育的有效性學習

遠程教育學習方式是多樣的,而且經常要借助于高科技技術手段,這就提高了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而且可以從網上獲取到最新的信息,隨時更新知識結構。學習方式的多樣,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讓抽象的理論、案例變得更加豐滿、可感,而且可以利用電腦進行模擬性實踐教學,提高動手能力。

3 結語

遠程開放教育的宗旨在于通過教育資源的共享,擴大教育規模、從而滿足各類社會成員接受教育培訓的需求,為實現高等教育大眾化、構建全民學習的“學習型社會”提供條件和保障。通過遠程開放教育進行創業教育,將轉變人才培養模式,有助于開放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學生自身的素質和對市場的適應能力,不僅將極大的促進創業教育的發展,更會提高中小企業對經濟發展的推動力,優化市場結構,減少市場競爭壓力,保障國民經濟健康、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 劉國釗,崔凌云.論創業教育理念與遠程開放教育的融合[J].河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6.

[2] 李豫黔.從創業教育分析高等教育自學考試遠程繼續教育課程變革趨勢[J].中國考試,2008(6).

網絡教育教學論文范文第5篇

摘要: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對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時效性、感受性、實效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數據以信息容量大、信息種類豐富、信息傳播速度快且實效高的特點,為社會各領域帶來新的發展機遇的同時,也提出了挑戰,對于當下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發展亦是如此。面對大數據帶來的機遇和挑戰,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如何趨利避害,最大化地利用大數據時代實現自身教育實效性的提高,成為了當前高校思政教育思考的重要問題。為此,深入探究大數據本身及其對高校網絡思政教育的影響,并對其為高校網絡思政教育帶來的機遇和挑戰進行具體分析,最后綜合多方考慮提出了一些改革建議,以切實實現大數據對于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提升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機遇與挑戰;時代變革

大數據猶如一場信息風暴,席卷了高校發展的各個方面,在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提升建設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大數據時代的降臨,刺激了新時代高校大學生思維方式的變革,從而引發了新一輪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緊跟時代發展腳步,探索大數據背后的變革力量,并對其加以利用,不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的本質性要求,也是充分發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引導作用,幫助大學生建立健康向上的思想價值觀念,以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參與社會建設的現實性選擇。

一、大數據及其在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滲透

(一)大數據的內涵

所謂大數據,簡單來講就是一種信息資產。之所以如此受到人們的重視,與其海量的資料容量、高速的信息增長效率和多樣的信息種類脫不開關系,但其基于新處理模式,在應用過程中為人們帶來的高洞察力、簡便流程和輔助提升決策能力的性能,才是其引領信息風暴的關鍵。

在一系列關于大數據的研究中,人們逐漸掌握了其本身的特征并進一步挖掘了其自身價值。依賴于大數據的使用,供應方能夠更加精準地掌握需求方的具體需要,從而進行更精準的營銷和傳播活動,以收獲更好的效益結果。但大數據并不是一項百利無害的選擇,基于當前技術發展的限制,大數據的應用過程仍然存在很多缺陷,這對人們駕馭大數據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大數據在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滲透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網絡已然成為支撐大學生學習生活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成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的一項重要研究內容。大數據在網絡社會掀起的風暴,也同樣席卷了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和學生的生活。據相關研究顯示,大學生群體的網絡使用率已接近百分之百,學生利用網絡已然成為一種常態[1]。與此同時,高校網絡課程的建設也在如火如荼地開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利用網絡環境,結合大數據的自身特點,以及大學生在使用網絡時形成的大量信息數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在向著更加貼合學生學習需要,更加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方向發展。在此基礎上,依托校園信息網絡,充分發揮高校思政教育的積極作用,更加高效和全面的大數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網絡體系正在形成。

(三)大數據應用于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現狀

在當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網絡課程和網絡管理體系的建設已成為一大重要內容。網絡,已然成為了新時期高校思政教育體系建設發展的重要工具。但是,就當前的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建設現狀來看,大數據對其的滲透影響還不明顯,應用效果也并不理想。高校思政教育慣有的教育觀念和管理思想阻隔了大數據作用于其根本發展的實效性,影響了大數據應用于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研究。再考慮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網絡應用等基本素質的水平參差,也為大數據應用于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帶來了極大挑戰。

二、大數據為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機遇和挑戰(一)大數據為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的發展機遇

1大數據拓展了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思路

大數據的廣泛應用,顛覆了人們對于因果關系的慣性思考模式,轉而更加關注數據變量的相關性,表現為大數據時代的人類思維模式變化。換一種方式來說,就是人們在數據和信息的分析中,更加注重對信息本身的探究,而非對于信息傳播原因的研究。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設立,是為了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認識觀,理性認識自我、認識世界,從而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理念[2]。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大學生群體的這種思維習慣和方式的變化,無形中拓展了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思路,顛覆了傳統思想政治教育中訓練學生關注事物因果關系的教育觀念,轉而要求其順應學生思維模式變化的現實,轉變自身的教育觀念和教學思維,而這種教育思維的轉變,無疑將帶來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的創新發展。

2大數據豐富了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資源

伴隨著信息網絡的發達,網絡信息量成幾何倍數增長,形成了龐大而海量的數據信息庫,這也是大數據時代的一大基本特征。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這些豐富的網絡信息數據為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從內容體系到授課方式等的創新,都提供了豐富的教育發展資源。單純地就數據信息量來講,大數據的海量數據庫翻轉了紙質出版時代,教育刊物數量有限,承載思想教育創新信息量有限的局面,為其提供了更富有深度、更具時代性、更加多元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研究,為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體系的革新奠定了堅實基礎。在比較大數據時代的信息形式,文字、圖片、視頻、音頻等多樣化的傳統信息承載模式,結合網民群體自創的博文、自制影像等,極大地豐富了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授課組成形式,促使其更加富有時代氣息,也更好地貼合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現實需要。

(二)大數據為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發展挑戰

1大數據對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大數據時代帶來的海量信息并不是一種固定不變的狀態,而是在云存儲技術的強大技術后盾支持下,呈現出一種無限增長的狀態,且隨著技術的發展,這種增長速度也在加快。因此,大數據所包含的數據信息量是無法想象的龐大。在當代高校大學生的日常生活中,網絡使用頻率不斷提高,從生活中的郵件收發、即時通訊等,到學習上的信息查閱、網絡辦公,每天都在產生巨大的信息數據,并不斷地并入大數據時代的龐大數據庫中。同時,網絡每天流動的多樣信息傳播,也在不斷地沖擊著大學生群體的思維觀念。面對大數據時代的海量信息,以及這種信息傳播流動影響的雙向性和不確定性,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提高針對性迫在眉睫,其結合時代發展特色,加強自身結構建設,把握數據海量性特征和自身教育的對象性要求,不斷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感召力和引導性的變革不可避免[3]。

2大數據對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時效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大數據時代的來臨,為網絡使用者帶來了更快速的信息傳播和接收體驗,極大地滿足了社會發展對信息時效性的需要。網絡維度的交互融合,結合大數據的爆炸式信息生產速度,刺激了現代社會幾何裂變式的信息增長速度。大學生作為社會先鋒群體,不斷追尋著網絡發展腳步,展示出了高度的“數字化生存”理念,在大數據時代中接受著來自社會正能量和不良思想的雙重影響。面對如此復雜的網絡發展環境,以及飛速傳播的數據信息,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如不能及時掌握社會時態,對大學生進行因勢利導的教育幫助,必將失去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時機,背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道路。

3大數據對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大數據本身的海量性和多樣性,導致了其信息包容的廣泛性和雜亂性,各種信息充斥其中,為信息搜集和分析帶來了極大的困難和挑戰。大數據時代不乏價值極高的信息內容,但也同樣充斥著包含負能量和錯誤思想的不良信息,再加上網絡安全、個人信息泄露等問題的未解決,使得整體的大數據網絡環境呈現分散、凌亂的狀態[4]。面對如此紛繁復雜的大數據信息,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利用大數據,實現自身實效性發展的挑戰也十分嚴峻。高校學生在大數據背景下參與網絡信息的動向傳播,不斷接受網絡文化的沖擊,對其思維方式和日常行為習慣也產生了相當的影響。熱門事件和熱點話題對其思想觀念的引導,使其容易產生相當效應,但在社會主流意識的傳播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的傳播和認同上,仍然收效甚微。在這樣的條件下,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將提高凝練大數據信息價值的能力,順應碎片化、快餐化的文化環境,提高自身教育的實效性,增強對大學生群體的主流價值觀和正確思想意識培養提高到重要位置。

三、大數據時代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提高的策略建議(一)樹立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數據思維觀念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對人類社會影響最為明顯的就是思維方式的轉變,更加關注集體意識,更注重綜合思維和創新理念的思維模式正在逐步建立。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中的這種思維變化,對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發展建設的理論與實踐都提出了相當的挑戰。為了適應時代變化的需要,滿足對當代大學生思想觀念的教育引導需要,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有必要梳理全新的、大數據時代的教育思維觀念。首先,要樹立更加注重團隊協作的思維,強調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各部門的協同協作,共同致力于挖掘大數據時代為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發展帶來的寶貴財富。其次,要時刻保持思維的機敏性和前瞻性,適應大數據時代高速更迭的數據信息變換,并能從中準確地把握與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聯系,保持并不斷提升對大學生群體相關社會思想意識的機敏性,并善于運用大數據思維分析和發現大學生群體的意識動態,提高整體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最后,要鼓勵開放性思維和個性化理念的滲透,保持大數據時代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鮮活性和引導性[5]。要廣泛地接受和借鑒社會新潮思想,取其精華為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發展所用。同時,注意結合大學生群體的個性特點,因人制宜地以學生為本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以大數據為基礎,為學生提供更加具有針對性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

(二)建立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數據體系

數據是構成大數據時代的基礎,也是適應大數據時代趨勢,進行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基。建立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數據體系,首先要從教育管理內部的分析整理開始,整合各部門、各院系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資源,構建全面的、體系化的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平臺。其次,要注重內外聯合,將校園內的網絡數據體系與社會相連接,重視對于社會屬性的大數據體系的聯系使用,時刻把握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的最新動態。不僅如此,還要充分地結合大學生群體的網絡使用習慣,積極聯系這些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網絡媒體,最大化地整合社會教育資源,搭建具有動態性、時代性、全面性和吸引力的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大數據體系[6]。

(三)提高大數據時代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素質

伴隨著大數據時代的降臨,高校大學生的知識結構和新鮮思維不斷發展變化,為了更進一步地提高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我們有必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工作者素質,建立和培養具備敏銳的數據感知力、高效的數據分析能力和綜合的應用實踐能力的大數據時代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者隊伍。首先,要組織對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網絡基本技能培訓,幫助其掌握對于大數據的搜集、整理和分析能力,為其綜合素質的提升奠定基礎。其次,要針對大數據本身的海量、高速、復雜等特點,對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者進行強化訓練,通過課程考核、能力比拼等形式,選撥一批技能過硬的高素質工作者,并將其充實到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各個部門,激發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者隊伍的生機與活力[7]。對于大學生干部的培養應用同樣重要,要積極選拔和培養學生干部,鍛煉他們的數據分析、采集、整理能力,鼓勵其樹立大數據意識,在大數據時代發揮其對于整個大學生群體的榜樣引領作用,增強大數據時代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提高的基礎力量。

四、總結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發現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研究探索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的重要性。順應大數據時代的發展和變化,積極應對大數據思維和大數據網絡為大學生群體帶來的影響,開展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不僅滿足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幫助引導學生樹立健康積極的主流價值觀,促使其自覺抵制社會不良思想影響,更好地參與網絡生活、參與社會發展的本質需要,也為實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提升,建設現代化的,富有活力、感召力、影響力的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奠定了堅實基礎。只要我們在大數據時代中,綜合把握其為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機遇,靈活應對挑戰、完善自身建設,革新樹立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數據思維觀念,不斷提高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大數據運用能力和綜合素質,構建全面動態的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體系,就能實現大數據時代的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時效性提升,更好地發揮其引導學生成長,服務社會發展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邰永林.大數據時代下的高校思政教學改革探析[J].亞太教育,2015,(27).

[2]王川,沈穎.“大數據”環境下高校思政學術“慧課堂”的構建與效能研究[J].速讀(下旬),2015,(4).

[3]劉軼穎.大數據時代下高校師生思政狀況調研——以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時代教育,2014,(13).

[4][英]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肯尼斯·庫克耶.大數據時代[M].盛楊燕,周濤,譯.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5]郭曉科.大數據[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3.

[6]我們已經進入全媒體時代[EB/OL].人民網,20120102.

[7][英]安東尼·吉登斯.第三條道路:社會民主主義的復興[M].鄭戈,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34.

(責任編輯:侯秀梅)

上一篇:數學教學論論文下一篇:中華傳統文化教育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