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項目管理信息化范文

2023-10-17

項目管理信息化范文第1篇

一、八字真訣:威逼利誘+軟硬兼施

1、威逼利誘:字面理解為采用暴力手段威脅,利用物質和精神上的滿足加以誘惑。在管理中引申為:

“威”--不指權威、威脅,這里指威信、樹威;就是指管理者必須在員工面前發揮好個人的優點和魅力,使之成為員工心目中的榜樣和偶像,以人品、魅力和能力樹威(絕對不能以職位和權力樹威)。

“逼”--不指強逼、逼迫,這里指管理督促;是指通過完善的規章、制度、職責、流程、標準等規范員工做人做事的行為,使之有強烈的目標意識和企業責任感。

“利”--不指利用;這里指工資、福利、獎金、提成、期權、股份、績效、待遇等;是指通過合理的薪酬體系并在企業承受范圍內提高和改善員工的福利,設置行之有效的獎勵、激勵規定,使員工自覺產生一種價值感和歸屬感。

“誘”--不指誘惑、引誘,這里指引導;是指利用好各種激勵措施使廣大員工利益目標化,從而認識到和增強提高工作的源動力。

2、軟硬兼施:軟的方法硬的手段一起用。在管理中引申為:

“軟”--包括軟實力和人性化,軟實力包括公司(工廠)所有的軟件建設,人性化指管理要以人為本、以理服人;是指通過一系列的措施認識和提升公司的軟實力,使管理者能夠準確客觀的發現認識公司每一個環節和每一名員工的利弊優缺點;

“硬”--包括硬實力和制度化,硬實力包括公司(工廠)所有的硬件投入,制度化指做到制度完善、執行堅決;是指管理者在提供公司硬實力、執行改善公司(工廠)弊端和糾正員工的錯誤缺點時一定要堅決、快速、公平、公開并“對癥下藥”。

“兼施”--是指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綜合管理才能見成效。

二、“責、權、利”的統一

“責”--責任、職責、權責

“權”--職權、責權、權利

“利”--工資、福利、獎金、提成、期權、股份、績效、待遇等

意思是指:公司(工廠)給予管理者或者管理者給予下屬員工什么職位、多大責任,同時必須賦予相應的權利和利益,只有做到三者統一,才能充分發揮員工的最大潛能和作用。

三、用之長、避之短

“長”--長處、擅長、專長

“短”--短處、弱點、缺點

意思是指:管理必須要善于用人,用對的人才能做對的事,取長補短,充分利用和發揮每名員工的聰明才智,才能排除萬難爭取最大勝利。

項目管理信息化范文第2篇

摘要:機械設計過程既復雜又艱巨,涉及到各方面的工作,需要機械設計企業各個部門的溝通與協調,而且需要對機械設計項目過程中產生的大量信息進行有效的管理。因此,為了促進機械設計企業的項目管理,就要將計算機信息化運用到項目管理中去,這樣才能夠提高機械設計企業的工作效率。文章對機械設計項目管理的信息化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機械設計企業;項目管理;管理信息化;工作流;計算機信息化 文獻標識碼:A

1 項目管理信息化的優點

1.1 加強了信息的共享

利用計算機信息化處理信息,能夠有效地實現數據與信息的共享。在這個過程中,只要經過系統的認證,任何部門的管理人員都可以從局域網的服務器上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不僅節省時間,還減少了溝通中可能出現的摩擦。除此之外,共享信息能夠使得各部門工作透明化,將最新的工作狀態呈現出來。

1.2 加快了信息的傳遞

機械設計制造過程中,各個部門的管理者能夠通過網絡了解到工作進展的實際情況,同時也能夠及時地將指令傳達到機械設計人員以及相關部門。這樣一來,整個企業內部的溝通變得更加快捷、便利,提高了各部門的工作效率,減少了以往信息傳遞過程中容易出現的錯漏和失真。

1.3 方便了信息的獲得

計算機信息化網絡技術能夠長時間的將信息保留下來,真正克服了時間與空間對信息保留的缺點。除此之外,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還有利于快速尋找所需要的信息,減少工作人員挑選有用信息時所浪費掉的時間。

2 管理信息化的要求與設計

2.1 管理信息化的要求

2.1.1 網絡化。計算機技術的種種優點,只有在網絡的配合下才能發揮其最大作用。若是沒有網絡的連接,信息化就難以實現。

2.1.2 業務化。在利用計算機技術的時候,必須要根據自己的行業以及領域來對軟件進行選擇,不能盲目地使用與本公司業務管理不符合的軟件,同時管理系統與模式也要互相符合。

2.1.3 規范化。在進行業務管理的時候,需要用專業的用語以及業務管理流程繼續規范化設計。

2.2 項目管理信息化的設計

2.2.1 決策系統分析。在進行決策系統進行設計的時候,需要以管理者的決策為依據。首先是將基層到高層管理的所有工作只能進行錄入識別。其次是要規劃項目管理系統所支持的決策范圍,從決策的內容、時間、跨度,到具體到什么部門、什么人來負責,甚至是細化到個人都要做出明確的規劃,否則的話,整個決策系統必然會出現錯誤。

2.2.2 信息需求分析。不同的管理者所做出的決策是不同的,因此在項目管理過程中,管理系統的設計應當可以適應不同職位管理者的使用需求,能夠提供給決策者所需要的確切信息。

2.2.3 信息處理設計。在這一階段,軟件設計人員和機械項目管理人員共同研究和設計一個收集、存貯、處理、查詢信息的實際系統,包括數據的來源和類型、數據的處理、數據的存貯及查詢等,同時對于系統軟硬件的需求也可以確定。以上工作已基本完成了一個項目管理的信息化設計,根據機械設計制造管理的特殊性,還可以添加一些個性化的設計。

2.2.4 決策集成。在設計好所有管理者的職能范圍以及需求之后,由于工作的需要可能會出現很多相互重疊的需求信息,因此設計的時候要予以確定。在機械設計過程中,質量監督人員可能與機械工程設計人員都十分關心工程的進展,但是兩者之間的著重點是不同的,這就要求設計讓系統盡可能少r 重復信息。

3 機械設計項目管理系統信息化設計實例

本文以機械設計項目管理的信息化為依托,實驗研究PDM中的項目管理系統。

將工作流技術與項目管理進行集成以增強項目任務執行和項目狀態變更的流程性;通過關聯文檔、更新任務進度和任務通知功能增強項目信息流動性;通過提出一種任務進度算法降低人工直接修改進度導致的誤差:通過項目跟蹤功能和改項目狀態功能增強對項目的控

制力。

將工作流技術應用于項目任務執行中增強任務執行的流程性;采用工作流技術對項目流程進行建模,通過控制項目狀態的變更和了解項目任務進度增強項目控制力;通過采用用戶——角色——權限模型實現對于系統用戶的訪問的控制。通過提出一種任務進度算法改善人工直接修改項目進度導致的誤差以及增強任務進度的實時更新性,利于任務執行。

3.1 工作流技術在項目管理系統中的應用

3.1.1 工作流與項目任務的集成模式。從工作流與項目管理的應用范圍規則可以看出來,以文件為紐帶,將項目任務與工作流進行集成是項目與工作流管理的集成模式。主要分為以下三步:(1)目標分解。機械設計項目復雜多樣,為了能夠更好地實現目標,需要由多個項目小組來對機械設計制造項目進行分解承擔,從而將實際工作任務具體到個人身上,最后由個人承擔實現的任務。這樣一來項目目標的實現就有賴于各個分解項目的完成情況,項目的進度也可以在任務的進度以及執行過程中反映出來。(2)配置流程。文檔是機械設計項目的執行過程中的主要依托,項目設計的執行過程也是從文檔中反映出來的,因此機械制造企業要利用工作流技術配置來設計符合自身企業發展情況的文檔流程,這個是需要分析企業中各種文檔管理流程的。(3)過程執行。項目任務在執行過程中會產生各種文檔,當文檔與項目任務進行關聯時,這些文檔會被檢入到PDM中,同時也處于PDM中所配置的一個工作流狀態中,這時文檔會成為項目任務的載體。文檔的狀態會被各種活動所驅動,當文檔狀態發生更改時則代表了一部分項目工作被完成。文檔狀態更改的相關信息會被記錄到數據庫中,以便對文件狀態更改過程信息進行匯總、分類、查找,為以后對工作流的優化提供依據。

3.1.2 工作流與項目流程的集成模式。根據機械制造項目執行以及工作流技術特點需要遵循以下三點規則:(1)在機械產品項目執行的過程中,可以劃分出多個執行階段,而各個階段都有可以對應的子項目,這樣一來本階段的項目狀態執行進度就能夠從各個子項目的進度中反映出來。需要注意,多個執行階段的劃分是以執行流程為依據的。(2)項目狀態的時間有自動變換以及人工更改兩種更改方法,但是在進行人工更改的時候,需要滿足項目狀態與對應的子項目百分之百完成的情況。(3)項目任務的集合就是子項目任務,所有子項目中的人物都被包含其中,而工作流的集合就是企業配置的集中流程。具體的項目工作需要子項目任務與工作流聯合來進行執行,工作流與子項目任務可以是多對多,因為在項目執行的過程中可能有產生的多種文檔對應多種流程的情況出現。

3.1.3 項目狀態與工作流進行集成的模式主要分為以下六步:(1)分解項目狀態。為了確定各個狀態之間發生變更的先決條件,需要劃分多個狀態,項目的劃分需要從宏觀上來進行,它是根據機械企業本身的項目執行特點以及項目管理的周期來決定的。(2)劃分子項目。在進行多個連續子項目劃分的時候,需要保證項目狀態內的所有任務都能夠在此反映出來,這也是在宏觀狀態下進行的。(3)對子項目進行任務劃分。子項目的任務樹結構是通過項目執行狀態的更改來對子項目進行劃分而形成的,項目宏觀狀態的進展程度以及子項目的進度都是通過子項目的任務進度完成情況來顯示的。(4)依據本章3.1.1的工作流與項目任務的集成模式,執行具體的項目任務。(5)狀態變更。當一個子項目的進度到達100%時,依據“變更n”中設定的變更方式進行人為或者自動的狀態變更。當需要人為變更時,通知有權限的人員進行更改項目狀態的操作。當變更完成之后,系統會自動的通知下一個狀態的負責人進行任務劃分等操作。(6)完成項目。通過一系列的狀態變更過程之后,當項目完成最后一個狀態時,會通知到項目組成員“項目完成”,從而結束項目。

3.2 項目管理系統中用戶訪問控制技術

3.2.1 用戶訪問控制模型。訪問權限三元素是由權限、用戶以及角色構成的,為了控制客體對于主體的訪問過程,需要將角色元素加入到傳統的訪問控制模型中,這是基于角色的訪問控制,能夠將用戶與角色、角色與權限關聯起來。

為了簡化系統對于用戶訪問的控制,可以將角色與用戶綁定起來,用戶的權限通過用戶角色來確定,最后指定的工作就是通過角色的轉變來完成操作界面、功能以及系統權限來獲取的。

項目管理權限以及PDM其他全行是PDM系統權限中的兩大分類。

用戶——角色的約束集合中包含了以下四點規則:(1)用戶可以擁有多個角色:單個用戶在同一個項目組中只能擁有一個角色,在多個項目組中可以擁有多個角色。(2)多角色互斥檢測:用戶的ID會被相同部門以及項目組記錄下來,若是遇到已經存在的用戶ID,經過查詢部門與項目組就會不再進行重復添加。(3)角色時效性:用戶項目組具有項目周期的時效性。(4)用戶角色分配時需要經過部門經理審批。

用戶映射以及激活角色對應的權限子集過程就是會話,而以TCP的查詢操作方式為基礎的是客戶端與服務器的會話,服務器會接到客戶端通過賬號以及口令發來的會話請求。若是驗證的賬號以及口令成功的話,客戶端會收到服務器上發來的用于標識用戶的唯一UID,并且服務器上會建立起一個會話。當服務器收到客戶端發送來的消息時,服務器會對操作類型、內容以及用戶UID等消息結構進行分析,并查詢用戶的權限。之后,是否進行查詢執行是根據用戶權限來確定的,如果確定執行操作,那么在執行之后會將結果反饋到客戶端,當所有的操作完成之后,客戶端會發送一個注銷的消息,從而本次會話就結束了。由此可以看出,通信過程就是客戶端與服務器端的會話過程。本文正是考慮到這些因素所以采用了ICE技術對通信接口進行封裝,實現了通信的靈活設計、節省時間和提高工作效率,最終實現一個健壯的項目管理系統通信模塊。

3.2.2 用戶的項目管理權限和PDM其他權限。項目管理系統中的基礎就是用戶權限的管理,為了保護數據,規范用戶的操作,可以對用戶權限進行合理規劃,還可以反映出企業良好的管理體系。用戶權限機制的構件,不僅能夠在矩陣性組織結構下實現管理用戶權限,還能夠協調PDM其他權限與項目管理權限之間的關系。項目管理系統權限的設定,需要根據本文中設定的用戶權限規則來進行劃分,其中還包括對項目組成員權限的劃分。項目管理與PDM其他權限之間的沖突,是通過對等級的設定來解決的,這也是本文中解決沖突的方式:(1)當項目管理界面中有用戶在操作的時候,PDM其他子系統的權限等級會低于項目管理權限的等級。如果PDM其他權限被用戶操作超越的時候,用戶此權限將會被項目管理臨時賦予臨時操作。如果用戶操作發生了問題,或者操作結束的時候,用戶PDM的其他權限會被項目管理收回,這樣能夠有效地協調平衡二者之間的權限關系。(2)如果PDM其他子系統中有用戶進行操作的時候,文件夾ID或者文件ID將會被自動關聯操作,用以對用戶數據結構的完善。如果用戶操作超越項目管理權限時則無異常發出,系統將操作過程信息記錄下來并傳遞給項目經理。

通過用戶數據結構實現項目管理權限與PDM其他子系統權限協調。PDM系統中存在一個用戶數據結構,當用戶登錄到PDM系統中時,只讀取PDM數據庫中的權限,而忽略項目管理的權限,從而直接依據權限進行操作,同時通過系統設定的觸發器實現操作信息的傳遞與更新。在項目管理中存在一個以IEdmUser為父結構的用戶數據結構,當在項目管理中進行與PDM相關的操作時,會首先判斷項目管理的權限,再通過IEdmUser提供的HasSysRight方法進行二次判斷。如果權限沖突,則在項目管理中記錄此用戶的PDM其他子系統權限,同時更改PDM中的用戶權限。當操作完成時,通過數據庫觸發器將PDM其他子系統權限還原回去。通過對基于角色的用戶權限的劃分與設定,可以有效管理用戶并控制項目管理權限之間的沖突與PDM其他子系統權限。

4 結語

現階段,我國機械設計項目管理的信息化建設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就取得成效。對于現階段機械企業來說,更多的是要考慮企業自身的發展需求以及管理現狀。從企業自身的設計需求以及業務需求出發,選擇國內外適合自己管理狀況的信息化管理軟件,然后結合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確定適當的應用系統作為機械設計項目管理信息化建設的突破口,從而循序漸進地走出適合企業自身發展的現代管理信息化道路。

參考文獻

[1] 高新民.推進信息化要講求實效[J].中國信息導報,2002,(8).

[2] 徐曉鳴.搭個局域網也不難[J].計算機教與學,2002,(10).

[3] 梁玉.礦山采礦資料信息管理系統[J].礦山機械,2002,(7).

作者簡介:魯建軍,男,河北省保定市立中車輪制造有限公司工程師,研究方向:機械設計及自動化。

(責任編輯:王 波)

項目管理信息化范文第3篇

1. 工程項目管理概念

工程項目管理是現代管理學中的重要分支, 是指在有限資源約束條件下采用系統的理論和方法, 對項目涉及到的所有工作進行全面有效的管理, 使達到預期管理目標。項目管理信息化指的是企業運用信息技術的理論和方法在企業內部建立信息網絡, 然后通過該網絡改變和優化工作流程與方式, 使達到降低管理成本, 提高工作效率的目標。工程項目管理信息化是企業管理建設中的重要內容, 也是實現企業信息化發展的基礎。

2. 工程項目管理信息化特點

首先工程項目管理是一個涉及到多個部門和多個專業的綜合全面型管理, 包括施工過程中的生產管理, 也涉及到技術管理、施工成本、質量和材料等方面的管理。其次,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不僅需要消耗大量的物資資源, 而且需要大量的人員參與, 為了達到建設要求必須要對所有環節和資源進行有效管理, 所以工作量龐大且難度較大。再次, 項目管理是一個從準備設計到竣工驗收的過程, 項目管理既要滿足建筑工程施工相關要求, 還要使多個環節互相協調統一。此外, 項目各個管理活動之間是相互依賴和制約的關系, 所以必須要進行信息上的交流與傳遞, 建筑施工項目管理工作本身的復雜性決定了項目管理信息化中的信息流量龐大且非常復雜。

二、工程項目信息化管理現狀

1. 缺乏統一明確的標準

在項目管理信息化建設領域, 目前還沒有明確和統一的建設標準, 大多數工程項目管理的信息化無法嚴格按照成熟和規范的標準開展建設工作。比如大多數企業在進行項目管理信息系統開發過程中往往獨立開發和各自探索, 企業之間沒有信息、技術和經驗方面的交流, 導致建設完成的信息系統無法實現單位或部門之間的良性溝通, 從而制約了我國工程項目管理信息化的發展。

2. 項目管理人員理念和方法落后

工程項目管理人員對于信息化管理缺乏正確認識, 依舊采取傳統的管理模式和方法, 當企業工程項目擴大, 施工人員增多, 施工難度增大的條件下, 就會出現部門之間難以及時有效溝通、施工信息數據流通不暢、無法做出有效決策、管理制度無法有效落實等問題。另外, 還會造成建設成本的增加, 進一步加大施工的難度。

3. 投入和產出不成正比

在工程項目管理信息化系統建設中, 很多企業已經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以及人力、物力, 但是卻發現所投入的成本和實際產出的效果并不成正比。一方面是因為在項目管理信息化系統的軟件開發上還缺乏一定的創新性和專業性, 另一方面是因為當前項目管理信息系統的軟件還需要進一步提高其操作性, 整個系統的穩定性不強。

三、工程項目信息化管理內容和要求

1. 工程項目信息化管理內容

工程項目信息化管理內容包括文檔與數據管理的信息化、信息溝通的信息化以及過程控制的信息化。比如在信息溝通上應不斷完善管理信息系統, 使項目帶動各個參與者都能進行信息提交和接受, 在交流平臺上就有關問題進行分析探討, 從而及時有效地解決問題。在過程控制信息化建設上, 通過實時監控系統的建設實現遠距離工程控制, 及時解決工程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2. 工程項目信息化管理要求

首先, 在信息化管理中必須充分發揮計算機的作用, 并借助計算機完成業務整合工作并開展信息化業務管理。其次, 信息化管理需要對傳統的文件資料進行電子化保存, 同時建立數據庫存儲重要的文件資料。再次, 工程管理的未來發展方向是實現網絡化管理, 所以需要借助良好的網絡環境實現信息數據的溝通。此外, 為保證項目管理的規范化, 需要不斷優化工作流程并規范輸入系統的信息, 保證信息的完整有效性。

四、工程項目管理信息化發展對策

1. 規范工程項目管理信息化標準

根據我國關于企業信息化建設要求, 企業工程項目管理信息化應該是由政府主導, 引導社會參與, 企業之間互相合作的過程。鑒于當前我國項目管理信息化建設在標準規定上還缺乏統一性, 政府必須充分發揮其主導作用, 一方面要向社會廣泛征集時效性和可行性強的方案, 另一方面需要引導企業互相合作, 細化管理標準和相關規定, 并邀請行業內專家學者對于篩選出的草案進行可行性分析, 然后在進一步完善的基礎上開展建設工作。

2. 增強項目管理人員信息化意識

對于項目管理人員來說, 為保證工程項目管理信息化進程順利落實, 企業需要加強對信息化人才的培養, 不管是高層管理人員還是普通員工, 都應該樹立正確的管理信息化理念, 在項目管理中采取信息化管理方式。對于信息化觀念淡薄的人員需要開展信息化管理意義和作用方面的宣傳, 通過事實證明信息化管理可以優化資源配置, 提高項目建設效益, 同時提高項目管理水平。

3. 加強項目管理信息化研究, 加大政府對項目管理信息化的投入

一方面政府應該加大對企業工程項目管理信息化系統建設的投入力度, 既要積極培養擁有新型信息技術的復合型技術人才, 如通過建立培訓基地、舉辦培訓班等方式進行技術人才建設, 所培養的信息技術人才不僅要具有綜合比較和靈活運用的素質, 而且還要不斷滿足時代發展的要求, 能夠為人們提供高質量的信息服務;又要為項目管理信息化的實現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 加大因特網普及率, 繼續優化網速, 建立統一信息化規程并進行立法保障。另一方面, 企業內部應該不斷完善其項目管理信息化相關的規章制度, 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系統流程, 并加強項目管理信息化的可行性研究, 對系統建設的各個階段進行細化管理, 明確工程項目管理的流程和步驟。

五、結語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 工程項目管理信息化將成為未來發展趨勢, 所以加強對信息管理的研究, 正視當前項目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然后注重提高項目管理人員的信息化意識, 加大項目管理信息化投入, 培養復合型人才, 創新軟件系統, 為信息化管理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只有這樣, 才能使項目管理變得靈活有效, 從而推動項目管理朝著個人化、網絡化和國際化發展。

摘要:隨著我國建筑行業的不斷發展, 工程項目數量越來越多, 規模越來越大, 人們對于項目管理的要求越來越高, 尤其是在信息化管理模式下, 建筑工程項目管理關系著建造成本和管理質量, 也關系著我國項目管理信息化的未來發展。在信息化管理模式下, 工程項目管理如何有效提高工程質量, 保證工程施工安全可靠, 是當前需要研究的熱門問題。本文將在概述工程項目管理信息化的基礎上, 就當前工程項目管理信息化現狀和相關對策進行闡述, 希望對有效推進項目管理信息化進程有一定幫助。

關鍵詞:工程項目,項目管理,信息化建設

參考文獻

[1] 曲妍.工程項目信息化管理探討[J].管理觀察, 2014 (13) :109-110.

[2] 王俊杰.建筑企業工程項目信息化管理研究[J].時代農機, 2016 (04) :145-146.

項目管理信息化范文第4篇

關鍵詞:信息化,項目管理,客戶滿意度,風險管理

一、項目管理定義

項目管理 (ProjectManagement, PM) 是現代管理學的一個重要研究方向, 是在有限的資源約束下, 以系統的觀點、方法和理論來管理項目的全部工作, 以達到預期項目目標的活動。項目管理過程包括: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制和評價等一系列工作要分步或同時進行, 以實現項目的目標。

二、信息化項目管理過程

項目管理是過程組, 啟動、計劃、執行、控制和收尾。信息化系統開發的項目管理有計劃、需求分析、設計、編碼、測試和運行維護這6個基本過程。

信息化項目管理就是將這種6個基本階段過程“可視化”、“定量化”, 把看不見的思維活動變成看得見的“文檔”或者其他看得見的東西。

只有首先對這些階段進行了“可視化”或“定量化”后, 我們才可以對項目進行監督, 進度控制等。信息化系統開發通常是通過設定一些里程碑, 通常里程碑反映出來的文檔資料或部分產品進行項目管理。這也是信息化系統開發項目中的過程管理。

三、信息化項目管理診斷

實際中, 信息化項目延期的現象特別突出, 這對信息化業務的服務質量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 應當引起項目管理人員的高度注意。項目管理者要對項目建設和實施過程的關鍵因素進行識別和確認, 找出影響項目目標的核心問題, 并通過現代項目管理理論進行優化。

常用的方法是通過因果圖對客戶滿意度進行分析, 因果圖如圖1。本文結合對客戶的回訪和專家組的頭腦風暴, 對信息化項目的進度、服務、質量、成本四個核心因素進行了識別和分析, 以確定其影響權重, 結果顯示進度權重占90%以上, 這一數據說明影響客戶滿意度的核心因素是進度問題。

通過對信息化項目團隊的調查, 本文發現信息化項目出現延期的原因主要是:

第一, 項目經理是技術出身, 業務熟練但是缺乏管理技能, 無法整體把握項目進度, 對項目控制較弱, 造成項目管理缺位。

第二, 項目管理流程僵化, 流程設計不合理, 流程之間存在沖突, 導致項目團隊執行力弱。

第三, 缺乏對項目團隊的有效激勵, 績效考核與實際項目管理結合不緊密, 未能達到有效激勵目的。

第四, 項目團隊的人力資源配置不合理, 未能依據實際項目需求匹配相應人員, 往往是有的方面專業人員過剩而有的方面人員不足。

四、信息化項目優化措施

(一) 項目管理組織結構優化

在一個企業組織內, 責任權利要想能夠明晰、執行順利, 良好的企業組織結構是不可缺少的。優化的重點是項目部角色、項目經理的歸屬、項目管理辦公室 (ProjectManagementOffice, PMO) 的角色等方面。其具體的優化結構如下:

1. 提升項目部管理角色的地位, 要讓其成為公司核心部門, 徹底打破原來要把其轉變為公司項目的整體組織、實施、控制、評價的主導角色。

2. 項目經理歸屬項目部, 強化項目經理的管理職能, 明確其權利和責任是對項目進行組織、控制并對項目結果負全責。

3. 提升項目經理的資源控制權, 項目經理可以在結合業務特點及企業人力資源約束的基礎上提出資源需求, 并與資源部門經理溝通確定。

(二) 項目流程優化

項目管理中最有現實意義的過程不是執行、控制而是策劃過程, 因為其相比而言代價小成果大, 項目順利執行全依賴于一個好的策劃過程。

項目流程優化最重要的環節是優化流程中的項目需要與項目設計環節, 針對用戶的需要進行開發和設計是項目成敗的關鍵。信息化項目是一次性的過程, 需求分析和項目設計過程是項目管理中的最關鍵過程, 準確的需要分析相對與項目執行、項目控制付出的成本最小, 產生的效益最大, 好的項目設計是項目順利執行、控制有效、客戶滿意的基石。

(三) 項目質量管理設計

全責意識和項目管理的環境可以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可以先提高項目經理的全責意識, 促進這一循環的形成。

與質量管理注重過程不同, 項目管理側重結果, 強調執行力。因此一定要明確企業現階段的中心管理是項目管理, 要確立項目管理的主要地位, 使質量管理服務于項目管理的管理。

(四) 項目風險管理

風險管理規劃、風險識別、風險分析、風險應對與控制是項目風險管理不可缺少的過程。風險管理旨在增加有利于項目目標實現的概率, 減少不利于項目目標實現的概率。項目風險策劃程序包括:

1. 識別, 進行風險項目的識別, 這是建立在對項目特點及歷史信息積累的基礎之上的, 分析風險的失效模式及后果。

2. 評估, 對已經得到確認的風險的失效機理和現行控制進行分析, 風險系數, 嚴重度、頻度、可探測度的乘積都是要一一確定結果, 風險系數數值比較大, 意味著事件發生概率高并且后果很嚴重。

3. 排序, 確定風險處理類別, 在結合項目所能承受的風險的能力的基礎上對風險項按風險系數從大到小排序。

4. 措施制定, 針對系數較高的風險類別進行風險管理措施制定。

5. 跟蹤, 設立負責人對風險進行跟蹤控制, 跟蹤檢測并識別新的風險。

五、結語

在信息化項目管理實踐中, 針對項目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要抓住關鍵因素, 對項目管理環境進行針對性優化, 以科學的項目管理方法, 以項目需求和設計的流程優化為重點, 突出項目管理中計劃工作的科學性、時效性和客戶滿意度。并關注信息化項目的創新與研發特性, 給予團隊負責人和團隊核心成員充分的授權。另外, 與客戶的充分溝通, 了解客戶的當前需求并適當超前也是信息化項目管理的重要內容。

參考文獻

[1][美]SanjivPurba, BharatShah.如何成功管理一個軟件項目[M].陳明, 譯.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 2003.

[2]曹萍.業主方建設項目管理的核心職能研究[D].上海:同濟大學, 2007.

項目管理信息化范文第5篇

【關鍵詞】 高校;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系統框架

2013年財政部發布了《企業會計信息化工作規范》(財會〔2013〕20號),提出“分公司、子公司數量多、分布廣的大型企業、企業集團應當探索利用信息技術促進會計工作的集中,逐步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014年財政部《關于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財會〔2014〕27號)中指出“鼓勵大型企業和企業集團充分利用專業化分工和信息技術優勢,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加快會計職能從重核算到重管理決策的拓展,促進管理會計工作的有效開展”。一系列的文件政策提出會計領域的發展必須借助云計算、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并且鼓勵大型企業等對傳統會計核算模式運用計算機技術進行創新,借助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更快更有效地開展財務工作。

一、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概述

(一)含義及作用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Financial Shared Service Center)(以下簡稱“共享中心”)起源于20世紀80年代的美國,最初是將企業各種分散的財務工作集中在一個特定的地點和平臺來完成,通常包括財務收支、往來款項等日常核算業務。

共享中心的出現,為大型集團的財務管理和內部控制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和工具。財務人員在物理上實現了從分散到集中的轉變,所有的人員能夠基于統一的制度、標準、流程開展工作,具備明顯的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完善內控、信息共享、提升用戶滿意度等積極作用,在能夠提供更準確的決策信息和更高效的業務處理流程的基礎上,實現整體財務管理水平的大幅提升。

(二)共享中心的應用現狀

20世紀80年代,共享中心由美國的Ford(福特汽車)、GE(通用電氣)等大型制造類企業集團率先提出,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被廣泛應用于世界五百強的跨國公司運營管理之中。IBM、Shell(殼牌)、Siemens(西門子)、Schneider(施耐德)、ABB等大型跨國集團均建立了共享中心并已成熟運營多年。

我國關于共享中心的研究是在近些年才剛剛開始,但卻發展十分迅速。中興通訊是我國第一家構建共享中心的企業,在此之后,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廣泛運用,中國移動、長虹集團、交通銀行等企業也在大數據時代的背景下紛紛創立共享服務中心。根據《中央企業財務共享服務建設情況報告》,截至2019年5月31日,國資委出資的97家央企中有48家大型央企已建立或正在建立共享中心,占比達到49%。

相比于企業集團,目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對共享中心的應用較少。2016年,工信部率先開始探索建立共享中心,并于2019年1月1日開始正式運行。該共享中心為工信部本級和所屬各行政單位提供電子報賬、收支管理等會計核算功能,提供賬務處理統計、財務報表匯總等統計分析功能,還為審計等監管部門提供數據接口,是截至目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中唯一的共享中心[1]。

二、高校建立共享中心的理論分析

基于大數據時代對財務工作的新要求以及財務業務本身亟待優化的前提,我國高校財務建設勢必將面臨重大變革,鑒于高校屬于教育行業的大型事業單位,具有社會職能寬泛、業務類型復雜的特點,在構建共享中心方面存在一定特殊性。本文將從高校共享中心與企業的區別、高校建立共享中心的利弊等方面進行初步的理論分析。

(一)高校共享中心與企業的區別

1.適用會計制度不同

我國企業適用《企業會計制度》《企業會計準則》,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體現的是市場經濟中競爭逐利的思想;而高校適用《政府會計制度》《政府會計準則》,以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為基礎,需要分別按照兩個會計原則對經濟業務進行確認、計量、報告,體現的是公共管理中的公眾服務理念。

2.核算內涵不同

企業主要以產品為核算單元,較為單一;而高校的核算不僅包含國家、省、市等各類財政撥款,還包括各類科研經費、對外服務等,類目繁多。在高校的會計核算中,每一筆賬務處理都需要勾稽到具體的核算項目,每一個核算項目都有屬于其自己的收入、支出與往來等會計要素和經濟分類。

3.財務管理目標不同

企業集團建立共享中心的主要目的是管理經營性資金,集中對應收賬款、應付賬款、成本、費用等方面進行管理和核算,通過整合資源為企業的經濟利益最大化提供核算基礎。與企業相比,高校的共享中心更加強調對教育、科研和服務資金準確、及時地反映和監督,保證國家下達的財政撥款得到合規、合理、有效的使用,保證各項經費來源去向的公開透明,保證學校師生享受到優質快捷的財務服務。

4.對數據安全的要求不同

企業集團的共享中心服務于自身的經濟利潤,需滿足正常的運行需求和商業安全。高校承擔著國家人才培養、科技創新、服務社會和文化傳承等功能,科研項目涉及政治、經濟、國防等重要領域,而相關的財務信息能夠反映最前沿的科教成果,對財政預算項目執行中的保密要求要比企業更高,共享中心的操作系統必須要保證更高級別的信息安全[1]。

(二)高校建立共享中心的利弊分析

目前,高校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仍然較為突出:傳統低附加值的會計核算占據了大量的財務工作時間,高校財務人員難以脫身去從事更高水平的研究及探索,財務管理人工成本居高不下;核算財務與業務財務分離,導致核算財務只滿足外部監管的合規需求而不能為業務拓展和高層決策提供數據支持,重事后輕事前、重報告輕分析的現象仍然普遍存在。

共享中心的建立可以為以上的管理困境帶來很大程度緩解的同時,也存在一些功能上的局限,具體利弊分析如下:

1.共享中心的積極作用

共享中心的建立可以實現在財務運營成本和運行效率兩個方面的雙重改進,對高校適應未來時代發展意義重大。

(1)統一操作標準、實現業務協同

目前我國高校多校區、多地域甚至跨國聯合辦學的情況十分普遍,雖然各分校區都配備有專業的財務人員和核算系統,但是不同的財務人員對于同一業務會存在理解偏差,執行不同的處理方式,致使不同區域的會計人員履職情況存在差異化現象。此外,由于財務人員的物理位置分散在各分校區,分校區主管負責人對財務人員行為導向的影響能力高于主校區,分校區財務人員對主校區政策制度的執行程度會隨分校區的管理模式呈現一定的差異性。

共享中心可以使多校區采取統一的、規范的操作標準,有效減少各校區對財務制度的執行差異,實現財務管理的異地協同。

(2)精簡審批環節,實現扁平管理

多校區運營或異地辦學的現狀使得一項業務的開展需要多個部門的溝通、協作。為了厘清職責分工,不同的部門會相互制約與監督,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進行審核與批復。這種傳統的模式導致原本簡單的工作流程變得十分復雜。

共享中心借助計算機信息技術手段,對業務流程進行重組,以業務源頭為起點,以財務處理為終結點,廢除冗余的步驟和流程,構建新的高效率業務流程處理機制。共享中心還可以在多個校區以及異地辦學的情況下,打破時間地點的客觀限制,改變現有的直線型審核批復機制,做到多部門、多層級的無障礙交流溝通,實現多個部門并行審批的扁平化管理。

(3)數據集中共享、提升決策質量

近年來,國家教育撥款大幅增長的同時,外部監管力度也在隨之增強,不僅要求高校要加大“雙一流”建設步伐,還要在高速發展過程中不斷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黨委領導下的高校管理層為了做出有理有據的科學決策,經常需要財務人員快速、準確地提供經濟數據用以支撐、分析和研判。由于傳統分散的核算模式,當分析決策時,都需要先對各校區的財務信息進行加工整合,耗費大量的時間和人力成本。

共享中心能實現所有數據跨地域、跨部門整合,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將物理位置分散的財務信息集中管理;二是消除由于不同部門、不同專業、不同統計標準帶來的信息上的差異;三是財務核算、結算的信息來源全部產生自業務前端,使業務信息和財務信息得到有效整合,實現業財融合。建立共享中心是大數據集成和精細化管理的有機結合,為精確分析、快速決策、高效管理奠定數據基礎[2]。

(4)轉變財務職能,實現精細化管理

在共享中心的核算模式下,對于常規業務只需要做到業務流程的規范化、標準化,通過規范工作流程和業務標準來實現財務管理的前置;對于非常規的業務,注重對經典案例梳理、歸納、總結,將非常規業務沉淀為常規業務,在標準化之中注重精細化,在精細化之前做到標準化,實現標準化和精細化的有序結合。

(5)集中優勢資源,降低管理成本

共享中心通過將大量子機構的會計運營工作集中到一個中心,使得不同校區、不同地域辦公單位的財務業務得到整合,各個崗位的工作人員相對集中,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減少冗余工作、精簡工作流程,實現會計處理的規?;吧a”,無論是日常業務處理還是臨時的業務溝通,都可以實現財務運轉成本的大幅降低。此外,大數據時代互聯網信息系統更新速度快、構建成本越來越低,通過信息化可有效降低日常財務工作成本。

2.共享中心的功能局限

(1)不適用于小規模高校

共享中心更加適用于規模較大的高校,尤其適合多校區異地辦學、跨國聯合辦學,并且在學校發展戰略中具有擴張目標的高水平院校。一方面,只有業務規模較大的高校才具備大量同質性強、具有統一操作標準、可自動化處理的業務基礎,才能更好地發揮規?;\營和效率提升的作用;另一方面,共享中心前期籌建成本較高,需要在持續2—3年的時間里,投入大量人、財、物進行系統重組與流程再造,很難在短時間內取得顯著的績效成果,只有大型高校才能承受如此大的成本負擔。

(2)存在一定政策風險

共享中心集中了基礎會計作業后,各分校區不再單獨設置財務人員,但問題也隨之而來。由于財務人員不再直接與各分校區當地的稅務局、財政局等政府部門交流溝通,很多當地的稅務政策、財政政策不能及時接收到位,存在一定政策風險。

綜上,共享中心對于高校的未來發展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尤其對于多校區、跨地域辦學的大型院校,建立共享中心利大于弊,在大數據時代勢在必行。

三、高校建立共享中心的構建方案——以A大學為例

A大學是一所大型的“雙一流”綜合性大學,辦學地點橫跨2個城市3個校區,與國外大學開展合作建有聯合學院4所,在全國各地辦有近20所研究院。目前在校師生5萬余人,占地面積357萬平方米。在組織機構方面,A大學設有相關職能部門40余個、學部(學院)近30個,分支機構數量眾多,財務工作龐雜繁重。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國家對教育事業的重視,A大學也面臨著由傳統的精英教育向規?;逃霓D變,隨之而來的辦學規模擴大化、資金來源多樣化以及科研項目多元化等問題都對高校財務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為了提升財務管理質量,A大學探索建立共享中心。

(一)共享中心的目標定位

建立共享中心的目標是把日常煩瑣重復的財務工作集中化,將分散在各個學部(學院)的財務人員集中化,精簡業務流程、細化崗位分工、統一操作標準,建立專業化、集中化的高效業務處理模式,讓高校傳統的會計核算轉變為新型的信息化核算,從而實現更有效的財務管理。

在組織架構方面,A大學實行“統一領導、分級管理、財力集中、財權下放”的財務管理體制,采用集中化的運營模式完成各類資源的統籌規劃和配置使用:共享中心對不同地域、不同校區、不同學部(學院)實行財務統一領導,直接對一級財務部門負責,受一級財務部門直接領導;下屬單位對于預算安排的資金和自籌資金具有控制使用權,在政策允許范圍內可以自行支配。

(二)共享中心系統架構

共享中心的系統架構由支持層、功能層和服務層三方面構成,具體見圖1。

1.支持層

支持層,是指共享中心的軟件基礎和硬件基礎,主要包括以下五個要素:(1)服務器,即該系統正常運行的硬件基礎,出于保密原則和應急管理的需要,應將服務器搭建在A大學內部,與外部互聯網相對隔離,并配備一套備用服務器作為應急備用;(2)存儲器,即共享中心系統的數據存儲中心,隨著互聯網技術廣泛應用于各個行業,高校也可自行開發云存儲器,以便更快捷地儲備大量財務業務信息;(3)網絡安全,顧名思義是為高校財務信息的安全性提供保障,在一定程度上預防外網的入侵,保證該系統能夠安全運行;(4)數據庫,指涵蓋了基礎信息和業務信息的雙重數據庫,擁有整個共享中心的數據信息資料;(5)影像識別系統,負責完成日常核算中原始票據的采集、錄入以及調閱等事項,財務人員將新取得的原始憑證在登錄端進行掃描,通過掃描可以識別出票據信息并自動傳遞到功能層。

2.功能層

功能層是整個共享中心的核心部分,依據高校財務工作的日常業務,結合現實中會計核算的特點,功能層主要由12個系統構成(如圖1所示),其中工資管理系統、學生獎助學金發放系統、票據管理系統、資產管理系統、報表管理系統已在各高校廣泛使用多年,此處不再贅述。本文主要對以下7個系統展開應用舉例:

(1)預算管理系統

根據A大學資金的用途去向,預算管理系統分為校級預算和非校級預算兩個模塊,兩個模塊均按照使用者身份的不同劃分為管理端和客戶端。管理端專供系統管理人員和財務人員使用,包括在后臺設定業務流程和在線審批;客戶端則主要由業務的需求方申報使用,各部門在客戶端的業務模板中提交相關業務的發起申請,并實時發送給管理端。

在預算審批、分配環節,二級單位在客戶端填寫預算申請,財務人員在管理端進行審核、批復,減少了人工錄入導致的失誤以及信息被篡改的可能性。此外,由于申報模板是根據預算經費的使用用途細分而成,實現了預算編制、審批的精準化。在預算執行環節,二級單位可以線上申請預算調整,并且,預算管理系統和網絡報銷系統對接,可以實時查詢到預算經費的執行情況,實現預算管理的有效性和預算執行的公開性。

在預算分析環節,傳統的預算管理模式下,預算分析往往是在事后進行,即使預算執行出現偏差也無法及時做出調整。共享中心模式下,可以實時掌握并監控到A大學預算資金的使用和結余情況,可以在第一時間識別并提取出執行進度緩慢的預算項目。此外,由于預算管理系統與共享中心下的其他系統對接,管理端對預算執行的分析可以不再局限于簡單的增減變動,而是可以從更加多元的維度對預算執行進行分析、調整,不僅可以實現A大學資源的優化配置,同時還可以和分析決策系統相關聯,為A大學管理層決策提供有效依據。

(2)網上報銷系統

網上報銷系統是高校共享中心的日常應用中使用較為廣泛的操作系統,它幫助財務人員進行數據的收集以及維持信息的循環等基礎工作,是共享中心最基礎、最廣泛、最重要的系統。報銷人員通過統一身份認證登錄共享中心系統的客戶端,根據報銷類型選擇報銷模板并填寫報銷單,填寫完畢后將紙質材料投遞至指定投遞機中,電子信息則經過特定的審核批復流程傳遞至共享中心的功能層。財務人員在管理端進行原始憑證的采集和錄入,結合客戶端的審核批復工作,二次審核報銷單據和賬務處理,最后由資金管理人員通過銀?;ヂ撓到y進行網絡直接支付,完成無接觸報銷流程。

(3)電子檔案管理系統

隨著高校財務工作數量和范圍的擴大,相關監管工作也愈發深入。由于紙質檔案格式不統一、保管時限短、調閱查詢慢、不能同時多人查詢等問題,嚴重阻礙了相關審查工作的有序進行,紙質檔案已經不能滿足現實需要。因此,電子檔案管理系統對于共享中心至關重要,電子檔案管理系統的重點是將原始憑證電子化,提高檔案信息的電子化水平,實現會計信息網上查詢需要,滿足A大學、國家對于財務工作的監督管理新要求。

(4)網上收費系統

高校收費是高校收入來源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呈現收費項目多、收費途徑廣的特點。收費項目主要分為事業收費、服務性收費兩類,其中事業收費指學生學費和住宿費,服務性收費主要指報名費、檢索費、培訓費、版面費、會議費等多種收費類型。傳統收費途徑主要有直接收取現金、銀行轉賬、銀行批量扣取等形式。

共享中心模式下,收費部門按照細分的收費項目發起收費需求,繳費人通過網絡對接在該收費項目對應的模塊下進行支付和查詢,財務人員在確認收入時可以直接從該收費項目模塊提取來款信息,大幅提升工作效率。此外,網上收費系統不僅對接了全部的繳費渠道,而且還和第三方支付平臺數據共享,A大學師生和財務人員可以在平臺上實時查詢、確認來款。收費系統一方連接著收費部門,一方連接著繳費人員,不同部門的不同人員可以在統一平臺上進行操作,實現了業務和財務的統一,實現了高校收費的精細化管理。

(5)銀?;ヂ摴芾硐到y

在傳統的報銷模式下,A大學的支付方式主要包括現金、支票、電匯等形式,其中支票和電匯均需要出納人員填寫收款單位信息、支付口令、加蓋財務印章,再移送給開戶行逐一支付。不僅需要耗費大量時間,還經常出現操作失誤的情況。銀?;ヂ撓到y的上線意味著將銀行的功能延伸至A大學,出納人員只需要核對銀?;ヂ撓到y和報銷單據的收款人信息是否一致,即可發起支付業務實現實時轉賬,替代了簽發支票等中間環節,節約了時間,減少了差錯,尤其適合多校區的遠距離資金結算。

(6)商旅平臺管理系統

差旅費是高校重要的事業成本,在傳統的差旅費報銷模式下,老師辦理出差業務需要經歷出差申請、審批、票務購買、差旅費報銷等一系列環節,舟車勞頓之余還需面對經常變化的差旅費標準和制度,對非專業人士來說需要耗用大量的時間和精力。A大學商旅平臺上線后,老師填寫出差申請后,支付平臺會根據老師個人適用的費用標準,推薦相應的票據選項,老師只需要在平臺上選擇出行時間和交通工具即可。后續的支付和報銷環節均由A大學與平臺定期集中結算,商旅平臺為出行者提供“一站式服務”,簡化了老師差旅費報銷流程,也減輕了財務人員的工作量。

(7)分析決策系統

分析決策系統是共享中心系統的高級應用,主要服務于A大學管理層。決策管理系統是以系統中其他模塊的信息數據為基礎,經過多部門、多系統、多模塊的加工整理,以統一聯動的形式在第一時間呈現給決策人員,使A大學管理層能夠及時有效地了解A大學真實的財務信息和財務狀況。分析決策系統并不是一個獨立的系統,它是將其他各類系統、各個模塊的財務信息歸集之后形成的信息庫,通過互聯網技術對多方信息進行整合,利用數據集成和智能分析等計算機技術,把復雜多維的財務數據進行精簡整合,為管理層的科學決策提供財務信息。

3.服務層

服務層是指共享中心面向的相關使用者,包括業務人員、財務人員和管理人員。業務人員指普通教職工,在共享中心的系統前端進行預算申請、報銷申請、進度查詢等“發起類”操作;財務人員指財務部門的工作人員,負責原始憑證信息采集、提取、賬務處理等“審批類”操作;管理人員指參與A大學經營管理的決策人員,負責對業務人員和財務人員形成的匯總數據進行整理和分析,為A大學決策提供參考信息。

四、高校推行共享中心的保障措施

建立共享中心是一場大范圍的組織與管理模式變革,在籌建前期不可回避地會遇到工作阻力和抵觸,需要不斷加強與之相關的財務人員培訓以及必要的制度建設,方能保障該系統能夠正常建立并順利運行。

第一,人才隊伍建設。建立共享中心后,財務人員可以分為三類:基礎財務人員、管理會計人員、戰略會計人員?;A會計人員負責票據審核、賬務處理等基礎性工作,需要具備嚴謹規范、認真負責的工作技能;管理會計人員負責為校內其他部門提供財務咨詢、分析報告,負責各部門對內對外的財務協調,需要具備專業的財務背景和較強的溝通能力;戰略會計人員參與學校的風險控制、績效評價,參與學校重大決策的制定,需要具備豐富的財務工作經驗和較高的戰略分析能力。

第二,制度建設。共享中心的建立需要進一步加強高校制度建設和制度執行力。要改進高校目前的財務規章制度體系,完善申請、報告、審核、批復等環節的操作細節及相關流程,做到有規可言、有據可循;還要明確共享中心工作人員的職責和權力,在中心內部形成相互制約監督的內部控制機制,提高制度執行力度,從而保證共享中心的順利建立、正常運行。

第三,數據共享、業財融合。業財融合是構建共享中心的重要目的,也是順利構建共享中心的前提條件。建立共享中心改變的不僅是財務工作,更是對高校治理能力的一次系統梳理改造,共享中心能否發揮最大的職能作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流程是否明晰,業財融合是否高效。只有協同各部門、各校區,充分對接人事、資產、教務、研究生院、后勤、網信等管理系統,將各部門的業務內嵌至財務流程中,實現數據共享、統一聯動,才能降低人為因素導致的操作風險,建立真正低成本、高效率的共享中心。

五、結語

高校共享中心是將管轄領域內共同的業務和職能集中起來,精簡工作流程,統一操作標準,降低人為主觀因素對財務工作的影響,低成本、高效率地向各部門提供財務服務。高校共享中心的建立有利于實現業財融合,轉變財務職能,實現精細化管理。身處大數據時代的財務人員應該著眼未來,共同推進高校共享中心的真正落地。

【參考文獻】

[1] 鄭琳,毋賢祥.中央部委財務共享中心運行模式探討[J].財務與會計,2019(15):53-55.

[2] 劉曉娟. 基于財務共享服務視角的高校財務系統優化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7.

[3] 張冰.ZX通訊公司財務共享服務實施效果及其評價[D].福州:福建農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9.

[4] 張慶龍.中國企業集團財務共享中心:案例啟示與對策思考[J].會計之友,2015(22):2-7.

上一篇:工程造價信息化下一篇:信息化項目管理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